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大都市圈

2024-05-08

珠三角大都市圈(精选10篇)

珠三角大都市圈 第1篇

由于都市圈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 因此对都市圈人才流动的研究也应该立足于中、宏观层面。

(一) 都市圈的人才集聚

目前, 我国长三角都市圈的人才集聚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人才总量持续增加

自90年代初长三角经济发展开始起步以来, 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历年的统计数据表明, 都市圈的人才总量一直在高速增长, 1996年, 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81.18万人, 而到2005年, 这个数字达到了531.13万人, 翻了近1倍。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 长三角都市圈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人才的增长尤为明显, 1996年-2001年的5年时间内, 长三角都市圈的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了70.1万人, 2001年-2005年的5年内, 却增加了179.85万人 (表1) 。

2. 人才相对集聚明显

人才的相对集聚是指在都市圈的人才大部分都集聚在其核心城市, 其它中小城市和外围地区, 人才含量相对较少。2005年, 长三角都市圈16城市人才量占整个长三角人才量的比例中, 上海一个城市就占了总量的近三分之一 (31.2%) 而由上海, 宁波、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和绍兴这7个城市所拥有的人才总量占整个都市圈人才的近四分之三 (73.1%) , 剩下的9个城市的人才数量, 只占都市圈总人才数量的四分之一 (26.9%) 。也就是说, 长三角都市圈的人才, 大部分是集中在都市圈内的少数几个大城市, 而都市圈的其它中小城市, 人才相对匮乏。虽然相对整个中国而言, 都市圈的是人才的集聚地, 但在都市圈内部, 人才集聚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极化现象 (图1) 。

3. 人才的产业化集聚趋势明显

对人才的产业化集聚,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一方面是人才的就业结构与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关系, 另一个方面是人才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布状况。随着经济的发展, 都市圈内的许多城市对本市的产业进行着结构性的调整, 这种结构性的调整, 也反映在人才方面。以上海市为例, 在最近10年里, 上海的产业重点不断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因此, 上海的人才分布也产生类似的集聚现象, 即逐渐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集聚。1996年, 上海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54.0:46.3,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 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其就业比例为9.3:48.8:41.9;到2005年, 上海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0.9:48.6:50.5, 第一产业基本没有, 第二产业下降, 第三产业上升趋势十分明显, 其就业比例也调整为7.1:38.7:54.2。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人才结构进行了相应转移, 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员持续下降, 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持续上升, 人才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

(二) 都市圈的人才扩散

目前, 我国长三角都市圈的人才扩散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分布的均衡化

人才分布的均衡化是指和以往相比, 长三角都市圈的人才在整个区域范围内分布更加均衡, 城市与城市之间, 城市与郊区之间人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1996年, 我国长三角地区的三个传统的大城市上海, 南京, 杭州, 其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排在16个城市的前3位, 三个城市所拥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占整个都市圈专业技术人员的一半以上 (其中上海占31.17%, 南京占11.21%, 杭州占8.61%, 合计51.99%) , 而到了2005年, 除上海所占有的比例保持基本不变以外, 其它两个传统大城市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均有大幅度下降, 其中南京下降了4..71%, 杭州下降了1.48%。然而, 以此相反的是, 苏州、无锡宁波等新兴城市的人才占有量均有大幅度上升。这表明, 长三角都市圈的人才正在从少数几个大城市向周边中等城市扩散, 人才由过去的集中于少数几个传统大城市慢慢转变为在都市圈内各个城市均匀分布。

2. 扩散的圈层化趋势明显

人才扩散的圈层化, 是指都市圈的人才扩散多数是发生在核心城市及其周边城镇, 即越靠近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中小城市, 其人才的增长速度越快, 越远离都市圈的核心城市的中小城市, 其人才的增长速度越慢, 人才扩散呈现一定的圈层化特点 (如表2) 。长三角人才增长最快的几个城市中, 除台州市以外, 其它几个城市, 如绍兴, 宁波, 苏州, 湖州, 无锡都是靠近都市圈三个传统大城市的临近城市, 而人才比例下降的城市如扬州, 泰州, 镇江, 南通等, 大多远离上海, 南京和杭州这三大传统核心城市。当然, 这种远近不仅仅是指两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 (即直线距离的长短) , 也可以是指两地之间的时间距离 (即从一个城市到达另一个城市所花费时间的长短以及两地之间的相似性等) 。

3. 人才集聚的多极化趋势明显

长三角都市圈人才分布的多极化趋势主要表现是:传统强市的相对弱化和新兴城市的迅速崛起。长三角都市圈历来都有三个核心:一个大核心上海, 两个小核心是南京和杭州, 这三个城市的人才总量一直占整个都市圈的一半以上, 而最近几年, 这种状况将逐渐得到改变。近10年来, 长三角都市圈三大传统强市的人才比例大幅度下降 (上海基本保持不变, 南京, 杭州的比例都大幅度下降) , 而苏州、无锡、宁波等新兴城市却不断崛起, 而且, 这些新兴城市所拥有的人才数量已经完全可以和南京和杭州抗衡。实际上, 2005年的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中, 宁波、苏州两个城市的人才拥有量已经超过了南京和杭州, 分别排在16个城市的第2位和第3位。因此, 在未来的长三角都市圈中, 将不再是由上海、南京、杭州所组成的三极鼎立现象 (“1+2”模式) , 而是由上海、宁波、苏州、杭州、南京、无锡等多个城市共同组成的多极化网络 (“1+N”模式) 。而且, 像台州、绍兴等城市, 其发展潜力也非常巨大。

(三) 都市圈的人才共享

显然, 都市圈人才共享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独立问题, 而是一个系统化和体系化的过程, 都市圈的人才共享需要在整个都市圈内进行统筹考虑。我们知道, 只要人才可以完全自由流动, 则市场就能发货基础性的配置作用, 使人才使用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 都市圈的人才共享实际上是指人才在都市圈范围内的完全自由流动。这种完全自由流动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集聚, 二是人才的发散, 三是人才的互相流动。这三个人才流动过程对应着三个不同内容, 人才集聚主要是指全国各地人才向都市圈范围内的流动以及都市圈内的人才向圈内的核心城区的流动过程, 人才扩散主要是指都市圈核心城区的人才向都市圈非核心城区的流动过程, 人才互相流动是指人才在都市圈内的各城市之间相互流动与共享的过程。另外, 都市圈的人才共享的三个过程是相互关联的。从人才流动的先后顺序来说, 一般是在区域内产生人才的集聚现象, 当人才集聚到一定的程度时, 人才扩散开始产生, 并随着集聚的不断加剧, 人才的发散也逐渐加强, 当人才集聚和发散达到一定的水平后, 人才在区域内的相互流动慢慢增加, 人才共享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人才流动的形式上看, 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的主要形式, 人才扩散与人才相互流动是人才流动的次要形式, 人才集聚主要是实体流动, 人才扩散和共享不仅包括实体流动, 还包括与实体密切联系的知识流动。从人才流动的规模上看, 人才集聚是大规模和大范围的, 包括全国各地的人才, 都会向都市圈集聚, 人才扩散和人才相互流动是小规模和小范围的, 人才的发散和共享一般局限于都市圈范围内。

二、有关都市圈人才流动的一个整体研究框架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将都市圈的人才流动研究整理出一个整体性的研究框架。该研究框架包括都市圈的人才集聚、人才扩散和人才共享三个方面。各方面的内容大致如下:都市圈的人才集聚表示为都市圈范围内的人才向都市圈中心城市的集聚过程, 伴随着人才的集聚, 知识也发生了相应的集聚行为。都市圈的人才扩散表示人才从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向周边城镇的扩散, 在都市圈的人才扩散过程中, 也伴随着知识的扩散 (如图2所示) 。都市圈的人才共享是指都市圈的人才流动不仅仅发生在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之间, 同时还发生在卫星城市与卫星城市之间, 即人才在整个都市圈范围内自由流动 (如图3所示) 。

毫无疑问, 人才共享流动是都市圈人才流动的最高形式, 随着都市圈的人才共享流动, 人才和知识必将在整个都市圈范围内实现最优化的配置和充分的共享, 人才的效应也必将得到最大发挥。

三、结语

都市圈人才流动问题是我国都市圈发展过程中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才在都市圈的相对集聚以后, 如何在都市圈内部产生一个合理的再分配过程, 以及该再分配过程具体以何种形式进行, 具有哪些规律性, 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结合我国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近10年来的人才发展和人才流动的实际情况, 总结出我国都市圈人才流动的一些特点及其规律性, 从人才集聚、人才扩散和人才共享三个方面, 构建出一个有关我国都市圈人才流动研究的整体性研究框架,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俞路, 张善余等.基于空间统计的人口迁移流分析_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9.

[2]魏星, 王桂新.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口迁移特征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 5.

[3]孙峰华, 李世泰等.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 2006, 6.

