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美丽心灵”

2024-05-07

塑造“美丽心灵”(精选12篇)

塑造“美丽心灵” 第1篇

关键词:社区教育,青少年,人文素质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 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率虽然逐年下降, 但呈现低龄化、智能化趋势。一些青少年在学校“小社会”里是“好学生”, 但在社会“大学校”里不一定是好公民, 有些案例甚至触目惊心。改革和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迫切任务。

一些领导和专家强烈呼吁加强青少年教育, 特别强调要加强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 其核心是怎样在社会上做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在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指出, 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能力为重……学会做人做事,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而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也是社区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社区教育在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和自身独特的优势, 也是值得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研究意义

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育健全人格,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区教育背景下研究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通过实践探索新时期社区教育中的青少年人文素质教育, 可以从中总结经验, 用以指导今后的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

三、核心概念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 (是人文素质的核心) 。从对核心概念“人文素质”的解读中, 结合当前我国青少年只是以接受学校知识教育为主的现实, 可以看出, 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不到位的, 尤其是人文精神教育呈现普遍缺失的状况。

四、实践探索

现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 谈谈在社区教育中培育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具体实践。宜兴市把“在社区教育中培育青少年人文素质”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进行了10多年的实践探索, 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做法。

1. 建立青少年社区教育体系

(1)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市级成立了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 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各乡镇成立了由一把手书记任组长、有关部门和镇社区教育中心为成员单位的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协调全镇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 (2)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全市形成了以市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为龙头, 以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 以各村民业余学校、居委社区市民学校和企业职工业余学校为重要基础, 以关工委、团委、各类活动基地等为补充的青少年社区教育体系。 (3) 健全三级办学网络。宜兴市构建和完善了市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 (居、企) 业余学校三级办学网络, 覆盖了全市, 为开展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搭建了有效的运行平台。

2. 开发青少年社区教育课程

宜兴市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编写了《心桥》《高老师讲家教故事》《中小学常见问题100个为什么》等家庭教育知识读本, 并通过开展文化下乡等活动免费发放给广大家长。同时在网上家长学校开辟《中小学常见问题解析》专栏, 为广大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底蕴, 组织编写了《艺坛大师徐悲鸿》《我与家乡名人共成长》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少年社区教育读本, 免费发放给社区青少年阅读, 并进行演讲、作文竞赛社区义工等活动, 在实践中强化了青少年人文精神意识, 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 创新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

尝试推行多位合作、社区服务、社区精神、社区文化、邻里互动等多种青少年社区教育模式。如“多位合作”是指社区教育中心、中小学、关工委、家长、教师等积极沟通协调, 相互合作, 成立工作小组, 制订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计划,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体系, 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五、几点思考

1. 建立青少年社区教育考核评估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 以有力推进实践性较强的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 充分依托社区教育平台开展青少年教育, 并不断探索新途径。“学校小社会, 社会大学校”, 让青少年良好的人文素质在“小社会”中孕育, 在“大学校”中成熟。

2. 探索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新模式

目前, 青少年教育大部分依赖于全日制普通教育, 难以满足广大青少年成长所需的各种“精神营养”, 应通过社区教育充实青少年教育新内涵。

3. 加快建设青少年社区教育运行载体

要充分整合各种社区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教育服务, 建设青少年绿色精神家园, 让广大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锤炼, 提升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贴近童心塑造孩子美丽的心灵 第2篇

张善功

作为一个小学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表扬和激励,去激发和保持每一个学生的进取心、自信心和学习生活热情,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要用鼓励和赞扬让班里每一个学生的世界成为最真、最善、最美、最靓丽的风景。

美德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教育中不断思考与实践。培养美德,要注重从各方面切入:关注具体小事、贴近生活实际、讲究知行合一、讲究生动有趣、增强体验内化、实现探索创新形成教育合力。

一、善于发现美

班主任在教育中要学会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多一些肯定性评价。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争取“良药爽口更利于病,忠言悦耳更利于行。”对学生的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批评为辅,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使学生的优良品质发扬光大。

有一个小孩叫聪慧,在她的周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件事,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在开学初,班里做板报,老师夸我鉴赏能力好。从小到大还没有人这样肯定过我,我在美术上一窍不通,只有被美术老师打级的份。那天我高兴极了,觉得这就是我生命价值的体现。其实一个学生最希望的就是她的能力能被所有人肯定,一些老师却很容易忽视这一点。有些时候,老师总是表扬我们,那并不是要满足我们的虚荣心,而是鼓励我们去体现我们的生命价值。

看完之后,我不禁汗颜:这是个平常接触不多的孩子,老师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她还记得这么清楚,而我似乎没有给予她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很一般,调皮捣蛋没有她,抛头露面也没有她,算是很不起眼的学生。我没想到,我随口说的一句:“你的鉴赏能力忒好”给她的印象这样深。也许,正是这句不经意的话使她后来的学习生活有了很大起色。

当我们在不自觉地欣赏学生、肯定学生、激励学生时,学生也在欣赏我们、肯定我们、激励我们。不经意间,学生学会了赞美自己、赞美别人,挖掘自己的价值,发现别人的优点。师生间在证明着彼此的价值,让生命相互激荡、相互完c善、共同成长、共筑光彩的生命历程。

