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设置范文

2024-05-05

规范设置范文(精选7篇)

规范设置 第1篇

一、规范课程设置,建设校本课程

1. 规范课程设置

我校根据教育部课程设置方案和上海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学校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2. 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编写了《书法》校本教材,开设了书法课,每周一课时,坚持每周3~4天,每天15分钟,让学生练习写字。我校还积极开展写春联送春联、师生书法大赛等实践活动。以上举措旨在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提高写字技巧,陶冶艺术情操,深化我校书法特色创建工作。

3. 开设兴趣小组

2009学年起,我校以“书法写字教育引领,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实践研究”项目为引领,利用晚托课时间,开展美术、合唱、民乐、生物、智力七巧板、小电工、模型制作、电脑绘画、钩针编织、球类、棋艺等兴趣活动,积极实施小学书法写字教育特色课程教材的开发和学科类、艺术类、健身类、科技类拓展课程的研究。

4. 开展主题活动

近两年,我校开展了“英雄在我心中”“告别陋习,践行文明,迎接世博”等主题活动,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开展了法制、心理健康、安全等专题教育。

二、加强教师培训,发展课程执行力

1. 加强业务学习

我校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有效教学、教育发展纲要等资料,同时,我校还组织教师聆听专家讲座,撰写读书笔记,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多思考,坚持举办一年一度的教工读书活动,定期开展“说说我的教育教学故事”等主题活动。

2. 开展技能培训

我校各教研组在认真梳理各类教学问题的基础上,确立了专题培训主题。如语文组以“有效提高教师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实践研究”为专题,围绕文本解读开展培训活动,邀请区教研员来我校指导,对教材的立意和选材、思路及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和相关资料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然后根据实际制订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环节,这一活动要求教师人人参与。

3. 改进教研模式

我校除了继续利用全员教学评比、教研组研究课、备课组随堂课等形式促使教师开放和研究课堂外,自2007学年起,学校推行了邀请课、走班课等新的教研形式。每位教师根据制订的课堂教学改进目标,通过自行钻研教材、同年级集体备课、个人调整与补充,在一学期内至少上2节邀请课,通过组内或组外教师互听互评、个人反思修改、撰写改进案例等活动,逐步实现预期改进目标。

4. 倡导教学反思

为进一步落实金山区课堂教学有效行动计划,我校各教研组针对学科特点,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学行为的合理改进”这一主题开展了听课、评课活动。主题式的听课、评课活动改变了过去随意听课、随意评课的情况,使执教者和听课者都能围绕同样的问题审视、反思、分析,提炼有价值的经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实现共同发展。

5. 搭建成长平台

航空障碍灯设置规范 第2篇

一、民航局有关规定:

国家民航局对航空障碍灯的设置作了详细规定,现摘录重点如下:在高层建筑物(如高层楼房、电厂烟囱、通讯铁塔或其他类似建筑物)的顶部必须设一个或几个航空障碍灯,以助航安全。障碍灯必须安装建筑物顶端上1.2米~3米之间。建筑物高于周遍地面45米以上必须在中间层加设障碍灯,加设中间层障碍灯的位置要尽量作到每层灯器之间距离尽可能相等,采用低、中光强障碍灯之间距离必须不超过45米。(设置灯器层数N=物高米/45米)广大的建筑物,设置灯器应充分考虑建筑物每个角,要做到从每个角都能看出建筑物的轮廓,水平方向要参考每层 ≤ 45米的设计要求。高于150米的高建筑,再顶端必须设置高光强航空障碍灯,并且要于中光强障碍灯组合使用以显示其存在。

二、各种光强障碍灯的选用(H为建筑物高度)45米 ≤ H ≤60米,采用低光强ZH-800AL型障碍灯 60米 ≤ H ≤ 105米,采用中光强ZH-800AZ型组合使用 105米 ≤ H ≤150米,采用高中光强ZH-800AZW型组合使用 H ≥ 150米,采用中,高光强ZH-800AH/KC型组合使用

灯器设计要求采深圳市锐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H系列长寿命航空障碍灯。

三、障碍灯的有效光强分别为:

