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模式范文

2024-05-06

编译模式范文(精选9篇)

编译模式 第1篇

"混合分层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 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模式。即运用幻灯投影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师单一讲授方式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学生带动学生学习相结合等方式 (2) , 将整个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多个层次进行, 以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升学生理解力,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

1. 特点

1) 多样性

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 又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 (CAI课件等) , 还有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 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生动、灵活, 而不至于单调、枯燥。

2) 疑惑驱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带着疑问去听课,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 分层性

在教学过程中, 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了四层, 理论引入层、理论精讲层、实践层、提升层。循序渐进, 由疑问的引入到教师实例解惑到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解惑, 使得学生互相促进, 互相交流, 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 拓展其知识范围。

2. 具体实施过程

1) 明确教学重难点, 引入疑问

编译原理课程较偏重理论性, 满篇都是图、集合、符号、形式语言理论、自动机理论,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有时看编译原理书就像看天书, 学生最多的话是"看不懂", "不知道什么意思", "干嘛用的呀", 等等一堆问题。

因此每堂课一开始, 首先利用学生最用心听课的时段 (大概是一开始上课的10分钟) , 采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此时均采用的是书本上的专业术语, 学生听的不太明白, 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疑问果", 但由于他们一开始注意听了, 就总想听明白老师说的到底是什么。通过引入的专业术语及产生的疑惑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逐层展开介绍本堂课的教学内容 (大概用30到40分钟) , 在此时教师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 如结合学生经常在程序编写过程中遇到的错误问题进行讲解, 通过一些通俗的语言来讲解书本上的专业知识,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使得他们的"疑问果"解开了一层。

2) 引入实例, 解开疑问

在前一阶段的理论学习中, 学生只是对具体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了解了一个大致轮廓, 大多数同学的脑子里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因此在第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主要采用"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 利用黑板讲解一些具体的实例, 如利用C语言中标识符的规则讲解词法分析程序算法的实现、C语言中赋值语句的形成讲解语法分析程序算法的实现等等。在这里由于用的是黑板而不是幻灯, 从而给学生留有了一定的自我思考的时间, 将学生的"被动吸收"变为了"主动接受"。

同时在每一章课程结束之前, 请一些学生 (包括对知识理解差的和理解好的) 对本章内容进行小结, 如本章在整个编译原理中的地位, 实现等等。通过多媒体式的理论、黑板式的实例、学生自己的理解三者结合形成的产物--学生自己的章后小结, 从而以混合分层式教学带动学生, 以学生互助学习的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潜力。

3) 动手实践, 加深理解

第三阶段实践阶段, 按照课时设置,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安排时间开设实验。实验内容以设计型为主, 要求每位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理论内容, 在规定的设计时间内, 按照具体的要求, 自己动手编写一些算法的实现等等, 如某些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的实现等, 从而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加深理解, 巩固知识, 真正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库里的知识。

4) 增加难度, 拓展思维

第四阶段提升阶段, 在实践过程中, 对于兴趣较高、动手能力较强的部分学生, 若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前完成了所要求的程序, 则对这部分学生增加程序的难度, 提高要求, 从而使这部分学生能充分的理解编译原理课程的整体内容, 及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最后, 为了督促每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与学生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 检查每位学生的实践结果, 不光是程序实现中的问题, 还有算法内容的掌握、与其他课程关系的理解及编译原理内容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学生的掌握不光只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

3. 结束语

笔者在编译原理课程的教授过程中, 多次运用了这种"混合分层式"教学模式, 往往学到最后学生对我说的最多的话是"老师我弄明白了", "老师现在看看感觉不太难了"等等, 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 他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但在该模式的教学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于我们的共同努力。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 对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混合分层式”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光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同时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编译原理教学,混合分层式,应用初探

参考文献

[1].白媛, 张兴."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阶梯化教学研究.计算机教育,

[2].徐晓林, 陆虹.混合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基础"中的实践.计算机教育, 2007, (10)

编译原理 学习心得 第2篇

《编译原理》课程学习心得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正如教材

第一章的引论所述,“编译程序是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一个编译程序就是一个语言翻译程序,语言翻译程序把一种语言(源语言)书写的程序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言)的等价程序”。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觉得编译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从文法和语言的概念到LL(1)文法和LR(0)文法的分析,几乎都是对具体问题的抽象。因而,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我们后期学习具体文法的分析方法时,对于文法的概念不够清晰,影响了上课的效率,知道老师再次给我们讲解了文法等基础的知识点,我们才慢慢掌握后面所学的LL(1)文法等,也发现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此外,这门课程的课时被安排得很少,一周只有一次,这样很不利于我们对这门重要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但是我觉得我们很幸运,因为老师在有限的课程中尽量将知识点以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给我们讲解,教我们用简单的方法理解记忆不同的知识,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无论课上或是课外,老师一直是不厌其烦,甚至利用课余时间为我们讲解重要的难题。

周立波编译实践与编译思想研究 第3篇

一、周立波的主要编译活动

1. 主要翻译活动。

虽然周先生从未踏出国门, 而且在大学就读的是经济学, 但由于周先生在学习阶段从未放弃对文学的兴趣, 并长期坚持刻苦学习英语, 致使英语水平逐渐达到能够翻译外国作品的程度。皮尔尼阿克 (苏联) 的《北极光》是周先生翻译的第一部小说, 1930年被载入上海《摩登月刊》第一期。其后, 由于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革命互济会”, 跟进步同学去校外参加“飞行集会”, 散发革命传单, 被学校发现而被开除。开除后因找不到革命组织的关系, 生活无着, 只得回益阳老家暂住。

1931年5月, 与经表哥介绍的周扬合作翻译了苏联作家顾米列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大学生的私生活》 (英文本, 原名《狗胡同》) 。他们将译稿卖给上海现代书局, 该书于1932年1月出版。

