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管理系统范文

2024-05-09

记录管理系统范文(精选11篇)

记录管理系统 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作记录

0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项目管理已经开始摆脱原始的手工方式,项目管理人员已经开始使用一些项目管理工具或辅助项目管理工具来规范项目管理过程,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目前,常用的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CVS、Clear CASE等,大都把项目管理的视角集中到项目进度或过程管理上,通过这些软件一般可以清晰地监控到项目进展的各个阶段,发现和追踪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然而,对于一些过程甚至目标都不十分明确的研发类项目,事先往往无法确定项目各个阶段的具体细节,工作量也难以预测,在这种情况下,依赖于基于过程的项目管理软件,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1,2]。

对一个项目开发团队,特别是研发类团队,最大的财富和最难管理的是团队中的人,而不是项目本身,如何充分了解和发挥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才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基于工作记录的项目管理系统正是以人为重心,以充分了解和发挥团队成员的工作能力为目标,而设计开发的一套项目管理系统。

1 典型的项目管理软件

MS Project是目前最常用的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以著名的甘特图为核心,将项目的各个阶段进展情况清晰地显示在甘特图上,项目管理人员能够从甘特图上对项目的进展情况问题作一个一目了然的了解,非常适合项目的各个阶段十分清晰明确的工程项目的管理。

Clear Case和CVS一般应用在软件行业,这两款软件强调代码、文档的管理及问题的跟踪。严格来讲,Clear Case和CVS不能称为项目管理软件,只能算作项目管理辅助软件,因为,它们难以实现一个项目中人、财、物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2 系统设计原理

基于工作记录的项目管理系统将我们的日常工作抽象为工作任务,写代码、做设计、整理资料等任何事情都是工作任务,都需要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进行详细记录,从而形成能够全面反映我们日常工作的工作记录。

工作中发生的人、财、物的变化都要在工作记录中体现,通过工作记录实现对人、财、物的管理。图1示意工作记录与人、财、物的关联关系。在做工作记录时,如果此项工作用到人、财、物就要做关联,以便查询分析项目对团队资源的消耗。

开始一个项目之前,首先要对项目进行分解,项目究竟要细化到什么程度,一般由项目的性质、项目管理的要求、项目管理者的水平等多种因素决定。为了处理问题方便,一般按照树型结构分解项目,可以认为工作任务之间具有简单的递归包含关系,如图2所示。

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任务,很多都不是单一目的。比如:一次会议可能要讨论属于不同项目的多个主题;同一个设备,可能要同时服务于多个项目。简单的工作任务树无法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工作任务树之外,构造任务联结树,如图3所示。

任务联结树以工作任务树为基础,摘取工作任务树的部分节点,对节点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了重新组织。图3中将“任务7”直接联结到“联结2”,屏蔽了“任务7”的父任务“任务3”;将两个分支下的“任务4”和“任务6”联结成同一分支(“联结1”)下的两个并列联结“联结3”和“联结4”。工作任务树只有一个,任务联结树可以根据需要构建多个。虽然工作任务树与任务联结树都是简单的树型结构,但是通过节点之间的交叉组合,形成实际的复杂网状结构,可以满足项目管理中同一任务多种目的和隶属关系的需要。

任务联结树的作用不仅仅是工作任务的重新组织和分类,在大型的团队和大型项目管理中,工作任务常常会分解得十分复杂,随着时间的积累,工作任务可能很多,递归层次可能很深。项目管理者需要在不同层次的员工之间分配权限,保守项目秘密,希望底层工作任务的执行人员不能获得上面层次的项目信息,同时还希望普通员工的操作界面尽量简单,只显示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工作任务节点,屏蔽项目本身的复杂结构。因此,在项目管理系统中,用户的工作空间不是工作任务树,而是任务联结树,任务联结树可以按照小组构建,每个小组一个任务联结树,也按照人构建,每个人一个任务联结树。任务联结树能够满足简化操作、保证安全的需要。

3 系统设计原理

数据库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描述一条工作记录。一条工作记录至少应该有题目、有内容,还要有记录创建人及记录创建时间。还需要记录工作持续的时间,工作的持续时间不一定连续,可能要分成多个时间段,因此需要另外的时间表来记录,工作记录表与时间表是一对多的关系,见图4中的WorkNote和TimeSpan。

一个工作任务可能会有多种属性特征,反映对工作任务的不同管理纬度。比如:工作的进度(完成百分比)、工作的状态(成功、失败、取消等)、工作的重要程度(普通、重点、重大等)、工作的分类(设计、调研、会议等),因此,专门设计一个工作属性表,用于管理工作任务的属性特征。同一类特征可能会有包涵关系(比如:公开范围特征),呈树型结构,多棵属性树存储在一张表内,见图4中的Property表。Property表中通过ParentID实现树型结构,ParentID等于0的节点为根节点,每一个根节点代表一类属性。在工作任务表与属性表之间建立多对多的关系。

工作任务中可能会用到人、财、物。“资金”是可以分割的数字,使用消耗情况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在工作任务表中添加一个数字型字段Money。人员与设备是不可分割的实体,可能会在不同工作任务间复用,因此,需要在工作记录表与人员、设备表建立多对多关系,见图4中的WorkNote表、Person表和Resource表。

4 项目管理系统的配置

项目管理系统的主要配置工作是分解项目,影响系统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项目分解是否科学合理,对项目管理者和项目执行者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采用了任务联结树作为项目管理的工作空间,每个小组甚至是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习惯的工作方式组织任务联结树,因此工作任务树的实际结构对系统应用的影响并不大。一般情况下,以项目为重心组织和开展业务活动的团队,可以按照项目本身的组织层次关系建立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这样可以很直接地从工作任务树上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对于人数比较多的团队,一般可以先按照组织机构分解项目,然后在同一机构内,按照项目本身的层次关系建立WBS结构,这样可以便于直接从工作任务树上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

建立项目的WBS以后,下一步就要建立任务联结树,任务联结树实际上是从另外纬度建立的WBS,任务联结树的分解和建立十分重要,任务联结树应当满足从不同角度了解项目进展的实际需要。任务联结树按照使用目的分为两类:一是提供任务执行者的工作空间,普通员工在这类任务联结树上做工作记录,因此要做得尽量简单,符合员工的日常工作习惯,方便工作任务的填写;二是为项目管理和统计需要建立的任务联结树,这类任务联结树一般有多个,每个任务联结树侧重一个主题,比如:按照项目进度分类、按照项目的重要程度分类、按照项目的组织机构分类、按照工作的性质分类等,这类联结树的目的是要展示团队工作的总体情况,分解的粒度可以粗一些,没有必要很详细[3,4,5]。

项目管理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工作记录的情况统计出项目进展及员工的工作情况。图5是某个时期某个员工承担的几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图6是年底某个项目小组成员的工作成绩量化成得分的条形图。

5 结束语

基于工作记录的项目管理系统要求每个项目成员对自己的日常工作都必须做工作记录,项目的数据来自于全体项目参与人员,而不仅仅是项目管理者。系统不仅能够反映整个项目的进展,而且还能够反映每个人的工作情况,为考察团队成员的作用和工作能力提供数据,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精细化的项目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蓝敏.项目管理的现状发展趋势及项目系统管理软件(PSMS)的设计基点[J].商业研究,2004(13):153156.