1)低光强障碍灯有效光强150cd , 红色闪光或常明。

2)中光强障碍灯有效光强1600cd,一般为红色闪光。

3)高光强有效光强4000cd,一般为白色闪光(背景强度〈 50cd)

四、防雷保护:

1)顶端设置的障碍灯应安装避雷器,避雷器部分应于避雷带等设施紧密相连。

2)建筑物中间部位的灯器,需采用金属网罩加以保护,并与灯器的金属部分均作良好接地处理 设置航空障碍灯的有关标准、规定和建议

(与国际民航组织一致)

一、航空障碍灯设置的场所及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产品航空法》及国家有关文件对设置障碍灯有明确规定: 1、机场净空保护的限高或超高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和标志。

2、航路上及飞行区周围影响飞行安全的人工及自然障碍物体应当设置航空障碍灯及标志。

3、有可能影响飞行安全的地面高耸、高大建筑物和设施,应当设置航空障碍灯及标志并保持正常状态。

★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在城市中建有直升机停机坪,城市上空视为净空,城市中的高大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设置航空障碍灯和标志。

二、航空障碍灯的有关标准、规定和建议

《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1002000)》、国际民航组织颁发的《国际标准和建设措施机场》附件十四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航空障碍灯(MH/T6012-1999)》。对障碍灯有如下规定:障碍物设置的航空障碍灯必须为闪光,以便在空中俯视与地面恒定光源有明显区分和能达到规定远的可视距离。

(一)航空障碍灯的分类

根据MH/T60121999国际民航组织颁发的《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机场》附件十四,障碍灯分低光强、中光强和高光强三大类:

1、低光强障碍灯为恒定发光、红色,峰值光强大于32.5cd,一般不单独使用,而必需与中光强、高光强障碍灯配合使用。如45米以上的建筑物及其设施设置有多层中光强或高光强障碍灯,在中光强或高光强障碍灯之间可设置低光强障碍灯。(低光强障碍灯为红色,有效光强100cd±25%)

2、中光强障碍灯按发光要求分为三种:

a、中光强A型障碍灯为白色闪光灯,有效光强20000cd-2000cd,用于105米以上的建筑物和设施及背景光较强的障碍物或与高光强B型灯变光配合使用。

b、中光强B型障碍灯为红色闪光灯,有效光强2000cd±25%,用于105米以下的建筑物和设施或与中光强A型、高光强A型障碍灯配合使用。

3、高光强障碍灯按发光要求分为两种:

a、高光强A型障碍灯为白色闪光灯,并在白昼、黄昏或黎明及夜间全天候变光强闪光,有效光强分别为白昼200000cd±25%;黄昏或黎明20000cd±25%;夜间2000cd±25%;主要用于超过150米以上的建筑物及其设施使用,或于中光强障碍灯配合使用。b、高光强B型障碍灯为白色闪光灯,并在白昼、黄昏或黎明及夜间全天候变光强三层同步闪光,有效光强分别为白昼100000 cd±25%;黄昏或黎明20000cd±25%;夜间2000cd±25%,主要用于标示电线、电缆塔架和高压输电线铁塔等处。

三、航空障碍灯的设置分布

1、障碍物就其障碍灯的设置应标志出障碍物的最高点和最边缘(即视高和视宽)。

2、如果物体的顶部高出其周围地面45米以上,必须在其中间层加设障碍灯,中间层的距离必须不大于45米并尽可能相等(城市中百米以上的超高建筑物尤其要考虑中间层加设障碍灯)。地处城市和居民区附近的建筑物设装中间层障碍灯时,应考虑避免使居民感到不快。一般要求从地面只能看到散逸的光线。

