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景观规划

2024-05-07

居住区景观规划(精选12篇)

居住区景观规划 第1篇

一、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

1. 景观规划实施率低

居住区景观规划不同于景观方案设计, 应从宏观的角度综合考虑交通、功能、空间、人文等要素, 设计区内景观框架。按目前我国房地产项目设计流程, 景观设计往往在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之后进行, 景观设计师在已经布置完毕的道路和楼座之间进行设计, 受到很大的制约。景观设计经常成为一种填空题或者成为解决前期施工遗留问题的工程。

2. 居住区景观设计雷同化

环顾国内的众多居住区, 景观设计同建筑设计一样仿佛走入了一个怪圈, 雷同现象明显, 法式风格、地中海风格、东南亚风格随处可见。事实上, 除一些气候类似, 场地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特定的风格外, 其他风格的生搬硬套往往只表现了景观外在的形式, 而忽略了项目本身的特点。

3. 景观设计缺乏人文要素

景观作为居住区的一部分, 要满足居住者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双重需要。目前很多住区景观往往为设计而设计, 仅完成景观的视觉效果, 而忽视了实际功能。综合活动空间、儿童活动场地、林下休憩空间、无障碍设计等, 都是居住区必不可少的功能设计。

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的原则与实现

1. 主题鲜明

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居住区景观的特色, 这种特色也是居住区景观的内涵精神及外在特征。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居住区所在地的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及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等进行分析和发掘, 而不能依靠设计人员的主观臆断。其设计主题应与总体的景观布局和定位相匹配, 这样既能保证景观的自然属性, 又能满足当地居民的人文诉求。

2. 布局合理

景观的布局主要包括路网设计、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等多方面。

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 对于路网的设计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 可以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骨架, 目前实际工作中, 小区级、组团级路网往往由上位规划单位给出, 景观设计单位可做调整的余地不大, 但事实上, 景观设计工作应尽可能提前介入, 积极地参与到规划阶段的设计中。将居住区路网的布置结合景观因素, 形成既满足日常交通功能, 又能为区内提供良好景观品质的交通流线, 进而使区内景观形成统一、系统的整体, 而不是被交通路网分隔的个别单元。

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应结合居住区的规模进行设计, 形成适宜的主次空间体系, 满足不同人员的活动需求, 例如观赏、休闲、健身等不同绿地场所。同时应兼顾动静分区, 较为吵闹的球类运动场所或儿童活动场地不宜距离住宅南侧过近。

3. 体现人文关怀

作为小区景观除了必备的功能要符合大众的需要, 还应考虑到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内容。所以, 我们的景观设计也要充分地体现出来, 例如针对主要活动场地及其通道进行无障碍设计, 满足儿童老年活动场地服务半径的布置。除此之外, 应研究居住者的使用习惯, 有针对性地布置景观空间, 例如儿童活动场地应布置在日照充足, 远离车行道的区域, 周边需设置可供家长休憩的场所, 如果能就近满足老少两代人的健身活动则更具有实用性。

4. 营造充满文化气息、富于情趣化的意境

小区景观的作用就是在最大程度上让人们得到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放松和休闲。所以, 意境的营造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小品雕塑来增添小区景观的艺术氛围, 这种小品雕塑可以是写实的, 也可以是抽象的。其次是“灰空间”的利用。景观中的“灰空间”是指那些半封闭空间, 例如廊架、景亭等。“灰空间”可以丰富景观层次, 利用其外形使景观风格与建筑风格对话, 形成全区风格的延续, 更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庇护性场所。在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和设计运用灰空间, 可以丰富景观。另外, 景观意境的体现, 还与景观内的水体、山石、植物以及小品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 构建艺术造景时, 要将这些景物与景物之间形成协调搭配, 做到虚实结合, 造成水景景观、山林景观, 达到观赏效果。

5. 植物配置上注意层次性、协调性

在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 应注重其层次的搭配, 结合不同的空间形成不同的绿化效果, 例如片林、花镜、草地等, 或者利用乔、灌、草的不同层次, 形成丰富的组团绿化。在进行这种层次的搭配时, 应注意乔木与灌木的比例, 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比例 (南北方略有不同) , 另外要注意植物种类的丰富多彩。要掌握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的搭配, 丰富季相变化。在组合时还应考虑到林缘线、林际线的韵律节奏。

现代居住区地下车库的设计已成常态, 在车库顶板上进行绿化就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考虑到车库顶板绿化覆土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植物配置上要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 不宜选择深根植物和生长较快的种类, 应结合具体覆土厚度和荷载条件选择相应的植物品种。

6. 继承造园的经典手法

我国拥有悠久的造园历史文化, 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很多宝贵经验, 在今天仍具有非凡的实践价值。例如步移景异、借景、对景、障景、框景等不同的景观构成手法, 应用到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仍然能达到丰富的游览效果, 提升景观的品质。

三、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居住区的景观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生态景观的设计, 近年来, 人类在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生态化景观的设置。从生态角度讲, 景观设计应尽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使城市的生态负效应尽量得以补偿, 以人为本, 以生态为本, 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应通过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结合生态材料与生态技术的应用, 在住区中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而产出达到最大。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品位和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从对物质要求逐渐向心理和情感需求、生态环保的要求等方面转化。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以生态化景观为主, 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 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邱云翔.城市森林公园环境的生态系统的建立策略的探讨[J].才智, 2010 (01) .

[2]杨建欣.浅析成都东湖公园的景观铺地设计[J].广东园林, 2009 (01) .

[3]韦松林, 彭璐.城市公园绿地园路系统的构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7) .

[4]郭春梅.浅析园林景观铺地设计——以伊春河西公园为例[J].科技信息, 2010 (35) .

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 第2篇

2007/04/06 18:28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主题地产)开始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房地产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规划设计过程。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所以应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商、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规划设计原则。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

特色和历史语言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2、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使用现代材料。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

(6)DIY(DoIt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刍议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第3篇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生态

前言: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认识越来越深入,特别是绿色生态和可观赏性的城市发展思路已经得到确认,装饰城市是一种大势所趋,开发商对园林景观小区非常重视,而居民们也将居住品位外延到了整个住宅小区的生态感观。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

1、地貌与路径

地貌是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影响力的元素,它对植物、水体、铺地和建筑物等其他元素也有很大的影响。居住区地形地貌的特征可以形成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的个性。从地貌角度看,住宅区用地有平地、丘陵和山地之分,这些不同类别的居住区地形地貌影响住宅区路网的结构和路径的走向。

2、植被

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植被包各种乔木、灌本、藤本、花卉、草坪及其它地被植物。这些植物除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为提供休息、娱乐场所等作用外,给居民带来自然意识和生机,是营造居住区优美景观环境的重要手段。

3、硬质铺地

居住区道路路面、活动场地地面、人行道等铺砌的质感、图案、色彩均是居住区园林景观中引人注目的特征。不同的材料、质地、纹理、色彩造型等形式的地面铺装元素运用可以使小区空间更加丰富多彩。铺装景观不仅具有满足居民具体使用要求的物质功能,还具有一定的精神功能,即满足居民归属感、认同感等深层的文化和社会方面的要求。

4、设施小品

住宅小品设施分为三类:(1)功能性小品,如座椅、路灯、垃圾箱、电话亭、休息亭廊、儿童游戏设施、体育活动设施等;(2)装饰性小品,如雕塑、花架、花坛、假山等;(3)分隔空间的小品,如围墙、栏杆、入口标志等。

5、建筑风格

居住区建筑形象是否引人注目,是否具有独特的风格,既是居民认知环境、产生归属感的前提,也是居住区可识别性的直接因素。因此,建筑风格是居住区景观构成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二、居住区环境景观价值的重要因素

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由人、建筑、绿化、水体、道路、庭院、设施、小品等实体要素,和环境的历史、文脉、特色等精神文化要素两方面构成。“人”的要素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人”的要素,其他要素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景观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景观是否满足“人”的审美情趣;景观作为“人”参与其中活动的对象,它的价值体现在场所精神。

三、居住区园林规划具体设计

1、小区道路及园路的设计

居住小区道路必须主次分明,引导性强,便于车辆进出行驶和人们行走。道路不仅要在宽度上利于交通行径,还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多采用环行道或人车分流的形式。园路规划要在宽度和路面铺装上有别于小区道路,多采用线性自由流畅、迂回曲折的形式以分隔绿地空间,改变空间形状。通过园林植物配置,创造出不同的园林景观,给人移步换景,别致多样的视觉感受。同时,园路担负着连接建筑景点(亭、花架、廊等)、水体、小品、铺地等各个景点的任务。从休闲游览的角度而言,园路的安排应尽可能呈环状,以避免出现“死胡同”或走回头路。

