体育局党组织工作意见

2023-04-13

第一篇:体育局党组织工作意见

2007年区教育局党委宣传思想、组织工作意见

中共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党委

2007年是全面加快和谐黄埔建设之年,也是“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我区教育系统宣传思想、组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区第八次党代会以及全区宣传思想、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为主线,以创建和谐黄埔教育为中心,着力抓好理论武装、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以及舆论宣传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为黄埔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一、关于宣传思想工作

(一)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基础。

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着力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区第八次党代会以及全区宣传思想、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以局党委理论中心组为平台,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为重点,联系实际,选好载体,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解决黄埔教育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适当安排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扩大领导干部学习理论参与面和覆盖面,提高学习效率。

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按照区教育局制订的•黄埔区教育系统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实施方案‣(埔教„2006‟73号),将学习宣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在全区范围内学习宣传新•义务教育法‣的力度,把新•义务教育法‣中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决策、教育执法和教育教学中,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有利于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氛围。

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要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内容,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引导广大师生员工不断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的自觉性。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宣传上级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及时宣传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形势,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道德。要围绕教育中心工作,充分利用课堂、报告会、讲座、校园网络等宣传媒介加大宣传的力度,努力为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强化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密结合我区教育难点和热点问题,如教育资源整合、厂校接收、第二批人事制度改革、示范高中建设、教育强区复评、创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等,切实开展调研活动,始终坚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

近生活、贴近群众),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战,切实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新”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出成效,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保驾护航。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和谐校园。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明确创建和谐校园的具体目标要求,形成良好的校园文明,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努力建设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以大力推行“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为载体,以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为着力点,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升文化育人效果。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严格执行学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做好预防和处置工作。完善校园安全联防制度和督促检查制度,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把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融入到和谐校园的创建之中。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机制,不断提高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机关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按照区委区政府机关建设年的有关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的机关。

进一步完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以提高宣传能力为重点,努力使宣传思想工作者更好地成为我区教育战线舆论的引导者、稳定的维护者、和谐校园的建设者。

二、关于组织工作

(一)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

把深入开展“学习党章、贯彻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到党员“理想、责任、能力、形象”的教育活动中,要将教育活动与完成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结合起来,与树立崇高师德师风结合起来,与“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总结并及时推广学习教育过程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各基层党组织要认真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回头看”工作落实,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予以解决,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达到“关键是要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推动先进性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固本强基工程。

进一步落实局党委制定的•加强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埔教发„2005‟22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固本强基工作的若干意见‣(埔教发„2004‟13号),特别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民主集中制等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切实加强新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尤其要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做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高标准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发展党员的着力点要放在教学一线青年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上,使基层党组织永葆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加强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民主集中制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努力建设和谐、干事的领导班子,确保完成区委八届三次全会对教育系统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探索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抓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要把在教学第一线中干出成绩、德才兼备、教师拥护的优秀教师培养好、使用好。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注重拓展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基层党支部书记的执行能力、把关定向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完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大对学校领导班子尤其是对校长的每年考核以及三年任期届满的考核工作力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黄埔区教育系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区内师资力量均衡发展工作意见‣和•黄埔区中小学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实施方案‣,整合教师资源,不断优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均衡发展。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结合

黄埔实际,探索班主任队伍培养、培训、任用新机制。加大引进高素质教师力度,充分发挥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的辐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认真总结第一批人事聘用制度改革的经验,稳妥实施第二批人事聘用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四)继续探索“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新途径,全面提升党建质量。

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认真落实区委“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要求,坚持党组织对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局属各基层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教育工会、教代会积极推进民主办学、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工作,增强广大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力开展“党建带团建”活动,要针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特点开展活动,建立健全“长期受教育、永远跟党走”的长效机制,让广大团员在团的组织建设上求创新,在团的队伍建设上花心思,在团的作风建设上求务实,在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中有作为。

