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复习整理

2022-12-06

第一篇:access复习整理

ACCESS复习知识点

第一部分

数据库管理系统部分 第1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

1. 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 2. 数据库模型的种类及含义 3. 关系模型及关系运算 第2章 创建数据库

一、 Access的基本知识

1. Access的基本对象 2. 操作窗口、工作环境

二、 表的建立及使用

1. 数据库的创建、数据库的使用 2. 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 3. 输入数据

4. 表间关系的概念及建立

5. 查找数据、替换数据、排序记录、筛选记录

三、 表的维护及美化

1. 修改表结构(添加字段、修改字段、删除字段、重新设置主关键字) 2. 编辑表内容(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复制记录) 3. 调整表外观(改变字段显示次序、调整行高和列宽、隐藏和显示列、冻结列、设置数据表格式、改变字体显示) 第4章 查询

一、 查询的基本概念

查询种类、查询视图、查询条件(运算符、函数、表达式)

二、 查询的创建及操作

1. 使用向导创建(选择查询、交叉表操作)

2. 使用设计器创建(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SQL查询) 3. 在查询中进行计算、运行查询、编辑查询中的字段、编辑查询中的数据源、排序查询的结果

三、 SQL的查询功能 1. 简单查询

2. 简单的连接查询 3. 嵌套查询

4. 特殊运算符、排序

5. 简单的计算查询和分组计算查询 6. 利用空值查询

四、 SQL的其他功能

1. 维护功能(插入、更新、删除)

2. 定义功能(定义表、修改表、删除表) 第二部分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第5章 窗体设计

一、窗体的基本概念

1 窗体种类、窗体视图、窗体的带区(节)

二、窗体的创建及应用

1. 使用向导和使用设计器创建窗体

2. 常用控件的含义及种类、在窗体中添加和修改控件、设置控件的常见属性、设置窗体的常见属性

第6章 宏

一、宏的基本概念

1. 宏的定义和特点 2. 宏组的概念 3. 创建独立宏 4. 运行独立宏 5. 调试独立宏

二、嵌入宏的概念与基本操作

1. 创建

2. IF宏操作、FindRecord、ApplyFilter等常用宏操作

三、数据宏的概念与基本操作 第9章 报表

一、报表的基本概念

报表视图、报表分类、报表的带区(节)

二、报表的创建及打印

1. 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2. 使用设计器编辑报表

3. 在报表中进行计算(建立计算字段、报表的排序与分组) 4. 设置页面、预览报表、打印报表

第三部分

数据库应用系统高级开发 第7章 VBA程序设计初步

一、VBA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1. 程序、高级语言程序的运行方式

2. VBA编程环境(进入VBE、VBE界面)

二、VBA程序设计基础

1. 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内置函数) 2. 程序流程控制(赋值语句、选择语句、循环语句) 3. 数组(数组的定义、数组处理)

4. 程序调试中常用的窗口(立即窗口、本地窗口)

三、模块和参数调用

1. 标准模块和类模块的概念; 2. 过程和函数的概念、区别; 3. 过程和函数的定义与调用; 4. 各种变量的概念;

5. 参数传递中传值与传址的区别。

第二篇:总复习词语整理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左冲右撞 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行色匆匆 奇妙无比 不拘一格 年过花甲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可见一斑碧空如洗 波涛起伏 水落石出 百折不回

牙牙学语 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缝缝补补 大吃一惊十指连心 流连忘返

身无分文别具一格

溜之大吉 怒目圆睁 兴高采烈 和蔼可亲 闪闪发光 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纷至沓来 世外桃源 从天而降

生命垂危 风雨同舟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马马虎虎恍然大悟 北风怒号 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

