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真爱永存

2022-07-02

第一篇:爱心接力真爱永存

爱心接力真爱永存

———xx镇政府救助贫困家庭白血病少女纪实

12岁,花一样的年龄,梦一般的季节,本应过着一段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却在遭遇着无情病魔的侵袭,生命垂危……

女儿患上白血病,巨额医费压垮贫困家庭。

在讷河市xx镇xx村十屯,生活着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女儿庞佳瑶,1998年3月5日出生,聪明懂事,活泼开朗,是xx中心学校七年二班的学生,是班里的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异,是老师眼中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父亲庞道元,母亲史翠梅,都是地道的普通农民,家中主要生活来源除了一家三口几十亩责任田外,夫妻俩还在农闲季节找点零活挣点钱来补给家用。一家三口的生活在村子里虽说不太富裕但小日子却也算幸福温馨。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0年12月庞佳瑶突感身体不适,经县、市、省各大医院逐级诊断确诊不详,1月4日转入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这个消息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简直是晴天霹雳,自从病情被确诊以后,庞道元夫妇是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平日里活蹦乱跳的女儿,如今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昂贵的医疗费让这个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为了给女儿治病庞道元夫妇已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的积蓄,还向亲友借了8万多元的外债。面对每天高达2000多元的医疗费,一无文化二无技术的庞道元夫妇只能到处找些重活、粗活挣点钱来积攒医疗费,几十万元的医疗费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庞道元夫妇虽多方求借,债台高筑,但离高额的医疗费用还是相去甚远,只能眼巴巴看着平日里笑颜如花的女儿一天天憔悴下去……庞氏夫妇心如刀绞,几个月间头发白了大半,整个人瘦了一圈。他们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可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庞道元说。当时他和妻子商量好,一定要想方设法医治到最后一刻。

正在庞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此时,一场救助花季少女的爱心大接力已经开始„„

政府领跑爱心接力第一棒

xx镇党委书记张树军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在详细询问病情和治疗的进展情况后,立刻让教育和民政两个部门火速办理救

助活动,并要求政府立即召开三级会议,亲自在会上做动员:“在座的各位都是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被百姓誉为衣食父母。如今百姓有难了,我们理应走在最前头。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本来就是我们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应尽的义务。我们都是为人父母的,又是乡里乡亲的,更何况我们要救助的是一个年仅12岁的鲜活的生命„„”随即便将500元人民币率先投入了捐款箱,紧接着所有参加三级会议的党员干部也都纷纷慷慨解囊,仅仅20分钟便捐款8000元。

xx全镇人民爱心大接力

镇党委镇政府又呼吁团委、关工委、各村委、卫生院、学校及镇里相关单位向庞佳瑶同学伸出援助之手。

在民政部门接到指示后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为庞道元一家三口人申报了低保户,为其开辟了一条爱心绿色通道。

庞佳瑶所在的xx中学于3月15日举行了以“真爱永存,生命如歌”为主题生命营救行动。短短两天时间,全镇师生就为庞佳瑶同学捐款15000余元,各村村民捐款30000余元。

镇党委又责令镇关工委将庞佳瑶同学的情况报告给市关工委和老干部局,关工委徐主任和老干部局高局长等领导高度重视,亲自了解情况,并呼吁市委政府、团市委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庞佳瑶同学伸出爱心之手。短短几天就为庞佳瑶捐款高达115000余元,加上xx镇党委政府、各村村民、全镇师生的捐款总计160000余元。以最快的速度交到了患病的学生庞佳瑶的手中。全镇人民的爱心接力终于为庞佳瑶筹到了救命钱,虽然这笔款项对于高额的医疗费用只是杯水车薪但也能缓解燃眉之急。

有了镇政府、关工委、学校和各界爱心人士的相助,庞佳瑶同学得到了及时治疗,治疗进展顺利。从2010年1月4日至今已成功完成12个疗程的化疗,据专家讲,由于治疗及时治疗效果很好,目前患者状态特别好。现在庞佳瑶的病情已有了根本性好转,正在进行最后一个疗程的巩固性治疗。

花季少女重绽笑颜,衷心感谢家乡父老。

庞佳瑶的脸上又重现如花般的笑靥,庞家的生活重又恢复了平静。庞佳瑶的妈妈告诉我,现在孩子的心愿就是好好读书,长大更好地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佳瑶说:“我是幸运的,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家乡那么多好心人的救助,是家乡父老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如果不好

