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篮球课时计划

2022-11-20

时光荏苒,一项工作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结束,我们又迎来新的任务与挑战,在开始新的任务前,我们要学会撰写计划,那么该如何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一年级篮球课时计划》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一年级篮球课时计划

一.篮球训练计划

一、热 身 运 动

在热身运动跑步之前,先做伸展操再慢跑1000公尺或是篮球场20圈以上,然后依照篮球运动需要伸展的部位确实做好伸展活动。

二、步 伐

1.交叉步:左右脚前后交叉,用於攻击接应或是防守之用。

2.滑轮步:以左脚或是右脚带动另一脚作滑行地板之移动,是防守

步伐基础训练。

3.前进后退步伐:向前快速冲刺,在中场时改变步伐向后退前进,

注意要求球员必须提起后脚根,避免向后摔倒。

4.前后移动步伐:在低位与45度之间作前后来回移动防守,必须

趋前举手,3趟之后,由低位沿低线向另一边45度作

趋前压迫防守,再沿三分线下端线。

5.后退防守步:以后退步伐做出「之」字型防守动作。

6.摆脱向前接应步伐:以「之」字型向前摆脱伸手做出接应动作。

7.后转身步伐:以「之」字型前进作转身伸手要球接应动作。

8.切断步伐:两人一组,一人切入、一人做出「撞墙」接触防守, 这种切断以双手护胸阻断对手顺利移动接应。

三、传接球及持球训练

1.面对面200对传:4人一组作胸前、弹地、、传球。

2.跨下8字型绕球:分成两排,由跨下到腰部、头部绕球。

3.大风吹传球:4人一组以半场或是全场作移动式接应。

4.四角传球:分成四组作四角移动传接球。

5.四方位传球:以四角方式做四方位传球。

6.面对面传接球:以各式传球为主。

7.行进间背后、低手、单手传球:两人一组行进间传球。

8.对墙传球:以高度120公分对墙传接球。

9.打板长传:以双手长传前场或是单手长传前场。

10.五点切传:训练球员切传战术。

11.中锋接应传球:由5位球员以「M」字型两球相互传给中锋策应。

12.半场或全场不运球进攻:必须以传球及移动接应进攻。

四、上 篮 训 练

1.全场8字型传球上篮。

2.车轮式上篮。

3.全场7*5*3上篮。

4.三线上篮。 5.全场长传罚球线接应上篮。

6.二人一组上篮。

7.三人一组上篮。

8.直线运球上篮。

9.半场三角上篮。

五、运 球 训 练

1.全场障碍物运球。

2.全场跨下运球前进后退、转身、反手、背后运球。3.全场空中垫步、急停后仰前进、空中左右闪运球人。4.全场8字型运球。

5.左右手晃球。

6.跨下原地运球。

7.全场直线3-4拍运球上篮。

六、投 篮 训 练

1.定点投篮。

2.两组对角线接应投篮。

3.移动投篮。

4.骑马射箭。

5.底线切入勾射。

6.后旋转投篮。

7.三角底线擦板投篮。

8.全场来回急停跳投。

9.高位接应转身投篮(假动作配合左右切投)

10.三角擦板投篮。

11.五点投篮。

12.全场2-3人传球急停跳投。

13.半场接应挑篮。

14.半场前进接应跳投或切投。

七、假 动 作

1.左右1-3道假动作切入。

2.上下举1-3次假动作。

3.外围假动作切入篮下再做假动作投篮。

八、篮 板 卡 位 训 练

1.半场1VS1至5VS5卡位训练(配合口头关照)。

2.半场3VS3卡位(配合口头关照、教练持球)。

3.罚球后卡位训练。

4.外线投篮卡位。

5.篮板球训练:抛球抓球。

九、防 守 训 练 1.全场1VS1背手防守。

2.半场对角线切断攻守(教练持球、一攻一切断)。

3.一守二攻防守训练。

4.举手防守(外围)、在前防守训练(禁区)、趋前防守。

5.一线、二线、三线协助防守训练。

6.全场陷阱包夹(1-2-

2、2-2-

1、1-1-2-1)

7.半场包夹(1-2-

2、2-1-2瞬间包夹)

8.半场盯人防守训练。

9.全场盯人防守。

10.区域防守移动训练(配合以多打少)。

11.三明治包夹防守训练(针对中锋)。

12.盯人防守让位、补位、交换防守训练。

13.禁区三传二守、四传三守。

14.全场攻守、教练持球不定向来回传球。

15.教练哨音指挥移动防守。

十、摆 脱 接 应 训 练

1.半场1VS1接应攻守。

2.半场1VS1低位摆脱攻守。

3.全场、半场不运球攻守。

十一、快 攻 训 练 1.全场五打

四、四打

三、三打

二、二打一。

2.五人快攻路线布局来回攻击。

3.快速推进交叉突破(45度、下底线、绕底线、上45度接应)

4.打板长传接应上篮(2人、3人)。

十二、分 科 训 练

中锋部分:

