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学院论文

2024-05-11

上海海关学院论文(精选10篇)

上海海关学院论文 第1篇

自2015年起, 上海金融学院浦江学院农行订单班 (简称浦江班) 将面向全校本科二年级学生, 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农行面试的方式, 择优录取, 单独组班。浦江班实行双导师制, 学生在上海金融学院与中国农业银行交互学习, 毕业后优先到中国农业银行就业。

据了解, 浦江班的学生在校期间须修习8个版块的实务课程, 包括“商业银行服务规范与职业伦理”、“零售业务”、“对公业务”、“投资银行与资产服务业务"、“国际业务”、“同业业务”、“电子银行与支付结算业务”及“风险与合规管理”。这些课程由学校教学第一线教师和农行管理第一线骨干业务人员等共同设计开发, 是具有品牌属性的“产权式”课程。通过实际业务的课程学习, 使学生成长为适应金融业发展需要、胜任银行各实务部门工作的专业人才。

上海海关学院论文 第2篇

教育部网站日前发布《关于同意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备案的批复》,文件中指出,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合并组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批复》(沪府〔〕21号)及《教育部关于对上海市拟实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有关问题意见的.函》(教办函[]7号),经研究,同意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校标识码为:4131011047)予以备案。撤销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金融学院的建制。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根据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上海提升财经类高校整体发展实力的规划,为适应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迫切需要,形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财经教育影响力的迫切需要,经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于3月由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会计、金融特色鲜明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由被誉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的著名教育家潘序伦于1928年创建,升格为本科院校,获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上海海关学院论文 第3篇

普通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普通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关乎于新时期我国的建设发展,是决定我国竞争实力的关键。所以,高等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于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作为普通高校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及于学生个体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

如今的高等教育更偏向注重通识教育,也就是说高等教育是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端优秀人才,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高等教育既有知识与道德的培养与养成,也有对身体健康的教育与具体要求,而且使大学生对身体健康的意义与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上海海关学院是培养立足海关、面向社会,培养符合海关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的高素质海关管理专业人才以及服务口岸物流和国际商务的外经贸专业人才的。

在这样的培养目标下,根据2006年仁川亚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青少年体质测试的实际情况,公共体育课作为普通高校的教学课程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与关切。教育部于200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将“健康第一”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近十年间,我国采取了不少体育发展措施,譬如:开展阳光体育大联赛,将体育分纳入中考,将大学生身体素质纳入体育课课程改革等。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际却与我们的期望依然存在较大距离。而且,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这一现象的延续对我国人才培养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从而引发了我们对“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的反思。“健康第一”无疑是我们进行体育课公共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论证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以这样的理念来指导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似乎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的需求。所以我们要认真探究研究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的具体可实施办法,以适应时代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具象化要求。尽管,我国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事实存在诸多原因,但体育课程与教学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研究表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完全涵盖了每个人的需求,在制定课程和教学中需要灵活运用,更好的贯彻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全面的考虑到学生兴趣的培养,体育运动的需求和终身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健康第一”在当代社会更应被看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只是一个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归结到现代的大学生群体,这一年龄阶段具有的特征,健康显然大多不成其为严重的问题,要使其认识到改善生活态度,适应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维持健康水平才是最根本。所以,“健康第一”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概括性太广泛,对具体的教学实践起不到理想的作用,也无法成为具象性的指导方针;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体育的课程设置,减少体育课的教学风险,笼统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技能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摆脱空泛化的指导思想,以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来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这既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诉求,也是我们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基本要求。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我们的研究思路,本研究以如何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学校培养目标结合为视角,从培养兴趣、掌握技能、提高竞技水平、终身锻炼4个层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进行研究,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并提出一定的实施对策,以期为我校培养特殊专业人才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和实践范式。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上海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论证准军事化管理下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的网络在中文期刊网及维普科技网络上检索“高校课程”,“课程化改革”,“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等关键词查询国内外有关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查阅相关的文献和期刊,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2.2、访谈调查法

通过电话和邮件的方式对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相关的老师,领导进行调查研究,归纳整理论点和论据。

2.2.3、综合分析法

整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访谈记录,梳理思路,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课程改革

3.1.1、综合教育课

根据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关规定,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全国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三年级及以上年级开设选修课,这也是取得学位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几年来,上海海关学院将大学生体能素质教育也纳入其中,开展效果较好,较有针对性。综合体育教育课的设置对大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这不单能拓宽学生的选择面,更主要的是可以同时掌握几种不同的体育运动技能,满足了全面发展的需求。

3.1.1.2、重点课程

上海海关学院是培养国家特殊专业人才的院校,隶属中国海关总署,学校以准军事化管理为办学特色,在体育课程的中,《海关军事体育》被评为学院重点课程,是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本课程结合了海关这一特殊职业的特点,培养学生要具备从事中央国家机关和海关事业工作的基本体能素质和军事技能。以培养学生适应中央国家机关和海关事业的战略需要为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海关军事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并遵循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生物学规律,重点明确,教学方法清晰,训练手段科学。注重因材施教,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根据其接受教育的方法和原始环境的不同,以及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选编一些学生容易掌握的海关军事技能方面的练习方法,突出增强学生素质体能,具有课程教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3.1.1.2、普修和选修

上海海关学院在《准军事化管理办法》的指导思想下,呈现有必修课:《海关军事体育》,选修课:乒乓球、篮球、游泳、有氧拉丁健美操、太极拳专项、足球等。特色项目:400米军事障碍,舷梯,浪桥,伏虎,单双杠,肋木,联合架,软梯,爬绳,爬杆等军事项目。选修课能基本满足大部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力求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拓展运动项目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多项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特色项目按照学院培养国家需要的特殊人才要求,根据海关人才的实战要求开展。发展学生体能为主线,牢牢紧扣这些项目的技术要求和特点,将体育课程教学和职业发展完美结合。

3.1.1.3、体育俱乐部预设课程

上海海关学院体育课程主要分为普修和选修两种选课模式,目前预设组建体育俱乐部是建立在学院和学生需求上的。体育俱乐部是切实提高学生的专项竞技能力和技战术水平,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专项运动理论知识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竞赛体制,提高学院各运动队竞赛水平,使各运动队在各级比赛中增加竞争力,创造优异成绩。体育俱乐部的模式是参照等级递增模式在体育课程中运作,不仅增强学生的体质,强化运动体验,养成运动习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管理,培养了学生自我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体育教学,准军事化管理及海关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的群体交往与合作因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俱乐部的运作等也促进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发展。

3.1.1.4、体育运动校队

体育运动队主要是代表学校参加国际性,国家性,市级等各级体育比赛。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普遍高于全校学生的平均水平,其中上海海关的健美操校队,和游泳校队多次代表学院参加社会各级运动会比赛,均取得优异战绩。校运动队的建设也在符合发展学生体能为主线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和社会比赛任务。

