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2023-04-13

第一篇:探析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分析论文(大全)

摘要:

油田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不仅给油田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会给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为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强化对污水的处理效果,面对这样的要求,应采取切实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技术。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对油田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在油田开发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油田污水量也在急剧增多,因此,必须加强对油田污水处理问题的关注与重视。油田污水的主要来源包括原油出水、钻井污水以及其他污水,针对不同来源的污水,采取有针对性的污水处理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再回流利用,有利于实现油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1、污水处理方法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对油田碱渣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生物氧化法、化学处理法、直接处理法。首先,直接处理法通常情况下是进行焚烧,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从而导致污染转移,无法得到理想的效益。其次,化学处理法通常情况下是采取湿式空气氧化工艺实现除污,具体来说就是气压在10兆帕以上、温度在150℃—200℃左右的环境中,利用氧化法将油田碱渣污水中存在的硫化物去除,以达到预处理效果[1]。化学处理法对条件的要求较高,只有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方可得到理想的效果,然而,制造高压、高温环境,又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对物氧化法、化学处理法、直接处理法进行比较,生物氧化法具有运行费用、投入成本较低的优势,且处理效果较为可靠、运行简单,因此,可优先选择。

2、油田污水处理技术

油田中所使用的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其基本流程如下:隔油→旋流→除油→过滤,主要目的是将污水中的油、漂浮物等杂质去除。在油田企业之中,这种污水处理工艺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且取得的效果也较为理想,同时出水水质也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的要求。

2.1 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的分类

针对油田污水污染程度、出水水质要求的差异,通常情况下会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相应的分级。一级处理为预处理,处理指数仅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其目的在于将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悬浮物去除;二级处理为进一步处理,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污水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胶体状污染物、可降解有机物去除,但是,二级处理很难将污水中的高碳化合物、难降解有机物、有毒物质去除,这就需要三级处理。污水处理技术每一级均有着繁多、复杂的工序,但是,经过层层处理,便可以有效确保出水水质[2]。

2.2 膜生物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其有机结合了生物处理单元、膜分离单元,主要通过利用膜组件,代替传统生物处理工艺的末端二沉池,能够在生物反应器中有效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从而有利于实现生物有机负荷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剩余污泥量,也减少了污水处理面积,因此,具有十分理想的效果与经济效益。相比较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有着设备占地面积较小、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出水水质高以及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虽然就现阶段来说,膜生物反应器尚未得到广泛采纳,但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膜生物反应器也会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并会在油田污水处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膜生物反应器的优势

对于膜生物反应器来说,可以通过利用膜分离单元有效实现油田污水的固液分离,因此,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将油田污水中存在的固态杂质有效去除。其主要优势包括:第一,相比较于以往所采取的沉淀分离固液模式,膜分离方法的固液分离效果更好,同时,分离出来的水可进行直接回流再利用,进行回流的过程中,还能将微生物有效阻隔开来,实现水、污泥之间的彻底分离,且操作也比较灵活[3]。第二,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技术的结合应用,有效避免了传统三级处理的复杂流程,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对土地的利用,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总而言之,采取膜生物反应器来进行油田污水处理,可以有效确保污水处理质量与水平,也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避免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下繁琐的处理流程,有利于实现污水处理效率以及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的提高。此外,相比较于传统活性污泥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对低废弃污泥量的处理难度虽然较大,但却具有操作弹性较大、排泥周期长的优势,同时,生物膜处理技术可以通过PLC的控制进行设计,因此便于维护,且实现自动化控制也更为容易,不仅缩减了污泥池的占地面积,也具有低臭味、低噪音、低公害的优势,通过利用膜分离技术、生物法有机结合的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实现对油田污水的有效处理,有利于实现污水回收率的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在油田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实现污水回收率的提高、加强污水处理效果,不仅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油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冠成.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6,(08):277.

[2]赵英池.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浅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2):259.

[3]王霞.试论高含硫污水处理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3,(09):99+101.

