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

2023-02-09

制度是工作的抓手,也是长效机制形成的保障。那么你真的知道如何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的收集整理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

大余县中医院

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

为了适应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要求,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为病人服务,不断提升我院的护理水平,做到护理人员分级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把全院护理人员分为护士(初级)、护师(初级)、主管护师(中级)三个级别进行管理。每个级别护理人员需要明确其岗位职责、培训规划、晋升晋级要求及级别待遇。具体规定如下:

一、 护士(初级)

(一)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上级护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认真履行各班职责,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3、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

4、在上级护师指导下,努力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5、参加部分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培训计划

1、新入院护士由护理部组织岗前培训及考核,科室和护理部共同完成3个月试用期理论及

操作考核。

2、每年参加护理部业务学习及各项考试,基础护理理论培训及考核。

3、每年参加护理部中医护理理论培训及考核。

4、掌握中西护理技能操作并能运用于临床实践。

5、每年参与护理部法律法规、礼仪、安全管理等培训。

6、参与院部组织中西医理论知识、院感知识等继续教育培训。西医院校毕业护士工作三年

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实践累计不少于100学时。

7、有计划地参与院内轮转培训、巿级或以上专科护理进修及培训等。

8、鼓励参加在职继续教育深造,获得大专、本科学历。

(三)晋升晋级要求及级别待遇

1、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并聘用。

2、通过护理部岗前培训及考核,试用期2个月培训及考核。

3、享受初级(士)待遇。

二、 护师(初级)

(一)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上级主管护师指导下做好临床护理教学任务。

2、参加护理临床实践。

3、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护理常规和各班职责。

4、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准确评估患者健康状态,实施整体护理,书写护理病历。

5、做好危重、疑难患者的护理工作。

6、带领护士完成中医常用护理技术以及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实践。

7、协助护士长拟定病房护理工作计划,参与病房管理工作。

8、参加护理查房,解决本病房的临床护理问题。

9、在上级护师的指导下制定本病区健康教育计划并有效实施。

10、参加病房教学工作,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11、参加病房护理科研工作,撰写护理论文。

12、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缺陷能及时发现并能分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二)培训规划

1、新入院护师由护理部组织岗前培训及考核,科室和护理部共同完成3个月试用期理论及

操作考核。

2、每年参加护理部业务学习及各项考试,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及考核。

3、每年参加护理部中医护理理论培训及考核。

4、熟练掌握中西医护理技能操作并能运用于临床实践。

5、每年参与护理部法律法规、礼仪、安全管理等培训。

6、参与院部组织中西医理论知识、院感知识等继续教育培训。西医院校毕业护士工作三年

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实践累计不少于100学时。

7、有计划地参与院内轮转培训、巿级及以上专科护理进修及培训、学术会议等。

8、鼓励参加在职继续教育深造,获得大专、本科学历。

(三)晋升晋级要求及级别待遇

1、取得护师资格证并聘用。

2、遵纪守法,无不良表现。

3、完成每年护理继续教育学分。

4、享受初级(师)待遇。

三、 主管护师(中级)

(一)岗位职责

1、在本科护士长的领导下,在参加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做好指导下级护士的工作。

2、协助护士长做好临床护理质量检查与技术指导。

3、掌握中医护理理论,运用护理程序制定并执行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常规,实施整体护理。

4、参加护理查房,解决本科护理业务上的疑难问题。

5、指导并参与急、危、重、疑难患者的抢救及护理。

6、协助护士长拟定本科业务培训计划,完成继续教育工作。。

7、带领下级护士下制定本病区健康教育计划并指导实施。

8、对本科发生的护理缺陷能协助护士长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9、协助护士长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10、协助护士长做好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和准入计划。

11、在上级护师的帮助下开展护理科研工作并撰写护理论文。

12、协肋本科护士长做好行政管理和护理队伍的业务建设工作。

(二)培训规划

1、每年参加护理部业务学习及各项考试,护理管理学培训及考核,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完成规定数目论文撰写。

2、每年参加护理部中医护理理论培训及考核。

3、熟练掌握中西医护理技能操作并能指导下级护士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实践。

4、每年参与护理部法律法规、礼仪、安全管理等培训。

5、参与院部及巿级组织中西医理论知识、院感知识等继续教育培训。每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6、有计划地参与巿级及以上护理管理培训班、学术会议等。

