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范文

2024-05-09

北方民族范文(精选12篇)

北方民族 第1篇

一、从服饰看渔猎民族的审美观

鄂伦春男子头戴的“灭塔哈”, 也就是狍头皮帽。灭塔哈是用狍头制作的, 先将眼圈的两个窟隆镶上黑皮子, 把两个耳朵割掉, 再用狍皮制做两只假耳朵, 模仿狍子本来的样子, 既是一种装饰或标记, 也便用在深山密林中掩蔽或吸引动物。

女帽是毡帽, 帽里吊皮子, 帽面镶边或绦子, 顶端饰有红、绿线穗, 中间的几根线穗很长, 坠到帽子后边。脚穿“奥路其"是布面皮底靴子。除此之外, 鄂伦春人还善于用各种皮革制作手套、袜子、烟荷包、巾帘、皮口袋和各种式样的背包, 用各种颜色的装饰线和金线装在饰品上绣小鹿、小熊、狍子、猎马、猎狗和山中的各种花草与蝴蝶、飞禽以及各种花纹图案, 做工精美。每件装饰品上的色彩都很谐调, 图案纹样的布局和图案中的疏密配制都很合理, 用线简练地表现物象, 线条长短、粗细、曲直并用, 使线在图案中既有动感又有变化, 富有一种浑厚的力度。充分体现了鄂伦春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

鄂伦春族穿用的布料服装中, 有的是外来的, 有的是自己做的。一些富贵人家的绸缎衣服是用于节日或外出做客时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不断改善, 鄂伦春人穿布料衣服愈来愈多, 妇女们按照自己的审美观和习俗, 在各种颜色、质地的面料衣服上绣制自己创作的, 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花纹与图案作装饰, 使鄂伦春族的服饰文化在丰富多彩的前提下, 更寓较深的内涵。

作为北方渔猎民族之一的另一个民族, 赫哲族, 他们的服饰更能充分地显示渔猎经济的特点。早些年的赫哲族服装, 被褥等多用鱼皮、兽皮缝制。居住在同江市勤得利以上的赫哲人主要用狍、鹿皮制做衣物, 居住在勤得利以下的赫哲人多穿鱼皮缝制的衣服。

赫哲族早年穿靰鞡 (温塔) 用怀头鱼、哲罗鱼、细鳞、狗鱼等皮制成, 穿时絮上捶软的靰鞡草, 用未锤软的鳇鱼皮制成的, 夏季打网时穿用。

赫哲族在冬季也做狍头帽, 夏季用桦树皮制成的帽子、大沿和顶端上刻制图案、花纹。

赫哲族妇女很注重装饰, 表现了她们热爱生活和爱美的心理。从赫哲族妇女的发型上看, 结婚前后的发式都有明显的区别。清代以后服装与发型均受满族的影响。上装款式像旗袍、襟长过膝, 腰身稍窄, 下身肥大, 袖肥短, 只有领窝儿没有领, 平日在家多穿满族式的原底龙舟鞋。未婚女子在脑后梳成一条辫已婚妇女多梳方头型。寡妇梳两条辫子。赫哲族妇女也配戴各种首饰、已婚女子在头上换成发髻, 别上兽骨制的簪子或铁丝做的簪子, 满头戴上花儿。后来用网扣, 银簪或铁丝做的簪子。妇女早期戴木制的镯子、耳环、后来有钢的, 富有者戴金的。

鄂温克族也是典型的狩猎民族之一, 在他们的生活中兽皮是制做衣帽、鞋靴、被褥的最好原料, 妇女们把熟好的兽皮用犴筋或鹿筋捻成的线缝制。把不同颜色的兽皮根据自己的需要拼制起来, 组成十分自然精美的各种图案。鄂温克人的帽子, 从样式上看, 除皮制的一种有自己独特风格外, 布质的很多接近俄国样式。夏天女子尚穿“布拉吉”和裙子, 头上包头巾。男子穿夹喜爱军式帽, 冬天在夏装的外面, 再套上毛皮衣服。无论冬夏男女都穿犴皮靴子, 冬靴是带毛的, 夏靴是去掉毛的, 因为这种靴子轻快结实, 走路无声, 很适合在山林里穿用。

所以, 不管是鄂伦春族、赫哲族, 还是鄂温克族, 他们的兽皮服饰除了御寒实用以外, 最初只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带的, 那些用作装饰品的东西最初也只被认为是有用或是对部落有益的标记。只是到了后来, 也正是由于这些“东西”象征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 所以才逐渐显得是美丽的, 才开始引起审美的感觉。

二、从桦树皮制品看渔猎民族的审美观

在鄂伦春的习俗中, 女人在结婚时从娘家带来的“阿达玛勒”, 是装一些贵重服装、首饰、腰带子、帽子等, 是个长而扁的桦树皮盒儿, 盖上和周围都有刻上去的花纹, 是用名为“托格托棍”和铁片小刀雕刻的。花纹的图案和颜色是有寓意的:阿达勒盒盖中心雕有“珠勒都很花纹”, 象征的意义就是团圆, 结婚以后永远与丈夫不分开。盒盖外围边沿的花纹和盒身周围的花纹名叫“奎热格言”, 象征的意义是不能随随便便越出这一定的范围, 终身不能变心, 终身忠于一个丈夫。

所以, 作为鄂伦春族的审美观在这里的特点就表现为通过娱乐、观赏, 在思想感情上得到感染、熏陶、潜移默化, 起到教育作用。

雕刻在其他桦皮用具上面的花纹, 还有很多种, 比如哈莫其、宽给查、玛塔日等用具上都刻有各式各样的花纹, 但这些花并没有任何象征的意义, 花纹随意编制只是为了好看而雕刻的。外轮廓线明快, 形象粗厚圆浑。

在佛龛上也刻有花纹, 是为了美观、庄严。还有些佛像也是用刀雕刻而成的, 大都是人形的, 比如;玛罗、北得堵屯等都是这样雕刻而成的。形象粗犷、有力。

鄂伦春人除了在桦皮盒、桦皮篓以外, 还在皮口袋和背兜上绣上花纹, 都是把不同颜色的皮子剪成各种花纹, 缝在器物上面。花纹种类大致有三种:

1、云雷纹——最常见的一种, 变幻无复, 一样做图案的中心, 象征吉祥。

2、套热格音——是一种连续地回转纹, 这种花纹一般在制品的边沿处, 有的做为花样的四框。

3、用花染组成的花纹。

鄂伦春人大胆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纯真的愿望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上, 用最简单的形象表现人、动物和植物, 那种随意拼贴的自由表现手法令我们耳目一新, 尤如一种自然状态, 具有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 在艺术方面创造自己的雕刻、绘画、刺绣等艺术。他们以桦木、桦树皮和桦树上生的一种蘑菇为原料, 用刀子、剪子刻成或剪成各种野兽、雀鸟, 如犴、鹿、马、驯鹿、野鸭子、天鹅等儿童玩具, 一般大约2寸。习惯用的花纹也有许多种。都是摹仿花草、树林、山峰的样式画的。另外以犴、骨、角、鹿坎角等为原料, 制成驯鹿鞍子, 并在其上刻有树木、野兽、花草和部分外来的图案, 其形象生动、线条粗犷有力。

桦皮制品[米塔]是盛碗、杯、匙、筷子、壶等用具。盖上的花纹是[奥豪尔]的变形。刀痕深浅、宽窄富于变化, 透过桦树皮天然的肌理而呈现出的自然美中又渗透着他们的情感和审美观。

总之, 不论是兽皮文化还是桦皮文化, 都是中国北方渔猎民族在严酷的大自然中共同奋斗而从未屈服的顽强精神的象征, 它凝聚着渔猎民族的社会生活和审美趣味, 正是那种悠久的历史形成的浑厚的生活基础, 才是生产那种独特艺术所共有而又区别于其他民族艺术的土壤, 形成了渔猎民族的鲜明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所以, 那些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和生命力的兽皮作品和桦皮作品, 是渔猎民族世界观和艺术修养的独特生活经验, 是民族气质、审美理想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巫鸿, 等.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方法——巫鸿教授访谈录[J].艺术百家, 2011 (04) .