牛毛细雨 结结巴巴 大病新愈 抑扬顿挫 相依相随 焦躁不安漫不经心 久别重逢 横遭不幸 震耳欲聋

浴血搏杀 不甘落后 千方百计 哭笑不得 长途跋涉 大摇大摆无影无踪 微波粼粼 有朝一日 大洋彼岸

不解之缘 暗无天日 眼冒金星 一反常态 为所欲为 暑去寒来不在话下 窃窃私语 无言以对 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 古色古香 余音绕梁 不落窠臼雅俗共赏 美不胜收 脍炙人口 曲高和寡

妙笔生花 阳春白雪 笔走龙蛇 不同凡响 六下四字词语复习

幼稚可笑 不慌不忙 一拥而入 满脸横肉 怒气冲冲

聚精会神 自言自语 震天动地 千钧一发精兵简政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茁壮成长 高楼大厦 满目琳琅

毫不犹豫 顶天立地 千方百计 争先恐后专心致志

津津有味 如饥似渴 欢呼雀跃 兴高采烈 小心翼翼

整整齐齐 焕然一新 熠熠生辉 水花四溅流光溢彩

清澈圣洁 沁透心脾 星光灿烂 等量齐观 锱铢必较

高山深涧 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 黄沙漫天攀山越岭

勘测线路 赞叹不已 泱泱大国 默默无闻 问长问短

可敬可亲 绝口不提 念念不忘 嘘寒问暖端汤喂药

坐北朝南 高高在上 一模一样 非分之想 初出茅庐

举世闻名 功成名就 如饥似渴 一干二净成竹在胸

迫不及待 不可磨灭 别具一格 不假思索 接二连三

莞尔一笑 始料未及 羞羞答答 缩手缩脚无拘无束

书声琅琅 议论纷纷 人才济济 大名鼎鼎 千里迢迢

风尘仆仆 文质彬彬 衣冠楚楚 世世代代日日夜夜

原原本本 浩浩荡荡 曲曲折折 朝朝暮暮 口口声声

支支吾吾 刮目相看 神机妙算 无价之宝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 大大方方 客客气气 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一饮而尽

结伙成队 请勿自误 说时迟,那时快

拖男挈女

伸头缩颈 抓耳挠腮 力倦神疲 拱伏无违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开卷有益 一去不复返 千门万户 赤裸裸

音容笑貌 富甲一方 困惑不解 腰缠万贯解囊相助

大公无私 哆哆嗦嗦 暖和暖和 摇摇摆摆 寒风呼啸

汹涌澎湃 干干净净 闪闪发亮 海风呼啸心惊肉跳

自言自语 忐忑不安 自作自受 魁梧黧黑 缝缝补补

一动不动 天涯海角 乱石野草 日晒雨淋恐惧万分

不露声色 赞叹不已 稀世珍宝 举世闻名 三足鼎立

一言九鼎钟鸣鼎食 风俗世情 掩映其中 阡陌纵横

波光粼粼 车水马龙 人声鼎沸 热闹非凡 握篙盘索

驻足观看张嘴挥臂 鳞次栉比 五光十色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繁荣昌盛 戛然而止 笔笔精到 意思不苟

惟妙惟肖郑人买履

和蔼可亲、闪闪发光、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纷至沓来、风雨同舟、生命垂危、从天而降、世外桃源、

心惊肉跳、大吃一惊、缝缝补补、自作自爱、自言自语、流连忘返、怒目圆睁、十指连心、溜之大吉、

身无分文、兴高采烈、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寝食不安、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碧空如洗、

波涛起伏、水落石出、百折不回、牙牙学语、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

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年过花甲、怦怦直跳。

微波粼粼、有朝一日、大洋彼岸、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

不在话下、窃窃私语、无言以对、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

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长途跋涉、大摇大摆、无影无踪、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 分类四字词语

1、形容春天的成语: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2、描写夏天的成语:骄阳似火、汗流浃背、烈日炎炎、烈日当空

3、形容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红叶似火、金风送爽、秋风习习 硕果累累

4、形容冬天的成语: 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白雪皑皑 鹅毛大雪 寒冬腊月

5、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哪吒闹海

6、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洛阳纸贵

安步当车 暗渡陈仓 按图索骥 程门立雪 班门弄斧 兵不厌诈 三顾茅庐

7、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鹏程万里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8、形容知识丰富、学问深广: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学贯中西、博学多才、博古通今