[2]吴京慧.网络经济环境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模型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4):1719.

[3]沈春龙,孔建寿,张友良.支持产品协同设计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17(3):1921.

[4]印鉴,曹王华,杨敏,等.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2(3):214216.

记录管理系统 第2篇

近日,桦甸市农发行为全面推行《客户经理贷款管理尽职记录指导文本(试行)》管理工作以来,桦甸市农发行信贷操作管理得到了有效规范,信贷管理和问责制度的有效落实,信贷基础水平进一步提高。该行针对前一阶段贷款尽职记录推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推行及完善贷款尽职记录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要扎实、认真落实好贷款尽职记录管理各项要求。严格执行贷款尽职记录,信贷客户经理要动态、真实、全面地记录信贷业务处理和贷后管理情况;信贷客户部门负责人、行领导要履行督导职责,定期检查评价信贷客户经理尽职管理情况。二是要定期开展尽职记录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工作,将贷款尽职记录与各项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有机结合,将贷款尽职记录纳入岗位绩效考核和专业条线考核。同时,把尽职记录作为实施“尽职免责、失职问责”考核评价机制的重要依据,切实防范操作风险,确保合法合规经营。三是结合本行实际,突出管理重点,对记录文本有关记录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做好贷款尽职记录文本与现行制度政策的完善工作。贷款尽职管理的要求不能降低,實行尽职管理的贷款业务覆盖面不能减少。四是要因地制宜地创新贷款尽职记录推广手段,鼓励和支持员工积极探索,研发实行贷款管理尽职记录电子化,实现信贷监管信息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塔吊安全监测记录系统研制 第3篇

1.1 塔吊安全监测记录系统总体设计。

塔吊安全监测记录系统采用工业现场比较成熟的RS-485总线技术, 构成了主从式塔机安全监测记录系统。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 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要求选配不同的模块, 达到经济方便的目的。主控电脑与液晶显示器构成主控模块, 采用了TI公司的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它是一款强调低功耗的16位精简指令单片机, 内部带有60k BFlash程序存储器, 该单片机以其高速性能在仪表行业内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该芯片拥有两个串行通信接口, 作为主控芯片即可与上位PC机进行通信, 下载塔吊工作状态数据, 又可以实现对各个测量模块之间的监控, 对来自各个模块的数据进行处理, 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MSP430F149单片机内置看门狗, 能够在程序跑飞的情况下自动复位系统,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塔吊的吊重、吊高、转角和小车幅度等工作状态, 均以模块化方式进行设计。这些模块通过RS-485总线方式连接到主控电脑, 以查询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实践证明完全满足实际情况, 系统的硬件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塔吊安全监测记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包括主控电脑和LCD显示模块构成的主控模块以及监测吊物吊重和吊高的测量模块, 塔机转角方位模块, 小车幅度模块等组成。主控模块与各个下位模块构成整个塔机安全监测记录系统, 采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RS-485总线技术与各个模块进行通信。

1.2 主控模块构成。

主控模块采用查询方式对塔机的工作状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并在LCD液晶模块上显示, 测量的数据与起重曲线进行比对判别塔吊的工作安全等级, 越限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操作员。同时还能通过非易失性RAM模块对数据进行记录存储。它主要由液晶显示模块、RAM存储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时钟模块和RS-232及RS485总线模块构成。主控模块各部分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液晶显示模块采用了北京中显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ZXAD320240YEYWD型号液晶显示模块, 分辨率为320*240, 屏幕大小为5.7寸, 可同时显示20行, 每行15个汉字, 且具有图形和字符两种显示功能。数据存储模块采用的是德州仪器公司的非易失性RAM芯片BQ4017, 容量高达2M字节。该芯片具有读写时序的写入保护功能, 传统的读写操作时序, 无限制的擦写次数, 内部电池自动检测供电, 5年数据保存不丢失等特点。采用16*16矩阵键盘作为输入设备, 实现对时间、重量、吊高, 小车幅度和转角工作区间的零点, 上下限数值等极限参数进行设定。是美国达拉斯半导体公司最新推出的DS12887时钟芯片, 采用CMOS技术制成, 把时钟芯片所需的晶振和外部锂电池相关电路集于芯片内部。采用DS12887芯片设计的时钟电路, 该芯片具有微轼耗、外围接口简单、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 可广泛用于各种需要较高精度的实时时钟场合中。

1.3 吊物吊重测量模块。

起重量传感器将采集的起重量信号变成电信号后, 经过放大线性化后利用V/I转换电路变换为4~20m A电流信号, 送入吊物称重智能模块。称重智能模块采用TLC2543作为模数转换器, 该模数转换器具有12位的分辨率转换时间小于10u S, 转换线性度为±1 LSB, 可以满足设计的精度要求。

1.4 吊高幅度测量模块。

吊高采用SAG-00G丹麦绝对型光电工业编码器, 安放在起升钢丝绳系统中的起升卷筒的卷轴中心位置, 通过光电编码器的连续脉冲信号测量起吊高度。该光电编码器的输出采用标准的同步串行RS-485差分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单圈最大脉冲数65, 536 (16位) , 输出为格雷码。采用铝质法兰和外壳不锈钢轴 (带密封外壳) , 不易破裂且耐用的塑料制成的码盘。采用SMD贴片技术的高集成度电路, 具有反极性保护和过压峰值保护。

1.5 塔机工作转角测量模块。

塔机的转角工作范围是基于地磁传感器方式进行测量, 可靠度很高。地磁传感器选用的是数字地磁传感器ZCC220L-232, 它是一款高精度平面数字罗盘模块。供电电压5VDC, 工作电流小于40m A, 连续输出模式, 工作温度-40~85度, 满足设计要求。输出的RS-232信号经过RS-232/RS-485转换器可直接受来自主控模块的指令, 获取塔机工作转角数据。

1.6 小车幅度测量模块。

牵引小车是通过钢丝绳与牵引卷筒相接, 构成了小车牵引系统。采用日本OMRON增量型两相光电工业编码器E6B2-CWZ3E, 实现牵引小车的精确定位。供电电压5V, 电压形式输出。通过同轴与牵引卷筒相连最高相应频率100KHz。小车幅度模块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处理芯片, 将光电编码器送入的A和B两相光电信号进行相位比对和频率测量, 用于确定小车的运行方向和距离。

2 塔机安全监测记录系统软件设计

该系统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各个模块之间除通信意外其它时间均独立运行, 单独模块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工作。本系统的主要软件包括主控模块的软件系统和上位PC机两个模块。主控模块软件是最重要的软件系统, 采用比较流行的C语言进行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提供了进一步的数据处理能力。上位PC机采用VB高级语言进行设计, 操作界面简单。

软件结构上采用了基于事件方式的进行组织。分模块化进行设计, 由系统自检、各模块地址识别, 系统初始化, 各数据模块采集、时间读取、报警数据处理、数据存储、LCD显示及按键处理等8个部分组成。主控模块系统功能见图3所示。

结束语

塔机安全监测记录仪采用模块化进行设计, 分为主控模块和各个测量模块。采用RS-485总线协议将主控模块和各个测量模块相连。其中主控模块采用RS-232与上位机实现数据下载。主控模块是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 采用LCD作为显示输出, 系统包含时钟芯片, EEPROM芯片, 非易失性RAM芯片等能够完成数据采集, 参数存储, 数据存储, 通信等功能, 对塔机运行时的数据记录实时记录, 预警等数据处理。此系统具有组装方便, 工作可靠, 功能完备, 是塔吊安全工作的可靠保障。此系统已经经过塔机生产厂家实地测试, 得到认可, 并准备投入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令召兰.基于MAS的多塔机防碰撞控制系统研究[D].陕西西安:西安理工大学, 2007.