《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 第2篇

设计者 李占锋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①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

②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

2.能力培养

①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

②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

③观察课本中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

④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②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③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教学要点

1.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难点 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教学建议

1.北方政局

①阅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虽说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将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

②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特征,即虽然民族交往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但民族大融合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融合情况。

2.孝文帝改革

①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忏悔,以及建立北魏与统一北方的基本情况。②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改革的两个阶段:祖母冯太后改革,一是政治上的“三长制”,二是经济上的“均田制”;孝文帝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胡汉融合政策”。

③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迁都的“计谋”呢?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围又是如此的广呢?启发学生从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确孝文帝实行改革的的原因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归纳:“三长制”完善了北魏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均田制”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迁都洛阳”的“计谋”,一是为实行胡汉融合政策进一步冲破鲜卑族旧贵族势力的阻挠,二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胡汉融合政策”的彻底,一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二是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总之,孝文帝改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民族大融合

①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

一、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二、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②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

小结:三国两晋南 北朝时期,北方由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地交错在一起,出现了长期混战分立的局面。与此同时,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现了民族大两便这一历史发展的主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教程 〔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说一说南方六朝包括哪六朝?这一时期社会特点是什么? 〔导入新课〕

六朝: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特点:社会相对安定,地区经济发展。

那么与南方相对应的北方黄河流域的政权形势和社会特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内容〕

一、北方的政局

西晋的短期统一局面结束后,中国历史再度走向分裂。在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各国之间,连年混战,人民流离失所,北方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在这期间,氐族建立的前秦统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淝水之战后之久,前秦的统治迅速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到了5世纪前期,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重新统一了黄河流域,此时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了东魏、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峙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五个政权全称为北朝。(附板书)

提问:请同学说一说这一时期我国北方历史发展所呈现出两个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①是政权更替频繁,各国之间混战连年,社会动荡不安。

②是各族人民在长期杂居相处中,联系日益密切,加强民族大融合。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为北方的再度统一提供了条件,是哪个政权结束了北方分裂局面,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它的建立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重点内容――北魏孝文帝改革。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组织学生看书第一自然段)教师提出问题: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①北魏建立和北方统一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生活以游牧为主。东汉末年,开始迁往内地,受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学习农耕技术,过着定居生活。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史称北魏。势力扩展到今山西、河北,进入中原,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了黄河流域,成为北方强国。

提问:北魏统一北方有何历史意义?

小结:结束了分裂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各族人民之间联系和交往更加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

②改革历史背景

进入北方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逐渐改变原来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农业生产技术,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产经济逐渐封建化,成为农业居民,特别有一些鲜卑族贵族也转变为农业生产的地主,这是历史的进步。而北魏统治还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这些矛盾导致各族人民的斗争,各族人民在共同斗争中互相支援,加强联系又促进民族大融合,这使北魏统治者感到震惊,是顽固坚持自己落后的统治,还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这也关系到如何巩固自己统治,尤其是如何有效地对经济和文化较先进而人口又较多汉族进行统治,这一点也是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突破“以胡治汉”,“胡汉分治”落后→“胡汉融合”新目标(自身转化)。

③改革措施(两个阶段)

孝文帝(拓跋宏)5岁继位,由冯太后主政,她采取措施 ⑴政治上: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官员俸禄制 ⑵经济上:“均田制” 时事生英雄,490年,孝文帝19岁亲政后,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太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行改革;

⑶迁都洛阳(关键)⑷推行汉化政策。

学生讨论:孝文帝迁都原因、经过、意义 教师总结:平城偏在北方,不便于控制整修北方地区,北边少数民族多次南下威胁平城。另平城地区土地贫瘠,所产粮食有限,不足以供应所需,还经常发生灾祸,造成人畜大量伤亡,孝文帝亲政后,感到鲜卑人在生活习俗上还很落后,需要改进,需要向汉族学习,要想进行改革主,必须离开旧都。为何选择洛阳?因为洛阳曾是东周,东汉等几国都城,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但是鲜卑贵族不愿放弃营造好家园,如何说服群臣,保证迁都(学生看书自学),孝文帝与保守势力进行巧妙斗争,终于把都城迁到洛阳。

(学生讨论)迁都作用: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联系,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统治。

迁都后,推行汉化政策(看书),消除了鲜卑族同汉族的隔阂,孝文帝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少数民族杰出政治改革家。

④孝文帝改革作用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民族大融合 ①民族大融合

所谓民族大融合,是指各族人民和汉族在长期的杂居相处中,互相往来,共同斗争,民族隔阂逐渐消失,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影响趋向一致。②特点: ⑴北方,由于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的杂居相处、彼此交往、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了解“胡人汉服”、“汉人胡食”以及汉人起居的变化。

⑵南北长期对峙,呈现战争与和平的相互交替状态,尤其在北魏和平时期,还出现南北互使和南北互市的现象。

③意义

东汉末年到魏晋时期,既是由统一趋向分立的时期,又是从分立趋向统一的阶段。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开发为重新统一创造了条件,从而奠定了隋朝统一和唐朝繁盛的基础。民族大融合是我国历史的进步现象。是我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迅速发展,为后来隋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同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南北经济的发展也展 现了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发展的交流。

〔教学作业〕

① 鲜卑族内迁后的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

北方民族 第3篇

马,是各渔猎民族首选的交通工具,马体格健壮,耐苦耐劳而又灵活敏捷,适宜穿山越岭、爬山过河,是北方民族最古老,最普遍的代步、驮运工具。远古时代,许多民族就已开始使用马匹了。入主中原前的满族,男女老少也擅长骑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努尔哈赤及其子孙是靠马才统一了女真的各部,踏入了中原。

1.驯鹿,清代的史籍中常将大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一些从事渔猎的民族,泛称为“使鹿部”。这使因为他们以驯鹿为交通运输工具的缘故。驯鹿是人工驯养的珍贵野生动物,是鄂伦春和部分鄂温克族历史上最主要的役畜。鄂伦春语言称之为“鄂伦”,一般体高一米,身长两米许,大小与梅花鹿相近。皮毛为白色、灰褐或黛黑色,高大而有枝杈的角,宛如珊瑚枝,瑰丽无比。因其头似马非马,角似鹿非鹿,身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俗称“四不象”。驯鹿以苔藓为食,温顺而耐寒,负重可达六七十斤,它尾短,蹄宽大,悬蹄发达,善游泳和在沼泽深雪、密林中长途跋涉,故有“森林之舟”、“林海之舟”,的美称。鄂伦春、鄂温克人民常有它来驮运货物及猎获物等,孩子的妇女、老人也常骑乘外出。

交通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文化交流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交通运输工具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逐渐摸索、创造出来的代步和摆脱头顶、肩扛、手提运物的物质手段。它的形成和发展,凝聚着人类自身的进步和智慧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以何种手段和方法进行交通运输,又与人们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和所居住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密切相关。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区域,我国东北、内蒙古地区诸民族所使用的上述独具特色的交通运输工具,同样有着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经济文化基础,它们的形成、发展、传承使用,是与这一区域的游牧、渔猎经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心理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是这一区域经济文化特征的物质反映。

(一)游牧、渔猎经济,是其形成、发展、传承使用的最重要的因素。

东北、内蒙诸民族长期过着游牧、游猎和捕鱼的生活,这一经济文化类型的最大特点就是居无定所、迁徙流动性大。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夏季要迁入水草丰美的夏营地;冬季便要回到能避风御寒的冬营地。

(二)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其形成、发展、传承使用的客观条件。

众所周知,任何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和制造,都是以给人们提供快捷、方便的运输服务为目的的。但任何工具都必须以客观条件为依托,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地理条件,必然采用不同形式、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工具;同样,不同的工具也只有在适合自身的客观条件下才能正常运行,发挥最大的效能。正如火车需要铁轨、汽车需要公路、舰船需要水道、飞机、需要广阔的空间一样。内蒙古辽阔的草原、兴安岭茫茫的林海、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纵横交错、扬波不息的河流和湖泊,以及这一区域寒冷的气候,都有它们特定的要求。

草原地势平坦,夏季牧草茂盛,多沼泽,泥潭;冬季积雪深厚。使用车轮高大,车身轻便的勒勒车,阻力小,便于通行。

驯鹿属于苔原动物,耐寒,适宜在密林、积雪中行走,在高纬度的严寒气候下以食苔藓为生。苔藓为高寒带植物,生长期缓慢、植被矮小,附着在地面的雪中。驯鹿的特殊食料,决定了它的生存和使用只能局限于产苔藓的生态环境。同样,它的特性也正适应了高寒地区游猎民族的役使要求,成为他们搬迁移动的基本脚力。

在骄阳似火、沙石滚烫的沙漠和戈壁上,常常风沙弥漫,遮天蔽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只有骆驼才能完成沙漠中艰苦的长途跋涉,为人民完成艰巨的历史使命。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每逢冬季大雪封山,人车难行。爬犁、雪橇便成了最好的交通运输工具,穿上雪橇或坐上爬犁来追逐野兽、投送音信、仿亲探友,便可翻越雪山,飞速前行,灵活敏捷。如史书所云:“值雪深数尺,以木板长五尺贴缚两足,手持长竿如泊舟之状,划雪前进,则板乘雪力,瞬息可出十余里,运转自如,虽飞鸟有所不及也。”

赫哲等民族世居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江河纵横,沼泽密布。各种船只就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水上交通运输工具、。这里茂密的森林,取之不尽的桦树皮又为船只的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桦皮船轻盈,一人能举起,可遇水渡之,上岸负之,方便至极,其他工具是难以比拟的。

(三)民族崇尚心理是其传统至今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由于长年游牧、狩猎的传统经济生活,北方民族都十分爱马,视马为珍宝,同马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们心中,马是很神圣的动物。他们崇尚马,以马喻人,留下了许多赞美马的警世名言、谚语等,如蒙古族谚语:“马是翅膀,歌是语言。”给马的命名也充满了赞赏之辞:如追风马、流云马、白龙马、青龙马、千里马等。鄂尔多斯蒙古族爱马如子,无马梦寐以求,寝食不安,有了马则不惜耗资配备高档鞍鞯,在他们中有“以马取人”之谈。马是有情有义的动物,鄂尔多斯蒙古族酷爱马,所以,在草原上也产生了许多关于马的节日、如马奶节、打马鬃节等等。

