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2022-12-18

第一篇:爱心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德育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历来都是党和国家交给学校的重要任务。党中央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心和决心。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学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重点探索如何以教学为中心,在数学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下面就如何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我总结如下几点:

一、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受到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艺术,需创设一种意境与气韵,以打动听者的感情,陶冶听者的心灵”。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继而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创设良好的德育教育情境,启发诱导学生掌握有关的思想观点。

如何创设德育情境,可以利用当前的热门话题,如奥运话题。可以利用重要节日,如植树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可以利用集体活动,大中队活动、教育活动等。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明星如刘翔、姚明等。还可以利用身边的事,童话故事等。如在一年级教学P76页的《统计》的活动中,我这样创设了导入情境:“大象过生日,好多小动物都给他庆祝生日,还带去了鲜花作为礼物。你们看小动物它们的感情真好啊!你能想个好办法让别人看清楚来了什么小动物吗?”我还适时的插入团结友爱的教育,“过生日”这是孩子熟悉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的参与兴趣很高,适时的德育教育也会有良好的效果。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有学好数学,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二、利用学科资源,让学生受到启发

数学是用数据和统计材料来说明问题的,利用教材中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统计材料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爱科学的教育。数学学科渗透德育,不光以教材为基础,还要适当配合学校的德育活动,使之相得益彰。如教“时、分、秒”时可进行守时惜时教育;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结合“植树造林”事例,培养学生绿化祖国意识,以及结合诸如节约用煤,粮食增产,统计学雷锋做好事件数,给菜地拔草的人数,计算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时间,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全国总面积的大小,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等类似上述内容的题目,已内在显示为人处世的美德,科技兴业的应用,祖国河山的壮美,人类征服自然的伟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受到多种思想教育。解答好这样的题目,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民生活与日常建设离不开数学,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逐渐养成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志趣。

另外,在低年级的教科书上,还印有许多精美的插图,可加以利用。如通过小朋友打扫卫生等插图,对学生进行爱劳动,讲卫生等方面的思想教育。通过小朋友踢足球的图,可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教育。在新教材中,还非常重视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等实践活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可受到“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统一”、“运动变化”等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发。

三、借‘题’发挥,让学生受到陶冶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还经常借题发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后,有这样的一道分数趣题:春暖花开是旅游的好季节,有一天分数2/

3、2/

9、4/

4、2/

7、2/5他们一起去杭州旅游,乘车的时候,列车员要求他们按次序上车,请问他们的次序该怎样排才好呢?理由是什么?出示题目后,学生的兴趣就上来了。有的说从大到小排列,有的说从小到大排列,并分别讲出自己的理由。(从小到大的理由是大人要照顾小孩,从大到小的理由是小孩要尊敬老人,给老人让座)。学生能说出理由,教师就给以表扬。通过讨论,大家认为此题没有具体要求,故从大到小排也可以,从小大大排也可以。此时,教师就因势利导,教育学生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讲文明,有礼貌,守次序。作为我们学生应该尊敬老人,给老人让座,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人民的美德。通过这样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有机地将教育教学渗透于教学中,让学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

四、借助榜样力量,让学生受到教育

俗语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在科学道路上勇往直前获得成功的科学家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顽强意志、光辉业绩,无不对学生产生神奇的魅力。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数学课上或课外,我经常向学生介绍伟大的数学家的成就,比如介绍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华罗庚怎样从一个学徒成为世界着名的数学家,他怎样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回到祖国的怀抱,陈景润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去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小学生是喜欢听故事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会给学生一生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故事可感召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创造、执着追求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使学生了解我国光辉的科学史,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立志为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勤奋学好数学。

五、要赞美学生,让学生受到感染

作为教师,必须明白学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身为人师者爱斤斤计较,喜欢小题大做,你的学生又怎么会是一个宽容的人呢?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纯真善良的人格是美好的,无私正直的道德是美好的。在学生的眼里,教师的每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次掌声都是对他们行为的最高奖赏;教师要满腔热情的关心每一个学生,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撒下一颗颗关爱的种子,终有一天,它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六、要示范导行,让学生受到熏陶

