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作品范文

2024-05-04

孙犁作品范文(精选5篇)

孙犁作品 第1篇

孙犁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家。“从13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求学起, 他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作品, 深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的影响, 坚信文学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大量阅读了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苏联文学作品, 扩大了知识视野, 为后来的文学创作和评论活动奠定了基础。”1中学毕业之后, 孙犁相继从事小学教师、战地教员、报刊编辑等职业, 几十年如一日与书籍“晨昏相亲”, 手不释卷, 读书创作两不误, 岁月的磨砺, 加上深厚的学养, 使孙犁逐渐成为一位文风简朴、意境高远的文学大师, 成为现代文坛的一面旗帜, 有“荷花淀派”宗师之美誉。

本文试从孙犁中学课外阅读的读物结构来探析阅读对孙犁在职业和事业上的有益影响。由中学课本入选的孙犁作品名篇入手, 呼吁中学图书馆应抓住“纪念孙犁诞辰100周年”这一契机, 进一步做好孙犁作品的导读和阅读推广工作。

一、中学阶段孙犁课外阅读情况与读物结构分析

1926年, 十三岁的孙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 让这个农村孩子“眼界大开”, 激发了少年孙犁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阅读兴趣。育德中学六年, 每天下午课毕, 他都要跑到学校阅览室读报, 看杂志, 孙犁在后来回忆中说“中学时期, 精力旺盛, 记忆力好, 读过的书, 能够记得大概, 对后来有用处。”2概括说来, 这一时期的阅读大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 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

孙犁中学时期的课外阅读, 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的报刊书籍占有很大比重。天津《大公报》和上海《申报》副刊是孙犁每日必读的版面, 前者主要是创作, 后者多登杂文, 当时以鲁迅作品为主。他还喜欢读《小说月报》《文学月报》等文艺刊物上的左翼作家作品, 十分欣赏矛盾的大手笔, 认真拜读了矛盾选注的《庄子》《蚀》三部曲和《春蚕》《林家铺子》《子夜》等文学作品。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的著作, 如《独秀文存》《胡适文存》, 鲁迅、周作人等译作, 冰心、朱自清、老舍、废名等人的散文、小说, 左翼作家和苏联作家的作品, 都是孙犁十分爱读的。年轻的孙犁在广泛阅读文艺书籍的同时还时刻关注着文艺思潮, 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 给了他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2.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经典著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 视野的开阔, 年轻的孙犁开始朦胧地觉醒。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和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 他开始关注有关社会问题的争论, 主动阅读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费尔巴赫论》《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科学概论》《生物学精义》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经典著作, 读出自名家之手的学术专著, 如杨东莼的《中国文学史》、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 以及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杨树达《词诠》等, 这些著作都代表着当时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这种“取法乎上”的选择, 对孙犁的成长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正是孙犁在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发现了自己的阅读兴趣, 并通过深入阅读不断发展这一兴趣, 使少年孙犁开始走上读书、思考、写作的道路, 并奠定了终身与书为友的学习习惯。

在谈起自己的读书方法时孙犁说:“读书, 主要靠自学。记得上中学时, 精力旺盛, 读书最多, 也最专心。我们的国文老师, 除去选些课文, 在课堂给我们讲解外, 就是介绍一些参考书, 叫我们自己在课外去选择, 去阅览。”3少年孙犁对鲁迅的作品情有独钟, 每天下午课毕, 就迫不及待地奔赴图书阅览室, 伏在书架上, 读鲁迅先生发表在《申报·自由谈》上的文章, 总是读到能大致背诵时, 才离开报纸。“……读书也没有准则, 只有摸索着前进, 选择了一本书, 我就要认真把它读完。半途而废的情况很少。”4孙犁弟子韩映山在《精读——孙犁印象记》反映:“他读书是非常刻苦, 非常用功的。一部好书, 他要反复地看, 有的段落, 直到背过为止。有时还把一些精辟的句子抄录下来, 贴在墙上, 或是记在小本上, 反复诵习。”5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青少年时期对书痴情般的爱恋, 使孙犁一生与书为友, 与文字结缘。科学好书和文学名著的浸淫, 以鲁迅为主的左翼进步作家作品的熏陶, 使孙犁成为一个精神纯洁向上的人, 从某种程度来说, 作家人品的境界最终决定了其文品的高度。