好读书,就对不起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

由镇政府领跑爱心接力第一棒,全镇师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齐心合力完成的这场接力赛,成功救助身患白血病的花季少女的故事,令我们深深感动。这种爱心接力和爱心奉献让我们深信:有一个对人民负责和关爱民生的基层政府,有无数甘于奉献的普通人,我们一定能把xx变成一个充满温情的城镇。

爱与爱接力,可以迸发出更多的爱;爱与爱传递,可以延伸出更长久的善行。爱可以互相感染,爱可以把不可能变成现实,这在xx镇爱心接力成功救助身患白血病花季少女的故事中再次得到验证。在镇政府的带领下,那么多善良的人加入到爱心接力的行列,他们看似微博无私的援助,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正如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二篇:功成身退 名留青史--萨马兰奇真爱永存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昨日卸任被推选为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

1920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萨马兰奇,在学校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他谦和礼让,做事细致,深得小伙伴们的信任和老师们的喜爱。他最喜欢的运动是踢足球和拳击。当时巴塞罗那拳击学校的教练还记得这个有着一双害羞灰蓝色眼睛,却又有着灵活的步伐和敏捷反应的小学员。

这个小个子拳击手却在20世纪后半段,一手将曾经因战乱衰败不堪、因“冷战”发展受阻的奥运会,打造成世界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体育盛事。他让从前无人问津的奥运会变得炙手可热和有利可图;他允许开放奥运会让职业选手加入,在整合了国际职业体育组织的同时,让奥运会变得更好看;在萨马兰奇领导奥委会的21年中,他让这个机构庞大的体育组织的收入增长了100倍;他一手促成的意在帮助发展中国家体育事业的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会,正在第三世界的体育界发挥作用;他还在奥林匹克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时力挽狂澜,犹如永不弃船而逃的船长,通过实质性的改革重新唤回了人们对奥运会的固有信念和敬仰。今天这位执掌奥委会21年的老人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位置,但是关于他的颂歌还会流传很多年。

■劳苦功高

当1948年8月第十四届奥运会于二战后在英国伦敦举行时,来自59个国家(地区)的3714名男选手和385名女选手不顾战后的满目疮痍参赛。当隐退多年的长跑巨星鲁米在开幕式上手持圣火跑进场内并点燃奥林匹克圣火时,全场观众群情振奋。这一壮丽情景激励萨马兰奇,提出了加入国际奥委会的申请。1966年进入国际奥委会后,萨马兰奇可谓一步一个脚印。他先是担任了礼宾部和新闻部主任;1970年又被选为执行委员;1974年开始担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1979年,即被选为主席的前一年,他又兼任了礼宾部主任的职务。1980年7月16日,国际奥委会第83届莫斯科全会如期举行,只经过一轮投票他便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宝座。

有人曾经给他作过统计,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最初的几年时间里,由于工作过于繁忙,萨马兰奇常常一天仅睡5个小时,他曾在6天中访问了5个拉美国家,参加了20次会议,发表20次演讲,听取100多人的发言,总行程达24135公里。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21年以来,萨马兰奇的足迹遍及5大洲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争取历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协调地区性及国家性体育组织的关系、推动落后地区体育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全球性的广泛尊敬和爱戴。他曾先后被加拿大、匈牙利、西班牙、日本等国的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82年,他荣获美国体育学院奖。1990年,北京亚运会期间,萨马兰奇获“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称号。萨马兰奇在刚刚上任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就缔造了一个几乎可以与联合国媲美的“体育联合国”。在这个“联合国”的中枢,萨马兰奇和他的同仁们运筹帷幄,共同规划着世界体育发展的崭新格局。

■鼎力革新

1980年萨马兰奇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时,奥运会仿佛是烫手的热山芋,没有人愿意承办费力不讨好的奥运会。正是他面对现实,通过与美国奥委会和商界的精诚合作,不但解决了奥运会几乎无人申办的尴尬局面,更给奥林匹克运动创造了可喜的赢利模式。

萨马兰奇首先从职业与业余这个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入手。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涉及奥林匹克运动原则的问题。萨马兰奇顺应历史潮流,于1981年修改了《奥林匹克宪章》的有关条文,去掉了“业余”一词,并且委托各国际单项体育协会制定自己的条款准则,由该协会确认参赛选手是否符合业余原则。但这并没有改变奥林匹克运动的性质,现在奥运会依然不对获奖运动员进行任何物质奖励,这是区别于其他大赛,特别是大奖赛的一个重要特点。

