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请命范文

2024-05-10

为民请命范文(精选12篇)

为民请命 第1篇

就业, 于情系民生之本, 于理乃为政之道。仁立的《业兴人和惠民生》一文, 站位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局, 抓住领导方式转变这一主线, 析就业之难, 寻问题之源, 找解决之策, 亮正确答案, 深入浅出, 有理有辨, 其求解人口大省的就业难题, 心也切切, 情也绵绵, 理也真真, 责也甸甸。

人生天地间, 衣食谁不欲?己力不经营, 日用安能足?

国家兴业, 民之所盼。只有国强盛, 方圆富足愿。政府之责, 在于增强实力, 疏浚导源。要抢抓发展机遇, 坚持就业优先, 完善公共服务, 让就业的门路更畅更宽。

社会宜业, 民之所愿。社会大进步, 人有大发展。社会之效, 在于铺就坦途, 营造乐园。要落实就业政策, 力促观念转变, 保障劳动权益, 让平等就业的氛围更浓更暖。

个人创业, 民之所牵。事业有所进, 成长在砺炼。个人之为, 在于理想放飞, 激情点燃。要了解政策指向, 观察市场需求, 提升职业技能, 让人生创业的梦想更高更远。

创业、就业, 一个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客观难题, 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百姓福祉的现实问题, 必然是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关注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廉政为民 勤政为民 优政为民 第2篇

2005.9.20

廉政为民 勤政为民 优政为民

——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如何体现在勤政廉政上

 骆建国

党中央提出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有力地推进党员干部队伍的廉政、勤政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以,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先进性,既应该体现在勤政为民上,又应该体现在廉政为民上,并归根结底体现在优政为民上,是勤政、廉政、优政三者的结合,并统一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

一、正确认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与廉政为民、勤政为民、优政为民的关系 廉政、勤政、优政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廉政,亦即廉政从政,主要是指思想境界高、精神风貌好、道德修养优,严格遵守党政纪条规。一名党员干部,只有品质优秀、素质优良、廉政从政,才能是先进的,才能成为人们学习效仿的榜样。与廉政紧密相联的是勤政。勤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廉政的延伸,是廉政由内向外的过渡和转化。勤政,是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工作态度、处事作风的全面体现。是否勤政,直接影响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保持和发挥,构成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件。在廉政、勤政的基础上,优政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外在展示,是廉政、勤政的现实体现。只有做到勤政、廉政,并体现出优政,才能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办得出色、办得优异,真正起到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廉政为民、勤政为民、优政为民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对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内涵,我们要在廉政为民、勤政为民、优政为民的统一中来把握。廉政为民是基础,勤政为民是核心,优政为民是关键。就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先进性而言,必须廉政为民,必须勤政为民,必须优政为民。廉政为民、勤政为民和优政为民,涵盖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义,囊括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主旨,揭示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髓。三者统一,成为共产党员能够有效保持和充分发挥先进性的深厚基础、可靠依据和有力保证,使共产党员的内在先进性与外在先进性有机结合,使共产党员的静态先进性与动态先进性紧密相联,使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质与先进性表现密不可分。因此,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把保持先进性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和终生追求,通过自己廉政、勤政、优政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不懈地为群众 办实事、办好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党的先进性。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何必须做到廉政为民、勤政为民、优政为民

近几年,在少数党员干部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廉政、勤政、优政,损害党的形象,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从具体表现来看,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廉政问题。伴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而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浊流,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规范体系,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弱化,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经受不住执政考验,把党纪国法抛在脑后,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人民币服务,大搞以权谋私,走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极少数干部被戏称为“三〃五”牌干部:想的是“五子”登科(票子、房子、车子、位子、儿子);做的是“五毒”俱全(吃、喝、嫖、赌、抽);散发出来的是五种味道(铜臭味、烟酒味、官腔味、洋奴味、香水味)。

二是勤政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严重脱离群众。有的党员干部高高在上,工作作风飘浮,不深入基层、不调查研究,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是典型的“山间竹笋”、“墙上芦苇”。有的为了追逐个人名利,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顾人民群众疾苦,加重人民群众负担。三是优政问题。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不够,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群众不满意。

以上这些问题,说到底是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忠诚不够的问题。这些党员干部的权力观“错位”,把入党当作急功近利的途径,把权力当作个人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途径,不同程度地表现为缺乏先进性或者丧失先进性。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一部分党员干部身上,但却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若不及时进行先进性教育,就会动摇党的基础。所以,党员干部进行先进性教育,就要在廉政为民、勤政为民、优政为民上下功夫,才能使这些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念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而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应该怎样体现廉政为民、勤政为民、优政为民

对党员干部而言,保持先进性,就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就要坚持廉政为民、勤政为民、优政为民,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一)廉政为民,体现共产党员之德

廉政为民,克己奉公,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越是改革开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反腐倡廉,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越要坚持廉洁从政,一身正气,取信于民。一要学习提高,增强自律意识。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政纪条规,尤其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确保先进性不衰,战斗力旺盛。要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清醒地认识到手中的权力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自觉地把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绝不把权力变成谋求私利的工具。要通过学习提高,产生强烈的自律意识,时刻提醒自己做到清正廉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二要修身立德,增强防腐能力。古人云:知足常乐。作为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节制欲望,防止私欲膨胀,切实做到在权、位、名、利、色面前,头不昏、眼不花、心不乱、手不伸,方能不失共产党员先进性。要对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本职工作的要求,认真查找自身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做到“五日三省吾身”,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按照征求意见的意见进行整改,争做优秀的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身体力行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

三要遵纪守法,经受执政考验。党员干部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都要自觉地用党纪、党规、国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应当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违反纪律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在思想深处筑起一道防范的界碑。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持从 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挡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不染不正之风、不取不义之财、不干不法之事,切实做到廉洁奉公。同时,管好自己的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党员干部队伍纪律严明,就能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二)勤政为民,体现共产党员之情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勤奋干事,勤政为民,体现共产党员与人民的鱼水之情。

一要牢记宗旨观念,树立勤政为民意识。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变化,但党的性质没有变,根本宗旨没有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带头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时时想着群众、事事为了群众,尤其要深入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大、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努力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多做好事、多解难事、多办实事。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作为一个干部尤其是党员干部,要有怕做不好事、怕群众不满意的诚惶诚恐心理。头脑里有了这种愿望,心里头有了这个“怕”字,做事情才会有动力、有压力,才会有干劲、有冲劲,才会干好事、干成事。

