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重构范文

2024-05-09

价值重构范文(精选11篇)

价值重构 第1篇

反对“超理智式”交往, 就要让价值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其课程必须是从具体到抽象, 从近到远。价值教育要贴近生活、小处着眼、讲究实效, 而不是目标过高、主题过大、内容空洞、实效低迷, 造成价值教育“高”、“大”、“空”的局面, 价值教育需要从“高、大、空”回到“近、小、实”。

二、摈弃“说教———灌输”模式, 创设体验空间, 让价值教育触动学生的情感

价值教育必须触动学生的心灵, 才能实现道德移情, 促成学生观念的改变。为此, 要努力为学生营造道德情感体验的心理空间和物质空间, 实现道德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有机融合。

三、走出“一蹴而就”的认识误区, 对价值教育进行系列化设计

价值教育要提高实效性, 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外, 还需针对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对价值教育进行系统设计。在设计价值教育活动时, 还要考虑到教育活动的延续和跟进, 做好同一教育主题的系列化设计, 要善于把一个教育主题分次完成, 体现“螺旋式”的设计理念。

四、摈弃“大场面”、“大活动”的模式, 让价值

教育回归课堂, 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和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价值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 应该让价值教育回归课堂, 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价值引领功能。同时, 主题班会也是学校开展价值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次卓有成效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班会, 会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很大震动, 对学生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 增强价值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市场将重构价值体系 第2篇

本周我们想重点说说新股改革对未来市场的影响。一个健康、有秩序的市场才是值得投资的市场,IPO新政带给我们最大的期待,就是通过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改革,整顿证券市场、挤压股市泡沫,为那些有潜质的公司创造上市机会,最大限度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这次新股改革,我们看到了对超募资金的严格限制,对存量发行的尝试,也看到了更多更加市场化的内容,这些都将导致新股的定价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而不像以前那样由少数几个机构说了算,造成大量的超募资金,造成市场效率的低下。从目前投行方面的反馈来看,新来的股票,普遍的发行市盈率在十几二十倍的样子,比目前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要低很多,这给创业板市场带来一定的压力。我们知道,资金都是逐利的,一直在寻找相对便宜的品种,所以新股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再所难免。

除了新股改革,我们还看到了个股期权的报道,仿真交易马上要开始了,正式推出在2014年的概率很大。这个成熟市场的大品种,终于要进入到A股市场投资者的视野了。初期应该是对几个蓝筹股和ETF为标的进行交易,这样对这些标的物会形成一定的利好,能够使其交易量有所上升,从而导致估值提升。我们知道,股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二级市场的流动性要远好于一级市场,你什么时候想要抛售都能够卖的出去,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流动性溢价。今年以来,以创业板为首的中小盘股票表现出色,原因就是这些股票的换手率很高,有流动性溢价,而那些大盘蓝筹股参与的资金很少,长期低估值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我们看看自贸区概念炒作的时候的上港集团,还有4G概念的中兴通讯,电子商务概念的苏宁云商,在股价上升过程中都伴随着成交量的迅速放大。这个淳朴的道理也适合用在短线操作中,我们只关心成交量持续放大的股票,什么时候量能萎缩了,这个股票就不值得继续操作了。

智慧物流重构供应链价值 第3篇

作为全球领先的单元器具共享租赁服务商和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 集保是中国市场上最早开展标准托盘共享租赁业务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10年来, 从最初向市场普及托盘共享、带托运输概念到成功建立国内首个带托运输长期项目, 从签约第一家客户到全国1000多个合作伙伴, 集保一步步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

在接受《中国外资》杂志记者专访时, 集保全球总裁Peter Mackie表示, 十年来, 集保在中国的业务稳步增长, 始终保持每年大约20%的增长率。

目前中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当供应链价值被完全释放, 业务也将会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Peter认为,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也就意味着物流标准化、托盘化运输有巨大市场需求, 对于集保和中国供应链行业来讲, 流通环节中的托盘化运作至关重要, 车辆的标准化则是发展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 推动各行各业飞速前进, 随着供应链的逐渐智能化, 数据为供应链提供了可视性, Peter认为, 掌握更多数据才能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智慧物流可以将产品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 提升的不仅仅是供应链效率, 还能带来附加值, 因此大数据标准也尤为值得关注。

创新模式服务中国企业

根据中国地区的商业特色, 集保为中国的用户推出被称为“客户现场服务中心”的个性化服务, 也称作TPM。针对托盘使用量较大、承退租频繁且有动态租赁需求的客户, 集保在客户端现场设立服务点, 满足客户个性化承退租的需求, 同时提供托盘日常管理 (挑拣、维修、盘点等) 服务, 最大化为客户节省托盘租赁成本, 提高托盘流转率。Peter告诉记者, 这样的服务模式在实践中赢得大量用户的推崇,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市场对托盘循环共享模式和带托运输的接受度。

