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背景范文

2024-05-09

作品背景范文(精选11篇)

作品背景 第1篇

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采用的是“描述性语言”, 这种语言包含了许多意义的未定点和意义空白, 在读者的具体阅读中, 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 从而赋予它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1]

2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微型小说及一些“另类”的诗歌都是表现空白艺术的重要文体。在本篇文章中, 将以马克·吐温的微型小说《丈夫账单中的一页》[2]为例, 从认知层面上探讨小说呈现的空白艺术的实质。

丈夫账单中的一页

招聘青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用…… (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女打字员的薪水…… (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 (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 (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 (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 (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 (支出金额)

在这篇微型小说中, 作者别出心裁,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 构成了跳跃式的结构, 安排了大量的空白, 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3 焦点-背景理论对空白艺术的阐释

通过焦点-背景理论, 我们会明确这一点:空白的实质是焦点。

焦点-背景理论的渊源来自于心理学, 我们来看一下丹麦心理学家Rubin著名的“脸/花瓶幻觉图”:

他用这副图来描述人类在视觉感知时焦点感知与背景的关系。在观察这副图的过程中, 我们会有两种观察结果:黑色背景上的一只花瓶或者白色背景下的两张脸。但是, 我们不可能同时看到这两种图像, 这是因为大脑对视觉信息的组织遵循“焦点-背景分离原则”[3]。

这里,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 “空白”并不意味着“无”, 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在小说中, 空白是焦点, 而非背景。小说中的空白与文字及标点相对, 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文字及标点代表着一定的信息, 在认知层面上, 一定信息的出现必定意味着一定空白的缺失。

在阅读该小说的过程中, 我们自身已经存在的经验及知识构成了背景, 这样的背景知识指的是具体的细则性的知识, 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代表性, 包括一些特定的内容, 它们会“因人、因时、因地等许多因素而异”[4];而小说文字及标点所提供的信息首先成为焦点, 而后则成为背景。这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 前面的文字及标点所提供的信息总会作为已知信息与我们的背景知识一起形成了后面未知信息的背景。而从该文章的整体来看, 作者设置了大量的空白, 随着未知信息不断变成已知信息, 读者会将注意力放在文章的空白之处, 此时, 空白形成了焦点, 而读者的背景知识及语篇信息形成了背景。我们知道, 语言表达的信息量总归要小于交际中所需的信息量, 这是因为我们在理解字面信息时总是将其置于一定的认知世界中处理的, 对缺省的信息, 人们自然会通过激活认知世界知识做出适当添加。在读者利用这样的背景通过想象将空白填补起来时, 空白消失, 而所填补的新的信息会成为焦点, 之后该信息与语篇信息随着读者在认知层次上注意力的不同而会发生焦点-背景的转换。所要填补的新的信息需要读者自身的参与, 不同的读者自然对文章有着不同的理解, 他们自身的背景知识也不会完全一样, 因此所填补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在不同读者头脑中所形成的焦点-背景并不会完全一样,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在阅读的过程中, 空白都曾作为焦点而非背景出现过, 这在读者理解该文章的过程中基本是一致的。

例如该文章的题目首先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及设置了一定的空白。从题目来看, 这篇文章所写的是一页账单, 而账单的主人是丈夫, 这些信息在读者的头脑中首先构成了焦点, 而读者的背景知识形成了背景;但紧接着读者可能考虑的问题如丈夫是谁的丈夫, 长相如何, 年龄多大, 职业是什么, 等等都没有提及, 这些问题构成了悬念, 在读者头脑中形成了空白, 构成了焦点, 而字面信息及背景知识一起构成了背景, 这一点体现了背景的“复合性”[3], 即焦点-背景并不一定是一对一的关系, 同一个焦点可以对应若干个背景。同时也体现了焦点与背景的“共存性”[3], 即在认知层面上, 焦点和背景必定同时存在, 而且相互依存。

同样道理, 该文章中的其他内容所产生的空白也可以利用焦点-背景理论得以解释。从时间上的发展来看, 这七笔账单可以说是大跳跃式的前进, 这里的跳跃就是本篇文章中的空白, 曾在读者理解该文章的过程中形成焦点, 而在该焦点的指引下, 读者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利用已知信息及自身的背景知识进行自我的创造, 从而体会到了创造的喜悦。

4 结论

本篇文章中, 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焦点-背景理论对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进行了认知层次上的解释与描述, 目的是为了从一个新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空白艺术, 揭示文学作品空白艺术的实质。

摘要:本篇文章中, 将会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焦点-背景理论对《丈夫账单中的一页》这部文学作品的空白艺术进行解释与描述, 揭示空白艺术的实质, 目的是为了在认知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空白艺术。

关键词:焦点-背景,文学作品,空白艺术,认知

参考文献

[1]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周妮.空白的艺术——从读者反应批评分析丈夫账单中的一页[J].宜春学院学报, 2008, 30 (5) :135-136.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第2篇

《荷塘月色》

1.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31年8月,朱自清留学英国,进修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又漫游欧洲五国;1932年7月回国,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南下昆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不顾生活清贫,以认真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和文学研究,曾与叶圣陶合著《国文教学》等书。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的倒行逆施,特别是1946年7月,好友李公朴、闻一多的先后遇害,都使他震动和悲愤。他不顾个人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1946年10月,他从四川回到北平,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

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他终于成为坚定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严重的胃病,仍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2.写作背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溃,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看不清前进的方向。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囚绿记》

1.作家作品

陆蠡(1908—1942),原名陆考原,学名陆圣泉。陆蠡是他的笔名。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1924年升入之江大学机械系。1927年,转国立劳动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二年后毕业。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大学机械系。

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1934年,陆蠡到上海南翔立达学院农村教育科任数理教员。1938年,应老友朱洗的邀请,到临海琳山农校任教,翌年仍回出版社。在此期间,经常与著名作家巴金、丽尼、许天虹等促膝交谈到深夜,使其文学创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尤其可敬的是,陆蠡是一位坚贞的爱国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7月21日被日本宪兵杀害,年仅34岁。19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陆蠡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宁死不屈的抗日烈士。

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2.写作背景

作品背景 第3篇

[关键词]探寻;幼儿;艺术作品;评价方式

《指南》艺术领域指出: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在以往幼儿艺术作品评价中常出现的问题有:一是教师以“像不像”、“好不好”评价幼儿作品;二是是评价以教师主导“解读”幼儿作品为主,幼儿缺少解读自己作品的机会;三是忽略家长的参与。对幼儿来说,艺术活动是自己精神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是没有直接功利性的,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的需要的满足,《指南》背景下的幼儿艺术作品评价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借助作品欣赏介绍法,

理解幼儿独特的艺术感受

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画家鸟居昭美认为:“只有那个欣赏的人存在时,绘画作品才能成为表达某种东西的一幅画。如果没有人欣赏,一幅画只不过是被加工过的某种东西而已。”如何透过幼儿的艺术作品去欣赏理解幼儿独特的艺术感受,是评价的关键。在幼儿艺术活动过程中,教师可适时面向全体幼儿轮流选取或分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分析,赞美其作品的特色,启发幼儿自由联想、自由表达介绍创作意图,让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欣赏展示的机会,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指导,使幼儿进一步获得美感体验。如在一次欣赏交流中,王泽鑫小朋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主题画“好玩的角色游戏” (如图1):“有一天,我们在森林区玩角色游戏,王颖辉去船上当警察,他没有去安全检察,自己跑去海上自助餐厅吃饭。后来船开到了一半,消防员发现有一个小火苗,可是小火苗已经很大了,船长就叫消防员灭火,叫客人坐救生艇逃离这艘船。火灭了以后,修理工拿螺丝刀再修修,又变成安安全全的船了。”通过该幼儿对作品的解读,教师了解到了该幼儿当下的想法和活动情况。很多幼儿都是借助符号、线条、色彩、以物代物等方式来诠释自己游戏时的内心世界的,或倾诉自己的快乐,或发泄心中的怨屈,或描述离奇、古怪的白日梦和幻想,或涂抹出连他们自己都不明白的“图式”而不能自圆其说。对此,他们乐此不疲,为快乐而灿烂着,为委屈而诉说着,为白日梦和幻想而兴奋着,为“图式”辩解着。可见作品欣赏介绍法为幼儿提供了欣赏自我、欣赏同伴作品、理解他人独特艺术感受的机会,也为成人打开了一扇探究发现理解幼儿独特的艺术感受的窗口。

