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写生范文

2023-11-25

云南写生范文第1篇

第八章 油画全身人像写生

一、全身人像写生的课题设计

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动态摆放。人物全身像的动态变化非常复杂,主要是通过颈的扭动、腰的摆动和四肢的摆放三个关键部位来完成,动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社会经历、生理属性、个性特征及精神面貌。因此,在对模特的动态进行设计时,必须使所设计的动态符合对象身份。

二、全身人像写生的环境设计

在全身人像写生在布置模特时要注意环境的处理,要与主体人物的色调协调,注意生活化一些,是整个场景具有情趣性。

三、全身人像写生的动作设计

布置么特动态时要注意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要注意到各种角度所表现的特点,如仰视、俯视、正面、侧面,这些角度虽稍有不同,但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全身人物的动态变化大而复杂,坐、卧、跪、立、走、跳 跃,各不相同,人物各部分肢体的扭动千变万化,因此,对于重心的掌握就显得非常重要。

四、油画全身人像写生的方法步骤

全身人像写生和半身像的基本绘制方法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全身人像毕竟是油画基本练习中难度最大的一个课题。画的每个阶段都必须注意人物的造型感。如在开始阶段 ,仍把重点放在形体结构上,并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画面,力求通过每个大小不同、方向不同、明暗与色彩不同的块面塑造,准确地将结构、空间、体积和精神面貌表现出来。必须特别强调画面的整体感,强调人物全身大的形体起伏变化与不同姿势的透视变化,画面才能有整体感。

1、构图落笔

在起稿构图阶段,应注意下面两点:一是必须注意人物的动态走向、人物的比例、形体结构与力的支撑点,注意大的结构和形体的变化,即要求每个局部的描绘必须服从整体的关系,而不能是各个局部的拼凑,注意从大到小的绘画原则。二是要求用笔简练概括,力求准确地抓住人物基本特征。

2、铺大色块

素描稿定下来以后,进入铺大色块阶段。开始铺色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把人物大的明暗关系、大的结构关系和背景非常准确地铺出来,这时画面的形体虽然还不具体,但却为下一步进行的具体塑造奠定了基础。另一任务,是把画面上主要的色彩关系及色调大体确定下来,要集中精力找准色彩在画面上产生的色彩关系,因为大的色彩关系准确了,才便于进行色彩局部的表现。

http://

电话:010-52200939

Email: cnzj5u@163.com

欢迎投稿稿酬从优

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中职教学资源网

3、深入刻画

在大的色彩关系确定后,开始进入局部深入刻画。画衣纹要服从人体结构。衣服附着于人体外表,受到人体结构、运动的影响,尤其是关节处,稍长、稍短、稍上、稍下都将影响人体结构表现的准确性。一般来讲,画衣纹要有取舍,要根据画面需要进行人为的选择,有的甚至可以不画。若需要表现衣服的花纹,必须注意花纹是随着人物结构和衣纹的起伏而产生变化的,这样花纹才具整体感,才能跟随衣服一起附着在人身上。

背景、道具的处理。背景、道具的取舍、繁简、虚实应根据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画面构图来确定。背景的处理,要为前面的人服务,背景颜色不宜画得太多太厚,这样才能拉开背景与人物的关系,即主体与次体的关系。

4、整体收拾

到这一阶段时,要整体观察,大胆的削减一些不必要的部分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看看画面的色彩关系、素描关系是否协调准确,看看主体和背景的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越是复杂的画面,我们越要注意协调它们的主次关系。

参考书:

1、《色彩》,马一平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油画》,钱锋著 ,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3、《水彩画》,陈孝荣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水粉》,吴栋梁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色彩艺术》,大卫.路易斯,陈友琳等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6、《色彩》,杨贤艺、甘学明著,广西美术出版社

