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工作范文

2024-05-05

改善民生工作范文(精选11篇)

改善民生工作 第1篇

一、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民生档案是群众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历史纪录,是维护群众权益的重要凭证。民生档案是各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档案,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领域中所形成的档案。这些档案为服务人民群众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近年来,民生档案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注,但是目前民生档案仍有不完善之处,亟待改善。

(一)民生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民生档案产生的源头较多,涉及到各个不同的部门,因为各个部门对所涉及到的民生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同,所以其重视程度也有所不同。在重事轻人的传统管理模式影响下,各部门对民生档案管理相对忽略,在馆室藏中被领导机关所利用的文件档案占比较大,涉及到民生领域的民生档案占比较小。一些单位对本专业所涉及到的民生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够,给实际的利用带来诸多不便,无法很好地起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效用。

(二)民生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民生档案是伴随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观念而诞生的新概念,其管理体制还处在创建的初始阶段。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统一标准来规范民生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等工作,无法实现民生档案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三)民生档案利用渠道不畅。民生档案是公共信息资源,应该在社会生活中为百姓服务。但在现实中,因为民生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造成了民生档案往往形成于不同部门,且涉及到很多方面,致使民生档案在收集、整理之后保存于各个不同的单位,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不同的管理办法和管理体系也阻碍了民生档案资源的共享。人民群众在涉及到档案查询的时候,往往需要往返于各个部门查阅不同的档案,结果总是难以查到所需档案。

(四)民生档案人员素质不高。为了保障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但是当前的现状是,各个部门中的绝大多数档案管理员都是兼职,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业务能力偏弱,他们往往不具备从事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造成了民生档案整理不及时、内容不齐全,影响了民生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改善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路径

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是服务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相同,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管理档案资源,建立起覆盖范围广、涉及内容全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

(一)协调管理,重视民生档案管理。要在日常工作中,向各部门各单位强调、突出民生档案的重要性。建议各单位调派专业人员,丰富本单位档案中的民生档案,把各类档案中涉及到人民群众利益的档案收集起来,加强民生档案在档案资源建设。

(二)整章建制,建立统一的民生档案管理规范。民生档案涉及的范围广、种类多,具有较强的业务性,这些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通过分析整理,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规范的标准。只有标准规范统一,制定兼顾实用性、操作性的民生档案管理法规、标准和制度,才能实现民生档案科学、规范管理和利用。目前,我们应根据民生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中涉及的问题,制定出有效性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使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科学。

(三)整合资源,建立民生档案利用的新平台。各级部门要整合民生档案方面起到表率,积极拓宽民生档案收集的新范围。一是要随时调整馆藏收集领域,运用传统和网络收集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处理各类民生档案信息资源,使所涉及到民生的相关档案能够更快更直接地提供给百姓。二是要建立民生档案服务网站,开发民生档案的利用平台,统筹协调各部门,利用统一的管理标准,把现有的民生档案资源数字化,并且将各部门各专业的民生档案纳入到同一个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公开,为群众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快捷的民生档案服务。

(四)强化素质,加强民生档案队伍的管理建设。要从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建议各单位各部门选配责任心强、了解本部门专业的人员管理民生档案,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性。同时,要加强这部分民生档案人员的能力提升,定期对相关人员组织培训、考试,择优上岗,不断提升民生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更好地做好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薛健.浅谈如何利用民生档案服务民生[J].黑龙江档案,2016.3

[2] .吴爱婷.民生档案服务平台的社会化开发机制[J].档案与建设,2016.7

XX改善民生工作心得体会 第2篇

XX改善民生工作心得体会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XX改善民生工作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同民生直接相关。只有科学发展观落实好了,民生问题才能解决好;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我们民政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学习实践活动这一难得的机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思想观念,转化为工作思路,凝聚为工作动力,落实为政策措施,转变为体制机制,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

一、改善民生是民政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明确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发展的大局。以人为本的崭新理念,彰显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倾心关注和改善民生的坚定意志,更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的美好希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让我国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成为了过去几年党中央执政理念中的一个鲜明特征;“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逐渐深入人心,民生问题被量化纳入政府考核监督机制,各级官员的政绩观正从GDP坐标向“民生本位”转变;财政支出结构、调控方式的深刻变化,逐步从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向公共财政,一系列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改善百姓生活、有利于维护老百姓根本利益的措施民生举措的密集推出,看病、上学、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逐步破题。