1935至1937年是周立波先生翻译的辉煌时期, 翻译的著作多达九部, 涉猎范围广, 多是大家之作。按年份统计, 在1935年就有五部, 分别为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驰名的跳蛙》, 连载于2月7日的上海《申报》副刊《自由谈》;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论戏剧中的言语》;7月28日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发表洛巴多的著名小说《贵客》;9月17日至9月23日翻译的詹姆斯·乔易斯的小说《寄宿舍》, 连载于《申报》副刊《自由谈》;12月, 在上海《大晚报》副刊《火炬》上刊登的美国作家辛克莱的译著《上书罗斯福总统》。其后, 在1936年, 翻译了两篇论文 (美国帕索斯著作《美国计划:它的兴起和衰落》、苏联吉尔波丁的《多勃洛留波夫诞生百年纪念》) 、一部散文 (美国约翰·多斯·柏索斯的《西班牙游记》) 和两部小说 (苏联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和俄国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 。

在周立波的翻译活动中, 最具特别意义而且对周立波后来的创作尤其有影响的作品当属他翻译的苏联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和捷克作家基希的报告文学集《秘密的中国》。

《被开垦的处女地》主要介绍了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苦难过程。1935年, 中国抗战进行得如火如荼, 中华民众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为唤醒大众的民族意识, 在周扬、杨骚、林徐等朋友的的帮助下, 周立波着手翻译《被开垦的处女地》。但由于当时在左联中工作繁琐、责任大, 同时为了自身安全, 《被开垦的处女地》只翻译了三万多字就被迫停止。自此相当长一段时间搁笔。1936年7月后, 周立波才又开始着手, 9月末基本译完全书, 并对原来的三万字的旧译进行了整理修改, 10月份进行全文校改。1936年11月生活书店出版了此书。

基希是当时在世界上都比较有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家。“九一八”事变后他曾来到中国, 写了报告文学集《秘密的中国》。该书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上海、北京、南京三处为背景, 从一个外国记者的视角, 勾勒出一幅幅旧中国社会现状, 这中间有帝国主义军火贸易的残暴嘴脸、旧上海黑帮势力的惨无人道、黄包车夫等底层群众的生存状况, 真实地反映了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下的旧中国现象。在当时周立波对《秘密的中国》的翻译不仅让更多中国人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更全面的认识了中国, 还激发更多的爱国人士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在这之后, 又陆续翻译了亚历山德洛夫的《歌曲在苏联红军中》、斯帕斯基的《为什么莎士比亚为苏联人民所珍爱》等众多作品。纵观周立波先生的一生, 从国别来看, 周立波编译苏联的作品最多。从题材来看, 首先小说数量最多, 其次是论文。

2. 主要编辑活动。周先生不仅在翻译中贡献突出, 在编辑活动中亦独树一帜。现对周立波在编辑活动方面的成就作简要介绍。

1935年1月, 周立波先生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之后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中, 并开始了文学革命活动。入党不久后就参与左联的领导工作, 负责编辑左联秘密会刊, 并任《时事新报》副刊《每周文学》编辑。转战上海后又负责编辑过《文学界》、《光明》等月刊。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 抗日战争爆发, 周立波奔赴华北抗日前线担任战地记者, 积极参加抗日工作。1938年冬转战湖南沅陵, 在沅陵参与领导地下党工作, 并参与编辑《抗战日报》。1939年5月他被周恩来调到桂林负责担任《救亡日报》的编辑。1944年任《解放日报》社副刊部副部长并主编文艺副刊。

1945年, 中国八年抗战取得胜利, 日本侵略军投降, 周立波随后担任中原军区《七七日报》和《中原日报》社副社长。1946年后被调往东北参加土地改革运动, 主要活动在松江等地, 负责编辑《松江农民报》。1948年调任东北文协《文学战线》的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又兼任《人民文学》编委和《湖南文学》主编, 并且参与了《解放了的中国》影片的拍摄, 并凭借此片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

从周立波的编辑实践来看, 他主要从事报刊的编辑工作, 编辑的内容都紧跟时代步伐, 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

二、周立波主要编译思想

1. 以编译活动为手段反映社会现实, 激励和教育国民。

周立波处于30年代民族危亡之际, 作为一位爱国者兼文学爱好者, 他自然更多地肩负起作为革命文学家的使命。无论是他的编译作品《秘密的中国》, 还是他编译的《被开垦的处女地》, 都意在通过文字的描述激发民众, 在思想上引起民众的情感共鸣, 引导抗战思想趋势。《秘密的中国》一书的《译后附记》中周立波写道:校完这本书, 正是北平、天津相继沦亡的时候, 这真使人悲痛, 这伤痛不会长久的。我们会赶走日寇, 收复所有失地。这充分证明了周立波不为名利, 只为激励唤醒国民的编辑行为。

2. 编译者选材要慎重。

作为一名编译者, 如果不恪守本职, 在编译过程中胡乱选材或者所选题材与当时国情社会现状不符, 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的宣传效果, 而且有时候会事与愿违。对这一点周先生深有体会。其中, 最好的例子就是周立波翻译的捷克作家基希的报告文学集《秘密的中国》。《秘密的中国》原著描写了当时中国人民所处的境况。在山河沦陷国土丧失的悲惨情况下, 身为一名外国人, 基希的这种理解和同情很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 激发民众抵抗日寇、恢复山河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情况之下, 周立波先生不辞劳苦, 夜以继日的翻译出此著作, 在当时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编译者必须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

周立波编译的原版作品涉及美国、苏联、德国等多个国家, 由此可见, 没有良好的外语学习和驾驭能力, 是绝不能编译出好作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 周立波的这种能力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甚至没有他人指导, 而是长期坚持自学, 以一种夜以继日的精神学习英文才达到了当时的翻译能力。即使后来在被捕入狱后, 生活很苦, 也没有放弃对英语的学习。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成就了日后的周立波。

4. 编译的作品要用大众看得懂的、熟悉的平民语言。

首先, 他选择了贴近大众的传播策略, 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松江农民报》的创办, 用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事, 不要担心害怕文采不好。其次, 为了使报纸在最大程度上贴近农民, 秉承农民老太都能读懂的原则, 常常是先把稿件拿着读给农村里的老爷老太听一遍, 确保老人们都能听懂, 然后才继续校稿。《松江农民报》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在报纸形式上摒弃冗长繁杂的报道模式, 多以短小精悍见长, 并适当配以图画, 整个版面看上去丰富多彩, 大大的吸引读者兴趣。多方面的综合努力促使《松江农民报》获得较大的受众关注率。