第二篇:珙县文化体育局2008年平安创建工作意见

珙县文化体育局文件

珙文体发„2008‟24号

珙县文化体育局

2008年平安创建工作意见

各馆所、各股室: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维稳工作对于推动全局各项工作,保障工作取得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总体要求,我局决定通过狠抓平安创建活动,推动我局社会治安工作取得新成效。现对2008年我局平安创建工作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平安创建工作是当前各级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繁荣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全局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各股、室、所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纳入分管工作和股、室、所的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共同抓,

- 1 -

股、室、所具体实施的综合治理体系,做到思想上重视,工作上不松懈,责任上更明确,任务上更落实,其抓共管做好工作。

二、明确责任,建立健全机构。

为了扎实抓好平安创建工作,明确各自的职责,经研究决定,成立珙县文体局平安创建小组,由朱建军担任组长,邹强、罗永伟、杨琪担任副组长,罗国权、罗万峰、罗建华、黄明露、王亚西,范玉洪同志为成员,罗国权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各自按照分工开展好工作,确保有人管、有人抓、责任明确、职责到人的管理体制。

三、突出重点,带动全面。

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抓好平安创建工作,应突出以下重点:一是安全工作。我局涉及的文化、旅游、文保、体育等方面的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和安全工作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安全工作是我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轻视,必须抓好抓实;二是信访维稳工作。我局的维稳工作有一定压力,突出表现在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和执法工作中的信访问题两个大的方面,解决、控制、工作不扎实很容易造成群体越级上访事件,这方面工作各部门、馆所必须花大力气做好;三是机关安全保卫和扎实开展群防群治工作。重点是机关安保和参与各级、各地的群防群治和大调解网络;四是普法和宣传。除了在单位和家属中加强普法宣传外,还要结合

自身职能开展对社会的法制宣传,综合治理工作宣传;五是着力抓好“平安单位”创建的机制和制度建设工作。以“平安单位”创建为目标,整合全局的人、钱、物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按照各级对平安工作的要求,完成创建任务,推动我局社会治安工作再上台阶。

以上各方面是今年我局平安创建工作的重点,机关、部门、馆所都应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务求实效。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开展好平安单位的创建活动将纳入年终考核,严格奖惩,和个人绩效挂钩。

珙县文化体育局

二00八年三月十六日

主题词:文化、平安创建、意见

抄送:县维稳办、巡场镇综治办

第三篇:局创建四强党组织工作意见

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四强”党组织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有力举措,是服务经济社会、加快企业科学发展的根本需求,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结合局系统实际,特提出深化开展创建“四强”党组织活动的实施意见:

一、创建活动内容

主要围绕“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凝聚人心能力强、促进和谐能力强”四个方面进行创建。

1、推动发展能力强,就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推进企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单位经济效益好,职工收入稳定并不断提高。

2、服务群众能力强,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机制健全,渠道畅通,富民惠民措施落实,企业职工反映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及时解决,做到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群众满意,社会公认,领导班子民主测评满意率高。

3、凝聚人心能力强,就是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群众,聚集人才,在职工中威信度高,影响力强,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组织生活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得到长效坚持,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健全落实、党组织号召力强,凝聚力强。

4、促进和谐能力强,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民主权利,企业安定和谐,干群、职工关系融洽,无群体越级上访和影响稳定的重大事件发生。

二、活动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建立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党建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其余党委委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政工党务干部负责日常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职责是指导基层党组织科学制定创建规划,分类细化创建标准,抓好示范点建设,加强督办检查,确保创建活动不走过场,推动创建活动卓有成效地持久开展。各创建单位也要建立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层层抓落实,形成常抓不懈地工作格局。

2、制定方案,按“章“实施

各支部要按照“四强”党组织创建的内容和要求,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制定创建活动具体方案,分批次认真贯彻实施,确保创建活动赢得群众满意。

3、突出工作重点,丰富创建工作内涵

一是着力建设“推动发展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各支部要开展好“四学”活动:一学基础理论,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战略目标上。二学基本知识,提高党员干部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三学基本业务,使党员干部真正成为业务骨干、工作能手、领导的智囊。四学基本技能,依法行政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建立服务科学发展优化机制,对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优化解决,始终把推动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企业经营业绩逐年攀升。