[2]杨鹏.基于MSP430和nRF905的塔吊无线遥控系统[J].机电工程, 2008, 25 (1) :34-36.

[3]傅健.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塔式起重机起重性能显示仪[J].PLC&FA, 2006, 5:94-96.

[4]吴甬春等.塔吊倾覆力矩的计算[J].科技信息, 2007, 24:56-57.

5S管理启动记录 第4篇

1、启动会召开时间:2012年3月18日

2、发起部门:宝利公司厂长室

3、会议参加人员:李树标、刘少瑜、万新斌、林思洪、王明齐、何兆文、苏乙开、黄耀明、吴婉东、程锦榴、黎结华、马地久、谭志斌、张德海、张庆、李炎均、李昊

4、会议内容:会议由李树标厂长主持、万新斌副厂长贯彻学习李树标厂长在推行5S管理启动会上首先代表厂长室领导讲话:“经厂长室人员研究决定在罐头厂推行5S管理制度。5S起源于日本,指的是在生产现场中将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它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李树标厂长讲道:“对于企业来说,5S是一种态度。企业要达成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要生存发展壮大,要具备强劲的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决策能力,也不是营销能力,而是执行力。没有执行力,一切都是空话。执行力的高低,取决于纪律性的高低。所以5S是一种态度,为了形成有纪律的文化,必须表明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不怕困难,把想到的做到,把做到的做好的坚决态度。所以,企业5S是为了形成有纪律的文化,提高竞争力。”接着成立了以李树标厂长为组长的5S执行小组, 执行小组副组长:刘少瑜、万新斌、林思洪、王明齐,小组成员:黄耀彬、李昊、何兆文、苏乙

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记录单的管理体会 第5篇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记录单 管理体会 缺陷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R2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56-01

护理记录单是护士对病人的临床反应情况做出的最开端、最基本的记录,这不仅可以反应一个医护人员自身的素养水平、其书写能力、应变能力、和临床的护理能力,更能反应其所在单位即其所属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员工素质,现在笔者会对300个抽样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记录单进行总结和管理,并谈出体会。

1 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1月份到12月份曾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共300份,检查患者的体温单、护理记录单等相应记录,一般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为198份,重症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为102份,以此来检验管理。

2 主要问题

总体来讲,护士在填写护理记录单都能做到认真负责,对患者也有一个及时的检查和详细的记录,懂得照顾病人,及时与病人沟通,及时记录,及时反馈。但是在工作中仍有一些瑕疵和不足:

2.1 体温单:刚入院的患者,未能进行及时的提问测量,对体温幅度有一定变化的,未能进行跟踪测量;体温单上的血压,体重栏出现了空栏、漏记的现象,没有按照正常的护理要求按时测量;体温单上日期、住院天数等常识性、基本型的问题没有准确填写。

2.2 医嘱单:在医嘱单上,出现较多的是代替签名的现象,不如值班人员或其他班次的代签,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医嘱单有时间上要求的,未能按时送到或传达到,耽误时间很长,容易造成不应该出现的医疗问题,;在医嘱单上,也有可能出现忘记签名的问题。

2.3 护理记录单:这就谈到了最重要的护理记录单的问题,在护理记录单中常出现的问题有:

护理记录单并未能根据医嘱单、体温单的情况做相应的记录和反馈;

对于患者的病情并未能做出专业的考量,并未运用专业术语详细的记录病情,遵照医生的嘱托较多,在护理方面,自己本职方面描述的较少;

护理记录次数的频数不符合相关规定,没有达到省级要求标准,并没有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的不同而增加记录次数;

记录不及时,有时会出现忘记录,和后期补充记录的行为,前后记录矛盾、没有进行客观观察、没有充分的依据;态度不认真,字迹潦草,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

未有职业注册的护理工作人员,实习生,在工作中并不能按照护士的指导进行护理和签名;

对于患者出院后的后期指导工作并没有做详细的记录和介绍,相应的后期保养的介绍做的并不是很完善。

3 影响因素

3.1 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在法律方面的意识不够健全,自身素养不够,记录时出现了比较粗心的现象。

3.2 专科护士的自身基础知识太差,不能完全胜任工作,也可能医护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出现了记录不及时的情况。

3.3 护士的资历不同,工作经验存在不足,工作年份较少的护士没有足够的经验,存在着工作上的失误。

3.4 神经内科的护士的整体调控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的安排资源,对各环节的把关不够,存在着安排不利的情况。

4 应对方法

4.1 加强对护士的法律教育工作,提前做好资格培训,让他们有了充分的意识概念后再上岗,特别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护士,要他们熟练的掌握临床方面的知识,加强实践,能做到举一反三,在品德上对患者有耐心,用谨慎小心的态度面对患者,确保在填写护理记录单的时候做到客观、及时。懂得从法律的方向思考问题,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医疗方面的失误。

4.2 加强基础文化的学习,提高书写的水平和质量,医院应该定期的举办讲座和病历讨论,丰富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书写能力,举办各种知识竞赛,鼓励医护人员深入的学习和相互之间的深入交流,增加在外深造的机会,综合性的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質,改良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4.3 通过记录的质量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记录过程认真,专业素质强,书写规范,专业术语运用准确,对患者耐心,记录时间精准,应变能力强的医护人员给予嘉奖,对工作时粗心大意,工作效率低,记录的不符合要求、不够认真的医护人员给予一定程度的处罚。使工作效率,工作能力直接与收入水平相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乐于学习,乐于更努力的工作。

4.4 不要使用疲劳战术,灵活的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保证他们工作时间精力充沛,身心愉悦,最完善的发掘他们的工作潜能,这也使得护士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丰富其个人生活。

5 小结

通过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记录单的管理,体会到了护理记录单的重要性,护理记录单的记录直接影响着医生对患者病情的把握,有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这中的优点给予保持,克服其中的缺点,予以克服。只有通过对神经内科患者记录单的管理,才能让我们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找到克服问题的方法。零缺陷也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在发现问题以后,给予快速的解决,强化医护人员对患者护理记录单的重视,做到每个人都重视,每个人都把重心转移到护理记录单,每个人都受到良好的学术教育,每个人都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最终才有可能做到真正的零缺陷。

参考文献

[1]刘达玲,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分析与对策,中国实用临床200612(5):98-99.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记录管理 第6篇