9、描写雨大的成语:瓢泼大雨、狂风暴雨、滂沱大雨、暴雨如注、倾盆大雨

10、描写雪景的成语: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大雪初霁、雪虐风饕

11、描写月亮的成语:明月清风 春花秋月 浩月千里风清月朗 皓月当空 玉兔东升

12、描写太阳的成语:夕阳如丹 夕阳西下 艳阳高照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13、形容人的外貌:美如冠玉、眉清目秀、闭月羞花、国色天香、如花似玉、鹤发童颜

14、形容人很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座无虚席、门庭若市、高朋满座

15、形容工作认真的成语:一丝不苟、全神贯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16、表示能说会道的成语: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伶牙俐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17、描写人物品质成语:平易近人、持之以恒、废寝忘食、临危不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8、描写人物神态的: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炯炯有神眉开眼笑、愁眉苦脸、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19、描写人物仪态、风貌的成语: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容光焕发、 20、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走马观花、扶老携幼、手舞足蹈、促膝谈心、前俯后仰、跋山涉水

21、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悬梁刺股、程门立雪、囊萤映雪、凿壁借光

22、表示诚信的成语:拾金不昧、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光明正大、光明磊落、路不拾遗

23、表示能说会道的成语: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伶牙俐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24、含有夸张的:地动山摇 惊天动地 气吞山河 震天动地 气壮山河气贯长虹 顶天立地

25、含有比喻的:呆若木鸡 心如刀割 泪如泉涌 光阴似箭 胆小如鼠挥汗如雨 视死如归

26、形容时间的成语:快: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岁月如流、稍纵即逝

慢:一日三秋、度日如年 如隔三秋

宝贵:尺璧寸阴、一刻千金、一寸光阴一寸金

27、描写高兴的: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手舞足蹈、喜笑颜开谈笑风生 兴高采烈

28、描写发怒的成语: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怒气冲天

29、描写害怕的成语: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惊心动魄 心惊肉跳 心惊胆寒 30、描写伤心的成语: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呼天抢地 失声痛哭

31、形容焦急不安的:坐立不安、心急如焚、焦急万分、心急火燎迫不及待 燃眉之急

32、含有意思相近和相反的成语:欢天喜地、开天辟地、惊天动地 瞻前顾后、南腔北调、南征北战

33、含有两个“看” :高瞻远瞩、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察言观色、瞻前顾后、熟视无睹、

34、

一、三字是近义词的成语:挑肥拣瘦、赴汤蹈火、抓耳挠腮、扶危济困、丢三落

四、唉声叹气

35、含有早晚意思的: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早出晚归、危在旦夕、朝夕相处

36、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37、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千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东逃西散

由此及彼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以少胜多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38、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胸 惊慌失措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垂头丧气 嬉皮笑脸

39、首尾同字的成语: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天外有天 痛定思痛 数不胜数 举不胜举 人外有人

防不胜防 忍无可忍 闻所未闻 40、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 :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想”的成语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想得周全(深思熟虑)想得混乱( 胡思乱想)想得厉害(浮想联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想得荒唐(痴心妄想) 想得离奇(异想天开)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人才多(人才济济) 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 困难多(千辛万苦)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花样多(五花八门) 三字俗语类

1、(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2、(笑面虎)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3、(地头蛇)强横无赖,称霸一方的人。

4、(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5、(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

6、(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

7、(井底蛙)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

8、(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9、(千里马)得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10、(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11含近义词:东张西望

千辛万苦 胡言乱语 左顾右盼 千言万语

东奔西走 千言万语 大呼小叫12含反义词:出生入死 水落石出

取长补短 顶天立地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13ABAB:哗啦哗啦 研究研究 比划比划 指点指点