二、借助电子照片展示法,

理解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

在幼儿艺术创作过程中,教师及时地在幼儿活动的时候用数码相机或者平板电脑拍摄捕捉有价值的画面,并适时通过多媒体再现展播,让幼儿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作画过程和作品图像。通过多媒体画面欣赏自己作画过程和作品,从心理上给幼儿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可让幼儿获得满足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便于跟踪发现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过程。这种评价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热爱艺术活动的兴趣。可采取的展示方式为:一是横向展示评价法。对小组或者个别幼儿的作画过程和程序进行跟踪拍摄,以此发现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理解能力。二是纵向展示评价法。将拍摄收集到的幼儿各个时期的作品按照内容分类。从纵向上将个别幼儿现在的作品与过去的作品进行比较,从个人的发展历程来记录幼儿的成长轨迹。三是家园互动评价法。将幼儿作品的电子照片发送到班级QQ群或班级博客上,让家长在家也能及时欣赏到幼儿的画作,参与评价指导,家园共同关注幼儿成长的足迹。电子照片或者视频展示可以直观地从中发现每个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促进幼儿在色彩运用、线条表征、构图表现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发展。

三、借助个案追踪研究法,

理解幼儿独特的艺术创造

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个案追踪研究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有代表性的追踪对象,在追踪研究过程中,采取定期观察与不定期观察相结合、主线追踪与辅助线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将收集到的幼儿作品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题材进行分类建档,对获得的资料做出分析和解释,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可与作品欣赏介绍法和电子照片展示法相结合。如:小班凯凯小朋友每次绘画都处于涂鸦状态,每幅图看起来都像“迷宫”,从小班到大班上学期每次表达的内容都是“跑跑卡丁车”和“泡泡堂”的游戏线路图,由于不能被同伴理解而失去自我表达的勇气。针对该幼儿在绘画中的典型表现,笔者对该幼儿的精细动作、情感认知、人际交往和生活自理等方面进行了持续三年的跟踪观察,发现造成该幼儿沉迷于画“迷宫画”的原因除了家长的过渡溺爱外,还和过早地接触手机游戏有关。教师借助点子照片通过同伴作品欣赏和该幼儿各个时期的作品分析比较,引导家长正视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并逐渐减少该幼儿玩手机游戏的时间,取得了家长的密切配合。还经常借助多媒体展示其画作并请他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逐步引导该幼儿在“迷宫画”里增加点、线、面等美术符号来表现情节,组成一幅幅对他自己来讲具有独特意义的绘画作品,逐步树立其自信心。由此,笔者认为个案追踪研究法可让教师进一步理解幼儿的绘画行为,以及其独特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运用个案追踪评价时必须掌握一定的评价标准,追踪前了解个案情况,评价时语言要有启发性,能启迪幼儿的心智使之能有所感悟获得发展,并综合各方面资料使个案追踪评价更加真实有效。除了可对其本人作品,学习行为进行定期的观察分析评价外,还可参考其个人介绍以及家长、同伴的他评,以此作为辅助材料,促进所追踪的个案在学习习惯、自我表达和创造性表现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幼儿艺术作品的评价方式,其着眼点不能单纯地停留于幼儿美术技能的高低,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创作。而要强调评价的发展功能与内在的激励机制,即要让幼儿人人积极参与艺术学习活动,个个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学习能力与态度;借助评价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想法,理解幼儿独特的艺术感受、表现和创造,并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活动拓展与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幼儿潜能的发展。

作品背景 第4篇

关键词:海韵,艺术特征,创作思想

《 海韵》 与《 呜呼,三月十八!》 是赵元任仅有的两部合唱作品,其中《 海韵》的作词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诗中描述了一位纯真无邪的女郎在海边徘徊,不愿意听从诗人的劝告,最后被无情海浪吞没的悲剧情景。 该诗表现出了完美的动感美与绘画美,而完美的押韵元素恰恰对叙事抒情诗一种最好的表达。 《 海韵》虽然是悲剧,但是其语言接近口语化,黑暗中蕴含重生的希望。正值“ 五四运动”时期,新时代的人们渴望自由和个性,因此这首诗发表以后引起了赵元任的关注,用十天的时间,为其谱曲,由此《 海韵》大型合唱作品诞生。

一、赵元任其人与其作品的创作特色

1.赵元任其人。 赵元任( 1892—1982)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被称为汉语言之父。 他一生中对音乐具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并喜欢研究。 在作词、作曲、钢琴、指挥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习程度不逊色于专业作曲家,而其在这些领域的贡献也是毫不逊色。 在赵元任早年,具有外出深造的经历,曾经深入的学习了声学、作曲法、 专业作曲技术、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声乐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由于赵元任从小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养,所以对音乐的认识与感悟非常高,通过不断的努力成为20世纪30年代的杰出作曲家。 《 海韵》 这曲作品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合唱进入了新时期,此部作品成为当时的一个风向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合唱领域人人皆知的经典之作[1]18。

2.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的特色。 赵元任创作的艺术歌曲具备明显的艺术特色,大胆地结合民族音乐,追求更多的爱国情怀。赵元任曾经表示他的音乐创作还是趋向中国式的发展, 将西方音乐中国化,是按照中国的语言和音乐来处理创作歌词的。在五四运动时期, 他所创作的歌曲以白话诗为主,符合了时代的需要,并且在伴奏方面形象地表达了艺术作品的灵动性,使歌曲更加生动,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艺术感觉。《 海韵》的歌词比较整齐,很容易听懂,虽然诗中重复的句子很多,但是语句很短,合乎条理性。 合唱中应用这种形式,将合唱的旋律表现得更美满,感情表达更切合时代发展。 另外, 赵元任的作品都是其在业余时间创作的, 但是其创作质量非常高, 创作成绩与专业作曲家相当,更具时代的特色[2]16。

二、赵元任《海韵》合唱作品的艺术形象

1. 作品形象丰富多彩。 赵元任的合唱作品具有丰富的音乐形象,《 海韵》的音乐主题形象由海浪、女郎、诗人组成。 而其中的每一个主题分别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进行表达。钢琴伴奏呈现海浪以及舞蹈和姿态;女郎的话语通过女高音的独唱来进行表达;而作者的感情通过合唱的部分来抒发。 作品中,钢琴伴奏作为独立部分出现,一是以海浪为主题,包含右手部分上行音效和左手震音都比较有力度。 一是以女郎的舞蹈作为规律的下行,生动地体现出了女郎留恋黄昏岸边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意境。作品的三声部考试部分是以合唱形式开始的,高低音声部很平缓,语气缓和,更具线条起伏性, 同时男生高音声部线条起伏性大,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主要主题。

2.作曲技法更具戏剧性色彩。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海韵》 这部悲剧性的作品也融入了当时盛行的浪漫主义思潮的韵律,使观众感受到悲凉中的些许浪漫。 作品采用多层叠式的曲式结构,包含六个部分:前奏、乐段一、二、三、对比乐段和结尾。 每个部分还包含四个小段。合唱—诗人、女高音—女郎、合唱—叙事情节、舞蹈—间奏。 曲式结构是以变奏方式展开,主题、音调、节奏、节拍、力度都进行了巧妙的安排。 利用这样的编排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不同的主题,这一点上与舒伯特的《 魔王》 有异曲同工之处,使不同人物之间的矛盾刻画得淋漓尽致。 每一层次结构的音乐与下一层次都存在递进关系,每一次的音域都比前一次更强,语气更加迫切,是紧张度不断积累的过程,是戏剧性的体现[3]67。

《 海韵》 的调性也复杂多变,钢琴伴奏精巧细致,音乐色彩由于戏剧性并存,在对比乐段中,前几个乐段的主题为了体现音乐的紧迫性,利用大量的变化音和强烈的撞击半减七和弦表现诗人的悲痛感。从其音乐中可以体会到咆哮以及风雨怒吼,经过22小节的不同钢琴调性演奏后,调性得到宣泄以后逐渐平息。 在结尾部分诗人在寻找和怀念女郎,钢琴间奏中2/4拍子代表女郎魂魄,这样当音乐变得暗淡也就表示女郎失去了生命。乐曲中复杂多变的曲式机构体现高水平的创作技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高水平的音乐修养。