1.中锋禁区1VS1单打(高位、侧位、低位)。

2.中锋禁区转身投篮(一人防守)。

3.中锋接应后不得运球的投篮。

4.两组中锋禁区掩护攻击(一人外围供球)。

5.三位中锋禁区抢球投篮。

6.中锋切断防守及在前防守。

7.中锋补位防守。

8.中锋走位接应与策应(由低位、侧位、高位移动)。

前锋部分:

1.锋线3人外围快传、2人防守(投篮后跟进)。

2.半场两人抢球攻守。

3.五角度分组个别切入。

4.切传训练(切传后补位五人一组)。

三、X1 破 盯 人 训 练

1.X1步伐与转身接应。

2.两人、三人合作X1。

3.半场5VS5盯人、X1训练(教练持球)。

4.全场3VS3盯人、X1训练(自行运球)。

十四、切 传 训 练

1.阵势中的切传训练。

2.底线切入勾射、擦板。

3.正面、45度大步切入投篮、低手给球。

4.空中接应加速切入、配合骑马投篮、后旋转投篮。

5.切入挑篮、放篮。

十五、组 合 训 练

1.状况训练(针对倒数计时、罚球、冻结、犯规战术)。

2.全场5VS5(三组或四组来回接力)攻守变化。

3.全场3VS2外围快传、移位防守训练。

十六、辅 助 体 能

1.敏捷跑六公尺来回四次(计算秒数、多人比赛)。

2.全场四段冲刺(32秒内完成)。

3.圆圈追逐跑。 4.低头双手下垂快速跑。

5.举腿跑。

6.摆臂跳跃跑。

7.单脚跳。

8.双脚缩腹跳跃。

9.鸭型走(后退、前进)。

10.连续触网跳、连续处墙跳。

11.侧方跨。

12.抱队友走。

13.背队友走。

14.跨跳与穿越。

15.双肩举队友上下(靠墙)。

16.牛耕田。

17.柔软训练:桥型撑、座姿分腿弯、座姿并腿手握脚指。

18.上下台阶。

19.跳阶梯。

20.斜坡冲刺。

十七、循 环 训 练

共设8站,每组1-3人,每次操作20秒、休息20秒;共三个循环。

1.俯卧弓背。 2.伏地挺身(手指、手掌)。

3.仰卧侧起(左、右)。

4.仰卧起坐(手放胸、腿屈膝)。

5.旋转跳180度。

6.伸展跳。

7.仰卧手脚接触。

8.筏船。

9.蛙人操(俯卧手脚高举)。

10.十字跳。

11.原地跳(伸左右手:仿勾射)。

每周体能训练:

晨 操 体 能 训 练

(周一)跳阶梯 循环训练8站

(周二)5000公尺 重量训练

(周三)上臂力训练 间歇训练7趟X15次

(周四)综合体能训练 敏捷速度2X4X2次

(周五)法克雷克跑步 重量训练

(周六)鸭型走 柔软训练

训练强化重点:

(1)球动人动 (10)快速交叉突破 (2)侵略防守 (11)摆脱与接应

(3)攻击企图 (12)掩护与移动

(4)不运球攻击 (13)二线三线防守

(5)卡位、跟进 (14)口头关照

(6)包夹、突围 (15)小组合作攻守

(7)压迫与切断 (16)状况处理训练

(8)强力抢攻 (17)读秒阶段处理

(9)陷阱包夹 (18)跳球罚球布局

第二篇:一年级《夜色》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与作用:

《夜色》是20xx年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我”从前胆子很小,怕黑,后来和爸爸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教材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夜色》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从文中可感觉童年的纯真可爱,体会成长的快乐。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1个生字。会写“色、看、晚、再、外、爸、笑”等7个字。学习1个新部首:“厂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今天,我将着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安排。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短期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教法的选择: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欣赏法

2.情境陶冶法

3.游戏法

四、学法的指导:

1.朗读法

2.圈点自学法

五、教学过程:

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我将在第一课时安排如下教学活动。

(一)情境导入

1.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大纲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紧抓导入这一环节,在班级做个小调查:“你晚上怕黑吗?”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第一小节:

1.学生边听录音边思考: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

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先找两名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再齐读。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妈妈是怎么帮我的?有作用吗?

3.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第二小节:

1.教师读,学生听

小朋友这么怕黑,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呢?(原文: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2.“偏要”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语。学生读一读,读出撒娇而又无奈的语气。

3.是什么原因使“我”不再胆小,能够勇敢地面对夜色、欣赏夜色呢?用原文回答(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

7.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8.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通过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以不同的语气来进行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想象夜景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夜晚的美丽,进而培养他们不怕黑的心理品质,这也达到了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三)总结全文

1.总结性提问:现在你们还觉得黑夜害怕吗?

