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几何形体教学

2024-05-05

幼儿几何形体教学(精选8篇)

幼儿几何形体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整体性,个体差异,学习方式,学习品质

儿童主要通过视觉认识世界, 再通过视觉与知觉获取信息, 物体形态的外部特征占大部分, 幼儿对物体的认识是以对几何形体的认识为基础的。在幼儿园的数学性活动教学中, 关于几何形体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实际, 谈谈几何形体教学在幼儿园中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 应注重各领域及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1. 与语言领域的结合

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幼儿关注物体的形状特征, 试着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物体, 感受描述过程中的生动和趣味。如, 和幼儿一起说说看到的事物的形状, 鼓励幼儿想象, 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如, 刺猬的身体蜷起来是圆圆的, 全身好像是一个个圆形组成的。在与幼儿交谈或读书、讲故事时, 适当地运用一些有关形状的词汇来描述事物, 如听录音机时, 和幼儿讨论为什么叫面包机, 看图片时, 奥运会场馆的形状, 为什么有的叫“水立方”, 有的叫“鸟巢”。

2. 与艺术及日常生活的结合

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观察一些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图形, 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 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如, 按颜色间隔排列的地板砖、按形状间隔排列的图案等, 鼓励幼儿发现和感受其中的规律;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有规律的几何图案 (如青花瓷盘) 、创编有一定规律的动作, 或者按某种规律进行拼搭活动。

二、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 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幼儿。

如, 2~3岁的幼儿在认识物体的形状时, 受自己生活经验的影响很大, 往往把几何形体视为自己熟悉的物体。例如, 见到物体是球体的, 就叫篮球、苹果;见到不同形状的圆形就说是卡片、脑袋等。到了小班, 幼儿能叫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名称;中班幼儿已经能够区分几何形体与他们熟悉的物体, 并开始把几何形体与他们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例如, 幼儿会说:“椭圆形像镜子。”大班幼儿开始把几何形体作为物体形状的标准形式, 去衡量物体的形状, 能够说出物体某部分的形状像哪种几何形体, 例如, 固体胶是圆柱体的, 足球是球体的, 手工纸是正方形的, 鱼盘是椭圆形的等。

又如, 同年龄段的幼儿, 在进行图形组合拼摆创作时, 由于每个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 产生的作品也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幼儿可能只能拼出房子、小树或小鱼等一些简单的事物, 而有的幼儿却能拼摆出楼房、公园或城堡等众多复杂的事物。

三、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主要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

1. 运用有关几何形体的玩具开展游戏活动

有的玩具是以几何形体为内容设计的, 幼儿在使用玩具游戏的过程中, 自然地起到了复习几何形体的作用。如“图形嵌板”, 在板上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供幼儿游戏。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又便于幼儿发现和改正错误。又如“百宝箱”, 在箱中放入圆柱体、球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通过让幼儿在摸摸、猜猜的过程中, 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

2. 在几何形体教学过程中开展游戏活动

教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的过程往往过于单调, 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 在辨认几何图形的活动中, 我们可以将游戏情节贯穿始终。首先漂亮的房子、弯弯曲曲的小路以及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接着铺路的游戏让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情感。最后, 踩石头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 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游戏中幼儿既巩固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又收获了快乐与自信。

四、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如, 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 用它可以拼组图案, 能加深幼儿对已学的各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同时丰富想象, 强化思维概念, 提高学习兴趣;与幼儿一起准备操作材料, 除一些常用的几何形体图卡外, 如鞋盒、扑克、小石头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都成为我们操作的材料。让幼儿主动去操作, 有东西可操作。再如, 在数学活动“巡逻”中, 通过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利用颜色鲜艳和可移动的图形组合解决问题, 看到的是幼儿认真专注、敢于探究和尝试的优秀品质, 在进行自由创作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是幼儿想象与创造之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幼儿进行几何形体的教学是幼儿园计算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为其后继学习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物体的物和形是客观存在的, 它们是有机联系的。幼儿生活在具有各种形状的物体的自然环境中, 他们很早就对物体的大小、形状感兴趣, 在游戏中喜欢寻找各种形状的玩具。但幼儿要获得几何的初步概念, 还需要教师的观察和思考以及指导和教育。

参考文献

几何形体的联想教学设计 第2篇

教材分析:本科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旨在促进学生对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开发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依托学生熟悉的几何形体,引导学生进行有趣味的联想和创意,进而将创意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归纳和概括形体的能

力。培养学生联想、创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学习,通过欣赏、分析、讨

论等方法增进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敏感度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

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认识形体的基本构成与联想表现方法。教学难点:运用几何形体作为基本形进行联想创意。课前准备:课件 图画本 记号笔 蔬果 牙签 方便筷子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片)学生:欣赏

教师:这些图片表面看来,彼此间似乎毫无关联,实则暗藏玄机,大家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总结:这些物体的形态可以概括为圆柱体、球体、长方体和锥体的等几何形体。

教师: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让你联想这些几何形体? 学生: 讨论汇报。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分析我们会发现物体的外表、形态千变万化,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其分析和提炼,将它们的形态概括为几何形体。法国著名画家塞尚曾指出:一切物体的形态,无论构造多么复杂,都可以概括为几种几何形体,即球体、圆柱、圆锥和立方体的结构形式。

换句话讲,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和联想用几何形体组合构成各种物体的形态结构,刚才我们已经对单个的几何形体进行了观察、联想。接下来就让我们更深入对几何形体展开联想。

板书课题:几何形体的联想。

二、联想探究

教师:同学们请看,圆锥和圆柱,它们组合在一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请同学们用心观察联想,大家可以拿起笔来画一画,彼此间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观察、讨论,尝试绘画表现。

教师:评价总结作品

1、联想到什么?

