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企业优良传统

2022-07-10

第一篇:发扬企业优良传统

发扬延安优良革命传统

发扬优良传统,弘扬延安精神 ——赴延安学习的体会汇报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三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新中国的摇篮,我们心驰神往的人的情怀,也表达了我们的思绪“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我们从儿时起对您就充满着神往和景仰。在纪念五周年之际,党组织开展党章、党史学习系列教育活动,我们有幸被党组织指派赴延安学习。去延安学习,亲身感受延安精神脉搏到激动、兴奋,我们的梦想终于成真。

一、延安概况

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陕西省北部、黄河中游,总面积三千七百多平方公里,人口205万,市区人口33万多人,1931年区,1936年成立陕甘宁边区,1950年改为延安地区专署,1997年撤地设市,市辖一区十二县。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和中华民族发祥以“两圣两黄”(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中华民族圣地黄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驰名中外,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战斗和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使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革命纪念地130多处,被誉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二、走近延安,解读延安 地,被称为“延安时代”或“延安十三年”,使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1982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让人们跨越时空,我们学习小组一行三人,上午启程,下午就到达宝塔山下,“延安到了”,长途跋顿时消散。由于安排学习时间短,日程紧,到达延安后,便紧锣密鼓开展学习活动,瞻仰革命旧址。

刚放下行李,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欣赏起延安的景色来,延安城建筑在一个狭长的“丫”字形的山坳里,四周环山,精巧抬头仰望宝塔山,天高云淡,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宝塔。我们疾步蹬上宝塔山,这里留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和身影;我们信步这里有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省、市、自治区、全军各大单位种下的绿化林;宝塔山上,我们还巧遇陕北民歌手刘爱民,有幸倾听他扬的陕北民歌《兰花花》,当得知我们来自上海,还热情邀请合影。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这是儿时课本对延安的颂歌,从宝塔山俯视静静流淌的延河,延河还是像电影里激荡、电视里的。 在宝塔下,仰望这座千年古塔,体味昨天、今天和明天,山下锣鼓喧天,那是延安男女老少的秧歌舞。延安是朝气蓬勃的,延安是延安是本深奥的书,让我们去时时翻阅,去阅读那博大精深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去走近延安,去体会延安精神的伟大脉搏。下小组缅怀革命前辈、瞻仰部分革命旧址的所见所闻。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这里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及中央红军总参谋部的驻地,六届六中全会等重在会议在这里召战士白求恩、英国记者考贝特兰和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等。

朱德、周恩来、刘伯承、叶剑英、滕代远等先后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席在这里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16篇,毛主席还在这里会见了加拿大红军总参谋部旧址门口有棵槐树,讲解员介绍说:当年,一些警卫员常在树上栓马、树皮被啃掉了一块,朱总司令看见后,就树的受伤处写上“禁止系马”四个字,从此再也没有人在树上栓马了。细微之处体现革命家爱护一草一木的情怀。

杨家岭革命旧址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搬迁延安城北的杨家岭。杨家岭原名杨家陵,中共中央进驻后,改名为杨家岭,先后建礼堂、中央办公厅楼,中央在杨家岭设立机构有: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工部、政研室、财经委、青工部、妇央书记处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也居住在杨家岭(讲解介绍:毛主席就是搬到杨家岭的第一天和江青结毛主席于1938年11月至1943年初在杨家岭居住,写下了许多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民主主义论》等40篇著作。毛主席在这里还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就岭窑洞写的。在杨家岭,毛主席接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指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在见干部时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刘少奇于1942年底至1944年10月在杨家岭居住,写下了党员修养》。

中央大礼堂,1939年开工,1942年竣工,1943年11月,毛主席在这里接见了出席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们作了《组织起来》的重要讲话;194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在中央礼堂召开,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议》;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七届一中全会,选为中央委员会兼中央政治局主席,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称五大书记)。