二是着力建设服务群众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切实把基层党组织资源转化为惠民资源。各支部要把亲民、爱民、惠民作为重要职责,积极构建“三制”,坚持“五个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即: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在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上,要坚持“五个结合”:一要与依法行政相结合,严格规章,加强自律,不得出现任何违规违纪现象。二要与政务公开相结合,把内设机构、职责职能、企业服务措施等内容,对外公示,接受监督。三要与岗位目标责任制相结合,强化目标考核奖惩。四要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和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构筑反腐屏障。五是与开展基层党建“三级联创”、“三满意活动”相结合,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布置、同考核、同奖惩,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态势。

第四篇:何堡小学体育卫生工作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和省教育厅印发《关于<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体育卫生工作,切实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意见》,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意见》不仅是指导我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各学校领导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对青少年学生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把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突破口,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件大事来抓,为我区迈向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一)各学校应通过有效方式向学生家长宣传我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指导家长教育子女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帮助家长基本掌握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方法,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各学校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和爱护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其深入人心。并尽可通过各种社会媒体报道有关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情况、进展和成效,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构

(一)各学校要严格按照《湖北省中小学教职员编制标准实施办法》(粤机编办„2008‟73号)的要求,加强与区有关人事部门的协调,落实好学校体育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

(二)各学校应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设置学校医务所(卫生室)。寄宿制中小学校或 600 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设立卫生室;600 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设立保健室或卫生室。

(三)各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疾控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等),做好学校卫生工作的管理、监督检查、督导及培训等有关工作。

三、加强学校体育卫生人员队伍建设

(一)足额配备体育卫生教师。各学校要按不低于以下标准配备体育教师和卫生(保健)室人员:小学1~2年级每4~5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初中每4~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每6~8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学校卫生(保健)室人员按《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备。

对尚未配齐体育教师的学校应尽可能安排科任教师兼任体育课。保证开足开齐体育课的需要。暂时不能配足、配齐校医(保健教师)的,可从附近的卫生医疗机构聘请医生到校担任兼职校医,定期到学校指导卫生防疫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二)切实保障体育卫生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各学校必须保证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同工同酬。体育教师承担的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以及组织学生课余训练、竞赛等工作应计算入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学校向体育教师每人每年发放一套运动服装和一双运动鞋,体育教师按规定享受室外高温工作津贴(每年按半年计算)。兼职体育教师按50%执行。校医(保健教师)享有与其他科室的专业技术人员同等的待遇,持有教师资格证并从事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校医(保健教师)享受与其它教师同等的待遇。校医(保健教师)享受卫生保健津贴(上述标准可参照湖北省教育厅粤教体字[1994]5号文制定)。

(三)加强体育卫生教师培训工作。小学体育教师必须经过体育专业学习或培训,并且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应不少于48个学时。兼职体育教师要经过培训后方能上岗。到2012年,将对现有体育教师、校医或卫生保健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轮训。 健康教育课原则上由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老师来承担,要做好健康教育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及指导工作。对取得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且担任健康教育课的校医(保健教师),可按照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规定和要求申请教师职称评定。

四、加大学校体育卫生经费投入

学校公用经费应安排落实体育卫生经费,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并逐年有所增长,确保体育教学器材的及时添置和维修,切实保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积极鼓励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和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赠体育卫生设施设备、捐款专用于体育卫生工作。

五、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设施设备器材建设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是各级各类学校运动场地、体育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开展学生健康体检的最基本要求。这既是国家标准,也是刚性任务,且必须在2011年前实现达标。我区各学校要按照《湖北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标准已发)的要求进行配备,新建学校运动场地、设施严格按照我省的规定进行报建。

六、落实体育课程计划,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一)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执行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严格执行《湖北省体育(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常规》。小学

