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抽油机范文

2023-11-26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1篇

1 数据采集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技术

进行油田抽油机系统考察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系统控制结构的关注, 使系统能够更好的根据集散式功能的要求, 进行控制结构的优化。系统在操作的过程中, 要根据高精度传感装置的需要, 对传感器的质量实施分析, 使系统可以加强对敏感器件的关注, 提升对抽油机质量的控制性能。要根据抽油机装置的载荷情况, 对抽油机装置的电机进行研究, 以便电机所使用的电流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系统的操作人员要加强对冲程的关注, 通过系统运行流程的调节, 实现系统示功图的完善, 以便系统的各类参数能够实现运行质量的提升。在进行系统处理之前, 需要利用主机分析技术, 对具体的处理流程进行调查, 以便通信系统可以通过运行模块调节实现工作数据的有效处理。要加强对系统总站的关注, 使pc机的运行能够更大程度上提升对控制系统提供支持。要加强对报警信息的关注, 将报警信息同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实施统一处理, 以便系统信息能够得到更加规范的处理。要使控制系统拥有更加多样的信息处理能力, 以便油田抽油机在出现运行质量问题的时候能够得到必要的处置。

2 数据采集实时监控系统的硬件组成

2.1 传感器的选取

首先, 进行系统质量控制的人员要将系统的选择作为一项基础性事务, 要根据已有的传感器的负荷情况, 对传感器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传感器既可以允许存在位移状态, 又可以保证具备流量传输功能, 也可以在电流的控制下实现传感器运行程序的调整, 使传感器能够以互感的形式进行运行质量的提高。要加强对测量环节的重视, 严格根据测量环节所得出的数据, 对传感器的选取方式进行明确, 使传感器能够更好的进行抽油机控制系统的操作。要加强对载荷信号的关注, 根据抽油机的运行需要, 对测量质量进行有效的判断, 使位移信号的处理质量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提升。要保证实时监控系统的安装过程具备足够的简洁性特点, 使测量活动能够通过测量模块的分析实现测量质量的增强。在进行具体安装的过程中, 要根据选取环节的实际状态, 对传感器的唯一情况进行判断和统计, 并以此作为传感器后续选取活动的技术性基础, 使测量活动能够充分提升传感器选取的科学性。

2.2 时钟电路的设计

要在处理实施控制系统的过程中, 将时钟的设计作为一项基础性任务, 另外, 要保证转换器能够适应时钟的运行需要, 使传感器的具体运行活动能够得到系统的正面影响。要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 将信息转化机制进行分析, 使处理信息的系统可以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实现数字信号运行质量的增强。要加强对抽油机实际运行情况的关注, 并根据系统检测到的信息数据, 对时钟的具体设计思路进行调整, 使时钟的各项基础性信息能够得到完整的记录。要将已经掌握的信息进行完整的保存, 使信息的处理流程能够得到完整的控制。在实时控制系统的运营过程中, 要根据数据分析的情况, 对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使系统的实际运行能够满足时钟运行的需要。

2.3 显示电路设计

要在进行电路调节的过程中, 对调节设备进行正确的选择,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电路调节领域运用情况较多的设备, 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器作为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 并将系统的控制指令设置为22个字符。要在系统完成控制字符的处理之后, 对液晶显示器在初始条件下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解, 使控制系统的电路能够更好的适应多种条件下的运行环境, 提升电路的设计质量。可以通过控制字母的调节, 实现控制系统运行方式的转变, 并利用显示系统对控制系统的操作情况进行了解, 提升操作团队的控制质量。

3 系统的电参数和示功图的采集

在进行信息采集的过程中, 要根据油井的实际负荷情况, 对电参数进行研究, 以便系统的电压运行等级能够得到完整的保证。可以根据电流的互感装置, 对互感器的运行质量进行控制, 以便电压的调节可以同互感装置实现对接。要加强对电流情况的关注, 通过相关参数的调节, 实现抽油机运行质量的提高, 使操作团队可以更加准确的进行操作系统的构建。要根据操作开关的具体设置方位, 对电压的情况实施判断, 以便固定时间内的电流情况可以通过方向的不同进行效能判断。要在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 利用排出方法对影响信息质量的因素进行管理, 并且通过电压的有效调节实现信息资源的高质量转化, 使电压能够提升模块的控制质量。要使用芯片对已经收集的信息进行管理, 使信息的管理模块能够根据电压的实际状况进行电压信号质量的管理。可以使用网络资源对服务器的运行流程实施控制, 以便示功图的信息采集可以同传感器实现对应。