骆驼是草原上的奇特动物,鄂尔多斯蒙古族在对它的祝颂词中把它描绘成博采众兽的精灵,民间传说它是上帝编排十二属相的最佳模特儿。骆驼是反刍动物,性情温和,容易驯服,它既产乳、肉,绒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种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有了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但骆驼仍不失它的特殊使命。在鄂尔多斯地区有库布其和毛乌素两大沙漠、一队队骆驼常常在这里负重远行,阵阵驼铃不时从沙漠中传出鸣响。勘探队考察沙漠,治沙队绿化沙漠、旅游队遨游沙漠,只有那傲视沙漠的骆驼才是他们忠贞不渝耐伙伴。

“北方狩猎民族对鹿的崇拜带有普遍性。”驯鹿崇拜是驯鹿民族万物崇拜之一。人们把驯鹿作为人与某些神灵之间的媒介,死者的灵魂借助于它前往另一个世界。人们崇拜驯鹿,神化驯鹿,其主要原因在于驯鹿在驯鹿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这种崇拜,又强化了人们对它的感情,密切了人们与它的关系,使人们更难以离开它。

浅谈北方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 第4篇

从洪荒的远古, 到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 五十六个民族在华夏神州广袤的大地上, 生生不息的繁衍生活着, 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殿堂里, 民歌艺术象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散发着它独特的光芒。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依然光彩夺目且愈发历久弥新。

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历史可考据的就能追溯到3000多年前, 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收集的就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左右的诗歌。大家都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其中“风”就是收集起来经过润色的民间歌谣。

民族民间歌曲简称民歌。顾名思义, 就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自己创作、演唱并流传开来的歌曲, 它有别于专业音乐工作者的创作。因为绝大多数的民歌都不知道作者姓甚名谁。它们大都是劳动人民随兴而启、有感而发的口头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并生存于民间的。很多民歌在流传过程中都经过了不断的加工改编, 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民歌最重要的特点是它能充分的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 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之中, 宣泄着普通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民歌的演唱方式自然淳朴、坦率大方, 易于被劳动人民接受并传唱。

民歌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有它强大的社会功用, 并且具有多功能性。除了最基本的娱乐作用之外, 民歌还可以表达情感、咏物述事、教育传承、祭祀礼仪、祛病避邪、交际求偶等很多作用。

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 民歌有很多种分类的方法。如根据体裁划分的 (号子、山歌、小调等) ;根据功用划分的 (民族史诗、劳动歌、时政歌、喜歌、酒歌等) ;还有根据音乐织体构成方式划分的 (单声部民歌、多声部民歌等) 。民歌因为产生于民间, 因此有很强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不同地区的各个民族都有其极具代表性的体现区域风格和民族特色的民歌。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锡伯族等。大都生活在内蒙古高原、西北高原和东北三省一带。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域多为高山、高原、森林、草原, 人们多以游牧、狩猎为生, 因此养成了粗犷豪放、勤劳勇敢的性格, 其音乐特点多为嘹亮悠远, 热情乐观。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民歌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 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 风格独特。以下从两个方面简要谈之。

一、北方蒙古族草原民歌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 有着极为发达的民族民间音乐, 民歌更是丰富多彩。蒙古族人民多数居住在内蒙古高原, “逐水草为生”从事畜牧业, 常年的游牧生活孕育了他们开朗豪爽、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 人民素以能歌善舞著称。蒙古民歌曲调高亢辽阔, 节奏自由绵延。

蒙古民歌按照演唱的场合及演唱的内容, 可分为雅乐 (图尔音道) 和俗乐 (育尔音道) 两类。雅乐包括宫廷音乐和举行庆典时的礼仪用乐;俗乐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但对大众来说, 更熟悉的是按体裁将其分为长调 (奥尔图音道) 和短调 (宝古尼道) 两类。尤其是蒙古长调歌曲, 演唱风格很是独特, 它以悠长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营造出高远深邃的意境, 结构松散自由, 很能体现游牧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我们所熟悉的《牧歌》《赞歌》就都是属于这一类民歌。长调歌曲以牧区流行的最为典型, 在内蒙农区流行的短调歌曲也是颇有特色。短调歌曲以方整性强为特点, 与长调正好相反, 曲调短小, 节律明显。狩猎歌、叙事歌、婚礼歌等都属于这一类民歌。著名的代表作品有《金杯银杯》《猎人之歌》等。这些草原民族的人们用极富民族特色的歌曲抒发情怀、赞美家乡、祈福生活、畅想未来。

二、东北三省少数民族民歌

(一) 朝鲜族民歌

朝鲜族大多居住在吉林省, 黑龙江、辽宁亦有分布。在吉林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朝鲜族人民以农业、林业、渔业生产为主。他们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 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 连绵起伏的长白山脉, 美丽富饶的图们江、鸭绿江, 孕育了这个民族的艺术灵性。

朝鲜族是出名的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民歌总的可分为城市歌谣和农村民谣两大类。城市歌谣中最脍炙人口的《道拉吉》、《阿里郎》等歌曲, 很多朝鲜人从牙牙学语时起就会哼唱, 流传极广。朝鲜民歌以民谣为主, 具有清新柔美、婉转明快的特点, 很多民歌的节拍形式皆属三拍子系统, 极富长短起伏的舞蹈韵味。朝鲜族的农村民谣以劳动歌为主, 主要的有在开山伐木时唱的林区号子和在拉网打渔时唱的渔业民谣。这种在劳动中使用的歌曲通常节奏鲜明, 唱和有致。便于在劳动中互相协调、振奋精神, 缓解疲劳。

(二) 满族民歌

满族分布在全国各地, 但以辽宁省居住人数最多。满族先民世代居住在北方的深山密林、江泽湖畔, 以狩猎打渔为生, 所以民风剽悍、粗犷乐观。满族的民间歌曲有劳动号子、山歌、小唱三种。内容有劳动歌、婚礼歌、摇篮歌等, 满族的很多民歌内容都非常贴近生活, 质朴直白。如《打猎歌》《悠摇车》《欢庆丰收》等。

(三) 达斡尔族民歌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达斡尔有一种民歌演唱形式叫做“扎恩达勒”, 类似于山歌。通常在田间劳动、草地放牧时演唱, 分为有词和无词两种。曲调高亢嘹亮, 节奏鲜明。著名的“扎恩达勒”有《深山密林我的家》《美丽的嫩江》等。

(四) 鄂伦春族民歌

鄂伦春族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人民多以狩猎为生, 民歌有劳动歌、狩猎歌。鄂伦春民歌多为单乐段, 由两句或四句构成。节奏多工整, 散板极少见。反应鄂伦春人民新生活的《鄂伦春小唱》为大家所熟悉。此外还有“赞达仁” (鄂伦春族对山歌和小调的总称) 《站在高山上歌唱》《跨上海骝马》等。鄂伦春先民信奉萨满教, 因此有宗教歌曲“萨满调”等。

(五) 鄂温克族民歌

鄂温克族也是主要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鄂温克将民歌和小调总称为“扎恩达勒格”, 但是地域不同, “扎恩达勒格”的风格有所不同, 流行于内蒙境内的“扎恩达勒格”有蒙古长调的味道, 而属于小调类的“扎恩达勒格”则节奏鲜明、结构严谨。《金色的雅鲁河》《婚礼之歌》是著名的鄂温克族歌曲。

(六) 赫哲族民歌

赫哲族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沿岸, 是中国北方唯一依靠捕渔打猎为生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很多民歌都体现了对这种渔猎生活的歌颂和赞美。赫哲族民歌主要曲调有赫尼哪调、嫁令阔调、萨满调、伊玛堪调等。其中传唱全国, 广为大家所熟知的《乌苏里船歌》就是赫尼哪调民歌

(七) 锡伯族民歌

锡伯族多数居住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少数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三省。锡伯族的音乐主要分为戏剧音乐和说唱音乐两部分。他们的民歌很有特色,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歌、萨满歌、习俗歌、打猎歌、情歌等。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众多, 且都能歌善舞, 民族民间歌曲艺术极其发达。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沉淀, 流传下来了很多丰富的民歌作品。近年来更是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民歌手, 将本民族的优秀民歌作品推向了全国文艺舞台乃至世界舞台。民族民间歌曲艺术是我国音乐艺术里不可或缺的瑰宝, 我们对于民歌艺术应该本着保护、继承和发扬的态度, 推动我国民歌艺术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

[2]中国歌民族民歌精选.《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总编辑部

[3]百度百科.中国民歌

北方民族大学答考生问 第5篇

1.你校成立于何时?什么时候更名的?

答:我校成立于1984年,2008年1月教育部批准在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基础上正式更名为北方民族大学。

2.你校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校址在何处?

答:我校是公办院校,隶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属部委院校。校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3.你校在各省的录取批次?

答:我校是普通本科院校,在各省本科第二批次录取,录取分数执行各省二批本科分数线。

4.你校是民族院校,是否招收汉族学生?

答:我校招收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65%左右。

5.你校对于少数民族考生是否有录取上的照顾?

答: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按各省招生录取政策标准执行。我校是民族院校,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考生。

6.你校预科怎样录取考生?

答:预科只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适当降分录取,分数不低于我校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二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下80分,按计划数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7.你校招生有无男女比例限制?

