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课文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爱读课文范文

爱读书者爱生活

七年级三班刘元

我爱读书,每到一处,一见有书,拿来就读;若是遇到自己喜爱的文章,更是字斟句酌,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字里行间的妙处与其中蕴含的道理,由此使我的生活充满智慧与乐趣。爱读书,读好书。读着精美的文章,仿佛吮吸着甘甜的乳汁,滋润着自己的心田。读到绝妙之处,真想拍案而起,大声疾呼:此真乃人间精品,文化食粮!仔细品尝,是精神享受,是一种休闲,是一种快乐。此刻,自己仿佛看见了东方的晨曦,林中的响箭,冬末的萌芽。特别是读到山水游记,自己仿佛也置身于作者描绘的那山那水,那人间仙境中,自己也在浏览着美的山,碧的水,奇的石,密的林,一切人间的美景都融进了自己的脑际。

爱读书,爱读有内容的书。读着蕴含哲理,意蕴高深的一本书,犹如是面对一位熟悉而又陌生的朋友,人生的知己。读着他们的文章,就是和他们在娓娓叙谈,谈论着大千世界的纷繁复杂,谈论着人世间的山、水、草、花、木、鸟、虫、鱼······谈论着人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读完以后,犹如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就像穿越了一座美丽的峡谷,当你来到谷口的时候,你见到的是一片明亮的天空,你的心胸会豁然开朗······爱读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决不会时时顺心,事事顺心的,所以每当我感到情绪不好的时候,总会从抽屉中拿一本书,读一会儿,学习的疲劳就会消失殆尽。仿佛故友重逢,知心的话儿在两个世界间回环流淌,一切人间冷暖,世态炎凉,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嗅着浓浓的油墨香味,泌人心脾,一时间我感到:读书,少了是非,少了闲谈,少了烦恼,少了忧愁······却多了宁静,多了趣味,多了自信,多了开心······

朋友们,来阅读吧———享受美妙的生活。

第二篇:爱读《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的三个理由

作者:吴俊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0日 06版)

近日,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对正在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作为“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读物的最新版本,这本书秉持一贯的风格,聚焦热点难点,关注民生民意,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大问题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通读这本书,我如沐暖阳、如饮甘泉,情不自禁为之叫好、为之点赞。掩卷而思,回味无穷,爱不释手,这真是一本对青年大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和形势政策教育的生动教材,是一本对思政课教师提升工作水平很有帮助的必备案头书。

爱读这本书,因为它权威准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高校师生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切合这个需要,深入浅出地回答了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如何坚持创新发展、如何坚持协调发展、如何坚持绿色发展、如何坚持开放发展、如何坚持共享发展、如何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等七个问题,着力解开了大家的思想扣子。从这本书的内容看,阐述的政策和理论观点科学深入,引用的数据十分新鲜准确,为我们思政课教师讲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教材。同时,从这本书的后记中看出,参加写作的很多作者,都是理论界响当当的大家、名家,都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中央相关部门也进行了把关定向,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这本书的权威性和精准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信服力。

爱读这本书,因为它朴实清新。清人钱谦益说过一句话,“真文必淡,真文必质,真文必简”。意思是说,真正好的文章不是故弄玄虚,而要读起来淡雅质朴。《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就是这样的一本“真文”。五大发展理念主题宏大、理论性强,怎样把它说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难度不小。这本书承袭了以往风格,没有高深莫测的概念,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化抽象为生动的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让人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比如,在一些章节的开头以家喻户晓的事例切入,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再通过精当的分析,恰到好处地引出主题;又比如,“蛮拼的”“刷屏”“吐槽”“我也是醉了”等在网络上的高频词也在书中随处可见,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具现代感和时尚感,图说、链接、问与答、权威声音、专家点评、微评等元素的设置可谓匠心独运,与正文内容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信息量大,背景知识丰富,满足了读者延伸阅读的需求。

爱读这本书,因为它催人奋进。《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作为中央部门推出的读物,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蕴含着“满格”的正能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油鼓劲,激励人们向着第一个百年的宏伟目标持续奋进。今天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明天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大学生通过阅读这本书,一定能更加坚定他们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激发起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以点滴努力身体力行,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可以说,《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就承担了这样一种使命,为我们广大思政课老师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好字如金、好书如友。《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就像一笔含金量很高的精神财富,就像一个坦诚质朴的良师益友,一字一句、一图一表告诉你真知、流 2 露着真情。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受到广大思政课老师和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就因为爱它有这样三个理由。