“奥林匹克计划”是萨马兰奇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贡献,也是他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之后的几个主要功绩之一。“奥林匹克计划”于1985年5月27日由国际奥委会同阿迪达斯公司总裁霍斯特达斯勒签订,以后每年续签一次。可以说,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中第一个把体育同商业联系在一起的计划纲要。根据这个纲要,阿迪达斯公司每年要向国际奥委会提供一笔资助,具体数额因情而异。这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做法。以往,企业不直接资助国际奥委会,而是向奥运会组委会提供赞助,借此宣传自己的产品,国际奥委会只是在奥运会结束后向组委会收取一定比例的商业广告费。萨马兰奇为国际奥委会开拓的财源是多渠道的。除了定期资助外,国际奥委会主要从奥运会举办期间的电视转播权、广告费和资助中提成,其中收入最多的是电视转播权提成。自1980年以来,国际奥委会规定每届奥运会电视转播费的三分之二留给奥运会组委会,三分之一交给国际奥委会,仅此一项几乎占国际奥委会全部收入的一半。萨马兰奇真正将奥运会实现与商业顺利联姻,真正将顾拜旦的现代奥运理想在现实中发扬光大。

■力挽狂澜

由于美国盐湖城申办委员会采用贿赂手段拉国际奥委会委员下水而导致的奥委会丑闻,却一股脑儿地被算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账上,这就是美国参议院调查委员会的做法。由于萨马兰奇一度拒绝了美国参议院调查委员会的“传讯”,美国人似乎有一点恼羞成怒。在该小组举行的听证会上,几名小组成员对萨马兰奇提出了严厉批评,其中两人更是直截了当地要求萨马兰奇辞去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

美国议会介入奥委会的事务,这是第二次。第一次发生在19年之前,当时美国议会迫使美国奥委会作出了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决定。而这一次,美国议会的手进一步伸进了国际奥委会的内部事务之中。民主党参议员欧内斯特·霍林斯说:“我们还等什么呢?我们必须清扫一下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为什么不除掉萨马兰奇?让我们施加压力吧。”

在巨大压力下,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随即在华沙宣布,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将就美国盐湖城申办2002年冬奥会期间发生的贿赂国际奥委会委员的丑闻“作出最后决定”,将对那些“查有实据”的受贿人员“严惩不贷”。萨马兰奇说,“此事众所周知,如果查明国际奥委会某些委员的行为应受到谴责的话,那他们是自作自受。我们将很快采取行动。以后我希望,国际奥委会将恢复安定,我们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一致。”此后不久,萨马兰奇领导国际奥委会对内部进行了一次“扫除”,违纪委员中6人被开除,4人被迫辞职,9人受到警告处分。

萨马兰奇成功了,包括夏季奥运会国际联合会协会在内的所有奥委会内部委员会纷纷表态,他们支持萨马兰奇继续担任国际奥委会领导职务。萨马兰奇最终凭借自己的能力带领国际奥委会闯过险关。在需要能力、智慧和决心来重建奥林匹克运动威信之时,他的经验和领导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1999年3月的特别会议上,萨马兰奇得到了绝对的信任。在总共88票中,萨马兰奇得到86票信任票,显示出他力挽狂澜的能力和他在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广泛支持率。

■中国情结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萨马兰奇沉稳地念出北京的名字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表情。这位与中国奥运史、与中国运动员关系密切的西班牙老人,终于在离任前看到中国申奥成功。

萨马兰奇与中国最早打交道是在1979年,在中国向国际奥委会发出恢复中国在奥委会合法地位的申请后,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萨马兰奇首次访问了中国。在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提出支持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的提案后,萨马兰奇为帮助中国,在游说欧洲国家支持提案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11月,中国顺利重返奥运会。

萨马兰奇和我国著名选手邓亚萍之间的“忘年交”早已成为一段佳话。1991年在日本千叶世乒赛上,当邓亚萍从萨马兰奇手中接过了女子单打奖杯后,萨马兰奇就对何振梁说:“邓亚萍所表现出的那种永不服输的劲头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员所具有的精神风貌。”此后一老一少结下不解之缘。萨马兰奇承诺,如果邓亚萍能够在他的家乡巴塞罗那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取冠军,他会亲自为她颁奖。最终邓亚萍实现了冠军梦,而萨马兰奇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1984年奥运会给了中国体育界创造辉煌的契机,在那一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15块金牌。同时,海峡两岸的运动员们也同时出现在了奥林匹克体育场中。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辉煌是运动员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台北在国际奥委会的和谐相处则是萨马兰奇的苦心游说促成的。同样在洛杉矶,给为中国射下第一金的许海峰戴上闪闪金牌的也是萨马兰奇。

