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知识范文

2024-05-12

显性知识范文(精选11篇)

显性知识 第1篇

显性知识能否转化为隐性知识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是否存在接口多有争议, 主要有三种观点:无接口、强接口、弱接口。

N.Ellis (2005) 提出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动态交互观, 属于弱接口观点。他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分离、独立的, 但又相互合作、相互作用, 它们之间有接口, 而且接口是动态变化的 (N.Ellis, 2005:305) 。在评析动态交互观之前, 本文先介绍几对相关概念:显性/隐性知识、显性/隐性学习、显性/隐性教学。对于这三对概念的定义有很多, 本文选取Hulstijn (2005) , N.Ellis (2005) , Roehr (2008) 文中提出的定义。

显性知识是指学习者能意识到并能说出来的陈述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学习者没有意识到而且不能说出来的程序性知识 (Roehr, 2008:69)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别在于对规则的意识程度以及能说出这些规则的程度 (Hulstijn, 2005:130) , 程度高为显性知识, 程度低则为隐性知识。

显性学习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连续的注意, 形成和验证有意识的假设;隐性学习是无意识的归纳过程, 促成直觉的形成, 这种直觉是无法说出来的 (Roehr, 2008:69) 。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感” (对语言的感觉) 即是一种直觉, 是隐性知识。我们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 当使用语言顺利时, 交流顺畅, 不需要注意学习的过程, 这时的学习是隐性学习;当交流中出现问题, 交流中断, 就要努力去进行意义协商, 协商过程中能学到许多语言形式方面的东西, 这种学习就是显性学习。也就是说, 隐性学习发生在流利的理解和产出过程中, 而显性学习发生在有意识地进行意义协商和构筑交流的过程中 (N.Ellis, 2005:306) 。显性教学是指明确告诉学习者输入所包含的规则, 而隐性教学没有 (Hulstijn, 2005:132) 。

2. 动态交互观主要观点评析

动态交互观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方面, 本文把它与其它的接口观点进行比较, 对它进行评析。

(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分离、独立的。

这一点与无接口观点相似。无接口观点以Krashen (1981;1982;1983) 为代表, 他认为习得的知识 (the acquired knowledge) (即隐性知识) 与学得的知识 (the learned knowledge) (即显性知识) 是完全分开的, 但没有提供充分的证据。McLaughlin (1978) 曾指出监察理论是不可靠的, 因为它建立在“习得”与“学习”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的基础上。这两个概念的根本区别又只是“下意识”与“有意识”, 这两者均不能在实验中得到验证, 所以是不可取的 (杨连瑞, 张德禄, 2008:71) 。McLaughlin (1978) 和Gregg (1984) 还指出监察理论不能给出“习得 (acquisition) ”和“学习 (learning) ”的精确定义, 因此研究者无法给出其操作定义, 不能在实证研究中验证。Hulstijn (2005:136) 指出, 或许只有Schwartz (1993) 和Paradis (1994) 在实证研究中验证了监察理论, 尽管Paradis (1994) 把“习得”和“学习”分别当成“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

动态交互观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离和独立性提供了生理依据。它指出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在大脑里的处理区域不同, 因此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也是分离的。显性学习的处理区域是额前皮质区 (prefrontal cortex) 和颅侧区 (parietal areas) 尤其是海马区 (hippocampus) , 隐性学习在前中区 (precentral regions) 。在显性学习时, 额前皮质区中与工作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选择要注意的信息, 把各种感知合成起来, 把各种意识 (consciousness) 统一起来, 然后海马区的神经系统把这些感知和意识结合成整体的情景记忆表征 (N.Ellis, 2005) 。但是对于隐性学习时具体的大脑处理过程则没有说明, 可能是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以上研究说明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是不同的过程,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相互独立的。

(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有接口。

动态交互观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有动态的接口, 在有意识的处理过程 (conscious processing) 中瞬时发生, 但发生后对隐性认知的影响却是持久的 (N.Ellis, 2005) 。

无接口观点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完全分开的, 它们之间没有接口, 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 反复练习和纠正错误可以促进显性知识的学习, 但不能促使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 (黄冰, 2004:125) 。这种观点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有很多研究者 (McLaughlin, 1978;Rivers, 1980;Stevik, 1980;Gregg, 1984) 用事实证明了有些课堂学习的知识经过多次反复练习而变成了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即“习得”的行为, 也就证明了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 (杨连瑞、张德禄, 2008:71) 。

动态交互观属于弱接口观点, 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有接口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如Bialystok (1977;1979;1981) , Greg g (1984) , N.Ellis (2005;2007) , Bialystok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有连接, 是相互作用的 (黄冰, 2004:125, 126) 。Gregg (1984) 认为学习和习得不是两种学习路径, 而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会逐渐内化, 从而在自然会话中变为习得。实际上, 学习的知识也会渗透到习得的知识中去, 两种方式所习得的能力和知识之间会互相影响, 非正式的习得和课堂上的正式学习可以互相补充, 学习的知识与习得的知识可以互相转化、互相影响、互相补充 (杨连瑞、张德禄, 2008:71) 。

(3)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相互合作。

动态交互观认为二语习得中最初的有意识的活动是显性学习, 即语言构式 (construction) 的初始构成和模式识别, 然后隐性学习调节语言构式并把它们送入语言系统, 语言构式不通过显性学习就无法习得, 而且显性学习可以巩固语言构式的习得 (N.Ellis, 2005) 。

话语通过显性知识来构建, 这些显性知识有程式 (formulas) 、槽—框架型式 (slot-and-frame patterns) 、句型 (drills) 和陈述性教学语法规则 (declarative pedagogical grammar rules) 等, 话语经过反复使用就能程序化 (procedualized) , 促进隐性学习 (N.Ellis, 2005) 。这类似于强接口观点的代表人物DeKeyser (1997) 提出的技能学习模式。DeKeyser (1997) 指出, 无论是学习什么, 例如无论是学习语言还是网球, 学习的过程都是:从that类知识 (陈述性知识) , 到how类知识 (程序性知识) , 最后实现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 他认为显性知识经过反复操练或使用会自动化, 最后转化为隐性知识 (Gass, S.&Selinker, L, 2008:247) 。强接口观点也受到一些人的批判, 这一说法在母语习得中显然是站不住脚的。第二语言知识也并非完全始于显性知识, 完全用技能发展来解释也有失偏颇 (顾琦一, 2005:48) 。

动态交互观还指出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交互的几条路径:重铸 (recast) 、分解 (differentiation) 、分析 (analysis) 和优先 (preemption) 。学习者通过这几条路径从输出中学习, 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输出有错误时, 重铸提供了集中的反馈信息供显性分析使用。程式在习得之初是作为完整的语音单位显性习得的, 在后来某个阶段可以被分解 (differentiate) , 程式中的各个成分独立出来, 被分别习得。程式的分解、合成大多来自对隐性学习的计数和分布的分析 (tallying and distributional analysis) 。工作记忆通过对程式的类比推理 (analogical reasoning) 和概念整合 (conceptual blending) 来构建话语 (N.Ellis, 2005) 。

(4) 对意识进行深入研究, 强调意识的作用。

动态交互观从认知和神经科学方面对意识 (consciousness) 进行了研究。显性学习的大脑运作机制被称为意识的神经关联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 NCC) , 即脑前部中与工作记忆有关的神经元通过皮质之间、皮质与丘脑之间的反馈链和感觉、机动区域 (sensory and motor regions) 的神经元互相连接, 形成意识的神经关联。隐性学习大多只在一个通道 (modality) 内进行, 在一个模块内把表征 (representations) 或惯例 (routines) 进行启动 (priming) 或词块化 (chunking) 。但显性学习涉及大脑的更多区域, 把分散的区域联系在一起, 合成起来处理学习活动。

动态交互观认为意识的作用很大, 相对于大量的随时随地发生的无意识的大脑活动而言, 有意识的大脑活动很少, 但是意识就像瓶颈和入口, 外界信息只有通过意识才能通达大脑的任何部分进行处理, 才能通达隐性知识。