3.2、体育课程改革原则

3.2.1、兴趣原则

兴趣是学生愿意参加体育课程最基本的动力,也是促进运动技能提高的兴奋剂,高校的体育课程要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下有序的开设。体育课程的上课形式要有别于理论课,但是更重视“以人为本”,因此在体育课项目的选择上让学生有一个较大的选择空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内容来源于综合体育课,但是运动技能高于普修课和选修课。是体育运动的兴趣吸引了学生们来“深造”。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兴趣爱好相比中学逐渐广泛,对个性化的发展也提出较高的要求。不同的专业和情感要求也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需要考虑的方面,只有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环境产生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3.2.2、科学原则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的利用有益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一切体育资源。这些年来,上海海关学院的体育课程中《海关军事理论》这一重点课程开展良好,强化了海关学院的学生对职业的素养。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校提出,以发展学生体能及身体素质为主线,开展适应学生和社会需求的体育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程安排上注意遵循科学性原则,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及综合利用各方力量,加强对教育教学规律、管理规律的研究。学生通过体育课,在学习之中掌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基础的技术练习方法,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课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其达到科学锻炼的目的。

3.2.3、课程一体化原则

目前的体育课程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完成,更关注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内容,课余提高整合到一起,重视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发展,促成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课程化终极目标。建立“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实行分班与合班教学相结合,分专项分层次”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实现课程一体化的目标,探索和开发利用互联网+的课程资源,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演变到自学再回归教学。上海海关学院预设体育俱乐部的建立是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理想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是高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3.2.4、社会需求原则

上海海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学院始终凸显以“爱国明志、开放博学”为内涵的“大学精神”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准军事化管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海关工作简单可以分成通关,监管,保税,关税,稽查,缉私,统计等大的类别,为此在体育课课程改革中我校重视学生全面的发展,特别是身体素质的提高,以期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

3.3、教学改革

3.3.1、教学方法改革

体育课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教学方法要寓教于乐,创造新颖的教学模式,教师也参与其中,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练习,提高等,改善教学常态化带来的不足,提高学生观察力,模仿力,自学,自练的能力。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3.3.2、教学内容适合学生需求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要关乎到每一位学生的需求。上海海关学院根据学院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内容,普修课主要面对身体素质一般,运动项目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前提,让他们能基本掌握普修课运动项目的技战术,通过教师教学,学生积极模仿,逐步呈现个性化发展。在选修课中,学生对运动项目的理解和完成能力更高,有些可达到准专项化的水平。教学内容就发生根本的改变,逐渐深化教学,提出量变到质变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多样,全面;例如采用比赛对抗,分组竞争等教学内容,以赛代练提高学生竞技运动水平。

3.3.3、教学重点适应终身体育发展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们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中学习和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从而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实现体育锻炼的体系化和整体化的发展目标,实现人们在不同时刻、不同生活领域中体育活动的实践过程。简而言之,终身体育就是一个人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意识。

大学生是学生时代的结束,是人生的开始。上海海关学院体育课教学重点要完全适应终生体育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开展以有氧,轻竞技项目,持续性强的项目为主,重点着力于提高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改善机能健康水平,通过体育课程学习防止关节,肌肉,骨骼等优先退化老化。

高校的体育教学重点已经不是“学习”那么简单了,它要求学生“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课程目标。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合理的体育教育”是要“教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还是要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得到需要的东西?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在自己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基础上寻找适合于自己锻炼的手段和方法,而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教或学”。

3.3.4、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和就业特点

教学内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根据上海海关学院的专业和就业特点,制定《海关军事体育》理论课并列为重点课程,切实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吻合起来,通过体育普修和选修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体能状况,改善学生心理的抗压现状,多点结合并进适应现代化海关人员的高素质要求。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变化和革新,在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深化改革提出终生体育的课程建设目标。

上海海关学院坚持《准军事化管理》和军事障碍项目下,结合体育综合教育课,预设体育俱乐部,提高学生的专项竞技水平。

上海海关学院体育综合教育课教学改革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管理的能力。

4.2、建议

(1)上海海关学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符合兴趣,科学,课程一体,社会需求4项原则。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需求,专业及就业特点,教学重点要适应终身体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S].教体艺[2002]13号,2002-08-06.

[5]季浏,胡增荤.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刘海元,周登嵩,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86-88.

[7]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8):89-92.

[8]郑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症结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8):82-86.

上海海关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 第4篇

(修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上海海关学院重点课程(下称院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工作,努力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骨干课程,适应海关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依据《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 建设规划

第二条 学院将分期分批、有侧重的实施院重点课程的建设。

第三条 教务处根据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课程教学现状,与系(部)协商制订院重点课程建设计划;系(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部门重点课程建设计划。

第四条 院重点课程建设计划经院学术委员会有关人员讨论、审议通过后,报主管院长批准后实施。

第五条 院重点课程每一轮次的建设周期为两年,建设计划每两年制订或修订一次。

第三章 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第六条 重点课程建设目标是:通过建设,进一步深化我院课程师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优化改革,形成一批在学院乃至上海市能达到较高水平的、具有鲜明海关特色的基础、专业课程,以支撑学院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第七条 重点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

(一)师资结构的合理化和师资水平的提高。通过重点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科研水平高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二)教学内容改革(包括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现代社会和技术对该门课程知识结构的要求,并反映该专业方向的学术前沿内容;

(三)教学资料建设。课程应有高水平的教学大纲、教材和完备的教学辅助资料,包括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集、案例库、题库、实验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参考文献目录等;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为精品课程建设打下基础;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课程应有习题集(库)、案例集(库)、试题集(库);提倡用计算机管理试题库、组卷,实行教考分离;技能和理论应用部分应采用合适的考核形式;注重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考核,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六)实验、实习条件的建设。有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加强相应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包括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七)先进的课程管理办法。如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资料信息收集,学科教学研究等,应有具体的安排及相应措施,以保证落到实处。

(八)网络课程的建设。各申报课程立项后,必须在学院网络教学平台(class.shcc.edu.cn)上开设网络课程。申报者需要承诺完成平台“教师使用帮助”和“学生使用帮助”的课程学习,并参加教务处组织的开放课程建设培训课程。

第四章 申报条件与管理办法

第八条 申报院重点课程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一定建设基础、学生受益面较广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特色课程;

(二)有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相适应的完整规范的教学大纲;

(三)有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富有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师资梯队,课程负责人具有副高(含)以上职称或具有讲师职称三年(含)以上,并承担所申报课程两轮(含)以上教学任务的教师。

(四)有一套完整的教材或讲义、教案和教学参考资料,实验课程要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和较高的设备使用率;

(五)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

(六)有一套科学的考核指标;

(七)教学效果好,教学研究有成果,有充分的依据说明该门课程教学理念先进,具有成为在校内或市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基础条件;

(八)凡已被评为院级、市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课程,在其有效期内不再被接受院重点课程。

第九条 院重点课程采用申报立项制。申报程序为:

(一)教务处于每学年第一学期,根据院重点课程建设计划,下发通知提出申报、评审程序与要求;