三、《海韵》合唱作品的创作背景

1.新文化运动。 从20世纪开始,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悄然发生 , 西方的音乐知识和习惯慢慢进入国内。我国的新音乐在五四运动时期开始慢慢形成并且不断得到完善,这个时期的音乐开始融入了新时代的需要。 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五四精神成为音乐历史上的旗帜,开始了音乐创造和发展的新阶段。 新文化运用影响《 海韵》 的创作,《 海韵》作为徐志摩的新诗,新文化气息很浓,表明了两人的进步立场。 这部诗充分地表达了五四精神,并且通过白话诗的方式进行书写,形象、深刻。 除了海韵,赵元任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作品都采用了新诗作为歌词。

2.在东西方文化争论中创作。《 海韵》 合唱作品是在东西方文化优势争论中创作,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社会思想得到了一定的解放。 民主、学科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 在文学方面,文言文和传统文学开始受到抨击,新兴的白话文受到前所未有的主张。 徐志摩正是这个时期文化的代表,他创作的《 海韵》没有按律诗的写作手法,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写作模式,这主要体现在节奏、押韵和字数方面。五四运动时期,是东西文化相互争论的时期,中国音乐在这个时期吸取了西方音乐的特点,但是并没有完全的照搬,因此赵元任在创作过程中,借鉴了西方文化的特点,综合五四运动的解放思潮, 使《 海韵》的创作更具特色,开创了中国合唱音乐的新纪元[4]204。

四、特殊的创作背景对《海韵》合唱作品的影响

《 海韵》 这部作品是在五四运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创造的。 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不同寻常的音乐成果,历史、社会、成长、艺术性质等多个方面,都极大地影响了这部作品的创造元素。

1.受到民主情怀的影响。 赵元任具有很强的民主意识,这在他的作品中多有体现。 受到封建社会古代音乐的影响,对社会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音乐体现形式具有大众性。在表现形式方面,肯定了民主与音乐的关系,认为音乐是民众感情的体现。另外,由于作品受到民主观念的影响,也奠定了中国音乐的新主张。他指出“ 欲救今乐之失,复古袭西当并进”,认为“ 西乐则当尽其所能,为国人作驺走也”。需要说明的是其中“ 复古”不是保守,是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以复兴古乐为主题,使音乐蕴含更多的民族情感,形成具有特点的中国派的曲调。 《 海韵》在创作过程中重新定义了中国的音乐,突出了艺术与音乐的辩证关系,尤其突出的是他的艺术辩证原则“, 夫美术之本意,固不在拘泥于法则……音乐之为用,在以乐意表感情……凡事‘ 过犹不及’,在美术何独不然?正是他的这种民主情怀,将感情和思想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同时也使艺术作品更加具有灵魂。

2.受到科学思潮的影响。 虽然《 海韵》 在创作过程中不能代表新思潮,也没有提出有关音乐的新口号,但是《 海韵》 同样受到新思潮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徐志摩在创作《 海韵》的时候已在表达向往自由的生活,该诗是在1925年创作的,当时中国正处于五四新思潮运动时期,赵元任选择《 海韵》一方面是为了表达新时期的科学思想,另一方面《 海韵》的语言更口语化,体现了新时代的文化。五四运动新时代的青年的内心具有沮丧、奋进、激动、惆怅的特点。 《 海韵》以利用女郎来表现新青年的思想,使作品反映了作者寻求解放、 追求个性的五四精神。 《 海韵》在创作中,蕴含了开拓进取的创作精神。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的音乐发展缓慢,很多音乐创作都在模仿西方音乐,没有自身的个性与特点。 赵元任《 海韵》表达了作者开拓进取的精神,以极大的勇气和开拓精神为中国音乐开拓了新纪元。

3.作品中蕴含爱国情怀。《 海韵》 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五四爱国情怀的影响。 由于赵元任早期在美国学习了有关音乐的知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在创作《 海韵》 的过程中运用了先进的西方文化知识,并结合了我国音乐的特点,使《 海韵》更具中国风味。在谱曲的过程中,虽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结合了舒伯特和舒曼的曲风特点, 但《 海韵》 并不具备这些特点,更具中国式的曲风,民族音乐风格更强。针对《 海韵》的创作,赵元任受到爱国情怀的影响,曲风更具我国音乐特点。 一个受到国外音乐熏陶的人,同时在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骨子里充满更多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将《 海韵》 的爱国情怀表达得更浓郁。

作品背景 第5篇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第三届科技文化艺术节

--------书画摄影 舞台背景设计大赛评奖结果

(一)设计者:杨文娟

2009级研3班

主题:研院新篇

作品设计说明:

以红色的背景衬托祥和喜庆的气氛,象征着广西医科大学火红蓬勃的事业,多个元素的利用象征多学科发展规划。背景下的金桔,簇拥舞台,喜庆而淡雅。

(二)设计者: 刘 华

2010级研究生(2)班

主题:星光灿烂

作品理念:欢乐喜庆 传统时尚

和谐庄重

积极向上

作品解读:漫天绽放的烟花照亮天幕,把天空点缀的灿烂而美丽,伴随着新年钟声的鸣响,矫捷的玉兔载着新年的祝福来到人间,我们用绚烂多姿的烟花和五彩缤纷的爆竹迎接着新年的到来,此时此刻,万紫千红皆入画,五洲四海共欢腾。艳丽传统的中国红配上富贵典雅的鎏金黄为背景,恰与漫天的烟火融为一体,给人以喜庆、高雅、庄重、祥和的视觉感受,亦不乏视觉的冲击与震撼;形象生动的玉兔从月宫腾云而至,承载着2011的祝福与希望,带来春天的讯息,播撒下梦想的种子,激励着广西医大的学子奋力进取,开创未来,这正是 “送金虎硕果丰收千里艳,迎玉兔宏图再展万年青”;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动感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展现了一幅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充满时尚青春气息的美丽画卷,借此也送出新年最美好的祝愿:祝福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福广西医科大学明天更美好,祝福每一位医大学子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三)设计者:蒋兴明 2009级3班

主题:研院芳华

舞台设计说明:

以红色的背景衬托祥和喜庆的气氛,象征着广西医科大学火红蓬

勃的事业,多个元素的利用象征多学科发展规划。背景下的金桔,簇拥舞台,喜庆而淡雅。

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联合会 分团委宣传部

作品背景 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67-02

一、引言

漫长的几千年时光,世界上的各种艺术都跟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各类型艺术也发展越来越活跃、如文学、美术和音乐。文学、美术之间是相通的,它们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传达情感。美术是通过点、面、线等视觉语言去传达感受,文学则是利用语言文字来达到这个目的,两者都能让我们获得审美的感受。从美术发展的历史上看,各类艺术原本就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比如,在远古社会艺术发展中,音乐、美术、诗歌三者是有共同发展根源的。各类艺术的自身发展中也会存在互相贯通,甚至是打乱之后重新结合,像电影就综合了以上三种以及戏剧、摄影等多种艺术的形式于一身,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

二、文化背景的介绍对美术教学的辅助作用

美术课程改革是推动美术教学新课改的基本动力,旧的思想、教学方法已不能够更好的顺应现代课程改革需要和社会的飞速进展。众多工作在一线的美术老师则背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更好地实施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工作者们不断结合实践和理论,总结教育方法并且推广。

1、发挥学生潜能,实现教学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渗透,老师的的授课方法更为多样,途径更为丰富,也为教学任务的最好完成提供了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去运用新方法和更灵活的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是当今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现实情况选择最恰当有效的方法,把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放在首位,让学生能够热爱和主动学习是一个重点。

2、发展学生个性,体现人文精神。传统美术课教学习惯于教师示范学生临模画,学生的作业也总是呈被动地接受状态,这样不仅约束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样也会造成学生的作业通篇相似、缺乏创新意识。根据新课标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之处,形成大家各具不同的特色。我在讲授八年级的内容时,也注意到在课堂教学或练习时,尽量做到充分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好想法和创意,提倡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教学主体回归到学生自己。