关键词: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计量记录

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 在一定限量范围内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面积、长度技术标注等包装内容的预包装商品。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是否准确不仅关乎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而且关系到一个企业的企业形象、诚信建设及企业信誉品牌的建立。如果由于商品计量检验记录过程中的失误导致批量产品包装出现较大的短缺量或超出量, 都将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公司形象。所以确保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的合格率、实现精细计量, 是企业运行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我国现行的计量技术规范JJF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研究和多年实际检验工作的经验思考, 河北计量测试研究所的黄涛认为定量包装计量检验的原始记录可以分为现场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计算记录, 但是该提议只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记录的人工手续繁琐和计算误差, 关于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测记录的问题还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一、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记录现状及问题

(一) 企业计量人员专业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高。

部分企业的计量人员专业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高, 在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工作时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造成了商品数据统计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增大;而对于在商品计量操作过程中, 计量设施设备的使用不规范, 如计量设备配备和检验用计量器具选择不合理, 选配的计量设备的量程、检测精度和准确度等级不满足使用要求, 同样会使得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记录出现较大误差;由于专业素养的低下, 有的计量工作人员可能对于新购进的计量设备、器具检验不严格, 认为其出厂合格就无需进行检测和校准, 不计误差情况;另外, 部分企业为节省费用, 不及时更换超期使用的计量器具, 甚至有的计量器具从未经过计量测定, 很多计量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对计量器具的使用及保养条件、操作方法、量程校准等知识了解甚少, 有的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则不屑于遵守计量器具的完美使用标准而选择自己认为方便不影响测量结果的操作方法, 这些均是导致定量包装商品检验计量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二) 企业计量法制意识薄弱。

在这个个性化的社会, 人们常常为了展现自己的个性而无视法律规定。对于普通人来说, 可能无关紧要, 但是对于企业领导、管理人员和计量操作人员而言, 这也许是致命的要害。据调查, 大部分生产企业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不清楚、不了解, 某些生产企业甚至不知道《规定》中规定的产品允许正负偏差是多少, 而有的企业自行规定公司产品的负偏差标准, 所以国家监督局在企业产品检查中会发现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已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负偏差。由于企业计量法律意识的薄弱, 个别企业急于牟利, 不惜铤而走险, 故意计量作弊, 甚至销售商、生产者和商品外包装生产者串通, 使商品净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称值, 以低价进入市场并迅速占领市场, 这一违法行为严重破坏和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三) 企业内部监管制度不到位。

企业内部缺少严格的计量监控部门和自我监督抽查机制, 缺乏有效的计量监控措施, 其表现为缺乏专业的计量检查人员, 没有科学合理的抽检制度, 对批次商品不进行商品计量检验记录抽查或仅仅为了应付只是做简单形式抽检, 这些在日常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监督检查中都出现过。一些企业对于商品的外包装重量的误差不重视, 有的以单件外包装的重量作为整批外包装的标准值称重, 有的甚至忽略外包装的质量。有些企业为扣除超过标准规定的水分等成分的含量, 在企业内部的抽样检查中往往忽略其影响, 从而造成了市场商品的净含量误差。

二、解决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记录问题的途径

(一) 基础检测, 加强计量设备器具管理。

对于列入国家强检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器具, 每年应进行执法检测检查, 对于未按强检规定要求按期送检的要加大执法力度;未列入强检目录的计量设备器具, 应该敦促企业自觉送检或进行定期检测检查。对于企业内部而言, 也要按期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检验设备器具进行核准校对, 及时更换超期使用的计量设施设备, 以确保企业生产的商品计量检验达标准以上的合格率。

(二) 遵纪守法, 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高层应督促完成定量包装商品的《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义务, 履行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并对一线计量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和素质的培训, 提高计量检测技能和专业素养;组织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开展计量法律法规和检验知识的学习, 健全组织机构、组织人员培训, 制定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管理制度, 掌握必要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记录知识。对于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记录工作做得好的企业鼓励其继续高质量生产也可予以荣誉奖励, 而对于私定允许误差范围、故意忽略质量抽检结果等违法乱纪行为将依据计量法律法规, 予以严厉的行政处罚, 酌情考虑媒体曝光。

(三) 严格监督,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要做好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检验监督工作, 任重而道远, 不仅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 更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和企业单位的积极配合。为从根本上提高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质量, 需用国家计量检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计量标准作为标准, 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建立计量检验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有效实现计量检验业务、检验数据的实时化监控和处理, 对检验操作人员、检验流程和检验进度等信息进行及时记录及传递, 相关企业单位要从长远出发, 积极构建企业内部的高新信息化管理系统, 从而在管理环节保证整个商品计量检验记录流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提升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检验的合格率。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记录的研究, 我们不难了解, 作为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企业, 除了加强企业内相关工作人员的计量法律及规定的培训, 健全与计量检验记录相关的组织结构, 认真做好企业内部的计量监督管理的基础工作外, 还应做到:一是有力监控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检验记录工作, 计量管理人员应恪守职责, 实事求是, 不可包庇篡改记录数据, 同时要做好每日的抽查检验工作;二是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误差, 任何预包装的商品要尽量避免除机器操作误差外的人工控制误差, 操作人员要求细心负责;三是严格配备符合国家法定标准的计量设施设备。唯有做好包装商品企业的内外工作, 才能保证商品计量检验记录工作按质按量地完成, 从而实现消费者合法权益与生产销售商们经济利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辛安见, 陈润洁.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工作的现状分析[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06, 24

[2] .黄涛.关于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计量的探讨[J].计量与检测技术, 2011, 7

[3] .肖贺.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问题探讨[J].科技论坛, 2013

[4] .齐蒙.定量包装商品中的计量检验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8

记录管理系统 第7篇

一、计算机串口通信方式

( 1) 在VC ++ 环境下使用串行通信控件MSCmm。在对话框的应用中加入MSCmm控件,提供了梁中刚通信处理方法。一是事件驱动通信,例如在Carrier Cetect线或Request To Send线上发生了字符变化,此时利用MSCmm控件能够有效捕捉和处理这些意外通信事件[1]。二是精确检测事件和通信错误。每个MSCmm控件连接一个串口,应用程序要访问多个接口时,必须安装多个MSCmm控件,而MSCmm控件可以在每个重要的程序功能检查Comm Event的属性来判别是否出现通信错误。

( 2) 自定义串口通信。该通信串口简单便捷,须放置在对话框中使用,然而在一些需要线程中实现通信的应用场合则不适宜。

( 3) 多线程自定义串口通信。端口的配置是多线程通信串口的编写位置,连接方式与单线程类似,但是在端口配置完成后可建立多线程同步处理对象。

二、自动记录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串口应用

1. 自动记录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自动记录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防静电测试自动记录信息管理项目,功能结构主要分为四个板块: 自动记录管理、测试结果管理、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自动记录管理模块中包括信息输入、实验室位置输入、员工信息展示、测试结果展示、测试时间控制、端口状态展示六个子模块。测试结果管理模块中包含查询输出以及数据导出两个子模块。员工信息管理模块中包括新员工添加、员工信息删除两个子模块。系统管理是系统管理员实施系统关系权限的位置,主要包括添加新用户、修改密码、退出系统三个子模块。