(二)系(部)根据学院重点课程申报的总体要求,组织重点课程的申报工作并遴选重点课程责任教师;

(三)课程责任教师负责对本课程状况进行认真分析,明确和制订课程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及课程教学团队的人员分工等,按要求填写《上海海关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书》,报所在系(部)。经系(部)审核后,统一送教务处组织评审。

第十条 院重点课程的评审立项程序:

(一)各系(部)申报课程经教务处复核汇总后,提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

(二)校学术委员会组织有关成员进行评审,经评审符合申报要求的,报主管校长批准实施立项;

(三)凡经审核认为需要修改的,由课程责任教师,根据审核意见修改后,通过所在系(部)重新向教务处申报。

第十一条 学院设立重点课程建设专项资金。重点课程建设经费按下达,必需按规定用于课程建设上,不得挪为它用。经费具体使用方法,按照财装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重点课程建设的申报、评审、咨询、检查、验收及指导、协调解决课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第十三条 系(部)会同教务处做好本单位院重点课程的遴选与规划,负责重点课程日常管理与协调,了解掌握教学与建设状况,分析本学院重点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措施或建议。

第十四条 院重点课程的建设实行课程责任教师制。学院对院重点课程实行目标管理,分年检查,到期验收。具体如下:

(一)中期检查。教务处按组织实施对各课程建设计划执行情况中期检查。凡中期检查结果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课程,由教务处会同所在学院帮助分析查找原因,督促制订改进措施,并用以书面形式报教务处和所在系(部)。中期检查结果作为学院给予下一的经费资助的依据之一。

(二)验收评估。院重点课程建设期满,须经验收评估。由教务处组织有关人员组成验收组,根据学院重点课程建设的总体要求、对照各重点课程的建设目标、内容、措施等情况,实施验收、评估。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达标和未达标。评估结果为优秀的课程优先考虑推荐列入下一轮院重点课程,继续予以重点支持,或列入今后上报上海市级重点建设课程的候选课程。评估结果未达标的课程,应当根据验收组的有关意见,在院、系(部)的帮助下落实整改措施,在一年时限内达标。

第十五条 课程建设激励机制

(一)学院适时召开全院课程建设工作总结暨表彰会,探讨、交流、总结课程建设的经验及存在问题,表彰在课程建设上作出突出成绩的个人和集体。

(二)对课程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学院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申报项目、业务进修、学术活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或安排。

(三)承担院重点课程、市级重点课程建设任务的教师,凡经验收评估定为优秀的课程,学院给予课程负责教师一定物质奖励。

(四)重点课程的建设作为学院办学状态和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重点课程建设实效列入有关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和系(部)教学工作评估考核内容之一。

第五章 附则

走近上海音乐学院爵士乐 第5篇

也许是仅依托舞厅和外国消费者的缘故,在外国消费者减少、新中国成立前后文化消费观念转型后,自五十年代起,爵士乐在沪上逐渐衰微直至匿迹。四十年后的上海,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爵士乐再度复兴,而此时西方的爵士乐也经历了大跨度的发展,早已摆脱了四平八稳的伴舞的音乐形式,融合了多种音乐语言而达到丰富的音乐风格、文化特质和高难的演奏技巧,炫技而不失浪漫,奔放而不失唯美,使其更具音乐自身的魅力、表现力和感染力。加上专业作曲家如格什温等人的参与创作,西方爵士乐早已跻身高雅艺术的行列,而非仅作黑人乡野间激情的宣泄,登堂入室地成为音乐厅中的常备曲目,这为八十年代末爵士乐在中国的全面复兴积淀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架起了较高起点,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新世纪以来,各地兴起的爵士乐团队如火如荼,以爵士乐为主题举办的音乐节不断增多,大型爵士乐团(Big Band)的组建也风生水起,专业化的学院派的爵士乐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上海音乐学院率先建立爵士乐专业,在音乐家朱磊、张旭儒、杨茹文等上音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以章啸路、廖季文等演奏家为主体的爵士乐引领者,逐渐开辟出属于上海音乐文化品格的爵士乐,成为城市文化坐标的新符号。近年来,上海音乐学院除了设立爵士乐特色专业,建立本科的教育学制和教学体系,还广泛组建多种规格的爵士乐队,并积极在上海乃至国内外的广阔舞台上不断精彩亮相,使上海再次成为爵士乐的乐园。

我从2004年开始接触并关注章啸路及其爵士乐团队,在2007年的“爵士乐音乐周”上,爵士乐大乐队以国外经典曲目展演于贺绿汀音乐厅,成为上音八十校庆年的重要声音之一。章啸路出身爵士乐世家,又在欧美爵士乐圣地长期浸润,其技术与艺术已使其成为中国爵士乐发展中举重若轻的身影,多次在国内爵士乐展演中华丽亮相。尤为重要的是,自成立之日起,乐队就树立起高标准的发展目标,不断聘请国际顶尖级爵士乐大师如金·艾特肯恩(Gene Aitken)、马克·列文(Mark Levine)、肯尼·加利特(Kenny Garrett)、鲍勃·明哲(Bob Mintzer)等驻团指导,还多次外访和参与重要节庆的演出,在圈内外名声鹊起,充分展示了这一新兴专业的旺盛艺术活力。

近年来,以章啸路为首的爵士乐人还参与创作,使该领域不断涌现高水平的具有爵士乐艺术精神的中国作品,爵士乐大家族中开始有了东方话语。章啸路作曲的《东湖1522》(埃里克·理查德编曲)一经亮相,迅速成为标签式的中国爵士乐作品。这首作品已经连同格什温的《如果你能找到美好的工作》、E.理查斯的《弗兰克与强尼》和《弯月城的舞蹈》、R.罗德格斯的《麻烦女士》、P.莫斯曼的《大猫的曼波舞》、M.纳西蒙托的《堂吉诃德》、C.波特的《黑夜与白昼》、西蒙斯与马克的《我的全部》、D.盖雷的《被时光遗忘的芝士》等爵士乐名作在演出后结集出版音像制品(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该DVD的出版标志着上海爵士乐真正具有了世界级的演释水准和高水平的创作技艺,曲目中既有国际影响的爵士乐大师的经典之作,也有中国爵士乐创作的小试牛刀;既有风格迥异的浪漫唯美之作,也有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小品。该作品集中的演释,既有独奏乐手炫目的个人能力展示,也有大乐队饱满和声音响的激情绽放。其中,爵士乐化的乐队色彩逐渐成熟,是之前大乐队2007年底首次亮相时无法比拟的,足見该乐队近年来的进步。

2011年秋天,贺绿汀音乐厅就曾聚焦过全国爵士乐爱好者的目光。那场名为“奋进·怒放”的爵士乐专场音乐会以更为中国化的爵士乐语汇的融入为主要标志。音乐会中除了前述的《东湖1522》外,还有李依诺作曲的《康定情歌》,张旭儒作曲、埃里克·理查德编曲的《奋进·怒放》等新作,而《春江花月夜》的优美旋律和意境也吸引了埃里克·理查德予以编曲再创作。音乐会中鲜明的中国旋律和韵味,引发了圈内乃至沪上的热烈讨论,以中国音乐意境之美与爵士乐和声、节奏之美为融合对象的艺术探索成为在中国发展爵士乐的又一发展主题。