3、外形广大的建筑群所设置障碍灯应能从各个方面看出物体的轮廓,水平方向也可参考以45米左右的间距设置障碍灯。

4、对于105米的超高物体、设施或拉线塔、楼顶塔等,应在其顶端设置中光强A型障碍灯,并为白色闪光,其下部分层设置红色中光强B型障碍灯。

5、高于150米的超高物体(如广播电视塔、大跨越斜拉桥等)应在其顶端设置高光强A型障碍灯,并且应以中、高光强障碍灯配合使用。

6、超高压输电线铁塔应设置高光强B型障碍灯,并为三层同步闪光。位置为塔顶、电缆下垂最低点及二者中间位置,且需沿电缆走线方向设于铁塔外侧。

7、对于烟囱或其他类似性质的建筑物,顶部障碍灯必须位于顶端1.5-3米之间,考虑到烟囱对灯具污染,障碍灯可装设在低于烟囱口4-6米的部位(详见国家标准节选)。

8、不论哪种障碍灯,其在不同高度的障碍灯数目及排列,应能从各个方位都能看到该物体或物体群轮廓,并且考虑障碍灯的同步闪烁,以达到明显的警示作用。四、一般可参照下列障碍灯设置方法

外形广大的建筑群设置的障碍灯应能从各个方位看出物体的轮廓,水平方向也可参考以45米左右的间距设置障碍灯一般建筑应在其顶端安装障碍灯高于150米超高物体,在其顶端设置高光强A型障碍灯,并与中光强障碍灯配合使用。高于105米而不足150米的高大物体,应在顶端设置中光强A型障碍灯,中间层还应加设障碍灯,且间距尽可能相等。

超高压输电线铁塔应设置高光强B型障碍灯,并为三层同步闪光。位置为塔顶、电缆下垂线的最低点及二者中。交流多盏联控闪光障碍灯楼层安装示意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51-2001规定烟囱设置航空障碍灯分布及标志

障碍灯选型及设置方案

1、民航有关规定

国家民航标准对障碍灯的设置作了详细规定,现摘录有关重点如下:

① 必须在物体的顶部设一个或几个障碍灯,如烟囱或其他类似性质的构筑物,顶部障碍灯必须位于顶端下1.5米至3米之间。

② 如物体的顶部高于周围地面45米以上,必须在中间层加设障碍灯。这些加设的中间层障碍灯的间距必须在顶部灯与地面间的每层灯距尽可能相等。采用低、中光强障碍灯,灯间距必须不超过45米。设置障碍灯层数N=H(物体高度)米/45米(灯的间距)

③ 外形广大的建筑物,设置的障碍灯应能从各个方面看出物体的轮廓,水平方向也可参考以45米左右的间距设置障碍灯。

④ 高于150米的超高物体,在其顶端必须设置高光强障碍灯,并且应以中、高光强障碍灯组合使用,以显示其存在。

2、各种光强障碍灯的选用(H为物体高度)

通常:

45米 ≤ H ≤60米,采用低光强ZH-800AL型障碍灯

60米 ≤ H ≤ 105米,采用中光强ZH-800AZ型组合使用 105米 ≤ H ≤150米,采用高中光强ZH-800AZW型组合使用 H ≥ 150米,采用中,高光强ZH-800AH/KC型组合使用

灯器设计要求采深圳市锐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ZH系列长寿命航空障碍灯。

3、障碍灯的有效光强分别为:

① 低光强障碍灯有效光强150cd,红色闪光或常明; ② 中光强障碍灯有效光强1600cd,一般为红色闪光;

③ 高光强障碍灯有效光强4000cd,一般为白色闪光(背景强度<50cd)。

4、防雷保护

① 顶端设置的航空障碍灯,应安装避雷器,避雷器部分应与避雷带等设施紧密连接。

宜昌市规范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 第3篇

宜昌市教育局、市工商局等多部门就宜昌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发布规定。根据规定,教育培训场地建筑总面积应不少于500平方米,教学用房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生均教室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有能满足教学、办公及生活的必备条件。应具备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符合环保、安全、消防、卫生的有关规定。配备不少于2名专职保安人员,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进出登记。不得使用简易建筑、居民住宅、危房、地下室、五层以上建筑和其他不适于教育培训活动的房屋作为校舍。不得租赁或借用中小学校校舍、场地进行培训活动。

培训机构不得聘任在职教师和无相应学段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任教,不得非法聘用兼职外教。要在显眼处常年设立专兼职教师公示牌。学生参加培训须本人提交书面申请,家长不得包办代替。培训机构应将学生个人申请存档备查。培训机构不得以“衔接班”等名义组织学生对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文化课程提前上课。培训机构不得以非法手段获取家长和学生信息,招揽生源。小学生每节课不得超过40分钟,中学生每节课不得超过45分钟,凡培训时间超过2节课的,中途必须安排眼保健操和活动时间。培训机构不得利用所聘教师在原公办学校获得的资源进行宣传。