二要勇当奉献表率,弘扬艰苦奋斗传统。作为一名干部,党和人民赋予你权力和职责,你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 值的关系,就要把为民谋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就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多做打基础的事、多做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事,多做可持续发展的事。说到底,当干部就要正确执政、多做奉献。业精于勤,一个有才能的干部,勤奋可以使他干出更大的业绩;勤能补拙,一个能力一般的干部,勤奋可以弥补工作的不足。当前,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各项工作任务很重,要求很高,责任也很大,只有下硬功夫、狠功夫、真功夫去抓、去拼,才能把各项任务一件一件地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在推进各项工作,要勇敢地站在前头,真正发挥模范作用、骨干作用和“标杆”作用,处处当先锋,时时作表率,不管多苦、多累、多难、多忙,都要紧抓不放,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发展实践中去。

三要不断开拓创新,深化勤政为民内涵。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发展过去靠创新,现在要靠创新,将来还是要靠创新,要靠创新出思路、出办法、出成效。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思想认识不能有“完成时”,应当总是处在“进行时”之中,应当与时俱进。发展的条件不同,发展的阶段不同,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也应有所改变。过去的经验可能成为明天的包袱,过去的经验不能当教条。如果沉醉于过去的经验,工作势必陷于平庸,注定无法实现超越,加快发展最终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以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优势,谋求新发展,把石狮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三)优政为民,体现共产党员之能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 为此,作为党员干部不但要廉政为民、勤政为民,更要把优政为民作为廉政为民、勤政为民的目的和归宿,全面体现党员干部的德才表现。

一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念。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为了谁、为了什么?从现实情况看,大体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向上看”,就是追求个人政治地位和个人名利,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第二种是“向下看”,就是眼睛向下,面向群众,立足于为群众办事,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第三种是“向后看”,就是做长远事,追求长远政绩,不让群众在你离开后骂,不让后人骂,不让子孙骂。这三种当干部的看法,集中反映了为官做人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态度。对第一种,我们不完全反对,干部在政治上追求进步是积极的,但是应该看到,职位是金字塔型的,越往塔尖空间越小,不是人人都能事遂人愿。还要看到,一个人做官是短暂的,事业是永恒的,如果把个人职位名利看得太重,甚至不择手段去索取职位名利,最后必然是自食恶果。第二种是我们应该大力推崇和提倡的。这种追求,道路宽广、空间很大,是人人通过努力都可以实现的。第三种也是我们应该大力推崇和提倡的。虽然这样做,可能一时难以取得明显的政绩,但这是对长远发展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二要提高科学执政能力。执政能力,是一种工作本领和水平。执政为民,关键是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做事情一定要明确应该做哪些事、怎样做事,而不能乱做事。做正确的事是做成事的前提。方向正确,即使步子迈得不大,目标也会越来越近;方向错了,即使走得再快,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正确地做事是做成事的保证。只有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才能做一事成一事,才会积小胜为大胜。就当前来讲,做正确的事,最重要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正确地做事,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以及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局势的能力,重实际、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每项工作任务到人、目标到岗、责任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三要体现优政为民成效。群众最反感的是只说空话、不办实事,只图“虚名”、不练“实功”。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当把先进性落实为具体行动、体现为发展成果,为党旗增辉添彩,为人民建功立业。优政为民,就是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每个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要以率先发展的志气、直面挑战的勇气、攻难破难的锐气,瞄准一流水平,敢于与强比、向高攀、同快赛,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奋发图强,强攻猛进,努力做到高人一筹、快人一拍、领先一步,以优异的执政成绩向石狮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实事求是 监督政府 为民请命 第3篇

对於其中的一些敏感话题,曾有市民问他们怕不怕?陈明金表示,为人做事只要坚持“有碗话碗,有碟话碟”,只要为社会好、为居民好,凡事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如果要问怕不怕,答案只有一个——只怕得罪良心,只怕得罪正义。

重大民生法优先制定

法案文本质量待提升

在总结会上,他们表示,作为立法议员,做好立法工作始终是第一要务,认同新一届特区政府重视立法、法改以及结合社会民生按“轻重缓急”推进立法工作。在过去一个会期,立法会通过的12个法案中,一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社会特别重视的法案,例如,《财政储备制度》、《经济房屋法》以及与残疾人士、房屋税收等有关的法案,已经通过;另外,旧区重整、私框等法案正在立法会审议。这些法案,过去都拖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未能出台,今年,能够通过或正在审议,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社会和居民的关注。

他们又指出,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详细列明了15个法律提案项目,至本会期结束,已提交了其中的7项,只接近半数,有关的提案工作,在今年第四季必须加快进度。吴在权认为,政府提交予立法会的一些法案,经常委会分析、讨论後,需要作出大幅修订,比如在《房地产中介业务法》法案中,修订後的文本条文达57条,比最初文本的29条多了28条,增幅近一倍,显示当局立法准备工作的不足,今後当局应在立法准备工作上,多下一些功夫,提升法案文本质量。

他们也看到,立法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行政和立法的互相配合,对提高立法的效率和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认为当局应继续以“轻重缓急”为原则,对关乎社会民生重大决策的法律、法规,例如社会长期关注的《土地法》、《预算纲要法》、《中央公积金制度》等,优先推动立法,逐步落实建设阳光政府对法律制度的要求。

实事求是监督施政

冀政府摒弃官本位

政府施政有其连贯性,澳门回归11年来,由於历史原因以及法律法规需要逐步完善,积累了一些问题,虽然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但特区政府对此应想办法尽快逐步解决,不能放任、回避。

两位议员指出,监督政府依法施政,是基本法赋予的职责,政府官员应该尊重和重视立法议员的工作。在过去一个会期,陈明金议员於全体会议议程前发言14次,提出书面质询53篇;吴在权议员议程前发言13次,提出书面质询41篇;两人联合口头质询2篇。他们表示议员在立法会的议程前发言、书面质询、口头质询等言论,其实都是他们的政治主张。官员面对议员的批评和质疑,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认真对待;绝不应该听之任之,甚至当做耳边风;抱着“你有你问,我有我答,甚至不答,又或者答错後死不认错,坚持守旧”的“官本位”思想。这样,既不利於行政和立法的互相制约、配合,更不利於特区政府的依法施政。

陈明金特别指出,少数官员对议员的工作,在态度和认识上存在问题,必须调整思维,作出改进;认为应积极推行官员问责制,对明显不作为、以及犯有明显过失的官员,不论是谁,都应该追究责任,甚至下课走人。

他也提到,现时社会上总有些人凡事都批评,政府也是由人组成,不可能十全十美,亦不可能一无是处。作为监督者,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和逻辑,对於政府的工作,看到缺点的同时,也要看到优点,一分为二。