2、景观设计

要达到化景物为情思,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要增添人文色彩,体现文化底韵,使小区居民达到放松心情、缓减紧张情绪,调节和减轻疲劳,从而陶冶情操,得到休闲和愉悦。园林建筑(如:亭、廊、榭、花架等)强调有法而无定式,采用回环曲折,层次错落,创造园林环境的无限变化,创造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园林小品要简远、疏朗、雅致,突出特色,使其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给人无限遐想。如不少城市居住小区常采用雕塑与园林环境相融合,周围布置相吻合的园林环境,能更加烘托主题,增加情趣,渲染气氛。

3、园林绿化设计

居住小区绿化应以乔灌木为主,辅以地被植物覆盖地面。种植方式上因地制宜,采取丛植、孤植或群植的种植方式,虚实相衬,贴近自然。植物配置注意落叶树与常绿树数量的搭配,尽量利用色叶、观花和观果植物,表现季相变化和层次感。如不同的建筑环境,配置不同的园林植物,选择一些姿态优美、枝干秀丽的树种,营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意境,使小区景观生动、活泼、优美、自然。在绿化规划中,种植的方式也要考虑到养护作业的方便与低成本,通过选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合理运用种植方式,创造人居和谐的环境景观。

4、水景

园林景观休闲空间中的水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水池喷泉、假山瀑布、人工湖。(1)水池喷泉是在人工水池或地面铺装的基础上,安装上喷头和水泵,营造出各种喷泉(含旱喷)效果。(2)假山瀑布是通过水泵引水到山上,使水从人工堆砌起来的富有美感的微缩山体上顺势流下而形成的园林景观的工程。假山瀑布通常与溪涧、工湖等联合运用。(3)人工湖是通过机械开挖而成型的人造湖泊,在园林景观中的人工湖主用是作为景观配置加以运用,因此要求人工湖面积大小要合理,形态要新颖,并有良好的防渗漏功能。

三种类型的水景多常于园林景观入口或中心、街头绿地、休闲广场等位置作为主要景观之一,无论营造环境,还是在功能上满足人们喜水亲水的心理,亦或是对城市而言的储水、防洪的作用,均可以说是集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于一体的、动静相结合的人工景观。由于与水景相关的产所是吸引人们游赏、嬉水、泛舟等活动的休闲空间,因此,水景的设计,应该考虑安全的基础上,考虑亲水休闲设施的布置、水畔植物的配置等等要素,以营造的雅致、怡人的休闲空间环境。

四、重视人性化设计

园林绿化设计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达到园林绿化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目的。一是园林小品与环境要协调发展。通过合理地设置园林小品,能起到点缀、烘托氛围、体现功能的作用。要合理设置健身器材、人工浅水池、儿童游玩设施等,满足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休闲娱乐的需求。园林绿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们能够与绿化环境更加的贴近,创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充分享受园林绿化所带来的生活乐趣和游玩情趣,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二是设计中要突出地方特色,提倡多元化多文化,不要盲目模仿他人的设计。地方的人文、地理、自然特色,是当地人生活中所依赖、熟悉的环境,是环境协调、和谐的要求,也是住宅开发中追求产品差异性的必然需要。

五、以生态建设为重,结合该地区的文化内涵

生态绿地建设是居民小区中园林景观建设的重点,生态绿地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遮阳、隔离和吸收城市噪音、防风降尘、提供健康的活动空间、美化居住的环境并为居民带来愉悦的心情。在运用生态因素时,应多运用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绿色植物。楼盘作为一个展现的整体,应突出当地的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历史和人民对文化的需求,做出为人民认可的品牌内涵。其中,建筑小品不应影响生态因素的发挥,要融入生态元素中。

六、结语

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 第4篇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 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 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 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 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 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 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 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 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 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20世纪90年代以前, “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 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20世纪90年代以后, 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 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提倡简洁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 不仅为人所赏, 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 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规划设计过程。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 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 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 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 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 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 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 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所以应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 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 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 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 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 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商、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规划设计原则。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 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 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 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 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 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 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 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 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 都是通用的。同时, 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2体现地方特征。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 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 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居住区景观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 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使用现代材料。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 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 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a.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b.复合材料的使用;c.特殊材料的使用, 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d.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e.重视色彩的表现。当然, 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 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 因此, 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 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居住区景观规划 第5篇

个最适合邻里交往的场所,所以设计者在进行景观设计中努力创造交往空间,以解决人们孤独现象的产生,对创造和谐社会、营建和谐社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居住区交往空间单一,居民不能很好地进行交流许多居住区在对交往空间的设计上,相对单调,特别是对邻里空间的设计上更是简单划一:清一色的植物种植,行道树加直线道路,没有园林小品,没有适宜的地方供人们谈天拉家常,孩子也没有能就近玩耍的场所,或者是游乐设施单调,不能很好地引起儿童的游玩兴趣。2J。或者是儿童活动空间与老人活动空间没有很好地结合,致使带儿童玩耍的老人无活动空间。许多人只能到更远的小区中心活动场地进行户外活动。传统生活中邻里间鸡鸣犬吠相闻、和邻睦友相伴的浓浓生活气息已在我们现在到处充满着高科技的社区中荡然无存。人是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主人,而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归属是通过相互间的交往实现的,邻里交往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创建丰富的交往空间,努力创造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是消除人们孤独的重要保证。2居住区交往空间的设计在现代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为了营造丰富的景观环境,创造和谐的社区氛围,充分挖掘环境素材,营造各类空间环境,以提高居住区空间环境的使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环境的交往作用。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居住区交往空间的类型非常多,根据其使用性质主要有公共活动空间、运动休闲空间、宅间交收稿F1期:2008—10—18修同日期:2008—11一18第一作者简介:孙丽娟(1973一).女,讲师,从事园林规划设计与教学工作。E-mail:sb—xy@163.com俅业科技开童2009年第23卷第1期125 万方数据风曩圆触流空间、景观观赏空间等。其设计形式及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如下。2.1有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本文中所提到的公共活动空间,主要是针对整个居住区而设置的活动空间类型,这种空间一般在居住区的主要部位,方便整个小区的居民出入,因此人流量也最大。这一空间一般要体现居住区的特色,同时为了能起到加强交流的作用,可以设置有特色的聚会活动广场、游泳池等,另外从景观效果上也要体现自己的特色。

公共活动空间的创设有利于丰富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满足居民的交往需求。2.2实用多样的宅间交流空间的设计在居住区环境中,邻里活动场地是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是居民最方便到达的活动区域,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最多口】。应当适当地配备锻炼用的器械,丰富户外活动的类型,延长户外逗留的时间。场地的活动要注意功能的多样性,满足各种活动的需求:散步、锻炼、下棋等等,使有限的邻里空间发挥出无限的魅力。绿化设计上,要注重实用性和观赏性相结合,在邻里空间中的绿地不仅是视觉景观环境的美化,也是居民能进入休闲和活动的场所,要避免空旷、大而无用的草坪式绿化,也要减少“只可看,不可玩”的图面绿地。树

