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薯类产业发展现状

2024-05-10

云南薯类产业发展现状(精选10篇)

云南薯类产业发展现状 第1篇

1999年在云南省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之后,旅游产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较大的支柱产业。少数民族旅游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健身娱乐、参与和观赏为主的体育消费已成为云南新的消费热点,群众对健身娱乐、竞技观赏、民族体育参与和体育服务、体育用品、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在体育旅游产品方面,云南的体育旅游发展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民族体育资源与探险娱乐运动等良好的资源配置条件,如:休闲娱乐、体育探险、运动竞赛与训练、登山、自驾游等多种体育旅游产品。

1.1 健身娱乐俱乐部的调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变化,对健身娱乐、竞技观赏、民族体育参与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以健身娱乐为主的行业迅速发展,现已注册综合娱乐场所及健身娱乐场所也有不小的规模。职业性的俱乐部就有红河奔牛篮球俱乐部、红河排球职业俱乐部、红河雄风汽车俱乐部和曲靖立得女子篮球俱乐部等。

1.2 体育用品市场的调查:

体育用品生产供给与消费之间的反差相当明显。体育用品具有生产能力企业少,即规模小、数量小、技术差、竞争弱。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厂家只有云南围棋厂的品牌“云子围棋”及昆明市体育电子设备研究所的“体育电子设备”。

1.3 体育训练基地调查:

云南特殊的高原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对耐久力有氧运动项目的训练效果显著,是体能训练和耐力训练的最佳基地,对国内外运动队及体育休闲康体的消费者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昆明海埂训练基地、呈贡体育训练基地、昆明松茂水库水上训练基地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各类训练和比赛的场馆适合田径、篮球、足球、网球、水上项目、自行车等项目的训练。

2. 云南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

2.1 注重体育产业信息市场的开发:

产业的结构是决定一个产业发展的效率,对云南的体育产业进行整合,不断调整和规范体育产业结构十分必要,加强传统体育赛事经营,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域,以规范化的运作理念展开体育经营工作,与国内电视网合作,深入体育媒体经营领域,海埂训练基地的品牌效应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电视媒体的信息广泛传播,所以使得国内外的许多运动团体到云南来训练和竞赛。

2.2 加大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的开发力度:

云南加强竞赛表演业的发展,将会带动云南诸多产业的发展,通过人们观赏体育比赛,提高人们参与和体验体育运动的兴趣,从而自愿地从事健身活动。云南大众健身娱乐市场及城市社区健身娱乐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应加大对竞技体育的投入力度,改善体育场馆的配套设施,逐渐培育不同层次的体育消费群体,更好地组织一些商业性、民族性的体育赛事,促进健身娱乐业和竞赛表演业不断发展。

2.3 以高原训练服务业为主,带动体育产业的开发:

运动训练服务业是体育需求中的一个行业,高原训练主要解决运动员的耐力问题,即在高原缺氧条件下,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心肺等缺氧,有助于耐力的提高。而一个优秀的高原训练基地,必须具备适度的海拔、良好的气候与健全的体育设施,昆明作为高原训练基地无疑则有其明显的资源优势。云南昆明的海埂训练基地、红塔体育训练基地、呈贡体育训练基地是国内著名公认的最为理想的高原训练基地,也是亚洲一流的体育训练基地,特别是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耐久力有氧运动项目的训练效果明显。云南体育产业的发展要通过大规模的集中性商业性开发,并融入大量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以体育市场需求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开发,力争实现体育产业结构的多样化,提升云南高原训练基地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水平的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相融合的“高原训练之都”。

2.4 利用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建设民族文化大省:

云南有26个民族,占全国的46.4%,各民族生活的环境不同,造成民族习惯、兴趣爱好有较大的差别,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呈现出一种多元素的特点。在全省少数民族中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近几百种,而每一种相同名字的项目,在不同的民族中又有不同的称呼、娱乐方式和规则。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凭借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资源优势,在体制与机制创新和发展运作上有重大的历史性突破,使云南文化产业发展走在全国的前面。因此,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具有代表性及强大的影响力的大型少数民族体育广场,举办有特色和有影响力的大型节目,如:“体育团结盛会”、“国际民族体育狂欢节”,较著名的节日还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藏族的赛马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等。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节目丰富多彩,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促进了民族体育文化的国内外交流,又促进了云南民族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

3. 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体育市场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给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是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和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针对云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情况,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就必须开拓第三产业的发展领域,促进第三产业总量的迅速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从云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应从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思路调整,紧紧抓住云南省调整产业结构展契机,积极主动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素质,使之成为第三产业中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二是突出重点和特色,在运动训练方面,建立平原—中高原—高高原的多功能、系统化、全方位的训练基地,利用少数民族的特色来带动产业发展。

3.2 促进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

转变观念,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履行指导和规划的职能,把扶持体育产业作为云南经济发展的长期大战略,合理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和重要的体育产品结构。云南体育产业目前存在政府职能定位不够,宏观管理不足,微观市场运行零散等问题。加强改进和完善,加强政策制定程序,制定分类指导或分类扶持的有关措施,以保证体育产业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云南体育产业发展,首先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服务产品同其他劳动产品一样,用于交换时就成为商品。体育服务产品能够用于交换,因为它具有可消费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娱乐、享受等需求。利用云南的体育资源,加强市场要素合理有效的资源组合,充分借助昆明、红河、玉溪、等经济发达地区良好的场馆条件,承办国内外综合的大型比赛,以及精彩的体育表演。其次要了解人力投资的重要性。发展经济人口质量问题是比土地、人口数量更为重要的问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总之,云南要想发展体育产业就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快云南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懂经济、懂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有计划地培养体育产业的专门人才,加强职业培训,建立完善的体育产业方面的资质认证制度,促进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开放云南体育产业市场,建立健全的市场制度,减轻企业的负担,政府部门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体育市场管理法规,提高体育产业的经营水平,扩大经营容量,创造一个有序的竞争市场环境,吸引社会外资企业的融入和投资。云南体育产业发展应不断挖掘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和配置,使云南体育产业发展壮大。

摘要:本文从云南实际出发, 提出云南应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势带动云南体育产业的发展, 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合理定位, 为大力提高云南体育产业的经营开发力度, 扩大体育产业的经营容量, 塑造云南体育产业形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南体育产业发展,经营模式,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宗浩.体育经济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2-26.

[2]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22-23.

[3]伍少利.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 2003, 5 (3) .

云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及条件分析 第2篇

【摘要】 云南省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云南将创新政策措施,用全国最优惠的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本文通过了解云南城乡统筹的现状,并对其发展条件进行分析,以期为云南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城乡统筹发展条件

近年来,云南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差距呈现不断拉大趋势。与全国相比,云南的城乡收入差距比较明显:2009年全国城乡收入比平均为3.3∶1,而云南为4.28∶1,比西部的西藏(3.78∶1)、广西(3.89∶1)、甘肃(3.95∶1)、陕西(4.17∶1)的城乡收入比都偏高;比中部的江西(2.76∶1)、湖北(2.85∶1)、河南(2.99∶1)、湖南(3.07∶1)、山西(3.30∶1)、安徽(3.13∶1)差距增大;而比起东部发达地区的天津(2.01∶1)、北京(2.23∶1)、上海(2.34∶1)、浙江(2.46∶1)、江苏(2.57∶1)差距则极其明显。从云南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云南城乡收入差距80年代属于相对较低,自90年代开始差距被快速拉大,2005年接近了5∶1。虽然自2006年开始逐渐降低,但是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即从2000年以来,云南城乡收入差距均超过了4∶1的过高比率水平。而世界银行1998年发展报告根据36个国家的数据,认为城乡之间收入比率超过2的情况较少。因此,云南省城乡二元结构及发展失衡已相当明显,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是云南省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云南发展概况

1、城乡生活和消费水平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变化最终反映为消费水平的变化。从总体上看,2010年云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11074元,比1978年的314元增长了34倍,年平均增长107%;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78年的113.4元增加到2010年3398元,增长28倍,年平均增长90.5%。城乡消费支出比率自1978年至2010年一直维持在2倍以上,2000年达到了历史高点4.08∶1,之后逐渐回落,2007年降低到3.00∶1,但是最近几年又有所拉大。