7、《色彩画》,黄今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 布拉克、梵高、波纳尔等画册。

http://

电话:010-52200939

Email: cnzj5u@163.com

欢迎投稿稿酬从优

云南写生范文第2篇

一、油画写生中的色彩情感

油画写生就是面对大自然, 通过色彩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感动, 用色彩进行的语言交流形式, 所以油画中的色彩规律就被大家认识。在油画画面上要比较明确的表现出油画的主题, 还要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油画的艺术内含主旨, 一点都不能只做表面上的描绘。艺术氛围的意境表达尤为重要。"渐渐领悟"和"立刻醒悟"是它在作画时主要表达的两种方式。渐渐领悟是立刻醒悟的前提, 只有在生活与艺术相结合, 在融入慢慢的醒悟过程, 就有可能出现出与众不同的构思想法, 这就是创作的灵魂。为了把创作的灵魂更好的表现出来, 色彩也是关键的一步, 只有合理的运用了色彩才能把创作的主体完美的表现出来, 使观赏者的情绪完全融入的油画的创作的主旨中。虽然色彩在使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则, 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又能奇妙无比, 乐趣无穷, 色彩也能根据人的不同心情, 不同文化程度, 不同的爱好表现出不同的境界来。古往今来, 有许多的成名人物刚开始不能正确面对色彩问题, 没能合理运用色彩间的搭配, 直到后来才功成名就成为名家。

二、油画写生中的构图情感

任何一座建筑都不能没有基础, 任何一幅让人感动的油画中也应该如此, 所以构图就成为油画的基本根基。只有在作画前考虑好油画的基础构图, 油画才能栩栩如生、生机盎然的画面才能被显现出。油画画面的大小尺寸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为了合理利用画面尺寸, 无论什么样的主体油画都需要构图, 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把油画作品所要表达的灵魂之处完全展现在画面上。在作画前经过深思熟虑的构思所要表达的主旨和作者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倾注在作品中, 最终达到作者与欣赏着在视觉上达到共鸣, 这就是构图的宗旨意义。转而言之, 只要在作画前充分利用好构成画面的物体摆放、粗细线条、颜色的深浅、色调的柔和度。一幅成功的作品就必须有好的构图思维。所谓好的构图就是在构图时相同的统一有着不同的意义表现。只有内容丰富的一幅油画, 才能引起观赏者的兴趣, 而这种丰富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就被制约, 这时就需要一个层次分明, 杂乱有序, 寓意深远的画面来体现出来。为了使画面饱满均匀, 就必须要有严格的对称, 对称的画面还要在视觉上保持平衡的同时还要具有画面的动感和匀称, 这就更需要一个不和谐的构图。构图的不对称就恰似一架天平, 通过杠杆的原理利用重量来平衡两边不一样体积和大小的事物。一幅成功的油画让你看过一眼后就不会忘记, 直接震撼你的心灵, 触动灵魂深处, 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纠结在一起, 这就是构图的最高境界, 把画中的所要表达的情绪通过你的内心世界完全展现出来。每一幅画必须要有一个主要因素, 把观赏者的注意焦点招引过来。因此, 考虑构图之前必须想到重点是什么?如何去强化它?无论任何一幅艺术作品展示在欣赏者的面前, 我们都应该立刻找出这幅作品的灵魂, 找到视觉的上贯穿画面的入口, 直接明白这幅艺术作品的构图。

三、油画写生对象的选择

油画写生对象的选择主要是来源于生活, 选择生活中最简单的最平常的场面, 没有必要去找那些华而不实的来作为写生对象, 从古至今留下来的著作都是生活中简单平常的画面。只要我们从大家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的场景开始, 并竭尽全力发现其中的不同, 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当你面对生活时心中有不同寻常的悸动时, 应立即马上得把它记录下来, 勾勒出简单的一幅画面来。在日常生活不要放过任何一次的灵感, 每次的灵感都会变成一片海洋, 第一次的悸动是比较特殊的, 当你第二次在看时, 就不会出现当初的心动了。这个世界上任何的事情都没有绝对的, 当你找到了作画的对象, 但会随着周围的环境例如光线的明暗, 天气的变化使作画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但是这些因素与当初看到美好事物的那种愉快心情相比, 又显得微不足道。只有人与自然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感受大自然的美, 才能使作品让人印象深刻, 永不忘记堪称佳作。

