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讽刺意义

2022-07-28

第一篇:儒林外史讽刺意义

从范进中举看《儒林外史》的讽刺意义

摘 要 胡屠户的趋炎附势、唯利是图,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众生相,科举制度对范进的荼毒以及范进在其母去世后的表里不一等,通过这些描写,极尽讽刺意味。

关键词

范进、科举、讽刺

前言

《儒林外史》是一部浸透着悲剧情思的讽刺喜剧,作者吴敬梓生活在当时的科举制度盛行的清朝时代。《儒林外史》用诙谐、幽默的笔法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仁义礼教、人情伦理的丑陋和阴暗的一面,在当时贫瘠的讽刺文学中创造了划时代的影响。吴敬梓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和语言,针砭时弊的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文学史上,《儒林外史》以其卓绝的讽刺艺术而自成一派、独树一帜。鲁迅先生认为只有它的问世,“说

①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在中国历来做调整小说者,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对《儒林外史》这部著作有着很高的评价。《范进中举》这个故事,出现在本书的第三回中,它是《儒林外史》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之一,下面就从《范进中举》来论述《儒林外史》的讽刺意义。

一、 胡屠户的趋炎附势、唯利是图,充分体现讽刺意义

作者吴敬梓用极尽讽刺的手法来描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在范进中了相公之后,胡屠户只是拿了一副“便宜”的大肠和一瓶酒来给范进庆祝,自己端着架子,还不忘骂范进“现世宝”、“穷鬼”,用着犀利的词语,丝毫不留情

1 面的数落着范进,胡屠户瞧不起范进,认为他中相公也是因为自己积了德,跟范进自己没有丝毫关系,一切都是因为他自己的缘故。“胡屠户又吩咐女婿道:‘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胡屠户吩咐范进,不要在自己这行“正经有脸面”的人面前装大,也不能在没有地位的平民面前作揖礼貌,表现出胡屠户的虚荣、虚伪、自大的鲜明特点。“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在范进想去乡试没有上路盘费去找丈人胡屠户的时候,胡屠户立马就露出了丑恶嘴脸,一口唾沫啐在了范进的脸上,还告诉他不要因为中了个相公就得意忘形,说范进没有什么老爷命,把他骂的七荤八素的。可以看出胡屠户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自私自利,不在乎他人死活。他觉得范进没多大出息,就算给他花钱也会打水漂,不想在范进的身上浪费自己的一分钱。“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作者吴敬梓的心思细腻,通过细节描写来达到讽刺意义。中举前胡屠户只是拿了一副大肠和一瓶就来给范进庆祝,还要对范进百般践踏,在乡试找胡屠户去商议盘费的时候,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说范进是“现世宝”“穷鬼” “尖嘴猴腮”。然而在得知范进中举之后,前面的描写和现在“七八斤肉”、“四五千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尽讽刺意味。用讽刺的手笔写出了胡屠户的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等到范进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疯疯癫癫之后,众人商议让胡屠户来打范进的嘴巴,让范进清醒过来。胡屠户此时不再是以往对待范进的丑恶嘴脸,而是说范进虽然是他的女婿,但是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捉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胡屠户的这番话与前面范进去乡试找胡屠户商议盘费时骂范进尖嘴猴腮的没有老爷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丑恶嘴脸形成了鲜明对比。最终在众人的劝说下,胡屠户找到了范进打了他一个嘴巴后,心里又犯嘀咕,很是懊恼。“不想胡屠户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第二下。”“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起来。”

2 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变化十分明显,作者吴敬梓细致的、形象的刻画了胡屠户这一形象。通过范进中举这个事件,来描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巨大变化。中举的范进立马成了“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前后反应,态度变化极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荼毒很深。作者吴敬梓在刻画胡屠户的丑恶嘴脸时,生动的运用了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把胡屠户的趋炎附势、唯利是图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 乡邻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众生相极具讽刺意义

范进中举前后,作者吴敬梓对众生相的描写十分的精彩:“自此以后,果然有许多人来奉承他;有送田产的,有人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是不消说了。张乡绅家又来催著搬家。搬到新房子里,唱戏、摆酒、请客,一连三日。 ”范进在中举之前,家里已经没有米做饭了,“已经是饿了两三天”的时候,谁也没有去送一升米一担柴,街坊邻居没有一个嘘寒问暖,真心关心的;然而在范进中举之后,众乡邻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争先恐后的往他家里跑,对范进各种阿谀奉承:有拿鸡蛋的,有拿白酒的,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更有那有钱有势的张乡绅,也主动来登门,送来银子还有房子。形成了这一片锦上添花,欣喜若狂的氛围。作者用这样的描写方式,写出了封建社会的世故人态,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没有人会关心体贴,然而在你有了很好的发展的时候,人们也许会立马转变对你的态度。作者吴敬梓用有力的笔法有力的讽刺了科举制度下欺诈、庸俗、势力之风,讽刺了极其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社会对人的影响。

三、 科举制度对范进的茶毒具有讽刺意义

科举制度对人们的茶毒是根深蒂固的。在邻居东找西寻找到范进,告诉他中举消息的时候,“范进道是哄他,只装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再次告诉他时,范进说道:“高邻,你晓得我今日没有来,要卖这鸡去救命,为什么拿这话来混我?我又不同你顽,你自己回去吧,莫误了我卖鸡!”当邻居把他硬拉回家,范进见中举这件事是真的。此时范进反应的描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范进用