第二篇:油田井下作业安全管理探析论文

油田井下作业是油田最艰苦、条件最恶劣的前沿岗位,由于受困于机械设备、技术条件、工作环境等因素,在井下作业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能及时的消除人为、机械等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工作人员抱着侥幸心理强行去实施作业任务,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油田能源损失,也会造成经济、人力、物力的损失。安全作业不仅关系着生产进度、作业质量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关系着工作现场人员和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井下安全作业是指井下工作人员在没有安全隐患、没有人身威胁的状态下工作的过程。井下作业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工作人员缺少防护用品和用具或者有安全隐患;施工现场环境不良;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存在安全隐患或有安全缺陷;设备、工具、附属件有缺陷等。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去按照规章制度去施工,不重视安全、操作错误,忽略信号灯的提

1.1机械设备事故

由于机械性外力的作用而造成的事故,一般为人身伤亡和机器设备损坏。常见事故:(1)机器外露运行的部分在运行过程中引起的绞、辗伤害,或设备因运行断脱、飞出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2)工作时手持工具、设备造成的磕碰,砸伤等人身伤害;(3)机械搬运设备和工作人员搬运施工工具、机器配件、油管等过程中危害到人身的伤害;(4)在实施起吊和放置设备等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人身伤害及伤亡;(5)高空作业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1.2用电事故

人体接触或接近有电物体时造成的电击或电伤,或引发的爆炸事故,以及因电气设备在工作中发生的异常情况造成设备的发热烧毁,或可能引发的工作现场的火灾事故等而造成的伤害。

1.3火灾或者爆炸事故

由于井场污油、井口溢流、井喷、照明电线接头漏电、井场有明火、人员在井场吸烟、作业机排气管火星溢出、铁器撞击产生火花、井场内进行焊接和切割作业等都会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2井下安全作业措施管理

井下作业工作人员的不安全操作,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人身伤害。要实现井下作业的安全,应做到以下几点:(1)强化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监督和教育。应将安全生产意识扎根在每个员工的脑海,让员工明白,违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一定是违章,安全生产,重在预防的观念;(2)加强企业劳动保护,提高安全技术、劳动生产技术,改善工作时间及休假制度,禁止工作人员连班上岗的现象,注意保护员工的体能;(3)加强落实安全教育,特别是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安全防护、安全卫生等预防内容;(4)作业人员要佩戴完整防护用品,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5)井控装备在工作或非工作时,要设立专门的看管及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试压管理等作业,以保证压力装备的安全运行;(6)建立井控设备档案、明细台账等,确保每台设备都能达到作业标准,随时能满足作业现场的需要;(7)要有工作过程的监控,确保作业现场及作业井控的根本安全,重点是做好每个工作过程及现场的安全管理的监控,做到监督到位,不存留盲区,不留死角;(8)严格控制作业现场的验收,各工作要实行“三级”验收制度,即现场作业小组自己验收,油田安全验收小组验收,分配作业科与油田质量监督中心验收。要做到每级验收合格后才能开工,验收不合格不开工,宁可进度慢点,也要确保井下作业现场安全的要求;(9)对于补孔、压裂、解堵等重点施工工序,由现场作业人员、油田验收小组、工艺制定科等进行现场监督、指导和把关,保证作业现场的工作进度和安全生产的要求;(10)管理者要提高自身业务技能,避免出现错误的命令和指令;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加强作业监督指导;进行定期与特殊检查;健全规章制度,落实责任制[1];(11)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清除设备故障带来的不良影响。配备、使用正确的设备工具,将设备工具放置到正确的位置;(12)对不适合井队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调整;对外籍雇员,了解其经济、社会制度、文化、教育培训背景,并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