音乐会中展演的中外爵士乐作品,以饱满的音响、自由奔放的个性演释和妙趣横生的艺术气质,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在曲目的安排上,上下半场各有两部中国作品。上半场还有约翰·克莱顿的《投掷》(Soupbone)、比尔·伊凡斯的《最初》(Very Early)、比尔·里森的《无尽的夏日》(Summer Never Ends)、高登·古德温的《高度戒备》(High Maintenance),下半场还有鲍勃·佛罗伦斯的《比波普·查理》(Bebop Charlie)、弗兰克·曼图斯的《我的眼里只有你》(I only have eyes for you)、金·德鲍尔和邓·瑞的《你不知何为爱情》(You don’ know what love is)等爵士乐名作。这些作品不仅有单个乐器如萨克斯、小号、吉他的独奏炫技段落,更有发挥乐队整体和声音响的合奏段落,乐曲快慢兼有,音乐或轻松优美抒情唯美,或奔放跳跃激情张扬,展示了爵士乐曲调上的自由降低三音、七音和节奏上连续三连音、切分音型等特色,管乐器浓烈的金属色泽,玲珑剔透的吉他音色镶嵌其间,加上金·艾肯特丰富多彩的指挥和保罗·哈尔色彩绚丽的萨克斯演奏,大师和师生乐队激情演释而使上海爵士乐大乐队焕发出迷人的色彩。

当然,最值得一说的还是四部中国爵士大乐队作品。章啸路作曲的《东湖1522》以抒情曲调的多次变奏为主要手法,在曲调的设计上,旋律中突出了降低三音、七音的色彩性音阶运用,节拍虽变化较少,但不断融入具有爵士乐音型的新律动,使得作品结构简洁、曲调优美、东方风格明确,将“东湖”的烂漫与缠绵诠释殆尽。《春江花月夜》以柳尧章原曲旋律为主题框架,采用变奏的手法不断融入爵士乐新材料,其中第一部分以古筝、琵琶展示的原曲主题,为后来大跨度的爵士乐音型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尤为突出的是,作品在爵士乐化手法发展的同时,也不忘其固有意境的描绘,如运用古筝和琵琶演奏的原曲核心主题作为乐曲连接的纽带,展示了编曲者埃里克·理查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之深。李依诺作曲的《康定情歌》的手法与前述相似,但它在原民歌曲调变形处理时较多地注意了爵士乐的音阶和音型特点,使原形曲调与变奏曲调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暗示了作品在发展曲调上的大胆超越。

作为音乐会的“标题”音乐,由张旭儒原作敲击交响诗《本真与前卫的对话》中的第四篇发展而成的《奋进·怒放》(埃里克·理查德编曲),采用的是双乐队编制和双指挥表演形式,打击乐队(演奏原作部分)与爵士乐队(演奏新发展部分)交相辉映,将形式上的对比与音乐手法上的融合予以了“双窗口”式的拼贴与复合。其中在爵士乐发展部分,变奏手法上除了加强旋律曲调的爵士乐化进行外,还在乐段间的连接上注意了爵士乐式自由随性的音乐手法,其间饱含爵士乐艺术精神的蕴涵。其中在和声中,编曲者以七和弦为基础,大量地运用扩展音替代和弦,使融合后的作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和声效果,由此而在原打击乐曲激荡昂扬的音乐情绪之中,注入了奋发向上的情绪活力,直至将情绪渲染到“怒放”的高点,无怪乎作者要将其名之曰“奋进·怒放”。

此次音乐会是上音爵士乐大师班高标准教育发展的又一成果。章啸路及其爵士乐日趋成熟的演奏技艺、初露锋芒的创作手法、日渐成型的研究理念,必将带领爵士乐在上海乃至中国大地上奋进,怒放于海纳多元文化的新媒体环境中。

上海海关学院论文 第6篇

一、专业硕士学位的属性

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历史中, 学术型学位硕士的培养远早于专业学位硕士, 目前很多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的单位在至今仍沿用了学术型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 使得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学位硕士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同质化, 这种同质化不利于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为此, 正确把握专业硕士学位的属性, 研究专业硕士学位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区别十分必要。

(一) 培养目标的差异

学术学位培养的是具有坚实的本学科理论基础, 了解本学科最新学术前沿和学术动态, 具备进一步研究与深化本学科理论的研究型人才, 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 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 偏重理论和研究, 而专业学位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并能将本学科的相关理论转化为社会生产实践的具体技术和制度, 运用其专业能力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应用性人才,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重视实践和应用, 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 获得专业学位的人, 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 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

(二) 社会对两类人才需求的差异

这种差异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在质的方面, 学术型硕士学位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 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 培养具有原创精神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专业硕士学位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 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 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 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

在量的方面, 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对学术学位人才的需求。理论研究的成果具有公共性, 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因此, 社会不需要大量人才进行学术研究, 对学术学位人才的需求较为有限。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来自社会生产实践, 社会生产实践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 所以, 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应充分结合各行业的具体情况, 量型定制各种人才。由于社会生产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数量远大于学术型学位人才。

(三) 培养方式的差异

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 以职业需求为目标, 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因此, 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必须摆脱过去那种以课堂教学为主,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培养模式, 应采取学校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生产实践的现场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熟悉相关行业的生产特点, 现场教学应在生产基地的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带领指导下, 由学生自主地进行一些实习或创新性的生产活动。

二、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一) 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社会对税务人才的需要决定了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 在传统意义上, 高等院校培养的各层次的税务人才, 主要面向财政税务等政府机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税务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对高端税务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二是需求主体越来越多样化。就税务硕士而言, 现阶段的需求主体主要有四类, 一是属于政府的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二是企业, 三是社会中介机构, 四是司法机构。

因此, 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 面向财政、税务、海关、司法等国家机关及企业、中介机构等相关职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系统掌握税收理论, 全面了解税收政策、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程序, 能够将税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 解决涉税问题, 处理涉税事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 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

1. 课程设置

我国税务硕士的培养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合理的课程设计仍在探索中。为了规范各高校对税务硕士的培养, 全国税务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1年出台了税务硕士课程设计的指导性方案。该方案规定, 税务硕士实行学分制,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其中学位课24学分, 非学位课至少8学分, 专业实习4学分。该方案的专业课程中既包括了中国税制专题、税务管理专题、税务稽查专题、高级税务会计专题等税务操作技能课程, 也包括了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报表分析等财务操作技能课程, 课程设置基本涵盖了税务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实际工作的需要, 并且体现了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 在全部22门课程中, 实务类课程数量达到了15门, 比重达到了70%。各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以该方案为指导,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专业优势, 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 较好地实现了原则统一, 各有特色。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硕士雷同, 这主要是由于各校开展税务硕士培养时间尚短, 对税务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的认识尚不够清晰, 再者, 近些年来由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需要, 在课程设置上也在向“实践性”靠拢所致, 这些问题, 有待于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得到解决。