二、勇于承担责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学校组织卫生大扫除,学生们要么溜之大吉,要么敷衍了事;当母亲生病躺在床上时,孩子还在发脾气抱怨没有饭吃;校园里的水龙头一直在流水,但学生路过却视而不见„„“不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这就是我们正在培养的和已经培养出的学生的品质。很难想象,我们的民族可以由这样的后代来承担起繁荣昌盛的重任。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的第一现场是班级。

班级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往往是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契机,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契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的第二现场是家庭。

要转变家长的观念。在一些家庭中,很多时候是以等级论英雄,一切都为孩子的学习服务,一切可能耽误孩子学习的事都尽量少让孩子做。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可以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结果却是:孩子越来越懒,越来越不体谅父母,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为此,要让家长懂得: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习惯养成和品质培养来促进。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会对自己的事很有责任感,包括对自己的学业。学习的责任感来自于对做事的责任感。要告诉家长一个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好方法:给孩子家务劳动的好机会。要让孩子在家里有固定的工作,并且让他负责到底。如果让孩子承担家务,他就会觉得这是自己的家,自己对家庭有贡献,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成员。对家庭付出越多、贡献越大,他就越爱自己的家,越关心自己的父母。每个人生活在家庭、集体、社会中,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小至一个家庭,中至一个民族,大至一个国家,只有当每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事都自觉地尽力完成时,这个团体才能够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三、宽容上路

“心底无私天地宽。”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一旦与别人发生矛盾,往往都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还常常怀恨在心,想方设法报复,很少能宽容别人。

在班级生活中,班主任首先要做宽容的使者,要有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宽容,允许学生在犯错中不断反思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同时,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尤其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矛盾,用恰当的方式理智解决矛盾。

利用“学会宽容”主题班会,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懂得人和人的相处难免有矛盾,如果宽容,不计较,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忍让,生活便会多一缕灿烂的阳光,会多一些笑声。

班主任还要想方设法建设班级所特有的精神文化。在学生对班级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借助各种契机,形成班级独特的宽容性的精神氛围。

“世界上,比陆地更为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为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为广阔的是人的心灵。”用我们的宽容,让学生们懂得:装满宽容上路,会少一些阻碍,多一些成功的机会,更多一些平安。

四、远离谎言、守住诚信

学生迟到,会编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什么交通堵塞,什么闹钟停了,什么今天有些不舒服,甚至请人冒充家长打电话向老师请假,对这样的谎言,老师一般不会去追究,也没法追究。

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学生怎么啦?怎么谎话连篇?

诚信是我们做人的一条基本准则,是前进道路上的通行证。一个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享受到自我肯定的喜悦。教师本身的言行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范例。我们是否注意到了自己的言行了呢?要求学生不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我们的办公桌上却堆着零食,办公室里脏乱不堪;对着校园内的禁烟标志,我们依然吞云吐雾;要求学生按时到校,我们却姗姗来迟„„学生们对我们的行为举止,会有何想法?教育中掺杂着谎言和欺骗,又怎能保证学生养成诚信的美德呢?班主任只有从真诚开始,真诚地和学生讨论生活中的问题,才能达到诚信。当我们误解了学生,应当向学生真诚道歉;当一时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时,我们不应敷衍,而要真诚地说:对不起,现在回答不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寻找答案,好不好?不用担心我们会丢掉老师的所谓面子和尊严,其实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真诚。我们相信:真诚之花一旦开放,定会采摘到许多诚信之果。

五、播种尊重的种子

有些学生经常在背后讲伙伴的坏话,嘲笑朋友的缺点,或者轻视朋友,不善于倾听,不善于控制情绪,忽视别人的感受。

孩子们为什么这样傲慢、无礼,不尊重别人呢?

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尊重每一个学生。这种尊重不仅仅是语言上的尊重,更是对他们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的尊重。有了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学生才会获得自尊的感受。

尊重体现为关爱,这是教育的温馨与人性化之所在。老师对学生的那份关爱,是向学生播撒的尊重这颗种子的最初起源之一。

让学生们学会尊重要从让他们学会倾听开始。不管是班会还是课堂演讲,都要一再强调:请认真倾听,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让学生学习尊重他人的良好礼仪。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精神宝藏,但需要用良好的礼仪来表现。就像钻石,没有磨砺就不会引人注目;一旦磨砺、加以镶嵌,就会光彩夺目。

让学生懂得尊重身边的每个人,尊重别人的劳动。

塑造健康心灵 第3篇

一、营造健康的学习氛围

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一种感性的学习。要让感性学习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营造起令学生感到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当面带微笑,让学生感到安心;也应当口头赏识,让学生感到愉悦;还应当怀揣热情,让学生受到感染……带给学生的快乐越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我在上六年级上册的《孔子春游》一课时,一开始就制作了以“孔子春游”的画面和诗情画意的音乐为背景的课件介绍孔子其人,给同学们带着看动画片的愉快心情,开始课文的学习旅程,然后逐步引导思考,学生们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作为教师,我深深知道:教师是人,但更是职业教师。每次一走进课堂,我就抛开了生活中烦恼,以敬业的态度,给予在我生命中周期性出现的学生们以最大的热情,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每一节语文课都成为他们的精神乐园。

