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转型范文

2024-05-07

绿色经济转型范文(精选12篇)

绿色经济转型 第1篇

近日,欧盟理事会(EC)正式通过决议,确定了欧盟2030年能源与气变发展战略目标。到2030年,欧盟将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至少40%以上,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结构至少27%以上,提高能源效率至少27%以上。要求欧盟成员国重新审视本国的相关政策和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协同,积极促使欧盟经济向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转型。

欧盟2020地平线(Horizon 2020),已将安全、清洁、高效能源与交通的新技术开发,列为应对欧盟重大社会挑战的重点优先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新兴清洁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燃料电池和提高能效以及信息通讯技术(ICT)在绿色能源与交通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为此,2014-2020年期间,欧盟2020地平线投入上述重点优先领域的R&D&I公共财政资助,将超过40亿欧元。

2014年初正式启动的欧盟2020地平线,通过公开招标目前正在实施的研发创新项目主要包括:建筑物太阳能热电联产技术整合开发;城市公共交通零排放中试示范;自动化无人驾驶运输机研制;绿色交通轻质高强度新材料研制;新能源技术、生产工艺及应用;绿色交通先进推进器技术应用;智能电网创新型解决方案;新型复合材料先进工业制造;核聚变能、第四代核电和核安全等。

海洋经济向绿色转型要靠顶层设计 第2篇

海洋经济向绿色转型要靠顶层设计

一个是问题的提出,刚才韩教授已经讲过海洋经济的主体内容,我想简短的概括一下我们国家海洋经济面临的喜与忧。第二个我想谈一下今天的主题,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背景。第三我要解读一下我们目前对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一些认识,最后我想提一下我们初步的一些对策、措施的研究。

首先我们看这个问题的提出,我们国家的海洋经济可以从这样两条来概括一下,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我们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应该是长足的发展,我用一个成就、瞩目、辉煌。与此同时,

金融创新助推经济绿色转型 第3篇

《经济》:今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为全球首个政府主导的较为全面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在您看来,国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可能会给经济与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和挑战?

刘优辉:一方面,绿色金融将成为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发展绿色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家确定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同时全力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正是贯彻中央调整经济结构决策部署的具体措施。

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将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调节和引导作用,绿色金融是绿色产业繁荣发展的推动力,发展绿色金融是从应对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方向进行的改革发展举措,有利于遏制环境恶化趋势,同时对国家提倡的绿色事业给予资金支持,对社会资本起到先导信号作用,激发广大社会资本的投资兴趣,这将有力促进环保节能领域的技术进步,促进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经济》:去年年底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后,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很快成为了绿色金融的重要融资渠道,但相关监管标准、配套政策尚不健全。就您了解,目前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还需要做出哪些优化?

刘优辉:一是适时调整优化《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充分考虑“三农”项目。建议适时修订目录,将生态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棚改建设等与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相关的產业项目列入支持目录。

二是整合绿色金融相关优惠政策并促进其落地生根。目前诸多政策还停留在“鼓励”层面,或者短期内无法落实,例如财税优惠包括价格补贴、贴息、减免税收等,需要金融监管部门与财税部门沟通协商尽快落地。

三是创新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要积极发展绿色证券指数、绿色指数基金、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债券和相关投资产品,丰富投资选择,鼓励机构投资者投资于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拓展绿色金融市场空间。

四是统一绿色金融投融资项目认定标准。目前央行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和发改委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均对我国绿色债券项目分类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但两者口径略有差异,应探索对两个目录的互相认可和整合。

五是统一境内外绿色债券标准,积极吸引境外机构到中国境内发行绿色债券以及鼓励境内机构到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满足不同投资人和发行人的需求。

六是加强债券信息披露和规范第三方认证体系。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发行主体的增加,项目透明度和“绿色”的认定将成为绿色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经济》:绿色经济转型所需的资本规模庞大且周期较长,因此如何拓展绿色投融资渠道也备受关注,除了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基金等领域也在积极创新。以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您认为,这将给投资市场带来哪些“福音”?

刘优辉:首先,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绿色信贷流动性,一方面为银行挪出信贷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在公开市场发售为绿色资金寻求更多的投资者。其次,绿色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绿色投资先行者的功能,通过特殊政策支持,动员和激励民间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投资中。最后,各种类型的绿色指数基金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分享绿色发展成果的手段,有利于扩大融资渠道,活跃绿色金融市场。包括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等在内的绿色金融工具、产品创新将有助于丰富投资者选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发行人参与绿色金融,实现绿色发展收益共享,最终实现绿色金融体系长期可持续发展。

《经济》:在经历经济增长下滑后,我国将着眼于绿色发展,金融部门也将迎来一次绿色金融大发展的良机,您觉得未来经济的绿色转型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刘优辉:“声誉效应”十分显著。“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正积极寻求兼具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投资渠道,在追求商业回报的同时,收获良好的社会声誉,这样不但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体现了保护环境、造福后代的责任担当。

基金“撬动”作用将逐步体现。《意见》明确提出“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目前包括内蒙、云南、河北、湖北在内的地方已经纷纷建立起绿色发展基金或环保基金。许多很好的绿色项目,初始条件不完备时风险比较大,甚至资本金也不到位,所以让很多社会投资人望而却步。现在绿色发展基金参与进来后,将很大程度上消除投资人的疑虑,分散、降低投资风险。

不仅如此,还明确了对投融资方的激励措施;强调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强化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绿色金融体系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比较齐全的产品选择。近十年来,我国各项绿色金融业务不断发展完善,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证券指数、绿色保险业务等。此外,我国已经宣布2017年将启动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将有助于大幅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碳交易价格的有效性,并可为绿色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融资工具。

发展绿色矿业促进林区经济转型 第4篇

党的“十八大”精神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美丽中国, 其中发展绿色矿业是一项重要的内容。1964年因开发国有天然林而建立的行政区———大兴安岭, 既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 也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地区, 特别是2014年4月1日, 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 标志着大兴安岭50年的木材生产历史将正式结束, 林区进入全面经济转型时期。矿业经济具有产出高、见效快、拉动能力强的特点, 该区木材主伐停止后, 发展绿色矿业经济成为突破转型困境、迅速提升经济总量的最现实选择。

1 大兴安岭林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止2013年, 大兴安岭林区共发现矿产地584处, 已发现的矿产44种, 潜在经济价值近1万亿元;已开发利用的矿种15个, 分别为煤、铁、岩金、砂金、银、铜、铅、锌、水泥用大理岩、冶金用石英岩、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用闪长岩及矿泉水;全区现有矿山企业58家, 开采矿种主要为煤与建筑用砂, 其次为建筑用石、砖瓦用粘土及岩金矿;近年来, 林区相继引入39个地勘单位, 启动矿产勘查项目300多个、矿山建设项目15个, 累计完成矿业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 漠河砂宝斯岩金矿、百环矿泉水、新林炭浆厂等一批矿产开发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呼玛县旁开门岩金矿、塔河县439高地铁矿等勘查取得了重大成果。2012年, 林区规模以上矿产开发业实现产值18.3亿元, 占全区GDP的13%, 分别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和二产增加值增长5.8个百分点、4.0个百分点;8个重点矿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 占55个重点推进产业项目的30.7%。按照全区十二五规划和矿业发展规划, 到2015年, 绿色矿业实现产值113亿元以上, 增加值将占全区经济总量四分之一以上, 按矿业经济13%最低效益测算, 可实现利税14.7亿元。只要我们科学规划好、开发好、利用好矿产资源, 绿色矿业经济就一定能够成为推动林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林区矿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

本地区矿业在开采过程中, 对于周边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和破坏。根据黑龙江省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成果得知:在大兴安岭韩家园———金宝沟一带, 污染和破坏程度很重。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对地表植被造成了破坏。在煤矿的周围, 还有一些塌陷, 这些塌陷大多呈点状分布, 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

2.2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矿产资源掠夺性开采浪费严重

矿山开采企业, 在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不足, 没有按照科学开采, 合理利用的原则, 对于原生态的矿产资源, 浪费严重。矿产开采企业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对环境资源保护投入的力度较小, 长时间的无序开采, 最终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