完善政策法规

促政府管好人财事

吴在权表示,监督政府依法施政,从另一角度理解就是监督公共行政部门管好事、管好钱、管好人。

两位议员都认同,许多民生和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从完善法律法规、改进政策等环节着手。比如,回归11年来,由於《土地法》不完善,存在相对明显的漏洞,导致相当的土地资源被廉价批出,造成土地闲置,以及转手牟取高利等,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广大居民极为关注的。他们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例如,就大潭山机场建设用地变成豪宅用地,总建筑面积由约40万平方尺增加到73万平方尺,土地价格为18.4亿元,以3成股权作价17亿转手,总价值高达57亿元;星丽门影城计划长期搁置,发展商借机出售股权空手套白狼,套现28亿。这些以澳门珍贵土地资源换取暴利的交易,广大居民都希望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作为政府,对於这方面的问题,应该认真重视,尽快修改完善《土地法》,堵塞其中的漏洞,提高施政透明度,树立阳光政府的典范。

在善用公帑方面,他们认为贵在透明,作为公共资源的使用者,应主动向社会公布、交代,但是,有关方面总是表现得主动不足、被动有余。他们指出,一些大型公共工程延期、大幅追加预算已不是新鲜事,氹仔新码头的兴建乱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纠正当中的各种问题以及可能不断追加预算的情况,为此,他们连续透过3次议程前发言、3篇书面质询、1篇口头质询与当局进行探讨。氹仔新码头的乱象可能并非个例,甚至有可能是大型公共工程建设的行规,他们主张,应该扩大立法会审核大型公共工程追加预算的职权,适度限制行政当局无度追加预算的权力。

同时随着公共部门不断扩编,公共行政开支水涨船高,虽然近年来政府财力不断加强,但也应积谷防饥,注意公帑开支“一阔三大”的局面,行政当局内部接待费、公干支出、公车使用等方面,也都应该有一个公开的机制。另外,澳门的16大基金,每年掌管几十、上百亿财政大权,作为一个社团社会,4千多个社团大小事务都希望得到政府资助。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为免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政府资源的批给应明确审批准则、增加透明度、加强公帑使用成效评估。

四千二求助个案

行政投诉增多需改善

担任立法议员6年来,陈明金和吴在权从“敢言敢行敢承担,为公为民为澳门”,到“仗义执言,抱打不平”,坚持为民服务是不变的承诺。在过去一个会期,议员服务团队共接获市民求助个案4,216个,比上个会期增加324宗,升幅8%,其中需要持续跟进的1,415个,各类谘询2,801个。

有关房屋和交通的问题,市民求助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在住屋政策上,“居者有其屋”一直是市民大众与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认为当局应该有一套科学、长远的房屋政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公屋兴建,将循各种途径监督当局完成万九公屋计划,主张在不允许经屋流入自由市场的前提下,以20至30万元一个单位、低於建筑成本的价格出售给符合条件的市民。针对目前澳门的交通形势,他们认为,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交通是每个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交通部门应把“治堵”摆在议事议程的首位,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改善交通服务。

忠心为民昌盛一方 第4篇

心无旁骛 一心为民

在没有担任村主任之前, 王福杰是村里的致富先锋, 创办的再生资源企业搞得有声有色。但富裕起来的他并没有忘记众乡亲, 无论谁有困难来找他, 他都不说二话, 尽力帮助。久而久之, 仗义豪爽、热心为人的王福杰得到了乡亲的尊敬和信赖。

2007年, 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 他以高票当选为村主任;2010年, 又被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成为三房身村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上任后, 他首先从村域环境卫生问题着手, 外雇铲车、挖掘机、排土车来清理河沟、水塘、死角垃圾120余吨;安排2人常年清理村屯垃圾, 夜间增设2人巡逻, 负责管理外来车辆排放垃圾工作;任命7人组成卫生清洁队, 定期清理, 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王福杰还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村配套投资近千万元, 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修公路30余公里、屯路10余公里, 架桥6座, 浆砌河坝1000余延长米;修建图书室, 并内置各类图书2800册, 供村民阅读;加强绿化、美化建设, 义务植树3000棵;在原有的垃圾排放场的基础上, 又新建13个垃圾槽, 便于村民就近投放垃圾。

“美丽乡村”不仅包括村域环境改善的显性条件, 而且还包括村民福利提升的隐性条件。王福杰和村两委班子每年在重阳、春节等重大节日里, 都会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送去生活补贴;定期到困难家庭和老党员家里走访慰问, 投入400余万元资金进行扶贫帮困;2013年, 还为5户困难家庭修缮危房, 为17户残疾人进行无障碍改造;经常到空巢老人、单亲儿童、残疾人、困难家庭进行走访, 了解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让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值得一提的是, 王福杰个人每年都为中心小学捐资2万元, 并为村中多名贫困大学生捐款, 累计上万元;凡村民有重大疾病的或遇有丧事的家庭, 他都会前往看望, 自掏腰包给予资助。三年来, 他共为村里特殊贫困群体捐资50余万元。

“王书记态度好、办事又热心, 所以, 家里的大事小情, 都喜欢跟他说, 找他帮忙。”有村民这样说。而王福杰则笑着说:“村民的事, 在我们眼中可能是小事, 但在他们心头却是大事。如果不把他们的这些事办好, 小问题一点点累积, 就会出大问题。所以, 村民的事要马上解决, 彻底解决。未雨绸缪, 才能长治久安。”

鞠躬尽瘁 动迁维稳

2010年, 为配合党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号召, 三房身村开始了涉及一方工程 (共三期) 、中化辽宁、物流园区、LNG管道、河北线、201国道拓宽、回迁楼占地等11个项目的动迁工作。

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 王福杰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群众中, 做了大量繁杂而细致的工作。共完成核量土地面积8600亩, 动迁房屋804栋 (村1304户) , 为动迁户办理社会养老保险844人, 确保了动迁项目的顺利推进。因为在动迁工作中所体现的正能量广受赞誉, 王福杰和村子还分别获得动迁先进个人和集体的称号。副书记吕世莲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2015年, 村民就可以集体上楼, 和城里人一样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提到动迁, 王福杰有着自己的经验之谈:“动迁工作最是需要耐心、真心和细心。刚开始时, 有村民因为不了解政策规定, 所以有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班子成员先将相关政策摸准、吃透, 然后深入浅出地讲解给村民听, 让村民清清楚楚地知晓。只有这样, 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

其实, 别看王福杰现在说得很容易, 真要把动迁工作做好,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个过程中, 村两委班子成员心里的辛酸与无奈,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摸底调查过程中, 有村民因为不明白房屋的面积、结构、装修等问题, 他们就现场测量、核算, 直到村民理解为止;为了让村民在协议书上签字, 他们三番四次地到村民家中做工作, 不厌其烦地为村民讲解, 经常连饭都来不及吃;有村民和施工方发生矛盾, 他们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解⋯⋯仅2013年一年, 村两委班子就调解村民矛盾纠纷27起, 有效地稳控了重点人员的稳定工作, 在各项大型会议中没有出现问题。王福杰说:“动迁工作就是这样, 每天都有新问题、新矛盾。自从动迁那天起, 我们班子成员肩负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就没睡过几个安稳觉。但是, 当看到大家签订了协议, 同意了搬迁, 我们又特别有成就感, 即使再累, 也觉得值。”