四、总结

归根结底, 一件名副其实的艺术作品必须是艺术家发自于内心的感受, 是内心与大自然的融合, 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在日常写生中, 其中的道理都是如此, 一个合格优秀的作品必须来源于生活, 从心灵深处表达出对待事物的真情实感来, 必须要敬重大自然热爱生活, 艺术作品的灵魂发自于作者内心最真挚的那份感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世界上任何一件作品都是来源于心灵上的撞击, 发自肺腑的内心的真实感受, 在这样的情感下做出的作品才能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让人过目不忘, 铭记在心中。

摘要:情感的传达是油画写生意义所在, 而本文对此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本文详细的阐述出油画写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彼此之间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做了深人透彻的分析, 作者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中, 完全的融入日常生活, 通过认真察看和真切的亲身体验, 才能将油画写生的真正意境和精髓体现出来, 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才能引起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共振, 沟通了彼此之间的情感。

关键词:油画写生,色彩语言,构图选择

参考文献

[1] [英]安吉拉·盖尔.艺术家手册[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5

[2] 孙建平.赵无极中国讲学笔录[M].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4

[3] 郭亦勤.油画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30.

云南写生范文第3篇

一、色彩写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指导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

很多的美术教学老师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 导致很多的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追求学生绘画的写实性, 只要求学生尽可能的还原实物的形象, 不要求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加入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在指导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下, 虽然增强了学生的写实功力和绘画水平, 但是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绘画而言,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比绘画能力更重要的东西, 如果学生在最初的色彩写生学习过程中就失去了对绘画的想象和创造, 那么对于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是不利的。

2、学生的感观能力和理论知识有待增强

很多的学生都认为色彩写生是靠天赋和灵感的, 只有那些有天赋的人才能画出美丽的色彩, 但是绘画和音乐是不同的, 绘画对于学生的天赋要求并没有音乐那么高, 只要你肯努力学习, 就算是没有天赋也是可以在绘画方面取得成就的。有的学生对色彩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到位, 在绘画过程中, 对于色彩的运用就会感到无从下手, 不知如何搭配, 最后导致某些事物和色彩搭配不协调。有的学生在色彩写生的过程中, 对于写生事物的观察比较表面, 只看得到写生事物的高矮、大小以及颜色, 不懂得对写生事物做深入的观察, 不能看到事物的整体关系、光线角度以及自身色彩等, 对于事物的感官能力不够, 导致所画的东西都只是徒有其形, 只是画出了事物的表面形象, 不能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绘画, 不能做到神形结合, 所画的事物都不够生动。

二、改进方法

1、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越来越进步的今天, 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有所改变和进步, 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规, 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美术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新知识, 接受新的教学观念, 明白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美术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在色彩写生的过程中, 不能特意的要求学生要画得多么的像, 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色彩和整体关系, 从多反方面多角度的对所画的事物进行观察, 然后再对事物进行分析, 在绘画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感知。教师也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观念能够与时俱进, 跟上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脚步。

2、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在色彩写生的过程中, 时常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学生能够对写生的事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观察后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但是在绘画的过程中却不能够将自己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表现出来。这就只能归结于学生的绘画技能不过关了, 虽然说想象力和创造力才是绘画最重要的东西, 但是绘画技能也同样是很重要的, 一个人的天赋再高, 如果不进行绘画技能的训练, 那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成就, 而一个人就算没有天赋, 只要能努力的学习绘画技能, 一样能画出好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感官能力

色彩写生对于学生的感官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在写生过程中, 要求学生对写生的事物要能够进行深入仔细的观察, 从整体关系到色彩、亮度、光线等都要仔细观察, 而这种观察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 一点一点慢慢培养自己的感官能力, 才能在绘画的过程中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绘画。

三、总结

在学习色彩的过程中, 老师对学生起着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教育观念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 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 以保证对学生起着正确的指导作用。学生也应该要加强对色彩的感观能力, 要够深入够仔细的去观察体会大自然的色彩, 不能只看表面, 在绘画过程中, 要边画边思考, 既要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来绘画, 也要根据自己所看到的、感受到的, 加入自己的情感和观念来绘画, 这样会出来的作品才是有感情、有生命力的,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准。