(作者系长江大学教师)

第三篇:班主任爱读的十个励志小故事

一、班主任工作就和交朋友的道理一样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只乌鸦向一只鸽子抱怨人们不喜欢它。鸽子告诫乌鸦:不改变刺耳的啼声,飞到哪也不会遭到欢迎。实在,假设一个人不常常检讨自己,只会责怪他人和环境,他就会和这只乌鸦一样,到处引人讨厌。由此看来,不被人讨厌就是结交朋友的最好办法。做班主任也一样,只要学生不讨厌的班主任就是好的班主任。做个好的班主任其实不难。我们只需要看:当与学生相遇时,学生是不是会微笑着向你走来。

二、做个无忧的班主任

再看第2个小故事:一老农见自己的驴欲啃路边的小麦,随口说道尽想好事并轻轻地给驴一鞭。路人看后羡慕老农幸福。好事成真固然是幸福的。要是我们的学生都听话,依照我们的吆喝前行多好。尽想好事这话不太好听,不管怎样,有点好事想总比没有的好。我们心中有梦才会有前行的目标,才会有前行的动力。那就做个梦吧:做个无忧班主任。

三、班主任不做雕刻家,做个欣赏家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有两块本来相同的石头,一块历经苦痛,成了雕塑;而另外一块由于怕痛,终究成为普通的路边石。实在这个故事不是要我们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砸又是刻。事实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学生想成为何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要做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遭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往污渍。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四、追寻学生幸福的意味和感觉

第4个小故事讲述的是一名国王想了解幸福,因而派出使者寻觅幸福的人,并带回他的衬衫。然而使者寻觅到的却是一个连衬衫都没见过的穷人。实在每一个人都在追寻幸福,每一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不相同。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幸福是一种意味,是一种自我感觉,关键是如何掌控这类意味和感觉。一样道理,班主任的育人目标就应当往追寻学生幸福的意味,追寻学生幸福的感觉。这很难用言语来表达。但我们知道学生幸福的意味,学生幸福的感觉都写在学生的脸上。这需要班主任的万能定律:庇护那一点点光来解读。班主任育人目标就是追寻学生幸福的意味和感觉。

五、合适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下面是一则《井蛙回井》的寓言故事,井蛙向往无垠的大海,到了那里却发现没法生存,因而又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方乐土。实在,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合适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马布科克曾说过:最多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以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有的东西。实在,成功的要素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故事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合适自己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没必要太在乎与名家的不同。应努力把他人的教育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不断进步本身的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具有鲜明的个性。合适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六、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教育困难

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塞尔玛随丈夫住在沙漠的陆军基地里,没法适应艰苦的生活。但父亲的两行回信却使她重新燃起对生活的酷爱,并发现了生活的乐趣。是甚么使她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塞尔玛的动机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她把本来以为卑劣的情况变成一生中最成心义的冒险。同一地区班主任的知识水平差异很小,但这类很小的差异却常常使教育效果出现很大差异。积极的教育心态轻易使教育成功,消极的教育心态势必致使教育失败。

七、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这是一名仔细的母亲,在为孩子系鞋带的进程中发现孩子不愿逛商店的真正缘由是感觉人多怕受伤害。

故事告知我们要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假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样会有效呢?教育要斟酌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寻求,才会有奋斗的动力。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八、班主任完善定律

曾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曾被以为思惟混乱、一个曾被看做近乎白痴、一个曾被喻为游手好闲,然而成年后却成绩出色,他们就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实在,曾被我们预言不成器的学生中,虽没有像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似的著名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润、幸福的,事业小有成绩的普通人。实在,每一个学生都心存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由于我们还缺少一双聪明的眼睛。

班主任不管面对甚么样的教育题目,都要有寻求完善答案的精神。只要我们这样做了,也许教育效果不一定好,最少不会伤害学生。只要我们这样做了,也许我们不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班主任,但最少我们不会平庸。

九、爱很多了也是一种伤害

第九个小故事说的是一群天鹅在渔翁夫妇的悉心照料下失往了生存的本能迁移,结果在老夫妇因年老离开小岛后仍不飞往南方,结果被活活冻死。

实在,我们总担心学生没法建立班级秩序,为此我们建立班规;总担心学生做不好卫生,为此我们做出榜样;总担心学生违规,为此我们苦口婆心;总担心学生春游出题目,为此我们放弃了学生寻觅春天的渴看。这些爱,有的会伤害他们的心灵,有的会使他们心灵碎弱,有的会使他们回避责任!太仔细的关爱使他们没法面对现实。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就要接受社会的摔打。