2、云南城乡教育发展水平

目前,全省有小学校15826所(一师一校点6054所);普通初中学校1619所(不含九年一贯制学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52%,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7年;高等学校59所。随着“普九”省级验收工作的完成,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普九”目标。但是由于多年来云南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总量不足,教育落后,人力資本存量低,且在“一元化目标,二元化结构”的制度设计下,让二元化政策的农村孩子在一元化目标(升学、上大学)中与城市孩子进行竞争,这本身就存在着差距和问题。

目前农村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不仅成为云南省,也成为我国最主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云南农村基础教育在发展水平、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与城市基础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3、云南城乡社会发展水平

(1)城乡医疗。云南省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失衡。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弊端,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占总人口数26.6%的城市,特别是集中在昆明等大中城市;而占人口总数73.4%的农村只拥有20%的卫生资源。医疗资源中最关键的医疗卫生人才,全省共有医技人员16.75万人,其中47%在城市,53%在农村。

云南省农村医疗体制改革起步晚,发展快,新农合试点范围和参合群众迅速扩大,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2005年全线铺开参合率达到81.4%,到2010年参与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参合率达到了96.18%。云南省2010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已经提高到14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60元、地方财政补助60元、个人缴费20元。在此基础上,全省新农合住院实际补偿比例要力争达到60%,个人报销补偿最高限额要达到3万元,并将逐步实现新农合一网通、一本通和一卡通。但是,与城镇医疗保险相比,云南农村新型医保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医保费用相对偏低,在医药费用居高不下情况下,农村群众医疗压力仍然很大;二是县、乡镇、村级报销流程复杂,百姓难于理解;三是全省至今仍然未达“一无三配套”目标,约40%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外科常规手术,严重增加了农村居民的负担。

(2)城乡养老保险。城镇养老保险几经改革,目前,实行中央补助、省财政补助、单位缴纳(中央企业、农垦企业、私营企业20%,省属行业企业与地州市企业各24%,个体工商户18%)、职工个人缴纳费(统一执行8%)的统筹办法,到2009年全省城镇职工参保306.5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216.32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90.22万人。

云南农村养老仍以家庭养老为主(占全省农村人口的96.3%),以村集体“五保户”形式为辅。家庭养老实际由二部分组成:一是靠老人承保的“土地”;二是靠子女养老。由于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成为“空壳”,五保户“养老在许多地方仅仅成为供应口粮和死后埋葬”。

总体而言,云南城镇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均在逐渐增长,这也是城乡统筹中让人欣慰的一件事情,但是从各自所占人口比例来看,农村养老保险的比率相当低。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即使每年养老保险均在增长,但所占比例却变化不大,仅占4%~5%。

(3)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同全国一样,上世纪在谈及低保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时,专指城镇居民,并不包括农村农民。自2007年起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云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相比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保障人口自2005年的2.6万人增长至2009年的338.6万人,增幅十分巨大。

二、云南统筹城乡发展的条件分析

1、城乡差距缩小的政策保障

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连续5年的“1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为农村发展铸就了坚强的政策后盾。2004年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2009年中央“1号文件”再度聚焦“三农”,除了在前面6个“1号文件”的基础上强调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等重大内容外,进一步提出国家将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外,国家将把加大“三农”投入、增加农业补贴等作为扩大内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突破口。

云南是传统的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发展中面临困难最多的一个省份,中央的“1号文件”对云南省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云南省相应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支农政策。如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扩大主要农产品储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等投入;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和推广;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扩大退耕还林、还森林生态效益等林业直补范围,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城乡和谐构建的经济基础

(1)工业经济:运行既好又快,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坚实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省坚持突出发展这一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机遇,加速推进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经济强省和民族文化强省,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着力培育和壮大烟草、生物资源开发创新、旅游、电力和矿产五大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省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显著提高,取得了长期以来难得的明显成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近10年来最好阶段。强劲的经济基础,为云南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给予了充分的保障。

(2)农村经济:初具规模,积累能力得到了加强。经过多年建设,云南农村综合经济实力上升较快。全省农业总产值1978年僅为40.02亿元,1993年增加到799.33亿元,而2010年则达到了1810.53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5倍,年平均增长5.7%;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0.6元增加到2010年的3952元,增长30.26倍,年平均增长11.1%;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864.05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650万吨,增长90.96%,年平均增长1.8%;云南省农村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云南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外贸经济:云南面向东盟的桥头堡。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总长为4060公里。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20个口岸,其中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口岸有12个(公路口岸7个、铁路口岸1个、航空口岸2个、水运口岸2个);经省政府批准的二类口岸有8个(均为公路口岸)。另外还有九十多条边境通道、一百多个边民互市点。通过昆曼国际大通道,云南可直接进入东南亚,直达印度洋,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目前云南省正着力打造的第三亚欧大陆桥,是中国联通欧洲和大西洋的核心枢纽。云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的发展为契机,提升“桥头堡”战略,立足对外贸易,打造一批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农业品牌,提高产成品的高附加值,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认证农业的国际化道路,提高云南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生态经济:云南经济制高点。在全球高举生态经济大旗的今天,生态经济毫无疑问成为了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国家,云南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建设好国家大西南生态屏障,发挥云南生态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云南将立足工业基础,抓住农、牧、林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良好的实际,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之路。2009年6月通过专家评审的《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从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层面,确立了培育云南生态意识、发展云南生态经济、保障云南生态安全、建设云南生态社会、促进云南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任务,在省级层面把云南打造成为生态经济的制高点,对于云南的全面、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

3、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社会条件

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使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

(注:本文系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基金项目“刺激消费政策对云南民族贫困地区民生改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1FZ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德亮等:云南城乡统筹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0).

[2] 汤德喜等:四川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6).

[3] 施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J].理论视野,2003(4).

云南薯类产业发展现状 第3篇

一、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 简单加工一直是我国野生菌的主要加工形式。近年来, 野生菌类食物以其安全、生态、富有营养和具有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功能而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伴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 野生菌产品也正经历着从传统的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过程, 当前主要的加工方法除了干品加工 (晒干、烘干、冻干等) , 还有鲜品加工、速冻品加工、盐渍品加工、罐头制品加工、风味食品加工 (蜜饯、糕点、糖果、饮料、调味品、休闲食品等) 和保健品 (保健酒) 等。加工技术的提升不仅提高了野生菌的产品附加值, 而且丰富了其产品类型, 促进了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 进一步拓展了野生菌应用的空间。

我国野生菌已形成出口额逾亿美元的产业, 保守估计其实际年出口额应在1.5亿美元左右。野生菌 (鲜松茸、干牛肝菌、块菌) 出口主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西藏和吉林, 其中云南鲜松茸出口占全国80%以上, 牛肝菌干片占全国58%, 块菌占全国45.6%。在野生菌出口中, 鲜松茸96%出口至日本, 少量到韩国;牛肝菌主要出口至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块菌主要出口至法国、日本、德国和西班牙。

2、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主要分布省份和重点产区。目前, 在全世界已知的2166种野生菌中, 云南有978种, 占到全世界的45%, 占整个中国的91%。2013年云南省食用菌总产量达31万吨, 较上年增长42.9%, 产值80.4亿元, 增长34%。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7万吨, 产值57.4亿元, 分别较上年增长16.7%、29.3%, 市场需求继续增长。

长期以来, 云南野生菌加工主要是初加工, 如冷冻、盐渍、晒干或烘干, 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较少。随着人们对养生的关注, 绿色生态食品市场需求的逐年增长, 野生菌以其天然的生长环境以及高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此背景下, 云南野生菌加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加工。为此, 2013年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办专门拿出发展资金, 重点扶持了一批加工企业, 以推进云南野生菌产业升级发展。部分企业还通过改进工艺、引进技术、提高野生菌精深产品加工率等措施, 研发了一些高附加值的野生菌产品投入市场。松茸茶、松露粉等产品的逐渐面市, 改变了过去云南野生菌产品简单、低级的状况。