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式、手段和方法, 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属性和税务硕士的培养目标决定了税务硕士的教学方法应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全国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试行) 》规定, 税务硕士培养应以课程教学为主, 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鼓励案例教学,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教学部门与实践部门的联系和交流, 聘请相关部门的专家参与教学工作。这个规定的实质具有明确的指向, 那就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就是要将实践内容课程化, 除了必须的理论课程外, 专业课程应根据税收征管实务和企业涉税业务的具体工作内容设置, 并根据各课程的实际情况设定适合的实践方式, 实践方式可以包括模拟实训和现场教学等方式, 例如, 纳税实务模拟实训, 通过仿真实训资料, 训练学生熟悉纳税登记、发票管理、申报纳税、税款缴纳、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等一系列办税过程, 理论与实际结合, 为从事涉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 税收信息化模拟实训, 以“金税工程”为平台, 由学生自行设计税收案例并进行相应纳税征管处理。通过该项实训, 能熟练使用税收信息化系统, 为今后工作的创新打下基础。

3. 师资建设

为实施实践教学, 实现税务硕士的培养目标, 一支具有丰富税务工作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必不可少, 从事税务专业硕士教育的教师应由两部分组成:校内专业教师和财税部门、司法部门、社会中介、企业涉税人员中的高学历、高职称专家组成。校外教师的遴选应注重其知识结构、从业经验和职业道德, 对校外教师的要求是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结合, 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兼备。既要有扎实的财税理论、税收管理理论和丰富的税务管理经验, 又要有良好的税收职业道德和先进的税务管理技能。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应形成合理的分工, 校内导师的职责表现在:负责学生校内事物, 如培养计划制定、论文选题和指导、论文质量把关、学习生活管理等, 校外导师的职责表现在:负责学生在相关对口单位的事务, 如学生实践、项目研究;此外, 校内外导师应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络工具以及定期举行的座谈会, 沟通交流学生的研究情况与进展、项目参与情况与进展等。

三、海关院校设置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一) 我国海关税收业务发展对高级应用型海关税务人才有独特的需要

海关是我国进出口货物的监管机关, 也是对进出口货物的征税机关, 我国海关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依照《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 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所以, 征收关税及进口环节消费税、增值税是海关的职责, 也是目前我国海关业务工作的轴心。长期以来, 海关为我国税收征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中央财力的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以2013年为例, 2013年全国海关税收 (不包括船舶吨税) 征收总额为16641.5亿元, 其中关税收入2630.46亿元, 海关税收占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达到了15.5%, 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例达27.66;关税收入占中央税收收入的比例为4.37%。

目前我国海关系统人员总数约5万人, 其中直接从事海关税收征管工作的人员约为5千人。随着我国经济形势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海关税收和海关对税收征管人才的需求将有较大增长, 海关税收的复杂性, 也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目前我国税务高端人才的培养现状看, 很少有院校面向海关培养所需的税务专门人才, 因此在海关院校设置税务硕士专业学位, 极为迫切。

(二) 我国外经贸发展对高级应用型税务人才有巨大需求

目前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一, 而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 全球500强跨国企业大多数都已经在我国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显然, 快速扩张的跨国公司不仅主导了我国的对外贸易, 也使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 需要一批精通我国关务的专业人才, 为其提供通关代理、咨询等服务。也需要一批精通我国海关税法和政策的专业人士提供税务咨询、代理和筹划等服务。

同时, 跨国公司的跨国避税对我国财政权益冲击巨大。据商务部统计, 在我国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50%以上是亏损的。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为了避税而制造的人为亏损。据国家税务总局估算,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给中国造成的税收损失每年至少在300亿元以上。例如, 据海关统计, 2008年至2010年期间, 全国海关审价补税案分别为22.37万宗、28.01万宗、33.64万宗;审价补税额分别是72.6亿元、105.14亿元、108.22亿元, 海关反价格瞒骗任务艰巨。而国内非常缺乏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很强实战能力的反国际避税的专业人才。

(三) 服务社会, 满足社会对高级应用型税务人才的需要

除了向海关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 海关院校与其他高校一样, 同样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虽然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培养税务硕士, 但总体上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海关院校开设税务硕士专业学位, 不仅在数量上可以弥补社会需要的缺口, 更使我国的税务硕士培养形式多样化, 海关院校培养的税务人才, 不仅通晓税务的一般知识和技能, 还熟悉海关各项业务知识和技能, 可更好地满足业务复杂、形式多样的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对人才的需求。

四、海关院校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优化——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

目前我国海关高等教育总体上仍较为薄弱, 专门培养海关人才的高校仅有上海海关学院一所。该院是海关总署唯一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其前身是1908年清政府在北京建立的税务学堂, 该学堂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海关高等专业教育的学校之一。上海海关学院现设有税务、国际商务、物流管理、商务英语、法学等与海关业务密切联系的专业, 2004年世界海关组织在该院设立世界海关组织亚太地区培训中心, 使该院成为了世界海关组织远程教育中心之一。2012年12月, 该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 2013年秋季开始招收首届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上海海关学院高度重视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一) 建立海关与学院联合培养机制

上海海关学院联合海关总署关税司和上海海关, 共同建设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点, 探索搭建“关、院合作”产学研平台, 三家单位共同签署了《海关总署关税司、上海海关、上海海关学院关于联合培养税务硕士的合作备忘录》, 就共同培养服务海关及相关行业特殊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税务硕士专业人才达成一致意见。明确了合作内容, 主要包括按照“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要求, 通过实施双导师制、毕业论文选题机制等创新举措, 共同培养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在读期间由三方共同推荐人选组成包含校内外专家在内的双导师组, 指导学生开展应用研究与专业实践工作;以职业为导向, 在海关总署关税司主导下, 三方共同协商确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 以确保论文选题来源于社会实践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具有明确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为落实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上海海关学院与上海海关共建共管外高桥保税区海关研究生实践基地, 并联合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申报“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该基地海关业务规模名列全国海关前茅, 业务种类也比较齐全, 能保证税务硕士研究生进行实践;具有一批符合研究生指导教师基本条件的相关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以及优良的办公场所、业务现场及相关设施, 能满足学生实践期间所需要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为保障专业实践培养质量, 基地海关与学院建立了实践基地“协调工作小组”, 确保基地稳定、规范、有效运作。

(二) 以应用性为导向,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

在课程设置方面, 严格按照全国税务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要求设置专业主干课程, 按照教育部要求设置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时根据海关税收工作实际应用为导向, 以海关税收征管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 开设《关税制度专题》、《海关商品归类专题》、《海关估价专题》、《原产地规则专题》等与海关税收相关的应用性特色课程;加强与世界海关组织“国际海关大学网络联盟” (INCU) 的联系, 先后同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海关研究中心、德国明斯特大学和乌克兰海关学院接洽课程合作事宜, 目前已落实《环境税》、《反倾销与反补贴》两门国际课程的教学方案, 为拓宽税务硕士研究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海关发展前沿打下基础。