5. 编辑要做识人才的伯乐。

他说编译工作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编者自己较好的编译能力, 更是要在编译中不断发现培养身边的新人, 随时挑选具有潜力的新人, 加强培育和辅导, 并对比较优秀的新作推许和评议, 充分做好一位会识“千里马”的伯乐。只有编者自己甘愿做一名“伯乐”, 才能更好地推动编辑事业的不断向前。

6. 编辑要走到群众中间才能做好编辑工作, 才能出好作品。

真正的优秀作品不是来自于流光溢彩的上流城市, 而是贴近民众。周立波长期扎根农村, 取材农村, 以农民生活为题材, 他那些描写农村生活的优秀作品如《暴风骤雨》、《山乡巨变》均来自于对身边农村现实的描写, 有声有色, 真实的反映社会问题, 成为时代的精品。

作为当代著名的文学大家, 周立波的文学作品对当时的抗战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但周立波的编译作品和编译思想, 世人研究甚少。1982年胡光凡、李华盛合著的《周立波生平年表》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周立波的生平, 但对周立波的编辑思想介绍不详, 本文针对其编译活动作了浅显的尝试,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 欢迎批评斧正。

参考文献

[1]金振林.听巴金笑谈周立波[J].档案时空, 2006 (9) .

[2]曲筱鸥.周立波文学创作研究综述[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3]魏宏瑞.周立波短篇小说创作考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10 (3) .

编译原理学习心得 第4篇

从联系最紧密的操作系统来说吧,你写多线程/多进程的程序就得和操作系统的知识打交道。写多线程得加锁吧,临界区、死锁的四个条件之类的标准的操作系统的内容吧(不得不吐槽一下,某国内一线电商干了三年的程序猿,写多线程居然不知道加锁,也是醉了)。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什么管道、socket、共享内存等,这也是操作系统的内容吧。文件系统,这也是经常要打交道的东西。还有内存什么的,你做 Android 开发,这些里边有很多东西都在系统层面被封装好了,但是你要是不知道原理,一旦出了错根本无从调试,况且你该不会打算写一辈子写 Android 就是填逻辑吧。

然后,是编译原理,普通的程序猿是接触不到编译器或者虚拟机的开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编译原理就用不到。说个最常见的读取配置文件,只要你的配置文件有自定义的语法,你就要用编译原理的东西。还有类似于自动生成代码啦、正则表达式啦这些都算是编译原理的内容。你既然是写 Java 的不了解虚拟机怎么可以,最基本的字节码总是需要能看懂的吧,分析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字节码还是很有用的。

最后,是计算机原理,如果只是做应用开发的话计算机原理其实不必要掌握的多深入,但是一些基本的概念还是要清楚的。比如 寄存器、缓存、中断什么的,关键的时候可以帮助你调试。在一些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场合,也是很有作用的。此外,学了计算机组成基本上汇编差不多能够看懂了吧,这个对于优化代码、查错、反汇编还是很有用的。

编译模式 第5篇

笔者在十多年编辑和翻译工作实践中, 深切感受到:无论是作为译者还是编者、无论是双语编辑还是译著编辑, 都离不开处理好编辑和翻译的关系。作为译者, 总要适时适当地采用好“编译”这种翻译形式, 作为编者, 更要时时处理好与译者、译品的编辑关系 (把他们纳入编辑对象和编辑过程) 。当笔者自觉强化“编-译”意识时, 发现业界既有的“编-译”观念是很有局限的、有些则是混乱的。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时[1], 笔者意识到, 作为文化建设主阵地的新闻出版业必须实行全领域全过程的转型发展, 作为新闻出版业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变革发展, 作为编辑工作主体的编辑工作者更应当顺应时代潮流,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主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十分关注并自觉参与到这场文化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来。尤其是作为双语编辑 (含译著编辑, 下同) , 更承担着双重的时代重任:既要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又要尽力参与文化走出去工程。因此, 强化编辑意识、确立科学的编译观念, 真正从整体上把握和处置好编辑和翻译的关系, 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笔者发表《转变旧编译观念、推动跨文化建设》一文[2], 对此作了初次的“实践感悟和理性思考”。经过这段时间的整理, 觉得有必要再次把编译观及其转变的问题, 向业界作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

1 旧有编译观必须实施转变——译界编译观及其局限性

本文所说的编译, 采用了《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编译就是编辑和翻译 (参见修订本1999:75) 。并认为编译观乃是关于编辑和翻译相互关系的科学认知和思想观念。所谓旧有编译观, 则是指作为翻译界共识、被翻译界沿用的那种编译定义和观念:即把编译认定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和方法 (参见《中国翻译辞典》1995:45) 。

在译界编译观视角下, 编译的定义和观念显然是被单向化、局部化了——编译关系被局限在单一视角、局部范围之内, 仅仅作为如何处理原作的一种翻译方式方法。在这种编译观看来, 编译乃是有别于全译和摘译等方式, 是把编辑的部分功能吸纳到翻译行为之中, 从读者的特殊诉求出发, 摄取原作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编辑加工, 然后开展翻译活动。采用这种翻译方式, 固然需要忠实地再现原作的中心内容和要点, 但并非像全译那样只字不漏地翻译全文。当然它也必须做到保持原作内容的相对完整性, 而不能像摘译那样只依一定需要摘取部分有关内容进行翻译[3]。

翻译界运用这种编译观指导工作, 的确具有明显的优点, 例如:它能适用于翻译的各种领域、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原作;对于读者来说, 经编译后的作品往往较为简洁、较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等等。但从对于编辑和翻译全面关系的认知和处理来说, 译界的这种编译观, 却是简单的、单方面的——只是编辑服务于翻译需要、不完整准确的——不顾其他的更多关系内容、也是单向线性的——虽然行为顺序上是编在译前, 可在份量比例上是译大于编 (翻译的内容和工作份量大于编辑的写作加工份量) , 主导作用更是译主导编, 毫无跟编辑相互作用的关系内容。用系统科学语言来说, 这种旧有的对编译关系的观点, 只承认把编辑夹杂到翻译系统之中, 而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反映编辑和翻译之间全面整体关系的“全要素”编译系统 (至多也只能形成“偏要素型”的编译系统) 。