云南野生菌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日本、欧盟、美国等是传统销售市场, 东盟、俄罗斯、非洲、南美等属于新兴市场。其中, 松茸主要出口到日本, 牛肝菌、羊肚菌主要出口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块菌主要出口到法国。2008年以后, 由于金融危机使得野生菌出口受阻, 但云南野生菌企业大力开拓国内、省内市场, “以内补内”, 取得良好效果。

二、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菌农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 滥采现象难于遏制

在历史上, 生活在林区、山区的居民一直都有食用野生菌的习惯。近年来, 由于外国人对于野生菌的喜爱使得野生菌价格居高不下, 利润可观。这直接导致了菌农的乱采乱挖、过度采集现象。野生菌独特的生长环境以及无法人工培植的特性造成了菌农“野生无主、谁采谁有”的固有观念, 滥采现象破坏了野生菌的可持续生产。以松茸为例, 云南省本来是世界上松茸最大产区之一, 但由于采收不科学, 云南松茸主产区的松茸数量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楚雄每年因采集“童松茸”而造成的损失在3000万左右, 其他野生食用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龙头企业带动不强, 产品加工升值不够

云南现有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贸易的企业400多家, 其中从事野生菌出口贸易的有40家。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加工能力不足, 野生食用菌商品主要以初级原料为主, 产品附加值低, 企业增效不明显, 并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2012年底, 云南省71家食用菌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了“云菌科技集团”, 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龙头企业, 形成了一定的研发优势和规模优势。但由于集团成立时间短,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龙头”作用, 还有待观察。

3、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行业自律能力较弱

云南野生食用菌市场至今仍沿用传统的采购和销售方式, 企业规模小, 区域分散, 竞争手段单一。为了争取有限的区域市场, 企业往往缺乏远见, 采用低价策略争得一时利益, 极度缺乏行业自律, 造成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受此影响, 牛肝菌、松茸等大宗出口产品的价格近年来大幅波动, 难以逐步提高。

4、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2008年以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欧盟经济持续低迷, 野生菌出口也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取消、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野生菌加工出口企业效益下滑, 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除此之外, 云南野生菌曾经多次发生由于质量不达标而造成出口受阻的情况,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际市场风险。同时, 在国内, 由于野生菌相较于一般的人工菌类食品, 价格普遍偏高, 而消费者对于野生菌的高营养价值认识不足, 使得野生菌在国内的销路并不好。

5、宣传力度不够, 国内消费量增速缓慢

在全国范围来看, 消费者对野生菌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相对来说, 野生菌加工销售企业所做的宣传推广工作也比较有限, 没有形成野生食用菌的饮食文化潮流。由于消费者对于野生菌和一般菌类食品的区别不是很清楚, 往往会选择价格上便宜很多的人工菌。另外, 国内家庭常用的烹饪方法比较单一, 这也降低了野生食用菌的重复食用次数。

三、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对策

1、健全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法律法规, 根据野生菌繁殖规律适时采集

目前, 许多发达国家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已形成法规, 对野生食用菌有序采撷有严格的管理办法和有效的监管措施。我们应该借鉴这些国家对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的成功经验, 在特色珍稀和主要野生食用菌天然集中区域, 要建立珍惜野生菌繁育区和保护区, 设立保护标志。完善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的法规和地方条例, 将法规和条例的执行落实到政府各职能部门, 并制定实施细则, 有效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 野生菌的高额利润, 导致了严重的乱采乱挖、过度采集现象。对此, 需要政府加大力度进行野生菌的繁殖规律等科学知识的普及, 让更多菌农从思想上认识到野生菌可持续发展是利国利民利己的, 从而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采收知识, 进行科学采收, 保证野生食用菌的数量和质量。

2、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 提升精深加工能力

野生菌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云南野生菌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 依靠科技进步, 加大野生菌精深产品开发力度, 延长产业链, 提高其附加值。具体而言, 要以昆明为中心, 聚集产业技术研发力量, 开展野生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加快产业成果转化, 通过技术创新, 提升云南野生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传统经营方式, 探索产品多样化的途径。

3、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增强行业自律能力

针对云南野生菌市场分散、管理低效的局面, 我们要加强野生菌的市场体系建设, 积极培育市场流通主体, 优化交易市场布局。通过建设野生菌专业交易市场, 完善交易信息系统, 创新交易方式, 积极推行拍卖制、远程交易、电子商务交易、集中配售、连锁经营等新型交易方式, 形成集现场贸易、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仓储管理、电子交易为一体的现代化市场服务体系。比如要争取在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野生食用菌的交易品种, 抵御市场风险和外汇风险。

4、打造“云菌”品牌, 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近几年来云南野生菌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云南野生菌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 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都是日趋扩大的。云南省要从各个方面扩大对野生食用菌的宣传, 使野生菌这一健康食品在全国流行开来, 形成一种饮食文化。要积极应用新闻媒体的宣传, 进一步提高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树立良好的“云菌”品牌形象。

5、与旅游、文化相结合, 多方面促进野生菌消费

作为一种林下产品, 野生菌可以与云南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结合起来, 在野生食用菌主产区着力打造“吃生态”、“吃健康”、“吃文化”的品牌, 充分利用农家乐、登山拾菌等方式, 把野生菌美食文化与云南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结合起来, 以餐桌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必将促进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建设、休闲旅游业建设、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国以及云南省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 总结出了云南野生菌产业在生产、市场、消费等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就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对策, 旨在进一步加快云南野生菌产业的发展。

云南薯类产业发展现状 第4篇

关键词 绿汁江河谷区 ;葡萄 ;产业

中图分类号 S663.1

Abstract The grape cultivation area in Yunnan Green Juice River Valley area has increased from 2.47 hectare to 666.7 hectare in nearly three years. With the grape industry rapidly developed some problems were enmerge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pe industry in Yunnan Green Juice River Valley area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analyzes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Green Juice River Valley area ;grape ;industry

绿汁江流域属于红河水系,流域河谷区海拔约780 m,年均气温22.9 ℃,年均降雨量600-700 m(主要集中在6-10月),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干湿分明,雨热同期,全年霜期很短或无霜期。该区人均耕地面积大,非常适宜种植鲜食葡萄。从2011年开始引进企业种植葡萄,截止到2014年,位于该区域两岸的双柏县大麦地镇和新平县老厂乡共引进13家企业,投资20亿元,种植666.67 hm2鲜食葡萄,初步形成规模。目前,该地区种植的夏黑、红地球葡萄1-4月份上市,含糖量高,色泽好,产值达30-45万元/hm2。但由于绿汁江河谷区葡萄产业发展快速,大多数种植企业缺乏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支持,使得区域内葡萄产业的发展凸显出一些问题。

1 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发展趋势

1.1 产业规模和功能稳步发展

自2011年引进双柏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2.47 hm2红地球葡萄以来,在绿汁江沿岸,逐步引进13家农业科技企业,通过共流转、租赁土地的形式建立葡萄基地,截至到2014年5月,鲜食葡萄种植面积超过666.67 hm2。农户将土地出租给企业建立基地,并到基地打工,在推进葡萄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农户的收入。

该产区双柏县伟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初步计划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和双柏绿汁江流域开发项目为契机,结合云南冬季生态观光农业、文化休闲、旅游度假等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绿汁江流域独特的气候、生态、民俗、文化等优势,通过与科研单位合作,在位于绿汁江低热河谷区的大麦地镇普龙村委会建设既具有生产、窖藏、生活、商务、展卖、旅游等6大功能,又突出红酒的生产及品鉴、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庭院式酒庄——“绿汁江河谷葡萄酒庄园”。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也将逐渐兴起。

绿汁江流域的葡萄产业仍将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随着区域内土地整理、水利、交通等项目的实施,冷库、水果交易市场的建设,基础设施得到巨大的改善;随着大量资本转向具有较高收益的葡萄产业,前来进行土地开发以种植葡萄的企业越来越多,该产区的葡萄产业规模将稳步发展。