在教学内容与要求方面, 开展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工作, 统一撰写体例与编写规范, 组织专题研讨会, 明确要求按照课程特点在课程大纲中突出案例分析与实践研究;开展课程教学法研究, 实施课程教案建设项目, 强调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落实课程教材选用和编写任务、分阶段实施教学案例编工作, 确保教学资源建设与课程教学同步。

在实践教学方面, 培养方案按照“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调研论文”相结合的原则, 切实做到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及创新的统一、校内知识学习与校外实践教学及实操的统一。在培养过程中设置“三阶段”专业实践实习, 依托海关和财税行业, 要求学生进行“选择性专业实习”、“海关行业实习”及“综合毕业实习”, 并要求提交实践学习计划, 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专业实践实习机制与毕业论文选题考核机制相结合, 实现了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各占50%的学分配置。

(三) 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选聘优秀的校内外指导教师

为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 学院制订了《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遴选管理办法》、《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专任教师遴选管理办法》、《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兼职教师遴选管理办法》、《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带岗教师遴选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按照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突出行业特色、拓展国际视野、强化实践教学”的原则, 这些管理制度规定, 研究生指导教师、课程专任教师和实习带岗教师不仅在本院在编教师中选聘, 也要充分吸收校外优质的教师资源, 尤其是海关行业具有长期工作经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有关专家和专家型领导充实教师队伍。

在校内遴选过程中, 校内大批优秀的教师主动申报, 但学院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要求, 邀请了来自海关的业务专家和国内知名高校具有丰富的研究生管理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参与评审, 评审过程近乎严酷, 最终获选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都是长期从事税收学教学、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专业教师。在校外遴选指导教师的过程中, 海关总署关税司和上海海关两家联合培养单位高度支持, 海关系统内的众多专家对参与研究生教学表现了很高的热情, 但学院与两家联合培养单位严格把关, 确保最优秀的海关专家进入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 从最终结果看, 获选的行业指导教师确实是在海关税收领域最权威最优秀的专家。

参考文献

[1]冯海波.关于税务硕士课程设计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6) :296-298.

[2]杨杨.税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问题探析[J].《考试》周刊, 2012, (92) :159-160.

企巢新三板学院上海分院揭牌 第7篇

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驻沪办经济合作协会秘书长李清钊在致辞中指出:“国家对新三板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进键’,驻沪办经济合作协会将积极与企巢新三板学院上海分院合作,服务好会员企业,带动各区域经济增长。”

论坛上,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说,在当下,新三板承担了历史性的责任,也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要支持企业创新,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给企业家一个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的预期,关键就是通过交易为融资提供定价依据。

在学院私董会圆桌论坛环节,程晓明及各位嘉宾对新三板市场分层制度的设计思路、做市商制度、新三板挂牌企业价值评估等热点问题给出了独特的认知和思考。

上海海关学院论文 第8篇

一、发展背景的不同

首先从创办时间和缘由上看,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的院长贾少华意识到大学应该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观念下,认为自己学校不适合精英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从而开始产生创业教育的理念。因此2008年12月,贾少华成立了专门以“学生老板”为招生对象的“创业学院”,开设了企业财务、企业管理、企业家心理素质等一系列创业课程。2009年下半年,义乌工商学院在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计算机信息管理4个专业中各设一个“淘宝创业班”,每班30人。在2010年12月份召开的浙江省教育工作会议上,义乌工商学院被确立为“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院校。这是省教育厅对义乌工商学院创业教育的肯定与认可,是义乌工商学院在创业教育上的新起点,是实现该学院转型的契机。

“求创新”一直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办学传统之一,学校力图通过三个“五年”,构建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它以创业意识教育为核心,率先成立学生科创中心;以创业能力教育为核心,建设实验中心和创新创业基地,开设全校通识课“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形成创业沙龙、电梯演讲、海峡两岸创业交流营等活动品牌。上海交大在十年中一步一步推进创业教育体系,2010年6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正式成立。

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和上海交大创业学院在创办的目标定位和创办准备方面是千差万别的,义乌工商学院提倡的是开淘宝店,主打网上创业,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将教学楼变为仓库,方便学生开网店,而上海交大注重于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从意识、能力、实践各个方面全方位培养研究型大学创业人才。而义乌工商学院之所以选择淘宝创业,是因为这与其坐落在小商品市场发达的国际商贸城———义乌是直接相关的,而上海交大坐落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地理位置,商业渠道更加多样,商业氛围也更加浓厚。

二、办学理念的不同

创业教育能否得以实实在在地贯彻和落实,能否培育出优秀的创业型人才,关键在于办学理念是否恰当。道格拉斯·诺思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意识形态是经济范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一种明确的意识形态理论或只是社会理论,那么,在说明资源的现代配置和历史变迁的能力上,就存在着无数的困境。(1)这为我们理解办学理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义乌工商学院以“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为办学理念,依托中国小商品城和义乌众多知名企业,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业务拓展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型人才;上海交大培养创业型企业家和创新型领导人为目标,以“点燃创业激情、播撒创业种子、营造创业氛围、培养创业人才”为理念,“面上覆盖、点上突破”,提升创业层次和水平,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创业教育不仅仅改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还能造就出中国新一代年轻的知识型企业家。

三、课程体系的不同

课程体系是一个或一类专业所设置课程相互间的分工和配合,它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所在。课程体系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2)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的形式,也是创业教育的平台和依托。现阶段我国尚没有计划设置独立的“创业专业”,创业教育更多的是既有专业教育的发展和延伸,其课程体系也依托既有课程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以单独的“创业学”学科为中心的创业课程体系没有生存的空间。义乌工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课程体系就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了围绕创业教育的一系列核心课程,并且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但是两者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的设置是不同的。

(一)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课程体系

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的专业课程分为创业素养课、创业实践课、理论基础课、理论提升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以创业实践课为核心课程,以理论基础课、理论提升课为重要的辅助课程,以网络课程为重要的补充课程,鼓励学生“创中学,学中创”。其课程体系还以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设置的理论知识成为辅助性课程,鼓励学生从实践中拿到相应学分,也就是以学生的创业实践(主要是开网上淘宝店)的成果显示创业成绩,学院还规定,淘宝做到三个钻则可申请免修,五个钻则免修且优秀,也就是说,理论课程的学习已经处于弱势,做好淘宝已成为学院师生主要的“课程内容”。

(二)上海交大创业学院课程体系

上海交大创业学院的课程体系与之完全不同,主要分为八大模块(Module),即导入模块、核心课程模块、特色课程模块、专题研讨模块、实践模块、实战模块、企业发展模块。在每个模块下又有相应的课程(Curriculum)。以核心课程模块为例,八大模块下分别开设了不同的课程,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践课程还有专题讨论,理论课程紧紧围绕创业与企业为中心,设有创新与创业大讲堂、组织与领导力、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创业、风险资本与创业等课程;实践课程有模拟创办企业、创业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学生就业心态初探