2、通过什么方法实现的?

教师: 大家请看,我联想到了什么?

(1)将圆锥圆柱罗列、变形。

(2)通过切割、组合进行联想。

(3)提问:将圆柱和圆锥进行穿插又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学生:欣赏,感知创作过程。

三、范画赏析

教师:在来欣赏几幅优秀作品

1、作者用了哪些几何形体?

2、通过什么方法完成的?

3、整个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欣赏、讨论。

四、教师范画:

教师:同学们,让你们选择自己们感兴趣的几何形体,大家会如何表现呢?同学们能否创作出更有意思的画面呢? 我非常好奇、期待。想不想我是怎样表现的?

教师现场示范。学生:观察、欣赏。

五、手工欣赏:

教师: 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其它材料表达联想,同学们请看。学生:欣赏。

教师: 手工组的同学,能否创作出更有意思呢?

六、创作体验 :

老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兴趣的几何形体,通过你选择表现形式进行联想创作。希望同学能否创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学生:创作。

七、评价欣赏: 绘画组:

1、你的创意源自哪些几何形体?

2、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一个什么场景?

3、用了哪些几何形体?

4、大家认为哪个最有创意? 手工组:

1、学生自述、自评作品

2、教师点评

五、拓展

教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了你对你和形体的认识和联想,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创意师,他们对于几何形体又是如何理解和运用的。学生:欣赏

教师:这些伟大的作品和创意都源自几何形体,一切的创意都源于人们的观察、分析、联想。

《几何形体的联想》教学设计

人民美术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开原市民主教育集团里仁学校

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策略研究 第3篇

关键词 几何形体教学 兴趣 教学策略

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括。幼儿园的几何形体教学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作出辨认和区分,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与空间想象力。

但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因为几何形体本身很抽象和概括,教学内容往往就比较空洞乏味,通过平常几何形体教学活动中的一些观察也不难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究其根本原因,那是因为孩子们对几何形体不感兴趣,所以他们学习的热情不高,往往活动只进行了一会儿就得加强纪律教育。

那么如何来进行幼儿几何形体的教学呢?这一直是令我们幼儿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由于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幼儿对几何形体概念的感知和认识有一个过程,是一个需要先内化再外化的过程。

一、 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幼儿认识几何形体容易受他们生活经验的影响

2~3岁的幼儿认识物体的形状受他们自己生活经验的影响很大,往往把几何形体理解为他们所熟悉的物体。例如,见到球体形状的物体,就叫大皮球、大苹果;见到不同形状的圆形就说是饼干、插片等。到了小班,幼儿能叫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名称;中班幼儿已经能够区分几何形体与他们熟悉的物体,并开始把几何形体与他们熟悉的物体进行比较。例如,幼儿会说“椭圆形像镜子”等;大班幼儿开始把几何形体作为物体形状的标准形式,去衡量物体的形状,能够说出物体的某部分的形状像哪种几何形体,例如,灯管是圆柱体的,皮球是球体的,饼干是正方形的,鱼盘是椭圆形的等。

(二)幼儿认识几何形体是从具体的物体向抽象概念过渡的

幼儿开始只能认识具体的物体,没有抽象的图形概念,分不清几何图形和具体的物体,例如,把圆形叫做太阳,把并列的两个圆形叫做眼睛,把正方形叫做手帕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区分几何图形和具体的物体了,会说圆形像太阳、像盘子,三角形像红领巾等;进一步才能把几何图形作为比较、区分物体的标准,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知道盘子、车轮是圆形的,火柴盒是长方形的等。

二、选择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几何形体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幼儿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扩展视野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最重要的动力。在幼儿园的几何形体教学中,为了利用多种好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的生活化

《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1、摄取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几何形体。如球是圆的,手绢是方的,屋顶是三角形的。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收集信息,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使幼儿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认识几何形体,对几何形体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到学习几何形体的快乐。如出示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皮球、手帕、纽扣、七巧板等实物,然后通过电脑画画,抽去实物,留下三角形、正方形的几何图形让幼儿发现这些几何图形就藏在我们的周围,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

2、淡化抽象的概念复述,强化直接生活经验,领悟几何形体涵义。

在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中,过分强调幼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阐述概念,而忽视幼儿已有的生活背景基础,反而会把幼儿带进“死胡同”,使本来容易理解的知识人为的复杂化,使幼儿感到几何形体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如中班《认识梯形》,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幼儿所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最难理解的一种,尤其是梯形的概念。如果生硬的要求幼儿用抽象的概念解释梯形的含义,幼儿只会越学越糊涂。在实际生活中,幼儿对梯形的最直接最初的理解就是:四条边、像正方形和长方形,上下两条边平平的,旁边两条边斜斜的。这样的表述符合幼儿思路,适合幼儿的生活基础,幼儿容易接纳,学得轻松。

