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方案范文

2024-05-05

联合用药方案范文(精选11篇)

联合用药方案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按数字抽取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78例。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研究组中男42例, 女36例, 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 (63.6±4.5) 岁。对照组中男44例, 女34例, 年龄37~77岁, 平均年龄 (63.7±4.4)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 将依达拉奉30 mg与奥扎格雷80 mg加到0.9 Na Cl溶液内静脉滴注, 2次/d, 持续应用2个疗程14 d。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 依达拉奉30 mg加到0.9 Na Cl溶液内静脉滴注, 2次/d, 而丹参注射液30 ml加到0.9 Na Cl溶液内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应用2个疗程14 d。

1. 3 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及治疗后7 d、 14 d的NIHSS评分、血清CRP、 Hcy、 SOD、 MDA水平。

1. 4 疗效评价标准[2]NIHSS评分:判定项目主要有11个, 得分越高显示神经功能发生缺损情况越严重, 得分越低则显示神经功能发生缺损情况越低。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定<10%, 未发生病残情况;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判定在10%~55%, 可以进行生活自理, 功能得到良好恢复;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定54%~82%, 功能无良好恢复;无效: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未恢复, 存在明显残疾。总有效率= ( 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 总例数 ×100%。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研究组皮疹4 例 (5.13%) , 发热6 例 (7.69%)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 ;对照组皮疹6 例 (7.69%) , 发热4例 (5.13%)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血清CRP、Hcy、 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SOD则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小结

依达拉奉在一种脑保护剂 ( 自由基清除剂) , 使得缺血神经元得到有效保护, 但不会使得纤溶系统受到不良影响, 确保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而且有效避免梗死周围局部脑血流量大量减少情况的发生。奥扎格雷属于一种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 可以有效防止TXA2 大量形成, 有效避免血小板大量聚积, 且存在明显扩张血管功能, 对于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及其所引发的运动障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3]。丹参注射液对于活血化瘀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对心血管效应产生有效作用, 目前被广泛应用到脑梗死患者治疗中, 可以减少血液粘度, 对血管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能够对血液循环产生良好改善作用[4], 对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血液循环进行有效改善, 减少血液粘稠度效果明显, 并降低栓子发生率。

总之,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为明显,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重阳.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3) :794-795.

[2]陈逢义, 王艳平.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对照.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17) :104-105.

[3]吴立新.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 :274.

联合用药方案 第2篇

为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药品安全的浓厚氛围,为药品安全监管造成良好社会环境,提高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以及对社会的危害。根据国家、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集中宣

传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局“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集中宣传活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和要求

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提高群众安全合理用药和依法维权的意识,提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社会知晓度,树立积极作为的良好形象。

二、宣传重点内容

1、宣传药品监管法律法规知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要让公众熟悉和了解现行药品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加强药品监管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所取得的成效。

2、宣传公众在药品消费中的权利和义务,使公众了解维权的途径和自觉抵制不合理用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宣传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制度的有关规定,介绍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帮助公众了解药品的相互作用和如何预防不良反应等常识,改变不遵医嘱用药和不按药品说明书用药以及过分迷信所谓偏方、秘方等陋习。

4、宣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以及抗菌药物滥用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的巨大危害,增强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自觉性。

5、宣传药品生产、经营监管知识,使公众了解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推行该规范对保证药品质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6、宣传药品注册知识,使公众了解我国新药的概念和新药上市后的监测情况。了解批准上市的药品也会出现假劣药的情况,提高鉴别能力和警惕性。

7、宣传药品的基本知识,使公众了解药品与保健食品的区别,用药不要跟着广告走,不要被虚假广告所迷惑。

三、宣传形式

确定7月10日—7月16日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集中宣传周”。宣传周期间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广造声势,掀起宣传活动高潮。主要宣传形式:

1、宣传周期间组织县直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在其显要位置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栏等,努力营造良好宣传氛围。

2、在《##宣传》开设一期“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专栏;与县电视台联合制作一期专家访谈,聘请专家解答关于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知识。

3、开展“药品安全知识下乡镇活动”,组织宣传人员深入乡村,利用宣传车、宣传站、咨询台等形式,向广大农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宣讲药品安全知识。

四、实施要求

集中宣传活动期间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要发挥县药械协会在安全合理用药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涉药单位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与卫生、工商、公安、广电、城管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宣传环境。