2.教师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和白天一样温馨可爱。

3.再读课文:全体同学再带着感情来齐读课文。

(四)作业布置

今晚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感受夜晚的静谧。

第二课时,我准备集中安排识字写字教学,就不再一一赘述。

六、板书设计:

本板书力求简单,以简练明了的几个字概括出本文的重要内容,高度提炼出本文主要就是讲了一个小男孩从怕黑到不怕黑的故事。

夜色

怕黑------→不怕黑

七、教学反思:

《夜色》是一首优美的儿歌,本文以小朋友对夜色的情感变化贯穿全文。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学生的学情特点,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夜晚,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简短的诗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年级《夜色》第一课时说课稿】相关文章:

1.《夜色》说课稿

2.一年级语文夜色课件

3.语文一年级下册《夜色》的说课稿

4.部编本一年级下册《夜色》说课稿

5.一年级下册《夜色》说课稿范文

6.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的说课稿

7.课文《北京》的第一课时说课稿

8.压强压力第一课时说课稿

9.《论语》第一课时说课稿

第三篇:苏教版一年级春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认识生字词,正确进行描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这是什么声音?看,什么长出来了?

多媒体演示春雷,春雨声中春笋纷纷破土而出的画面。

2、板书课题:

1、春笋,齐读

3、想知道它们怎么钻出来,怎么长大的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同桌认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绿线内的生字,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2)画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

一声 一节 冲破 石块 外衣 迎着 春笋 唤醒 掀翻 褐色 娃娃

强调多音字:“长” (2)学生认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赛读

3、再读课文,逐句读通

(1)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读完整,并标好自然段序号。 (2)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随机正音。 (3)指导读好长句子。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浅 冒出来先让学生试读,师再引导读好。

4、学生三读课文,要求读得连贯,流利,不漏字,不添字。 各种形式练读课文。

5、想想本文写了什么? 师生交流

课文写的是春笋在美好的春天到来之际,破土而出,旺盛生长的情景,赞美了春笋不怕困难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6、齐读课文。

三、指导描红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2、同位互学笔顺,互想识记字形。

3、师重点指导书写,并认得新偏旁。

4、指导生描红书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反馈再次强调

6、展评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课文读给家长听或同学听。

3、搜集关于春笋的古诗或图画。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猫》第一课时教案

15猫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准备】

.了解老舍先生及其作品;。

2.学生观察猫。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认识猫。(家猫、波斯猫等)

⒉学生介绍猫。

3.师归纳。(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正音,思考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一自然段:写猫老实、贪玩,但尽职。

第二自然段:写猫高兴与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

第三自然段:写猫“什么都怕”,但又很“勇猛”。

第四自然段:写猫小时候十分淘气可爱。

2.检查字词

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屏息凝视

稿纸

梅花

变化多端

跌倒

开辟

枝折花落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全文,看看老舍先生着重写了对猫的哪些方面的感受?(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板书:古怪、可爱)

2.浏览全文,联系上下文画出猫的古怪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它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

胆小——勇猛)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写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划分段落

第一段(1-3):写猫的古怪性格。

第二段(4):写猫满月时十分淘气可爱。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五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bpmf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本课共有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情境图。用以帮助学生掌握这四个声母的读音和笔顺。 第二部分是声母b p m f及其表音表形图。

第三部分是声母b p m f在四线格中的书写,用以指导正确描红。 第四部分是“两拼法”示意图以及b p m f与单韵母a o i u 组成的音节。 教学目标:

1. 2. 学会声母b p m 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认识音节,学习“两拼法”,能准确拼读由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教学重点:学会读用四个声母,掌握其形,能够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认识音节,掌握“两拼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字母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读写b p m f 教学目标:

1.学习四个声母b p m f,能够读准音认清形。 2.学会描红和书写。

教学重点:教读、教写b p m f 。 教学难点:认清b p m f的形和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看情境图,通过谈话引出有关的声母。

指情境图,爸爸带着一个小朋友去看什么呀?(看大佛)。 师

对,这就是大佛的f。 出示卡片。 指图上的山坡,他们看山上的大佛,先要爬一段什么?( 山坡)。 师

对,这就是山坡的p。 出示拼音卡片。

这个小朋友对大佛感到很好奇,就想用手去摸。 这就是用手摸的m。出示卡片。

这个时候大喇叭里正在广播:大佛是文物,我们要爱护文物,不要用手去摸。这就是广播的b。

二、教学发音

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口语语音,来体会声母的发音方法。

教学声母b,先让学生知道读音是“广播”的“播”;然后老师示范,学生仔细地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形变化以及表示口形变化的手势;

接着老师带领大家练习发音;

最后要求他们尽量缩短“播”后面的拖音,读得既轻有短,如此发出的音就是b。 也可运用教材中的表音表形图教学,读音为“波浪”的“波”。 其余p m f ,也可运用此法进行教学。

三、读语境歌

指导学生练读语境歌,从而使所学的声母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当中去。

如学习了b p m f后,就教学生练读:爸爸带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广播,爱护大佛不要摸。

四、教学书写

先教笔顺,再描红,最后临写。

五、作业设计

1、抄写b p m f

2、读准b p m f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疗器械购买申请书下一篇:音乐老师老师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