14.ABCC: 神采奕奕

千里迢迢 小心翼翼 兴致勃勃 喜气洋洋得意洋洋 15.AABB: 红红火火 明明白白 模模糊糊 弯弯曲曲 清清楚楚 16.AABC: 津津有味

恋恋不舍 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彬彬有礼

17.ABAC: 相辅相成 载歌载舞 相亲相爱 无欲无求 18.ABCA: 年复一年 难乎其难 天外有天 数不胜数 知法犯法 将心比心 以毒攻毒

含数字:一心一意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五颜六色

: 将计就计

第三篇:圆的整理复习教案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师:圆的这一单元我们已经学完了,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圆的世界,一起来复习圆的知识。

二、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梳理了圆这一单元的内容,请大家拿出你整理的作业。下面先请大家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将你遗漏的知识用红笔补充上。之后我们进行展示。

师:老师给大家提两点建议,一是希望汇报的同学能具体介绍一下本单元你都整理了哪些知识,二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认真倾听他的汇报,因为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如果你觉得她哪方面知识整理的还不完整,一会可以加以补充。

师:圆的认识信息窗,你有什么收获? (1)圆的认识

预设生:在圆的认识中我学习了圆的各部分名称: ①包括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②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③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④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⑤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师板书圆心、直径、半径)

生:我的发言结束,谁还有疑问或补充?

预设生补充:(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有无数条

1 对称轴,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用圆规画圆)

预设生补充:要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圆规两角应叉开几厘米?

预设生补充: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这句话对吗?

预设生点评:你说的知识点很全面,对于知识掌握的非常准确,让我们受益匪浅......... (2)圆的周长

谈话:圆的周长你又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了围成圆的曲线圆长度就是圆的周长,我们还用“化曲为直”的方法得出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是:C=πd

C=2πr

(板书:周长

化曲为直)

预设生:谁还要补充?( 圆周率,半圆周长)

预设生: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14倍。 这样说行吗?

预设生:半圆的周长就是这个圆周长的一半。

生评:„„

(3)圆的面积

谈话:在圆的面积中,你又学会了什么?

预设生:在圆的面积中,我知道了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我们用“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是:S=πr² (板书:面积

化圆为方)

预设生:谁还要补充?(圆面积推导过程、半圆面积,环形面积) 生评:„„

(师来到黑板前)同学们能抓住主要内容,并注意到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我们今天的交流,大家一定对圆这部分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同时我们的整理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看到同学们整理的作业,老师觉得你们很了不起,你们发现了吗,半径、直径、周长、面积,这些知识要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师结:大家看,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了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图。 我们学习就是为了学以致用,看看大家应用的怎么样? ..........................

二、找好题:

(一)大家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谁能找一道你认为好的题目考考大家,并跟大伙分享一下你认为好的原因是什么?

(二)看来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希望同学们能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更多的实际问题。老师这就有一道实际问题,看看你能帮老师解决吗?

1、我去吃比萨,点了一分12寸(直径)的比萨,服务员说;“对不起12寸的比萨卖完了,您可以点一份9寸的和一份6寸的,这样价钱一样,还比12寸的比萨要多。”你认为这样划算吗?(比萨的厚度是一样的)

2、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圆形餐桌,它的直径是2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m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三、总结谈收获:

谈话: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不但对圆这部分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整理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高,对自己的整理一定会发现很多不足之处,请同学们在课下进一步完善,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四篇:医古文复习整理

中药专业医古文知识点整理

考试可能情况:

单选(10个,每题1分,五选一)

多选(5个,每题一分)

有词语和语法,如词类活用

填空(15个,每空1分)

文章提要,或与工具书有关,如我国第一部字典,字的偏旁部首,查虚词,查笔画、工具书编排方法,汉字等

简答(10分,四道题)

主要出现在工具书和汉字部分,各两道,并有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的简答题。解词(15分)

翻译(20分,5或6个)

句读(阅读理解,25分)

