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学范文

2024-05-05

词汇学范文(精选12篇)

词汇学 第1篇

自然教学法的倡导人特蕾西认为:词汇学习对于理解语言和言语输出都至关重要。有了足够的词汇量, 即使对结构的了解几乎等于零, 也可以理解和说出大量的第二语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同样认为:大量的再认词汇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 对于初学者来说, 词汇量远比结构准确性重要。语言学家魏尔金斯 (1972) 更是精辟地指出:语言由两部分内容组成, 一部分是综合的, 记忆中的词块;另一部分是分析性的语法规则。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 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研究听力教学的学者们都知道, 作为英语知识基础的词汇在听力培养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 词汇量的大小从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词汇量是制约外语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有相当多的教师和学生对词汇的教学认识是片面的, 于是许多学生就只会机械地背诵英语课本后词汇表中每个英语单词和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解释。而当他们要把这些英语词汇运用到写作和口语中的时候, 结果却是错误百出。究其原因, 学生错误地认为:词汇是静止的单个词语的总和, 只要掌握单个的英语单词就足够了。其实这种认识是有局限性的, 谈不上是真正的掌握。事实上, 词汇是有生命的、活动的, 不是孤立的。

二、英语词汇学的内涵

英语词汇学English Lexicology是全国高等教育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选修课程, 是培养和检验学习者词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语言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英语词汇学是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 以英语词汇为研究对象的课程。英语词汇学以传授英语词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任务, 属于理论知识课。但是, 其实践性很强, 因为词汇本身是构成语言的具体材料, 在传授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大量的词语例证。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学具有比较系统, 比较完整的认识, 比较深入地了解英语词汇的现状及其历史演变过程, 并能对现代英语词汇发展所出现的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 提高对词语的理解、释义和综合运用的能力。主要内容有英语词汇的来源与发展, 词的形态结构, 词的构成方式, 词的意义及语义关系, 词义的变化, 习语及词典知识。以上几个领域都足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言学学科, 词汇学是语言分析的一个层面, 跟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并列。词汇学不仅研究简单词的各个方面, 而且研究复杂词和复合词——语言的意义单位。由于这些单位必须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词汇学既要依靠形态学 (morphology, 研究词形及其组分) 获取信息, 又要依靠从语义学 (semantics, 研究词形及其组分的意义) 获取信息。词汇学研究的第三个领域是词源学 (etymology, 研究词的来源) 。

三、英语词汇学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三方面启示

1. 从形态学得到的启示

词是比短语小、比音段大的一种结构, 英语词汇有四个特点:词是不可分隔的单位, 词可以由一个或几个词素组成, 词通常出现在短语结构中, 词应该属于某个词类。学会构词法是研究英语不同类型的词的一种途径, 如果我们知道复杂词项是如何组成的, 我们就能把复杂词项分解。其中, 屈折是一种语法过程, 通过加上词缀产生同一个词的另一种语法形式;而派生是一种词汇过程, 通过加上词缀产生新的词。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助动词、副词等等各有其独特的词形变化范式, 规则的屈折变化是根据普通的格式而形成的, 不规则的屈折变化是不能根据普通的格式而形成的。英语有60多个常用的派生词缀, 可以分为能改变词性的派生词缀和保持词性的派生词两种。另外, 还有复合词、混成词和缩略词等等。

2. 从语义学得到的启示

词的意义有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 这里的指称 (reference) 是词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词义 (sense) 指的是词汇内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语义关系是一种纵聚合关系, 是一个句子中词与词之间可以替换的关系, 其中包括: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和上下义关系。词的意义是复杂的, 分析意义的一种方法是把词的意义分析成若干词义组分, 这就是所谓的“语义成分分析”, 除此之外还有“语义原始词”和“语义场”理论, 这些都有助于分清语义相关的词的意义差别。另外, “搭配”也是一种结构关系, 是一个词在同一句子或同一文本中跟其他词的意义关系, 所以固定搭配的积累尤为重要。

3. 从词源学得到的启示

要知道英语词汇来自何方, 就有必要调查一下英语词汇的来源。首先, 将英语置于世界语言的大背景下, 讨论英语词汇从古英语到现代英语的历史发展过程。然后, 英语词汇中包括本土成分和外来成分。最后, 要弄清楚现代英语词汇的特点:英语词汇数量大;盎格鲁·撒克逊词短小、具体、常用、亲切;尽管外来词的数量很大, 但是英语的本土词使用最为频繁, 许多外来词也完全本土化了。换言之, 英语词汇学习也是英语词源的研究。

参与文献:

【2】索绪尔著, 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3】张韵斐.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摘要:本文从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指出英语词汇学习的误区, 并通过探究英语词汇学的内涵, 从形态学、语义学以及词源学三个方面得到启示, 修正英语词汇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形态学,语义学,词源学

参考文献

【1】Howard Jackson&Etienne Ze.Words, Meaningand Vocabular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Lexicology.Cassell Publishing House, 2000.

【2】索绪尔著, 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3.

词汇学测试题 第2篇

姓名学号班级答案写在此处,写在其他位置判为无效!

1._____________ are bound morphemes because they cannot be used as separate words.A.RootsB.StemsC.AffixesD.Compounds

2.An affix can be added to certain type of ____________ to form a new word.A.infixB.affixC.stemD.word

3.______________ is the smallest unit of language in term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and content.A.RootB.AllomorphC.MorphemeD.Word

4.The English word “untouchable” is composed of _______________ morphemes.A.FourB.ThreeC.TwoD.Five

5.The proces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by putting the initial letters of several words together is called ______________.A.CompoundingB.ClippingC.AcronymD.Blending

6.The basic unit in the study of morphology is ____________.A.The internal structureB.MorphemeC.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D.Word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compound word?

A.Pencil-boxB.UnreasonableC.DeadlineD.Upstairs

8.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built by clipping?

A.SmogB.FridgeC.MotelD.Edit

9.In the word “internationalism”, which part is the root?

A.interB.nationC.alD.ism

10.The word “hamburger” is of _____________ origin.A.AmericanB.ItalianC.GermanD.French

11.The word “smog” is formed through _________________.A.DerivationB.BlendingC.ClippingD.Backformation

12.When the suffix _____________ is added to a noun, it changes the noun into an adjective.A.lessB.nessC.fullyD.er

13.The “s” in “drums” is __________.A.A free morphemeB.A stemC.A rootD.An inflectional affix

14.The word “bodyguard” is _____________.A.compound wordB.complex wordC.derivational word D.free morpheme

15.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a derivational one?

A.BlackboardB.SingsC.AstonishmentD.Boys

16.WTO is a word formed by ___________.A.abbreviation/clipping B.acronymC.BlendingD.backformation

17.All words contain a ______________.A.rootB.bound morphemeC.prefixD.suffix

18.“Foolish” is a ___________ word.A.derivationalB.inflectionalC.compoundD.complex

19.Morphology is concerned with ____________.A.The meaning of wordsB.The pronunciation of words

C.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wordsD.The combination of words into sentences

20.A compound is composed of ____________________.A.aroot and an affixB.a stem and an affix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第3篇

1. 定义

外语词汇学习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词汇学习策略是关注的焦点。那么什么是词汇学习策略呢?词汇学习策略是英语学习策略的一个方面,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学习。

掌握词汇也就是词汇习得,表示掌握具体词汇。掌握具体词汇一定涵盖下面层次的内容:词形(音、形)、词义(概念、联系)、词的功能(语法、搭配)、词的使用(熟练、得体)。策略的引入推动了词汇习得的有效性。芬兰教法专家Rolf Palmberg相信,有效的了解具体词汇要涵盖下述基础:1)可以从发现或者听见此词汇的同时想到这个词汇;2)无论何时何地均能够记起这个词汇;3)可以从发现或者听见此词汇的同时与这个词汇代表的东西建立联系;4)可以通过符合规范的途径进行有效使用;5)能够正确发音;6)可以快速进行书写;7)了解怎样同其他的词汇进行共用;8)知道此词汇的延伸含义;9)了解此词汇深层次含义;10)可以从恰当的环境中使用并且不出现格式问题。Palmberg的词汇习得包含了词汇知识以及词汇能力,指出什么是词汇学习,也强调对词汇的运用。词汇知识主要涉及发音、书写、内涵、应用性质、语体色彩等角度。词汇能力则表示词汇使用能力以及词汇获得能力,词汇能力直接影响到词汇知识在实际交流过程中的使用。词汇习得一定即了解作为词汇的表面的词汇知识,还有掌握词汇内在要求的词汇能力,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一致,才能认为是掌握了词汇。

因此,词汇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在掌握词汇进行交流过程中应注意了解的方面。掌握词汇,要在了解策略性质的前提下,依照具体情况,掌握适合自我的学习策略。由于学习者个体的差异,词汇学习策略形式多样。