种的配置,除了满足景观效果外,也要有一定的实用性,比如可以利用植物来改善局部小气候,或者用来作为邻里中的标志物,增强空间的可识别性。2.3完善的相关配套设施与运动空间的营造户外的配套设施包括座椅、灯具、垃圾箱、报栏等,它们的设计对于邻里的交往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不可小视。(1)座椅是促进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最需要的基本服务设施,其设计在满足一定数量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外,亦要注意其放置的位置要能方便人们休息、促进交流的要求。爱得华?T?霍尔(EdwardTHall)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列举了一系列有关座椅安排和交谈可能性的调查研究。如果座椅背靠背布置,或者座椅之间有很大空间,就会有碍于交谈甚至不可能进行,相反,让座椅紧紧围绕桌子布局,就会有助于开始攀谈一1。所以,其放置应有更多的灵活性,常与植物、水体、小品相结合,方便人们之间交流的发生。可采取基本形式即椅子、凳子与辅助形式如高度适宜的台阶、花台、矮墙等相结合的方式,使人们的休息与交往寓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2)照明灯光的设计是创造良好夜间交往环境的重要条件,其光源强度既要满足正常的视觉要求,不能因光线太暗或太强妨碍居民的活动,另外灯具的选择和放置要合理,地灯和夜间植物、建筑景观照明要采取遮挡措施,避免对居民休息的干扰”j。(3)垃圾箱、报栏等辅助设施,看似不重要,在实际的使用中也要注意其放置的合理性,否则会影响甚至妨碍人们交往行为的发生。(4)运动空间的营造也非常重要,小区内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设置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使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进行交往交流。2.4丰富的观赏空间的营造居民的交往行为与人们在户外的停留时间成正比,通过性的出入行为,虽然参与人数多,但其中派生的交往却很低。延长居民的户外逗留时间才能有效提高交往的频率。改善单调乏味的道路,提高空间的观赏性和趣味性,是增加居民交往行为的有效手段。(1)增加人们行走的兴趣,使人们在走行过程中能有景可看、可感,让单调的行走行为变得悠闲、丰富。应尽量避免直而无趣的道路设计,多采用曲线弯折的路线,用不同材质、色彩的拼花铺地,提高其观赏性和趣味性,最好能达到中国传统园林的“移步换景”的艺术效果∞J。(2)邻里空间的道路常是邻居们寒喧、聊天的日常活动场所,故其设计不应该是单纯的线形,而应做到“道路一节点一小广场”相结合的模式,丰富其空间形态∞]。可在路边设计适当的缓冲区域,放置坐椅和花台,并将道路与活动的小广场有机结合,促使人们交往行为的发生。2.5丰富多彩的儿童活动空间的营造儿童是居住区室外空间使用最高的活动者之一,儿童活动空间的营造应当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活动需求,此外还要满足儿童的好奇心,以增强儿童活动空间的使用率。此外还要考虑到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还能126秣土竹杖开式2009年第23卷第1期 万方数据风曩园越带动家长的交往交流"],特别是在设计低幼儿童活动区域的时候,同时考虑设计家长交流设施的设置,有时候最简单的座凳座椅也能满足家长的交流。综上所述,重视城市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的设计,积极推动居民适度交往行为的发生,不仅有助于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整个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作者在淮安中天花园景观设计中,力图设计出使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够充分舒展身心,邻里交流更加融洽的空间;达到使整个小区掩映在绿树环抱之中,在林荫掩映之下;达到建筑大师黑JfI纪张畅想的生态的、环保的、方便交流的理想住宅条件¨J。3中天花园交往空

间设计3.1项目概况中天花园位于江苏淮安市市区内,地处淮安市教委旁繁华地段,基地规整,交通便利,周围环境优美,是较理想的居住区开发用地。规划总人口5000人。项目用地21.4hm2,周围建筑形式新旧兼容,中天花园小区是具现代风格的高层、小高层高尚居住区。3.2交往空间创建本小区景观设计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增强居民交流、交往为主要出发点,注重交流空间的营造,从而降低居民的孤独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和谐的居住氛围。在景观设计中注重小区环境的和谐统一,从步道系统的规划、广场的设计、园林小品的设计都力图与建筑设计相呼应和融合,使之成为中天花园所特有的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部分又是人们进行交往交流的重要场所。本小区景观也主要通过公共活动空间、宅间交流和休息空间、运动健身空间的有机组织和融合来实现,并且形成完备的景观序列(图1)。林j|秆技开文2009年第23卷第1期图1交往空间分布图127 万方数据风_园柚3.2.1公共活动空间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以小区东西向两主人口为起点展开,设计有圆形旱喷广场,增强了出入13的气势,同时与对景的小区会所前的跌水景观遥相呼应,景观效果非常好。另外在高于地面的车库顶,充分利用地形,综合设计公共活动空间.以园林建筑和广场为主,扩大了公共活动空间,有利于满足小区内居民的公共活动需求和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需求(图2)。同时考虑休闲空间和观赏空间的兼顾,考虑以人为本的目标,因此半私密的交流空间尽量安排在宅间,满足人们的交流,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交往需求。3.3.2运动休闲空间篮球练习场、塑胶跑道、网球场和儿童活动场地成为小区独特的运动、健身“风景线”。因此位置的选择既要考虑到景观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使用的便利和减少干

扰。运动休闲空间的设置同时又是满足小区内居民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需求的又一种交流空间形式(图3)。3.3.3宅间交流空间主要根据住宅间距的大小、入户道路(包括接人底层架空车库的路面)等条件进行组织。原则上以绿化为主,灵活布置步道、节点小品等活动设施,有利于小范围内居民的休闲、交往需求。面积较大的草坪多采用地面起伏的方式,配合乔木和灌木的丛植,丰富空间感受。住宅边缘栽植花灌木,利用八角金盘、金边六月雪、鸢尾、小茶梅等配置密植,形成自然变化的曲线,突出林缘变化,并对散水、排水沟、窖井盖等起到遮挡的作用(图4)。中天花园充分体现人性化生态社区的特点,贯穿、融合的宅间绿化体现出区域“绿岛”的功能,休闲、交流场所体现出环境幽雅的“雅居”。3.3.4景观观赏空间景观观赏空间贯穿整个小区,通过微地形处理、园林建筑小品的灵活布置、宅间小径的曲径通幽,园林植物的巧妙搭配,整个小区环境体现出步移景异的园林意境(图5),使人们在优雅的环境中能够交流、交往。3.3.5绿化设计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合理的植物配置,使小区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首先小区基调乔木为香樟,它可以形成浓密的树荫,为人们提供交流的绿茵场所。同时考虑四季景观植物的搭配,充分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形成宜人的环境,有利于人们的交流与交往。儿童活动区考虑儿童的好奇心理及128图2公共活动空间效果图图3运动休闲空间效果图图4宅间交流空间效果图

图5景观观赏空间立面图*土.}技开友2009年第23卷第l期 万方数据风一园柚活动特点,选择安全及艳丽的植物进行配置,如白玉兰、El本樱花、花石榴、桂花等有利于儿童的活动和满足儿童的好奇心。3结语淮安中天花园的景观设计充分体现了当今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以生态设计为原理,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目标,以宜居为主要目标,加强居住者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为良好的愿望。小区投入使用以来,得到了住户的肯定,实现了设计者的设计初衷。参考文献[I]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赵庆华.浅谈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J].山西建筑,2002(6):12—13.[3]魏士宝,胡维平.居住区交往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研

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4):17—19[4]郭方慧.居民的户外行为与邻里交往环境[D].郑州:郑州工学院,1996(6):21-28.[5]张程.浅析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的要点[J].山西建筑,2006(9):2l-22[6]孙洪波.居住区生态绿化景观设计与评价[J].住宅科技,2003(12):18-22.[7]孟聪龄,沈涛.浅谈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应用[J].山西建筑,2007(2):ll—13.(责任编辑吴祝华)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徐新洲1,芦建国h,刘国华2(1.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植物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也是景观视觉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植物景观的设计是城市湿地系统景观设计的重要一环。以南京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和总结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模式与方法,探索生态、文化、景观等理念的现实显现。坚持以生态设计思想为根本。结合人文内涵设计、历史文脉及意境设计等方法,营建具有地域性、乡土性、人文性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生态;湿地公园1基地现状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位于南京市城北的长江之滨,江岸线全长近6km。江边崖陡壁立,两桥卧虹横飞,集山、水、林、洞于一体,是南京主城内观江、亲水、登临胜地,是最能体现南京滨江城市特色的窗口地区。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规划面积98hm2,地跨下关、栖霞两个行政区,沿江地带宽约50一278n'l的狭长区域。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区别于周边其他地区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山林地貌和沿江湿地滩涂地貌。规划区内河滩广阔,沟塘密布,水生植物种类繁多、河塘生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特点明显。2规划定位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规划是以建设和恢复南京城市沿江生态湿地为目标,因地制宜,合理定位,营造“幽、野、秀”的城市湿地景观,有选择地开发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将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建设成为融亲水观江、名胜游览、湿地保护、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城市滨江型湿地公园。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公园规划结合区域外部条件,构建稳定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注重与外部生态系统的有机联系;中心保护、外围发展,山体、陆地、水岸和池塘湿地有机相连,强化山水相依的自然地形结构骨架;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逐步丰富物种多样性,营造乡野气息浓厚的原生自然景观;保护水系自然布局体系,展现幕燕滨江风貌区沿江湿地原生地貌特征。3植物景观设计构思植物是滨江湿地保持生态性的根本„,幕燕滨江风貌区湿地由于长期的破坏和疏于管理,植物生态系统收稿日期:2008—10—10:修回日期:2008—11—15第一作者简介:徐新洲(1982一),硕士.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应用与植物造景。通讯作者:芦建国,男,副教授。艨土斜杖开t2009年第23卷第1期129 万方数据作者:孙丽娟,曹绪峰,孟厦,李玉萍

作者单位:孙丽娟,李玉萍(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南京,210038),曹绪峰(南京万荣园林实业有限公

司),孟厦(南京行天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刊名:

林业科技开发

英文刊名:CHINA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23(1)

被引用次数:1次1.扬·盖尔.何人可 交往与空间 1992

2.赵庆华 浅谈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2(06)3.魏士宝.胡维平居住区交往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期刊论文]-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04)4.郭方慧 居民的户外行为与邻里交往环境[学位论文] 19965.张程 浅析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的要点[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6(09)6.孙洪波 居住区生态绿化景观设计与评价[期刊论文]-住宅科技 2003(12)7.孟聪龄.沈涛 浅谈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应用[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7(02)1.李志荣 略论高层住宅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以深圳市为例[期刊论文]-科技

居住区景观规划 第6篇

關键词:居住区、景观、水景观、设计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标准也随之提高。尤其是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发生改变,不仅仅只满足于“居者有其屋”的居住水平,对住宅的环境、艺术氛围等都有了相对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也不单单停留在室内,对住宅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重视。如何营造健康、舒适、环境优美的居住环境,是景观设计面临的艰巨任务。那么,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水景观的设计又是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人类对水有着天生的亲和感,尤其是郑州地处北方,相对缺水,对水的渴望就更加强烈。因此,水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居住区水景观的分析,结合郑州市居住区水景观现状,阐明居住区水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运用景观美学、环境心理学等理论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探讨如何营造满足大众审美心理的视觉景观形象,满足大众行为心理规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居住区景观环境为一体的居住区特色水景,结合郑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营造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原则。

水的自然形态、声音等为水景观的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等不同的因素,水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形态。因此,水景观的设计具有如下特性:

第一、观赏性。顾名思义,水景观要给人以美的享受。以我国古典园林为例,无论是水面的动与静,都与周围的建筑、植物甚至的花鸟鱼虫呼应的恰到好处,使平静得水面产生动态的景观;使动态的水面给人宁静、安逸的感觉,加上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园方式,使观者身处其中,产生无限遐想。

第二、象征性。公元前104年,汉武帝的建章宫太液池就有象征神山的“一池三山”景观,这种造景手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国园林理水的一种模式,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皇家园林中,仍可见到的,如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都是如此。

这种象征手法,多是反映出民间传说,抒发爱国情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是现今营造水景观的出发点之一。

第三、哲理性。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方式,对水景观的营造方式都蕴含着深刻的人文思想和哲学理念。其中影响最深的就是儒家思想。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兴起的山水园林就印证了这一点。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认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应像水一样,滋润万物。孔子也有“仁山智水”的说法。

古人对水的理解都反映在园林中对水景观的营造上。无论动态或静态的水,都能赋予文人雅士以思考,可以说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理水思维的习性与特色。

第四、文化性。曲水流觞,原是一种宴饮风俗,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避世”的处世哲学将曲水流觞演变成为一种理水方式,形成今天看到的山水园林。

第五、实用性。任何一件事物,只是拥有美的视觉享受,是无法存在发展很长时间。水景观作为一件能带给观者无限美感的事物,同样拥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古典园林中,水景观就具有降温、游戏、报时等实用功能。

综上列举的中国古典园林对水景观的营造设计的特点与手法,都反映出古人对水的深入理解并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地理、审美等因素融入其中,创造出富有想象力、感染力的内涵丰富的水景观形象,这一点对于现代水景观的营造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郑州市居住区水景观设计的原则:

第一、尺度性原则

郑州地处中原,属于相对缺水的北方地区,在居住区水景观设计环节,如果只注重水景的景观效果.注重水景的亲水性,无限制的扩大水景观的水体面积,就会像目前己建成的某些居住区那样,不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只有在关注水景观的景观效果的同时,注重水景观的生态性、经济性、地域性,注重水景观与人的亲密关系.把握水景观合适的尺度,把水景设计纳入整个居住区生态环境,才能设计出具有生命力的水景来。

对于郑州市居住区水景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面积大小的问题,设计者一定要站在整个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居住区入住后运行成本如何的问题,最后思考水景观到底应是多大的尺度。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把水景观作为居住区绿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尺度的问题尤为重要。只有比例适合、协调,才能使景观、建筑以及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达到水景观的设计目的。明计成的《园冶》中所说的“精在体宜”,要说明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第二、整体性原则

任何一种设计都必须要从整体出发,由大入手,这样设计才能满足多方面的整体因素。居住区的水景观设计更是如此。

水景观设计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相对来说,水景观具有相对独立的设计过程,但同时它又属于整个居住区景观系统的一部分,因此一个优秀的成功的水景观作品必须要根据其所处的环境、建筑特色、密度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去周围的环境相统一。

水景观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水的形态上分就有流水、落水、静水、喷水等。设计时根据所在的地点进行权衡。如位于居住区入口处或人流量较大的中心区域等,可采用动态的水面,已达到其向心性的作用;如位于住宅相对密集的区域,就应作为小的景观组团点缀,面积不应过大,以静态水为主,避免水流声的噪音污染。

因此在设计中,首先要研究环境的要素,接下来确定水景的形式、形态、平面及尺度等,实现与环境、建筑相协调,构成主景、辅景、近景、远景的丰富变化。这样,才可能做出一个好的水景设计。

如郑州市的阿卡迪亚居住小区,整个小区面积不大,但其水景观设计尤为引人注意。入口处大大面积水域,由石材的驳岸、阶梯状的亲水平台围合而成,既有趣味性,又便于维护。而散落在各个住宅中间的小的景观组团形式也各不相同,从材质到颜色都与建筑相一致,在周围绿化的掩映下,既有视觉层次感的变化,又起到湿润空气的作用。

第三、地方性原则。顾名思义,地方性原则强调的是水景观设计要顺应自然地理条件,要合理的利用有效的自然资源。

综上所述,在景观生态学中一直强调生态斑块的合理分布,这是一种无序的自然美,只要在设计中尊重它,在原有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改造,就能创造出充满生态之美的景观。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1960

2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5

3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3

4焦志鹏,郑州居住区水景景观设计初探[D],天津大学,2008

居住区景观规划 第7篇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居住区景观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点、线、面”结合的单纯绿化景观, 仅仅以绿为主。很多人认为, 住区景观就是对已有空间的点缀美化, 不考虑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建筑工程完成之后, 才让景观设计师“随便种种树、栽栽花”, 这其实都是缺乏整体景观概念的行为。美好的景观是和谐的景观, 一种完整的景观, 任何将环境割裂成部分来设计的思想都是谬误的。

当下中国的居住区需要什么样的景观?这是每一个设计师所应该思索的问题。海德格尔把诗的本质理解为人在大地上的栖居, 栖居的本质也就是做诗的本质, “做诗首先把人带上大地, 使人归属于大地”。因此, 基于现象学派的观点, 栖居的过程是认同于脚下的土地, 归属于大地, 并在天地中定位的过程, 栖居使人成为人, 使大地成为大地, 栖居使人的生活具有意义, 这样的栖居本身具有诗意。然而, 我们并没有得到本质上应该是“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而是“非诗意的”占用住宅而已, 只因为我们本质上并没有回到大地。新时代终究会迎来新的、充满亲和力的寻常景观。我们呼唤居住区平民化的寻常景观, 就是回到平常:尊重平常的人和平常的事, 平常中国人的生活, 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2 平民化的寻常景观———案例

樱花园小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樱花广场东部, 韦郭路以北, 樱花北路以南, 文苑北路以东, 同辉路以西, 东邻岔道口村。小区占地11.79hm2, 容积率2.88, 绿地率38%, 其中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1.80hm2。

2.1 设计原则

2.1.1 生态性的原则。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 具有生态性的居住景观能够唤起人们美好的情感寄托, 人与大自然才能共生共栖。规划引入北方寻常绿化景观, 栽植乡土植物, 寻常而有诗意。

2.1.2 协调性的原则。

简洁明快的设计手法, 强调与周围环境及建筑风格的协调一致, 和线状樱花广场景观资源融为一体。

2.1.3 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 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人需要交流, 害怕孤独;需要运动, 需要坐下休息;需要庇护和荫凉, 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人需要领地, 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人需要安全, 同时人需要挑战;爱走平坦的道路, 有时却爱涉水、踏汀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 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 因此, 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以人为本,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本, 为业主提供一个休息、交流及休憩的空间。

2.2 规划构思

2.2.1 樱花广场景观的呼应与渗透。

由于小区与樱花广场仅有一路之隔, 而樱花广场主题突出, 景观小品丰富, 所以, 这是樱花园小区的景观依托, 同时也使营造寻常景观成为可能。

2.2.2 和谐家园。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 人们都渴望有一个绿树成荫、花木烂漫, 富有亲和力的寻常居住区景观, 给身心以充分的回归。所以, 本次景观规划排斥封建士大夫的古典园林语言, 更拒绝古典西方的巴洛克景观, 只追求寻常景观, 营造和谐家园,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营造不同的交流、休憩、健身空间, 体现场所精神, 为人们寻回昔日的市井文化。