(宜昌市教育局 舒 畅)

规范设置 第4篇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定员定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简称劳标委) 、五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规范编制工作组成员共70人, 在北京参加会议。会议重点对油气田、炼化、销售、管道运营、装备制造五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规范进行了讨论。集团公司五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规范编制工作, 是根据《关于印发<集团公司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指导规范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启动的。规范从2008年7月开始编制, 经过准备、调查研究及信息采集、分析整理资料、组织起草形成初稿、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专家审查等阶段, 现五项设置规范基本编制完成。与会委员对规范进行了认真讨论, 提出许多有益的修改意见, 最后经表决一致通过并决定修改完成履行报批程序并颁布实施。“三控一规范”是集团公司今年人事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规范及时下发, 对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组织机构与编制管理, 指导和规范企业科学合理设置和调整组织机构, 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更好地适应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发展战略将发挥积极作用。

小学语文作业设置与批阅规范 第5篇

合理布置、认真批改作业,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语文作业的批改更规范,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对语文作业的设置及批改做以下要求:

一、作业设置:

一年级:拼音、写字 二年级:写字、“小荷”作业 三、四、五、六年级:写字、阅读笔记(金蔷薇或芳草地)、作文、日记

二、作业内容设置及批改要求:

一年级要求:

1、上学期作业使用四线三格,要求学生拼音字母的书写要求规范、端正、整洁。老师要有范写,学生作业有了进步,教师要有激励性评价语;评价学生作业情况分等级或用印章标志,不出现分数;作业中不出现差号,作业次数是一课一次,要求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教师评价语要工整规范,不出现连笔字,要有批改日期。

2、下学期学生作业使用拼音田字格本。每课写一次生字,要求学生写的拼音和生字上下要对齐,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规范、端正、整洁。教师要有范写,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教师评价语要工整规范,不出现连笔字,要有批改日期。

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尝试使用“小荷”作业,一周写一次,写课外阅读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外积累,剪、贴、画提倡灵活并用,教师可简批简改,可用等级奖励或用印章标志。批改要工整、规范、不连笔,作业批改要有日期。二年级要求:

1、每课生字:学生继续使用拼音田字格本,书写要求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规范、端正、整洁、美观。作业次数还是一课一次,教师要精批细改、全批全改,有适当的激励评价性语言,教师书写工整、规范,不连笔,有批改日期。

2、小荷作业: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自己与文本对话后写出自己的所得,老师要耐心去指导,示范。作业每周一次,教师简批简改。三、四、五、六年级

1、写字

自建写字练习本,或使用与苏教版配套写字教材。每周1-2次,每次书写数量不要过多,三四年级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五六年级要求学生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教师要认真批阅,批改作业有等级评价、印章标志,可以有适当的激励语、评价语。

2、作文(三四年级为《梦的翅膀》、五六年级为《静听花开》)三、四年级要求学生习作注意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在小组评价或自我评价时,在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五六年级要求学生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在小组评价或自我评价时,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3—6年级学生习作每单元一次,教师要认真批阅,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批改作文要有眉批、间批、总评等,批语工整、规范、不连笔,有批改日期。评价学生作文整体情况按等级,再作文本上标画出几颗“☆”,教师的评语要有鼓励性、指导性。

3、日记本

引导学生即时性记录身边的人、事、物,关注生活中的你、我、他,以生为本,以真为本。教师不强制,不硬性,让孩子们自觉、自愿去拾颉生活之浪花,去书人生之顿悟,只要学生愿意写,坚持写就够了。隔周一篇,教师可简批简改,学生可自批、互改。

4、阅读笔记(三四年级为“芳草地”、五六年级为“金蔷薇”)

规范设置 第6篇

关键词:电梯,急停,位置,底坑,井道,机房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电梯越来越普及。同时随着一系列电梯事故的发生, 电梯的使用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曳引式电梯系统中有许多安全模块, 紧急停止装置作为其中的一个安全设计, 在当电梯存在危险动作或进入电梯中存在危险的操作空间时, 操纵人员或处于危险发生附近的人员能够操纵该装置, 从而切断电梯控制回路, 保护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稳定。为了叙述方便以下紧急停止装置都简述为急停装置。