从1984年萨马兰奇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35周年国庆时,他就建议中国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虽然中国最终以两票之差在竞争2000年奥运会主办权上败给悉尼,但是他始终相信,中国有能力举办一次成功的奥运会。

这一次,在莫斯科,老人的夙愿终于得偿了。他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民一直十分支持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他对自己在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能看到中国申奥成功深感欣慰。他说,北京终于赢得了奥运会主办权,这不仅对中国是重要的,而且对国际奥委会也是至关重要的。他表示相信,北京一定能够展现其卓越的组织能力,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奥林匹克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

■真爱永存

在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上,在全世界亿万观众等待萨马兰奇宣布“盛宴”开始时,萨马兰奇第一个词是西班牙语“你好”,只有躺在巴塞罗那的病床上的玛莉亚知道,这是丈夫在问候自己——这是一个80岁地位显赫的老人在用自己所能选择的最直接的方式向爱人问好。

可惜深沉的爱没能阻挡死神的步伐。开幕式快结束时,萨马兰奇接到巴塞罗那打来的电话,玛莉亚快不行了。21小时后,在离巴塞罗那只剩下2小时的行程时,国际体育界最有权势的老人在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上听到了此生最无奈的消息:玛莉亚已经去世了。两个小时,一条赤道,就将这对已经相互陪伴了半个世纪的老人分在生和死的两个世界。在嫁给萨马兰奇之前,玛莉亚是巴塞罗那的社交名媛,这位前西班牙选美冠军会5种语言,擅长钢琴、绘画,在拉丁舞欢快的节奏中,两人走到一起,在1955年,退伍军人萨马兰奇作出了一生中最重大也是最正确的两个选择:一是主持举办了地中海运动会并借此进入国际体育界;二是在当年圣诞节后与玛莉亚走进了教堂。

此后50年,无论萨马兰奇凭借奥运会商业化将自己和伟大的国际奥委会带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还是在贿选丑闻中承受压力,玛莉亚·萨马兰奇,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女人一直默默地为萨马兰奇操持着家庭。当萨马兰奇把生命中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在世界各地奔忙的时候,玛莉亚独立担起了“国际奥委会第一家庭”的责任。但是这位伟大的女性终于走了,甚至没来得及让萨马兰奇见到最后一面。一夜之间,萨马兰奇老多了。吻着妻子冰冷的额头,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个一世强硬、从不低头的男人流泪。前一天还在悉尼风光无限的萨马兰奇突然间像个孩子一样无助,他只会喃喃地说:“她是个好女人,我非常爱她,非常爱她。”

100年来,人们一直在说:奥林匹克精神永存,“重在参与”的精神永存,人类的“光荣与梦想”永存。除了这些美德,可以永存的,还有爱和感激。卸任后的萨马兰奇还将作为名誉主席,为国际奥委会发挥余热,他为奥林匹克事业作出的贡献,将会让所有心存感激的人,永远铭记在心。

■文/本报实习记者褚鹏■图/新华社发

(北京青年报)

(2001年7月17日09:58)

北京与奥运:盘点大运旅游 把脉奥运“钱”程

北京奥运浸润的产业可谓五花八门,除了体育产业,旅游业无疑将首当其冲。美国高盛公司估计,从二00二年起到奥运之年,中国旅游业由于奥运会直接增加的旅游收入将超过一千五百亿元(人民币,下同)。

盘点大运会旅游或许能给我们一个有预见意义的答案。为此,记者日前走访了北京市旅游局于长江局长。

北京旅游路线会更丰富

为迎接规模和参赛人数超过往届的本次大运会,北京市旅游局在会前对重点景区进行了检查,并专门为外国来宾安排了八条旅游路线。负责具体接待工作的神州旅游集团也在华北饭店、西藏饭店、大运新闻中心和大运村设立了四个旅游散客接待柜台。但即便这样,许多来自欧美国家的运动员仍觉得在北京观光游玩得尚不尽兴,他们中的许多人反映在北京可去的地方相对较少。

就此问题,于长江局长解释说,我们考虑许多外国运动员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因此想让他们能看到北京那些久负盛名的景点,譬如说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天坛、八达岭长城等,这些景点漏掉了其中任何一个,对这些外国游客来说都是终生遗憾。由于此次大运旅游路线尚未把北京大小景点逐一囊括,所以才会出现上述情况,将来奥运会我们将会设计更多更合理的旅游路线。