珠三角大都市圈 第2篇

2003-11-26

摘要: 都市圈规划目标因其本身发展问题的差异而具有阶段性,雏形期都市圈规划以培育都市圈为主要目标。本文系统总结了雏形期都市圈规划的思路和重点,并介绍了徐州都市圈规划的空间组织、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政策环境等主要内容。

ABSTRACT: The planning objectives of 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s(MCR)have stag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their development.The major objective of MCR in embryonic period is foster i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gives conclusions on the planning method and emphasis of MCR in embryonic period.Furthermore, it explains the main contents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policies in the planning for the Xuzhou 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关键词:雏形期;都市圈;规划;徐州都市圈

KEYWORDS: embryonic period;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MCR);planning;Xuzhou

都市圈作为当前城镇群体演化的一种趋势,是区域城镇群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育、演化是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全国的不同区域都市圈发展来看,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区域内部空间联系程度的差异,同时不同区域的都市圈发育水平不同,暴露出来的区域矛盾也不同,其发展迫切需要规划引导,规划内容必须结合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城市发展水平研究。雏形期都市圈规划思路及重点

雏形期都市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水平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区域处于极化发展阶段,核心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中心、交通枢纽,邻近城镇与核心城市具有共同的历史基础、呈现一体化发展倾向,城镇发展轴线正在形成。欠发达地区都市圈大多符合雏形期都市圈的特征,规划往往以培育都市圈为主要目的,规划重点为促进都市圈成长创造基础优势。

1.1 规划目的都市圈规划是一个有限目标规划,雏形期都市圈规划目标是培育都市圈,主要依靠政府培育都市圈成长的基础要素,用行政的手段帮助欠发达地区克服市场劣势,培育市场自我发展能力,最终获得平等进行市场竞争的能力。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拉大是市场力量发生作用的自然结果,要克服回流效应,需要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进行有力的宏观调控,从而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1.2 发展动力

都市圈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同步推动,但在都市圈的不同发育阶段,都市圈建设重点不断发生变化,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也在不断转化。雏形期都市圈应该是以政府推动为主,政府作用具体体现在:制定比周边地区、发达地区更加优惠的发展政策,在投资方向、税费、服务等方面形成相对最优的发展环境,加强对都市圈长期发展发挥影响的生产要素的扶持。

1.3 基本思路

1.3.1 择优培育的思路

雏形期都市圈规划必须贯彻“有序培育、择优培育和重点培育”的思路,扶持社会公共事业、扶持重点领域及优势领域产业,培育核心城市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

1.3.2 跨行政区划协调发展思路

都市圈规划必须淡化区划,突破传统观念上封闭的行政区界限的束缚,着眼于区域整体利益的维护和实现,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但这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指令+强烈干预”所达到整体性的模式,而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市场一体化的“共识型”、“契约型”整体发展,强调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及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强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整体协调发展。

1.3.3 跨行业协调发展思路

当前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通过城市资源、产业的横向整合来获得效益最大化,雏形期都市圈规划通过沟通横向的城市联系顺应了这种客观需要。因此,都市圈规划的核心内容除了从更大的空间范围协调行政区之间、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发展,还要协调城乡建设与人口分布、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关系,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共建共享,使区域经整合后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单元。

1.3.4 集聚发展思路

雏形期都市圈核心城市综合实力不强,区域内还没有形成能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强有力的增长极核。因此,规划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有重点的培育核心城市,从而带动其他城市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1.3.5 空间管治思路

区域空间管治协调是实现都市圈规划由虚调控型向实调控型转化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市圈空间管治规划突破了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地域的落实,而是通过“空间准入”规则来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修正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区域空间管治协调是都市圈规划内容的落实。

1.4 规划重点

在雏形期的都市圈中,有些投入回报低、周期长、市场不愿意介入,但对都市圈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建设领域,需要通过政府为主导来进行培育。培育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创造都市圈成长的基础条件。培育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基础教育、具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

同时,由于都市圈规划跨地域、跨行业,因此协调也是规划重点。通过在都市圈内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打破区域人为壁垒和行政界限壁垒,推进都市圈内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各种有形商品在区域内部和产业内部的充分流动。具体内容包括:协调区域内部及区际之间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区域性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徐州都市圈规划内容介绍

徐州都市圈规划目的是培育徐州都市圈和徐连城镇发展轴,提升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增强综合竞争力,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发挥作用;加快苏北地区发展,进一步推动全省城市化进程,实现区域共同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都市圈一体化进程、培育都市圈成长的基础动力。

徐州都市圈规划强调核心城市功能的培育,突出对产业、社会事业、政策环境等发展要素的培育,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深化对城镇布局、交通网络、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的协调。规划对江苏省内部分提出要求,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对省外部分提出发展预测和建议,以加强区域发展的整体协调。

2.1 空间结构:培育核心城市,构筑单核心放射状空间结构

徐州都市圈空间组织思路是大力培育核心城市,加强轴线集聚发展,引导通道点状布局,实现核心腹地互动。空间结构的形式是“单核心放射状”城镇空间结构。单核心即徐州市;放射状即以核心城市为中心,二条城镇发展轴、一条城镇联系通道为依托而形成的放射状结构。二条城镇发展轴即徐连(东陇海铁路沿线)城镇发展轴,沿线包括连云港、东海、新沂、邳州、徐州、萧县、砀山等城市;枣徐宿(州)(京沪铁路沿线)城镇发展轴,包括枣庄、徐州、淮北、宿州等城市。一条城镇联系通道即宿(迁)徐丰沛城镇联系通道,包括泗阳、宿迁、睢宁、丰县、沛县等城市。

2.2 产业发展:培育制造业和农业,择优发展都市圈产业

徐州都市圈的基础和实力较弱,规划围绕“阶段推进、扬长避短、重点突破”,将其确定为以农业为坚实基础、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重要支撑,商贸、旅游、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快速增长的新兴工业化地区。充分利用资源特色和传统优势,将农业作为都市圈内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求加快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生态化和高新技术化,在此基础上将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培育为区域工业的第一支柱产业。依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新材料工业;充分发挥工程机械行业的传统优势,培育国际知名品牌;通过行业协会加强整合医疗器械工业;发挥港口和海洋资源优势,加快盐化工、船舶

制造、海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

徐州都市圈规划积极培育旅游业作为都市圈第三产业增长点,规划加强区域协作及旅游线路组织,重点开发二个旅游核心区和三条旅游发展带,即徐州市区(包括萧县)旅游核心区、连云港市区(包括赣榆县)旅游核心区,徐连休闲度假旅游带、枣徐宿文化旅游带、宿徐丰沛生态旅游带。

2.3 综合交通:重点加强东西联系,建设“一横三纵”交通走廊

依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形成合力“的思路,徐州都市圈利用国家级交通大动脉,提升东西向运输能力,完善南北向交通网络,建设徐连线、枣徐宿线、京沪线和沿海线的“一横三纵”运输通道。其中重点加强徐连线运输通道建设,创造城镇集聚条件,推动徐连经济带和城镇发展轴的建设。

2.4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构筑共享平台,推进各类设施集约经营

以水利、天然气、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协调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时序、标准、位置,推进市政设施服务区域化。其中在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徐州都市圈规划建成全省火电、核电能源基地,形成全省“北电南送”的源泉。

强化核心城市徐州的公共服务功能,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相互支撑、避免重复”的原则,构建以徐州为核心,辐射都市圈规划范围的一体化的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网络。其中重点培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基础教育,以提高劳动力发展能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5 生态环境:进行“二带一区”生态建设,促进都市圈可持续发展

徐州都市圈按照“二带一区” 统一进行生态建设,其中徐连沿线地区重点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海岸林带等保护网络,逐步形成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体系;宿徐丰沛沿线重点加速南水北调沿线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时沿线推广生态农业;环湖地区(环洪泽湖、骆马湖地区)重点是逐步建立湿地保护区,统一规划沿湖取水口、排水口,切实保护饮用水源。

2.6 政策环境: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提供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平台

都市圈跨多个行政主体,其发展涉及不同层次政府或发展主体之间、同级政府之间的权力互动关系,因此规划应该提出区域性协调措施和区域推进政策,协调整个地域的共同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徐州都市圈规划明确省内城市常设协调机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徐宿连三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常设成员,随机补充市有关部门和有关县(市)负责人为项目协调成员。充分发挥淮海经济区的协调功能,提升其在徐州都市圈规划建设中的省际协调作用。此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将是都市圈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徐州都市圈规划提出近期组建七大行业协会:港口行业协会、旅游行业协会、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烟酒行业协会、食品行业协会、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渔业行业协会。

规划提出促进都市圈劳动力输出、民营经济发展和各项涉农政策向都市圈省内部分倾斜的相关政策思路,从而提高都市圈发展的基础条件。

此外,省外地域规划重点对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重大区域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和时序协调等提出相关建议。结语

目前都市圈规划实践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规划思路仅限于目前的工作总结。但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发展存在不均衡状况,欠发达地区都市圈往往存在很多问题,规划中应重视技术路线分析,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都市圈规划的有限目标。

参考文献:1 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Z], 2002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州都市圈规划[Z], 2002邹军,陈小卉.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再认识——以江苏为例[J].城市规划, 2001, 25(1): 30-33陈小卉.都市圈发展阶段及其规划重点探讨[J].城市规划, 2003, 27(6): 55-575 邹军等.城镇体系规划:新理念·新范式·新实践[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陈小卉(1971-),女,硕士,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邮编:南京,210024

珠三角大都市圈 第3篇

1 京津冀地区知识人才储备具有高质量优势

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的更新带来了产业革命, 也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都市群体, 例如美国的东北部海岸的城市一体化、美国西部的洛杉矶城市群、日本的首都经济圈等。这些城市有着良好的知识人才储备, 为其长远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技术基础。