2. 分类

对词汇学习策略进行分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们,而研究学习策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了解最适合的、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是什么样的策略,从而使用它们。

依照结构组成,词汇学习策略通常涵盖了三个方面:情感策略、认知策略以及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同想法、认识等条件存在一定联系,划分在支持策略体系;认知策略关键表示面向数据进行成功辨认、认识、组织、维护还有获得,划分在基础策略体系;元认知策略表示面向学习者进行对了解过程的了解,涵盖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3.英语词汇学习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石。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对于词汇的掌握程度直接决定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是否能成功。

基础英语要求在两年内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的词汇量最低要达到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基础英语词汇学习的任务重、时间短。

但是众所周知,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掌握词汇的时候也通常会产生一些挫折。相当一部分学习者往往反映词汇不容易掌握,尽管能够进行掌握,不过很容易遗忘。另外一些学习者虽然暂时勉强掌握了词的音、形、义,不过并不了解怎样应用。那么,怎么来帮助学习者跨越这些障碍呢?如何较好的掌握词汇始终是全球范围内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热点。在我国,当今的研究通常汇聚在原来的点式学习法,像归类法、词根法等等。点式学习法在某些角度上如有效地掌握词汇方面能够产生影响,不过缺陷在于在语言实际运用中不具备有效性。并且学习者通常无法理解词汇在不同环境中的真实含义,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即使掌握了词汇,但在写、说、读等角度仍然无法是词汇发挥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下列问题:1)学习者掌握过程中只关注外在的词形而没有关注词的读音音,即没有有效利用国际音标,结果即听不懂正确发音,也不能正确的发音,上述现象通常较普遍的存在于新生班。比如说有些学生受方言和口音的影响就会有单词读不准。还有一些学生因为高考没有听力和口语的测试所以从来不重视语音。读音常识方面的音标约束严重阻碍了学习者有效掌握词汇,造成学习者不能将词汇的发音同形状进行结合,毫无疑问提高了学习者掌握词汇的难度。2)掌握词汇的途径不合适,比如学习者往往过分依赖记忆力或者根据英汉词义对照来学习词汇,还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者往往按照书本上面的词汇表顺序死记硬背,学习过程即单调乏味又耗时低效。上述方式导致了很多学习者即使在学习英语很长一段时间后,还是不能流利地朗读整篇文章,并准确地理解中心思想。3)没有养成“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的习惯,不了解怎样才能有效地、牢固地掌握词汇。4)课外阅读量不足。绝大部分学习者仅限于在课堂上看书本上的文章,通常不会太关注课外英语文章。非英语专业学习者没有认识到泛读的重要意义,不了解泛读不但具备能够延伸知识面的功能,同时还有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效复习词汇的功能。这样一来,一旦学习者发现新的文章内存在不认识的词汇,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文章难度大,进而在阅读理解的起跑线上就输了一步。如此的恶性循环,就陷入了“生词多—不肯读—越不肯读—生词新词越多”的泥潭。离开了词汇,语言学习如无源之水,词汇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失去了词汇就失去了语言存在的实际意义。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强调过的词汇重要性“没有语法语言表达不清,要是没有了词汇语言根本不能表达。”大学生学习词汇首先要清醒地认知掌握词汇的重要意义,然后才能开展有效的词汇学习活动。语言学习者能够掌握的词汇量大小同有效使用词汇的熟练水平能够决定学习者的交流水平。学习者掌握词汇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难点在于解决边学边忘的问题以及实际交流、写作等步骤中产生的词汇单一、使用不得当甚至不正确等问题。的确,掌握英语时,词汇通常是难点所在。作为英语学习者,应根据自身实际,在了解策略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词汇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不断加强词汇的应用,词汇水平的提高是可以期待的。所以这篇文章强调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初期,就应当了解词汇掌握的策略和经验,学习者可以使用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成功掌握英语词汇,最终铺设英语学习的坦途。

参考文献:

[1]顾永琦,胡光伟.词汇学习策略、词汇量与英语成绩的变化[J].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 388-409.

创新英语词汇学探讨 第4篇

1. 1 词缀法

词缀法通常被定义成在某些词干上面添加派生词缀或添加形成新词的元素从而重新构成一个新单词的方法。这个方法也可被称作派生法, 因为通过这样的方法所构成的新单词是从旧单词派生而来的, 而通过这样的方法所构成的新单词被叫作派生词。根据词缀所添加的位置不同而把词缀法分为两类: 前缀法和后缀法。前缀法。前缀法就是添加前缀到某些词干上形成新单词的方法。但前缀通常不会改变原词干的词类, 只会修饰它的含义, 改变原词干的意思。

否定前缀。a - , dis - , in - , il - , un - 等都是否定前缀。

相反词缀。de - , dis - , un - 等都是相反前缀。

表示程度或尺寸大小的前缀。mini - , micro - , over- , extra - , sub - , super - , under - , out - , hyper - 等都是表示程度或大小的前缀。

表示态度的前缀。anti - , contra - , counter - , pro等都是表示表示方位和倾向的前缀。

后缀法。后缀法就是添加后缀到某些词干上形成新单词的方法。后缀法跟前缀法不一样,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改变原有词干的语法功能, 也就是改变了原有词干的词类。

名词后缀。名词后缀就是在原有词干上添加一个后缀从而使其词类转变成了名词, 故称为名词后缀。像 - eer, - er, - ess, - age, - ship, - ism, - ee, - ent, - or, - ance, - tion, - ese, - an, - ist等都是名词后缀。

形容词后缀。形容词后缀就是在原有词干上添加一个后缀从而使其词类转变成了形容词, 故称为形容词后缀。像 - ful, - like, - fish, - less, - ly, - al, - ic, ous, - able, - ive, 等都是形容词后缀。

1. 2 复合法

复合法就是通过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干而构成新单词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所形成的新单词通常叫作复合词, 复合词就是由超过一个以上的词干所组成的词汇单元, 它无论在语法功能上还是在语义功能上都是一个单一的单词; 通常有名词复合词跟形容词复合词两种类型。名词复合词。moonwalk, toothache, crybaby, deadline, brainwashing, up - bringing等都是被派生出来的名词复合词。形容词复合词。law - abiding, easy - going, warweary, bitter - sweet, custom - built, 等都是被派生出来的形容词复合词。

1. 3 转类法

转类法就是通过转换原有单词词类的形式从而变成新的单词。虽然通过这样的方法所得到的新单词它们在形态结构上没有变化但在功能上有变化; 这样的转变过程也被叫作功能转化。通常有转化为名词跟转化为动词的两大类型。转化为名词。比如have a look ( swim, try, wash) , take a walk ( ride, rest, shower) , give a cry ( start, laugh, shudder) 。转化为动词。比如topocket the money, to oil the machine, to skin the lamb, to pump water, to nurse the baby, to cash the cheque, to mail the letter

1. 4 拼缀法

拼缀法就是通过组合两个单词的各一部分或一个单词添加另一个单词的一部分所形成的新单词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所形成的单词叫作合成词。比如motel from ( motor + hotel) , chunnel from ( channel + tunnel) , 这些单词都是通过拼缀法所形成的新单词。

1. 5 截短法

截短法就是去除原有单词的一部分, 然后使用剩下来的那部分代替原有单词, 也就是缩短一个比较长的单词而形成新的单词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而来的新的单词被叫作缩略词。比 如quake for earthquake, phone for telephone, 这些单词都是通过截短法所形成的新单词。

1. 6 首字母缩略法

首字母缩略法就是连接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的首字母或连接专有名词词组跟技术术语的首字母而形成新的单词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法所形成的新单词被称作首字母缩略词。比如VOA from Voice of America, 这些单词都是通过首字母缩略法所构成的新单词。

1. 7 逆生法

逆生法被看作跟词缀法中的后缀法相反的形成新单词的方法; 众所周知, 后缀法就是在原有词干上添加后缀而形成新单词的方法, 而逆生法就是移除被假定的后缀而形成新单词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所形成的新单词绝大部分都是动词。比如emote from emotion, donate from donation, 这些单词都是通过逆生法所形成的新的单词。

1. 8 专有名词普通化

专有名词普通化就是把一些有名的人名, 地名, 书名跟商品名用于生活中普遍使用。比如watt from watt, farad from faraday, diesel from diesel, 这些单词都是由原来的专有名词普通化使用而得来的新单词。

2 词汇学创新涵盖新的思想、方法及发明

词汇学具体到语言研究方面, 对原有的语言材料进行新的组合、排列, 对尚未总结出来的规则进行归纳总结, 以及对词汇进行新的分类等活动都应视为创新。在这样的思路下, 笔者认为英语词汇学的研究不是山穷水尽, 而是柳暗花明。要研究的东西不是穷尽枯竭, 而是前程似锦。

