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挫折与应对

2023-01-11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挫折与应对

22 心理应激与挫折的应对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下列对心理防卫机制描述正确的是:

A. 是个体在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和适应环境时无意识采用的心理策略

B. 是指个体采取措施解决现实问题,以免受挫折的打击

C. 是当事人有意识应用的防卫机制

D. 这种策略的运用,往往并不能减轻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

2) 霍姆斯-拉赫压力测试中,下面哪一项的得分最高:

A. 工作或业务改变

B. 住所改变

C. 丧偶

D. 结婚

3) 挫折具备哪些条件:

A. 具有动机和行为

B. 引起挫折的因素和境遇

C. 挫折引起的情绪状态和体验

D. 以上都是

4) 下列哪一项属于不良应激因素中的急性应激源:

A. 自然灾害

B. 失恋

C. 离婚

D. 工作压力

5) “丧失自信、失眠、高度紧张、肌肉抽搐、消化道溃疡”以上症状出现于压力发展的哪一时期:

A. 警示期

B. 抵制期

C. 衰竭期

D. 以上都不是

6) 常见的心理减压法:

A. 阅读减压法

B. 运动减压法

C. 社交减压法及心理咨询减压法

D. 以上都是

第二篇:挫折应对与意志力培养带给我的心理成长

内容摘要:人生在世难免会经历些风风雨雨,从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更多时候面临的是所谓的“暴风雨”,例如:竞选失败、考试挂科、违纪处分、友情爱情不顺利等等。挫折会使我们感到痛苦,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激励着我们不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意志力不断得以培养和增强,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具有火热的感情、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挫折。这样,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关键词:人生,大学生,心理成长,挫折,意志力

内容:

一、什么是心理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往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是需要无法满足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要素:挫折情景和挫折感受,两者密切关联。挫折情境是引发挫折感受的条件,挫折感受是受挫者心理不能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但两者并不是必然的关系,同样的挫折情境,由于不同的人的需求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不同。

二、大学生心理挫折的应对方式:

(一)正确认识挫折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挫折也是如此。从消极方面看,一个人在遭遇挫折时,就挫折事件而言,是令人痛苦的。从积极方面看,人在挫折面前若能冷静下来,沉着面对,挫折就有可能成为激发人上进的力量,在与挫挫的抗争过程中,自己的性格和意志得到磨炼,使自己在挫折中成熟起来,挫折就可能成为事情的转机。相反,一个人总是生活在顺境中,可能会使人过于安逸,在真正遇到困难时反而会使人措手不及。所以,挫折是一种困境,但也是一个机会,只要能坦然面对,并树立起战胜挫折的信心,就可能从困境中解放出来。 (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

从本质上说,目标只是一种愿望,与活动的实际结果不一定是相符合的,但若目标过高,可能会引发挫折感。另一种情况是目标过低,这样的目标容易实现,似乎不会出现挫折感,事实不然。抱负水平过低,虽然容易实现目标,但这目标的实现不会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感,对他的自信心、自尊的增强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会埋没他的潜能,压抑他的个性。所以,在确立目标水平之前,个人首先应对自己的情况和从事的活动进行审慎的分析,了解自己之所长和所短,了解所从事的活动的性质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活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三)合理运用心理防卫机制,缓解心理压力

如遇到情感挫折时大哭一场;在与人交往发生矛盾时去打一场球;在情绪激动时去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在心中有烦恼自己又无法排解时去找人倾诉等。这些心理防卫机制的运用,使自己的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对心理压力的缓解是有帮助的。相反,如果这些不良情绪不能得到合理的宣泄,在过度的焦虑状态下,人的注意范围会变窄,思维的灵活性会降低,这时反而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甚至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三、什么是意志力?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意志力可被视为一种能量,当人们善于运用这一有益的力量时,就会产生决心。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人们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有意志力作保证。

四、.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力是一个心理因素,意志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坚定的信心,产生意志力。一个人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就会努力奋斗,不顾暂时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他会积极地克服困难,战胜失败。这是信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因此要有毅力,一定要培养信心,若信心不足,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就很容易退缩。

2.目标明确,实事求是。不要说诸如此类空空洞洞的话:“我打算多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或“我计划多读一点书”。而应该具体、明确地表示——“我打算每天早晨步行45分钟”或“我计划一周中