答:我校各专业招生均无男女比例限制。

8.入校后专业不满意能否转专业?

答:入学后允许转专业,根据有关规定和新生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进行调整。但艺术类考生入校后不得转专业(含专业方向)。

9.你校的就业情况怎样?

答: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国家平均水平以上,居宁夏各高校前列。

10.北方民族大学的学费标准?

(1)法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历史学学费标准为2600元/人/年。

(2)会计学、财务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学、经济学、统计学、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费标准2800元/人/年。

(3)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日语、广告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英语学费标准为3000元/人/年

(4)艺术设计、绘画、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学费标准为6500元/人/年。

(5)动画学费标准为15000元/人/年。

北方民族 第6篇

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一样,内蒙古的古代先民也把黄金视为珍宝,用它制造各种美丽华贵的饰物。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制造和使用黄金饰品的,是生活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考古工作者在赤峰市宁城县小黑石沟发现了一批金饰品。出土的金饰品制作精巧,形象生动传神,其中较典型的为圆形雁纹镂空金饰牌和马形金饰牌。图1圆形雁纹镂空金饰牌,属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直径7.1厘米,厚0.2厘米,重108克,金饰牌缘边饰有十六组镂空雁纹,中间素丽,背有钮,器表金黄明亮,应为装饰物。图2马形金饰牌,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通长4.6厘米,宽4.5厘米,厚0.1厘米,重28.9克。马形金饰牌中的马呈伏卧形,回首竖耳,圆目成孔。饰牌正面凸起,背凹,有两个桥形穿钮,可系挂佩戴。

由于黄金色泽美丽,耐腐蚀,又有良好的延展性(1克黄金可拉成2公里长的金丝),又便于携带和长期储藏。自“夏家店下层文化”以后,生活在内蒙古的历代游牧民族,如东胡、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都生产和制作了大量的黄金制品。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贵族,还将其家族命名为“黄金家族”。在内蒙古地区多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黄金饰品,均各具特色。

图3是匈奴王鹰形金冠饰,出土于鄂尔多斯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葬,重达1394克,由金鹰和金冠带两部分组成,上面浮雕有狼和羊的图案,雄鹰站在半球形的金冠顶上,俯视着狼与羊搏斗的场景。金冠饰以草原上生动逼真的动物形象为装饰题材。雄鹰采用圆雕工艺,以夸张的手法,极力突出钩状的鹰喙,以表现鹰的凶猛。这件金冠是匈奴单于(皇帝)的宝冠,不仅是艺术珍宝,而且是匈奴单于权力的象征,被文物专家鉴定为“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野兽风”是北方民族金饰品图案的一大特点,尤其是虎搏兽的造型,方寸之间表达的正是在古代草原严酷的生存环境之下,弱肉强食的生存之道和游牧民族的审美心理。下面的系列金饰件均为活动在内蒙古地区的匈奴族的典型金器。图4战国时期虎兽咬斗纹金饰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出土,长13.8厘米,宽7.95厘米,饰牌由黄金模铸而成,图案主题为一只猛虎前爪按住一兽作吞噬状。图5战国时期刺猬形金饰件,高2.5厘米,长4.5厘米,为薄金片模压錾刻呈网雕式。其边缘有缀孔,应为服装上的饰物。图6战国时期怪兽纹金饰片及细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出土,长12厘米,宽10.2厘米;长12厘米,宽10.2厘米;长19.6麒米,宽2.5厘米。金饰片中有集鹰嘴、狼身、羊角于一体的怪兽,为欧亚大陆西部阿尔泰地区游牧人的神灵,谓之“看守黄金的格里芬”,说明当时的匈奴纹饰借鉴了外来艺术题材和风格。图7战国时期虎形金饰牌,内蒙古鄂尔多斯博物馆藏品,长12.4厘米,宽6.2厘米,图案主题为猛虎捕食野兔。

2010年9月8日,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白家湾村发掘了一批珍贵的窖藏金器,如图8虎咬鹰牌饰,图9虎咬马牌饰。两件虎咬鹰牌饰的大小大体相同,均为长方形,长15厘米,宽10.1厘米,厚0.1-0.2厘米,重量略有差异,分别为431.24、553.45克。两牌止面为浮雕状,猛虎仰首咬噬鹰的头部,纹饰有叶状、心纹、圆圈纹等,并镶嵌有绿松石和料石。虎咬马牌饰略小,虎头反向,嘴咬马背。这些金饰品的级别很高,时代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具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色,推测可能为匈奴单于所用之重器。

鲜卑民族继承了匈奴金饰牌的风格,并在造型、题材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图10东汉时期瑞兽纹金饰牌,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苏木六家子墓出土,长8.1厘米,宽5.4厘米,此件金饰牌为佩戴之物,根据《魏书》记载,鲜卑始祖率领部族南迁,“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引导,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此件应为文献中所提之“神兽”。图11东汉时期卧马形带链金挂饰,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希伯花苏木六家子墓出土,长8厘米,宽5厘米。纯金铸造,造型中马呈四肢屈曲的卧姿,马首垂至地面,头顶及臀部各突出一小环,上连金链,应为佩饰之物。图12东汉时期双马纹金饰牌,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出土,长5.6厘米,宽6.8厘米。

步摇是簪钗上饰以金玉的垂挂装饰,可插于妇女发髻的前后左右。汉唐时期在妇女中极为流行。中原地区的这种步摇冠饰,为北方游牧民族贵族广泛效仿,尤其是在北朝鲜卑族中使用效仿最盛。中原地区的步摇冠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状,其上缀以珠玉,并常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而北方民族多以黄金制作成各种动物形步摇冠,其上镶嵌料石。图13这两件金步摇冠饰出土于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北朝时期鲜卑贵族妇女所特有的头上装饰。两者一为马头形,一为牛头形,角均作鹿角形状,上部呈树状分叉枝干,每个枝梢上挂有活动的叶片,当佩戴者走动时,叶片随之颤动,发出悦耳的声音,以显示富贵。而树叶及鹿形,反映了鲜卑民族对森林的怀念。另,在内蒙古通辽市征集的凤鸟形金步摇冠饰也比较典型。图13北魏时期马头鹿角、牛头鹿角金步摇冠饰,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出土。图14东汉时期凤鸟形金步摇冠饰,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征集,高5.3厘米,底长5厘米。

2010年5月,在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发现一座被毁的墓葬,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定为北魏太和初年至迁洛以前(477-496年),其中出土的一批金器,为鲜卑女性贵族使用的饰品。如图15、图16正镶白旗北朝墓葬出土的金饰珠、金铃饰、金带、叶形金头饰什。

辽朝是北方民族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均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辽代的金器制造业发

达,制作的金器工艺高超,造型精美,堪称北方草原地区的金器精品。图17辽代陈国公主的金面具、图18辽代驸马的金面具,这两幅金面具均出土于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墓中,为纯金片模压制成,均按照公主与驸马的脸型特制,公主面具丰润舒展,显示出青春女性特有的柔美;驸马面具颧骨微突,面庞清瘦,刚毅而沉稳。图19辽代公主的金晇带、金针筒、龙纹金镯,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墓出土。

饮酒之风在北方民族中极为盛行,以下几件为内蒙古地区出土的契丹、蒙古贵族的饮酒用具。图20辽代人物纹錾耳金杯,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土尔基山出土,口径6.1厘米,底径3.7厘米,通高5.9厘米,重121.1克。为金质酒具。图21元代狮纹錾耳金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征集,通耳长17.9厘米,宽14.2厘米,为元代蒙古贵族典型的饮酒用具,现藏内蒙古博物院。图22元代錾花高足金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墓葬出土。图23元代高足金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出土。

元代的金饰品蔚为大观,种类繁多,不仅有本民族的显著特点,还吸收了中原汉地和欧亚外来文化因素,工艺水平高超,体现了蒙元文化兼容并包的特征。

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元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金饰件。图24所示为三套马具饰件,主图案运用捶揲工艺,饰莲花纹,边缘饰连珠纹,是元代蒙古族马具金饰品中的精品。龙凤纹金马鞍饰前桥饰长12.5厘米,宽5.2厘米,后桥饰长9.2-14厘米,宽2.7-7.7厘米,整体由薄金片錾刻而成,由前后鞍桥、前后鞍翅组成,鞍桥图案为镂空錾龙纹,双龙之间有莲花图案。

图25图30为元代时期的各种装饰品。图25是锡林郭勒盟博物馆的藏品元代掐丝金饰件。图26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恩格尔河墓葬出土的元代虎头纹金手镯。图27是个人收藏的元代金镶松石手镯,直径7厘米。图28是个人收藏的元代金镶松石耳坠,长6厘米。图29是个人收藏的元代嵌松石古叙利亚文金戒指,长1.2厘米,宽1厘米。图30是个人收藏的元代景教嵌宝帽饰,圆形直径4.8厘米。

内蒙古地区的金器有如下一些特点:

首先,历史悠久。金饰品工艺时间长,早在夏家店时期就出土了大量金饰品,这在全国来看,是比较早的。

其次,几处集中出土地的金器,器形大,规格高,工艺精湛,并且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皇家贵族用品。