3、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全面发展。新课标中提到评价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单方面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其它多种方式并行。目的就是达到纠正学生学习不足,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效果。

三、介绍文化背景時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在进行作业讲评的时候,一般依赖于教师单方面对课堂情况进行总结,缺少趣味性,提高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决杜绝这种教学模式,不要一味的讲内容,而忽略了最终的教学目地。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学方式,其中包括采用师生对话和同学之间互相讨论的方法。采用这种方式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起到了对教学内容的巩固、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融入更多学科的内容,融众所之长,全面发展,也使同学们对美术内容的学习印象更深刻。

1、文化背景介绍与导入新课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同于听课的人群不同、所授课程内容的差异等因素,也将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分别有情境教学、演示、讲授、合作和讨论法等。下面要重点提出的是陶冶情操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和情境法。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一节课的导入、新课讲授等,一般情况下,导入新课会采取如回顾上一课的课程有机的承接新课,自然过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可以加入故事、典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八年级美术第二章节的部分关于主观情感表达的内容,采用图片导入,学生先进行欣赏,并同时讲解图片中梅、兰、竹、菊四君子的代表意义,联系到古人在一花一草、一叶一木中融入对于世界万物的真切感受,来表现个人情怀。用这种以物进行自比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等等来增加学生对美术作品背后深刻意义的认识。

2、文化背景介绍与作品解析相结合。在引导学生欣赏荷兰著名画家霍达的几幅静物作品时,图片中展示的是十分生活的一些东西,杯盘、水果、灯盏等等,画面中洋溢着平静、安宁的气氛。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大多老师都会是让同学们自己看书,了解一些介绍,学生也多半是举着书本读一下图片旁边的解析,一幅画的教学也就到此结束。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老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同样是一个问答的过程,最好的效果当然是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去理解一幅作品,将作品放在画家当时生活的环境中去学习和认识它的意义,而非只看表象。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更容易事半功倍的教学。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他们对于故事性的东西还是十分感兴趣的,所以情境教学法中的讲故事等方式能够创设一种文学情境,更好的拓展学生的知识界,把学习的内容放到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相结合,再去理解,就更易于记忆和理解,达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上课的过程中把文学背景合理运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着重突出了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体现。符合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对于推进中学新课改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又能使学生能更轻松、更深入。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强大兴趣,从知识的纵向出发、分枝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习更具有关联性,让美术学习变得更生动、更生活。实施课改,进行素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位工作的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认真发现和探究,找出适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更好的开发学生的潜能,那就是对于新课改最好的遵循。另外,实施课改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需要,也是达到中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必须。

参考文献:

[1]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J].2008.(07).

[2] 董正磊.浅谈美术课堂教育的改革实践[J].科技资讯,2009,(12) 285-288.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5)

[4] 王娜.谈创新思维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几点运用[J].大众文艺,2010,(23):315-317.

[5] 张桂木.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7.

[6] 张琳琳.浅谈初中美术课教学[J].考试:教研版,2009,(10) :75-79.

[7] 马志洁.美术教育中的评价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3):147-152.

[8] 林忠华.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21-25.

[9] 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144-152.

浅谈背景材料在新闻作品中的作用 第7篇

关键词:新闻作品,背景材料,本质,影响力,作用,详细完整

任何新闻事件都有它发展的来龙去脉, 都和周围的事物发生着联系;新闻人物也不是孤立的, 有其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新闻作品要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所以要对新闻的背景有所交待, 从而加深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深化新闻作品主题, 丰富新闻内容, 增加新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内涵, 使得新闻事实更加详细完整, 使其更具有可读性。

(一) 深化主题, 反映题意, 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

在新闻作品中, 有的人认为背景材料可有可无, 其实不然, 新闻背景材料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位新闻界前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因此, 新闻报道要正确地反映事物, 就常常需要介绍它的背景。”衡量新闻作品水平的主要标准是新闻价值的高低, 新闻背景材料能提高新闻价值, 烘托、帮衬、深化主题, 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 为全篇新闻增加了分量, 提高了新闻作品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而使新闻作品通俗易懂, 加深读者印象, 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事实的内容和价值, 真实地反映新闻作品的主题, 更加明确深刻地揭示事件的本质和意义, 唤起社会的关注。

(二) 针对事实, 弥补不足, 促使新闻事件更详细完整

背景材料可以补充新闻事实的不足部分, 使新闻显得更加系统完整, 给人一种完美丰满的印象。事实是新闻的源头, 没有事实也就没有新闻, 事实同样也是读者诉求的基础和依据。为保证新闻作品的准确性、完整性、权威性, 新闻作品的内容必须与事实相一致, 从而就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 对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细节加以补充, 加以说明, 要使读者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使得新闻作品中的事实叙述得更加清楚, 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新闻事实提供佐证材料, 使新闻事实更充分, 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新闻事实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基础, 加深对新闻作品的理解。

(三) 以小带大, 增加深度, 提升新闻事件的影响力

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 凡是一些好的深度报道, 都成功地运用了新闻背景材料, 对各种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进行纵横追踪, 探索透析。把意义较小、范围较小的具体事实, 置于全局背景之下, 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就会陡升, 进而使它的意义和影响扩大, 起到以点带面、小中见大的作用, 通过一滴水映出太阳光辉的手法, 增加了新闻作品整体上的深度。同时, 运用灵活自然, 纵横捭阖之笔, 把新闻事件放在广阔的时间、空间背景之上加以报道, 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 突出事件特点, 显示变化程度。新闻事件本身的说服力、表现力、影响力就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读者对新闻事件的了解就会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通过对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背景材料的组合运用, 将深度报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特征彻底表现出来。使报道的事实更加丰满, 显得有血有肉。例如, 《哈尔滨日报》刊登的新闻《不用一滴油昼夜飞遍全球》, 在介绍了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从阿联酋起飞, 经阿曼、印度、缅甸, 到达中国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这个壮举的同时, 编辑巧妙地运用了一组背景材料, 介绍项目发起者贝特朗·皮卡尔出生于探险世家, 他的祖父奥古斯特·皮卡尔早在80年前便搭乘自己制造的热气球到达1.6万米高空的大气平流层, 创下世界最高的纪录;他的父亲雅克·皮卡尔则是第一批潜入海底最深处——太平洋西北部的马里亚纳海沟的潜水者之一。这些背景材料对“阳光动力2号”制造的起因以及立项、研发提供了答案。

(四) 巧妙利用, 直抒己见, 表明对新闻事件的观点立场

好的新闻作品的前提是必须先有一个好的新闻事件, 新闻作品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发掘事件真相, 更重要的在于传播事件真相。在通常情况下, 事件已经摆在那里, 关键就在于记者采用何种方式, 以何种角度选择和传播事件真相。在很多场合, 记者不便评头品足, 但是可以借助新闻背景材料, 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 用客观手法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 不断发掘事件真相, 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记者通背景材料的灵活运用, 可以使自己的观点、政治倾向、思想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正如胡乔木在《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文章中所说, 新闻就是“无形的意见”。愈是好的新闻, 就愈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 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

(五) 增长知识, 增强趣味, 提高新闻作品的可读性

作品背景 第8篇

古筝作为中国的传统乐器, 有着悠远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传统曲目的传承和演奏上已较为成熟。但时至今日, 大量现代创作理念被融入到古筝音乐中。尤其是近年来, 许多作曲家都致力于民族器乐的探索与创新, 使古筝乐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古筝独奏曲《蜀锦图》由著名作曲家杨晓忠先生于2010年新创作。乐曲以写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新蕾初绽, 粉面流霞, 疑为人面桃花;芙蓉缤纷, 飞锦流丹铺陈蓉城风华”的市井画卷。音乐刚柔并济, 变化繁复, 刚劲中兼具流畅婉转, 悠扬中不乏苍劲刚健。并且在乐曲创作中, 加入了大量的现代音乐创作手法。作为该作品的首演者, 笔者立足于演奏者的视角, 试图从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分析、技巧及演奏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 深入了解该乐曲的创作脉络, 以更完善地诠释作品。