1946年,中央在大礼堂为朱德举行60寿辰祝寿活动。

现在中央大礼堂仍保持“七大”时的会场情景,主席台上方书有环形标语“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主席台有六面党旗毛泽东、朱总司令的侧面头像。

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

1941年建成,为三层办公楼,因造型似飞机,故当地群众称为“飞机楼”(二层、三层未对外开放),1942年5月2日至2中央宣传部在一楼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文艺工作得90多人,毛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会议人员合影留念,现悬挂在一楼大厅。在这里,我们一行人在工作人员的领唱下和各地瞻仰者同声合唱了《东方红》这首歌。“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是陕北农民李有源即兴唱出的一段民歌,他唱出产党和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唱出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古绝唱。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又名延园,1944年11月,中央书记处全部搬到枣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都搬进枣园。

中央书记处在枣园继续领导了全党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共七大,领导全党和边区人民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作备。

毛主席在枣园居住期间,写下了《学习和时局》、《组织起来》、《关于重庆谈判》等著作,刘少奇在“七大”作的《关于修人民服务》的讲演,苏联驻延安领事馆,位于枣园右山坡上。

王家坪革命旧址 报告》就是在枣园起草的,1945年8月,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刘少奇在枣园代理主持中央工作。张思德的追悼会在枣园举行,志主席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是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林彪、胡耀帮等居。

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八篇。

毛主席在这里会见了美国驻华使节赫尔利,会见了美军观察组,还接见了国民党代表张治中。 毛主席在这里先后写下了《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朱德在“七大”作的《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就是在王家坪起草的,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胡宗南部23万人进攻延席由此主动撤离,转战陕北。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过去称烂泥湾),位于延安城南45公里,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为了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包围与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进军南泥湾,一面守卫陕基宁边区的南大门,一面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产运动。在三年时间里,达到了“平川稻谷香,肥鸭满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物资经费全部达到自给,还能上交公粮丰衣足食,使昔日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

1943年9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视察了南泥湾,毛主席高兴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产没有外援,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以自力更生为主”。旅长兼政委王震等同志受到奖南泥湾在中外享有很高声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五九扬了这种优良传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三、延安窑洞

等多种,窑洞冬暖夏凉,通风透光,亲近大自然。 窑洞是延安最为常见的建筑,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廻异的门窗装饰,成为陕北高大势所趋的风景。延安窑洞有土窑洞、砖窑洞延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同普通百姓一样都住在窑洞中(据讲解员介绍:毛泽窑洞没有房檐,中国有句古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毛泽东不愿低头,后来我们在瞻仰几处革命旧址时,发现毛主席住的全部没有房)。

周恩来在回忆延安时说:“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司令部里(指窑洞)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解放战争”。

在窑洞中,毛泽东写出了大量经典著作和许多诗篇。1940年10月,毛泽东在接见外地来延安的干部时说:“延安的窑洞是最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克思列宁主义”。

延安的窑洞,最平凡,也最有名气,虽然它不轰轰烈烈,但它却有特殊贡献。 安窑洞和它的主人一样纯朴敦厚,不修边幅,素面朝天。 利用这次学习机会,我们走访了延安山坡上的几处窑洞和它的主人,窑洞对南方人来说有些怪异,有些不起眼,甚至有些不可我们每走访一口窑洞,主人都是那么友善,延安人民朴实得像那延安的大枣、小米,敦厚得像陕北的黄土地,由于地理、气候因素,延安部分群众还是相对贫困的,窑洞的主人介绍说:他们年收入不到几千元,窑里的摆设极其简单,有的窑洞带电的东西只这也使我们的学习之旅多了一份沉重,与革命老区人民相比,我们应该知足,应该感到幸福和来之不易,应该常常饮水思源,应该业艰苦奋斗。