一、

三、五的晚上读一个小时的书”,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奋力前行。同时,树立无法实现的目标,最坚强的意志也无济于事。而且,失败的后果会将最终使自己再试一次的愿望化为乌有。在许多情况下,将单一的大目标分解或许多小目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3. 积极行动,产生意志力。有了计划,人们就要积极行动,这就犹如登山,不要站着不动,不要为眼前的高山所吓倒,唯一可能做的事情是在选择如登山路经之后,就立即行动,只有行动才能缩短攀登着与山顶的距离。多走一步,就会多一份信心,就会多产生一份意志力。对待行动,要持这样一种心态,多走一步,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因此,行动,不停地行动,这是最佳的选择。终日所思,不如一时所做。

4.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来保证毅力。许多人很容易受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害怕失败带来财产的损失,害怕别人的批评。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会损害人们的意志,使人们不再对他们的目标投入金钱、热情、精力、时间,甚至半途而废。要努力克服消极心理因素,在这方面,可以与赞同自己的朋友结成同盟,来鼓励自己的积极心理,特别是信心,激发自己对目标的热情,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意志力来实现目标。对意志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习惯。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良好的习惯成为潜意识中的东西,那么,一切将出乎于心,出乎于自然,不会因为对目标的坚持不懈,而需要特别坚强的意志,忍受内心的煎熬。

五、结束语

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今后不管遇到任何挫折困难,我都会以那份坚持,执着,认真努力走好今后的每一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I Can!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挫折及其应对

汉台区武乡镇西村小学

孙佳佳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挫折及其应对

【内容摘要】

教师的心理挫折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本文分析了造成教师心理挫折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指出了可能造成教师心理挫折的几种心理冲突。所以,帮助个人消除挫折是学校管理者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者要正确看待和谅解遭受挫折的个人,开展心理咨询,进行思想教育,改善环境,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同时,自我调节也是十分必要的,受挫者可以宣泄情绪、注意转移、原谅自己,恢复自尊、把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这样,才能摆脱挫折的影响,步向成功。

【关键词】 教师

心理挫折

管理

① 什么是心理挫折?它的危害是什么? ② 研究中小学教师心理挫折的意义。 心理挫折,是个人产生的失败的心理体验。

教师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同其他职业一样,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挫折体验。面对挫折,有的教师不能很好地适应,不能采用适当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同时又缺乏他人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就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出现。

一、造成教师心理挫折的因素

教师心理受挫的因素一般可以分为客观的因素和主观的因素。 1.客观因素

造成教师心理挫折的客观因素有:政策法规贯彻不力,思想工作缺乏实效、学校管理的作风和方法不当、学校组织内人际关系不良、工作安排不当、学校环境不良等。

第一,政策、法规贯彻不力,思想工作缺乏实效。对尊师重教的政策、法规贯彻不力,不可避免地造成教师的心理挫折,其影响之深远不是一般挫折可与之相比的。例如,在某些地区,“尊师重教”的政策贯彻不到位,甚至发生拖欠教师工资、挪用教育经费等现象,这必然会对教师身心造成极大伤害,成为严重的心理挫折。另外,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力,对教师进行思想工作的方法不当,出现简单化、形式化的做法,态度生硬粗暴等,都是造成教师心理挫折的来源。

第二,学校管理的作风和方法不当。若是学校管理者忽视教师工作的特点和教师需要的特点,以对待体力劳动者或物品对象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教师,也容易引起教师的挫折感。例如,将管理企业的方法套用到对教师的管理上,片面强调权威和集权,形成“一言堂”,使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权;“不讲人情”的刻板僵化的规章制度,使教师在工作的时间和空间上毫无弹性;对教师人格不够尊重,动辄以惩罚、处分相威胁等等,都可能造成教师的心理挫折。

第三,学校组织内人际关系不良。学校内部上下之间、左右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教师集体缺乏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学校管理者不善于恰当运用竞争和合作,而一味强调竞争,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等也是造成教师心理挫折的另一个来源。

第四,工作安排不当。工作安排对于教师个人来说有两点是关键的:一是要使教师充分地发挥他的特长和才干,以利于满足其成就需要。如果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大材小用,使“英雄无用武之地”,教师就会产生挫折感。二是使教师因努力和成就能够提高在学校组织成员心目中的地位,以满足自尊的需要,同时也带来物质和文化生活上一定程度的改善。如果教师付出了大量的辛劳却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也会产生极大的挫折感。

第五,学校环境不良。教师的工作环境,例如通风、照明、温度、音响、卫生、布局、绿化等不理想也容易引起心理疲劳,产生心理挫折。

2.主观因素

造成教师心理挫折的主观因素有: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判断、遭到挫折的目标的重要性、抱负水平、对挫折的忍受力等。