晚年孙犁在回忆自己的人生道路时说过“……文学非同科学, 有时是可以无师自通的, 只要个人努力。”6孙犁说的这种无师自通, 与读书自学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位中学生出身、从战火硝烟中走出的作家, 如果说孙犁的作品根植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历体验, 其作品的张力则得益于“读以致用”的中学课外阅读的“知识奠基”。孙犁勤奋读书、博览群书、学以致用的求知精神和时常朗读、摘录、背诵好的段落以及“不动笔墨不看书”的阅读方法, 值得后世学人学习借鉴。

二、中学阅读对孙犁在职业和事业上的有益影响

在学海里畅游的孙犁, 是一颗被文化的涓涓细流滋养孕育着着的“文学”的种子, 这颗种子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海中的养分, 渐渐生根, 发芽, 很快就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并成为一枝独秀。孙犁小说以其清新隽永、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著称, 处处散发着白洋淀荷的清香, 在文坛有“诗意小说”之美誉。

孙犁在《爱书续议》中说过:“读书是一种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总是带有时代的特点。青年读书, 总是顺应时代思想的潮流的。这一时期, 我读了大量的新兴社会科学和新兴的革命文学的书籍, 这对于我后来参加抗日战争, 无疑是一种起主导的推动力。”7

正是这种在满足自己的阅读口味基础上注重历史与现实、顺应时代潮流的有益阅读, 增强了孙犁对政治和文化的敏锐嗅觉, 涵咏了作家的文艺修养, 提升了作家的文艺境界, 为他后来编辑与创作的职业生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为他在这条通往缪斯的神圣之路上走得更加久远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中学时期“知识奠基”型的阅读和自觉“文化给养”, 为孙犁文化性格的形成和未来文学创作的井喷积聚了正能量。阅读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进步作品和苏联作家小说, , 对培养作家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精神构建和文化引领作用;对培养作家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立志为时代献身的奉献精神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作家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保持纯净向上的文学价值取向、坚守耿介、坦诚的文化性格起到了强而有力的固化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生出身的作家, 孙犁用终生的勤奋, 弥补了学历的先天不足。孙犁阅读之深, 涉猎之广, 对学问下切实功夫的恒心和毅力, 远非寻常人可及。诗的功夫在诗外, 孙犁的作品, 是建立在有学识, 有实践、有根基、有厚度的基础上的。他的创作、理论、批评并臻一流, 创下了后世作家鲜以达到的高度。

三、中学语文教师导读孙犁作品之方法

目前, 中学语文课本收录的孙犁作品有:《芦花荡》《荷花淀》《山地回忆》《黄鹂》等篇目。

表现“善良的东西, 美好的东西”, 是孙犁的创作原则。孙犁的战争小说, 很少正面描写战斗的具体过程和战争的惨烈与血腥, 而是以战争为背景, 描写超越于革命战争之外人们普遍向往的温馨、安宁、祥和、幸福生活, 充分展示民风之淳朴、民情之浓馥、民俗之温馨的典型环境, 突出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和乡土之美。8孙犁把和战争形成鲜明对比的劳动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体, 《荷花淀》里勤劳善良的水生嫂、《芦花荡》的女孩子们、《山地回忆》中的妞儿都是孙犁作品中的女性代表。孙犁曾这样说过:“我喜欢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 而人生的悲欢离合, 总是与她们有关, 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我在写她们的时候, 用的是彩笔, 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 春风吹拂之中。在那可贵的艰苦岁月里, 我和人们建立起来的感情, 确实如此。我的职责, 就是如实而又高昂地把这种感情渲染出来。”9

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赏析孙犁作品时, 应把导读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第二, 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渲染烘托作用;第三, 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第四, 感受其语言清丽的创作风格和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

通过导读, 教会学生用心去体会素有“诗体小说”之称的孙犁作品清新隽永、朴素洗练的艺术风格和意境深远的持久生命力。

四、中学图书馆导读孙犁作品的阅读推广方式

从生活出发, 质地纯净, 自然清新的作品风格赋予了孙犁作品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对人物的刻画, 更接近人性中带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东西, 从而使这种带着时代特征的情感又超越了具体的时代, 所以, “年轻人对《荷花淀》所描写的抗日环境或许感到遥远和陌生, 但其中的人物所表现出的那种积极向上, 坚定乐观的精神风貌和美好情愫, 却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今天的人们, 依然可以从中受到感染, 得到启迪和精神上的鼓舞。”10文学评论家封秋昌先生如是说。

