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译外来词的认知解读

2022-09-12

音译外来词是汉语外来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许多西域动植物的名称和佛教词汇经语音移植进入汉语, 其中有些延续使用至今, 例如:苜蓿, 骆驼, 罗汉, 忏悔等 (杨延龙, 曹勇:2009) 。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 大量的外来词基本通过这种方式与汉语融合。虽然形式不完全一致, 但实质都是以相似性为基础, 通过类比或联想, 利用本民族已有的词素构造出外来词。本文分析探讨汉语中的音译外来词。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 结合类比推理对一些常见的音译外来词做分析, 探讨相似性在音译外来词引进机制中的作用, 为音译外来词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1 音译外来词的界定及分类

音译 (Transliteration) , 顾名思义, 是一种译音代义的方法 (刘祥清, 2008) 。人们引进新生事物或新概念时, 往往无法及时在目的语中找到这些外来语的对等语, 因此首先会在语音上进行联想类比, 通过目的语中发音相近的词素达到与原语语音语义的对应, 这类词即为音译外来词。

汉语中的大部分外来词来源于音译。人们对音译外来词的分类不尽相同, 如谢华 (2001:70~72) 从构成形式认为外来词分为:音译、音义完美结合、音义组合、中英结合外来词以及全盘借用。许文胜 (2006:55~60) 认为外来词大体上有:外文标记字母、部分外文标记字母、汉字音译、汉字音译并谐音译、部分音译、音译加义类词素等。无论形式如何构成, 以上外来词的分类其实都基于语音相似这一共同点, 皆可属音译外来词。因为这种分类不是建立在同一维度上, 类别之间存在重叠。我们认为, 音译外来词分为纯音译外来词和谐音译外来词两大类更为清晰明了, 它们都建立在语音相似这一维度上, 避免了重叠。

1.1 纯音译外来词

纯音译外来词产生依据是原语与目的语之间语音的相似。这一近似点容易让人在语音上与母语产生共鸣, 如图腾 (totem) , 逻辑 (logic) , 幽默 (humor) , 模特 (model) 等。此外, 英语原装引进词也属此类, 通常是科技词语的语音移植。这类词语的引进如果采用谐音, 可能容易引起歧义而难以为人们所认同。而直接引用其原语表达形式, 一方面符合人们的开放、求异心理, 另一方面顺应了人们的认知趋同心理。如A I D S, S A R S, G D P, W T O, 以及最近出现的甲型H 1 N 1流感等。

1.2 谐音译外来词

纯音译外来词只是取其语音相似, 因此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 如果原语属多音节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外来词容易被淘汰, 另一方面, 纯语音外来词只是语音的仿拟, 难以让人联想到其语义。于是, 人们在寻求发音相似的同时, 尽量与原词意义靠近。如:高尔夫 (golf) , 除了语音接近原语外, 还能让人透过字面联想到一种高品位的球类休闲活动, 桑拿 (sauna) 顾名思义是集按摩和洗浴于一体的休闲活动, 舒肤佳 (safeguard) 彰显着这种香皂给人皮肤以舒服和美的享受的隐喻意义, 奔驰 (Benz) 意味着该车极快的奔跑速度。谐音译外来词既包括了语音上的近似, 又包括了人们在原词与新词之间找出一个意义上的近似点进行类比、推理和联想。

2 音译外来词的认知语义分析

音译外来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活中新生事物或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在引进、认识这些新生事物或新概念的时候, 一方面, 一时找不到对应的词转换它们;另一方面, 试图尽力揭示它们与自己熟知的事物或概念的联系。于是, 人们充分利用它们相似之处去认识和理解这些新成员, 这种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寻找新旧事物之间的连接点, 即相似性, 以已经认识的词语的特征为材料, 通过模仿与类比, 用原语中已有的词素去表达外来事物的过程。此过程的认知机制是隐喻, 联想类比是心理基础, 相似性是原语与目的语之间得以映射的根本。

2.1 相似性——隐喻意义的基础

隐喻是人们理解新概念、把握未知的有效途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 相似是隐喻的认知基础, 是在不同认知域中由此及彼的映射过程, 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理解新事物特别是抽象事物的新视角 (L a k o f f, Johnson, 1980:36~38) 。隐喻涉及到源域 (source domain) 与目标域 (target domain) 之间的映射 (mapping) 。在映射过程中, 必须以相似性 (similarity) 为基础。这种相似性可以存在于人们已熟知并认可的两个事物之间, 也可以是存在于说话者自己创造出来的事物与人们熟知并认可的另一事物之间, 其目的是使人们对事物获得新的知识。 (白解红, 张莎:2009)

就相似性的种类而言, Lakoff, Johnson (1980:154~155) 在谈及概念隐喻与相似性的关系时指出, 概念隐喻植根于我们的经验中, 这种经验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经验同现, 另一类是经验相似。束定芳 (2008:165) 认为, “所谓的相似性就是两个事物相似的地方。相似有物理相似和心理相似之分, 相似性还有程度上的不同。物理的相似性可以是在形状上或外表上、功能上的一种相似, 心理相似是指由于文化、传说或其他心理因素使得说话者或听话者认为某些事物之间存在某些方面的相似。”不论相似性种类如何划分, 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相似性是隐喻意义赖以成立的基本条件。这点体现在不同类别的音译外来词, 人们用与之相关的汉字进行转换:如汉堡包, 柠檬, 利用物理性质的相似, 在原域与目标域之间完成映射, 而可口可乐则较好地体现了两个域之间的心理体验的相似性。