第一,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判断。一个情境是否构成挫折,是一种主观的判断。由于每个人的主观状态不同,在相同的挫折情境中,所感觉到的不适程度是不同的,挫折对每个人所构成的打击和压力自然也不同。例如,两位教师都曾路遇校长,向校长打招呼,而校长没有回应。一位教师认为,这表明校长对自己不满,这种感受给他的压力很大,从而产生了心理挫折。而另一位教师认为,可能是校长正在考虑问题才没有注意到自己,根本就没有感受到压力,自然也不会产生心理挫折。

第二,遭到挫折目标的重要性。挫折感与个人的价值观是密切联系的。在个人认为最重要的目标受到挫折时,挫折感就深;否则挫折感就浅,甚至完全无所谓。例如,对于甲来说,未能满足提升工资的愿望可能是最大的打击;而对于乙来说,要求脱产进修未获领导批准才是最大的挫折。由此可见,在日常的管理工作和思想工作中,了解每个人的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抱负水平。一个人是否体验到挫折,与他的抱负水平有关。抱负水平指个人在做某一项工作前,为自己预定的质与量的标准。同一情境对于抱负水平高的人来说可能是挫折,而对于抱负水平低的人来说可能不构成挫折,或挫折程度不深。例如,同样在考试中得了70分,由于甲生为自己定的目标是90分,因此产生了挫折感;而乙生为自己定的目标是60分,70分标志着自己已经成功,完全不会产生挫折感。可见在实际生活中,定下了不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好高骛远,也是构成心理挫折的一个原因。

第四,对挫折的忍受力。挫折忍受力就是个人遭到挫折时,免于行为失常的适应能力,也称“自我张力”。挫折忍受力是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之一。当客观的挫折情境相同时,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可能完全不一样。一般说来,挫折忍受力低的人,几经打击就会造成行为失常或心理疾病。挫折忍受力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生理条件。身体健康的人,其挫折忍受力一般要比一个百病缠身的人强;二是过去的经验。挫折忍受力与个人的习惯、态度一样是经由学习而获得的。以往的挫折经验,尤其是早期生活中的不幸,往往会使一个人缺乏挫折忍受力,导致不敢面对现实,或缺少忍受挫折的勇气。与之相反,从小受到重视和爱护的人常常有一种深切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挫折忍受力就比较强。当然,受到过分保护也会降低挫折忍受力,一个从小娇生惯养,很少遇到挫折或遇到挫折就逃避,这样的人没有机会学会如何处理挫折,其挫折忍受力必然是低的。

二、可能造成教师心理挫折的几种心理冲突

外部的困难情境可能是造成挫折的原因,而个人的心理冲突也是心理挫折的重要起因。与教师的职业特征有某种联系的心理冲突,常常是教师心理挫折的来源。

1.成就需要与成功可能性的冲突

教师的职业性质和特点使教师有强烈的成就需要,而教师的这一成就又是以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在德才上的成长作标志的。然而教师工作的特点,又造成教师在成功可能性上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成功的不确定性构成了与成就需要的冲突。

教师成功可能的不确定性是教育工作特有的复杂性带来的。一个学生在德才上的成长,会受到遗传、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学校方面又受到以往学校到现在学校、从领导到各位教职工多种因素的制约;而所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又必然受到学生自身生理、心理规律的制约。所有这些内外、正反因素的交叉作用的结果,还要在一个长时期以后才能显现其效果。而任何一个教师对这些因素的控制性都十分有限,失败时常发生,于是在客观上就产生了教师成功的可能性的难以把握,这就决定了教师主观上的成功愿望能否实现的不确定性。

既然教育工作的成功不是教师个人努力就一定能够解决的,而必须借助于集体的、甚至社会的合力才行,那么,如果学校领导脱离社会环境的支持和教师团队建设,简单地激发和强调教师个人的成就需要,或只在教师个人努力上施加压力,结果就会加深教师的心理冲突,加剧教师的心理挫折感。 2.工作责任感与工作疏离感的冲突

教师身负培养下一代的社会使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教师坚守岗位、努力工作的巨大力量的源泉。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其责任感会不时地受到工作疏离感的干扰,产生离职改行的念头。