( 1) 词汇学研究创新的第一条是思路上的解放。词汇学研究词的学问。要研究词首先从词典开始, 那我们不妨思考一下, 哪一类词目前尚无词典, 如果没有, 不妨自己编一本。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层窗户纸, 一旦捅破, 人人都会做, 关键问题是你必须有新的思想, 做捅窗户纸的人。

( 2) 英语词汇量无比庞大, 但经常使用的常用词却是有限的, 一般认为有2000个左右。由于常用词出现的频率高, 重复的概率高, 词形变化比较复杂, 词义也比较多, 构词能力又很强, 常用词是英语词汇中最重要, 最需要记忆的部分。如果将常用词及其最常见的用法熟记多练, 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再借助英语工具书, 在阅读中逐步记住并掌握新的英语单词, 就能收到掌握常用词、扩展记忆单词的良好效果。

( 3) 英语单词的组合形式虽然千变万化, 但并非无规律可循。英语单词虽然浩如烟海, 但毕竟由26个字母组成的。英语的绝大多数单词符合读音规则, 只要能读得出, 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拼写这个单词。所以熟练掌握英语读音规则, 然后再有几百个英语单词做基础, 就能找出并掌握组合的一些内在联系和规律。

3 词汇学创新需要敢为人先

词汇学中的借代、提喻和类比等都能出专著。即使出不了突破性的论著, 也可以出本借代汇集、提喻汇集和类比汇集。至少可以对这些题目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总结也算创新, 只要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都可算创新。

( 1) 张宇绰先生著有一本《常用英文单词形象联想记忆法》就是一部典型的创新的例子。在这部著作中, 作者给英文的26个字母赋予形象。使平淡枯燥的词汇顿时生机勃勃, 跃然纸上。读完此书, 会使人有茅塞大开的感觉。

( 2) 敢为人先需要勇气, 需要执着。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勇气》一书中讲到: “如果问, 在政治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 那么回答是: 第一, 大胆; 第二, 大胆;第三, 还是大胆。”笔者认为, 在科研创新方面也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 3) 英语单词的数量虽然庞大, 但构成单词的常用词根只有300多个, 常见的前缀和后缀各有100多个, 两者相加总数并不算多。掌握词根, 结合前缀和后缀, 分析记忆单词, 既可了解英语单词构成的奥妙, 也可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

4 创新应具有互动性

语言的研究是由日常学习语言的经历所引发的, 但随后的研究具有互动性。简单来说也就是一个课题的思考和研究, 新课题的发现往往是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首先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同音异形异义词的现象。

( 1) 同音异形异义词整理成书的过程中, 发现并归纳出数以百计的源于拉丁语的词, 这些词的名词与形容词异形同音。如curricula与curricular、folia与foliar、estrous与estrus、fort与forte等。同时还归纳除了英美姓名与普通词汇同音现象在含义上的联系及其生成原因。

( 2) 结合适当情景, 随时记忆单词。初学英语时, 对照实物直接记忆单词, 记忆是比较深刻的。当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词汇量时, 一般更需要在特定的情景中去记忆单词。比如: 就餐时, 先将不同菜肴的英文名称写出来, 一边就餐, 一边进行就餐内容的英语对话: 在繁花似锦的公园散步时。可围绕美丽的景色用英语抒发自己的感情;在与朋友聊天时, 也可就某个专题, 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通过实际的应用来识记和巩固英语单词, 不仅有趣有效, 而且掌握得更加牢固。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只有在语言交际中反复实践才能运用自如。

( 3) 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 也只有在交际中才能得到巩固。在情景中通过交际来记忆单词, 有两点独特的功能:

1弱化记忆中的翻译程序。我们记忆单词一般要通过翻译这个程序, 如“book”, 要先在大脑中借助本民族这一拐杖翻译为“书”, 然后才便于理解记忆。如果在交际中将英语单词多次重复使用, 这一过程将越来越显得不重要, 可以用英语习惯直接理解记忆单词, 这对提高英语阅读速度和英语听力水平是大有益处的。2逐步掌握单词的特殊含义和特殊用法。在英语单词的使用中, 直接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如: 当别人用汉语夸奖自己的衣服漂亮时, 我们可以回答: “很一般。”而当用英语夸奖时, 我们用“谢谢”作回答才更得体。这些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单词的选用, 只有通过大量的英语交际, 才能了解差别, 准确运用。

谈到记忆法, 除以上所述之外, 其实还有很多, 如:阅读法, 既在阅读中依靠一定的上下文情景来推测生词, 并在多次阅读重复中记住词义, 此方法多用于专业材料阅读中。

还有闪电记忆法, 既在记忆那些常见但印象日趋模糊的单词时, 用快速浏览的方式恢复大脑皮层 对这些单词的尘封记忆, 激活对它们的印象, 这种方法多见于复习日常单词时使用。

此外, 循环记忆法是指记忆单词时, 采取定期复习和多次重复记忆, 具有深刻的科学依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图, 揭示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所以复习的频率应先频后疏。这种方法常用于系统地记忆大量单词。记忆单词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并且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不容否定的, 那就是只有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 才能在记忆单词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2]张维友.现代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词汇学复习要点总结 第5篇

1.Word definition: A word is defin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a given sense with a given group of sounds capable of a given grammatical use.[ P 2]

2.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vocabulary[P 3]

(1)The Old English: 449-1100,(2)Middle English: 1100-1500

(3)Modern English: 1500-present

3.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Words[P 9]

(1)By origin: native words and loan words

(2)By level of usage: common words;literal words;colloquial words;slang words;technical words

(3)By notion: function words and content words

4.Function words & content words[P 17]

Function words are often short words such as determiners, conjunctions, prepositions, auxiliaries, and so forth.Functions words behave like grammatical signals or functional markers, expressing the kinds of connection between content words.5.Morpheme definition[P 21]

The morpheme is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linguistic unit of language, not divisible or analyzable into smaller forms.6.Allomorphs[P 22]

An allomorph is any of the variant forms of a morpheme as conditioned by position or adjoining sounds.7.Classification of morphemes[P 23]

A.Free morphemes and bound morphemes

B.Roots and affixes

8.区分Inflectional affixes 和Derivational affixes[P 25]

9.Definition of root stem and base [P 33]

(1)Root: A root is a form which is not further analyzable, either in terms of derivational or inflectional morphology.(2)A stem is of concern only when dealing with inflectional morphology….Inflectional(but not derivational)affixes are added to it: it is the part of the word-form which remains when all inflectional affixes have been removed.(3)A base is any form to which affixes if any kind can be added;it may also be defined as”a form to which a rule of word-formation is applied”.10.Differences of root, stem and base [P 33]

(1)Any root or stem can be termed a base.But a base differs from a root, in that the former is a derivationally analyzable form to which derivational affixes are added, while the latter is a form which permits no further analysis.(2)A base is also different from a stem since both derivational and inflectional affixes can be attached to a base, whereas only inflectional affixes can be added to a stem.11.Definition of derivation [P 42]

Derivation may be defined as a process of forming new words by the addition of a word element, such as a prefix, suffix or combining form, to an already existing word.12.Classifications of prefixes [P 44](给定前缀须知意思,连线题)

(1)“negative” prefixes: un-, non-, in-, dis-, a-

(2)“reversative or privative” prefixes: un-, de-, dis-

(3)“pejorative” prefixes: mis-, mal-, pseudo-

(4)“prefixes of degree or size”: arch-, super-, out-, sub-, over-, under-, hyper-, ultra-, mini-

(5)Prefixes of attitude: co-, counter-, anti-, pro-

(6)“locative” prefixes: super-, sub-, inter-, trans-

(7)Prefixes of time and order: fore-, pre-, post-, ex-, re-

(8)“number” prefixes: uni-/mono-, bi-/di-, tri-, multi-/poly-

(9)A miscellaneous catalogue: auto-, neo-, pan-, proto-, semi-, vice-

13.Classifications of suffixes [P 49]

(1)According to the word-class o the word they form

(2)According to the kind of base

14.Differences between initialisms and acronyms [P 72]

Initialism is a type of shortening, using the first letters of words to form a proper name, a technical term, or a phrase;an initialism is pronounced letter by letter.Acronyms are words formed from the initial letters of the name of an organization or a scientific term, etc.Acronyms differ from initialisms in that they are pronounced as words rather than as sequences of letters.15.Clipping [P 75]

The process of clipping involves the deletion of one or more syllables from a word, which is also available in its full form.16.Blending [P 77]

Blending is the process of word-formation in which a new word is formed by combining the meanings and sounds of two words, one of which is not in its full form or both of which are not in their full forms.17.Conventionality [P 93]

Most English words are conventional, arbitrary symbols;consequently, there is no intrinsic relation between the sound-symbol and its sense.A more convincing evidence of the conventional and arbitrary nature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ound-symbol and meaning can be illustrated by a set of homophones.18.Lexical meaning [P 97] 填空