第三,内蒙古地区的金器,不仅具有礼仪性作用,还有很多实用器皿。

北方民族 第7篇

一、民族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

(一)从平均数据看自主学习的总体状况

民族高校学生自主学习水平整体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从均值和平均得分率分析,学习动机分量和学习策略分量相比较,动机分量中自我效能感、外在目标、学习焦虑对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驱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学习策略分量中,学习评价、学习计划和学习管理三个环节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水平不高的更重要的因素。其中,学习焦虑和学习管理是反向计分,与其动机和策略是负相关,而调查数据显示这两项偏高,说明民族院校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应对压力能力普遍不强,容易出现焦躁、焦虑情绪,从而影响自主学习效果。而在自我学习具体执行环节中,往往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对自我学习行为的协调和控制能力较差。

从极值和标准差的数据可见,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差异很大。综合数据中标准差高达34.5%,说明学生个体量表得分与平均分值差异大,具体表现在各单项维度中有不同表现,其中有6项的标准差超过4,说明这些单项数据中学生的差异就比较显著。从这6项来看,最显著的单项差异是学习方法、学习求助和内在目标,说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弱差异最集中地体现在这三个侧面。

(二)从不同年级数据看民族高校自主学习特点

从调查对象的不同年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以下几个特征:

1. 学生从大一到大四,总体上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增强。从大一到大四其自主学习量化平均得分分别是:286.17、280.15、283.99、281.80。

2. 大一学生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大二学生均值得分最低,大三学生优于大二和大四学生。

3. 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个体差异自大一到大四逐级扩大。

大一到大四学生自主量化分值的标准差分别是:30.402、32.242、35.466、40.894,说明在总体水平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四年大学教育学生个体在自主学习能力上差异越来越大。

(三)从不同民族看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差异

选取调查人数前十的民族进行分析。以自主学习量化均值282.69+15为平均水平区间,则满族以308.07高于平均区间,而藏族以258.88又远低于平均区间。

1. 满族。满族学生自主学习水平较高,最集中表现在学习策略分量中的一般方法和学习求助上,分别高于均值5.331和4.581。其他主要影响因素是学习控制、自我效能、学习总结,都高于均值2分以上,分别为2.263、2.139、2.159。

2. 壮族、蒙古族、维吾尔族。

这三个民族的学生在自主学习量化均值都在290分左右,比均值偏高,但又不是很明显。分析数据发现,壮族学生主要在学习求助、学习管理、学习焦虑上高于均值,分别为2.176、1.888、0.973;蒙古族学生分值偏高主要凸现在学习求助(高于均值2.510)、学习计划(1.706)、学习控制(1.763)三个因素;维吾尔族学生主要凸现在学习求助(1.931)、学习焦虑(1.160)、学习管理(1.014)三个因素。可以看出高于平均水平最重要原因在于学习策略方面,尤其是学习求助和学习管理两个因素。学习管理和学习焦虑两个因素为反向计分,所以壮族和维吾尔民族学生自主学习实际水平更加接近于平均水平。

3. 回族、汉族、土家族、苗族。

这四个民族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处于平均水平,在量表的12个影响因素中,与平均值均差都没有达到0.9以上,影响并不显著。四个民族的量化分值标准差分别为:30.157、33.127、41.417、32.510,回族、汉族、苗族学生与平均标准差(34.538)接近而略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土家族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大。

4. 彝族和藏族。

彝族学生虽然自主学习量化得分处于倒数第二,与均值差7.13,但在量化分值中反向计分的学习管理和学习焦虑两项分别低于平均值1.9和0.5,排除这两项之外差仅2.33,处于平均水平区间。

藏族学生自主学习水平较低,与均值相差23.812,依据与自主学习各影响因子平均均值差来看,其重要性由高到低分别是:动机分量中主要是内在目标-4.102、学习控制-2.675、自我效能-2.397、学习焦虑-1.007、外在目标0.469、学习意义1.402。策略分量中依次是:一般方法-4.669、学习求助-3.240、学习总结-2.654、学习计划-2.002、学习管理-1.075、学习评价-0.924。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在整体上没有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这与普通高校具有一致性,可见我国高校教育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普遍不够重视。通过《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调查测试可见,大一到大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呈阶段性上下浮动,但没有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未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普遍重视,从实际培养情况来看,民族院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中都有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和要求,但都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普遍将之作为专业教学的附带品或认为知识和技能掌握了自然就会学习了,殊不知学生在教师的教授和要求下、在学校安排的课程时间内学会知识、掌握技能与自主学习相差甚远。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相对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学习动机有逐渐弱化倾向,学习策略略有提升,并不明显。

在大一学生中,学习动机量表中多个因素分值都居于四个年级之首,而大四的学生在内在目标、学习控制、学习意义三个因素中的分值居于四个年级之末。大四学生在学习的一般方法和学习求助等方面优于其他年级。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很大,且在四年的学习中差异逐渐继续扩大。

这与民族院校生源情况复杂、学生所在地区教育水平差异较大有关。这种差异逐年扩大一方面是原有差异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所导致。从调查数据分析,大一到大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机量表的内在目标和学习控制上,其次是策略分量表中的一般方法。学生毕业时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以及对努力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判断差异更大,一般的学习方法运用上也进一步拉大。

(四)藏族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堪忧。

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是困扰藏族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对学校教学造成很大困难。这显然与藏族地区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生源招生分数低于其他民族地区有关。

三、建议和措施

如何才能切实改变民族院校大学自主学习水平不高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民族院校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应当作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目标之一,从学校管理到学院教学,从教师到学生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建立多渠道多环节互补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机制。

学校层面,要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如24小时开通图书馆、留出一些固定的自习室、实验室等。学院层面,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根据专业特点对之予以充分考虑,合理安排课程及修读时间,使学生有较充裕的自学时间并配以相应的指导教师。教学层面,要探索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在部分课程(如专业导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中设立专门章节,引导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及其学习方法,讲解自主学习能力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培训;教学评价中要把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学生学习层面,须在多个环节上引导、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有意识进行自我培养。如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灌输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理念;通过学生工作尤其是充分发挥班导师作用,积极影响学生。

(三)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注重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多传授学习方法和开拓克服学习困难的渠道,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藏族学生和其他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在大一入学后就开始进行针对性帮扶。

(四)积极探索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

建议民族高校在推行慕课和网络课堂的课程之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解并加以培养,在慕课和网络课堂的推行中一定要注意对那些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摘要:本文在进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际观测走访,发现民族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与同层次普通高校无显著差距,但存在民族学生间个体差异大、由入校到毕业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没有显著提高、学习动机逐渐弱化等现状和问题。针对现状和问题,本文从学校管理、培养机制、培养方法、培养具体落实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

北方民族 第8篇

关键词:北方游牧民族,民族文献,建设

唐朝与宋朝在立国之时有相似性, 即受到周边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强大政权的威胁。如在唐朝建国之初, 有“突厥强盛, 东自契丹、室韦, 西尽吐谷浑、高昌, 诸国皆臣之, 控弦百万。北狄之盛, 未之有之”的描写。说明当时最为强大的当属突厥, 其他民族也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国家;而宋朝自北宋建立之初, 就强敌环绕, 感受到了辽国、西夏、金国的压迫, 到了南宋更是出现了强大的蒙古帝国。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是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 但却始终与当时代表文化和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 (唐朝、北宋、南宋) 进行战争、贸易和各方面的交流。而这些丰富的信息都包含在了民族文献之中, 研究和建设唐宋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文献对于我们对于这些民族的形成、演变、消亡, 该民族的文化、风俗、政体及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这些民族文献也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对民族文献的界定

从大的方面来讲凡涉及有关民族问题的各种知识载体都属于民族文献, 如各种经文、碑刻、史料都属民族文献的范围。但也不仅仅限于古代的资料, 近现代对民族问题研究的各种文章、专著等也属于民族文献。从这个意义上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以北方游牧民族文字撰写的各种资料, 无论其论述属于何种范畴, 皆可以称之为民族文献。如粟特文《卜古特碑》;突厥儒尼文《暾欲谷碑》、《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翁金碑》、《阙啜碑》、《磨延啜碑》;回鹘文的《乌古斯可汗传说》、《福乐智慧》、《金光明最胜王经》;蒙古族的三大重要历史名著《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是研究蒙古族的历史、语言、文化的珍贵文献;藏文文献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 有著名的史诗《格萨尔王传》等。这些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的一些珍贵信息, 如清光绪年间在和硕·柴达木发现的突厥碑文中记载“贵族弟子, 陷为唐奴, 其清白女子, 降作唐婢。突厥之匍, 弃其突厥名称, 承用唐官唐名, 遂服唐皇, 臣事之者五十年。为之东征向日出之方, 西征远至铁门。彼等之克国除暴, 皆为唐皇出力也。”这段史实就记录了唐初被灭掉的东突厥的情景及其投降后为唐朝征战西域的史实。

2.凡是正确反映我国民族政治、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史志、民族习俗和风情等民族问题的各种知识载体, 不论其使用世界上现存的何种文字, 都属于民族文献的范围。如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例如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李鹏《做好民族工作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奋斗》、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有关民族问题的部分等。涉及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习俗等各个方面的专门著述, 这类民族文献主要有: (1) 民族丛书。如《中国少数民族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等。 (2) 重版古籍。以藏文史籍为例, 有《红史》、《青史》等。 (3) 各类专门论著。如《西夏史》等。