动态交互观还考察了意识是如何在工作记忆中运作的, 以及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差异是如何决定语言学能的。对工作记忆的研究有两个学派:加拿大学派和英国学派。加拿大学派认为工作记忆的贮存与处理功能是此消彼长 (trade-off) 的关系, 工作记忆的容量 (capacity) 用句子广度 (sentence span) 来衡量, 句子广度越大 (即工作记忆容量越大) , 学习者的学能就越大。英国学派认为工作记忆由三部分组成: (1) 注意监察系统 (supervisory attentional system) , (2) 两个临时的主从式系统 (slave system) (即语音环、视空扫描版, the phonological loop and the visuospatial sketch pad) , (3) 情景缓冲器 (episodic buffer) 。两个学派的观点不是截然不同的, 它们可以结合起来解释如下观点:工作记忆的不同组成部分涉及不同的隐性或显性的语言学习。

(5) 强调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的结合、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结合。

动态交互观强调“动态”和“交互”, “动态”即不断变化, “交互”即相互作用, 认为显性系统和隐性系统就像中国文化中的阴和阳。它还强调系统的整体性, 显性与隐性的语言学习虽然不同, 但应该结合起来, 这样会对语言学习和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N.Ellis, 2005) 。那么同理, 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也应该结合起来。

3. 结语

综上所述,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动态交互观认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独立但又相互作用, 它们之间有不断变化的接口, 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应该结合起来, 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也应该结合起来, 语言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动态交互观是在三种接口观点上发展起来的, 与它们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是无接口观点和强接口观点的折衷, 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 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观点。

参考文献

[1]Ellis, N.C.At the Interface:Dynamic Interactions of Explicit and Implicit Language Knowledge[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5, 27 (2) :305-352.

[2]Hulstijn, J.H.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cond-language learning[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5, 27 (2) :129-140.

[3]Susan u.Gass&Larry Selinke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M].New York:Rout-ledge, 2008.

[4]Roehr, Karen.Linguistic and metalinguistic cate-g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8, 19 (1) :67-106.

[5]顾琦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其接口之争[J].外语教学, 2005, (6) :45-50.

[6]黄冰.第二语言习得入门[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显性知识 第2篇

从显性/隐性知识的关系嬗变看二语语法教学的作用

在SLA领域,研究者们从多个视角审视了显性/隐性语法知识的关系,并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多维度地观察显性语法知识在SLA发展过程中的价值.结果表明:两种知识的.关系逐步从无接口发展为有接口,从对立关系发展为协同关系;显性语法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隐性知识的发展.语法教学应着重考虑显性语法知识如何有效转化为隐性知识以及以何种方式促成隐性知识的习得,从而取得语法教学应有的效果.

作 者:张宏武 ZHANG Hong-wu 作者单位:嘉应学院,外语系,广东,梅州,514015刊 名:韶关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年,卷(期):29(2)分类号:H319.3关键词:显性语法知识 隐性语法知识 协同作用 语法教学

显性知识 第3篇

摘 要:近年来,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讨论是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和心理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其对语言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国内研究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定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以及在教学中的显性和隐性问题加以总结,以供二语研究者们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二语习得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教学

一、引言

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讨论是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和心理学界的热点话题之一,对语言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二语习得研究表明,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理解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显性与隐性二分法依然很难界定。正常儿童能成功掌握母语,而成人即使很长时间接触目的语,最终的语言水平却依然参差不齐,从理论角度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否是其内在原因?对此,很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作出各自不同的推测。从实践角度看,显性学习和隐性学习为二语学习习者的最终语言水平差异所提供的合理解释对课堂教学也具有启发意义。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定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以及在教学中的显性和隐性问题加以总结。

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Ellis (1993)认为显性知识是有可能用语言来描述的知识。之后,Ellis(2004)对于显性知识又给出了更加细致的定义:显性知识是学习者有意识的知识,即学习者知其所知,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学习者知道自己的相关知识。显性知识关于语言的知识构成,其中包括对语言总体的知识和对某种语言的知识。Paradis(1994)将隐性知识定义为偶尔习得、隐性储存、自动使用的知识。本族语者的隐性知识可能是陈式化(formulaic)的知识,也可能是基于规则基础的(rule-based)知识(Ellis,2004)。又有学者做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分。Bialystok (1994) 指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区别,他认为隐性语言知识的学得受到始学年龄的影响,而显性知识的学得不受年龄的限制,成人学习者同样能学得语言规则,隐性知识是完全默会的知识(tacit know ledge)。儿童习得母语时,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掌握了母语的特征和规则,他们关于母语的知识是隐性知识,但隐性知识可被描述为学习者不知其所知。

国内学者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如顾琦一(2005)认为传统的描述性语法为学习者提供的就是显性的语言知识。显性知识的学得也不受学习环境的影响,在第二语言环境和外语环境中学得的关于语言的显性知识没有本质区别。显性知识本身可能成为研究和分析的对象;而隐性知识可能被用于研究和分析的过程并对其产生影响,其本身却不是研究和分析的对象。

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问题

关于显/隐性学习,以及显/隐性知识之间有无接口,(顾琦一,2005)认为存在很多争议。主要观点有:无接口说(non-interface position)、强接口说(strong-interface position)、弱接口说(weak-interface position)和交互论(interactionism)。

我国研究者们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接口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戴曼纯(2005)认为接口问题需要实验论证,但是,设计从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实验困难较大,因为我们很难保证进行显性教学的同时没有发生隐性学习。顾琦一(2005)阐明了无接口说、强接口说和弱接口说的不同观照及其理由。他认为两种知识间存在的是知识提取路径的转化,而非知识本身的转化。江进林(2010)认为以上几种观点各不相同,但细究其理论依据,它们并不完全矛盾,只是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实证研究对于这些假说起到了辅助作用,周文美(2014)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师范院校53位英语专业学习者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总体掌握情况。发现被试者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有很高的对应程度,显性知识的总体转化率较高,这表明在非目标语的外语学习环境下,两种知识之间存在着接口,显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转化隐性知识。但作为高年级英语专业的学习者,其隐性语法知识内化程度不理想,很难掌握缺乏系统性规律或较复杂的语法结构。这些结论充分地证明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接口理论”。

四、二语教学中的隐性和显性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讨论是国外二语习得领域和心理学界的热点话题,尽管还存在诸多争议,但它对外语教学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广泛注意,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学者研究成果。

众多学者对于从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入手,作出关于显性和隐性语法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胡壮麟(2002)说,“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语言知识,学习和使用更为自觉,更为踏实”;单独采用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即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无法有效地促进语法能力的培养,需要与隐性教学结合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正如戴炜栋和陈丽萍(2005)所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理想的语法教学应该是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机会。与此同时,研究者对于单独的隐性语法教学还是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各执一词。大多数学者认为语法教学融入非语言活动时,学习者掌握得最好。少数学者如田金平(2005)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能进行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通过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使学习者理解语言使用规则。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二语习得者,我国学者基于上述理论相继提出了多种具体的语法教学模式和方法。罗明礼和刘丽萍(2010)针对高中学生语言能力薄弱问题,提出了显性与隐性语法教学、任务型教法教学和交互式语法教学的策略,以期更有效地构建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相结合的语法教学多元模式;杜小红(2009)针对当前高校英语语法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显性语法规则的灌输、轻隐性语法能力培养的现象,提出了内化语法知识与提高语法能力相结合的高效英语语法教学模式。王锁栓(2010)认为显性/隐性学习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方法应该试学习者年龄而定,对儿童来说,老师可以为他提供沉浸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其内隐学习能力的优势;对成年人或青少年,充分发挥他们外显学习能力的优势,同时注意提高他们对语言形式、意义和用法的注意,加强自我语言使用的控制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育方面,闫丽霞(2013)将二语习得理论下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作为着力点,她认为目前大学英语的显性教学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及大量语言实践的活动,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正好符合二语习得理论,弥补显性课程的不足。

尹莉(2011)不仅提出了对于课堂环境下的显性教学的见解,还提出对网络教学手段下的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的思考。她认为隐性教学的特点是涉猎面广泛,单纯的隐性教学会造成两个极端:造成英语程度较高的学习者时间的浪费,而程度较低的学习者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教学应运而生。她认为网络教学有其优势,它可以使学习者的隐性学习个性化。以网络教学为平台辅助显性学习的优势还在于能够综合多样性的英语学习资源。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好的隐性学习环境。

五、结语

本文主要总结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不同学者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定义;接着总结了我国学者针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接口问题提出的看法,最后阐述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于外语教学研究的影响,总结了我国学者对于显性和隐性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包括在语法、听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外语课堂隐性语言知识构建模式;二语习得理论下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课堂环境下的显性和隐性教学以及网络教学手段下的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以及一些学者对于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供二语研究者们探讨和研究。本文仍存在不足,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作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国外学者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所作出的研究,这值得二语研究者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Bialystok,E. Representation and ways of knowing:Three i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In N. C. Ellis (ed.).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of Languages[C]. London: Academic Press,1994:549-569.