2.3 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开采技术落后, 技术改造难度大

多数中小矿山生产规模小, 生产技术、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落后, 经营粗放, “三率” (开采回收率、综合利用率、选矿回收率) 水平低。破坏和浪费资源时有发生。

2.4 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较低

大兴安岭地处我国高寒地区, 地质工作难度较大, 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薄弱,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仅完成全区面积的57.56%, 尤其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面积仅占全区面积的10.63%, 与伊春市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已完成的65.9%对比, 差距悬殊, 对商业性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引领和拉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林区发展矿业经济, 这种传统的以消耗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迫切需要转变开发利用方式, 尽快走上节约、高效、清洁、安全、和谐的绿色发展道路, 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以上问题成因如图1所示。

3 林区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的建议

3.1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在矿山开发建设前期, 先进行矿山自然和地质环境调查、分析和评价, 只有在达到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才可建设。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 要做好科学的研究规划, 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提高对开采企业的资格审核标准, 对于那些环境保护技术达不到标准的企业, 应该严格禁止。绿色矿山、绿色矿业的发展建设, 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各个环节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企业要同当地的环境管理部门, 密切协作, 定期对矿山的开发情况, 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 进行评估, 减少不合理的作业方式, 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3.2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

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要提高人们的意识。对于矿山的开采, 在宣传过程中, 要提高宣传的精确度和针对性, 重点落实政府相关政策和指导文件的宣传, 让环境保护和绿色矿上建设的意识, 深入人心。通过对广大群众的大力宣传, 提高他们的监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3 积极推进“绿色矿山”示范工程建设

通过技术创新, 优化工艺流程, 实现矿产资源采、选、冶过程的小扰动、无毒害和少污染。可以通过借鉴相关绿色矿山建设成功企业的典型经验, 创新符合林区经济实际的发展模式, 实现林区矿产资源“开发一点, 保护一片;开发一处、造福一方”的绿色和谐发展新模式。 (图2)

4 实例分析

经过绿色矿业产业整体规划, 大兴安岭矿区不断提升矿产开发管理水平, 推动矿山建设。中兴矿业铜多金属矿采选部分对铜矿的六大系统和选矿厂进行改造, 截至目前, 井下工程改造已完成90%, 技改资金总投入700余万元。炭浆厂累计投资达6094.23万元, 完成计划投资的99.9%, 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大兴安岭龙达矿业公司投资1.7亿元开发富林瓦拉里岩金矿, 目前已完成深部勘探, 已探求玻新矿体, 采矿权延续手续正在等待省国土厅批复。在勘察找矿步伐方面, 区域地质勘查项目48个, 勘查资金投入达4040万元。以招商引资推进矿产勘探与开发, 塔源林场沙诺库流域铜多金属矿普查、塔源林场都多河银多金属矿普查、翠岗林场十里长岭铜多金属矿普查、富林林场瓦拉里金多金属矿普查、库纳森河岩金矿普查、大乌苏林场东铜多金属矿普查、新林林场砂石场铜多金属矿普查等7个项目被列入该区2013年度重点推介招商引资项目。

5 结论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 大兴安岭作为全国首批重点成矿区带, 国家规划加大对我区地质找矿力度;国土资源部与省政府签署的《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合作协议》, 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大兴安岭地区, 为矿区地质勘查、矿产开发带来政策机遇。总的来讲, 林区发展绿色矿业, 要让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使绿色矿业建设贯穿于矿山生产建设的始终, 实现资源充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和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将矿山企业建设成为忠实履行社会责任的现代化企业, 构建绿色矿业, 确保矿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摘要:大兴安岭地区作为国有林区, 既是国家生态安全重要保障区, 也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地区, 该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 是国家确定的16个重要金属成矿带之一, 是国家确定的找矿统一部署3个试点区带之一, 也是国家确定的实施“358”目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19个重点成矿带之一。作为矿产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 本区在林业主伐全面停止的情况下, 发展矿业经济是提升经济总量, 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大兴安岭林区,绿色矿业,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大兴安岭地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09-2015) [S].

[2]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 (2010-2020) [S].

[3]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大兴安岭地区工作委员会网站, 2013, 4.

大力推进绿色转型 第5篇

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十大战略”之一。有效实施这一战略,要重点解决怎么看、怎么干的问题。前者侧重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后者侧重要解决的是路径、举措和方法问题。

绿色低碳大势所趋

众所周知,污染性气体排放增多,环境污染严重,是导致全球气候异常这一关乎人类生存的重要原因之一。2016年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规定,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努力。为此,全球必须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量迅速降至2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205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科学研究表明,只有全球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

当前,在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和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在力图倡导和追求绿色经济复苏。如欧盟、德国、瑞典、日本等地区和国家正在制定绿色转型的愿景和路径,采取绿色复苏计划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低碳转型、绿色出行领域,要求将可持续性贯穿到运行的各个层面,同时推出了大量新的监管和市场化政策、措施以及教育活动,大力推动绿色复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能源革命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全球产业链正面临绿色重构。太阳能、风能以及储能技术的成本持续、快速下降,使得能源技术系统正加速淘汰传统化石燃料,进而转向更清洁、更安全、更便宜的可再生能源。传统的资源、能源、污染密集型增长模式,正在向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有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在能源、制造业、农业和土地利用、建筑、服务、交通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减少15%的全球碳排放。可见,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在应对气候变化硬约束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机遇新动力。

我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基本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经被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既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同时也表明了我国为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

任务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纳入全省小康社会目标,全省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以来,PM、PM

分别下降34.6%、32.5%;SO2下降73.5%,CO下降50%,NO2下降21.1%(2020年与2015相比),重污染天数下降60%。地表水COD、氨氮、总磷分别下降15%、65%、45%,劣Ⅴ类水质国控断面动态清零。国土绿化提质增量,沿黄生态廊道初具规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当前,我省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能源结构偏煤。2020年煤炭消费占比为67.6%,高出全国约10个百分点。“十三五”时期,我省六大高耗能行业煤炭消费占比上升了将近8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占比突出问题越来越明显,加剧了降碳压力。“十四五”期间,国家要求我省煤炭消费实物量削减10%、约2000万吨,到2025年要下降到60%以下,预计到2030年进一步下降到50%以下。从排查情况看,我省各地上报“十四五”拟建“两高”项目128个,需新增能源超过3000万吨标准煤,占国家分配我省能源消费增量140%以上。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偏低。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是反映降碳能力的主要指标,河南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偏低,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相反,河南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总量的5%左右,在全国位次靠前,全省庞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的硬约束。

产业结构偏重。据统计,我省六大高耗能产业能耗占规上工业的86.3%。当前全省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其增加值占比仍低于六大高耗能产业10个百分点以上,不足以改变产业结构偏重的总体格局。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受疫情冲击,2020年行业增加值增速有所回落,而全省工业中能源消耗大、碳排量高的生铁、粗钢、水泥熟料、电解铝等产品产量增速较快,进一步强化了产业结构偏重的问题,增加了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难度。

可见,河南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面临严峻挑战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克难攻坚的思想准备。

重点与难点

强化能耗“双控”管理。建立健全能耗“双控”(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预警制度和用能预算管理制度,科学安排“十四五”新增能耗需求,严格控制新增高耗能产业规模和项目数量。以涉煤工业企业和燃煤电厂为重点,科学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开展低碳试点创建,推进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适时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深入推动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增效,加强先进节能技术、产品、设备应用。强化节能审查和监察制度落实,提升用能管理能力。推进矿产资源优质优用、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

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不同行业资源共享,建立跨行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围绕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园区综合能源改造、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绿色化改造。着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建设一批高环保标准、高技术水准的废弃物综合处置示范基地,弥补城市绿色发展“短板”,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健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体系,探索形成一批与城市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废弃物处理模式。严格落实相关环境标准,降低污染物排放,防控环境风险。支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创建,健全废旧物资规范回收和处置体系。