摘要: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 写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随着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色彩写生更是成为了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色彩写生能够让学生仔细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 自然界中的色彩是丰富绚烂, 千变万化的, 这些丰富而多变的色彩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受到感染, 让他们想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对自然界中的色彩进行绘画和表达, 从而增强他们对色彩的感官能力。但是, 色彩写生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学生对色彩的观察难以深入、无法表达, 觉得色彩是没有规律的, 完全是靠天赋和灵感来表达的, 并没有认识到仔细观察自然界的色彩和掌握色彩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色彩写生,基础教学,色彩理论知识,感观能力

参考文献

[1] 浅谈高考美术色彩写生教学, 王术志, 金色年华:下, 2010 (06)

[2] 色彩感觉能力在写生教学中的培养之探讨, 许春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10 (02)

云南写生范文第4篇

1. 实习目的和任务

建筑色彩写生实习是建筑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为巩固课堂所学的色彩知识,扩大学生对色彩写生的题材了解。通过建筑写生周,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开阔学生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认识和理解。

2. 实习基本要求

建筑色彩写生要求学生利用水彩的表现形式,采用交作业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建筑风景表现能力,画面要求掌握建筑风景写生的取景构图,透视,色彩,空间等造型因素规律及表现手法。

3. 实习的重点和难点

建筑写生主要是以当地民居为主,认识光影变化的基本规律,展握外光影,自然空间表现的技巧,陪养对自然事物的审美感受,提高取景,构图能力,理解色彩对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二、实习内容

宝鸡,姚儿村,是我们这次写生实习的目的地。原来一路的惊愕只是为此出的秀丽做的铺垫。那一路的风景却缺少了这种惬意,更多的是城市的纷扰,人工的雕琢。于此处相比就仿佛是尘世与世外桃源的差距。

进入山村,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种带着稳重气息的当地朴实无华的民居。古村的美丽,山水相依。村伴着山,山依着水,当夕阳洒在那古朴的屋脊上,这里的一切仿佛脱离了世俗的束缚。绕村一周,那种原始的冲动愈发的狂野。站在山顶,俯视脚下的姚儿沟,那种美却更加令人向往。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按学院老师安排的进行色彩写生。山里空气清新凉快,不只适合写生,也是避暑的好地方。我开始对宝鸡姚儿沟改观了。宝鸡姚儿沟的自然风光很美。

晚上,我们进行讨论和总结,老师点评。虽然老师没有一个一个的点评,但对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还强调了以后作画需要注意的要点。比如:近景要求接构清楚,细节把握到位,行体大,体积感强。远景要求,行体模昏,色彩单调统一,水色的表现也是一大特点,一般清澈的水总是带有冷调,主要用横向的平行手法。天的表现,天色是画面中最远处的色彩,要有深远的空间效果。树的表现,先画主干,在确定主要在画枝干,在加小树枝

既然是色彩写生主要目的还画画,不单是色彩,还同时进行着速写。在这次写生中我第一次画水彩画,虽说来这之前看了一些关于水彩的书,但真的画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经过了几张的尝试对水彩的特性有了基本了解,对颜色的把握还可以的,但对用水上还是掌握的不好,太湿或太干,对物体的表现上难以很具体,给人的感觉太软了,看来今后还要多加练习啊。

此后,每天、早上同学们都按时起床集合,提着画箱背着画夹去选景画画。每天都过得那么充实和快乐,看者自己每天画的画,一次次在不断的进步,心中不时会充满着喜悦,老师也为我们的进步而高兴。

三、实习总结或体会

转眼三周的时间就要过去了,即将离开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有太多的留恋。但是分别是早一些好的结局。希望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能将在这片土地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是自身得到更大的进步,是人生变得更加的精彩。这三周不仅提高了我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了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提高了对色彩的掌握能力。这次写生为我以后的艺术之路做了一个美好的铺垫。我会在这条路上更加的努力让自己得到更大的提高.