3 自己一生的所有精力去专注于科举考试,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中秀才当老爷。他宁可让家人跟着自己挨饿受苦也要再去考试,等到真的考中了,他又欢喜的竟然到了发疯的境界。作者吴敬梓通过对范进的刻画、描写,来表现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荼毒。当范进从邻居的口中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的时候,他并没有高兴和兴奋,而是和邻居说不要拿他开玩笑了,从范进的这一语言动作中,传神地把范进考了几十年功名,却一直没有功成名就的心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从这里又看出了范进对于自己能考取功名已经没有报多大的希望了,而且又怕街坊邻居嘲笑看热闹。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中苦苦挣扎、煎熬。当他知道自己真的中举之后,他以为自己没有办法达到的目标有一天真的自己做到了,那么对范进就是一种很大的冲击和不可思议。范进那颗因为饱经心酸折磨而变得老弱的心灵,便承受不住这个强烈的刺激,所以他就这样发了疯。当我们读《儒林外史》的时候,范进在十二月上旬,还穿着麻布衣裳,冻得乞乞缩缩的可怜摸样我们依稀记得,还有卖鸡时那张凄凉悲凉的表情,让人很是同情。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讽刺手法来形象的刻画了范进这个深刻的人物形象。用范进这个典型人物来反映科举制度对人们的荼毒。作者吴敬梓从范进几十年的辛酸悲苦来写这个极度兴奋的一幕,把看似荒唐的现象表现的如此合乎生活的逻辑,把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表达的淋漓尽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以极其夸张的笔法描写了范进中举之后发疯的全过程,通过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强烈对比,达到了艺术讽刺的效果。对范进的穿着、动作、语言的描写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范进一心只顾读书,考取功名,连基本的养家糊口的工作都没有,通过这些直观正面的描写了一个封建时代毫无养家糊口能力,没有一技之长的读书人的形象,更真切的体现了作者的讽刺意图,也深刻的表达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荼毒之深。

四、 范进在其母去世后的表里不一,极尽讽刺意味

作者吴敬梓在范进中举这一故事情节中讽刺方式多种多样,当范进的母亲去世后,写到:“汤知县问及‘因何不去会试?’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拱进后堂,摆上酒来。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杯箸。’”“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随机,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落后,看见他在燕窝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这一段的描写十分精

4 致细腻,通过对餐桌上的食物摆设等细节的描写,以及范进与汤知县的动作、语言描写来达到讽刺效果。范进在母亲去世后,“先母见背,遵制丁忧,”不用“银镶杯箸”也不用“磁杯、象牙箸,”一定要用“白色竹子”的筷子,来表现出自己的丧母之忧、表现自己孝顺的一面,是个不折不扣的孝子,然而当范进拿起筷子时,在燕窝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丝毫不顾及礼节,那时候看不出他有半点的丧母之痛。作者极尽讽刺了范进在其母去世后的表里不

一、虚情假意。吴敬梓用诙谐、讽刺的笔法揭露了当时在封建统治下仁义礼教、人情伦理的丑陋的阴暗的不可见光的一面。

结语

作者吴敬梓对于那个一心追求功名利禄、在希望和失望中挣扎痛苦的、被社会挤压的遍体鳞伤的毫无社会地位的范进,既做了无情的尖锐的讽刺,又表示出了对于这种在社会底层艰苦奋斗的同情和怜悯。作者用极尽讽刺的手法,表现了封建统治社会的阴暗和腐朽。

《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喜剧,有时候看着会发人深思,有的情节会逗得人捧腹大笑,同时又对里面的人物有着或多或少的怜悯和同情。作者以喜剧形式写悲剧,揭露了封建统治社会在科举制度、仁义礼教和人情伦理的种种弊端。科举制度荼毒了太多像范进这类的读书人,我们在作者的笔下,看到的不是一个独立的个别的人,而是独于整个社会的问题所在。所以我们在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性格不同、面貌不同、心理活动不同的人物,而是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等反映出来的一个腐朽堕落的时代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面貌。

注释: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三篇《清之讽刺小说》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4]张国风.漫说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文献综述

前言

《儒林外史》一直以来都是文学家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中国的小说发展始上起到了很大的引领作用。文学家对它都有着很深的研究和见解。

一、顾鸣塘的《〈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中写到:

细读《儒林外史》不难发现,《儒林外史》要控诉的是危害儒林的厄运,而不是被厄运危害的儒林。阅读《儒林外史》有一个审美进程,首先进入讽刺喜剧,即“丑史”的表层,进而直达社会悲剧也即儒林痛史的深层。把这两个层次结合起来思考,我们会发现:《儒林外史》不只是令人鄙弃的儒林丑史,更是发人深省的儒林痛史,讽刺喜剧中渗透了浓烈的悲剧情思,悲喜剧融汇是它独特的审美品。

顾鸣塘的这个观点虽然没有打破其他人的评论模式,但是他道出了自己对《儒林外史》独到的见解。在前人评价的基础上,并没有一味的附和,而是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孟昭连对《儒林外史》的评价与解读:

孟昭连觉得,吴敬梓“不是为哪个家族或哪些人立传,他不是表现完整的人生(而这常常成为世情小说作家追求的目标),他只是想用生活的片段表现一部分人的心灵。自然,这些片段是最有代表性的。事实上,抓住人物最有他正的言行,再进行某些夸张处理,表现人物性格的某些侧面(也可能是性格的核心),是《儒林外史》塑造形象的基本方法,体现了古代传统讽刺文学的典型观”。

三、莫纯星对《儒林外史》的理解与研究:

6 莫纯星说《儒林外史》是一部卓绝的讽刺小说,作者在对儒林百丑进行讽刺是,也隐含了一些佛教思想,诸如无常苦空、因果报应、经世济众、众生平等思想,这些思想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四、杨义是这样评价《儒林外史》的:

杨义认为“其结构形态有点类乎我国唐宋旧籍装帧形制中的‘叶子’,也称‘旋风装’,以长篇之纸反复折叠,有若原、正、反、推的文章理路一样,往复回旋,是相当严谨而舒展自如的。进而言之,《儒林外史》以八股制艺的布局方式来批判八股取士制度,其结构体制是非常有反讽意味的”。

五、张国风对《儒林外史》的研究与评价:

张国风觉得:《儒林外史》的思想渊源是接受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本书后半部分的复古气息,一个又一个真儒形象,不少板滞、繁复的描写,是否与吴敬梓万年的治经有关系?吴敬梓具有逆反意识:从基本倾向来看,和顾炎武为代表的复兴儒学重新强调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潮相联系,而不是李贽为代表的明晚个性解放思潮;《儒林外史》的社会批判基本上没有超越明清之际思想家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

六、中央电大古典文学教研组的解说:

中央电大古典文学教研组对“范进中举”这一情节的解说是:把范进的“迷功名”作为他的主导性格来展示,作者就善于变化地来现实不同人物的不同的“迷”。把儒生各种“迷”作为对它们精神追求的概括,这是具有进步意义,是人性的卑劣性,还是只是执着?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综上所述,我认为《儒林外史》并非单纯的讽刺小说,它用喜剧的形式讽刺实事,更能引人深思,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这一现象反思社会、反思人性、反思仁义礼教。应该说作者吴敬梓是在当时非常具有先驱意识和大胆的精神。