1、2年级的4节体育课可采用2+1+1模式(其中2节常规体育课,1节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或体育特色教学课,1节形体课);小学3年级到初中3年级的3节体育课可采用2+1模式(其中2节常规体育课,1节传统体育项目或特色体育项目课);高中体育课的选项教学,以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和特色项目教学为主,形成学校的体育特色,打造学校的体育品牌,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1-2项终身体育的运动技能。到2012年,我区各学校学生在毕业时要求掌握游泳和一项球类运动技能。

(二)认真做好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等工作,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将每天30分钟的全校性大课间体育活动列入课表并安排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校必须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

(三)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七、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健康标准》)和《湖北省中小学生体能评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体能标准》)

(一)各学校每年要认真做好实施计划和各项测试、统计工作。并及时做好“国家数据库”和“湖北省学生体质数据”的上报工作。

(二)根据《健康标准》的要求,结合湖北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我校实际,要求各学校学生体育课考核合格率、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和优秀率分别要达到95%、95%和30%以上。区教育局每学年对学校的测试结果进行抽检和通报。

(三)初中以上学校要把学生《健康标准》达标情况及测试报告书列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

(四)做好测试器材的维修和保管,并逐年添置智能型的测试器材,做到2013年前各中心学校、区直学校和各中学都能配备一套完整的智能型测试器材。

八、进一步完善体育考试制度

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根据省、市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体育考试的内容、组织形式,努力探索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考试模式,每年将体育考试成绩按中考文化课成绩总分(文化课考试原始分)8%计算为50分,记入学生中考总分。

九、积极开展阳光体育

(一)以竞赛为杠杆,促进体育教学、群体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吸引广大青少年走到阳光下、走到运动场、走到大自然参加体育锻炼。进一步完善我区学生体育竞赛管理机制,使体育竞赛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单项体育竞赛和体育节。

(二)学校要经常开展群体性的体育竞赛活动,每学年组织一次以田径为主的综合性校运会或体育节,并举办各种形式的单项体育比赛,在冬季要组织全校师生参与的长跑活动。

(三)各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切实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水平运动队,积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从2010年起,区教育局和区文广新局将联合命名一批蓬江区学校体育传统学校,争创一批省、市级传统体育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以此作为学校品牌,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十、加强体育安全教育和管理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保险制度及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加强学校体育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按照湖北省教育厅《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予以妥善处理。

十一、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一)从2010学起,各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为重点,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为重点内容的学校健康教育,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要保证每学期小学8-10学时,初中6-8学时,高中一个健康教育的学分时间。每学年要认真做好学校健康教育二十项指标的评价工作。

(二)各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学生中普及卫生科普知识,增强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要根据新时期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辅导,舒缓心理压力。

(三)各学校要建立健康教育教师教学能力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估制度,每学期进行不少于2次的健康教育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十二、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工作

(一)落实学生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制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每一位学生每年都能享受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各学校应按照《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卫医发„2008‟37号)以及省教育厅、卫生厅、财政厅和省物价局联合下发的《湖北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有关事项管理办法》(粤教体„2009‟29号)要求,规范管理,落实到位。

(二)学校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学生的生理发育进行动态跟踪和记录,并及时将体检反映的健康问题反馈给学生及家长,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治疗。

(三)负责学生体检的医疗机构要做好体检统计、结果反馈、数据上报及建立学生健康档案等的管理工作,使其真正起到防病治病、反映学生健康状况、为制定工作措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的作用。

十三、认真做好学生常见病的防控工作

各学校要明确责任,落实人员和设施,采取综合措施,切实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控工作。重点抓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落实《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要求,抓好试点,推动全面;加强龋齿防治工作,以有效降低龋患率,提高龋齿填充率,以防为主,积极推动窝沟封闭防龋工作。将学生常见病发病情况列入学校考核指标内容。 十

四、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一)切实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的预防和处理,以预防为主,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故的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工作责任书,制订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强化事故上报制度。开展以自查、抽查、督查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处理和整改,常抓不懈,切实将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抓出成效。