非常明显, 如果在编辑工作中不加思索地接受这种编译观、默认这种编译观来指导双语编辑活动, 那么, 它对于双语编辑主体性的实现、编辑力的解放、对编译系统要素、结构、功能、环境的认知和处置, 对编译系统的运行过程优化、对编译质量的保证……都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和伤害。

2 转变编译观首先必须转换视角——编者编译观简述

2.1 在现时代, 编辑们都会面对编辑和翻译的关系问题, 因为即使所编的期刊读者都是中国人, 在全球化背景下, 也要主动为跨文化交流构筑好一座语言桥梁。为此, 作为编辑总是要求翻译提供好的译稿——原作有学术性、译者有相应的学术修养、文化了解和“写世界的能力”[4]。以笔者所在的《国际城市规划》杂志来说, 作为中国规划界一本核心期刊, 搭建了中外交流的一个渠道。很多文章都是邀请国外专家专门为杂志撰写的论文, 并请业界有经验的学者来翻译, 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2 科技期刊的编译工作, 不仅是译者的劳动成果, 也有编者的编辑、校对、审查、文字加工的辛勤耕耘[5];译者的作品需要编辑根据原文进行意义上的审校、格式的调整以及语句的通顺。这一道工序是非常重要也是艰苦的过程。

2.3 编译的本质特征是编辑和翻译像一对连体的孪生兄弟, 在编译活动中形影不离, 缺一不成其为编译, 但作为翻译形式的编译和翻译行为之外的编辑, 其中的“编”是有所不同的, 此“编”不是彼“编”[6]。前文所说, 作为翻译形式的编译是根据主题思想, 对外文资料进行整理加工, 以翻译为主, 但不是逐字逐句的忠实原文;而翻译行为之外的编辑, 是要对照外文来审读译文的精确和语句, 一般来说, 译文的质量不会太差, 编辑人员不需要再做原始的翻译工作。

2.4 编辑在处理科技译稿中起着重要作用, 表现在组、选、编、审、译、校等许多方面[7,8]。以《国际城市规划》为例, 在组稿阶段就邀请国外院校的人士来提出和组织对国内读者来说非常感兴趣的主题文章, 并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来邀请相关从业人员翻译, 然后编辑部进行编审校译等工作, 最终汇集成专辑。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一到两年的漫长过程, 以确保稿件的质量。

2.5 从外文翻译成中文的书稿, 必须在选题阶段就要妥善好原作、翻译和编辑的关系, 然后由编者选择译者、组织试译 (或多译者合译) , 之后还要对译稿进行审查等编辑工作[9]。编辑在做此项工作时, 会跟作者和译者进行沟通, 协调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等拿到译稿后, 编辑会按照原文进行细致的审校工作。

2.6 编辑团队对译者交来的初稿要进行精雕细琢、倾力打造, 解决好译稿中的译文忠于原作、“硬译”痕迹明显、一词多译、正文与注释不匹配等问题[10]。由于《国际城市规划》杂志所刊登的文章理论性较强, 在翻译时难免出现“诠释”原文和用词不恰当等现象。这就要求编辑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语言的把握能力, 仔细推敲译文中的不合理之处, 并对照原文修改。

2.7 编辑翻译类图书或论文, 编者不仅要有处理译作的基本功和技巧, 更要从整体上做好编辑审稿工作, 包括以审读中文为主的编辑加工、以对照英文逐句推敲考证对错的校订、实施以减少差错为目的程序和技巧以及有效组织译者配合编辑工作[11]。笔者在编辑过程中, 经常会碰到译文语焉不详, 原文也含糊不清的状况, 这时就要与译者甚至是原文作者联系, 请他们详加审读后给出意见, 并据此修正, 提高译文的准确性。

2.8 翻译和双语编辑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和桥梁。好的双语编辑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因素, 着力掌握好翻译度、剪裁和补偿度, 以应对翻译过程中的信息耗散和可译不可译问题[12]。笔者在实践过程中, 也常常遇到根据版面对译文进行裁剪或增添的情况, 这也是在与译者进行沟通的基础上做出的, 宗旨还是一个, 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精髓。

2.9 编辑作为委托人通常要参与一部译作成功的全过程, 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最终的译文会在很大程度上受编辑的影响。在编译过程中, 编者要和译者经常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以便明确编辑出版译作的目的、对译作的选择和对译者的要求[13]。笔者认为, 编辑和译者要形成“朋友”关系, 在学术知识上互为帮助和提高, 在“磨合”后形成良性的互动。

从上述摘编可以看到, 编辑界并无集中体现编辑视野的、明晰的编译观。从编者分散模糊的编译观到形成编辑界集中的清晰的编译观, 还要做许多努力。据此, 直接的推论似乎应当呼吁编辑界共同努力, 尽快创立自身的、表现编辑视野的编译观。但笔者感悟、思考的结果和认知的行动定位恰恰并非如此, 而是朝向构建全新的、多维整体的科学编译观。

3 构建科学编译观必须转换范式——全新的、多维整体的编译观探索

范式 (Paradigm) 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 (Thomas Kuhn) 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 中系统阐述的, 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的集合。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 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15]

在库恩的范式论中, 范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论体系, 范式的突破导致科学革命, 从而使科学获得一个全新的面貌。可见, 学术范式不是别的, 就是看待研究对象的基本意向和特定方式, 它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对象, 把对象看成什么, 在对象中看到什么、忽视什么, 什么该被研究、什么问题该被提出、解释答案遵循什么规则。一个稳定的范式如果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适当方式, 它就会变弱, 从而出现范式转移 (Paradigm Shift) ——就是新的概念系统, 科学发展据此对某一知识和活动领域采取全新的和变化了的思维方式和考察维度。[16]