主入口景观轴线是樱花广场景观的延伸与渗透, 通过铺装广场形成入口开敞空间, 以入口标识为对景, 常绿乔木为背景。主入口区以涌泉水景与樱花广场相互呼应, 并将樱花广场景观引入小区。主入口景观区是我们这次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 它给人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集散广场满足人们休憩、交流的需求;涌泉的清流、高大的乔木形成丰富的入口景观。亲子乐园以景墙、景石为对景, 同时为游戏的儿童构建半私密的活动空间。中心的沙坑、周围的儿童游乐器械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很好的户外活动场所。小区中心绿地也是本次景观设计的重点。设计以装饰花架为视觉焦点, 设树池座凳、铺装广场努力构建人气最旺的公共空间, 同时也是小区文化活动的场所。较大面积的铺装为人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及加强邻里关系的空间。树池座凳让老人和儿童充分享受北方冬日的暖阳。

2.3 绿化规划

以乡土树种为主, 采用乔木、灌木结合的绿化设计手法, 构建小区绿地系统。挺拔的杨树、当地随处可见的国槐、垂柳及樱花是小区的骨架树种。当地寻常的花灌木如黄刺玫、榆叶梅、丁香、迎春、连翘告诉人们季节更替, 季相变化丰富。

3 结语

这是一个告别“欧陆风情”的时代;这是一个抛弃封建士大夫景观的时代, 樱花园挺拔的杨树、旖旎的垂柳、优美的樱花, 庭院里的木凳、秋千、沙坑为我们寻回寻常的景观, 那里潜藏着无穷的诗意, 它将使人重新获得寻常的、诗意的栖居。

摘要:以樱花园小区景观规划为例, 详细地论述了具体设计手法和景观特色, 以期探索出居民真正需要的住区景观。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平民化景观,寻常景观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对居住区景观规划和设计的探讨 第8篇

人生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区里度过的, 因此居住区景观的优与劣对居民的影响是直接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由于市场需求的骤增;而我国景观设计专业教育还处于探索的阶段, 所以大量非专业以及专业素质不高的设计人员加入到了这一行业里。另外一些政府部门为展示政绩, 再加上一些想靠景观来炒作楼盘的浮躁开发商盲目的以求新、求快、求异的心态来左右设计者的构思, 致使小区景观设计一度出现诸多的弊端, 走向极端化。

1 景观总体规划

凡有益于居住区的整体, 也必有益于小区内部的全体人民, 景观越是统一完整, 观察者的体验就越是深刻。景观设计师的任务是:能够把握全局, 创造可持续的, 为人们生活的和公正的景观--让人感悟阳光、风、水、土地和动植物的美。在北京、上海等设计行业相对成熟的城市, 景观设计师已加入前期规划的各项工作, 其经验值的我们学习和借鉴。

1.1 概念规划。

每一个居住小区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和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定位。这是前期的规划工作中, 开发部门长时间讨论策划的智慧结晶。什么样的价值观, 道德观以及审美观, 便有什么样的城市景观[1]。所以, 景观设计师哲学取向不应是征服自然, 模仿自然, 而是产生一种归属, 满足身体的, 思想的和精神的需要。

1.2 场地规划。

每一块场地, 都有一种理想的用途;每一种用途, 都有一块理想的场地。最好的场地规划是:以最小的总成本和阻力, 取得最大的长期效益。理想的状态是“形式追随功能”。艺术不应与设计相混淆, 使科学和工程被一些空泛的概念所掩盖, 影响实质性问题的解决[2]。1.2.1场地体验。测绘图纸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固然重要, 但是必须通过至少一次, 最好多次反复的现场调查来补充。只有通过实地观察, 我们才能把握场地的感觉, 把握场地与周围区域的关系, 从而全面地领会场地现状, 获得一种对场地的理解。1.2.2场地分析。自然地形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最适形态, 他们是长期与大自然磨合的结果。所以, 维护居住小区原有的山水格局和大地肌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是场地设计的关键。1.3分区和空间规划。景观设计所涉及的不是区域, 而是空间。平面分区是二维的, 而空间设计则属于三维构思。1.3.1分区与景观布置。凡是在时间中开展一切艺术, 都有开始到终结的全部过程。在这过程中要有曲折变化, 要有高潮。否则平淡无奇, 相对景观设计, 这个过程就是景观序列的展开。对景观的观赏, 是一种身临其境和动态连续的审美活动。1.3.2空间规划设计。所有的外部空间, 无论是限定的还是自由的, 都是由三个空间要素构成的———底面、顶面、和垂直分隔面。可以将空间尺度做无限多的形式, 但永远也不该是随意的。

2 景观设计要素分析

在居住区中, 一块岩石、一棵绿树, 甚至单独的一株盆花, 都代表着全部自然。成功的景观设计是使所有的元素——土地与水体、构筑物、流动的道路、各类植物景观——都处于和谐的关系之中。景观设计要素是多元的, 关键有以下几类。

2.1 景观建筑。

景观建筑是居住小区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景观建筑曾经在中国园林造景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其广泛的使用性能, 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所以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 它还是立面景观的主导要素和视觉的焦点。

居住区景观建筑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居民游览观赏的要求, 起着控制和点缀风景的作用, 也是小区休憩, 活动的中心庇护所。现在常用的景观建筑, 一般由亭、廊、榭、舫等基本单元组合而成。但景观建筑的功能复杂, 采用新结构新材料。再加上施工技术的进步, 从内容到形式, 真所谓变化无穷, 已今非昔比。

2.2 道路广场的铺装设计。

在地面铺装设计中充分考虑社区的统一性, 在统一中求变化, 打造动人的地面景观, 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2.3 植物景观。

居住小区绿化在城市中分布最广, 最接近居民, 最为居民所经常使用。使人们在工作之余, 生活、休憩在花繁叶茂, 优美舒适的环境中。固此, 植物的自然美、生态美, 成为居住区景观的绿色主调。2.3.1树种的选择。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有明显的地方性, 各个地区因为所处的气候带不同, 植物景观设计的差异性大。例如, 青岛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所以对于植物的选择必然有其特殊的地方。2.3.2植物的配置方法:a.规则式配置:强调排列整齐、对称, 有一定株行距。给人以雄伟、庄严和肃穆的感觉。b.自然式配置:强调变化, 将同种和不同中的树木进行孤植、从植和群植, 具有活泼愉快的自然风趣。c.混合式配置:多种方式的结合。2.3.3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现代的居住小区都是“地上一个点, 地下一大片”。大树移植成风所以我们应该有前瞻性的物质准备, 作为城市未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战略, 应尽快在周边地区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否则, 未来的景观建设工程会付出高昂的成本。

2.4 水体景观。

水是自然景观中的绮丽角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水面的粼粼波光可以引发发现般的激动和快乐。这种感觉可以说是一种狂喜的呼喊或是无声的精神激荡, 不仅是景色, 水声也会激起愉悦的感觉。2.4.1驳岸设计。水际有广泛的吸引力。陆地和水体的交接线代表了一种特殊的设计语言, 景观水体要求有稳定的、美观的水岸。驳岸的设计应注意何时平淡, 何时精彩。须将实用、经济、美观统筹考虑, 力求成景而不是煞风景。2.4.2水的亲近。人们向往水, 希望悠闲地沿着河流或湖泊漫步, 在水边休息以享受其声其景, 或穿越河流到达彼岸, 这是一种本能的倾向。安排一些运动路线以提供一系列的景观, 提供对水系的视觉探索的机会。

2.5 景观设施和小品。

景观设施和小品, 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它虽不像景观建筑那样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却因其体量小巧, 造型新颖、精美多彩, 在造景中若能匠心独运, 则有点睛之笔。2.5.1功能类景观设施。各类灯具、座凳、卫生设施以及标识、指引及服务设施。强调其功能特性, 合理性。2.5.2观赏类小品。雕塑、景石等。重在强化主题, 起点缀作用。

优秀的景观设施和小品, 不仅要有精美的外观形式, 还要有深刻的内涵, 要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和情趣, 才能成为耐人寻味的作品。

3 景观的后续设计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设计图纸得到实施时, 并没有完全结束, 设计师在图纸层面很难对使用行为有准确而周全的判断。居民的使用过程才是对景观设计的最终检验。景观是动态的, 培育一个成熟的景观需要时间的考验。

3.1 设计的流程。

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投宿到开发商———开发商咨询设计师提出解决办法———实施改造——居民满意。

3.2 后续设计的原则。

3.2.1经济实用原则:改造施工的资金是非常有限的, 要求设计是实实在在的考虑, 不球花哨, 更不能大刀阔斧的改造。3.2.2延续性原则:既然是后续, 那必然要承前, 做到风格上的延续, 材料的统一, 而不是强调个性, 突出自己。

3.3 景观设计师的反思:

公众参加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后期服务往往有人力资源之争。

结束语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未来景观设计的重点部分。我们设计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 我们设计的是体验。一种身临其境和动态连续的体验。可以将景观设计做无限多的形式, 但不是随意的。我们的方向是让居民能够享受自然, 并且获得彼此真实的交流。

参考文献

[1]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 2002, 18:11-12.[1]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 2002, 18:11-12.