四、与时俱进,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回想起延安,感到十分亲切,敬意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略后方,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这块地,还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成长历程,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坡到夺取全国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次胜利,每一个成就,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我们党历来把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宗旨,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并为之而努力,那时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却是在形势下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进党章的。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等思在延安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践表明,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出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思想,这就是实事求是。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优良传统,弘扬延安精神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时指出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贯彻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胡锦涛同“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很重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延安学习之旅,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局限,体会汇报是肤浅的,缺点难免,请领导和同志们多加勉励和谅解。

第二篇:发扬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先进文化和历史研究

世界历史研究所 于沛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担负着振奋民族精神、铸造民族灵魂,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使命。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历史积淀,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国家统一和持续稳定发展的精神基础。我们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将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融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历史科学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使其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发展水平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任何文化都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它是一定社会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对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不断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先进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且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决定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国家综合国力之间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具有强势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才能维护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利益。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使文化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而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制约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创新就成为建设先进文化的重中之重。

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力。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文化又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文化观念的核心是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才提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要就是指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也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进程中,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振奋民族精神、铸造民族魂魄、升华民族品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作用。

重视文化的力量,充分发挥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是对我们党八十年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化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面前,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求,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体现了对文化的要求。就劳动者而言,用什么样的观念来指导劳动,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劳动能力等都与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而劳动者使用的劳动工具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劳动对象的改变,从其实质的意义上来讲,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所以,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文化问题。我们谈文化,主要就是要研究文化在什么样的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在一定的条件下,文化形态的先进与否决定了生产力发展与变化的方向。文化生产力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一种特殊形态,既有其独立性,又作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

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必须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地位,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发展和繁荣我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科学论断,把文化建设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中来考虑,放到整个人类世界历史进程的大局中来考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科学品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不是孤悬于历史进程之外的,它自身也面临一个现代性的转换问题。只有与时俱进,成功地实现现代转型,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才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成为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才能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创新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来发展先进文化。

首先,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决定了文化创新必须在已有的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华的积淀,这种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深厚基础。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是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任务。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华的积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深厚基础。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是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任务。

同时,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问题。一方面学习和借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切忌抱残守缺。我们要有世界历史的眼光和"拿来主义"的勇气,对西方文化有选择地批判地加以吸收;也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自觉摒弃"全盘西化"的错误思潮;要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意识,要有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理性自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这个主流方向。 先进文化应该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包含了当代科学和文化的最新成就,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而不是颓废的、消极的、愚昧落后的、阻碍社会前进的文化。先进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组成部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不仅在其拥有先进的思想道德,还在其拥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思想道德文化决定着整个文化的社会性质,统帅整个文化发展,推动社会经济政治进步。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全球化、多样化和市场化的基本趋势,中国文化怎样才能以其独特魅力,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面对全球化,应坚持全球化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方便快捷地实现了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人们自由进行对话交流,实现对全球文化资源和文化财富的共享。面对文化发展的这种全球化走势,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密切关注域外文化,既要努力学习其优长、吸收其积极成果,又要警惕消极、颓废文化的侵袭;既要反对文化壁垒和盲目排外,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和全盘西化,进而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提升民族文化的品位,突显民族文化的特色。

就文化而言,经济全球化最终会影响到各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通过交流会在某些问题上取得共识,但这种共识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根本改变。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身文化的独立性,同时也就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独立性。民族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规、习俗乃至各种习惯。文化的民族性,实质上就是一定民族与别的民族在文化特质方面最本质、最深刻的区别。任何一种文化的民族性,只要该民族存在,就不可能消失。经济全球化并不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越是弘扬民族精神,越是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面临着继往开来、重铸辉煌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发展先进文化定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上,这是当代中国人民历史性的选择。迎接挑战,就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身固本可御百病不侵,真正有效地抵御西方的文化渗透。 只有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结合在一起,当代中国文化才能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所拥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明沃土、面向世界和未来的现代新型文化 。当前,我们必须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着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创建当代中国新的文化价值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应重视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背景下特别应该强调,坚持文化的民族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二、

我们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先进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精神的和智力的支持,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对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离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失去生存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因此"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在当前世界和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强调这一点,尤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的文化结晶。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的民族精神,主要表现为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的热情和力量聚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上来,为国家统