一、《蜀锦图》的创作背景

古筝新作《蜀锦图》是以四川蜀锦艺术为创作背景谱写而成的。首先, 我们应该对蜀锦文化有所了解。中国是世界上首创丝绸的国度, 素称“丝国”, 而丝国之源源于蜀。蜀锦, 是指四川成都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 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是中国四大名锦中历史最悠久的一脉。

杨晓忠先生有感于四川蜀锦的瑰丽夺目及其悠长的历史, 借鉴了宋代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的构思理念, 用音乐的语汇描画了一幅动静相宜, 颇具情趣的蜀乡风情画。在这首作品中, 作曲家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 以及所见所感, 借以“蜀锦”这一极具四川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 再通过听觉将其表现出来, 表达了作曲家对蜀锦艺术的崇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这样的情感在杨晓忠先生为《蜀锦图》所写的乐曲介绍中可窥得一二:新蕾初绽, 粉面流霞, 疑为人面桃花;芙蓉缤纷, 飞锦流丹, 铺陈蓉城风华。似有踏青、庙会、花灯、货郎、斗茶、蜀戏, 锦江仕女, 霓裳羽衣, 蜀宫伎乐, 杏花春雨。于是灿若云霞, 满目缤纷, 半梦半醒, 神游八极。

二、《蜀锦图》作品分析

(一) 乐曲结构

筝独奏曲《蜀锦图》在结构上采用了多段体结构, 其中包括:流畅的前奏、稍快的自由段、灵巧起伏的快板、激荡的急板、抒情的慢板、悠远的尾声。多数乐曲所采用的是快—慢—快或慢—快—慢的三段式结构, 这样的结构能够在音乐上取得某种平衡, 但却难免流于平凡。《蜀锦图》所运用的多段体式的创作手法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发挥余地, 也为演奏者营造了更为广阔的想象及二度创作空间。

(二) 调式结构

以下谱例是《蜀锦图》的调式音阶图:

从该谱例可以看出, 乐曲所采用了一种非常有趣的音阶结构方式, 既可以看做三组相互关联的G宫七声调式、D宫六声调式、D羽七声调式, 又可以看作两组独立的七声音阶。这些调式在乐曲中的不同段落都有所体现, 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乐曲的音响效果, 并且强调各个乐段的个性, 在音乐形象的刻画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节奏的特点

在乐曲的前奏及自由段中, 作曲家大量的运用了连音, 从三连音、五连音到七连音、九连音。之所以避免六连音的使用, 是为了不与三连音产生听觉上的相似感。而舍弃四连音和八连音的使用, 是为了杜绝人们习惯性听觉中的起承转合的问题。这两段的节奏相对自由, 没有特定的节奏模式, 为演奏者提供了极大地发挥空间。但到快板后, 音乐却大篇幅的使用起了四连音。这样的音型乍听之下有过于规整、呆板之嫌, 但因为有左手的旋律重音相称, 反而有了一种雀跃活泼之感。快板的后半部分加入了切分音, 使这样的音乐形象更加明朗。快板的节奏相对规整, 节奏型反复出现, 强调了这一段中的结构统一性, 反衬出了旋律及节奏型的跳跃感。作曲家在这一段中仅仅使用三连音和五连音的循环反复, 加入左手的音程伴奏。需要注意的是, 这一段的左手全部都是物理重音, 而右手的旋律音有时与左手的重音同时发声, 有的又是在左手重音之后。这样的节奏运行方式需要演奏者在弹奏时把握好重音的位置, 避免双手混音的情况发生。慢板中的左手是固定节奏型, 及前三十二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 并且在每一拍的最后一个音与下一拍的第一个音之间加上同音连线, 使听者的耳朵犹如乘上一叶扁舟, 随波荡漾。这样的节奏型在急板的尾处即已出现, 再过渡到慢板, 使得这两段的连接十分自然顺畅。右手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长摇为主, 旋律犹如被吟唱一般流畅。这样的左右手节奏搭配虽简约, 但却极富空间感。这一段的节奏, 十分平稳, 让人听来心绪祥和。最后的尾声采取自由的节奏, 右手依然是主旋律, 左手配以音区跨度较宽的铺垫模式。因为这一段的节奏自由性, 使得音乐延伸感较强。

(四) 创作技巧

杨晓忠先生在创作这首作品时, 大量采用了“模糊时间结构”这一作曲技巧。在杨晓忠先生《模糊“时间”结构——论非限量节奏形态的对应关系》一文中曾说道:“非限量节奏形态构成了节拍节奏的多样化、复杂化, 制造了时间结构的不确定性、半偶然性或偶然性, 成为了现代音乐中音乐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循环周期的无偿化、非规律 (拍率) 化致使‘节’的单元近似消失;时值参数的多变性、不确定性导致‘拍’的单位几乎对应失效甚至不复存在。”“音乐的韵律通常是由相对完整的‘句’和个中的变化来体现的。它可以是有节奏的, 也可以是无节奏的。其特征是通过弹性的节奏伸展获得韵律的变化, 自如的衔接句与句之间的节奏变化态势。”在乐曲的前奏、自由段、慢板及尾声中都大量应用了这种方式。杨晓忠先生为了最大限度的体现这一创作特点, 在全曲记谱中都没有使用小节线, 完全为演奏者创造一个弹性而自由的音乐空间, 使演奏者不会被谱面的既定格式所束缚, 转而单纯的从音乐本体出发, 凭借自己的感悟和体会进行对乐曲的二度创作。这种大胆的创作方式在古筝作品中是不多见的。

三、作品各段落的演奏特点

(一) 前奏的演奏特点

摇指技巧在乐曲的前奏、自由段及慢板中皆有运用, 但在要求上各有不同。在前奏中, 摇指扮演了一个铺垫的角色, 时值仅有一拍半到两拍。在弹奏摇指的同时, 左手进行旋律走动, 形成了一种动、静相称的局面, 营造出清润淡雅的意境。在这一段中, 出现了许多装饰音, 个数从一个到四个不等。在演奏时, 一定不要弹得太轻或太快, 在突出主旋律音的同时也要体现出装饰音的色彩变化的丰富性。在这一段中, 出现了大撮的记谱方式, 但重音不同的情况。在演奏时, 可以采用分双手弹奏的方式表达不同的重音声部, 例如, 在第二行的第一组双音里, 重音在低声部。弹奏时可以选择低音用左手小指拨奏, 右手大指轻弹高音, 在音色上强调出左手的重音旋律分量, 同时也为技巧连接做好了准备。第六行的重音在高声部, 右手用中指、食指接摇指的弹法, 使高音的旋律线条更为明亮流畅。另外, 这一段中有许多大跳的连音, 在演奏时依然可以采取双手分弹的方式, 但要注意气息和音色的连贯性。这一段的速度为♪=60, 演奏时不要把乐句接得太紧, 要留出一些犹如中国画中的留白的空间, 使乐曲在一种较舒展松弛的感觉中流动起来。

(二) 自由段的演奏特点

这一乐段依然延续了前奏的♪=60的速度, 但在实际演奏中, 速度可以稍快并自由, 以增强音乐的内在弹性, 强调节奏的连贯性。乐句之间的衔接要稍收紧, 否则会显得整段冗长而拖沓。此段中, 作者构架了许多相近结构的乐句, 在演奏时, 需要把握好句与句之间的对比或层次变化。以第十行和第十一行为例, 前一句在弦中弹奏, 力度控制在ppp到mf之间, 速度做accel和ritard的变化, 气息较平缓。后面一句力度要到f, 并且音色须明亮, 音质饱满, 速度较前面一句快, 气息较急促。这样的对比方式使乐句之间富有明暗、远近、虚实的变化, 让旋律更有层次, 进而使这一段想要表达的“新蕾初绽, 粉面流霞”的蕴意流露出来。进入自由段后的摇指的特性变得明亮扎实, 所有摇指均是短小而充满爆发力的, 力度上进行Sf﹤的变化, 并伴有tremolo的润色处理。在第七行和第八行, 有许多单音被作者所强调, 并且都是连音。这些音在弹奏时需要特别突出它们的音质, 尤其是第七行的第一个三连音需用右手大指压弹, 突出短音的爆发力和颗粒性。需要注意的是, 这一段的乐句篇幅都比较长, 气息的延续性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乐句的支撑框架, 在乐句表达的完整性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非限量节奏形态的对应关系”在这一段中得到了最集中的体现。