解词,回答问题

古文部分

《扁鹊传》

《史记》,汉,司马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的三千多年的历史,一百三十篇,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 翻译:有个叫长桑君的客人到客馆入住,只有扁鹊认为他是一个奇人,时常恭敬地对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普通人,他来来去去有十多年了,于是叫扁鹊和自己坐在一起。

2、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翻译:扁鹊说:“他的血脉是正常的,你有什么惊怪的?从前秦穆公曾出现这种情形,昏迷了七天才苏醒。现在你们主君的病与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会痊愈。”

3、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翻译:知道疾病外在的表现就能推知内有的原因,知道疾病内在的原因就能推知外在的表现。人体内有病会从体表反应出来,在千里之内,确诊的根据有很多,难以详尽地列举。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翻译:假使明智的人能预先知道没有显露的病症,能够让好的医生及早诊治,那么疾病就能治好,性命就能保住。人们担忧的,是疾病太多,医生忧虑的,是治病的方法太少。

《华佗传》

《三国志》,晋,陈寿,纪传体分国史(断代史)。

1、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翻译:(华佗)在徐州一带求学,通晓各种儒家经典著作。沛国的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

2、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系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翻译:就像华佗所说的那样,(病人)立即吐出一条蛇(寄生虫),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到华佗家去(拜谢)。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自言自语说:“像是遇见我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寄生虫就是证明。”

3、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系,宜含宥之。”

翻译:因此把华佗押解交付许昌的监狱,审讯验实(华佗)服罪。荀彧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

4、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翻译:华佗对吴普说:“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疲惫罢了。运动则水谷精气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如同转动的门轴不会腐朽一样。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书》,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刘向、刘歆父子根据《别录》和《七略》编纂,我国现存第一部官修群书目录,收书38种,596家,13200余卷,分类简述其学术思想的源流演变。

七略: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方技略: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

微言大义:多以精当的言辞阐述儒家经典的要义。

1、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肴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翻译:战国合纵连横,真假纷争,诸子百家的言论混乱。到了秦朝担忧这种状况,于是烧毁书籍,使人民愚昧。

2、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剂和之所宜。

翻译:医经,是推究人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的本源,用来阐述百病的根由和生死的界限,进而用来研究针刺、砭石、汤药、艾灸施用的范围,探讨各种药物的恰当配伍及其适宜的病症。

3、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翻译:经方,是根据药物寒温的特性,估量疾病的深浅,凭借药物的作用,依照人对四气感应的适宜情况,来辨别五脏六腑所适用的各种性味的药物,配伍成寒凉与温热的药剂,用以疏通闭塞、解除郁结,使病人恢复健康。

《<本草纲目>原序》

王世贞,明,文学家,戏曲理论家。

1、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

翻译:我观察他这个人,润泽的相貌,清瘦的身躯,言谈兴味浓厚,真的是普天之下仅有的一个人。

《大医精诚》

孙思邈,唐,医学家。《备急千金要方》,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精”指医技精湛,“诚”指品德高尚。

1、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

翻译:如果对最为精妙细微的事情,用最为粗浅的思维方法去探求,难道不危险吗 。

2、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翻译:如果有生病受苦的人前来求救的话,不得询问他们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关系亲疏、是华夏之人还是四夷之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要完全平等,都像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

3、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翻译:自古以来高明的医生治病,常用活着的动物来救助危重的病人,虽然说动物低贱而人类高贵,至于爱惜生命,人和动物都是一样的。伤害别的生命来使自己得益,万物在感情上共同憎恨,何况人类呢。

4、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翻译:心中怀着救世济民的志愿,所以也琐碎地谈了这些道理,学医的人不可以因我言谈粗俗而以这些道理为耻啊。

《医话四则》

1、又有医人工于草书者,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至于药名,则药铺中人,岂能尽识草书乎?孟浪者约略撮之而贻误,小心者往返询问而羁延。可否相约同人,凡书方案,字期清爽,药期共晓。