构建绿色屏障。森林、河流等生态系统功能是否完善,直接关系着碳汇能力的强弱。要坚定践行“两山”理论,围绕构建大河大山大平原生态格局,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方位增强固碳能力。我省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40%的警戒线。要持续打好造林增绿、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生态组合拳,守住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生态优势,确保生态底色永不褪色、永不变色。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涵养水源生态,开展水权确权,兴修水利工程,建强水工队伍,做好水务产业,把水瓶颈变成水保障水支撑。

绿色经济转型 第6篇

矿泉水开发产业。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天士力、恒大等一批大型知名企业陆续落户靖宇,矿泉水生产企业达到13户,新上矿泉水、果蔬饮品等生产线12条,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吨,实际年产量300万吨,年产值20亿元,实现税金1.8亿元。申报国家级矿泉水保护区面积42325公顷。

生态经济林产业。结合林地清收工作,县里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生态林业,全县建立生态苗圃150多个,面积1200多公顷,每年产出各种树苗10亿株以上。新营造红松、云杉、黄菠萝、水曲柳等生态林8000多公顷;营造蓝莓、树莓、山葡萄等高效益经济林1100多公顷。年实现林业产值7.6亿元。

林下中药材产业。实现人参产业由伐林种植向林下种植转变,全县建设林下野山参栽培示范基地30多处,规模1.2万多公顷;利用参后林地进行林药间作,建设北五味子、细辛、天麻、返魂草等道地中药材基地3100多公顷。年产各类干品中药材5200吨,实现产值6.2亿元。

林下养殖产业。与国有森工局密切联合与协作,封沟153条,建设林蛙养殖基地4.2公顷,年回捕林蛙1800万只,年产林蛙油16吨;建设特种野猪养殖基地6处,养殖野猪1.2万头。年实现林下养殖产业产值1.8亿元。

山珍野果保护开发产业。建设山野菜、野生蓝莓、野生菌类等保护基地20万亩,年采集大叶芹、刺五加、蕨类等山野菜800吨;建设山核桃、红松果林等保护开发基地10万亩。年采集山核桃、红松籽等山珍食品1200吨。山珍野果保护年实现产值2.6亿元。

绿色经济转型 第7篇

1 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

1.1 区位优势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 濒临黄海、渤海, 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烟台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雨水适中, 空气湿润, 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722.2mm, 年平均气温13℃, 日照时数2611.6h, 无霜期282天。烟台山海相拥, 风光旖旎, 四季分明, 景色秀美。

1.2 资源优势

烟台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水果基地和水产基地, 土特产品久负盛名, 享誉海内外。烟台葡萄酒、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烟台海参、龙口粉丝等8种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大樱桃、莱州梭子蟹等19种产品获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 近海渔业生物品种有200多个, 有捕捞价值的100余种, 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

1.3 政策优势

为推动绿色食品建设, 烟台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快绿色食品开发的意见》、《烟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农业投入品经营使用管理制度、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农业事故鉴定评估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等“五大制度”。目前, 全市建成了4个市级、8个县级检测机构, 重点支持46个龙头企业、20个农产品市场建立了监测点。从2008年起, 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奖励资金, 对获证企业进行奖励。一是根据认证产品数量, 每个产品奖励2万元, 二是根据企业生产基地规模, 给予20~30万元的奖励。极大的促进了企业进行绿色认证的积极性。

2 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2.1 认证总量规模迅速扩大

目前, 全市拥有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省级46家, 列全国地市级首位。莱阳、牟平、莱州、招远等8个市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 烟台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业示范地区。截至2012年上半年, 全市共有216个企业的339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认证实物总量65.6万余t, 全市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450万亩。绿色食品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绿色食品产品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4.23%和15.86%。

2.2 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通过落实标准化生产,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 规范认证认定行为, 强化监督管理, 有效保证了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在每年农业部和山东省组织的农产品例行监测及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的食品质量抽查中, 烟台市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8%左右, 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的积极开展, 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2.3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随着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和市场份额的逐步增加, 在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推动下, 绝大多数通过绿色认证的企业实现了增效, 辐射带动农户实现了增收。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0万元的绿色食品企业100多家, 其中过亿元龙头企业11家, 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25家。2011年, 全市绿色食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9亿元, 增长18.9%,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0万户, 真正实现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市场运作模式。

2.4 生态效益显著改善

绿色食品要求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实现质量控制, 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 必须按绿色食品的种植操作规程进行管理。通过实施绿色认证, 实现了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 主要施用有机肥, 采取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 大大降低了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 减少或避免了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保护了生态环境, 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保障了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 实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

3 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申报认证主体良莠不齐

绿色食品的申报主体是企业或农民合作社, 过去主要是企业, 作为企业, 一般来说规模比较大, 管理比较到位, 市场运作比较成熟, 其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比较可靠。这几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作为组织农民 (户) 参与市场竞争的合作社, 其发起人和成员往往都是普通的农民 (户) , 他们往往缺乏正规的技术培训, 在绿色食品生产、流通及销售的诸多环节, 难免存在组织化程度不高, 管理不规范, 技术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3.2 认证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存在矛盾

截止到2011年底, 山东省绿色食品认证总量位居全国第三, 烟台市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和产品数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但是由于部分获证企业存在“重认证、轻管理”的思想倾向, 在获得认证标志后放松了对生产基地的监管, 生产基地标准化措施落实到位率偏低, 造成绿色食品总量规模扩大的同时质量隐患增加。

3.3 日常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是获证企业的生产基地未实现“挂牌生产”接受社会监督的要求;二是基地生产管理记录存在随意性, 有些单位生产记录不全面或不够规范, 更有甚者未建立生产记录;三是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 少数企业超量超次数使用农药、肥料, 甚至在安全间隔期内使用农药;四是获证企业与其生产基地联系不紧密, 管理跟不上, 全程质量监控存在脱节现象。

4 关于进一步加强烟台市绿色食品发展及其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宣传引导, 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

充分利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网络, 并以此作为桥梁, 通过各种展览、电视宣传、广播、网络等传媒, 采取多种形式, 广泛深入开展向农户及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绿色食品知识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 增强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 树立正确的质量安全观念, 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 自觉按照绿色标准化生产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引进使用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良种, 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 大力提倡施用有机肥料, 搞好病虫测报和综合防治工作, 鼓励农户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 推行非化学除草, 非化学农药灭虫治病措施, 通过运用物理、生物防治、果实套袋等技术, 切实从技术上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

4.2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面对当前农产品生产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实际状况,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标准化生产体系, 实行标准化生产, 才能规范生产活动和技术措施, 实现安全生产。在制定标准化的过程中, 应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切实加强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 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 把标准化生产与绿色食品开发结合起来, 按照标准化实行栽培管理, 充分发挥绿色食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优势和示范效应,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

4.3 加强绿色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绿色经济转型 第8篇

1 全球开启低碳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新篇章

1.1 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内涵

当前, 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成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瓶颈, 要保持全球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必须尽快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型发展理念, 这为低碳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自20世纪后半期开始, 绿色经济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被提出并逐渐重视, 旨在通过各种努力来减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界留下的碳痕迹, 保护能源, 恢复生态环境。追溯起来, 英国在2003年发行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正式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2012年6月,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之一“里约+20”峰会将“可持续发展与消除贫困前提下的绿色经济”确定为大会主题之一, 让绿色经济的概念更加清晰明确, 备受全球瞩目。“里约+20”峰会成为人类社会向绿色经济转变的一个契机。低碳经济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最本质的变革, 这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变迁的革命。

对绿色经济传统的理解是指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要通过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投入带来高产出, 最终达到能源的高效利用, 开发出新的清洁能源, 在世界各国形成追求绿色GDP的良好氛围。低碳经济的核心是通过技术创新达到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更新换代, 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产业升级, 完成制度变迁, 最终实现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同时, 绿色经济也是需要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绿色经济, 不能停留在理想主义的概念或吸引人的口号层面, 而是需要高额的成本支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技术支援和人员培训等。否则, 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眼前的民生问题, 很可能继续上山砍树, 下地挖煤, 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消耗和破坏。发达国家如果期望通过碳关税、绿色标准等绿色壁垒和贸易手段迫使发展中国家推行经济发展绿色化, 这就会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发展空间, 亦欠缺公平。