国内范围,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正是我国最为发达的地区, 这三个地区的高校云集, 同时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高端知识人才的进一步集聚, 形成了知识的集聚地。通过比较三个地区高等院校的数量、研究生在校生人数, 我们可以推断出三个地区的发展潜力。本文选取的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省、浙江省, 珠三角为广东省。

注:数据来自北京、天津、上海三个地区和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的2013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由表1可以看出, 相对于珠三角地区, 京津冀和长三角的高等学校数量较多, 这为两个地区的长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储备, 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 京津冀地区的高等院校数量不及长三角地区多, 但是其研究生在校人数要多于长三角地区, 可见京津冀地区的高端人才更为集聚。因此, 就知识储备层面来讲,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潜力最为巨大, 高技术水平人才必会带来更多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已经成为了“中国硅谷”的象征, 北京CBD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商务中心, 大量的国际500强企业入驻, 金融、保险、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成长。

比较而言, 长三角地区的知识储备水平与京津冀地区不相上下, 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潜力劣势则较为突出, 该地区高技术水平人才的相对短缺必将成为发展的短板。

2 京津冀地区吸引外资与对外港口开放水平不及长三角地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 国家间的障碍正在减少, 资本的全球流动变得频繁, 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外资的一臂之力。201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117.2亿美元, 居全球第二位, 强劲的外资进入为大规模的建设投资以及科技研发创造了良好的资本环境。我国发展最早最快的地区, 往往也是外资投向最多的地区, 不可置否, 外资与地区发展间存在着正向关系。

注:根据北京、天津、上海三个地区和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的2007-2013年统计年鉴计算并绘制得出。

图1显示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地区2006-2012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情况。长三角地区利用外资表现最为突出, 由2006年的3342775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6401395万美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15.25%。京津冀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利用外资的情况较差, 在2006年的时候, 珠三角地区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451065万美元, 京津冀地区只有1071708万美元, 二者之和都不及长三角地区。近年来, 珠三角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利用金额有所上升, 但是增长的水平较低, 2006-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0.38%;京津冀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期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8.22%, 增长率居于三者中最高水平, 外资利用金额最终达到了2012年的2886279万美元。京津冀地区的外资利用金额仍与长三角地区的有较大的差距, 但是其强劲的增长势头是值得关注的发展潜力的表现。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地区占据了我国北、东、南沿海的港口要道, 成为国内与国外货物贸易的必经之处, 经过多年的竞争与发展形成了地理位置优越的港口城市。表2详细列述了三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 以及吞吐量情况。

京津冀地区的天津、秦皇岛港口分别位居世界吞吐量最大城市排名的第3、第9位, 2011年合计吞吐量7.411亿万吨, 居于三个地区的中间水平。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宁波港口位于世界吞吐量最大城市排名的第1、第5位, 同时期合计吞吐量11.61亿万吨, 处于最高的水平。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和深圳港口列居世界吞吐量最大城市排名的第6和第15位, 同时期合计吞吐量6.548亿万吨, 为三者中最低水平。在国际货物贸易上, 长三角地区以其开阔的海域范围, 濒临太平洋的优越地理位置和长时期积累的港口贸易经验获得了更多发展空间, 仅就港口货运这一方面, 长三角惊人的吞吐量使京津冀和珠三角望其项背。

注:根据《中国港口年鉴2013版》统计计算得出。

3 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潜力十足

随着技术的创新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带动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经历了从农业到工业, 从工业到服务业的转换。在提振经济的主要因素中, 第三产业正逐渐发挥着潜在的优势与不可低估的力量, 金融、交通运输、房地产、教育、科技等行业事关民生, 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比较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到哪个地区的发展较为滞后, 从而阻碍了该地区高水平发展的进步。

注:根据北京、天津、上海三个地区和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的2013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从三个地区的GDP数据可以确立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贡献, 长三角地区2012年的GDP为255797.33亿元, 珠三角次之, 为57067.92亿元, 京津冀只有33073.28亿元, 三者中最低。进一步分析, 京津冀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与前二者相比有所落后, 相比于珠三角的大规模制造业代工工厂的对外贸易和长三角地区小商品批发贸易, 京津冀地区的生产相对集中于国内, 这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其贸易方面的收入。但同时, 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的GDP占该地区总GDP的比重却是三者中最高的, 达到了59.65%。这一水平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总GDP的比重仍有所差距, 但是其产业结构的升级水平足以对该地区的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以说,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晚于长三角和珠三角, 但是相对与两个地区的低水平高消耗的生产方式, 京津冀地区以其专业化和技术化占领了更为广阔的服务业市场。以北京的服务业为例, 2012年北京市第三产业GDP占总GDP的比重达到了76.46%, 也就是说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四分之三是由服务业来带动的, 这一发展趋势呈现了与世界接轨的动向。高科技水平的人才集聚, 加之北京市显著的政治文化影响, 其服务业的进步必将为其带来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

4 结论与建议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人才、资金、产业结构方面各具特色, 京津冀地区在人才和产业结构方面具有自己的绝对优势, 在吸引外资方面虽然不及长三角地区, 但是其高速的外资增长率表明了发展的潜力。同时, 京津冀地区作为北部与中国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其经济、战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北京、天津这两大直辖市城市的影响力加之河北这一农业、工业大省的支持,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具有了各方面的必备条件。

相对于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以及加工贸易, 京津冀地区更专注于自我提升和科技研发, 而自主研发和创新才是未来竞争力的焦点。高素质水平的人才为北京、天津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政治文化中心的吸引力与魅力更为京津冀带来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不拘泥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努力开拓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市场, 成为了京津冀发展的总体方向。

面对机遇与挑战京津冀地区应把握自身优势, 克服劣势, 充分利用自身的核心资源与能力, 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向国际化、高水平的都市圈行列迈进。为此, 提出京津冀未来发展的三点建议:

(1) 进一步巩固现有产业格局, 推动三个地区协调发展。

在现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比重。天津市2011的服务业GDP占总GDP比重为46.99%, 河北省仅为35.31%, 距北京市的第三产业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 不可仅仅依靠北京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而应主动向北京学习, 在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挖掘自身潜力。只有北京、天津、河北的协作发展、全面发展才能保证京津冀整个地区的快速发展。

(2) 加大人才吸引的力度, 提高天津与河北的人才福利水平。

北京、天津地区高校云集, 众多的高校毕业生留在京津冀, 为该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是北京市的户籍政策对外地生源的人才仍旧有所限制, 出于北京的特殊情况, 不建议大幅度开放外来生源人才的引进, 而是建议天津和河北地区加大对人才吸引政策的改进, 对高端水平人才给予更多的福利。而这一政策的实现, 也依赖于三个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如果三个地区差距过大, 人才还是会出现向北京集聚的趋势, 进而导致人才危机与人才过剩的矛盾。

(3) 鼓励外资引进, 加强外资监管。

京津冀地区对外资的利用程度不高, 而利用外资为自身发展建设做贡献是一举两得的事。因此, 鼓励更多外资进入该地区, 可以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 又可以将先进企业引进, 加大该地区的吸引力, 外资的溢出效应同时会刺激就业、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 也应该严把外资进入的门槛, 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要严厉杜绝, 对于关系国家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领域要加强监管并适度开放。京津冀地区的安定关系着国家的稳定, 因此外资监管和金融监管方向的工作要设立专门部门负责, 保证京津冀地区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冬初, 宋之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12, (5) .

[2]姚士谋, 李青, 武清华等.我国城市群总体发展趋势与方向初探[J].地理研究, 2010, (8) .

[3]鞠立新.由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协调机制的创建——以长三角城市群跨区域一体化协调机制建设为视角[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52) .

大都市圈“最后一公里”在哪 第4篇

7点21分,小许乘坐G7031次列车从苏州火车站出发,32分钟后抵达上海火车站,换乘地铁去往人民广场附近的工作单位。“8点半前基本能到了,还算到得早的。”

小许这一路差不多耗时1小时,每天上班路上,他能遇到很多和自己一样过着“双城生活”的人,“有不少人住在昆山,那边更方便,除了高铁,还可以乘轻轨去上海,轻轨费用要少一些,但花的时间长一点”。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大都市圈”时代正在到来,越来越多原本生活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人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了“双城生活”。然而,尽管低房价、低生活成本是大都市周边卫星城镇的优势,但相关配套政策和设施的不完善又在阻碍人们的选择,似乎我们距离真正的大都市圈时代仍然还差“最后一公里”。

被轨道改变的城市生态

城际高铁的出现,让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间更“近”,更让“工作在这里,生活在别处”成为可能。

张女士也是“轨道通勤族”的一员。她每天乘坐早上7点25分的G9002次和晚上8点42分的G9001次列车往来于河北廊坊与北京之间,车程仅21分钟。

“虽然是跨省上下班,但感觉就像是同城生活,非常方便,和北京没有距离感。”张女士说。

5月15日,全国铁路迎来了近10年最大范围列车运行图调整。北京铁路局旅客列车开行总数达到610对,创历史纪录。为打造京津冀区域半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新增石家庄、定州东、保定东至北京西高铁列车。而据专家介绍,周围中小城市进入京津冀城际铁路网的标准是,从任何节点城市出发到北京、天津,通勤时间都在1小时左右。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邯郸等城市已经接入其中。与此同时,北京地铁确定直通河北燕郊、固安、涿州。其中,6号线通至河北燕郊、大兴线通至河北固安、房山线通至河北涿州。

