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习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2024-05-15

《欧姆定律习题复习课》教学设计(精选9篇)

《欧姆定律习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1篇

《欧姆定律习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独立成章,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实验教材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处于电学的核心位置,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在知识体系的形成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将来的生产、生活有着指导意义,是本章的重点。本节课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将来电学知识理解、掌握和应用;在今后的电工技术、电子专业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此部分知识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对于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及电阻之间的关系有较好的理解和比较熟练地应用能力。

二、设计理念:

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的重要性,我的设计理念是:首先让学生熟悉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然后通过小专题的形式逐步加强学生对欧姆定律理解和应用;逐步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从多个角度认识欧姆定律的意义,通过一些实例,进一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掌握一定的评价技巧和方法。在实例应用上,力求方法多样、全面,更贴近生活实际,提高趣味性;在实例的选择上,争取能较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及意义,通过针对性地复习欧姆定律实验专题,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实验题在中考实验大题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欧姆定律实验复习,加强掌握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读数,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故障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表格的设计等实验解题技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和问题,并能设计一些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从多个角度感知物理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欧姆定律的理解。

2、运用欧姆定律变形公式测电阻。

五、教学方法:总结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学习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两个问题: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小?根据导学案提供的问题1进一步巩固欧姆定律。

1、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时,同学们设计如图电路,其中R为定值电阻,Rˊ为滑动变阻器,实验后,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1)请根据上面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右边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最 端(填“左”或“右”)。(3)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①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②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4)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①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①

(5)利用此电路图还能完成哪些实验?(填一个即可)(教师在此处进一步拓展,把初中阶段所有用到此电路图进行补充)

【知识点归纳】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跟导体的电阻成。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I=。

2、学习完《欧姆定律》后,小明利用欧姆定律知识来测定电阻阻值.(1)小明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同小组的小亮在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建议小明改接.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②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③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

(2)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 V,电流表的读数是 A,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 Ω。

(3)小明和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②

议的目的是

: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①写出你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实验时仅把定值电阻Rx换成小灯泡,通过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的电压还成正比吗?

,理由是:。

3、实验器材:电压恒定的电源、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待测电阻Rx、滑动变阻器、两个量程合适的电压表、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

(1)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按照右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3)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RX =

4、整体构建、总结归纳

板书

《欧姆定律习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2篇

我围绕欧姆定律一章在中考中热点问题和近几年的考查的题型,特制定目标为:

1、会设计欧姆定律的实验电路图和表格,能用准确的语言归纳规律的内容;

2、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结合欧姆定律分析电表示数的变化;

3、会测小灯泡的电阻及分析实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

首先,我对本章基础知识利用学案以填空的形式进行梳理,让学生回忆口述,其中有问题的可问我,同时时间的把握上要注意复习速度快。让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然后在课堂的主要环节上侧重于训练,在训练中提高。教师关注教学的随机性、策略性。我针对目标设计了一些有层次性、功效性的问题——科学探究实验(这种题型能让学生在解题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解答,然后采用“兵教兵”的形式展开交流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也找到了问题的焦点。我授之以渔,要求学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最后学生在自己的“小结知识区”总结收获和不足,以待课后及时补救。

《欧姆定律习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3篇

一、教学背景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一般在讲完第七节后都会加一到两节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习题课, 以讲例题、练同步为主要形式, 旨在加深加宽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注重模仿, 过程枯燥, 难度大, 不易懂, 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如何突破这一传统呢?

灵感一:细心观察, 你会发现身边无处不物理。大到嫦娥一号的绕月, 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 国家大飞机的制造, “瓦良格”航母的试水, 舰载机的起降试飞, 小到身边生熟鸡蛋的鉴别, 上学途中自行车的车速测定, 高压锅、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其实这些事件、信息每天都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源源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大脑。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 有责任对这些信息及时发现、整理、加工并形成素材, 时刻准备与教材中的物理概念、规律对接, 并形成习惯。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信手拈来, 轻松有趣地完成教学要求, 达到老师讲的精彩, 学生听的轻松, 既学到了物理知识, 又达到提高探究能力的新课标教学目标。

灵感二:通过新闻事件触发物理规律的探究思路设计。我每天有看新闻的习惯, 而新闻事件的背后不仅有值得深思的政治、社会背景, 更有一些与物理知识紧密相联的情由。比如, 看到南海事件的新闻, 立刻联想到了国家主权, 不容侵犯。发展国力, 增强军力, 光有航母平台还远不能构成威慑力, 必须有与之配套的舰载机, 而制约舰载机效能的瓶颈是舰载机的起降技术难题, 这恰与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相对接, 于是, 这一新闻事件恰好成了我构思本节课的教学背景。

灵感三:物理规律本来就来自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升华, 为什么不能把物理规律还原到生活中, 来指导学生完成对自然世界的探究呢?

于是, 我大胆选取了“舰载机在航母上的起降问题”为探究主线, 始终贯穿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不知不觉地将学生引领到兴奋质疑、分组探究、实验验证、结论升华的习题课教学中来, 在兴奋和轻松中完成了牛顿运动定律应用的教学。

二、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 布置课前作业, 让同学们利用各种手段 (如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 搜集有关、“瓦良格”航母、舰载机的相关信息, 并以小组为单位手工折纸小飞机, 并选出优胜组准备在课上展示。 (注:该设计目的旨在锻炼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动手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紧锣密鼓地利用两个晚上的时间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有关“瓦良格”航母、舰载机的新闻图片、视频和文本资料。特别是将视频素材通过格式工厂剪辑成7段视频, 每段视频均不超过30秒, 这既利用了视频的可视性、生动性, 又不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然, 这对教师掌握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备课是有较高要求的。

其次是制作PPT课件, 并且提出了12个连环问题, 构成这节课的主线。

为什么各国当前如此关注海洋权益?我国及周边各国实际控制岛屿现状如何?我国的态度如何?拥有强大军力的意义是什么?航母及舰载机的作用?技术上制约舰载机作战效能的瓶颈是什么?舰载机的起飞方式有哪些?滑跃起飞需要多长的甲板?飞机起飞的最低速度是多少?如何缩短起飞距离?改良起飞技术有哪些方向?如何解决舰载机的降落问题?