二、挖掘教材的内涵思想

小学六年12册286篇课文,是一个知识的宝库,蕴含着许多的心理指导材料。怎样把这些材料挖掘出来,以一种自然无痕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是需要花心思去思索的。在新课程实施后写的教案,通常都会设计三维教学目标,这是新出现的一种教学目标拟定思路,包含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第三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直接针对学生的心理来设计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篇生动的文章,为优化学生的心理,提供了具体而丰满的参照物。《拉萨的天空》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拉萨美丽天空的赞美,从而培养起他们的审美情趣;《普罗米修斯盗火》能让学生学到勇敢机智、富有同情心的高尚品德;《小稻秧脱险记》能引导学生学科学,进而升华到爱科学、用科学……从丰富情感的体验,到先进榜样的激励,再到科学精神的养成,课文在力求全方位地培养起学生的健康人格,而从课文中寻找适合学生心理渴求的内涵,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

三、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依赖于教材和学生,为教学目标服务。课文不同,情感价值观不同,甚至教学环节不同的,都影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

《黄山奇松》是一篇以优美文字,表现黄山松奇美的文章,但凡这一类描写祖国某一著名景点的赏析类的文章,都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由于其具有语言优美的突出特点,于是我设计的教案就以朗读为主:第一遍初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解决一些影响理解的词句;第二遍,在对文章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遍,在赏析课文之后,字斟句酌地推敲重点段,把自己对黄山松的理解读出来。用朗读深化理解,让理解促进朗读。

而《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文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提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是说话必要言之有据,也可以是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还可以是富有童心、关爱孩子等等。当同一篇文章出现多种选择的时候,最好是从一个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角度出发,不必面面俱到。因为我班学生比较缺乏的是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所以我选择了爱因斯坦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作为一个教学目标。于是在教学内容时,我把重点落在了爱因斯坦的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上,进而方法也随之做了选择:在简单梳理了文章内容之后,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感悟,这时的感悟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稍作引导,引入了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然后以学生先自主思考提问,后合作交流解决的方式,来完成:文章通过哪些及怎样的描写,来体现爱因斯坦的品质?进而深入探讨伟大与平凡的问题。

精心挑选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深入感受各种情感陶冶、接受各种精神熏陶,逐步形成自己的健康的心理价值体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也给学生以适当的心理指导,一方面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心态,另一方面在他们遇到挫折时能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阴霾:总之,是为他们一生的幸福铺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用爱心塑造学生心灵 第4篇

一.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必须爱学生

人类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并要不断延续和发展, 而教师则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决定着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 关系到国家的盛衰。西方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学生直接在教师心目中, 学生的发展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教导”。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颇, 但至少可以说明对可塑性极强、极易受影响的学生来说,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言传身教, 对学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一向有巨大作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 一笑一颦对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榜样, 班主任如果不真心爱学生就达不到教育目的, 班主任对学生只有真诚的爱,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也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职业。

二.社会需要用爱心去关怀学生

民族要振兴, 国家要强盛, “普九”是党和政府的重大举措, 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教育工作者更是任重而道远。适龄少年要全部进入初中学习, 困难相当大, 一是还有少部分人没有脱贫, 经济困难;二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 “读书不如打工”的势头没能遏止, 如果再加上学生到校遇到困难, 班主任关怀不够, 学生体验不到温暖, 就会增大辍学率, “普九”大业就难以完成, 更谈不上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三.只有用爱心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班主任首先要转换观念, 面向全体学生。“普九”是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应试教育注重宝塔尖的教学方法, 选尖、拔尖、锦上添花, 把差生置若罔闻。“普九”要面向全体, 而学生之间知识结构差距大, 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社会知识、办事能力相距悬殊, 班主任如果不在指导思想上真正地爱每一个学生, 在行动上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偏爱, 学生对此事是最敏感的。以编座位为例, 我每次都是让有生理缺陷和眼睛近视的人自挑, 从不按成绩列排座次。有的科任教师对我说:“某某坐在那里太可惜了!”我总是笑着说:“越是差, 越要放在显眼的位置, 以引起老师的关注。”老师的能力就应体现在差生的转变上。肯定差生的进步,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他们就会热爱学校, 热爱班集体。我班有个女生在小学就几次辍学, 上了初中后, 家长要她外出打工, 她说:“我舍不得班主任, 舍不得班集体。”