4 结语

监控系统是保证油田开采质量的重要系统, 深入的分析系统的重要功能, 并对组成系统的各类部件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油田抽油机的运行质量。

摘要:油田抽油机的控制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油田的工作质量, 本文深入的分析了油田抽油机的监控系统功能, 并对系统的硬件组成情况进行了深度的调查研究。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2篇

1 杆断主要因素分析

通常统计中, 将杆断原因大致归为三大类:疲劳、偏磨、腐蚀。

偏磨和腐蚀较易识别。疲劳断裂是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的断裂现象。疲劳破坏的抽油杆其断面平滑, 无缩径, 与轴线垂直, 疲劳裂纹开始产生于表面应力高度集中的部位, 随着运行次数的增加, 逐渐向直径方向扩展, 承载面积逐渐缩小, 应力随之逐渐增大, 从而又促使裂纹扩展, 当剩余截面积小到不足以承载时, 就会突然被拉断。单井杆断频次随时间延长逐年增长, 疲劳是导致杆断的重要因素。

1.1 冲次对杆断的影响规律分析

美国古德曼根据修正的古德曼许用应力图及API推荐的最大许用应力计算公式, 并用实验的方式得到了抽油杆的使用寿命可达107次而不断裂的结论, 按照该理论, 抽油杆寿命与冲次成反比。按照古德曼理论计算, 冲次≥4min-1井杆柱理论疲劳寿命期≤5年。统计全厂不同冲次油井平均杆断次数, 杆断与冲次存在一定正比关系。当平均冲次≥4min-1油井, 随冲次增大, 杆断次数也明显上升。

1.2 服役时间对杆断的影响规律分析

油井历年杆断次数随杆柱服役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服役6-7年后, 杆断次数上升;服役13年后杆断率基本达到100%。以服役时间为横坐标、杆断次数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并执行函数分析得出, 油井累计杆断次数与服役时间呈一定二次函数关系:

Y≈0.1X2-0.4X+1.0 (式中, Y为累计杆断次数, 取整数;X为杆柱服役时间, 单位:年)

1.3 最优杆柱服役期分析

随服役时间延长, 杆断次数增加、杆断周期逐渐缩短。服役年限10年的油井, 平均杆断周期238天 (杆断频次≥1.5次/年) , 整井更换投资回收期为2.1年 (以处理断脱费用9000元/井次、整井油杆更换3.2万/口计算) ;服役年限≥12年的油井, 杆断周期<180天 (杆断频次≥2次/年) , 投资回收期为1.4年。

2 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2015年, 应用杆断规律对全厂高冲次及杆柱超期服役油井诊断, 并实施抽油杆整井更换108口 (服役年限9.9年、上修频次3.0井次/口·年、杆断周期117天) 。

2.1 高冲次频繁杆断井现场应用效果

重点针对年上修频次≥3次、冲次>5min-1油井实施整井更换, 实施74口 (上修频次3.2井次/口·年、冲次6.8次) , 上修井次237↓11井次, 杆断周期117↑174天。

典型井——路1井

该井2014年杆断上修7井次, 油杆服役13.3年, 2015年3月整井更换HY级抽油杆, 实施后日产液平稳, 杆断周期35↑262天 (投资回收期217天) 已回收投资。

典型井——路2井

该井2014年杆断上修5井次, 2014年11月实施整井更换, 更换后杆断3次, 2015年7月下调冲次8↓6min-1, 截止12月未发生杆断, 日产液、日产油生产动态平稳, 杆断周期35↑183天。

2.2 超期服役频繁杆断井现场应用效果

重点针对年上修频次≥2次、服役期>8年油井实施整井更换, 27口油井 (服役期12.1年) 实施后未上修, 杆断周期112↑177天。

典型井——田1井

杆断累计上修19井次, 根据杆断规律二预测该井服役达到16.1年 (2015年8月31日) 发生第20次杆断, 该井2015年9月8日杆断, 比预测值推后8天。治理效果:杆断周期61↑115天 (投资回收期189天) 即将回收投资。

