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给老鼠吃饼干

2022-09-21

第一篇:假如你给老鼠吃饼干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读后感

昨天晚上和宝宝一起读了这本书,讲述的是一只小老鼠无穷无尽的索求,不断变换花样要求别人做一些事情。看似每个都很“合理”的要求就这么无休止的做下去。但是,孩子貌似很喜欢这个故事,他喜欢看小老鼠不断折腾这个倒霉的小男孩,更喜欢看这个小男孩怎么去满足这个非常爱捣乱的小老鼠。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最后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饼干上。难道小老鼠无休止的要求又要开始?

这本故事在最后给孩子留下了很大的想想空间,让孩子想到自己是怎样要求爸爸妈妈给他做的事情。从早上起床就是各种无厘头的要求,就连睡觉都和故事中的小老鼠一样。先讲故事。讲完了再送一个,还要唱两首歌,唱的歌还要长点,关键是我要能听懂,讲完故事唱完歌还要念三字经,念完三字经还要拍着睡觉… …,

这本书最后也给孩子很多的启发,就是不能无休止的要求,不能太任性。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希望孩子能够从这本书得到一些改变。

第二篇: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教案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绘本教案

一只穿着背带牛仔裤、背着绿色小书包的小老鼠,走近一个坐在院子里吃饼干、看图画书的小男孩。

这时如果他给了小老鼠一块饼干,会发生什么事呢? 如果你请老鼠吃饼干,他就会跟你要一杯牛奶。 你给他牛奶,他一定会跟你要吸管。

喝完牛奶,他就会要手巾。抹过了嘴,他就要照镜子,看看嘴上有没有留下牛奶胡子。一照镜子,他就会说头发也该剪了。他一定会跟你要一把剪指甲的小剪子。

他给自己剪过头发,就会开口要扫帚扫地。他会认真地扫起地来,会越扫越起劲,把所有的房间都扫过,还会卖力地拖地板。干完了,他一定会想睡个觉。你就得替他弄个小盒子当小床,还得有枕头,有小被子。他会爬上他的床,看看怎么躺才舒服,还会一遍又一遍地拍松他的小枕头。他一定会叫你念个故事给听。你依他的意思,给他念你的一本图画书,他就会叫你让他看里面的插图。他一看插图,高兴起来,就会说自己也想画一幅。他会跟你要纸、要蜡笔。他会认真地画一幅图画。画完了,他要签名,就会跟你要一支钢笔。 签完名,他就会说想把他的图画挂在你的冰箱上。他的意思是叫你帮他找透明胶带。他贴好了图画,就会退后几步,站着欣赏。他看着冰箱,就会想起——他有点口渴。当然啦, 他会跟你要一杯牛奶。他一开口要牛奶,八九不离十,一定还会要一块饼干,好让他就着牛奶一起吃。 阅读目标:

1、认识并了解绘本,指导学生能够根据故事的情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练习说话。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故事进行适当的创编。

3、让孩子们在愉快的阅读中感受到作品的经典。通过阅读后的交流,感受到童话的美感。

4、提升阅读品质,丰富精神世界。在阅读中品味成长,学会感恩。 读前准备: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读——怦然心动 读封面、读作者: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名字叫《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作者是一位美国作家,她叫劳拉。给这本书画插图的也是美国人,叫邦德。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是我国著名儿童作家,叫任溶溶。这本书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后来,劳拉和邦德这对黄金搭档又一鼓作气地推出它的续篇《要是你给驼鹿吃松饼》、《要是你给猪吃煎饼》等。

二、朗读——温暖心灵

1、绘本阅读,启发想象。

我们轻轻地把这本书翻开。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会发生什么事呢?

2、边看课件教师边讲故事的前半部分。看图让学生说话,引导想象猜测。

3、小朋友,这个故事讲到这儿只讲了一半,还想不想再听?

4、等一会再讲。小朋友们这么喜欢听小老鼠的故事,觉得他挺好玩。那么这个小老鼠的故事哪里让你觉得好玩?特有意思?

5、有意思的是,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个小男孩?当那只小老鼠冒出没完没了的要求时,小男孩是怎么表现的呢?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有怨言吗?埋怨他了吗?

6、小朋友有没有兴趣把这个故事续写下去?有没有信心?那么我们就写下去,比一比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最好玩。好玩,很重要!

三、续编——交流想象

指名交流编故事。

四、续读——修改故事

小 朋友,你们的故事编得这么好玩,想不想看看本书作者劳拉是怎么编下去的?

劳拉编的故事头尾都一样的!