7、鼓励参加在职继续教育深造,获得大专、本科学历。

(三)晋升晋级要求及级别待遇

1、取得主管护师资格证并聘用。

2、遵纪守法,无不良表现。

3、完成每年巿级及院内要求护理继续教育学分。。

5、享受中级待遇。

第二篇:2013年内一科分级分层护理人员培训计划

内一科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

参照护理部“分级分层护理人员培训计划”,特制定本科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一年内及 无证护士的培训

1.培养护士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使新工作护士熟悉医院各环节工作程序,按照50项岗位技能考核要求培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及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基本功训练。

2.按照“毕业一年内及无证护士的培训实施细则”进行学习培训。

3.按时参加院部及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参加科室每月组织的专科业务学习,业务查房及操作培训、考试。考卷一律用汉语答题,民族护士80分及格,汉族护士80分及格。

二、工作2-3年护士的培训

1.每月组织专科业务学习一次,操作培训1-2项,业务查房,理论考试80分及格,操作85分及格,并定于每月15日进行,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以及各项操作检查的告知和护理部要求掌握的内容。

2.积极参加院部、护理部组织的各项学习,专题讲座及考核。

3.积极参加各项操作竞赛及应急模拟演练。

三、工作4---5年以上护士及护师的培训

1.参加科室每月专科理论学习,操作培训及考试,并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季度考试。

2.参加院部,护理部组织的各类学习、专题讲座、竞赛及应急模拟演

3.负责科室的业务学习讲座及带教实习生的工作。

4.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

5.每月参加科室的理论知识的专科及操作考试一次。

四、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及护师的培训

1. 参加科室每月专科理论学习,操作培训及考试,并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季度考试。

2.参加院部,护理部组织的各类学习、专题讲座、竞赛及应急模拟演练。

3.负责科室的业务学习讲座及带教实习生的工作。

4.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达到规定的学分要求。

5.深入掌握本科室专科疾病理论,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参与病房管理。

6.每月参加科室的理论操作考试一次。

五、主管护师的培训

1.配合护士长及护理部的工作,承担科室的业务教学,实习生带教及培训工作。

2.注重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应用,熟悉护理管理技能,了解科室的发展规划,参与病房管理,能够指导下一级护师的工作。

3.参加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操作、业务查房及考试,积极参加院部组织的各科学习、培训、竞赛及专题讲座。

4.精通专科理论及操作,完成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学

5.熟练掌握科室的专科操作及抢救仪器的操作,每半年科室理论、操作考试各一次。

内一科

2012年1月制定

2013年1月修订

第三篇:分级护理制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第三条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 第四条 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第五条 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 分级护理原则

第七条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第八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二)重症监护患者;

(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第九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第十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一)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第十一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第三章 分级护理要点

第十二条 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二)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三)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十三条 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三)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五)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六)实施床旁交接班。

第十四条 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十五条 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十六条 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十七条 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第四章 质量管理

第十八条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严格遵守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疾病护理常规,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第十九条 医院应当及时调查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处理,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第二十条 医院应当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及时调查分析,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第二十一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省级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对辖区内医院的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指导原则自2009年7月1日施行。

第四篇:分级护理制度

时间:2012年12月27日 地点:内四科护士办公室 主持人:左玉丹

参加人员:内四科全体护士

1、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2、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身体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3、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4、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4)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

5、分级护理原则 (1)特级护理

①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A、病情危重,可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B、重症监护患者;

C、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 D、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E、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F、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

G、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 ②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A、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C、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D、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E、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F、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

①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A、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B、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C、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患者; D、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②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A、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B、根据患者病情,每日定时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D、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E、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

①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A、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B、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C、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②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A、每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B、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D、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E、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

①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A、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的患者; B、生活完全自理,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②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A、每3~4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B、根据患者病情,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D、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第五篇:分级护理制度

特级护理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 2. 3. 4. 5. 6. 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重症监护患者;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3. 4.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

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5. 6.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 2. 3. 4.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2. 体征;

3. 4.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5. 对患者实施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二级护理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 2. 3.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护理要点: 1. 2. 体征; 每2-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

3. 4. 5.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三级护理:

具备以下情况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 2. 生活完全自理,病情稳定的患者; 生活完全自理,处于恢复期的患者。

护理要点: 1. 2. 体征;

3.

4.

每3-4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

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护理服务质量总结分析下一篇:狐狸和刺猬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