一、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使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一样,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综合国力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也要有自己的精神。一个民族无论遇到多少灾难和坎坷,但只要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就一定能百折不挠,成就民族伟业,为人类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证明:没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一个民族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同样也不可能自尊自立自强。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成果,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而且使物质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一定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往往后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更加重要。例如,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以一种观念形态蕴藏在每一个民族成员之中,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保持生命力的源泉,一个民族只要朝气蓬勃,始终保持浩然正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就一定充满希望,有光明的未来。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文化,形成了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优良传统的历史积淀,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磨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精华和坚定志向。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群体意识,反映了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内容。有无民族精神,有怎么样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重要条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坚定的民族志向,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千百年来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无数事实,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先是民族精神。它可以加强民族文化的血脉认同和归属意识,加快民族意识的觉醒,激发民族的进取意识和奋斗精神,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中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切实保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民族灵魂,其作用和影响从不仅仅限于精神领域,而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始终激励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自强不息;始终使中华民族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锻造和培育起来的,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与时俱进的概念,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是不断适应时代的进步,从本质上反映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使民族精神不仅体现出时代精神,并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例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今天的爱国主义,是传统爱国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已同爱社会主义、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中华民族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民族精神也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断增强自己的时代品格。时代的发展不断深化着民族精神的内容,使"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新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八十多年来,民族精神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富和发展,使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统一。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始终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基本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的党性党风是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热爱和平等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种文化形态持续向前发展的持久动力,在于体现该文化的内在精神及其个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内在精神及其个性,使该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形态而表现出独特的魅力。而这种“内在精神及其个性”,主要是通过民族精神体现出来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民族精神,已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文化建设的成败,也关系中华民族的存亡。人们清醒地看到,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正利用经济、军事、科技的优势地位,极力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企图建立由西方文化主宰的一统天下。民族精神作为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对于捍卫民族的独立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发掘丰厚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优秀的中国史学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记录,同时也是当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借用龚自珍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这一名言,完全可以说,欲坚持先进文化,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必先为史,首先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历史学历来被称为“文化中的文化”,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通过历史研究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是当代中国广大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始终没有中断,这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和中华民族的历史记载不曾中断,有密切的联系。中华民族精神是在长期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是自远古以来中华文明精华的凝聚和沉淀。中国史学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它在传达丰富的历史信息的同时,还深含着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中国史学对于开展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努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发掘中国史学资源,赋予其崭新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精神,史学将会以其特有的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发挥其孕育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中国历代十分重视本朝和前朝历史的编纂。据《吕氏春秋》记载,早在遥远的夏代,已设有史官。此后,一直延续到清代,史官在为前朝、当朝修史的工作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民族是非常重视总结,并吸取历史经验的伟大民族。中国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强调"述往事"而"思来者",也就是中华民族在走向未来时,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中国历史发展绵延不断,同样,中国史学的发展也绵延不断,无论世事多么艰难,历史矛盾运动多么曲折,但中国历史学和中国历史,都同样表现出不断进步的历史的连续性。正是这种连续性,才使中华民族今天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史学遗产。

一部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发展、培育和弘扬的历史。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同艰苦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中,在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抵御外来侵略,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培育起来的。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虽然历尽艰辛,饱经磨难,但始终能够长盛不衰,这是由血脉相传的中华民族精神决定的。

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心内容之一是爱国主义。丰富的中国史学遗产,是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生动的范例。从史学遗产中吸取爱国主义营养,是新时期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中国史学著述中, 歌颂统