在电梯日常使用中, 急停装置的功能: (1) 避免电梯产生或减少对人的各种危险以及设备的危害; (2) 其功效由单人的动作所触发。由急停的功能可知其安装位置要求易接近且操作简单。曳引式电梯常在轮滑间、检修控制装置、对接操纵的轿厢、轿顶和底坑处设置急停装置。上述位置都存在共同特征, 即人员都会从此处触及电梯部件, 且存在一定危险。为了预防危险的发生, 国家法规和技术规范强制要求在这些位置设置了急停装置, 且其安装位置人员可轻易触及。但由于电梯日常使用情况纷繁复杂, 实际使用中存在着急停装置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无法覆盖的情况, 从而潜伏着一些隐患。本文通过从新解读标准并结合实际检验工作中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对标准和规范进行了补充。

1 急停装置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1.1 GB 16754-2008急停装置设置要求[1]

《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 (GB 16754-2008) 是对机器设备上急停装置的功能和设计原则做出的规范。对于急停装置的位置要求, 该标准中4.4.1条中要求急停装置的设计应满足触发人员易操作的特征, 通俗的解释就是急停装置的操作性简单, 在危险发生时身体的一部分能立刻而且轻易的触发它。4.4.2条例中对急停安装的位置做出了广义的规定, 要求急停装置应位于每个操作者能够控制位置, 且其配置易于接近。从保护人员安全的设计维度, 规定了急停装置易接近的同时也需避免人员在操纵时产生附加危险, 同时误操作不能削弱易接近性。归纳起来该标准规定了急停的安装应该使得人能够轻易碰到且危险情况下应能够立即触发急停。

该标准对急停位置提出了一般性要求, 由于该标准是覆盖所有机电设备的范畴, 故其可应用于电梯当中, 但其仅具有指导性意义, 实际情况还需参考更加具体的电梯标准和规范。

1.2 GB 7588-2003中急停装置的规定[2]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 是针对乘客电梯、病床电梯以及载货电梯的设计、制造和安装制定的安全准则。该标准对电梯中需要安装急停装置的位置进行了如表1的规定。

注:表中GB为GB 7588-2003, TSG为TSG T7001-2009.

从表1可知, 对于电梯中的急停的设置, GB7588-2003都做了易接近这个共性的规定, 这也满足GB16754-2008的要求。在电梯实际使用中, 表1中底坑、轿顶、轮滑间和检修控制装置都是专业人员进行电梯维护的区域, 为了防止危险的发生而设置了急停装置。专业人员进入轿顶和底坑进行作业前, 需要按照作业规范按下急停装置以防止电梯非正常运行而产生的危险。同样, 进行底坑和轿顶之后, 若因电梯故障 (门锁短接等) 而引起电梯非正常运行, 专业人员需要及时按下急停, 保障自己的安全, 所以急停装置设置位置应使得操作人员易接近;在机房的空间中, 常在控制柜检修装置上设置急停装置, 主要是为了专业人员在机房作业时预防和及时制止危险的发生, 例如, 维保人员在进行曳引轮或者限速器轮等旋转部件维修时, 身边的部分被带入其中时, 这是可以按下急停, 避免危险的发生, 急停也可以作为维修检查下预防危险发生的一道安全保障。如果同样要满足易接近的特征。轮滑间的急停设置与机房道理类似。对接操作的轿厢是非专业使用人员的作业区域, 为了及时制止危险的发生, 从而设置了易接近的急停装置。在7588中还对急停装置的外观做了规定, 15.2.3.1中要求急停装置必须设置为红色, 并标以“停止”字样加以识别, 操作时不会出现误操作的危险。该标准对电梯中需要设置急停的位置和要求提出了具体的规定, 是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的技术指导规范, 同时也作为安全监察机构编制行业安全监察规范的蓝本。