Lexical meaning may be subdivided into denotative meaning, connotative meaning, social meaning and affective meaning.19.Two process leading to polysemy [P 111]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d meaning: radiation and concatenation.20.Types of homonyms 对其进行区分[P 115]

(1)Perfect homonyms: Words identical in sound and spelling but different in meaning are called perfect homonyms.E.g.lie, page, base.(2)Homophones: Words identical in sound but different in spelling and meaning are called homophones.E.g.bear/bare, dear/ deer, air/heir, pair/pear.(3)Homographs: Words identical in spelling but different in sound and meaning are called homographs.E.g.lead, sow, tear.21.文体效果

Polysemic and homonymous words are stylistically useful to achieve humor or irony, or to heighten dramatic effect.[P 121]

Synonyms, therefore, are extremely valuable stylistically in helping to avoid monotonous repetition and in achieving precision.[P 133]

22.Definition and types of antonym 需举例[P 136]

Definition: the term antonym is used for “oppositeness of meaning”;words that are opposite are antonyms.Types:

(1)On the basis of semantic contrastContraries: Contraries or contrary terms display a type of semantic ○

contrast, illustrated by such pairs as rich and poor, heavy and light.Complementaries: Complementaries or contradictories represent a type ○

of binary semantic opposition.The assertion of one of the items implies the denial of the other;an entity cannot be both at once.E.g.alive and dead, single and married present and absent.Conversives: Another important type of binary opposition.E.g.lend and ○

borrow, husband and wife, employer and employee, above and below.(2)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structureRoot antonyms: E.g.deep and shallow, love and hate, up and down.○Derivational antonyms: Words with the same roots having negative affixes.○

E.g.happy and unhappy, possible and impossible, loyal and disloyal, prewar and postwar, harmful and harmless.23.简答 Two types of contexts [P 152]

The meanings of words, especially those of polysemous words may be viewed as determined either by linguistic(or verbal)contexts or extra-linguistic(or nonverbal)contexts.(1)Linguistic context: The three main types of linguistic context are the lexical,grammatical, and verbal context in its broad sense.(2)Extra-linguistic context/ Context of situation

(不会答,求高人解答)

24.Linguistic cause 简答[P 172]

Change of meaning is frequently brought about by two tendencies in a linguistic system: towards ellipsis and towards analogy.25.Four Tendencies in Semantic Change 连线题[P 176]

A.Restriction of meaning(specialization);

B.Extension of meaning(generalization);

C.Degeneration of meaning(pejoration);

D.Elevation of meaning(amelioration).26.The common categories of metonymy 连线题[P 187]

A.Sign for the person or thing signified: e.g.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the Cross;bloodshed;crown, scepter, throne.B.Container for its contents;the place for the people occupying it: e.g.the bottle;wardrobe;the town;the chair.C.The abstract for the concrete: e.g.a beauty;the pride;authority or authorities;the management;the press.D.The concrete for the abstract: e.g.tongue;name;seat;the floor;brain;ear.E.A part for the whole and vice versa: for a part to indicate the whole, we have following examples: a sail;hand;head.The whole may be named for a part, e.g.the smiling year;the army;a country.F.The material for the thing made: silver;nickel;plastic;nylons;marble;rubbers.27.填空题 [P 191]

词汇学研究浅谈 第6篇

【关键词】词汇概况重要性发展

一、词汇学概况

80年代中期以后,词汇学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合法地位在西方语言学家当中开始得到承认,并有专著陆续问世。例如,哈杜莫德·布斯曼(Hadumod Bussmann)主编的《路特里奇语言和语言学词典》(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第 280 页上,词汇学在语言学中的重要地位得到承认,但作者主要把重点放在词汇的语义学方面:

Lexicology Subdiscipline of linguistics , or more specifically, semantics that investigates and describes the structure of the vocabulary of a language. Lexicology also examines linguistic expressions for their internal semantic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 words or lexical units .The findings of lexicology may be codified by lexicography (i.e. the technique of preparing dictionaries), 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of both areas is not necessarily close.[1]

汤姆·麦克亚瑟(Tom McArthur)主编的《牛津英语参考词典》(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有关词汇学的词条明确肯定了词汇学是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Lexicology[1820s: from Greek lexikos of words,-logia study].An area of language study concerned with the nature,meaning,history,and use of words and word elements and often also with the critical description of lexicography. Although formerly a branch of philology, lexicology is increasingly treated a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associated with such terms as lexeme,lexical field,lexical item,lexicon,lexis ( see entries) ,on the premise that they offer ( or could offer,if tightly defined and widely adopted) a more precise and usefu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than imprecise terms such as word and vocabulary[2].

這表明西方语言学界已经开始重视英语词汇学这门学科。词汇学的发展在任何国家都要受到科学发展、经济状态、政治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词汇学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传统英语词汇学研究重点集中在词汇客观的意义,后来转到认知英语词汇学,开始侧重研究词汇的主观意义。英语词汇学的未来研究将与认知学科相结合,学科前途光明,有大量的新课题等待人们去发现、去开拓。

二、词汇学的重要性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词汇学(lexicology)在语文学时期,是语言学的组成部分,曾经与语音学、语法学并列;在现代语言学里,一般认为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为语言学的三个组成部分,而词汇学是语义学的一支,也称词汇语义学。”[3]意思这就是说,在现代语言学中,词汇学的地位已经消失了,传统语文学时期才有独立的词汇学的概念,当时的词汇学是同语音学和语法学相提并论。语言学家索绪尔主张把词汇学纳入语法学,词汇学在现代语言学中的地位是很不稳固的。但是,虽然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但是其他学者并不为所赞同索绪尔的这个主张。更多的研究者认为词汇学可以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不应该纳入其他学科。词汇学之所以被看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因为它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词。语音学的研究对象只有语音,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是语义,但是词不是语音和语义的简单的加合,它是语音和语义的统一体。孤立的研究词的声音和意义并不能解决词的本质问题,词汇学的独立性也并不能因此取消。语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如何把词组织成句子,以词为基点、出发点,因此语法学也不能代替词汇学。

关于词汇学,西方学者也曾说过:词汇学(lexicology)有时用来指对一种语言词汇的总体研究(包括其历史);对词义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如空间关系的语言表达)称为心理词汇学(psychology)。词汇学和词典学(lexicography)也有很大差别,词典学主要指的是词典编撰的技艺和科学。因此词典学可以被看作是“应用词汇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词汇学家”这个名称却不太常用,对词汇感兴趣的人一般也被称为语义学家。[5]词汇学主要是研究词的学问,研究语言中的所有的词,不是简单的词语的堆加。因此词汇学应该说是研究词汇系统的学科,词汇学的主要目标是构建词汇系统。

三、词汇学的发展

和其他学科相比,比如语音学和语义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等学科,词汇学的发展是相当落后的。词汇学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有利于词汇学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研究对象的重新认识也可以促进词汇学更新它的研究方法。

在现代语言学中,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的发展都很快,词汇学的发展却非常落后,甚至几乎可以说是在原地踏步。词汇学大家刘叔新教授说:“自共时语言学兴起以来,对语言研究大多注重于语音和语法,词汇则似乎被漠视。”...“很清楚,在现代西方的语言学模式中,词汇学完全被排除了。”[6]现实情况也确实是这样,陈旧枯燥的词汇学,在语言学各个学科中是发展最落后的一部分,词汇学相关的理论几乎没有,体系性也几乎没有涉及到,只是对个别词语的考察和研究比较重视。加强词汇学的研究,还需要词汇学家和语言学家做出不懈的努力。

上世纪中叶之后,随着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词汇学的研究内容出现了较大范围的调整和延伸,学科交叉、学科应用的特征得到了极大的体现。2008 年出版、由著名词汇学家、语言学家Patrick Hanks 主编的《词汇学: 语言学重要概念》尽显当代词汇学交叉、应用的学科特征。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词汇学研究巨著,全书的研究涉及到了词汇学各种不同的领域,内容也覆盖了包括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及数据库语言学等各个领域,展现了词汇学交叉、应用的特征,词汇学的研究视野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国内著名词汇学家汪榕培教授曾在其《英语词汇学的研究方法》一文中明确指出:“关于 21 世纪英语词汇学的研究方法,必然是兼容并蓄的。第一,归纳和演绎…第二,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第三,语言研究和语用研究…第四,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第五,借鉴和创新”[7]。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仅仅依赖传统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新的思维和创新才能紧跟新时代的步伐,例如,以詞汇学传统的研究目标、内容为基础,词汇学研究的主体和载体还必须进一步确定;通过设定意向性阅读文献,达到归纳演绎的循环流程;在横向探究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纵向探索学科研究规律等。只有这样,词汇学研究才能使自身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能推动相关研究领域进步。

四、结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将会越来越重视词汇学。人们不会因为词汇比语音、语法体系复杂就放弃研究词汇。词汇系统的科学研究有助于锻炼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词汇能力;更重要的是,随着语义学、心理学、翻译理论等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也不断深化对词汇与文化、思维关系的认识。展望词汇学的未来,我们可以做出以下预测:一、英语词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将更加得以巩固;二、作为一门实用科学,英语词汇学的地位必将得以提高。没有词汇,人们将无法表达任何事物。三、语言学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作为语言学内部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门子科学,英语词汇学作为交叉学科的领域将得以拓展。四、词汇学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词汇的语义功能和词汇的文化内涵上。

综上所述,探索语言的本质,把握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分析语言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对词汇系统的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词汇学作为一门语言学观照下的独立学科,需要我们及时拓宽其传统研究领域、不断更新研究方法,从各个学科和文化研究等研究领域汲取营养,使词汇学研究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Bussmann H.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K]. London: Routledge, 1996.