据介绍, 2015年, 集保偕同雀巢水、经销商、京东昆山开展带托运输项目。项目启动前, 雀巢货量为17.5M车, 约2500箱;现有散货装车时间约3小时;现有散货卸车时间约3.5小时, 人员配置为5人, 平均每装卸一辆车需要时间占总配送时间的68%-76%。京东商城方面, 京东收货标准中规定对于入库商品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的抽检, 很大程度上加长了卸货的时间。同时散货卸车时, 京东要为每一箱货品贴上“套装勿拆”的标签, 占用了非常大的人工及时间。

在上下游各方实现带托运输后, 运输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 运输成本直线下降。经统计, 提高零售商卸车效率约83.3% (3小时*5人vs.30分钟*2人) ;供应商和零售商处道口处理能力分别为原来的2倍和6倍 (0.12min/箱vs.0.02min/箱) ;省去了相应的装卸货人工成本以及贴标成本;减少货损风险 (0.2%vs.0) ;降低潜在的缺货率;提高供应链安全性 (京东减少了货物抽检比例甚至免检) , 并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通过实例操作, 发现电商订单对于单一品项的订货量较大、对于订单的收货规则相对简单、仓储设备相对传统零售业来说更加标准化、从创新模式的接受度来说更加宽容, 因此在电商类推广带托运输的前景光明。同时, 受益于电商的订单及收货模式, 电商企业的供应商也更适合采用托盘化交货。

从承运商的角度来说, 由于周转率的提高致使车辆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闲时间, 如果有匹配的货物路线, 将进一步节省车辆可变成本, 优化车辆资源;对于雀巢水, 在企业内部带托运输已经比较普遍的前提下, 除传统零售外, 电商的加入使得很大一部分出厂货物加入到了带托运输的行列, 无论在寻找承运商送货或是内部物流装卸设备的利用率上, 都会因规模化效应而继续降低使用成本;从经销商的角度, 最大程度的优化了物流搬运方式, 以极少的物流资源完成了商品从厂家到零售商的物理位置转移;对于终端电商而言, 使用相同托盘的供应商卸货势必省去倒板这个动作, 能充分发挥托盘的优势。

带托运输精准地诠释了资源融合的概念, 供应链各方在此合作中实现共赢, 社会资源也由此得到最大化利用。

智慧物流重构供应链价值

以相对较为先进的欧洲电商行业为例, 至今仍存在很多纸箱包装、人工作业等问题, 货物入库、挑拣上架, 最终出货到消费者手上, 无论是成本问题还是供应链环节中的浪费问题, 人工操作的模式定是不可持续的模式。

在Peter看来, 这些问题已经被终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驱动变革, 比如购物频次的增加和购物车尺寸的变小, 所以供应链考虑的不仅仅是托盘的标准化, 还要着眼于单元物流器具的标准化, 比如半托盘和1/4托盘以及料箱。

Peter认为, 人们要认识到问题的本质, 必须实现单元物流器具的标准化, 才能使得整个供应链行业的效率得到提升, 人工操作不可持续。所以从进货和存储来讲, 需要呼唤更多的标准化, 除此之外, 最值得关注的即是大数据标准。

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 推动各行各业飞速前进, 随着供应链的逐渐智能化, 数据为供应链提供了可视性。Peter认为, 掌握更多数据才能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智慧物流可以将产品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 提升的不仅仅是供应链效率, 还能带来附加值。

Peter曾在工业气体行业工作了13年, 他告诉记者, 在工业气体行业工艺流程和贯通生产环节的模型能够实时监控生产过程是否正确或者有问题, 并能够实时控制和纠正流程, 但目前很多供应链数据还不是实时的。

随着供应链越来越智能化, 我们能够更多的掌控供应链流通中的数据, 就可以通过分析使得供应链更高效, 可以不断纠正出现的错误, 消除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的浪费, 据Peter介绍, 集保在智能物流方面已经有所实践, 通过将智能芯片植入设备中, 实时追踪和掌控货物在供应链中的流向, 由于芯片的成本逐渐在下降, 所以成本效益非常明显。