十、班主任万能定律:庇护那一点点光。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孩子两岁时,母亲教育孩子要爱惜小动物蚂蚁。上幼儿园,母亲发现孩子乱扔香蕉皮,用永久的胡蝶的故事启发孩子不要乱扔东西。小学时孩子常常迟到,母亲陪他看日出,并告知孩子要珍惜时间和学习。初中时,孩子对异性产生了朦胧,母亲将老师没收画册静静还给他,告之孩子美丽应重视内在。这位聪明伟大的母亲晓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所不至的母爱庇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教育聪明升华,专心思考,专心感悟,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让我们一同努力!让庇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作为我们班主任工作的准则。

第四篇:关于精读课文、批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教学

(1) 精读课文、批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辨证关系

西南师大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即:精读课文、批读课文、略读课文。这是从语文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划分的。 三种课文的相互联系及教学定位:“精读课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阅读理解,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获悉文本传递的信息。教学策略上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教”字,侧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批读课文”的课型定位为“精读课文。它是在“精读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要领,学会读书,学生独自边读边做注解地理解课文。教学策略上是以课文批注语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扶”字,侧重让学生在“精读课文”中形成的阅读能力、习得的阅读方法、养成的阅读习惯尝试于阅读实践,逐渐形成自主阅读,既让老师慢慢放手,也培养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略读课文”则是在“精读课文”与“批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主独立阅读。教学策略上以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放”字,放手让学生自主独立阅读,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紧扣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能力、方法、习惯等),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或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这样学生阅读经历了一个由“教”到“扶”、由“扶”到“放”的过程,达到一个“教是为了不教”的语文教学境界。 (3)关于批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在五册的基础上,批读课文的关注点有扩展和提升。 ⑴正确认识批读的侧重点

每篇课文的批注内容既有侧重,又把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体现精读课文中的某一个读写知识、学习方法、人文情思,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批准内容,试着自己阅读学习体会,自己动手批读学习体会,悟到的表达方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阅读能力。这些批注都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的特点,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乐学语文。 [2] 正确认识“文中批读语” 的特点和作用

批读课文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旁批方式呈现许多提示语,用来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深入感悟和思辨,以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语言形式上看,大部分是从学生的角度说出读书的心得和发现,表示要和学习伙伴相互交流。这类提示语,只说出在哪些方面有心得和发现,至于心得和发现的具体内容则有意藏而不露,为教师的启发诱导和学生们的讨论发言预留了活动空间。

另一部分提示语,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阅读中产生的疑问,表示要和学习伙伴共同讨论。这类提示语,提出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都可能存在的,而且对于领会课文内容和培养阅读能力都有思考的价值。

还有一些提示语,从学生理解和欣赏水平的实际出发,表达了学生阅读中的欣喜心情。这类提示语,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激发阅读的兴趣。

从内容上看,有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有的引导学生抓住某些重点词语、句子或语言片断理解课文内容,有的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述的生动情景,有的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文章的表现方法,有的则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在教学中运用“文中批读语” 的设想

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批读语”,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所教课文中设置提示语的意图,充分认识提示语对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使之在实现教学目标中切实发挥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批读语”,要保持提示语原有的学习伙伴对话口吻,不要变成一般的教师提问。教师应当以亲切的语气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可以说:“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大概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吧。我相信,经过思考你肯定找到答案了,说说你的看法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好吗?”“有位同学说:‘读到这里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你们看到的情景会更加美丽。现在就请某某同学给大家描述一番他看到的情景!”

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应当适当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让更多的学生发言,使他们得到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

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批读语”,要以提示语为基础,适当扩展,形成综合性的语文训练活动。

在教学中运用好“文中提批读语”,还应当在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方面发挥提示语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4]批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师版语文编委张祝升说: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批读文”就是精读课文,并不是什么介于精读课文与阅读课文之间的某一类型课文。既然是精读课文,那么就要当作讲读课文来上,既要抓好语文的基础教学,又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文本的价值取向,实现人文关怀。批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旁边的批注学习、理解课文。要注意的,批注是一种学习方法。

一、批注利用得好。

正文的旁边有编者设计的旁批,执教者充分地运用了这部分内容。在学生学习课文时,起到辅助的作用,就是“扶一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试着写一下体会,这就是“放一下”。