[2]Mcarthur T.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K].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英语词汇学习之我见 第7篇

关键词:理解记忆法

一、理解记忆法

语言是词汇组成的,但是学会一个个词汇不等于学会语言,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距离。因此,英语词汇应放在词组、句子和文章中学,通过理解词汇的词意、词性以及用法来掌握词汇。有很多学生好似掌握大量的词汇,但是当阅读文章的时候,却读不懂文章的意思,这就是由于没有真正掌握词汇含义的缘故。许多同学了解了一个单词却只知道其中的一层含义,却不知道其他的词义及词性。由此可见,把词汇放到不同的词组、句子和文章中学习将大大提高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例如“Dog(狗)”这个单词,放在不同的语境当中,便有不同的含义。比如:“To lead a dog's life”是指某人的生活很不如意。在“Some people say we live in a dogeat-dog world.”一句中,“dog-eat-dog world”是指很多人为了同一件事物而竞争。“To be successfiul,a person has to work like a dog.”一句中,“work like a dog”的意思是非常努力的工作。“Every dog has its day”是指人人皆有得意日。

二、反复记忆法

反复记忆法就是指根据遗忘规律,在有计划地“重现”中巩固英语单词,增强记忆力。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复习的时间间隔就应是先短后长。例如,今天学到的单词,在当天背熟之后,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八天都应复习一次,这样才能形成长时间的记忆。课后练习中,可以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同义答配、造句等,能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

三、词汇解释法

英语中许多常用词往往一词多义,要正确理解词义,一定要结合语篇语境。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不一样。例如单词interest在“He lost interest in much of his research.”中,意为“兴趣,爱好,嗜好”;此句意为“他对大部分研究工作失去了兴趣。”而在“One should not look after one's own interests alone.”中,意为“利益”,因此此句的意思是“一个人不应当只顾自己的利益。”;而在“The loan is interest free.”一句中,则意为“利息”,整句意为“这项贷款是无息的。”

通过词汇与语篇语境相结合,对重复出现的词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这样做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语篇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记忆“广义的词”的习惯。只有记忆广义的词义,才便于拼们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去引伸各种意义,以正确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要想掌握大量英语词汇的确切含义,主要还是要通过大量阅读,以及尽量多地使用美国或英国的字典来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

四、英、美词汇的差异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使用英语,其中最重要的是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同一事物,英美两国有不同的说法。例如电梯:lift (英),elevator (美)。人行边道:pavement(英),sidewalk(美);等等。有些词在两国具有不同的词义。例如first floor:

二楼(英),一楼(美)。再有,英、美词汇的拼写方法有许多词略有不同,如color(英),colour(美)等等,这也应加以区别。综上所述,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是提高阅读水平的保证。要掌握好英语词汇是细致、复杂的工作,要通过多阅读英语文章,多参考英、美国家的字典,细心研究英文与中文的异同,才能正确地掌握词汇,使英语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只是个人在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的初浅体会,有待深入探讨,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丽娜:《略谈用于词汇学习》, 1998

[2]温颖丹:《如何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效率》

语境与英语词汇学习 第8篇

在外语学习中,词汇输入量的丰富与否,词汇量的大小,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将对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决定使用者某方面技能或整体语言使用水平。因此如何利用有语境来提高词汇学习质量就很重要。

一、定义及分类

(一)语境的定义

语境是指上下文、即指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具体用来指位于某个词、片语甚至长至句子或段落的语言(Richards, 2000:102)。词汇语境是某个词的特定语义在短语、句子或语篇中得以呈现的实际语言环境。

(二)语境的分类

语境按功效有教学语境与自然语境的分别。教学语境一般以句子形式出现,范围不大,但提示丰富、到位,在学生利用语境推测语义能力的起始阶段效果较好。这种语境中的具体的提示使推测目标字词意义的操作步骤更为简单,并且老师给出的目标字词的意义比猜测的要规范,且教学时间集中,实效性高,又符合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因此有利于造就学生的成就感。然而这种刻意营造的语境显然有悖于语言的真实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词汇学习者的进程。自然语境指包含有目标字词的文字材料、以传递信息为交际目的的真实语境的句段,并非专门为教授某个目标字词而造出的。这种语境范围大小不一,提示多少不同,学生解读目标字词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它要求词汇学习者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足够的存储知识和初步的策略技巧。在这种语境中识别目标,字词虽然占用时间较多,但它激活了学生的原有存储知识,有利于推动词汇知识的内化和吸收(陆巧玲,2001)。在语言交际中,语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语境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也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心理语言学的词汇激活扩散模型在实验中证明了语义启动效应的存在(Collins&Loftus, 1975:407-428),为词汇语境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启动效应认为前一个词的加工对随后一个词的加工起促进作用,而且词汇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多维度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可有不同的词汇语义启动效应。

二、语境的特点

研究证实,利用语境学习词汇是词汇学习的主要途径。Sternberg (1987)概括性地把语境提示归结为八个类别:时间性提示、空间性提示、价值性提示、陈述性描述、提示功能性描述提示、因果功效性提示、归属性提示和等同性提示。它们全方位地展示了语境提示的属性和特点,为我们有效地寻找语境提示和充分地利用语境提示提供了依据。

目标字词在句段中出现的时机、频度是时间性提示的标识;空间性提示体现在目标字词在句段中出现的位置、或者可能出现的位置等相关提示中;而有关目标字词价值期望值、潜在价值或引发的效应等提示展现了目标字词的重要与否,是价值性提示。这些提示信息都是定位目标字词在句段中作用的参照。

另外一个提示源来自目标字词周围的句段。与目标字词特征相关的提示包括尺寸、形状、颜色、气味、感觉等方面,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目标字词的可能功用、动作施与、潜在用法等密切相关;如果提示是目标字词引发现象或结果的原因,或者是促使现象或结果的实施条件,它就属于因果、功效性提示;标明目标字词的种类归属是归属性提示;用近义词、同义词或反义词形式解释目标字词的提示自然在等同性提示之列。这些提示层次多,信息量大,对于目标字词意思的推断、明确和印证是必不可少的。

三、词汇语境的应用

词汇语境主要指词语的搭配。在英语词典中,许多词的词义都是由其同义词来解释的,所以很多学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同义词之间可以互相替换,但事实并非如此,比如:

(1) What a splendid beast the elephant is!

(2) Tigers and lions are brutes.

这两句话中的beast和brute是一对同义词,但是这两个句子中两个词是不能互换的,因为前者为中性词,而后者特别指野兽,强调凶残。因此在学习中,应该将两个或几个同义词放在适合它们的不同的语境中。词汇语境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区分多义词。英语中,很多词汇都有多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语境中其意义是不一样的。比如英语中ge一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这一词有150多种含义。一个词在与不同词搭配时,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意思。下面是就high和paper分别举例说明一个词与不同的词搭配时表达的不同意思:

(1) high road(大路)

(2) high tide(高潮)

(3) high spot(突发事件)

(4) high color(发红的颜色)

(5) high school(高中)

(6) high tea(傍晚茶)

(7) today’s paper(报纸)

(8) a white paper(政府文件)

(9) a sheet of paper(一张纸)

(10) paper tiger(纸老虎,外强中干者)

以上是两个词分别与不同的词搭配时表达的不同含义。词义受词汇语境的制约,词汇语境不同,词义也有区别。在学习中,如果把词汇放在词汇语境中,既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词汇用法和意义,又可以有效地扩大词汇量。

四、词汇在语境中的学习

词汇和语境是相互依存的。人们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获得准确的词义,把握语境在词汇学习和积累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借助语境推测词汇的概念意义

概念意义(也称作外延意义)是形成词汇的基本意义。我们认识一个生词首先要知道它的概念意义。李运新在《英汉语篇翻译》中指出,“一个词和词组,在词典里是孤立的,但一旦用于具体的语篇中,它就形成了整个语篇结构的一部分,与其它词语构成一个有机的编码系统,即上下文,并和特定的语境相关联。所以,词汇意义不是由词典决定的,而是由语境及上下文决定的”。通过语境及上下文,我们可以确定词义。

(二)利用语境领会词汇的内涵意义

词汇的内涵意义依附于外延意义,通常受到文化、经验、宗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词语的内涵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和社会意义等都与文化有关,是文化因素在词汇意义体系中的反映。由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不同,英汉语言中存在着大量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不对应的词语,只有结合其文化背景因素才能深刻理解其具体意义。以dragon为例,概念意义上,中国的“龙”和英美的dragon没有多大区别,但两个文化群体里的“龙”的文化意义却相差甚远。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繁荣和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则象征着危险和邪恶。

(三)利用语境理解词汇的语用意义

词汇的语用意义指的是语言运用者在一定的语用目的支配下,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以语境或上下文作为参照而赋予一个词的临时意义。准确判断词汇的语用意义是以语境为参照,离不开语境的。例如:

I have no outlook, but an uplook rather.My place in society was at the bottom.