所谓工作疏离感是指想与工作疏离的心理感受,它一般在以下情况下产生:(1)工作本身不是自己的目标对象,而认为只是达到外加目标的中介手段。例如:成为教师只是为了谋生、养家糊口,这就可能产生工作疏离感。(2)对工作成就的获得和工作环境的改善有“无力感”,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和改变这一切,而产生工作疏离感。(3)对工作感受不到直接的、切实的意义。例如:觉得自己是在无奈地“哄娃娃”,天天上课像 “混日子”,觉得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就会产生工作疏离感。(4)缺乏对所在群体的归属感,而有孤立感,这也是产生工作疏离感的原因之一。

教育的工作结果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教师感到工作成功概率的难以把握,容易产生“无能为力”的感受;由于工作对象的“流动性”和工作成果的“集体性”,以及工作成果显现的“滞后性”,教师不容易切实地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加之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思潮和趋势的影响,社会上对教育工作的轻视甚至忽视,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经济待遇等原因,使教师产生了较深的社会孤立感。这些原因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疏离感,从而使一些教师将工作视为暂时的栖身之地,一旦有可能马上就离开教师岗位,而无奈留下的教师只将工作视为谋生手段而不将其看作努力的目标,这又反过来加深了教师的工作疏离感。

对此,学校领导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要针对疏离感的起因,有效地加强教师工作的丰富化程度以消除这种心理疏离感。

3.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

自尊需要是教师心理的重要特点,但是它却常常遇到和自卑感的冲突。 教师自卑感的产生有工作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工作本身的原因。环境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如以前歧视知识分子的残余思想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如目前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间的不平衡,教育改革的发展缓慢,教师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尊重和相应的报酬,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也没有舒适的经济生活。不过,环境方面的原因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将逐步被消除,而工作本身的原因,却要复杂得多。教师工作本身造成自卑感的原因,主要有难以确定的成功概率、工作对象的“流动性”和工作成果的“集体性”、学科知识的日渐落后(这是知识翻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水平提高所导致的)。人们的一般都认为:成就中的个人意义越突出,个人受尊敬的可能性就越大;从事知识技能要求越高的工作越容易受人尊敬。尤其是教师看到自己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他们的社会地位、工作、成就、受到的尊敬都高于自己,这时有的教师会产生成就感;有的教师却很容易产生自卑感。

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呼吁全社会尊师重教,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同时又要大力提高教师对教育事业崇高意义的认识,发扬献身精神以消除教师的自卑感。

4.多种角色和角色期待的冲突

很少有哪种职业会像教师那样担当如此众多的角色:教师是家长的代理人、言行的楷模、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执行者、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心理医生。这使教师处于一系列内容广泛的角色期待之中,这些角色和角色期待之间必然地会有矛盾和冲突。作为一个具体的个人,要承担如此众多的角色而且要符合角色期待,是难免出现冲突从而导致挫折的。例如,一个学生犯了错误,学校要求教师执行纪律,而家长希望老师再给自己的孩子一次机会,于是产生了教师的两种角色之间的冲突。这是导致教师心理冲突的又一个方面。对此,学校领导首先要谅解,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的实际要求要有重点,防止以“万能”来要求他们,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教师全面提高自己,扮演好各种角色。

5.理想化和现实感的冲突

由于教师工作的任务主要在于介绍并传播历史上和现实中理想的、正面的、真善美的东西,他所接受和传播的是理想化的观念。教师工作的对象又是天真纯洁的青少年,容易按理想化来对待,因此就造成教师按理想化来希望和要求现实中的学生的情形。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不理想的现象,发现社会存在着假恶丑的一面,理想化在现实中却不一定行得通。这种现实感与理想化就构成了尖锐的冲突。学校领导要使学校更加开放,给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减少“书生气”,将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

三、应对教师心理挫折的有效措施

遭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特别是反复出现的不良情绪,对个体具有消极的影响,常常会导致长期的紧张,难以集中精神,使个体的工作效率下降。对于组织来说,个人挫折也会影响到组织的功能。比如遭受挫折的人可能会无故缺勤,士气低落,不安心本职工作,容易发生意外事故,甚至出现破坏性行为,抵制组织任务和组织目标。因此,帮助个人消除挫折是学校管理者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1.领导者要正确看待和谅解遭受挫折的个人