亲近差生, 面向全体学生, 在学生中就会产生一种凝聚力, 班集体也就能产生一种巨大的能量, 学生的素质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二.排忧解难, 以心换心。差生在班主任心目中往往被打入了另册。若得不到关怀和帮助, 他们就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价值, 破罐子破摔, 也就会越来越差。实际上他们大多都存在难以启齿的痛苦, 如能给他们排忧解难, 使之受到感化, “浪子回头金不换”, 自身的价值就会真正体现出来。转入我班的谭某原来经常打架闹事, 班上和学校各种活动他都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他说自己喜欢扯皮生事, 班主任从未正眼看过他, 家长也只知用武力给他一个惧怕, 所以他准备当一个社会“渣滓”。我多次找他谈话, 分析有利因素, 鼓励他的进步, 包括他纠正一个错别字和认真做一次作业, 同时指出他存在的问题。他逐渐感受到班主任没有歧视他、同学没有歧视他, 父母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他有了信心, 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还被评为劳动积极分子, 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有一个姓万的学生, 父亲早逝, 母亲常年卧床不起, 哥嫂待他又不好, 以至产生了偷盗行为。当他被派出所收审时, 母亲又撒手而去, 我在派出所把他领出来, 并去给他母亲吊孝, 这时他感动了, 在我面前哭诉着忏悔。公安机关据此线索挖出了一个流氓盗窃团伙, 为维护地方的安定局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三.热情关怀, 爱生如子。班主任作用于学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工具是人格、言行、情绪和美, 也就是用智慧、感情、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学生, 用爱心去关怀学生, 在他们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做到这样, 他就会把你当作主心骨, 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内动力。几年来, 我组织学生拾废物解决了两名学生的学杂费;先后多次带领学生看望慰问受灾的学生和家长;为发生意外事故的同学争取保险费。特别是97年10月的一天晚上我在查寝室时, 发现女生哭成一片, 原来是陈煜在横梁上撞昏过去, 正处于休克状态。学生见了我好像就有了主似的。我一边安稳同学, 一边组织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瞳孔呆滞, 四肢失去知觉, 十分危险, 必须找家长。我交了几百元押金。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深夜十一点我多找了一个司机一起到离校七十多里、与四川接壤的茅山岭找家长。走到半路, 被坏在路中的货车堵住了道, 又步行20多里。家长听说事态严重, 又要交钱治病, 好歹不跟我们到医院。我们赶回医院已是第二天凌晨五点多了。在场的医生和其他人都说:“老师真比父母还要爱学生。”

教育是心灵塑造心灵的艺术 第5篇

——心得体会

通过观看和学习金正昆教授《教师礼仪规范》的录像,使我得益颇多。金教授语言诙谐幽默,风趣中蕴涵深远,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做教师的角度出发,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教师礼仪概述、教师素质、教师的形象、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装饰、教师的仪表、课堂礼仪、校园礼仪、办公室礼仪、师生关系、社会交往等方面全面而详实地介绍了教师礼仪的有关知识,并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说明了强化教师礼仪的重要性。正如他所说的“教师的仪表是开启学生的钥匙”,“教育成全学生的梦想得以实现”。我觉得金教授的讲座贴近我们的教学实际,有很强的操作性。既增长了知识,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为规范自己的言行,体现教师的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将所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礼仪:理者敬人也,仪者形式也;礼仪即尊重别人,尊重自己。教师首先要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不仅仅是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还有学生的位置。现代教育教学中强调教师和学生平等,当然在人格上是必须的。但是毕竟教师注重的是教,学生注重的是学,所以现代教育要求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即一切“教师礼仪”培训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端正态度,就是要容忍,容忍别人的不同,即“和而不同”。教师要有适应性和包容性。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材施教;要和同事团结协作,和睦相处„„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礼仪非常重要的一点:自律是第一的。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师要有爱心,对人要有爱,要爱国家、爱民族、爱学生、爱事业、爱工作。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通过金教授的讲解,我更深一步地感受到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正作用。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未来的教师生涯中,我将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礼仪不仅体现在表面的着装上,更应该在教师的素质、学术、造诣上有所体现。“学高为师,行正为范”,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教师要有一技之长、要业精于勤、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是楷模,要思圆行方,值得别人效仿,才不会误人子弟;一个教师要有感召力、凝聚力,也就是人格魅力,要有专业的素养。教师既要做“良师”又要做“益友”。现代教师要有深厚的功底,要有一个开阔的视野,科学文化素养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科学的精神、钻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做自己想做、喜欢做的事;做自己能做好的事;做有益的事。要量力而行,人生痛苦的一个根源就是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为人处世教师要以诚为本;以和为贵,宽以待人;以信为先。

在仪表方面,注重着装和修饰,特别是在校园里,要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穿着大方得体,干净整齐,符合身份。一个人的服饰和受教育的程度、自我定位、自我要求有关。“腹有诗书气自华”,仪表是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表现。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形象得体与否,既表示学校管理是否严格,又展现了你对对方的尊重与否。

在举止方面,从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方面来要求。教师不是仅注重着装,在坐、立、行方面应做到坐就坐正,站就站直,走就走稳。

在语言方面,语言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准确、生动,运用语言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拨动学生的上进心,把知识和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让学生知晓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后,再指导其行为,以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在礼仪方面,教师应该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的尊重,从而给学生良好的影响。要努力做好“四个一”工程,即:一张笑脸、一声致谢、一声问候、一句道歉。努力为学生做表率,从而体现教师的示范性和率先性。其实这是待人接物的礼仪之基本,不管在哪里,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必须具备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真正地做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一件事。当然,这不仅是单单要求我们文明 礼仪方面,也包括业务水平方面。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身教重于言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终会成为一个学生喜爱的老师。