1.3 TSG T7001-2009对急停装置的要求[3]

TSG T7001-2009是以GB7588-2003为基础制定的特征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其关于急停的规定同样遵循了GB7588-2003的要求, 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 TSG T7001对无机房曳引电梯中急停设置做了补充, 2.7项规定“在电梯驱动主机附近1m之内有可接近的主开关或者符合要求的停止装置, 且能够方便进行操作[3]”的规定。7.5项要求在无机房紧急操作与动态试验装置应安装符合要求的停止装置。

2 急停装置设置的现实状况分析

对于有机房电梯, 常在机房、轿顶和底坑处设置急停装置, 从电梯安全保护设计的角度, 这些位置确实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起到保护的作用, 但由于电梯实际使用情况复杂, 而且一些电梯是满足特殊需要而进行设计的电梯, 例如层门为贯通门急停的设计。因而现有的规范没有办法完全覆盖所有的急停装置的设计需要, 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1 急停装置在机房中的设置

对于机房急停装置的安装, 由于常在机房控制柜处设有检修控制装置, 而GB7588-2003中对检修控制装置上安装急停装置做了要求。笔者在实际检验工作中发现, 很多机房地面存在高度差 (≥0.5m) , 从而主机和控制柜位于不同平面, 这时如果维修人员在维修主机时发生了异常危险的情况需要紧急停梯, 去往控制柜处按下急停过长的耗时无法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对于机房中控制柜和主机设置在有高度差的地面, 除了在控制柜处要设置急停外, 应在主机旁1米的范围内也应设置急停装置, 且应满足易接近和易操纵的特性。

2.2 轿顶急停装置的设置

对于轿顶设置急停装置, GB7588-2003中8.15项做了如下规定:距检修或维护人员入口不大于1米的易接近位置。该装置也可设在紧邻距入口不大于1米检修运行控制装置位置。笔者通过实际的检验发现, 对于贯通轿厢的电梯, 由于急停装置大多安装在检修控制盒上, 从而轿顶检修盒位置决定了急停装置的位置。实际中轿顶位置只设置一处检修控制装置, 这也使得电梯作业人员在没有设置检修控制装置的层门侧无法操纵急停装置。对于贯通轿厢的电梯, 若两侧均可上轿顶 (或轿顶两侧均设置操作位置) , 则应在两侧均设置急停装置。当然, 该急停在设置上, 打开层门时应方便操作。同样, 对于最底层端站有贯通层门, 若两侧均可进入底坑, 则应在打开层门时, 均应在进入底坑内设置急停。对于非贯通轿厢, 在打开层门后, 当检修盒设立距离层门较远, 要求在层门入口和检修控制装置都应设置急停装置。

2.3 底坑急停装置的设置

对于进入底坑时的急停, “应在进入和在底坑内均能方便操作的急停装置”,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 关键在于“方便操作”四个字。有些电梯公司内部规定, 若底坑深度超过1.8米时才设置两个急停装置, 底坑深度小于1.8米, 则只设置一个急停。对于此类情况, 只能把急停设置在中间位置。这样导致了两个位置操作都不方便, 对于最底层层门外, 操作人员需趴在地面或俯身去按急停, 甚至伸出脚去碰急停, 这种操作显然不够规范和安全。对于底坑, 如果急停设置过高, 则当电梯轿厢处于最底层站平层, 或者处于蹲底状态时, 底坑中的人不能很方便迅速地按急停开关。因此这种设置不符合“方便操作”的原则。理想的设置原则是:应设置在层门内侧的井道壁离层门地坎高度约1.5米, 至于水平位置, 急停开关距打开层门的最近距离应在0.6米以内, 也就是人不用进入井道, 用手就能触及急停开关。至于底坑急停按钮, 由于底坑内的安全空间考虑了在蹲底情况下必须容纳一个人的空间, 即0.5×0.6×1.0, 因而急停开关应设置在这个空间旁, 高度距底坑地面不得超过0.5米。

