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护理模式对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2-09-27

糖尿病患者容易引发较多并发症发生, 周围神经炎就是其中一种, 而且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糖尿病神经炎患者临床表现通常为肢体麻木、疼痛、触电感、温觉消失或减退, 病情严重患者痛感强烈, 难以忍受, 而且会在夜间加剧, 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 该研究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对糖尿病神经炎患者进行护理, 比较其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110 例糖尿病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时间为2012 年4 月—2014 年2 月, 所有患者经检查, 均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所有患者均伴有踝反射异常、膝反射异常、振动觉异常、四肢感觉异常等, 排除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急性并发症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急性创伤状态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5 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37 例, 女性患者18 例, 年龄范围42~76 岁, 平均年龄 (59.23±3.18) 岁, 糖尿病病程1~14 年, 平均病程 (7.28±1.37) 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36 例, 女性患者19 例, 年龄范围43~76 岁, 平均年龄 (59.86±3.93) 岁, 糖尿病病程2~14 年, 平均病程 (7.95±1.79) 年。 两组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具体如下。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长期患病容易引发的焦虑、消极的情绪, 向患者讲解有关自身疾病的知识, 让患者明白消极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负面影响,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保证充足睡眠,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用药指导:嘱咐患者遵医服药, 向患者解释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在患者病情稍有好转时要指导患者坚持服药, 对于服用后无显著临床疗效的药物, 根据医生调整剂量或换药后继续治疗, 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指导, 协助患者服药, 确保用药安全、有效[2]。

饮食指导: 向患者强调在疾病治疗期间营养均衡的, 调整合理膳食以控制病情。 患者治疗期间不宜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应多食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提高患者免疫力。

健康指导:向患者介绍有关糖尿病神经炎的知识, 嘱咐患者坚持户外运动, 或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导患者使用血糖监测仪, 让患者能够自我监测血糖[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 具体如下。

①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 成立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 其他护理人员为组员, 护理小组组员以一对一的方式直接对患者进行护理, 组长负有监督指导的职责, 观察护理人员是否将护理措施严格按照要求实施, 同时对技能不熟练的护理人员工作当中实施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指正并监督整改。

②实施监督考核制度, 每周对护理人员进行一次护理知识的综合培训, 并在培训后观察护理人员是否将培训内容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当中, 实施评分排名制度, 将每位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成绩进行排名, 制作成看板, 每位护理人员对自己的成绩都能够一目了然, 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③加强护理人员之间交流, 确定团队目标, 将目标细化, 根据目标明确分工, 由护士长宣布目标达成情况, 离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鼓励护理人员之间相互沟通, 为目标完成出谋划策[4]。

1.3 观察指标

两组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经过护理后, 将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其中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四个维度, 总分100 分, 分值越高, 生活质量越好。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以满意、 一般和不满意进行判定, 满意度= (满意例数+一般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数据经仔细审核确认无误后, 均采用SPSS 22.0 软件处理, 两组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的满意度用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两组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住院时近、生活质量评分用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当P<0.05 时, 说明两组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空腹血糖值和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由此可知,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8.18%和80.00% (P<0.05) , 两组数据对比, 观察组患者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神经炎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 一旦并发神经炎, 患者主要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或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5]。 目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是下肢发病, 患者症状主要变现为四肢冰凉、肢体麻木等, 部分患者伴有疼痛反应, 病情严重的患者疼痛明显, 而且, 疼痛现象会在夜间加剧[6]。因此, 对于糖尿病神经炎患者, 一旦发病后, 必须立即实施有效治疗, 但是, 由于糖尿病不可治愈, 仅采取治疗手段很难缓解患者痛苦。 因此, 在在糖尿病神经炎患者治疗的同时,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也非常关键, 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减轻患者痛苦[7]。

循证护理是以临床为依据的一种护理方式,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 按照计划进行, 并确定相应目标, 将科研结论与临床患者需求结合, 提高护理质量。 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由于病情的双重加剧, 常规的饮食、心理等护理措施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此, 在对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的护理中, 不仅要做好日常的临床护理, 同时也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护理管理措施。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 将护理管理措施融入护理工作中, 有利于护理人员明确工作目标, 通过相互借鉴、互补, 优化护理内容, 护理人员相互之间采取竞争形式, 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变被动为主动, 这样, 糖尿病神经炎患者就能够得到更为细致、高效的护理, 有利于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护理质量, 同时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将在循证护理模式的实施中更进一步[8]。

该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模式, 取得显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而且,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各项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均具有明显优势 (P<0.05) 。

综上所述, 在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将循证护理融入其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护理满意度, 适合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神经炎患者110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对照组 (55例) 和观察组 (55例) ,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分别为 (92.48±7.86) 分、 (91.76±6.82) 分、 (91.87±7.93) 分、 (91.38±7.78) 分, 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1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糖尿病神经炎患者通过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后, 可有效控制血糖,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模式,循证护理,糖尿病神经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丽燕, 王燕华.糖尿病周围神经炎中西医综合治疗与护理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 (10) :1233-1235.

[2] 孟庆华, 张玲.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评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20 (2) :143-146.

[3] 程朝惠.一例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 4 (1) :283.

[4] 孙丽燕, 刘忆菁, 严斌泓, 等.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评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12) :15-17.

[5] 欧阳丽娜, 邵晓喜.糖尿病并发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 2011, 8 (4) :121.

[6] 金淑艳.浅析不同临床护理模式对糖尿病神经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 2015, 5 (6) :318-319.

[7] 杨琼华.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的中西医护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 31 (5) :77-78.

[8] 陈金花, 俞雪飞, 俞小蔚, 等.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糖尿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 (15) :31-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矿山采矿技术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论述下一篇:浅析边远地区中职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