这次色彩实习在学习上,让我领略到艺术是相通的,我认为不管是参加色彩实习的哪个专业,特别是我们城市规划专业需要创作灵感和手绘能里,我们的这次写生实习给我们的带来的东西都将会影响到我们的以后的专业发展,对我们的欣赏和创作上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训练机会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它能使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大脑的创作带来新的氧气,增添新的血液,接受新的知识。在团结互助方面,凝聚力可以说是一个集体的灵魂。10天当中,我们班的凝聚力得到了煅造,行走在不平的山路上,前呼后应声此起彼伏,相互关照,互相提醒,同学情谊,师生情怀,无一不显示在山谷中、悬崖边、飞瀑旁。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留下了山区人民的淳朴、热情;涓涓流水旁,留下了青年学生的好学、上进。在做人方面,山区人民淳朴民风、待人的真挚热情让我感触很深。

云南写生范文第5篇

43关键词:徽派建筑宏村马头墙徽风皖韵

文章摘要: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特点,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徽风皖韵,无一不至。当然它们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西递的牌坊,屏山的流水,路村的木桥,每个景点都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2009年9月22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学生踏上了前往安徽的写生之路。

我们早早地出发了,一路上途经湖北,江西与安徽三省,旅途之中窗外的风景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概是到了江西景德镇,徽派建筑的象征性符号——马头墙已经出现,而到了安徽黄山境内时徽派建筑已是成片出现,这些房子大都是新建的,大概是想保留这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并把徽派建筑风格传承给后人吧!

到宏村已是下午五点左右,小镇的天也渐渐灰了下来。一排排的白墙黑瓦,一道道小巷,一个个风情小店,充溢着徽风皖韵……就这样一个充满文化气息,一个截然不同的的世界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写生之路也渐渐拉开了序幕……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参观了宏村景区。古老的青石板小路,古朴的民居建筑,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格外静谧。导游带我们参观了这个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的村落。宏村旅游,形象地说,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旅游。“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牛腿,屋为身,凿湖为牛肚,引泉为牛肠”,宏村的古人在500年前,便开始在建筑领域里探索“仿生学”。他们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整个村落布局。从而为宗族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村口的两棵古树,是牛的两个犄角,一棵红扬,一棵银杏。以前村里有嫁娶之事,就绕红扬三圈,寓意百年好合;村里有高寿老人过世,就绕银杏三圈,寓意子孙后代高福高寿。沿着卵石小径,我们来到了牛刍胃“南湖”。湖边有著名的南湖书院,民国时期的驻英大使汪大婱、当代著名科学家李小娟在此接受过启蒙教育。牛胃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曰“月沼”。所谓“花开则落,月圆则亏”,汪氏族人追求花未落月未缺的境界,始终对美好事物抱有希望。由于风景秀美,很多影视剧都在此取景,比如《画魂》、《风月》,《卧虎藏龙》里“蜻蜓点水”的镜头等等。80年代发行的安徽民居的邮票也是以月沼旁的建筑为主题的。顺着蜿蜒曲折的巷子,脚边是清水潺潺的“牛肠”,在这个保留着古味的村落里,我感受着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们去了很多其他地方,西递,南屏,屏山,卢村,塔川,棠樾,唐模……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特点,白墙黑瓦,小桥流水,徽风皖韵,无一不至。当然它们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西递的牌坊,屏山的流水,路村的木桥,每个景点都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 当然我们不会只有看风景那么轻松,我们的每次旅程都很艰辛,因为我们每天要求画四幅速写和一幅素描,工作量相当大。

在皖南画建筑速写十分合适,高高的马头墙,曲径通幽的小巷,还有满目的绿色,完整的徽派建筑。速写的一开始不是太顺利,总是停留在那黑瓦上,用线也不是太灵活,总是用很虚的不太肯定的线条,出来后感觉完全没速写的味道。当时十分迷茫,不知道怎样的作品才是一幅好的速写作品,临摹了几张之后,渐渐懂了如何用纯线条去表现,线条也肯定了很多,出来的作品基本上具有速写简练概括的特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对深巷的透视把握得好了很多,我用了量角的方法吧小巷的主要透视线与水平线或竖直线的夹角大概量好,出来后的画透视十分精准,看起来十分自然。反之,如果把握不好透视的话,小巷的路就有伸向天空

的感觉,很多学生都有类似的错误。

同样素描也不是一帆风顺,一开始总会过多地把精力放到细节上去,力求每个部位都画得很像,后来发现这样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大的空间远近关系。近实远虚,这一点十分重要,光影效果也很关键,这些都是表现神韵的关键。后来我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尝试着用碳笔去表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感触比较深的几点一个是透视关系,要化成标准的两点透视,另一个就是画面要黑白分明,亮面与暗面一定要拉开关系,尤其是暗面要足够黑,这也是我尝试用炭笔的原因,最后一点是墙一定要做旧,否则完全不真实。