民政是为民之政,是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能部门,最能体现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共享。民政工作的业务多元,包括救灾救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等等,但集中到一点就是“为民”,都属于民生的基础,抓住了“为民”,就是抓住了民政工作的灵魂和精髓。民政工作的对象主要包括“三个群体”,即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众,当他们有了困难,要找的第一个部门就是民政部门,要找的第一个干部就是民政干部,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利民之意、为民之举,很多方面是通过民政干部传递到这“三个群体”手中。民政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抓住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关键环节,就抓住了民政工作发展的牛鼻子。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民政部门自身形象,更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和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核心理念落到实处,把“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职责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民政工作的职能作用在紧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实践中得到全面提升。

二、改善民生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民生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以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为标志,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在城市,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农村,保障面逐步扩大。救助对象的认定从依据社会身份到依据贫困程度转变,救助资源的运用从零散到综合转变,救助程序从随意、粗放型到规范、精细型转变,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积极扶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明显加快。在老年人社会福利方面,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新格局。在儿童社会福利方面,全面落实了养育、教育、医疗、康复、住房、就业等各项政策。借助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慈善力量,对孤残儿童和困难家庭残疾儿童,积极组织实施了“明天计划”、“蓝天计划”等一批手术康复项目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项目。XX改善民生工作心得体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能使人民群众在保增长中得到实惠,又有利于实现保增长的目标。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但是,仍有不少民生问题需要解决。今年南方部分地区的冰冻雨雪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灾后重建十分紧迫。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又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经济出现下滑,部分企业困难,财政增收减缓,就业压力增大。这些都会给群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增加改善民生的压力。越是困难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具体体现,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有效途径。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保增长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在保增长中得到更多实惠。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当务之急是扩大内需。扩大内需不仅要扩大投资,也要扩大消费。进一步改善民生,将明显促进消费的扩大,带动经济增长。

中央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造福百姓。这次扩大内需促进增长,把改善民生放在了突出位置。4万亿元投资中,有一半多的投资涉及民生方面;具体安排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改善民生又作出一系列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实实在在做好各项改善民生的工作,让人民群众共享保增长的成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下大气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明年的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吸纳更多就业。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鼓励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好其他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保障城乡困难家庭基本生活。加快灾后重建,安排好灾区群众过冬生活。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工作。

邢台改善民生工作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3篇

1、欠发达地区把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是科学抉择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 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很大差距, 而且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欠账”问题更为突出, 广大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更为迫切。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 要切实改善民生, 重点提高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城市低收入群众的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 坚持民生为先, 在推进跨越式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1.1 欠发达地区走民生型发展道路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欠发达地区要走民生型发展道路, 只有民生问题不断得到解决, 才能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才能凝聚发展合力, 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邢台市巨鹿县在全省贫困县中率先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村村街道硬化”、“农村社会救助全覆盖”的实践就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理念, 因为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才有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和谐与迅速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人民生活不富裕, 民生事业欠账多。正因如此, 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理念, 坚定走民生型发展道路, 以民生事业的跨越性进步促发展、保稳定、求和谐。这就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积极的民生观, 统筹工业农业, 统筹县城乡村, 集中有限财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让群众及时享受到发展成果, 只有这们才能激发发展热情, 坚定发展信心, 凝聚起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1.2 把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是欠发达地区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捷径。

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 民生欠帐更多, 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就更加迫切。这是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巨大压力, 同时在发展理念、发展道路上也具有一种发达地区没有的优势—后发优势, 就是借鉴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少走弯路尽快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欠发达地区要把有限的财力向民生倾斜的民生理念, 积极探索出台了许多小财政解决大民生的政策措施, 着力解决了一些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通过改善民生, 提高低收入者阶层的收入水平、启动农村市场, 提高国民消费率, 真正启动有支付能力的国内需求, 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围绕民生改善上项目、谋发展, 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在改善民生中促进发展, 通过发展成果共享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