2.4 无机房中急停装置的设置

无机房电梯除了要求在机房、轿顶和底坑中设置急停外, 还要求在电梯驱动主机附近1m的范围和紧急操作装置上设置急停装置。当无机房电梯主机位于井道顶部, 绝大多数电梯制造厂商都以电梯轿顶作为作业平台, 作业人员在检查或维修主机时, 都是在轿顶作业, 所以轿顶原有的紧急停止装置若方便操作, 则无需在主机附近另外设置急停装置。当无机房电梯主机位于井道底部, 这种情况下, 底坑是一个作业场地, 若底坑原有的急停装置方便操作, 也不用在主机旁另外单独设置急停。对于无机房电梯, 要求在紧急操作控制盒内设置急停。笔者曾经碰到某大电梯厂家的无机房电梯在紧急控制盒内没有急停装置。该厂家技术人员认为, 此电梯的紧急操作控制盒内设置有主开关, 而主开关从功能上完全能满足急停装置的要求, 故可不用在紧急操作装置上安装急停装置。

3 总结

本文通过对标准的阐述, 从新理解了急停装置的设置要求, 并结合自身检验工作的观察提出了标准中关于急停设置的不足。文中对底坑、轿顶和机房急停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对于主机和控制柜地面存在高度差, 应在主机旁设置急停装置;贯通轿厢轿顶和底坑两侧都应设置急停装置;打开门进入底坑时急停按钮的位置高度为1.5米, 横向距离在0.6米之内, 进入底坑后, 急停按钮的设置应满足底坑安空间的要求, 并且高度距底坑地面不得超过0.5米;对无机房主机1m范围内设置急停从新进行了定义。对于急停装置的设置, 本文是结合实践对GB7588-2003和TSG T7001-2009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

参考文献

[1]GB 16754-2008, 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S].

[2]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规范[S].

规范设置 第7篇

1 游梁式抽油机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通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游梁式抽油机主要存在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等风险。

1.1 曲柄平衡块旋转造成物体打击、挤压等机械伤害

抽油机运转过程中人员误入曲柄平衡块旋转区、停抽后因为刹车失灵等原因处在高处位置的曲柄平衡块突然下降存在物体打击、挤压伤害的危险。

1.2 皮带传动过程中的绞入危险

因皮带及皮带轮旋转运动造成靠近或接触的人员衣物、手套、长发及其它物体被绞入而产生伤害的危险。

1.3 减速箱高处作业存在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危险

人员站在减速箱上作业时, 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可达2m以上, 且无扶手和可系挂安全带的位置, 存在高处坠落的危险;存在游梁上放置的工具、物体坠落时打击、尾部平衡块打击的危险。

1.4 电机及电缆造成触电危险

游梁式抽油机的电动机由380 V或660 V及1140 V交流电驱动, 电机内部绝缘损坏、绝缘能力降低和电机接线损坏等会漏电, 造成人员触电。

1.5 在抽油机中轴及游梁等高处作业危险

在中轴处加注黄油、对抽油机游梁进行维护、悬挂毛辫子等作业过程中存在高处坠落危险和工具、物体坠落造成对地面人员打击危险。

1.6 节电控制箱漏电危险

由于抽油机节电控制箱内的电气线路老化、损坏和绝缘能力降低等原因, 可能造成抽油机节电控制箱外壳或操作的开关部分带电, 对接触人造成触电、电击伤害。

1.7 直梯及攀登危险

直梯可供作业人员进入中轴操作平台时使用, 操作规程规定上下梯前及工作过程中必须停机, 但当直梯处于曲柄平衡块旋转范围内时, 同样存在物体打击危险;攀登直梯时还存在高处坠落危险。

1.8 毛辫子悬绳器下行危险

抽油机悬绳器上下运动过程中, 可给靠近井口的人员造成物体打击危险。

2 游梁式抽油机防护装置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对现行标准理解和执行上的偏差, 加之实际生产条件与标准要求存在差异, 生产现场的游梁式抽油机防护装置设置仍存在不少问题。

2.1 防护装置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

2.1.1 曲柄平衡块防护栏设置不符合标准要求。

生产现场设置的曲柄防护装置多种多样, 有防护栏杆、防护板 (护栏变为板式结构) 、防护网、砖结构的防护墙等等。但是不同程度存在防护装置上边缘最低位置处距离地面的高度过低;防护装置与曲柄平衡块的外缘的安全间距过小;防护装置的强度不足容易破损。