一、反对分裂,歌颂民族英雄、鄙视投降叛卖的内容比比皆是。这不仅仅是史家历史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具体内容,是褒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实践。这些历史文化的浸润和积淀,使它的影响远远超出历史学家的作品,而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心理追求,是独具魅力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中华儿女培养孕育了爱好和平的传统,不断丰富着民族精神的内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爱好和平和热爱祖国、团结统一是一致的,爱好和平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之一,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和世界上其他文明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开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有力地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联系越来越紧密,影响越来越深刻。在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中,中华民族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求同存异,和谐共存。通过吸取了各民族优秀的文明成果,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升华,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在维护国家统一的同时,坚决打击外国侵略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舍生取义、以身许国的英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们不愧是民族的脊梁,正是这些高尚的民族品格和振奋的民族精神,才使西方列强永远无法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回顾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重要的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 每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都会成为时代的主题,与此同时,历史学将发挥独特的、重要的作用。历史研究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历史学家要从书斋中走出,积极投身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去,努力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使其研究回答现实生活发展中提出的问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例如,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和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实际危险。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特别是八国联军的入侵,表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的步伐,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彻底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林则徐、魏源、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志士仁人高扬民族精神,使中国民气为之一振。这时,梁启超以进化论、进化史观为理论基础,发起了“为史界辟一新天地”的“史界革命” ,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序幕。他认为“史界革命”的意义远超出学术本身,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史学是社会的折射,“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中华民族则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梁启超说:“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也”, 而且“天下进化之理,无有穷也,进一级更有一级”。1 因此,他强调历史学的性质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种族盛衰兴亡之迹”,而历史学的精神则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种族盛衰兴亡之故”。2这些认识和“救亡图存”、“求强求富”,弘扬民族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历史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党的领导历来重视学习历史,包括学习外国的历史。毛泽东同志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革命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3邓小平同志也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4江泽民同志给白寿彝教授的贺信中写道:"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不断传承和光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先人懂得从总结历史经验中不断开拓前进。我国的历史,浩淼博大,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也记取了先人们在追求社会进步中遭遇的种种曲折和痛苦。对这个历史宝库,我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加以发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做出新的总结。这对我们推进今天祖国的建设事业,更好地迈向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5 只有坚持文化的创新,才能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样,只有坚持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才能充分地实现史学的功能。将历史研究融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将使当代中国历史科学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因,而永葆青春活力。当前,我们应通过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认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品格,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中国各族人民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003/6

第三篇:感受红色文化 发扬优良传统

里庄小学 祖晓莹

生在沂蒙山,长在沂蒙山,从小,沂蒙精神便在父辈们的叙述中萦绕我的耳畔,让我铭记于心。沂蒙的精神在我的内心占据着极大的位置,激励着我开拓创新、奋勇直前。

沂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历史上,诞生了无数圣贤奇才,如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同样,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也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的沂蒙精神。

一、沂蒙精神之涵

“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 这就是当时伟大的沂蒙人民为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作出的巨大牺牲的真实写照!沂蒙精神可谓感天动地。面对这片红色故土,陈毅元帅曾深情地慨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一)、爱党爱军。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区42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即一个老百姓要养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对这些具有生命危险的困难都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参军拥前,更何况是当前面对沂蒙经济社会的发展,沂蒙人民更不会后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勇于向恶劣的自

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正是这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

(二)、开拓奋进

开拓奋进,是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面对落后的面貌、脆弱的经济、恶劣的生态环境,沂蒙人民勇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顽强拼搏地整山治水、修筑梯田,涌现出了被毛泽东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莒南县厉家寨,“两个肩膀一双手,龙顶山上写春秋”的平邑县九间棚村等一大批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改变贫穷面貌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沂蒙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方向明确,目标远大,沂蒙精神融进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新内涵,从而使沂蒙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焕发了新光彩一一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坚定信心和信念;从生产力欠发达的实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开拓创新精神。

(三)、艰苦创业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磨砺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沂蒙人民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坐等国家援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也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基石。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沂蒙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历史上曾是“四塞之崮,舟车