这些问题设置层层展开, 步步深入, 看似国际政治大环境, 军事问题的大讨论, 实则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镶嵌其中, 做到了大雪无痕, 润物无声, 既使学生拓展视野、关注时政, 又学习、提高了物理知识应用。

比如, 在分组讨论中提出问题:如何在不改变起飞方式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起飞距离?你都不敢想象, 学生的思维是那么的敏捷, 他们讨论热烈, 互相补充, 居然说出了我要总结出的全部方法。 (前甲板上翘10-15度;航母助跑;逆风航行增大升力;全加力起飞等。)

学生思维的闸门全部打开, 启智探究能力达到高潮, 兴奋与快感荡漾在脸上。接着我又趁热打铁提出物理问题:利用航母助跑起飞可节省多少距离?已知航母航行速度为10m/s, 甲板长为l=300m, 歼15起飞速度v=60m/s, 起飞加速度a=6m/s2, 求起飞的最小距离?

开始大部分同学以水面为参照物, 计算较繁琐, 我及时启发:一定要以水面为参照吗?有些同学马上心领神会, 变换参照物, 以航母为参照, 很快就算出起飞最小距离为208米。

最后我告诉同学们, 如果采取综合措施 (如前甲板上翘10-15度;航母助跑;逆风航行增大升力;全加力起飞等。) 滑跃起飞的距离还会再短些, 可在100米内起飞。

就在大家长舒一口气, 为起飞距离从300米降到100米而沾沾自喜时, 我又及时提出新问题:欲使舰载机在50m内起飞, 又当采取什么措施呢?

其实这个问题是为下一个探究问题 (弹射起飞) 做铺垫的。看似平淡的过渡, 实为下一个探究高潮的到来做准备。对此, 听课老师都感叹“巧妙地问题设置, 准确的语言串联,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迈上一个又一个思维高度, 各环节过渡时, 毫无唐突之感!”

三、笔者体会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在习题课中的实现, 绝不是靠炒冷饭, 重复做几道例题所能实现的, 必须添加味道, 让学生有强烈的食欲, 吃后久留其香, 能够久久回味, 这样的过程才是顺畅的, 这样的方法才是恰当的。

这堂习题课的设计, 强烈地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从开头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的岛屿争端的新闻播报, 到对“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意义的深刻思考;从发展国力、增强军力的共同认知, 到制约航母作战效能的瓶颈的探讨;从舰载机起降问题的讨论, 到思想升华为了祖国的强大而刻苦学习的欲望, 无时无刻不在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令我激动的情节还有下课铃响起的那一刻, 当我让全体同学起立跟我朗读为了国家尊严、为了祖国强大, 我们要:“努力学习, 早日成才, 献身国防, 报效祖国”, 之后有几秒的安静, 然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可以看出, 他们非常喜欢这节习题课, 被它感染着, 鼓舞着……

四、课后反思:

1. 大部分老师认为,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新授课中还是较好实现, 而在习题课中实现三维目标较难。实践证明, 只要精心准备, 巧妙设计, 突破传统教学方法, 习题课照样可以上得精彩。

2. 高中物理教师有责任关注国际、国内及身边的各种

信息并及时整理、加工成素材, 时刻准备与教材中的物理概念、规律对接, 并形成习惯。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学活动中信手拈来, 在不经意之间轻松有趣地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老师讲的精彩, 学生听的轻松, 既学到了物理知识, 又提高了探究能力。

3. 要学会终身学习, 教师要及时充电, 要学会利用网

络搜集、整理素材的技能 (比如利用格式工厂对视频文件进行重新编辑) , 与时俱进, 否则就会落伍。

4. 要把任教作为教师一生追求的事业 (而不仅是一种

谋生的手段) , 只有这样才会有精力、有兴趣, 不觉枯燥并乐在其中。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体现新课程理念, 其习题课教学应落实三维目标。然而, 沿用讲练为主的习题课教学模式的现象仍十分普遍。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才能赶上课改的潮流, 完成激兴趣、提能力、搞创新、提效率的课改目标。

谈数学复习课的习题设计 第4篇

[关键词]复习课 教学实践 策略 收获 习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33

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具有查漏补缺的作用。因此,在数学复习课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立场,精心设计习题,帮助学生主动联结、对比已学的知识,获得新的数学学习感悟。下面,以“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教学为例,谈谈复习课中习题设计的一些策略。

一、改变取舍,让每一道习题会说话

如梳理“分数的初步认识”整个单元的知识后,教师一般会出示紧扣重点的基础练习,这时可将习题以的“填一填”“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算一算”等形式出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尝试引入“多米诺骨牌游戏”,仿照游戏中的连锁效应,使学生对学习趣味盎然。(如下图所示)用若干张随意放置的卡片表示多米诺骨牌,每张卡片分成左右两部分,习题以“活动指令”和“指令答案”的形式出现在卡片左右两侧,一般第一张卡片有一个明显的开始箭头,执行完所有卡片上的指令表示顺利完成多米诺骨牌游戏。

如从1 / 4开始,要求学生从整套卡片中寻找到下一张有表示该分数的卡片,答案可以唯一,也可以多个。这里,学生可能选择第3张卡片,也可能选择第5张卡片。如选择5号卡片,则下一步按右侧的2 / 5这个指令思考、搜寻。学生也可以先在卡片4中找到所需答案,再根据右侧“没有涂色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这个指令,通过看图或者计算(1-2 / 5)找到答案是3 / 5,然后按照这样的方法一直继续游戏。

这些精心设计的习题涵盖了整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如初步认识分数、分数的简单计算和分数的简单应用等。在实际教学中,卡片多少可以根据学习要求进行增减,卡片上的习题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设计,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复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学得更灵活。

二、题尽其用,让每一次思考更周全

练习如果没有一定的量和一定的度,就无法达到理解、掌握、巩固的效果,但如果超过了某个度,又会使学生产生排斥甚至厌倦的心理。因此,设计复习习题时,教师应以提升思维含量的角度去审视、挖掘习题的价值,力求以“小”见“大”,题尽其用。

顺着刚才的复习思路,教师可以再次利用卡片上的信息,进入下一层次的练习。如利用卡片2的右图,进行拓展练习。

1.先出示图1,估一估。

师:小正方形占整个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想准确知道,有什么办法?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出现折一折、量一量、分一分等方法。这样设计意在结合估算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元化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图2。

师:根据这个图,你可以写出哪些分数?你还想到什么?