7

参考文献:

[1]顾鸣塘.《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著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06.01 [2]莫纯星.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孟昭连.《儒林外史》的讽刺意识与叙事特征.南开学报.19兮尽年第2期 [4]杨义.《儒林外史》时空操作与叙事谋略.江淮论坛.1995年第

2、3期 [5]张国风.《儒林外史》试论.中华书局出版.2002.12.01 [6]中央电大古典文学教研组.古典文学鉴赏集

(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08.08

第二篇: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

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托明写清,以功名仕禄为中心,描摹形形色色儒林文士的性格与命运,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儒林外史》运用人物描写、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讽刺艺术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他以独特的视角和鲜明的写作手法生深刻的剖析了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知识分子内心,对封建社会中那些不知廉耻追逐功名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对比手法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卓越的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弊端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这部小说虽借明朝的历史,但描绘的人物和叙述的故事多清朝生活中真人真事,因此,《儒林外史》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塑造了一系列生动且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第一次对封建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鞭挞。小说对科举制度毒害下的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剖析,对封建社会中不知廉耻追逐功名的行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儒林外史》对封建社会揭露得深刻透彻,它的讽刺手法淋漓尽致,读过此书,使人“乃觉身世酬应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巨大影响,它在继承中国古代讽刺艺术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上作者的天才创造,把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 用人物自身的言行来表现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通过对形形色色儒林人物的刻画,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封建社会各个方面的风貌,深刻地披露了精神空虚,道德堕落的知识分子形象。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个个描绘的性格鲜明。像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贡生、严监生、匡超人、牛浦郎、杨执中、张铁臂、胡屠户、王仁兄弟、杜少卿、沈琼枝等,个个都栩栩如生,各具其不同的性格和特点。作者通过人物的嘲弄,讽刺的笔法,描写了封建社会儒林人物醉心科举功名,把读书中举看成是人生惟一追求目标的种种丑态。以此来揭示对科举考试制度的不合理,对社会腐败黑暗现象和世态人情的揭露和批判。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其一的表现就是用人物自身的言语行动来表现讽刺艺术。作者从未对《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做出评价。他对书中人物的爱憎感情总是隐含在对人物具体的形象的艺术的描写之中。作者以冷静、客观的写实风格,如置身事外,对书中人物未加一句臧否,让人物在事件中自我表演,在言行中自我暴露。作者把对人物的爱憎感情隐藏在对人物的描写和揭露中,并不凭借抽象的说明。二娄与杨执中一案,作者不动声色,冷若旁观地描述他们之间的那场“误中缘”。二娄一而再、再而三地有证据确认杨执中是高人,是自己要追觅的真君子,杨执中把自己耽于读书,以无用为高视为真古典遗脉存留,与二娄真是两相误来又自误!此节读来是引人入胜,令人捧腹,作者极尽讥讽之能事,但通篇未见一语刺辞。老妪的误听、拒门、杨执中的蠢儿子抢食、杨执中摩挲铜炉度过饥饿尤其让人印象深刻。二娄试图像孟尝君一样礼贤下士,不过只得其皮毛,杨执中也不过是自视清高、返朴未

必归真的待沽不售的废物。作者虽然不单独出来评价,可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及作者的爱恨感情却能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作者描写人物的言语行动不仅仅停留在外部的表面形象上,而是能从表到里,由浅入深的进入到要描写人物的内心深处,进而挖掘出人物的灵魂。

《儒林外史》要控诉的是危害儒林的厄运,而不是被厄运危害的儒林。《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让人阅读《儒林外史》有一个审美进程,首先进入讽刺喜剧,即“丑史”的表层,进而直达社会悲剧也即儒林痛史的深层。把这两个层次结合起来思考,我们会发现:《儒林外史》不只是令人鄙弃的儒林丑史,更是发人深省的儒林痛史,讽刺喜剧中渗透了浓烈的悲剧情思,悲喜剧融汇是它独特的审美品。[1]人物自身的言语行动能更好的表现讽刺艺术,又如在《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中,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两个人物是范进和他的岳父胡屠户。写胡屠户以杀猪卖肉为生。写他倔强、势利,在范进中举之前对他表现出极大的鄙视,时常抱怨自己瞎了眼,错选了女婿,而范进中举之后,却一反常态,将范进奉为神明,并说:“我小老儿这双眼睛,都是认识人的,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再如写胡屠户的势利之心,范进中从集市上回家的途中,胡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小说不是直接用文字写出胡屠户势力,而对于胡屠户举止行为的前后矛盾的描写,生动勾画出一个市侩小人丑恶的嘴脸。这种婉曲的讽刺意味,就是鲁迅所赞扬的“婉而多讽”而写范进,主要使用了讽刺的笔法写他的卑怯;但通篇却也找不到“卑怯”这个词。

《儒林外史》中的不同类型人物之间也形成了相互对比、映衬。与两类反面人物形成对比的是作者塑造的正面人物。如“真儒”虞博士、“汉皋神女”王冕、杜少卿等,他们在世风日下、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中,仍保持人格的独立和优良的文化传统,鄙夷功名富贵。最后的“市井四奇人”,仍是保持人格独立,追求淡泊的王冕式的人物。作者应用如此多样的对比、映衬手法,对我们认识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理想失落的文人的扭曲的悲悯及对八股科举的愤恨有很好的表现力,从而达到了辛辣的讽刺目的。作者对不同的人物给予不同的讽刺。从其中许多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善于从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给可笑注入了辛酸,给滑稽注入了哀愁和痛苦,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不同人物进行了讽刺。作者对书中四类人物“八股士”、“假名士”、“贤人”、“奇人”的感情是不同的,对他们的讽刺力度也有所不同。对那些在举业上毫无起色又迷恋科举,转而靠招摇撞骗、附庸风雅来讨生活的假名士,作者仍是予以辛辣的讽刺,尽管其中有如马二先生者,性格复杂遭遇也令人同情。对于八股士,作者给予他们的是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对书中的贤人,作者批判的态度是温和的,因这些人物身上有着作者人格理想的寄托,以及理想失落的无奈。鲁迅指出:“敬梓之所描写者„„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2]《儒林外史》塑造了许多当时社会的典型人物,其以其三十万字的篇幅,共塑造出了三百多个人物,其中主要人物即有