2. 系统功能的计算机串口实现过程

该自动信息管理系统在运行后,员工只要根据TL9000的要求测试手腕进店,系统便会自动记录测试结果,并显示员工对应的个人基本信息。静电测试结果有三种: 通过、低水平、高水平。测试信号通过计算机串口输入计算机中,计算机再读取串口状态的数据,经过高速运算后判断测试结果。在自动记录信息管理系统中还必须建立一个员工基本信息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员工的姓名、工号、分机号、手机号码等信息。

自动记录信息管理中计算机串口实现过程主要有以下几大步骤: 第一,基于AS7002测试平台上,先输入员工的基本信息,再按测试按钮。系统将会自动扫描员工的基本信息,然后测试进入实验室的具体位置。基本信息扫描完成后,系统自动链接到后台数据库,将员工的其他基本信息读取出来。第二,当输入员工卡号后,可根据系统提示进行测试按钮操作。第三,自动记录信息管理系统启动后会连续扫描各个计算机串口处状态信号,并识别来自AS7002的测试信号,倘若半分钟内没有进行下一步操作,系统则默认为恢复到初始状态。第四,如果在半分钟内系统进行了操作,那么测试结果将会不同。当显示“通过”时,系统界面的模拟绿灯会自动亮起,界面处显示“通过”。但显示“低水平”时,系统界面的模拟红灯会自动亮起,界面处显示“低水平”; 当显示“高水平”时,系统界面的模拟黄灯会自动亮起,界面处显示“高水平”。此外本系统开发需求web管理功能,使系统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网页远程登录到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管理[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记录系统 第8篇

目前检测温度一般采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至仪表之间通常都要用专用的温度补偿导线,而温度补偿导线的价格很高,并且线路太长,会影响测量精度,这是直接以模拟量形式进行采集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较远处的温度信号进行监视。为此,设计了一种用单片机与数字温度传感器集成的方案,它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精确度实现温度检测[1]。

1 系统综述

系统硬件设计以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主要由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串口通讯电路、温度传感器电路、12864液晶显示电路、I2C存储器电路以及按键输入电路构成[2]。温度采集电路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采集,可设计为一路或多路;温度存储电路采用I2C接口E2PRPOM存储芯片,以实现数据记录;液晶显示电路采用图形点阵液晶显示器,以实现温度的即时显示。同时配以键盘输入电路,可以接收用户指令输入,随时改变工作模式,或查询任意时间的温度数据[3]。

2 硬件系统设计

硬件电路设计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由+5 V电源电路、手动复位电路、晶振电路(11.059 2 MHz)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完成单片机的基本运行需求。串口电路用于通信,实现与主机的交互。温度采集电路、1602液晶显示电路、I2C存储器电路为该设计的三个核心模块,实现主要设计功能,同时实现按键输入电路。

2.1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该设计采用Dallas公司生产的3引脚T0-T2小体积封装温度传感器DS18B20。DS18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推出的第一片支持“单总线”接口的温度传感器。它具有微型化、低功耗、高性能,抗干扰能力强,易配微处理器等优点,可直接将温度转化成串行数字信号,供微机处理[4]。

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可编程为9~12位A/D转换精度,被测温度用符号扩展的16位数字量方式串行输出。测温分辨率可达0.062 5℃,其工作电源既可在远端引入,也可采用寄生电源方式产生,易于系统集成[5]。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到三根或两根线上,CPU只需一根端口线就能与诸多DS18B20通信,占用微处理器的端口较少,可节省大量的引线和逻辑电路[6]。以上特点使DS18B20非常适用于远距离多点温度检测系统。温度传感器电路图如图2所示。

2.2 I2C存储器扩展电路设计

I2C总线(Inter Integrated Circuitbus)包括一条数据线(SDA)和一条时钟线(SCL),是单片机系统常用的总线结构[7]。这种总线结构尽可能地节省了单片机I/O资源,为多路温度采集保留了最大的扩展空间。

该设计中采用的存储器AT24C16是Atmel公司生产的I2C接口E2PROM芯片。AT24C16中带有片内寻址寄存器。每写入或读出一个数据字节后,该地址寄存器自动加1,以实现对下一个存储单元的操作,且所有字节都以单一操作方式读取。为降低总的写入时间,一次操作可写入多达8 B的数据。I2C存储器电路图3所示。

2.3 液晶显示电路设计

液晶显示电路采用1602带字库液晶实现。这一液晶模块,接口功能明确,操作简单,简化了电路设计,自带字库极大地方便了显示操作的实现[8]。

3 系统功能实现

系统软件设计主要有两项任务,是用于不间断记录温度数据;二是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响应用户指令。

温度记录程序中每隔固定时间间隔采集温度数据,将温度数据与当前时间一并记录。若不扩展实时时钟芯片,可用软件方式,依据时间间隔计算转换得到当前时间,避免使用时钟芯片增加系统成本。对于用户按键输入,以外部中断方式予以响应[9]。

该设计中没有采用操作系统,因此,多任务的调度是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之一。该设计没有输入中断产生时,为普通单任务系统;中断产生时,工作在多任务模式下。因此,中断产生后,两个任务模仿Linux操作,系统系多线程工作模式实现调度。

由于单片机工作频率所限,加之温度传感器为单总线串行器件,读/写占用时间周期相对较长,因此系统应考虑环境温度变化的剧烈程度[10]。

4 结语

该设计可以实现温度数据的采集与长时间数据记录,既可以单独采样其中任意一路,也可以实现多路同时采样,同时可以与主机交互。该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在同一地点进行集中监控,方便又节省人力,实现了温度的采集、显示、存储于一体的集成记录功能。设计使用的外围元件较少,具有设计简单,扩展灵活,功能较全面等特点。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和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多路温度采集、记录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案。系统硬件设计以At-mel公司的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选择高性价比元部件完成电路设计,通过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20实现温度采集,以1602字库液晶实现数据实时显示,并将温度数值存储在I2C接口芯片AT24C16内。系统可以实现单路、多路温度的自动定时采集与保存。设计使用的外围元件较少,具有设计简单,扩展灵活,功能较全面等特点。

关键词:AT89S52,温度采集,LCD显示,I2C接口芯片

参考文献

[1]夏大勇,周晓辉,赵增,等.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7(1):43-46.

[2]钟富昭.8051单片机典型模块设计与应用[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管力锐.单片机在大型粮库温度测量中的应用[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2000,23(2):52-55.

[4]王俊杰.DS18B20在粮仓测温系统上的应用.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22(5):83-85.

[5]余瑾,姚燕.基于DS18B20测温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9,25(8):105-106.

[6]李钢.1-Wrie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原理及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5,28(21):77-79.

[7]何力民.I2C总线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8]连林珍.单片机控制SED1353实现LCD显示[J].仪表技术,2007(5):27-30.

[9]张建军,郑和喜,李兴军,等.交互式PID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0,10(1):55-59.