1.2 栽培模式逐步丰富

绿汁江流域葡萄果园大多数沿用省外传统的高密度多主蔓扇形修剪的篱架栽培模式,也有小部分果园采用较为先进的 “高、宽、垂”栽培模式和小棚架。篱架栽培一般采用株行距1.5 m×(0.3-0.4)m,每667 m2种植800株以上,主要优点是作业比较方便,地面辐射强,通风透光较好,利于增进葡萄品质,利于早期丰产;缺点但具有效架面较小、利用光照较不充分、结果部位较低、日灼较重、易受病害侵染、用工量较大等[1]。“高、宽、垂”栽培模式是较为先进的葡萄整形和修剪技术,具有病害较轻、产量较高、节省劳动力、便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及易于生产出优质的鲜食葡萄等特点,该技术的逐步应用将为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支撑。

1.3 区域优势逐步显现

2013年12月-2014年1月,云南省经过历史性低温考验,元谋等干热河谷热区等地出现降雪,极端低温达到-3 ℃,给当地葡萄生产带来巨大影响;同期,绿汁江干热河谷区极端最低温度为3 ℃,对于非花期葡萄生长影响较小。

随着“滇中1小时城市圈”交通骨干网络的建设,区域内交通网络已经得到巨大改善,产品可辐射楚雄、玉溪、昆明周边,2013年冬季上市的错季鲜食红地球葡萄分别销往成都、昆明等地区,供不应求,市场行情较好。

较好的光热资源和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将为葡萄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保障。

1.4 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绿汁江流域葡萄以晚熟品种红地球为主,占80 %,早熟品种夏黑占15 %,其他品种占5 %。品种结构较为单一,但随着种植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分别引进克瑞森、阳光玫瑰、京蜜、京翠、京香玉等鲜食品种进行区域性种植观察,部分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为鲜食葡萄品种的选择提供更多类型。

当地初步开展酿酒葡萄种植,主要以摩尔多瓦为主,初步探索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并计划引进霞多丽、赤霞珠、梅鹿辄、品丽珠等几个经典的酿酒葡萄品种进行试种和葡萄酒的酿造。葡萄品种的逐渐丰富,将为绿汁江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nlc202309011813

2 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优质早熟品种匮乏,品种结构不合理

目前,干热河谷区最大的优势是1-2月份成熟的错季晚熟葡萄品种和3月中旬到5月底成熟的早熟品种,2个时期的鲜食葡萄价格为全年最高。但绿汁江河谷区从5月初开始,最高气温达到40 ℃以上,不利于红地球等红色品种着色,所以在5月初以后上市的红地球葡萄商品性较差。大多数企业在5月份选择红地球上市,早、晚熟品种优势未能完全体现,存在早熟品种单一、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2 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栽培技术落后

该产区大多数采用高密度多主蔓扇形修剪的篱架栽培模式。在生产中单(双)篱架栽培模式消耗大量劳动力,使得当地劳动力不足、人工成本逐年上升等问题日渐突出。该模式在消耗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加重了企业负担,已成为制约当地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栽培管理中存在重产轻质、盲目追求高产、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土壤板结、土壤结构破坏严重等问题。生产过程中存在种植效益降低、病虫害防控压力增大、葡萄园生态环境逐年恶化的潜在风险,如果不及时在栽培模式和管理方式上进行标准化调整,将严重影响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缺乏良种引进渠道,苗木市场混乱

绿汁江河谷区葡萄苗木大多数来源于宾川等地个体苗圃经营的自根苗,部分果园采用直接扦插建园,仅极少数企业从省外购买嫁接苗,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其质量好坏已在葡萄长势、抗逆性等方面有所体现。同时,该产区缺乏对毁灭性虫害葡萄根瘤蚜及根结线虫等有抗性的砧木嫁接苗的引进和利用[2]。

2.4 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低

绿汁江河谷区葡萄生产大多数以企业为组织形式进行生产和销售,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生产要素未能有效配置,信息无法分享,在产业化水平上没有形成合力,与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差距较大。已建成2个葡萄专业合作社,但生产中缺乏实质性合作,使得葡萄在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缺乏统一组织,市场竞争力弱。

3 绿汁江流域葡萄产业发展建议

“十一五”以来,双柏县委、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两业三区”产业发展规划,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论证,因地制宜,制定出了《双柏县绿汁江流域综合开发规划》,积极把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葡萄为主导的热作产业开发取得了初步成效。以绿汁江流域产业开发的政策为契机,大力提升葡萄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组织水平,通过开展“县所科技合作”(双柏县与云南省农科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引进科研单位中较为先进的葡萄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并加以示范。结合绿色农产品产地认证和品牌建设,进行规范化种植,获得“早熟、优质、安全”的葡萄,有效提升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绿汁江流域作为新兴的早熟鲜食葡萄产区,随着“高宽垂”栽培模式推广、破眠剂的使用、促成栽培、滴灌节水及病虫害的综合防控等集成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葡萄必将成为促进该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高原特色产业。

3.1 引进和筛选葡萄良种

进一步深化县所合作,引进由科研单位筛选的优质、早熟、耐储运和具有独特风味的葡萄品种进行区域性试验种植;同时通过多渠道引进并筛选能够在3月中旬到4月底之间上市的早熟品种及能够在5月份上市的白色和黄色的品质较好的中晚熟品种。利用独特的冬季光热资源,将红地球等品种在8月中旬进行修剪,供应圣诞节、元旦和中秋节市场。利用不同品种特性,采取不同种植策略,结合产期调控等措施,促进葡萄收益最大化。

3.2 促进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与应用

通过实施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和绿色食品品牌化战略,从栽培模式、水肥、土壤、农药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借助“县所合作”平台,就栽培模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引进科研单位集成的葡萄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结合绿汁江流域特殊的气候类型,进行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制定和实施,生产优质绿色葡萄。

3.3 促使上市时间合理化

目前,绿汁江河谷区鲜食葡萄选择在1至4月上市,错开葡萄大量上市时期,销售价格普遍较高。由于该产区存在低温冻害和高温着色困难等制约因素,因此,早熟品种在12月底进行修剪,1月中旬后萌芽,错过全年的极端低温期,在4月底之前完成销售,确保市场价格较高的同时避开高温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晚熟品种建议在8月中旬进行修剪,8月下旬萌芽,12月底开始上市,供应圣诞节、元旦和春节市场;黄色和白色的中晚熟品种可以同早熟或晚熟品种一起修剪,分别在5月初到6月之间及中秋节上市,市场价格也比较理想。

3.4 培植龙头企业,打造地域品牌

创造有利环境,选择生产技术、管理和销售模式等方面较为优秀的企业进行扶持种植,大力培植龙头企业,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将其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分享,带动其它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葡萄绿色食品产地认证和品牌注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鲜食葡萄品牌。

3.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和中央、省、州大力支持交通、水利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绿汁江流域道路交通、配水工程、土地开发整理、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相关设施,优化发展环境,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促进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庆山. 中国葡萄志[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4:25-31.

[2] 张永辉,刘海刚,张 武,等. 云南高原特色葡萄产业现状及建议[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3(5):64-66.