五、六十人。在作者的笔下,这些人物个个描绘的性格鲜明。从人物描写来看,讽刺艺术在《儒林外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多用夸张的讽刺手法写人议事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人物可笑可鄙之处,达到讽刺目的。高尔基说过:“艺术的目的是夸大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大坏的——仇视人和丑化人的东西,使它引起厌恶,激发人的决心。”[3] 一个成功人物形象的塑造,一个典型细节的刻画,都必须依靠一定的富有特征的事件体现。否则,作品就会枯燥无味,形象模糊,不可能真实生动地反映生活真实。《儒林外史》很多地方截取了人物富有特征的细节来夸张描写,将典型的细节和合理的夸张结合起来,以揭示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

小说第五回写严监生之死,就是著名的例子。严监生非常富有,但悭吝成性,他一家四口,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吃,每当小儿要时,只在熟切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就是了。悭吝的性格使得严监生临死前还“伸着两个指头”不能咽气。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家里人都围在床前不断发问:有说是两个人的;有说是两笔银子;有说是两位舅爷不在跟前的。严监生听了,直是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了”。作者将情节放大,造成难解的迹,最后由他的妻赵氏将迹底揭开:“爷,别人都说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心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将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这个细节属于夸张,但它异常生动、深刻地揭示了严监生受财如命,辛辣地讽刺了这个悭吝的地主,写出了封建社会的真实面貌。《儒林外史》以写实手法讥讽世态人心,虽然情节的铺展是冷静、平实,极具分寸感的,而行文却不乏夸张甚至荒诞,对周进受辱、范进中举、马二先生的刻画莫不如此。正如鲁迅先生曾说《儒林外史》“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其实这也正指出了《儒林外史》与前人讽刺作品的不同。由于采用了“展示”的表现手法,让人物以自身的言行进行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的影响被隐藏在小说的背后,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一元化的视界结构,客观性、真实性被大大强化了,讽刺性显得更为强烈。而这被强化的内在指向正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开头所写的周进,六十多岁了,连个秀才也不是,因而备受众人的奚落和嘲弄。当他到省城参观贡院时,看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省人事”。众人把他救醒后,“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将他抬出贡院,他“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直到众人决定出钱替他买取监生资格,他才“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在这段描写中,作者“直书其事,不加断语”,没有静态的心理描绘,完全是事件场景的客观描述。但周进从“哭了又哭”到“说说笑笑”,其实正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把一个对科举抱有幻想而又备受压抑、苦苦挣扎的老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起到了较强的讽刺效果。

当然艺术的真实并不排斥夸张,在真实的基础上夸张,是讽刺所必要的。夸张即是即把某种需要否定的东西延伸放大,以揭示出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例如周进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范母一喜而死;严监生临死因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严贡生发病闹船家等精彩描写,都因为合理的夸张,而取得了强烈的讽刺艺术效果,从而更真实地暴露了问题的本质,起着深刻的批判作用。上面提到的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这看来似乎离奇得很,却如鲁迅所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理由是,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20岁开始应试至今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三、广泛强烈的艺术对比

吴敬梓采用广泛而强烈的艺术对比手法,成功地塑造各类人物形象。他在刻画人物时,常常并不直接说明自己的意图,而是让人物用自己的言行将深藏于人物心灵深处的卑污揭示出来,造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如《范进中举》一文中写胡屠户及众乡邻用的就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揭示胡屠户及众乡邻嗜钱如命、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胡屠户在小说中的表现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叫做“前倨后恭”。前面非常倨傲,后面又很恭敬。正是在这种社会风气下,才有范进不懈地跋涉在科举的道路上的表现。作者运用对比映衬手

2法塑造人物形象,在不经意中强化讽刺效果。胡屠户两次“贺喜”的鲜明对比,展示了世态炎凉,把他的嫌贫爱富表现得极为真实。第一次“贺喜”:当范进考中秀才时他来了,“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坐下便挖苦范进“现世宝”“穷鬼”,说范进中相公,是靠他“积了甚么德”,然后居高临下地教训范进,虽中了相公,不可在他这样“正经有脸面的人”面前“装大”,要立起“规矩”,不能有失“体统”。吃、喝加教训到日西时分才离去。临走的神态是“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第二次“贺喜”,是在范进中举发疯的时刻。听说女婿中举,立即带着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当众人要他打醒范进以治其疯病时,这个平日百般辱骂、讽刺女婿的他今日却犯难惶恐了:女婿中了举人,“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否则阎王要让下“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经过众人怂恿、劝说,他连喝两碗酒壮胆,才颤着手“打”了范进一下,却不敢再打第二下。范进醒来,胡屠户更怕了,“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而且“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他很懊悔打了“文曲星”。回家途中,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到了家门”,又高叫:“老爷回府了”。作为范进丈人的胡屠户尚且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范进中举之前,家里人常常挨饿,借贷无门;中举喜报一到,范进自己喜得发了疯,大出洋相;众邻居呢,一反常态,“有拿鸡蛋来的,有拿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连做过知县、横霸乡里的张乡绅,也自道“一向有失亲近”,立即成了“至亲骨肉般的”“年谊世好”,又送银子又赠房屋。从此,“有送田产的,有送店房的,还有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不到三个月,范进家里什么都有了。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就轻松地、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胡屠户及众乡邻庸俗势利的市侩小人嘴脸。