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细节管理 第9篇

关键词:护理记录,书写,细节管理,持续改进

护理记录是患者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变化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进行的客观记录, 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同时又是护士“举证责任倒置”重要的法律判定依据。如何书写符合要求的护理记录已成为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理人员的重点和难点[1]。我科在护理记录书写方面注重细节管理, 实行病历质控院科两级管理, 及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病房设立病历质控护士, 对每份病历进行自查, 护士长严格把关, 不断强化护理记录的客观性、真实性、及时性, 实行科室自我完善控制。1年来, 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护理记录合格率达98%以上。

1 措施

1.1 规范化的培训学习

1.1.1 法律法规学习

科室认真组织学习法律法规知识, 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病历书写规范》等相关文件, 不断强化法律意识, 提高护士的法律敏感度, 自觉地从法律的角度高度规范护理文书书写, 重点分析护理记录中易出现的法律问题。通过警示作用, 提高认识, 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客观、及时、准确、完整。

1.1.2 文书书写培训

除医院组织讲课外, 科室经常组织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 讨论并制定了专科护理文书书写模板, 护士长经常讲述如何书写护理病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怎样进行病历质控等, 对年轻护士狠抓基本功训练, 鼓励老护士做好传、帮、带, 经常检查、督促她们正确及时书写护理文书。

1.2 加强护理文书质量控制

护理记录质量的优劣与护士长的质量控制及重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我科患者多, 手术多, 周转快, 每年收治患者1 300例左右, 护士长应高度重视护理记录质量, 加强质量检查, 严格控制护理记录质量。

1.2.1 重视环节质量

护士长每天对新患者、危重患者、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记录、各种执行单等进行检查, 对时间长、病情稳定的患者, 护士长每周检查2次护理记录,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这样既有效地控制了护理记录质量, 又把握住了住院患者的护理记录质量关。

1.2.2 重视终末质量

对每一份出院病历, 护士长都要认真检查其病历的整洁性、书写格式、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等, 合格后再交病案室, 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

1.2.3 重视护理记录质量的持续改进

科室建立了质量检查登记本, 护士长对平时检查的结果登记在记录本上, 利用每天晨会、周会和每月质量分析会的时间, 对平时检查和护理部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 作为下周或下月质量控制重点进行检查, 使护理记录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1.2.4 加强自控、科控、院控三级质控

要求每位护士对自己所写病历每天进行自控, 夜班护士检查当天记录, 科室质控成员及护士长定期进行质量检查, 经常督促在院病历完成情况。将三级质控检查结果及时反馈, 要求及时整改, 结果与奖金挂钩, 通过反复检查, 不断改进, 使病历缺陷逐渐减少。

1.2.5 加强医护沟通, 确保记录的一致性

责任护士每天要参加医生查房, 以保证信息来源的一致性。在一份病历中, 患者的出入院时间、手术时间、病情变化时间应明确, 遇到分歧时应相互沟通达成一致, 同时护士深入病房加强护患沟通, 以保证病历的客观真实性,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执行医嘱制度, 下班前应回顾本班工作完成情况。护士长加强检查督促, 防止差错的发生。

1.2.6 加强护护间的沟通

护理记录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班次所能完成的, 必须由全科护士全力合作, 要注意时段性和连续性, 要考虑承上启下的衔接, 以前的问题是否解决, 新的问题何时出现等要一一交接清楚。护士的每一次记录均要看清上一班所写内容, 以保证护理记录连贯、协调、完整。

2 结果

随机抽查2008年2月—6月住院期间的护理记录100份, 2009年2月—6月住院期间的护理记录100份, 检查标准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我院在此基础上制订的《护理记录书写规范》执行。抽查200份护理记录显示:2009年较2008年书写质量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护理记录单中如:字迹潦草、错别字、签名、涂改等改进最大, 缺陷由41处下降至6处, 其次是记录内容缺陷由82处降至19处。大部分护士书写格式正确, 无涂改, 错别字明显减少, 字迹清楚。护理记录内容日趋完善, 合格率达98%以上, 见表1.

3 小结

护理记录是一项严肃而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记载着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医疗活动的实践, 而且也是评价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护理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并具有重要的举证作用[2]。科学化管理是保证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重要手段, 实施自控、科控、院控三级质控制度, 重视环节质量、终末质量, 重视护理记录质量的持续改进, 严格把关, 有效地控制护理记录质量, 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记录缺陷。同时也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书写水平和护理病历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参考文献

[1]周荣慧.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完善护理病案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 2002, 11 (6) :9.

记录管理系统 第10篇

关键词: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 海事调查 信息管理水平

1 背景资料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海上运输业的膨胀,船舶也随之向着大型化、快速化方向发展,但是一旦有海难事故发生,不仅对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对生态和海洋环境造成灾难性的不可恢复后果。船舶在遇险后需要客观证据解释分析其原因,海难事故的调查已不能局限于当事人的回忆和事后一般文字性的记录,在借鉴其他交通工具(如飞机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1997年11月27日国际海事组织(IMO)第20次大会通过了《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性能标准》A.861(20)号决议,2004版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明确规定了关于国际航行船舶VDR的安装要求:1 在2002 年7 月1 日或以后建造的客船;2 在2002 年7 月1 日以前建造的客滚船,不迟于2002 年7 月1 日或以后的第一次检验;3 在2002 年7 月1 日以前建造的除客滚船以外的客船,不迟于 2004 年1 月1 日;4 在2002 年7 月1 日或以后建造的除客船以外的3,000 总吨及以上的船舶。2004年12月,79次海安会通过了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该决议规定了现有货船配备简易型航行数据记录仪(SVDR)的日期,即MSC170(79)决议。IMO对SVDR配备的时间要求:对2002年7月1日之前建造的20 000总吨及以上货船,在2006年7月1日之后第一次计划坞修日,但不晚于2009年7月1日;对2002年7月1日之前建造的3 000总吨及以上但小于20 000总吨的货船,在2007年7月1日之后第1次计划坞修日,但不晚于2010年7月1日。VDR系统与SVDR系统在组成上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的差别是SVDR简化了采集信号,这也正是考虑到老旧船舶在VDR采集外围设备信号的实际情况而定的。

2 设备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

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是以一种安全和可恢复的方式,保持存储船舶发生事故前后一段时间的与船舶位置、动态、物理状态、命令和操纵相关的信息。它也被俗称为“黑匣子”,这个名词是源于航空器的飞行数据记录仪,由于它的存在与不幸事件有关,英文称为“BLACK BOX”,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颜色是黑的,因为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的外壳必需符合海上救生设备的反光和颜色的规定,因此它现在的颜色都是橙黄的。它不仅具有记录用于事故原因分析调查的数据,还可以记录雷达数据,监控会船全过程、主付机运行数据、监控主机,使其性能和维护情况达到最优化等功能,对船舶的安全运行与管理起到控制作用。其实,VDR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由单一的数据采集与记录向船队管理方向发展,VDR的客户端可以将VDR的数据通过F站等卫通设备,发送到船公司,可以实现定时发送,操作方便简单;获得的数据通过转发,可以使得公司、个人均可以了解船上基本信息。同时通过F站,可进行双向可视对讲及监控,VDR也就成为船舶远程可视管理系统重要环节。所以VDR不仅为海事调查和仲裁提供科学的法律依据,监控船员的技术操作状况,还可供船员培训,判断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监控主机状况及节能状况,以助于提高船公司的信息管理水平。