上海大都市圈的规划是指城际高铁通勤时间为半小时以内,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湖州“1+5”的区域。而其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现在已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截至2015年年底,上海地铁运营里程达到588公里,有14条线路投入运营,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已经成型。将来上海轨道交通的总长度有望达到3个1000公里,即市域铁路(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地铁(轻轨)、中运量系统(现代有轨电车、胶轮系统等)各1000公里。

广州地铁建设正进入高峰期。到2015年年底,广州运营线路里程为260.5公里,在全国排名第三,仅次于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根据规划,未来十五年内广州或将新建15条地铁线路,届时地铁总长将达981.8公里,是目前已开通长度的4倍。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茂德则表示,到2020年年底,深圳计划开通运营11条线路,共计约435公里。未来,预计深圳轨道交通总里程可达1000公里。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已有26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运营总里程达到3618公里。

在近日举行的“2016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端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轨道交通网络的铺设,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圈时代已经到来,“城市群”的形成将是未来我国城镇化的一大特点。

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认为,我国已经到了轨道改变城市的阶段,“未来十年,容纳城市新移民的主要地点,可能不再是特大型城市,而是位于发达城市带范围内的卫星城镇”。

王石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城镇化走向成熟的阶段,就会形成更具威力和影响力的城市经济圈,中国也不例外。而完善发达的交通网络是保持大城市活力,支撑大都市圈发展的前提。

王石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东京,一个是纽约。他说,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在这一过程中,东京受房价严重下跌、地价下跌的影响最小,并且恢复得最快,原因在于东京交通网络的发达。都市化过程当中,20世纪70年代东京的居住人口占东京都市圈人口的比例是37%。随着轨道交通的迅速完善,各种交通的细化,到90年代这一比例下降到26%,并一直保持到现在。纽约也是由于完善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使其始终保持着强有力的活力。

大城市高生活成本的挤出效应

“每天的高铁费用来回80元,每月20天,也就1600元。”小许说,这看着挺高,但若考虑到房价因素就不一样了。苏州火车站附近100平方米的房子约120万元,而在上海,即使在闵行区,100平方米的房子也要300万元左右。“买房省下180万,够我坐90多年的高铁了。”

从时间上来看,相比于一些居住偏远的同事,小许感觉乘高铁上班“不吃亏”。小许说,在单位,很多同事都羡慕他。被上海的高房价所逼,不少同事住在上海城郊,每天坐地铁上班,也要花上1个多小时。而他现在早上7点起床就可以从容地赶上开往上海的高铁。

家住廊坊的齐先生也和小许持相同观点,一年前他开始在北京海淀区做销售工作,因海淀房子租金太高,他选择在两地来回跑。

美国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美世(Mercer)依据各国汇率、民生物价、租屋等数据,公布最新环球生活成本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生活成本最贵的城市排行榜中,上海第七、北京第十。

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表示,房价过快上涨,会削弱城市竞争力。但在特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房价与本地人收入越来越脱钩以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特大城市的活力,需要靠大都市圈中的其他城市。

“2011年,深圳90%以下的房子总价在300万元以下,2016年总价300万元以下的房子占比不到28%。房价和本地人的收入越来越脱钩。”陈劲松说。

他认为,深圳2015年房价大涨76%尚未明显损害到深圳的核心竞争力,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深圳城中村的存在,供应了大量的低成本住房;另一个就是随着交通的便利化,很多深圳人到东莞、惠州购房居住。

在日前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发布的《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6—2020)》(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深圳居民在东莞、惠州等地购房需求达25万套。

陈劲松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1至5月,深圳新房成交200多万平方米,约2万套,成交金额1000多亿元,均价每平方米5万元;同期,东莞新房成交450多万平方米,4万多套,成交金额555亿元;惠州成交1275万平方米,12.7万套,成交金额784亿元。

“莞惠新房成交量数倍于深圳,房价同比分别上涨30%、20%。这还是在全国房地产萧条的情况下出现的。同城化不是未来,而是正在进行。预计未来轨道建设的预期会使大都市圈的同城效应更明显。”陈劲松说。

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波也表示,随着莞惠城轨的开通,以及穗莞深城际轨道、莞佛城际轨道的建设,东莞的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便利,有利于进一步承接深圳产业和人口转移。

打通“最后一公里”

尽管满意自己“双城生活”的状态,但张女士也有一点遗憾。两点一线的生活,让她没怎么在北京玩过,除去偶尔和同事聚餐,“看演出最多也就看个多半场,要不然赶不上回廊坊的车”。

最让张女士纠结的是将来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幼儿园还好说,小学总不能让孩子在廊坊上吧”。

曾经最被看好的大都市圈功能之一的“异地养老”也遭遇到了一些梗阻。

以河北正在构建的“环京津健康养老产业圈”为例,河北着力打造的多个绿色生态医疗健康和老年养护基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北京老人。目前老人们经常抱怨的问题有,异地取款有手续费、原单位订报纸没法及时领取、是否有更方便的交通方式让老人们回家看看,等等。但和医疗报销问题相比,这些都是小问题。

86岁的严永清原来在北京市的一所中学工作,现在住在河北三河市燕郊镇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每次老人在燕郊看病就医后,都要回到学校找会计报销,会计再拿着手续到海淀区医保单位报销。届时会把老人的医保卡压在那里半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她不能看病。

针对这个问题,今年6月初,京津冀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16年—2020年)》,将合力破解跨区域老年福利和养老服务方面的身份、户籍壁垒,形成“一省两市”养老服务发展新格局,让京津冀三地老人异地养老无障碍。今年9月“异地就医实时结算”有望实现。

此外,北京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也正在加速辐射至大都市圈内的其他城市。

北京景山学校河北曹妃甸分校日前正式开始招生,北京实验二小则在石家庄开设了分校,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在短时间内也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而河北省近京的廊坊、保定等地区也与北京多个优质教育资源项目进行了“无缝对接”。

在河北燕郊、廊坊、唐山等地的医疗机构,患者可以挂到天坛医院、朝阳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以及北京中医医院等北京著名医院的“专家号”。据统计,河北省已有20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北京市建立了业务联系,合作项目达330多个。

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毋庸置疑的是,真正实现大都市圈的优质资源均衡共享仍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珠三角大都市圈 第5篇

关键词:大都市圈,集聚,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和大都市圈都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断深化的产物。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构建沈阳大都市圈, 是谋求沈阳快速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1 沈阳大都市圈的等级体系

大都市圈是指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近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根据中心城市在大都市圈中的作用, 把沈阳大都市圈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城市—主要指沈阳, 二级城市—以沈阳为核心、半径100公里以内的鞍山、抚顺、本溪、辽阳、营口、铁岭六个城市, 三级城市—都市圈所辖的21个县 (市) 。

(1) 核心城市主要指沈阳。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 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核心城市主导大都市圈的发展, 沈阳市场经济发达, 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高校云集, 拥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优势, 应该主要发展金融、信息、电子、研发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沈阳在沈阳大都市圈中处于辐射源的地位, 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二级城市, 具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带头作用。沈阳为大都市圈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作用无可替代。

(2) 二级城市指以沈阳为核心的周边的鞍山、抚顺、本溪、辽阳、营口、铁岭六个城市。冶金、石化、轻工、煤炭、发电、旅游是该区的主导产业, 二级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关键在于自身的功能定位, 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资源禀赋来寻找自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空间, 实现同核心城市的错位发展。这样既能有效利用核心城市沈阳的便利条件, 又能尽量不受或者少受到沈阳“阴影”效应的影响。对二级城市来说, 其服务对象应该为中小型客户以及本地化企业和居民。

(3) 三级城市指区域内中心区所辖的21个县 (市) 。该区地处沈阳大都市圈的外围, 与沈阳联系较松散, 与二级城市的联系相对密切。各县 (市) 之间的差异较大, 主要为核心城市和二级城市提供原料与资源。三级城市经济总量、企业规模较小, 专业化分工不完善, 大的生产服务机构根本不太会顾及这块市场, 限制了三级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大都市圈低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态势看, 应该对这些城市提供良好的商业环境和配套条件, 以有利于当地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2 沈阳大都市圈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科学规划不足, 辐射能力尚弱

沈阳作为大都市圈的中心, 对周边城市鞍山、抚顺、铁岭等具有很大的辐射能力, 但是对于所辖的21个县的辐射作用并不是很大。因此, 要想全面发展沈阳大都市圈, 需要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和通力合作, 共同建立2~3个次核心城市。通过沈阳这个核心城市和两个次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加强沈阳大都市圈的经济合作和城市融合。

2.2 区域分割严重, 协调机制缺乏

沈阳大都市在跨区域方面有加强合作的愿望, 但达成的共识往往难以落实, 缺乏统一协调。因此, 应该建立和加强区域协调机制, 统筹规划区域事务,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各种形式的经济壁垒, 通过加强合作以形成差异化经济新格局。

2.3 专业化人才缺乏, 人才分布不均匀

现代服务业是短期内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密集的服务产业。从沈阳大都市圈整个地区来看, 人才主要集中在沈阳, 在二级城市, 特别是三级城市分布较少。可以在沈阳大都市圈城市之间建立人才共同培养和人才交流机制, 建立各城市之间立体化、网络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2.4 政策约束性不强