2、邢台市改善民生的制约因素分析

2.1 欠发达地区各级干部头脑中强烈的跨越发展情结是其民生滞后的思想根源

跨越式发展不仅是一种超常规的发展, 而且也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 即它不是全面、平行地推进, 而是可以在不同的领域有先有后、有所侧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的经济跨越式发展就是在政府的的强有力的主导作用下推进的。欠发达地区政府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更是高举跨越发展大旗, 各地创造性的提出了“弯道超车”等形象的说法, 认为可以先发展经济后改善民生。同时欠发达地区政府和官员似乎抱定这样一种信念:一切麻烦问题的根源就是生产力水平低下, 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 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积累足够财富, 一旦生产力水平达到相应高度, 全部问题包括民生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由于只注重了经济领域的跨越, 把大量物力财力和精力用在了经济的发展上, 而忽视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承袭了我们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道路即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畸形发展轨迹。可以说, 地方政府这种强烈的跨越发展情结不是不想改善民生, 而是认为应该先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然后再改善民生, 但是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使跨越式发展暴露出来的的不均衡问题十分突出。这就是所谓的“增长陷阱”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症状。

2.2 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改善民生领域会影响经济发展是忽视民生建设的观念性桎梏

有些干部认为, 欠发达地区本来财力就很有限, 如果用到改善民生领域, 无疑会削弱引资上项目发展经济的能力。这种观念在一些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尤其明显, 表现在实际工作中, 就是重视项目引进, 舍得下大投入, 而在民生领域能应付就应付, 做做表面文章, 走走形式, 并没有从思想上重视, 更不要说资金投入了, 也更谈不上开拓思路多方筹资改善民生了。其实, 民生不仅是发展经济的目的, 也是动力, 以民生为导向, 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搞民生工程, 给中低收入的群体花钱, 花多少钱, 最后都会转入消费, 拉动内需, 只有让人民及时享受到成果, 才能调动全民的积极性, 这是最根本的动力。一句话只有不断地去保障和改善民生, 才能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发展经济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一些地方的实践也证明欠发达地区改善民生事业不但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反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3 唯GDP政绩考核是欠发达地区重发展轻民生的最大体制性障碍

健康路社区服务和改善民生工作 第4篇

思路及工作打算

社区服务和改善民生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区委、街道党工委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为重点,不断提高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水平,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构建和谐社区。以改善民生、把握强化公共服务为重点,社区工作下一步的具体打算如下:

一、加强社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努力提供社区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免费培训;努力创造开发公益性岗位,力争实现新增就业岗位。进一步完善退休人员管理制度,建立退休人员信息网络,规范退休人员资料台帐,开展退休人员服务活动。

二、帮助“4045”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帮助困难家庭子女上学等服务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劳动监察力度,打击非法用工,拖欠工资,加强落实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努力健全帮扶助困制度,规范帮助程序,实行低保动态科学规范管理,确保社区低于攀枝花市城镇最低保障金的居民,做到应保尽保;努力做好社区低保户、特困户的重大疾病救助、廉租住房补贴及廉租

房申报工作,确保社区弱势群体各项救助有求必应。

五、对社区的文体情况重新进行摸底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组建较为完善的文体队伍,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继续开展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通过社区黑板报、橱窗、横幅等各种形式将重要活动信息告之居民,同时也及时把社区内相关事宜向上门汇报。

六、加强与社区医疗卫生所联系,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构建更加完善的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水平。

长寿路街道健康路社区

加强管理与改善民生 第5篇

关键词: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必要措施;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11-0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社会建设的内涵

“社会建设”一词最早出现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报告。在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时,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社会建设是指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纵观西方社会学理论,关于对“社会”与“社会建设”的思考也贯穿始终,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每一个社会学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或坚持社会唯名论,或坚持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实论的主要有涂尔干、齐美尔等。他们认为: 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虽然是由单个人组成,但是自从人与人组成一个集体后,社会所产生的现象都是由于集体的行为和活动所产生的,而不能再还原为个体的生理或心理现象。而马克斯·韦伯虽然主张社会唯名论,强调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在他的社会政治学的思想中,表达了对社会管理的强烈关注。他总结性地把社会管理模式分为三种形态,即,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法理型统治。传统型权威是一种最古老的权威形式,来自于习俗、惯例、经验、祖训等等。由传统权威支配的社会组织,统治者依照传统形成的组织规则来治理臣民,芸芸众生对长官的服从来自于传统赋予长官的固有尊严。魅力型统治是建立在非凡人格、英雄气概、创业奇迹的基础上,来自于对领袖个人魅力的崇拜。所谓魅力,即一个领袖人物的超越凡俗的品质,它可以是不同凡响的气质、人品、性格、学识、智慧和能力,也可以是凡人不能理解的神授魔力。法理型统治是建立在相信规章制度和行为规则的合法性基础之上。是以规则为统治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只有根据法定规则所发布的命令才具有权威,人们普遍遵守规则、信守规则,规则代表了一种大家都遵守的普遍秩序,这些思想都是留给我们的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党的文献中,社会建设的核心机制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加强对社会建设的必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社会问题多发、群体性事件突发,社会矛盾相对集中,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比较注重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忽略了社会建设的投入所造成的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建设一条腿短的局面。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重视社会建设。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次强调并提出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具体说来,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需求:科学发展观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建设的地位,提出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现代化建设需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社会建设