在笔者看来, 双语编辑遇到的编辑和翻译关系, 已经紧密到自成独特关系整体的程度, 并呈现出多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所谓全新的编译观, 应该是能反映编辑和翻译关系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观念。在这种观念看来, 编译既然是编辑和翻译的系统关系及其整体形态, 那么, 旧有的译界的编辑观只不过是它的单维的局部的反映而已。同理, 如果我们把转变旧有编译观的目标定在转换视角——梳理出编界的编译观, 即确立起集中、明晰的编辑界自身视野中的编译观——以编辑行为为主导、把翻译纳入编辑系统之内……, 这样做, 虽然直接、具体、便于业务操作, 对双语编辑的特定行为导向也直观、有利, 但最终的结果, 相比于翻译界那种以翻译行为为主导、把编辑纳入翻译系统之内的旧有编译观, 并无实质上的观念创新和提升, 因为两者采用的都是单维度、单导向、以编译之间的局部关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维方式和构筑方法, 如果说观念有些转变, 也仅仅发生在从旧有的某个单一维度、单一导向、局部反映转向了又一个单维度、单导向、局部反映而已。与之不同的做法是:只有真正转变思维方式, 才能彻底转变编译观念;只有客观的、多维的、整体的思维方式, 才能站在编译关系整体的高度, 多维度、全面准确地考察、研究和把握这种关系整体形态;也才能理性地揭示编译关系的本质和规律, 真正转变为有的编译观, 构建出现时代多维度的整体编译观。

显然, 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而且只靠视角的转换 (从译者视角转向编者视角) 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提升到范式转换, 才有可能加以完成。例如运用矛盾辩证法, 研究编译行为中已经呈现的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独立与关联、局部与整体、静态与动态、对立和统一以及它们统一成整体的方向、互相转化的条件等, 揭示矛盾规律, 形成矛盾整体编译观, 运用系统科学思想, 研究已经呈现的编译系统性、编译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编译系统的生态环境、编译系统的三体 (主体、中介体、客体) 关系、多元子系统、编译系统的运行过程及其优化, 揭示系统规律, 构建系统整体编译观;运用交叉科学方法, 研究已呈现的编译关系交叉性、交叉编译行为、交叉编译管理、交叉编译方法、交叉编译效益、避免交叉负效应的技巧……, 揭示交叉规律, 探索交叉整体编译观, 等等。

4 结束语

编译原理教学方法初探 第6篇

编译原理是一门研究设计和构造编译程序原理和方法的课程, 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编译程序也是复杂的系统软件, 因而就给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和困惑。笔者结合当前编译原理教学现状和本人的一些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几点设想。

编译原理的教学现状

编译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太抽象, 理论性较强[1], 对于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与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是难教。根据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 “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在教与学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 主要的原因由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编译原理”课程作为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 内容抽象, 理论性强, 而且对前面所学的相关计算机基础课依赖性大, 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基础和学习积极性, 而课程本身的理解困难和抽象, 也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了畏惧心理, 尤其是学生掌握这门课程感到很吃力, 产生所学的内容与他们实际的需要有较大的距离。认识上的偏差, 使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情绪, 同时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其次, 编译原理实验环节比较薄弱。由于缺少实践过程, 学生的学习仅局限于书本, 碰到不理解的问题虽经过老师的讲解, 但对知识的理解仍是一知半解, 缺少去验证书本上的知识和自己动手去实验的过程。最后, 教学手段单一、理论与实际脱节。由于课程自身技术的原因, 使得许多现代教学手段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

关于编译原理课程理论教学的几点建议

(1) 鼓励学生打好基础, 掌握好与该课程相关的前期课程的知识。这些课程中最主要的有:《C语言》、《汇编语言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方法》等。如果这些基础的计算机知识都没有掌握好, 就要学好编译原理是不可能的。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尽量保持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先进性。国内外编译原理教材多种多样, 比较著名的有由美国Kenneth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编译原理及实践》以及由张素琴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编译原理 (第2版) 》, 这些教材都可作为面向计算机科学研究方向的综合性大学教材和面向计算机应用方向的工科院校教材。教材的多种多样为学习提供了多种选择机会, 但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材, 同时注意编译原理的及时更新性和发展性。一本切合实际好的教材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3) 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根据“编译原理”这门专业课程的特点, 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才能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2]。在上课之前先了解学生以往所学的计算机相关课程, 帮助他们分析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知识的体系结构, 让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有足够的了解, 肯定他们自己所具有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编译原理”课程的专业特点, 知道以他们已经掌握的计算机知识, 有足够的能力学习掌握“编译原理”这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课堂和实

冯向萍

验, 不断灌输上述观念, 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建立信心, 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去学习。

(4) 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 精心制作电子课件, 开展多媒体教学。“编译原理”课程的内容抽象, 知识点多, 信息量大。文中有大量分析表和关系表的文字叙述,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 必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图表的绘制和文字的书写上, 从而影响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 教师应精心编排和制作教学用电子幻灯片。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 比如像词法分析, 语法分析的相关内容应将分析过程和思路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示出来, 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同时, 结合板书灵活、可以随机应变, 的特点, 在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编译原理实验教学几点看法

编译原理实验是大多数学校教学的薄弱环节。其原因: (1) 学生、教师不重视实验; (2) 教师、学生对编译程序的代码不熟悉。

(1) 独立设立实验课。编译原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实践学习编译原理的知识应该是最佳途径。独立设实验课, 就是实验教学不再依附于理论教学。它独立开课, 独立考核, 形成标准的编译原理实验教学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 单独设定学分, 规定计划实验学时。按照大纲, 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内容。将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科学分配。学生可以通过验证性实验, 掌握编译程序的基本原理。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编译原理的兴趣和热情。

(2) 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教师简明扼要地讲授实验理论知识、实验目的、实验内容、重点和难点、注意事项, 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 出现问题一般由学生自主研究解决, 教师仅作启发性提示和引导。在实验课程性质上分必做实验与选做实验, 在方式上变定时封闭式教学为灵活开放式教学, 并建立BBS互动教学平台或提供优秀论坛网址, 增强与学生的交流。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的优化改进应适应课程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切实贯彻该课程的本科教学大纲和基本要求, 不断地完善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传授学生编译原理理论的同时, 真正培养学生在系统软件开发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映芝, 张素琴, 蒋维杜.编译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1-3.