头尾都一样的,开头是吃饼干,结尾也是吃饼干。这个故事绕了一大圈,又给绕回来了,是吗?这是一个绕着圈儿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又会想到他可能又会要什么了? 小朋友,听了劳拉的故事,又听了刚才小朋友自己编的故事,你有没有兴趣把你的故事再稍微做一点改动?不一定改得跟劳拉一样。只是在你的词句上做点改动,让你的故事更生动、更好玩,好不好?刚才那些小朋友用的词,成语啊,我可不可以借鉴?如果不可以,我的词可不可以换一个,让它更好玩,更有意思?

五、交流——叩问心扉

刚才我们编了这么多的故事,又修改了自己的故事。在劳拉的笔下,在我们小朋友的笔下,这只小老鼠都是那样的没完没了!好像他那个小小的脑瓜里,总会冒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而那个小男孩每次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没有任何怨言地去――满足他!

老师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不由得就想起了我的儿子。大家知道吗?他呀,跟你们年龄差不多,在我的眼里,她简直就是这只没完没了的小老鼠,总是会向我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我呢,也正像这个小男孩,每次都想尽办法,尽量地满足她的要求。小朋友,你们呢?你们觉得自己像不像这只小老鼠? 都像!大家都像这只小老鼠。因为总有人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我们提出的要求。这个人是谁啊?对啊,就是我们的父母啊!我们班有多少个小朋友啊?在我们课堂上有多少只小老鼠?

六、倾吐——流泻心声

每一个有爸爸妈妈疼爱的孩子都是幸福的小老鼠啊!小朋友,这本书的作者劳拉,她跟我们想的一样,她这本书就是献给她的爸爸妈妈的!她就在这本书的前面郑重地写下了一句话:献给:谁都希望有的最好的父母――我的爸爸妈妈 你们的女儿 劳拉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劳拉的这句话,当我们看到她把自己的名字签在这里,让我们也把我们刚才编的故事,来献给我们的爸爸妈妈!请你在这个故事的上方,把这几句话,工工整整地写在上面,并且把你的名字签在这里。晚上回去,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现在请你把献给爸爸爸妈妈的这几句话说给大家听。 还有的孩子比较腼腆,心中的爱还不好意思表达。其实心中的爱可以留在心底,也可以大声地讲出来。爱,本来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小朋友,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相信今晚在家里,有香甜的饼干和牛奶在等待着你们!谢谢小朋友,再见!

第三篇:语言活动: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设计意图:

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轻松、幽默,活泼、有趣。对于幼儿来说,这样无厘头的故事非常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它没有明显的情节,没有特定的目标,没有特定的故事模式。从吃饼干开始,它接着要了牛奶、麦管、餐巾……甚至铺床睡觉、讲故事、画画,从头到尾都是一只老鼠在没完没了地向一个小男孩提出一连串的要求,可笑的是到最后它的要求又回到要吃一块饼干,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循环往复一发不可收拾,真令人哭笑不得。这个也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绘本内容,它不强调情节,不突出人物,而是营造一种轻松、温馨的氛围,让中班幼儿通过活动来感受作品的趣味。从而根据这个特性,我设计了这个语言活动《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和说,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品循环往复的幽默风格。 2.与同伴合作创编故事,体验创编故事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老鼠图片,圆形展示板,“故事转转盒”和各种物品的图片(如梳子、衣服、书本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我带来一位有趣的朋友,让我们来看看它是谁。这只老鼠真可爱,这一天,小老鼠出门,要到小朋友家里去做客。要是它来到你家,你会怎么招待它呢?(幼儿自由表达想法。)

二、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1.看看说说故事前半部分。 (1)出示课件(一),引导幼儿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老鼠要喝牛奶,还要用餐巾擦嘴巴。 (2)出示课件(二),引导幼儿观察。

老鼠照着镜子,会怎么想? (3)出示课件(三),引导幼儿观察。 你们瞧,发生什么事情了? (4)出示课件(四),引导幼儿观察。

小老鼠是怎么打扫房间的?我们一起来帮小老鼠打扫打扫房间吧!(集体用动作体验打扫房间的情形。) 2.想象故事后半部分情节。

师:你们猜猜,接下来老鼠会干些什么呢?(请幼儿自由想象故事情节) 3.理解故事后半段,并欣赏完整情节。 (1)老鼠究竟做了什么呢?我们去看一看故事。

出示课件

(五),引导幼儿观察。随着情节的推进,教师把相应的图片贴在圆形展示板上。

(2)小老鼠看到冰箱,觉得口渴了,它想喝一杯牛奶。既然喝牛奶,它会想要一块饼干来一起吃(出示饼干的图片)。

师:咦?正好是一个圈,好像又回到前面的故事里去了!故事又开始了,这一次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来做一回故事大王,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好吗?