下面简单介绍一款目前普遍使用日本FURUNO公司生产的VR-3000 VDR,其系统结构如图1。

数据记录单元Data Recording Unit (DRU)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黑匣子”,一般安装在罗经甲板,外形像一只小煤气罐,外部贴有反光带。它能记录不少于12小时的数据,其外壳由坚固的防烧损的厚壁材料组成,能满足爆炸、燃烧、冲击、浸没等极端条件的要求。外壳上还安装有一只无线电示位标,示位标自带海水电池,遇海水即自动发送遇难位置信号,以便被搜救。值得提醒的是FURUNO公司早期生产的“黑匣子”(DRU)质量并不过关,故障率较高,表现为遥控报警单元(RAP)上显示“022”报警代码,不过经过改进后来生产的DRU质量均已过关。如何判断其不同时期的产品,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看产品序列号,序列号5000以下的均为早期产品,5000以上的应为后期可靠产品,需仔细甄别。

数据采集单元Data Collecting Unit (DCU)也即是我们常说的“主机”,一般安装在驾驶室墙壁上,它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其下部接口板上不仅有外部信号接口,还有通讯接口,通过连接外部电脑上并运行Live Player Pro软件,便可进行VDR数据的实时回放与下载等操作;DCU右上部装有一只HDD,即移动硬盘,它能保存最近约48小时的数据,事故调查时既可以现场下载数据,也可以取走HDD回去分析,而不必移动笨重的“黑匣子”(DRU);DCU顶部装有一组备用电源——蓄电池,可以保证VDR在外部电源中断后工作至少两小时。

遥控报警单元Remote Alarm Panel (RAP)一般安装在驾驶室墙壁上比较显眼的地方,方便船员查看与操作,其上部状态显示窗口显示故障报警代码,根据代码可以迅速查找并排除故障,通常最频繁出现的代码是042——雷达关机所致;下部的“SAVE”按钮在发生事故时按下,以保护当前数据不被刷新,“SAVE”按钮左右分别是“测试”与“消音”按钮。

其他部分主要是一些外围设备信号连接,包括室内外麦克风、VHF、雷达、AIS、罗经、主机系统等采集信号。

3 案例分析

现结合某远洋轮一起海上事故调查来实例分析,该轮配备的航行数据记录仪就是FURUNO公司生产的VR-3000 SVDR,采集信号包括:室内外MIC、VHF、HEADING、RADAR、AIS、GPS、SPEED LOG等。2011年11月27日10时31分(UTC时间)在舟山海域(28-20.5N,122-28.3E)与一艘渔船碰擦,所幸没有人员伤亡。据船上当班驾驶员大副反映当时海况视线均良好,且在距离该渔船5海里时就注意到并准备避让它了,由于周围水域渔船众多,加上这艘渔船违规行驶,避让不及,导致事故发生,当然这只是船方的一面之词。公司第一时间指示船长按下VDR的“SAVE”按钮,以保存当前数据便于海事调查。

海事调查人员现场勘查发现,渔船驾驶台等上层建筑已严重倾斜,随时会有倒塌的危险,罗经甲板上的雷达天线等已损坏。该轮则由于吨位及高度上相差悬殊,仅船体左后部油漆被刮坏,并无大碍。通过从SVDR下载的数据回放,可以清楚地看出在AIS上显示两船的TCPA、CPA参数慢慢减小到零而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全过程(见图2),海船驾驶员都知道。

这意味着即将发生什么,雷达画面也显示了相同的内容(见图3),同时麦克里还传来了船员惊慌失措的呼叫声,综合分析所有信息可以还原发生事故的全过程:当班驾驶员尽管早就发现了该渔船,但并未按照“早让、宽让”的避碰原则采取避让措施,当渔船接近我船左舷中部时,当班驾驶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采取右满舵避让的错误措施,船艏朝右转向,船尾惯性左移,船速下降,致使我轮左舷后部斜边挤压渔船,造成渔船驾驶室等部位严重受损,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总结事故原因如下:1. 当班驾驶员未严格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2. 当班驾驶员业务水平低,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3. 渔船也有违章驾驶行为。这是一起典型的责任事故,事故调查过程中SVDR所展示出的强大调查功能令当事人(大副)心服口服、愧疚不已。希望他能从这次事故中接受到深刻的教训,同时也督促我们在船员的培训与考核方面加强力度,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 结束语

众所周知,《ISM规则》的核心思想是要求能够记录事故、分析事故的决定性起因,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随着《ISM规则》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履行,船舶安装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对完成《ISM规则》的使命,加强船舶的安全管理,规范船员技术管理,将起到强有力的作用。

一种输电检修作业实时记录系统 第11篇

输电检修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输电线路和设备检修作业完成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电网企业和用户的利益, 对电力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从成本而言,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网输电检修费用占整个电网运行费用的40%, 所以高效的完成输电检修工作是电网企业提高效率降低预算的关键环节。另外, 高效的输电检修工作可以避免停电等严重事故发生, 节省更多的事故损失。

随着智能电网的改造工作逐步展开, 智能电网的建设对输电检修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电网的智能化将引入大量的新型元件和设备, 包括分布式电源、大型可再生能源电源、智能电表, 以及为了控制潮流而引入的先进电力电子技术, 如FACTS设备等。这些新型元件及设备的接入, 改变了电网的结构, 提高了电网的运行风险, 对电网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 也对电力系统现存的输电检修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另外, 电网的智能化也影响了电网中各个方面的工作模式, 这时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和互动化、个性化等需求会成倍增加, 这无疑增加了电网运行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与脆弱性, 这样会产生多样的突发事件, 将使得检修工作更加复杂。因此, 在智能电网的条件下, 研究新的输电检修方法能够给现今的输电检修工作应对未来智能电网的大规模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目前, 很多研究学者研究通过收敛情况较好的算法改善输电检修的计划编制情况来提高输电检修工作的效率, 对输电检修的检修监督、检修跟踪和实时指导方面研究较少。当前供电企业为了保证输电检修工作的效率, 多采用人工监督和纸质记录检修工作的方式, 这种方式存在人为因素多、检修作业成本高、检修过程无法追踪、不能实时解决问题等缺陷。本文着眼于存储案例分析, 通过GPS结合GIS实时跟踪检修人员, 并利用GSM无线通信及时帮助检修人员处理检修问题, 提出一种输电检修作业实时记录系统来提高输电检修作业的效率。该方法是由具有通信、记录、跟踪、储存功能的新型电子检修装置和后台服务器两部分构成。通过新型电子检修装置和电网系统服务器组成智能输电检修系统, 不但可以取代人工监督的工作方式, 而且可以利用无线通信实时指导检修人员完成任务, 全面实时记录输电检修作业过程, 提高输电检修作业可靠性, 进而提高输电安全运行水平。

2系统组成

本文提出的智能输电检修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电子检修装置和服务器。该系统中电子检修装置是系统的核心部分, 根据硬件的模块的划分, 电子检修装置具有通信、数据的存储、案例调用、现场取证、跟踪等功能。服务器则主要为电子检修装置服务, 具备数据的接受、处理、发送和存储为主。