赵秀峰

塑造美的心灵 培养健全人格 第6篇

一、树立以发展性辅导为重点的心理辅导理念

教师应树立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的辅导理念,在学习、人际交往、职业选择等方面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聘请了上海市教科院和许多高校的专家来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观念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对心理辅导有更为科学的认识。

二、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视。在仇忠海校长的领导下,成立了以唐缨副校长为主管,心理辅导中以为中心,教科研室、政教处、教导处三室连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并聘请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为顾问。

1.建立一流的心理辅导中心

1997年,学校投资40余万元创建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一流的心理辅导中心。辅导中心下设行为观察室、多功能心理松弛室、心理测量室、个别咨询室、集体辅导室、心理档案与资料室,这些为心理辅导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便利条件。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曾送出3人去华东师大心理系参加“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研修班”,送一部分兼职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参加市教委、市心理协会举办或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培训班。另外学校还组织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并购买了《相约星期二》、《学习的革命》、《教育科研基础》、《全脑革命》、《登天的感觉》等书籍分发给教师学习。目前,心理辅导中心有专职教师2名,兼职心理教师20余名。我校形成了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各班主任、团队干部为主体、全体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三、多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是一个整体,心理教育必须树立大心理教育观,建立多种形式的教育途径,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效益。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包括以下7个方面: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心理教育措施。在心理教育课上,老师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心理调控知识、技能,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施发展性心理辅导,各科任课教师还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将心理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学校对每一门学科都提出了运用心理科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还制定了鼓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科研论文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地更新了教育观念,使教师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进行心理测量,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在业余时间用先进的心理测量软件,为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和个体差异,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隐患问题,顺利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3.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除了课堂上进行面上的辅导外,心理辅导中心定人定时值班,针对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中心不定期地为学生举办相应问题的专题讲座,如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青春期困惑、考试焦虑等,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惑。为了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心理辅导中心的王欣老师编制了《心理体操》,黄英老师编制了《放松操》,徐曼老师汲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太极拳,编制了《太级松弛操》、《太极剑》,让学生通过接触画面、音乐和声音所发出来的暗示,消除内在的心理压力,放松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学生心理自助团体建设

1996年,学校率先成立了上海市首家“学生心理协会”。另外还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自强社”、“校风巡查队”、“星星窗心理辅导广播台”、“星星窗心理热线”等学生社团。这些学生心理团体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活动,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学生还自发成立心理协作小组,他们在课余时间交流和阅读心理科普书籍,就各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沟通。组内成员以同感的方式解决自身问题,化解了心理困惑和心理危机。

5.积极开展课外心理训练活动

根据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的特殊要求,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心理训练活动。如在各年级中开展智力竞赛,进行注意力训练、发散性思维训练、推理训练等;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登山,训练他们的意志品质;组织课外科普小知识抢答竞赛,训练成功心理;组织与校外学生进行联欢,训练交往心理,增强理解和情感交流。通过课外心理训练,让学生学会自制和调节自己,使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6.与家庭、社会联手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心理辅导中心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家长进行咨询、培训,让家长学会如何理解并教育自己的孩子,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多方教育合力。另外我校心理辅导中心还到附近的工厂、城镇社区进行心理咨询服务,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

7.注重科研

先进的科研理念是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利保证。为了提高教师心理辅导的科研水平,学校经常请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来学校为全校老师做报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的张声远、吴增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耿文秀、叶斌副教授都曾来我校做过讲座,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从1994年至今,学校先后开展了《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控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方法初探》、《中学生合作竞争能力的培养研究》、《中学生潜力开发研究》、《家庭学习心理辅导》等市、区级课题研究,有利地推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未来的挑战及展望

2000年的金秋十月,七宝中学迎来了来自新疆的一批“特殊”学生,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上海的学习生活,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民族大家庭中,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

我校下一步打算把先进的网络技术运用到心理辅导工作中,计划开通专门的“网上心理热线”。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到学校的任何一台网络计算机上网与心理老师进行心理咨询,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值班,解答学生的问题。

进一步开展科研工作。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和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形式、方法、策略、原则等。今后要加强学校与高等院校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为先导,用科研促发展。

解读学生心理,塑造美好心灵 第7篇

“班主任”三个字, 在笔者心目中几乎可以用“高、大、全”来形容, 即高尚的道德, 博大的胸怀, 全面的知识。笔者理想中的班主任, 既是理想的布道者, 又是和学生无所不谈的朋友。布道者和朋友都是温和的字眼, 但班主任在许多时候又扮演着“执法者”的角色。如何把握二者之间的“度”呢?熊川武先生有句经典名言“理解学生, 教在心灵;解读老师, 勤学奋进;理解自己, 塑造人生”。“理解学生, 教在心灵”是说教师要善解人意, 解读学生的心灵, 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 取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解读教师, 勤学奋进”即学生应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 体谅老师的苦衷, 熟读精练, 发奋进取, 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发出内心的呼唤———为父母的辛苦劳作而学习, 为老师的无私奉献而努力, 为祖国的强大昌盛而勤奋不息。“理解自己, 塑造人生”即师生之间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自己, 不断规划和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 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笔者认为, 对班主任而言, 工作的宗旨关键就是把握好如何培育学生的人生理想、个人自信和道德的自觉性。