长期以来, 沈阳大都市圈既没有现代服务业统一发展的具体规划, 也没有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致使沈阳现代服务业处于无序竞争和盲目发展的环境。国家和区域各城市两个层面上都存在体制和机制的约束, 要坚持突破自身的约束, 积极探索, 创造时机, 取得政企互动式的沟通支持, 对于现代服务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要着眼长远, 加快改革, 突破利益集团的阻碍。

3 沈阳大都市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

3.1 树立大都市圈发展整体观, 统筹管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要建立沈阳大都市圈科学的现代服务业宏观管理体制和政策框架, 沈阳大都市圈要制定服务业总体政策, 衔接好各部门政策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在一些如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上, 做到政策到位、资金到位、管理到位。在资金与项目安排上要向现阶段经济和社会急需的公共服务业倾斜, 增大和完善现代服务业引导专项基金, 对能够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能够创立服务著名品牌, 在行业中又示范作用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给与适当的项目补贴和专项补助, 在一些相关行业中加快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和服务标准的制定。要打破各种壁垒和障碍, 逐渐形成大都市圈整体发展观

3.2 实施核心城市“以大牵小”, 其他城市相互协作战略

沈阳作为中国第五大城市, 对世界大公司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沈阳地铁即将开通, 交通更加便利, 许多大型公司都把沈阳作为今后事业发展的重要选择对象, 沈阳在大都市圈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确定位沈阳城市功能有利于大都市圈内二级城市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以大牵小”战略就是要掌握好沈阳作为大都市圈的龙头作用, 要从提升沈阳大都市圈产业竞争力的需要出发, 重点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特别是金融产业、信息产业、科技教育产业、贸易及相关的服务业。

3.3 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的力度, 满足知识型服务业的发展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 服务业研发的费用在所有研发费用中的比重在过去的10年中持续上升, 而同时制造业所占比重减少, 沈阳大都市圈要在政策上对服务业的研发予以支持, 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 利用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发展水平。

同时要加快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服务贸易、技术研发、会展服务等紧缺人才的培养步伐, 多渠道多形式的引进国际、国内现代服务人才, 特别是大力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多所重点高校都坐落于沈阳, 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构筑沈阳在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高地。

3.4 促进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政府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 而企业的合作交流更多在于微观运行层面。尽管目前很多地方服务业是由政府主导的, 但实际上是企业在积极的配合和运作。随着沈阳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市场化, 几年来, 越来越多的现代服务业区域合作和分工由企业来完成。

在企业主导合作的过程中, 要坚持政府开动、企业主导。同时要更多的采用项目合作的方式重点推进, 多利用类似于沈阳世博会等影响较大的项目, 彼此协调, 互相配合, 采取合作行动。

3.5 以大都市圈的视野来建设圈内的基础设施, 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沈阳大都市经济圈内的所有城市均应以构建大都市圈的视野来规划圈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尤其是经济圈内的交通体系建设要以哈大专用铁路线的建设为契机, 优先规划经济圈内的铁路网络, 推行公交化的运营和高速公路网建设。共同规划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国际商港、锦州港、营口港的建设, 构建空中和海上交通枢纽, 尽快实现都市圈内通讯公用一个区位号。同时, 加快规划都市圈内的轨道交通建设, 以此来促进区域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基于大都市圈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区域分工的内在统一, 沈阳大都市圈的发展要在加大力度分别建设大都市圈网络和服务业网络的同时, 重点实现两个网络之间的分工合作。从未来的经济发展的趋势和需要来看, 沈阳大都市圈的作用相当重要, 还大有潜力可挖。

参考文献

[1]谷永芬, 宋胜洲, 洪娟.大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以长三角为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2]许德明.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市场中介服务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郭辉.沈阳经济区的定位研究[J].辽宁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3~4.

珠三角大都市圈 第6篇

一、金华小城镇发展的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金华走城乡一体化道路, 小城镇得到了大力发展。金华小城镇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 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个私经济“禁转放”的历史性突破。1984年, 中央1号和4号文件出台, 指出个体经济可以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金华广大农村开始出现乡镇企业。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 但当时政策仍不明朗, 环境也不宽松, 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城镇发展属于被动型发展, 以农房建设为主, 呈自然分布状态, 二产及商贸业发展缓慢。

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后期的推进阶段。邓小平南方讲话, 破除姓“社”、姓“资”的争论后。金华乡镇企业蓬勃兴起, 个私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各村镇工业开发速度明显加快, 各镇工业小区雏形形成, 带来二产比重的上升, 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特别是国家1994年开始推进了小城镇建设, 金华市城镇规模渐始扩大。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初的扩张阶段。金华从初级市场经济时代步入现代市场经济时期,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城镇建设开始由政府主导有规划的进行, 规模扩展迅速, 有优势的一些特色建制镇出现较强的发展动力, 城镇群体呈多中心现象。

新世纪以来的提升阶段。随着金华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的陆续建成, 城镇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 小城镇极大地增强了对各种资本的吸引, 正在实现产业层次“低到高”的嬗变性突破, 主动引导和推进产业集聚。城镇建设迅猛开展, 同时在档次和品位上有很大提升。二产比重占据绝对主导, 第三产业有了长足进步。2005年, 金华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发展城市群, 共建大金华的发展战略, 开始了一系列的建设浙中城市群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浙江省2007-2020城镇体系规划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打造金义大都市区”, 目标是培育成“第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作为金义大都市区一部分的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二、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从要素驱动主导跨入报酬递增驱动主导阶段。在报酬递增阶段, 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自我加强的马太效应。规模越大, 生产率越高, 产品相对价格越低, 投资回报率越高, 出口增长、储蓄与投资增长、经济增长也会越快, 这又会导致更大的规模报酬。所以, 尽管2003年以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但是经济仍然不断增长。在报酬递增驱动主导发展阶段, 一方面, 因中间投入品和服务的需求空前发展, 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业以及生产者服务业加速发展。而重工业对内部规模经济要求很高, 越大越有效。生产者服务业是对外部规模经济要求非常强, 所以这两类产业在区位选型上必然推动中国人口和经济高度的集聚化。另一方面, 每一个人, 每一个企业、每个家庭、每一个地方政府, 都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大规模市场、劳动力池和相互接近带来的知识溢出的好处, 于是人口和企业倾向更加多地向大城市和相对密集的区域集聚。从城市化以及沿海内地关系来看, 这使中国进入大都市化、城市群化和新一轮沿海化时代。

在中国, 所谓大都市圈是指在可感应和可延伸的区域内, 由一个核心城市和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及相应城镇群落, 通过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连接所组成的规模层次分明、功能结构合理和经济联系紧密的一种相对独立并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空间发展实体。城市群既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对密集分布、相互密切联系的一组城市, 又指这组城市相互一体化所组成的区域, 因而也被称为大都市圈。简单地讲, 大都市圈就是以前我们经常提到的“城市群”的代名词。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应当具有突出的首位性和国际性的综合服务功能, 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和较强国际扩展能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则要发挥中心城市和“中转站”的双重作用。大都市圈内的中小城镇应当充分实现区域分工和产业空间集聚。

2007年末, 浙江省建设厅公布了《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2007-2020) 》, 这份规划初稿将金华和义乌归并为金义大都市区。这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大都市化的趋势的, 并且考虑了金华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提出的规划。金义大都市区包括金华市区、义乌市、东阳市、兰溪市、永康市、浦江县和武义县, 面积约0.97万平方公里。将以金华中心城组团和兰溪中心城组团、以义乌中心城组团和东阳中心城组团分别形成大都市区的两大核心区, 以永康、浦江和武义的中心城区构成都市区外围的人口和产业聚焦点, 形成“双核多点”, 促进两大核心区的发展。金华现有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多中心并起发展, 特别是金华、义乌两地乡镇的密集度很高, 小城镇与中心城市要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互补性的依存关系, 并从包含更多行业的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中心城市获得资金、人才、技术、流通和信息等服务。小城镇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具有必要性。

从大都市圈城市群的规模格局看, 传统理论认为城市越大, 积聚效应越大。但是, 随着通讯、交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城市功能弱化的趋势也相当明显。相反, 中小城市, 尤其是特色产业中小城镇的积聚效应越来越强大。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圈城市群的规模格局, 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都市圈内“葡萄串”式的中小城镇, 特色产业竞争力相当强, 在国际市场中影响很大。中国现有大都市圈除了京津塘都市圈外, 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都市圈内的中小城镇相当发达。长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有16座, 中等城市55座, 小城镇多达1446个。在这1446个小城镇中至少有1/3的小城镇经济实力达到中西部地区一般县的实力水平。像江阴、常熟、张家港、昆山这样的县级市, 其经济实力, 已经超过西部一些省区的实力。

因此, 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是必要的。我们要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好, 做到中心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 让发展起来的小城镇成为支撑中心城市的卫星力量, 让中心城市反哺小城镇、辐射小城镇。这样, 金义大都市圈经济才能健康发展、稳妥发展。如果盲目追求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 忽视小城镇的发展, 将资源集中某几个中心城市, 将会事与愿违。只有中心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的大都市圈才是具有竞争力的大都市圈, 否则, 大都市圈经济必然走向泡沫化。