3、创设丰富的几何形体环境,贴近幼儿生活,巩固几何形体认识。

创设几何形体环境时,不只着眼于活动室的一面墙、一个角,而是把幼儿周围所有的环境都充分利用起来,变单为多,变视觉刺激为多种刺激。笔者在设计时根据墙面大小把材料制成平面与立体结合的画面。如中班活动室的主墙上布置有几何图形组成的房子、汽车、娃娃等,下方留有一块空间让幼儿操作、验证。在活动室的边边角角贴上一些几何图形,屋顶挂上一些几何形体吊饰,既美化环境,又可供幼儿玩找几何形体的游戏。结合幼儿爱玩水的特点,笔者把布置活动室剩下的小块吹塑纸剪成各种几何图形,供幼儿在梳洗室开展“水贴画”的游戏。幼儿在教师创设的丰富的几何形体环境中,在兴致勃勃的“玩”中增长了对几何形体的认识,并且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及观察力。

(二)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的操作化

动手操作能引起大脑积极思维,是让幼儿的视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活动。能引起幼儿高度的学习兴趣。

1、选择恰当的学具,准备充足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主操作。

就幼儿接受知识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说,看到的信息比听到的信息印象深刻,而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信息更容易记住。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伴随教材进入课堂,成为幼儿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工具之一。如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用它可以拼组图案,能加深幼儿对已学的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丰富想象,强化思维概念,提高学习兴趣;与幼儿一起准备操作材料,除一些常用的几何形体图卡外,如扑克、废旧盒子、小石子等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都成为我们操作的材料。让幼儿主动去操作,有东西可操作。

2、重视教师在操作活动中主导作用,发挥幼儿主体作用,形成合作式的师生互动。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生互动。幼儿对做、剪、拼、画、量、摸等活动,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方面把注意、观察、记忆、思维等一般智力汇集起来,活跃活动气氛。另一方面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幼儿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如让幼儿亲手制作一些几何体,使他们在操作活动中具体形象的感知几何体的特点,引导幼儿用语言概括的表达出来,可使幼儿获得形象而深刻的认识。在认识圆柱体时,我让幼儿用两个圆纸片和一张长方形的纸粘贴出圆柱体。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很容易就总结出了圆柱体的特征。在幼儿基本上认识几何形体后,引导幼儿对几何形体进行分割和拼搭,让幼儿认识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几何形体的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充分享受到表现自我能力的乐趣,真正体现幼儿是活动中的主体,从而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三)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的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趣味性强,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纲要》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活动,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几何形体教学中的地位,巧妙设计、有效组织游戏教学活动,寓教于乐,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1、运用有关几何形体的玩具开展游戏活动。

有的玩具是以几何形体为内容设计的,幼儿在使用玩具游戏的过程中,自然的起到了复习几何形体的作用。如“镶嵌板”,在板上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供幼儿游戏。既巩固了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便于幼儿发现和改正错误。又如“神秘箱”,在箱中放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通过让幼儿摸一摸、猜一猜,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

2、在几何形体教学过程中开展游戏活动。

教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的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辨认几何图形这一活动中,我们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儿。其次铺路的游戏让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踩石头的游戏又使幼儿兴味盎然,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游戏中幼儿既巩固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又收获了快乐与自信。

(四)幼儿园几何形体教学的多媒体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在直观和动态等方面确实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1、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以多种视频、多种形式为幼儿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千姿百态的美感情境,对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是任何其它媒体所不可比拟的。如教学认识几何图形时,老师先向幼儿介绍几位图形朋友,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一个个就像真的飞到我们面前似的展示在了银幕上。报着图形名称,接着运用信息技术动态的显示四个图形朋友给小朋友带来的美丽小屋,烟囱里还冒着烟;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有嘎嘎直叫的鸭子;还有快速飞驰的火车。全部消失后,请幼儿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由哪些图形组成。幼儿回答十分踊跃,几何图形组合出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觉得既新鲜又好奇,激起他们很高的兴趣,为后面的自己拼组图形做好了铺垫。

2、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同步呈现。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能够将教学重点、难点一一呈现,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幼儿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幼儿在主动参与中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如在《认识长方体》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点线的闪烁依次闪动长方体的各部分,使幼儿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特征。紧接着把长方体的实物模型去掉,抽象出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直觉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再通过面、棱的移动、拼合等一系列的演示,同时配有声音,使幼儿轻松愉快的掌握重点、难点,学到知识。

几何形体教学作业设计的有效途径 第4篇

一、选择学生作业错题, 突破几何形体数学作业难点

“错误”是学生学习中的宝贵经历, 也是课堂实践中的宝贵教学资源。学生做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题”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教学资源。在平常的教学中, 我们做教学的有心人, 善于收集学生的错题, 然后把它进行分类分析, 以有效地利用学生的错例资料,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圆的周长”中, 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作业:

(一) 基础训练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2.数学诊所:

(1) 经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

(2) 圆的直径越长, 圆周率越大。 ()

(3) 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4) π=3.14 ()

(二) 对应训练

1.一张圆桌的直径是0.95米。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米?

2.我用卷尺量得圆桌面的周长是4.71m, 这个圆桌面的直径是多少?