联合用药利弊谈 第3篇

减少毒副反应,使药物发挥更大的疗效,是联合用药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例如。结核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是结核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单独使用异烟肼或利福平、链霉素等,两个月后约有50%的病人产生耐药性。为了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可在治疗一开始就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如异烟肼加链霉素或利福平、乙胺丁醇、对氨水杨酸等。又例如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与磺胺类药联合应用,由于病菌的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可使抗菌作用增强数倍至数10倍,且可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再例如阿司匹林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常与小苏打或胃舒平联用,以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和出血等副作用。

如果药物联用不当,可使药效对摭、性能减弱、毒副作用加强,甚至出现严重反应如昏迷、死亡等。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与制酸剂(氢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钙等)以及用于治疗贫血的硫酸亚铁等联用,则可形成既难溶解、又不能吸收的结合物,使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疗效降低。又如,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以及磺胺类药均为快速抑菌剂,均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青霉素类抗生素则只能对生长繁殖期的细菌起杀灭作用,对抑制状态的细菌几乎无杀灭作用。所以这两者也不能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系、庆大霉素)属耳毒性药物,能引起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毒副反应。这类药物不但相互之间不宜联合使用,也不宜与其它可损害听力的药(红霉素、万古霉素、阿司匹林)或强利尿剂(速尿、利尿酸钠)等联用。否则毒性相加更易引起永久性的耳聋。此外,磺胺嘧啶针剂若加在葡萄糖盐水中输液,可析出结晶沉淀;氯丙嗪引起的血压过低,如使用肾上腺素升压,不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血压继续下降。

联合用药方案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7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关于进展性卒中的诊断标准[1]。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患者中男35例, 女24例, 年龄48~71岁, 平均年龄 (52.0±5.3) 岁。对照组中男32例, 女26例, 年龄54~73岁, 平均年龄 (54.0±5.4) 岁。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治疗组:给予患者6 ml疏血通注射液 (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Z20010100) 与250 ml生理盐水溶合后进行静脉滴注, 1次/d。同时给予患者0.15 PNA单位的尤瑞克林 (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2065) , 将其溶于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于30 min滴注完成。

对照组:给予患者20 ml的丹参注射液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33020529) , 将其与250 ml氯化钠注射液 (0.9%) 溶合后进行静脉滴注, 1次/d。同时给予患者0.75 g胞磷胆碱注射液 (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9447) , 将其与250 ml葡萄糖注射液 (5%) 溶合后静脉滴注, 1次/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1.3疗效判定标准[1]本次疗效判定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CNFDS) 为依据,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995) 为参照, 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1次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 (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 /治疗前总分×100%。

CNFDS评分减少90%~100%, 生活能力提升至0~1级, 为基本治愈;CNFDS评分减少46%~89%, 生活能力提升至0~3级, 为显著进步;CNFDS评分减少18%~45%, 生活能力有所提升, 为进步;CNFDS评分减少、增加均在17%以下, 生活能力无明显改变, 为无效;CNFDS评分增加至18%以上, 为恶化。总有效率= (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4%优于对照组6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9.27, P=0.0287) , 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t=1.0174, P=2.3941) ;治疗组疗程结束后评分降低显著, 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12.3971, P=0.0000) ;对照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评分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t=3.3465, P=0.0214) ;疗程结束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t=4.3217, P=0.0327) , 见表2。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因为脑动脉硬化导致血流速度缓慢, 血液粘度或者血液成分发生改变而导致血栓形成, 致使机体脑动脉管腔发生闭塞或狭窄, 引发相应部位出现梗死现象的血管疾病, 其致残以及致死率较高[2]。患者入院后病情仍可出现加重等情况, 其原因目前认为主要与脑水肿,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血栓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血压偏低等全身因素有关。而在中医角度, 脑梗死为“中风病”范畴, 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为主。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种, 均为中西药结合, 其中治疗组采取的治疗方案中, 疏血通注射液的主要成为中药水蛭和地龙提取精制而成, 这两种药均为活血化瘀之良药, 对脑梗死所引起的众多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而尤瑞克林则为组织型激肽原酶1, 提取于人体尿液中的蛋白水解酶, 其可以具有选择性的扩张缺血部位的细小动脉, 使缺血脑组织血流量增加, 促进损伤部位生成新的血管。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优势互补, 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4%优于对照组69.0% (P<0.05) ;疗程结束后,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丹参注射液和胞磷胆碱注射液效果不佳, 这与耿国民[3]的研究相符。舒血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化患者具有极佳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11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 治疗组患者给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4%优于对照组69.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疗程结束后,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舒血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舒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尤瑞克林,胞磷胆碱注射液

参考文献

[1]高重阳.不同联合用药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效果对比.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 :794-795.