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特别是受封建剥削和外来势力的压迫,再加上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几乎全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经济基础因而极端薄弱,发展经济遇到了特殊的困难。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磨砺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沂蒙人民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坐等国家援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涌现出了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等一批先进集体,使临沂成为当时的农业先进地区;进入八十年代,又涌现出了宁家沟、九间棚等一批顽强创业的先进集体;九十年代刘家团林村、郭圪墩村等一大批小康村脱颖而出,成为共同富裕路上的领头雁。这一切都表明,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也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基石。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

(四)、无私奉献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坚守道义,耿直忠贞,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造就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三年困难时期,沂蒙人民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向国家交粮3.6亿公斤,油820万公斤,并接收了由政府统一组织来的6万余名灾民;为顾全大局,根治淮河,沂蒙山区有527个村、27万间房屋被拆迁,28万亩良田、5万亩山林被淹没,40多万库区农民舍了家园,生活跌到了贫困线以下;

改革开放年代,王廷江放着“百万富翁”不当,甘愿将自己600多万的合法收入无偿献给集体……他们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正是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

二、沂蒙精神之践

(一)、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限无忠诚。蒙山沂水孕育了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 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被毛泽东称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典型厉家寨;这里还有宛转悠扬、风靡大江南北的一曲民歌《沂蒙山小调》;这里还有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开国元勋陈毅、徐向前、罗荣桓、开国第一将粟裕、谷牧、罗炳辉、抗日英雄张灵甫、张自忠、刘震东等一大批革命英雄群体,留在这一片片充满神奇和静谧的土地上。在沂蒙这块土地上,发生的那一幕幕催人奋进、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至今让人无比动容!

沂蒙精神虽然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它却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升,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老区有20万人参军,百万儿女拥军支前,10万将士埋下忠骨,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在党的培养下,沂蒙精神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形成。这一时期,沂蒙精神内化为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思想品格和为祖国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奉献情怀。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坚持艰苦创业,奋力开拓,建起了江北最大的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城,率先在全国老区中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通电通电话,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创造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奇迹,开创了沂蒙老区崭新的发展局面,充分体现了既继承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优良传统,又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毫无疑问,沂蒙精

神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它又不仅仅属于临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这个意义上,沂蒙精神也是山东的、中国的、世界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沂蒙精神的力量,归根结底是信念的力量。坚定的信念是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这种为人民所选择的信念,体现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人民诉求,引导人民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它是引领人民前进的火炬,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革命战争年代,山东人民从对比中感受到,只有共产党才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翻身得解放,这种信念引领人民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形成璀璨的沂蒙精神之花,形成取得革命胜利的强大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山东人民信念如一,认准了只有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幸福。党的方向成为人民的方向,党的道路成为人民选择的道路,党的事业成为人民为之奋斗的事业。山东人民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山东发展一举跨入全国前列。回顾走过的道路可以发现,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事业发展的凝聚力;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沂蒙精神的重大时代价值,在于昭示我们,只有信念坚定,才能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信念坚定,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是沂蒙精神历久弥新的根源所在。

(二)、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

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

作为沂蒙儿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应该要学习前辈们的大义凛然慷慨赴难的英雄气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破除唯书唯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思维惯性,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冒的创新精神,灵活运用政策,为我所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大无畏的精神,做好一切工作。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一沂蒙精神。作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更应该来弘扬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精髓。沂蒙精神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弘扬沂蒙精神。弘扬沂蒙精神,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将沂蒙精神贯彻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继地发展沂蒙精神,不断赋予沂蒙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92年7月28日,江泽民同志来临沂视察,欣然写下了“弘扬沂蒙精神,振兴临沂经济”的题词。孟良崮战役,沂蒙儿女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倾尽全力,不惜破家支前,支援革命。“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种无私博大的胸怀,感天动地,成就了沂蒙精神的灵魂。沂蒙儿女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沂蒙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永远牢记在心,结合工作实际,永远发扬下去。

《管子》中曾有过“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作为地地道道的沂蒙人,生长在沂蒙这片热土上,我深深的感