(三) 综合训练

1.汽车轮胎的半径是0.3米, 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

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

其中学生在做求半圆的周长这道题时, 错误率最高, 下面展示学生在完成时出现的错题:

以上错例反映出部分学生不理解周长的概念, 不明白求半圆的周长到底是求的是什么, 有的只求出一个圆的周长, 也有的只求出的是圆的周长的一半, 没有加上直径。为了巩固缺失的知识点, 我在课堂上及时讲评, 并且在课外作业里设计了以下习题进行强化练习。

求下列图形的周长:

(1) 在一道墙边围菜园围栏的长度是多少? (如下图)

(2) 求半圆的周长。 (如下图)

(3) (如图) 求1/4圆的周长。

(4) 求绕操场跑一圈的长度 (如下图) 。 (运动场两端是两个等半圆, 中间是一个长方形)

皮亚杰说过, “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 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导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我们通过对学生作业中的错例进行研究与分析,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作业的正确率。

二、选择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材料, 促进知识的应用

《课程标准》中对空间与图形部分的要求中, 大量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 经历……”“在实践中体会……”等语句可以看出, 课标对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要重视实践活动。新教材也安排了不少这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 我们把数学还原生活, 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在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活数学意识。如:在人教版十一册《圆柱体的表面积》练习课中设计了以下的作业:

辨一辨, 选一选:

1.做茶叶桶所需铁皮的面积, 是求它的 () ;

2.做一个无盖水桶所需铁皮的面积, 是求它的 () ;

3.往井的内壁和底面抹水泥, 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 () ;

4.压路机滚筒压过的路面的面积, 是求它的 ( ) ;

5.做一个笔筒所需塑料的面积, 是求它的 () ;

6.往柱子上涂油漆, 求涂油漆部分的面积 () 。

A、侧面积B、底面积

C、侧面积+一个底面积D、表面积

三、实际运用

1. 做一节圆柱形的通风管, 底面周长是18.84分米, 长4分米, 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建一个圆柱形水池, 直径是20米, 深2米。

(1) 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

(2) 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 水泥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做一个圆柱形油箱, 底面半径3分米, 高4分米, 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得数保留整平方分米)

此作业设计结合生活实际, 突现了“生活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认识现实中的生活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 从而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选择富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作业材料, 促进数学思考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是选择材料的基本理念, 也是其数学价值的重要衡量指标。作业练习材料能否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材料的本身与依据材料设计的问题, 只有两部分有效的结合, 数学的价值才会在学习的进程中体现出来。如, 在教学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 其中提供了这样一个课堂作业材料, 如下图:

(1) 请你算出②号的面积有多大?

(2) 你能从图中找出与②号图形面积相等的图形吗?

(3) 请你画出与③号图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看似一个简单的作业材料, 里面却蕴藏着丰富的智力材料。材料的第一层次是“算”, 根据提供的条件计算②号图形的面积, 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第二层次是“找”, 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一结论提供了有效的载体, 通过找,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层次是“画”, 在画的过程中借助了上面这一结论沟通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外廷, 同时也很好地促使学生用联系、变化、发展的观念来认识几何图形,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选择内在联系密切的题组的作业材料, 促进解题能力提高

课标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知识的教学, 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 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点、线、面、体, 这种特殊的组合方式构成了几何形体教学的特殊性, 学生认识图形之间的各种相互关联和依存, 把握其中的各种稳定与变化, 由此内化成关于空间的若干结构, 这就是空间观念。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不能把看面孤立的点, 更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作业时, 以题组的形式, 把有关联的知识设计成一组, 加以对比练习, 促进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如, 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设计的题组如下:

1.选一选:

A.表面积B.底面积C.棱长总和

D.体积E.容积

李叔叔做一个长方体框架, 长10厘米, 宽7厘米, 高3厘米, 做这个框架共要多少厘米铁丝, 是求长方体的 () 。在表面贴上塑料板, 共要多少塑料板是求长方体的 () 。在里面能盛多少升水是求长方体的 () 。这个盒子有多少立方厘米是求长方体的 () 。李叔叔把这个长方体放在地上, 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是求长方体的 () 。

2.我会解决问题:

张师傅要做一个长6dm, 宽3dm, 高4dm的鱼缸。做好后放进一些水, 量得水深3dm。 (铁皮和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

①做这个鱼缸要用多长的角钢?

②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大面积的铁皮?

③做这个鱼缸要用多大面积的玻璃?

④这个鱼缸占多少空间?

⑤这时鱼缸有多少升水?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多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设计作业时, 以此为起点, 把面与体的计算有机的结合起来, 以题组的形式, 把知识联成一片, 在整体练习中, 加以对比区分, 以加深对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参考文献

幼儿几何形体教学 第5篇

教学目标:通过素描几何形体、石膏像、静物的练习,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目的在于提高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在具备了基本形体塑造技巧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如写生训练,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提高艺术修养,为将来选修专业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提要:(1)素描几何形体

(2)素描静物

(3)素描石膏像的结构表现

(4)素描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

重点、难点分析:形体塑造,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和固有色、质感、光线、空间的结合。重

点:形体的塑造。

点:固有色、形体塑造、质感的结合。原则和方法:为了更好地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素描的教学目的,根据艺术教育的规律,拟定如下教学程序:

(1)素描的训练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原则展开。(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讲授相结合。

(3)了解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确定训练的内容和难易程度。(4)在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概括的手法和归纳组织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明白时间长短与所表现内容的关系,采取长期和短期作业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部分