[2]Ellis,R.The structural syllabu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TESOL Quarterly, 1993,(27):91-113.

[3]Ellis,R.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L2 explicit knowledge[J].Language Learning, 2004,(54):227-275.

[4]Paradis,M.Neurolinguistic Aspect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ory:Implications for bilingualism and SLA[A]. In N. C. Ellis (ed).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of Languages[C].London:Academic Press,1994:393-419.

[5]戴曼纯.二语习得的“显性”与“隐性”问题探讨[J].外国语言文学,2005,(2):101-111.

[6]戴炜栋,陈丽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96.

[7]杜小红.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语法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9,(5):26-28.

[8]顾琦一.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及其接口之争[J].外语教学,2005,(11):45-49.

[9]胡壮麟.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低效”问题[J].国外外语教学,2002,(4):3-7.

[10]江进林.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之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26-39.

[11]罗明礼,刘丽萍.论高中英语新课改的语法教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6):81-84.

[12]田金平.英语语法隐性教学实证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2005,(3):137-139.

[13]王锁栓.第二语言习得隐性/显性知识研究之区分[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6):113-115.

[14]闫丽霞.二语习得理论下的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建设[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11):93-96.

[15]尹莉.网络教学手段下的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0-71.

[16]周文美.英语专业学习者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接口理论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4-107.

知识产权显性作用的思考 第4篇

知识产权是关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在二十一世纪, 知识产权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一种无形财产, 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 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都具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从而进行生产经营, 从而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在制度不断发展的今天, 已经演变成依赖契约存在的商业机构。知识产权作为最重要的契约之一, 无疑会在企业发展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在企业运营过程中, 产业附加值较高的部分是在高端研发和末端品牌营销部分, 而加工环节则处于利润最低端。研发和营销都与知识产权息息相关, 研发着重形成专利和技术秘密, 而营销则依靠商标和服务。所以, 一个企业只有着眼于知识产权的建设, 才能获得生存的竞争优势。如同国内知识产权处于起步阶段一样,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认知度也处于模糊状态并不乐观。这与国内企业的性质有很大关联,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 在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的同时也蕴含着产业附加值不高的隐忧。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的概念, 容易让人产生触手不可及的感觉, 认为这是一种高端战略投资, 且投入十分巨大, 在企业本身规模不大, 效益一般情况下往往会被认为投入和产出效益比不高。

二、知识产权的显性作用

实际上, 即使抛开知识产权作为经济市场的法律属性, 作为企业利用政府政策导向和市场规则, 知识产权也能极大地帮助企业建立其竞争优势。从国内环境出发, 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扩大宣传。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是内外兼修、追求卓越的企业, 对内强化管理追求效益最大化, 对外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两者相辅相成, 促进企业和谐可持续发展。内部管理是基础, 一个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生存;对外宣传则起到提升企业内涵和美誉度的作用。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对内做好“做”功固然重要, 对外的“唱”功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唱”功, 说到底就是要做好企业的对外宣传,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同时, 专利所有人具有署名权, 可在专利产品或包装上添加印记, 可引导消费者认为这种商品更具可靠性、信用性, 具有广告作用;申请专利能够快速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名望和市场上的地位。一个企业的规模应该与其带来的影响力成正比, 目前国内大多数规模企业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都具有独立的商标并对其产品进行了专利申请。近期国内“王老吉”事件中关联的各种无形知识产权资产不断地在广药和加多宝之间拉锯, 已经非常好地说明了其重要性。

(二) 作为资产质押或入股。专利质押贷款指的是, 用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授权的专利技术作为质押, 从银行获得贷款。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资产。根据我国现行公司法规定, 知识产权可以作为企业注册资本投资入股和抵押贷款, 在公司上市时一般一项专利的评估价值最低也是几十万, 有的甚至是几千万、上亿。虽然专利贷款工作在国内还处于试验阶段, 但从政府的扶持力度和国内目前贷款的现状来看, 这将会是大势所趋。 2009年10月23日证监会在深圳举行了创业板的启动仪式。我国设立的创业板主要是面向符合《证券法》新规定的发行条件但又没有达到主板上市标准的科技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创业板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 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指标和股本要求相对中小板要求有所下降, 也取消了中小企业板“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的要求, 这更加贴合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占比较大的特点。2009年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和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日前联合发布《浙江省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2011年广东省中山市科技局与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小榄镇政府、小榄村镇银行等单位共同签订了《省市联合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操作细则》, 拟准备3亿资金支持专利贷款。2013年度湖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对接活动共有23个项目与银行达成协议, 总金额达3.26亿元。专利权质押贷款和入股的推出, 使知识产权资本价值得以体现和运用, 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解决资金紧张、加速知识产权和专利权的市场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 享受政府给予的荣誉、配套资金和各种优惠政策支持。专利项目实施可优先列入各级计划, 优先获得贷款, 实施效益显著的不需成果鉴定, 可直接申报科技奖励和资助。另外根据现有政府科技政策导向, 企业具有专利才有资格认定各种资质。 比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条件为在中国境内 (不含港、澳、台地区) 注册的企业, 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 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 对其主要产品 (服务) 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经认定后, 可执行15% (认定前25%) 的优惠税率, 税率降低10个点, 税额减少40%。 同时,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要求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 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 具体为验收年份需要有自主申请的专利达到10个以上。经认定后可享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政策, 享受进口科技开发用品的税收减免。其它还有国家级实验室等资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均对知识产权有单独的设定要求并给予较大政策扶持和补助。总之, 随着科技贡献对经济贡献的凸显, 国家的政策和扶持力度也在逐渐倾斜。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对中小科技企业的扶持政策, 在金融支持上加大对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并通过提高企业营业税起征点来减免财税。2012年2月, 进一歩加大扶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150亿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与此同时地方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科技企业, 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即七大新兴产业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政策外的企业得到的支持有限, 甚至得不到支持。

(四) 提高中标的可能性。 在招投标过程中, 专利是重要的砝码。专利法规定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均是侵权, 因此, 投标方一旦有专利权, 对其它投标者和招标方都具有约束力, 同时它也是投标中重要的评分依据, 直接决定是否能够中标。 招标投标逐渐融入我国各个经济领域, 招标投标作为一种有效的选择交易对象的采购方式, 已经从早期单纯的建设工程领域, 逐步拓展到基本建设项目、机电设备进口、科技项目、政府采办、服务项目、医疗药品采购、项目融资、土地使用权出让和企业产权转让等多个经济领域, 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 充分发挥着程序规范、透明度高的优势。从2001年至今的六年时间内, 招标投标得到长足发展, 招标项目和招标数额大幅增加, 招标额年均增长速度约40%, 通过招投标节约的工程建设投资达10%~15%, 有些地方和行业的平均节资率达到20%左右。据统计, 全国专门从事招标代理的机构达5, 000多家, 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招标采购的专职人员已近100万人。目前全国每年招标项目超过10万个, 委托招标金额近10万亿元。大部分的公共设施建设都需要通过招投标的程序。招标方常常习惯根据项目需要设置一定的招标条件, 如是否具有某些资格。近些年,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 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招标项目往往也以是否具有专利、品牌等作为限制条件。在一些特定行业中, 招标人常常会指定几家在业内知名的品牌企业参与竞标, 或者针对某项技术提出招标要求。