《儒林外史》将各种对比交错使用,显得摇曳生姿。对比两项,或前详后略;或前略后详;或两者皆详;或两者均略,灵活跳脱,绝无板滞拖沓之感。如写周进、范进发迹的前前后后,就是用的明比。周进当童生时,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了,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受尽欺辱和冷遇,并因此悲愤得撞过号板。一旦考中进士,立即“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请吃酒、送贺礼的人络绎不绝。薛家集做过学堂的观音庵里,居然供起了“周大老爷的长生牌”!他以前写的对联也被揭下来仔细装裱。那个因进学在先,曾尽情奚落过周进的梅玖,竟在范进面前冒认周进为“业师”。对篇中主要人物范进,文中通过他中举前后境遇和心态的变化,也进行了对比描写。中举前,范进是饥寒交迫,受尽人间白眼和嘲讽,“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去参加乡试,回来“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出榜那日,家里已经断炊。他不得不去集上卖鸡换米,邻居找来报喜,他却怎么也不信。而当确认“中了”后,终于喜极而疯。然而毕竟中举了,马上一切都变了。醒来后的范进对平日惧怕的岳父胡屠户也不怕了,由先前称其“岳父”改呼为“老爹”;时常嘲弄他的众邻居、素不相识的张乡绅也都来套近乎了。范进“洗了脸”,开始接受众人的朝贺。立即,房子、田产、金钱、奴仆,不招自来。这样,通过前后生活境遇和心态的强烈对比,把范进醉心功名、灵魂卑劣的腐儒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

围绕范进、周进这两人命运的对比,含有两层意思。对世人,是态度的变化:前倨后恭、先冷后热,真实地描绘了病态社会里庸俗、势利的人生画卷,满怀痛惜之情讽刺了可怜的同胞在封建重压之下所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奴性,和谄上骄下的丑态。对二进,是地位变化:穷则人尽弃之,达则人皆趋之;转眼之间,从受人白眼、生活无着变为受人尊崇、锦衣玉食。真是“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这就点穿了士子们醉心举业的原因,也揭露了清代统治者实行科举制度决不是要选拔什么人材,而只是笼络士人的一种手段。周进曾因百考不中悲痛欲绝而头撞号板;范进却是一朝侥幸大喜过望痰迷心窍。这也是一种鲜明的对比。它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使士子们利欲熏心、丧魂失魄,既无是非观念,也无理想抱负,人人变得堕落无耻,糊涂愚妄而不自知。这样的对比手法并不是吴敬梓的创造,但他运用起来,却有自己的特色;寓分明的爱憎感情于平静、严肃的叙述之中,情节的发展象生活本身一样

3生动自然,毫无油滑或矫揉造作之弊。

通过对比使作品思想十分尖锐,针针见血。在刻画人物时, 常常不直接说明自己的意图, 而是通过鲜明的对比, 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深刻的含义, 引导读者一道爱其所爱,憎其所憎。王冕、杜少卿等是作者理想中“振兴世教”的人物。其中王冕在第一回出现,成为衡量全书人物的尺度, 力求达到“敷陈大义”和“隐括全文”的目的。杜少卿是“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的官宦人家的后代,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者”。这些人物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功名富贵采取否定的态度, 并敢于蔑视封建统治阶级的权势。他们的对立面,就是匡超人、牛浦郎以及权勿用、杨执中等一批堕落的儒林人物。匡超人伪造文书、代人考试、修妻再娶、忘恩负义。牛浦郎为了结交官府, 贪图名利, 竟冒名牛布衣, 进行招摇撞骗,后来原形毕露。通过对比,说明这类人物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必然产物, 从他们身上可以看见功名富贵腐蚀人心的恶劣影响。地主盐商的丑恶言行与市井细民的高尚品德的对比, 显得泾渭分明。严监生和胡三公子, 他们食而无厌地聚敛钱财,过着腐化堕落的生活。盐商宋为富恬不知耻地宣称:“一年至少也娶七八个妾”,并且飞扬跋扈, 只要一个诉呈, 打通关节, 立即就能取得诉讼的胜利。第五十五回写了四个自食其力的奇人:会写字的季遐年, 卖火纸管子的王太, 开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他们都不是科举场中的人物, 但他们自食其力, 品格高尚, 与前者形成显明的对比。

总之,《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其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作为讽刺艺术的典范,它的高明处主要在于是用真实而典型的故事情节来体现讽刺的意味,而不是由作者露面直接对形象作如此这般的揶揄和嘲弄。仿佛只是信笔写来,读者却感到心驰神迷,余味无穷。不难看出以讽刺见长的《儒林外史》,由于作者熟悉生活,深入生活,同时又能运用生花的艺术之笔,遵循着艺术的规律去描写人物、刻画人物,因而才塑造出了一组组不同性格的人物群像,从而成为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做出了广阔而深刻的反映,正因如此,才奠定了它在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参考文献

[1]顾鸣塘著《〈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 著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年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3]高尔基:《论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414页。

第三篇: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以周进为例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呕心沥血之作,却成为中国讽刺小说中的一座高峰,就连鲁迅先生也从中发掘出了精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才使我们发现自己的劣根性,以警醒我们。所以作品中“戚而多谐,婉而多讽。”的内在悲哀涌现出来。

《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丑陋现象,从而向我们揭示了那个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它通过许多的人物故事,生动的表现了八股取士对一般知识分子的支配力和诱惑力,我认为其中周进最为典型,吴敬梓对这个人物的讽刺很辛辣。

周进,一生考科举,一直考到六十岁还连一个秀才都没有捞到。只好跑到偏僻的山村当塾师,他不仅在物质上受苦,而且在精神上也受到轻蔑和屈辱,周围的人都嘲笑他、欺压他,以致连一年十二两银子的馆也做牢,更有意思的是,在年纪比他小的,好歹是秀才或者举人的面前,他要自称晚生,这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我们从小就知道,见到年老的要尊称爷爷奶奶还要给他们让座、让道等等。可见那时只有考上举人,有了所谓的身份时才会被人尊称为老爷。

在如此的状况下,不得已要改行了,跟着做生意的姐夫混口饭吃。话说一天周进到了省城,要去瞻观贡院,他活着么些年,还没有,去过省城的贡院,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了,众人好不容易把他给灌醒过来,随即他不死了,便是放声大哭,一号哭过,又苦到二号、三号,还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得众人都凄惨起来了。可见这许多的众人中也有和周进一样考不上举人的人,自觉悲哀、同感而发。在作者的这种平婉的文字叙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中的讽刺意味。

周进还哭的口里吐出鲜血来,直到众人答应帮他凑钱捐监进场为止,参加考试,这才“爬到地下,磕了几个头、、、、、不再哭了。这和五十四岁的老童生范进得知中举发疯的情景一样,源于不相信会现实的梦想竟然实现的时候,那种悲喜交集,以致会有如此夸张的反映。