云南民族影视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第5篇

一、云南民族影视发展历程分析

云南虽然是我国的边界城市, 但是在影视行业发展过程中, 却是与影视行业一起成长的。在云南民族区域内, 诸多的影视制片厂等, 曾经坐落在这里, 并且在解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 在影视方面有着诸多的贡献。对于云南民族影视的发展, 甚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时候, 由于合作方面的需要, 电影最初是由法国人带到云南的土地上的。随后, 开始有了第一家电影院, 并且是云南最早的电影院, 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院。因此, 在我国, 云南的影视行业历史是相当古老而具有典范意义的。抗日战争期间, 云南的昆明则成为了我国影视的中心基地, 更有好莱坞方面拍代表入驻昆明, 进行相关的工作。解放以后, 云南也不断制作出相关的影视作品, 并且建立电影制片厂, 从而一直发展到现在。总之, 从云南的影视发展历程可以看出, 云南的民族影视在我国影视行业具有一定的地位, 并且具有渊源的历史底蕴。

二、云南民族影视优势分析

影视行业在某个地域的发展必须同时具备两个非常优势的特色, 才能够让影视行业快速在某个地域内生根发芽, 从而快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而对于云南而言, 不仅具备良好的自然风光, 由于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 又有非常好的人文气息。因此, 云南才能够成为我国影视行业兴起较为迅速的地区之一。

(一) 云南自然的风光和景区优势。云南是具备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地形和美丽的风景, 云南境内不仅有奔腾的大河, 更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具备丰富的原始气息, 让人们能够最真实的贴近大自然。同时, 云南还是一个四季特点非常鲜明的地区, 如果在云南, 会能够体验从北自南的一路风光。丰富的自然风景以及复杂的地貌, 让云南自身就充满着一种神秘感。此外, 云南的气候十分适宜, 人们居住非常舒服, 适宜不同行业在此进行发展。对于影视行业而言, 取景非常重要, 而云南的自然风光为影视作品的取景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从而成为影视行业发展的优势元素之一。

(二) 悠久的民族历史优势。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 具有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历史底蕴是云南地区一个非常显著的优势, 在影视节目录制的过程中, 经常会联系当地的少数民族, 去了解民族的历史, 从而建立非常丰富的影视题材。现代诸多影视作品中, 都能够找到云南少数民族的痕迹, 很多题材甚至也都是通过少数民族的历史演化而来, 从而造就了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以及神秘气息。渊源的历史, 必然会伴随着些许神秘的气息, 让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 能够去体验传奇的历史带来人们的喜悦和惊讶。民族的形成以及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发生的诸多事情, 都给影视的制作带来了诸多的内容和灵感, 也让云南的民族历史开始不断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让人们去深入了解一个地域的特色和历史, 采用影像画面的方式是最直接也是最为深入的方式。因此, 基于云南的悠久的少数民族历史, 从而让影视行业在此也有了坚实的来源基础。而影视的效应也同时影响到了云南的本土风情, 让人们通过影视更加了解云南的民族历史。

(三) 丰富的文化底蕴优势。云南是我国比较古老的地域, 这里也是人类发源最早的地域之一。独特的地缘风貌造就了这里独特的民族民风以及自然风光。云南地域有着古老的山脉, 绵延的长河。自然古朴的气息是浑然天成的, 这里的居民有着朴实的性格。其中, 古老的民族发展历史, 让云南成为一部我国少数民族的自然历史画卷, 这里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原始而淳朴的气息。这里人民的可爱以及朴实, 让游人们感受到人文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从而实现天然的秀丽风光。

三、云南民族影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 各个省区也开始了自己的自然发展态势。由于云南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优势, 因此也特别适合影视产业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发展。因此, 现如今云南地区的影视产业发展迅速, 成为了我国影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 影视基地建设呈现多样化。云南目前已经开始了更多的影视基地的建设, 影视基地的建设, 让云南的影视行业有了更好的发展。建立影视基地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的重要性。而随着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 又基于云南现有的风土人情, 让云南成为了现代化影视基地的沃土。首先是云南的自然风光, 焕然天成, 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改造, 就可以实现影视取景的直接取材;其次, 这里具有丰富的人文风情, 云南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 具备丰富的风土人情, 从而为拍摄记录类以及民族类影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 云南自身就是影视的先驱, 这里曾经是最早的电影院设置点, 法国人将电影第一次带到了中国就是从云南才开始的, 而在抗日时期, 这里依然是我国电影的聚集地。因此, 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云南现如今建立了诸多的影视基地。

(二) 云南地域特色题材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以上对于云南的地貌、环境以及人文的分析, 不难看出, 云南是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 人文物美, 这些都成为了影视拍摄的原材料。随着影视业的不断发展, 好的题材越来越少, 从而让影视的题材陷入了窘境, 并且很难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新的题材。但是, 云南的地域特色给诸多的影视人们带来了灵感,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和民族, 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而这些未知的题材, 都将成为观众们独有的享受。在了解这片土地的同时, 充满了对于云南的向往。而云南的发展和独有的自然条件, 也让基于云南特色的影视题材越来越多, 从而成为了影视荧幕上的新看点。云南地处我国南方, 这里的自然风光原始而富有生气, 这里的人文神秘和古朴, 让诸多人们产生好奇心, 从而在影视呈现方面, 也越来越多的实现了荧幕形象的转换。就在2013年, 湖南卫视非常火热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 也选择了云南作为以此旅行的目的地。云南的普则黑的热情好客, 普则黑地区的风土人情, 极大地吸引了观众们, 从而让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云南地区。

(三) 积极为影视创新做出贡献。随着云南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不断为影视行业做出贡献。凭借自然地域的优势, 基于自身的题材越来越多, 并且收到了观众的好评。也因为如此, 云南地域的影视行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创新方面, 基于云南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的拍摄题材越来越多, 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的影视题材, 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在历史悠久和浓厚风土人情的土地上, 这些素材是非常值得应用到影视作品中的。观众们在观看的过程中, 了解到了遥远的云南的风土人情, 而云南人民也愿意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 展现给更多的人们, 让人们能够充分了解这片土地, 热爱这片土地。总之, 云南的影视产业越来越发达, 也逐步成为了我国影视行业的中流砥柱。

四、结语

通过对云南民族影视的分析, 可以了解到在云南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历史的感染下, 云南作为我国影视行业的一份子,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云南独特的自然风光, 为影视行业拍摄的取景奠定了非常丰富的基础。而这里的民族特色, 也成为了很多影视题材的灵感来源之一。在影视行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云南也开始了接轨的方向。多个影视基地的建立, 更好的方便了影视行业在这片土地上的发展。而基于云南本土特色的内容也逐步成为了影视画面的主流。影视的魅力在于通过影像画面, 让人们更加深入的去了解一片土地的人文和历史, 而云南影视的发展, 也正是通过影视的方式, 来向全国人民展示丰富而具有特色的云南热土。

参考文献

[1]曾耀农.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9.3.

[2]曾耀农.论影视的审美特征[J].嘉应大学学报, 2011.4.

云南省农村能源发展现状评述 第6篇

云南省能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组构良好,既有大量常规能源,又有一定数量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省地跨六大水系,有600多条大小河流,正常年水资源总量2 222亿m3,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 364万k W,可开发的装机容量超过9 000万k W,年发电量为3 944.5亿k Wh,水资源可开发量居全国第2位;煤碳资源探明储量居全国第8位[1]。太阳能资源丰富,总辐射量强度在15 128.1~27 895.1k J/(m2·a)。生物质能十分丰富[2],目前森林覆盖率达44.29%,全省耕地面积419.88万hm2,可产作物秸秆3 222万t,人畜粪便1 657万t,薪炭林蓄积量3 585.35万m3,年产薪柴99.76万t。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类型齐全,地热露头有654处,一年的热流量相当于3.48×1013k J。因此,云南每年可供开发的小水电、生物质能、沼气、太阳能和地热的资源量1.26×1015k J,人均约3.22×107k J,是全国平均值1.85×107k J的1.69倍[3]。

云南省农业人口3 211万人,农户840万户,农村一年直接消费的各种能源4.83×1014k J,占全省总能耗的49%,其中薪柴消费约2 300万m3,折合3.08×1014k J,占农村总能耗的63.7%。农村能源消费中,农村生活用能总量为4.0×1014k J,占农村总能耗的83.4%,其中薪柴2 100万m3,折合2.81×1014k J,占农村薪柴总消费量的91.3%。薪柴占全省森林资源总消耗量的57.22%。大量的森林资源在低价值的利用消耗,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据有关专业测算,云南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仅为15%~25%左右,仅相当于欧美国家20世纪50—60年代水平。若继续此差距,将对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4]。

2 云南省农村能源发展现状

云南省特殊而复杂的地理条件和少数民族多的特点决定了云南农村能源结构的多样化,由于资源的不均衡形成很大的地方差异,云南农村能源主要包括薪柴、煤、农业秸秆、沼气、电、小水电、太阳能、地热和风能。农村能源结构十分复杂,没有绝对的数据资料,在云南农村一般都是多种能源混合使用。农村能源在滇中以电、液化气、煤、柴油、薪柴为主;在滇东、滇北以煤、沼气、电、柴油、薪柴为主;在滇南以薪柴、煤、柴油、电、沼气为主;在滇西北以薪柴、煤、电、地热等为主。