3.凡是涉及少数民族的各类著述、文章, 也应被包括在民族文献之列。如何天明的《辽代政权机构史稿》、《论辽政权接管燕云的必然性及历史作用》, 孟广耀的《唐代奚族驻牧范围变迁考证》、《读赤峰市出土的古回纥文碑铭》, 舒振邦的《我国古代北方诸族与中原华夏的关系》、《西夏的内徙及其与中原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等详细论证了古代北方诸族与中原历代王朝源远流长的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联系。吴团英主编的《草原文化研究丛书》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 由《草原文化概论》、《草原文化史论》、《草原物质文化研究》、《草原精神文化研究》、《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中华文化大系比较研究》、《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蒙古族文化研究》组成, 蔚为大观, 多数著作对北方民族及北方草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多学科、多视角的深入研究。

二、唐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文献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于唐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文献的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不能够充分挖掘民族文献的价值, 造成社会适应性差。图书馆等民族文献信息单位所收藏的各类民族文献往往只满足本部门读者的基本要求, 作为进行教学、科研、撰写论文专著等方面的资料, 没有针对社会的专门化需求进行分类和研究, 从而难以满足社会的特定需要。另外图书馆重藏轻用的传统意识较重, 对民族文献的藏书情况和利用价值缺乏积极主动地宣传报道, 从整体上向读者提供深层次的文献服务项目还不多。这样就使得这些民族文献的真正价值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2.缺乏系统性, 各单位和收藏者之间的协调性差。 (1) 由于各民族文献信息单位管理系统的分散性, 如有的属于教育系统, 有的属于行政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 再加之在民族文献收藏之中缺乏协调, 不能够相互沟通, 因此民族文献的收藏普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2) 另外各单位之间缺乏信息交流, 采购渠道单一, 加之对民族文献资料调研不足, 使一些民族文献漏收。一旦古代的珍贵文献流出国外, 将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3.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大量宝贵的民族文献在过去历次运动中或其他原因被毁坏、遗失。如何搜寻这部分遗失的文献这也是我们建设中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

4.由于购书经费受到财政因素的制约, 相对而言比较紧张, 使得在收购和采集民族文献资料方面缺乏系统采购计划, 有钱多买, 无钱少买, 订购量随经费而定, 使得民族文献收藏缺乏稳定性、完整性。

三、民族文献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民族文献建设要构建协调机制, 实现民族文献资源共享。文献资源共享需要一种协调机制来调配全国图书馆各种民族文献资源。建立文献资源协调机制是实现共享的根本保证, 可以更好地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和民族地区建设进行服务。这种协调机制需要主管的行政机关 (如教育部、文化部, 各省教育厅、文化厅等) 来牵头实施, 不然难以收到实效。而在这个前提之下, 实现民族文献共享需要经过以下几步: (1) 对全国各图书馆和研究所民族文献进行调查。对全国民族高校馆藏民族文献资源进行调查, 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献资源进行调查, 了解其分布情况, 摸清文献的分布和数量, 评估价值和意义, 作为民族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共享的重要依据。 (2) 在调查清楚本省、本地区的文献资源后, 进行机制协调。如按照学科分类建立专门的研究中心, 如“藏学文献信息中心”, 使得信息文献按照学科进行汇总和甄别, 利用各地的资料对该学科进行补充和丰富, 从而使得该学科的文献逐渐完备。我国现有民族高校12所, 经过多年的收集与积累业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献资源藏书体系, 形成了分布全国各地以民族高校为中心的民族文献群落。可以考虑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数据库, 以利于后续的开发利用;民族学科还有就是各单位要建立合作机制, 进行开发, 做好民族文献的整合工作, 编纂民族文献, 如各种丛书、年鉴和工具书, 以满足各种需要。 (3) 建立信息沟通系统,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共享。图书馆由于受体制的影响, 各图书馆间相对独立, 即使是同系统间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也比较困难, 更不用说跨系统间的相互开放。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技图书馆间由于体制上的隶属制约、职责上的相对独立、利益间的相互考虑、技术上的障碍等, 其相互开放的观念长期以来仅仅体现为空洞的口号, 很少有实质性的行动。因此, 各馆在对民族文献进行著录、分类、版本鉴定后, 有条件的图书馆编成书目正式出版, 有的还只是一堆卡片, 只有借助工具书等其他手段才知道该馆有收藏, 至于其著录、分类、版本鉴定是否正确, 就难以考证了。借助于协调机制, 辅之以信息化手段, 通过高效的互联手段实现最终的民族文献共享。

2.民族文献建设要突出“特色”。在民族文献藏书建设上更应注重其特色建设, 这包括民族特色 (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鹘、突厥) 、地方特色, 如内蒙古注重契丹、奚族、蒙古族等长期生活在本地区民族文献的整理, 而西藏侧重于吐蕃、藏族的研究等;还要突出学科特色, 专注于民族文献中的某一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3.民族文献的建设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对民族文献建设而言是关键, 民族文献工作是一项多学科知识、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备图情知识外, 还必须在民族语言、科技知识、信息技术方面有所涉猎,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 适应民族文献开发的趋势。对当前民族文献信息开发人员, 逐步进行知识更新与专业培训, 对民族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应加强民族文献信息知识的教育, 为建设民族文献培养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桂珍.民族高校图书馆联合与民族文献建设[J].西北高校图书馆, 1993 (65-4) .

[2]王芳.对民族文献建设与开发利用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20-5) .

挖掘和利用北方民族萨满艺术的思考 第9篇

一、原生态艺术资源

我国北方古代民族所信仰和崇尚的是原始宗教萨满教。北方古代民族崇信萨满教的原因与所有宗教的产生基本一致, 与古代先民的生存状态密不可分。原始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极其低下, 人们在生活中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古代先民无力与自然对抗, 面对大自然的种种现象, 人们只能通过单方面的臆想和幻想去解释, 以求寻得答案。这就是宗教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萨满教同样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孕育而生。

在古代岩画及遗物中, 对鸟的崇拜是萨满教的一个突出主题。从形式上看, 有水鸟、鹰、乌鸦等, 西伯利亚那乃人认为鸟是万物之灵。通古斯各族普遍把鹰看作萨满的化身或后裔, 鹰也是北方游牧和狩猎民族的图腾。在满族某些姓氏所供奉的鹰格格, 是鹰头人身的母体神像, 说明它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留下的氏族鹰图腾。

图腾面具也是萨满教的主要特征之一, 图腾面具是将萨满教中的图腾性的人物或动物绘制于面具之上, 人们头戴面具, 通过歌舞或特有的祭祀语言以达到和神灵沟通的目的, 以求获得保佑。面具图腾色彩鲜明具有神秘的色彩。

萨满教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北方地区的文化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北方的文化发展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萨满教的文化印象。例如近些年风靡全国的东北二人转就深受萨满教的影响, 二人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萨满教的文化元素。首先, 在表演形式上二人转采用了萨满教的祭祀形式, 在表演上一男一女共同表演的形式就是源于萨满教的祭祀形式。其次, 二人转表演的一个重要艺术表现形式就是模仿各种歌舞, 这种模仿就是萨满教舞蹈的主要形式, 萨满教在祭祀中的歌舞就是模仿人们的日常生活。再次, 二人转中的秧歌舞步也以萨满教的祭祀舞蹈为主要元素, 其节奏和步伐来源于萨满教的祭祀舞蹈。最后, 二人转在表现上运用了众多的萨满教元素, 例如二人转演员的神鼓和神调表演就是萨满教特有的祭祀表演。

对于萨满教的文化传承和开发, 不但有利于更全面地研究北方文化和宗教, 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 为北方的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二、地方品牌资源

“乌日贡”节是赫哲族的盛会, 1985年发起于黑龙江同江街津口, “乌日贡”意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每两年举行一次, 时间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 历时3日, 地点在赫哲族聚居区轮流。

吉林省查干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 近年来查干湖冬捕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旅游资源。查干湖冬捕之前的祭湖仪式成为查干湖冬捕中最为重要和最具特色的文化仪式。查干湖的祭湖仪式就是以北方萨满教为主要形式, 祭祀中人们头戴图腾面具跳着萨满教独有的舞蹈, 同时宣诵祭祀文, 鱼把头通过祭祀形式向湖神祈求丰收, 祭祀过程中的祭湖、醒网等仪式以萨满教的传统形式进行。查干湖的祭湖仪式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

三、旅游文化资源

萨满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对北方地区萨满艺术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一是民族文化展示。它包括民族文化静态展示, 如萨满艺术博物馆等;动态展示, 如萨满歌舞表演、萨满民俗村等。民族文化展示只是民族文化体验的初级形式, 缺乏真实性。旅游者则主要通过视听感官对民族文化展示内容进行欣赏体验, 从中获得愉悦感受。所获得的体验是一种表层体验, 一种被动参与的体验方式。

二是民族文化游戏或节事活动。它是一种根据民族文化中的原型, 经过设计和组织的民族文化体验方式, 比民族文化展示更具参与性。旅游者主要通过参加设计的游戏或节事活动获得愉悦感。如参加民族新年活动等, 这种体验是一种有限的主动参与的体验。