旅游纪念品市场亟待强者杀出

大运期间许多老外在选购纪念品时,普遍反映纪念品可供选择的余地还是太少。无论在机场宾馆的旅游柜台里,还是在景区景点的小摊小铺中,摆售的旅游纪念品几乎都是千篇一律。

针对这一问题,于长江说,旅游纪念品一是要质量好,二是要有特色。我们每年都搞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但设计者的思路还不是很灵活,许多好的旅游纪念品还没有推广出来。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空间很大,但这块蛋糕却不是现成的。政府可以在其中加以引导和鼓励,但不能赤膊上阵去叫卖。在准备奥运的七年之间,我们期待旅游纪念品市场竞争中搏杀出强者。

政府将规范旅游服务市场

于长江认为,虽然本届大运会被视做历史上举办最成功的一届大运会,但在许多方面仍有完善空间。从规范旅游服务方面来说,大运的确给北京政府管理部门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北京市旅游局将借鉴已经举办过奥运会和大运会的城市的经验,针对差距,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一些具体措施也将陆续出台。

于长江透露,目前北京市旅游局正在和北京市商委准备联合进行评定星级餐馆的工作。在今年九月二十日左右,北京新版的旅游咨询网络也将和市民见面。另外,免费为游客提供各种旅行资料的“I”亭(I即informashion)也已经开建,据介绍,北京旅游局年底之前将有十个这样的“I”亭亮相街头。中新社记者:于晶波

北京与奥运:人文奥运舞台上演东方文化大戏

北京这座为奥运守候已久的古老城市将以其深厚包容的历史积淀,在二00八年的人文奥运舞台上演出一场东方韵味浓郁的文化重头戏。北京在七年后如何回答好奥运这道“人文命题”,且博得世界的满堂喝彩?

近日,诸多人文专家、学者汇集首都一同青梅煮酒话奥运。

北京古建筑能否获得有效抢救

众所周知,为迎接二00八年奥运会,北京将新建和改造大批与之相关的体育场馆、宾馆饭店等建筑设施。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其它一系列辅助性文化设施与之配套。北京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平指出,奥运会既然在具有三千年以上建城历史的北京举行,那么保护和整治好北京的古都风貌,届时让她以纯正、浓郁、庄严、辉煌的东方古都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将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发言说,北京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对办好人文奥运极为有利。因此,北京要将这些最具特色的文化古迹加以重点建设发展,应下大力气保护北京典型的四合院、胡同、王府大宅、会馆等。

北京文博事业将会迅速发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燕在会上引用了一位国内学者的话:人文城市要有一定的要素、条件,比如有世界著名的大学,有频率较高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有标志性、世界知名的文博事业。而城市史表明,城市的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也是一个人文命题。

据了解,为了迎接二00八年奥运会,北京地区博物馆届时将达到一百五十座。新建的三十多座博物馆包括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博物馆、电影博物馆、汽车博物馆和首都博物馆新馆等五座大型博物馆,除此之外,北京还将对铁道博物馆、印钞造币博物馆新题材的博物馆进行改扩建。

许多与会的专家都相信,人文奥运将给北京留下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包括那些体育场馆,也同样包括美术馆、博物馆等相关的文化场所。

北京文化艺术建设大有文章可做

与会专家们认为,要展现北京人文奥运所独有的文化特色,使"人文奥运”的内涵更丰富,除了要大力保护北京古建筑,完好留住一段段凝固的历史之外,弘扬其他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也是奥运“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的京剧以及坊间流传的传统民间曲艺是十分必要的。李燕认为,为塑造“人文奥运”而进行的北京文化建设,除了要抢救保护有形的物质载体之外,对无形的文化艺术“活载体”也要积极的发掘抢救。对于那些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的外国友人来说,如果北京的楼堂茶坊中充斥的都是爵士乐和流行歌曲,东方文化自身的魅力又在哪里呢?

东方文化悠久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与西方文化遥想对应的存在态势,无疑是北京实现“人文奥运”承诺的巨大优势和深远背景。然而,当东方最典型的中华文化将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七年之后的二十九届奥运会时,我们势必会发现,七年之中需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中新社记者:于晶波

第三篇:爱心接力活动总结

通过楚天都市报的报道,我们得知在华农桃园食堂旁的湖心亭里,有一个61岁的农民工每天晚上都会用自己已经通过几次拆装组合的破旧不堪的二胡在那儿举办自己的个人“演唱会”。他也曾想过要买一把好一点的二胡,可是微薄的收入让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爱心协会本着帮助弱势群体的精神,希望能为农民艺术家尽一份绵薄之力,让他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为此,我们策划了这次爱心接力的活动,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要通过发动同学们一起为农民工艺术家买一把新二胡。这次活动我们通过回收同学们的饮料瓶、废旧报纸、书等。出售所得款项用于帮助贫困老农民工买一把二胡,为贫困老民工完成一个对我们大家来说是小小的而对他却是一生的梦的愿望,为他带去欢乐,让他可以演奏他喜欢的曲子。同时,我们希望借助这次活动播撒温暖人心的光芒。