在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暴露出学生不同的思维水平。如“你可以写出哪些分数”,让学生意识到观察的角度不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你还想到什么”,可以反映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互动中不断反思提高。

3.移动图2的涂色部分成为图3。

师:讨论一下,又有什么新发现?

这里的移动,不仅让学生直观看到结果其实就是1 / 4,蕴藏着分数的基本性质,而且为以后研究图形的变换、图形的面积作了很好的渗透和孕伏。

像这样的动态分步呈现习题,克服了文本的局限,把看似比较简单或没有价值深究的内容进行合理拓展,不仅提高了习题的价值,让复习课不再枯燥乏味,而且在逐步深入的思考中,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变得深刻、灵活。

三、顺势而为,让每一个知识点联结成网

知识是一点一点累积的,每个知识点以内在的联系构建成一个有层次、结构化的网络系统。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每节课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为此,设计复习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如何把零散、孤立的知识有序地联结起来,做到纲举目张,让每一份学习材料成为构建知识网络的有效节点。

如本节课第三层次的练习设计可以基于上题的格子图(如下),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

1.把格子变成4个相等的长方形,对每个长方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每一份。

2.呈现学生的不同分法,形成“分数墙”,研究“分数墙”里的数学问题和规律。

(1)写出“分数墙”里所有的分数,把它们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2)你能根据“分数墙”写出一些加减算式吗?观察算式,看看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3)用“分数墙”里的分数表示。

1=( )+( )+……+( )

1 / 2=( )+( )+……+( )

1 / 3=( )+( )+……+( )

师:你发现了什么?还能写出这样的算式吗?

(4)找一找“分数墙”里的相等分数并写一写,看看发现了什么。

(5)你还能从“分数墙”中找到什么有趣的现象吗?

这一练习设计充分利用“分数墙”,引导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加减”和“相等分数”等内容进行复习与整合,再通过反复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渗透观察、发现、转化等思想方法,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

“分数墙”是学生直观认识分数的常用模型,既能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的分数知识,又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分数的性质提供了空间。基于“分数墙”的研究,可以让学生尝试把“分数墙”里的分数填写到数射线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在“分数墙”中建立起的分数概念。可以设计如下练习:

①把长方形抽象成数射线,回忆以前在数射线上怎么表示数的。

②想一想:数射线上能表示出分数吗?试试看。

同时,这个引申练习可以让学生体会、了解到分数不仅仅代表一个“分”的操作过程,同时是一个数学对象,是一个像自然数一样可以表示在数射线上的数,为以后学习数轴打下基础。

总之,教师在设计复习课习题的过程中,应力求主线明了、层次清晰,在梳理巩固的基础上有拓展、有探索,让学生有新的收获,享受到思考的盛宴。

《欧姆定律习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5篇

浙江省富阳市第二中学 方明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例题的讲解进一步理解库仑定律及其应用。

②进一步熟练应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复习、讨论、总结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库仑定律解决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综合性问题。

【教学方法】

学生板演、讨论,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巩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库仑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F=

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1.两个放在绝缘架上的相同金属球,相距为d,球的半径比d小得多,分别带有电荷q和3q,相互作用力为3F。现将这两个金属球接触,然后仍放回原处,则它们的相互斥力将变为()

A.0 B.F C.3F D.4F

解题注意要点:金属球电性的讨论分析

【设计原因】将电荷的电性、接触带电与库仑定律的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例2.有三个完全相同、大小可以忽略的金属小球A、B、C,A带电量7Q,B带电-Q,C不带电,将A、B固定起来,然后让C球反复与A、B接触,最后移去C球,试问A、B间的库仑力变为原来的多少?

解题注意要点:由于C在A、B间反复接触,故最终三个球的带电量必相同。

拓展⑴:有两个半径为r的带电金属球中心相距为L(L=4r),对于它们之间的静电作用力(设每次各球带电量绝对值相同)()

A.带同种电荷时大于带异种电荷时

B.带异种电荷时大于带同种电荷时

C.带等量负电荷时大于带等量正电荷时

D.大小与带电性质无关,只取决于电量

解题注意要点:库仑定律的适用是什么条件?

点电荷:如果满足相互之间距离远大于带电体大小则带电体便可看作点电荷。

均匀带电球体(球壳)间的相互作用可等效于两球心间点电荷的相互作用。

拓展⑵:两个带同种电荷的相同金属小球(两球距离远大于小球的直径)所带电量分别为Q1,Q2,现让它们接触后再放回原处,那么它们的相互作用与原来相比()

A.可能变大 B.可能变小

C.可能不变 D.以上三种都可能存在【设计原因】通过问题拓展设计,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变化发散思维。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练习训练,不但可以复习相关的概念和规律,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变通性,触类旁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良好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益,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品德的形成。

例3.如图所示,把大小可以不计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和B互相排斥,静止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由此可知()

A.B球受到的库仑力较大,电荷量较大

B.B球的质量较大

C.B球受到细线的拉力较大

D.两球接触后,再静止时,A球的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仍然小于B球的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设计原因】本题在解答过程中,物体的平衡条件成为关键内容,因此分析物体的受力,对力进行分解合成就成了必须的步骤,有利于学生将力学知识与电学知识相结合。

例4.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A、B,它们固定在一条直线上相距L=0.3m的两点,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A=16×10

(1)若要使C处于平衡状态,试求C电荷的电量和放置的位置?

(2)若点电荷A.B不固定,而使三个点电荷在库仑力作用下都能处于平衡状态,试求

-1

2C,QB=4.0×10-12C,现引入第三个同种点电荷C,C电荷的电量和放置的位置?