素描几何形体、素描石膏像

教学目的:通过几何形体和石膏人物模型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对构成立体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有所了解,掌握人物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并在写生训练中掌握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透视关系、明暗变化规律和基本的造型方法。为今后真人写生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对人的特征的认识表现。教学难点:

1、掌握基本形体的造型方法。

2、人物和重心问题、动势和比例关系。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几何模型、石膏人物模型

教学内容提要:

1、几何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结构的表现方法

3、线的表现方法

4、全因素的表现方法

第二部分

素 描 静 物

教学目的:在几何形体写生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注重质感的表现,提高造型能力,在具备了形体塑造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教学重点:形体的塑造,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相结合。教学难点:

1、形体结构、质感的结合

2、作业形式、采取的画法与本专业特点相结合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静物

教学内容提要:

1、静物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结合3、形体的结构表现方法

幼儿几何形体教学 第6篇

首先,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由动作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发展的。通常儿童又是从直观的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为此,我在几何形体的教学中,都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是一种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活动,也是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良好方法。如,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时,我让学生准备了24个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任意摆出一个长方体),摆好后,说出长、宽、高各摆了多少个小正方体,所摆的长方体的体积单位个数是多少?长、宽、高与总的体积单位个数有什么关系?在摆一摆、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建立了所摆的长方体体积单位个数=长×宽×高的表象,学生顺利地概括出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其次,讨论探索,归纳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生成为一种思索活动。其实质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发现”是现代多种教学模式的主题,在实际探索时,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设计好具有内在联系和一定梯度的问题,构成问题系列,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讨论、交流,沿着问题系列拾级而上,逐渐深入到问题的本质,归纳出正确结论。

例如,教学面积单位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系列”。

第一层次,平面图形大小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观察,得出谁大谁小。如果不明显的用什么方法?(重叠)如果不能重叠怎么办?(数格子)如果格子大小不一样会出现什么结果?(无法比较)于是为了统一标准,就必须引出面积单位。

第二层次,测量线段的长度有长度单位,它们的形状是线段,那么面积单位应该规定怎样的形状,才能方便地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讨论得出为正方形)

第三层次,怎样用面积单位去测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实际测量)

以上“问题系列”依次按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设计的。在实践教学时,我边提问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归纳。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的过程,自主学习的过程,积极建构的过程。因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再次,激发欲望,鼓励创新

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斯涅克说:“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或表达事物的思维过程。”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在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我在几何形体教学中,十分注意利用教学内容中的有利因素,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例如,在教学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不仅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而且有的学生还能把一个梯形割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更有创新的是,有的学生把梯形沿对角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等高,用求这两个三角形面积和的方法,也推导出了这个公式。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相应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这也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后,分层练习,体验成功

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成功,都有所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以上所说的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操作、探索、讨论、交流外,在设计练习时,我根据教学的层次性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练习题。

例如,在复习圆的周长、面积时,先出示:①圆的半径为3cm,这个圆的周长为多少,面积为多少。让中下等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再出示:②圆的周长是25.12cm,此圆半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让中等学生回答。最后出示:③一个圆,它的半径是3cm,如果半径增加一倍,那么圆周长增加多少,圆面积增加多少,让优秀学生回答。

这样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好学生讲,中下学生听的状况,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都有所发展,同时在练习中,我还设计一些尝试性练习、巩固性练习、深化性练习,这样克服了“有人吃不饱,有人吃不了”的现象,同时把学生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几何形体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操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才能将素质教育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幼儿几何形体教学 第7篇

储油罐[1]作为石油石化行业的储存方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材质、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油罐壁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几何变形,对储罐安全有极大影响。因此,定期对储油罐的几何形体进行准确有效的健康检测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储罐的几何形体检测方法有径向偏差仪法、光学参比线法等,这些方法主要利用径向偏差仪、光学偏差仪和光学垂准仪获取径向偏差,操作繁琐,机动性差,精度较低,现已逐渐被淘汰。徕卡TM30[2,3]是德国徕卡公司于2009 年全新推出的一款无棱镜,专为监测系统设计开发的精密测量机器人,仪器内自带罐内测量程序,现已逐渐成为罐体扫描检测的首选。本文基于传统罐体形体检测方法,提出了利用徕卡TM30 的储罐形体检测方法,结合黄岛油库油罐形体检测数据进行实测数据处理分析,验证测量机器人技术在大型储罐形体检测中应用的可靠性和优势性。

1 储罐形体检测方案[4,5]

储罐主要分为空储罐和在役储罐两种。对于空储罐,由于储罐处于低罐位的静止状态,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储罐巨大的内部空间,在罐内浮顶板上安置仪器进行测量,即罐内测量方式; 而对于在役储罐的形变检测,由于罐内有油,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我们首先提出了一种外部非接触式的储罐变形检测评估的方法,即罐外测量方式。

本文选取的目标储罐为黄岛油库6003#立式金属储油罐,该油罐于1996 年建造完成并投产使用,公称容积50000m3,罐壁设计高度为19. 40m,油罐设计内径为60m,储罐最高极限罐位为17. 7m,最低极限罐位为1. 4m,最高安全罐位为17. 5m,最低安全罐位为2m,由九圈壁板焊接而成,属于典型的双盘型浮顶油罐。为了配合2014 年储罐年度检测工程实施,黄岛油库6003#油罐处于腾空状态,两种测量方式均适用。