组织中个人挫折的来源,多半与组织、与工作有关。因此,个人遭受挫折后的情绪和行为,往往涉及领导者,甚至直接指向领导者。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必须以宽阔的胸襟,运用自己的自制力灵活地处理。对于受挫折者的行为反应应采取宽宏大量,是高超领导水平和领导能力的表现,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创造解决问题的气氛。实际上,这是创造了一种情境,提供了一种机会,让受挫者较好地宣泄他的情绪,恢复理智。领导者要耐心地倾听受挫者的诉说和抱怨。事实上,由于受挫者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理解力和意志力明显下降,说话过头,甚至做出十分荒谬的事。因此,对于受挫者诉说中的不合理之处,领导者不要急于批评、驳斥,一定要让他把话说完。这样做既便于了解情况,又有助于受挫者将情绪宣泄出来。然后,再对其中的主要问题加以解释,进行说服、批评。对于非原则问题,要学会谅解、容忍。总之,学校领导者一定要认识到处于心理挫折状态下的教师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受挫折时的行为是一种情绪性的非理智的反应。

2.开展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排除个人烦恼、提高个体独立处理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咨询人员与受挫者进行个别交谈,启发他多角度地思考,并出主意、提希望,使他解除烦恼,摆脱矛盾,稳定情绪,独立地处理各种冲突和困难。 3.思想教育

挫折是主观感受,与人的主观状态有重要的关系。因此,从根本上说,消除挫折和应对挫折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领导者要帮助受挫者分析原因,教育他们放弃不正确的动机和不切实际的目标,帮助他们正确估计挫折的后果。受挫者往往会把事情估计得过于严重,认为“永远不可挽回”、“全完了”等,领导者要帮助他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帮助他们修正目标,调整力量,制定具体措施,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增强消除挫折的信心,防止或减少挫折后的破坏性反应。

在思想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领导者要善于展开话题,消除隔阂,改善关系。要以关心的态度、中肯的分析去获得受挫者的信任,使受挫者产生情感上的微妙变化,以达到转变受挫者思想的目的。在交谈的过程中,切忌简单、生硬的质问和对话。对受挫者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积极的消除挫折的行为方式。

4.改善环境

领导者要尽可能地消除给个人造成挫折的工作环境或生活环境。在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工作安排等方面考虑到教师的感受和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为个人解决问题。

5.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

在实际生活中,个人遭受挫折以后的态度与领导者的关心帮助有关,也与群体的心理气氛有关,在充满关心、友爱气氛的群体中,遭受挫折的个人会从群体中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在一个关系冷漠、互相戒备甚至互相敌视的人际环境中,受挫后个人的挫折感会大大加深,对后果的预想会特别严重。所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群体,是减轻挫折感的重要条件。

6.自我调节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在生活中人人都会遭遇挫折,无一例外。挫折后当然可以求助他人,但最终还是要自己面对,因此学会自我调节是十分必要的。

宣泄情绪

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不应该无限制地压抑情绪,遭受挫折后的情绪应该得到适度的宣泄。压抑会导致疾病,严重的可诱发精神病、癌症、高血压等。宣泄情绪的一般方法是主动与可信任的他人如亲人、朋友交谈,倾吐心中的积郁。当把痛苦全部倒出来以后心情就会平静一些。但切忌迁怒与人,不正当的发泄会导致不良后果。

注意转移

心情不好时,可以听听音乐、看看电影,通过转移注意力,让快乐的情绪消除忧郁,使消极的情绪逐渐消退。从事体育和其他活动也是转移注意的好方法,如外出散步、骑自行车转一转等。积极运动着的肌肉产生刺激传入大脑,使人从其精神束缚中解放出来。切忌呆在家里,一个人闷头体验不良情绪。

原谅自己,恢复自尊

出现挫折总有自己的原因,要敢于正视现实。既然自己犯了错误,造成了烦恼,首先要坦白地承认,然后,把内疚和失败扔到脑后。只有彻底摆脱失败,才能恢复自尊。坚信失败已成为过去,成功就在前方,用新的热情和经历去充实自己的生活。

把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

从来不失败的人是没有的,失败而不失志、不失态才是成功者的特点。应当看到挫折也有好的一面,它会给我们带来经验、知识、才干、能力、风度、气魄。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任何痛苦的人是浅薄的、愚蠢的人。

挫折的忍受力是在学习和锻炼中获得的。在挫折面前怨天尤人,企图逃避,就失去了学习处理挫折这种本领的机会,也就不能具有克服挫折的能力。要善于从挫折中汲取经验,化挫折为前进的动力,才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张向葵 主编.

《教育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年.

2.程正方 主编.

《学校管理心理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年.

3.钟祖荣 主编.

《现代教师学导论》.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年.

4.何立婴 等编.