绿色经济不意味着永远的双赢, 在发展过程中必将在不同层面和阶级之间面对取舍与权衡, 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因此, 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 要兼顾当期效益和远期利益、弱势群体与主流群体、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利弊。防止出现推行绿色经济和低碳环保而导致的失业和贫困人口增加, 这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接受的。

面对当前在化石能源的生产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所引发的气候变暖等各种危及人类生存的现象, 低碳经济既是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模式谋求深层次转变的需要。而向低碳未来转型所带来的潜在经济与政治利益, 也必将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乏力、缺少新的增长点的萧条状况注入新的活力, 开启新的篇章。低碳经济表面是气候问题, 实际上关系着各国未来的核心利益, 全球将围绕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展开新一轮博弈, 这将成为发达国家管控世界的新方式, 是一场国际社会间的政治经济较量。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未来趋势, 也将是世界经济的一次重要转型, 谁能把握先机走在前列, 谁将在新一轮的经济革命中脱颖而出。最终, 绿色低碳发展在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的同时, 还将逐渐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并最终改变人类的生存文化, 使其过渡到现代低碳工业社会。

1.2 世界各国的经济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全球正处在新工业革命的初始阶段,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 环境破坏带来的挑战越来越突出, 对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的重视已经成为这场新工业革命的驱动力。日益紧张的全球能源 (如天然气和石油等) 供给和不断恶化的气候环境, 促使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2015年12月12日, 工业革命启动近250年之后, 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集结起来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195个国家的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巴黎协定》, 就控制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达成共识。这份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协定, 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强化行动做出了框架性安排。2016年4月22日《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17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协定》上签字, 这么多国家在同一天签署一项国际协定也成为史上第一次。2016年9月初, 中国和美国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正式加入《巴黎协定》, 为协定提供了最有力的政治支持。2016年9月3日,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中国随之成为第23个完成了批准协定的缔约方。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16年10月5日宣布, 《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已达到生效所需的两个门槛, 将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推动协定在2016年生效曾经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是各国政府之间所存有的必须采取行动的紧迫性共识, 让这一切变得势不可挡, 最终成为现实。协定生效所体现出的国际支持势头, 充分彰显了强有力的全球合作是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

《巴黎协定》作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取得的最新成果, 是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2年) 、《京都议定书》 (1997年) 之后, 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国际法律文本, 已经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式的存在。协定形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 目标是将全球气温升高的幅度限制在2℃以内, 把人类带向低碳、安全、健康的世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协议的诞生标志着低碳时代正式开启, 同时也等同于宣告了工业革命后依赖化石燃料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资源) 带来成长时代的终结。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 实现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全球共同倡导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转型成为人类共识, 并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1.3 打造绿色金融体系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绿色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实现绿色发展, 就必须打造成熟高效的绿色金融体系。2016年9月在中国杭州召开的G20 (二十国集团) 峰会关注绿色发展, 举行了以绿色为主题的会议, 并将绿色金融列为重要议题, 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 支持全球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这是G20首次讨论绿色金融议题, 这一重大创新凝聚着中国智慧, 在绿色发展和国际环境事业上为人类做出贡献, 助力全球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对于中国在自己进步的同时引领着全世界走向绿色发展给予了赞赏。他说:“中国是世界上首批批准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国家。作为本次G20峰会的主办国, 中国将绿色金融列为重点议题, 重视绿色发展, 中国在本次杭州峰会的安排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在中国的倡议下, 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共同主持的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向G20杭州峰会提交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该报告内容详实, 措施得当, 既总结了绿色金融的标准和经验, 也明确提出了绿色金融的定义、范畴、发展目标和面临的挑战, 为各经济体发展绿色金融的路径和方法提出了参考建议, 具有很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国际社会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G20之后, 以“绿色金融:从起步到革命”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10月17日在美国华盛顿成功举办。作为2017年G20主席国的德国在会上宣布, 明年的G20将在财金渠道继续讨论绿色金融议题, 并且继续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共同担任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主席。这一决定让绿色金融议题在杭州G20之后可以继续在全球展开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2017年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第一次会议将于1月16~17日在法兰克福召开。在国际上,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正在采取措施, 对更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开展绿色金融培训。

2 德国低碳经济转型制度框架及财政金融政策概述

2.1 德国社会已经具备成熟的低碳发展文化理念

在经济低碳转型, 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绿色发展方面, 欧盟作为低碳经济的发源地, 是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者和领军者, 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作为低碳经济的倡导者, 欧盟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德国作为欧洲经济新的增长点, 是欧盟国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体, 为欧盟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作为世界环保大国, 德国已经成功的完成了低碳经济转型, 实现了绿色发展, 并将发展绿色经济确定为基本国策。在德国, 低碳经济已经被作为一个重点课题写入未来发展战略规划, 明确未来将继续以绿色产业为新的增长点拉动经济发展。

初期, 德国将循环经济、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等统一称作环境经济, 后来逐步提出绿色经济或者低碳经济的概念, 并在全社会倡导低碳消费理念, 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提高国民的能源节约意识, 低碳环保理念已经成为德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民众已经具备了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人人以节能减排为己任。低碳文化要素的兴起颠覆了民众原有的生活方式, 低碳发展的思考和实践进入了良性的循环阶段。

德国也曾经受到雾霾的困扰, 成功走过漫长的抗霾之路。1962年, 有些地区的空气污染度甚至是现在北京空气污染度的近10倍。当时的德国鲁尔区, 有很多的燃煤电厂和钢铁厂, 环境污染严重, 森林、湖泊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时过境迁, 现在的鲁尔区早已是蓝天白云, 鸟语花香。为了治理碳排放, 当年政府强制要求工业废气必须要经过脱硫和过滤处理, 并且鲁尔区只允许使用低硫燃料和带有尾气处理器的汽车上路。尽管工业企业反映强烈, 但环保运动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向政府施压, 政府陆续推出种种管理条例。阵痛过后, 最终企业也因为这些高标准而受益, 慢慢树立了德国在碳排放治理和低碳产业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并且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将这些技术出口,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些发展变迁的历程, 体现出德国政府和民间对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态度。正是在这个变迁和创新的过程中, 形成了德国的低碳生产和生活的理念。

2.2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框架分析

低碳发展政策的建立和完善首先在于制定法律法规框架。英国颁发的《气候变化法案》 (2007年) 是世界上第一部针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立法, 英国也成为首个对碳排放立法的国家。德国是欧盟成员国中低碳管理法律框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德国的低碳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就, 除了政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 更得益于其科学的治理方式与发展策略。

2.2.1 德国政府低碳经济转型的主要法律法规

德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起实施了一系列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体现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税收引导、可再生能源研发与应用、民众倡导与教育等方面。立法让绿色发展有法可循, 违法必惩。

《环保立即行动计划》 (1970年) 标志着德国开始制定环保政策。1972年对《德国基本法》进行了修订, 让政府在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方面拥有更大的权利, 为政府在环境政策领域立法提供了保障。之后《废弃物处理法》 (1972年) 的颁布实施。自20世纪80年代末, 德国在环保理念中加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过《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 (1986年) 约束废物处理, 构建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型社会。《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 (1996年) 是世界上首部循环经济法。《废水纳税法》 (1981年) 开征水污染税, 对排入地表或地下的废水征税, 不包括排到污水处理厂的废水。《节省能源法案》 (2002年) 将减少化石能源和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新型经济的高度。