我没有人生观,倒可以说有一种“上爬观”。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作者利用抽换前缀的方法,比照outlook,临时仿造出uplook,使之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刻揭示了说话人不满其所处的卑下地位,一心想从底层社会爬入上层社会的心理。英语中许多委婉语、幽默语的理解都要根据语境才能理解其语用意义。

(四)利用语境确定多义词义项

在英语词汇中,一个词语往往具有几个义项。在一个句子里,究竟使用其中的哪一义项,如果没有充分的语境,在理解上就会引起歧义。遇到生词查阅字典时,也需要根据该词所在的具体语境选取合适的词条。以英语单词“ground”为例:

1.The branch broke and fell to the ground.

2.The curtains have white flowers on a blue ground.

3.This ship grounded on a hidden sandbank.

在上面的三个例句中,例1的“ground”是名词,指“地面”。例2中的“ground”是名词,意为“底色,背景”。例3中的“ground”则为动词,指的是“搁浅”。

(五)利用语境消除歧义

歧义常常是由一词多义及同音异义词造成的。在一个不充分的语境下使用一个多义词常常会引起歧义。例如在“He is a hard man.”中,hard可以表示“努力的”、“用功的”,也可以表示“冷酷无情的”或“难对付的”。由于语境提供的条件不充分,所以读者很难判断它到底是什么含义。但是如果将原句改为“He is a hard man to deal with.”,读者就能很容易地断定它的意思是“难对付的”,从而不会引起歧义了。语法结构也会引起歧义。例如:I like Mary better than Jean.这个句子可有两种解释:“I like Mary better than I like Jean.”或“I like Mary better than Jean likes Mary.”我们只有结合语境才能消除歧义或者用“I like Mary better than Jean does.”或“I like Mary better than I like Jean.”使其意思明确。

结语

总之,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通过对语境的阐释,我们发现确定词汇基本意义时可以借词典,而领会词汇的其它意义却只能依赖对于语境的了解与把握。英语词汇学习中,词语含义的确定过程也就是言语活动参与者在不断变化的语境中相互作用的过程。只要留心词在语境中的运用,就能够促进深层词汇知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巧玲.词汇教学中的语境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6) :32-34.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248.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181-188.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5]何兆熊.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22.

[6]Nation, P.Learning vocabulary in lexical sets:Dangers and guidelines[J].TESOL Journal, 2000, (9) .

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第9篇

一、学号音标

音标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英语这样的拼音文字。学好音标对于拼读单词, 记忆单词都有莫大的益处。

目前的教学现状是许多临近毕业的初中生仍无法感知元音、辅音、音节、重读和拼读规则等语音知识和技巧, 以及对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意义。死记硬背单词, 用汉字标注英语单词读音的现象在学生的词汇学习中较为普遍, 语音教学中出现的此类现象也成为词汇的教学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涉及音标, 然而, 这些都是在课本的附加内容, 教材对音标的教学并没有系统的要求。这是和音标教学的重要地位不相符的。

另外, 八年级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的时候, 就涉及音节的概念。单音节和部分双音节单词的比较级加er, 最高级加est, 而部分双音节和多音节单词加more, the most。所以这时不懂音节的概念和区分, 就无法准确掌握这个语法规则了。

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教学中重视语音教学, 在七年级就系统地教学语音知识和拼读规则, 让学生能够看音标读单词, 根据音标来记忆单词。

二、学习构词法

在九年级课本的附录中有系统地讲述构词法的内容:合成法, 派生法和转化法。

由2个或2个以上的词合成一个新词, 这种构词法叫做合成法。比如复合名词class (班级) +room (房间) =classroom (教室) ;复合形容词world (世界) +wide (宽广的) =worldwide (全世界的) ;复合动词over (越过) +come (开始) =overcome (战胜, 克服) ;复合代词every (每个) +one (一个人) =everyone (每个人) ;复合副词whole (整个) -heartedly (心) =whole-heartedly (全心的) 。

派生法是指在一个单词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个词缀构成新词。加在单词前的词缀叫前缀, 加在单词后面的词缀叫后缀。常见的前缀有un-unimportant, unfriendly, unhappuy...常见的后缀有or/er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worker, farmer, teacher, singer, actor, visitor, director...

转化法是指一个单词由一种词类转换为另一种词类, 这种构词法称为转化法。单词转化后的意义往往与之前的意义联系密切。

比如, 名词转化为动词water (n.水) ———-water (v.浇水)

动词转化为名词look (v.看) ———look (n.看, 面容)

形容词转为动词slow (adj.慢的) ———slow (v.放慢) slow down

形容词转为名词cold (adj.寒冷的) ———cold (n.感冒)

这些构词法从七、八年级就可以适当讲解, 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规则。

除此之外, 另外要学生分清词语的词性。英语词汇可以分为名词, 代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介词, 连词等, 而不同的词性在句中是充当不同的成分。例如, 名词和代词可以充当主语或者是宾语, 表语, 动词可以充当谓语, 形容词充当表语或者定语。了解这些基本的语言规则, 对我们做题是很有帮助的。在平常记忆单词的过程也要有意归纳一个词的不同词性的写法。比如, 九年级unit 3学到succeed, 这是“成功”的动词形式。我们就应该同时复习成功的名词success, 形容词successful.学到die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记住death (n.死亡) dead (adj.死的) dying (动词的现在分词, 垂死的) 学到difference的时候, 我们可以记住different (adj) differently (adv.)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词多义。time一般表示时间, what time is it?have a good time, 而在八年级上册Unit 1中three times a week, 这时候time表示次数。hard可以表示努力study hard这时作为副词;而作为形容词可以表示“艰难的, 坚硬的”比如, a hard life, find it hard to do, a hard seat, 这就要求我们平常多做这方面的笔记。

三、发扬“三多精神”

曾经有个很火的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面, 男主角叫许三多, 他的名言是“不抛弃, 不放弃”。而我们在英语学习也要有“三多精神”:多动嘴, 多动眼, 多动笔。就是要多读, 多看, 多写多练, 包括多做题目, 多做笔记, 多写日记等。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 第10篇

1词汇的要素

词汇本身有四大要素:形式、语法内涵、搭配、语义。

形式指的是词汇的发音和拼写。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基础。这对任何语言来说都是一致的。儿童习得母语时, 都是先听说, 之后才接触到文字的书写与阅读。文字是有声语言的记录和延伸。词汇的形式要求学习者要准确而流畅地记忆, 这是词汇学习的基础。

语法内涵指词汇在语法框架内的含义。语法是一切语言的规则。语言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要靠词汇在语法的统一调度下排列出来。在学习或讲授某一词汇时, 我们需要考虑到其语法内涵, 如讲到动词, 我们就可能会考虑到此动词的过去时是否是规则变化 (go, went) 。若是学习某一名词, 则可能会想到这个名词是否有复数形式 (advice) , 是否其复数名词是规则变化 (sheep, sheep) 。同时学习几个意思相近的动词时, 就会自然联想到他们在用法搭配上是不是需要特殊学习 (look forward to doing, want to do, enjoy doing) 。不考虑词汇的语法内涵, 就根本不可能掌握词汇的用法, 也就只能将他们当做throw—away words, 即为了讲述某事而不得不出现, 以后再也不使用的词汇。如果这样学习词汇, 是很容易犯事倍功半的错误, 从而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