在旗帜目标上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建设的色彩,在特色道路上突出社会指向,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指向;将“社会体制”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新表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的“八个必须坚持”有三个坚持都涉及社会建设中的内容,比如“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3.实践中需求:在逐渐改善民生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增加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以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中,增加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在这些新论述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社会建设方面的内容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显加重。

三、加强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不仅把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在改善民生方面也提出了相关具体部署工作,主要体现在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和医疗五个方面。

1.教育是前提

教育是民生之基。首先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再次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既包括城乡之间也包括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最后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就业是主要途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要着力解决好收入、社会保障、工作条件、高质量的就业等,继续实行就业优先等多项措施。首先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其次要发挥失业保险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三大功能,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通过实行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和就业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吸纳失业人员就业,构建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再次要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是基础

分配是民生之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是解决好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核心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

首先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其次要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这就要求我们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再次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确定“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之后的又一政策亮点,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保障

社保是民生之依。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这一重要方针的提出,是基于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科学判断,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全覆盖,就是要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城乡所有居民,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保基本,就是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多层次,就是要以社会救助为保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积极构建以企业、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层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就是要立足制度的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首先要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其次要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再次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目的

医疗是民生之需。一方面要巩固基本药物制度,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广适宜医药技术,鼓励生产和使用安全低价有效的药品,重视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规范药品生产流通,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另一方面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是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承担服务量占全国医院总服务量的90%以上,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合理以及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模式导致公益性淡化和医疗费用增幅过大,人民群众对看病贵问题反映强烈。今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要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4]陆学艺.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理论前沿,2008,(11).

改善民生工作 第6篇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了2011年财政工作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以及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动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依法理财和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 加强财政科学管理, 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2011年1月6日召开的甘肃省财政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李克强副总理对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 全面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回顾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的财政工作, 明确“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 分析当前经济财政形势, 并安排部署了2011年各项工作。

回顾“十一五”时期, 甘肃省财政收支规模大幅度增加, 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25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45.3亿元, 年均递增24%;地方财政收入由123.5亿元增加到353.6亿元, 年均递增23.4%, 均高于同期GDP增长;全省财政支出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66.7亿元, 年均递增27.9%。不断增长的财政收支规模确保省委、省政府各项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改善民生的步伐, 有力推动甘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第7篇

“作为一项以技术为切入点, 带动道路安全设施、车辆安全、驾驶人素质提高的系统工程。我们希望借助实施行动计划, 将道路交通安全理念深入到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心中。”王笑京告诉记者。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是保障与改善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工程。“提供安全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提供有安全保障的营运车辆, 提供具备安全理念的车辆驾驶员和行业从业人员, 保障百姓安全出行的权力, 这是交通运输部门的责任, 也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对于行动计划当前的工作重点, 王笑京向记者透露, 我们在各部门日常的工作基础上, 决定首先开展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有关工作, 在分析这类交通事故产生的原因和相关因素的基础上, 科技行动计划专家组提出组织为期三年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综合预防与处置集成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这个项目只是行动计划首先启动的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 逐步展开。

而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 此次联合国际汽联举办这次活动, 就是要通过搭乘者的亲身体验增强人们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推动建立人、车、路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第8篇

一、民生幸福, 和谐之源

英国哲学家休谟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民生幸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更是和谐之本、和谐之源。

第一, 民生幸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这个“人”, 是指人民群众;这个“本”, 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就是要“为人民谋永福”, 就是要把发展的成果真正落实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上, 切实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正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所以这一创新理论才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