党建工作 统领全局

一个党员一盏灯, 一个党员一面旗;一盏灯照亮一方土地, 一面旗指引一条道路。王福杰一直将党建工作作为村重点工作之一, 力争将党建工作与日常工作、动迁工作融合互动, 同频共振。

坚持贯彻习总书记“大兴学习之风”讲话精神, 每月都会组织班子成员集中学习: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 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学习“八项规定”,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做好村务公开, 各项制度上墙, 从源头上杜绝贪腐问题;学习“三严三实”精神, 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王福杰和村党总支狠抓党员队伍建设, 严把党员入口关, 坚持将村里的能人、好人、带头人纳入到党员队伍中来。2013年上半年, 发展党员1名、转正3名 (包括1名复员军人) 、培养入党份子18名、后备干部3名。目前, 村党总支下辖的10个专业党支部共有党员132名。

同时, 村里还投入了近50万元用于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上, 制作了党建制度板, 建立了高标准的党员活动室、图书室、会议室, 组织党员通过电子设备进行远程教育, 并积极引导、鼓励党员参加省级培训班, 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在征地动迁、民生保障、维稳工作等重大事情上, 党员都能够冲锋在前,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街道党工委举行的纪念建党92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 王福杰、常庆裕、王永泽等6位党员被街道授予优秀共产党和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三房身村也曾先后获得街道、保税区、大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王福杰说:“要想让村民致富, 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基层领导班子, 必须有一批能吃苦、能打硬仗、关键时刻能冲在前面的党员干部队伍。现在看来, 我们的党建工作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动迁工作能持续稳定推进, 与我们党员起到的带头作用是分不开的。”

为民请命 第5篇

青文胜为民请命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仕为龙阳典史④。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⑧。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邑人建祠祀之。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万历⑾十四年诏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

[注释] 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③典史:县令的属官。④洞庭:指洞庭湖。⑤逋赋:拖欠赋税。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此指宫门外。⑦疏:给皇帝的奏章。⑧不报:不答复。⑨诏宽:皇帝下令宽贷。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⑾万历:明神宗年号。⑿有司:官吏。

[文化常识]

“登闻鼓”及其他。登闻鼓是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从县、府、州直至皇宫外,都设有“登闻鼓”。所谓“击鼓鸣怨”就是敲击登闻鼓喊冤枉。然而古代有几个青天大老爷呢?登闻鼓只是形式罢了,从上文看,青文胜击鼓后还不是因毫无作用转而自杀的吗?有句谚语叫“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古代百姓申怨还有一种方法,即拦住官员出行的`马车,诉说

冤情,但效果也极小。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仕 ②濒 ③具 ④悯 ⑤邑 ⑥祀

2.选择: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 (A)上告;(B)到;(C)登上;(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 (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

3.翻译:①岁罹水患 ②死者相踵 ③遂自经于鼓下

④养以公田百亩

4.理解: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

参考答案:

青文胜为民请命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第6篇

您好!2009年6月24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议明确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四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党中央为什么要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請老师结合课本知识为我指点迷津。谢谢!

河北江华

江华同学:

你好!党中央之所以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发展史深刻地表明: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政党、政权兴衰存亡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天起,就把自己与人民群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同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和竞争中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成为执政党,并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的先进性,在于她把自己的命运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相结合。也正因为这种结合,党才始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要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的行动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尽心尽力为群众解难事,支持和帮助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他们鞠躬尽瘁为人民的高尚品格,不仅树立了党的光辉形象,而且还赢得了人民的广泛爱戴与普遍尊敬。

为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2009年党中央加大改善民生工作的力度,出台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尤其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同时加大粮棉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进行医疗方案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道道“民生大餐”让普通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党中央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就是加大改善民生工作力度的例证。

总之,中国共产党只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以人民群众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才能永远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为民生而设计 第7篇

民生,即“民众的生计”。设计“关怀民生”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设计适用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还体现在设计应充分利用乡村手工技艺性质的生产力,让乡村劳动力和劳动技能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创造要素。这在香港志愿者为帮助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家园发起的“绣出未来——与四川同行”的活动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为此,本期以该活动为案例展开“设计与民生”的讨论,以引起关注,促使艺术设计起到改善农村民生、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技艺等积极的作用,并由此推动切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设计的发展。

[批评]

本期重点刊发的一篇文章,反映了美国学者以及旅美华裔学者对当下中国美术界的感受。他们对中国当下的美术创作、学术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提出了善意的批评,颇能切中要害,似乎印证了我国的一句老话“旁观者清”。当然,由于文化传统乃至文化立场的不同,“他者”的眼光总会带有某些倾向性,但这并不影响文章的参考价值。

[前沿报道]

为民生而设计 第8篇

为此,应该向我们的艺术设计实践提出“为民生而设计”的问题,并且要强调通过智慧而系统的针对性设计,作用于民众生计来源的维护和扩展。对艺术设计来说,这并不是什么特别的问题。服务于生活的设计实践,本就应该把民生问题全面地纳入其实践的认识视野和效应规划。也就是说,它不仅要切合功用要求的产品设计满足民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还要通过切合这些需要的设计形式,为广大民众创造更多的生计,而不是塞源截流、断其生路。

在现代社会格局中,设计与民生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设计的实践成果不仅直接关系着利益民生的消费需要,更关系着涉及民生之本的生产需要。今天,特别需要全面深入地认识设计与民生的关系。

崛起的现代工业,是推动现代化、改变人类生存状态和社会格局的强大力量。打破空间和时间在手工劳动过程中的统一,以至集约化、标准化、批量化的工业生产,比手工生产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凭借产速、工廉、量大、一致的优势,现代工业生产对以手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和手工业构成强劲的冲击,造成整个世界以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为特征和趋势的所谓现代化转型。对整饬统一的传统格局而言,这种转型意味着人类生存状态和社会结构的二元化,意味着匠心和体力、生产和消费、城市和乡村的分裂。

20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不断加剧生产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裂变。以城市为中心,工业生产构筑起向外辐射的商品经济网络,为现代化推波助澜。它对原料和市场的要求,不断瓦解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使农民的土地不断流转、手艺人无以谋生。遭遇现代社会二元结构的农民和手艺人,要么是穷匮的“生产者”,要么是失业的“消费者”。随着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更是成了既非“生产者”也非“消费者”的另类。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人口已突破6亿大关,达6.07亿人,城镇化率为45.7%。对此,有专家指出:“中国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背景下步入城市国家行列,城乡差距将越来越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不仅城市未做好承接准备,农村也没有做好人口逐步减少并且老龄化的准备。被征用土地成为城镇居民的农民既不能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种种收益,也未享有城市居民的种种福利。一旦失去土地,中国失地农民将在社会保障上面临难题。”(《专家:中国城镇人口明年首超农村城乡差距拉大》,中国新闻网2009年08月10日)可见,维护和扩大民众生计来源的民生建设何其紧迫。