这次活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在2012年4月18日(星期五)中午摆点宣传晚上21:30-22:30的回收。第二部分是在第二天(2012年4月19日)在荟园主干道摆点这次活动,同时义卖一些同学们捐赠的书籍。具体的活动流程如下:

1、 前期准备:写好策划、协调好内部成员、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准备

好相关资料(横幅、书签、宣传资料、海报等)。提前通知会员并确定参加人数,宣传部做好宣传工作。联系好相关人员来回收。合理安排相关人员并联系好相关媒体。

2、

2、 活动流程:周五中午十一点潜在荟园主干道做好摆点工作并开始进

行宣传,如有意愿参加我们活动的志愿者课报名后告知他时间地点等。周五晚九点前各负责人准备好纸笔、工作证、回收袋。待时间到时分配好人员,九点半开始去各个寝室收集废品,同时宣传这次活动。周六早上十点在荟园主干道上摆点进行后期宣传及万人大签名活动,扩大爱心影响力。

3、 活动后期:用所得基金买一把新的二胡作为礼物送给老农民工。并

根据实际情况让老人给我们表演一首曲子,照相留念。最后做好相

关人员的交流工作、感谢信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活动圆满完成。我们所筹得的善款已足够给

老人买一把新的二胡,不仅如此,在楚天都市报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这次的活动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奉献爱心的行列中来。由于这次活动准备的时间很短,很仓促,所以肯定存在着一些小问题,但是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学到了经验,以至于我们下次绝对不会再有同样的错误。总的来说,这次活动很成功,也为我们今后的活动奠定的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今后的道路上,爱心协会一定可以越做越好!

最后感谢社联以及楚天都市报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有爱的同学!

爱心协会活动部

朱玉婷

2012年4月22日

第四篇:爱心和奉献永存——《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心和奉献永存

——《爱的教育》读后感

薛津中心学校602班:程亦瑶

今年暑假我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本名著——《爱的教育》,爱心和奉献永存——《爱的教育》读后感。这本书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使我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认为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这也是这本名著的主题。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封父亲的信——《要学会爱人》,内容主要是讲:安利柯的父亲看见安利柯走路时不小心撞了一个妇人,连“对不起”也没说一声就走了,感到非常生气,并教育他以后应该怎样尊重别人,培养良好的品德。说实话,其实我有时也和安利柯差不多,每当有家长陪同时我都很有礼貌,一旦家长不在时,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变得特懒,看到谁都像没看到,甚至连看到老师时把头一低就过去了,懒得叫上一声,更别说说话聊天了,读后感《爱心和奉献永存——《爱的教育》读后感》。

记得有一次,在上学的路上,碰到我家对门的阿姨,我连理也没理,装作没看见低着头就往前走,也不管她当时是怎么想的,是不是从此就把我看成一个坏孩子呢?总之,我这样是非常不礼貌的。

记得还有一次,也是在上学的路上,当我走到马路口时刚刚变红灯了,我便停了下来,这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因没看见红灯继续往前走,眼看两侧的车就要撞过来了。本来这时候我应该赶紧把老奶奶拉回来,可我还在犹豫——到底去还是不去呢?正当我犹豫不决时,我身旁的一位阿姨连忙把老奶奶拉了回来,并对她说:“红灯已经亮了,等一下再过去。”绿灯亮的时候,又把老奶奶搀了过去。看到这一切,我非常后悔,后悔我当时犹豫什么。我发现我的爱心突然间全都飞走了。我对自己说,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

一个人要培养高尚的品德,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三国时期刘备曾经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掩卷深思: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人情关系也在一点点淡漠。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句歌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快乐的种子撒向每一个角落,让奉献精神发扬光大!