(二)各学校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各学校的主要领导要认真履行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及其职责。学校要成立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承担本校传染病防控和卫生监督的日常行政管理职能。教育局与学校签订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书,把防控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教育局联合卫生监督、疾病控制机构定期加强学校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指导学校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联合市卫生监督所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严格依据卫生部、教育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落实责任追究制,减少食物中毒发生。各校要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和新生预防接种查验证制度,开展预防接种查漏补种工作,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三)各学校要设专(兼)职的“红十字”卫生员,教育局每年与“红十字”会联合组织对“红十字”卫生员进行现场急救的培训,特别是心肺复苏的培训,提高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各学校要按照《中国红十会2006-2010年卫生救护工作规划》的目标要求,结合《关于在学校开展救护知识培训工作的通知》(粤红„2005‟31号)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师生中开展卫生救护培训,高(职)中要逐步把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纳入新生军训内容,提高师生自救互救的能力。

十五、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督导机制

(一)建立定期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督导检查制度,并将督导检查的结果列入各校考核和评优评先的指标体系。

(二)加强体育卫生工作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在各项评估中,对达不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要求,体育课开课不足,学生一小时体育活动得不到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两年以上下降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依法治校或教学水平评估的评优评先资格,同时予以通报批评并要求整改。

(三)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卫生工作调研,将学校卫生及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列入各校领导考核内容和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四)凡由于管理不善或不认真履行职责而造成集体性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流行、饮用水污染事故、意外伤害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或发生后未做好善后处理工作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并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五)从2010年开始,我区将配合市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定期督导检查和评选制度。每三年进行一次专项督导和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评选方案另定),每年进行抽查,进一步提高全区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第五篇:教育局基础教育工作意见

2015年全县基础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三要”和“两个行为”为工作载体,紧紧围绕县教育局提出的“6个一”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目标,大力实施“质量兴教工程”,制定并实施第二个“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全面完成2015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突出抓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工作主调。

一、工作目标

紧扣县委、县政府和市教体局工作主线,全面落实县教育局党委、行政工作部署,以“六个用”的新常态推进新发展,着力完成“123”工作目标。

(一)坚持一个根本,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贯彻落实《市少先队活动课程分年级实施计划》,通过开展多形式德育课程和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制定并实施《县学校学生德育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及本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市、县“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家校联动,德智兼修,知行合一,全面完成2015年“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强化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二)突出二个关键,即以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为关键环节。坚持质量为核心,制定并实施第二个《县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大力实施“质量兴教工程”,全面完成2015年质量目标任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质量巩固并保持全市第一方阵位次,并不断缩小与市内教育质量先进区(县)差距;高中教育稳中求进,努力提高本科上线人数和重点本科上线人数,实现“数量和质量”双突破,保持全市高中教育质量评价考核现有名次,努力实现全县教育质量“保4争3”的总体目标。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确保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整体达到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实现学校管理、质量均衡提质增效,并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三)深化三个重点,即以推进课改工作、落实教育信息化及技术装备建设、创建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为重点工作。积极实施以“ms—eepo有效教育”为主要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圆满完成实验试点学校第二阶段工作任务,总结阶段成果,启动第三阶段课改工作,推进全县中小学校课改年级各项工作,提升课改成效。大力实施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创建示范点,实施全覆盖。加大创名升位工作力度,积极申报创建市级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二、主要工作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工程。

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贯彻实施《县学校学生德育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夯实德育常规管理,完成2015年“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强化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1.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文件精神,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开展评选市县“美德少年”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活动,推动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坚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渗透,落细、落小、落实,实行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现场会制度,建立并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2.强化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管理考核。认真落实2015年“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强化年”工作任务,制定并实施《县学校学生德育工作评估考核方案(试行)》,建立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考核“两单制”(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坚持每年对学校德育工作评价考核。建立学校学生德育教育激励机制,设立学校德育工作专项考核经费,表彰奖励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3.强化德育主题教育。通过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心”教育、“三爱”教育、“三节”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和“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民族之魂,做有德之人。加强主题班会(队)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贯彻执行《市少先队活动课程分年级实施计划》,坚持开展主题班会评比活动。重视各类仪式教育,切实提升师生道德素养。