[2]薛广团, 马超颖, 李柱.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 (23) :7-11.

2014年苹果用药方案 第5篇

一、目前防控的病虫害主要对象:

1、病害有腐烂病、早期落叶病(以褐斑病为主)、干腐病、枝干轮纹病、白粉病等。

2、害虫害螨有叶螨类、蚜虫类、卷叶蛾类、苹小食心虫、潜叶蛾类、介壳虫等。

二、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1、萌芽前:防治对象:病害主要是苹果腐烂病、干腐病、枝干轮纹病等,害虫主要是介壳虫等。

推荐用药:80%戊唑醇4000倍液或者园宝1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杰效利3000倍液喷雾。(能够扩展渗透,控制病虫基数)

如果金龟子严重的话,芽萌动前,全园喷48%毒死蜱200-300液处理地面。

2、开花前(花序分离期,花露红):

防治对象:主要病害是白粉病、霉心病、锈病等;主要害虫是叶螨、蚜虫、卷叶蛾、潜叶蛾、金龟子、苹小。鉴于今年气温不稳定,易发生到春寒,所以做好防冻准备。

用药方案:日本宝丽安1000倍+升华拜克1.8%阿维菌素微乳剂3000倍+甲维高氯1000倍+欧迈斯流体硼1500倍+碧护8000倍+杰效利3000倍液

3、花后(第一次)

防治对象: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褐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等;虫害主要有卷叶蛾、潜叶蛾、蚜虫、叶螨、苹小等。

用药方案: 43%戊唑醇4000倍+升华拜克1.8%阿维菌素3000倍液+神捕(2.5%三氟)2000倍+碧护15000倍

4、花后(第二次)

防治对象:病害主要有褐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等;虫害主要有食心虫、卷叶蛾、蚜虫、叶螨、苹小等。

用药方案: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者丙森锌600倍+10%苯醚甲环唑3000倍+甲维高氯1000倍液+欧迈斯流体钙1500倍液

5、套袋前:

宝丽安10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络合态)+1.8%阿维菌素1000+神捕(功夫)2000倍+海洋寡糖钙1000倍液

6套袋后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褐斑病、炭疽病、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等;虫害主要有卷叶蛾、潜叶蛾、蚜虫、叶螨等。重点是保叶。

套袋后第一次:43%戊唑醇 4000倍+ 50%多菌灵800倍+1.8%阿维菌素2000倍+35%吡虫啉3000倍+磷酸二氢钾1000倍

套袋后第二次:70%甲托800倍+48%毒死蜱1000倍液+ 磷酸二氢钾 1000倍液说明:

1、本病虫防治方案仅仅是化学防治措施,一般视果园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年的气候、自然灾害、病虫害发生程度、果园管理等做适当调整。

2、在病虫害防治上,重点是早期落叶病和腐烂病,虫害注意夏季的蚜虫和叶螨等。

血压达标后为何还要联合用药 第6篇

我父亲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有时高达180/120毫米汞柱。为此,医生建议他在服用复方丹参片、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及维生素E等药物的基础上,可联合应用两种降压药,即同时服用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胶囊。服药半年后,我父亲的血压逐渐降了下来,现已稳定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于是,他希望停用一种降压药。但医生却让他继续联合应用两种降压药进行治疗。请问,我父亲的血压已经达标,为什么还要联合用药呢?