今年是文学大师孙犁诞辰100周年, 值此第17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 中学图书馆在广泛开展各项读书宣传活动的基础上, 应该抓住这一契机, 结合孙犁“读书与成才”的学习经历, 因地制宜地举办一些以孙犁作品为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活动内容可参考如下:

1. 在校园网站发布纪念孙犁的活动通告, 转发国内主流媒体纪念孙犁诞辰100周年的评论文章, 做好作家作品的宣传和推介工作。

2. 以《孙犁中学时的课外阅读情况》为例, 举办以“读书与成才”为主题的读书讲座,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条件的学校可邀请研究孙犁的学者或熟悉孙犁的作家来讲, 效果会更好。

3. 搜集馆藏孙犁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书籍 (如郭志刚、章无忌《孙犁传》《韩映山文集》等, 包括电子图书) , 举办与孙犁有关的作品专题展览。藉此推荐书目、宣传馆藏, 同时还可以向在校生普及文学常识, 提升中学生的文学素养。

4. 号召师生“读一点孙犁”, 与教学处、教育处、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联合举办《品读孙犁》读书征文活动, 使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并将一、二等奖作品收入校报专刊, 深化阅读成果。

5. 选出孙犁第一部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在班级间进行图书漂流。

6. 召开“品读孙犁”读书交流会, 领略孙犁作品风格独特魅力的同时, 进一步了解学习作家的文品与人品。

当前, 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正在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不断深化展开。中学图书馆要认清方向, 跟上图书馆发展的步伐和节拍, 与时代相结合, 及时抓住纪念孙犁诞辰100周年这一契机, 以书目推荐、作品导读、“图书漂流”、孙犁作品主题展览等形式引导和鼓励师生深入、全面地阅读孙犁作品, 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心得征文”等深化阅读活动。组织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 中学图书馆要注意保持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要扎实深入, 注意成效, 最终形成规模, 打造品牌, 为今后进一步做好阅读推广工作积累经验与成果。

摘要:本文试从孙犁中学课外阅读的读物结构来探析阅读对其在职业和事业上的有益影响, 呼吁中学图书馆应抓住“纪念孙犁诞辰100周年”这一契机, 进一步做好孙犁作品的导读和阅读推广工作。

关键词:孙犁作品,中学图书馆,阅读推广

注释

11 .徐雁.从“知识奠基”到“文化给养”——作为“终身学习者”楷模的孙犁.见《纸老, 书未黄》[M].深圳:海天出版社, 2013.1.

22 .孙犁.我的读书生活.见《书衣文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8:1-2.

33 .孙犁.谈读书.见《孙犁散文》 (下集) [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37-38.

44 .孙犁.谈读书.见《孙犁散文》 (下集) [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38.

55 .韩映山.精读——孙犁印象记.见《韩映山文集》 (第三卷) [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1.12.

66 .孙犁.谈读书[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9:41.

77 .孙犁.爱书续议[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9:62-63.

88 .赵慧娟.从“抗日小说”的战争情境描写解析孙犁的艺术追求[J].《长城》2011.4.

99 .孙犁.关于《山地回忆》的回忆.见《孙犁散文》 (中集) [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354.

书林秋草忆孙犁 第2篇

孙晓玲是孙犁最小的孩子,从小经历和感受到家中的一切,亲历孙犁的喜怒哀乐离合悲欢;退休后又居家侍奉孙老左右,看到了父亲的辛勤耕耘与迎来送往,以第一现场目击者的亲情视角,追忆父亲与整个家庭内外的各个片段记录了下来,真实感人。一个真诚、淡泊、爱心弥满、孜孜求道的文学信徒高洁的形象不时浮动在字里行間,也与我和孙老之間一段奇特难忘的书缘记忆相重叠。

书架上有一本简装的《书林秋草》(孙犁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九八四年版),牛皮纸书皮的边角已经残破,书页也微微泛黄,粘贴在扉页上的一枚三角形的红叶已枯干发脆,却殷红依旧。这本书在晴耕雨读书房里数千卷藏书中算不上稀籍善本,但我却始终视其为珍宝,只因它维系着我对一个从未谋面的老作家孙犁的殷殷怀念。