解题注意要点:(1)由分析可知,由于A和B为同种电荷,要使C处于平衡状态,C必须放在A、B之间某位置,可为正电荷,也可为负电荷。写出C电荷平衡方程。

设电荷C放在距A右侧x处,电荷量为Q

3∵ ①

∴ 4(L-x)=x ④

∴ x=0.2m

即点电荷C放在距A右侧0.2m处,可为正电荷,也可为负电荷。

(2)首先分析点电荷C可能放置的位置,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彼此之间作用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C只能在AB决定的直线上,不能在直线之外。而可能的区域有3个:

①AB连线上,A与B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C电荷必须与A、B均产生吸引力,C为负电荷时可满足;

②在AB连线的延长线A的左侧,C带正电时对A产生排斥力与B对A作用力方向相反可能A处于平衡;C对B的作用力为推斥力与A对B作用力方向相同,不可能使B平衡;

C带负电时对A产生吸引力与B对A作用力方向相同,不可能使A处于平衡;C对B的作用力为吸引力与A对B作用力方向相反,可能使B平衡,但离A近,A带电荷又多,不能同时使A、B处于平衡。

③放B的右侧,C对B的作用力为推斥力与A对B作用力方向相同,不可能使B平衡;

由分析可知,由于A和B为同种电荷,要使三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C必须放在A、B之间某位置,且为负电荷。

2设电荷C放在距A右侧x处,电荷量为Q

3对C:

∴ x=0.2m

对B:

∴,为负电荷。

拓展:若A、B为异种电荷呢?

请学生在归纳后进行总结:

同种电荷放中间,异种电荷在两边;

远离大球近小球,平衡位置连成线;

三个小球都平衡,电量正负有条件;

第三小球能平衡,电量正负任意选。

【设计原因】本题的解答过程,要求学生能熟练使用库仑定律,物体的平衡条件。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形成质的飞跃。

三、课堂巩固练习

1.真空中保持一定距离的两个点电荷,若其中一个点电荷增加了1/2,但仍然保持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变,则另一点电荷的电量一定减少了()

A.1/5 B.1/4 C.1/3 D.1/

22.如图所示,两根细丝线悬挂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当A、B不带电时,静止后上、下两根丝线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A、TB。使A、B带等量同种电荷时,静止后上、下两根丝线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A、TB。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TA=TA,TB>TB B.TA=TA,TB

C.TATB D.TA>TA,TB

//

/

/ //

/

/

3.两个点电荷,它们带有同种性质的电荷,所带电量之比为2:5,质量之比为1:2,置于真空中,相距为L,同时释放后,它们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经过t秒后,它们动能之比为________。

教学反思:

1.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利用典型例题和课堂巩固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库仑定律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习题讲解过程适当引导即可,也不可对学生过分不放心,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培养。

《运算定律》复习课教学反思 第6篇

运算定律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但结合具体的算式运算过程,学生基本能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在本单元的教学时,注重通过算式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从直观上来理解运算定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时,注重从购物情境入手,让学生在弄清“几个几”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与它们相乘再相加”,最终数量大小不变。

激励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由于各运算的定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如加法和乘法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则在教完加法运算定律后,学习乘法交换及结合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联想、比较,主动获得“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习减法与除法时更是如此,这个使学生在掌握运算定律的同时又渗透了从已知类比转化来学习新知的方法。

另外还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以上这些对学生掌握简便运算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运算定律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这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故在教学简便计算综合应用时,在找准运用的法则时,学生计算得既对又快,但独立完成作业时,不分学生又有点混淆不清了。尤其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所以,我想,在教学时,注意了让学生从意义上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从算式形态上来记忆,编一些记忆口诀。如“连乘的算式可用乘法交换、结合律”、“分配律从×、+的形式变换成×、+、×”等,尝试后,准确率又有所提高。

运算定律运算顺序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7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2.掌握积、商的变化规律。

3.能运用这些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运用定律、性质和规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运用。教具与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判断牌、选择牌。教学过程设计(一)揭示课题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时,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哪些运算性质?”(指名回答)(板书)加法交换律

减法的性质 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除法的性质 结合律 分配律

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些定律和性质及其应用。(板书: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复习)(二)复习五大定律

1.提问:这些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用语言怎么叙述?(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字母公式。)2.判断下面应用运算定律的过程有没有错误,没错举“√”,有错举“×”,并指出错误所在,改正过来。投影出示:

(1)(43+25)×4=43×4×25×4(2)(700+1)×68=700×68+68(3)153×(220+57)=153×220+57(4)45+(54+55)=54+(45+55)(5)63×8+37×8=(63+37)×(8+8)3.小结:我们运用这些定律时要注意正确。(三)复习两大性质

1.提问: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运算性质?你能把它们用字母表示出来吗?说说它们表示的意思。(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减法运算性质:a-(b+c)=a-b-c 除法运算性质:(a+b)÷c=a÷c+b÷c(c≠0)强调除法性质中的a,b都要能被c整除,且除数c不能是0。2.做一做:在等号后面的横线上填数,○里填运算符号。(1)157-(27+68)=157-27○_________

(2)3214-537-463=3214-(537○463)(3)(945+63)÷9=945÷________○63÷(4)156×102=156×(100○_______)说结果,并说明根据什么性质。(四)积、商的变化规律

1.提问:我们在学习多位数乘、除法时,还学过积、商的哪些变化规律?谁还记得?(1)投影: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________倍;如果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________倍;或者,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________。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具体体现。)投影说明:

(a×10)×b=a×10×b=a×b×10=(a×b)×10(a÷100)×b=a÷100×b=a×b÷100=(a×b)÷100(a×10)×(b÷10)=a×10×b÷10 =a×b×10×10=(a×b)×1=a×b(2)投影回答: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___________扩大(或缩小)___________的倍数,_______________。

问:你能联系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定律来说明其中的道理吗?(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关系,这也是乘法运算定律的具体体现。)说明:整数四则运算的定律和性质,对小数四则运算同样适用。(只有除法的性质略有变化,a,b都要能被c除尽。)2.练习。口答:

(1)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原来的积就____________倍。(2)把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____________倍。(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里填运算符号。

①3.6+0.85+6.4+0.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4.53-1.64-0.36=_____○(______○0.36)③7.8×5.3+7.8×4.7=______○(_____○_____)④4.2÷0.7+2.8÷0.7=(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堂总结

我们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个性质主要是为了应用,使计算简便,而且要灵活运用。(六)课堂练习

1.选择题:(投影出示,学生举选择牌。)(1)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5,得到的差

[

]。①增加5 ②减少5 ③不变

(2)对于25×48,小明想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分别应用了()知识。25×48=25×(40+8)=25×40+25×8=1000+200=1200 应用了()知识。

25×48=25×(6×8)=6×(25×8)=6×200=1200 应用了()知识。

25×48=25×(50-2)=25×50-25×2=1250-50=1200 应用了()知识。25×48=(25×4)×(48÷4)=100×12=1200 应用了()知识。

①积的变化规律

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③乘法结合律

④乘法分配律 ⑤乘法交换律

追问:哪种最简便?