Peter认为, 随着智能物流的不断推进, 终将有一天, 托盘或者周转箱能够像互联网一样无处不在, 将使供应链更加高效, 服务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关于集保在智能物流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据Peter介绍, 近期集保托盘正在开展试点项目, 将标签贴在承载促销产品的小托盘上, 生产厂家就能够通过标签了解哪些是促销库存, 促销产品是在店面内还是货物储存区;当这些产品在店内时, 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托盘上的标签, 就可以知道店内哪些产品在促销。

Peter表示, 智慧物流可以将产品与消费者联系在一起, 提升的不仅仅是供应链效率, 还能带来附加值, 因此, 促进智慧物流发展的信息技术将不断改变供应链并带来更多价值。

供应链智能化

价值重构 第4篇

[摘要]中国梦的提出,为广大人民绘制了关于国家、人生的远大蓝图,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问题。作为肩负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大学生,应在中国梦的引导下,构建出合理的工作价值观,在进入社会后积极践行中国梦。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工作价值观;重构

2012年11月29日,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及中国梦,并强调中国梦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深入阐明了中国梦的内在意义: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问题,也描绘出一幅国繁昌盛、人民幸福的美好蓝图,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拼搏向上的精神,已成为指引广大群众众志成城勇于拼搏的一面旗帜。

一、“中国梦”与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一)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以大学生为主体

中国梦的提出,彰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而身负着中华民族建设和接班重任的在校大学生,就是践行中国梦的生力军。在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讲话时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成为现实!”因此,当代大学生要深入挖掘中国梦的内在涵义,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者和实践者,早日助圆中华人民的中国梦。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中国梦”为引领

“大学生属于青年群体,具有青年群体价值观形成的普遍特点。极具变化的自然性、日趋成熟的社会性和逐步完善的实践性。”目前,我们中国处于各种思潮共存的情况,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也较为容易受到波动和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境下,建构并倡导一种主流、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发展极具现实意义。“中国梦”的内涵体现了鲜明时代性的主导价值目标,为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现实基础,能够更好地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因此,从2013年年初开始,教育部开始在全国各类学校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通过教育活动让在校青年进一步明晰中国梦倡导的内在价值目标,进而构建出中国梦特有的引导态势,对引导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性,为培育新一代有理想、有文化的大学生不仅提供了理论依据,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工作价值观作为价值观重要的一部分,体现了大学生对待职业的观点,影响着他们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问题,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应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树立为中华民族奋斗的共同理想,是大学教育迫切需要探寻的问题。

二、中国梦视角下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

目前,开放经济体制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不少大学生没有理性思考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存在着现实和理想相互冲突的价值取向;不少大学生只注重追求短期的利益;也有一些大学生向往条件优渥的大城市,而不愿去条件艰苦的基层锻炼;还有一些大学生崇尚自我,注重个人的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价值取向都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选择。而随着中国梦的提出,表现出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方向,对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教育有了更为积极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帮助大学生塑造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念。

(一)职业价值观的灵魂――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才能胜任,因此需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断寻求职场内外自我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职业观的树立,能引导大学生在进行择业时,不仅仅只关注眼前利益:如工资、福利待遇等,更关注的是自身的知识更新和自身完善,将要从事的职业本身能否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经验的积累,以及是否能使得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成为中国梦践行者中的一员。

(二)职业价值观的核心――社会价值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在社会完全平等的竞争条件下,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然而,如果在择业过程中,过于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容易走入极端,导致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严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主体意识显著增强,社会意识淡化,服务和奉献社会意识不强。价值取向片面强调个人需要,把个人利益居首位,而当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趋向牺牲大我成就小我,导致既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反之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总书记在2013年4月28日《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因此,要树立大学生以国家利益为重,服从社会需要的职业价值观,选择符合社会发展的职业目标,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职业价值观的基础――艰苦奋斗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避苦就易,倾向于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保障度较高的工作,大多数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或偏远地区工作。这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是一种恶性激化,也不利用人才的调配,更不利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在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讲话时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因此,要全面引导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基础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大家勤奋踏实、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作风,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国梦尽自己该有的一份力。

三、中国梦视角下大学生工作价值观培育的方法

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要树立大学生全面发展、社会价值和艰苦奋斗的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必须探索出一套适应大环境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新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工作价值观培育环境

环境的影响对人是潜移默化的,为了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能有所成效,就要充分发挥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通过良好环境的营造,来促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育。首先,要充分发挥模范典型的社会影响辐射作用,激发社会环境正能量的传播。习近平在2013年4月28日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就提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要„„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因此,学习劳动模范的典型事例,宣扬劳动模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劳动精神,发挥劳动模范的骨干带头作用,将这种精神传播到社会各个群体,进而影响到个人职业价值观的培育。其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校园环境的导向和熏陶作用必不可少。通过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开展主题教育,同时还要加强校园物质环境无声胜有声的影响作用,强化矢志艰苦奋斗、服从社会需要、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让在此环境熏陶下的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将其内化成自身的职业价值观。