4.强化德育阵地和队伍建设。加强学校德育组织建设,重视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标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依托现有素质教育阵地资源,深入推进高雅艺术、优秀传统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戏剧文化、民俗文化、竹文化、奇石文化)进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提高使用效益,推进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工作,提高德育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水平。

(二)坚持质量提升核心意识,大力实施质量兴教工程。

巩固提升第一个“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4)”教学质量成果,全面实施第二个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继续实施《县振兴高中教育十大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质量提升激励导向机制,优化质量提升过程管理,努力提升全县教育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全县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1.学前教育。大力实施第二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015年学前教育建设项目。积极提高幼儿入园率,力争全县3-6岁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1%以上,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全面完成《县推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的工作方案》和《县0-3岁早期教育实验工作方案》工作任务,深入开展幼儿游戏活动研究和其他课题研究,加大幼儿园“去小学化倾向”工作力度,切实规范小学附设幼儿园保教行为,完善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动态现场会、视导等质量提升帮扶制度,努力提高保教质量,全面提升办园水平。

2.义务教育。牢固树立质量中心意识,建立质量巩固、提升长效机制。坚持“常规为本,落实取胜”的工作理念,积极实施并不断完善学校、督导区、县三级教学常规督查通报制,贯彻落实“学校管理一日常规”、“教师工作一日常规”、“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工作要求,提升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效能。建立质量预警机制,对在学期市、县教学质量监测中成绩下滑及靠后的,以及当年毕业年级较薄弱的学校,提前警示督促,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建立考风考纪督查复核制度,公平实施教学质量考核,以优良的考风促进优良的教风、学风。继续强化学校管理人员深入一线教学和管理意识,坚持实施薄弱学校重点视导制和学校管理人员教学质量和工作量通报制。贯彻落实质量考核末位轮岗交流制,加大质量考核结果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评优评先、教师调动、公招等方面的运用。建立并实施优质生源输送专项考核制度,坚持召开学校优生培育工作例会,积极探索优生培养工作模式,加强优生培育,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持续提升。强化学校生源巩固工作,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实施学校生源巩固考核、交账制度,落实生源巩固相关工作要求,切实提高普及程度各项指标。

3.高中教育。贯彻落实全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协同提升计划,持续推进《县振兴高中教育十大行动计划》,完善中学拔尖创新人才试点培养机制,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试点班管理工作水平。强化高中学校优质生源招生激励考核工作机制,加大优质生源吸纳力度,建立并完善初中生源校拔尖创新人才送生考核方案,切实提高高中入口质量。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大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实施研究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强化高中学校目标管理,明确高中学校工作目标任务,加大工作考核激励力度,充分调动高中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出口质量,力争2015年高中升学本科上线人数取得新突破,完成市、县下达的高考质量目标任务。

(三)坚持创名升位工作理念,大力实施内涵发展提升工程。

1.积极推进高中教育集团化、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加快推进南屏实验学校建设,积极争取启动中学扩建工作,优化全县高中教育资源布局。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工程,加强县内高中学校与市内学校及成都七中、成都树德中学、成都外国语实验学校等省内高中名校的交流与合作,深化中学与西南政法大学、学院的战略合作,探索实施职校、中学等学校与台湾等地区及国际中小学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县内高中办学水平。以“创名升位、内涵发展”为抓手,推进全县高中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2.全力推进义务教育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和星级幼儿园创建工作。继续开展一星级、二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和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幼儿园、县级示范性幼儿园的评审认定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争创三星级及以上的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和四星级幼儿园,确保星级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和星级幼儿园创建成功。