[2]陈巍.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8, 12:103-104.[2]陈巍.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8, 12:103-104.

[3]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59-63.[3]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59-63.

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第9篇

1 现阶段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1.1 现状

景观作为表现周围环境的艺术形式, 可反映出一个地区和国家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发展状况。这绝不仅仅是效仿其他国家或地区那么简单的, 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现状, 受到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对开开放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很多景观出现了西化的现象。在景观的设计上过于形式化, 单纯的追求形似和表面的模仿, 盲目的追求视觉冲击力和视觉新鲜感, 导致在规划和设计景观时没有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也导致在景观设计时, 不能将国家的国情和现状融入到设计之中, 在居住区的户外活动区间内会显得不协调, 导致整体的可观性较差。

1.2 发展方向

景观作为一个展现设计艺术、应用功能以及社会形态的综合体, 能够将人们环境气候、所处场地条件以及群众生活方式等方面展现出来。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来看, 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 隔代抚养是社会上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 在规划和设计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时, 要掌握这两大活动人群的生活方式、活动特点以及爱好趋向等, 并将这些融入到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景观规划中。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要保障老年人与儿童户外活动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让居住区的居民有更多的亲近大自然, 了解大自然的机会;通过怡人的景观提高居民户外活动的参与度;在设计中应兼顾儿童游戏和老年人休息, 使儿童和老年人的娱乐互不干预, 但又能相互照应。

2 可满足老年人与儿童户外活动的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2.1 兼顾小气候和安全半径的户外活动场所

(1) 小气候 (自然因素) 。良好的植被环境是保障老年人与儿童进行户外活动的基础, 也是顺利开展活动的保障。尤其是在空气质量欠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今天, 优质的小气候和清洁干净的空气成为人们最奢望的物质。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来说, 这两类人群的身体素质较差, 机体免疫力较差, 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 清新的空气与其健康息息相关。此外, 户外活动场所在选址时应选择光照条件好的区域, 终年不见阳光的区域对老年人的身体和儿童的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户外活动则会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2) 安全半径 (社会因素) 。安全半径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考虑到老年人与儿童在某些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方面相对其他年龄群体来说更具有一致性, 这种关系就像出行半径一样。从安全的角度出发, 老年人和儿童进行活动的区域不应距离居住区过远。因此, 在户外环境选址上要遵循就近原则, 在居住区附近或居住区内设立户外活动场所, 并在活动场所内增加相关的娱乐设施, 供老年人与儿童休闲和娱乐。

2.2 兼顾老年人与儿童活动特点的空间布局

要想设计和规划一处户外活动场所同时供老年人与儿童娱乐, 就要兼顾老年人好静, 儿童好动的特点。对于老年人来说, 具有不确定和随机性的户外活动场所不适宜老年人休憩, 而相对来说私密、舒适的场所更适合老年人休憩。对儿童来说, 过于秩序化、要求繁杂的场所不利于儿童释放其天性, 而不确定的, 灵活的空间更适宜儿童释放天性, 进行娱乐。因此, 户外活动空间要安静而不密闭, 灵活却不嘈杂, 多种形式交替, 以满足老年人与儿童的活动特点。与此同时, 还要处理好各种空间类型之间的协调, 使老年人与儿童在同一有限的空间内得到无限的生活乐趣。

2.3 营造活动氛围

恰到好处的公共设施可增加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频率, 延长人们在活动场所驻足的时间, 这就为户外活动场所增加了人气, 从而营造出了舒适、快乐的氛围。但受到客体的限制, 需要以客体的主观需求和特点进行景观设计和规划, 这样设计出来的景观一定是有别于其他居住区的。为儿童设置活动设施可采用沙地、浅水池以及一些游乐设施等公共设施, 这样的游乐设施可激发儿童的娱乐兴趣, 同时能够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儿童未来的发展起到较为重要的显著作用。此外, 还可利用台阶及小坡地等地形条件增加户外活动的趣味性, 再加上鹅卵石、树桩等天然游乐工具, 增加了娱乐环境的趣味性, 开发了儿童的天性。以老年人为设施设置对象, 可设置交流座椅, 供老年人休憩。交流座椅要设置在相对较为安静的区域, 老年人可以在休憩区下棋、打牌, 极大的丰富了退休老人和居家老人的业余生活。与此同时, 在为老年人设置座椅时, 要充分考虑座椅的材质与季节的适应性。木质座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质, 可作为首选材质, 在座椅的设计上一定要设计背靠的座椅。在老年人休息区应种植阔叶落叶树, 这种树种在夏天可遮挡强烈的太阳光照射, 在冬季可收集阳光进行取暖。这样的景观设置可营造出温馨、祥和的独到氛围和意境。

2.4 具有多种作用的植物配置

在景观的植物配置上, 要种植一些具有良好的遮阴效果可提供更加开阔的活动场地的植被和确立空间的阔叶落叶乔木。还要注重植被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在选种上, 要选择树姿奇特、色彩丰富的植被, 这样的植被不仅可提高景观区的整体美观, 还可以提高景观的观赏品味。但在选择植被时, 要尽量避免选择有污染的、易飞扬的树种, 这样的树种会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呼吸道疾病或出现皮肤过敏等症状, 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不良效果。

2.5 保障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安全和清洁

老年人和儿童的人身安全是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首先, 对活动空间进行规划, 活动空间内要禁止机动车辆的进入, 并对非机动车辆在活动空间的肆意穿梭进行管理。其次, 要设置严格的区域划分, 保障儿童区域的安全性, 同时也要保障老年人休憩区域安静不受打扰。同时, 在设计的过程中, 要尽量避免将活动区设在人员密集的区域内, 避免人流量大出现意外和伤害等事件的发生。最后, 在景观设计时, 景观材料要尽量选择无毒无公害的、不易燃的天然材料。儿童的游戏区道路要注意采用柔软和防滑的铺装设施。游戏设施不能带有尖锐的棱角。在植被的选择上, 也要选择无毒、无刺激的植物进行种植。

2.6 特色定位

我国的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规划一直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但是当前的开发商为了迎合业主的某些不理智情节, 盲目的追求西方文化, 不惜大价格的将环境景观的小品照搬西方元素, 引入西方文化无可厚非, 但是需要理智面对, 作为设计师, 创新是天职, 但理智是基础, 避免盲目崇拜, 打造有自己特色的活动空间景观, 为居民营造一种独特的生活环境, 这才是当前设计师需要着重考虑的事情, 因此, 在进行活动空间景观的规划过程中, 特色定位应予以重视。

3 总结

对于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来说, 应将老年人与儿童这两大群体的活动特点和兴趣爱好融入到设计元素中, 体现对这两大群体的人文关怀。同时,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 活动场所选址要兼顾小气候和安全半径, 空间布局要兼顾老年人与儿童的活动特点, 活动氛围要融洽, 在植被的选择上要选择具有多种作用的植被, 最后, 还要注意活动空间安全清洁。

参考文献

[1]崔凌霞.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中的景观设计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 2012, 38 (11) :25-26.

[2]李茜.武汉市钢花新村居住区老年人户外活动调查研究[J].戏剧之家, 2015 (3) :278-280.