2.1 农村沼气

虽然云南省具有大力发展沼气的优越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沼气资源,全省年均气温15℃以上的县、市有91个。但长期以来沼气发展却十分落后,截止到1990年,全省农村户用沼气池只有7.79万口,仅占同期全国建池总数的1.6%,占同期全省总农户的1.18%。自“八五”以来,建池速度加快,沼气发展良好,平均每年新增沼气池1万口以上,至1995年,全省已累计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13.8万口,占全省同期总农户的1.72%。“九五”沼气池的推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平均每年新增沼气池5万口以上;2000—2002年,平均每年新增沼气池15万口;2003—2005年,平均每年新增沼气池20万口;到2005年底,全省户用沼气池已突破150万口,“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沼气推广速度仍为20万口/年(图1)。到2008年底,云南省已有210多万农户800多万人告别烟熏火燎,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烧水、做饭、照明,年可节约630万t薪柴,相当于每年为全省农村增加2.3×1013k供应量。全省农村新能源建设已形成年逾1.3×1013k J的能力,创综合经济效益约26亿元。

云南省农村能源以沼气应用最为普遍因而也最为重要。1993年以来,省林业厅先后在73个县(市)分年度安排了“沼气建设重点县”项目,明确建设任务、时间、资金投入、质量要求等各项指标,促进当地沼气池成倍增长,产生了规模效益。沼气发展逐步实现了“三结合”,即沼气池与畜厩、厕所相结合;“五配套”,即沼气池与畜厩、厕所、太阳热水器、洗澡间相配套;“八个一”,即为农户配套建一个沼气池、一个节能灶、一个卫生厩、一个卫生厕所、一个太阳热水器、一个小水池、一亩防护林、一亩经济林。每户每年节约薪柴2~3t,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5]。

2.2 生物质气化与节柴灶

云南省有一定开发能力和一定规模的生物质气化技术生产厂家主要有4家:昆明市福德机械总厂、云南正红环保节能有限公司、安宁市农村能源服务部和云南物生新型燃气有限公司,产品种类有10多种。昆明市褔德机械总厂产品类型较多,其中户用型生物质气化炉、集中供气系统相对较成熟。户用型生物质气化炉在农村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示范,集中供气系统在单位食堂、集体澡堂、农户产品烘干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云南正红环保节能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主要有2个,均为生物质准气化炉,一种是秸秆等草类生物质专用炉,另一种则是适于薪柴等硬质生物质的准气化炉。这2种炉在云南省农村均有相当的试验示范。云南物生新型燃气有限公司开发的NYJSZ-环保型系列家用生物质气化炉,以使用燃料不同可分为4类:烧细软原料(锯末、杂草、蔗渣)的直烧式炉,烧秸秆原料的用电秸秆气化炉,烧柴、果壳为主的硬质原料炉和燃煤气化炉。该公司除生产系列产品外,主要经营内容为技术转让。此外,安宁市农村能源服务部开发的“巨红牌”高效节能气化灶,适宜全省农村柴草习惯,热效率可达40%以上。

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发挥作用。云南省第1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于2000年在晋宁县上蒜乡宝兴办事处建成以来[4],先后晋宁县、思茅区、禄劝县、安宁市共建有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7处,为1 936户农户供气,年产气量198.02万m3,利用秸秆781.85 t。平原村秸秆气化站位于普洱市思茅区(图2),占地0.19 hm2,是云南省目前投资规模最大、满足用户最多的大型秸秆气化站。气化站总投资2 000多万元,平均每月可产沼气逾6 000 m3,通过2.8 k Pa的压力,供应给全村800多户村民作为生活用气,最长输送距离为4 km。该气化站为农户专门提供相配套的输送管道和锅炉,农户仅需一次性投资400元即可。同时,气化站还利用咖啡壳烧完后的副产品,经过加压成为碳棒,实现能源的二次回收。

以农村改灶为重点的农村节能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十五”期间,完成农村改灶约44万户,全省累计达到630万户左右。与此同时,在农村积极开展考烟灶、炒茶灶等“三窑四坊”的节能改造。

2.3 其他农村可再生能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能源建设的思路进一步开拓,各县(市)因地制宜,在未通电而又具备水资源的山区开发利用微水电,在经济条件好的城镇郊区和坝区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石油液化气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逐步形成规模。近几年,开发利用太阳能技术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政府在2003年将农村新建太阳能热水器5万m2列入“民心工程”农村能源项目之一,促进了太阳能利用在云南省农村的推广[3]。到目前为止,推广太阳能电池86处,已建成8.5 k W、9.2 k W等数十座太阳能光伏电站,累计功率10 936 Wp;累计推广户用风力发电机和风-光互补系统30套,农村推广热水器91.48万m2,山村微水电12 801台,装机13 742 k W。用清洁的太阳能、石油液化气等新能源代替和补充传统能源,有效缓解了农村能源紧张状况。

2.4 队伍建设与政策

云南省在省、州(或市)、县(市)建立农村能源机构,拥有近3 000人的能源推广队伍。先后培训农村能源技术人员超过5万人次,其中2 690人次参加了农业部的“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1 900多人获得农业部“沼气生产工”职业等级资格证书,农村能源革命有了一支能打硬仗的主力军。

从2002年起,云南省政府每年都将沼气(或农村能源)建设列为“民心工程”,现已连续实施了7年。云南省政府明确指出,近期将恢复云南省农村能源领导小组,由其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农村能源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由林业、计委、农业等部门人员组成;全省上下要统一认识,团结奋斗,认真组织实施农村能源建设。

3 云南省农村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经济、区位以及认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能源建设与发展不平衡。各地农村能源建设发展速度有差异,滇中等经济较发达地区发展较快,边远山区发展较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能源建设的工程质量和效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受“等、靠、要”思想的束缚,对农村能源认识的制约,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相对滞后。由于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程度较深,贫困面较大,有73个国家重点扶持县和5个省级重点扶持县,农户经济承受能力低,开展农村能源建设还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云南农村80%~90%的人口不同程度地使用薪柴,60%的人口主要依靠薪柴做饭取暖,41.01%的人口完全以使用薪柴为生;农村能源消耗以薪柴为主,生物质能消耗量过大,对森林资源有极大的依赖性;农村用能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浪费严重,大多数炉灶的热效率尚待提高。

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农村新能源开发与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需求,解决能源建设、能源安全和农村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和应用前景的农村新能源开发与节能关键技术,开发适合我国不同地域农村特点的新能源利用和节能产品;开展农村新能源利用和节能技术应用与示范,加快新能源利用和节能技术在农村中的广泛应用,推动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农村能源供应开创出一条新路。云南省农村能源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亟待提升,农村能源管理机制与水平亟待改善,农村能源产品质量、新产品开发以及市场化发展亟待加强。

摘要:介绍了云南农村能源资源状况,分析了当前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为云南省农村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云南省

参考文献

[1]刘元岐.云南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

[2]张无敌,宋洪川,尹芳,等.云南省生物质能发展战略与对策[A]∥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水资源与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3]刘祖明,谢建,胡向军,等.可再生能源在解决云南边远地区供电的地位和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9(3):15-18.

[4]徐庆贤,谢建,张无敌,等.云南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现状[J].能源与环境,2004(4):66-68.