三是民族文化休闲活动。旅游者完全融入旅游目的地中, 与民族地区各种要素, 尤其是民族成员进行零距离接触, 并体验民族文化的真实性, 获得充分真实的感受。旅游者在文化获取时自由的主动选择, 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双向交流和互动, 并形成深刻的旅游体验感受。

同时, 各地区民族文化宣传部门要相互促进, 资源共享, 建立文化宣传促进激励机制, 引导和支持萨满文化产业利用各种渠道, 通过不断策划具有轰动效应的活动, 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摘要:自然与社会环境直接影响文化艺术的形成。作为原始宗教形式, 萨满是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 具有很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探讨萨满艺术的原始本质及现代影响, 探讨做大做强以萨满文化艺术为主的地方民族文化产业, 从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开发社会经济及文化价值。

关键词:北方民族,萨满教,萨满文化,图腾面具

参考文献

[1]关志伟.吉林满族风俗[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北方民族 第10篇

首先,是按照不同的服装制作材料所进行的镶边处理。我们知道蒙古族的服装制作所使用的材质是非常丰富的,有的喜欢用皮质,有的喜欢用绒布,有的喜欢用棉布,所以镶边的材质也会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和工艺进行变化。但大众较为喜欢用的镶边材料为库锦、化纤布。其次,是按照不同的制作工艺所进行的镶边处理。智慧的蒙古族先人对服饰的制作充满了自身的智慧,他们在漫长的文化发展中创造了独属于蒙古民族特色的服饰制作工艺,根据服饰审美需求诞生了风格迥异的镶边工艺。比如,滚边是为了起到强化固定的作用,沿边是为了起到美化的功能,饰涤是为了突出装饰作用等等,这些不同风格的镶边处理被广泛的沿用到了今天的蒙古族服饰制作过程当中。第三,是按照不同装饰技法所进行的镶边处理。传统的蒙古族服饰制作都非常的讲究,在细微之处都会特别的精致,这也体现在了镶边工艺上。通常会在服饰镶边时加以精美的刺绣、盘花等丰富多彩、美轮美奂的图案装饰,使蒙古族服装的审美特色更加鲜明,审美风格各异。

对于蒙古族服饰制作来说,镶边的工艺处理对于整体的蒙古族服饰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同时镶边这种工艺也一直伴随着蒙古族服饰文化的进程,从传统走到现代,对于服饰的结构、工艺和审美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传统的蒙古族服饰继承和延续了我国传统服饰制作规整统一的审美风格,在造型的处理上以直线条为主,因而立体感欠缺,所以为了弥补造型上的简单,会在修饰上多下功夫,为了使蒙古族服饰在视觉上呈现出多样的美感。因而,镶边装饰和点缀就非常的关键了,调整了蒙古族服装的结构,精美的修饰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层次感和立体效果。具体到蒙古族服饰的镶边工艺的价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主要体现在镶边丰富的色彩运用所起到的装饰价值。蒙古族文化在漫长的北方文化发展史中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在此过程中蒙古族群众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审美认识和审美喜好。在服饰的颜色上他们偏爱天空的湛蓝,纯净的云白,炽烈的红色和沁人心脾的绿色,这些颜色与他们世代生长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自古以来,蒙古族民众都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他们所处的色彩环境影响了他们在服饰镶边的色彩上也偏好使用绚丽的风格。色彩斑斓的镶边给服饰增添了视觉色彩,有些青年女性喜欢在冷色调的袍服上镶上红火色跳跃的边,使颜色产生了丰富的碰撞;还有一些年轻的姑娘特意在暖色调的袍服上镶上蓝色的边,使两种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小细节弥补了传统服饰款式单一的缺憾。可见,蒙古族服饰在镶边的装饰作用上,更加擅于凸显其对比的鲜明风格,在色彩上也是敢于大胆的运用,尤为喜欢用鲜艳的颜色作为装饰,将结合服装的布料特质,选用材质纹理和色彩不同的镶边起到美化的作用。

我们通过对蒙古族不同部落中传统服饰的镶边分析发现,蒙古族群众对于镶边的处理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认识和处理,他们自有一套镶边的方法。比如,为了突显色彩风格时往往采用留空或者加金银边的方式来进行色彩的对比和调和,不仅使服装看起来更加的美观,也特别的讲究,自然融合的色彩搭配全面的展现了蒙古族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在漫长的服饰文化发展中渗透了独有的审美品位,传统服饰的镶边艺术处理在时代传承中不仅展现了粗犷的蒙古族文化线条,还尚存了细腻温婉的特性,展现了蒙古族服饰文化灿烂的绚丽壮美。

第二,通过多样的镶边形式和图案起到装饰价值。我们知道传统的蒙古族服饰都是通过平面的裁剪衣片进行设计的,所以在结构上并不是特别的繁琐。而镶边艺术的加入,使简单的裁剪结构得到了有效的调整,使传统的裁剪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融入了活泼的色彩。比如,根据不同的服饰部位采用斜向的镶边方式、圆形镶边方式、直向镶边方式、横向镶边方式等多样的镶边处理,使结构简单的服饰立体感更加的突出,色彩感更加鲜明,从视觉上看起来更加的具有美感,弥补了传统服饰所缺乏的层次感。不同的镶边加入,使蒙古族服饰的结构活跃了起来,加入了丰富的线条美,进行了区域的分割,衬托了服饰的美轮美奂。

此外,蒙古族服饰还会加入一些图案镶边的方式,它是搭配着服饰的图案进行处理的。用以镶边的图案都来源于群众喜欢的或寄以了美好的祝愿,不仅具有思想性,还充满了表现力。这些镶边图案有动物、花草及吉祥、几何图案等等,协调的镶在服饰的不同部位,增加了服饰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尤其是一些图案的装饰性色彩非常鲜明,不仅使服饰的空间感倍增,视觉感也倍增,呈现出了立体的艺术效果。镶边图案与服饰结构进行了巧妙的结合,镶边的艺术效果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总的来说,镶边作为蒙古族传统服饰的重要装饰工艺之一,在漫长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体现了蒙古族服饰独特的装饰内涵。

摘要:镶边是蒙古族传统服饰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道工艺,也是蒙古族服饰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在漫长的蒙古族服饰文化发展过程中,镶边艺术处理也在不断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变化,风格和功能更为突出。在本文中主要探讨了蒙古族服饰镶边的艺术处理及修饰价值,使我们对北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北方民族 第11篇

关键词:贺兰山岩画;文化变迁;狩猎岩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240-02

一 引言

岩画是原始社会的居民用独特的方式对历史的记录,是绘刻在岩石上的形象性“史书”,它对文字的史书是一个极大的补充。解放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如李祥石和周兴华)在宁夏贺兰山大大小小27个山口、大麦地、香山和西山中发现了大量的岩画。这些岩画是宁夏早期游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真实写照,贺兰山岩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我国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民俗、宗教和艺术提供了大量无比珍贵的形象资料。这里的岩画风格独特,造型粗犷浑厚,在写实中用笔简练,构图朴实多变,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神秘的感觉,展现出不同凡响、超尘拔俗的意境。在贺兰山岩画中狩猎岩画数量居多,通过大量的狩猎岩画我们追溯历史,贺兰山及周边自古以来有众多游牧少数民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游牧,这些民族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栖息、生活、灭亡、融合和变迁,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迁。

二 贺兰山岩画中的狩猎岩画

20世纪80年代初,在绵亘500里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诸山口内外,先后发现了大批史前岩画。据初步统计约有2万余幅,其内容有狩猎、放牧、战争、祭祀、娱乐等生活场景,记载了居住在贺兰山地区众多以狩猎为主要生存形式的游牧民族千万年之久的整个生活,为我们深入了解与研究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狩猎活动原始体育文化的史缘与特征,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通过对贺兰山岩画一艺术化史料的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古代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他们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方式经历了早期的狩猎时期、中期以游牧为主的原始畜牧业时期和后期由原始畜牧业到传统畜牧业的过渡时期。

贺兰山岩画中狩猎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见图1、2、3、4)。面对飞禽走兽,先民们或围追、或驱赶、或设置陷阱、或盘弓欲射、或徒手拦挡以及站在群兽之中,以示猎人的勇敢,先民们使尽全部力气投入狩猎活动当中。先民就是以这种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与天斗、与地斗、与禽兽斗的尚武崇武的精神。

三 贺兰山地区的民族融合与体育文化变迁

1.贺兰山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贺兰山地区正处在温暖湿润的历史时期,山林树木葱茏,水草丰茂,植物分布广泛,尤其是广袤的森林和辽阔的草原。一方面,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各类动物的栖息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不仅有大量出没于森林草原的各类动物,还有今天热带地区生存的喜暖动物。另一方面,也为古人在这里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果实和狩猎的场所。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形态看,贺兰山这种独有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当时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所以,越是古老的岩画所在地,野生动物越多,狩猎业也越发达,狩猎文化也越丰富,也就印证了贺兰山岩画中发现大量的狩猎岩画。