在“生产一消费”二元结构中,作为为功用价值赋形的特定美学实践,艺术设计具有沟通生产和消费的中介地位和作用。生产和消费的利益诉求,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价值交换,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的机制协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设计方式加以预设、规划或运筹。产品的设计方案,包括其材料选择、形制规划、装饰处理、风格定位等预设因素,一方面通过对加工方式、工本投入、产能规模和成品比率的约定而影响生产、生产者和生产系统的利益状态,一方面则通过对适用范围、功用效果、开支代价和满足程度的约定而影响消费、消费者和消费系统的利益状态。保持“生产”和“消费”利益状态的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均衡的利益状态显示了“生产”和“消费”休戚相关的辩证利益关系。在此关系中,“生产”方面须把就业机会、劳动报酬等生产者权益作为维护可持续生产的相应“消费”利益状态来对待;而“消费”方面也须把包括功用需求、购买能力等消费者权益作为维护可持续消费的相应“生产”利益状态来对待。在这种宏观视野和利益关系中,我们会意识到艺术设计对民生具有何等重要的影响。譬如,产品设计方案若是一味选择非再生性原料、自动化制造技术和批量化生产规模,就难免加大对农民土地资源和就业机会的剥夺,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下岗失业,失去维持消费的生计之源;而产品设计方案若是一味逢迎超出实用需要的奢侈性消费欲望,或者一味地强调设计师作为生产个体的一己诉求,则会加大生产力的无谓浪费或削弱生产力的公益取向,使最一般的消费需求无法得到充沛生产力的支持,影响民众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在这个时代,“设计”被作为一种协调意识和统筹能力而加以强调,因此设计实践需要宏观而清晰地认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更好地发挥其沟通生产和消费、城市和乡村的作用,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出切实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设计缺乏这方面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意识,不曾觉得设计实践和民众生计有着不局限于产品功能和形态的广泛利益关系。这是存在于艺术设计领域的一个很大的盲区!

目前,艺术设计远离民生的情况比较严重。几乎全部的设计热情和心力都倾注在城市方面,人们或者关心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工业和商业,只看重投资者的利益;或者把兴趣和目标落在所谓“艺术设计”或“概念设计”的自我表现上,陶醉于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所谓“创意”和“创新”。我们国家尚且有限的宝贵设计力量,存在着配置不合理、作用不全面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些在无谓的“设计游戏”中被浪费了。由于这些问题,我们的设计实践几乎完全忽视广大农村所蕴藏的巨大手工生产力,缺乏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来促进传统手工技艺和手工产品融入都市生活、改善农村民生状况、拓展农民生计来源、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意识和作为。面对被工业生产断了生计以致流离失所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我们的设计界显得过分的麻木和漠然。

今天,设计界应该加强民生关怀意识,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认真探索有利于民生改善的设计对策。就当前情况而言,设计界或许可做这些方面的尝试和努力:

一、根据一定地区的可再生资源、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和既有劳动力技能状况,进行针对性的产品开发设计,保持文脉延续,凸显地域特色,发挥地方优势,直接帮助农村乡村劳动力凭借传统手艺在本土取得生计;

二、在工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中,通过产品上对可再生自然材料、手工成品部件的使用以及对手加工环节的预留,加大工业和手工业、城市和农村的生产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为手工技艺性质的农村生产力和农村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种植资源的利用留下一定的空间;

三、在涉及产业或文化产业体系的系统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将传统手工技艺、农村可再生资源和劳动力纳入到产业链建设的整体考虑,将诸多因素转化为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必要或重要环节,同时强化它的民族文化、手工文化性质和特色;

四、在涉及舆论宣传和文化认同的信息传达设计中,加强对民生问题特别是乡村农民生计问题的关注,同时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技艺,揭示相关生活形态的美好内涵,为乡村手工艺的发展造就更广泛的社会需要;

五、设计院校要高度重视针对手工生产方式的设计教育和实践,应该着力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国情民情和实际生活需要,养成利用和发挥本土劳动力资源、可再生资源和传统手工技艺资源优势开展创意设计的意识和能力。

为民请命 第9篇

欧阳坚:深化双联行动助推扶贫攻坚

自2012年2月启动实施双联行动以来, 各地各双联单位在转作风、促发展方面, 进行了大胆探索, 形成了许多好做法, 创造了许多新经验。概括起来讲, 主要是“五个注重”:

一是注重在示范带动、以上率下中转变作风。转作风、促发展首先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升级领导立标杆、做样板, 有的省委常委20多次到联系点指导工作。各级一把手带头联系最贫困的村、最贫困的户, 解决最困难的问题。

二是注重在破解瓶颈、改善民生中转变作风。各双联单位紧盯为民富民这个行动主旨, 通过干部捐资、招商引资、争取项目、单位自筹等多种方式,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使一些多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把作风建设体现在具体困难和问题的解决上。

三是注重在整合力量、助推扶贫中转变作风。双联单位把各种帮扶资源、力量整合起来, 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 精准发力、集中攻坚, 把问题解决在群众的心坎里。陇南市把9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和80%以上的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特困乡村, 66.52万人实脱贫。

四是注重在培育产业、促农增收中转变作风。双联单位坚持“输血”“造血”并重, 着力帮助培育富民产业、发展增收项目, 助力“改穷业”“拔穷根”, 努力把转变作风的成效体现在农民增收上。省委宣传部、省工商局牵头制定了甘南州牦牛产业发展规划, 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

五是注重在健全制度、服务群众中转变作风。在双联行动中, 探索建立了民情日志、工作台账、轮流驻村、“逢提必下”等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广大双联干部积极谋划致富项目、落实惠民政策、反映民声民意、化解矛盾纠纷、联系就业岗位、帮助积极特殊困难, 为民意识得到强化, 党性修养得到锤炼, 服务本领得到提高, 与群众的关系日益密切。下一步, 各级双联干部要在工作中继续探索创新, 及时总结交流这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使双联行动经验更鲜活、成效更显著。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作风转变还不到位、促进发展成效还不明显等问题, 在双联行动中切实做好“五个员”。

第一, 着力促进两项行动深度融合, 做精准扶贫的指导员。一要在58个贫困县的乡镇设立扶贫与双联合一的工作机构, 整合各类帮扶力量, 明确工作责任。二是协助搞好建档立卡, 把贫困对象找准, 把村、户贫困的原因找清。三要协助列出需求清单, 制定“作战图”, 绘制“施工图”, 精准扶贫、定点消除。