(五) 参与标准制定。 标准制订规则规定, 任何标准制订如涉及知识产权内容的, 需取得知识产权所有者授权才可发布。故专利权人有权成为标准制订单位, 并影响标准内容甚至要求所有使用该标准的企业支付专利授权费。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权, 一般是作为反垄断法的适用例外而存在的。企业作为知识产权拥有者, 可以使用这种独占权, 使得在某一特定市场上形成垄断或者支配地位, 减小了该市场其它企业对自己的竞争威胁。 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就是在满足标准对知识产权所保护的技术的需求、充分保护知识产权以及保障标准使用者利益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 以实现标准作为公共产品的社会功能以及满足知识产权人的利益诉求。 科技在不断进步, 专利技术在推广以后逐渐演变成行业规范或标准。对技术进行标准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但标准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也随之凸显, 知识产权作为具有为数不多合法的垄断权的技术手段, 许多大的跨国公司抛弃了传统的牟利方式, 利用现有的法律框架, 沿用了“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思路, 以占领更多的市场, 获取更多的利润。标准和标准中的专利成为世界超一流企业推行产业控制、实现市场垄断的工具。国外DVD专利企业向我国每台DVD收取的专利费用就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案例。而国内通信行业标准作为唯一向所有企业开放的标准类别也正朝着使用知识产权手段占据标准编制优势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 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的大小在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 衡量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企业规模越大, 知识产权带来的影响也就越大。在激烈市场搏杀中, 知识产权并不只是法律规范, 更不是装点门面的饰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它是形成竞争优势、打击竞争对手的利器。从这个意义上说, 无论是应用政府法规政策, 还是运用市场规则, 知识产权都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

摘要:在企业运营过程中, 产业附加值较高的部分是在高端研发和末端品牌营销部分, 而这两方面又都与知识产权息息相关。而我们对知识产权的作用常常着眼于其作为法律工具的主要功能, 未能结合国内环境进行理解, 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它实际能发挥的作用。本文从国内环境出发, 分析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能够发挥的显性作用, 以期对企业知识产权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企业运营,知识产权,显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德明.企业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保护[J].现代情报, 2005, 5:210~212

[2].杨为国等.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 2003:46~51

[3].龚志军等.知识产权保护中企业的主体作用[J].商业研究, 2009, 12:62~65

[4].黄斌.江苏省专利质押贷款情况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 2012, 9:170

[5].张莹.我国招标投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6].罗先群.得标准者得天下[J].今日财富 (中国知识产权) , 2010, 12:29~31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反思 第5篇

刚刚上完这节课的时候,感觉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真的是相差甚远。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感觉不是很好。孟德尔遗传定律只是简单的介绍了隐性性状和显性性状,学生看似明白,但是一到实际问题中还是不太明白。

怎样做呢?还要把原本高中的知识拿过来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觉得生物人教版本的教材在这个章节的编写上有些安排不合理。内容上作了大量调整,但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量不够。当然了,教材只是教师上课的一个载体,而教师教的过程中也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 )中,我选择了多种版本结合。现在教改中提倡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其中之一。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探究的程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在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作为小品出演,干燥的说教就变成了表演。这样,孩子们兴奋的同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我想,效果还是蛮不错的。呵呵,学生的投入将会引发教师的感动和投入,这样的良性循环正式我们和学生共同追求的 。

显性知识 第6篇

【关键词】 学生 缄默知识 显性化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共同构成了个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隐性知识通常也被我们所称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的特点就是:很难用简明的语言和逻辑加以表述或说明,缄默知识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拥有一定知识储备和个人见解的情况下来接受新知识的 ,那么教育工作者要是不能清楚的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就进行教学活动 ,其教学结果注定是低效的 ;学生如果对自己已经具备的缄默知识不够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起点在哪里,就盲目的学习,同样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所以,将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学生的缄默知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也就是缄默知识。但目前对缄默知识的研究与探讨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对于学生方面的关注甚少。追本溯源,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研究教师的缄默知识,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研究学生的缄默知识与研究教师的缄默知识属于同一本体性两种活动,对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两者同等重要。

学生的缄默知识作为一种个体化的、不可言明的、非逻辑化的知识很容易被教师忽略,因为他们每天从事的是安排得十分紧凑的教学活动,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关注学生个人身上那种捉摸不定的知识要素,也没有将这些看不见的知识和能力利用起来。应该说,关注学生的缄默知识以及默会能力对其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共同的心愿。那么为达成这一共同目标,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知道学生个人的知识体系结构是怎样的,他们这种自发的知识体系如何更好地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因此,只有通过将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才能得以实现。

二、促进学生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缄默知识“显性化”的方法是情境创设。缄默知识的形成有环境背景,在课堂上创设与之相似的情境或再现这种情境,以激发学生内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缄默知识并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创设情境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用语言直接描绘。教师应该将书本上一些符号化的文字生动化,以精练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情境;二是利用多媒体展现情境,从声音、画面等角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结合课本内容,预期对其内容达到充分的理解;三是以师生表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有些生词用简单的语言又很难让学生马上准确地理解,教师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语境来理解生词词义。

2.引导学生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学生的缄默知识具有很强的内隐性,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一旦形成,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众多学者认为,用“学徒制”的方法对获取学生的缄默知识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示范行为被学生观察与模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自身的缄默知识。教师的示范行为就是将其自身的缄默知识尽可能显性化的过程。在实践中教师的缄默知识难以言表,但通过行为的表达常常被学生潜移默化的吸收,实践中获得的技巧往往比纯粹的讲解更易于内化,知识也更易于理解。

3.鼓励学生对话交流,自我反思。有学者认为,学生的缄默知识主要靠学生间的对话交流及自我反思来实现的。交往学习是师生、生生之间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借助一定教学媒体进行的知识、行为等的沟通与交流。学生的交往学习就是将缄默知识显性化的关键。由相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主要通过交流、对话、探讨的方式使学生的缄默知识得以清晰化、系统化。并最终总结出共同学习的方法。同时,因为缄默知识是我们平时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高度个体化的知识 ,要想让缄默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法实现。学生有意识的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反思能够使学生已有的缄默知识得到系统的梳理与呈现。

4.营造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由于教师权威性的存在,使学生形成了畏惧感和归属于集体的统一化,从而形成了个体化的缄默知识,要想这种缄默知识显性化并加以利用,必须营造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因、驱使力。现代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丢弃教师“权威化”的概念,视学生与自己平等地位。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课程实施是师生双方共同创造教学经验的过程。并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思想。可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只有营造出轻松地学习氛围,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刘云艳,叶丽.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策略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7(2).

显性知识 第7篇

关键词: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不同任务类型,个体差异,二语习得

1 引言

作为二语习得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这两个知识的定义, 可以说是百家争鸣, 比如Bialystok (1982) 认为显性知识是学习者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学习的知识, 是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存在于大脑自动提取的过程中, 是学习者完全默会的知识, 学习者不能用言语表述语言规则的知识;也有学者认为显性知识是我们通过后天学习主观积累而获得的知识, 隐性知识却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习得获得的知识, 比如我们对母语的习得。 (N.Ellis, 2005) 但是总的来说, 显性知识就是学习者能意识到、可以说出来的语言规则知识, 即学习者知其所知, 比如学习者知道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 动词不定式的构成等等;隐性知识则是学习者不知其所知, 是学习者完全默会的知识, 比如儿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掌握的母语的特征和规则, 所以他们关于母语的知识是隐性知识。 (顾琦一, 2005) 关于这两个概念, 大部分的研究都聚焦在这两种知识的关系和其在二语习得中所起的作用。