3安全警示

作业人员要设置安全警示内容。要有禁止烟火、当心机械伤人、当心坠落、井下作业现场、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等警示标志[2]。以此用来约束工作人员及非工作人员。这样,在井下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就可以对作业人员起到警示作用,如果是非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警示标志的作用,就可以杜绝因非工作人员而引发安全生产事故或对现场工作人员的不安全因素。(1)在井下作业时,要在作业范围区域内,设置安全警示的标志,以此来提示工作人员及非工作人员此区域为工作区域,并且能让非工作人员知晓井下作业的具体工作区域,起到劝阻和拦截的作用。(2)当非作业人员强行入内时,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要负责劝阻、强行或者采用某些手段阻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现场,并且告知相关警示牌的内容。说明其强行入内可能受到的人身伤害和其行为的不合法性,阐明其危险性,劝其立即离开现场,以此来排除作业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保证作业现场的安全。

4结束语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有安全意识,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和实施安全生产作业,不能麻痹大意,要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遵章、守制,不能违章作业。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一定是违章,在井下实施作业时,要提高警惕,时刻观察工作现场的安全,不能疏忽大意,加强防范,对于隐患及事故,要以预防为主,严格落实才能把事故控制在零状态,从而有效的去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及设备财产的不损失。

参考文献:

[1]解雁文.采取科学管理方式提高安全工作水平[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8-99

[2]宫运华,罗云.安全生产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煤炭,2006,(10):67-69

第三篇:油田污水处理应急预案

编织目的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主要目的如下:

1、全面调查了解污水处理系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危险源以及所造成的环境危害,评估确定该部门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能力。

2、加强该部门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管理能力,全面预防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3、提高该部门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理事故源,控制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

4、降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环境危害,通过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环境应急监测、事故信息的及时发布、受影响人员迅速转移等措施,将事故所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指导思想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单位、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预防重大环保事故发生。对污水处理系统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积极防范;在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后,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和控制污染的扩大;确定潜在的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确保经过处理的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本厂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特点,本着“预防第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制定本《污水处理系统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损失,基本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它人员。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 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在日常生产管理中,教育职工学会采取各项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和自救,必要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必要的自救和互救工作。

2、迅速控制事态,对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害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有效进行救援。发生事故时,应迅速组织义务消防队,设备抢险队,与救援人员一起迅速控制事故继续扩展。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不同的事故发生,以及对人体、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及时采取封闭、隔离、洗消、检测等措施,防止对人体的继续危害和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应急步骤和程序

(一)生产运行异常事故 1.水质故障

1)发现进水水质超出进水设计标准:CODCR>500mg/L或SS>200mg/L或PH>8.5或PH<6.5时,立即向公司和环保部门汇报; 2)发现进水水质严重超标:CODCR>650mg/L或SS>300mg/L或PH>9.5或PH<5.0时,立即向公司和环保部门汇报,等待指令,准备停止进水,准备打开超越闸门。

3)发现进水水质特别严重超标:CODCR>800mg/L或SS>400mg/L或PH>10或PH<4.0或其他严重恶化水质时,立即向公司和环保部门汇报,减少进水量,一小时后若水质仍无好转,停止进水,打开超越闸门,避免管网水位过高对管网造成危害。

4)发生上述情况时,立即对进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化验数据对相关工艺进行及时调整,确保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大的危害。

2.突发暴雨

1)根据天气预报预先对闸门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完好。 2)随时观察集水池的水位并向领导汇报。

3)外出巡视,必须注意个人安全,注意防滑,需要有人配合时两人或三人一起协作操作。

3.水量严重超过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13万m3/d)即时与领导联系,并取水样化验COD。马上向公司请示同时向环保部门反应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艺调整。 4.突然停电

1)立即向公司和环保部门汇报。 2)将现场设备退出运行状态。

3)停电过20分钟,立即向公司和环保部门汇报,并和供电公司及时联系送电情况,同时打开超越闸门。

4)来电后,按操作规程即刻开启设备,恢复运行。

5、应急处理原则

1.及时控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严重超标水质、超负荷水量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

2.加强运行控制,保证运行正常; 3.加强设备运行维护;