第二, 着力培育增收富民产业, 作项目实施的协调员。要紧紧抓住培育特色富民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放松, 推进“三个一”工程建设, 重点要在“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上求突破, 具体要抓好“三个着力重点”:一要着力培育主导产业, 实施“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二要着力推进土地流转, 帮助搞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三要着力破解融资难题, 帮助实现所有贫困村产业互助社等全覆盖, 协助构建征信体系, 建立起最优惠贷款优先投向最贫困农户的机制。

第三, 着力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 作政策法律的宣传员。要突出务工技能、实用技术和法律知识三个培训重点, 紧盯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劳动力、贫困地区妇女等四类人群, 推行定点培训、订单培训、菜单培训三种培训方式。

第四, 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作农民群众的服务员。要始终把帮助群众解决最紧迫最需要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双联行动的基本任务, 既要使群众普遍受惠, 又要帮助解决个别群众的特殊困难。在具体工作中, 要做到“三个持续”。一是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持续帮助解决具体困难。三是持续强化帮扶力量。

第五, 着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实, 作资金使用的监督员。推动和监督涉农及扶贫政策、项目的实施, 是加强基层工作、搞好扶贫开发的迫切需要, 也是双联干部的重要任务。一要明确驻村干部职责, 坚持“逢提必下”制度, 在服务中管理, 在管理中监督。二要帮助建立办事公开制度。三要加强对联系村工程项目和资金的监督管理, 促进用好管好扶贫资金项目。

陇南市:改进作风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 陇南市紧扣全省扶贫攻坚重点市这一实际, 取得了干部受教育、机关转作风、基层得加强、民生大改善、发展上水平“一举多得”的叠加效应。2014年,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24元, 较2011年增长53.5%, 三年累计减少贫困村476个, 减少贫困人口66.52万人。

紧盯小康目标, 加快扶贫攻坚进程。按照“联要联到大山深处”的要求, 全市251名市县领导和201个双联单位把452个新增联系点全部放到了市上确定的25个特困片区内, 协调整合扶贫和涉农项目资金35.3亿元, 合力推动整片区整流域开发, 改善了特困片区水电路房等生产生活条件。紧盯行动主旨, 培育特色富民产业。积极开展400万株核桃高接换优活动, 各级双联干部在进村入社, 既密切了干群关系, 又为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紧盯作风转变, 增强发展内生能力。按照“帮要帮到最困难群众”的要求, 全市39940名双联干部共联系贫困群众85083户。各级领导率先垂范, 双联干部脚踏实地, 着力解决群众上学、看病等问题, 协调落实惠农政策,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商议致富门路, 激发了农民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紧盯问题导向, 集中破解瓶颈制约。各级双联干部紧盯陇南农产品丰富, 但交通不变、信息不灵等短板, 围绕解决农特产品卖难问题,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2014年开办网店5923个, 实现收入7.71亿元, 闯出了贫困地区农产品电商销售的“陇南模式”, 积极推进“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三年发放涉农贷款119亿元, 有力地支撑了农业农村发展。紧盯深化内涵, 精心建设美丽乡村。坚持把双联行动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起来, 把双联示范村建成美丽乡村, 突出生态特色, 建成美丽乡村1249个, 探索出了一条西部贫困山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路子。

陇南市宕昌县南河乡路固村文化广场

张掖市:突出产业谋发展双联引领奔小康

张掖市发展设施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双联行动开展以来, 张掖市委市政府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围绕做大做强设施农业, 充分发挥各级双联单位和干部作用, 帮助联系村 (户) 科学制定规划、支持发展产业、开展技术培训、创新经营体制, 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了全市发展步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收到了多元综合成效。2014年底,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

帮助提振信心, 激发致富热情。各级双联干部深入联系村、户, 通过宣讲惠民政策、面对面算账对比等服务方式, 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 转变观念、提振信心。“十二五”以来, 市一级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投入达2.5亿元, 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5.13万亩, 2014年实现产值16亿元。坚持因地制宜, 发展支柱产业。以茄子、辣椒、韭菜、双孢菇、高原夏菜为主导, 全市形成了1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17个、200亩以上高原夏菜示范点15个、1000亩以上标准园3个, 工厂化育苗中心8座, 通过典型示范引领, 增收致富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创新经营机制, 突破制约瓶颈。通过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 帮助破解发展设施农业中的瓶颈制约问题, 保障了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展。强化技能培训, 提升农民素质。联村单位依托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和“雨露计划”培训项目,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 切实提高农民创业就业技能, 拓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使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劳动力接受了培训。完善帮扶措施, 加大扶持力度。为确保设施农业快速、有序发展, 各单位调整双联力量, 成立驻村工作队, 轮流蹲点为联系村发展设施农业进行技术指导。在项目安排上, 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 尽可能向贫困片区和设施农业发展片带倾斜, 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甘州区林业局在安阳乡实施葡萄技能培训

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外引内促转观念培育产业促发展

北顺新村

马力镇北顺村是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的双联点。双联行动以来, 在省委办公厅的大力帮扶下, 2013年实现整村脱贫, 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1950元, 较2012年增长117%。

外引内促, 借力发展, 着力转变群众创业观念。经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牵线搭桥, 北顺村与福建省蓉中村缔结为友好共建村, 在全省首创了“东部带西部、先富帮后富, 东西对接、同奔小康”的双联行动帮扶新模式, 村里建成了30亩蔬菜市场, 18名经纪人常年从事蔬菜营销, 新建商铺60多户。兴建了占地10余亩的小微企业创业园, 入驻企业5家, 为双联行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创新机制, 培育产业, 着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三年来, 全村新建日光温室600座, 日光温室面积达到1500亩, 2014年人均蔬菜收入达到8500元, 占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通过土地流转, 促进了土地向种植能手和大户集中, 种植优质核桃3800亩, 中药材2000亩。在蔬菜园区建立了多媒体蔬菜培训中心, 邀请专家教授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 提高了群众种植技能和水平。“北顺”牌黄瓜等蔬菜商标, 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 促进了蔬菜的营销。加强党建, 保障民生, 着力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着眼强基固本, 狠抓村党委班子建设, 探索建立了“服务型党委+特色型党支部+产业型党小组”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北顺村+蓉中村”双联致富共建模式等农村党建“五种新模式”, 把支部延伸到了产业园区, 建成了一批示范园、示范棚、示范户, 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实现了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相融。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牵头协调促发展多措并举助增收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 省检察院充分发挥组长单位的标杆、协调、推动作用, 全力推动两当县发展特色富民产业,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875元, 比2011年2065元, 增幅达136%。