2.2 音译外来词的隐喻分析

人们使用隐喻的过程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新生事物或概念的思维过程。“在使用隐喻给尚无名称的事物以名称时, 不是从漫无边际的事物中, 而是从同源的或相似的事物中去找, 这样, 说话人话一出口, 听者便能清楚地观察到两者的联系。” (胡壮麟, 2004:28) 外来词反映出人们对外来新生事物某些特点的认识、比较和联想, 显示出人们在引进外来词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纯音译外来词的隐喻意义分析。

纯音译外来词利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语音相似的特点, 用谐音词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进行映射而产生。如布丁 (pudding) , 卡通 (cartoon) , 因特网 (internet) 等, 利用语音上的相似点唤起人们的相似联想, 通过谐音仿拟, 找到原语与目的语之间的相似, 通过人们的认知思维活动, 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早期进入汉语词库的外来词皆属纯音译外来词。这种近似也被用来吸收科技类的新生事物, 体现为直接使用原语表达。因为人类面临客观世界具有大量的共性, 而且人类有相同的身体和大脑, 环境的共性和身体的共性, 这就决定了认知的趋同性。

(2) 谐音译外来词的隐喻意义分析。

谐音译外来词以音译为基础, 择谐音汉字, 既表音又表意。如此发音相近, 寓意彰显。以“P&G” (Proctor&Gamble) 为例, 公司名取于两个创始人Proctor和Gamble, 始创于1837年, 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1988年以“保洁公司”的译名进驻中国, 这种译名没有局限于原来的语音, 而是根据产品与创始人姓氏的关系进行映射而产生的, 反映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以创始人替代产品。“保洁”即“保持洁净”让人很自然地与其产品联想起来。类似的还有“博士伦” (Bush&Lamb公司创始人) 、“强生” (Johnson&Johnson) 等。再如“可口可乐” (Coca-cola) 、“雪碧” (spirit) 映射其为“饮料”的产品性质, 容易让人产生味觉上的共鸣, 从而获得其隐喻意义。酷 (c o o l) , 保龄 (b o w l i n g) , 因特网 (internet) , 透过字面体现了心理体验的相似性。还有一些谐音译外来词通过语音转写保持音似, 同时用汉字偏旁创造与原词语义上的关联, 从而给人语义上的联想。如啤酒 (beer) 用附加字“酒”表示类别, 柠檬 (lemon) 中的汉字偏旁用以映射树木含义创造与原语的相似, 鲨鱼 (shark) 用偏旁和尾字表示类别, 等等。正如孟华所言 (2000, 188~201) 翻译就是用类比的方式, 在本民族原有的语言体系内寻找并建立起一种新的关联性, 通过这种关联性, 使译作尽可能地接近原作所要表达的意义, 这种关联性就是相似性。而Indurkhya, (1992:1~2) 认为有3种类型的基本隐喻:常规性隐喻, 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创造相似性的隐喻是指初看一个隐喻时, 源域与目标域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相似性, 唯有隐喻被理解以后, 相似性才会被发现。束定芳 (2000:15) 也指出。隐喻有两个类比, 一是源域与目标域原有的相似性为隐喻基础, 二是施喻者新发现或刻意想象出来的相似性为基础。在人类认知中, 后者尤为重要, 在语言系统中, 这种隐喻的产生过程实际上是人类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过程。

3 结语

本文以相似性为基础, 对音译外来词进行了重新分类, 并运用认知隐喻理论探讨了音译外来词的隐喻意义和认知机制。我们认为音译外来词主要分为纯音译外来词、谐音译外来词两大类, 在构成方式上都以语音相似为基础, 隐喻为其主要认知机制, 隐喻对音译外来词具有较强解释力。

摘要:本文将音译外来词分为纯音译外来词和谐音译外来词两大类, 并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音译外来词的构成、意义及认知机制。我们认为音译外来词以相似性为基础, 通过类比和推理获得隐喻意义, 隐喻是其主要认知机制。

关键词:音译外来词,相似性,隐喻意义,认知机制

参考文献

[1] Lakoff, G&M, Johnson.Metaphors We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Indurkhya, B.Metaphor and Cognition[M].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2.

[3] 白解红, 张莎.英汉仿词的重新分类及其认知语义分析[J].外语教学, 2009 (5) :10~13.

[4] 刘祥清.音译的历史、现状及其评价[J].中国科技翻译, 2008, 21 (2) .

[5] 孟华.翻译中的“相异性”与“相似性”之辩[A].谢天振.翻译的理论透视与文化构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 许文胜.从汉语外来新词研究看文化策略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 2006, 30 (2) :55~60.

[7]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 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9] 谢华.全球化时代新词新语翻译规范原则[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1, 3 (2) :70~72.

[10] 杨延龙, 曹勇.从汉语词语的文字理据性看外来词的译介过程[J].外语教学, 2009 (5) :100~1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中的应用下一篇:民族学专业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