《京都议定书》 (1997年) 签署后, 德国开始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新能源利用和低碳技术, 抢占技术制高点, 以绿色产业为新的增长点拉动经济发展。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为鼓励生产企业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德国增加了新的税收种类, 通过实行《生态税改革法》 (1999年4月) 对电力 (电) 、矿物能源 (油) 和天然气 (气) 等征收能源税。为推广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 发电, 对使用上述能源不收取生态税。《进一步发展生态税改革法案》 (2013年) 将税收用于降低社会保险费, 提高德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再生能源优先法 (EEG) 》 (2000年) (其前身是1991年颁发的《强制输电法案》) 标志着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启动。以保护收购价的形式 (即可再生能源优先以固定费率入网) 鼓励对新能源发电的投资, 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风险。2003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先后四次等对EEG进行了修订, 不断降低电力成本, 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落实。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同时, 控制电力成本、促进可再生能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德国可再生能源政策调整的重要原则。EEG规定, 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到2020年时要占总发电量的30%, 2025年达到40%~45%, 2035年达到55%~60%。而该占比在1999年为13%;2009年底为16%, 提前达到了欧盟要求的2010年该指标达到12.5%的目标;2015年底该占比为20%, 部分高峰时段达到了50%~80%。2016年7月德国联邦议会通过了对EEG的第五次修订草案, 2017年1月1日实施, 全面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化, 通过发电招标制度结束了基于固定上网电价的政府定价机制, 以市场溢价逐步取代固定电价补贴。

《热电联产促进法》 (2002年) 对以热电联产技术生产出来的电能提供资金补贴, 提出热电联产发电比例到2020年要提升至25%。通过收集发电中产生的热能并用于供暖, 既减少了热量的流失, 又通过供暖为发电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碳排放权交易法》 (2004年) 通过设置德国排放交易处 (隶属于联邦环境保护局) , 让欧盟和德国碳排放治理的相关法律得以执行。《生物燃料油比例法》 (2007年) 规定到2015年德国生物燃料在总燃料中的占比将在8%。《可再生能源供热法》 (2009年) 体现出政府的扶持重点开始向新能源下游产业转移。为减少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实现碳减排目标, 《车辆购置税改革法》 (2009年) 将车辆发动机大小和碳排量情况与新车购置税率挂钩。

2.2.2 德国制定了详尽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为确保低碳经济转型的实现, 在立法的同时, 德国还制定了详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规划作为保障: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 (EEAP) 、能源与气候一揽子计划 (IECP) 以及欧盟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ECCP) 。这些计划还将之前已开展的举措纳入其中, 具体措施在促进节能减排上表现出显著成效。ECCP致力于形成系列政策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是欧盟委员会在2000年提出的。EEAP旨在贯彻落实欧盟能源最终使用效率和能源服务指令, 是德国政府经济部在2007年提出的。IECP是德国内阁在2007年提出的, 该计划包括29个关键事项, 覆盖面完备。

2.2.3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文件

德国还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战略部署, 对长期战略愿景、发展目标, 以及不同阶段的实施要点和行动计划, 做出了细致详实、科学合理的安排。在大的战略蓝图开始实施之后, 针对近期安排发起了关于该战略的短期行动计划, 以保障每个战略部署严格执行落实。

《环境规划方案》 (1971年) 是德国第一个较为全面的环境保护立法。2004年德国政府颁布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针对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等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政策体系。《德国高技术战略》 (2006年) 是德国提出第一个涵盖所有政策范围的发展战略, 期望通过加强创新来减少工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在未来的全球技术市场上具有竞争力。随后,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于2007年又在《德国高技术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 德国联邦教研部将提供专项资金用于气候保护技术研发, 在未来10年内给予10亿欧元支持, 通过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主要渠道来发展经济, 促进德国低碳经济发展。德国政府在2008年推出“国家气候倡议”, 旨在挖掘降低碳排放治理成本的潜力, 加大使用可再生能源力度。德国环境部在2009年公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文件, 强调低碳经济为经济现代化服务的指导方针。2010年德国联邦政府推出了旨在使德国在能源效率和绿色经济方面走在世界最前列的“能源方案”长期战略, 该战略对于德国在2050年前关于能源开发、使用、供应等各方面要达成的长期和阶段性目标做了详细的战略规划, 并提出了不同的行动计划和主要措施。

2.3 德国低碳经济转型中财政金融政策协调分析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还得益于政府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德国政府在制定和完善低碳发展法律法规、长期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措施的同时, 还通过财政补贴对低碳经济转型提供支持和引导。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制度体系保障。

2.3.1 增加新的税种

一是征收生态税。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 德国增加了新的税收——生态税。德国生态税从量计征, 以能源消耗为征收对象, 通过税收手段鼓励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 让价格较高的可再生能源被广为接受, 这一举措对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德国是能源匮乏型社会, 政府非常注重优化能源结构, 降低能源消耗, 实现对能源的保护。鉴于这种国情, 德国自1999年开始对矿物能源 (油) 、天然气 (气) 、电力 (电) 等项目征收生态税, 通过税收政策倡导企业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 并且对使用太阳能、水力、生物能源、风能等再生能源发电的企业免征生态税。德国政府将税收收入中绝大部分用于降低社会保险费, 通过降低工资附加收费的方式重新回流到企业和家庭, 在促进能源节约、优化能源结构的同时, 增加了员工的净收入, 提升购买力和福利水平, 又通过工资的附加费用减少, 降低了雇主的劳动成本支出。令生态税在引导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 没有增加企业的负担。二是征收能源税, 2006年德国实施《能源税法》并颁布《能源税实施细则》, 利用税收减免政策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生态型新能源的推广使用, 大部分的税收用于支付养老金, 营造绿色福利社会。通过征收能源税, 使传统化石能源的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内部化。

2.3.2 财政支持

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德国联邦财政部、经济部等充分运用财政政策制定各项有力措施鼓励低碳转型, 保护企业的竞争力, 对有利于碳排放治理的经济行为给予政策性补贴;对积极开展低碳转型的工业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或税收减免。比如, 在2005年德国政府提出对使用“热电联产”设备生产的电能, 每千瓦可获得1.65欧分的资金补贴。对使用天然气或生态燃料的交通工具给予45%的税收优惠。德国政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低息或优惠贷款, 用于低碳转型、产品开发、技术研究、低碳消费等。如, 政府向一些重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优惠贷款支持, 对于一些项目会将贷款额的30%作为补贴, 足以见得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和力度。对低碳技术升级改造研发的研究课题和战略计划提供直接的财政拨款。如:2008年来自联邦政府的研发资金总额为1.612亿欧元, 占当年德国所有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可再生能源研究资金支出总额的16.6%。德国财政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给予政府资金补贴, 鼓励私人投资新能源产业。随着企业低碳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出口低碳产品也在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对此, 政府也在通过财政措施帮助企业降低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成本, 给予投资税收减免等政策, 帮助企业降低低碳产品的出口成本, 鼓励企业在自身进行低碳绿色环保生产的同时,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寻求国际合作, 创利增收。如, 2003年德国政府每年提供约500万欧元预算资金, 用于德国经济技术部倡议的“可再生能源出口协议”, 该计划主要用于推动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出口, 帮助德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德国通过财政制度与政策框架建设, 很好的引导和推动了绿色经济发展, 在履行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责任的同时, 研发出大量的低碳技术, 进而将低碳产业打造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3.3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德国通过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为企业提供长期充足的资金支持,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拉动经济增长, 既要减碳还要赚钱。通过绿色金融市场化的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入到绿色产业发展中。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撑绿色发展。

第一, 绿色信贷。在发挥市场作用方面,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计划是经典项目。复兴信贷银行 (简称KFW) 通过项目制积极配合德国实施的各项政策和战略, 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和返还奖励。如“可再生资源投资扶持贷款项目”和“能效改造项目”。KFW成立于1948年, 是德国唯一的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全资拥有的政策性银行, 受政府委托管理德国财政预算中的援助款项, 也是德国最大的银行。Kf W成立之初正值德国重建之时, 其提供的低成本贷款主要用于重建德国的能源供应体系, 帮助电力生产商、采矿业和钢铁业等大型企业在重建中平稳过渡。德国投资开发公司 (DEG) 是Kf W在2001年收购的负责民间开发融资的公司, 原来也是一家德国政策性金融机构。