买书的嗜好始自少年时代。与书结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购读了孙犁的《书林秋草》的一个暑假,当时我还是个初中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孙犁的《书林秋草》算得上是我购书藏书生涯中的第一本入门和启蒙书了。为什么会买下这本书呢?也许是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学过孙犁的名作《荷花淀》所引起的亲切感,也许是书籍本身美好的品相吸引了我:书不太厚,但装帧精美,代表了那个时代出版界的最高水平。扉页上作家亲题的书名“书林秋草”四个字温婉敦厚,与草绿色的原稿纸相映成趣,不但衬托了书的内容,而且令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坐拥书房、披览阅读的温馨情怀。

那时的我没有更多的零花钱买书,这本小书成了那年我常读不懈的经典。“少年心事好像夏日的天空”,记忆中,在那个漫长的暑假,蝉声里、夕照中、午梦的边缘,都打上了这本书的印记。它所带给我的快乐远远超乎意料。那年深秋我和舍弟登万石岩时,特意从石缝里采摘一枚尚未红透的掌形爬山虎叶子,细心地镶贴在扉页上作为点缀,庄重得像给最好的朋友赠送礼物一般。如今那片掌形的红叶颜色已经转成暗褐色,依然粘贴在书的扉页左下方,上面还有我当年附属风雅拙劣的笔迹:“一九八三年厦门,癸亥秋。”距今已过四分之一世纪了。

那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话文集,讲的全是书的故事、书的命运,文章中折射出一个嗜书如命的老作家与书同荣辱、共患难的人生历程。有一段写到,孙老的家在“文革”中被抄,大半生节衣缩食,冒着日寇的枪林弹雨保护下来的书籍也被洗劫一空,重获解放后,被抄走的书籍虽被退回,但已残缺不全,特别是一些成套的系列丛书,如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著名的《万有文库》,都已支离破碎残缺不全,这使他格外伤心、痛惜。透过沉重的文字,我深深体味到一位饱经风霜视书籍为生命的老文学家的感喟和无奈⋯⋯

也是那个暑假,我在厦门中山路新华书店的二楼古旧书柜的架子上,竟然发现了解放前印刷的商务印书馆版《万有文库》系列丛书零星散册,编著者的名字好像正是孙老《书林秋草》中提到的版本。惊喜之余,我萌生了为孙老补书的念头,当即花了七八角钱买下一本品相较好的国学丛书之一《王守仁》,如获至宝般地揣回家,背着大人,斗胆给孙老写了封信,说明寄书原由后却连落款都不敢署上自己名字,杜撰了一个所谓“周梦秋”的假名,连同那本书一起寄给了三联书店转交孙犁收,也不知道能不能寄达孙老手中,不久也把这事给忘了。

暑假转眼过去,开学了。一天下课,传达室的校工林阿姨冲进教室,手里举着一个牛皮纸包,大声喊:“初二•七班,谁叫周梦秋?谁叫周梦秋?有天津寄来的包裹!”我一下子反应过来,惊叫:“是我!”那时,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收有孙犁的《荷花淀》,大家都知道孙犁的名字,同学们立刻轰叫起来。看到《天津日报》编辑部业务用大号牛皮纸信封上写有我的学校年段班级和周梦秋的假名还有“天津市多伦道22号孙犁寄”流畅练达的钢笔字,我才知道这一切不是梦!我在同学的啧啧赞叹声和议论声中哆哆嗦嗦地打开纸包,一本精装版的《孙犁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赫然眼前,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周梦秋同志指正 孙犁 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没想到,对这么一个素不相识的初中生幼稚而冒昧的举动,孙老竟会这么郑重其事地给予回应,投之于李报之于琼瑶,还称我为“同志”!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来说,真是受宠若惊,心头洋溢的惊喜、骄傲和幸福真难用语言形容。回家后,用牛皮信封包了书,小心藏起来,随后给孙老写了一封感谢信,这一次,才落上了自己的真实姓名。一个多月后,我又收到了孙老寄赠的最新出版的精装版《孙犁评论文集》,这一次孙老签赠的是我的真名了。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我奔命于升学考试就业出国,碌碌庸庸,一事无成,和孙老之間没有更多联系。作为他的一个忠实读者,我精读、剪贴他在报刊上的作品,从《远道集》、《秀露集》,到《淡定集》、《无为集》等,几乎购读了孙老晚年所写的十本新作,从这些文章中默默关注着孙老的状况。家中的书橱挤得满满当当,那本《书林秋草》早已淹没在上千本书林丛中了。