云南省综合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7篇

1 从经济总量分析

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基础,从总量、总量增速再到均量、均量增速可以看出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和区域竞争力。2014年,云南省生产总值(GDP)达128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8.1%,虽然GDP增速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但云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份额仅2.01%,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处第23位次、在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中处第6位次;人均生产总值为27264元(折合4438美元),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8.59%,人均GDP增速为7.5%,小于GDP增速8.1%。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来衡量,云南省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人均GDP标准(5000美元)的88.76%。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11073.86亿元,增长15.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3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旅游等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全年旅游业总收入2665.74亿元,增长26.32%。

2 从拉动经济三驾马车分析

经济学界称投资、消费、出口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需求是增长的引擎、投资是增长的动力。当前,我国经济正由传统的以要素投入、工业拉动、政府主导、高速增长为显著特征的发展模式,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逐渐成为主流,对产品质量安全和创新供给的要求更高,市场竞争必须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投资需求在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外部需求总体疲弱,内部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但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正在趋于优化转换和结构性调整时期。

从2010—2014年云南省投资、消费、净出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比例来看,总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仍十分明显,五年时间均呈现出(投资贡献率+消费贡献率)>1状态,从而说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发展的系统性失衡程度较大。就投资拉动经济而言,投资率的年连上升,促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投资的直接拉动;就消费拉动经济而言,五年时间里消费率基本稳定,增幅不是十分明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始终在一定的范围内,难以突破;就净出口拉动经济而言,净出口一直处于负向拉动经济,净出口以高于GDP增速数倍的速度向负的方向激增,且这一趋势越来越严重。三驾马车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使投资所形成的产能失去需求动力,意味着潜在的供大于求,也意味着单纯依靠增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也更容易发生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表1展示的是云南省2010—2014年“三驾马车”的比例情况。

单位:%

3 从创新驱动分析

创新是地区经济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越来越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云南省创新驱动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从创新投入总量上看,2014年云南省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87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69%,远远低于全国2.09%的水平;从创新投入成效上看,2014年云南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1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7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2794项,占全国签订的技术合同总数的0.94%;从创新载体上看,2013年云南省人才资源总量381.63万人,从事研发(R&D)人员数4.97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人员数2.03万人,每万劳动力R&D人员数为7.78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24.7%),人才贡献率为17.22%。见表2。

4 从对外开放分析

云南与老挝、缅甸、越南毗邻,是我国唯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省域范围内有25个县域邻国相连,17个边境口岸、92个边民互市点与邻国从事着商品贸易往来。随着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中国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实施,云南的开放空间和开放活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开放经济对云南综合经济实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014年云南省相关数据分析显示,就在全国外贸呈现低迷之际,2014年云南外贸迎来了高歌猛进。伴随着经济大环境的低迷,直接拉升了外贸在整个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云南省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96.22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0.69%,在全国进出口总值排名第19位,比上年增长17.1%,增长率比全国高出13.7百分比。其中出口总额188.0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0.8%,增长20%,高于全国13.9百分比;进口总额108.20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0.55%,增长12.3%,高于全国11.9百分比;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79.8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8.94亿美元,增长31.1%。从对外贸易地区来看,云南与东盟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2014年云南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143.14亿美元,占全省贸易总额的48.3%,缅甸、越南、老挝成为云南与东盟的三大贸易伙伴。从贸易产品来看,机电产品、农产品、磷化工产品、有色金属、纺织品及服装、电力等五类商品占据了云南省出口总额的40%以上,金属原材料、机电产品和农产品是云南省进口的龙头。

综上所述,云南省经济的发展现状是:经济综合规模逐渐增强、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创新动力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在经济发展进入提挡换速的新常态,只有客观把握云南省综合实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协调发展,为云南省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施本植,王云昌.我国西部地区外贸出口发展的差距、成因及对策思考——以云南为例[J].思想战线,2004(3).

[2]梁启东.“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经济增长[J].沈阳干部学刊,2015(4).

[3]陈运杰.“三驾马车”对中国经济增长拉动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2(18).

云南薯类产业发展现状 第8篇

1、当前渔业状况

渔业水域受人为影响日渐加剧, 各大水系干流 (除怒江干流) 及支流被大大小小电站围坝堵截, 诸如元江—红河干流三江口至大湾12级梯级电站, 澜沧江云南省境内干流河段规划14座水电站, 怒江中下游两库13级梯级开发方案, 伊洛瓦底江云南境内主要支流大盈江、龙川江各有4级和1级以上电站, 金沙江中游一库8级、南盘江柴石滩水电站、大益水电站、云鹏水电站、雷打滩水电站等等, 这些被分割成片段化的河流除维持生态流量外, 已形成库区湖泊, 可能导致天然优势种的改变, 乃至灭绝。天然湖泊大部分被生活污水污染, 水华现象严重, 诸如滇池、异龙湖等, 重金属、类金属和农药也是天然湖泊污染的重要因子, 如阳宗海、大屯海等, 加之水资源分布不均, 遇降水失常的年份, 部分天然湖泊极易干涸, 如杨林海等, 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严重影响渔业的发展。

云南境内由于江河环境恶劣, 湖泊水域过度捕捞, 环境污染, 围湖造田等因素, 目前天然捕捞量比重较小, 加之目前各大水系湖泊相继开展禁渔, 从事商品捕捞活动的从业人员日渐稀少;非鱼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除程海的螺旋藻开发取得相对较大的规模外, 其余种类的研究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鱼类的开发, 主要分为两部分:具有良好市场价值的商品鱼养殖, 根据各自种类的水环境, 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主要是西北部会泽、华宁、丽江等地的鲑鳟科、鲟科等冷水、亚冷水性鱼类, 以及东南部的德宏、普洱、罗平等地的罗非鱼、淡水白鲳、淡水鲨鱼等温水性鱼类, 同时境内大部分地区零星有常规鱼类的养殖, 规模较大的集中于滇中地区。另外, 随着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的逐渐加强, 目前对云南鱼类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相继规划建设针对各种特有珍稀鱼类的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天然水域的增殖放流活动日渐增多, 相应的法规条例陆续出台, 放流有规可循, 做到科学保护;云南鱼类作为科研实验对象的种类在逐渐增多, 得到更多渔业科研机构的重视, 江河干流水电站相关的配套鱼类保护措施得到加强, 更多的社会机构和公众参与到增殖放流活动中来, 针对鱼类的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日益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

2、发展对策

1) 加强政府产业化引导

应根据境内的地理地形、周年气候、天然渔业资源等条件, 适时划定渔业产业功能区, 加强一冷一热的渔业产业产业化引导, 例如滇西北主要是横断山脉及其边缘地带, 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相对较好, 水域水温较低, 适宜进行引导冷水性渔业的产业开发, 而滇东南地区周年气温高, 光照充足, 无霜期长, 适宜进行温水性渔业开发。

2) 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开发

云南特有鱼类种类众多, 有的具备较高的科研学术价值, 例如组织结构的进化、不同环境下形态和器官的适应性、物种进化与地质构造的相互影响等等, 充分利用云南特有珍稀鱼类资源, 打造鱼类研究的科研高地, 吸引科研机构到云南来进行渔业研究, 发挥渔业人才聚集效应。对具备较好市场价值的种类, 鼓励社会各机构进行应用性开发, 包括大型食用鱼类及具有观赏价值的小型特有鱼类, 最大限度满足市场对野生鱼类的需求, 加强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逐渐形成两手抓的渔业资源保护开发格局。

3) 建立合理的保护区

对生境狭窄的种类, 资源量较小的种类应当及时规划建立保护区, 仅仅保留遗传信息是不够的。但是, 目前保护区普遍存在的状态是重申报轻运行管理, 保护区的实际目标很难达成。因此, 有关部门既要支持保护区的申报批复, 同时也要进行后期的考核监督管理, 研究建立考核模块, 并设计保护区退出机制, 责任倒查机制, 切实加强保护区的建设管理。

4)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云南薯类产业发展现状 第9篇

关键词:云南省;水产品;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83-1

1 云南省水产品养殖的现状

云南省是水产品养殖的大省,尤其是昆明市和曲靖市,目前,昆明市已经开展了水产品养殖培训班,为加强水产品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昆明市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学习与促进活动,以保障水产品的鲜活质量为根本,不断进行水产品的科学监测。

目前,曲靖的渔业产业也在不断加快优势水产品的基地建设,调整水产品养殖品种的结构,努力推广科技养殖技术,将养殖池塘进行规模化、标准化改造,另外,已经不再局限于过去的单一池塘养殖技术,而是扩大了养殖的范围,重点发展库区养殖和集约化养殖。正是因为曲靖水产品养殖技术的不断更新,才使得该市在百年不遇的旱灾侵袭下,也保证了养殖业的正常发展,据统计,养殖面积已经发展到28万亩,实现总产值7.1万吨,产值7.1亿元,结果,曲靖水产品产量跃居云南省第一。

