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整改

2024-05-12

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整改(精选6篇)

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整改 第1篇

学校周边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情况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学校精心安排和部署,积极采取针对性措,强化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改善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竭力确保广大学生的出行安全。

一是端正思想态度,加强组织领导。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把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开展成立了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任务,强化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是排查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学校认真落实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制度,对周边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全面了解责任学校及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及时入校开展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并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加紧完善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设施,增设学校门前道路限速、警告、让行等交通安全标识,尽最大努力消除影响学校周边交通安全的隐患。

在排查中发现如下为题:

1、学校出大门口外道路狭窄,每逢放学时公路上车辆很多,造成交通拥挤。

2、马路口乱停乱放车辆多,且有占道经营的现象。整改措施: 学校派专人负责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整治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在辖区各学校门前和学生通行的重要路口设立定时指挥岗,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期间维护交通秩序。会同有关部门取缔在学校门口、附近道路上摆摊设点、违章停车现象,开辟学生通行绿色通道,全力确保学生通行安全。

德州市陈庄小2013年11月

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整改 第2篇

1、学校周边交通环境及整改方案

中心小学分校门口车辆特别多,公路又陡,没有设置斑马线和红绿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学校一方面追促有关交警部门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加装红绿灯和斑马线以杜绝交通事故的发生;一方面,学校成立护送队,护送学生过马路,同时加强宣传学习,让学生掌握交通知识。

中心小学分校的变压器和横跨公路的高压线路,由于历史原因仍然专变线路且容量低、线路残旧。学校曾向相关单位提出申请,要求将专变线路改为公变线路,学校购买发电机作为停电应急。

2、校园环境整改方案

北约小学在危改中,因拆迁D级危房,导致学校无大门、学校围墙不完整、学生厕所属D级危房,于2007年倒塌。因所用资金较大,这已早向有关单位提出申请。

北约小学2007年危房改造过程中遗留工程,校门当时连接危房,在危房拆除中一齐拆除,利用危房的后墙作临时围墙,墙体出现开裂或倾斜,学生公厕破烂、地基下沉、四周墙体多处开裂,导致整间厕所倒塌。一方面,学校已停止学生使用厕所,临时搭建学生简易厕所;一方面,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重建学生厕所。

樟小分校,学生宿舍楼的阳台及文娟教学楼门窗没有安装防盗网。因所需资金较大,已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安装防盗网。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严禁学生攀爬阳台及教学楼门窗。

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整改 第3篇

为推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开展, 日前, 湖南省食安委办公室、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带队, 分四个小组, 采取不打招呼、不要陪同、随机选点、直奔现场的“飞行”检查方式进行, 共暗访督查31个县市区74所学校、1005户食品经营户, 提出督促整改意见516条。

从暗访督查情况看, 各地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都比较重视, 工作力度较大, 成效较好, 全省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总体安全可控。大多数学校食堂设施设备布置合理, 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索证索票台账规范、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较高、食堂环境卫生清洁, 食品安全状况较好。这次发现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 食堂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不完善、索证索票台账不落实、食品留样不规范、食品添加剂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较为普遍。13所学校及周边存在问题较多、食品安全隐患较大的被点名通报。

这次暗访督查, 还对42个学校食堂、66个学校周边食杂店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检, 共抽检14大类279个批次的食品, 不合格食品42批次, 不合格率15%。从食品类别看, 糕点、调味品、肉及肉制品不合格率最高, 分别为30.4%、20.8%、16.1%。从城乡区域看, 县城不合格率18.4%、乡村15.2%、城市14.2%。从学校类别看, 小学不合格率21.1%、大学15.2%、中学12.8%、幼儿园7.8%。从区域看, 邵阳、湘西自治州、益阳、长沙四个市州不合格率高于20%, 分别为31.6%、27.8%、26.7%、22.6%。从经营主体看, 学校食堂不合格率13.7%, 其中调味品不合格率最高, 为28%, 肉制品 (酱卤肉) 次之, 为14.3%;校内及周边食杂店15.5%, 主要是糕点、肉制品 (酱卤肉) 调味品不合格, 分别为30.4%、16.7%、13%。从检测项目看, 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 分别占不合格项目总数的40%、31.7%。