2.1.2 电动机皮带轮传动处未全部设置防护装置。

生产现场运行的抽油机许多未给电动机皮带轮传动装置设置防护罩, 或者只给电动机皮带轮设置防护罩, 未对皮带进行防护。

2.1.3 井口装置附近未设置防护装置。

直井, 尤其是钭直井井口装置附件未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护装置。

2.1.4 操作平台设置不齐全。

作业人员经常站在减速箱上进行作业, 但未设置操作平台;作业人员经常骑坐在游梁上进行摆驴头、设备维护保养等作业, 但未设置操作平台。

2.1.5 安全标志不规范。

将安全标志设置在底座上、有的设置在游梁上, 内容各不相同, 警示效果较差;有的抽油机电机使用了1140V的高压电,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不齐全, 甚至无安全标志。

2.2 现场条件发生变化未对防护装置进行调整、改进

2.2.1 预制的防护装置随抽油机在现场安装置后存在问题。

抽油机出厂前就将防护装置焊接安装在底座上, 抽油机现场安装时基础的高度不相同, 当基础高度大时导致防护装置下边缘距离地面的空间太大, 超过了人的高度, 防护装置失去了作用。

2.2.2 游梁式抽油机结构形式发生变化, 防护装置没有及时改进。

游梁式抽油机结构形式发生变化, 导致抽油机支架直梯设置在曲柄平衡块的摆动范围内或在下冲程中直梯距离驴头的空间间距过小。如双驴头游梁式抽油机支架直梯安装存在下冲程中直梯距离驴头的空间间距过小, 并发生过作业人员受驴头挤压致死事故。

2.2.3 防护装置被盗丢失, 且未及时进行补充安装。

钢质结构的曲柄防护栏、皮带轮防护罩安装后极易被盗丢失, 为了避免重复被盗, 现场往往未补充安装, 留下隐患。

3 抽油机防护装置设置规范化标准化的措施与建议

3.1 防护装置设置部位应规范

电动机皮带轮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罩, 抽油井井口、特别是斜直井的井口应设置防护栏;减速箱的侧面、游梁上靠近驴头的部位建议设置操作平台供操作人员站立使用, 游梁的顶部应设置扶手;抽油机主要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标志;不能由地面直接进入抽油机基础时, 应设阶梯作为进入通道。

3.2 防护装置的结构与强度应规范

游梁式抽油机的防护装置无论是防护栏、防护罩、平台、直梯, 其结构、几何尺寸、强度应符合SY/T6518-2001《装设抽油机防护装置的推荐做法》的要求。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2.1 曲柄平衡块防护栏应紧贴抽油机底座, 两端不应留有供人员进出的通道, 以免发生事故。

3.2.2 防护栏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防护装置上边缘的最低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防护栏到曲柄平衡块外缘的距离发生变化, 防护栏的高度也应随之变化。

3.2.3 防护装置除自身强度应符合规定外, 其安装联接件的强度也应符合规范要求。

3.3 根据现场条件和抽油机结构对防护装置进行调整、改进

3.3.1 防护栏。

防护栏固定在抽油机底座或支架上且防护栏下栏杆距地面高度超过500mm时, 应对防护栏下栏杆以下空间进行防护。

3.3.2 固定式直梯。

在抽油机支架处设置的固定式直梯, 应避开曲柄平衡块、驴头和游梁等运动部件活动范围设置, 如偏置设置。无安全护笼的直梯与摆动的驴头或曲柄水平间距最小为381㎜, 否则应采取隔离等安全措施。

3.3.3 抽油机尾部平衡块防护栏。

抽油机尾部平衡块最低点距地面高度小于2100mm时, 应设置防护栏, 防护栏高度、与上下运动的平衡块水平间距、强度、结构形式应符合标准要求。

3.3.4 刹车装置。

抽油机的刹车并不是作安全制动用的, 只是用于工作制动, 因此作业前还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将曲柄平衡块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上, 待安全条件具备后再进入危险区域作业, 以免出现平衡块突然下滑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3.3.5 防护装置的材质。

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合理选择防护装置的材质, 如玻璃钢材质, 既不会被盗丢失, 又能满足强度要求, 经久耐用。

防护装置现场安装完毕后, 应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4 结语

上一篇:混合物体系下一篇:统一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