第二, 民生幸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造福全体人民的伟大事业, 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实现最大幸福。自从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后, 和谐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那么, 一种新的构想、新的理念为什么能够引起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并且得到人民的一致赞同呢?答案只有一个, 就是这个构想与人民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 这个目标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生诉求, 它能够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第三, 民生幸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在党。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 真实反映群众愿望, 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就是胡总书记提出的新的“执政”观, 新在哪里呢?新在他把提高为人民办实事的能力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统一了起来。人民是要看实践的, 在当代共产党人的眼里, “群众利益无小事”。

二、改善民生, 促进和谐

民生所指, 民心所向, 国运所系。群众利益无小事, 衣食住行牵民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一, 学有所教: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 都能上好学。教育是民生之基。这个基就是基础, 教育既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为了破解“上学难、上学贵”, 国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注重向农村教育、向困难学生、向职业教育倾斜。据统计, 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991年的617.83亿元, 增长到2006年的9815.31亿元, 增长了15倍多。在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之外, 公共财政每年至少还要安排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项经费308亿元左右。

第二, 劳有所得: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十七大报告指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此, 国家的政策是:“提低、扩中、调高”, 就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重点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第三, 病有所医:让百姓看病抓药不用愁, 解除看病后顾之忧。就医是民生之急, 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看病难、看病贵”是百姓反映十分强烈的问题。为此, 公共财政逐步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 大力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服务能力和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目前, 面向农民的新农合制度已经有7亿多农民参加;面向城镇就业群体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也已覆盖1.7亿人;针对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开始试点, 2008年将扩大到全国50%左右的城市。

第四, 老有所养:养老金已涨三年, 再涨三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让老年人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国家在1999~2004年先后4次调整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基础上, 从2005年起又连续3年大幅提高养老金水平, 全国已经有约4000万企业离退休职工受益。2007年国务院再次做出部署, 养老金再连调3年, 且调整水平高于前3年。

第五, 住有所居: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将加快改善。刚刚过去的2007年, 称得上是“住房保障年”。2008年是更值得期待的一年, 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将加快改善, 廉租房制度将惠及更多家庭, 东部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会将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经济适用房政策将进一步调整到位, 有步骤地向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转变。

浅析刺激消费改善民生 第9篇

一、消费需求不振的原因分析

首先, 我国消费者传统的消费观念限制了内需的扩大和消费增加。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 “量入为出”的传统生活方式, “攒钱养老”、“积累为后”的消费心理,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态度普遍存在, “能自己做的不买, 能凑合用的不换, 能不花的钱不花。”受传统消费观念和现实收入的制约, 绝大多数人缺少举债消费的心理支撑, 消费信贷发展缓慢,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结构的升级。除一部分消费者实现贷款买房外, 其他的消费信贷都难以大规模的展开, 农村更是水平低下。我国的个人消费在GDP中所占比例2007年已经明显下降到37.1%, 与此同时的美国这一比例要比中国高出近一倍。这些传统的消费理念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内需的扩大和消费的增加。

其次, 许多老百姓口袋里没有钱是抑制内需扩大和消费增加的主要原因。我国经济增长而居民不增收的现象已经持续多年, 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并没有分享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的成果, 这是因为初次分配的不合理和劳动力价格被长期压抑, 各种要素没有充分地参与到分配体系中。世界银行统计数字表明, 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8, 超过了世界公认的0.4警戒线。中国20%的最贫困人口收入份额只有4.7%, 而20%的最富裕人口收入份额高达50%。初次分配不合理, 税收也起不到多大的调节作用。中国个人所得税中, 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的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 而高收入者的纳税额只占30%左右。相比之下, 美国10%的最高收入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税比重的80%以上。中国这种税制安排, 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税收本应起到的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

第三, 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中国农村消费增速远远低于城市消费, 城乡之间消费差距较大。近十年来, 县城和农村消费品市场比城市消费品市场增速平均低5至8个百分点。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扩大到了3.33:1, 绝对差距达到了9646元, 这突出反映了我国农民的增收困境。如何让8亿农民富裕起来, 是启动国内消费需求的关键所在。全面启动农村改革,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真正使农民成为启动内需的生力军。我国农村的养老责任长期以来一直由家庭承担。到目前为止, 只有城乡职工享受退休金, 市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一部分农民养老和低保仍然置于国家承担的社会保障之外, 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官员指出, 波兰有5%的中央财政支出用于农民养老保险, 而我国中央财政对此支付则较少。事实上我国中央财政支出只要拿出2%, 就能建立一个低水平、全覆盖的农民养老保险体系。从中央财政看, 中国用于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与就业的三项支出, 只占中央财政的14%左右。因此,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重要途径。