1. 1 罐内测量方案

罐内测量是指在储罐内部安置仪器,利用仪器内部加载的储罐罐内测量程序对储罐各圈板自动进行全角度扫描观测,获取并记录各圈板测点的三维坐标数据的检测方法。

罐内测量时,鉴于油罐罐内条件,选取第二圈板高3 /4 处为起始基准。将TM30 仪器置于罐内浮顶中心位置( 见图1) ,以量油管方向、第二圈板高3 /4 处为第一点,沿逆时针方向,设置步长进度值为7. 5°,每圈板均匀测量48 个检测点,通过激光测点依次获取各圈板1 /4 和3 /4 处的均匀分布的48 个检测点三维坐标观测值,直至第九圈板高3 /4处,共获取48* 15 个测点三维信息。

1. 2 罐外测量方案

罐外测量是一种外部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具体方案如下:

( 1) 外围控制网布设及观测

沿顺时针方向在油罐底圈壁板高1 /4 处每7. 5°分1 点,标注出1 至48 号共48 个基圆检测点; 根据储罐大小在其外围布设自由导线网,一般在距离储罐15 到25m的范围处,布设6 ~ 8 个控制点,如图2 所示,并保证在相应测站上能观测到所有底圈标注点。建立独立坐标系,为方便计算,假定S1点平面坐标为( 100,100) ,并设置坐标方位角αS1S2= 90°; 按三级导线网进行外围控制网测量,导线边的边长进行往返测,转折角观测两个测回。

( 2) 基圆点观测

进行外围控制网解算得到各控制点的坐标,依次在各控制点上设站,打开油罐外测程序,瞄准底圈罐壁上的标注点,测量出底圈壁板上标注的1 至48 号所有点的平面坐标。

( 3) 径向偏差测量

径向偏差测量示意图如图3 所示,在某一条母线的法线方向架设仪器,利用徕卡罐外测量软件,设定相应的参数( 包括圈板号、圈板的高度、母线编号、圈板位置、连测点数等) ,仪器自动测量测站到测点( 每圈壁板的1 /4 处和3 /4 处) 的平距并自动记录。该母线测量完成后,不必搬站,瞄准左右相邻的母线继续测量,直至由于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测量为止,搬至下一测站。以此类推,直至48条母线全部观测完毕。

2 数据处理与分析

储罐形体检测的数据处理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计算形变参数。储罐几何形变参数[6~10]主要包括壁板径向偏差、表面椭圆度、罐体倾斜度等。

2. 1 参数计算

( 1) 基圆拟合

储罐形体变形偏差计算通常需要设定一个基准参考,由于油罐底圈板受板焊缝约束作用,形变程度最小,一般选择底圈板作为基准圆。罐内检测时,测量受油罐条件限制,一般选择起始圈板作为基准。利用获取的储罐基圆圈板的48 个检测点坐标,根据最小二乘法进行基准圆拟合,计算求得相应的拟合圆心和半径值作为参考基准。

( 2) 径向偏差计算

径向偏差反映的是储油罐在水平方向上的偏转变形程度。若某个方向上的径向偏差超过一定的限差,说明目标油罐存在安全隐患。

罐内模式利用所测检测点坐标最小二乘拟合得出的各圈板坐标圆心坐标和半径,罐外模式利用所测仪器至各母线检测点的平距( 包括壁板厚) ,分别根据相应公式( 距离公式或三角公式) 计算各罐壁检测点与该圈板圆心的平距,即得到各圈板的径向偏差 σ:

其中,S为基圆圈板上的点到圆心的平距,L为其余各圈板检测点与圆心的平距。若 σ 为正,则表示壁板外凸; 若 σ 为负,则表示壁板内凹。表1 为大型立式常压储罐底圈板和其余圈板内表面上任意点径向偏差允许值表。

( 3) 椭圆度计算

圈板椭圆度代表了壁板的横向偏转变形,即储油罐钢板在外力( 风力、油压力等) 的长期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的偏移、旋转等变形。椭圆度实际上是径向偏差的进一步推算,利用径向偏差的最大值Lmax和最小值Lmin,那么该圈壁板椭圆度 α 为:

式( 2) 中: L为该圈板直径的平均值。

( 4) 倾斜度计算

倾斜度是各圈板圆心与起始圈圆心连成的直线偏离垂线的角度,根据各圈板拟合出的圆心坐标以及测点时仪器抬升高度即可求得各圈板相对基圆的倾斜度。第i圈板的倾斜度 θi可表示为:

其中,( Ai,Bi,Ci) 为圈板圆心Oi坐标,( A0,B0,C0)为基准圈板圆心O0坐标。

由于罐外测量获取的数据为平距信息,因此在计算倾斜度时,首先需要将平距转化为检测点坐标信息,然后按上述计算方式求取圈板倾斜度。根据《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 ( JJG 168-2005) 相关规定要求: “罐体倾斜度不得超过1°”。