虽然云南省水产品的养殖技术在不断改进,效果尚佳,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人们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相对过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在随之提高,从前人们只是为了吃鱼而购买水产品,购买的品种单一,而现在的人们购买水产品的种类需求变高了,不仅仅是鱼类,包括河蟹、鳗鱼、甲鱼、黄鳝等这些不常见的海鲜有着强烈的需求,并且对这些水产品的品种质量、鲜活程度要求很高,而这类海鲜往往不能够达到人们的需求,令购买者失望。

1.2 水产品的苗种不足

由于我国的优质水产品养殖以往是各地群众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这些水产品只是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品种,有部分品种虽然可以进行人工育苗,但是由于养殖技术不过关,则无法生产出大量的、本地稀有的水产品,结果无法经得住市场的考验,无法满足人们对购买稀有水产品的渴望。另外,有部分苗种是可以天然采捕的,然而这类苗种往往质量不高,养殖不当,也会造成成品稀缺的现象。

1.3 水产品养殖的技术缺乏

隨着水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渔民意识到水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将十分激烈,为了摆脱在竞争力中被市场淘汰,大多数的渔民们选择了急功近利,只是关注市场价格的因素,而往往忽略了水产品养殖技术的改进,这种只重视产量而轻视技术的做法,造成了水产品质量的下降。

1.4 水产品养殖的资金短缺

目前,想要发展科技养殖,提高水产品的养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而且这种投资并不是十分保险的,水产品的养殖不仅与技术含量有关,也与当地的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息息相关,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该省水产品养殖上,却受到了自然灾害的侵袭使得该年度水产品养殖业的产量下滑,这样的结果无法使得政府部门毫无顾虑的投入大量资金。

1.5 水产品养殖与信息网不符

由于部分水产品养殖的规模不大,因此没有办法养殖更多品种的水产品,即便有很多信息量,也无法生产过多的品种。而有部分水产品养殖户的规模很大,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培育更多的水产品品种,但是由于信息量的掌握不够充分,无法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需求,也没有更广的销售路线。

2 保障云南省水产品良好发展的建议

2.1 充分了解云南省的市场需求

要想大力发展云南省水产品养殖业,首次要认清该省的市场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出发点,进行择优发展。我们要认真分析市场现状及目前的需求,不要盲目发展养殖业,要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科学规划,合理的安排水产品养殖的布局,努力发挥该省中各个地区的地理优势和自然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好养殖品种的结构,从实际出发,尽量考虑到所有可能的因素。

2.2 提高云南省水产品养殖的科学技术含量

首先,对市场上急需的水产品品种进行科学的养殖,从苗种的繁殖,幼苗的培育,到高质量养殖技术的攻克,都需要我们尽快完成。其次,努力尽快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把水产品养殖的先进技术、先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2.3 拓宽云南省水产品养殖的资金链

资金问题是水产品养殖的重大问题,我们不应该把投资只放在政府部门上,应该形成以渔业生产者为主体的,多方筹资形势,把过去单一的筹资方式变成多渠道、多层析的筹资方式。

2.4 依法治理云南省水产品养殖业

为了加强云南省水产品养殖业的保护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系统的相关政策,建立渔政执法队伍,配置一批专业的执法人员,在养殖水库设立岗哨,配备巡逻船,防止不法商贩私自打鱼,获取个人利益,也防止鱼苗的丢失,破坏市场的供需平衡。

总之,发展云南省水产品养殖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应不断加强科技含量,发挥本土优势,准确把握市场现状及前景,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推动云南省水产品养殖业的向前发展,努力使其成为加快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支柱。

参考文献

[1] 陈小龙,高广荣.浅谈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的几点看法.

渔业致富指南,2006,(6).

[2] 刘爱国.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企业发展.苏盐科技, 2010.

云南小粒咖啡发展现状与展望 第10篇

1、云南咖啡种植条件优越

云南省西部和南部地处北纬15°至北回归线之间, 大部分地区海拔为800~2 000m, 地形以山地、坡地为主, 且起伏较大, 土壤肥沃, 日照充足, 雨量充沛, 昼夜温差大。这些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云南的特色产品——小粒种咖啡。国际咖啡组织有关专家在考察了云南咖啡种植及初制加工基地后, 将云南咖啡评鉴为优质的小粒种咖啡, 称云南咖啡种植区为世界上高品质的咖啡种植基地。

云南热区特别是干热区, 因栽培技术先进, 气候干热少雨, 干湿季分明, 年温差小, 昼夜温差大, 白天有利咖啡光合物质的形成, 夜间低温有利减少呼吸消耗, 促进物质的转化、运输和积累, 提高咖啡的有效成份。据测定分析, 云南小粒咖啡豆含水分6.87%, 还原糖0.93%, 淀粉3.0%, 粗脂肪17.1%, 氮2.27%, 粗蛋白14.19%、灰分3.70%, 粗纤维19.33%, 咖啡碱2.14%, 蔗糖7.83%, 除淀粉含量比国外样品低外, 其它各项指标均比国外咖啡豆高, 品质优良。

普洱地处北纬22°至24°、东经99°至102°之间, 北回归线穿境而过, 为低纬度、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为主体的高原气候区, 与世界著名的咖啡种植地区哥伦比亚是在同一个纬度区, 属咖啡种植的黄金地带。除普洱市以外, 云南省南部和西南部的西双版纳、文山、保山、德宏等地也适合小粒咖啡的种植。影响商品咖啡豆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品种环境、农业措施、初级加工和仓贮。但对一个已投产的咖啡园, 农业措施、初级加工和仓贮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2、云南咖啡发展现状

云南是中国咖啡生产的最主要的产区, 经过多年的努力, 云南咖啡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全国咖啡产量1.72万t, 其中云南1.68万t, 占全国的97.74%, 成为全国咖啡的主产区;2004年全省咖啡种植面积达1.17万hm2, 产量达到2.14万t, 实现产值2.4亿元;2008年全省咖啡种植面积1.61万hm2, 年产咖啡豆3.29万t, 比2001年增长了14%与96%, 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咖啡总面积和总产量的97%以上, 农业产值达到6亿元;到2009年, 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9.3%、98.8%, 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豆生产基地;2011年, 咖啡产业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根据对各咖啡主产区的调查和不完全统计, 全省咖啡种植面积超过5.73万hm2, 产量超过5.5万t, 分别比2010年增长33.06%、11.33%。

近年来, 云南小粒种咖啡出口贸易持续增长, 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产品远销西欧、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及中国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出口1.01万t, 创汇832万美元;2003年出口1.29万t, 创汇1252万美元;2004年出口1.54万t, 创汇1800万美元;2005年出口1.7万t, 创汇2000万美元;2006年1——7月份出口1.2万t, 创汇2807万美元;2007年出口1.5t, 创汇3585万美元;2008年1——5月份1.4万t, 创汇3992万美元;2009年全省咖啡出口2.7万t, 占全省总产量的77%、全国出口总量的95%, 其中, 雀巢、麦斯威尔两大巨头采购达全省总产量的30%;2010年1——9月, 全省咖啡出口2.88万t, 出口创汇8584万美元。

3、发展展望

目前, 云南省已初步建立了咖啡科研、教学和推广体系, 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咖啡种质资源库, 加之先进的栽培与初加工技术的总结和推广, 为该产业的进一步开发和整体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 云南省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以促进咖啡产业的发展。2003年出台的《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9年制定的《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20年) 》都把咖啡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2011年年初, 云南省发改委等制订了《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 作为指导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的纲要。根据规划目标, 到2015年, 云南咖啡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万亩, 年产咖啡豆9.6万t;实现总产值170亿元。到2020年, 云南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 年产咖啡生豆20万t;实现总产值340亿元以上, 其中农业产值40亿元, 工业产值100亿元, 第三产业产值力争达到200亿元以上。

上一篇:污水处理生物技术下一篇:超级电容直流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