受到沂蒙革命区的“红色精神”。 一首《沂蒙山小调》响彻天地,那优美的旋律,朴素真切的歌词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人,也让“沂蒙精神”如歌曲一样氤氲我们的心,让“沂蒙精神”站在时代的前面,引导着我们开拓创新,去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巅峰

第四篇:感受革命精神 发扬优良传统

——学校组织党员干部赴刘少奇、焦裕禄纪念馆参观学习

为进一步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我校在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 7月5日,在校长关林柏、党委书记赵世平的带领下,组织学校近50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赴河南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与开封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逝世处)参观学习。

焦裕禄纪念园位于河南省兰考县城北关原黄河故堤沙丘上,始建于1966年2月,占地面积91.7亩,由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和焦桐林组成。焦裕禄纪念园自兴建以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习近平、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李长春、贺国强、李源潮等中央领导曾亲临纪念园视察,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弘扬焦裕禄精神。

在焦裕禄烈士纪念园里,大家面对焦裕禄同志的陵墓鞠躬致敬,深切缅怀为破解兰考“三害”而奉献毕生心血的焦裕禄烈士。接着大家参观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观看了焦裕禄同志生前工作和生活图片,缅怀焦裕禄同志光辉的一生。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生动的重现了焦裕禄同志当年访贫问苦、带领群众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场面,真实反映了焦裕禄同志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感人事迹,再现了“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高大形象。短短几十分钟的参观,大家的思路跨越了焦裕禄同志平凡而伟大的风雨历程,重温了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都被焦裕禄同志忠心耿耿地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吸引和感动。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理论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逝世处)位于开封市北土街10号院,这里原来是开封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陈列馆座西朝东,大门上方馆名《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为薄一波题写。前院南北两侧培上有大型碑刻,分别镌刻有刘少奇同志《记共产党员的修养》手稿局部和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彭真等领导人的题词。前厅门上悬挂着邓小平题写的的《缅怀刘少奇》匾额。“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制造伪证,罗织罪名,残酷迫害刘少奇同志。1969年10月17日,重病中的刘少奇同志被秘密送到开封“监护”,在开封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27天,1969年11月12日凌晨6时45分蒙冤致死,造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然而,正如刘少奇同志在处境最艰险时所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刘少奇同志,他为中国人民建立的功勋将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为了世代缅怀这位历史伟人,现在他逝世旧址建立了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并将此处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小学德育基地。

跟随着讲解员,广大党员干部看到了刘少奇同志生前的照片,瞻仰了他的遗物,聆听了他的故事。在一个个有关他感人至深的故事里,感受着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艰苦奋斗、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对人民对党的无比忠诚的赤子情怀。

通过此次参观,党员干部对刘少奇、焦裕禄同志的生平、故事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对他们的无私奉献、立场坚定、高尚的道德情操等留下了深刻印象,极大加深了对党性的认识,增强了全体党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激发了发扬先烈革命精神的决心和信心。

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刘少奇、焦裕禄同志为榜样,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把这次参观学习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把学校工作做得更好。

第五篇:发扬优良传统创新双拥工作

米东南路街道辖区没有驻军部队,只有退伍军人、伤残军人和军人家属。街道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区双拥办指导下,以支持部队全面建设为方向,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基础,结合街道实际,勇于探索,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积极创新,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军民共建活动,有力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推动和促进了军地建设双发展。

一、 重视“双拥”工作,努力确保工作开展

街道党政领导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双拥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工作任务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每年街道在春节期间组织军属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针对变化情况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共议全年双拥共建工作思路。确定了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出发点,以构建和谐社会共筑和谐社区为落脚点,积极开展富有时代特点和区域特色的双拥共建活动。共同把街道辖区双拥工作向和谐社区建设延伸的工作思路。

二、 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八一”前夕,通过军属座谈会,共商庆祝建军节系列活动计划,制定庆“八一”活动方案。

1、由街道利用夏日文化广场举办军民联欢文艺演出,欢庆建军节;