2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系

二语习得界对这两种知识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分歧, 目前主要有三种接口假说。一是以Krashen (1981) 为代表的受乔姆斯基天赋语言观影响的无接口说, 认为显性知识不能转化为隐性知识, 只能对二语产出起监控作用, 所以提倡隐性教学, 强调通过保证“可理解的输入”来实现隐性知识的习得。二是以De Keyser (2003) 为代表的强接口说。该主张认为二语知识始于陈述性知识, 可以经过反复练习后转化成程序性知识, 即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三是以R.Ellis (2005) 为代表的弱接口说。受语言习得自然顺序说等的影响, 该主张认为显性知识有可能转化成隐性知识, 但只有当二语的目标特征处在学习者二语语言发展的习得阶段, 这一特征的显性知识才有可能通过操练转化成隐性知识, 即隐性知识的习得不能绕过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

3 显性/隐性知识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关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或者说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共识, 即隐性知识在知识的自动提取、运用的过程中起到核心的作用 (Ellis, 2005) , 其认为二语语言能力主要取决于隐性知识, 而非显性知识。然而, 也有一些研究者为显性知识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提出申辩, 比如Roehr (2008) 的语法和词汇的实证研究发现显性知识与二语水平有着很高的正相关。Krashen (1981) 认为这两种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二语习得几乎不产生作用, 仅仅有监控作用。还有Hinkel&Fotos (2002) 指出, 显性知识在成功的二语写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R.Ellis (1994) 也认为显性知识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 其可以加速形式到意义这个过程中的建立。虽然说隐性知识在二语水平的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已被普遍接受, 但是关于显性知识的作用, 却还是饱受争议。究其原因, 我们不难看出, 这些研究都习惯于将语言水平等同于自由表达 (主要是口语, 少量有自发式写作) , 而忽略了理解 (听和读) 这个重要的维度, 或者说测试内容仅局限于口语而忽略书面语。目前很少有研究从不同的任务类型以及语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的角度对显性/隐性知识进行分析。

3.1 显性/隐性知识与不同任务类型的关系

不同的任务类型包括口语输出任务、听力、阅读以及写作。首先, 对于口语输出任务而言, 在一项二语为意大利语的实验中, Sorace (1985) 发现被试拥有的显性知识越高, 在实验的口语产出任务中表现越好。White and Ranta (2002) 的实验也得出类似的结果。他们以英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为目标结构, 发现显性知识和口语产出任务有正相关的关系。同时也有研究表示,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口语产出均有关系 (Gutiérrez, 2012) 。其次, 对于听力阅读而言, Renou (2001) 在二语为法语的实验中, 通过测试被试的听力和阅读能力时发现显性知识和二语水平呈正相关趋势。国内学者比如张东波和赵守辉 (2011) 却发现隐性语法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贡献要高于显性语法知识。最后, 对于写作任务, Hu (2002) 发现拥有更多显性知识的被试在自发式写作任务中的表现更好。Gutiérrez (2012) 的实验则显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与写作任务中均有显著关系。Elder和Eliis (2009) 通过验证受试在国际英语测试系统 (IELTS) 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布, 发现隐性知识与口语能力 (听和说) 的联系更加紧密, 而显性知识与写的能力 (读和写) 的联系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发现,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学习者的二语水平提高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

3.2 显性/隐性知识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关系

Schmidt (2001) 在注意假说中提到影响着学习者注意的六大要素有频率、感知突显性、个体差异、任务要求、教学及学习者当前的中介语水平。作为学习者之间最明显的个体差异, 语言水平应该是影响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注意和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显隐性知识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曾永红 (2009) 考察了不同水平的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隐性语法知识的应用情况, 探讨其隐性知识和学生英语水平的关系, 发现高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隐性知识与英语水平相关系数较高, 相关关系显著。更值得一提的是, 两组学习者的隐性语法知识与他们的实际英语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 隐性语法知识分别显著预测了他们的专四及高考成绩。这些结果表明, 隐性语法知识在二语水平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Butler (2002) 考察了成年日本人英语冠词系统的元语言学知识, 结果显示, 英语水平较高的受试在冠词填空测试中取得的成绩显著高于英语水平较差的受试, 这一发现说明, 二语学习者的显性语法知识与英语总体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系。Han&Ellis (1998) 综合考察了二语学习者的显性和隐性语法知识与二语水平的关系, 分析发现, 受试的显性知识与其二语水平有显著的正相关, 而隐性知识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显性/隐性知识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 即学习者显性/隐性知识的高低可以有效地预测学习者语言水平。

作为二语习得中个体差异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 外语学能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 迄今为止被反复证明是对二语习得的结果有最佳预测作用的因素。外语学能最初由Carroll在1990年提出, 是指人们在学习一门第二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能力倾向, 由几个相互独立的能力构成: (1) 语音编码能力 (phonetic coding ability) ; (2) 语法敏感性 (grammatical sensitivity) ; (3) 语言归纳能力 (inductive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 ; (4) 机械记忆能力 (rote learning) 。其中语法敏感性和语言学习的推理能力被Skehan (1989) 合并为语言分析能力 (language analytic ability) , 用来表示学习者从语言材料中推断出语言规则, 进行语言总结的能力, 而机械记忆的作用也越来越多地被工作记忆所取代 (戴运财, 2014) 。作为一个与注意和意识息息相关的容量有限的系统, 工作记忆主要是对信息进行短时加工和暂时储存 (Baddeley, 2003) , 工作记忆对信息的加工和存储是同步进行的, 并且时刻与意识活动保持一致。实际上, 工作记忆中任何一个成分都可以被描述成是不同意识程度的一种认知, 这与Baars (2003) 的观点不谋而合, 他认为工作记忆的加工运行过程离不开意识, 这也是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Baars&Franklinm, 2003;Cowan, 1999) 。Schmidt (1990) 认为有些学习者之所以可以更好地注意和内化知识, 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更丰富”。根据前文我们知道有意识的知识即显性知识, 是一种控制加工的过程,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研究工作记忆容量大小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习得的重要性了。根据Erçetin和Alptekin2013) 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工作记忆容量大小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均有显著的相关性, 同时, 该实验也证实了显性知识和工作记忆在二语阅读中的重要作用。Just&Carpenter (1992) 表明, 工作记忆容量小的读者在阅读理解句子时, 大部分资源用于信息储存, 而用于加工的资源相对少时, 其阅读效率就会受到影响。因此, 我们可以推断, 需要加工的任务越复杂, 其对工作记忆容量的需求就越大, 因为需要更多的存储和融合资源来完成。戴运财 (2014) 也指出工作记忆容量是语言理解的一个重要的个体差异资源, 因为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 故而工作记忆容量偏小的个体在工作记忆中保留相关语境线索的剩余记忆容量就会不足, 从而影响加工的记忆的容量, 就造成了拥有不同工作记忆容量的学习者对语言加工的速度和效率就不同。

4 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与思考:

(1)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对二语习得的各个方面均有影响, 但影响力不同, 比如, 显性知识对读和写的影响较大, 隐性知识对听和说的影响较大;

(2) 目前对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关系之间的讨论大部分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 实证研究数量比较有限, 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显性知识 第8篇

知识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形态。现实中, 档案馆隐性知识大量存在, 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更多的是重视馆藏档案文献资源, 尤其档案馆知识显性化的知识资源相当一部分被档案馆员所掌握, 显性知识只占其所包含知识中很少一部分, 而大量的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存在的。档案馆员隐性知识可以划分为三类[1]1253-1257: (1) 档案馆工作实践中馆员所积累的知识 (工作经验、技能和诀窍) ; (2) 馆员的知识结构, 具有深厚学科背景知识、在与用户交流过程中对于所属学科知识发展、研究的一种合理的判断; (3) 在与用户联系、交流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及途径。档案馆隐性知识显性化不仅是指馆员之间, 也包括管理者与馆员之间、馆员与组织 (部门) 之间、馆员与用户之间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交互, 这也是档案馆知识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档案馆知识创新的实现。然而, 知识固有属性和知识产权的特征或多或少增加了档案馆员隐性知识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例如档案馆员著作权 (档案文献汇编) 丧失、馆员隐性知识核心部分 (经验、技巧) 被窃取, 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风险。可见, 在档案馆知识共享的状态下, 隐性知识显性化中知识产权风险普遍存在。