居住区园林规划及景观设计探讨 第10篇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园林绿化

居住小区是否满足居住者的要求, 除了小区建筑本身是否人性化和符合人们空间活动规律, 更重要的是小区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人性化的设计是对设计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居住区还是商业区,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居住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地方, 如果居住空间的绿化及园林设计无法满足居住者的要求, 小区的整体层次就会下降, 影响其销售总量。同时, 不同年龄及不同文化水平的人群对居住的要求不同, 所以, 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及绿化设计要明确目标, 这样才能尽量满足居住者的要求。

1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及绿化的设计原则

1.1 确立明确的主题

首先, 小区建筑主题必须支持和围绕小区的主题, 因为居住者的居住和生活活动会穿插于景观与小区建筑之间, 而且没有明确的界限。人们所的居住体验, 更像是一种抽象的情感, 一种相对的、概括性的印象总结。因此, 为了保证人们生活体验的完整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保持与小区辅相成的关系, 围绕整体的主题。其次, 在确立主题之前, 设计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设计场地的区位因素、气候因素、自然资源、当地的人文特色等等都会影响到设计主题。同时, 设计师还可以考察居住者对居住体验的喜好, 过前期资料的收集, 进行整理和归纳, 最后分析出对于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的体验预期和确立最终的主题。

1.2 塑造深刻印象

通过对于艾宾斯记忆曲线的研究, 人对景观的感知所产生的印象, 同样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的, 特别是在印象最开始产生的阶段。因此, 设计师需要在居住者停留在小区内的短暂时间里, 珍惜每次人与景观互动的机会, 通过巧妙的主题重复, 来塑造深刻的印象, 最终吸引消费者选择该小区作为今后的居住环境。这里必须强调体验线索的概念:在园林规划及绿化设计中, 由设计师设计创造的, 能给人带来体验的部分, 称之为体验线索。体验线索为了能起到塑造印象的作用, 首先是要围绕主题。通过变换表达的空间、形式, 让穿插于景观中的体验线索, 重复的强调主题, 以此来深化居住者的生活体验。同时, 也要通过对居住者行为心理的研究和对景观元素的掌控, 准确的控制景观所传达的体验, 以免产生负面效果。最后, 设计师也需要通过巧妙的引导设计, 来给居住者留下最完美的生活体验。例如用植物遮挡建不需要给居住者看的外挂设备, 或对垃圾桶进行美化等。

1.3 建立多感官互动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注重对于视觉上的体验, 对环境的改造也多出于对于视觉体验的追求, 因此, 传统的景观绿化设计几乎可以概括为通过景观所营造的视觉设计, 积累了丰厚的设计经验。在居住区园林规划及绿化设计中, 视觉上的审美体验同样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如果在视觉体验的过程中加上听觉、触觉、嗅觉的体验, 则更容易成功、更令人难忘。例如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经常用到的旱地喷泉, 就是融合的非常好的例子。通过对于喷泉力度的控制, 可以很好的创造出具有层次感的视觉体验, 配合音乐的节奏可以将听觉和视觉体验完美融合。还会加上喷雾效果, 雾气随风变换, 吹拂到周围驻足观看的人们身上, 皮肤会感受到夏日的清凉, 最后还可以闻到仿佛热带的潮湿空气, 无疑是一次打动人心的完整体验。

2 居住区园林景观及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植物种类与绿化模式单一、重形式、轻功能

目前我国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中最突出问题就是绿化模式单一, 从设计到营造都没有切实做到“功能第一”的原则。如对于居民的活动、休闲、游憩、停车等基本功能的考虑不周或缺失, 景观营造侧重于设计图纸和外在形式的美观表现, 使参观的作用代替了园林景观的参与性、共融性的功能和作用。

2.2 草坪铺设和种植面积过大, 缺乏创新

在居住小区绿化方面, 目前存有过分追求草坪面积而忽视质量的现象, 且在空间营造上缺乏“林荫型”的立体绿化模式。大规模单一的铺设草坪既不科学, 也不划算。草坪处在生长旺盛季节时, 必须进行高频率浇水和修剪, 维护管理费用是一般乔、灌、草组合绿地的3至5倍, 而其发挥的生态效益仅是同样面积复合群落的1/4。同时大片的绿地不仅占用了人的休憩空间, 更降低了树木可以做为绿色屏障、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改变小区气候、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的生态功能。

2.3 设计与施工脱节, 绿地率较低

目前, 我国部分城市对居住区的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有明确要求, 但是很多房产开发商为了最大限度获得利润, 经常用“绿化覆盖率”一词误导居住者, 然后通过各种方法缩减绿化面积, 扩大建筑面积, 或者因为资金和施工问题, 投入使用以后的居住区往往无法达到最初的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要求。此外, 居住区的园林规划及绿化设计还可能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影响, 规划设计分散, 无法形成整体效应, 达不到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的作用。

3 居住小区园林规划及绿化设计的改进办法

3.1 加强园林规划及绿化设计, 完善其功能性

与传统住宅小区相比, 现代化的居住区将园林景观和绿化设计放在了更高的位置, 同时还要将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作为一项独立工程进行施工, 以高质量、高品质作为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的最终目标。在居住区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师需要确保园林及绿化及早进入小区的建筑设计中,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结合小区建筑设计的有利地形地貌以及各种植物资源, 保证景观规划和绿化设计的功能性和科学性。在进行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之前, 需要将居住者、建筑和园林绿化实现有机融合, 为小区整体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一方面, 园林规划及绿化设计需要适合人群居住习惯, 另一方面可以在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中融入一些“水”环境, 营造出更加逼真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逸、温馨的生活环境。

3.2 园林规划及绿化设计的创新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 设计师的创新能力也不断被激发。所以, 居住区的园林规划与绿化设计要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小区的园林景观和绿化不仅是居住者休息的场所, 同时可以形成开放式的公共绿化带。公共绿化带是居住者可以随时进入的休息场所, 设计师可以根据公共绿化带进一步设计小型休息场所。例如亭台、座椅等。总之, 居住区的园林规划与绿化设计需要与周边环境保持同步, 符合小区整体设计风格。

3.3 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应从单一的平面化转向空间构成中的立体化模式

居住区的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需要从单一的平面设计规划像空间立体化发展, 由此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满足居住者对生活空间环境和层次变化的需求。居住区园林规划及绿化设计的优劣是评价居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居住区内的园林景观及绿化不能局限于绿色植物种植, 还要充分体现出空间整体设计感, 利用点、线、面、体的布局形式提高绿化空间使用效率, 同时在配合居住者欣赏、休闲等需求, 提高生态环境的综合使用效率。因此, 设计师需要根据居住区的具体要求, 确定整体设计思路, 通过结合小区周边的环境、建筑风格等调整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方案, 最终确定整体布局。在规划建设过程中, 还要格外重视人性化设计, 重视居住者的体验, 让居住区的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与环境、文化和谐统一。

3.4 确定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及绿化设计的整体风格

在进行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与绿化设计之前, 除了要把握小区整体设计风格, 还要对小区周边环境进行仔细的考察, 然后在确定小区园林及绿化设计的总体风格。由此一来, 小区的园林景观规划及绿化设计就可以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 整体风格没有较大冲突, 实现相互协调的效果。此外, 设计者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市规划设计发展的大环境下, 在进行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时候需要与当地城市规划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 避免小区园林绿化风格与周边环境不统一, 影响整体视觉效果。

结束语

现代化城市的生活节奏快, 城市建筑紧密, 园林景观及绿化带较少, 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而居住生活环境的优劣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所以, 居住区园林规划及绿化设计在符合小区整体设计风格基础上, 充分发挥园林景观和绿化设计的生态效益, 本着美观、经济、舒适的原则规划建设,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时代发展趋势要求设计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探索居住区园林规划和绿化设计, 通过完美的设计提高小区的居住环境, 改善人们的城市生活环境, 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剑峰, 华征跃.浅谈园林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 2013 (2)

[2]陈益浪.以人为本的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2 (17)

[3]张清风.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探讨[J].现代园艺, 2012 (6)

[4]蔡金君.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与思考[J].现代园艺, 2013 (12)

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第11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同时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1.居住区景观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1.1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1.2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1.3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如苏州“世纪花园”河道卵石加块石河堤边竖立一尊青铜雕“饮水母子马”,景象和谐而静谧。

1.4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1.5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1)雕塑小品。雕塑小品又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玻璃钢雕。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苏州“名都花园”活动广场中设计的三块屏风钢板,上面镂刻着百家姓,太阳光影的作用在地面映射出黑白字迹,宛如一幅书法作品,孩童在大人带领下寻找自己的姓氏,雕塑小品发挥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如苏州安居工程“新升新苑”入口“年年有余”抽象雕塑,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心愿,贴切“安居乐业”的主题。(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中,芭蕉、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联、曲径小桥等,是古典园艺的构成元素。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2.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主题地产)开始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如杭州的“白荡海人家”、“江南山水”,苏州“锦华苑”、“佳安别院”等居住区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3.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探析