从大都市圈城镇化发展模式看, 过去无论大中小城市, 还是小城镇, 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拉大城镇布局框架, 扩大占地规模, 增加人口规模。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难题, 潜伏着很大的危机, 如目前全国660个城市中已经有400多个城市缺水, 100多个严重缺水。一些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布局在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的区域, 环境自净能力较差, 某些城市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已明显减弱, 能源和水资源严重短缺, 也痛感人口过多带来很大压力, 这些情况在金华的经济发展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 如义乌市能源和资源短缺的问题就比较突出, 若仍然按照原来的发展模式推进城镇化, 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永远无法得到解决。因此, 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是必要的, 小城镇也必须纳入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 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统一规划, 资源共享, 分工协作, 共同发展。

三、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要科学发展小城镇

搞好规划正确定位, 实现小城镇科学发展。金义大都市圈建设必须制定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 浙中城市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在进行金义大都市区的规划编制中要把小城镇发展纳入其中。根据金华各城镇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禀赋, 制定科学的城镇化空间布局, 既防止分散型城镇化带来土地浪费等问题, 又防止单个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城市病问题。处于金义大都市圈黄金发展主轴上的7个中心镇着重连接两个核心城市, 发展特色产业带, 实现都市圈无缝连接。其他城镇可以根据现有产业发展状况和资源状况, 特别要重视落后城镇的发展, 通过辐射带动, 进行整合发展, 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区, 实现金义大都市圈中的小城镇科学的发展。整个大都市圈根据一体化要求进行功能分区后, 小城镇内部建设也应纳入了规划当中。各城镇必须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这四大基本规划以及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境保护等各专项规划。各项规划都必须委托相当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 提高规划质量和档次, 规划设计要有一定的个性特色。

培育特色产业, 实现小城镇快速发展。当代科技水平日新月异, 区域内交通便捷, 小城镇发展中要改变传统大而全的观念, 城市不在大小, 产业不应求全, 关键在于特色产业的形成。金华小城镇特色产业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展:一是特色工业园区。把区域特色块状经济, 整合、集聚到一个区域, 改变过去虽然有块状经济, 但是互相之间联系甚小、产业配套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综合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二是工业小区, 这是小企业发展平台。三是农村的千家万户———家庭加工业, 依托义乌、永康两个市场, 大力发展家庭加工业。坚持培育产业特色, 推动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注重创新功能的培育, 实现小城镇协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要支撑, 也为城市群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新技术的应用对缓解人口、经济增长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扩大环境容量, 挖掘城市承载能力具有重大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功能要形成四大机制:要加强政府引导, 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整合金华科技创新资源, 形成科技创新合力;要加快中介组织培育, 拓展企业建立和获得科技创新能力的渠道, 形成有效的服务机制, 进一步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 通过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 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快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培养, 形成有效的人才开发机制, 通过人才资源的带动, 实现科技创新功能的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小城镇全面发展。加快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搭建起小城镇发展平台极其重要, 尤其是交通设施, 它是一体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一个地区内交通发达, 可达性高, 就能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 加强城乡之间的沟通,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金华围绕建设“三大交通网”, 各地加快交通建设, 基本形成了金华市区到各县 (市) 一小时的公路交通圈。要加快各县 (市、区) 城区到各县 (市、区) 中心镇、建制镇的快速干道、中心镇到中心村和中心镇之间的快速通道的建设。在加快交通建设的同时, 加快供水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对供水、供电、排污、垃圾处理、防洪减灾等重要基础设施, 通过区域联网、区域共建、资源共享等综合性措施, 加快一体化建设;教育、卫生、文体、广电、金融、公交、市场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要统一规划, 调整结构, 合理布局, 加快发展。

另外, 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决不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注重生态宜居功能开发建设, 美化城镇生态景观, 集聚整合农业基地, 保留自然特色风光, 建设有个性的小城镇景观, 使乡镇风貌与现代城市格局相得益彰。

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中心城市因其基础优势和城市功能的扩张而加快发展, 而民营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将通过传统产业改造、转移和高新技术利用等产业创新, 拥有新的发展动力。只有中心城市与周边小城镇实现在更高水平上的分工协作而走向一体化, 才能形成建立在高水平上的大都市圈。

摘要:浙江省2007-2020城镇体系规划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打造金义大都市区”, 作为金义大都市区一部分的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进入了黄金发展期。文章从大都市圈的形成、大都市圈城市群的规模格局、大都市圈城镇化发展模式几方面分析在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 提出小城镇要搞好规划、培育特色产业、注重创新功能的培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来实现新的发展。中心城市与周边小城镇要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分工协作, 以建立高水平都市圈。

日本东京都市圈房地产价格研究 第7篇

都市圈作为国际比较成熟的城市经济空间组织形式, 日本东京都都市圈、阪神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对其经济贡献度在80%。狭义上的东京都市圈以东京市区为核心半径80公里区域, 包括东京都、埼玉县、神奈川县和千叶县, 总面积近1万四千平方公里, 土地面积为全国的4.1%, 总人口3500万, 约占日本人口的27%, 住宅户数占日本全国31%。

一、东京都市圈土地价格和地方圈土地价格上涨的比较

根据图1和表1所示, 日本土地价格80年代初忽然出现急剧增长, 特别是87年~91年之间, 88年一年首都圈涨幅最高, 涨幅达到65.3%, 地方圈涨幅在2.4%。日本东京都市圈和地方圈土地价格趋势基本呈现同涨同跌, 但是86~88年东京都市圈的涨幅惊人。89~91年地方圈出现土地价格小幅补涨。但是92~2002年间土地价格下跌周期中, 东京都市圈的土地价格下跌幅度超过地方圈。02~08年上涨周期中涨幅超过地方圈。整体上, 东京都市圈的土地价格比地方圈的更具有弹性的基本上涨跌趋势相同。

资料来源:《土地价格的推移和分析》。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网站。

表2为日本2013年9月为止的住宅统计情况。从表2中可知, 东京都市圈的住宅数占日本总住宅数量的31%。但1950年前东京都市圈住宅总数只占全国10.55%, 随着日本都市圈政策的推进, 人口的不断聚集, 随后东京都市圈建造房屋数量在每年建筑房屋总数中不断提升比重, 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东京都市圈人口和地方圈人口的比较

日本2016年据推算人口数量在1亿2682万人, 人口逐步下降。虽然面临少子化、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但是首都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却一直没有减少没有减少, 据日本统计局数据2010年3500万人, 比2009年增加150万人, 其中集中在东京区部, 占首都圈人口的20%。如表3所示东京都市圈总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例逐年上升, 地方人口越发稀少, 但是东京都市圈人口越来越集中。

资料来源:日本统计局网站。

三、高速发展轨道交通、完善卫星城市配套有利于疏缓城市功能

轨道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日本东京都市圈是公认的轨道交通主导的大都市之一, 东京最初的发展就是以山手线为核心, 在轨道周围聚集人口和工业。而主要卫星城市轨道交通到东京区在1个小时以下。东京区部2008年出行79%是采用轨道交通, 十年前1998年数据是74%。与此相反, 汽车保有量除了埼玉县北部、千叶西南部、东部, 茨城南部等地都是下降的, 特别是东京区部每家汽车保有量已由1998年0.5台继续下降至0.42台。然而越是在中心的东京区部, 上下班所需时间有越长的倾向。在东京区部2008年50%以上上班单程时间需要1小时以上。在离都市中心较远的埼玉县北部、千叶西南部只有11%人士上班单程时间需要1小时以上。卫星城市相对低廉的住房价格和完善的医疗、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引导居民到卫星城市落户。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房价

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造成房价的上涨。日本80年代初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演进过程和日本维持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息息相关。然而日银从1989年5月开始在接下来的1年零三个月时间5次上调法定贴现率, 从2.5%上调至6%。与此同时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地价抑制政策。建立了土地价格监视制度, 金融机构加强对不动产领域贷款管控。新增加土地保有课税、转让课税、所得税等一系列税种。于1992年制定的“新都市计划法”, 加强土地用途管控。这一系列的财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转变跟使日本经济硬着陆。

房地产价格上涨和国家所处的经济周期, 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供求关系, 区位特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文化特色以及所在国赋予房产的特殊的资源禀赋等等相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 造成了一线城市人口和资源集中,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房价暴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参照日本首都圈发展经验, 都市圈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都市圈人口和经济效益会越来越集中。都市圈的房地产价格和全国整体房地产价格波动趋势相同, 但弹性更大。为解决突通矛盾应当加强城市规划与设计, 兴建卫星城市, 完善卫星城市的医疗、教育、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加强人口输送能力, 增加交通实效性和便利性。

参考文献

[1]清水爱樱美.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与破坏机制——日本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12.