也许有人认为“理想”、“自信”、“道德的自觉性”等并不是什么新颖的话题, 人类谈了不是几百年, 而是几千年。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它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价值观, 这对于价值观念正在形成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期望下一代年轻人能改变当下社会上的不良状况。一个人有坚定的理想, 就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如果每个人都拥有崇高的理想, 那么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自然就充满了希望和前进的动力。个人自信心的建立, 是理想能够得以实现的保障, 它推动理想实现的进程。一个学生并不是只有考上了大学才算成功, 才能成才, 学业上成功的是人才, 在其他方面只要是通过努力取得骄人成绩、作出贡献的也是成才。但无论是哪一类学生都需要有理想和自信作为精神的支撑。而道德的自觉性更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 它是任何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不可或缺的基本的做人准则。道德的自觉性决定了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尊严。

曾经有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我不知道自己努力读书是为什么, 是为了不辜负父母辛劳的付出, 还是为了自己以后能过上比较优越的生活?看着学生发自内心的疑问, 作为老师, 笔者深刻地认识到, 这是我们对学生理想教育的缺失。很多同学的内心长满了迷茫和困惑的杂草, 急需帮他们铲除, 并教导学生树立精神的目标, 为其解决心灵的困惑。为此, 每次接新生班, 笔者都会让他们写一篇作文, 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 让学生的思想有一个放飞的空间。当学生思想上出现松懈时, 笔者会给他们讲美国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关于梦想的故事, 让他们知道理想的坚定性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意义。

理想的家园找到了, 接下来的就是引导学生如何走进这一精神圣地。这时候自信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人的发展, 自信是步入成功大门的一把钥匙。那么如何使学生获得自信呢?笔者认为要在尊重中培养自信, 在其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我们常常见到有的班主任看到班上的学生犯错误, 就火冒三丈, 找来学生, 劈头就是一顿骂。诚然, 这样的教育方法也可以管得住学生, 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学生从内心里并不真正认可你, 仍会违纪。其实学生也是人, 犯了错, 心里一定也很自责, 班主任要学会挖掘学生内心的那份自责与向善的追求。记得魏书生老师说过这样的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 就会发现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 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 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 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内心善的一面、积极的一面, 让那种上进、助人、真诚、勤奋的意识指挥自己的行动, 使人重新恢复自尊和自信, 使人找到踏实、安全、幸福、快乐的新感觉。

尊重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人们常言“十个手指各有长短”, 班主任不能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学生。如座位就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敏感的话题, 学生都想坐前面, 排座位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于是, 有的学生提倡以成绩排名来排座位, 形成竞争机制。笔者听了立即予以否定, 认为人格是平等的。安排座位, 以个子高矮为基准, 坚持好差中差的搭配, 要求优秀生帮助后进生;课堂提问, 笔者激励成绩差的学生踊跃发言, 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教课中, 没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 笔者不忘留给学困生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 笔者经常与他们交谈, 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 尽量化解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对屡教不改的, 笔者则寓爱于严, 严中有爱。在爱学生的同时, 对其缺点和错误, 绝不姑息, 绝不袒护。但是, 班主任不要将这种严单纯地理解为拍桌子, 摔椅子, 将严格理解为板着脸孔, 不苟言笑, 甚至动辄惩处。其实, 严, 并非单纯的严厉, 严与爱互相统一, 严中有爱, 爱中添严, 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 只有爱严交融, 才会产生神奇的教育效果。

有了理想和自信铺路, 学生的精神底子就有了, 有了这一精神底子, 相信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将不再盲目, 遇见挫折绝不会轻易地放弃。

笔者做的第三步工作是对学生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自信的人绝不能成为一个道德的沦丧者。如果真是如此, 那是教师的失职或失败。学生如果缺乏道德的自觉性, 那班主任充其量也只是个牧羊人或消防员。笔者常对学生说:“学习之前先学做人。”这个“做人”, 其实就是对学生道德自觉性的培养。笔者会经常性地用一些在社会底层人物身上所显现出的光芒来启迪他们对道德自觉性的思考。因为这样的事例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经常接触到, 但又容易被忽视。有次笔者在网上看到一组贫困山区孩子们努力学习的照片, 那种景象让人很心酸, 笔者想肯定能让学生很“震撼”, 会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机会。果然, 班委们看过照片后自发在班级中组织了旧衣旧物的募捐活动, 听着他们宣读倡议书, 看着那些照片, 学生哭了, 为那些孩子的辛酸而哭泣, 为自己的虚度光阴而忏悔。他们踊跃地捐衣捐物, 表达自己的爱心。虽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但通过它, 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相互温暖的举动, 对于人类是那么重要, 在伸出自己援助之手的同时, 自己也收获感动和幸福。

班主任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课本知识的层面上, 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 从自身做起, 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学生, 以渊博的知识培育学生, 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 以真诚的爱心温暖学生, 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 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愿通过班主任的努力, 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都能繁花似锦。