当我们读到这样的情景,我们或许觉得很不可思议,很荒唐,其实这正是吴敬梓的高明之处。在我们笑过之后,是凄凉涌上我们的心头,值得我们思考。

当下,我们所受的教育,应试教育和科举有些相似-----------以成绩作为评价优生与差生的指标,父母、社会都特别关注一个孩子的成就,而忽视了孩子的自身兴趣与发展,学生则以名次为终极目标。我想说,成绩只是一串数字而已,没有比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有用。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反思了,开始重视人性了,反对应试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了,全国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要素质教育了。

《儒林外史》是讽刺当时读书人的,我们也看到了,对于今天的意义也是重大的。 我们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觉得科举制度似乎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其中的嘲讽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玩味,感受作者的痛心之情,以反思当下。

第四篇:浅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罗高

(中文081,070811102)

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作品。在讽刺方面,主要体现在基于现实的讽刺,加之吴敬梓巧妙地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突出了强烈的讽刺效果。全书竭尽讽刺之能事,奠定了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关键词:儒林外史,讽刺艺术,对比,夸张,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卓越的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弊端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描写的人物众多。吴敬梓运用朴素、灵活、幽默的地方性语言,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他以独特的视角,对封建统治阶级用以禁锢人们思想而死板乏味的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可以说,吴敬梓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深度。

《儒林外史》问世之后,以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扬,尤其是它婉转诙谐的讽刺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评价道:“迨《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谪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甚至认为 “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吴敬梓在继承中国古代讽刺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创造,把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的见解并不是直接列出来硬塞给读者,而是在具体形象的塑造中阐明。周进和范进的中举,匡超人的转变,杜少卿的豪举,马二先生的迂腐,这一切都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吴敬梓并没有直接向我们褒贬什么,但每个形象都饱含着巨大力量的褒贬,传达着作者明确的正义观。

下面将就《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征作三点进行一个粗浅的探析。

一、对比的讽刺艺术

对比是这部小说的为了突出讽刺效果常用到的手法。

如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对比。中举前称他为“现世宝”、“癞蛤蟆”,中举后称他为“贤婿老爷”、“天上的文曲星”;对他外貌的描述也不同,中举前说他“尖嘴猴腮,不三不四”,中举后夸他“才学高,品貌好”;两次的贺礼也不同,中举前是“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中举后是“七八斤肉,四五千钱”;离开范进家的动作神态也不同,中举前离开时是“横批了衣裳,腆着肚子去了”,中举后离开时是“千恩万谢,低着头,笑咪咪地去了”。通过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跃然纸上。还有对众乡邻的对比:范进中举前对范家揭不开锅,在死亡线上挣扎而不闻不问,范进中举后赶紧送酒送肉,搬桌拿椅。作者对他们嫌贫爱富的心态,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对比之中写出人性淡薄和世态炎凉,极富讽刺意味。

除了同一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作为一部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还塑造了一批体现作者理想的正面人物与体现社会腐败的反面人物进行对比。正面人物有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等,反面人物如前面提到的胡屠夫以及众多贪污腐败的官僚们。这一鲜明的美丑对比,大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越是正面人物就越显出反面人物的丑陋,以美烘托出丑的极致。

二、夸张的讽刺艺术

在小说中,吴敬梓对人物最富于特征的细节加以适当的夸张,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显目的特征上,再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即把否定的东西加以放大来产生极强的讽刺效果。

吴敬梓在真实的基础上,透过夸张这个放大镜,把生活的黑暗扩大化,把一件小事上升到人物的精神层面,反映出最深刻的内涵,让讽刺显得犀利而深刻。

如人人皆知的范进中举后因惊喜过渡而发疯的这一幕,这种夸张的讽刺艺术可谓达到了极致。当范进面对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大喜时,他那颗因饱经辛酸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灵,承受不住这强烈的刺激。于是,“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作者从范进几十年的辛酸悲苦来写这极度兴奋的一瞬,把看似荒唐的现象表现得如此合乎生活的逻辑,将当时的读书人热衷“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如醉如痴,惊喜若狂,乃至发疯这种社会现实加以夸张的描写,从而达到了尖锐的讽刺效果。 第五回中,写严监生之死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临时了还不忘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唯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断气。透过这样的细节描写,恰到好处的夸张,把严监生那贪婪吝啬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

三、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

小说在讽刺过程中,把诙谐的讽刺与严肃的写实结合起来,挖掘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从而在讽刺过程中起到对社会制度进行批判和反思的目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它所写的事情是公开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足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习惯了,虽也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经它特别一提,就动人。”

吴敬梓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情,不以主观偏见去遮盖对象的丰富内容。整篇小说虽以描写反面人物、揭露反面现象为目的,但并没有因要显露出描写对象的戏剧性,而忽视人物的客观真实性。在他笔下,讽刺对象并不是无恶不作的坏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综合因素的人物,恰恰是这样,讽刺才更真实、深刻。

而讽刺这一创作手法,它本身就有着严肃性。作者必须对社会、人生作出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在这点上,吴敬梓对他所生活的社会现实有着敏锐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他的品德和见识,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那些儒林人物。他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弊端和是非颠倒的社会风气,认识到生活在这一现实中的卑劣人物以及人们的一些病态心理。

同时吴敬梓的创作态度也是非常严肃的,既不是人身攻击,也不是随意嘲笑,而是把这司空见惯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提炼、概括、典型化,从人性被压抑、被扭曲中去看丑恶本质。他是怀着一种悲愤的心情去揭示人的性格的变态过程。可以说作者是站在高处来俯瞰人生,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

综上所述,《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在喜剧的背后,作者把犀利的笔锋伸进人物最深的精神层面中,从而揭露这些悲剧性的社会原因,启发读者,尤其是读书人对人生价值、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刻思考。笑中带泪,是这部小说讽刺艺术的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3]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李孝金.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 (3)

[5]周腊生.试论《儒林外史》讽刺艺术中的对比手法[J]

第五篇:谈吴敬梓《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内容摘要:《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成功塑造了生活在封建末世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了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世态,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关键词:吴敬梓 儒林外史 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我国讽刺文学的典范,堪称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讽刺小说的第一部作品。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也,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杰出的讽刺艺术是这部小说艺术上最伟大的成就。该书真实地描绘了在封建“八股取士”制度下一代儒林中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假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们的招摇撞骗,以及他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卑污灵魂和丑恶嘴脸。