陕西 景明

景明读者:

在临床上,像你父亲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些高血压患者经联合应用降压药使血压达标后,便急于撤药或擅自减少服药的剂量和次数,唯恐联合用药会使药物的副作用增强。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导致血压的反复波动,甚至会导致脑卒中、心梗和肾脏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众所周知,目前降压药的组合原则一般是使用两种或三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实行“强强联合”。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联合用药可通过互补的作用机制增强疗效,促使患者的血压快速达标,并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研究结果还表明,高血压患者合理地联合应用降压药不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而且还会减轻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常用的降压药联用组合的方案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拮抗剂(ACEI+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BR)+噻嗪类利尿剂、ARB+CCB、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等。必须指出的是,高血压患者通过联合用药使血压达标后,仍需依照原先的药物组合方案进行治疗,但同时要根据血压的监测结果适当地调整药物的服用次数和剂量,这样才能保证血压长期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上,从而可防止血压波动及其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损害。

联合用药方案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所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主要表现为:口干、舌质嫩红、口渴、苔变少或变薄,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酸腿痛、手心烦热、乏力、疲劳等。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患者各40例 ,观察组患者情况 :男1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40.9岁,平均病程周期3.6年;对照组患者情况:男女各20例 ,年龄32~72岁 ,平均年龄41.2岁 ,平均病程周期3.5年。

1.2 治 疗方法

A组患者采用甲壳质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 ,饭前30 min给予患者口服甲壳质胶囊,早、中、晚各1次,3粒/d(0.15 g/粒)。治疗1~2周后每次可服用2粒 ,治疗后3~4周每次可服用3粒 ,在治疗1个月后可每次服用4粒,2个月后可服用5粒, 若患者病情稳定,维持此剂量便可。处方中含:山药8 g、生熟地各25 g、山萸肉8 g、泽泻10 g、丹皮与芸苓各10 g。若舌苔较黄可加知母、黄柏;若小便混浊可加黄柏、车前子、白术;如疲劳无力、腿脚酸痛可加五味子、冬麦。水煎服用,1剂/d,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B患者采用几丁聚糖联合五谷王进行治疗 ,几丁聚糖服用方法与A组服用甲壳质相同,五谷王胶囊,在用餐后30 min温水服用,3次/d,1粒/次。

1.3 观 察 指标

观察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如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高、低)密度蛋白、总胆固醇,并进行比较[1]。

1.4 统 计方法

对各项记录整理汇总,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

2 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7 1,P<0.05);甲壳质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A组,无效2例,治疗的总有率为95%;采用几丁聚糖联合五谷王治疗的B组,无效4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治疗效果均为显著,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9 7,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3]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危害着人们身心健康,此疾病属于全球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是因为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 导致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现临床上尚无明确判断标准判断糖尿病的致病原因,但有学者认为饮食是一大主要原因。因此,治疗应从这些方面入手,以此来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

(±s)

联合用药方案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WHO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采用数字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实验组患者男23例, 女27例, 年龄41~80岁, 平均年龄 (70.98±5.37) 岁, 病程1~15年, 平均病程 (5.06±3.31) 年。对照组男24例, 女26例。年龄40~79岁, 平均年龄 (71.02±5.41) 岁, 病程1~15年, 平均病程 (5.27±3.24)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在常规饮食和运动控制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二甲双胍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 0.5 g×20片) , 0.5 g/次, 2次/d, 分早晚2次服用, 治疗过程中, 对患者的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监测, 以保证患者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时, 可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 在晚睡前为患者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0.2 U/kg, 并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酌情调整剂量, 如果患者的血糖≤5.0 mmol/L, 则逐步减量。

1.3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观察, 具体的观察指标包括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1例上腹不适) , 低于对照组的14.0% (2例上腹不适、2例腹泻及3例浮肿)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生化指标实验组的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为 (6.75±0.66) 、 (8.81±2.37) 、 (1.23±0.26) 、 (6.66±0.52) 、 (1.42±0.32) mmol/L;对照组分别为 (8.07±1.52) 、 (10.94±3.42) 、 (3.63±0.44) 、 (8.06±1.75) 、 (2.07±0.53) mmol/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2型糖尿病已然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世界性疾病, 且发病率在近几年一直居高不下, 如不及时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 将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身心健康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3]。

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 为患者及时补充胰岛素是控制血糖水平的关键, 甘精胰岛素是临床较为新型的胰岛素类似物, 具有使用简便、作用时间长的优点, 甘精胰岛素的药理机制在于有效抑制胰岛细胞的衰亡, 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 进而促进肝、肌糖原的合成, 在降低糖的异生和糖原分解的同时, 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4]。二甲双胍是临床常见的降糖药物, 可以有效延缓葡萄糖的摄取,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进而提高机体对外周葡萄糖的利用率, 对肝、肾糖原的产生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 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具有显著的优势互补功效, 这主要是因为机体在使用甘精胰岛素的24 h内, 生理胰岛素可以发挥良好的作用, 进而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5]。

综上所述, 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值得在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对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 采用数字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0例。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胰岛素治疗, 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化指标。结果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 低于对照组的14.0% (P<0.05) ;实验组治疗后的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联合用药,2型糖尿病,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黄依, 尤志华, 裴泂, 等.二甲双胍单药及不同联合用药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17) :87-88.