6、事故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加强巡视巡查,准确反馈进水水质和水量。

2.及时合理的调节运行工况,严禁酸性和碱性及特高浓度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3.加强设备和工艺运行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及闸门的检查工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的设备、管道、阀门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7、紧急事故的处理流程与方式:

1.发现事故后,当班人员立即向指挥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汇报,并在事故过程中随时保持与领导小组的联系。

2.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水务管理中心(公司)和环保部门汇报,并在事故处理工程中随时保持与公司和环保部门的联系。

3.当班人员排查造成事故的原因,并进行应急处理。

4.联系方式:打电话、发短信、12369环保热线三种方式同时使用。

8、事故后的恢复和从新进入

有事故应急预案指挥小组宣布应急预案结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二)设备运行事故 火灾应急响应步骤:

1、立即报警。当接到发生火灾信息时,应确定火灾的类型和大小,并立即报告防火指挥系统。防火指挥系统启动紧急预案,指挥小组要迅速报打“119”火警电话,。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便于及时扑救处置火灾事故。

2、组织扑救火灾。当厂区内发生火灾时,应急准备与响应指挥部除及时报警,并要立即组织现场义务消防队员和职工进行扑救火灾,义务消防队员选择相应器材进行扑救,扑救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战术原则,派人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栓,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及重要设备器具,充分利用厂区现场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A.灭火组:在火灾初期阶段使用灭火器,室外消防栓进行火灾扑救。B.疏散组:根据情况确定疏散,逃生通道,指挥撤离,并维持秩序和清点人数。C.救护组:根据伤亡情况确定急救措施,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并协助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伤员救护。D.保卫组:做好现场保护工作,设立警示牌,防止二次火险。

3、人员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在现场平面布置图上绘制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等事故,人员可按图示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

4、协助武警消防队灭火:联络组拨打“119”“120”求救,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应急小组成员要简要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协助消防队员灭火,听从专业消防队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

5、现场保护。当火灾发生时和扑灭后,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事故原因和对责任人调查。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其它有效措施,使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6、火灾事故调查处置。按照市环保局、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对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火灾发生情况要及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查处。事故过后分析其原因,编写调查报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对预案进行评价并修改预案。对火灾发生情况报告应急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上报行政主管部门。

实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责任制

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污水处理厂厂长

副组长:

成 员:有关主要科室领导。 应急救援职能组:

⑴联络组:办公室主任任组长,办公室办事人员。

⑵抢险组:生产安全副厂长任组长,生产科人员。

⑶救护组:生产安全副处长任组长,行管办公人员。

⑷疏散组:技术科科长任组长,科内人员。 ⑸保卫组:保卫科科长任组长,保卫人员。

⑹调查组:工会主席任组长,组织有关科室负责人。

⑺义务消防队:生产副厂长任组长,现场工作人员和义务消防队员。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污水处理区发生事故时,负责指挥抢救工作,向各职能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

19、120、

110、市建委、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市消防部门有关部门报告和求援。日常生产时,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在厂内,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应急求援领导小组组长未到现场前,值班带班者即为临时代理组长,全权负责落实抢险工作。 各职能组职责:

⑴联络组:及时了解掌握事故情况,负责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通知污水厂主要领导,根据情况酌情及时通知行政主管部门:水务公司技术科、分管副总、市环保局、电业部门、安全监管部门、劳动部门、当事人的家属等。

⑵抢险组:其任务是根据领导小组指令,及时负责扑救、抢险,并布置现场人员到医院陪护,当事态无法控制时,立即通知联络组拨打主管部门电话求援。

⑶救护组:其任务为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和陪受伤人员到医院急救。 ⑷疏散组:其任务为在发生事故时,负责人员的疏散、逃生。 ⑸保卫组:负责损失控制、物资抢救,对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阻止与抢救、抢险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现场不遭破坏。 ⑹调查组: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经济损失等,调查情况及时上报市环保局等有关政府部门,如上级、政府部门介入时,调查组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⑺义务消防队:发生火灾时,应按预案演练方法,积极参加扑救工作,若消防部门进入现场,积极配合武警消防队进行扑救。

第四篇:胜利油田钻井事故处理

胜利油田F-23井钻井事故

1、基础资料

(1) 表层套管: 339.7mm;下入深度84m。 (2) 技术套管: 244.5mm;下入深度1970m。

(3) 裸眼:钻头直径: 215.9mm;钻深:2994.14m。

2、事故发生经过

钻到井深2994.14m,因一档链条断,将钻具上提21m,检修链条,未及时下放活动。待链条接好后,上提钻具由原悬重840KN提至1200KN下放到零。循环过程发现泵压由16Mpa降至8Mpa.