KFW及其子公司DEG为起步阶段的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根据KFW提供的数据, 1998年~2002年期间, KFW和DEG向水能、生物质能、沼气、地热、光伏产品、风能和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领域共提供了资金总额为6.5亿欧元的优惠贷款, 占KFW融资业务的27%。贷款支援项目涵盖了可再生能源的各个领域。相当于德国所有能源项目融资总额的60%。2003年~2006年期间, KFW和DEG为可再生能源融资的年均总额大约在1.3亿欧元。KFW发放给可再生能源企业的优惠贷款, 利率优惠程度均在50%左右。

第二, 德国能源署 (dena) 。联邦政府 (50%)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 (KFW) (26%) 、德国安联保险集团 (8%) 、德意志银行 (8%) 和德国联邦银行 (8%) 共同控股的公司德国能源署 (dena) , 为能源项目提供咨询和资金。德国能源署 (dena) 是提高能效、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智能能源系统发展的职能中心, 其首要任务在于协助德国政治界、经济界以及社会各界落实德国的能源转型政策。德国能源署围绕能源有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展开各项业务活动, 推动企业项目规划实施, 并以政府相关政策和资助计划作为有益补充。

第三, 节能环保领域专项基金。德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 运用各种经济政策手段对中小企业和机构提供投资补贴、低息贷款和返还型补贴扶持, 以及相关的建议和咨询。通过气候保护能效和创新伙伴关系、中小企业中央创新计划、市场激励计划和中小企业能效专项基金等筹集社会资本加大对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可再生资源领域的扶持。德国联邦经济部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合作建立了针对中小企业节能的专项基金, 为促进德国中小企业提高能源效率提供专门资金支持, 帮助企业接受专业节能指导和采取节能措施。为减少碳资源使用项目, 2009年他们合作成立了全球碳基金, 向本地小企业和机构提供咨询和资金帮助, 以满足环保要求, 同时该基金也以较低价格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型碳信用。

3 浅析中国绿色发展的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协调

中国绿色发展要用好政府与市场的各自功能, 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能力和支持作用, 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用好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搭建多渠道资金来源的保障机制, 这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决定的。通过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协调作用, 让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到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升级改造中, 为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1 中国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分析

在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 低碳经济成为发展潮流, 以及国内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 中国已经开始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党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就已经突出强调了要大力发展“低碳技术”, 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节约能源,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低碳技术,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过程中迎来了深化改革绿色发展的黄金时期。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并写进“十三五”规划, 自此“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正式成为引领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和治国理政的新战略, 这是党对中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向低碳经济转型符合我国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国策。发展方式转变来自发展理念的创新, 绿色发展理念将带来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德国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探索出的经验和启示是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的, 尤其是德国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手段, 引导更多资本投入到绿色发展领域的路径选择和方法策略, 以及从制度框架设计的高度上建立一整套有利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价值。

2016年8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了发展绿色金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按照意见的要求, 金融类和非金融类经营性国有资产, 都要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逐步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在8月31日共同出台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在意见中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意见直面绿色行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并作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这些政策从国家治理的高度对绿色发展做出了战略安排, 在全社会形成了建设绿色金融体系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发展理念和制度框架。

3.2 中国绿色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建议

低碳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和资金投入。纵观各国低碳转型, 除了技术支持, 还有强大的财政政策支持。中国的低碳发展战略应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资金, 既要做好碳预算增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 又要通过财政杠杆作用和示范效应引导民间资金投入, 并设立若干低碳发展基金, 鼓励企业进行低碳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多措并举推动碳排放治理、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提高能源效率等项目的落实, 为科研机构低碳研发和企业运用低碳技术提供资金保障。在加强财政投入总量规划的同时, 还应细化投入的结构和方向, 提高资金投入效率, 重点关注低碳产品和技术研发。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倾斜等优惠政策, 促进社会向低碳转型。

一是在财政预算和支出政策上, 做好碳预算管理。政府对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研发、生产企业、产业升级、个人消费行为等进行直接投资和财政补贴, 鼓励科研单位、工业企业、全体民众积极进行低碳研发、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二是适当增加有利于引导碳减排的税种, 如征收碳关税、生态税、能源税等。将现有税制中虽有所涉及 (比如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等) , 但是不够明确的相关税种通过立法明确, 设立以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为主要目标的税种, 通过关税控制碳排放以降低社会总成本, 激励企业采用新的减排技术控制污染。将该类税收通过某种方式返还企业或者职工, 可降低企业低碳转型成本,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让利于民。三是在政府集中采购方面通过制度约束实施绿色采购, 优先购买使用低耗能、低排放的低碳产品和服务, 激励企业走低碳生产之路, 推进环保产品消费。

3.3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为低碳转型提供资金保障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低碳经济转型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通过创新性的金融制度安排,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用好市场的调节作用, 提供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绿色产业中。

建材转型主打“绿色”王牌 第9篇

自蒙娜丽莎建材公司的第一块薄板于2007年诞生, 该企业就在薄板标准及推广上进行不遗余力的宣传, 例如蒙娜丽莎薄板问鼎世界第一座超高层建筑幕墙——130米高杭州生物医药大厦标志性工程, 以及蒙娜丽莎常年在一些专业展会上高调亮相, 令绿色建材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另外, 薄板领域的新生力量及追随者, 琅博薄板也在2012年面向市场, 总经理钟旭东认为薄板作为绿色建材典型产品, 在幕墙等工程渠道方面的潜力不容小觑。2009年, 卓远陶瓷与国际顶级研发团队共同研发健康石材。2014年, 将是卓远陶瓷品牌发展的关键时期, 除了通过与权威媒体强强联合, 进行电视、平面媒体、网络、百度等多渠道品牌宣传, 还将完善i Pad终端展示系统, 加大终端培训力度, 强化卓远陶瓷在绿色建材方面的终端营销能力。企业对瓷砖的原材料严格把控, 经过多次高精度球磨, 以保证产品纯正。近年来, 部分瓷砖厂家对绿色建材过度宣传、包装, 会对这类产品造成伤害, 行业其实需要踏实做好绿色建材的生产厂家, 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推动整体发展。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和全面实现绿色营销, 是企业实现绿色管理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是企业绿色管理过程里的“冲锋领域”。玛缇陶瓷总经理梁伟权认为, 绿色建材的未来前景一派光明, 当企业还未具备全面转型时, 推出能满足高端消费群体需求的绿色建材产品, 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折中办法。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理念是消费者所需要的, 虽然奢华风格依然是瓷砖消费的主流观念, 但绿色建材在终端的强劲活力将替代前者。

陶瓷企业纷纷加入绿色建材营销阵营, 推出各自的绿色产品

玛缇陶瓷

推出的6大风格“瑜伽石”产品

卓远陶瓷

推出了健康晶玉、健康微晶、健康釉石和健康石材

蒙娜丽莎

琅博薄板在2012年面向市场

卓远陶瓷

绿色转型绘发展蓝图 第10篇

我国炼油工业将顺应新常态的要求, 调整结构, 做好从过去的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转变, 继续大力化解过剩产能;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 依靠科学发展、技术创新、工程创新、管理创新, 将炼油工业由大做强, 引领新常态。预计2015年底, 我国炼油能力将达到7.3亿吨, 比上年增长3.3%。我国汽柴油在正式进入国Ⅳ时代的基础上, 将开启新一轮向国Ⅴ、国Ⅵ标准的进军。

炼能增速将放缓化解过剩需更努力

“十三五”时期, 我国炼油能力增速较“十二五”将有所放缓, 但仍保持一定增势。根据目前各炼油企业在建、拟建及规划的炼油项目及实际建设进度情况测算, 预计2020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超8亿吨;此外预计还有超1亿吨的炼油能力拟推迟至“十四五”时期投产。未来成品油消费量增速也将放缓, 虽然“十三五”时期炼能增速放缓, 但炼油能力的绝对增长量仍较大, 加上气替代、电替代、煤替代、生物替代等能源增加, 亚太地区炼能总体过剩, 中东炼能持续增加将对亚太出口油品等的影响, 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炼油能力过剩的问题将更为严重。我国炼油企业必须认清形势, 大力淘汰落后炼油能力, 调整优化存量, 确保我国炼油工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十三五”时期, 中石化、中石油仍是我国炼油行业扩能的主要力量, 但随着地炼和民企调整后的新发展, 市场主体多元化趋势将进一步发展。中石油将与中俄、中缅、中哈及海上四大战略通道建设进度相协调, 适度有效地建设昆明、天津东方等大炼油项目。中石化将继续推进中科大炼油、曹妃甸石化等重点项目, 做强做优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炼化企业集群。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国中化等大型国企也有计划扩能, 加上部分具备资质的民营企业获得原油进口权并走向规模化, 神华集团等煤炭央企新的煤制油项目投产, 共计约有15个的新建及改、扩建炼厂项目拟继续推进。