数学课上,教师和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法。教师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学生的示范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工整以及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作用体现在,课上教师要注意发现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用实例来激励其他同学。例如:对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认真刻苦,作业正确、整洁,思考问题机智灵活等方面的同学,教师要及时表扬,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教学时,教师还要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听课、写字时要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要说完整话,写作业时字、运算符号要写工整,计算要正确等。中年级要求学生听课要专心,分析题时重点字、句要用笔画出来,作业要干净、正确,要求验算的要列式验算等。高年级不仅要求学生听课专心,而且要手脑并用作好笔记,解应用题时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计算时要选择简便方法,要自觉检验等。总之,不论是师、生的示范还是教师的要求,教师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识记在心,因此老师不但在课堂上应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谨言慎行,让学生耳濡目染,才能在学生中潜移默化,正所谓“德育化春雨,润物细无声”。

第二篇:春雨化爱润无声

师德的最高境界是“爱满天下”。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霍懋征老师从教60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师爱”遇到了新的冲击与挑战,我们应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师德的要求,赋“师爱”以新的含义。

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师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之情。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学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而是采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

首先,师爱应是一种真正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

教师要真正地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种爱要求教师对工作不虚华,不功利,为学生着想,对学生负责。。我曾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家的生活状况极糟,父母离异、生活拮据,导致他失去家庭温暖,在其他同学面前常感愧不如人,再加上自理能力很差,就越发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调整教育方法,与瞧不起他的同学谈话,告诉他们: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只有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做通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之后,我又多次与他谈心,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照顾、鼓励他。我对他说:"老师不会因为一名学生的家庭背景而对他另眼相看,老师只在乎他是否真正学会做人,学到知识。让老师来帮助你,使你成为一个别人喜欢的孩子,好吗?相信你能行!"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他有时还会犯些小错误,出点小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毕竟在改变自己,毕竟在不断的进步。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师生之间才能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学生才肯接受教育。

其次,师爱应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无私广泛没有血缘的爱。

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感受。然而在现实中,也许是由于太忙太累,也许是因为“师道尊严”,老师们并非都能做到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走过一些学校,不难见到这样的情景:早上,值日的学生干部整齐地站在校门口,见到老师就鞠躬问好:老师好!老师好!而老师呢?有的视而不

见,昂首挺胸走了过去;有的礼节性地点点头,却不曾仔细看看是谁在向他问好;只有少数的老师会充满真诚地回应:同学好!看似平常的画面,从中折射出的却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缺失,理解缺失,没有把学生当一个“大人”来平等看待。如果教师心中有“平等”,就应该懂得孩子们同样渴望被爱被尊重,向教师问好并非学生的义务。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基础,是为人师者起码应该做到的。 在现实的教育中,并非所有的老师都能拥有一颗平等真诚的心。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某些课堂上,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氛围;在某些老师那里,学生就是学生,就得听老师的,“我讲你听”、“我管你从”。在教师的潜意识中往往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存在着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这样焉能培养出未来中国的主人和21世纪所呼唤的新人?

再次,师爱应是一种公正的爱,是惠及全体没有差异的爱。

在现实的教育中,确实存在师爱不公的现象。有的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关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看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伤害了更多的心灵。记得姚校长曾经对我们说过:“虽然你面对的是

五、六十个学生,他们的能力水平高低不等,但在家长的眼中他们却是唯一的,是完美的,我们不要在心里就给孩子划分出等级,那样做对孩子是不公平的。我认同姚校长的话,所以我用爱心浇灌稚嫩的花朵,课堂上严格要求,课下每一个孩子都是我的朋友,多年的努力换来的是孩子们开心的笑脸,我经常听孩子们说:

“袁老师,如果能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你给我们上课那该多好呀!”听到孩子这样的话我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对于学生不论出生贵贱,不论学习好差,我们当老师的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二、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心里,这就像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教师自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三、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

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面对窗外的灯红酒绿,教师更应该以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贫而艰辛的。但是,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因为老师们都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师爱如春雨般滋润着祖国的花朵,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