2.简算,在片子上完成,指名两个同学用胶片做。①

1.25×2.5×64×5 =1.25×2.5×(8×8)×5 =(1.25×8)×(2.5×8×5)=10×100=1000 ②

5.8÷0.7+0.42÷0.07+40÷7 =58÷7+42÷7+40÷7 =(58+42+40)÷7=140÷7=20 集体在投影上订正。(七)课堂总结

《欧姆定律习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8篇

【案例】

本节课内容来自浙教版《科学》, 复习目标参照《201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下面是这节课简要的教学过程:

1. 温故热身, 做好铺垫。首先从“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 (如图所示) 入手, 让学生思考:

这是什么电路?这里的电压表、电流表分别测什么量?你是怎么知道的?用这个电路能否测出R的阻值?请你说说是怎么测的。如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再现了有关串联电路、“伏安法测电阻”及“去表法”判断电路等知识, 为下面的复习扫清了障碍。

2.精做母题, 提炼方法。在上图的基础上, 通过增加条件, 教师将第一道思考题改编成下面的一道例题, 这是本节习题教学的母题。

[例题]下图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 已知电源电压6V不变、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10Ω。 (1) 请你根据电路图, 用笔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 (2)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 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

例题中第 (1) 问是连接部分电路, 考查学生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与量程的选择, 第 (2) 问考查的是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特点来判断电表大小的变化, 其中量程的选择是复习的难点。学生解题后, 当交流反馈“实物图应如何连接”的时候, 师问:“为什么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15伏, 而电流表的量程选择0~0.6安?”生答:“先考虑电流、电压的最大值。”师又问:“那么, 你又是怎么知道电路的最大电流和电压的呢?”生答:“移动滑动变阻器到最左端或最右端。”师生的这一问一答, 渗透了解决“量程选择问题”的思维路径 (方法1)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压或电流—量程, 即选量程就是要考虑电路中电表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而要考虑电表的最大值, 就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左端或最右端来思考;当学生交流反馈“电表大小如何变化”的时候, 教师又不断地提醒学生:“你是否有不同的解法?”最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小结方法2:判断电表的变化其实就是判断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变化, 可直接利用欧姆定律或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等多种方法来求解。教师在此有意识地渗透了“一题多解”的思想, 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3. 一题多变, 拓展提升。教师将上例稍微变一变, 又增加了第 (3) 问。

变式1: (3) 在实验中发现, 电压表0~15V的量程已损坏, 0~3V的量程能正常使用, 若还想继续该实验, 电压表应接在哪个位置?

在学生解题有困难时, 教师及时提示:“电压表接在这个电路中有哪些接法?哪种接法是合适的?”生答:“……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是合适的。”师再问:“为什么这样合适的?你是如何测出R值的呢?”基于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有障碍, 此时教师又提醒学生:“能否运用上面的方法1和方法2来解题呢?”在老师的循循诱导下, 学生最后都能根据“滑动变阻器—最大电压或电流—量程”的思维路径, 并利用“欧姆定律或联电路的特点”判断出R’两端的最大电压为3伏, 所以0~3V的量程可以使用, 且R’两端的电压一旦测出, R两端的电压也就知道了, 因此可测得R的值。这是上例中解决典型问题的方法在相似问题中的迁移应用。为了巩固习得的方法和知识, 教师又让学生动手做习题1:

习题1:仔细阅读下面两图, 思考: (1) 以下两图能测出R的值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 闭合开关,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 电压表的示数又将如何变化?

(习题1第 (1) 小题是变式1的迁移训练, 第 (2) 小题是上面例题方法2的应用。)

习题1反馈交流完毕后, 老师再将题目变一变, 增加第 (4) 问。

变式2: (4) 若电压表损坏了, 只有一个电流表 (如下图所示) , 你有办法测出R的阻值吗?

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从何下手, 教师渗透方法3:在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中, 已知3个独立的量就能求出其他量。并引导学生思考:题中已经知道几个量?还有什么隐藏的量?经过分析, 学生明白:电源电压6V、R′的最大或最小阻值是已知的, 且可利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电流的值。这样学生就能测得R的两个值, 一是当滑片移到最左端 (R′=0) 时测的;另一个是当滑片移到最右端 (R′=10Ω) 时测的。此处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解决“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中求其他量”必须具备的条件, 还渗透极端法和一题多解的思想。此时教师又在变式2基础上进行改变, 增加了第 (5) 问。

变式3: (5) 若只有一个电压表呢, 你还有办法测出R的阻值吗?

这是变式2的变式, 解题思路与方法相似, 学生解题比较顺利。为了了解学生是否掌握, 接着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下列习题的训练:

习题2:已知电源电压6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10Ω, 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 发现电压表在0~5V间变化, 你能算出R的阻值吗? (这是变式3的变式训练)

习题3:某校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 已知电源电压为6V。通过实验, 该兴趣小组测得4组数据, 如下表所示:

(1) 在实验中, 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 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为_______伏;

(2) 实验室有3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 甲 (20Ω1A) 、乙 (15Ω1.5 A) 、丙 (20Ω1.5A) , 分析该实验, 你认为该兴趣小组选择了_______滑动变阻器。

研究欧姆定律的电路图与“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殊途同归, 都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的电路, 在解题方法和知识运用上有许多共性。其中第 (2) 问, 是关于滑动变阻器规格的选择, 其解题思路与量程选择类似, 可以有效迁移, 主要是上面方法1的应用。

4. 举一反三, 归类小结。最后回到“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上, 教师引导学生归类小结:

今天我们做的练习都是什么电路?这个电路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有何应用?通过交流学生明白:该电路应用广泛、比较普遍, 今天习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在今后会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评析与思考】