二、档案馆隐性知识显性化中知识产权风险分析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通常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2]136-138。众所周知, 知识产权界定模糊性, 导致知识产权风险产生于外部性, 难以厘清知识产权的外部性, 同样, 档案馆员隐性知识也存在着外部性。一些隐性知识仅能意会无法言传, 不易通过口头、文字等形式快捷地表达出来, 为档案馆组织所吸收与应用。隐性知识具有很强排他性, 愿意与否提供知识, 由知识拥有者意愿所决定, 虽然档案馆属于公益性机构, 档案馆员提供知识的意愿不能完全左右其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发生, 但却是档案馆组织有效导入隐性知识的前提。从档案馆组织考察, 其隐性知识也存在着外部性。档案馆员通过与档案馆的工作相结合而取得的知识, 经过吸收与创新, 变为自身隐性知识, 不再是档案馆组织显性知识或共享知识, 档案馆对这种知识的产权体现在对档案馆员的拥有上。然而, 档案馆员流动性比较强, 如果馆员转行或到其他档案馆工作, 这种知识将会丧失, 可能使得另一档案馆受益。档案馆内部隐性知识外部性的特性, 即知识公共属性, 难以对其内部隐性知识的产权作出准确的界定, 哪些知识属于档案馆组织, 哪些知识是馆员个体拥有的, 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知识产权难以区分。档案馆知识取得充分、稳定、可靠的馆员隐性知识的产权, 需要建立健全人才机制, 留住具有深厚学科背景的馆员, 无私奉献档案馆。一般情况下, 档案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不是一厢情愿的, 是两厢情愿的事情, 即馆员具有转移知识的意愿, 同时档案馆组织也愿意接受知识, 二者相互配合, 才能实现档案馆隐性知识的绩效。因此, 档案馆员隐性知识苦于难以界定知识产权, 其外部性较大。针对档案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而言, 档案馆组织拥有的知识, 一般具有相同或相近性, 馆员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掌握熟练的档案学专业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信息应变能力。在知识层次上, 档案馆员的隐性知识交流包括生活性交流、工作性交流和学术性交流, 均具有外部性。每个层次的交流中均存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一定的障碍。这种由于馆员隐性知识外部性而导致的知识产权拥有者的收益的损失的不确定, 造成其他馆员相互学习与交流, 获取该知识, 创造效益。仅仅是存在侵权风险, 具有不确定性, 并不完全意味着其他馆员通过该知识获益一定会与原知识产权拥有者产生竞争性的关系, 或一定要对原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利益产生损害[3]94-100。因此, 档案馆员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导致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可能蒙受损失, 但该利益损失具有不确定性, 在某种程度上将引发知识产权的风险。

三、规避档案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中知识产权风险的策略

1. 建立与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通常情况下, 档案馆知识产权管理渗透档案馆所有的业务工作。微观上, 知识产权管理政策体现在档案馆管理条例、规章制度、业务规则、岗位职责等。在这些政策中一般设置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内容, 例如用户咨询问题后形成的FAQ (常见问题解答) 涉及用户所有的知识产权。宏观上, 档案馆业内需要全局考虑, 依托中国档案学会或其他学会组织, 制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业务政策, 以供不同档案馆具体操作施行。该政策具有前瞻性, 包括近期、中期、长期知识产权政策, 在制定知识产权政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互相协调, 逐渐形成行业政策。

2. 加强档案用户管理。

档案馆可以推行合同化管理, 将档案用户利用作品中保护著作权的责任、规则、方法等内容涵盖在档案馆与用户签订的相关合同条款之中[4]33-38。档案馆还需要向用户普及知识产权基本知识, 强调对作者权利的保护意义以及规避措施, 尽最大可能避免在知识产权方面造成不必要的冲突。档案馆不仅时刻借助版权告示 (用户须知:用户所提问题将被有选择地收入档案馆网上咨询服务知识库中, 版权归档案馆所有, 知识库中所有关于用户的个人信息都会被删除。) 提醒用户与馆员, 而且在用户培训中需要有若干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知识。因此, 用户培训中要有档案馆知识产权管理的内容。档案馆也要尽可能履行及时提醒的责任, 必要情况下, 可以建立预警机制, 对存在可能发生的用户侵权行为, 提前进行温馨提示, 告知用户利用档案文献信息资源之际, 需要尊重知识产权, 从档案馆获得的档案资源不得用于侵害他人专利、商标、商业机密、版权和其他专属权利的非法活动, 一旦发现侵权内容, 立即采取适当措施予以移除。

3. 争取豁免权利。

档案馆积极参加与相关公益性机构一同争取豁免权利。档案馆知识产权管理属于一个系统工程, 单独依靠档案馆争取要求知识产权豁免权利, 显得身单力薄。更何况档案馆并不是公共利益的唯一代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益机构也有维护公共利益的义务。从现有的法律法规来考察, 《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与档案馆相关的豁免条款的适用主体是“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纪念馆、博物馆”。然而, 实践中, 各单位普遍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由于《档案法》多年的实践, 档案馆知识产权意识还是比较清醒, 相对地争取若干权利, 但缺乏与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教育界、科研团体等通力合作, 争取更多豁免权[5]23-27。因此, 档案馆仍需要将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归入档案馆管理序列, 运用适当的管理措施,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 规避知识流失和知识产权被非法侵占, 进而激发档案馆隐性知识显性化, 促进档案馆的知识革新。

4. 强化档案馆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培训是增强档案馆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主要途径之一。档案馆需要注重知识产权培训, 增强档案馆员与用户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具体培训的主要内容覆盖知识产权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知识产权制度、WTO和TRIPS协议、网络和数字化环境下的知识产权问题、案例讨论等。培训人员构成主要是骨干馆员重点培养与一般馆员培训。通过培训、自学, 可提高整个档案馆行业的知识产权素养, 提升档案馆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反应、应变、处理能力[6]92-99。如此一来, 档案馆员均需要及时更新观念, 培育良好的保护知识产权意识, 在档案馆服务中有意识地、自觉地防止知识的不当流失。档案馆管理者也需要经常提醒馆员认识知识流失的严重危害性, 告知馆员在进行用户服务过程中预期注意若干知识保护事宜。

5. 营造和谐宽松交互的环境。

档案馆隐性知识转移与档案馆员息息相关, 馆员之间的交互有助于档案馆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 交互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档案馆员经常地交往与接触, 并在一种自觉自愿、轻松自由、相互信任的环境中才能发生并持续下去。但是, 由于档案馆管理隶属国家行政机关序列体系, 呈现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的特征, 强调人的绝对服从, 人为的控制加强, 加之与之俱来的拘泥形式和馆员之间竞争关系的定位等因素, 使馆员间保持了较强的距离感, 缺乏信任和自愿合作的意愿。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与共享所要求的融洽、信任、合作的环境, 是远非档案馆在等级制度下通过喊口号式的档案馆文化、精神、职业道德所能掌控与解决的。根据隐性知识的特性, 从理论上讲, 最适宜其显性化与共享的环境应该是信任、平等、合作与奉献的环境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 以他人为中心的天性就会展现出来, 并转化为组织内的一系列利他行为。这种以他人为中心的天性得以充分表达的环境, 能真正地激发出馆员自愿合作的意识和行为, 档案馆管理者也需要注重强调营造和谐情境, 有利于馆员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与共享。

参考文献

[1]王萍, 等.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J].情报科学, 2010 (8) .

[2]邓灵斌.企业隐性知识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及其规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4) .

[3]王涛, 任荣.组织知识更新中的跨层次知识转移——基于组织学习层次分工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 .

[4]冉从敬.规避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风险的策略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9 (2) .

[5]陈传夫, 吴钢, 孙凯, 等.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方案优化研究[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9, (2) .

