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英语成绩分析

2022-09-20

第一篇:九年级英语成绩分析

九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一:成绩分析。

九年级期中考试,四个班级分层进行考试,1班用一套试卷,2-4班用另外一套试卷。在这次考试中,2-4 班三个班平均分分别为42.35,47,45.31,成绩还是不理想,其中听说和书面表达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同学这两部分基本上没办法得分。这主要是由于前段时间没有特别注意听说训练,同时书面表达的训练少,而且主要以背诵范文为主。同时,基础题——词汇测试得分同样也不尽人意,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抓好单词的落实。1班的平均分为69,高分很少,不及格的同学仍然存在,这样平均分也难提高,优秀率也有影响。 二:考后工作安排。

为了迎接今年的福田区统考,完成学部的要求和争取明年中考的胜利,后面将做如下安排。

1, 2-4 班一定要落实每单元的词汇,争取做到每天听写,每单元落实,以来保证词汇测试题均分能达到8-10分左右。同时,期末复习时,进行专项练习,保证大部分同学落实每个考点。

2,2-4 班一定要加强听说训练,争取每个星期训练两次(晚自习和周末)以保证福田区期末统考能有所提升,也为明年中考打下一定的基础。

3,2-4 班要多进行书面表达的训练。针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每个单元必写必指导;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一定要求多背诵范文,争取做到每个人每个单元背一篇范文。把任务分摊到平时,这样期末复习会轻松一些。

4,2-4 班的课程争取在期末放假之前完成到九下Unit 3,为明年的综合复习多留一些时间。

5,2-4 班在全面掌控班级的同时,多培养基础好的同学,争取优秀率上有所提高。

5,1 班按照学校要求,在扎实基础的同时,多培养A 以上同学。全面发展,重点培养。

第二篇: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按照阶段性考试要求,本张试卷符合7:2:1要求,试题难易度适中,兼顾了每个层面的学生,能使学生考出自信,考出层次,能检查出阶段学习教学之不足。主要特点如下:

1、知识点考查全面。 本期所学章节均设计试题,对于重点章节按照中招命题导向进行了命题, 章节重点突出,难易适度。

2、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动手能力的考查。卷中多次出现了旋转、动点问题等等,无一不反映了出卷者对重要的数学思想理念、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感悟;

3、加强了课程改革内容的考查。卷中在填空、选择以及大题里反复考查了旋转、方程、函数知识等事故学思想,比重明显加大;

4、逻辑推理回归自然。数学在走过了万水千山之后,终于回归自然,恢复了它本身的独特,这不仅让人有些感慨:数学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是否曾经丧失了自我?整张试卷共考查了两道证明题,对切线的证明,最后一题通过和旋转结合,考察了一次函数、旋转、平行线、全等等一些知识点的综合。对学生的基本推理能力做了全面细致的考查,让我们重新拾回了数学的原始风情,领略了数学之美。

但美中不足的是。

不足之处,整张试卷的层次不是特别分明,跨度较大,缺少部分层面的区分度。

二、反映出的问题

1、成绩反映出的问题

1)按照试题的难度分布,优秀率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多数班级优秀生人数分布合理。

2)各班不及格人数偏多,最少的三班也有九人,最多的达十九人。

3)出现了两头高的现象,差生比例过高。

4)多数班级之间极力有所缩小。

2、试题反映出来的问题

1)计算能力差,试题出了花化简计算、解方程共四个小题,包括好学生在内出错率都比较高,学生基本技能熟练程度比较差。

2)综合应用能力差。最后一题是综合试题,全部做对的八个班级中仅四人;

3)分类思想考察时中招考查内容,虽然每次都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但是掌握还是不好,比如填空试题倒数第二题,失分很大。

三、第二次抽样测试情况反馈

周日晚上同一时间,对二班、四班、六班、八班的数学,用相同的时间采用去年的试题进行了测试,对成绩及其答题情况进行了分析,由于晚上考试,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原试题没有每个大题的得分,重新划分后依然有一些参考价值,和去年同期学生进行比较,数字如下:

九二班:放在去年的班级中,优秀率第一,及格率第三,平均分第二。

九四班:优秀人数6人,不及格较多,属于去年中等靠上班级。

九六班:证明了别的班级成绩的一致性。

九八班:优秀四人,上学年最少人数。

整体:

综合得出,本届学生数学成绩和上届学生基本抗衡或者会好一些。

三、今后努力的几个方向

1、坚持能力培养的方向不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他们今后立身社会的根本,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它的可操作性。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教学重在实,而不是多,数学题目千变万化,但核心的数学思想却只有分类、数形结合、图形变换,图形构造,方程的思想等等,抓住了数学思想方法,等于是扼住了数学教学的咽喉,掌握了数学教学的命脉,当然会事半功倍;