唐丽洁崔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延安

摘要:随着国际和国内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新兴的独立院校发展初具规模,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呢?本文就作为独立院校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的学生就业心态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学生就业心态就业机制

高校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关系高校存亡的关键,学生就业的现状不仅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体现了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而作为独立院校的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发展仅八年时间,学校的知名度、学校整体的社会影响度、学生的质量、学生对就业的心态等与其他一本、二本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些导致学院实际就业率偏低,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因基地见习、暑期海外企业见习、创业计划竞赛等;专题讨论主要针对典型的创业案例进行研讨和分析,从中吸取创业经验,学习看待创业风险和成才。另外上海交大创业学院已经逐渐形成了四个品牌项目,而这四个品牌项目恰是与其课程体系紧密相关的,是由课程体系中的相关课程或延伸。这四个品牌项目就是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创业计划竞赛、创业沙龙和电梯演讲。

总结两所院校创业学院的课程体系,我们可以发现,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课程上主要以实践课程为主,理论性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忽视的,而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即“开淘宝网店”;上海交大创业学院设置了完整的模块体系,重点突出创业与创新,理论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并且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实践方面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渠道,实行实践与实战的训练,并且通过一系列竞赛和品牌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素养和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显然,上海交大创业学院的课程体系相对来说覆盖面更广,设置更加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思维和意识到实践,全方位培养创业型人才。

四、师资队伍的不同

进行创业教育,教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的教师只有10名,其中教师最高学历为硕士,最高职称为副教授,副教授2名,讲师5名,助教1名,还有2名外聘创业指导教师。上海交大创业学院的教师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邀请税务、工商企业注册等机构负责人,律师、精算师等专业人士为创业学院讲师。这些讲师均是全国知名企业的领导者和带头人。另外,创业学院立足实践导向,从创业校友、EMBA校友、社会知名企业家中,聘请部分人员具体指导学员的创业项目,进行创业实践,聘为创业学院导师。

由此可知,两所院校在师资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的讲师均为电子商务或类似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经验几乎没有,而外聘的讲师太少,企业经验不丰富,资历浅。上海交大创业的讲师均为知名企业成功的企业家,有着丰富的风险投资和创业经验,阅历丰富,但是也存在着如何更好地将企业家与教育家两两结合的难题,今后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仍是一个重要问题。

嵩任亮

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我院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院整体的实际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院学生就业现状及学生的就业心态。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普遍都在80%以上,总体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我院经过多年的努力,采取了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到2011年学院就业率达到了87.71%。以2011届毕业生为例,其中考取公务员的占0.23%;科研设计单位的占0.28%;各教学单位的占2.71%;其他事业单位的占1.69%;国有企业为7.56%;其他企业的占68.42%;部队的占0.11%;预征入伍的占0.62%;国家及地方基层项目的占0.45%;升学及出国的占5.5%;其他灵活就业的占0.28%;待就业的占2.3%。从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区统计情况来看,2011届毕业生在陕西省的就业率为78.23%。这些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院毕业生主

五、结语

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从以发展背景、办学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分别论述并比较了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和上海交大创业学院的不同之处。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在课程体系及师资队伍方面是弱于上海交大的,但是义乌工商学院能和自己所处的地区经济发展渠道很好地接轨,走出自己的特色,这是值得肯定的。本文认为,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创办是符合高校应该多样化发展的历史潮流的,也能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等相关问题,每所院校发展的起点不同,创业教育的开展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及目标,在自身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开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并且由于创业和商业是紧密相连的,创业教育发展离不开当地经济产业的支撑,因此,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除了考虑自身的定位与发展状况之外,还应考虑当地经济能否支持自身发展。

注释:

(1)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5-13.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11.

参考文献

[1]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

[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贾少华.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我们的高职教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7,(8).

[4]孙珺,陆志平.浅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10,(2).

[5]刘帆.中美两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比较研究———基于统一标准[J].中国青年研究,2008,(5).

[6]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7]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4,(2).

①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5-13.

上海商学院学风建设调查与分析 第9篇

学风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求知目的、治学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思想行为与作风的综合表现。如何培养大学生刻苦学习的进取精神与严谨治学的优良风尚, 是当前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个重大课题。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优良的学风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风, 从广义上讲, 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 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本次调查问卷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其中客观题包括自身学习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如何提高学院的学风建设四个方面;主观题即学生改善我院学风状况的有效措施和好的建议。2010年11月, 印发了学风调查问卷500份, 最终回收有效问卷454份, 回收率90.8%。为了使所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提高抽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笔者根据上海商学院的特点, 进行分专业、分年级的调查, 在调查中女生占60%, 团员占的比重较大为93.2%, 担任班级或者校、院系的学生干部占46.2%;一、二、三年级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40.0%、22.8%、37.2%。

三、调查结果分析

总结调查问卷结果, 反映我院学生在学风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 学习自觉性不高。

调查结果反映出部分同学学习没有目标, 学习的动力不清楚, 是因由对自身发展目标不明确造成。通过统计, 大多数学生表示在没有别人监督的情况下, 偶尔才会主动学习, 只有0.07%的学生总是坚持主动学习。这说明, 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了解, 不知道从何下手去学习, 课堂效率不高, 只是一味的应付考试, 根本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情感和投人的意愿, 激发他们学习方的动力, 能明显促进学习行为的改进。

(二) 学习氛围不浓。

通过这次调查, 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并没有完全投入学习, 休息时间也不能得到一定的保证。这也是造成他们学习效率低的一定原因。大学的住校制度和以往的走读学习不同, 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他们对生活和未来的设想与学校的客观现实有差距。在生活和学习上, 没有家人、老师的照顾、安排就不会生活和学习。

(三) 考试诚信意识淡薄。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考试作弊现象, 学生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20%的同学对作弊有着完全否定的认识, 而其他同学则对作弊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对考试作弊的态度持“无所谓”的人数百分比也是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个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 到高年级参加实习、考证、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多, 分散了对学习考试的认真度。

(四) 校园文化还需推行。

校园文化渗透在校园活动的方方面面, 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调查显示, 学生中自认为学习态度一般的人数占到47.5%, 61.8%的同学只是偶尔去图书馆或教室自习, 经常自习的学生只占到31.7%, 而课余时间花费在上网、闲聊、逛街的学生接近半数。

四、加强学风建设对策分析

(一)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 培育大学生学风理念

高校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离不开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认识水平的提高。但是有些大学生上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知识和技能, 而是为了混文凭, 毕业好找工作;有的学生在读中学时, 唯一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 随着这一目标的实现.一些同学没有及时地确定下一阶段新的目标。加之大学生活环境相对宽松, 使他们往往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 学习上会有所放松.或找不到动力, 容易懈怠。因此, 辅导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作为培育大学生学风理念的切人点。