第三篇:优秀小学教师事迹材料:爱心化春雨 丝丝润心田

她是学生的孩子国王,同事亲切的姐妹,父母温暖的心母亲,不可避免是自然的,动手被使用。从进入金旗街小学门口的那一刻起,她决心成为最忠实的老师,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父母最亲密的朋友。作为班上的老师,在她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雕刻艺术。她20年作为一天注重道德修养,努力学习事业,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勤奋工作,认真工作,善于思考,个性化,用爱和汗水浇灌这个有希望的肥沃的土壤。

一,基于爱,操作意图

多年的教学积累,良好的信誉,她经常承担新的任务。一年级孩子年轻,刚进入新环境,身体和心理护理和教学需要精湛的技能。新注意时间短,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配合故事和小型教具,始终把握孩子的兴趣点。新生不适应新环境,她也盯着课堂,与朋友交朋友,做游戏。我不知道多少次拿桌子和椅子,多少次擦地板,多少次孩子下水... ...多少次,为了改变工作忘记回家时间延迟 次数,周末和父母一起组织亲子活动不能陪他们的孩子参观公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上了班,每班都形成了良好的班级风格,学习风格,得到学校领导,同事和家长的肯定和赞誉。在桥梁区教学质量的同志在教学中的语言班被评为优质班,课堂上通过高高的教学和研究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二,促进学习的实践,教育人们付出真正的心

她一直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良好的习惯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实际运动。例如,今年,孩子们在短短四个月内就入学,她与家庭计划组织了两次集体活动。首先,用蓝天,爱一个家庭的环保福利活动。 11月在泉广场旗下,该组织组织了一次绿色旅游,爱好了环保的公共利益签名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二,中国梦,儿童爱新年党。在旧时代,策划组织新年派对聚会。钢琴,舞蹈,集体念诵门徒等多姿多彩 在节目中,既要充分展示学校的教育成果,也要使锦鲤精神如保湿保湿的东西沉浸在孩子的心中。这两项活动已经广泛关注社区,日报,齐鲁晚报,日报,济南日报,济南电视,济南时报,大众和中国山东文明网等省市媒体报道,城市街道小学百多年的教育风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作为小学的老师,她的身体携带着**的精神;作为班主任,她的身体为青年时代的青年展示教育的青春风采,赢得了每个家长的尊重。

第四篇: 春雨润物细无声

至今为止,做班主任工作已经8年了,回想起这风风雨雨的几年班主任工作,心中真是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饱尝了教育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同时也在工作中汲取了许多失败的教训和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我觉得最值得一提的便是班级的文化建设工作,下面我就对班级文化建设这一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 班级文化建设的含义

班级文化建设其实是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通过 班主任及班级成员的理解和认识,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能够激励全班同学奋发向上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的集合体,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从而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

因此,班级文化是在班主任引领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其内容包括:精神层,如班级目标、班级道德、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制度层,如一日常规、课堂常规以及各种奖励制度;物质层,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及班训、办板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等。

下面我就从不同层面结合本班的实际来谈一下班级文化建设的——班级文化建设之我见

内容与要求。

二、 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1、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级精神文化的主题是班风,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里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级集体的向心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精神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相对来说最难做的一点,它包括的面广而深,需要我们班主任及全体同学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针对这一点我主要谈一下我班在搞好学习氛围时的一点具体做法:

开学初,我让每位同学都利用回家过星期的时间与父母或是自己觉得最亲近的人深入交谈,让其指出自己的不足和影响学习的原因,并让他们写一句最能激励自己上进的话,也可以是激励自己的一张图片,还可以是父母的签字或自己认为好的名言警句,总之,只要能约束自己犯错、能激励学习即可。比如: “孩子,好好学吧,我和你妈挣钱真的不易”, “你的成绩好点,爸妈就能多微笑点”,“饭吃饱,习学好,你就没事了”,“像你哥一样,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就是父母最大的希望”,“只要你学,一定行,爸爸相信你”,“父亲疼,母亲爱,进入学校别捣蛋,好好学习!”„„这些既朴实又饱含父母亲情的话都是我后来在班里看到的,它们不是什么名言警句,更不含什么大道理,但却起到了名言所起不到的作用。有的同学虽然没有这样做,但他们拿来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的照片,还有的拿来了最差一次考试的考卷。返校后,我要求同学们把这些东西都交上来经我审核后贴在课桌里面,每当他们翻开课桌拿东西的时候便可以看到这个“金箍咒”,时间长了,觉得这个“金箍咒”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还可以经班主任审核同意后进行更改。就这种方法我们班实行了一年,据班干部反映,对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2、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是每个学生时时都按一定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和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所以我班的制度文化建设本照着“详细具体,有法可依,公开透明,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标格并规规矩矩的张贴在教室中,比如:班级规章制度、卫生检查标准、作业上交一览表、寝室文明曝光一览表、班委值日制度、学习部有关规定、学生个人量化积分表等。

3、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班级文化的最基本的尺度。班级物质文化具有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的特点。这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本着实用美观的原则,充分调动班主任及孩子的积极性,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都成为“无声的导师”,对教室环境进行精心的规划和包装,我在10微二班的具体做法是:

在教室讲台的上方贴上了“我是父母的全部希望,父母的眼睛凝视着我”这句既朴实又能让学生牢记在心中的话,其目的是让学生一抬头就看到这句话,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父母,仿佛父母在监视他们一样。讲台的右边,也就是一进门就能看到的地方贴上了“我来干什么”,讲台的左边,也就是学生走出教室时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贴上了“我干了什么”,这两句话主要是想让学生每天进门想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出门核实自己做了什么,是不是落到了实处?教室后边黑板的上方贴上了“洁、结、杰、界”和“净、静、敬、竞”八个大字,中间留有一定的空间挂钟表,教室的左右墙壁上挂了“梅、兰、竹、菊”四幅字画。字全部采用广告公司设计的红色宋体20乘以25的大字,字画全部采用黑白色带有画和诗的那种,教室后面黑板的一边挂了一个日历,另一边贴了一张防近视表,整个布置本照着“对称,整洁,庄重”这个主题展开。就这样,在我的要求和全体同学的努力下,一个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教室就形成了。后来,我利用课余时间还专门调查学生这样做的效果,他们大多数都说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对学习确实有一定的熏陶作用。

以上就是我针对班级文化建设所谈的几点见解和自己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希望能给大家以启示,若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五篇:春雨润无声

盼盼小学116班晚报小记者:周贝特

指导老师:余尚

春天,春雨绵绵,到处是一片生气怏然的景象。春天虽然没有秋天那样花果飘香,也没有冬天那样白雪皑皑,可春天在我心中别具风味。

俗语说:“春雷响,万物长。”瞧,春姑娘带着雨哥哥、风婆婆正脚步匆匆的赶来呢。小草悄无声息的从肥沃的土地里探出头来,享受着大自然的雨露,沉睡在土地低下的新生小竹笋也被春姑娘唤醒了,小柳树也在雨哥哥的滋润下长出了嫩绿的新芽。花儿们也不甘示弱,各自绽放着自己的风采,冰肌玉骨的水仙,国色天香、富丽堂皇的牡丹,怒放的芍药,亭亭玉立的月季„„鸟儿们当然也不甘落后,声音清晰宏亮黄雀、精力充沛的白鹭„„数不尽的花儿在争奇斗艳,数不清的鸟儿在一展歌喉,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天的细雨如同一缕青烟、一层轻纱,在花、草、树的映衬下使人如痴如醉,就像是一幅刚被描绘过的绚丽多彩的画卷,人走在其中,绵绵细雨轻轻的击打在脸上,路上行人匆匆走过,颇有一番诗情画意。

此时雨已停下来,云也撒开了,我不禁吟诵起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惧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匆匆的到来,也匆匆的离去。春雨滋润了万物,也滋润了我的心田,我爱春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爱我中华颂我合阳诗歌下一篇:安全主题活动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