二、学生自学、检查、展示这一环做得好。

教师启发学生勾画出文本中的好词佳句,并有针对性地试着运用。当然,个别学生没有什么批注,不要勉为其难。

三、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方面做得好。

精读课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认知的能力,形成“不动笔墨不算读书”的读书理念。

批读文“教学的模式”: 第一个环节:提示批注助学 第二个环节:自读、勾画

第三个环节:学生展示,教师小结板书 第四个环节:举一反三

语文教师根据本方法去教学课文,去提升,去挖掘教材,实现通过批读,读懂课文。

(2)关于略读课文教学

方法:粗知文章大意 独立阅读思考

解读: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但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精读课文里有略读,略读课文里有精读。不能一概而论。教师要灵活地、创新地处理。课文中的生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并积累下来。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可以把这些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读句子体会成语的含义;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

第五篇:如何处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略读课作为一种课程形态出现在教材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的教学应该重视略读方法的训练。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叶圣陶先生也谈过,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只须提纲挈领的指导;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所以,略读课文教学的追求是──在“精”与“略”之间行走,重其所重,略其所略。整体把握求“略”,教师指导和学生所花的时间略;重点感悟求“精”,对于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

“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略读课文教学定位的确定,正为我们略读教学的探索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可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整体感知求“略”

对课文的内容、词句、结构、表达方法,在整体感知的阶段,力求放开,从略处理。只求尽量快地尽量多地略读浏览,搜集信息,多角度、多方位地粗知文章大意,对全文形成一个比较粗略的整体认识。

1.整体性阅读。整体性阅读是对于课文从整体上快速理解的阅读方法,速读的主要程序是了解文章题目、人物(景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景物特点)、自己的感受体会等。

如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力求读通读顺;对长的、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同时,边读边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然后尝试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感受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寻找式阅读。是寻找特定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提示所提示的问题寻找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整体性阅读中所发现的问题寻找信息。

略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除了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还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实践的拓展点给予提纲挈领性的导向。因此要引导学生对照“阅读提示”进行自主读书——或朗读,或默读,或高声诵读,或轻声低吟,或就精彩片断反复品读,或对部分描述扫视而过,从而粗知大意。

3.浏览式阅读。只求了解大体内容而不顾细枝末节,不阅读全文就能掌握材料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浏览式阅读法的程序:①看目录或标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②浏览正文,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中的某些部分。③整理收获。读后概括中心思想、文章要点,以形成总的印象。

读通课文,整体把握是略读教学很重要的一步,为下一步理解课文作铺垫。只有读准了,读通了,读顺了,才会有下一步的“我自己读懂了”。

(二)重点感悟求“精”

编者定为略读课文,定有其道理,我们把握时要注意这一点,与精读课文有所区别,但也要尽可能觅到“精教精学”的乐趣。在略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课文特别是“阅读提示”所要求的重点进行探究时要采用精读方法,通过小组学习,通过研读形式,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感悟,追求──“精略相辅,略中有精,教略而学不略”。

1.主线点拨法。从方法上说,略读课文就是让孩子把在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适当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张扬,阅读水平得到提高。我们认为围绕主线,精妙点拨是有效的方法。

2.重点突破法。人教版教材的略读课文中有不少文章和精读课文一样,文质兼美,情趣突出,可以深入文字,在教学中寻找适当的突破口、“感悟点”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

3.语言积累法。文字很美的文章,则注重语言积累。“美文诵读”是理解、感悟课文的捷径。学生在诵读中,积累了景物描写的语言和手法;在品词品句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 4.赏析书写法。略读课文有的故事性强,可读性佳;有的离学生生活很近,学生容易与之产生共鸣;有的情感特别强烈,对学生心灵有很大震动。学生对这些略读课文阅读兴趣一般都比较浓厚,教师应该借助学生的学习热情找准“练笔处”,趁机进行读写能力的训练,让笔尖的滑动,留住课堂的精彩,使三维目标在练笔中达到整合。

文质兼美的散文,可引导学生赏析、评点,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游记作品,可以指导学生立足文本写解说词。

略读课文虽然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但还可在“情节留白”处填补,实现阅读期待;“言外之意”处揣摩,诠释文本内涵;“结尾延伸”处创造,升华情感体验,让略读课文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拓展延伸法。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既然略读是为了推广应用,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走,同时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精略相辅”的幸福之旅!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爱你无声范文下一篇:爱情之美范文

热门文章

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