三、分组操作

1.教师介绍材料及用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讲述自编的故事片段。

4.小结:你们为小老鼠想得很周到,个个都像是故事大王,下次我们在游戏表演的时候继续来讲好吗? 活动反思:

在本节教学活动中,本节课分为三部分:

一、绘本阅读,启发想象;

二、续编故事,交流想象;但第一部分的故事就显得冗长和琐碎,虽然闫老师也是这样的多问多答式地进展着,可到我的手上却倍感逊色。起始我也感到这样设计的弊端,但既然是“基于绘本的想象”,光是第二部分的想象续编是否会显突兀,于是想到用第一部分的内容作铺垫,作扶手,在阅读故事时穿插孩子们的猜想,自认为彰显梯度。本节课只阅读全部故事的一半,作小结时我只是口头的梳理了一下故事的情节,其实如果有提纲挈领式的板演,也许会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加深对故事的理解,也能为之后的环节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可见这个梯度“摇摇欲坠”呀!

谈及课堂氛围,幼儿一改之前绘本教学课的状态,之前的开心之余的哈哈大笑,之前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之前的根据故事内容手舞足蹈都隐藏起来了,也许是我的担心让教学设计显得过于“严谨”,孩子们显得并不是很活跃,过于文静。但孩子们的创编故事内容在第一次修改的基础上的完善,想法的纷彩异呈,图文并茂,又让人有些许的慰藉。怎样让每个孩子都能喜欢阅读,把孩子引入广阔的阅读天地,真的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玩故事转转盒的时候,我没有事先讲明把盒子放在旁边,导致幼儿的注意力都在转转盒上,这也是我这节课中的不足之处,对于老师们的意见我会尽力改正,努力做到全方面的考虑,多谢老师们的宝贵意见。

第四篇:典型教学设计《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临海市哲商小学王乐芬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教学设计)

临海市哲商小学 王乐芬

一、 快乐对答,导入课题。

师生用“要是„„就”口头创意对答

结论:生活中的事情有时候是一连串发生的,开了一个头,后面就会有一连串的故事。导入课题:《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二、分享故事,发现秘密。

(一)探究故事结构的秘密

1、分享绘本《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故事讲述:有一只小老鼠高高兴兴地下山了,它走近了一个正坐在院子里吃饼干、看图画书的小男孩。“嗨!你好!能给我一块饼干吗?”“好吧,给你!”故事开始了。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他会要杯牛奶。等到你给他牛奶,他会问你要根吸管。(喝完了,他会怎么样呢?邀请孩子说。)喝完了,他会跟你要块餐巾擦擦嘴。他还要照照镜子检查一下,有没有牛奶沾在他的胡子上。(他一照镜子,会发现?)他一照镜子,却发现他的头发有点长好像需要剪一剪。他就会问你借把小剪刀。等到头发剪好了,看到把地板给弄脏了,他会要把扫帚把地扫干净。他一动起手来,可就来劲了,把整座房子一个个房间都扫遍。不但扫,还会用水把地板大刷大洗!他干累了,会要睡会儿。(接着呢?他又会要什么东西?)那你就得给他个空盒子做床,再加上毯子和枕头。他于是爬进盒子,躺得舒舒服服,还把枕头拍啊拍拍松。他还会请你给他念个故事。你只好拿出书来念给他听,这时他会想要看看书上的图画。他一看图画,起劲得要自己动手画一幅。他会要你给他纸和蜡笔。(接下去呢?又会发生什么呢?)他动手就画起来。等到画画好,他要签上他的大名。而且用钢笔。于是他要把他这幅画,贴到你的冰箱上。这就要用上胶带纸。等到他的画贴好,他会退后两步欣赏它。这么看着冰箱,他会想起来(想起来什么呢?)他口渴了。他会要杯牛奶喝。既然他要喝牛奶(沉默片刻),自然会要块饼干来一起吃。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其中穿插五次猜故事互动:喝完了,他会怎么样呢?他一照镜子,会发现?接着呢?他又会要什么东西?接下去呢?又会发生什么呢?

2、发现故事的“秘密地图”:

自由谈:“有趣”:为什么这个故事会让我们觉得这么好玩、开心呢?你觉得这个故事哪些地方特别有趣?自由谈谈。(“故事接龙”、“结尾回来”等)

“结构”:这个故事结构中躲着一个大秘密,所以它跟我们平常听到的故事不一样。想发现故事的秘密吗?师生合作整理《小红帽》和《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的故事地图,形成“圆”和“直”故事结构的对比:

整理过程中,随机带领学生练习推论和个性化创作,鼓励多角度的思考: A、为什么要吸管呢?(引导观察看图)如果是你,可不可以要其他的东西? B、小老鼠为什么要男孩念故事呢?猜一猜。如果是你,又会要什么呢? 小结:从“饼干”开始,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饼干”,作家就好像给我们画了一个——圆!圆圆的故事,就好像一个人在绕圈子跑;直直的故事呢?就像一个人一个劲儿笔直向前跑!。