(三) 快板的演奏特点

在乐曲中部的快板节奏为♪=120。右手大量运用了四点技法, 可以说是此首作品在技巧上的一大特点。这里的四点并非都是传统的勾、托、抹、托的组合, 而是进行了勾、抹、托、抹或勾、托、抹、勾等变化设计, 并要求每个单音都要有颗粒感, 但音与音之间又要连贯, 使整个旋律脉络清晰而流畅。这样的技巧使用使得这一段旋律活泼灵巧, 富有朝气, “踏青、庙会、花灯、货郎、斗茶、蜀戏”等蜀乡生活中充满趣味又别具特色的生活画面跃然于眼前。个别要求止音的的三十二分音符要强奏, 止音要有弹性。第二十一行的小切分音是这一段的画龙点睛之处。感觉的节奏从大篇幅的十六分音符四连音突然切入了一个极具动感的小切分, 犹如那万花丛中的一点绿, 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左手较稳定的三十二分音符伴奏的节奏要平稳, 音质的厚度要考虑。左手的重音在演奏上也要有所区分。双音往往是起到乐汇强调的作用, 弹奏时与右手的音量基本一致。单音则多是主旋律的一部分, 在音色上需要与右手保持协调性。

(四) 急板的演奏特点

急板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主题、与主题同头异尾的发展段, 以及逐渐缩减主题材料的再现段。整段的速度比快板再稍快些。这样的素材排列方式使得这段主题旋律得到最大限度的强调和刻画, 使人记忆深刻。在演奏至第二十七行的第十一组音时音乐需要一个停顿, 就像奔流的潮涌突然被凝固住, 再度复苏时爆发出更为惊人的力量。发展段以弱起开头, 在前一段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的色彩对比。在这一节的结尾处右手旋律音进行到了全曲的最高音, 也是音阶的最高音, 把乐曲推向高潮。双手均以六十四分音符记谱, 从谱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一段的激情澎湃。缩减主题材料的再现段以左手的三组纯四度音程开始, 将前面的主题材料逐渐精简, 逐渐从高潮的激荡回复至平静。急板中的右手以托抹和托抹勾技法为主。这样的弹法很容易造成大指音重, 而食指、中指的音模糊的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这一状况, 演奏者需要慢练这一段, 在习惯了音量的处理后再快起来。左手采用的是音程的伴奏模式, 均固定为纯四度、增四度或纯五度减五度。这也是作曲家经过精心设计的, 每组音程都相距两到三根弦。在弹奏上, 并不设定特别的技术障碍, 使演奏者不会费很多的精力去顾及技术, 而是更多的表达音乐的本身。

(五) 慢板的演奏特点

慢板是以一个流线型的旋律为主线, 摇指占到了主导地位, 全曲的主旋律也是在这一段中脱颖而出的。在这一部分中, 作者采用长摇的演奏技法, 使旋律流畅而富有歌唱性。摇指的音色需要特别注意。这段的音色需要淳厚而飘渺, 突出一种如梦似幻、飘飘欲仙的意境。摇指可以采用一关节稍勾起来的演奏方式, 使义甲与琴弦之间有一个约十度的夹角, 以避免义甲完全平面触弦而使音色过于明亮的情况。摇指的位置应选择在弦中间的地方, 让音质听起来较柔软。左手的伴奏采用的是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在每一组的的最后一个音和下一组的第一个音之间加入连线, 并且规律性地循环交替出现。慢板段的节奏较为规整, 并回归到了和自由段相近的速度。这样的左右手的织体组合使旋律犹如古老的诗篇被轻轻地吟唱, 表现出一种绵长深遂的情怀。“非限量节奏形态的对应关系”在这一段中也有所体现。右手的摇指主旋律速度约为♪=60, 而左手的伴奏声部速度为♩=50。双手的节奏在一种不对称的状态下进行, 左手的伴奏音型在实际的演奏中也可以自由反复, 以增强它的流动性。右手按既定的速度稳步进行。这样的交织就像在烟雨蒙蒙的杏花林中, 优雅的仕女在悠扬的乐声中舞出一曲清雅脱俗的霓裳羽衣。

(六) 尾声的演奏特点

尾声的速度与慢板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 但节奏更为自由。它的开头是与慢板的结尾相交织的, 因为它们使用了同样的左手伴奏方式。这样的过渡方法使两段之间的衔接不会显得生硬或做作, 让旋律线条更加流畅自然。但这样的伴奏并没有持续太久。在两个乐句之后, 织体慢慢缩减, 变成了较自由的单旋律, 而左手低音仅仅作为零零星星的点缀。右手开始都是单音织体, 但音区的跨度较大, 造成一种沉寂悠远、远近交错、虚实相生、明暗错落的意境, 如一幅写意画:一人独矗江边, 满眼的渔火星星点点, 江水澹澹, 远处有迷离的青山绵延起伏, 近处有渔家的船歌袅袅缭绕。这一节的单音音色需要特别考究, 低音要在弦中的位置弹奏, 并且义甲入弦要比平时稍深些。高音在靠前岳的地方弹奏, 义甲入弦要稍浅, 并且要立起来弹奏, 以减少义甲与琴弦的接触面, 达到音色明亮的的音响效果。尾声的后半节加入了和弦, 其所在音区跨度依然较大。在演奏时, 可用左手小指拨奏低音, 右手来完成高音区的音程, 以求在音色上有明暗的差别, 表现一种空灵、祥和的意境, 使人听来如身处半梦半醒之间, 神游太虚而飘然。最后两个乐句依旧采用缩减前面音乐素材的方法, 使乐句逐渐消散, 渐行渐远, 最终消失在无尽的远方。

结束语

近年来, 古筝艺术发展的势头锐不可挡, 筝乐作品层出不穷, 筝乐艺术在世界音乐舞台上频频亮相并广受关注。《蜀锦图》作为筝乐新作, 已于2011年在美国当代音乐研讨会暨新作品音乐会上公演, 并广受好评。由此可见, 融入了新的创作手法及创作理念的筝乐不仅在国内, 也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古筝艺术取得的硕果是每一位筝界人士辛勤努力地结果。相信在众人的努力推动下, 古筝艺术将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晓忠.模糊“时间”结构—论非限量节奏形态的对应关系[J], 成都:音乐探索, 2010.3.

[2]凹凸.纹道[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8.

[3]华觉明、李劲松.中国百工[M], 苏州: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0.

作品背景 第9篇

对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研究,很多学者采用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叙事学、后殖民等多种视角进行剖析。谭恩美的作品描绘的多是以华裔女性为主,作品的时空背景放在20世纪初的中国和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不断,处于封建革命、民主革命时期,而20世纪中后期的美国经济进步、政治环境宽松、自由安宁,成了许多移民的梦想之地。谭恩美作品中美籍华裔女性,主要是中国20世纪初逃离中国旧社会,带着寻梦理想,找寻幸福自我而赴美的大陆女性和她们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们。寻梦之地,是对当时中国落后的封建传统的扬弃,是对美国先进、现代文化的追寻。寻梦之旅的美籍女性,因生存空间和文化的变迁,特别是面对居于美国和中国的不同政治和文化传统,面对西方势力和本土传统多元文化空间中的美籍华裔女性,实际面临着国族、地域和阶级性别等文化空间冲突。