加快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的思考 第8篇

一、都市圈的含义、本质以及国内外成熟都市圈发展启示

(一) 都市圈的含义、本质与特征

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接城镇, 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 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 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 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1]。其本质在于弱化行政区域, 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 形成有利于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协调城镇之间发展的关系, 促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 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都市圈的特征一般认为有以下四点:

第一, 都市圈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如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国土面积占全部国土面积的不到1/7, 却聚集了日本将近一半的人口和58%的产出[2]。

第二, 都市圈具有相对完备的基础设施、发达的信息网络和快捷的交通网络。

第三, 都市圈各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但各城市之间产业分工合作密切, 共同组成有机的整体, 体现出一定的整体优势。

第四, 都市圈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二) 国外成熟都市圈发展及其启示

1. 东京都市圈的发展及其启示

日本是国外都市圈发展中实践最系统的国家, 从都市圈的连续性规划, 到具体的产业和人口的区域调整, 到目前为止, 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走过了50年的道路。

东京都市圈主要指日本东海岸太平洋沿岸城市带, 从东京湾的鹿岛开始经千叶、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大阪、神户和长崎, 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占日本总面积的26.5%, 人口近7000万, 占日本总人口的61%, 全日本11个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10个在该大都市圈内。在东京都市圈内, 还包括东京、大阪、名古屋三个城市圈。东京作为三大城市圈之首, 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聚集体之一。该都市圈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十分强大。作为金融中心, 全日本30%以上的银行总部、50%销售额超过100亿日元的大公司总部都设在东京;作为交通中心, 区域内拥有日本最大的港口群体和航空网络, 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和地铁几乎能到达所有重要地区。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通向日本全国及世界各地[3]。

东京都市圈发展取得了以下几点重要经验:

第一, 按照都市圈发展规律, 需要有较大的经济中心城市驱动并成为都市圈的核心。东京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自然资源十分有限, 所以东京在发展中, 运用了不同于欧美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低密度、粗放式的扩张模式, 采用了以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基础, 以集约化产业链为格局的发展模式, 形成疏密相间、适度集中的都市圈。

第二, 制定合理产业政策, 推动产业链形成, 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在东京都市圈形成过程中, 日本政府积极、适时、主动地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三, 充分重视与构筑合理产业链, 明确城市之间的分工, 以优化的城市职能分工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例如, 千叶为原料的输入港, 横滨专攻对外贸易, 东京主营内贸, 川崎为企业输送原材料和制成品。

2. 巴黎都市圈的发展及其启示

巴黎都市圈位于法国北部, 由巴黎市和埃松、上塞纳、塞纳-马恩、塞纳-圣德尼、瓦尔德马恩、瓦尔德兹和伊夫林等7个省组成。全区面积、人口数量分别占法国总面积和人口总数的2.2%和18.8%。巴黎都市圈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同时也是许多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

巴黎都市圈集中了法国最发达的制造业, 如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化工和冶金等, 法国最大的雷诺汽车制造厂、航空航天公司和生产战斗机和导弹的达索公司都在巴黎郊区建有大工厂。巴黎是法国服装业最集中的城市, 也是世界时装业的中心, 领导着世界时装的新潮流, 所生产的服装大量出口。第三产业占到巴黎就业人口的70%。金融、保险、商业、会议博览和旅游业都很发达。

巴黎都市圈的陆、水、空交通发达, 是欧洲的交通枢纽。由巴黎至伦敦、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以及德国西部等地的航程均在1小时之内。法国国家铁路公司在巴黎大都市圈内有1 282公里长的铁路线, 382个车站。巴黎捷运公司有3 251公里长的轻轨线与7 767个停靠站。地区内的交通非常快捷。巴黎港口是法国第一内河港, 巴黎大都市圈还有3个大型国际机场和11个小型机场[4]。

经过发展, 巴黎都市圈已经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 具有欧洲乃至全球性大都市的众多优势。巴黎都市圈的成功规划经验可以作为重要的借鉴加以参考。

第一, 政府运用法律加强都市圈规划。在巴黎都市圈建成过程中, 政府首先运用法律手段支持都市圈规划执行, 以法律形式规范城市规划是成就巴黎都市圈最重要的特征。从1932年通过法律提出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对城市发展实行统一规划开始, 直到1994年批准《巴黎大区总体规划》, 前后历经60余年, 但城市规划始终不脱离法制规范, 保持了规划的权威性和可执行性。

第二, 明确政府职能, 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随着欧盟的东扩, 巴黎都市圈位于西欧经济区与地中海盆地经济区之间, 区域平衡发展显得极为重要。二战后, 巴黎市政府对这一问题一直给予了高度重视。

第三, 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兼顾服务业的发展, 以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巴黎都市圈覆盖了被称为“法国之岛”的伊尔-法兰西地区, 是全国22个经济区中最大的经济区。其中, 法兰西大岛大区贡献了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5]。

(三)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发展概况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拥有16个地级以上城市, 包括一个直辖市-上海, 三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和12个地级市-无锡、苏州、常州、南通、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 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和经济最为密集的大都市圈。2008年, 长三角地区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 956亿元。

(四) 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发展启示

1. 优化交汇融合的环境

都市圈的发展与经济一体化, 离不开相应的发展环境。这种发展环境, 既有硬件建设, 也要软件的支持。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环境优势。一方面, 长三角有着比较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内外交通体系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有着比较规范的信用制度和良好的市场秩序, 有着比较良好的国内外人才发展创业的制度环境和创业环境等;区域发展环境的优化, 为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企业的迁入提供了有利条件, 极大地增强了吸引力和辐射力。另一方面, 长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具有开放精神和开拓精神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 并具有较强的文化亲和力。同时, 长三角作为我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带, 具备了南北文化的优秀基因, 从而使多类型文化交相呼应、异彩纷呈[6]。

2. 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

都市圈的发展过程, 也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推进过程。然而, 长三角由于分属上海和两省16城市之间, 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 地区之间协调难度很大。再加上长期的条块分割管理, 更加助长了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不良风气。由于受行政分区影响, 协调和沟通不畅, 导致大量的矛盾与冲突[7]。

尽管长三角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与协调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及矛盾, 但长三角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在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态势下, 各级政府在紧紧依托市场推进的基础上, 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观念指导下, 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上:一是省一级有沪苏浙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二是市一级有长三角16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协调会;三是政府部门一级也有专项研究、合作推进的措施。目前, 在旅游、人才、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科技、教育、工商等部门已经建立了联席会议或联络制度, 推进了工作协商与协调。

二、乌鲁木齐都市圈现状

(一) 乌鲁木齐都市圈现状

2004年4月由国务院批准、已经开始实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 (2003—2020) 》中正式提出建设乌鲁木齐都市圈的战略设想。2009年, 乌鲁木齐都市圈规划已征求完意见, 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乌鲁木齐都市圈包括石河子市、昌吉州、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 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占全疆面积的9.52%。划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单元, 即乌昌核心区, 包括乌鲁木齐市、昌吉市、阜康市、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县;西部地区, 包括石河子、玛纳斯、呼图壁;东部地区, 包括奇台、吉木萨尔、木垒;南部地区, 包括吐鲁番、鄯善、托克逊。

2008年, 乌鲁木齐都市圈的GDP达到1 365.9亿元, 财政收入240.2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529亿元, 工业增加值447亿元, 人口358.8万人, 分别占到全疆的32.5℅、30℅、22.8℅、25℅、16.8%。乌鲁木齐都市圈是全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增长实力最强的区域。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发展, 能够发挥优势, 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增强新疆的经济发展实力和中心城市乌鲁木齐的辐射力, 带动全疆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 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特点

总体上来看, 乌鲁木齐都市圈现在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即形成与培育阶段, 其经济实力与发展层次, 远落后于国外成熟的东京都市圈、巴黎都市圈和国内的长三角都市圈。然而, 乌鲁木齐都市圈现阶段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 工业化、城市化助推都市圈发展集聚经济初显端倪

从都市圈产业构成表现为以工业化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 形成了优势资源加工、高新技术及大型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态势。拥有乌石化、特变电工、金风科技、石河子天业、中粮屯河等大型企业集团, 拥有全疆知名品牌中的多数产品, 这些为都市圈产业发展拓展新的更大的市场空间。

乌鲁木齐都市圈各城市水平较高, 分别高于全疆39.6%和全国44.9%的平均水平。都市圈各城市除了吐鲁番市城市化率低于全疆和全国城市化率的平均值以外, 其他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较高, 这为都市圈经济、人口等要素的集中, 从而发挥集聚优势提供了基础。都市圈中的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吉高新区等园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工业化步伐与技术的进步。城市化的发展为都市圈提供了产业发展、创新提供了空间载体, 同时也促进了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集聚经济的发展。

2. 人力资源优势

乌鲁木齐都市圈人力资源在全疆处于领先优势, 这里集中了新疆35所高校及职业学校, 在校学生总数占到全疆的半数以上, 仅乌鲁木齐市就集中了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科学院等高校和主要研究机构, 无论是科技人才规模、质量以及科研投入与研究成果都是疆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人力资源的大量培养与吸收为提高都市圈创新与知识扩散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与保障。

3. 制度优势

乌鲁木齐都市圈核心城市乌鲁木齐是新疆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其政治和文化功能涵盖全疆。随着现代化交通、通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乌鲁木齐都市圈将会拥有较强的政治文化创新、接纳、吸收优势。作为全疆首府、政治中心所在地, 政府政策导向能够对周边县市辐射及时、到位。乌鲁木齐都市圈周边县市由于距离全疆的政治中心较近, 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新问题、新思路可以及时有效地反馈到首府, 有利于乌鲁木齐有针对性地制定新法规、新政策。乌昌一体化的顺利推进与各地融合经济的深入, 为都市圈的长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借鉴经验, 加快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