按照制定的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地炼将在缩减落后炼油能力至少1200万吨的基础上, 进一步优化调整炼能存量, 预计山东地炼平均规模、炼能利用率以及高标准的油品生产能力都将有所提高。

同时, 随着我国与俄罗斯、科威特、委内瑞拉等资源国大型炼化项目合作的深入发展, 外资在华权益炼油能力将呈上升趋势。国内新建大炼厂中有昆明石化、中科湛江大炼油、中委广东揭阳石化以及中俄天津东方石化等中外合资项目, 昆明石化及中科大炼油正在加紧建设, 揭阳石化及东方石化也在积极推进中, 其主要油源来自资源国合作方, 项目建成后外资在华的权益能力将从目前的824万吨/年陡增至4000万吨/年以上, 约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6%。

由此可见, “十三五”时期, 在炼油能力过剩严重的形势下, 国内炼油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竞争将明显加剧。企业应清醒地认识到, 根据我国能源革命的发展趋势, 以及国内油品需求、资源禀赋和亚太市场的形势, 除非增加更多的成品油净出口, 否则8亿多吨的炼油能力将可能是我国炼油工业规模的上限, 未来炼能增长的空间有限, 将少于过去的快速增长期。因此, 炼油企业必须坚决调整优化压缩炼能存量, 加强宏观调控, 打破部门保护和地方保护主义, 果断、坚决而又妥善地淘汰落后产能, 化解产能过剩;同时要严格控制投资投产节奏, 既要避免投产过分集中, 也要避免出现局部地区扎堆建设, 使布局出现新的不合理的情况;还要切实做精做好控制增量, 严把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关, 支持一批先进的现代化炼化一体化大项目的建设, 使其成为中国炼油工业的坚强支柱, 不能因噎废食。

七大基地将形成布局将进一步优化

据国家发改委即将出台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 我国石化产业布局将形成两大区域、三大领域和七大基地。其中, 两大区域是指石化产业布局基本要形成东部地区以石油化工为主、西北部地区以煤化工为主的局面, 实现区域资源优势互补;三大领域是指方案圈定了炼油、乙烯、芳香烃三大类石化产品;七大基地是指打造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七大石化产业基地, 建设能源通道, 完善陆上能源进口通道, 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化, 继续推动煤制烯烃、芳香烃等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因此, 未来我国炼油行业将据此形成七大基地, 这些基地均规划有“十三五”期间投产的大型炼化项目。

同时, 随着昆明石化、中科大炼油等南方大炼厂的建成, 我国“北油南运”的炼油格局在“十三五”期间将有所改变, 物流平均运输距离将有所缩短, 炼油能力与市场将有更好的匹配。目前, 炼油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未来我国炼油工业布局重点将进一步向进口原油运输便利、市场需求集中以及主要资源地区转移, 进一步优化炼油布局。因此, 在产能相对过剩的地区, 要限制新建炼油项目;在油品消费集中的地区, 要坚持内涵式发展和率先实现油品质量升级;要适度发展中西部核心区, 配合“一带一路”建设, 完善沿边地区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 到2020年, 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的炼油能力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预计将合计增加炼油能力4000万吨左右, 与当地的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发展;东北地区炼油能力所占比例将进一步下降。但预计到2020年, 华中、西南两个地区仍将存在一定的市场缺口, 东北、西北两个地区仍将是重要的成品油外输地。华东、华南、华北地区未来几年新建和扩建项目较多, 产能增长迅速, 能满足当地成品油的需求, 形成供需大致平衡的局面。

搞好油品质量升级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十三五”时期, 油品质量升级仍将是我国炼油工业转型升级要做的一件大事。国Ⅴ汽柴油标准将提前至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东部11省市将自2016年1月1日实施。该标准总体上与现行欧洲标准水平相当, 主营炼厂将在国家规定的升级时间前使所属炼厂全部提供高质量油品。国Ⅴ标准汽柴油的硫含量质量指标将降至10微克/克, 其他指标也有更高要求。这给炼油企业带来了装置改造、工艺改进、投入增加的巨大压力。据最新消息, 国家正抓紧启动国Ⅵ汽柴油标准, 拟于2019年实施。若如此, 则任务更紧、压力更大。

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也是炼油业“十三五”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史上最严环保法已于2015年初开始实施, 环保压力进一步增加。目前, 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全球比已从1990年的10%升至现在的接近25%, 而根据2014年11月中美双方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企业减排任务加重。

我国炼油业既是能源的生产大户, 也是能源的消耗大户和废气、废水排放大户, 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今年以来, 国家加大了对废气废水防治的力度, 先后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对环保问题的处罚力度明显加大, 这对我国炼油业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十三五”期间, 炼油业将不断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和能量系统优化技术的研发利用, 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应用, 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产能, 同时采用清洁化生产工艺, 使“三废”排放满足新的环保法规的要求, 使能耗、物耗、节能减排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推进清洁生产、绿色生产, 从生产过程、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车用汽柴油标准从国Ⅳ标准升至国Ⅴ标准, 也将至少实现10%和7%的氮氧化物减排, 对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 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 油气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面。炼油业如何配合这一国家战略, 化解国内炼油能力过剩, 加快炼油业“走出去”步伐值得深入思考。

“一带一路”涵盖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多个合作区, 涉及18个国家69个油气合作项目, 截至2013年底, 累计总投资687亿美元, 占海外总投资的近45%。2013年, 我国从“一带一路”进口原油5800万吨, 占原油进口总量的1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炼油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成品油自给程度不尽相同。中亚地区炼化工业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俄罗斯炼油能力虽工业规模较大, 但设备、技术较为陈旧, 亟须改造升级换代;中东地区为发展多元化经济, 正在进一步发展炼油能力, 需要得到国际先进技术的支持和稳定的市场;东南亚、南亚部分国家炼油业已具相当规模实力, 但也有一些国家较为落后, 尚处于初始或萌芽阶段。

总的说来, “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是我国炼油行业加快“走出去”步伐的良好机遇, 有利于化解国内过剩产能、提升炼油行业生产经营效率, 在互利共赢基础上, 促进“一带一路”原油加工带的建设。我国炼油工业经过新中国成立65年来的发展, 现已形成了从科研、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到生产炼制、储运销的完整体系, 并已具备较强实力和成套技术, 应能在“一带一路”原油加工带建设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结构调整需深化创新驱动是关键

原油品质结构和新常态下油品需求结构与品质要求, 在未来均将有新的变化, 这些都给炼油业提出了继续调整优化装置工艺结构与组合、调整产品结构的更高要求。总的说来, 未来我国重质原油进口量将较大, 国内石油探明储量的品位在不断下降, 低渗、超低渗、超稠油储量所占比例不断加大。除新建大型炼油项目外, 我国多数炼油企业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存在装置系列多、单系列规模小、装置构成复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能耗较高、管理较为粗放等问题, 先进产能明显不足。我国炼油企业数目较多、规模大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行业内无序竞争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些因素也制约了装置技术水平及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上种种情况表明, 我国炼油业仍需进一步深入进行结构调整。