2. 2 成果分析

内业计算采用最小二乘原理进行,内业计算成果统计见表2 ~ 8。

从表2 ~ 4 中可以看出,以基圆标注点1# ~ 12#为例,罐内检测X坐标偏差最大值为- 7. 514mm,Y坐标最大偏差值为7. 771mm, 最大点位误差为8. 009mm; 罐外检测X坐标偏差最大值为- 7. 386mm,Y坐标最大偏差值为- 7. 500mm,最大点位误差为8. 819mm; 均小于9. 0mm; 罐内、外检测油罐基圆拟合圆心坐标偏差均小于8. 5mm,能够满足检测的精度要求。

表5、6 为6003#油罐各圈板径向偏差、椭圆度以及倾斜度成果表。从表中可以看出罐体最大内倾值为- 71mm,最大外倾值为58mm,各圈板径向偏差值均在限差范围之内( 小于75mm) 。罐体壁板倾斜度最大值为0. 115°,远小于限差值1°; 椭圆度最大值为0. 32% ,说明壁板横向偏转变形程度不明显。表7、8 为根据误差传播定律求得的形变参数精度成果统计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以第三圈板部分检测点( 1 #、8 #、16 #、24 #、32 #、40 #、48 #)为例,径向偏差误差最大为 ± 28. 553mm,小于30mm; 倾斜度中误差最大为 ± 42. 307″,小于45″,能够满足检测精度要求。

3 结论

本文以6003#油库油罐形体检测项目为背景,根据所得的罐体几何形体参数,通过初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 1) 根据罐体形变参数数据可知,该罐存在微小的几何形体变形,中部圈板形变量较大,但均在限差值之内,满足相关评定指标。简单地分析原因,是因为储罐在长期高罐位贮油的情况下,油压力对中部圈板的压迫导致了中部圈板的轻微变形,而储罐下部圈板受角焊缝的约束变形较小,上部圈板所受油压力较小( 或者几乎不受油压力) ,相应的形变量也很小。

( 2) 根据罐内、外测量数据成果分析,两种方式结果差别不大,观测数据都能满足观测精度需求,表明利用TM30 进行储罐形体检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因此可以根据储罐条件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

( 3) 利用TM30 测量可以快速地获取储罐信息,计算得到储罐罐体的几何形变参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TM30 获取的数据信息是离散数据,每圈板48 个采样点,只能以形变参数定量描述形变,很难反映罐体形变的细节特征。

参考文献

[1]张玉平,陶彬,郎需庆等.大型储罐变形评估技术研究及应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4,14(5):43~47.Zhang Yuping,Tao Bin,Lang Xuqing et al.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 storage tank transformation appraisal technology[J].Safety Health&Environment,2014,14(5):43~47.(in Chinese)

[2]徐茂林,张贺,李海铭等.基于测量机器人的露天矿边坡位移监测系统[J].测绘科学,2015,40(1):38~41.Xu Maolin,Zhang He,Li Haiming et al.Open-pit slope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measurement robot[J].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2015,40(1):38~41.(in Chinese)

[3]崔有祯,李亚静.徕卡TM30测量机器人三维测量在基坑边坡监测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3,(3):75~77.Cui Youzhen,Li Yajing.The application of arbitrary stations with 3D survey of geodetic robot in the running stability for slope monitoring of foundation pits[J].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2013,(3):75~77.(in Chinese)

[4]何国富.基础局部沉陷下大型储罐变形形态与应力分析[J].特种结构,2012,29(2):27~31.He Guofu.Analysis of deformation form and stress for large storage tank under the local subsidence of foundation[J].Special Structures,2012,29(2):27~31.(in Chinese)

[5]梅文胜,刘涛.TS30/TM30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研究[J].测绘地理信息,2014,39(2):45~48.Mei Wensheng,Liu Tao.Research of de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TS30/TM30[J].Journal of Geomatics,2014,39(2):45~48.(in Chinese)

[6]杨英,张海燕,刘晓冬.带液检定立式金属原油储罐的容积[J].油气储运,2010,29(10):785~787.Yang Ying,Zhang Haiyan,Liu Xiaodong.Volume calibration of vertical oil tank under running condition[J].Oil&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2010,29(10):785~787.(in Chinese)

[7]宋振,郝华东,周晓雪等.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法的大型立式罐容量的计量[J].油气储运,2013,32(12):1367~1373.Song Zhen,Hao Huadong,Zhou Xiaoxue,et al.Capacity measurement of large vertical tank based on 3D laser scanner method[J].Oil&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2013,32(12):1367~1373.(in Chinese)

[8]佟仕忠,付贵增,马君杰等.立式金属罐罐底变形测量方法的探讨[J].仪器仪表学报,2003,(S2):56~57.Tong Shizhong,Fu Guizeng,Ma Junjie et al.Research on 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bottom deformation of vertical metal tank[J].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2003,(S2):56~57.(in Chinese)

[9]冯冬健,席琳军,邵进达等.立式金属油罐容积测量新方法的研究[J].工程勘察,2007,(4):66~69.Feng Dongjian,Xi Linjun,Shao Jinda et al.Study of new survey method for volumetric calibration of vertical cylindrical tanks[J].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urveying,2007,(4):66~69.(in Chinese)