[2]陈华.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和缬沙坦单药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对照试验.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4, 12 (7) :659-662.

[3]周迪军, 孙文利, 丁蓉, 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15) :84-86.

[4]冯茜.两种联合用药方法治疗经磺脲类降糖药物治疗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研究.中国处方药, 2015, 13 (10) :14-15.

联合用药方案 第9篇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联合,用药,疗效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作为缺乏典型临床症状的一种哮喘类型, 临床以慢性咳嗽为主, 易被认为是反复呼吸道感染或是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而一旦延误治疗时机以及措施不得当, 则会演变为典型哮喘, 进而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发育[1];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主张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为主[2],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本文采取联合用药方案处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回顾性观察2014年4月-2015年6月于本院确诊的8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者, 纳入患儿家属均签署本次观察知情同意书。84例患儿中男58例, 女26例, 年龄5~12岁, 平均年龄 (8.50±0.50) 岁, 其中予以常规用药方案的4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者作为对照组, 另外44例采用联合用药方案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者作为观察组, 给予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对比分析后, 两组患儿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即P>0.05, 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1) 慢性肺部基础疾病; (2) 近2个月存在结核、细菌或支原体等呼吸系统感染史; (3) 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 (4) 本次观察前应用过孟鲁司特钠以及布地奈德等药物; (5) 依从性差以及中途因严重事件退出观察。

1.3 方法回顾性观察8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者病历资料, 同时参考临床试验设计标准, 制作《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用药效果观察表》, 指定专人负责对表中内容予以记录、统计与数据的对比分析;表中主要内容包括84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者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以及用药方案、用药效果、临床表现改善或消失时间、FEV1 (第1 秒用力呼气量) 、FVC (用力肺活量) 等。

1.4 用药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方案, 即 (1) 消除诱发因素; (2) 氨茶碱, 3mg/kg+5%葡萄糖静脉滴注; (3) 氨溴索注射液, 75mg/次+5%葡萄糖静脉滴注; (4) 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吸入剂, 轻度者100μg/次, 2次/d, 早晚各1次, 中、重度者200μg/次、2次/d、早晚各1次; (5) β2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气雾剂, 100~200μg/次, 即1~2 喷。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方案, 即常规用药方案联合孟鲁司特钠片, 5~6岁4mg/d、7~12岁5mg/d, 每晚顿服;谷维素, 5~10mg/d, 3次/d, 口服;连续8~12周。

1.5 用药效果评价标准参考《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3]予以评价, 即临床控制:用药3d后咳嗽缓解, 1个月内恢复正常活动;显效:3~7d内咳嗽缓解, 1个月内仅在活动后偶有咳嗽;好转:3~7d内咳嗽频率下降, 1个月内时有咳嗽;无效:治疗1个月后咳嗽无明显改善, 甚至加重, 致使改为治疗方法。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好转。

1.6 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将检验标准设定为α=0.05, P<0.05时提示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用药效果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且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见

2.2 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儿临床表现及住院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 见表2。

2.3 两组患儿用药前、后肺功能对比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 见表3。

3 讨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引起儿童咳嗽的重要原因,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占儿童慢性咳嗽的34%, 其中30%~40%可演变为典型支气管哮喘[4];近年来, 研究资料表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可能与免疫、遗传、炎症、神经、精神等有关, 最终引起气道上皮细胞受损、黏膜下神经末梢暴露、气道高反应、持续性气道炎性反应等, 所以单一的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