闲斋老人在为《儒林外史》所作的序中指出“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砒柱。篇中所载之人,不可枚举,而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读之者无论是何人品,无不可取以自镜。”卧闹草堂刻本评说:“慎勿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其艺术形象对于我们今日的生活,也具有非凡的观照镜鉴的意义。

现就该书的讽刺艺术分析如下:

一、讽刺艺术形象的真实性

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客观真实地描绘了一幅上自达官贵人、地主豪绅,下至贩夫 1 走卒、地痞流氓的社会生活画卷,从当时人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景象中,提炼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情节,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物,对书中的人物未加一句臧否,让人物在事件中自我表演,在言语中自我暴露。作者的人物形象、人情世态均取材于现实,并抓住这些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片段,加以典型概括。事件与场景平平常常,形象处处保持着生活本身固有的自然形态。

如正在居丧的新举人范进在汤知县家的那次家宴:

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的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荦酒,却不是曾备办。后来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汤知县在备饭之前的言谈中,已知范进母亲去世,准备的菜肴虽然未写,却可从使用的餐具看出其丰盛豪华,可见汤知县自己根本就未将“居丧守制”这一封建社会十分重要的礼制放在心上。而范进面对银镶杯箸、磁杯象牙箸均“退前缩后”,在汤知县被其行为感动得担忧“倘若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时,“看见他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吴敬梓抓住范进那不举杯箸的忸怩作态、那拣了大虾丸子送进嘴里的举动,从其自相矛盾的行动中,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其虚伪和丑恶,戳穿了范进所谓居丧守礼的假面目。不过是毫不起眼的一次封建文人的聚会,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作者的刻画又很简洁,未作丝毫的渲染。可是这寥寥几笔的勾勒,却获得十分强烈的讽刺效果。

《儒林外史》虽然植根在严肃的现实生活中,但为了达到更好的讽刺效果,作者也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但这并不妨碍作品的真实性。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是讽刺所必要的。“便清晰地透出了社会的荒谬与人心的伪妄:而当人们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又觉得他仍然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在第三回中写五十四岁的范进看了报帖知道自己中举以后的一段情形: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我中了!”笑着, 2 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的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一直走到集上去了。„„胡屠户凶神似的走到眼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一个嘴巴打将去。„„范进因这一个嘴巴,却也打晕了,昏倒于地。众邻居一齐上前,替他抹胸口,捶背心,舞了半日,渐渐喘息过来,眼睛明亮,不疯了。

又如周进撞号板;范母一喜而死;严监生临死因点了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严贡生发病闹船家等描写,均因合理的夸张而取得了强烈的讽刺效果。从而更真实地提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讽刺对象的悲喜剧结合

《儒林外史》在艺术上所取得的重要突破在于将喜剧因素与悲剧因素溶为一炉,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用喜剧的形式反衬悲剧的本质。

范进中举的过程便是最典型的例子。范进考了几十年,在胡须花白之际遇上了与他有相似经历的主考官周进,周进看到在十二月天“头戴一顶破毡帽”身穿“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的范进时,动了恻隐之心,在范进交卷较早的情况下,拿了范进的卷子,初看,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看了第三遍,“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这荒谬的中举过程本身颇具戏剧性,如若不是周进多看了两遍卷子,范进如何能中?从这也看得出主考官周进的糊涂与无知,说明中举的人不一定就是举业如何了得,而这样的主考官,其所选中的范进的文章究竟如何,也同样是模棱两可,难以定性的。

主考官周进,是“苦读了几十年书”,到六十多岁时都还没进过学。他一出场时是在薛家集做私塾老师。到学第一天就受到“新进学”的梅玖的凌辱,把他“脸上羞得红一块白一块”。接着又是王举人来学堂避雨,王举人对他也是冷若冰霜,不屑与他为伍。周进对此虽感恼火却也无可奈何。尽管如此,老老实实教书的他最终还是被那些土豪劣绅排挤出来:“嫌他呆头呆脑,不知常来酬谢”,丢了饭碗。后来才会有他在贡院看见了天字号,“见了两块号板,摆得齐齐整整, 3 不觉眼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醒来后是“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这说明在八股取士的社会里,知识分子的命运是和“号板”连在一起的。周进一心想成为人上人,想爬上这等级阶梯,可无力爬上去,所以会哭哭啼啼,在艰难辛酸的生活面前倍感无助与绝望。

再如做了三十年老秀才的王玉辉,穷到不能养活女儿,还要编礼书,宣扬礼教。女儿要为死去的丈夫殉身,公婆反对,他却表示“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女儿死后,妻子哭得死去活来,他却说妻子“真正是个呆子”,“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封建礼教将人性异化到如此荒唐的地步!

这种对于可悲的人间喜剧的嘲笑,是让人含泪的笑。这笑中有辛酸、有同情、有鄙夷、有愤怒。《儒林外史跋》指出,吴敬梓“所阅于世事者久,而所忧于人心者深。”他对人物的忧愤,体现在这种带着血泪的喜剧里,可说是“嬉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于恸哭”。这种笑让人感到作者对儒林堕落的悲愤。

三、讽刺手法多种多样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异采纷呈的讽刺手法上。 一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这种讽刺手法是指作者在叙事描写的过程中,不做主观的情绪流露,“直书其事,不加断语”,语言含蓄有味,不落一字褒贬,对人对事,纯以白描出之。所谓“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在第二十回,匡超人在与景兰江和蒋书办见面时,装腔作势“近日口气不同,虽不说,意思不肯到茶室”,在酒楼谈自己的“教习”职务时,“我们在里面也和衙门一般:公座、硃墨、笔、砚,摆的停当。我早上进去,升了公座,那学生们送书上来,我只把那日子用硃笔一点,他就下去了。学生都是荫袭的三品以上的大人,出来就是督、抚、提、镇,都在我跟前磕头„„”在谈及给过自己很多帮助的潘三时说:“潘三哥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访拿他的。”对这番话,作者只是悠悠道来,并无着意用力之处,但这种口气越是随便冷静,在读者的心中激射起来的反差情绪就越强烈。