(一) 产业方面——促进集聚经济发展, 寻找低碳环保发展之路

乌昌一体化战略的顺利实施为乌鲁木齐都市圈的功能扩张与完善创造了良好历史机遇, 乌鲁木齐都市圈将以乌昌一体化为依托, 走出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构建合理、完善的城镇体系, 形成合力, 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扩散效应, 促进各个城市之间联动发展, 增强都市圈协同发展能力, 提升都市圈的竞争力。

都市圈的产业发展要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耗能、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有机产业集群为核心, 以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高效的产业辅助系统为支撑, 以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社会保障能力强、市场秩序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 构建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

(二) 体制政策方面———探索新型都市圈管理模式

中国现代都市圈发育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的集聚及城市经济向周围地区的扩散, 合理的都市圈制度将有利于创造人口和产业集聚过程的条件, 淡化和消除不利的制度因素, 增加有利于强化并推进这一过程的体制因素, 从而促进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1. 建立乌鲁木齐都市圈城际协调发展机制与机构

在公共管理领域, 乌鲁木齐都市圈将通过创新政府组织体系、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强化创业支撑体系营造创新体制环境, 率先形成科学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改善民生的社会管理体制、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体制。建立都市圈协调委员会, 其职能是对都市圈内地区之间如城市规划、道路交通建设以及一些跨行政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重要资源开发与跨区域资源流动等共同问题进行协调。

成立都市圈城市市长联席会议、都市圈规划管理联席会议, 建立区域城市化专家咨询与管理委员会等专业化机构, 使都市圈实现合理协调联动发展。设立专业机构处理都市圈内各项事务, 各机构工作以协商与合作的方式展开。同时, 吸纳更多的非政府组织加入到各机构中来, 在重大项目的立项、实施中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与建议, 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2. 加快乌鲁木齐都市圈整体规划

构建都市圈的本质就是对城市关系的有机整合, 所以, 都市圈的整体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的规划实践表明, 都市圈规划是一种“区域性的战略思考”, 目的是提出都市圈的总体发展设想, 重视跨行政区划的协作与多元协调。规划从都市圈整体的角度出发综合制定, 强调城市之间的横向沟通。同时, 明确都市圈规划的法律地位, 以立法的形式明确都市圈规划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从乌鲁木齐都市圈发展类型来看, 其属于培育型都市圈,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 城镇发展处于极化发展阶段, 规划主要以培育区域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发展能力为目的, 依托政府公共资源作用的发挥, 建立促进区域发展的运行机制, 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加快发展的态势。都市圈各城市在都市圈统一规划框架下适时调整各自的城市规划。

3. 营造有利于都市圈发展的投资及人口流动政策

乌鲁木齐都市圈在发展中应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鼓励、引导国内外资金参与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企业进行跨区域投资。各地政府应以市场为主要配置资源的发展趋势, 消除各种障碍, 鼓励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自主进行投资决策。充分发挥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发动机作用, 优化投资环境、创新环境, 按照自愿、有利的原则实现企业的联合, 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各城市在更大规模内联手开展“组团式招商”, 进行大力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的“多赢格局”。

开通乌鲁木齐都市圈门户网站, 大力宣传都市圈的独特人文景观, 人文环境。对都市圈内的先进人物、事件广泛宣传, 建立都市圈诚信档案, 定期公布, 加大企业、个人违约成本, 使得都市圈的人文环境中的诚信建设走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大对都市圈内影响治安以及其他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不利方面事件的管理力度, 营造良好的人文社会氛围。加强都市圈内各城市在统计方面的合作, 为都市圈以后政策的制定和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伟.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规划探讨[J].城市规划, 2003, (6) .

[2]许继琴.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发展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 (4) .

[3]章昌裕.世界五大都市圈 (五) [N].中国经济时报, 2007-01-11.

[4]李国平.首都圈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4.

[5]李廉水, Roger R.Stough.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6]张兆安.大都市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M].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东京都市圈启示 第9篇

日本在战后短短25年内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随着人口的膨胀,城市功能的过度集中、城市中心区开发强度的提高与城市用地的无限制扩展,带来社会、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的大城市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日本政府从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相继制订了首都圈整备规划、近畿圈整备规划和中部圈开发整备规划,三大都市圈的规划每10年左右修订一次。

目前的日本首都圈整备规划已经修订五次了,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第一次规划和第四次规划。第一次首都圈整备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以东京站为中心30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建设5~10公里宽的绿化环带,城市中心地域建设不能拓展到绿环上,新建住宅必须在绿环以外,以控制城市建设无序蔓延,保障中心区的环境质量。但是由于日本的土地制度为私有制,动用私人土地遭到反对,又缺乏有力的配套手段,绿环的构想没有实施成功。第四次首都圈整备规划的重点内容是提出发展新的产业核心,即形成副都心。发展副都心的意图是把部分产业和政务功能分解出去,缓解中心区的压力。

但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一些新产业又集中到东京都,各类产业、公共服务功能仍高度集中在中心区。在这种背景下由东京都市政厅独立编制的“首都圈规划构想”,虽仍然强化东京都的中心地位,但加强了与周边的联系。

在这份后来被采纳的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中,提出的目标是强化首都地位,激发经济活力,改善住宅环境,在全球化时代展现魅力。针对东京国际竞争力的降低、大气和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首都圈的空间结构表现为围绕中心区的环状布局形式,既疏解中心区的功能,又加强了环上各个地区的联系。另外,主张大区域内进行包括交通、防灾、治理大气污染等各方面的协作战略。规划预计2015年三层环状干线道路建成后,对首都圈内的土地利用和交通整合将有显著效果。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规划密集出台,逐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研究者认为,日本城市化有以下经验可借鉴。

首先,通过建立健全有关城市化的法律体系,来制订和落实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城市化发展规划,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提供法律保障。中国目前只有一部《城市规划法》,还没有有关都市圈规划的法律和法规。

其次,都市圈的规划重点应以都市圈各城市来共同解决问题为主,东京首都圈的重点是对圈内面临的,需要各城市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做出相应规划,例如提高交通效率、环境污染的治理、产业振兴政策等。

第三,日本在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对“三农”的保护,如通过产业振兴,发展农村工业。重视对离土农民的使用和培养等,有力地保护了农民利益,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

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分析 第10篇

本文将成渝都市圈定义为以重庆、成都两个超大城市为龙头, 以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地级市为载体的区域空间。即成渝都市圈包含了重庆、成都、广安、达州、泸州、南充、遂宁、资阳、内江、自贡、宜宾、绵阳、德阳、眉山、乐山15座城市。

二、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分析

对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进行研究, 对科学认识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现状, 促进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的优化及成渝都市圈城市功能的更好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成渝都市圈城市人口规模等级体系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2007年《四川统计年鉴》和2006年、2007年《重庆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成渝都市圈的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首先从城市体系数量结构上看, 2005年和2006年成渝都市圈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及小城市的数量比例都为1∶0∶1.5∶4.5∶0.5。其次从城市体系人口结构上看, 2005年成渝都市圈超大、特大及大中小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数量比例为1∶0∶0.27∶0.44∶0.03;2006年成渝都市圈超大、特大以及大中小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数量比例为1∶0∶0.27∶0.45∶0.03。

因此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总体特征是:超大城市数量少但人口集中度高;特大城市数量为0, 处于断层状态;大城市数量少且所占人口比例低;中等城市数量最多, 但所占人口比例不高;小城市数量少, 所占人口比例也很低。

2. 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首位度、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分析

本文以全市为统计口径采用非农业人口, 分别计算了成渝都市圈城市首位度、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成渝都市圈2005年、2006两年的城市首位度均小于2, 说明成渝都市圈首位城市和第二位城市的规模分布和人口集中度较为合理。四城市指数从2005年的1.503降到2006年的1.479, 说明成渝都市圈首位城市规模的增长小于第二、第三、第四位城市规模的增长, 但是第三、第四位城市的规模仍然偏小。11城市指数从2005年的1.139上升到2006年的1.141, 说明首位城市的规模增长大于从第二位城市到第十一位城市的规模增长, 特别是第二位城市以下的城市规模增长相对于首位城市来说偏慢。

由此可见, 成渝都市圈首位度较为合理, 但是四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有所偏高,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成渝都市圈非农业人口在首位城市的集中程度较高。特别是11城市指数大于1, 表明第三位及其以后城市规模偏小。

三、优化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的几点建议

1. 强化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间的合作

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是成渝都市圈的两个拳头城市, 是成渝都市圈的两大经济中心, 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成渝都市圈的发展。但是目前成都、重庆两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几大都市圈的经济中心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成都、重庆两个城市要想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就应该加强两个城市经济和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合作, 共生互补, 共同发挥对成渝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

2. 培育特大城市, 完善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

成渝都市圈特大城市缺位, 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不完整。而特大城市是连接超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纽带和桥梁, 特大城市的缺乏不利于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辐射和带动其他大、中、小城市;也不利于大、中、小城市各种经济要素向两个超大城市的聚集,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两个超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 要完善成渝都市圈城市体规模结构就要重点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大城市, 使其迈向特大城市行列, 弥补特大城市的空缺。

3. 提高大城市数量和规模

成渝都市圈内大城市数量少, 而且规模也不大。大城市也是连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纽带, 因此也要注重大城市的发展, 在不断壮大现有大城市的基础上, 还应努力将中等城市培育成大城市, 提高成渝都市圈内大城市的数量、质量和规模。

参考文献

[1]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2]姚士谋朱英明等:中国的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电力生命线下一篇:治理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