论新闻标题的英汉编译 第7篇

黄忠廉在《翻译变体研究》中说:“编译就是采用摘译的方法, 再做处理和加工, ……”, “简言之, 指编辑和翻译, 是夹杂着编辑的翻译活动, 是先编后译的过程, 是根据翻译对象的特殊要求对一篇或几篇原作加工整理后再进行翻译的过程。”

2 新闻标准

2.1 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是新闻媒介的立身之本, 新闻失实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2.2 新闻价值

所谓新闻价值, 是指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 也就是事实本身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是新闻的质的规定性。新闻价值包括五个方面:时新性, 重要性, 接近性, 显著性和趣味性。

3 新闻英汉编译的策略

3.1 标题的编译策略

3.1.1 增译法

有些译文标题加了原文标题所没有的内容, 即为增译。

例1:ST 2: China Advises ‘Serious Response’ by Iran to U.N. Sanctions

TT 2: 美报报道 中国劝诫伊朗认真回应联合国制裁

分析:译文标题中增加了一个副标题, 指出了此篇新闻的出处。作者发现, 诸如“美报报道”、“英报报道”这样的副标题增译现象在《参考消息》中很常见, 可见这些编译记者们已经习惯于采用此编译策略。再者, “显著性”是新闻价值的体现。加了此副标题, 让此篇新闻的显著性有所提升。

例2:ST 3: A new reality in Somalia

TT 3: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现状

分析:译文标题加了“首都摩加迪沙”几个字, 使得事件发生的地点更精确。

例3:ST 9: U.S. launches air assault on Sunni haven

TT 9:美军空袭伊逊尼派武装据点

分析:译文标题增译了个“伊”字, 表示“伊拉克”。它指明了逊尼派武装据点的所在地。因为“伊拉克”较“逊尼派武装据点”对国内读者来而言更熟悉。

通过以上的分析, 作者总结了标题增译的几种情况:因习惯用法而增译;为强调新闻的显著性而增译;为使事件发生的地点更具体而增译;为了解释目标语读者所不熟悉的内容而增译;为了使标题信息涵盖更全面而增译;为了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而增译。

3.1.2 替换法

有些原文标题中的内容在编译后被另外的内容所取代了, 本文作者称之为“替换法”。

例1:ST 9: U.S. launches air assault on Sunni haven

TT 9:美军空袭伊逊尼派武装据点

分析:原文标题中的“避难所 (haven) ”被“武装据点”所替换。如果按原文直译, 读者不免会疑问, 为何美军要空袭避难所?

例2:ST 10: Pentagon Sees Move in Somalia as Blueprint

TT 10:美把在索马里的行动视为蓝本

分析:译文标题用“美”替换了原文标题中的“五角大楼 (Pentagon) ”。一是因为“美”较“五角大楼”更简洁明了。二是因为“索马里”是个国名, 而“五角大楼”只是大楼的名称, 虽然它是美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所在地, 但用“美”这个国名的指称词显得更恰当。

从以上的分析, 我们得出:替换可使标题更加合乎情理;替换可使标题更加简洁明了;替换可使标题更加对称, 且易于读者接受。

3.1.3 拆分法

译文标题中有6个出现副标题, 而原文标题中只有1个有副标题。但是在这六个译文标题中, 只有一个用到了“拆分”这一编译策略。

例1:ST 1: Israeli police say president should be charged with raping employee

TT 1: 涉嫌强奸性骚扰非法窃听 以色列总统可能被起诉

分析:编译者将原文标题一分为二:副标题为以色列总统所犯罪行, 主标题为他可能被起诉这一事实。将标题拆分后使得它更加清楚、更加醒目。

拆分法可提高新闻标题的醒目程度, 一大一小两行字的标题比一行字的标题在形式上更胜一筹。拆分法还可以使标题在内容上更加一目了然。

3.1.4 归纳法

十个选取的样本中有四个的译文标题是编译者根据新闻内容总结归纳而来的。本文作者把这种策略称为“归纳法”。

例1:ST 8: Rice: Single women can understand war

TT 8: 赖斯叹气

分析:趣味性是新闻的一大重要价值因素, 越能引起广大受众关注与兴趣的新闻就越有价值。我们看原文标题的直译“赖斯:单身女性也可以理解战争”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并不能勾起多大的兴趣。而编译后的标题“赖斯叹气”极具吸引力, 人们可能会纳闷:赖斯怎么叹气了?

例2:ST 4: Gaza doctors say patients suffering mystery injuries after Israeli attacks

TT 4: 英报报道 以军疑对巴使用新式武器

分析:我们试将原文标题直译成汉语:加沙医生称在以色列袭击过后, 患者们遭受不明伤痛。将之与编译后的标题对比, 不难发现, 后者更直接、更明了。原文标题描绘的是新闻现象, 而译文标题直接把结果亮出, 清楚省时, 更符合新闻标题的要求。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发现:归纳法使得标题更具趣味性, 也更加有吸引力;归纳法能涵盖更多的信息。

3.2 分析小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 作者将结果显示于下表中:

4 结论

当编译新闻标题时, 尽量涵盖些信息。因为有些读者只有时间阅读标题, 或者会先浏览标题然后选择感兴趣的继续阅读。有趣的标题会使新闻更加吸引人。然而, 那些有悬念的标题后的正文不能太长, 太长的悬念会让人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

编译者时刻要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需求, 对于他们感到陌生的词或事物一定不能直译, 要运用策略加以转换, 以便读者理解。

参考文献

[1]董光安.现代新闻编辑学[M].河南: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5.