3.1规划设计过程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美国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之父”阿姆斯德(Flederic Law Olmstead)于1957年首倡“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此后,景观建筑成为专业的研究对象。这些年,境外事务所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时也带来这一概念。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3.2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 。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3.2.2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2.3使用现代材料原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3.2.4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4.结语

达斡尔族民族住区景观规划 第12篇

1 达斡尔族以往的建筑形式

据调查发现, 达斡尔族人以往的居住房屋和鄂伦春人的“斜仁柱”几乎一样, 不设窗户, 仅留一门进出, 叫做“柱克查”。迁到嫩江一带后, 居住的房屋有了很大的改进, 房子中都设有窗户。同时, 过往的“柱克查”在经过一定的改进之后也依旧存在于建筑物的建设之中, 这被达斡尔人称之为“乌日格”。同时, 达斡尔族的建筑依旧存在着较大的民族特色, 尤其突出于其对于居住环境的地势要求、部落的布局结构以及房屋自身的结构与内部构造等。

1.1 院落配置

达斡尔人的院子一般都非常精致, 院门双扇对开的居多, 通常以木板将院落四面围起来, 称为“哈叠”, 也有用自家编的柳条篱笆围起来的, 称为“郭尔吉木勒”, 还有用木杆围起来的, 称为“库西布勒”。在其院内, 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功能区分显得尤为明显。具体来看, 其居住环境既有用于自身居住的住房, 也有着用于养殖活动的畜牧用房, 同时, 也有着用来存放货物的仓库等。再者, 达斡尔人对其居住环境的内部结构设计有着其独到之处, 即在自身居住用屋的两侧设置厢房亦或者仓库, 在其正屋的南北两侧设立畜牧用房, 其附近搭建狗屋。

1.2 屯落选址

达斡尔人对屯落的选址十分重视, 在选址前都经过慎重地考察。他们的先人通常都选择山的阳坡作为屯址, 且在屯落不远处要有河流经过。之所以确定这样的屯址, 由于狩猎和捕鱼是达斡尔人的两项重要的生存活动, 因此居住地附近有山、有水, 可以为狩猎和捕鱼提供方便, 而且还利于饲养牲畜与采伐木材, 庄稼在河流附近灌溉也很方便。达斡尔人在屯落选址上主要考虑两点:一是近山近水, 能够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二是屯落空地宽阔, 便于各家挑选房址, 并在房址周围开辟一定面积的田园。达斡尔人每户都在住房周围留出空地作为自己的田园。田园的四周都围起来, 以避免农作物遭受牲畜的破坏。围墙的材料一般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来选择。爱辉与布特哈地区桦树较多, 所以人们多将桦树杆成排埋置成墙, 或者使用较为纤细的木枝或者柳条来编制屋外的围墙。但在缺乏木材的地区, 一般情况下, 会通过建筑土制的围墙来进行代替。

1.3 房房屋屋结结构构及及室室内内设设施施

达斡尔人的住宅总数中大约有4/5为2间, 另外1/5左右为3间。这是由于达斡尔人的一家之中如果老人在堂时兄弟就分开另住的情况很少, 其实建筑3间房的费用一般家庭都能够承受, 但建5间房则一般家庭就会觉得负担较重。他们的住房有一大特点就是多窗, 若是2间房则会有大致7扇窗户, 若是3间房, 则会有9扇窗户。其每扇窗户的结构是通过横竖交叉的细枝作为支撑, 然后贴上油纸进而使得房屋的采光要求得以实现。在以往, 达斡尔人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对于木材的需求量较大, 近年来, 随着森林植被的破坏加剧, 木材的供应情况难以维持, 现在, 达斡尔人大多通过建造土房来满足其居住需求。在北方, 其冬季持续时间较为漫长, 因此, 达斡尔人对于供暖的需求也体现在其进行房屋建造的过程中, 即会建造火坑等来满足取暖的需求。

2 达斡尔族民族住区景观的特点

达斡尔人所建的房子以“介”字形居多, 几乎所有的院落都围着用他们勤劳的双手编织的篱笆, 在附近山峦流水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的大气整齐。为了保持住地的整洁干净, 圈养牲口的棚子一般都建在较远的地方。达斡尔人的住房屋顶苫有房草, 屋架多用松木, 墙一般用土坯垒成, 然后在内外墙抹上黄泥。房子主要有2间、3间和5间三种, 2间房厨房置于东屋, 卧室置于西屋。3间或5间则卧室置于两边, 厨房置于中间一间。房子建造时都考虑了最大限度地采光, 窗多是其房屋的一大特点。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 俗称“蔓子炕”。蔓子炕保温性能好, 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西屋又以南炕为上, 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就这些居住环境需求以及文化特色来看, 其共同反映出了居住在嫩江流域, 所具有的独特少数民族共同文化特性。总的来说, 即为民族自身对于大自然以及祖先的依赖与崇敬。其主要的体现为:对大自然中的传统文化因素的体现, 如五行的元素、凶猛生禽等。同时, 达斡尔人对于房屋的采光与通风需求, 也充分地体现在其房屋建设之中, 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对房屋的窗户数量的要求与位置的选择等建筑要素进行明确地确定。这也就使得达斡尔人的房屋内部环境显得明亮、宽敞、舒适, 富有生活气息。

3 达斡尔族民族住区景观规划

3.1 加强建筑的装饰性

住宅的装饰风格与少数民族的居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加强住宅的装饰性可在保留原居住文化的各要素的基础上, 对其中某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容进行精简, 以及去功能化与形式化。例如对于一些有着民族居住文化内涵的图形、图案进行局部地重新排列与精简, 或者少量的改变, 使之形式化, 去除其中的特定功能, 并将其作为住宅建筑上的装饰形式, 发挥提高审美价值的作用。对达斡尔族民族居住文化中大量的物质形式和非物质形式进行形式化, 有助于承载达斡尔族民族居住文化的符号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广泛传播和接收, 起到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3.2 注意规划的功能性价值

不管住宅是建在何处, 功能性都是使用者所关心的问题, 因此在设计上要引起重视。所谓功能性价值就是在设计达斡尔族民族的住宅时, 要充分考虑其传统住宅的实用功能, 要确保建成的房子仍然具有这些实用功能, 不允许在设计中随意对其作出改变。尤其是所设计的住宅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村屯、乡镇时, 更应对功能性价值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且要使设计的房屋能改善他们的居住质量, 使之能在舒适的居住环境中享受现代生活。例如所建造的房子如果是位于农村, 在住宅规划等方面应使之符合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若所建造的房子如果是位于城市之中, 则在住宅的规划时, 应考虑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另外, 住宅功能的多元化是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农村住宅建设中, 以生活居住为主要功能的住宅也应同时具备方便仓储、手工业、文化产业以及其他个体经营互动的功能, 使住宅满足居住功能的同时也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创造经济收益的其他功能。

3.3 体现住区规划的现代性

现代性是各个领域先进性的体现, 如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城镇化、在经济领域的集团化、在文化思想领域突出积极自由, 并且注重于个性的发展与体现。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对于达斡尔人居住环境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 是对传统建筑优良之处的创新继承, 另一方面, 体现在对科技的注重与需求, 使得达斡尔人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与便捷性得以充分实现, 进而使得达斡尔人的生活环境质量得以实现质的飞跃。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 也需要对达斡尔人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进行保留与发展, 使得其民族文化特色, 能够以其独特的形式, 体现在其房屋建设的具体环境之中, 进而促使其发展能够实现自身民族的独特文化因素的体现。

3.4 建筑规划要注意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是建筑规划中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方面。它是指在住宅设计中, 将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在装饰图案、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与装饰风格中体现出来, 使得人们能够在对这样的建筑物进行鉴赏的过程中, 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进而实现对于该地区文化内涵的影响, 使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大大提高, 并且可以避免因文化的贫乏而导致的个性缺失。

4 结语

达斡尔人的房屋特色, 体现在对其民族文化的独特体现以及实用性与舒适性的结合表达。同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达斡尔人的居住环境也会逐步发展,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 达斡尔人一方面需要通过使用现代的建筑科技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提高;另一方面, 也需将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色进行融入体现, 实现全面发展。

摘要:介绍了达斡尔族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 包括院落配置、屯落布局、房屋结构及室内设施等, 结合达斡尔族民族住区景观的特点, 指出达斡尔族民族住区景观规划应加强建筑的装饰性、注意规划的功能性价值、体现住区规划的现代性、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等。

关键词:民族住区,景观规划,达斡尔族

参考文献

[1]李咏兰, 郑连斌, 陆舜华, 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13项形态特征的研究[J].人类学学报, 2001, 20 (3) :217-223.

[2]郭岚.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0.

上一篇:新闻学论新管理下一篇: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