摘要:在“痛并快乐着”的班主任生活中, 只要你牢记“理解学生, 教在心灵;解读老师, 勤学奋进;理解自己, 塑造人生”,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理想、个人自信和道德的自觉性, 就能激发起他们努力向上的精神, 释放其蕴藏的独特的个人潜能, 并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

启蒙学生道德塑造学生心灵 第8篇

一、对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言传”, 又要“身教”,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 而且要有认真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和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奉献精神, 使学生从教师的工作态度中受到影响, 得到启发, 教师还可以用循循善诱、耐心开导、逐步启发等方法, 引导学生认真认识自我乃至社会, 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使他们逐步学会以科学的世界观看待人生, 树立起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的人生观。这样, 就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对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影响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 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受教育的程度, 因此说, 教师尤其是师德对于学生的影响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要热爱信任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 尊重学生的感情和独立意识。这样, 不仅使学生能够学会尊重老师, 尊重他人, 而且能够激发他们积极进取, 追求进步, 也只有这样, 教师的教育活动才会卓有成效。为人师表则应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应该是做人的表率, 因而教师的思想、感情、言语、行动对学生影响巨大, 处处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是学生前进的路标, 往往起着说教起不到的作用。在教师良好的师德影响下, 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努力学习, 勤勤恳恳、诚实正直、遵守法纪、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对学生增强个性心理素质的影响

中学时期, 学生身体急剧变化, 其心理发展日渐成熟, 各种心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因此, 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塑造小学生的心灵 第9篇

一、营造氛围, 真诚沟通

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真诚地沟通, 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1. 教师要倾情投入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形象思维丰富, 感性认识充分, 教师的思想、情绪是整个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2. 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

要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只要你能说就是最棒的!”

二、贴近实际, 形式多样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 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谈论和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学生最需了解的话题, 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 从而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

1. 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

2. 活动形式多样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 感性思维丰富而缺乏理性思维, 活动中, 我尽量融入音乐、美术、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 让学生不感到厌倦枯燥。

三、重在感悟, 实际运用

心理活动课要坚持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原则,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1. 重视学生心的内心体验, 心灵感悟

小学生心理世界是隐蔽的、复杂的, 心理活动课的心理素质恰好与人的心理世界沟通。

2. 延伸课外, 实际运用

活动课应贯穿学生的始终, 让学生所感悟到的知识内涵延伸课外, 指导行为。

用爱去塑造学生的心灵 第10篇

对学生的教育,不但要悉心观察,注意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把问题处理在萌芽之中,而且在教育上要讲究方法,因人因时而异,把对学生的爱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对学生爱的目的。前几天,我们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星期天我在家里休息,突然陈×的家长打来电话,语气很不客气地向我叙述了一件事:孩子在星期五放学后由于受到老师的差遣去给同学送落在班级里的数学书,走到小胡同时,被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给打了,而且还把身上的三十多元钱给抢走了……我听了以后万分惊讶,也领悟到家长话里话外的责备之意,记忆里我好像并没有叫陈×给同学送书,也许是我忙忘了?……我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安慰了家长,向家长致歉。事后我细心地回忆了周五放学时的情景,并给几个和陈×一起走的同学打电话了解情况。在周一时我又找到陈×询问当时的情况。根据他说话时吞吞吐吐的样子我更证明了我的判断。开始他并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后来我找出了“证人”,他才不得不承认了。原来并没有发生他爸爸说的那一幕,而是他偷偷地从家里拿出了三十元钱,被爸爸发现了,为了避免挨揍,他才撒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我当时很气愤,但我十分冷静。造成这样的局面,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错误,而是家庭、社会造成的。对陈×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教育,讲明父母挣钱的辛苦,讲述撒谎的危害。同时我也同他的家长进行了谈话,让他真正地从心灵上与孩子沟通,不能动则发火,更不能对孩子施加暴力,否则会适得其反。在同学们面前,我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以此为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人生如同七色彩虹一样绚丽多彩。而孩子们对人生的追求也像天边的朝霞一样,展示了多层次、多色调的渴望。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轻了,课余生活丰富了。为了使这些年幼无知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针对当前学生过生日比排场,摆阔气,开展了主题为“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的班会。让学生感受父母的辛苦;提倡朴素的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开展以“我和雷锋比童年”“和灾区小朋友牵牵手”为主题的队会,使学生受到忆苦思甜、助人为乐的教育;在升旗仪式中,教育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爱人民……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德育,始终不忘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倾听心灵之音塑造健康灵魂 第11篇

语文课堂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阵地,也是让学生在与老师、同学的对话中学会生活,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在语文课堂对话中,应该融文本与学生灵魂深处的生命意识于一体,最终通过对话给学生以生命的思考和人生的启迪。

對话不应局限于课堂,课堂上未达成共识的问题,课后可以继续对话。周记是学生平时的练笔,也是展现学生心灵的舞台,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在周记中流露的心灵之音。

一、教师应是虔诚的欣赏者、赞美者

世界上最感人的作品是作者的内心独白,即作者在灵魂深处与自己的谈话,学生周记也是某种意义的内心独白,是用笔呈现自己生命流动中的种种图像。驻足其中,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

学生的周记,在率真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在清纯中呈现着心地的善良。这里写下了青春的誓语,流下了青春的热情。为自己在班级扫除时流下的汗水,为自己在运动场上的奋力拼搏,为自己在合唱比赛中的精彩表演……录下青春的思考,对友谊的审视,对人生的品味,对宇宙世界的关注。这些感悟散发着智慧的馨香。我由衷地欣赏。

一次上课因为某事误解了一位学生,后来他在周记中说明真相。明白真相后,我开始认真地反省自己,并在他的周记中写道:你的周记是一面镜子,照出我工作中的失误。谢谢你!

