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空气培养超标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2024-05-13

手术室空气培养超标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4篇)

手术室空气培养超标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第1篇

手术室空气培养超标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2014年5月29日我院感染控制科对我科进行了首次空气、物表、消毒液、洗手液、医生护士刷手细菌培养,结果示部分手术间空气、物表超标。针对此次培养结果,我们进行了原因分析讨论,并作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原因分析:

1、整个净化系统的温度大于29摄氏度,严重超过了手术室空气培养要求的24摄氏度环境。

2、麻醉恢复室、中控走廊送风口五过滤网,导致尘埃不能按标准滤过。3、1、3手术间远程系统漏口,与外界直接相通。

4、手术间清洁:手术室没有卫生员,没有每日清洁,护理人员清洁过程,清洁用具没有做到一用一浸泡消毒。

二、整改措施 1、5、30日已打电话到净化系统负责工程师金师傅,要求尽快安装过滤网,并进行净化系统温度调节。

2、暂用胶带纸封闭1、3手术间远程漏口,防止与外界相通影响培养结果。

3、组织护理人员再次清洁手术间,清洁用具用前浸泡消毒,争取做到手术间一用一消毒。提高消毒液浓度,由原来的500mg/l含氯消毒剂改为1000mg/L含氯消毒剂湿式擦拭术间物表,擦拭地面。

4、请领紫外线消毒车,对各手术间进行1小时/每次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次。

5、准备培养前,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需培养区域,减少由于人员走动引起的细菌超标。

手术室:

2014年6月3日

手术室空气培养超标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第2篇

各科室:

我院胃镜室、镜表、戊二醛,空气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如下:碘伏的标准值为2-10g/L,监测结果是4.7g/L,浓度在正常范围内,戊二醛的细菌学监测结果均达标,但门诊治疗室、供应室无菌间的空气,细菌超标。

原因分析:

1、2、平板暴露时间太长,监测方法不熟练。手污染平板。

整改措施1、2、3、加强培训空气监测方法 督促执行手卫生,避免手污染 培训后重新监测

院感科

手术室空气培养超标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第3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装修住房的家庭越来越多。我国因新装修住房产生污染而引发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11.2万人, 这个数字平均到每天约304人, 这一数据并不是危言耸听, 是经过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环境检测中心调查统计得出[1]。一方面大部分人生活、工作在室内环境的时间一般超过70%, 室内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自净等原因,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普通公众对室内空气污染危害性了解不足, 每年室内环境空气污染导致发病及死亡的人数还在不断上升。因此, 室内空气特征污染物的检测对保护公众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分析

按照G B 50325-2010 (2013版) 和G B/T18883-2002标准规定项目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2,3]。现主要分析影响范围广, 对人体危害大的五大类室内特征污染物如下:

甲醛:化学式为C H O H, 主要来源于油漆、胶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 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 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对皮肤和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 严重的还会引发贫血、白血病。

苯系列污染物:C6H6、C7H8、C6H4 (C H3) 2等的总称, 主要来源于油漆、涂料、油漆涂料的添加剂和稀释剂、粘和剂、防水材料等。对皮肤和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 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引起中毒。神经系统会受到损害, 还会使肾和肝受到暂时性损伤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致癌[5]。

氨气:化学式为N H3, 主要来源室内排水管道、室内装修材料、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混凝土外加剂。低浓度N H3具有强烈刺激味影响人正常居住, 让人感觉呼吸道不适、刺激皮肤、呼吸道症状, 高浓度N H3起可以引起人的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总挥发性有机物:简称TV O C, 主要来源油漆、有机溶剂、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和生活及办公用品。TV O C可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 出现头晕、胸闷等知觉症状, 严重可能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出现变态反应等症状, 甚至出现其他的神经毒性作用。

氡:化学式为R n, 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中的石材、瓷砖、地砖等。R n可以分布在人的血液、组织、神经系统等, 从而对细胞造成损伤, 增加患肺癌、败血症等疾病及基因突变的遗传病[6]。

3 室内空气特征污染物检测

为了判断装修材料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 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检测。

3.1 确定采样点的数量

根据G B/T18883-2002标准中的采样点确定原则, 结合实际情况, 不同的室内面积房间个数确定采样点个数:室内面积小于50m2的按照房间个数设1至3个采样点;室内面积为50m2至100m2设3至5个采样点;室内面积大于100m2最少设5个采样点。采样点的布置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分布。

3.2 检测项目

按照G B/T18883-2002和G B 50325-2010 (2013版) 标准中的项目, 结合室内空气污染物项目的时间、特征性、经济、代表性特点, 我们决定室内空气特征污染检测项目为:C6H6、C7H8、C6H4 (C H3) 2、C H O H、N H3、R n、TV O C。