《组织行为学(教育)学习指导》.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年. 5.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年. 6.傅道春 主编.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7.宋月丽.

《学校管理心理学——理论·应用·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 8.贾晓波 主编.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0年.

9.朱益明 等编.

《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年.

第四篇:小学心理分健康教育《积极应对挫折》教学设计

榆树市弓棚镇武龙中心小学 刘辉

学情分析: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遇到挫折时,如果不能有顽强的毅力去应对,很容易使处境越来越糟糕,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但毅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生活、学习中不断磨练才能养成。所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明确这一点,引导他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树立意识,应对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学会一些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应对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活中会有困难、挫折,遇到困难和挫折不退缩。了解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事例,懂得有毅力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关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体验”、“心灵畅谈”、“小组讨论” 、 “事 例导航”等环节,让学生懂得很多挫折通过积极想对策是可以克服的, 学会遇到挫折后情绪低落的排解方法及怎样面对来战胜挫折信心,并总结出战胜挫 折秘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容应对挫折、直面应挫折的良好品质;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成为生活的强者。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明白挫折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领悟战胜挫折的真谛 2.提高学生正确应对挫折的心态,有战胜挫折的决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正确应对挫折的心态,有占胜挫折的决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交流法、故事法、情境讨论法 教学准备:

1、课件。多媒体课件、挫折卡片

2、准备歌曲《小小少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生有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道理,懂得在挫折面 前要有正确的态度。面对挫折,能从容应对;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体验”、“心灵畅谈” 、“小组讨论” 、 “事 例导航”等环节,让学生懂得很多挫折通过积极想对策是可以克服的, 学会遇到挫折后情绪低落的排解方法及战胜挫折信心,并总结出战胜挫 折秘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容应对挫折、直面挫折的良好品质;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成为生活的强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挫折

1、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丑小鸭》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认识它吗? 知道丑小鸭的愿望吗?(变成一只美丽的天鹅)这节课我们一起来 帮助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好吗?

2、游戏体验 那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关于丑小鸭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有四个角色,请你跟我这样做,老师做动作依次是蛋宝宝、鸭宝宝、小鸭子、白 天鹅。

学生做游戏,做完游戏,采访输的同学交流感受

3、交流挫折和由挫折产生的情绪反应 根据课件出示的关键词小结: 不少同学在游戏中遇到了 失败、阻碍 (课件出示)没有成功变成白 天鹅,而产生了 沮丧、失落、伤心 (课件出示)的情绪反应,这都是 正 常的情绪反应 (课件出示) ,这些失败、阻碍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挫折 (课件出示) 。

4、调节学生的情绪

看来游戏中的失败对你们的心理产生影响还是很大的,来,跟我深 呼吸,再慢慢吐出去,再来一次,心情好些了吗?

二、心灵撞击 战胜挫折 (一)、积极面对,调节心情

1、心灵卡片 畅谈挫折

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挫折吗?现在就请你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遇 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然后把它写到老师准备的挫折卡片上。

2、小组合作,寻找方法

刚才倾听了同学们遇到的挫折, 发现这些挫折给同学们带来了郁闷、 烦躁、沮丧等情绪。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小伙伴们能不能帮你想个 好办法调节一下心情?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师巡视了解孩子们探讨情况并且小组来汇报一下

根据课前采访学生预设:

A 、 学习上遇到困难如:作业不会做、 作文不会写而产生烦躁的心情。 师由学生的解答中,总结出遇到挫折时,先要好 调节心情 (板贴) , 并引导孩子利用 转移视线 的方法调节急躁、烦闷的心情。

B 、 在生活或学习中产生消极的情绪不能坚持把事情做好, 引导孩子 利用 积极暗示 的方法给自己鼓励、加油从而产生坚持下去的动力。 C 、因考试成绩不好、做错事、与同学闹矛盾等产生生气的情绪,引导孩子利用 换个角度 的方法调节心情。

根据讨论适机课件出示:

在得出方法后, 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帮助自己或者同伴调节心情。

小结:在挫折面前抱怨伤心只会让意志消沉,萎靡不振;自信、乐 观积极的面对挫折,会让你走向快乐和成功。

(二)、做游戏,谈感悟

1、再看看自己的挫折,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调节一下自己的心情。 看同学们又恢复了信心百倍的样子,老师给你们点赞。我们再来挑战一 下刚才的游戏好吗?老师的游戏规则变了,这次你失败了不用再退回到 蛋宝宝,可以继续 (挑战)只要胜利一次就能进一级。