二、谭恩美作品关于美籍华裔女性多维身份的重建

谭恩美作为一名美籍华裔女性作家,其所著几部作品,探讨了华裔女性两代人在美国主流文化背景中的边缘化境地。谭恩美在塑造这个家园环境的母女关系时,主要构造了两个时空环境,一个是以母亲为维的旧中国的文化生活环境,另一个则是以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为为的美国的文化生活环境。这种文化多维背景中,一个展示了第三世界女性的贫穷、缺少现代文明教育、受传统封建约束、没有个人权利意识、注重家庭取向、软弱无能的文化身份定位,另一个展示的则是受过良好西方教育的、具有较强自主权利意识、对自我命运自我掌握的现代西方女性的文化身份定位。这是当时美籍华裔女性的两个侧面,一个侧面描述的是饱受封建思想束缚的以夫为纲的意识形态束缚的女性,另外一个侧面描述的是华裔女性关于自主融入美国现代文明生活的美好愿景。在一个简单的家园环境中,母女之间的冲突充分折射了两个时空中的文化冲突,一种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寻梦移民后的母亲们身上依然背负传中国统文化,传承着忠孝观念,重视家庭利益、自我牺牲,而她们的女儿们则出生美国、长在美国,受西方文化影响更重,对民主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个人权利追求为主的美国文化观念。从而,不一致的生活文化环境,不一样的生活阅历,形成的差异化的文化价值观念会导致母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作为移民美国的母亲们,尤其是出生于美国的女儿,因受西方文化熏陶,对西方文化深入接收,从而对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抵触强烈。这些新成长的认为自己是美国人,从而对自己的中国身份极力想要摆脱。《喜福会》中,对丽娜的描述很传神,她“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想使自己看起来更像欧洲人。”而另一个女性——吴精美自小不承认自己还有中国的特征。在《灵感女孩》这部作品中,对奥利维亚的形象描述中,不但拒说汉语,不喜欢东方的文化,还在交友、学习与婚姻等各方面都与母亲相对立。

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美籍女性在主流社会的地位却不被认同,而是作为了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文化代表,不相称的认同使得母女们受到了一定不平等待遇甚至欺辱,而母亲们打破沉静勇于抗争。在《喜福会》、《接骨师的女儿》和《灶神之妻》中,分别描述了顾莹莹、苏安美、茹灵和珍珠母亲,展示了母亲们走过的刻骨铭心的经历,讲出了深层次的故故事,从而帮助女儿们重新找回自我自信,重建自我信心,从而有效改变或或摆脱自已在婚爱方面的窘境。

三、美籍女性多维身份的构建体现了一种超越精神

身份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主题,对于谭恩美笔下那些身处双重文文化背景的美籍女性,对身份问题的追寻就尤为重要。华裔女性身份建构构问题,是谭恩美作品的一个中心。谭恩美的《喜福会》及《接骨师之女女》这两部代表作,我们可以看到美籍女性寻求和重塑自我的途径方式。谭谭恩美塑造了全新的女性形象,以反叛形象颠覆传统美籍女性的呆板印象象,以自己的笔触让美籍女性发声表达自我,打破沉默失语。特别是对母母女关系的深入描述,揭示了承载东方文化的母亲与承载西方文化的女儿儿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中西文化的冲击,并展示了母女在冲突中的融合合,从而重新找到自我,确立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在这身份的确认过程程中,也表现了谭恩美对两种文化的取向: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借鉴新新文化。

谭恩美对美籍华裔女性族裔身份的构建问题作了深入揭示,特别是描描述了第二代移民的尴尬境遇。从女儿的角度出发,因她们深受西方文明明的影响,但同时,又不被西方主流文明所认同,不能完全融入主流文化的的,他们建构族裔身份,主要采取的方式:一是全力追寻家族历史,找到自自己的根,民族文化的根、血缘源流的根。二是通过应用象征意象和中国国神话的创新来强化自己的民族情感认同。通过这种寻根,这些美籍边缘缘女性从而得以新的身份,重新定位自我,定位自己的民族身份。

美籍华裔女性进行身份认同十分重要,身份建构体现了多元化特征征。美籍华裔群体的身份建构体现的不是简单的身份追寻,更体现了一种种超越,这种超越化解了东西方文化的对立抵触,有效实现了东西方文化化的融合。多维的身份追求,有利于美籍华裔女性更好地融入西方主流社社会,从而实现和谐的生存和生活。比如在《喜福会》的末尾,华裔的女儿儿们终于如她们的母亲一样找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定位,体现了身份的追求求和回归。当自己的母亲去世后,女儿晶梅在《喜福会》中坐在了麻将牌局局中母亲经常坐的位置,并且最终回到了中国,完成了母亲的心愿,就是一一心想要找回两个在战乱中遗失的女儿。这也象征了新一代美籍华裔女女性试图在基督教西方传统文化与儒家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一个沟通、交交融,从而实现中西文化的一种水乳交融,相互借鉴。

四、结语

谭恩美作品中的美籍华裔女性尽管遭受各种不公,但她们并未消极极,而是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努力奋争,在自我身份的追寻的过中不断净化化、提升完自我、充实自我,从而实现自我的文化价值。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努力寻找自身文化身份,并进行积极建构。

摘要: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之下,谭恩美作品中美籍女性形象具有多维身份,既反映了当时华裔女性的国族认同、又体现了华裔女性的立场、处境,体现了在西方主流社会文化空间下的自觉和抗争。

关键词:谭恩美,美籍女性,多维身份

参考文献

[1]马玉.《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作品背景 第10篇

追本溯源, 如何厘清互联网背景下的著作权侵权行为, 当然要从法理学基础理论谈起。

(一) 互联网著作权的概念及特征

1.著作权与互联网著作权的含义

著作权 (版权) 是指公民和其他组织等民事主体在文学, 艺术和科学领域创制作品受法律赋予而获得特殊民事权利。互联网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依法创作的作品和网络管理者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利用网络这一载体进行传播作品的专有权利。抄录、复制等其他使用该作品的权利亦包括其中。互联网著作权是著作权人在互联网背景下所享有的一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权利。而通过此概念本身内容“信息网络传播权, 复制权, 发表权, 署名权, 发行权等权利”可以被认定为其延伸出的权利。

2.互联网著作权的特征

第一, 著作权法学基本理论先于法律规范成为指引。时代的变化永远先于法律制度创设, 这从法律产生的本质属性就可分析得出。只是网络上著作权利益调整的法律, 面对法律规范没有明确认可互联网著作权这一现实情况时, 法律事务应用只能以原有的著作权基本理论作为指导。

第二, 超越法律属地适用原则。传统的著作权有一定的地域性, 因此传统的著作权法在适用上采用属地原则作为标准, 没有域外效力。但是互联网突破了这一原则, 缘于互联网本身的跨国性特点, 故而网络著作权不受地域的限制。

(二) 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有哪些特点呢?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 笔者综合概括以便了解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全貌。

1.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相关概念

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过错实施对他人财产及人身构成侵害基于法律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同时依据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属于特殊侵权行为。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一种行为人对他人的著作权过错实施侵害且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45条、第46条通过列举方式规定14种有关的侵权行为。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实施对作者和网络管理者网络传播行为进行侵害而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2.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特征

一方面侵权行为日益复杂。主要表现在侵权行为数量上日益增多、方式专业性越来越强、损害结果更为严重;另一方面侵害客体呈现交叉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计算机程序、卫星传输、多媒体、数据库、激光唱盘和视盘等众多方面甚至领域彼此融合紧密性更广。

(三) 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

1.未经许可公开

关键是这种侵权行为没有尊重原著作权人的权利。侵权行为人未经权利人许可, 将现实世界的作品, 包括文字、影视、音乐等数字化后上传到虚拟的网络空间, 法律严格到甚至原著作权人默视同意都不可以。诸如“网络上传、下载并以非电子化的方式出版、发行、传播等行为而公开发表、网络转载侵权 (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报刊社受著作权人委托声明可以转载、摘编之外) ”。

2.歪曲、篡改他人作品

行为人在互联网上以利用他人作品牟利为目的, 恶意提供上传、存储、链接或搜索服务, 且对存储或传输的内容进行歪曲编辑、篡改或上传、存储、链接或搜索的内容侵犯他人版权。

3.文学作品复制行为

文学作品一般都是由多形式元素构成诸如:文字、图画、录音、活动影像等。互联网上的文字作品侵权主要表现在将作品看做是汇编作品, 将从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中涉及的文字、图画、录音、多媒体影像从其他作品复制抄袭利用互联网传播而进行的侵权行为类型。这类型中的抄袭、复制等行为就涉嫌构成侵权。此外, 复制可以被认为将作品完全复制 (拷贝) 及相似复制 (不是实质性的) 。复制权是实现作者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前提, 著作权的侵权行为通常表现为对作者复制权的侵害, 如果达到实质性相似, 即构成复制。延续了时代变迁, 复制衍生出新含义, 貌似复制亦是复制。