怎样的习题课是有效, 乃至高效的?或者说怎样才能摆脱“题海战术”?关键是教学要“少而精”, 而要做到“少而精”, 就要把握好“考点、方法点、兴趣点”。笔者认为, 本节习题复习课在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1.考点到位。从知识技能目标来看, 要把握好考点, 做到不拔高、也不降低, 尤其是要把握好常考点和易错点。这节课复习的常考点 (重点) 有: (1) 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b; (2) 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b; (3) 应用欧姆定律在简单的电学问题 (不超过两个电阻) c; (4) 应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导体的电阻c;复习的易错点 (难点) 有: (1) 两表在电路中的接线、读数的变化及其量程的选择; (2) 在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等实验中,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及选择。

2.方法有效。从过程与方法目标来看, 要把握好方法点, 在习题课教学中得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包括解题的方法和复习方法。本节课运用的复习策略很多, 如织线成网法、错例分析法、变式教学法等, 其中最主要是变式教学法。本节的教学思路有“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两条主线。

(1) 以“一题多变”为主线。“一题多变”就是对一道基本题, 让题目的情境有所变化, 按程序不断加深加广, 变成许多有关的习题, 如下图所示:

本课中的例题就是母题, 母题考查的是“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出现电表连接和读数变化的问题, 通过减少条件或变换条件, 形成案例中的变式1、变式2、变式3, 拓展了复习宽度和深度, 侧重解决了考试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我们不妨把“一题多变”这一环节看作第一阶段——“由薄变厚”的复习过程, 它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基本规律的理解, 而且还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

(2) 以“多题归一”为主线。本课从导入开始就以右下的电路图展开, 这个电路图无论是在实验中, 还是在生活中其应用都很广 (具体如下图) , 此类问题的共同特征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 尤其是都与实际联系紧密, 如在可调亮暗的台灯、电风扇开关, 电子秤, 自动测高仪等中应用, 是中考的常考点, 为此, 本课就只复习串联电路。显然, 本节课中无论是判断电压表、电流表读数的变化, 还是解决应用电压表或电流表测电阻的问题, 只要是由两个电阻串联的电路, 都要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特点来解题。

其次, 例题中解决量程选择问题与常见的滑动变阻器选择、最大电流、电压等题型都为形异而质同的习题, 都可采用方法1:“滑动变阻器——电流、电压的极值——量程”这样的思维路径;变式2和变式3, 也是两道形异而质同的习题。

可见, 在教学中, 教师利用“多题归一”的思想, 即是将多个表面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的题目归成一类, 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用一个规律去解答, 这是“由厚变薄”的复习过程。总之, 多题归一可以实现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 它会使学生形成解决该类问题的知识组块并储存在头脑中, 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 动用已有的知识组块就可容易地解决, 做到“解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 “万变不离其宗”。

总之, 无论是“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还是“多题归一”, 它们都是变式教学中常见的方法, 这些方法其实质都是力图用最少的时间, 最少的题量来实现最佳的效果。心理学表明, 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有序练习比解大量无序题目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解题水平。古语说得好,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多解归一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教师的教学必须“举三反一”、“多解归一”。

3.兴趣倍增。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看, 复习阶段不可忽视兴趣点, 这是主动复习的动力。本节课教师通过选准学生的易错点, 利用错题分析,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变式教学, 利用“变”来打开学生“多思”、“多问”、“多变”的思想阀门;利用“变”, 来开拓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由于变式教学, 整节课学生只练了7道题, 却能统领一大片;整堂课老师讲得少, 引导得多, 讲知识少, 提炼方法多, 因而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总而言之, 脱离题海战术源于合理的方法, 而合理方法又源自:考点、方法点、兴趣点的有效把握, 只有做好以上“三点”, 才能做到“少而精”, 也只有做到“少而精”, 才能脱离“题海战术”, 才能“减负提质”。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010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0.

[2]黄鹏飞.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复习导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0.

《欧姆定律习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9篇

关键词:自我诊断;习题复习课;新范式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习题复习课往往很难上出新意,达到期望的效果,教师觉得很机械,学生觉得很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是师生们普遍觉得头疼的问题。追及原因,习题复习课老师们或根本没有这样的课,或针对问题多的一些题采用细讲、反复讲、反复练的方式以求突破,或采用相关知识点结合练习的方式,这样的复习都欠缺对学生问题的真正诊断、没有针对性、缺乏课堂设计和教学创新,缺乏对学生自我诊断能力的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间缺少交流与合作,复习效率低。

为此,我结合平时实践经验、学校各种各样创新范式教学的研究与实施效果,进行了初中科学阶段性习题复习课“自我诊断”新范式教学的初步探究和实践。

二、概念界定

阶段性习题复习课:科学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一定阶段教学过程中学生习题中普遍出现的一些错误,做一个专题的复习。

自我诊断:复习时通过课前任务的巧妙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课后练习的恰当选择,引发学生自疑和生生讨论进行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认识。

三、研究的策略

(一)课前任务引发自我诊断

1.教師先要积极诊断学生问题

在一边批改作业,一边上课,一边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习题中可谓错误百出,类似的题目老师讲过,学生还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我们老师也不知道学生问题的根源——不会看病,也就无法有的放矢的进行复习——治病,更谈不上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了。所以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首先教师要积极诊断学生问题。

例如,每每学习溶液这一块知识时,总会发现学生溶液部分的内容掌握不好,错误率高,畏难情绪重。今年我新接两个初二班级,第一章有几节与溶液相关的内容,我发现学生在这一块知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有关溶液的定量计算方面的,一类是溶液变化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变化的定性分析类型的。

再比如说浮力部分,也是物理内容的特点,物理量、原理、规律的得出很重要,老师们也都很重视得出的过程,而真正的知识内容反倒很简洁,几个公式,几个规律什么的,就看学生的应用能力了,但初中的学生毕竟还不够成熟,自学能力不够,每每碰到浮力题目头都大了,完全摸不着方向。其实很多的浮力题,只要先判断物体浮沉情况,再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及公式的应用条件选择公式,就能够迎刃而解,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样的意识和方法渗透给学生。

