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领悟绝地中的绝唱——《绝地之音》教学摘记

2023-01-22

马步升的《绝地之音》是一篇文化散文,作者除了带读者领略黄土高原的壮美景色,感受强有力的视觉震撼外,更要凸显的是黄土高原那个小小的平台发出的绝唱给他带来的强烈的听觉冲击,巨大的心灵震撼,与此同时,作者还穿插了由绝地之音引发的关于文化和历史的探询和追问。因此,学生阅读的时候,绝地的壮阔宏伟、环境恶劣是容易理解的,绝地与绝唱的内在联系,绝地之音的有关生命的内涵,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意味,是难以理解的。

为了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读懂课文, 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够通过预习理解的内容, 笔者进行了大刀阔斧地砍削,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出现绝地之音的那块平台的分析上,放在了对绝唱内涵的挖掘上,放在了作者由绝地之音引发的文化探询上,把课堂的主体部分切分成了有内在联系的两大块,一块是对绝地的研读,一块是对绝唱的研读,研读的依托是学生阅读过程中最难把握的第五六两段, 通过老师层层设问,学生逐步把握绝地之音的真正内涵以及绝地与绝唱的内在联系,从而理解绝地之音中真正让作者感动的是什么。

课堂具体流程如下:

1巧 设导语 ,把学生带入情境

同学们都爱听歌,有没有一首歌感动过你,在你的心里一直存在? 马步升也在一个特别的时间特别的地点被一首特别的歌感动了。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抒情散文《绝地之音》,体验一下作者不同寻常的感动。

2检 查预习 ,梳理全文思路 ,解决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点

本文采用倒叙的方法组织材料, 在横线上填上一个字,把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1段:忆绝地之音;第2-6段:遇绝地之音;第7-8段:寻绝地之音;第9-10段:悟绝地之音。

3研 读绝地

(1)绝地之音出现的绝地具体在哪里 ? (对面的大沟 )这个绝地又是什么样的?

在“一眼望不见边沿的沟坡”中,“只有一块平地”。而这块平地是由三把“水刀”切割而成,“岌岌悬于三面陡崖之上,余下的一面如一根细绳拴在山体之上”, 确实是一种奇观。以至于“人或骡只要走歪一步”就可能坠落。 作者的心因此也跟着“跳起来”。这块平地,可以称之为是绝地中的绝地。

(2)如此艰险的绝地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来吸引眼球 ,而在2—4段先花很多笔墨写黄土高高原的景物?

内容上, 写出了黄土高原环境的恶劣,(展示黄土高原图片,直观感受其壮观雄伟)为绝地之音的出现提供背景,衬托绝地之音出现的地方是绝地中的绝地,为“绝地之音”的闪亮登场作铺垫衬托。黄土林是“绝地之音”诞生的大背景,作者先用广角镜头对黄土高原进行总体介绍, 在这个壮阔雄伟的大背景下,再用一个特写镜头聚焦到绝地那个小小的平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难怪作者说,使我的心整日地被强烈地震撼着。

4研读绝唱

(1)这样的绝地却未绝人迹 ,还有一个山民在 ,这个山民长期在这里生活劳作,他还唱出了让作者感动的绝地之音,绝地之音具体指什么? 作为歌者的山民在为谁而歌? 为什么而歌?

这绝地之音是什么样的音乐:无词、无统一从曲调、咧。

山民不紧不慢,张扬、欢乐(收获的喜悦 ),他是为自 己而歌。没有听众,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在那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这里的这户人家长期生活着,唱歌是农耕者在劳作中自然的情感宣泄,没有任何功利诉求,这是山民们原生态(原始)的生活,在绝境中也要生存下去,这是生命力最原始的张扬,他们坦然乐观自信地生活着, 诗意地生活着。我们本学期写过一篇作文叫《诗意地生活》,这里没有江南的小桥流水 ,山民在黄土朔风的吹拂下,在难以生存的境地仍然坦然乐观自信地生活着,这就是诗意地生活。

(2)作者听到这绝地之音有怎样的感受 ? 为什么产生怀疑 ?因为歌者无意,听者有心,作者赋予了绝地之音怎样的特征?

那歌声,似情歌(缠绵、温柔)却含雄壮, 似悲歌(哀伤、愤激)却多悠扬,似颂歌(慷慨、庄严)却兼哀怨,似战歌(激昂、威武)却嫌凄婉……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作者赋予绝地之音那么多内涵,难怪作者称它为“真正的绝唱”,是真正的“西北好声音”,它给予了作者听觉上的强烈的冲击!

紧接着第五段的第六段和绝地之音有着内在的联系, 给读者传达了丰富的信息?

作者作为一个考察长城的文化人, 一定会从历史文化的层面进行深入思考, 对绝地之音进行历史文化的追问。一连串问句, 徘徊于疑与信之间, 可以看出作者对文化寻根的急切和执着。在这片热土上,中华民族子孙生生不息,顽强自信,创造着并传承着文明。

作者说“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 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这句话比较难,可以分两部分来理解。前半部分是“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心理分界线”,这指的是过去。历史上,长城有着军事防御的功能,更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界限。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阻隔了长城内外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后半部分“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指的就是现在的长城。现在的长城, 再也不是文化民族交流的阻碍了,所以说“它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人们只是习惯性地把它看成是防御工事,看成一个地域的分界点。这是作者在长城面对历史,面对文化的理性思考和认识。

(3)这样的真正的绝唱 ,难怪让作者刻骨铭心 ,一直在寻找。作者最终在什么情况下捕获到了绝地之音? 他为什么捕捉到了绝地之音?是捕捉到歌词还是曲调?他到底捕捉到的是绝地之音的什么?

同样的绝境,同样的歌声,同样没有听众没有掌声,在这里我和那个山民跨越空,完成了完美的心灵对接,绝唱是身处绝境中的生命对宿命的不屈的呐喊:我在,世界在。这时我才悟到了绝地之音的真正内涵。

5领悟主旨

如果把这个山民请上我是歌手或者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他的歌声还会感动全场吗? 为什么? 绝地和绝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绝地,才能迸发出绝唱透射着生命的全部内涵废词失调才是真实生命的展示,绝地与绝唱,相依相存。在这块几乎人类无法繁衍生存的地方,人民不禁顽强地生活下来,而且还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作者在《浪漫的高原》中写道:“因生之可贵,求生本能方显得壮丽恢弘;因生之艰难,才使生命本体万分珍重生命。这是一方生命内涵博大精深的世界。作者借绝地平台上发出的歌声,赞美生命的厚重和顽强,赞美真实质朴原生态的生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抗拔承载力设计方法研究下一篇:《方寸之间显智慧——增值税发票的填开》说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