二、改善民生刺激消费的实现途径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 经济发展的唯一目标就是消费。以往人们评价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往往集中到经济GDP的增长。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校正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误区。我们重新认识到, 最科学的经济增长指标, 是看反映国内消费增长的“居民消费率”, 也就是看“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 带动中间需求”。通常情况下, 社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越高, 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消费需求, 从而带动就业人口就越多, 也就越能有效的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如果没有最终消费需求, 任凭有多少投资需求, 都会成为无效投资。无效投资, 对于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毫无作用可言。只有扩大最终消费需求, 才能有效的带动投资需求的增长, 成功地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消费率, 这是治标又治本的积极措施。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水平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虽然居民消费能力的培育周期比较长, 消费启动比较慢, 但是, 居民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启动, 会对市场发出可预期的、有持久活力的信号。因此, 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需求, 解决民生难题, 促进居民消费转变为最终消费能力, 由此推动国内需求并使其成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 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原因, 更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为此, 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 千方百计地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

首先, 改革分配体制, 提高劳动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逐步提高居民的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般来说, 消费者收入水平与购买意愿决定消费。收入高, 购买意愿强, 消费就高, 反之就少。价格高低也与消费成正比关系。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这些规律往往是扭曲的。我国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与印度等国差不多, 但是印度居民的消费水平却比我国高出许多。改革开放30年, 我国居民的内需不足, 不是出在财富的产出环节, 而是出在财富的分配环节。统计数字说明, 我国经济增长与内需不振并存。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 七年间下降了11.7个百分点。其中, 职工工资与福利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5%~20%之间, 而发达国家工薪阶层的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在54%~65%之间。差距之大, 说明我国的分配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另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 中国人口的20%收入最高与20%收入最低的平均收入差距为11.37倍, 而基尼系数达到0.48, 超过了警戒线。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 对于扩大消费和提高居民消费率极为不利。居民没有能力消费, 又不敢消费, 居民消费率自然就低。对此, 必须抓住当前的良机, 大力改革分配体制, 下决心提高劳动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特别是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这是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居民收入提高了, 其消费水平自然相应提高。

其次, 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方面主要通过改革税制来实现, 如可以将工薪收入的税收起征点调到与非居民同样的水平 (每月4800元) 。同时还可以进行缩减级距调整税率以及综合所得税征管的实验来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监管, 以达到放宽税基、公平税负、简化税制的效果。对私营微利的企业还可以采取减少税率增加优惠的方法来加以扶持, 这样不但能扩大就业, 还能增加收入扩大消费。同时, 对城乡弱势群体要加大扶持力度, 如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的待遇水平, 增加城市低保补助, 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的生活补助标准。

第三, 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 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在教育制度、财税制度、社会保证制度等方面渐次向城镇靠拢, 最终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还要加大建设农村的基础教育、乡村道路和供水、供电等农民急需的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的治理、农村公共卫生医疗等。与此同时, 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是农民减负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种粮食农民的直接补贴, 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负增收, 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 全面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应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 要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 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明确各个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 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 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最后, 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于, 切实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要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对此, 就是要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过大、农民收入放慢的难题。不能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就不能真正落实扩内需的政策。因为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 却只是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5个多农民购买的商品, 相当于一个城镇人口购买的商品。这说明农村有相当大的消费市场、最大的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居民消费理应放在扩大农民的消费上面。先行增加农民收入, 才能现实地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 我国经济增长的大局才会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机制还不够健全, 国家财政直接投入的社会保障经费较少,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覆盖面小, 保障水平低, 并且管理模式分散, 使其作为人民生活“安全网”的作用没能有效发挥。《社会保障法 (草案) 》的推出表明了一种进步, 要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政府必须“有所为, 有所不为”。一方面政府要努力提高国家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 使社会保障支出保持稳定增长;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切实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 化解部门分割造成的制度分割, 并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目标模式和财务机制出发, 确定与之相符合的税费增收方式, 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同时要明确界定政府在社保体系建设中的责任。国家既要有效承担起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责任, 承担起对社会保险制度管理及运行的责任, 承担起对社会保险制度转型成本及对中老年职工的历史欠账清偿责任, 同时又要让社会保险与国家财政保持适当距离, 遵循权利义务相结合原则, 促进社会保险采取劳资双方分担责任、政府扶持的自我发展道路, 最终实现社会保险自成系统、自我平衡的理性目标。避免因国家财政的直接介入而使社会保险制度的权利义务关系模糊化, 进而丧失长期理性的自我发展动机与机制。