坚持三个遵循, 科学研判促发展。一是遵循自然法则, 因地制宜订规划。结合两当县资源禀赋, 谋篇布局, 帮助县上确定了“两主四辅”六大特色富民产业, 制定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计划、人有致富技能”的发展规划。二是遵循群众意愿, 因势利导转思路。三是遵循市场需求, 找准方向育产业。不断壮大核桃、育苗、菌类等特色富民产业。破解三个难题, 夯实基础促发展。一是破解交通难题。着眼长远, 协调完成了两当火车站升级改造、衔接落实了两当人民盼望的高速公路项目、提前完成了全县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组织实施了农户院落和连户路硬化全覆盖。二是破解资金难题。三是破解销路难题。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积极牵线外联力量, 建立起“农户自销、单位帮销、干部推销、外联购销、龙头包销”的多向渠道, 努力增加群众收入。突出三个抓手, 增强后劲促发展。一是抓龙头、阔基地。支持壮大两当现有农产品、中药材等加工企业, 完善品牌认证, 建立产业链, 发展循环经济;引进陕西省宁陕县黄波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两当, 形成了“基地生产+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多赢格局。二是抓技术、重培训。三是抓监督、促落实。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 全力服务“三农”, 在两当县率先创造经验、作出示范。

静宁县:联村联户联产业发展苹果促增收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 静宁县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的重要举措, 既搭建了促进机关作风转变, 提升干部能力素质, 树立党和政府新形象的制度性平台, 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抢抓双联机遇, 坚定不移发展苹果富民产业。从项目资金、技术推广、市场监管等14个方面加大对苹果产业的扶持力度, 动员双联干部帮助贫困户户均发展3亩以上苹果园。三年来, 全县新植果园30.5万亩, 果园总面积达到101.2万亩,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借助双联行动, 持续不断推进干部作风转变。把苹果产业发展纳入各级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年度考评, 积极推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 建成了一批示范带动效应强的精品园和有机园, 极大增强了双联干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升了农村工作水平, 转变了工作作风, 促进了产业提质增效。2014年, 全县挂果园面积50万亩, 苹果总产量60万吨, 产值24亿元。依托双联平台, 持之以恒加快小康进程。注重打品牌、建龙头、拓市场, 积极搭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对接市场的服务平台。2014年, 农民人均从果品产业中收益379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 三年共减少贫困人口9.63万人。苹果产业真正成为促农增收、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加快了实现小康进程。

白银有色集团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转变作风促进发展

白银公司认真贯彻省委决策部署, 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国企履行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最佳平台, 作为锻炼干部, 铸造企业精神的有效载体, 紧扣“联”科学谋划, 紧贴“为”扶贫攻坚, 紧盯“制”精准帮扶。三年来, 投入和协调帮扶资金2736.87万元, 实施帮扶项目61个, 帮办实事164件, 有力地促进了联系村群众增收致富, 有效推进了企业自身建设, 收到了一举多得的综合叠加效应。

深入偏远乡村为民义诊服务 第10篇

新乐乡地处七跃山脉, 是重庆市与湖北省的交界地, 平均海拔1000多米, 山势崎岖, 路不好走。8点43分, 义诊队伍来到新乐乡。

见到医疗队到来, 村民们欢呼着围了上来。

“来, 大家把物品整理一下, 准备义诊。”在张荣贵副院长的安排下, 医疗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 不到5分钟, 临时服务站一切准备就绪。

服务站虽然简朴, 但义诊配备的医疗设施齐全。健康体检车上载有彩色B超仪、心电图仪、DR放射机, 医务人员还携带了血压测量仪、血糖测量仪等设备。义诊队的医生不仅有石柱县人民医院的业务骨干, 还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派驻石柱的专家团队, 义诊队涵盖内科、外科、眼科等领域。

“好几年没有体检了, 今天检查了一下, 医生说身体没有问题, 这下放心了。”新建村73岁的谭大爷说。

70岁的庄坡村刘大爷患前列腺疾病多年, 拿着医生开的免费药, 老人高兴地说:“专家给看病, 还免费发药, 这样的义诊很实在。”

在眼科工作20多年的冉新春大夫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解预防和治疗白内障疾病的有关知识, 宣传国家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的有关政策, 对适宜白内障手术的患者进行登记, 核实联系方式。

“老人家, 您血压有点高啊, 您自己知道吗, 平时吃药吗?”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专家曾维威向村民马婆婆讲解病情, 嘱咐她平时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项。

村民们纷纷说道, 去石柱县城一趟很不方便, 早上6点半就要赶车出发, 看完病回来只能坐11点的车, 其他时间就没有车了。今天县医院和市上的专家专程来给我们免费检查、看病、发药, 真是太好了, 这是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啊。

本次活动义诊服务群众438人次, 心电图检查262人次, 彩超检查254人次, DR放射检查221人次, 免费白内障筛查181人次, 免费发放前列康药品1290瓶。

如何做到执政为民 第11篇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如何,对党的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曾说,无产阶级政党的成员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真诚革命,信仰党的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价值观就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基础之上的。领导干部“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这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时期干部责任的五条基本要求中的第一条,它明确了领导干部肩负的重要政治责任。江泽民同志还多次从价值观的角度提醒大家“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近几年,一些领导干部在价值观上发生偏差,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栽跟头、犯错误、出问题,与他们放松乃至放弃思想品德修养有直接关系,与他们的政治信念动摇有着密切关系。

权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被用来做好事,造福于人民,又可能被用来做坏事,危害社会。领导干部怎样看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至关重要。权力的实质是责任。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诚心诚意为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要摆正“主人”与“仆人”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人民把权力赋予领导干部,是让领导干部用权力为他们谋利益,而决不能把手中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世界上没有只有权力而没有责任的工作岗位,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因此,既要干事,又要干净,这是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要求。如果能干事也确实干了一些事,但自身不干净,就会缺乏人格力量,更不会有号召力,就不能说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现在,有一些干部觉得自己特别能干,今天的“位置”是个人奋斗得来的,甚至抱怨组织上“早该用我了”。他们在领导岗位上不是想着为党和人民多做工作,而是只图自己和家庭的回报。还有的干部认为,做“官”当领导,关键是有人看重,“权力是领导给的”。于是他们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甚至只对少数人、个别人负责,“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

如果把权力当作为个人、家庭和小集团谋取利益的手段,就必然导致私欲膨胀,那是很危险的。解决好权力观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认真改造主观世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夯实“掌好权、用好权”的思想根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们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路线,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把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实现好。为此,就必须了解民意、体察民情、珍惜民力、谋划发展。实践表明,了解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意愿,实现群众意愿,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成功;忽视群众意愿,违背群众意愿,我们的工作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失败。因此,在了解民意上必须增强主动性、自觉性,防止盲目性、片面性。解决“四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用制度增强了解民意的主动性、自觉性,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忧虑、最注目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决策时才会如实反映群众意愿,避免盲目性、片面性。好的方式、方法是掌握真实情况的前提和基础。一是蹲点的方式,解剖麻雀;二是对话的方式,沟通思想;三是包扶的方式,增进感情;四是联点的方式,常来常往;五是交朋友的方式,设身处地;六是微服私防的方式,掌握实情。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必须到群众中去,察民情、访民意、听民声。只有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所需、所急、所忧、所虑了解真实,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了解真情,必须扎下去,沉到底,不能搞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不仅要了解正面的意见,也要了解和倾听反面的看法。人民群众蕴藏着旺盛的积极性和巨大的创造力,关键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这就要求必须珍惜民力,坚持三不原则:一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摆花架子;二是高度珍惜人民的血汗钱,把钱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搞“政绩工程”;三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目标,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搞“形象工程”。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目标,必须强化发展意识。我们要紧扣发展主题,把认识的提高转化为精神动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上级指示精神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给后人多留财富,不留包袱,为群众创造一片安居乐业的天地。