鉴于此种情况, 本文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处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且与传统常规用药方案相对比, 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方案效果显著, 总有效率高于传统常规用药, 且哮喘复发率明显降低;另外联合用药方案还能缩短患儿就诊时间、促进其机体更快恢复;并且能改善患儿肺功能, 有助于提高患儿日后生活质量等。因为常规用药方案中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虽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呼吸道高反应性、降低哮喘发作频率等, 但该药并未阻断引起哮喘发作的炎症介质产生, 没有达到治本的目的, 所以导致临床复发率较高等问题出现;同时糖皮质激素还能可引起全身不良反应, 且吸入时患儿依从性受限, 所以联合相关药物从不同方面、不同机制予以干预, 能达到标本同治的效果, 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药效果、改善患儿预后。由此, 联合用药方案中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 该药能有效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与其受体的结合, 从而达到抑制白三烯介导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黏膜水肿和气道黏液分泌物增多以及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研究显示白三烯是哮喘发作的关键炎性介质, 参与了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炎性反应等[6]) ;同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近年来治疗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方向发展, 临床除了单纯的治疗外, 更加注重患儿神经、心理方面的干预, 并且研究还表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经暗示后[7], 35% ~40% 者可诱发支气管收缩、40% 患儿哭泣时喘息加重, 由此, 联合用药方案中加用谷维素, 谷维素具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增加儿茶酚胺样物质含量、影响垂体分泌激素等功能, 所以有助于稳定患儿情绪、调节其精神状态、使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得以恢复正常, 因此, 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总而言之, 联合用药方案处理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显著,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用药方案,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保堂.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特点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17 (13) :94.

[2]巫翠华, 宋冰, 黄立霞, 等.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2011, 5 (2) :88-90.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慢性咳嗽协助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3年修订) [J].中华儿科杂志, 2013, 52 (3) :184-188.

[4]杨子妮, 朱秀美, 于晓燕.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 24 (3) :41-44.

[5]居慧莉.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 2014, 20 (23) :4303-4305.

[6]杨春何, 周克英, 贺务实.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 2011, 33 (14) :2111-2112.

联合用药方案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9月浙江省平湖市新埭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62例年龄超过80岁、收缩压 (SBP) ≥16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和/或舒张压 (DBP) ≥90 mm Hg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年龄≥80岁; (2) 连续3次非同日血压测定SBP≥140 mm Hg和/或DBP≥90 mm Hg; (3) 除外假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若SBP≥140 mm Hg、DBP<90 mm Hg, 则诊断为老老年ISH[3]。所有病例均经全面体检、心电图、X线胸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肾功能、尿常规、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检查, 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心肺肝肾功能明显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情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组 (A组) 32例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 (B组) 30例。A组:男12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 (84.5±4.3) 岁, 平均病程 (18.7±5.8) 年, 平均血压 (171.7±9.8) / (93.6±9.8) mm Hg;B组:男1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85.0±4.3) 岁, 平均病程 (19.7±5.9) 年, 平均血压 (170.2±9.9) / (94.3±9.9) mm Hg。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压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先停用影响降压治疗的其他药物, 两组均服用氢氯噻嗪片 (国药准字H32021683, 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 6.25~12.5 mg, 1次/d, A组加服左旋氨氯地平片 (商品名施慧达, 国药准字H19991083, 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生产) 2.5~5 mg, 1次/d, B组加服厄贝沙坦片 (商品名安博维, 国药准字J20080061, 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75~150 mg, 1次/d, 疗程均为12周。以SBP/DBP达到150/80 mm Hg为目标血压, 初始治疗时均以两药最小剂量开始, 如4周后血压下降不明显, 则先增加氢氯噻嗪至较大剂量, 再观察4周;如8周后血压未达标, 则再增加组内另一药物至较大剂量。

1.3 观察指标

血压由专人测量, 采用同一袖带式汞柱血压计, 患者静坐15~30 min后测诊室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3次, 每次间隔时间在2 min以上, 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血压随访监测每周1次, 肝肾功能、尿常规、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尿酸、心电图等检查每4周一次, 密切观察两组治疗2、4、8、12周后的SBP、DBP、PP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如出现不耐受情况则及时减少或暂停使用相关药物, 并给予相应处理;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比较。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1993年美国JNC5报告标准[4]和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5], (1) 显效:收缩压降至正常范围且下降幅度≥20 mm Hg (或收缩压下降幅度≥30 mm Hg) ;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 (或舒张压下降20 mm Hg以上) 。 (2) 有效:收缩压下降10~19 mm Hg并降至正常范围 (或收缩压下降20~29 mm Hg) ;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但降至正常 (或舒张压下降10~19 mm Hg) 。 (3) 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