(二)创新完善的工作价值观培育教学体系

首先,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树人事业而言,‘中国梦’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中国梦’以一种新的言说社会理想、奋斗目标的方式,表达了当今中国的重要社会理想。”因此,要根据思政课的特点,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将中国梦的内容和思政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影响并最终达到培育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的目标。一方面,在思政课堂上要加强中国梦及相关理论的探讨和学习,在系统的教学指导下,将中国梦内容和思政课相互渗透联接,促使大学生能够充分把握中国梦精神的内容和实质;另一方面,思政课绝不能停留在理论的传授上,要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活动,启发同学们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体验式的课堂学习,引导同学们真正地、自主地探索中国梦,对中国梦的精神进行探索、表达和发现。在深刻理解中国梦内涵的基础上,全面认同中国梦的内涵,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动力,进而引导其构建与中国梦语境相符的职业价值观。

其次,作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直接载体,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中国梦提出后,需要创新系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中国梦给广大群众绘制了关于人生、职业的远大愿景和广阔蓝图,而这些蓝图都需要脚踏实地、逐步规划来实现的。大学生从步人大学起,就要树立规划自身职业、人生的意识,在中国梦的引导下,树立合理的工作价值观,将个人梦和中国梦有机融合,共同成就。因此,高校就业指导课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上,最主要的是要全面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的意识,引导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视为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逐步完善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建构完善的工作价值观实践培育体系

一方面,依托党团建设,组织“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提出,“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高校要在学生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建组织和团建组织的领导先锋作用,开展一系列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投身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价值观的真谛,提高对“中国梦”视角下价值观的认知,进而培育出新形势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结合职业实践,培育大学生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在依托校内党团实践的基础上,校外职业实践环节对大学生价值观、特别是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必不可少。高校应建立完善的在校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企合作,在真实的职业实践的过程中,相应的职业价值观能得到体现,进而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调节,最终才能实现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培育。

基金业重构价值链 第5篇

在新的费率结构将对现有收入产生冲击的情况下,基金公司即将获得突破的非公募业务、QFⅡ独立账户业务、QDⅡ下的全球化资产配置等将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平衡其收入结构。

2005年底管理费收入排在前30%的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占比达到了71.%%,基金份额占比达到了74.2%。而在2001年,管理费收入排在前30%的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占比只有45.37%,基金份额占比只有46.72%。显然,基金盈利能力对规模的依赖度正日益加强。

由此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基金行业价值链向银行、券商等销售渠道倾斜。我们预计,即将面临突破的是基金费率的调整,而调整的核心是重新切分基金业利润蛋糕,合理体现销售渠道在基金行业中日益重要的地位。而在这一系列的调整中,基金业也在尝试新业务的突破,重构行业价值链。

基金费率结构调整带来利益重构

经过几年的发展,开放式基金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销售体系(图1)。

根据2005年数据统计,中国开放式基金销售份额中,银行代销共占基金销售总量的54%,券商代销占22%,基金公司直销占24%。由此可见,银行和券商成为基金公司首发和持续营销的决定性渠道。

基金让利鼓励银行,券商销售情况愈演愈烈

2005年以前,在基金行业价值链中,基金公司是创造利润的核心环节,其他环节对基金业发展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基金公司们也通过“早涝保收”的管理费积累了130多亿元的收入。

但这一状况正发生突变。根据我们的调查,目前53。70%的基金公司认为,中国基金市场由于盈利模式同质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营销费用逐步上升带动了成本上升,从而挤压利润空间。各基金管理公司只能通过加速发行占领市场份额,从而获得盈利。这种按照发行份额盈利的模式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之一是,开放式基金的首发规模及持续营销都主要依赖于银行、券商销售渠道,使得目前银行和券商渠道对基金行业的影响力已增强到一个临界点,正拉动基金行业的利益分配向渠道倾斜。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基金销售中银行获得的分成最为丰厚。目前业界的惯例是,银行除获得1-1.5%的认购(申购)费用和0.15-0.25%的托管费外,还会从基金公司获得每年管理费的10-15%,而赎回费用中除了法律规定的25%必须返还基金资产之外,其余基本上都分给了银行。

而且,为了激励银行的销售,基金公司还为银行带来的大客户提供额外激励,一般分一次性激励以及尾随激励两种,大致是按销售额的0.1-0.3%返给银行。而且这种激励最初只在基金首发的时候实施,后来逐步扩展到持续营销。在首次发行中,基金公司给予银行的认购一次性奖励一般在0.15-0.2%之间,最高可以给到认购总额的0.3%。