典型井——田2井

杆断累计上修20井次, 根据杆断规律二预测该井服役达到16.3年 (2015年8月12日) 发生第21次杆断, 该井2015年7月9日杆断, 比预测值提前33天。治理效果:杆断周期90↑176天 (投资回收期374天) 。

2.3 最优杆柱服役期实施效果

根据最优服役期经济比规律实施更换油井13口, 上修井次下降37井次, 节约油井维护性费用33.2万元, 单井杆断周期123↑231天, 目前有2口井回收投资。

整体效果评价

实施井杆断井次321↓12井次, 杆断周期117↑173天 (继续延长) ;抽油杆故障下降, 与2014年同期对比下降29井次, 抽油杆维护性作业频次0.36↓0.35井次/口·年;实施井上修井次下降309井次, 节约油井维护性费用298.8万元, 增加开井时间5592h, 单井杆断周期89↑146天, 目前有10口井回收投资。

3 结语

(1) 实施整井更换油井, 更换后杆断频次下降明显, 生产成本降低显著, 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但目前更换井数较少, 未对油田生产带来明显效益, 建议进一步加大更换力度。

(2) 从整井更换效果统计分析, 冲次越大油井更换效果越差, 下步建议针对高冲次油井合理优化生产参数, 重点开展“泵径提一级、冲次降一级”的试验。

摘要:绥靖油田2000年投入规模开发, 随着开发时间延长, 抽油杆故障逐年上升。不仅影响检泵周期的延长, 还严重影响原油的产量, 增加维护费用, 提高了开采成本。通过对绥靖油田历年抽油杆断脱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抽油杆杆断规律, 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指导抽油杆故障治理, 以达到降低油井杆柱故障、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3篇

目前抽油机生产中更换光杆盘根是一项日常工作, 在更换盘根过程中需要对井筒原油进行放空泄压, 工作劳动强度大、频繁、停井时间长, 造成抽油机井采油时率下降, 提高盘根使用寿命、降低盘根更换频次成为油田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项难题。目前, 为提升盘根使用寿命, 员工手动向光杆涂加3号锂基润滑脂, 在光杆表层形成润滑层, 降低盘根磨损, 从而实现延长盘根的使用寿命, 但是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润滑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2 盘根自动润滑装置的设计

光杆盘根自动润滑装置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能自动向光杆添加3号锂基润滑脂, 从而延长盘根使用寿命的新型润滑装置。

本装置主要由盘根, 固定螺丝, 橡胶活塞, 黄油腔, 光杆固定腔组合而成。

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固定于盘根盒上部, 固定过程中在黄油腔上下端安装盘根, 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中间固定青稞纸垫片, 使黄油腔密闭, 通过黄油嘴向黄油腔内添加3号锂基润滑脂, 光杆上下运行, 带动橡胶活塞上下运动, 搅动黄油腔内3号锂基润滑脂运行, 在光杆上形成油膜, 降低光杆与盘根摩擦。

2.1 附图说明

图1为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图。

图2为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装配图。

2.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2对本装置的润滑过程做进一步说明:

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 是由盘根 (1) , 固定螺丝 (3) , 橡胶活塞 (4) , 黄油腔 (5) , 光杆固定腔 (6) 组合而成。分为1#件和2#件。

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固定于盘根盒上部, 固定过程中在黄油腔上下端安装盘根, 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中间固定青稞纸垫片, 使黄油腔密闭, 通过黄油嘴向黄油腔内添加3号锂基润滑脂, 光杆上下运行, 带动橡胶活塞上下运动, 搅动黄油腔内3号锂基润滑脂运行, 在光杆上形成油膜, 降低光杆与盘根摩擦。

3 实际效果评价

光杆盘根自动润滑装置有着以下的使用意义:

(1) 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该设备由1#件和2#件两件组合而成, 部件未整体加工而成, 结构简单, 制作方便。

(2) 用途广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适用于油田生产日常生产中光杆添加3号锂基润滑脂, 机采抽油机井均可安装使用。