略带一提,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宏村月沼,那里视野开阔,景色优美,我画了很多写生,对水面的表现感触很深,地面于水面接触的地方是最深的,门的倒影是倒影中最黑和最出彩的,倒影也包括地的倒影,因此门的倒影要在地面倒影之下,也就是它和水面不直接接触,这一点很关键。

总结这么多天的写生过程,最重要的是感受与探索。要去体会徽派建筑之美,体会其真正的内涵所在,要不断地去探索,寻求徽派文化的起源于发展,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建筑,并从中得到新的认识。

短短的十几天实习结束了,对会派建筑艺术有稍有了解,在实习中引起对徽派建筑艺术真正的兴趣才是其精华所在,实习之本。西递宏村给了我们太多的疑问,也给了我们太多的期待„„

云南写生范文第6篇

虽然吃的东西种类不多,不得不说饭还是很好吃的。每天中午的红烧肉是我的最爱。在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隔绝了网络与电视,幸好手机还有信号可以时时上网。那一周是清闲又简单的快乐,让我收获颇多。早晨早早起来吃过饭,背着画具向破旧的小房子走去,今天上午就是画一个破瓦片房。老师教导我们画画一定要坐的住,要有耐心。我在刚去的第一天一直想早早画完然后没事了就可以玩了,后来发现在小山村里真的没什么可玩的,于是我就静下心来画画了。

这次写生是对之前素描学习的检验,更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就素描的“打形”和“上调子”两大块来讲,对于我们城乡规划来讲对形体的准确把握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当然要想把素描画好形体的准确性也必不可少。准确把握好形体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比例。比例物象的比例关系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写生中的每一步进展都涉及到一个确定正确比例的问题。如,从大的外形到局部结构之间的比例,形体之间的长短比例,明暗层次的比例关系,由上至下、由左至右以及黑白灰构成上的比例关系也是通过比较来判断其是否正确。依据自己现场测得的各部位的比例,且不可套用某种定式来进行绘画,这样获得的效果才会更好。 2.透视。透视摆在我们面前的物体想仅通过直觉找准,难度较大,还需具备一定的透视知识。透视的学习是一个比较严谨且至关重要的学习环节。掌握透视学理论知识,虽重要,但无须刻意向纵深发展,只需将最为基础的知识搞懂即可。如焦点透视、成角透视、俯视和仰视等。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以目测方式训练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手的表现力,而最终主要依靠感觉。只要思想上意识到透视统一的必要,形体的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形体与结构。形体结构问题是素描写生中最为关键而又最为基本的研究课题,因为素描写生是以再现对象的真实性作为衡量的尺度,而不同的对象都有其各自的形体特征。要想将对象画得自然准确,就离不开对对象形体结构的准确理解与表达。形体结构是一个外与内的紧密结合体。我们应深入学习形体结构,理解物体的构造关系,通过分析、理解,把物体的造型关系找出来。这样就容易发现物体的透视比例是否准确,动态是否妥帖。由此才能真实而准确地掌握形体结构。

好的素描作品一定有好的调子,素描中的黑、白、灰色是表现建筑体立体感的重要因素。黑、白、灰的决定因素有建筑体的固有色和光线两大因素。光线强的地方有时可以忽略其固有色,光线弱的地方即使它的固有色比较弱也要涂黑。还有就是近实远虚,整个画面不要全是实的,有虚有实,虚实分明,这样主次才会鲜明,空间感也会更强。

树作为活的生物和建筑的主要配景,在建筑写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树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幅作品的好坏。自然界的树木千奇百怪,五彩缤纷,只要找到它们的共性问题就简单了,画树叶只要记住一点就行了:“树叶要一团一团的去画”再点缀以黑色的枝干就好了。然后就是画主干了,画树的主干要注意表现它的立体感,表现立体感就要加重交际线的颜色,就这么简单。

上一篇:阳光警察范文下一篇:心有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