2.1电子检修装置

电子检修装置主要由常规模块和特色模块两部分组成。详细配置如图2.1所示。

2.1.1常规模块

(1) CPU、DDR、硬盘、Flash:主要完成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工作。在这特别注意硬盘中会提前存储多种检修案例, 便于检修人员参考。

(2) 便携式电源:为电子检修装置提供能源。

(3) 触摸屏:显示数据和案例信息。

2.1.2特色模块

(1) 无线耳麦:输电检修的环境非常复杂, 经常会处在多干扰的线路环境中, 如果使用用有线设备实现语音通信, 不但实现很困难且容易对检修动作产生影响, 所以该方法配置带抗干扰的无线耳麦进行语音通信。

(2) 可延长外置摄像头、光补偿设备:为了更形象的进行现场检修作业的沟通和现场情况的实时记录, 所以配置由光补偿设备和可延长外置摄像头组成的拍摄模块, 便于在多样的检修环境中记录。

(3) 4G/3G/WIFI:4G/3G和WIFI是通过卫星通信和热点区域通信两种方式保证检修数据在实时交换时的效率和完整性。利用移动通信的基站网络, 实现数据在复杂环境中长距离通信的目的。

(4)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过电子装置、卫星、服务器实现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功能。在输电检修工作中, 每个一分钟向服务器发送当前位置, 服务器根据当前位置和移动情况在GIS上自动模拟行动路线, 有效监督作业人员检修进度。

(5) RJ455/USB:这是本系统提供的两种有线传输方式, 便于电子检修装置在多种环境下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

(6) 加密模块:检修和指导记录是智能电网中的私密材料, 为保证无线通信和详细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本系统特别增加了个性算法加密的加密模块, 对信道和检修信息加密处理。

3工作流程和功能

3.1工作流程

系统工作过程主要由电子检修装置收集数据和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两个过程构成。具体的工作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完成。如图2.2, 图中圆形带1字的部分是电子检修装置, 方形带2字部分为服务器。

该电子检修装置是一种便携式微型电子检修装置, 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或局域网与服务器连接, 将检修记录、位置、语音、资料实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则根据上传的实时记录通过通信网络连接便携式微型电子检修装置, 实现远程对检修作业人员的实时跟踪记录和指导。

3.2系统功能

(1) 检修作业记录本地存储功能。便携式微型电子检修装置自带32G存储卡, 可存储多种检修案例和记录大量检修作业在设备端存储。

(2) 检修作业语音通话功能。通过便携式微型电子检修装置的无线耳麦设备可和服务器实现语音对讲功能, 达到实时指导检修作业的目的。

(3) 检修作业记录实时上传。便携式微型电子检修装置将检修现场情况上传至服务器。

(4) 导航/定位功能。便携式微型电子检修装置实时更新地图库, 为检修交通线路提供导航, 并实时上报当前位置的经纬度, 系统在GIS电子地图上仿真模拟现实检修人员位置。导航功能是为检修人员给出目标方向, 目标方向的导航是先选定一个到达目标, 系统通过接受电子检修装置的GPS模块上传的经纬度数据, 收录当前检修人员所处的实际地理位置, 然后将检修人员当前位置与目标杆塔位置进行距离计算, 最后以一个方向箭头指引方向并给出距离目标杆塔的的距离提示, 从而保证检修人员可以随意在目标杆塔周边走动, 而不会错失目标杆塔。定位功能不仅仅是跟踪检修人员的检修路线, 还可以自动定位目标, 当检修人员到达杆塔某一指定范围内时, 便携式微型电子检修装置能够自动提示, 并显示检修人员到达了该杆塔。该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检修人员使用该设备的认同感, 提高了检修效率。

4实验测试

本文在某地区输电线路进行输电检修实时记录系统的实验测试。实验中以某地区内部的常规检修计划为主, 在某地区备用服务器上配置系统控制模块, 实现对检修人员的跟踪、记录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测试得到相关数据和该输电线路已有的记录进行比较, 结果如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

(1) 检修事件种类的增多。检修人员由于专业能力的分工仅能处理2-3种事件, 其他时间实际也可能处理。通过系统的远程指导和案例的使用可以多处理2-4种事件, 效率提高33.33%。

(2) 检修事件数量的增加。使用系统前检修人员两周时间共处理事件145件, 但是还有其他事件由于当时各种限制, 只能压后处理。使用系统后可以多处理48件, 效率提高33.10%.

(3) 检修时间总计的减少。使用系统前检修人员两周时间处理时间共耗费4821分钟, 使用系统后则少耗费587分钟, 效率提高12.17%。

(4) 检修人员数量减少。使用系统前需要检修人员12人, 使用系统后仅需9人。

(5) 检修路线变更次数减少。使用系统前共需谈话、警告维护人员变更维护路线43次, 使用系统后根据跟踪数据, 仅发现路线变更11次。

(6) 检修成本降低。使用系统前, 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损耗共计43250元, 使用系统后损耗降低至35230元, 损耗降低18.54%。

5总结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稳步进行, 电网的系统节后和运行方式日益复杂, 供电设备和线路传输设备也成几何级数激增, 设备的先进性和电网的复杂性给输电检修人员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 智能电网的智能化检测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对实时有效的帮助检测人员快速完成检测任务有很大帮助。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输电检修新方法来提高输电检修作业的效率。该方法是采用一种新型电子检修装置, 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和智能电网中的服务器组成一个智能输电检修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并指导检修人员快速有效完成任务。本文通过在某条输线路进行实验测试, 可以看出系统的设计和功能在输电检修工作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中输电检修能力的提高提供借鉴。

摘要: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输电检修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在智能电网中有效的完成输电检修作业成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一种输电检修作业实时记录系统来提高输电检修作业的效率。该方法是采用一种新型电子检修装置, 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和智能电网中的服务器组成智能输电检修作业实时记录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并指导检修人员快速有效完成任务。

关键词:智能电网,输电检修,检修装置,实时记录

参考文献

[1]张化尧.浙江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检修管理模式研究[D].浙江工大学, 硕士.

[2]黄铭芝, 朱向华.电力市场机制下的发输电检修计划研究[J].机电信息, 2011, 30:3-5.

[3]曾鸣, 黄立新.基于风险降低值的输电检修优化模型及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3, 10:180-184.

[4]赵文彬, 李慧星.基于智能电网需求的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建设[J].华东电力, 2010, 38 (8) :1212-1216.

[5]关敬东.智能电网与低碳经济的认识与思考[J].供电企业管理, 2010, 4:79-81.

[6]田廓, 鄢帆, 薛松, 等.建设中国特色坚强智能电网技术经济关键问题框架研究[J].华东电力, 2010, 38 (1) :0001-0005.

[7]冯长有, 王锡凡, 王建学, 等.市场环境下发电商的机组检修新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28 (13) :106-113.

[8]刘学瑞, 王春华.基于状态评价的输电线路差异化巡检管理[J].山东电力技术, 2014, 6:60-63.

上一篇: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下一篇:立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