3、事故处理过程

(1) 注入解卡剂40M3替钻井夜时,泵压由12Mpa降至10Mpa。15分钟后发现井口有解卡剂迫出,判断是钻具剌漏,使循环短路,经测试剌漏位置在1530m。

(2) 原钻具倒扣一次倒出钻杆1651.80m,将剌漏钻杆倒出。 (3) 下 127mm公锥打捞三次,均未成功。

(4) 下 144mm 公锥打捞,造扣后,上提1100KN,停止3分钟,悬重下降到1000KN,活动数次后,恢复到原悬重840KN。开泵循环,泵压正常,事故解除。

4、分析意见

(1) 在循环钻井液时,已经发现泵压由16Mpa降到8Mpa,如地面无问题,那肯定是钻具剌漏,短路循环。在这种情况下,注解卡剂纯粹多此一举,而应测一个循环周,确实钻具剌漏位置,然后倒扣或爆炸松扣,将钻具起出。

(2) 本井下三次 127mm公锥打捞无效,而下 114mm公锥却一次成功,这就说明该井队对鱼顶情况根本不明,接头水眼尺寸不知道,所以加犯三次同样错误。

大港油田B15-2井钻井事故处理

1、基础资料

(1) 表层套管:339.7mm;下入深度202.10m。 (2) 裸眼:钻头直径:311.10mm;钻深1939m。

(3) 钻具结构:311.10mm钻头+310mm 扶正器1.85m+203mm钻铤8.73m+310mm扶正器1.32m+198mm无磁钻铤8.61m+310mm扶正器1.87m+203mm钻铤26.25m+178mm钻铤104.81m+127mm钻杆1771.64m。

(4) 钻井液性能:密度1.15g/cm,粘度30s,滤 失量5ml,滤饼0.5mm,切力5/11mg/cm,含砂量1%,PH9。

2、事故经过

钻至井深1939m,接单根遇卡,甩下单根,接方钻杆循环钻井液。上提钻柱由原悬重665KN提至1700KN下放到200KN,无效。计算卡点为1814m,钻头位置为1929.60m。

3、事故处理过程

(1) 注入原油18m,柴油9m,浸泡18h,上提至1480KN,将钻杆提断,鱼顶273.02m,鱼长1656.58m。 (2) 下铅模打印。 (3) 下套筒磨鞋修鱼顶。

(4) 114mm母锥造扣成功,爆炸松扣,起出坏鱼头。 (5) 下钻对扣,在761.53m处爆松倒扣,起出全部钻杆。 (6) 下311.10mm钻头通井,循环。

(7) 下外径244.5mm套铣筒155.49m,从1761.53m铣至1912.59m(最上面扶正器位置)。 (8) 下入上击器对扣,震击解卡。

333

24、分析意见

(1) 注解卡剂后,活动钻具要有一定的限制,不宜多提,可以放压。因为此时主要靠解卡剂起作用,而不是靠拉、压的力量起作用。如果把钻具提断,一是可能堵塞水眼,二是解卡剂排不出来,泡垮井壁,堵塞环空,这样就失去了再一次注解卡剂的可能。

(2) 对于所用钻杆一定要清楚是什么钢级,什么等级,使用时间等,不能按新钻杆计算其抗拉强度。因此,不能贸然地提到1700KN。

(3) 提断钻具一般来说,鱼头是直的根本无必要打铅印,也无需修鱼头。因为可以根据起出断口推知鱼顶状况,可以直接下卡瓦打捞筒或母锥进行打捞,这样可以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尽快恢复循环。