词汇搭配是一个非常容易理解的概念。世界上没有哪两种语言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的完全对应。汉语中的很多搭配习惯和英语是有很大区别的。举个拼音的“看”字为例子:汉语中看书、看电视、看朋友、看医生、看黑板可以一“看”了之, 在英语中则被演变为read a book, watch TV, visit a friend, see a doctor, look at the blackboard。而汉语中的赚钱、作决定、铺床、发噪声、煮咖啡中的动词在英语中却都被一个make全部搞定:make money, make decision, make one's bed, make a noise, make some coffee.英语中的词汇搭配是大量的, 除了动词与名词的搭配, 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动词与介词的搭配等也十分讲究, 不能随随便便地使用。由此可见, 对于词汇学习来说, 只知其形、其法是远远不够的。词汇不能孤立地学, 要与它的词义搭配一起。

最后要提到的是词汇的语义。语义包括词汇的外延和内涵。如果一个单词指代的对象为现实社会中的某物、某一行为或某一事件时, 这个单词就有其外延 (denotative) 含义了。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 词汇的外延很难做到完全吻合, 如汉语中的兄弟姐妹在英语中是找不到确切的翻译的, 英语中只有sister (姐妹) , brother (兄弟) , 这是因为在中华文化中, “长幼有序”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 而西方文化则对此并不十分在意。另外, 英语中海和湖是完全独立的概念和单词sea, lake, 而在瑞典语中, 海和湖都为sjo, 这是因为瑞典所处的地理位置中, 往往湖海相连, 不易区分湖海之间的确切分界。词汇的内涵 (connotative) 指的是语言使用者在选择某一词汇时是否理解该被赋予的感情色彩, 如ambitious这个单词既可指人野心勃勃、不可一世, 又可指人具有雄心壮志、有胆有识。在具体使用这类词汇时, 掌握其词义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由此可见, 在学习和讲授词汇时, 了解词汇本身的四大要素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掌握原文的含义, 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障碍。

2词汇学习策略

词汇学习并没有什么诀窍, 但仍然有规律可循。学习者只要根据自身情况, 在词汇学习中合理地运用一些策略, 找寻这些规律, 就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1 多方面调动自身潜能, 在愉快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外语初学者词汇量小, 对他们而言, 每个单词都是独立的、新鲜的、无规律可循的。这一时期往往会使许多学习者感到异常苦恼, 长时间的埋头死记, 却收效甚微。如果找不到解决办法, 就会使他们产生厌学的心理。加德纳 (Gardner) 在《多元智能》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根据他的研究, 人有多种智力, 每种智力都是独立的, 其中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运用自然智能。人的多种智能并不是均衡发展的, 大多有两种智能的发展超出其他智能, 如有的人在音乐智能方面很超前, 有的人则在视觉空间方面有突出的表现, 因此个体在学习中如果能及早发现自己在智能发展方面的倾向性, 则可以利用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优势, 提高学习效果。如空间视觉智能突出的人可以在初学时尽可能多地运用卡片、图片学习, 运动智能好的人则可以尝试TPR学习法, 即用身体动作解释单词的含义, 增强记忆。音乐节奏智能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词汇时先从韵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增强记忆效果。当学习者的词汇量积累到700~1000词时, 学习者就可以总结词汇中有规律性的东西了, 如前缀、后缀、动名词转化、形容词副词转化等等。词汇学习也就不再让人头脑发涨了。

2.2 联想记忆

每个单词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 它与其他的词汇会保持多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同一范畴词汇关系等。在学习中注意到词汇间的关系, 大量运用联想记忆, 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忆树”就是许多学习者常用的复习方法, 如在学习knowledge这个单词时, 学习者尽可能地brainstorm以往学过的单词, 无限地联想, 这样一来, 不仅复习了旧单词, 又训练了发散思维, 可谓一举两得。

比较和区分同义词、反义词、同一范畴的词也是我们巩固已有单词, 学习新词汇的一种重要方法, 比如学习到表示频率的副词时, 弄清楚always, all the time, constantly, never, at no time, sometimes, occasionally, frequently等词的区别和联系, 会使我们在运用这些词时避免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华章英语中的“Walk, Amble, Stroll”一书中, 更是将词义相近的词汇编为一个个word domain, 在一篇几百字的文章中, 出现20相近的词。如在talk domain中就根据文章的安排, 将whisper, murmur, grumble, shout, scream, yell, holler, chat, chatter, rattle on, bend one's ears等词展现在读者面前, 使读者在比较中品味, 在品味中分析, 在分析中学会运用。剑桥英语词汇学习系列也是在这种词义归类的思想指导下, 希望学习者运用联想记忆的方式, 愉快地学习英语词汇。

2.3 情境记忆

词汇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需要被用于具体的语篇之中, 与其他词语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与语言环境相关联。由此可见, 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是必须。通过语境和上下文, 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词汇, 词汇也才被真正地在我们的头脑中被激活。如business这个单词, 一般来讲它的含义为buying or selling;trade买卖, 贸易。He wants to be a doctor or go into business.他想当医生或经商。但在下面这个句子中business若仍被理解为与商业有关就大错特错了。I shall make it my business to find out who is responsible.我要查出是谁的责任。Business在这句话中应被理解为duty或者task。所以只有通过语境, 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单词在句中的确切含义, 才能掌握单词的外延意义。

3词汇学习中词典的作用

学习词汇要借助词典的帮助, 词典是英语学习的工具书, 同时也是英语学习的教科书。但是, 词典的选择和运用是讲求方法的。

学习或阅读过程中, 当我们对词义或词的用法不甚了解时, 词典能提供有关词汇的准确而精练的信息。词典可以将意义相关或字序相邻的词条逐一列出, 供我们对比学习。词典在被检索词条下摘录了名家名篇的精彩句子, 为词汇学习补充了更多鲜活的材料。

但是它就如腿疾患者手中的拐杖, 既是行路时的帮手, 又可能成为难以割舍的依赖。不要抱着词典去读书, 否则就永远扔不掉它。阅读中过多地查阅词典, 会影响我们流畅地理解篇章大意, 分散阅读者的注意力, 更破坏了对具体语境下独立分析文章和词句的能力的训练。选择词典, 首先要选择在专业领域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出版社。好的词典收词完整、释义权威、体例科学、例句丰富。如牛津出版社、朗文出版社, 它们出版的英语词典便是得到普遍赞誉, 与各国英语学习者共同成长的优秀词典。

其次要选双解词典或单语词典 (英英词典) 。对中国学习者来说, 汉语注解通俗易懂, 但远没有英语注解释义确切。阅读英语注解可以使我们了解英语词汇在意义和逻辑上的关系, 学习如何运用简洁而规范的句子去做描述或说明, 更重要的是利于学习者及早养成英语思考的习惯, 对学习英语是大有益处的。

4词汇中的文化内涵

词汇除了它所具有的直接意义, 更附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是文化沟通和交流, 人们在逢年过节时, 也喜欢挂红灯、穿红衣、贴红福以示庆贺。但在英语中red并不包含这些文化内涵, red—light district是指红灯区, in the red指财政赤字。再如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象征吉祥、权威、威严, 但在英语中dragon是怪兽, 代表邪恶, 令人讨厌。

因此, 文化内涵是词汇的重要特征, 也是词汇学习的重要内容。注重掌握词汇的文化内涵, 是学习词汇的有效方法。

5结语

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 除了应保持对细节学习材料的关注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外, 更应该注重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词汇学习有它的内在规律, 学习过程中并不只是词汇量的简单增加, 而是一个渐渐了解、渐渐纯熟、渐渐广博的不断积累和深入的过程。不要把英语词汇学习孤立在语言环境、文化环境之外, 学习中要充分考虑到词汇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 建立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锻炼英语思维能力, 进一步提高驾驭语言的综合能力。

摘要: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载体。在英语词汇学习过程中, 应保持对细节学习材料的关注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还应注重词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浅析 第11篇

关键字:英语词汇;认知;学习策略

一、浅谈英语词汇学习

词汇在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听、说、读、写、译。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结构”。

1、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词汇是交际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不仅要熟悉其形式和含义,掌握一个词的内在知识也是必要的。词汇习得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词汇量的大小决定着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质量。研究者给非英语母语者提出了一个建议,要想读懂一篇文章的90%到95%的内容,3000个词汇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想读书怡情,感受阅读之乐,阅读者至少应达到5000词汇量。一个词汇不仅要关注其核心,它所有的屈折变化形式及其衍生形式也不可忽视。

2、词汇学习的问题。在我国,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一种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而进步与成功只能说明人对知识有了较好的机械记忆。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必须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他们有时不得不想出一些办法来应对老师的听写。学生对词汇学习的观念不够执着,意志不够坚定,也不能把学到的词汇付诸实践,这些都是制约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障碍。

二、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在外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提高技能的具体行为、步骤或技术,这些词汇学习策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词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1、认知策略。认知是英语词汇学习最常用的策略之一。在认知策略中,新词汇的学习方法有三个步骤:初始处理、整合和激活,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首先,要学会使用目标语言的参考资料,如词典,百科全书或教科书。研究发现,词典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十分必要,而如词汇猜测,学习兴趣也是词汇学习的基本策略。通过对词汇学习者的调查,我们得知学习者还是倾向于使用字典来帮助他们学习词汇。