翻译:又有擅长草书的医生,医案有的人不认识,关系到的问题还不紧要;至于药名,那么药铺中的人,难道能都认识草书吗?鲁莽轻率的人大概地抓药就会造成祸患,小心谨慎的人来回询问会造成拖延。能不能与同行约定,凡是书写药方医案,字字迹一定清爽,药名一定共识。

2、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翻译:(崔默庵)看见生病的人用手掰开眼睛,看着他吃喝,原来是他眼眶全都肿了,没法睁开。

3、细思其故,得毋来诊时日已西沉,行急而咳亦甚,因之气塞脉乱,乃有此象欤?然惟愈不敢自信矣。

翻译:(我)仔细地想其中的缘故,该不会是(患者)来看病时已经接近黄昏,行走急迫而咳嗽也加剧,因此气机闭塞脉象混乱,才有这种证象的吧?然而(我)思考到这里越来越不敢相信自己了。

工具书部分

定义:

工具书是为满足人们质疑求知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编排形式和查检方法,迅速提供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资料线索的专供查检的图书。

作用:

解释疑难、辅助自学、指示门径、提供线索、搜集资料。

分类:

字典、辞书、书目、索引、文摘、类书、丛书、政书、年鉴、手册、年表。

字典: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

《康熙字典》、《简明中医字典》

辞书:即词典,解释词的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

《辞源》、《中国医学大辞典》

书目:即图书目录,记录图书的名称、作者、卷数、版本,有的还包括学术源流、图书流传、内容评价、收藏单位等。

《中国图书联合目录》、《宋以前医籍考》

索引:又称通检、备检、引得,是把一种或多种书(刊)里的内容编成条目按一定方法编排,并注明出处,专供检索的工具书。

《医学史论文献资料索引》、《本草纲目索引》

文摘:论文摘要,将论文的主要论点简明扼要地摘录出来,以供读者阅读。

《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

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资料的工具书。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太平圣惠方》

丛书:在一个总名称下,把原来单独印行的若干部书籍原封不动地汇编在一起的工具书。

《珍本医书集成》、《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工具书的编排方法:

部首编排法

普通字词典一般采用。《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

笔画编排法

中医药书籍一般采用。《中医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

音序编排法

《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

主题事类编排法

《尔雅》、《方言》等

查找中医文献:

善用目录、索引、类书、丛书。

常用工具书

字典:

《尔雅》,我国第一部训诂专书,第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首创部首编排法,用“六书”理论解释文字。

《康熙字典》,清,张玉书、陈廷敬编撰。

新《辞海》和《辞源》的区别

新《辞海》是用现代方法编写的大型百科性辞书,所收词目以解决一般读者在学习、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为主,并兼顾各学科的学术体系,不收古体字和冷僻字,古义的征引也较少。新《辞源》删去旧版中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方面的词语,增加古汉语词语,修改不正确的注释,抽换并增补较多例证,对出处加注作者、篇名和卷次,从而成为一部阅读古籍的专用工具书。

汉字部分

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现代简化字。

特点:

由图形到笔画,从形意结合到形意分离,从表义到形声,从繁复到简化。

六书:

汉字结构的理论体系,《说文解字》首次全面阐释,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

假借。

象形字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即用简约的写意方法形象地描绘各别的对象。

日、月、人、女、心、手、止、木、鸟、鱼、龙、羊、牛等。

指事字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即在象形字的基础上用符号点明所要表示的局部,所加的符号即指事符号。 本、末、朱、刃、叉、寸、亦、身、母、上、下、中等。

会意字

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即将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利用它们的形体或意义会合时产生的新义来表达。 步、涉、即、既、得、秉、兼、采、益、陟、降等。

形声字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即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组合而成,表意者为形符,表音者为声符。

转注字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字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即利用同音字来记写意义上与其并无关系的字。

来、午、我、难等。

通假字:

古籍中,本有其字而未使用,却借写了当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其它字,而这两个字的意义并不相同,此用字方式称通假或假借。

确定条件:本字与通假字共存,读音相同或相近,要有足够的依据。

古今字:

在一个字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改换形符另造新字,以分担原有字一部分义项的文字现象。

HeavenRain

第五篇:简易方程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方程的意义及解方程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解方程。 2. 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明确列方程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能够熟练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解应用题的能力。 4.养成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地解方程,分析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会灵活运用两种解题方法解应用题。

一、 导入:

提问:1.什么叫方程? 什么叫方程的解? 什么叫解方程? 2.正确判断下列各题,哪些适合用算术方法解?哪些适合列方程解?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1)长方形周长34厘米,长12厘米。宽多少厘米? (2)一个工厂去年评奖,得一等奖的职工56人,得二等奖的职工比得一等奖的职工的2倍还多8人。得二等奖的职工有多少人? 解答后,指名说一说两种方法的区别。

3.教师小结:在解答应用题时,除了题目中指定解题方法以外,都可以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特点,选择解题方法。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84页第1题。 (1)学生独立判断,写在教材上。 (2)汇报自己的判断结果,集体订正。

(3)请学生说说判断的理由。分析:(1)可以采用举例法判断a2>2a是错误的,例如a=2时,a2=2a,或当a=1时,a2<2a。

(2)依据方程的意义判断。

(3)用计算的方法判断,根据乘法分配律,将5(x+1)改写成5x+5,与左边相等。 (4)将x=6代入原方程进行判断。 2.提问。

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3页第1题。 指名板演。

针对学生解方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评和指导。 再让学生根据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互相交流经验与教训。 3.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教材第84页第2题。

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比一比,看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得最好,争取全对。学生完成后进行评比。

4.提问。

列方程解决问题有哪些步骤?验算时要注意什么? 出示教材第83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复习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交流列方程的经验与教训。 5.完成教材第84页第3题。

学生先找到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集体交流并订正。 6.完成教材第85页第6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提问:做画框用的木条长1.8m相当于什么?设谁为x ?等量关系是什么? 小结:木条的长相当于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是宽的2倍,可以知道宽是一倍数,所以设宽是x m,长是2x m。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列方程。

7.完成教材第85页第

7、第8题。

学生读题后,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独立列方程解答。 8.完成教材第85页第9*题。

提问:等量关系是什么?怎样设未知数x ?注意什么? 提示:“要是你给我3颗,我们俩就一样多了”,可见两人相差(3×2)颗。 允许学生列出不同的方程,说出列方程的依据即可。

三、 课堂练习 1.判断,是方程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1)15+x=60 ( ) (2)4x=28 ( ) (3)48÷4=1.2 ( ) (4)6x-4=0 ( ) (5)4x-1>15 ( ) (6)38÷

2( ) 2.看图,列方程。

3.解方程,并检验。

(1)1.2x=7.2 (2)3.54+x=8 (3)0.81÷x=0.9 (4)2.3x=3.91 (5)9.6+4x=24.8 (6)12.8-8x=5.6(7)5x-4×9=24 (8)x+1.5x=10 4.解下列方程。

5.选择恰当的方法解答下列应用题。

(1)妈妈买4千克梨比买5千克苹果多用0.5元,每千克梨2.5元。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2)一种VCD原来售价1600元,比现在售价的3倍还多40元。这种VCD现在售价多少元? (3)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飞机的速度比火车速度的7倍还快60千米。飞机的速度是多少? 6.小明、小华、小刚和小玲四个人一共有45本图书。现在小明的书增加了2本,小华的书减少了2本,小刚的书减少了一半,小玲的书增加了一倍,四个人的书一样多了。他们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7.中国古代数学书中有这样一道有趣的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红点点倍加增。有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层几盏灯?”意思是说:从远处望见七层的灯塔,每一层的灯都是上一层的2倍,塔上一共有381盏灯。求最高层有几盏灯。 8.小朋友们种向日葵,如果每人种4棵,就多17粒种子;如果每人种6棵,就少3粒种子。请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粒向日葵种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真正有本事的人特征下一篇:组织生活主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