[2]黄庆.英美报刊阅读理解入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3]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

[4]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编译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第8篇

计算机语言之所以能由单一的机器语言发展到现今的数千种高级语言, 就是因为有了编译技术。编译技术是计算机语言发展的支柱, 也是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成熟的一个分支, 它集中体现了计算机发展的成果与精华。编译技术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同样的逻辑结构和思想从一种语言表示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表示。从高级语言, 甚至是运行于虚拟平台的高级语言, 到机器语言, 最终到硬件执行的物理信号, 这一层层转化, 无一不涉及到“编译”这个概念的应用。因此, 编译技术是人类智慧到机器执行的桥梁, 软件到硬件层层推进的衔接力量。

1 编译实现方式的发展

编译程序是一个足够复杂的程序, 语言功能的完善, 硬件结构的发展, 环境的友好要求, 都对编译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个编译系统的构造并非易事, 对完全想用手工方法来构造编译器来说更是如此。现在要构造一个完全独立的全新的编译器可能性很小, 大部分可在现有编译器的基础上扩展, 有的采用自展的方式, 有的则用自编译的方式。

1.1 自展法

随着编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编译程序需求的不断增长, 上世纪60年代起, 不断有人使用自展技术来构造编译程序。自展的主要特征是用被编译的语言来书写该语言自身的编译程序。1971年, PASCAL的编译程序用自展技术生成后, 其影响就越来越大。

1.2 自动生成法

上世纪70年代, 随着诸多种类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出现和软件开发自动化技术的提高, 编译程序的构造工具陆续诞生, 如70年代Bell实验室推出的LEX和YACC, 这两种工具至今在各种语言编译程序的实现中还广为应用。其中LEX是词法分析器的自动生成工具, YACC是语法分析器的自动生成工具。

1.3 自编译方式

采用自编译方式生成编译程序的思想是先用目标机的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对源程序的核心部分构造一个小小的编译程序, 再以它为工具构造一个能够编译更多语言成分的较大编译程序。如此扩展下去, 就像滚雪球一样, 越滚越大, 最后生成人们所期望的整个源语言的编译程序。

2 推动编译技术发展的因素

2.1 语言范型

当今, 程序设计已经基本上从传统的过程式转向对象式, 并且正在从对象式转向组件型。这其实是程序设计范型的变迁, 是在计算机技术背景下认识世界的观点的变化:过程式将完成事务看成是一系列的步骤, 而对象式却将世界看成是由一系列对象组成的, 这些对象之间交互合作完成特定的事务。从过程式到对象式, 有着质的变化, 而非一般的修改和完善, 由此带来了语言的变化。因此, 编译技术的讨论对象从过程式语言转到对象式语言。

2.2 计算机体系结构

随着学习计算机技术的深入, 更加认为计算机系统是复杂度递增的一层层封装结构。早期计算机系统结构单一, 只有一次转化, 就是把机器语言转化到电器信号, 没有涉及到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程序设计语言之间的编译转化。然而这个单一简单的系统结构, 带来的是程序编写的极大困难, 计算机应用无疑成了面向少数数学家的高端应用, 其学习曲线的陡峭非常人所能及。此外, 这一极大的复杂度, 也影响了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随着汇编、乃至后来高级语言的出现, 这一情况就有了改观。

3 编译技术的发展

随着并行技术和并行语言的发展, 处理并行语言的并行编译技术, 将串行程序转换成并行程序的自动并行编译技术也正在深入研究之中。另外嵌入式应用迅速增长的需求, 推动了交叉编译技术的发展。还有系统芯片设计方法和关键EDA技术的研究, 也带动了专用语言硬件描述语言VHDL等及其编译技术的不断深化。

3.1 并行编译技术

为了提高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性能, 满足超大规模计算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近几年并行机及多处理机的发展极其迅速, 而用户在这类计算机上能获得的实际运行速度在相当程度上还取决于并行程序设计和并行编译技术的水平。因此, 并行编译系统已成为现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目前处理并行编译技术有以下两种方法。

(1) 利用重构技术将串行程序并行化。将已有的串行语言编写的程序经过相关分析, 分解成可并行的成分, 分配到多CPU或多处理机上运行, 这种技术在国内已有FORTRAN语言和C语言的并行重构处理系统。

(2) 直接编写并行程序。编写并行程序要比编写串行程序的要求高, 编程者自己必须知道程序各模块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及调用关系, 以确定哪些模块可以并行执行。这种直接编写的并行程序要比利用重构技术改写的并行程序效率高。

3.2 交叉编译技术

一个高级语言往往需要在不同的目标机上实现, 这就提出了如何把已在某机器上实现的一个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移植到另一个目标机上的问题。通常把某个机器 (称为宿主机) 上已有的软件移植到另一台器 (称为目标机) 上的过程称为移植, 在移植过程中也常会用到交叉编译的技术。由于目标机的指令系统与宿主机的指令系统不同, 编译程序在宿主机A上运行, 将应用程序的源程序生成目标机B的代码, 这种编译技术称为交叉编译技术。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程序正是借助这样的编译程序生成的, 近年来嵌入式应用的迅速增长, 推动了交叉编译技术的发展。

3.3 动态编译技术

动态编译, 即运行时编译, 运行时的程序变换。由于下述原因: (1) 面向对象语言和技术在当代软件开发中的使用已导致较大程度的延迟绑定, 限制了可供静态编译器分析的范围; (2) 分别编译和共享库, 编译器不一定能够看见所有的代码; (3) 有些信息, 如运行时常量值信息在编译时是不能确定的, 运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动态编译优化利用在运行时提供的信息, 对程序提供更完全的优化。因此, 利用动态编译技术, 可大大扩大优化范围, 从而能够产生更有效的代码。

目前对动态编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1) 运行时特定化:根据运行时常量, 将程序代码特定化, 然后在其中做各种优化工作。如:常量传播、循环展开; (2) Just-in-time编译:主要针对Java程序进行的运行时编译, 并根据profiling收集到的profile信息进行自适应的优化; (3) 动态的二进制代码转换和优化:将针对一种体系结构产生的目标码, 直接移植到与之不同的另一类体系结构上运行。

当前编译器技术的限制是已有的技术都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阶段, 在此基础上有重大突破比较难。现在的发展只是各种技术的综合, 或者是针对十分具体的现象进行专门的优化, 达到加速某种算法模式的目的。