第五, 寻找各个不同社会阶层消费的增长点, 扩大内需。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 我们必须找到相对持续的刺激消费的增长点, 要立足于产业升级和人民生活改善上。首先要大力发展服务业, 简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审批程序, 对不同性质的服务业采取不同的工商和税收管理政策, 实行就业人数与税收优惠政策相挂钩, 从高中低三级刺激消费, 满足不同收入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其次是大力发展住宅和汽车消费, 按不同的收入群体提供不同的住宅需求, 如政府主要负责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严格这类人群的资格准入, 对商品房要在税收、土地出让金、贷款、租金等方面给予优惠, 促使其将房价降到合理的范围, 鼓励人们购买第二套改善住房, 进而拉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并通过波及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汽车消费主要是针对中高收入群体, 更要在税费、停车费、停车场地等方面给予购车者大力支持以增加人们购买汽车的欲望。第三, 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按收入群体规划不同级次的旅游标准和产品, 强化旅游服务, 加强中介监管, 扩大旅游空间, 将境内和境外、地理与人文有机结合起来, 融入到消费中去, 配合长假和短假拉动旅游消费。只有这样才能激活我国最终消费者市场, 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摘要:扩大国内需求, 特别是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 是力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治本之策。提升居民消费率就是要改革分配制度, 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加快社保体制建设, 找寻不同社会阶层消费的增长点。

关键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最终消费需求,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阮宜胜.从税收视角看我国收入分配差距[J].税务研究, 2008 (7)

改善民生 抓好建设 美化环境 第10篇

四家乡青山村党支部书记陈中印说道:“我现今的一切都是国家给予的,作为一名党员,作为村中的书记,我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义务,为村民干实事,让村民过得舒坦。并且我也一直把这些想法作为我谋事情的出发点,只有所做的事情得到了村民的认可,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为村民们谋取利益。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开发还是很成功的,目前人均收入已达到7600元,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将放到绿色规划设计中。”对于示范村、对于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市委、市政府部门都相当重视,他们不仅给予长春莲花生态旅游度假区这个项目相应的扶持,还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真正做到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改善民生问题为最终职责。

陈书记还说:“为了新农村的建设,为了让村子的面貌从旧换新,他们要着重的考虑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抓好开发方面的建设,第二个是着重改善民生问题,最后一个则是在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于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前景,领导们总会与民众们进行分享与探讨,进而让民众了解到建设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重大意义,只有这样,才会在建设的过程中与民众一心,把发展中的需求贯彻到底。

现今对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道路建设已经动工一段时期了。这次道路的建设会为以后的发展谋取更多的利益,因为道路在建成后会与机场、市中心、以及吉林等交通要道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已达到100%,可以说为村民谋取致富路,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动力,而且也是政府部门的工作目标。

改善民生从哪入手 第11篇

一、从改善困难群体生活入手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执政治国的基本追求。为了实现这样的主张和追求,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在一段时间里却选择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和“齐步走”的发展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不但不能真正体现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而且也解决不了中国的民生问题,只能导致“共同贫穷”。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后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因为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正是在这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民生思想及其相应政策的推动下,才使得民生问题的解决在中国出现了转机。

但也必须看到,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尽管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群体,可是由于地域、历史、资源禀赋、个人能力等因素影响,仍有一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而且从总体上我国仍是一个困难群体占相当大比重的国家。富裕群体因为占有较多资源,可以游刃有余地在这个社会上得以生存,而困难群体因为本身占有资源较少或者不占有资源,如果没有来自于其他方面的帮助,不仅生活会陷入困境,有的怕是连生存也难以维系。从目前中国的这一现实出发着眼于民生的改善,就应当做好对这部分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使其生活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和相应的改善。主要途径就是让富人多交点税,并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来帮助困难群体,让他们也能得以体面地生存。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困难群体的利益也是为了包括富裕群体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利益。因为从利益关系角度看问题,社会各阶层间有着相融互补的一面,尤其在重大利益格局中,各阶层成员各司其责、各尽其职才有可能各自分享到更多的利益,即实现所谓“帕累托最优解”。