十年后我远渡日本游学,班上有位来自天津的女同学王丽华,家就住在多伦道,一度与孙老比邻而居,我经常向她打听有关孙老的一切。从她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老作家那高大而孤独的背影。有一年学校放春假,女同学回国探亲,我特意托她带去一盒日本银座文明堂的茶食点心送给孙老。

待女同学回到日本,孙老托王同学带来令我喜不自禁的礼物,又是孙老亲笔手书赠送的一本薄薄的《孙犁诗集》,最让我欢喜的是女同学还拍了几张孙老的照片——高大的身材,消瘦的脸庞,慈祥、儒雅,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睿智。女同学兴高采烈地向我描述见面的过程:孙老已经搬离多伦道,迁入公寓了,老人静静听了王同学的介绍时,似乎对十年前我这个陌生的小读者给他寄书的往事还有印象,说了一句:当年给我寄书的小朋友,到日本读书去了。“很和善的老头,话不多,听人讲话时总是微笑安静地看着你点头。我走的时候,一直站在门口直到我下了楼梯……一个很可爱的老爷爷噢。”没想到,事隔十年,我和孙老的书缘还能够延续!我把书和照片看了又看,兴奋之情不亚于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人……

黄山谷词云: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归国之后,一切都没有着落,万事行路难,一度非常落寞。住在家人为我准备成家用的朝海的房間,崭新的家具和卧具还是使我感觉陌生夜不成寐。去国之后,家里几度搬迁,原先我精心收藏的一千多卷藏书七零八落大多不知所终,散发油漆味的书柜上取而代之的是舍弟的一大堆房地产、股票投资、艺术品收藏、曾国藩成功学之类代表那个浮躁时代的流行读物。一个不寐的深夜,我在家里的杂货堆里找到了久违的《书林秋草》,再读之下,少年往事如片片秋叶掠过眼前,心里泛起的慰藉和感动无法言传。时光如水,世事如梦,最终抚慰我心的,没想到竟是少年时代读过的一本小书啊。

孙犁散文奖评奖启动 第3篇

中国作家网消息, 由中国文化报社、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东丽区人民政府主办,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东丽区文化局承办的第21届“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评奖, 日前在天津启动。评奖活动从3月中旬起面向全国所有热爱文学创作的业余作者征稿, 6月20日截止。参评作品须是2009年以来在报刊 (含内刊) 发表过的原创新作, 散文集须是2009年以来由出版社公开出版。评奖仍然只面向全国业余作者, 各省区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院正式签约作家均无参赛资格。据悉, 今年6月下旬至9月为评奖阶段, 评奖结果将于10月下旬在天津公布, 届时还将在天津市东丽区举行颁奖表彰会暨第五届东丽湖全国群众文学散文创作论坛。

孙犁编辑思想浅析 第4篇

【关键词】孙犁 编辑思想 文艺编辑

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家,创作过一些小说和散文,影响深远,实际上他还是一个优秀的编辑工作者。早在抗战之前,孙犁就编辑了一本收录国内外革命诗人诗作的集子《海燕之歌》,并在其家乡河北安平县铅印出版。之后的半个世纪他再也没有离开编辑岗位,他有关编辑方面的理论文字不算少,值得我们关注。

孙犁把编辑工作视为很神圣的事业,把刊物编辑人员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求他们纯洁、有自尊。他讨厌编辑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反对编辑队伍中的好色之徒、追求利润者和拉帮结伙者。他劝从事编辑工作的友人“踏踏实实,存诚立信”。

孙犁把编辑人员的职责界定为审稿,认为编辑人员和投稿者的关系“应该是文字之交,双方面关心的问题,应该是稿件,而不应该是其他。”这就是说刊物编辑人员和作者的关系是以稿件为中介的平行关系,不存在其他交叉之处,像人情来往等属于不正常。他强调编辑人员不能轻易把作者叫到编辑部,认为有事写信商量,这样做有利于保持编辑部的正常工作秩序。孙犁还说,编辑人员要善待作者来稿,一定要保存好,不能乱放,更不能丢弃,这是基本的工作态度,也是尊重作者劳动的一种表现。在此前提下,他主张对来稿应及时审读,并且强调质量第一:“不分远近亲疏,年老年幼,有名无名,或男或女”;改稿时,编辑人员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乱改。对此,孙犁的意见是如果觉得稿子不改也可以的话,就不改;可删可不删的地方,就不删;如果“偶有删节,要使上下文通顺,使作者心服”,编辑人员应当把尊重作者放在重要位置。