【评语】

本文是小作者在认真阅读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本名著——《爱的教育》后写的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小作者紧扣书本的中心并联系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实例来谈自己的感受,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所在。全文语言简洁而精炼,语意表达清晰而完整,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第五篇:爱心接力点燃生命希望

作者/田国建丽琴

17岁的李嘉炜。家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袭七师一三七团三连。父母都是该团团场职工。

2010年2月,由于罹患急性非淋巴型白血病,李嘉炜被迫辍学治疗。2011年10月下旬,他所接受的“微移植”疗程已经过半,按照疗程,他还要到北京进行后两个疗程的移植,这时家里却拿不出治病的钱了。

为了给他治病,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父母卖房借款,负债几十万元,实在没钱治病了。李嘉炜曾对父母提出:如果家里拿不出钱就放弃移植。

得知这个情况,克拉玛依“手机妈妈”王国兰在网上“强势论坛”发帖求助,希望大家都来帮帮李嘉炜。

一石激起千层浪。救助李嘉炜的爱心热潮在“油城”克拉玛依传递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社会各界的捐款不约而至,终于超额凑足了李嘉炜后期的治疗费……

一三七团爱心捐款

2010年4月,天气未暖,而一三七团却是温暖的,因为爱心大救助温暖着三连职工李富强一家人的心。

李富强的儿子李嘉炜正在上初三。2月21日,刚刚上了一天课的李嘉炜突然晕倒在课桌上,有流鼻血症状。一三七团医院初步诊断为白血病,建议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晚上李富强辗转反侧。翌日,李富强带着疲乏无力的儿子赶赴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就诊,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还是发生了。

此时,李嘉炜的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生活不能自理。

3月底,医治效果不太明显的李嘉炜被转到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继续接受治疗,每天的医疗费在1万元左右。

李富强夫妇都是连队职工,以种植大棚蔬菜为生。两个月时间,李嘉炜的医疗费就达60多万元,花光了家里和亲戚朋友们的积蓄,同时治疗还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4月6日下午,三连党支部召开职工大会,通报了李富强一家的遭遇。连队党支部组织了向李嘉炜同学献爱心、捐款救助活动,你50他100的,职工群众纷纷参与捐款。这个团七连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人专程赶到三连捐款,留下500元现金。李富强的同学、战友和来自克拉玛依、北屯、吉木乃等地的菜商们也加入了捐款的队伍。李富强小本子上记着183个爱心人士的名字和捐款数目,捐款总额达11830元。

“省出一点零花钱,支持李嘉炜战胜病魔。”李嘉炜所在的一三七团初三(2)班班长在班会上提出了这样的倡议。全班同学积极响应。4月8日,一三七团学校党支部发出号召,开展“伸出援助之手,传递关爱真情”的爱心救助活动,在《爱的奉献》的音乐声中,全校1200多名师生为李嘉炜捐款20745.3元。来团场工作的8名大学生志愿者,在一三七团团委负责人孙鸿雁的带领下,来到捐款现场,捐款590元。

同时,一三七团民政部门正在积极申请大病救助资金,学校还不断收到学生的捐款。同学们都希望李嘉炜同学能够早日康复,发出了“李嘉炜,你赶快回来吧!”的呼喊,希望李嘉炜回到他们身边一起参加中考,一起实现理想。

王国兰发帖拯救

2011年9月18日,“手机妈妈”王国兰在“克拉玛依网·强势论坛”上,以“会感恩的人”发帖称《我求求大家像帮助我一样帮助一个白血病患者》的网贴,呼唤社会爱心人士一起来拯救白血病青春少年李嘉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王国兰是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物业管理公司的一名环卫女工。2010年,她的儿子党立明因白血病去世,年仅20岁。她将存有儿子遗言录音的手机丢失后,全国上万人通过微博转发此事帮助寻找,最终找回了手机。她因此被广大网友称为“手机妈妈”。

2011年9月20日,网友“碧海飞鸿”通过QQ群,以《17岁白血病少年生命更需精彩》为题,在腾讯微博转发了“手机妈妈”王国兰的帖子。

很快网友“spring”通过QQ群的信息,找到“碧海飞鸿”,说明要为李嘉炜捐款事宜。在网友们的贴中,不断有社会爱心人士表明要为李嘉炜捐款的心愿。

9月26日,该贴已经有4117人浏览,并有多人回帖表示愿意为李嘉炜出一份力。目前,一场爱心接力,挽救青春少年生命的行动,正在克拉玛依涌动着。

三天捐款过万

9月22日,继王国兰在“强市论坛”为李嘉炜发帖求助后,“强市论坛·油城纵横”版主“摆渡人”也发帖《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位17岁的白血病患者》,短短4天,吸引了上千名网友的关注。

帖中,“摆渡人”通报了热线记者和“克拉玛依网”工作人员前往李嘉炜家采访的情况,公布了捐款热线电话和李嘉炜母亲朱红兰的电话。

同时,“摆渡人”还在帖中呼吁:点滴爱心,汇聚成海。希望广大网民能尽一臂之力,不要让一个圆满的家庭失去孩子,更不要让他们失去幸福的动力。

“我替李嘉炜的父母感谢所有帮助他的好心人。”在得知已有不少爱心人士开始为李嘉炜捐款的消息后,9月25日,王国兰再次上网回帖。王国兰说,哪怕大家每人只捐1元钱,但积少成多,一定能够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