(4) 本井只是钻铤被卡,如果处理得当就不会浪费这么多时间。

第五篇:重音处理的探析

摘要 普通话朗读在语文教学和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之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朗读是普通话正音训练的重要方式,好的朗读,可以收到声情并茂、韵味无穷的效果,可以进入动人心魄、耐人寻味的境界,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第

一、读准字音。第

二、注意音变现象。第

三、注意停连。第四,注意重音。第

五、注意语速和语调,本文在普通话朗读重音的处理方面作了一个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普通话

朗读

重音

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重音往往是很自然地表露出来的,并且合乎说话的目的性和听觉习惯,它能准确生动地把交谈中的主要意思讲清楚。但在朗读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朗读者在朗读别人的作品时,对怎样确定重音感到棘手,有时可能把主观上认为是重音,实际上并不是重音的词或词组,用重读的形式来表达,因而容易使听者产生误解,影响思想内容的正确传达,所以重音表达方式的合理选择和确定至关重要。

一、朗读中几种重音表达方式的选择

(一)语法重音

人们运用语法规律,能够把词或词组组成各种各样的句子。句子有长有短,但总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在表达中与句义有直接关系的词或词组,我们把它看做这一句的重音。这类重音,朗读时音量不需太强,它只是自然地显露,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往往同语法结构有一定关系,可按句子成分寻找一些规律。

(二)逻辑重音

就是把能够突出句子主要意思或特殊含义的字、词重读(或特殊处理),它是符合语言逻辑的重音。平时我们要讲述一件事都有它特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对方就听不明白你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又是为什么而说的。因此逻辑重音在语言表达中胜过其它重音的表达。但逻辑重音在单一的一个句子里是比较难以确定的,只有把它同上下句每一层次,以至全篇联系起来,才可能找准。逻辑重音的确定与表达,有时是合乎语法习惯或词的轻重格式的,但有时有这样的现象:一般情况下认为不重要的词或词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可能变成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能成为非强调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逻辑重音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它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某种事情有意识地进行的重读。同一句话,强调的意思不同,重音的位置也就不同。如:

我明天去汕头。(重在“我”意思是别人不去,我去。)

我明天去汕头。(重在“明天”,意思是今天不去。)

我明天去汕头。(重在“去”,谁说我不去呢?)

我明天去汕头。(重在“汕头”,不去别的地方。)

在一个具体的句子中,究竟哪里是逻辑重音,只有仔细阅读、仔细品味、仔细揣摩作者的用意和文章的具体内容,才能准确地确定。逻辑重音常用来表示强调、夸张、突出、并列、承认、确定、对偶等。

(三)感情重音

由于感情表达的需要,对语句中某些词或词组以感情色彩的强调,使自己心中蕴藏的激情“一吐为快”,这就是感情重音。如朗读《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一段时, 为了表达“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的思想和强烈的热爱志愿军的感情, 朗读时如果强调了下列带有加点的词语, 就能产生较好的表达效果, 这是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确定的感情重音。

二、朗读中重音表达方式的确定 在确定了重音后,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用有声语言把确定了的重音表达出来。凡重音,一定要在非重音的环境中突出。但重音与非重音并非对立的两极,在表达中重音越突出越好,非重音越削弱越好。重音与非重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由非重音到重音,由重音到非重音,总是在有机地衔接、过渡中显示的。重音体现着语句的目的,但重音离不开思想感情的具体运动,离不开基调,离不开节奏,当然,更离不开语气。因此,重音的表达方式就应该尽量避免静止、孤立、片面地加以表达。应该联系全句、全段、全篇作品来表达。

( 一) 重音轻读法 重音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增加音强,但有时由于感情表达的需要, 还可以重音轻读。

(二)改变音高法 就是用声音变高或变低来进行强调。如“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首诗开头的重音“总理”用增加音强的方法来表达,第二个重音“好总理”则用提高音高的方法来表达,第