3.3 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检测现场需清理干净, 不使用化工产品, 对房间进行封闭。封闭过程应将门窗关闭12~24h。不能进行开空调和换气扇等影响测试结果的活动 (有中央空调的应当备注) 。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 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采样点的高度为1.5m左右。检测过程中相关人员控制在3人以内。采样时要对现场情况、各种污染源、采样日期、时间、地点、数量、布点方式、大气压力、气温、相对湿度、空气流速以及采样者签字等做出详细记录, 并把这些数据随样品一同送实验室。

3.4 出具检测报告

核对检测报告时应对检验日期、实验室、仪器和编号、分析方法、检验依据、实验条件、原始数据、测试人、校核人检查。测试结果以平均值表示, 化学性、放射性指标平均值符合标准值要求时, 为符合本标准。如有一项检验结果未达到本标准要求时, 为不符合本标准。一般从采样之日起, 3至5个工作日出具检测报告。

4 对检测报告中特征污染物浓度超标采取应对措施

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一倍以内的污染应对措施:家里没有孕妇、小孩、老人等特殊人群居住, 可以不用进行专项室内空气治理, 每天加强室内外空气对流时间, 摆放活性炭、净化空气效果好的绿色植物等措施;家里有孕妇、小孩、老人等特殊人群, 建议先把住房空置一段时间并加强房子通风, 必要时进行室内空气污染治理, 入住前进行超标污染物二次检测。

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一倍以上, 住户急于入住情况应对措施:为业主分析超标污染物来源, 建议业主请专业的治理公司进行污染治理, 治理后经专业检测机构验收合格后才能入住。

由于我们生活、工作在室内环境的时间较长, 对室内污染危害认识不足, 室内不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自净等原因,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 对于居住新房的住户来说, 必须重视室内空气特污染物的检测, 判断室内空气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使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

摘要:住房装修完后, 有些装修材料就会慢慢释放出污染物, 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 对人体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从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及危害性分析, 提出相应的检测方法及相应措施。

关键词:室内空气,特征污染物,检测分析,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医药与保健, 2012.

[2]参见《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10 (2013版) 规定.

[3]参见《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 标准.

[4]参见中科协室内环境委员会公布的《成年人吸入甲醛的量化警示》, 2005.

[5]参见《室内装修用胶粘剂中的有害物质》.人造板通讯, 2002.

手术室空气培养超标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第4篇

关键词:输油泵;振动超标;检测设备;原因;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E9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190-2

0  引言

输油泵是输油作业工作环节中的“心脏设备”,其能否长期稳定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长输管线装置的长久运转,对整个管线装置的运行效率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可确保泵站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受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输油泵机组虽然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每年都会有因为振动原因造成的停机、维修,这样不仅仅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经济浪费,同时对人身安全及整个长输装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对输油泵机组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

1  输油泵机组振动超标原因的理论分析

1.1 设计制造

设计欠佳引起的泵机组振动是泵生产厂家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般包括泵轴设计的刚性不够,将导致临界转速下降或者造成轴弯曲,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主频的振动;叶轮水力设计考虑不周全,叶轮进口冲角、进口面积、出口角、包角,进出口面积比等方面的设计都会造成水力的损失或者冲击,从而使叶轮在湿态环境下运转时产生低于主频的振动;泵体喉部面积与理论流量设计不匹配,会造成液体流速过快或者脱流,都会产生流体的脉冲式冲击,引起机组的振动;动静配合间隙设计得过小、过大或两侧不对称,都会造成内部介质压力的不稳定,引起机组的振动。但在泵站实际运行中产生的振动,设计制造原因占的比例应该很小,因为只要是可靠的泵厂家在泵机组出厂时都会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与测试,因为保证产品出厂的合格率是国家标准和产品生产许可证认证的基本要求。

1.2 施工安装

施工单位未按设计部门或者泵厂家的技术要求施工操作是引起输油泵机组振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泵机组安装时起吊过程中造成底座的变形弯曲、二次灌浆前基础平面未找平、灌浆过程中未采用标准垫铁、联轴器找正未达到同轴度要求、双吸泵进口管路水平安装、进出口管路安装应力过大、基础固定螺栓松动等原因都会不同程度上引起输油泵运行过程中的振动。