2、在辖区开展对优抚对象慰问、帮扶及“关爱功臣”活动。

3、各

社区举办一次纪念建军节征文活动,营造军爱民、民拥军热烈的节日氛围;

4、街道组织召开一次军属联席会议;

5、街道领导分片走访慰问驻区部队广大官兵;一是在建军节拓展共建新领域,构建和谐新社区。街道7个社区同军人军属结共建对子,各社区以秧歌队、文艺宣传队等队伍与军人军属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促进了军民共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同心社区利用宣传栏、橱窗、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双拥和国防知识,宣传军民团结的优良作风,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军民做好双拥工作的政治热情,增强全民国防和爱国拥军观念。众和社区组织社区军属进行了一场乒乓球比赛并一同包饺子共庆“八一节”,还举办了伤残军人、英模功臣座谈会,老战士、老军人们畅谈英雄岁月,感谢党和政府所给予的关怀和重视;天化厂离休老军人郭玉田连续两年每年捐款二千元资助贫困大学生,在他弥留之际嘱托家人继续捐款;虹桥社区为军人家属和子女演国防教育电影;龙泉社区开展了“趣味民族运动会”吸引群众参加,设立了拥军奖;兴业社区慰问了消防中队官兵;小水渠社区邀请军属参加社区夏日文化广场活动;夏日文化广场军民联谊晚会现场气氛热烈,军民热情高涨,千余名社区居民与军人军属共同表达着双拥共建的“军民和谐鱼水情”;二是军警民携手,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突破。街道紧紧围绕新形势、新要求,拓展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的领域和外延,从单一走向复合、从结对共建发展为整体共建,使地区军民共建之树常青、硕果累累。街道曾先后多次区评为“双拥工作先进单位”。

三、 从四方面入手抓好国防教育

一是坚持组织预备役人员“军事日”活动制度,定期开展军事训练活动。八一前夕,米东南路街道组织预备役人员及复转军人20余人,到区武装部训练场进行了军营训练体验日活动,组织了射击比赛。二是抓好民兵的国防教育。街道将200名名兵分为4个民兵连,定期组织学习了《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并依据总政颁布的《民兵誓词》和《中国民兵之歌》,组织民兵进行宣誓和学唱。三是抓好社区国防教育。在9月15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组织了国防教育进社区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并在各社区安装了室内宣传牌。利用社区网络平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办法》。四是街道国防教育工作坚持贯彻全民参与、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全面普及居民的国防知识,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责任感,提高全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四、 认真做好优抚对象各项政策落实

我街道目前有优抚管理对象9人(伤残军人4人、参战参核5人)、烈属3人、服现役军人39人。街道民政办始终把抓好落实优抚对象各项政策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开展助困解难、结对帮扶月月走访等系列活动。认真贯彻《军人怃恤优待条例》、《优抚对象医疗减免办法》,落实好优抚对象的各项政策和生活待遇。为9位优抚对象订阅了报纸,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春节、中秋节、“八一”等节日对优抚对象进行了走访慰问,慰问金共计一万余元。 街道多年

来坚持为部队官兵“办实事,动真格”、“求发展、讲实效”,为了解除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在部队服役。近年来街道办事处共接收转业干部6名,安置随军家属4名。认真解决了部队家属就业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

五、 几点体会

一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双拥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能力,才能使双拥工作在创新发展中得到提升;二要适应部队需要,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教育拥军,才能真正做好支持军队建设的各项工作;三要军警民地密切配合,树立“稳定就是大局”的意识,才能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四要“活动经常化”扎实开展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才能做到工作落实、富有成效;五要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国防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完善和深化国防教育。

多年来,街道发扬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双拥工作新思路、新途径,努力做好各项双拥工作。通过扎实有效地双拥工作,实现了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国防教育广泛深入,军民共建富有成效,拥军优属政策落实,拥政爱民成绩突出,军政军民关系融洽,不断开创街道双拥工作的新局面。

米东南路街道双拥办

2013年3月10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发展党员整改措施下一篇:服装公司介绍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