浅谈大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 第4篇

关键词:校园 食品 安全

中图分类号:R1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4-0059-01

1 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

总结起来,食品安全问题有如下三点:一是在原材料上,为了节省成本,餐饮机构通常会选择购买特价蔬菜、肉制品等作为加工原料。二是从食品卫生上,除了加工食品环节卫生质量较差之外,其危害也从食品外部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三是制作手法上,为了让食品具备更佳成色和保质时间,制劣手法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隐蔽。色素、爆发剂的大量添加,劣质油的使用等一系列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食品加工工艺在许多餐饮店重已习以为常。

2 大学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由于相关部门对校园及周边食品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对其生产操作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一些较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得不到制止,反而愈演愈烈。在食品监管上,我国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但在实际监管时各部门之间不是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就是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脱的现象,特别是对学校周边这些小摊小贩忽略,给他们肆无忌惮的生产问题食品、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机会。

(2)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存在着不少弊端,为问题食品的生产提供了可乘之机。相关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控。食品安全的标准处于持续变化之中,法律条文对这些标准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导致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对“地沟油”的禁用也未做出明确规定。这也为那些不法产家、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机会。

(3)学生群体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会引起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大多数学生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不够,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对于一些特价食品,许多学生心存侥幸,在对该食品没有足够的安全评估情况下,跟风购买。对于许多用地沟油加工食品的小型餐饮店铺,许多学生虽然很清楚其制作工程存在很大问题,但是渐渐对在此就餐也习以为常,由此可见,问题食品在很多大学生心中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对于此类食品问题泛滥的情况,也更多地选择了适应。也是在他们这种心理的支持下,问题食品的销售才得以更加猖狂。

3 改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建议

3.1 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食品严格管制与监督,督促相关负责人提高校园及周边食物的质量、改善食品的卫生情况,严格管制使用过期的食材和不新鲜的肉制品,对加工食物的器具和加工用水进行严格的检测。另外,加强对校园周边餐馆、超市、小商店的食品卫生监督,严防“三无”食品流入。要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打击无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加强整体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

3.2 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提高经营者的自身素质

首先,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对此,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严禁一系列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进入到食品,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同时,要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就要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次,通过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法律法规来督促经营者,进而提高经营者的自身素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3.3 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提高学生的食品辨别能力

通过加大对学生群体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识和健康饮食知识,从而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自觉抵制问题食品。对此,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信息传播媒介,定期开展健康饮食宣传活动,有计划地报道食品安全知识,宣讲食用问题食品的危害,并且及时曝光一些厂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行为,披露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以此加强学生群体对问题食品的忧患意识。

4 结语

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的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维护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道路上,相关部门需要做的还很多,任务还很艰巨。但是相信经过各方面的努力,食品安全问题也将会逐渐改善。

参考文献

[1]孙耀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09,(2).

[2]张永建.客观认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J].太原科技,2009,(1).

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整改 第5篇

查整改报告

为减少、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维护社会稳定,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舒适的校园环境。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对学校周边环境、校园内环境、教室环境等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排除一系列安全隐患,现将排查结果呈报如下:

一、安全隐患问题: 校园外部排查

1、学校大门口就是大路,无栏杆及警示牌,存在安全隐患。

2、学校西墙年代已久,外边就是部分学生必经之路,对学生上学、回家造成了严重的隐患。

校园内部排查

1、校园四周围墙年代已久,存在严重的隐患。

2、学校大门上锁不及时,虽有门卫制度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但执行不力,上课期间学生和外来人员可以随便出入,安全隐患随时存在。

3、操场单杠松动。

4、教学楼无消防器械。

5、个别低年级学生无人接送。

二、整改措施:

1、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消除学校周边的安全隐患,保证学生通道的畅通。学校在加强学生行路安全教育的同时,使学生绕道行驶。

2、坚决执行进出人员证件查验制度、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和会客制度,进校门一律登记,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校园。

3、上课期间坚持锁大门,无班主任签字、家长带领,任何学生不得出入。

4、学校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监控。

5、增强门卫力量,强化职责,加强保卫措施。

6、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7、坚持岗位责任制度,维护校园安全。继续执行校园和校园周边安全巡逻制度,定期检查维修公共设施和防盗设施,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8、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保卫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安全防范措施,保障校园内师生的安全。

9、购买消防器械,消除隐患。

10、和低年级家长签订接送合同,学生有家长接送。

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整改 第6篇

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

根据教体局下发的“莱西市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登记表”我校隐患危墙50米情况已上报办事处教委,因天气寒冷、上冻无法正常施工,未整改完成。

水集中心小学

上一篇:正确的教育孩子下一篇:现场招聘会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