随治疗周期的延长, 两组SBP、DBP、PP均逐步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SBP降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DBP降幅B组更为明显 (P<0.05) , PP缩幅A组更为显著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降压效果比较

A组显效17例, 有效11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87.5%, B组显效17例, 有效8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83.3%,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22, P>0.05) 。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A组心率增快3例, 头痛3例, 面部潮红2例, 头晕1例, 低血钾1例;B组头晕2例, 心悸2例, 体位性低血压2例, 胃肠不适1例, 低血钠1例。2例体位性低血压和1例低血钠给予减量或暂停氢氯噻嗪, 1例低血钾加服氯化钾片, 其他不良反应均在1~2周自行消退, 所有病例均未退出治疗。两组心肺肝肾功能、尿常规、血糖、血脂、血尿酸、心电图等复查均无明显变化。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 B组为26.7%,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16, P>0.05) 。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大动脉顺应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显著升高、细胞外容量增加等病理生理状态, 具有症状不典型、个体差异大、合并症及并发症多、靶器官损害多见、病死率高、药物治疗耐受性差等临床特点。此外, 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器官退行性病变, 其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 调节血压的功能减退, 血压波动大, 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减退或消失。另外, 老年高血压治疗中还存在着舒张压J型曲线现象, 即降压药物治疗后舒张压过高或过低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6]。故目前多数文献均主张, 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以血压≥160/90 mm Hg作为降压起点较为安全, 以收缩压140~160 mm Hg、舒张压80~90 mm Hg作为目标血压较为适宜[7,8,9]。总之, 老老年高血压既要有效控制血压, 降低靶器官损害, 又要避免将血压降得过低, 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危险, 还应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以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除外紧急情况, 降压药物均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量, 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确保降压平稳、安全、有效。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 利尿剂、CCB、ACEI、ARB等一线药物均可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 然而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研究不是很多。Inaba等[10]研究表明:单独用吲哒帕胺缓释剂或吲哒帕胺缓释剂联合培哚普利作为基础的抗高血压治疗可以使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150/80 mm Hg的目标血压, 可降低脑卒中死亡风险39%、全因死亡21%、减少心力衰竭64%的风险。囿于单一药物的效应和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对老年高血压更为有益, 尤其是以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为基础的复方剂型, 临床报道较多。但是由于此类复方制剂组成成份固定, 对老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一定合适。故本研究仍选择单用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再联合二氢吡啶类CCB或ARB, 以SBP≥160 mm Hg和/或DBP≥90 mm Hg的老老年患者作为入选对象, 并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心肺肝肾功能明显异常等可能发生降压风险的情况, 探讨两种联合用药方案对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

A组使用的左旋氨氯地平为一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药, 是第三代钙通道拮抗药的代表药物, 具有更高的血管选择性;它可以通过抑制钙内流, 降低心肌收缩力, 舒张小动脉, 降低外周循环阻力等发挥降压作用;通过激活低密度脂蛋白 (LDL) 受体, 减少脂肪在动脉壁累积及抑制胶原合成;还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作用;长时间应用可重建患者受损的内皮细胞功能[10], 故特别适合老年高血压, 尤其是老年ISH患者的治疗。而氢氯噻嗪, 是目前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常用基础药物之一, 其主要通过利尿排钠, 降低老年高血压的高血容量状态, 发挥降压作用。两药联合后各药用量均可减少, 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上比较适合治疗RAAS活性不强、血容量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B组使用的厄贝沙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 (ARB) , 能选择性的阻断AT1受体, 抑制AngⅡ的促血管收缩和促醛固酮分泌效应而发挥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作用。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后在协同降压的同时可减少前药用量, 且由于其利尿排钾作用可抵消厄贝沙坦的保钾效应, 避免引起血钾过高等不良反应, 故临床上比较适合治疗RAAS活性强、外周阻力高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本研究通过对62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结果显示, 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或厄贝沙坦两种治疗方案均有较好的降压疗效, 且各药用量较小, 剂量调整比较方便, 不良反应较少, 耐受性较好。在降压作用上,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对SBP降幅较大, 对DBP降幅相对较小, 故PP缩小较为明显, 对单纯收缩压高的老老年患者来说可能更为有利;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对SBP、DBP降幅同样明显, PP缩小不明显, 比较适合治疗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的老老年患者。由于本研究选择的病例较少且相对健康, 结果可能存在偏倚, 不一定适用于所有老老年高血压患者, 尤其是有并发症和合并有其他疾病者, 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伍悦蕾, 张廷杰.老老年高血压:现状与问题[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8, 16 (3) :103-106.