4、坚持大面积抓成绩提高的思路不变。这增强了许多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今后我们还要更多地转化后进生,特别是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亲近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5、优等生的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各班尖子层面学生在难度比较大的考试中报考露出思维混乱的现象,这与平时训练少有关,要逐步加强综合试题训练,把中招难

第三篇:九年级段考语文成绩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此次试卷整体难度较大,因此平均成绩较低,前300名得高分的学生也不多,前150名有一部分学生只考了70多分,在及格线附近。这也是正常情况,因为兄弟学校成绩基本也是这样。接下来主要说说本次考试本校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整改措施。

二、存在问题

此次考试的题型还是固定的,分为语言知识及其运用、古诗文阅读与积累、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这四大部分。下面就按顺序谈谈本次考试暴露出的问题。

1、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这一题型都是客观题,考的是对字、词、句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这一次考试反映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不牢固,这也影响到后面阅读理解题的得分。从这一次考试可以看出,基础扎实的学生后面的阅读理解题得分也较高。

2、古诗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

由于题目难度较大,此次古诗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题得分率不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两篇文章都比较难。其中一篇是议论文。因为本学期学生刚开始接触议论文,练习做得还不够,加上题目偏难,所以很难把握。

3、古诗文积累。

也就是默写题。得分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懒。这种题目跟智商高低关系不大,勤能补拙,只要肯花时间,多读多背多默,一定能提高分值。

4、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综合性学习。其特点是考试范围广、题目很灵活。但目前的趋势,一般是按要求写一段文字,相当于一篇小作文。本次考试正好是这样的题型,反映出学生平时练笔太少的缺点。 作文。说到作文,学生头疼。好的作文还是那些平时爱好写作,会经常写作的学生所写。而真正爱好写作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是不愿练笔的,这也导致了其考试作文无从下笔或者只是凑凑字数。

三、整改措施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语文教研组的全体教师经过讨论商量,提出以下整改措施。

1、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加强学生平时的字词积累,一些重点的字词一定要让学生熟悉掌握。让学生在早读课上不仅读课文,而且要读字词。老师平时也要强调指出重点字词,最终在反复读、重点讲中让学生夯实基础。

2、古诗文积累。

这一题很容易拉开差距,就是比比谁更勤劳。默写题仅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当联合家长,让孩子在家里多花时间,家校联合,来保障学生在这一题上获得高分。

3、阅读理解与写作。

注重平时积累,多做题、多练笔。其实很多题目都是有比较固定的解题方法的。教师要注重解题方法的教学,让学生能举一反三。写作这一块分值很大。平时一定要督促学生扩大阅读量,勤练笔。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平时可能让他们多写写片断作文。

4、强调课堂纪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保证良好的学习质量。这是我们今后教学也要注意的方面。

以上就是本次语文段考的质量分析。希望今后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能够让学生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九年级3月份月考成绩分析

华圩中学九年级3月份月考成绩分析

一、基本情况

此次期中检测,九年级共有153名学生参加了七个科目的考试,总平均399.42分,总分及格(450分及以上)58人,总及格率37.91﹪,总分优秀(600分及以上)4人,总分优秀率2.6﹪。个人最高分637分,个人最低分94分。四个班中,总平均分依次是九(2)班410.08分,九(1)班403.31分,九(3)班401.32分,九(4)班382.97分。总分优秀率最好的是九(1)班,总分优秀人数3人,优秀率为8.33﹪,总分及格率最好为九(2)班,总分及格19人,总分及格率48.72﹪. 本次检测全级600分以上有4人,550分以上19人,500分以上40人。450分以上58人。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九年级整体成绩面临的形式非常严峻,这值得所有九年级教师高度的重视与反省。

二、学科成绩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各学科成绩统计分析表已经发到各位老师手中,相关数据,不在会上一一列举,请大家看成绩分析表。下面我主要谈谈存在的问题。)

语文学科总体成绩还能说得过去,总平均分98.75,各班平均分差距不大,班级平均分最高与最低相差4.4分,及格率77.13%。但优秀率较低,只有5.23%。所以,语文学科应在巩固及格率的同时,还应着重关注优秀生提高,抓好培优工作。

- 1历史,总平均分37.67分,优秀率7.19﹪,及格率38.56﹪。从成绩上看,历史学科的成绩与以往相比,各班的平均分比较均衡,班级平均分最高与最低相差1.52分。这次思想品德和历史是开卷考试卷实行闭卷考试,如果是开卷考试,可能各项数据还能有所提高。

这次考试总体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个别教师监考还不够认真负责,导致考试成绩中存在一定水分。比如:语文阅读题,有几个学生的答案和参考答案一模一样。据调查,有的考生在考试时用手机上网搜索答案。

2、班级间总体成绩不均衡,总平均分九(4)班相对较弱。

3、同一班级不同学科成绩不平衡,例如:九(4)班物理平均分第一,其他学科平均分均为第四。

4、同一学科不同班级分数悬殊大,例如英语学科九(2)班84.90分,九(1)班82.67分,这两个班成绩较好;九(3)班74.68分,九(4)班70.54分,相对较薄弱。