9月26日,当17岁白血病少年李嘉炜急需帮助的报道在当地媒体刊登后,许多爱心市民纷纷致电或热线联系李嘉炜的母亲,表示要为救助李嘉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些匆匆捐款、不愿留名的好心人中,有人冒雨前来,有人捐出了半个月的工资,有人捐出了自己的稿费,还有人刚从野外回来就急着来献爱心,甚至有位老人住院也不忘捐赠。众人拾柴火焰高。短短3天,广大爱心市民捐给李嘉炜的善款总额已经突破万元。

10月13日,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慈善协会副会长贺祖涛和该协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来到李嘉炜家,为他送去特批的2000元专项救助金。

10月17日,克拉玛依市福利院面向工作人员举办了为李嘉炜献爱心捐款仪式。院内的老人知道后也主动捐款。截至10月18日,福利院共为李嘉炜筹集善款2490元。

10月18日,客运公司团委收到13个单位团支部380名各族团员青年捐款近1.04万元。

当日,第十九小学全体师生利用课间时间为李嘉炜同学捐

款。一天时间,全校师生共为李嘉炜同学募集善款1万元。

10月14日至18日,(范文网 )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团委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心怀感恩奉献爱心携手共筑美好明天”向李嘉炜同学献爱心捐款活动,154位医护人员捐款6000余元。

网友捐款真温馨

网友“幽幽谷123”说,真希望他可以早日康复完成学业。我个人捐了500元,如果后期还需要,我仍然会一如既往地捐下去。他有个伟大的妈妈,他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城市,他身边有这么多关心他的人,所以从现在起我会每天等待,等待嘉炜妈妈有天给我们发来信息说,嘉炜已经康复回到学校!

网友“柠檬2”说,加油!李嘉炜!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奇迹是可以发生的。我也生病了一年,当时觉得没希望治好,但人生总有起伏,坏的总会过去。只要自己不放弃,一切都有可能!振作起来,你还有爱你的爸妈,还有这么多人关心着你,打起精神会战胜疾病,因为人生充满着可能!

“克拉玛依不仅盛产石油,更盛产爱心!看到那么多人慷慨解囊,我觉得自己做个克拉玛依人很自豪。我们8个人的部门今天也凑了1000元捐了。现在,我们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实质性的力量!”“飞翔的骆驼”发帖说。

油城市民捐款45万

得知李嘉炜患白血病的消息,克拉玛依市团委发出募捐倡议,得到全体市民积极响应。截至10月20日,已募集善款45万多元。

克拉玛依市团委书记卢磊磊说:“全市团员青年和广大市民在这么短的时间把捐款募集到团委来,我真的为克拉玛依每一个捐助的团员青年为孩子献出的爱心感到自豪。希望社会各界企业家、有爱心的人士能关注每一个困难的青少年家庭,希望青少年爱心助医项目能够在大家共同的关心、关注下能够持续地走下去,让更多的像李嘉炜这样的孩子能够受到捐助,让更多孩子也拥有和正常人一样有生存的权利。”

据了解,除购买自费药物和支付相关辅助治疗费用外,李嘉炜前两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实际发生的治疗费共约20余万元。李嘉炜及家人已收到克拉玛依市各界爱心人士捐款10万多元,已基本能够支付其下一阶段的治疗费。而第四阶段的治疗费用也将由刚成立的“青少年爱心助医的项目”来支付。

由于募集的善款数额远远超过李嘉炜治疗的需要,克拉玛依市团委与市慈善总会经过协商,决定共同设立克拉玛依市首个针对青少年大病助医的帮扶项目“青少年爱心助医项目”。

根据项目协议,项目中的资金将优先确保李嘉炜的医疗救助,结余资金将用于救助克拉玛依市辖区其他因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少年。

克拉玛依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赵娣表示,在接受市团委设立的45万余元“青少年爱心助医项目”款后,将会把这些基金款纳入市慈善总会账户,并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并承诺克拉玛依市慈善总会会用好大家捐的每一分钱。

11月15日起,李嘉炜开始化疗。他住在北京解放军307医院。在住院期间,朱红兰接到采油二厂潘女士、风城作业区小李姑娘发来的短信,鼓励她和李嘉炜鼓起勇气,好好治疗,这让她身在外地也感到家人般的温暖。她也非常感谢油城广大市民对她的帮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爱祖国爱家乡的诗下一篇:安全自查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