民生领域是社会差异最为凸显的领域,无论从生产、生活还是生存条件看,社会各阶层的差异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通过发展逐步缩小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平衡,并让差异保持在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的水平上,这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也应当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改善民生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因为一个缺少公平正义的社会,不仅不会有民生的安康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将改善民生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是相得益彰的。从改善困难群体生活入手,进而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民生状况的改善,正是充分地体现了十七大的民生思想和公平正义主张。

二、从市场失灵的地方入手

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不仅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政策驱动的,同时又是以市场为取向的。正是有了这种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才使得创造财富的源泉开始涌流,才摆脱了共同贫穷、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所以,市场经济对于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功不可没,乃至今后中国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都不能离开市场经济。

但也必须看到,市场经济虽然可以使中国摆脱共同贫穷、解决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却解决不了所有的民生问题。相反,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个别时期某些领域的民生问题可能还会相当突出。这是因为市场本身也存在着“失灵”的情况,即完全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调节,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从而找到“帕累托最优解”。例如,某些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就是这种情况,由于这些公共产品在供给过程中无法拒绝“搭便车”的情况,所以那些以赢利为目的的个人或企业便不愿提供这样的公共产品。为了弥补这种“市场失灵”,就得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建立起公平公正的供给机制,向社会所有成员提供这些公共产品。否则,就会出现比市场失灵更加糟糕的“政府失灵”,从而给民生带来损害。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讲到了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医疗等,这些当前被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细观这些领域,一个共同的也是明显的特征就是都存在着市场失效。为什么前些年这些领域的有些改革曾被社会诟病多时,甚至认为“基本不成功”?原因在于:一方面这些改革在国外的公共产品私有化理论影响下推行着民营化、市场化;另一方面又放弃了政府监管,从而出现了市场与政府“双失灵”的情况。对于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讲,能否公平公正地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包括基本保障在内的公共产品,正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而这对于那些困难群体来说尤为必要,所谓“困难”就是因为占有资源较少才陷入困境,公共产品则是他们可以与其他群体共同占有的主要资源,甚至是其安身立命的依赖。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要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时又要保证公共产品的公平分配,从而才能有效应对市场失灵。

三、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

在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下,近年来民生问题已开始摆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许多地方正从一件件关涉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做起,有的甚至还制定了“民生工程”。这样一种工作思路和相应举措不能说于民生无补,但却只能是一种局部效应和短期行为。制度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也是民生和谐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体系,以此泽被苍生,才能全方位、长效应地保障民生和促进民生的改善。

民生问题所涉范围广泛,“群众利益无小事”,从生产、生活到生态环境,凡是关涉百姓生存的皆可称之为民生大事。同时,民生问题的解决又是长期的,不但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因此,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民生的改善,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个长期过程,既要立足于当前又要着眼于长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就当前来讲,应将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医疗等主要民生问题作为重点,加快这些领域的制度建设。有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再是零打碎敲,就可以做到更加规范有效和科学合理。

并不是任何制度安排都会有益于民生,只有以民生为取向、以社会公正为目标的制度改革与创新,才能促进民生的改善。关涉民生的制度建设要解决的是广大民众的生存问题,这就决定了它在设计上不仅要具有广泛的覆盖性,同时还必须具有相应的济弱性,即对于那些困难群体应由政府和社会给予必要的帮助,保证他们也能够得以体面地生存,从而体现社会公正原则。还要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加以约束。

四、从统筹城乡发展入手

民生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达成一种社会的平衡,如果社会差异过大甚至是失去了平衡,那将成为民生的不幸或隐患。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差异的扩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异最为明显。有这样三组数据可以说明这种差异的程度:一是到2000年我国实现总体小康目标时,16项测评指标中只有3项没达到,而这3项全都与农村和农民相关,即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农村人口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二是从我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看,目前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风险警戒线,但是如果将城乡分开,城市是0.37、农村是0.34,都没有超过风险警戒线,说明城乡差距是造成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主要因素。三是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23:1,2006年为3.28:1,表明绝对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改变。至于教育、医疗、养老等,这些被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农村的欠账要比城市多得多,存在的问题丝毫不比城市少。所以,解决农村的民生问题要比城市困难得多,也艰巨复杂得多。

上一篇:有感情朗读的指导下一篇:中学生的学习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