2.课前任务引发学生自我诊断

(1)课前任务的取材

课前任务的取材原则应是源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众多同样的或类似的错误。在这个原则下,选择习题要注意选题时紧扣问题有的放矢,既不盲目降低要求,也不盲目拔高要求,除了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外,还要刻意求错。可以从与问题内容相关的最基本的知识复习开始,再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引发争论、发现问题,激发求知欲,最后想要解决问题。

(2)课前任务的设计

①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

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既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为后面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思维焦点,更有效的帮助学生自疑、质疑,从而更快、更准的切入问题。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的课前任务中,基础知识复习的设计如下:

1.溶液的组成: ,溶液具有 、 、 特点。

2.溶液分类(按状态分): 。

饱和溶液是指 、 ,不能再溶解 的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3.溶质质量分数=

4.溶解度S: 。

5.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

6.结晶方法: 。

再比如浮力复习的一堂课,《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课前任务中基础知识的复习设计如下: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

2.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 。

3.物体浮沉条件:

F浮 G物,物体 ;F浮 G物,物体 ;

F浮 G物,物体

②相应的基础巩固性习题

学生问题的出现,有的是因为基础掌握不牢,理解不够透彻,所以从简单的基础巩固性习题开始,让学生的思维从机械的知识向应用转变,这样的过渡符合学生的思维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到难,从具体到抽象,逐渐递进的过程,有着热身的作用。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的课前任务中,基础巩固性习题的设计如下:

1.指出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碘酒、30%的酒精溶液、70%的酒精溶液

2.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会( )

A.浮在液面上 B.沉在底部 C.浮在中间 D.不会析出

3.欲增大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氢氧化钙质量 D.增加水的质量

4.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填溶质、溶剂或溶液)

①不饱和溶液在水分蒸发(恒温)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同上)

②不饱和溶液在加入溶质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是 ,发生改变的是 和 。(同上)

再比如《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复习课时,课前任务中基础巩固性习题的设计如下:

1. F浮、G物、G排三者的关系:漂浮时,F浮 G排 G物(填>、<或=);悬浮时,F浮 G排 G物;下沉时,F浮 G排 G物

2. V物、V排二者的关系:漂浮时, V排 V物(填>、<或=);悬浮时,V排 V物;下沉时,V排 V物

③引发自疑的针对性习题

要通过课前任务使学生在课前就产生自疑、质疑,选择的习题在针对、直指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要力求在答案上会出现不同或不确定的情况。教师要认真选题,还可根据需要合理、适当改编、变化题目达到目的。

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的课前任务中,我设计了两道针对性习题,内容直指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变化分析,第5题我还刻意把四个选项说法改成一样,目的是使学生产生错误,从而促使学生仔细辨析、引发讨论,选题如下:

5.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溶解度不变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溶剂质量不变

6. 20℃时硝酸钠饱和溶液100克,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能改变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

A.蒸发10克水 B.加10克硝酸钠晶体 C.加10克水 D.取出10克溶液

再比如《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復习课时,我选择的两个针对性习题中对于物体的浮沉情况都是不明确的,需要学生先判断物体浮沉再选择合适的公式、方法解决,设计如下:

3.将一质量为900g,体积为1000g/cm3的实心铁块分别放入水中和水银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多少?(g=10N/kg,ρ铁=7.8g/cm3,ρ水银=13.6g/cm3)

4.将质量50g,体积70cm3的物体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物体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是( )

A. 50克 B. 70克 C. 大于70克 D. 50克和70克之间

④引起生生间讨论的设计

如果说选题上下的功夫是为了引发学生的自疑、质疑,那么如何巧妙的设计引发生生间的争执、思维的交织与碰撞,在课前营造问题讨论的小高潮,引发自我诊断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很简单又凑效的让学生实际行动起来的方式就是——明确要求学生在独立完成课前任务的所有习题后进行答案的校对并讨论。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的课前任务中,引起生生间讨论的设计如下:

1.请与周围8位同学校对答案,你们的答案都一样吗?你们在什么问题上出现的错误多、分歧多?

2.经同学交流讨论后,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规律或方法了吗?

再比如《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复习课时,课前任务中引起生生间讨论的设计如下:

与同学校对答案并讨论,你或他们哪些地方错了?分别是为什么错?对解决浮力这一类的题目你有何想法或收获?

同学互动校对答案后,由于不同答案的出现,必将引起他们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会解决一些问题,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他们无法解决或似懂非懂的问题,并要他们把这些没解决、似懂非懂的问题提出来,这个环节的安排,引发学生进行了自我诊断。

(二)教学过程帮助自我诊断

课前任务的设计将学习任务前置,学生在课前已经对与问题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引发自疑,生生讨论,引发学生自我诊断。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可以帮助学生自我诊断,要做好以下关键的几点:

1.教师要充当好课堂角色

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指导,要多启发少讲授,把问题的解决留给学生。所以要语言要力求精当,注意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提问要讲求实效,要有针对性;提出的问题要循序渐进;要掌握进行引导、指导的时机。

2.要注意分层次设计问题

课堂讨论的设计要注意从易到难,由点及面,层层递进。不可能把要讨论的所有问题一次全都提出,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依次、分别提出进行讨论。碰到难度大、深层次的讨论还要先预演,再让学生实弹演习,否则学生会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进行讨论。

3.解决问题时对象要明确

一堂课45分钟,要真正的让学生讨论起来,内容不能太多,即使是相关的内容可能涉及的项目或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等,本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的想法,即使刻意也要减少相关的干扰,让讨论对象更明确,让学生讨论时思路更清晰,才能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太多的问题挤到一堆,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弄明白某些问题,反而会越弄越糊涂。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的课堂设计:

师生一起讨论情况1:

引导1:我们先看看溶质、溶剂质量如何变化?(学生给的答案有不同)

引导2:请说说你的理由(如果一个同学直接答正确)?(或,说说你为什么和别的同学的答案不一样?(如果有人对前面同学答案提出异议))

引导:如果析出晶体,溶质质量会减小,那是否析出晶体与什么有关呢?

讨论:溶液饱和或不饱和具体析出晶体情况应是怎样?(有3种情况)

交流:学生逐个提问的方式直接说各项的情况并要求说明理由。(几乎未给思考时间,因为把后面的内容想简单了,高估了学生的能力)

小组合作讨论情况2:

1.有几种情况?