5、学生偏科现象严重。有一个数据希望大家关注以下,就是总分优秀率2.6﹪。各科优秀率均高于这个数字,连优秀率最低的语文和数学也有5.23%。这就说明我校九年级偏科学生较多。

例如:九(4)班邱明灯同学,总分年级第六名;英语考了84分,单科成绩在年级第七十三名。九(4)班姚易珠语文125分,年级第一名;总分423分,年级第65名。九(2)班刘凯旋总分554分,年级第18名,语文91分,年级第一百一十一名。

三、几点建议:

- 3

第五篇: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分析

“岁岁年年题相似,年年岁岁卷不同。若想今年登金科,仍需埋头把卷析。”做为一名教师不分析试卷是不行的,不能把试卷分析透是万万不行的。对学生来说,考卷是对他们综合能力的考查;对教师来说,它将成为他们开展下一学期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进入初三第二学期以来的段考已经结束,现在针对这次考试成绩作分析如下:

试卷分析:本次试题是黄龙初中语文教研组命题的。包括四个大题: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及作文。从试题的难易程度来看,这次考试比较接近中考考试试题,基本上是按照中考试题的模式来安排试卷题量和题目构成,难度适中。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次的语文试卷体现了教学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考出真实而满意的成绩,更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指针,也给我们敲响了中考的警钟。

学生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就本班而言,具体情况是:120分以上,1人,110—119分人 ,15人,100-105分, 12人。90-99分 , 7人,未及格人数,6人,本班平均分107分。从总体情况上来看,相较于上一次月考,有所提高,但高分的很少,很多学生在很多题目上面丢分比较严重。现在我结合本次考试试题来具体分析一下:

基础知识部分:

名句名篇默写,如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的“凌”字,很多同学都把它写成“光临”的“临”。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欲”字,很多同学写成“出入”的“入”字,再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炬”很多同学写成烛光的“烛”,等等,说明很多同学再背书的时候没有注意每个字的写法,平时很少留心。2题中多了对世界名著的考查。例:《水浒》的相关情节,学生做这部分的题,真有点中考味道,这部分真和去年中考题型相若。回想,我在教学时对这些考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在我多次准备的月考试题中全都出过,容易错的字也强调多次。但从评卷的结果来看,学生考的分值,也不尽人意,不该错的都错了。

语文知识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提高,这次语文将突显对语文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靠机械记忆应对已远远不够,即使是字音、字形等考点也以将以理解为基础,以应用为重点。本次考试,此类试题的失分,主要原因是理解不够准确,又不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进行辨析,导致思维错误

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共55分,总分值不变。

现代文阅读,这次考试依然有文体之分,尽管没有明确标识出议论文《追求与舍弃》、记叙文(《汽笛。布鞋。红腰带》),但一看选文,以不言而喻了。细看,现代文阅读中纵横交错的考点,也能看出一种趋势,完全弱化了对文体知识的考查,像以前只填举例子、比喻、承上启下等等的能得分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现代文阅读更加注重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对文体知识不是不考了,而是对它的考查更强调了文体知识对理解文章的作用,如第5题(拟标题)、6题(语段调换)、7题(论证方法)。等等换句话说,这部分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并且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章,能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不能在拘于文体知识答题。

重点语句的理解(第11题)“文中多次提到汽笛,结合9-10段,谈谈你对试题的含义的理解标题含义的理解?它考查的是学生筛选并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赏析文章的主要人物(12提),一方面与材料结合得十分紧密,一方面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余地通过对阅读题的分析,再从评卷的结果来看,筛选信息、重点语句的理解、赏析文章人物等考点失分学生也笔笔皆是。开放性试题反映的问题更多。开放性试题虽然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但这种自由是建立在对材料的理解之上的,提供的答案应当符合原文和题目的要求,而有的学生答题平原跑马,离题千里。总之,对以上知识点的教学一定甚之,细之。

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和去年一致。

考查的是课内篇目《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学生对它不是很陌生。我平时对此抽查较勤,该部分主要设置了六道题:文学常识、字词解释、解释句子、内容理解,主旨把握。题型没有变化,这是本套试卷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学生失分应该不会很多。但从评卷结果来看,字词解释、内容理解、主旨把握等考点仍有失分情况。作为教师,对这部分的教学更应细化了,一定要学生“读读背背,了解大意”。

最后是作文,55分,分值不变。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们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一个‘行者’”为题写一篇文章。

从这次考试情况看,作文选材单

一、立意肤浅、表达模式化,缺乏积累,尤其是缺乏思想认识的积累,文章写得极其单薄,叙述则平平淡淡,议论则缺少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深入本质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总的一句话,作文时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些就能够提高的 。今后加强有针对性的作文指导,力争使每个学生至少得到一次面批面改。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假期留校学生承诺书下一篇:家禽养殖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