其次,重复,即反复运用词汇同样重要,学习者既可以公开实践,也可以无声练习。调查表明,学习者需要连续16次运用新单词,才能真正将其记住,而大多数学习者称,除非他们有更多接触英语环境的机会,否则他们不可能达到这种训练强度。

第三种方法是根据其属性或意义将单词进行分类。

第四种方法是利用视觉图像来理解或记忆新信息。

第五种方法是笔记法,即在听或读的时候写下关键字或缩写词或概念符号。

第六种方法是总结法,对新信息进行心理,口头或书面总结。

第七种方法是重组法。近年来,人们愈发意识到词汇教学与文化习得相结合的必要性。学习者应该把复杂的词汇,特别是摸不准的词汇放在上下文中进行学习和记忆。最后一种方法是翻译,这种方法是使用第一语言作为理解并产生外语的基础方法。

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进行识别和调节的行为,其具有执行功能。学习者可以使用元认知策略来控制和调节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及某个特定的学习活动。目前研究表明,我们的受试者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并不是很高,但专家指出,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越高,他们就越倾向于使用元认知策略。

第一种元认知的方法是先行组织,这是指预览含有主要思想和概念的材料,通过浏览文本进行先行组织的原则。

二是注意力分配原则,即预先决定要参加的学习任务,有目的进行,忽视其他无关紧要的影响。

第三个是选择性注意,这就是说通过扫读关键词或概念,提前决定对一些特定内容投入更多关注和精力,这个策略十分重要,任何学习者不可忽略。学习者应充分利用其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更有用,更有效或更频繁使用的词汇上,这种选择性注意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定期复习是元认知策略下最显著,最有效的策略。

3、社交情感策略。社会情感策略并不像其他两种策略一样频繁地被词汇学习者使用。这一现象与中国的独生子女家庭密切相关。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没有表现出丝毫同他人合作的兴趣及意向,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词汇学习是他们自己的记忆行为,认为词汇学习是一个单独进行的活动,因此他们不会就词汇学习所遇到的问题请教老师,如果遇到问题便求助于字典,甚至忽视。

事实上,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当然,学习者也应该努力寻找机会与英语母语者交流,这种交流至少能使学生更清楚地使用英语词汇,因为他们接触到了真实的英语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英语母语者对英语词汇使用的影响。

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都很重要,词汇知识逐步被确立为语言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适当的词汇表达出第二语言的内容,那么,无论学习者对语法多么精通,发音多么准确,这种语言在交流中也是毫无意义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建立英语学习者或在校学生詞汇学习的策略。对词汇广度知识和深度知识的牢固掌握,对英语学习者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调查英语学习者的词汇知识学习情况,帮助其有效的学习词汇,扩大词汇量,加深对词汇深度知识的掌握。在词汇学习策略的三个维度中,最为常用的是认知策略,其次是社会情感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认知策略中,应用和协作能够帮助预测词汇的性能和提高整体的英语水平。

英语词汇学知识在词汇习得中的运用 第12篇

词汇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英语词汇学主要研究英语的词汇, 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目前, 国内高校英语专业已普遍开设英语词汇学课程, 该课程成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 旨在使英语学习者能够比较深入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知识, 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词汇学是一门“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 英语词汇作为其研究对象的课程” (林承璋, 2012) 。国内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主要是由汪榕培、陆国强、林承璋、张维友、张韵斐等所编著的, 这些教材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其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词汇学的定义及其与其他学科分支的联系;词的来源;词的语义关系;词义的变化;词的构成;英语习语;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词典的类型和使用等。此外, 各种不同版本的教材都尽量使理论简洁化, 删除理论性较强、实用性较低的知识, 使语言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英语词汇学这门课程不仅重视基础理论知识, 而且强调实践。为此, 在英语学习中, 我们可以将词汇学中的理论知识贯彻到英语学习中, 更好地指导英语学习,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英语词汇学知识在词汇习得中的具体运用

1. 从形态学得到的启示

形态学 (morphology) 主要研究词的内在构造, 即词是如何构成的, 以及构词规律。词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一个词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词素构成。词素可以有不同的分类:自由词素和粘着词素, 实义词素和语法词素, 派生词素和曲折词素等。在英语学习中, 我们常常提到的词根、词缀等都属于词素的一种。通过对形态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英语单词;在阅读过程中, 可以通过对单词形态的分析, 猜测单词词义。例如, 词deforestation共有四个词素构成de-, forest, -tate和-ion, 其中de-是前缀, -tate和-ion是后缀, forest是词根, 了解词的构成, 我们就可以猜测词的意思是“砍伐森林, 采伐森林”;反过来, 我们也可以根据词的构成记忆单词, 这样不仅容易记住生词, 而且不容易遗忘。此外, 我们能根据形态学的知识自己创造新词。中国人在起英文名字时常常自创单词。例如汉字“冯”, 作姓氏时, 有人将其翻译为dihorse, 主要是根据英语词缀的意思来翻译的。虽然这一造词法不一定能被广泛接受, 但它的确形象化, 比较容易被人记住。

2. 从语义关系得到的启示

词的语义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同义关系 (synonymy) 、反义关系 (antonymy) 、同形或同音异义关系 (homonymy) 和上下义关系 (hyponymy) 。通过学习词的语义关系, 再结合具体的语境 (context) , 在不使用字典的情况下, 可以准确地猜出词义。例如:“It was a spring without voice.On the mornings that had once throbbed with the dawn chorus of robins, catbirds, doves, jays, wrens, and scores of other bird voices there was now no sound;only silence lay over the fields and woods and marsh.”在这段话中, 词robins, catbirds, jays和wrens都是生词, 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词义。这句话中的连词and表明前后句应该是并列关系, 再者robins, catbirds, jays, wrens和doves也属于并列关系, 结合后半句“scores of other bird voices”我们可以猜出robins, catbirds, jays, wrens应该都是鸟的名字, 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

此外, 部分教材还列举了词的意义的主要类型:语法意义、词汇意义、概念意义、联系意义 (包括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情感意义和搭配意义) 等。这些不同的意义类型, 对英语阅读和翻译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 我们以词的情感意义为例, 进行详细说明 (如下表) :

3. 从词源学得到的启示

学习一门语言, 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 而且要了解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因此,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常常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和一些词的来源, 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语言。

根据词的来源, 词可以分为本族语词和外来词或者借词。据统计, 本族语词仅占20%左右, 而约80%左右的英语词汇都是外来词。这些外来词主要来自斯堪的纳维亚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 还有少数外来词来自意大利语、德语、汉语等。本文以法语为例, 介绍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英国和法国一衣带水, 两国的交往历史悠久。尤其是诺曼底登陆后, 有大量的法语词汇流入英国, 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古英语时期, 来自法语的外来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和管理方面, 如administration, government, parliament, author ity等; (2) 宗教方面, 如religion, prayer, clerk, theology等; (3) 法律方面, 如arrest, crime, justice, pledge等; (4) 军事方面, 如arms, captain, army, spy等; (5) 时尚和食物方面, 如bacon, beef, biscuits, diamond, dress等; (6) 艺术和文学方面, 如beauty, image, painting, color等。

此外, 英语中一些词汇是从专有名词变成普通名词, 如人名 (包括科学家、发明者的姓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历史人物等) 、地名 (如地方名和国家名称等) 、影片名、商标名等。对这些词进行词源研究, 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4. 从词义变化得到的启示

词义的变化是语言的普遍特征。现代英语词汇的发展主要有三种途径:借词 (borrowings) , 创词 (creation) 和词义变化 (semantic change) 。词义变化的原因既有语言内部的原因, 也有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内部的原因主要是由外来词引起的, 外来词的引进导致了本族语词意义的改变;其次, 是由于词语的简化, 原有词组简化为一个词, daily有“日报”的意思, 是来源于“daily newspaper”。语言外部的原因主要包括:历史的原因, 社会的原因 (如性别歧视、种族情绪、社会价值观改变等) , 心理的原因等。语义变化的趋势主要有词义的扩大 (extension of meaning) 、词义的缩小 (narrowing of meaning) 、词义的升格 (elevation of meaning) 和词义的降格 (degradation of meaning) 。

不论在词汇的学习过程中, 还是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都应该灵活理解词义, 不能死记词的基本意, 而应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加以理解。

三、结论

在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 应将词汇学相关理论如词的构成、词的语义关系、词源和词义变化等贯彻运用到词汇习得中, 更好地指导词汇的理解、记忆、掌握和运用, 实现真正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2]林承璋.英语词汇学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3]汪榕培, 王之江.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超越社会下一篇:建设我国公共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