学生做游戏

2、 为什么这次成功的同学多了呢?你从这两次游戏中有没有什么发 现? 引导学生:当目标太大难于实现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制定一个小目 标,一步一步地前进。

3、在黑板上摘下学生未解决的挫折,投影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 同学制定新目标及打算。

看看你的挫折,你能给自己定一个新目标,打算怎么实现呢?把它 写在挫折卡上。

学生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选 2名同学集体交流。并给予同学及 时的赞赏和鼓励。板贴:分解目标 小结:

当遇到挫折时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我们以积极乐观的面对它并确定一个适 合自己的目标,有应对的办法,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地前进,就能战胜它。

(三) 、事例导航,坚定信念

刚才交流了这么多,累了吗?那我们先来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来放松 一下心情好吗?放《独手郑桂桂达人赛视频》出来手之前停。

问:老师看同学们都陶醉在这优美的音乐中来,猜一下是什么样的 手弹出这么美的音乐啊? 生:优美的、灵活的、灵巧的、神奇的„„ 继续放音乐,生观看

问: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记者关于郑桂桂勤奋练琴的话,指名读

1、 引导学生从桂桂的遭遇来理解,上天给她一双残缺的手的时候, 她却一点 都不感觉不幸,还笑着感谢上帝给了她一双优美的手来体验郑桂桂面对挫折乐观的精神从而有应对的办法。

2、 引导学生从郑桂桂只想弹好每一首曲子感受到确定一个适合她的 目标让她最后走到了成功。

3、 引导学生发现郑桂桂成功背后的秘密: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 辛。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是决定战胜挫折的重要因素,这就应对挫折的办法。

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鼓励:例如:开始学特长有兴趣,时间长 了枯燥了就放弃的孩子。

小结: 虽然命运给了郑桂桂一副残缺的手,但她乐观地积极面对,确定了 合适的目标, 坚持不懈 (板贴)地努力,让她成功战胜不幸,赢得了无 数的掌声。

三、畅谈收获,升华感受

经过这节课的心灵之旅,你都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在人生的风雨中,会有许多挫折在 你的左右,只要你乐观、自信地积极应对,树立好目标一步一个脚印, 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就一定会走出灿烂的五彩人生,丑小鸭就会变化 成白天鹅,拥有广阔的天空,飞得更高、更远。

老师把《飞得更高》这首歌送给你,我们一起来唱。在歌声中我们 就要结束这节课了,老师推荐你课下读一读《名人战胜应对挫折的故事》你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板书:

积极应对挫折 坚持不懈 分解目标 调节心情

第五篇:长沙心理医生:学生时代心理挫折与意志力

学生时代心理挫折与意志力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时常遇到挫折也是所难免的事情。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我们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人在成长过程中适当的经历一些挫折是有益的。那些挫折能激励当事人增强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产生创造性的变迁。能通过倾诉和宣泄,表达出心中的委屈和痛苦,并从中得到安慰和鼓励,通过释放情绪达到心理平衡。然后正确认识挫折,对于那些属于客观必然性的或不可避免的挫折,要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对于另外一些属偶然性或主观因素造成的挫折,则必须以顽强的意志力去克服,并通过不懈的努力摆脱挫折的阴影,那样才能获得最合适状态。

学会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的心理承受力,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挫折也许每天都会遇到,想要去逃避和防御那都是消极的方式,我们应该学会积极的去面对,以挫折来激励自己,让其变成自身的动力,在挫折中让自己内心不断强大,不断加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那么我们该怎么去面对挫折,又怎么去加强自身意志力呢?

首先,我们得学会如何面对挫折,怎么样接受挫折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当代青年人在其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想给他们最好的教育、生活,把孩子保护得好好的,让其顺利成长。父母们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孩子成长时会缺少甚至没有应激和磨难。他们以后的适应力又会从何而来,遇到挫折又怎能输得起呢?在人的一生中,必定要品尝酸、甜、苦、辣,有着乐观心态的学生不是没有痛苦,而是能懂得用什么样的方法非常快的方法让自己从疼苦中学会解脱,学会重新振奋。

简单的说这种学习是指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快乐,自己寻找快乐的本能。这样在任何困难禾垤折面前才能心态平和,永远乐观。挫折未必总是产生负面影响,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同样的挫折也许会使他们产生负面的情绪,也许会磨练他们的意志,使其懂得发愤图强。学生主要分成三个类型:

1、性格外向的学生。他们性格活泼开朗、对待生活学习积极向上,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容易感到骄傲自满;