(四)坚持以改促教工作策略,大力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工程。

全面深化以“ms—eepo有效教育”为主要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以课改为抓手,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为质量提升提供根本保障。继续扩大“ms—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范围,在全县中小学校课改年级全面实施课改工作。建立课改学校团队,开展“ms—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系列活动,全面完成试点学校第二阶段实验工作,启动实施第三阶段操作系统的实验工作。继续实施好中期评估和阶段性考核表彰奖励工作,继续抓好对课改实验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教师驾驭“ms—eepo有效教育”课堂教学能力。切实加强对试点实验学校课改推进工作的管理,重视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地对课改实验推进工作经验的总结、交流及推广,充分发挥课改试点实验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开展好各层次课改教学研讨活动,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加强新高考的研究与指导,继续开展新修订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和培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五)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工程。

1.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工作。巩固并提升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生巩固率达94%以上。均衡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积极开展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级复查迎检工作,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职责任务,全面启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接受省检的各项准备工作。

2.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并实施《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bt招商项目,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全覆盖,加强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在线使用课堂和微课建设,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大学校装备建设、管理、运用考核工作力度,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指标开展自查,摸家底、找差距、抓整改,配齐所需的教学仪器设备。

3.强化教育合作交流,探索建立校际间协同提升发展机制。积极开展县内教育交流活动,强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其他公民办幼儿园、普通高中和单设中学对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心校对基点校和村小、优质学校(园)对薄弱学校(园)的引领示范作用,探索建立学校联盟,落实校际间协同发展提升机制,开展学校间帮扶、交流、学习、合作等形式的捆绑发展工作,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园)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开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不断促进薄弱学校的转化提高,实现全县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力度,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华东师大慕课联盟、东北师大微课联盟合作,深入推进课改工作。

4.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特殊教育的文件精神,落实工作要求,实施全县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发展。努力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积极探索学前特殊教育及职教特殊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加强随班就读建设工作,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与指导,积极推进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增加必要的职业教育内容,强化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大力提升全县特殊教育水平。

5.关爱留守学生。加强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加强学生“亲情电话室”使用与管理,提高全县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入住率,解决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管理问题。建立并完善留守学生教育帮扶制度,落实教育帮扶责任,总结推广留守学生教育帮扶工作成果,落实留守学生“三个优先”的工作要求,重视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全县留守学生教育帮扶水平。

三、保障措施

通过建立“四个规范”工作机制为保障,严格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两个行为”,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一)规范“两个行为”。切实规范校(园)长办学行为和教师教学行为,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上下班签到制,治理“庸、懒、散、浮、拖”。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标准,确保各学科开齐开足课时。严肃清理教育乱收费、乱办班行为,着力纠正违规补课、有偿家教、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等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进一步规范小学学科任教安排,坚决纠正中、高年级学科教师只担任一个班语文或数学科教学现象。强化艺体课教学管理,实施“艺体专业教师回归计划”,坚决纠正艺体教师主要承担非艺体学科教学现象。加强村小管理与指导,完善村小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将村小课程安排、教学常规管理考核纳入完小管理范围,建立完小教师到村小支教、走教制度。

(二)规范教辅材料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相关规定,做好教辅材料的选用、征订、管理和使用工作,严格执行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坚持在市定《教辅目录》内学生和家长自愿选用原则以及教辅材料代购服务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好教辅材料的代收费结算和清退工作,全面规范教辅材料使用行为。

(三)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督查。完善教育教学常规督查考核机制,加大教育教学常规督查力度,督导区教育督导组坚持至少每学月一次督查学校常规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学校至少每学月两次检查教师教学常规,认真记载,加强考核,提高学月教育教学常规督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常规督查结果通报公示制,加大督查结果的运用,切实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四)规范招生和学籍管理。规范学校招生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切实做好进城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保障工作。加强中小学学籍系统建设工作,规范学生学籍基本信息,确保学生学籍信息准确完整,做好学籍信息全国联网运行对接工作,规范学籍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提高学籍系统管理水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外诊断试剂相关问题下一篇:探析油田污水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