第二回中对夏总甲的描写:“外边走来一个人,两只红眼边,一副锅铁脸,几根黄胡子,歪戴着瓦楞帽,„„手里拿着一根赶驴的鞭子,走进门来,和众人 4 拱一拱手,一屁股就坐在上席。”寥寥几笔,就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狂妄倨傲的令人厌恶的下层官吏形象。

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广泛应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对人物自相矛盾、表里不

一、前后不一致的表现进行了揭露,从而展现了人物性格,揭示了儒林形象,让人从滑稽中发现其内在的不协调,从而让人发笑,在笑声中体会作者的讽刺之意,产生对讽刺对象的厌恶、憎恨之情。

梅玖在周进落魄教书时,对周进极尽所能奚落挖苦,让周进万分难堪,但周进中进士后,却在范进阅卷时说自己是周进的门生,在庙里时让和尚把周进当年在庙里写的对联揭下来裱,朝周进的长生禄牌叩头。通过梅玖对周进前后态度的对照,暴露出他势利、俗气的灵魂。

严贡生是一个横行乡里、巧取豪夺的恶劣乡绅。他一出场,就是为拉拢已成为统治阶级的范进、张静斋而献呈出酒菜饭食。席间严贡生先是自吹自擂,恬不知耻地抬高个人地位,并表示:“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可笑就在此时,“一个蒙头垢面的小厮走了进来”道:“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呢。”这是作者让人物在自相矛盾的言行中进行自我否定,进行自我暴露,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人物灵魂,表现人物性格,达到讽刺目的。严贡生此时应自知在二位大人面前出了丑,然而却对小厮说:“他要猪,拿钱来!”又对二位大人说:“二位先生有所不知,这口猪原是舍下的。”严贡生自己在扇自己耳光,整个自我暴露的丑陋灵魂说明在当时腐朽的封建末世,士人居乡间的则成为土豪劣绅。

范进中举之前,胡屠户对他呼来喝去,骂他“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家里人常常挨饿,借贷无门,中举当日还抱着鸡要去卖了换米。喜报一到,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而胡屠户也改口称呼“贤婿老爷”,并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世俗习气,胡屠户的市侩心理,功名利禄对世人灵魂的腐蚀。

三是对不同人物给予不同的讽刺。作者善于从可笑的喜剧表面去挖掘其内在的悲剧意蕴,给可笑注入了辛酸,给滑稽注入了哀愁和痛苦,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对不同人物进行了讽刺。作者对书中四类人物“八股士”、“假名士”、 5 “贤人”、“奇人”的感情是不同的,对他们的讽刺力度也有所不同。

对于八股士,作者给予他们的是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如对严贡生、王惠这类品质低劣、见利忘义的土豪劣绅,作者对他们的讽刺是坚决的,毫不留情的,批判性的。周进、范进中举前的落魄,作者还是有些同情的。一旦中了举,就摇身一变,成为欺压百姓、奉迎拍马的贪官污吏,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就转变为坚决的批判与鞭挞了。对那些在举业上毫无起色又迷恋科举,转而靠招摇撞骗、附庸风雅来讨生活的假名士,作者仍是予以辛辣的讽刺。如对杜慎卿的大搞梨园选美,作者的批判形式是冷若旁观地让人物在可笑的事件中自己表露其灵魂的贫弱、苍白。尽管有些人物的性格是立体的、多层次的,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总的来说还是批判的。如马二先生这个人物就很复杂多面化,他迂腐、落魄,却富于同情心,舍己为人,济人危困,但作者依然对他的可鄙可笑之出给予了辛辣的讽刺。著名的马二先生游西湖的例子,是腹中空空的马二先生在西湖的美景前的审美也如他的空腹一样贫乏。他一路只知吃零食,喝茶,读墨卷,操心选事,最后,他感到按习俗要对这真山真水赞美一番了,就仿照八股的样式,背两句《中庸》里的陈词滥调:“真乃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迷信八股科举的马二先生已经在八股科举教条的腐化下丧失了审美能力。八股科举对士人的毒害到了如此地步!让人触目惊心。对书中的贤人,作者批判的态度是温和的,因这些人物身上有着作者人格理想的寄托,以及理想失落的无奈。王冕的旷达不拘也好,杜少卿的挥金如土也罢,以及虞博士视功名如草芥的淡泊情怀,都不过是具有“文化记忆”的具有古典文化传统人格的文人企图以洁身自好来坚决捍卫文化传统以对抗浊世的个人反叛形式罢了。迟衡山等人企图以祭奠泰伯祠恢复礼乐来扭转世风,作者对祭奠大典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但全书的结尾,盖宽再游泰伯祠时已是尘封的更为荒凉的残垣断壁。这些贤人的试图靠个人努力来拯救时世的理想,在那个以科举为唯一出路的势利社会里仍是失败了,这饱含了作者自己“补天无力的无奈”。篇末对市井四奇人的交代,不过是在贤人救世无力的正道之外,让生活在基层的知识分子以自食其力、傲视社会、追求自身人格的独立完整,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来反叛现实的一种无奈方式。这四类人物相互对比、映衬,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儒林的种种现状,对儒林群丑有了更深的认识,更深刻地领悟了作者对世风日下的封建末世八股科举对士人灵魂的扭曲和毒害的忧愤,以及对 6 此的无奈。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作家应用了一系列讽刺手法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儒林人物。鲁迅先生说:“悲剧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讽刺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这就是该书的讽刺艺术精华所在。它通过以喜剧形式表现的一些悲剧性人物,这些人物除极少数极端恶劣之外,大多还是老实本分的人,他们在封建八股取士制度和当时丑恶腐朽世风的影响下,思想被禁锢了,道德被腐朽了,成为言语迂腐、举止鄙陋、思想腐朽甚至道德丧失的喜剧人物,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有让人喜爱及同情的一面。作家对他们的讽刺态度是既嬉笑怒骂,又哀婉叹怜。这是本书最出色的讽刺手法,即“笑中含泪”,所以该书成为“说部中乃有足称讽刺之书”。

参考文献

①、②、③周月亮:《误解与反讽》,见《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京)1996.3.64—69 ④贾学清:《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见《学术交流》200

5、7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论雷峰塔的倒掉 郭预衡《中国文学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下一篇:人事劳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