二、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的判定标准

(一) 损害事实存在

根据前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 诸如:未经许可在网络上使用他人作品, 结果造成了客观上侵害权利人作品使用权及获得报酬权。通常意义上来讲损害事实主要是著作财产损失。

(二) 行为的违法性

侵权行为的违法性主要体现在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著作权作者的合法权益。一类是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 如将网络上他人作品下载并复制光盘;另一类不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如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应尽的事先审查信息合法性或事后控制侵权信息传播的监控义务等。

(三)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间因果关系

行为人的行为仅仅导致权利人受损害的原因归咎于通过网络传输他人作品的违法行为, 才构成著作权侵权。且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中, 又可以作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之分。

(四) 主观过错

在论述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观要件之前, 笔者认为应该首先分析我国现行立法对网络著作权侵权归责原则的取向。我国于2006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18、19条规定, 网络侵权人是否担责以“明知”或“故意”这种主观意识状态为前提, 主观无过错即使造成了侵权后果也无需承担责任。故而, 我国相关立法对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认定倾向于适用《民法通则》中的一般归责原则, 即过错原则。我国相关立法对网络著作权侵权认定倾向于过错归责原则, 如此便确定根据过错归责原则来确定司法实务中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但是笔者认为, 结合我国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字作品复制行为的具体实践, 是否由单一的过错原则作为最终判定是否侵权的法律准则有待进一步商榷。

三、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分析

(一) 我国法律关于网络侵权过错归责原则的规定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 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是关于过错原则的规定, 同样法律规定了一些特殊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第132条规定, 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我国《著作权法》仅列举式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类型, 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二) 过错归责原则适用范围的局限性问题

著作权的法律规定及特征决定了归责原则一定是过错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在实务中充分利用举证责任分担、过错认定等方式平衡了侵权人利益与著作权人利益的利益。但是过错原则本身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针对文字作品复制行为这类特殊互联网著作权归责原则如果采用过错归责原则, 不仅会导致特殊侵权行为的不适应, 加大著作权使用人的责任, 而且不利于保护著作权人智力成果利用、传播的合法权益。

(三) 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的过错推定归责原则的确立

那么究竟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复制行为的侵权适用什么归责原则呢?综合各方观点, 笔者认为应当确立过错推定原则, 如果当事人不能证明在文学作品复制上没有过错, 则推定其具有过错。具体而言, 就是提起著作权侵权诉讼的原告, 能够证明被告的文学作品复制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如果被告不能证明原告利益受损自己没有过错, 那么就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著作权侵权的行为中有过错, 并为此承担赔偿责任。

四、结语

互联网中文字作品复制行为的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完善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著作权法律系统的健全式发展, 是我国著作权立法完善的重要标志。本文提出的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的过错推原则, 希望为我国著作权法律完善及司法实务提供裨益。

摘要:著作权在网络背景下的膨胀造成了对法律制定的巨大挑战。著作权因面对互联网这一特殊背景下的特征及表现类型、侵权责任认定、归责原则等均发生转变, 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新型侵权行为——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上, 新类型的出现使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更具复杂、和隐蔽性特点。基于此我们如何通过完善法律规制, 明晰互联网背景下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成为学界法律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及压力, 笔者借此文提出的具体建议以期对实践中文学作品复制行为的著作权侵权提供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著作权,文学作品复制,侵权,归责原则

参考文献

[1]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1.

[2]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5.

[3]刘杨东.侵犯著作权罪“复制发行”含义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4]张子昕.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和责任追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1.

作品背景 第11篇

但从学生的前置性作业反馈中, 我发现了这样几个问题:

1. 准备材料内容繁冗庞杂, 低效阅读。

部分学生前置学习兴趣高涨, 为课堂准备生成了很多学习材料, 涉及作家作品、背景知识、写作风格、同类题材等, 不一而足。而这些打印材料卷帙浩繁, 学生难有精力和耐性全部看完。

2. 家长参与度过高, 学生自主过度。

部分不擅长自主搜集学习资料的学生会放弃查找资料, 或由家长包办。如此一来, 既不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又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3.还有一部分学生或由于条件限制, 或由于缺乏学习兴趣, 放弃完成前置性作业。

第二天的新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的基础上开展的, 而以上几种情况, 对学生在生本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无甚帮助,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 大有教师感叹, 生本的自主学习还不如师本来得高效。

为此, 我做出一种尝试, 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 给予学生必要的前置性阅读资料, 避免学生目标涣散的低效阅读。

【操作案例】

在教学《江雪》一课前, 我设计了如下两个前置性问题:

1.老渔翁在冰天雪地中独自垂钓, 你能想象老渔翁此时的心情吗?

2.《江雪》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成的?你认为柳宗元是个怎样的人?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作品。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 郁郁不得志, 于是, 他寄情山水, 借描写山水之间的渔翁, 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 抒发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诗中充满了寒意, 带有淡淡的孤独, 别有意味, 从而使读者受到感染。这首诗, 写景抒情, 寓情于景, 那江上清冷孤傲的飞雪, 那任凭飞雪狂舞, 仍“独钓寒江”的渔翁, 莫不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在诗人笔下, 那位“蓑笠翁”的形象, 是那样鲜明, 令人难以忘怀。

由于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历、经验、理解能力有限, 对于诗情较难感悟理解, 所以课前应补充给学生相关背景资料, 帮助学生感悟诗人坚强不屈的精神, 让课外的学习资料有机地与古诗融为一体, 并为学生课堂学习古诗服务。

四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尝试阅读鉴赏类的文字, 存在一定难度, 为了帮助他们抓住课外延伸阅读中的关键语句, 从而联系新课的理解学习, 我将重点句段加划横线, 并提示“认真阅读资料, 特别注意读读带下划线的重点词句”

在第二天的课前反馈中, 我发现所有学生都完成了前置性的阅读, 有一定的阅读质量, 添加了标注, 不再出现人手数张纸的未读资料。在课堂反馈中, 大部分学生能够利用前置阅读中的话语构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既保留了个性化, 也与文本本义不冲突, 言之有理。课后, 根据问卷反馈, 大部分的学生对诗歌难点, 有了主观感悟。

【分析评价】

课外延伸阅读的作用很多, 本次教学尝试了其中一项:补充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及诗歌鉴赏内容, 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内容, 体悟诗情。经过课题小组的讨论, 我们认为还可以在课外延伸阅读的内容上加以突破, 根据教材特点, 把握本课教学目标, 不光在“写什么”上补充背景阅读, 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体会思想情感, 还可以在“怎么写”上提供有关“文章结构”“写作技巧”“叙述方式”等同类文章, 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储备, 更好地开展新课学习。

【课外延伸阅读】

1.查资料了解诗人及写诗的背景, 认真阅读资料, 读读带下划线的重点词句。

柳宗元关心人民疾苦, 忠心报国, 他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立志改革现有的政治, 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然而改革进展不顺, 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 被贬到永州当司马。

这是一个荒凉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 政治抱负不得舒展, 这对他来讲, 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和柳宗元同去的有他67岁的老母, 他们没有住的地方, 只好借住在一间寺庙里。不到半年, 老母病逝, 住所连遭火灾。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 又无人理解, 心里非常难过, 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 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

柳宗元虽然遭到许多人的排挤、冷眼, 却不改变自己的做事原则和人生信仰。十年来, 他除了继续坚持斗争, 还撰文著书, 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等作品。

2.《江雪》赏析。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 郁郁不得志。他寄情于山水, 借描写山水景物, 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 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 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 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呈现在读者眼前的, 是这样一幅图画: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 一叶小舟, 一个老渔翁, 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 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 一尘不染, 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 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这幅画面, 无论是背景还是中央的主体景物, 都沉浸在漫漫飞雪之中。为了更加突出独钓渔翁的人物形象, 作者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之广阔背景来烘托主人公, 环境愈发清寂旷远。

上一篇:微课程开发计算机专业下一篇:栽培特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