现代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路径选择 第9篇

隐性知识是沉默的、心照不宣的、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分布在组织内部员工个体、项目团队、职能部门、组织层次等不同层面的知识载体中。隐性知识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存在方式上的内隐性;二是运用上的垄断性;三是对其载体的依附性;四是路径上的依赖性。

二、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积极影响

企业知识创造不仅能够发生在外部化和内部化过程中, 而且同样能够发生在社会化和综合化过程中。

1、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助于提高组织响应性和创新能力

首先, 转化的过程有助于获取和共享“最佳实践”及可重复使用的知识资产, 并把它们用于新过程, 解决新问题, 以便缩短循环时间, 并最大限度减少重复劳动。其次, 当隐性知识被转化为显性知识后, 加快了知识和信息的流动, 有利于知识的共享与交流。第三,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意味着属于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推广变成大家都掌握的组织知识, 也就是把个人所拥有的知识转变到各个层面, 要把这种带有运作核心的东西变成一种人人可以学习的操作手册。第四, 员工所拥有的隐性知识在显性化过程中, 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类和保存, 并提供相应的检索手段后被显性化、结构化、流程化, 原来零散混乱的知识得到系统化的集中管理, 提高了知识使用效率。

2、隐性知识显性化使企业创新得以实现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是企业最具关键性的重要资源, 知识资源成为企业区别与其竞争对手, 获得优势的地位的重要来源, 这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共识。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作为资源, 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生产要素, 而且是主导生产要素。知识以科学技术等形式, 改进生产工具, 提高生产效率和科学管理水平, 能为开发应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服务方式,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充分体现知识对企业创新的价值。企业知识的创新是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紧密相连的。另外, 显性化出来的隐性知识经过识别、培养、共享和扩展应用, 这些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能、经验、诀窍最终转化为企业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和优质服务能力, 开发新的市场, 为商家带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从而创新得以实现。

三、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路径选择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我们可将企业组织分为三个层次:个人层次—团队层次—企业层次, 我们将从这三个层次对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进行分析, 来揭示出企业内部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运动规律。

1、外部知识获取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对外部知识获取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根据技术成果接受方的研发生产人员对获取的隐性知识的整理和自身体验感悟, 通过召开座谈会或研讨会的形式互相沟通交流。将他们的自身体验感悟以及语言文字符号形式表达出来, 并将这些编码化的显性知识进一步分类整理, 使其系统化、结构化, 并将获取的有关技术成果的技术诀窍等知识记录在册集中保管, 以备下一阶段使用 (将其分别用于以后的研发生产等实践阶段, 并不断丰富完善之) 。在这一过程中, 知识接受方管理人员要把各相关专业研发人员组织协调起来, 如负责技术成果构思的研发人员, 让他们先分组讨论再汇总讨论, 使获得的显性知识系统化, 结构化。

2、员工个体之间隐性知识显性化

对于可以显性化的隐性知识, 经过挖掘、整理和总结等外在化后, 在员工个体之间交流共享。个人将自己在生产、管理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到的技能、诀窍、解决问题的方式记录和整理下来, 形成自己的工作报告或总结;或者员工个体在长期的工作中, 通过观察、实践、模仿等方式逐渐体会到团队或者组织的文化、共同愿景、价值观、工作惯例等隐性知识, 员工将这些隐性知识通过整理和明晰化, 形成自己的工作惯例和准则。知识管理研究文献中的信息图和知识图描绘了员工在知识技能方面拥有的知识资产, 然而, 因为大多数隐性知识保存在员工个体的记忆中, 还应通过更高级的技术使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如可以通过认知图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外在化过程就是将隐性知识 (可编码的部分) 转化为或替换为编码化的程序和信息的过程。外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是创造一个“专业化词典”, 它包括模型以及用来表达这些模型的词汇和语言。第二步是创造“文件”的过程, 即用书面语言对隐性知识的内容进行明晰化阐述。

3、员工个体与团队之间的隐性知识显性化路径

一是对某些可显性化的个体隐性知识尽量显性化和编码化, 通过外在化模式高效交流和转化为团队显性知识。如团队中技术或者管理专家通过当场演示, 现场指导把自己的技能技巧和管理经验传递给团队成员, 再对其中的某些可以显性化的知识通过外在化模式, 使其成为团队显性知识。二是对难以显性化的团队隐性知识, 如团队所掌握的隐性技能, 团队成员的默契协作能力等, 可通过组织学习方式便于团队对员工个体的影响和员工自己的感悟, 以社会化方式流动与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 而对其中可显性化的团队隐性知识尽量总结并编码化, 形成员工的工作惯例和准则, 这就转化为个体显性知识。

参考文献

[1]、韩志娟.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研究, 科技和产业, 2005, 5

[2]、蒋日富, 霍国庆和谭大鹏等.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研究综述, 图书馆与信息服务, 2005, 49

显性知识 第10篇

美国KPMG咨询公司于1998年发表的调查报告阐述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在回答关于雇员离职造成的影响时, 43%的高层主管感觉到同重要客户或供应商的关系被破坏, 50%感觉失去了特定环境中的实践经验, 超过10%的主管表示组织收入受到很大的影响 (1)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 员工的流动成为必然的现象, 知识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存储, 形成组织知识并为员工共享, 减少员工离职对组织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我国目前中职学校显性知识管理的现状, 笔者进行了“关于中职学校显性知识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从调查结果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校的管理状况参差不齐, 总体水平不高, 学校管理观念落后, 学校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 忽视教职员工的培训工作, 致使教职员工素质下降, 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进行教职员工培训的必要性突出显现。

1. 学校进行教职员工培训的必要性

学校显性知识具有公共性, 但是并不会因为显性知识的存在自然地增加一个学校的能力。知识管理依靠知识库中的知识被个人使用来发挥作用, 个人首先要学习知识库中的知识, 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 并在工作中做出正确决策或提高工作的效率。只有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 才能让一个学校真正懂得并去应用这些知识, 这是一个学校生存并跟上社会进步所必须的, 否则就会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而被淘汰。学校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有目的的培训, 学习学校存在的显性知识, 并把它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可以生成一个学校部分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 知识存量的不断丰富和人类对知识的巨大渴望和需求, 导致了知识爆炸, 首先在量的方面, 藏书量平均每16年翻一番, 其次在质的方面也有了巨大变化 (2) 。据说一位化学家要想浏览世界上一年内所发表的有关化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 若是每周阅读40个小时, 也要花48年。面对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 先不说如何综合利用它, 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 要好好学习就实属不易了。丰富的知识存量, 必须有效盘活, 否则如同工厂的库存积压产品一样一文不值, 只有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实施有效的管理, 如何把知识迅速传播到员工手中, 才是学校知识管理的关键。“凝滞的知识是死知识, 一无所用。只有使知识流动起来, 才能激活知识, 发挥知识的作用” (3) 。

2. 学校实行知识管理、进行教职员工培训的形式

进行教职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提高教职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 是学校进行显性知识管理的重要基础性管理工作。学校要制定教职员工的培训计划, 组织员工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 帮助员工掌握新知识, 更新旧知识。教职员工培训作为学校显性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一个环节, 培训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显性知识隐性化的转换效率, 必须注重对教职员工的不断培训, 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最佳效果, 学校要完善教职员工的培训体系。

(1) 学校内部自我培训。即在学校内部, 通过固定的时间进行业务学习, 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借助学校校园网络的或让有专长的高级人才讲授、交流来完成培训。这样做的最大好处便是学校投入较小, 又具有针对性, 收效较好。

(2) 学校外请专家培训。即聘请校外专家或研究机构的学者进入学校培训, 这样可引进先进的理念方法, 但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 且有可能与学校的实际需要不能很好相符, 有可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 学校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即为学校教职员工创造机会, 送往高等院校深造。这种培训往往带有解决学校实际困难的针对性,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因此效果较好。

(4) 教师自我提高和培训。如函授或自学, 通过学校报销学费和奖励等方法, 支持教职员工的自学和培训, 因为现在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 教职员工不坚持自学和继续教育的话, 他的知识将很快变为陈旧, 最终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学校要促使教职员工广泛参加成人教育, 来提高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这种培训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教职员工的个体需要。

(5) 岗位轮换培训。即让教职员工在不同的多个岗位间轮换工作。这样在岗位转换的过程中, 使技能知识和管理经验这类隐性知识实现内部的交流与扩散, 同时学习相关的显性知识。而且可使教职员工得以从全局高度了解学校运作过程, 理解学校本职工作的意义, 有效地进行知识创新, 提出合理化建议。