(3) 使用方便:使用时只需要安装橡胶活塞后, 再将1#件和2#件固定于盘根盒, 通过黄油嘴添加3号锂基润滑脂即可, 使用方便。

4 结语

本盘根自动润滑装置涉及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 是由盘根, 固定螺丝, 橡胶活塞, 黄油腔, 光杆固定腔组合而成, 分为1#件和2#件。其特征是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固定于盘根盒上部, 固定过程中在黄油腔上下端安装盘根, 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中间固定青稞纸垫片, 使黄油腔密闭, 通过黄油嘴向黄油腔内添加3号锂基润滑脂, 光杆上下运行, 带动橡胶活塞上下运动, 搅动黄油腔内3号锂基润滑脂运行, 在光杆上形成油膜, 降低光杆与盘根摩擦。本实用新型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用途广泛、使用方便。

摘要:目前抽油机生产中更换光杆盘根是一项日常工作, 在更换盘根过程中需要对井筒原油进行放空泄压, 工作劳动强度大、频繁、停井时间长, 造成抽油机井采油时率下降, 提高盘根使用寿命、降低盘根更换频次成为油田生产中急需解决的一项难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机井光杆润滑器, 应用于油田生产, 抽油机井光杆自动添加3号锂基润滑脂。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4篇

1 现场施工强化管控与效果

超稠油为蒸汽热采方式生产, 生产过程中最易造成井口部分污染的是作业施工。在作业施工过程中, 由于油井作业需要起下油管, 井口部分势必会有油污。防污染问题主要集中的施工过程管控和责任明析两方面。为达到恢复生产后无清洁无污染, 采取以下措施:现场抽油机的机架用专用聚丙烯防污染布包裹, 井口采用作业面下面采用可降解防污染塑料包裹, 从施工过程管控上解决污染问题。但由于作业交井前后井口部分污染情况交底书, 文字材料描述情况不够明析, 因此2015年增加了现场拍照影像存档, 用于辅助完善油井作业交接资料, 使施工方与采油队间的交接责任更加分明, 对井口污染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5年作业交接污染控制合格率由91%上升到98%以上。

2 设备改进与效果

2.1 密封器防带油装置

抽油机井口密封器中的盘根对光杆进行动密封, 其间存在一定间隙是必然的, 由于油质粘度大原因, 附上光杆上被带出井口的油量也由此必然存在, 特别是冬季, 油井光杆带油现象更为严重, 产生污染同时也增加了盘根使用成本。

针对以上问题, 研制了密封器防带油装置, 主体部分由刮油装置和回油装置两部分组成, 使光杆上行带出的油被刮下存于回油装置内, 再随光杆下行带入井内, 由此光杆带油问题将得到缓解, 同时单井轮次可节约成本1500元/井次, 如图1。

2.2悬绳器扶正装置

2015 年作业区发生杆漏检杆作业14 井次, 其中非磨损漏失8井次, 抽油杆漏失部位主要集中在杆接头丝扣处, 占漏失井58%。经过现场调查发现, 漏失井存在不同程度悬绳器不正现象, 悬绳器在一个冲程中出现一次悬绳器径向位移, 带动杆柱转动, 造成杆柱连接退扣发生内漏。悬绳器不正主要是由于悬绳器钢丝绳单旋向产生的径向应力造成, 使空心杆周期性径向转动, 丝扣退扣。

针对以上问题研制了专用悬绳器扶正装置, 如图2。

扶正装置安装后, 各井悬绳器偏转摆动角度控制在10°-15°以内, 解决了光杆径向摆动杆漏问题, 如表1。

2.3空心杆漏失污染密封装置

当发生空心杆内漏后, 产生的污油、污水从空心杆上端加热电缆入口处流出, 不及时进行检杆, 会造成较严重的污染。针对此种情况, 研制空心杆泄漏防污染装置, 能够保证油井在不检杆作业时, 无污染生产, 如图3。

密封装置现场安装, 收效明显, 空心杆泄漏得到了有效控制, 解决了现场污染问题。

3 经济分析评价

成果实施后, 单井盘根使用成本节约1500元/月, 全年节约作业成本18 万元、同时增加有效生产时间约288 小时, 以平均产液量50t计算, 增加产液量600t, 井口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此方法可在相似开发区块推广。