(二) 以职业生涯教育为主渠道, 塑造大学生优良学风

大学一直是中学生心中向往的象牙塔, 一旦考上大学, 他们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目标。不知道考上大学后该怎么办, 学无目的, 行无定向, 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 对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毫无规划可言。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学习风气, 也影响了大学生今后的就业。辅导员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在大学期间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志向和自我认知的主动性是塑造大学生优良学风的主渠道。职业生涯教育就如同一张心灵地图, 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使命, 确定人生自我奋斗目标, 主动去学习。真正有生命力的生涯教育, 是赢在起点, 面向社会, 面向未来, 面向人生, 关注社会发展要求与个人实际需求, 促进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三) 倡导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优良学习习惯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 特别是21世纪以来, 校园生活受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经济发展全球化、数字技术生活化的影响.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 大学生逃课、考试舞弊、抄袭、剽窃等现象更是司空见惯的。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诚信受到质疑。因此.辅导员作为学校管理机制的实行者, 需要强化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并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创造公平、良好的竞争氛围, 培育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 使大学生努力学习、敢于竞争, 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四) 以良好的寝风,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大学生优良学风

大学生宿舍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在一个学习氛围比较好的宿舍中, 同学们相互激励, 每个成员都有着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就会促使整个宿舍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自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学风建设得到加强。辅导员要以大学生宿舍为阵地, 推进高雅的校园文化, 开展学风建设。

摘要:文章在对上海商学院学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上海商学院目前学风建设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基于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第一线的优势, 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 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上海商学院,学风建设,学生管理,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吕瑞林:论高校辅导员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3)

[2]谭福强:关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 宿州学院学报2004, 05

上海海关学院论文 第10篇

一、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现实背景

(一) 职业素质是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也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

2013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要点, 强调“采取措施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 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启动实施学生职业 (生涯) 发展教育项目建设, 着力推进上海市学生职业 (生涯) 发展教育研究所建设。”成为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有利条件。

(二) 来自用人单位的反馈和切实需求。

通过近3年的“关于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学生就业满意度的调研”显示, 单位在选择员工时, 首先主要关注的并非只是知识和技能, 而是包括职业能力、人品、团队合作、吃苦耐劳、敬业精神、责任心等要素在内的职业素质水平。要求学生具有“职业素养、吃苦耐劳”这一品质特征的用人单位在被调研的25家企业中占了87%。

(三) 学院更加重视自身的内涵建设与发展转型。

学院重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职业素质全面提升为目标, 始终把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 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品质, 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

二、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创新点

(一) 将学生工作的思路、方法与职业教育进行有效衔接。

特别设立“高职学院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日”对高职学生思想言行和技能进行指导, 在具体实践中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学工二级管理模式。避免教、学两条线开展工作, 淡化将教知识技能划分为专业教师的责任, 思政工作由辅导员、班主任负责, 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将高职现有的《健康教育》《职业教育》2门课程资源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有效结合, 提升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品味、特色、效率和理论研究水平。

(二) 通过团队建设, 做好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升。

优化矩阵式管理, 统筹学工、教育、管理人员组建职业发展导航、学业生活指导、奖贷勤助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规划、思政教育研究等6个学工团队, 来支撑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7个实施模块, 将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思维由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助困等范畴进一步拓展和提炼, 通过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的7个模块的实施, 将学生日常的教育培养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 同时做好学工队伍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提升。

(三) 通过3个“1:

1”创新学生工作载体, 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增强择业就业能力。7个模块化的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做到“校内与校外1:1、课内与课外1:1、理论与实践1:1”, 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一线技术人员、校外知名学者、校友开设讲座课程、开发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场礼仪大赛、职业技能大赛、野外素质发展等多个拓展项目, 与企业、园区联合建立校外职业素质拓展教育实践基地。摆脱单一的课堂教学、谈话等方式, 以素质教育为目的, 将思政工作融入到富有特色、与时代旋律合拍的校园文化、校外实践、企业实习、素质拓展等活动中, 加强学生对一线工作岗位认同、选择、定位教育, 确保学生思想与企业“零距离”接轨。

三、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 通过深入调研, 准确把握职业素质教育模块教学项目内容符合学生职业发展切实需求。

分别设计编制职业素质教育调研问卷企业版和学生版, 各有侧重点, 围绕企业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学生主体职业素质发展需求开展广泛调研。样本除本校外还涉及上海汽轮机厂、三菱电梯、临港电站等160家企业, 地域分布上海、河北、安徽、成都、江苏、广东等区域, 收回有效问卷587份。经过数据分析提炼7大模块29个小项内容, 从而保证了课程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 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分模块实施、按项目推进”。

尝试以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师资队伍配备以及创新教学模式来开展, 贯穿于高职三年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以大一、大二学年为重, 面向全体学生。分模块设计编写职业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大纲, 设置科学合理规范化的学生职业素质考核评价方法, 建立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学习成长手册,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职业素养。

(三) 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及实施。

通过调研归类、汇总和分析, 结合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已从步入校园、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礼仪、职业道德、职业交往、就业导航等七个模块来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发挥学生教育管理团队的作用, 依托学校原是上海电气行业办学的特别优势, 聘请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劳动模范、生产一线技术专家参与校内理论课程建设。教学空间突破传统意义的课堂形式, 主要放在企业、工业园区、创业园区等地, 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参与热情。同时在校园及班级建设方面引入部分企业文化, 通过打造校园职业品牌活动, 强化对于学生职业理想的引领、依托企业技术文化阵地有力的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教育相融合, 提升校园职业文化品位, 最终形成立体化、多维化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

四、关于职业素质教育评价的进一步探索

在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同时注重平台和评价机制建设, 硬件平台主要包括校园文化素质教育阵地场所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职业礼仪训练基地等。软件平台建设可借助上海大学生心理测试平台、上海市大学生E班等, 建设符合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网站分享各模块教育教学实践成果。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主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通过构建学生职业素质评价模型, 把职业素质教育中七大模块建设内容作为评价学生职业素质一级指标, 并根据一级指标建立二级项目评估指标, 设定各子项评价权重。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教育工作队伍保障、职业素质教育平台、理论研究与创新建设及工作绩效考评等五个保障平台建设。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增强学生职业生涯竞争力, 达到让社会满意、让企业满意、让家长满意的总体目标。

五、结语

通过本次探索、研究和尝试, 围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 团队化运作学生管理队伍, 同时满足学校对于二级学院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需要, 在实践过程中, 建立系统化、模块化、项目制、学分制实施模式, 并通过实施过程与结果评价, 完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实践的反馈机制。相信, 经过一定时间的建设和积淀, 我院职业素质教育软硬件、制度建设会更加完善。培养的学生更有针对性、适用性, 职业素质能力将会普遍提高。

参考文献

[1] .陆建平.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 2010

[2] .邝安全.21世纪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状况分析及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 2010

上一篇:学校档案的个性化建设下一篇:宠物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