2.贺兰山地区的民族融合

据相关文献记载,远古时期,贺兰山地区及周边曾出现过猃狁、鬼方和狄等氏族和部落,他们大约是贺兰山岩画的早期作者;先秦时期,这里生存的主要是猃狁、匈奴等少数民族;秦时为匈奴民族;汉以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没于贺兰山的多为羌戎、鲜卑、北狄、柔然等民族。进入隋唐,主要是突厥、回纥等;中唐以后吐蕃、回鹘、党项诸部族杂居其间;宋及五代,吐蕃、回鹘、党项诸部游牧于此;西夏至元明清,这里成为蒙古族各部落放牧的牧场。日月交替,寒暑更迭,生活在贺兰山区的先民们,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迁徙重组,繁衍生息,表现在岩壁上的狩猎岩画内容也随之发展变化。进入游牧时代以来,因同族之间迁徙变换的力度加大,不少游牧民族都于不同时期在贺兰山境内生活过。尽管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历史渊源不一,但各少数民族的生产技能、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大多与狩猎、游牧生活相适应,他们既是历史的主人,又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他们的历史缩影,都留在了贺兰山不同地带的悬崖峭壁和荒烟蔓草之间。所以,贺兰山上及周边地域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史可以称作是一部民族的大融合史。

3.贺兰山地区的体育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一种文化因其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

文化结构、模式或风格的质的变化。一般来说,文化变迁的原因有两种:一是随着社会状况的改变,尤其是社会形态的改变,文化传统内部新旧因素在矛盾中不断分化整合,通过变异、淘汰、更新由旧的平衡转化为新的平衡,从而导致文化传统的改变。这是内部引发的文化变迁。二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碰撞下,通过对外来文化因素的吸纳、交汇,使原有的文化传统结构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进而达到新的协调统一,这是外部引发的文化变迁。

原始游牧民族体育文化虽然十分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处在古代文化变迁之中的原始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可否认地产生着文化内部变革,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贺兰山岩画中原生态体育文化也是经历了变迁后的而非原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北方游牧民族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世代相传。贺兰山岩画中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是体育文化进化和传播相结合的过程,其原因在于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矛盾运动。北方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化是游牧各民族内部的历史的发展过程,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是指游牧民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相互影响,这其中又存在着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

贺兰山地区原始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变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体(各民族人民)的思维意识的变迁。在原始社会变革因素影响之下,贺兰山地区游牧民族体育文化存在所依赖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某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游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演变而被人们淡化、遗忘。但部分游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狩猎、武术、摔跤、骑术、射箭、舞蹈、投掷、賽龙舟、赛马等则不仅没有消亡,反而以其独特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民的关注,成为人们共同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

四 小结

北方民族 第12篇

关键词:北方,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从许多远古文化遗存来看, 到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 就已出现了北方、中原、南方三种不同的系统特征。狄、匈奴开发北部草原地区;肃慎、东湖等族开发东北地区, 使这些地区经济、文化得到巨大发展, 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和交流也更为密切。其民族体育文化也与中原文化在交流中融合互补, 形成独具北方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据1990年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977项, 其中55个少数民族有676项, 占全国人口90%以上的汉民族有301项, 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灿烂画卷。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少数民族相比, 我国少数民族有五大特点:多、大、长、边和穷。北方少数民族是我国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地域辽阔, 季节变化明显, 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北方人性格豪放、身材高大的特点。

一、北方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与北方地域文化特征

1. 地理分布以聚居为主, 体育活动形式以个人活动为主

中国的民族分布极为复杂, 大致情况是汉族多住中原, 少数民族则住边疆。由于历史的原因, 他们绝大多数居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疆地区。由于边疆土地辽阔, 人迹稀少, 在历史上保持了比较彪悍、勇猛的民风, 骑马、射箭、摔跤等以个人活动为主的项目深受北方民族的喜爱。

北方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些体育项目还往往和文艺融为一体, 如蒙古族的摔跤、打马球、赛骆驼等;朝鲜族的秋千、跳板、顶瓮走等;达斡尔族的曲棍球、扳棍、劲力等项目, 形成了北方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 宗教信仰以萨满教为主, 提供了体育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载体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存在一个东北少数民族萨满教的文化圈。萨满教是一种以万物有灵的泛神论为哲学基础, 以对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及祖先崇拜为基本内容, 并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原始崇拜教。在祭祀活动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所以说宗教活动为早期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规范和社会传播提供了有力的舞台。

在宗教信仰的内容上北方萨满教主要与渔猎活动有关,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反映出渔猎文化的特征。一些民族还有内容相同的祭祀仪式, 譬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都有祭敖包的萨满仪式;鄂温克族的奥米那楞、鄂伦春族的奥米南、达斡尔族的斡米南都是同一性质的萨满集会活动。这是北方各民族长期互相影响与融合的结果, 也反映北方地域文化的某些共同的特征。

3. 经济以渔猎为主, 体育活动再现渔猎文化

地处北方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锡伯和满族等各少数民族, 多以狩猎、采集、捕鱼为生, 这就决定了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渔猎民族的特征。如满族的珍珠球、嘎拉蛤;赫哲族的叉草球;蒙古族的骑射、打布鲁等体育项目中再现其民族的渔猎经济文化。现在, 北方民族的经济条件较西北要好一些, 我们可以借助民族体育竞赛的杠杆, 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体现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拼搏精神和竞争优势。

4. 北方是少数民族发生征战区域, 发展了与作战相关的军事体育技能

北方民族勇武, 崇尚骑射, 在与中原军事文化碰撞、交流中传承和发展了与军事作战有关的技能。与军事作战技能相关的体育项目也得以广泛发展, 如蒙古族的摔跤、骑马、射箭、挥杆套马;满族的跳马、射柳、射箭、跳骆驼等;锡伯族的射箭等;鄂温克族的套马、赛马、狩猎、摔跤……另外, 北方独有的冰雪文化更有地域特色, 如满族的冰嬉, 鄂伦春、鄂温克的滑雪、滑冰。

二、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各具特色和优势, 形成了文化的优势互补

北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地域条件、地域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形成的文化模式。其生产方式以游牧为主, 不适合群居生活, 因而生活具有不稳定特征, 生活也比较艰辛, 相互间配合、协作也少, 因而古代北方民族生产力水平低下, 经济也较中原落后。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以个人活动为主, 活动内容来自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 如满族的骑射、滑冰;赫哲族的叉鱼、叉草球;蒙古族的射箭、挥杆套马;鄂伦春族的套马、赛马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充分体现出独立的性格和自我表现的意识。身体强壮, 力大无穷, 技艺高超的一些体育项目深受北方民族的喜爱和推崇, 特别是一些以个人活动为主的项目, 如摔跤、骑马、射击等项目更是得以传承和发展。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风格特征, 显示出尚武、剽悍的民族精神。在原始的生产条件下, 体能锻炼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发展。于是在求生和捕食的过程中, 出现了赛跑、投掷、摔跤、套马等体育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有明显地域特征。北方人饮食比较简单, 以肉食为主, 身材魁梧者较多, 擅长重竞技项目, 在举重、柔道、摔跤等重竞技项目上具有先天优势。这是北方人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的结果。

三、重视地域文化特色, 发展适合地域的优势体育项目

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或宏伟壮观, 或秀丽妩媚, 或新颖别致, 或跌宕起伏。可将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宣传打造当地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并在旅游景点进行表演。各少数民族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促进了少数民族旅游事业的发展, 如哈尔滨旅游业的产值已上升为黑龙江省GDP的第一位, 要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使民族文化能得到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而体育活动的开展又为民族节日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如那达慕大会不仅仅是蒙古族的盛大节日, 也是鄂温克、达斡尔的节日;祭敖包是蒙古族、鄂温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共庆的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尽情地唱歌跳舞, 同时还要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体育活动。

文化具有广泛传播性和渗透能力, 节日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 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通过节日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形式交流和多样化发展。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节日里, 通过体育竞赛和表演增强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交流, 也使其他民族人民增加了解, 提高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集音乐、舞蹈、娱乐为一体, 相互交融, 相互渗透, 成为人类追求健康的有效形式。秧歌是歌和舞相结合的民间艺术, 在北方地区最受欢迎。北方秧歌有高跷秧歌、二人转和地秧歌三种表演形式, 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北方秧歌的音乐具有泼辣、风趣、花梢、热闹的特点。秧歌活动在社区、公园、健身场所、学校等地随处可见, 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精神关注审美性、共娱性、参与性;不重竞技、不重胜负, 无论输赢都被看作是对人生的磨砺, 对生活的热爱, 对人格完善的促进。独特的舞蹈语言, 鲜明的风格, 诸如南方舞蹈婀娜秀丽, 北方舞蹈刚健豪放, 高山舞蹈奇特潇洒, 平原舞蹈柔美细腻, 共同构成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多样性。少数民族人民对舞蹈需求强烈, 期望高, 广泛参与的意识也强, 促进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通过邻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北方的朝鲜族许多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体育与邻国朝鲜和韩国一脉相承, 如朝鲜族的秋千、跳板、摔跤等项目是我国与朝鲜、韩国共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我们要以加强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 促进其共同进步和发展, 如哈尔滨的朝鲜族民俗文化节已举办6届, 为加深中韩两国之间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积极贡献。在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 我们要发挥独特的文化优势, 使我国北方各民族体育文化通过邻国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张碧波, 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 (下) [M].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2000.

[2]纪兰慰, 等.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

[3]栾桂枝.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2) .

上一篇:慕尼黑工业大学下一篇:性能结构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