三、

四、

五、

六、七个重音都是“这里”,则用降低音高的方法来表达,到最后一个“这里”,声音已降得比较低。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重音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强中加强法 这是重音的基本表达方式。

(四)快中显慢法 由于情感表达的需要,将重音音节语流放慢,韵腹读音拖长、加强。 (五)巧设停顿法 运用停顿突出重音是一个常用的重要方法,基本上每个主要重音的突出都离不开它。如:“这个仇我不能不报!”该句以双重否定的句式表示说话人一定要报仇的决心,感情已经够强烈的了。但在“仇”字后面作一停顿后再接着读,报仇的决心就显得更为坚定。

朗读一篇文学作品,重音的处理也很重要,普通话一般有“词的重音”和“语句的重音”,如“红旗”,“旗”重;“成绩”,“成”重,这种重音属于“词的重音”。“词的重音”一般是固定的,不需要考虑怎样处理。而“语句重音”却是不同,所以一般说的重音的处理基本上是“语句处理”。

“语句处理”可以分为三大类:“意群重音”“强调重音”和”感情重音”。

意群重音所指的意群,可能是一个短句,也可能是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词,总之是我们说话时一口气说得出来的一个意思。这类重音,音量不太重,在语句重音里面是一般的重音,意群重音和“词的重音”一样在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不需要考虑怎样处理。需要考虑处理的是感情重音和强调重音。

感情重音表达了喜爱或憎恨,欢乐或悲痛,惶急或愤怒........比如《鲁班学艺》这一课里,老师傅夸奖鲁班“好孩子”的“好”字应加重(表欢喜);《会摇尾巴的狼》这一课里,狼求救时喊“快点儿吧”,“快”字应加重(表惶急).......这些都是“感情重音”,它不只是一个音节、一个词加重,有时还要成句、成段地加重音量。“感情重音”的处理并不太难,只要善于领会作品内容,与作者的感情起共鸣,酝酿合适的情绪,充分运用语音的多种变化来表达,一定可以激动人心收到效果。感情语气千变万化,不便作局限于几条规律的讲述,所以稍稍带过。

而“强调重音”的音量比“词的重音”或“意群重音”都要强,它可以使复音词中某一原来不重要的音节特别加重(词里的轻音节永远保持轻音),不受“强调重音”的影响,这样,相形之下,原来的词的重音就会显得不重了,仿佛是转移了词的重音位置,其实不是,而是对比之下自然产生的现象,要加强音量,力量倾注另一音节,于是原来略重的音节就顾不来了。并非有意把原来的词的重音减弱。如:

“我让你用毛笔写,你怎么用铅笔写啦?”(黑点表“强调重音”) .原来“毛笔”“铅笔”两词都是“偏正结构”,中心词素“笔”是“词的重音”。但是在这里,对比的相异的焦点,是前面的修饰词素“毛”与“铅”,受逻辑支配,要读“强调重音”。这时,“笔”字反而显得不重了,词的重音被强调重音压盖了。

“强调重音”的位置也可能就是“意群重音”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两类重音重迭,合而为一,把原来“意群重音”的那个重音节再加重就行了。但是,也许某一个原来在意群里并不重的音节,由于语气、逻辑等关系的支配,变成了“强调重音”,那末,原来的“意群重音”就应该减弱音量,使“强调重音”突出。

总之,词的重音、意群重音,都要向强调重音让步,就是感情重音,也不能盖过强调重音,但是它到可以和强调重音一样重,或是整句都加重音量,,水涨船高,一般音节都因感情激动而加重,强调重音就更加重了。

凡是为了表示夸张、殊异、肯定、特指、照应的语气而加重音量的,都属于“强调重音”。 每一个句子都有重音,这是由于朗读时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音节往往有轻重的不同,要深入分析语句的意义,细致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正确掌握重音的位置。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育局党组织工作意见下一篇:体育骨干教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