赞美是一道射进学生心灵的阳光,不仅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更能增强他们的自信。

二、教师应是真诚的倾听者、抚慰者

青春是美好的,有激动、喜悦,也有忧郁和感伤。学生在周记中流露出苦闷与矛盾时,教师不能熟视无睹,要像朋友一样倾听,用饱含真情的话语与他们交流,去抚慰、去疏导,使其摆脱困惑,走出迷惘。

有一位学生,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心力交瘁。有一次她的日记中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愤懑,对未来生活的惆怅与迷惘。我在她的日记中写道:“我相信不幸的使者敲过每一家的门,暮色苍茫中唯你心中的不懈信念会驱除黑暗,抵抗那可怕的敲门声。”临毕业前,这位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老师,您的话给了我很大鼓舞,使我重拾往日的自信,我会永远记住这些话,永远记住您!”

老师在周记评改中发自肺腑的文字使学生的心境变得开阔、平静,在这些深情话语的背后,学生读出的是老师一颗真诚的心。

塑造“美丽心灵” 第12篇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方法很多,我们不必舍近求远,中学语文教材就包含有非常丰富的人文资源,只要我们用心挖掘,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塑造学生的心灵。

一、唤醒感知和思考,可从课文的“作者介绍”入手

习惯的课堂教学,讲授“作者介绍”往往只是围绕“考点”来介绍作者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籍贯身份、学术著作等等,只是干瘪的要点概括,实在是枯燥无味。其实,有关作者的许多资料都是宝贵的人文资源,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挖掘,把资料搜集交给学生,他们可借助幻灯片投影仪展示自己制作的卡片,也能通过作者真实的人生经历给予学生心灵的陶冶。

我在导入《咬文嚼字》的作者朱光潜时,布置同学们先搜集人物资料再写百字短评,要求短评针对他的人生态度和治学精神。有位同学这样写道:“朱先生在文革期间挨批斗、写检查、蹲牛棚、扫厕所,受尽人间屈辱,但他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仍能凝神静气,一心翻译黑格尔的煌煌百万言的巨著———《美学》。如此自拔于现实悲苦之中而不失未来信念,处于困难逆境之时仍勤勉于学术,若非胸襟旷达眼光高远者,若非将生命与学术融为一体、以学术为生命者,决难想象!”其他学生听得入神,也很受感动。有很多学生还把朱光潜的座右铭“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在介绍《赤壁赋》的作者苏轼时,在同学们阅览过各自梳理的卡片及人物相关生平后,我是这样设计总结的:人生最难忍耐的是寂寞,最难抛弃的是荣华。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他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在黄州期间,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名言警句。《赤壁怀古》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所释放的豪放气势;《赤壁赋》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所展示的飘逸与洒脱,能不让人为之倾倒?学生们为苏轼面对挫折时的达观态度所感染,情不自禁地投入对课文的学习与探究,并很容易地背诵了课文。

因此,从道德教育层面来说,文章作者所经受的那些磨难和坎坷的经历,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崇高伟大的人格精神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资源,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二、唤醒感知和思考,可从课文的内容入手

比如,《<宽容>序言》中有培养学生宽容地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生活的因素,有培养学生勇于为真理献身的因素,《神奇的极光》中就有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探索精神的因素,《游褒禅山记》中有培养学生深思慎取、辩证地看待“志、力、物”三者关系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讲到《我与地坛》,更是通过史铁生经过生与死的炼狱的煎熬,对生与死有了彻底的领悟,告诉学生珍惜生命,珍惜今生的所有,启发学生关爱生命,把握人生,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而现实社会,却有一些青少年轻弃生命,令人惋惜。据报载“天津一16岁的花季少女只因与母亲拌了几句嘴,便服药自杀;上海一个16岁少年,和母亲发生争执,一气之下跳楼身亡;峨眉山崖年年都有年轻人跳崖轻生,或为生活压力,或为失恋殉情。”这些人真是死得不值,然后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领悟史铁生的生死观。通过学习,学生对“珍爱生命”有了更形象的认识,对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组织教学,使课堂上少了教师呆板枯燥繁琐的教学,没有了苍白无力的说教。学生也不仅仅是在单一地接受语文知识信息,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将自己的情感与课文结合在一起,在学习的同时,心灵受到净化,情感得到熏陶,人格也逐渐完善,从而实现了“塑造学生心灵”的任务。

上一篇:综合管理体制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巧设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