1.3 日常操作与维护

无法保证进口压力造成进口汽蚀,会引起噪音和振动,严重的会引起泵机组与管路的共振;偏离优先工作区运行,叶轮出口液流角发生变化,会造成对泵体或导叶的冲击,产生振动。同时由于径向力的加大,如果长期偏离运行,会引起零部件的磨损,甚至轴承的损坏,引起很大的泵机组振动;对于输送黏度大的介质(庆油),未进行充分的伴热就启动泵机组,使泵机组受热不均匀,同时内部阻力严重增加,同时造成轴系的变形和吸入不足,引起泵机组强烈的振动;轴承箱润滑油脂差,未定期换油或者未使用正确牌号的润滑油,机组运行中轴承无法形成良好油膜,导致轴承产生低频的油润滑震荡。

2  振动超标原因分析采用的方法

2.1 日常记录,横纵向对比,判断振动是否为设备固有问题还是瞬间不稳定因素

横向对比即对同一泵站相同结构、相同参数的输油泵每天的运行记录数据进行对比,或者与以往同结构、同参数的输油泵在一定时期内(例如试车运行一个月时间)的运行记录进行对比。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对比出同结构、同参数的输油泵是否存在振动问题;纵向对比即对同一台输油泵每天的运行记录或者每月的运行记录进行对比,通过纵向对比可以判断输油泵在运行期间振动的趋势,从而判断输油泵是否存在相关的运行问题。在横纵对比的基础上,横纵对比本身是有交集的,整体的每个纵向对比又可以形成横向对比,所以振动数据的横纵对比是最直观、最方便的判别输油泵运行是否存在问题的方法之一。

2.2 现场振动频率分析装置

对振动进行扫频,对各振动频率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引起振动的主要原因。故障特征见表1。

①针对设计上引起的振动超标,需要我们在每个项目开始的时候,对输油泵厂家的设计和制造进行监造,对输油泵叶轮和泵体的水力计算、轴和泵座强度计算的设计,转子动平衡检测,出厂性能试验和机械运转试验的重要制造和检测环节进行严格和专业监督与控制。

②现场施工单位在输油泵起初的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院及输油泵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去执行,仔细认真的落实每一个技术要求细节。

③各泵站巡检和检修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仔细的排查巡检,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和记录问题的细节,不能忽视任何异常现象。同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定期更换轴承润滑油,保证轴承具有良好的润滑条件。

④运行单位一定要在输油泵优先工作区内进行输量工艺的操作,最好不要让输油泵机组长期偏离优先工作区工作,长期偏离优先工作区运行,泵机组振动情况和整体的使用寿命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⑤在输油泵机组发生异常振动后,一定要及时进行诊断和确认问题原因,不能忽视。同时在任何振动问题解决后,建立详细情况的档案记录,为下次检修和泵振动情况分析打下一定的基础。最终不断的记录总结,形成更能指导实际工作的方法理论。

3  实际案例分析

①新港站KDY790输油泵,曾出现径向振动大,分析为滑动轴承上间隙超差,下部接触点少原因造成,或同轴度超差。经现场处理,刮削下瓦接触点,调整上瓦与泵轴间隙,调整上瓦与瓦盖的球面间隙,最终使泵振动恢复正常水平。

②熊岳输油站采用德国ZM型梯森泵,曾出现径向振动大,此泵采用滚动轴承,分析原因为泵机组同轴度超差。通过调整泵机组同轴度,使泵振动恢复正常水平。

③新港站KDY790输油泵,曾出现振动大情况,经泵机组同轴度及滑动轴承间隙调整,振动情况仍未得到缓解。为彻底解决问题,组织对泵解体检查,发现泵转子有气蚀现场,委托厂家对泵转子进行动平衡测试,采用去除法调整,最终解决问题,泵机组振动恢复正常。

4  结论

总体看来,输油泵机组振动超标的原因极其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有时可能不是单一的因素存在,因此想要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对实际输油泵运行过程中振动原因的判定和解决,需要我们在日常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运行情况,不断总结和交流经验,最终形成指导实践工作的理论依据,对长输管路装置整体的经济运行、安全可靠运行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韩荣,赵宗彬,惠恒雷,徐展.炼油厂离心泵振动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设备,2011.

[2] 田志刚.离心泵振动的原因及预防[J].石油化工设备,2010.

[3] 赵鹏.离心泵振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及系统实现[J].华北电力大学,2011.

[4] 刘红云,卢捍卫.离心泵振动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9(06).

[5] 王煜,陈淑英.多级离心泵振动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J].大氮肥,2006(02).

[6] 吉天锡.试论离心泵振动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02.

[7] 陈程.离心泵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2012.

[8] 淮慧海,朱晓辉.水泵振动原因及对策[J].机械工程及自动化,2004.

[9] 罗智,杨春花.离心输油泵振动分析及减振措施[J].中国油气储运技术交流大会.

上一篇:安利大会主持词下一篇:素质教育督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