说说生活中“圆圆”的故事。如: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二)探讨创作的秘密

1、师:作家是怎么让故事变成圆的?师生合作倒叙故事:

小老鼠最后又要吃饼干,是因为它(喝牛奶了),它要喝牛奶是因为它(看到冰箱,想到自己口渴了)……

2、创意改编:

(1)假如我们把这个故事的秘密地图改一改,故事还能圆起来吗?如去掉“照镜子——剪头发——扫地——睡觉”的中间“剪头发、扫地”环节,你能编个跟作者不一样的故事吗?

如:一照镜子,他发现自己的衣服脏极了。他一定会跟你要一块肥皂洗一洗。洗着洗着,他发现吹泡泡很好玩。他吹了好多泡泡,玩得满头大汗。他会要你给他洗个澡,还要洗发精沐浴露一件件。洗完了,他一定会想睡个觉。

(2)假如我们把所有的地图都改一改,你可以编出另一个圆圆的《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的故事吗?

讨论不同的创编思路:在什么情况下会吃饼干呢?(得到奖品、偶然捡到„„)

三、创编“圆圆的故事”

题目:要是你给(

)一个(

),课内完成圆形故事地图,小组内讨论和分享。 作业:课外创编完整的故事,并找三位伙伴相互分享,请他们提出建议,把故事修改得更“圆”、更好玩。

第五篇:儿歌《吃饼干》教案

设计意图:饼干是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而且比较喜欢吃的食品,他们对于饼干的形状、味道比较熟悉,儿歌《吃饼干》节奏明快,语句贴近幼儿生活。现在大多独生子女与别人分享东西意识比较淡薄,儿歌里你吃一半,我吃一半让幼儿体验到与别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朗读儿歌。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圆 小船 饼干。

3、 让幼儿从游戏活动中体验到和别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笑脸娃娃、大饼干两块、小圆饼干与幼儿人数相等、小狗头饰幼儿人数相等、《吃饼干》儿歌录音、小船 圆 饼干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笑脸娃娃引起幼儿兴趣

师(1):孩子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这些笑脸娃娃再给你们笑喜欢它吗?

师(2):我想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你还见过哪些东西像笑脸娃娃,谁想得多而且又正确我就把漂亮的笑脸送给他。

幼:表、苹果、桔子、篮球》。。。。。。。

2、出示饼干让幼儿动手做一做,尝一尝

(1)师: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样圆圆的东西(出示饼干)。 (2)老师用饼干变魔术(用手掰开饼干) 师提问:掰开的饼干像什么?

幼答:小船 月亮 一瓣一瓣的桔子。。。。。。。 (3)请幼儿展示自己啊呜、啊呜吃饼干的样子 师问:你们想不想吃饼干?

(4)师:我这有两只小船一半我自己吃,这一半我想请坐的好的孩子吃(教师一一让幼儿吃饼干)如果你有两只小船自己吃一半,另一半你想请谁吃? 幼:请老师、好朋友、爸爸、妈妈、奶奶。。。。。。

(5)给每个孩子发一块饼干让孩子自己动手变魔术,并吃饼干

师 :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饼干(出示词饼干幼儿认读)这些饼干圆圆的(出示圆幼儿认读)你用饼干变魔术也变成小船(出示船幼儿认读)

师问:你吃的饼干是什么味道?(甜甜的)

3、学习儿歌

师:刚才小朋友变魔术吃饼干开心吗?老师也可开心了,把小朋友吃的饼干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认真听

(1)教师师范朗读儿歌第1遍.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示范教师朗读儿歌第2遍. 提问:孩子们听得真认真,你记住了儿歌里的哪一句?

(3)听录音1遍 师:刚才我在读儿歌的时候,录音机里的阿姨也学会了咱们一起来听听。

(4)幼儿跟读2遍

(5)分组朗读

4、游戏《小兔小兔真爱玩》

幼儿带上头饰听老师说:“小兔小兔真爱玩,摸摸饼干(圆、小船)跳回来”幼儿听到老师的口令从儿歌里找到相应的字词跳回自己的座位。每次请4--5名幼儿,其余的幼儿检查他们摸得是否正确。

5、游戏《小狗小狗跟我走》

通过前一个游戏幼儿全部带上小狗的头饰,所有的小狗跟老师走,老师说:“小兔小兔跟我走”说完后教师举起饼干(圆、船)幼儿看到老师举起的字词说:“饼干(圆、小船)字回头我不动。”游戏反复进行。

6、听音乐《吃饼干》做动作结束。

上一篇:金融公司工作的总结下一篇: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