3. 实行知识管理应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

知识管理必须建立在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 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知识、应用知识, 而获取知识是知识管理的基石 (4) 。学校知识管理的最终结果是将学校转型为知识型组织, 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知识实施体系和管理模式 (5) 。调整学校内部结构, 将学校建成知识型学校。传统的学校内部组织结构, 是按照常规管理的要求设计的, 教职员工与领导之间、教职员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等级差别, 教职员工的信息、意见和建议, 要通过组织结构逐级汇报, 不能越级办事, 学校实行知识管理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设计, 建立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知识型学校组织结构, 任何一个教职员工的信息、意见、建议, 都可以通过简化了的组织结构直接传输到学校领导那里, 从而建立有利于学校所有成员之间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

哈佛大学教授戴维·加文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 共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习获取新的思想, 这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 二是组织要通过学习善于将知识应用于自身行动的改善。在组织当中, 学习就是一个主动的长期的而不是从属于压力的暂时行为,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有助于学习的环境。学习型组织能促进知识的运用, 此处的学习是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 若教职员工不学习已有的知识, 知识仍不能发挥价值, 学习型组织高度重视知识的价值, 学习应成为每一个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

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都认识到了知识对现代组织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偏重于知识的技术基础和制度基础, 学习型组织偏重于知识的生成和应用, 它们是现代对知识进行管理的两个方面, 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学校作为典型的学习型组织, 要求教职员工不断地获取知识, 发挥知识团队的整合效应, 重视领导方式的转型, 让学校每个成员都有参与领导的机会, 学校领导层也要不断学习, 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 营造终身学习的气氛, 把学习与教育教学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

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 培养教职员工终身学习的意识, 不仅有利于强化学校的竞争力, 而且决定着学校内部知识应用、传播和创造的效果, 并且对提高教职员工的个人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实现学校发展和教职员工发展的双赢。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即培养“自我超越”的员工,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愿望”, 促进有效的“团体学习”, 形成全局性的“系统思考”, 从而实现“学习—修炼—提升”的转变 (6) 。学校应创造良好的知识空间和激励机制, 形成“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的良好氛围, 消除学校内部教职员工之间知识交流的障碍, 实现教职员工间自愿、直接、轻松地学习知识。要使教职员工认识到学习的价值, 要认识到学习不是花费而是投资行为。

国外管理专家认为, 未来最成功的组织, 将是学习型组织 (7) 。学习型组织一般都要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 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培训和团体学习活动, 把学校建立成学习型组织, 对于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控制都有着极大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注释

1 杨新华, 林健.企业知识管理实施框架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1.3.

2 段尧清.论知识管理的涵义及起因.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4.

3 金禾.知识管理漫谈.电子产品世界, 2001.4A.

4 祁明德.论知识管理.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2.

5 米靖.论知识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与策略.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9.

6 凌娟.知识管理---管理理论的新阶段.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3.

显性知识 第11篇

传统互联网正在从“人与机器”的时代迈向“人与人”的时代。社会性软件把网络发展前期所出现的E-mail、BBS、论坛、即时通信、博客、播客、RSS等社交工具的功能整合在了一起。无论是国外的Facebook、Myspace、Twitter、Google, 还是国内的校内网、开心、51、新浪、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都是我们身边熟知的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社会化网络服务。

虽然社会性软件还没有严格的定义, 但是社会性软件的内涵是不变的。其包括以下3点:社会性软件首先是个人软件, 是个人网络化的工具;社会软件构建的是社会网络, 这个社会网络包括弱链接和强链接;可以进一步形成相应的社群。社会性软件是个人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社会性软件的发展离不开六度分隔理论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和150定律 (Rule of 150) 的支持。六度分割理论简单地说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 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150定律由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 (Robin Dunbar) 提出, 他根据猿猴的智力和社交网络推断, 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 四舍五入后是150人, 这就是著名的“150定律”。根据六度分割理论和150定律, 我们不难发现通过6个人可以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建立弱连接关系。

2 知识的理解

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的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叶。英国的物理化学家、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这个概念。波兰尼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 通常所说的知识是可以用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来表述的, 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 例如我们关于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者称为显性知识的话, 那么后者我们称之为隐性知识。”他认为“我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说出的多得多”。

3 社会性软件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个人在社会性软件的影响下,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彼此间的互动;通过论坛和贴吧可以达到信息分享与反馈的目的;通过即时通信创造了第一层人际连接关系;通过博客把内容与共同话题联系起来创造了更强的人际关系以及交友网站的一些功能, 满足了用户一定的层次需求。

这些社会性软件把依赖于个人或群体的隐性知识保存下来并传播开来。个体的隐性知识包括各个方面, 如个人掌握的技能、诀窍、技巧、手艺、经验;认识方面, 如个人的直觉、灵感、信念、信仰、价值观、人际关系、洞察力。群体拥有的隐性知识中的个体由于彼此紧密地互动和直接沟通, 通过模仿与练习、感悟和领会, 形成彼此能够意会却不可言传的知识。

3.1 社会认知心理角度

(1) 社会焦虑, 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环境都是适合个体本身的一个群体或圈子, 这样可以相对地免除生理和心理的焦虑。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环境和安全的氛围。个体能够通过集中注意于任务而非自我贬低来终止恶性循环。从而避免了个体的隐性知识不能及时地分享给大家, 阻碍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2) 社会记忆, 在考虑个性和记忆的关系时, 把人和情景结合起来进行连续记忆的效果较好。也就是说只有当处于与最初的相似的情境中, 隐性知识最容易被显性化。社会性软件的运用, 不仅把具有缄默性的隐形知识保存了下来, 还利用了网络创设了于最初相似的模拟环境, 促进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3) 社会认同, 个体根据所在群体的成员关系及其伴随的价值和情绪等方面的意义来确定自我概念。使个人更好地融入一个群体和圈子, 满足他们的一定需要。达到了社会认同, 间接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作用。

3.2 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角度

按马斯洛的理论, 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 各种需要之间, 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 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3.2.1 安全需要

对于使用者来说, 个人的隐私安全是极其重要的, 大家都有很强的防范意识。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社会环境里大家都很熟悉, 营造了一个以人为本、鼓励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的群体或圈子, 在群体内创造了一种大家一起努力, 成果分享的信任、合作和深度会谈的精神, 这对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至关重要。

3.2.2 爱与归属的需要

包括被别人接纳、爱护、关注、鼓励、支持等, 如结交朋友, 追求爱情, 参加团体等。社会性软件已经形成了以相同爱好来构建的种种圈子, 人们以对共同兴趣爱好集结, 每个人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然后在互相交流和碰撞中产生圈子。然后再推荐共同爱好的朋友去组成群体, 形成圈子。在这里彼此之间互相沟通交流、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知识主体在无意中把自己的隐形知识传递给别人, 逐渐在两人之间形成一种显性知识。而当在群体中没有任何竞争只是合作组织时, 也会在群体里容易把隐性知识显性化出来。

3.3 社会网络角度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报告称, 我国社交网站年轻化的特征非常突出, 年龄在20-29岁之间的用户占整体人数的52.6%, 其中作为主力的学生和职场人士, 分别有50%和31%的比例, 大专以上用户为主。

我们的社交网络重叠的地方较少, 并且向不同领域延伸。给我们带来链接的同时, 也给我们的实际生活建立了广泛的人际关系。

弱链接往往可以把个体与其他社会圈子连接起来形成桥梁。弱链接让我们认识到建立了广泛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社会性软件构建的环境不仅能有效地建立人际关系, 而且还能方便地维护人际关系, 拓展了我们要外显的隐性知识的范围。

4 结束语

作为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成果, 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环境无论是在社会认知心理、人本主义和弱链接方面都对隐性知识显性化做出了贡献。从而使大量的隐性知识快速地显性化。而且, 基于社会性软件的环境下, 鼓励个人外显更多的隐性知识, 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参考文献

[1]西门柳上, 马国良, 刘清华.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全球互联网将进入SNS时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闻曙明, 王剑敏.隐性知识显性化问题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上一篇:施工分包商下一篇:吸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