4 编译技术的应用

4.1 编译技术在反病毒方面的应用

被病毒感染的网页类文件经过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 就可得到一有限自动机软件, 即虚拟机, 此种方式的查病毒虚拟机不同于以前虚拟机查毒方式, 以前查杀病毒时的环境就像一个高级机械手, 打开、定位、查杀, 而此种方式则是类似一个智能探测器, 打开、分析、查杀。在词法规则分析时“空格、注释”就可以被置之不理了, 有和没有并不影响定位病毒代码的位置, 病毒代码在同样的位置可被找到。

4.2 基于编译技术的可信赖计算方法

从源数据流区分部分项逐一调入表达式的字符串形式, 进行语法检查、拼成单词、生成逆波兰式和逆波兰式的翻译4个阶段进行处理, 为B/S体系结构下的工程招投标双方的标底和标书搭建了清单审验的平台, 也为工程造价的各参与方建立了互信的基础, 同时也为诸如此类需要各方共同参与, 事后可能审核结果、验算过程的用户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4.3 基于编译技术的协议解析方法

在过程工业的控制中存在着大量的通信协议, 这些协议的结构差别很大。要进行上层应用开发, 必须对这些协议进行解析和处理。基于编译技术的协议解析方法用形式化描述的方法对协议进行描述, 实现了与协议无关的协议解析和处理, 从而避免了针对不同通信协议均要编写相应的解析和处理程序, 使协议的解析和处理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普适性。

虽然, 极少有人会去构造一个编译程序, 但是编译课程中所介绍的一些原理、方法和算法并不局限于编译。可以说, 不仅仅是使用计算机编写程序, 甚至仅仅使用应用软件, 那么编译技术就如守护进程一样一直在幕后支持和陪伴着。所以说, 计算机系统的方方面面都在运用和应用着编译领域的技术和成果。

5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由于编译技术的许多细节, 包括预测分析和报错分析机制, 都不是完全正确的, 当前也无法从数学角度得到准确结果和证明。因此, 在这个趋近正确的道路上, 探索和追求是永远的。然而毋庸置疑的是, 编译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甚至是IT产业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参考文献

[1]胡燕京, 李彩霞, 周子琛, 等.编译技术研究与逆向工程实践[J].现代电子技术, 2007 (16) .

[2]黄贤英, 王柯柯.编译原理及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尉红梅, 姚建华.并行语言及编译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J].计算机工程, 2004 (5) .

[4]崔慧敏, 戴桂兰, 王生原, 等.动态编译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04 (7) .

[5]白莉.编译原理在反病毒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

[6]巩宁平, 高太平.一种基于编译技术的可信赖计算方法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8 (1) .

编译模式 第9篇

一、变“小”为“大”

尽管英语新闻标题和汉语新闻标题都夺人眼球, 提示新闻内容, 但两者在风格、句法、以及信息量方面均有所不同 (程维, 2011:219) 。从风格方面谈, 本次实践中的一些英语新闻标题善用“小”词, 比较口语化, 而相较之下, 中文标题表达更加直接, 字词的选用更“大”, 显得较为正式。考虑到二者之间的差别, 作者在参考原英语标题的基础上, 结合文章内容, 对编译文本的标题予以了拟定。风格对比如下:

例如《奥运网球:费德勒伦敦剑指金满贯五原因夺冠路》一篇, 素材文本的标题为“Roger Federer: London IsPerfect Stage for Fed Ex's Gold Medal Quest”, 如果按照对等原则来翻译, 译出的版本应为“罗杰?费德勒:伦敦是瑞士快车拿下金牌的完美舞台”。对比英汉两个新闻标题,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二者在用词方面的“大”“小”差异。在英文版新闻标题中, “perfect stage”、“gold medal quest”等均为比较平实的表达, 而在中文版中, 作者将之处理为“剑指”、“金满贯”等较为正式的词眼。

与之类似, 在其余新闻标题的对比中, 也能发现作者变“小”为“大”。如“Eight stories to watch out for duringOlympic gymnastics”中的“eight stories”, 作者将之译为“八大看点”。“London 2012 Olympics: Why Usain Bolt isbigger than Michael Phelps”中的“bigger”, 作者将之译为“更伟大”, 以及“22 facts about Michael Phelps’record 22Olympic medals”中的“facts”, 作者将之译为“宗最”等。

二、转换视角

在拟定中文新闻标题的过程中, 应牢记中外新闻文本针对的读者群是不同的。故本文作者在中国网编译实践中, 多次转换标题中的视角, 将外媒记者看伦敦奥运的视角转换为中国人的视角, 以求激起中国读者的兴趣。视角对比如下:

例如《英国跳水神童挑战“梦之队”, 冲击东道主首金》一篇, 原标题为“Diving: So can Tom Daley deliver firstgold today?”, 即“跳水项目:汤姆?戴利今日能否夺得首金?”, 在对原标题进行改动时, 作者考虑到虽然托马斯?戴利曾在2009年罗马游泳世锦赛男子10m跳台项目上摘得桂冠, 在英国家喻户晓, 但戴利可能对部分中国读者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所以作者用“英国神童”代指戴利, 旨在消除一些中国读者的陌生感;另外, 跳水是历届奥运会上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贡献金牌数最多的一个项目, 而中国跳水队也素有“梦之队”的美誉, 承载着国人的骄傲, 所以在标题中融入“挑战‘梦之队’”这一元素无疑能从最大程度上吸引中国读者的眼球。

在拟定其它一些新闻标题时, 作者也做了转化视角的考量, 如处理“Eight stories to watch out for during Olympicgymnastics”时, 作者特意添加“中国男团霸主地位仍存”部分;同理, “伦敦奥运会十大最囧着装美国队全印‘中国制造’”中“美国队全印‘中国制造’”亦为作者转换视角后而为之。

参考文献

[1]Cheng, Wei.Innovative Subjectivity of Transeditor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lated News of 2008 Olympic Games[J].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11) :215-231.

上一篇:表现主义现代艺术论文下一篇:产业化建造

热门文章

编译原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