2、性格内向的学生。不爱和人交流,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和人相处比较慢热;

3、性格抑郁的学生。他们一般内心比较悲观,情绪容易悲伤,常常会感觉到无助和失望,自尊心脆弱,经常容易感觉自己很疲倦,遇事心烦的时候容易发脾气,处理事情则是优柔寡断,喜欢逃避些自己处理不好或者无法面对的事情。

总之这一切主要还是由学生的自身的性格、自身基本素质的优劣、自身文化程度的高低、自身社会阅历的丰富与否以及各自实际的家庭状况而决定的。然而每个学生对于挫折的忍耐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那么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用怎么样不同的方法去面对呢?当然当学生们遇到挫折时首先要克服内心的恐惧,不要害怕。学习中必然会有挫折和磨难,这些困难会给人以一般或者较强烈的打击,并给他们造成悲伤和疼苦,但同时也可能使他们变得成熟、勇敢、和坚强。要让他们清楚明白人的一生之所以如此的绚烂多姿,是因为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不断地克服种种困难,不断与失败斗争,并且最终能战胜它们的缘故。如果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是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毫不犹豫的选择放弃,那是不对的态度。因为有了挫折,生活才有滋有味,这样会增强学生战胜困难挫折的勇气和自信心。意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养成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学生们乐于参加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同样会遭遇到成功和失败、欣喜与失落。此时正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良好机会。多多开展学校或班级中的文体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坚韧了学生的挫折感。

最后,我们要明白在正确认识了挫折感的基础上应该如何培养学生们的意志力。

学生该如何去克服每一个障碍,都离不开其自身的意志力,面对着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决定,

人们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强大力量。实际上,人们身上存在的意志力并不是生俱来的或者不可能改变的一种特性。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意志力”即为“控制人的冲动和行动的力量”,其中最关键的词是“控制”与“力量”。“力量”是客观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去“控制”它。

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抱着积极主动的态度。这时绝对不要把意志力和自我否定这两种概念相互混淆了。同时也要建立积极向上的目标,这种目标将会变成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你前进。而且要从主观能动性上发挥意志力,这样能让你很好的克服自身的惰性,把你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当你遇到阻力的时候,想像下你在克服阻碍和困难之后的快乐;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你就能坚持到底。有的人属于优柔寡断型,决策事情的时候比较慢,结果导致你无法付诸行动。 为了下定决心,可以更好的规划下自己的目标;

2、权衡事情的利弊,明确自己的目标。假如你因为看不到实际的好处而对正在处理的事情三心二意的话,只有愿望的话是无法使你办好任何事情的。千万不要让自己变成总是许下空口承诺的人;

3、改变自我,注重精神。一个人光知道收获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动力产生于改变我形象和把握我生活的愿望。道理有时可以使人信服,但只有在感情因素被激发的情况下,自身内心才能有真正的共鸣。很多事实都证明了好像我有顽强意志力去支撑自身行动,注重内心的真实感受有助于使我成为一个具有顽强意志力的人;

4、磨炼自身的意志,坚持到底。在1915年间,心理学家巴雷特曾经提出一套锻炼意志的方法。其中包括从椅子上起身和坐下30次和把一盒火柴全部倒出然后一根一根地装回盒子里。在实验结束后巴雷特认为,这些练习能增强意志力,对于以后面对更加严重更加困难的挑战时会有很多帮助。巴雷特约的具体建议和思路确实能给人启发。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其中就有与困难作斗争并且将其克服的意思;

5、本着实事求是,逐步培养的原则。如果规定我在3个月内减肥25公斤,或者一天必须从事8-10个小时的学习任务,那么对这样一类无法实现的目标,最坚强的意志也无济于事。最终失败的后果会将再试一次的愿望化为乌有。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总是会把单一的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这样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要有坚强的意志力,那也不是一夜之间就会突然拥有的,它在也是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慢慢形成的。中间也许还会有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败,必须找出使我斗志涣散的原因,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根本。

综上所述足以证明,任何一次成功都将会使自身的意志力不断提高、不断增强。某天你用自身顽强的意志力克服了一种不良的嗜好或者习惯,那么你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困难的机会,并会再一次获得很大的信心。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给你在攀登悬崖的艰苦征途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或许面对的新任务更加艰难,但既然以前遇到困难时能克服,那么以后遇到困难时也一定能够战胜。

————————长沙幸福泉心理.正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生收银员实践报告下一篇:大学生团课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