幼儿舞蹈形体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第8篇

1. 应针对幼儿实施因材施教

作为舞蹈形体教室应该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层次和生理特点,设计不同的形体训练形式。如对于幼儿小班小朋友的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到其年龄最小,自控能力弱、骨骼发育欠佳等特点,所以应采用简单易会的动作。通过音乐游戏、歌舞表演等方式,引起幼儿对于舞蹈形体训练课的兴趣,并能在游戏中传达出教师需要传受的形体训练的知识。对于幼儿中班的教学方式,应适当的增加动作训练,还是以音乐表演为主,使幼儿能根据音乐的节拍变化作出整齐划一的动作,增强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力。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的纠正幼儿的形体动作,使其符合标准。幼儿大班的则是年龄较大,生理发育较为好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形体教学,除了以歌舞音乐为主之外,更需要进一步加强基本动作、地面训练及适量的舞蹈身段训练。通过训练,使他们在进一步理解音乐美的基础上作出协调而优美的形体动作,达到锻炼幼儿灵敏性和跳跃性能力的培养,使其生长发育更为健。

幼儿形体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作为教师不止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而且还需要在形体舞蹈的编排上下足功夫。在形体课训练上,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被幼儿所理解的内容,应克服成人化的倾向,形体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通过形体训练后,骨骼、肌肉、心脏等呼气器官机能得到良好的发育,另外,也教会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发展了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想象力,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促使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形体老师应跟幼儿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教育,切忌不可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2. 应注意在形体教学课中的教法和教态,正确的教授动作

教师在舞蹈形体教学课中的教法和教态也是激发幼儿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在形体课上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临幼儿,因为幼儿毕竟处于生理发育初期,好动的特性使得他们总是充满活力,教师也必须与幼儿的特性相符合,用富有激情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对形体课的兴趣。对于所教授的基本形体动作,教师应注意所示范的动作必须准确、生动,利于幼儿的观察模仿和练习,一定要将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要领。不能只图快而一下子教很多,在教幼儿新动作时,我总是让幼儿把教过的动作做到位后再教下一个动作,如果一旦形成怪毛病, 纠正起来就困难多了, 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对于个别练习动作不准确的幼儿,应和蔼的进行个别指导,直至其做好为止。对于连续性带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应运用分解教学法的方式,由浅入深的、从易到难、从慢到快的引导幼儿分步完成,并就幼儿在每一步所取得的成就予以奖励,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标准地做完每一套动作。舞蹈形体教学虽然有难度,但只要教师注重日常生活的积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将其加工提炼,用幼儿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形体训练课成为幼儿生理发育的助推器,为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健康发展推波助澜。

3. 应注重非言语传播方式,提高幼儿的领悟能力

在对幼儿进行舞蹈形体训练课时,教师多以语言传播方式为主,循循善诱的对幼儿进行动作指导。其实舞蹈形体具有言语的与非言语的两类文化特征。“舞蹈形体训练的文化传承,主要是靠舞蹈教师融汇两类文化表达方式,并以非言语的方式在师生之间进行的。”1因此作为教师在针对幼儿的教学课中,也不应忽视非语言传播的方式。首先让幼儿从教师的示范中得到直观的感受,然后引导幼儿进行形象思维并对具体技巧反复练习。教学中教师虽然可用言语对幼儿说明训练要领或分析,但它只起到辅助作用,重要的是教师的准确示范,让幼儿从教师优美准确的动作中,慢慢领悟到艺术美所具有的能量。因此,准确的动作师范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对具体的舞蹈作品形成的历史背景、文化实质、审美特征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在具体动作、技巧和表演示范中体现出来,才能使这一艺术形式的舞蹈文化得到全面的传承。非言语的形体示范传播方式正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舞蹈形体在动作的传达过程中展现出了它独特的魅力,通过表演潜移默化的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实际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展示动作手段的技能、技巧只有被幼儿真正掌握,做出标准的动作之后,才能显示出舞蹈形体在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而教师的责任则显露无疑。因而,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使幼儿简单的领悟舞蹈特有的“语言”规律,并能根据自己所领悟的运用“语言”抒情表演,展示自己丰富内心世界的能力。

4. 应选择有效的训练步骤

幼儿舞蹈形体课的训练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心灵,教师要仔细洞察孩子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质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只有这样,编排出的形体动作才会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幼儿舞蹈形体教学课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综上所述,作为幼儿教师在舞蹈形体教育课上应注意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舞蹈形体课的教学质量:一是选好教授的形体内容,应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才能被幼儿所接受和理解,二是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运用兴趣引导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对形体课的学习兴趣。三是拥有系统性的教学步骤,为幼儿的形体教学提供系统而完整的教学课程,真正达到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形体训练是一种顺应人体结构、功能及特点的科学、周密、系统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形体美”行之有效的手段和必要途径。通过对形体课存在问题的探析及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发现形体课程对于幼儿的成长发育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先提高对舞蹈形体课程重要性的理解才可能更好地去教授它,并使它在幼儿身上发挥最大的效用。其次,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根据幼儿的特殊情况及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不断根据幼儿的身体发展需要,抓住形体课程对于幼儿具有改善肢体习惯和加强内在气质及促进身体发育等辅助手段的特点以此展开教学,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参考文献

[1]黄宽柔著.《形体健美与健美操》.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2]杨静著.《形体与健美》.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1年版.

[3]陈文著.《天才是教出来的》.山西教育出版, 2007年版.

[4]陈康荣著.《舞蹈基础》.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上一篇:会计人文环境及其影响下一篇:大气污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