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五个必须”,做到“五个善于”,提高“五种能力”。这是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新阶段对领导干部从理论素质、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做好各项工作,“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被时代所淘汰,惟一的出路就是自觉地坚持学习,加强学习,改善学习。

仲裁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 第12篇

近些年来, 民生保障成为了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高就业质量, 2008年以来, 我国新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等几项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 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 同时也增强了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点燃了劳动者的维权热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福建省把处理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和群体性突发事件摆在突出位置, 积极探索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强化仲裁员素质, 不断提高办案质量, 有效地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与维护社会稳定。

围绕劳动仲裁工作的发展, 刘丹美处长为我们介绍了这些年来福建劳动仲裁工作的主要特点:

1. 福建省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一直以来受到人社部的高度肯定。2008年以来, 福建省的劳动仲裁工作量大大增加, 每年处理案件26000件左右, 案件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市以及非公企业,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及小微企业, 其中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类争议为热点, 加班工资、工伤保险争议也占了较大比例。福建省劳动仲裁工作大力发挥自身的调解作用, 争取将大部分矛盾在劳动仲裁环节解决, 大约每年有15000件案子在劳动仲裁阶段就可以圆满解决, 只有不到50%的案件需要走上诉讼程序。刘丹美处长认为, 调解是争议处理的基础性、前端性工作, 要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角度, 将其当成一门值得研究的大众工作艺术去沟通、去劝导、去说合, 将社会矛盾化解在源头。不把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与纠纷推向法院、推向社会, 为维护福建省的社会稳定与劳动关系的和谐起了重要的作用。

2. 大量建立调解组织。2008年《劳动争议仲裁法》实施后, 劳动仲裁一律免费。面对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井喷式增长的现状, 福建省的仲裁工作出现了“案多人少”的难题。在极度缺乏仲裁编制的情况下, 福建劳动仲裁工作经过努力探索, 大量建立调解组织。包括:在乡镇、街道和社区建立调解组织;在行业内建立民间调解机构;在企业内部建立调解部门。通过动员民间调解组织、工会、劳动监察等各方面力量参与调解, 形成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联动工作机制, 将劳资双方矛盾化解在基层。当地劳动争议调解部门负责劳动争议三方 (劳动、工会、经济综合管理部门) 的协调工作, 在他们的指导下, 各街道、社区、行业、企业劳动争议协调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调解作用。

3. 做到贴心服务。坚持“调解优先、调裁结合”的原则, 把调解贯穿在庭前、庭审、庭后和送达等各个环节, 综合运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和情理感化等手段, 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尽量保证劳动仲裁案件从立案到结案, 全过程引导当事人调解, 并通过大量的沟通对话, 将案件消化在劳动仲裁阶段, 同时做到简化案件仲裁程序, 大大缩短劳动仲裁案件的处理过程。

4. 福建劳动仲裁特别重视仲裁裁决的质量问题, 把仲裁裁决的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12年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实施了各地市之间拉网式案件排查, 发现了一系列问题。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处毫不留情地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处理以及通报批评。同时, 为保证案件质量, 维护仲裁公正执法形象, 办公室还强化案件审理监督和案件质量评查工作, 认真对待每一个申诉案件, 细心听取当事人对裁决的意见, 对发现原裁决确有错误的, 及时报请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撤销, 彻底改变申诉难的现象;通过对案件质量评查, 发现有重大质量问题的, 及时审查, 杜绝或减少错案的发生, 力求案件裁决“公平”、“公正”, 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5. 着重建设劳动仲裁队伍。福建省劳动仲裁把整治队伍形象,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以前, 福建省对劳动争议仲裁人员只有“进口关”, 没有“出口关”。最近福建省推出了相关政策, 不仅严格把关人员“进口”, 而且明确了对十五种违反管理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人员可以予以解聘, 加强了对劳动仲裁队伍的整治。为打造高素质的专、兼职劳动仲裁员队伍, 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处加大法律改革和理论培训, 不断提高劳动仲裁员的案件处理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仲裁办案效率。把能力建设与提高仲裁人员的素质结合起来, 做到有的放矢;把能力建设与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 做到学以致用;把能力建设与多项业务活动结合起来, 做到多管齐下, 真正把福建省劳动争议仲裁队伍打造成为依法办案, 廉洁奉公, 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高素质队伍。

6. 福建劳动争议仲裁的结案率高达95%。这对劳动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往一些案件久拖不结, 一些企业企图用时间、用程序来拖垮劳动者。而现在, 这种情况基本扭转。刘丹美处长说:“劳动仲裁案件往往都涉及群众利益, 我们只有牢牢抓好劳动仲裁裁决质量, 才能切实的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 真正实现仲裁为民的办案理念。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让记者很有感触。

谈到这里, 刘丹美处长又向我们透露了这几年福建省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经历的一些困难:

2008年5月1日《劳动争议仲裁法》实施后, 把劳动争议调解的职能赋予了劳动仲裁机构, 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案情, 做好调解工作, 仲裁调解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加大, 使原本就人手紧张的仲裁工作雪上加霜, 劳动仲裁工作人员不堪重负, 陷入了“人少案多”的困局。调解工作的工作量本来就比仲裁大得多, 可相应的人员编制又没有得到扩充, 人员与工作量严重不匹配。工作人员往往都陷入了“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 超负荷运转。

以上“人少案多”人手不足的情况, 又引发了福建的劳动仲裁实体化的滞后。2012年初, 中编办、财政部和人社部要求全国各地推进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 为响应号召, 各省市都开始紧锣密鼓地推进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都达到了50%以上, 而福建省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仅有8%, 严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与福建走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先行先试的定位严重不符。

随着十八大“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精神的提出, 福建省的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下一步, 福建省劳动仲裁工作将有哪些新的动作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为民请命】相关文章:

为民服务发展为民08-03

三包为民06-07

服务为民06-08

勤廉为民范文05-19

感悟为民情怀范文05-31

为民情怀不够范文06-08

执法为民剖析范文06-11

执法为民理念范文06-11

关于为民务实清廉07-14

公正司法一心为民07-15

上一篇:高校教师师德师风下一篇:经济困难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