孙犁把编辑人员比为园丁,说“园丁,起码要分清草苗。”因此,他很看重青年编辑人员的业务修养,认为综合性刊物的编辑人员知识要丰富,要熟悉各种各样的知识,要多读书。他对编辑人员的校对功夫非常看重,他反复指出,要加强有关人员的文字校对训练,“有好文章,固然是第一,但如果没有认真的校对,好文章也会变为不好的文章。”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凡属于公开发行的刊物大都实行单位主要领导管理下的主编负责制,不少刊物往往还有一个由众多人员组成的编委会。孙犁对这种集团化的领导方式及其工作成效深表忧虑,认为这必然导致官本位、人浮于事,最终使刊物变成准官场。

笔者注意到,孙犁编发的稿件大多是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方面的,他从事这方面工作时间很长,又善于思考,有关文艺编辑方面,他的思想也值得重视。

作为优秀作家,孙犁强调文艺刊物承担着培养文艺青年的任务,“应该着重发表新作者的作品,应该有一个新的作者的队伍”。这在他身上不能仅仅视为一种理论自觉,也应当看作他多年来从事文艺编辑经验所得。他指出,一方面,“文艺刊物应具备工作的性格,应该形成它的艰苦缔造的过程”,一方面,还要有保护文艺青年的巨大勇气和谋略。这显示了孙犁以青年为本位的办刊思想,他动情地说:“凡是青年,初学写作者,还都处在步履艰难阶段。扶他一把,哪怕是轻轻的一把。”这样的思想无疑符合人道主义,也是令人感动的。

文艺刊物要有明确的定位。要办好文艺刊物,孙犁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端正办刊思想,“办一种文艺期刊,主要是传播进步的文艺思想,发表优秀的作品”;还要区别地方刊物与国家大型文艺刊物的不同要求,指出前者没有力量与后者争夺明星、名作:“小刊物,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力,不可能办名花展览”。在这点上,孙犁显得不免保守了一点。但他强调地方文艺刊物的价值在于“有地方特点,地方色彩”,鼓励地方文艺刊物办出个性,“要敢于形成一个流派,与兄弟刊物竞争比赛。”这是很令人鼓舞的编辑理念。结合自己的工作,孙犁建议地方文艺刊物“要往小而精里办,不往大而滥里办”,这既有利于刊物特色的形成,也有利于节省财力和物力;选登稿件越严格,也有利于提高创作水平,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

文艺刊物应该刊发怎样的作品,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孙犁倾向于刊发“有生活、有感受,手法通俗,主题明朗,切切实实的文艺作品”,尤其要多发表那些闪耀着人类美好理想光辉的作品,因为它们代表着时代的精神甚至良心;而对那些形式主义作品以及随意编造之作应该坚决拒之门外。这说明孙犁重视现实主义作品,为此他主张尽量刊发能够运用民间艺术形式的作品,强调“文艺作品应以民族传统为主”。显然,他很重视文艺作品对民众的教育作用。与此同时,孙犁也不忽视理论文章的刊发,但提出要体现学术性,有利于开展自由讨论。另外,孙犁觉得,老年、中年作家的创作经验对文艺青年、青年作家有指导价值,所以他主张文艺刊物要注意邀请有成就的老年、中年作家介绍他们的创作经验和生活感受,这对培养新作者有益。

孙犁生前一直非常用心地学习鲁迅著作,还研究了鲁迅曾经编辑的刊物,从中学到了鲁迅的编辑方法和工作思路。他的编辑思想在某些方面深受鲁迅影响,虽然少了某种创造性,但依然值得我们研究。

参考文献:

[1]孙犁全集(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孙犁全集(7)[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孙犁全集(8)[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孙犁全集(3)[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5]孙犁全集(6)[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 第5篇

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做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菁两位编辑热情地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作家韩映山嘱我带一封信给孙犁先生。

1979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陪同,我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过程。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还被一户人家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他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声音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他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者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暗暗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做了转载。

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的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做衰老的。

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上摊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招呼客人就座。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后,收到他这样的回信:“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了戴套袖的孙犁先生,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是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孙犁作品】相关文章:

浅论黄自声乐作品创作艺术及合唱作品的特色09-13

作品背景05-09

中外作品05-09

作品改编05-14

作品表现05-16

作品内涵05-26

实践作品06-01

史诗作品论文05-24

山寨文艺作品05-29

国内钢琴作品05-30

上一篇:胃肠减压术下一篇:日语教育中的文化导入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