摘要:辽河油田特种油开发公司是超稠油开采企业, 在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 易发生井口原油污染, 同时生产的原油含有挥发性含硫气体, 具有毒性。而当前环保清洁生产是企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因此如何防止原油污染, 保持清洁生产, 达到环保要求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超稠油为主, 油品粘度5万MPa.s以上, 采用空心杆电缆辅助加热降粘生产, 易发生井口污染, 针对具体情况分析, 通过多种管控方式, 在井口污染防控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

关键词:井口,空心杆,污染

参考文献

油田抽油机范文第5篇

1 节能方案探索

1.1 改良抽油机的结构

对抽油机的结构进行改进是利用传统游梁式的抽油机的改进和无游梁式的抽油机机构方面的改良来完成的。机构上的改良可以满足供需平衡, 提高节能的效果。对于无游梁式的抽油机的结构改良主要是通过冲程以及运动方式的调整来完成的。

1.2 电气指数方面的改良

电气改造主要是基于不做工或减少做工, 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但它本质上是不可能提高抽油机本身的效率的。此外, 寒冷的天气或稠油油田, 根本无法使用, 或管道的堵塞会凝固油。然而, 逆变器电路将干扰电源逆变电源技术和节约能源, 也可以在驱动器中, 这大大降低了节能效果消耗。

1.3 节能方案的创新

现阶段, 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低产井, 低渗透的贫瘠油田居多, 这些领域都难以起到实际的效果。这需要的实际情况, 这些井的特点提出各种节能方案进行综合分析, 对这些领域的新的节能事业进行发展。

1.4 节能驱动设备的应用

先是要对点击的特点进行研究, 借以开展新型点击的开发和应用利用提高电机的转差率来提高原油的开采效率, 但是, 这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善电机的工作条件, 虽然会有一定的效果, 但改造成本会比较高, 因此, 无法大规模的推广。

2 抽油机电控节能装置的探索

2.1 利用继电接触器来进行调压节能

常规抽油机具有负载特性, 由于抽油机所具备的极大的启动惯性, 这会导致我们在使用普通异步电动机来启动抽油机情况下发生不匹配的大马拉小车状况。此外, 油田在进行配电机选择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异常现场等具体情况, 以免加重大马拉小车的实际情况。但是, 使用继电接触器来对抽油机电机的定子绕组通过来回切换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耗能, 而且还有效地降低了电压和功率输出, 有利于提高节能效果。

2.2 利用变频调速的方法来节约能源

为了能够提高低渗透油田其开采的总量, 降低能源消耗, 就需要利用间抽的方式, 但是利用间抽方式会增加开采所需要的实践, 也可能会影响石油生产量, 或抽有机由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启动, 从而再也无法打开, 致使油井无法被再次开采。对于此类情况, 有必要采用节能频率控制调节方法。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以及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 由于低压变频器其发展成熟, 价格也已下调, 所以, 变频调速节能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也会带来更加明显的节能效果。

2.3 利用间抽控制装置

大多数抽油机是依照油井最大的开采量来进行选择的, 抽油的过程按照由浅入深的步骤, 油井产量会持续下降, 控抽会逐渐的出现。这种现象将导致大量的能耗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使用细化间抽控制器, 当这种现象发生时, 关闭抽油机停止开采, 慢慢等石油恢复到一定水平, 再进行抽油, 技能提高效率, 又节约了能源。

3 结语

综合以上, 中国属于石油大国, 石油开采量在世界也名列前茅, 由于产油量大, 油田分布较为广泛, 因此, 石油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 有效的降低抽油机的能源消耗,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 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势在必行, 通过抽油机节能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可以解决我国石油开采领域的重要问题, 抽油机节能装置的创新和发展必将为我国石油领域的发展开辟崭新的道路。

摘要:现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 工业化进程的日趋完善与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 能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 节能装置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业内专家探讨的热点话题, 石油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撑, 因此抽油机节能装置的改革和创新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的要点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抽油机节能的方案进行探索, 并根据我国具体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节能装置的发展和革新。

关键词:节能,抽油机,能源,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 殷永升.抽油机节能装置的应用及创新探索[J].南方农机, 2015, 08:44-45.

[2] 欧阳新.节能型抽油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07.

[3] 高国兴.游梁式抽油机用电动机高效节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07.

[4] 李海亮.游梁式抽油机系统动力学分析及节能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0.

[5] 张金东.抽油机变速运行与节能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4.

上一篇:华北油田下一篇:仓储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