随着多个大型新建或改扩建炼厂的投产及部分中小炼厂的改、扩建建成, 预计到“十三五”末期, 中石油、中石化的炼厂装置平均规模将分别提高到851万吨/年和936万吨/年, 全国炼厂的装置平均规模将提高至450万吨/年左右。未来我国新建的千万吨级炼厂都将配套建有百万吨级乙烯装置。随着这些大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 我国装置的大型化程度、进口原油加工能力、炼化一体化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进而促进大型炼化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随着新型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的快速发展, 传统炼化一体化模式正面临新的挑战, 并将可能出现煤、气、油、炼、化综合一体化的新模式雏形。未来要借助千万吨级炼油厂和大型乙烯工程改、扩建及新建项目, 加强公用工程系统的优化整合, 实施炼油化工产业链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化,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资源使用价值, 降本增效, 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实现炼油化工的协同发展。

尽管我国炼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与国外差距在缩小, 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未来, 我国炼油工业将坚持创新驱动, 根据国情和实际需要, 着重开发应用与提升国际竞争力、更多更好生产清洁油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原油加工适应性、提质增效升级相关的适用工艺生产技术, 着重开发节能减排低碳绿色适用工艺生产技术, 完成世界规模炼油装置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使之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关注替代能源与其融合发展

近年来, 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兴未艾, 相信随着技术的突破和相关基础充电设施的建设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国内“电替代”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天然气汽车行业也将有新的较快发展, 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和加气站数量将较快增加, 天然气替代车用燃料用量将较快上升。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到2020年,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的年替代量将达到1000万吨成品油, 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目前多个以非粮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生物柴油工艺不断取得新突破。甲醇汽油也将在克服一些技术经济问题后推广使用。随着多个煤制油示范项目投产, 未来我国煤制油总产能或达千万吨左右。总体预测, 到2020年, 国内替代燃料将至少占常规车用燃料的10%左右, 以后还将持续提高。替代能源的革命性技术突破在给炼油业带来重要补充的同时也将带来较大的挑战, 同时拓宽了炼油业经营发展的路子。

绿色发展转型升级 第11篇

四川着力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着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机遇,综合发挥四川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等比较优势,前瞻谋划布局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页岩气等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加大力度培育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七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白酒、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出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整合发展优势产业链,初步形成“7+7+5”梯次发展产业格局。2015年,制造业比重达到78.5%,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16.2%,七大特色优势产业(含软件业)销售产值比重达到80%。其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3.2%,产值规模分别超过6700亿元、2450亿元,计算机产量达到6343万台,汽车整车产量达到105万辆;装备制造业(不含汽车)增加值占比达到13.9%。

以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推进工业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安排3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创新驱动和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培育100个重点产品,实施200项重大技术攻关、3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争取列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成都高新区获批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高新区达到6家。2015年,全省军民融合产值达到1500亿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国省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含众创空间)达21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0家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58家、居中西部首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5万亿元、增长25%。实施技改投资“倍增计划”,过去三年技改投资总量近1.5万亿元,技术创新投入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工业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按“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突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围绕高效清洁节能锅炉、大气污染防治装备、水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装备、高效节能电机、低温余热余能利用装备、节能电力装备、监测仪器等“八大重点领域”,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以成都、自贡为重点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集群,创建了国家烟气脱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资源综合利用装备领域,逐步推广应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及综合利用、污泥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新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瓦斯发电设备、大型海水淡化设备、汽车拆解和再制造等领域培育了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560億元,三年来年均增长17%。

积极建设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川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基地,截至目前水电装机容量近七千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占到80%,形成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风光储新能源为补充的能源结构。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在天然气勘探、开采和天然气化工产业设计方面,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四川加快川东北天然气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出台实施天然气化工转型升级规划,着力推进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就地转化,建设了1000万吨炼油和80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发展石化下游深加工产业链,推进油气盐磷硫等资源整合嫁接,布局建设了一批油气化工产业园区(基地),彻底改变过去以“大化肥”为主的传统化工产业格局,油气化工产业产值规模超过4500亿元。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着力推进稀土整治、钢铁重组、水泥淘汰、煤矿关闭、玻璃升级、白酒转型、鞋业转移。省级以上财政投入资金30亿元,实施煤矿清理整顿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关闭586处小煤矿,涉及产能4863万吨;推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组建四大钢铁集团,将总产能控制在3600万吨内;加快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打造3—5家产能上千万吨的特大型企业,总产能控制在1.5亿吨内,行业前四家企业集中度超过60%。严把产业准入关,对落后产能较集中的传统高耗能、高污染领域,制定实施更宽范围的淘汰落后计划,过去三年,累计淘汰炼铁343万吨、焦炭275万吨、水泥2943万吨、造纸141.3万吨、印染2.35亿米,分别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4.2%、31.6%、21.4%、45.6%、34.2%。 “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9%,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关闭淘汰目标任务。

“十三五”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举措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综合发挥四川独特的科教、人才等资源,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创新活力,着力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着力重点,依托成(都)德(阳)绵(阳)地区,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与燃机、高效发电和核技术应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环保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十大重点领域,启动实施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军民融合等一批重大工程,努力将四川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信息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战略资源精深加工、名优特新消费品研发制造基地,率先建成西部制造强省和中国制造西部高地。

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创品牌、提高质量效益,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狠抓工作组织落实,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今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钒钛钢铁产业的创新发展,着力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推进钒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手抓好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把化解产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市(州)和企业,确保完成年度退出计划。坚决杜绝新增产能,不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和煤炭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技术政策,对达不到标准要求或经过整改未达到要求的钢铁产能进行依法关闭和处罚。同时,推进钢铁、煤炭行业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多措并举妥善安置企业职工。

加大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把结构调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抓好产业、技术、产品结构的调整,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规划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石墨烯、玄武岩纤维等新材料产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支撑工业“双高”发展。进一步突出全产业链培育和优势再造,着力构建信息安全与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装备、高效发电和核技术应用产业、天然气化工、优质白酒等一批全产业链,推进要素集成和技术集成。着力抓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动传统产业实施以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流程绿色化、制造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进一步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推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推动产业园区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按照“特色立园、差异发展、专业服务”的要求,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由“大而全”向“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转变,着力打造土地使用集约化、资源利用效能化、产业配套系列化等特色专业化园区,建立完善和提升一批创新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环保治理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园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园区、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绿色建材示范基地、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再制造,支持产业园区依托重点项目构建上下游工艺路线闭环发展模式,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清洁生产促进首都企业绿色转型 第12篇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是源头减少资源消耗、控制污染排放的重要手段,也是北京加快治理“大城市病”、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2012年, 北京市被确定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清洁生产试点城市以来,北京市不断加大清洁生产工作力度,在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审核和项目推动、扶持政策“落地”四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清洁生产工作链条从实施审核向项目建设、绩效评估纵向延伸,工作领域由工业向服务业、农业等全产业领域拓展,形成了清洁生产全领域、全流程的促进体系,呈现出“机制新、力度大、效果好”的特点。

2013年北京市修订发布了《北京市清洁生产管理办法》,规范了清洁生产流程,完善了扶持政策,统筹了各项激励措施,优化了管理程序,有效提升了清洁生产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已制定发布清洁生产审核技术通则等6项标准,即将发布医疗机构、住宿餐饮等10个服务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标准,正在制定清洁生产绩效核定等6项标准。

北京市建立了市、区两级清洁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实现市发展改革、环保、经济信息化、财政、教育、交通、农业、商务、旅游等部门以及区县的协同联动。以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为工作平台,规范清洁生产组织和推进机制。公开遴选推荐30家咨询机构,既满足了不断增长的清洁生产审核咨询业务需要,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为更好地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工作储备了比较充足的“势能”。

北京市制定发布了清洁生产审核三年推广计划,每年发布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单位名单,分批启动开展千家企事业单位清洁生产审核。2005年以来,已完成500多家单位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的清洁生产方案达到8000余项,每年可以节水1000余万吨,节电2.5亿千瓦时,削减烟尘1400余吨,削减二氧化硫600余吨,削减化学需氧量500余吨。积极组织申报清洁生产项目,目前已经批复北辰实业、 京丰燃气、蒙牛乳业、安贞医院等22个清洁生产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上一篇:议论文教学方法研究下一篇:气象大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