2.各种情况下各量的具体变化结果填在表格中或旁边的空白处。

汇报讨论结果:汇报讨论后各量变化的结果,说明理由。

这是一堂内容有一定难度的复习课,为了降低难度,提高学生讨论的效率,讨论1是在我的连续问题启发下一起解决的,如上所示,讨论2是全放手让学生讨论,在平行班中的一个班级试讲下来,我感觉非常的不好,讨论2存在的几种情况的讨论倒是没有问题,反倒在表格中各个单项内容的分析上意料之外的出现了各种在我看来实在低级的错误,特别是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变化已经弄清楚的前提下,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出的错误让我非常的意外。原本想通过这个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上课下来的感觉却是学生被我越弄越糊涂。课后我冥思苦想,在第二天的一堂作业分析课上也有相关内容的习题,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采用了自认为粗略些的方式分析,不经意间抛出的问题是:要分析溶液变化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需要知道谁的变化?原来的问题是: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及溶解度的变化?看似没什么不一样的问题,效果却明显不一样!为什么?我反思后发现:1、好像这样分析条理更清晰;2、为什么条理更清晰?因为讨论对象更明确,只有一个对象——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变化下移一个层次,就变成了分析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两个相关量。我恍然大悟:分析的对象太多把学生给搅糊涂了!所以我把原来的设计进行了修改在另一个班正式用于公开课,修改后我去掉了溶液质量变化项目一栏,减少干扰项,再通过不同的提问方式改变层次,让讨论对象只有两个: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变化。由于分析的对象更明确,修改后复习的效果明显好很多。

再比如,讨论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时,浮力题目中的干扰因素也很多:溢水杯是否盛满、物体是否浸没、物体浮沉情况是否知道、物体是否实心等,如果每个因素都有,学生肯定会被弄糊涂,进行自我诊断型习题复习课时应该一类问题一类问题的解决,等问题各个击破再进行综合。

4.及时总结问题解决成果

讨论有了结果后,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分析本次讨论,对提出的问题、讨论的过程、讨论的结果、得到的收获等做出实事求是的及时的评价或总结。通过总结或评价才能让所学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才能更清楚的明确错误的根本,更清楚认识自身的问题。

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时,讨论结束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定性分析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及其变化时需要考虑什么?分析溶解度的变化呢?一个班级试讲后,我对课堂设计进行了修改,相应的讨论总结也进行了修改:(1)溶液变化时如何定性分析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2)如何定性分析溶解度的变化?

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及时总结问题解决成果的做法就是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尤其是通过总结或评价让所学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确错误的根本,更清楚认识自身的问题,更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对自身问题进行了自我诊断。

(三)课堂练习强化自我诊断

引发、帮助学生自我诊断后,教师要筛选一些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还原学生真实思维过程、真正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习题,可以起到强化自我诊断的作用。

1.要与问题内容完全贴合

重新操练时选择的习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与问题内容完全贴合,尽量不再整合或少整合其它内容,趁热打铁集中火力将新学、新知、新悟进行运用。

2.还原学生真实思维过程

通过课前任务、课堂教学的自我诊断,让学生清楚的发现自己在科学规律、定理、概念等知识方面存在记忆、理解上的不清晰、不透彻,甚至错误等问题;在解题时思维上存在的不全面、不严谨和缺乏逻辑推理性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很难在一次的自我反思上得到完全的解決,因为这属于思维能力、思想意识、解题方法、知识强化层面上的反思,还需要很关键的一步——再练习。通过选择好题有效再练,让他们对之前真实出现过的众多问题重新思考,自查、自省,慢镜头的回放还原学生之前真实的思维过程,能警醒他们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强化之前的自我诊断。

3.真正促使教学目标达成

精心选择的习题不仅要达成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上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达成学生解题能力方面的提高,方法上的掌握,尤其是再练习时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思想上的转变。围绕上述几点我在《如何进行公式的选择解决一类浮力问题》复习课时,我选择的课堂练习如下:

1.将同一实心铁块分别放在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F 水 F酒精。

2.将两个相同体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放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F铁 F铝。

3.将两个相同体积实心铁球和木块放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F铁 F木。

4.上述第3题中体积相同改为质量相同,F铁 F木。

5.将一质量为40克,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的实心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克。(填大雨、等于或小于)

6.将一小球轻轻的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100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一定变大

B.小球受到的浮力一定是1N

C.小球的体积一定是100立方厘米

D.小球的质量一定是100克

7.把1000立方厘米的实心铁块和木块分别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多少牛?排开水的体积分别为多少?(g=10牛/千克,ρ铁=7.8克/立方厘米,ρ木=0.6克/立方厘米)

8.将一个体积为40立方厘米的实心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为32立方厘米,这个物体密度为多少?

再比如《如何定性分析溶液变化引起的相关量的变化》复习课时,课堂练习我是这样选择的:

1. t℃时,向10克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中满足下图a、b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B. a—溶质质量分数, b—溶质质量

C.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D. a—溶解度, b—溶质质量

2.一定温度下,有一杯食盐水,杯底尚有少量食盐固体不能溶解.现将新鲜的萝卜块放入其中,放置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食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萝卜块质量一定减少

C.杯中的食盐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D.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3.室温下,一杯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关于露置后的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会减少

B.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D.食盐的溶解度不变

4.如图甲是A、B 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t1℃时,A、B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A和B溶液,然后分别放入盛有同样冰块的小烧杯。一段时间后,有晶体析出的是 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溶液。

5.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变。( )

(2)把500C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0C一定有晶体析出。( )

(3)飽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

(4)食盐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

(5)在溶剂、溶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溶液始终是饱和溶液。( )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诊断的作用,学生的参与度高了,掌握情况好了、学习兴趣浓了。

2.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注重团队合作,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有助于建立和发展学生良好人际关系。

3.学生学会了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思想意识上的转变。

(二)反思

1.要想通过学生自我诊断提高阶段性习题复习课的效率,除了精心设计课前任务、教学过程、选择课堂练习外,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智慧也很重要,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教师也要是活的。

2.习题复习课,学生审题、解题能力的高低对预期的设想和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加涅著,皮连生等译.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卡尔·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上一篇:婚礼贺词女方家长讲话下一篇:法在我心中作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