[2]李艳芳, 赵瑞祥, 卜聪亚, 等.80岁以上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33 (4) :51-54.

[3]林仲秋, 谢志泉.老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研究现状[J].广东医学, 2010, 31 (23) :137-140.

[4]The Fif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Detectin, evaln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JNCV) [J].Arch Intern Med, 1993, 153 (1) :154-183.

[5]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Ⅱ抗高血压药[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26 (1) :5-11.

[6]苗懿德.老老年高血压的风险评估与治疗对策[J].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 15 (4) :262-263.

[7]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 (8) :10-52.

[8]Bulpitt C J, Beckett N S, Cooke J, et al.Results of the pilot study for the Hypertension in the Very Elderly Trial[J].J Hypertens, 2003, 21 (12) :2409-2417.

[9]Beckett N S, Peters R, Fletcher A E, et al.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80 years of age or older[J].N Engl J Med, 2008, 358 (18) :1887-1898.

联合用药方案 第1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84例,其中男45例,女39例,出生时体质量2100~3200g,平均(2600±550)g;早产儿32例,足月儿52例;呼吸暂停原因:原发性呼吸暂停11例,颅内出血13例,肺炎2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32例。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发病原因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积极的采取吸氧、促进呼吸道通畅、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首次剂量为5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20min内静脉滴注,12h后给予首次剂量的一半2.5mg/kg持续静脉滴注,连续应用5d,直至患者呼吸暂停症状明显改善[3]。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0.1mg/kg,静脉缓慢滴注,与氨茶碱交替使用,直至呼吸暂停明显改善。

1.3 疗效评价标准[4]

显效:患者在用药48h后,未出现呼吸暂停,心率加快,面色红润;有效:患者在用药72h后,未出现呼吸暂停,青紫好转;无效:患者在用药72h后,仍出现呼吸暂停,青紫、心率无明显改善,或者出现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19%,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详细结果见表1。

2.2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新生儿发生呼吸暂停的原因有很多种,均具有一定的病理生理基础。新生儿胎龄越小,呼吸暂停发病率越高,加之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口咽部肌肉相对松弛,且新生儿均采用仰卧位,仰卧位时易发生阻塞性呼吸暂停,导致新生儿易发生呼吸暂停[5]。新生儿中央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不敏感,易引起呼吸调节功能障碍,组织供氧不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严重的感染、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均可引起呼吸暂停,导致机体低氧血症[6,7]。有研究显示,低氧血症可刺激机体产生咖啡样物质β-内啡肽,使其在血浆中含量增高,引起新生儿的呼吸抑制和心肺功能障碍。氨茶碱为甲基黄嘌呤类药物,能够兴奋呼吸中枢,提高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使呼吸兴奋,解除呼吸抑制,同时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增加环磷酸腺苷和儿茶酚胺的水平,改善呼吸肌功能,但氨茶碱的作用较慢,不能快速的解除呼吸暂停,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心悸、心律失常、烦躁、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对新生儿的副作用较大[8]。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与神经组织内的阿片受体结合,达到增加呼吸频率、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新生儿呼吸暂停,有效改善缺氧后脑内的血流情况,保证脑干等重要部位的血流供应,减轻脑水肿[9]。严重的新生儿呼吸暂停若得不到积极的治疗,可导致严重的脑缺氧而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脑瘫、高频性耳聋。因此,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本文采用氨茶碱和纳洛酮联合应用,交替使用,发挥最大的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76.19%,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氨茶碱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高于单独应用氨茶碱,同时治疗结束后氨茶碱联合纳洛酮的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单独应用氨茶碱,无明显的副作用,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黄德珉,陈俭红.新生儿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8.

[2]程小红,李瑛.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80-81.

[3]符春笋.纳洛酮协同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60例的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7):175.

[4]余文群.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在新生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2):281-282.

[5]吕芳军,张冰娜.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50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144.

[6]葛洋新.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3):79-80.

[7]台献忠.纳洛酮、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501-502.

[8]台献忠.纳洛酮、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501-502.

上一篇:手术室外科护理下一篇: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