货币市场基金费用分成情况较股票基金更为严重。基金公司除了0.25%的销售费用全部给代销银行以外,有的基金公司更是从0.33%的管理费中拨出0.3%给托管行,有的新公司为维持销售渠道甚至贴补销售费用。

与银行相比,证券公司与基金公司的关系比较微妙,一方面基金公司需要获得证券公司的营销支持,另一方面,处境艰难的券商对于基金分仓佣金收入也十分渴望。虽然没有银行那么强势,但是券商仍然能获得1-1。5%的认购(申购)费、0.5%的赎回费、认购期间收取的比例不定的营销咨询费和0.15%的尾随佣金。除此之外、券商仍然会以分仓的形式,要求获得数倍于销售量的证券交易量,提取其中的交易佣金作为代销基金的奖励。尽管这种做法被证监会明文禁止,但其存在多少表明当前销售费率结构已经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种基金公司与营销渠道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将成为影响基金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提高申购费率,适当降低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

针对目前基金公司在基金销售中向渠道暗送利益的状况,当务之急是要促进基金销售环节的费用透明化。监管机构应全面监管基金销售的所有环节,例如销售机构、销售行为、销售人员以及各基金公司的登记结算系统(TA系统),严密监控基金销售过程中的违规行为,促使基金销售各个环节趋于规范化。

在促进销售费用透明化的同时,基金费率结构也须进行调整。事实上,参考国外基金市场的费率情况,中国的基金费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尤其是用于支付销售费用的申购费率,与国外的差距比较悬殊(表1)。因此销售渠道的费用在现有费率水平下难以弥补,如果强制维持现有水平,只能降低代销机构销售基金的积极性和“逼迫”基金公司绕过法规,变相向银行和证券公司支付“回扣”。

费率结构调整的方向应该是适当提高基金的申购(认购)费率,弥补销售环节的费用支出,同时每年按照基金资产的一定比例收取持续营销费用,可以借鉴美国共同基金的12b-1费用进行设计。而且证监会也注意到了基金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目前已经出台了《关于就进一步完善开放式基金销售费用收取方式及其他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作出了向基金持有人收取基金销售服务费的规定。

进一步分析收取基金销售费用后可能引发基金持有人、基金公司、银行和券商之间的利益转移状况。按照2005年底的统计数据,基金持有人向基金公司支付管理费41.63亿元,向银行支付托管费8.01亿元,向券商支付交易佣金4.56亿元,基金新增份额向银行和券商支付的销售费用约为10亿元,而全年全部基金的收入约为74.5亿元。折算之后,基金持有人全年获得的收入仅为10.3亿元。如果按照《通知》的规定,基金销售费用不得超过净值的1%,若按1%收取,基金持有人还要支付基金销售费用40。5亿元(按2005年末开放式基金总规模4056.86亿份估计),如此一来,反倒亏损约30亿元。

而且,如果按照1%提瞵肖售费用,则基金公司获得的收入将大幅增加,甚至超过管理费收入,考虑到投资者的承受能力,在提取销售费用之后,应适当降低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事实上,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都有下调的空间。目前基金公司普遍把管理费率的30%作为对销售渠道的补贴,在提取专用销售费用之后,这一部分自然可以减少。另外,中国托管费率的水平明显高于国际水平,如今托管银行数量已经逐步增多,竞争应该带来费率的相应下降(图2)。

券商研究能力成为基金投资管理价值链重整的另一要素

基金费率调整之后,除了影响基金行业的利润分配之外,还对基金公司的生存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方

面,管理费的降低,减少了现有基金公司的收入,对于成立时间较长,资产规模较大的公司问题不大,但是对于新近成立、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说,管理费的降低将使其营销压力显著增大。以目前基金公司平均年运营成本约3000万元估计,每下降0.1%的管理费就需要其增加管理资金3.3亿元左右。而目前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在管理30-50亿元资产规模下才能保证保本收入,这对刚成立的基金公司无疑是个挑战,也可能引发现存的一些小型基金公司的退出。但同时,通过提高销售渠道的盈利也适当减少了销售渠道对中小基金公司的“歧视”,降低产品销售的难度。

在此情况下,基金公司必然想方设法提高投资管理能力,保证投资人的利益。因此,基金投资对研究的重视与依赖也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也将进一步导致研究能力突出的券商与基金的协同方式发生改变,拥有了基金分仓中对等的谈判权,并可分享更大比例的基金交易佣金。而且我们预计,研究能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券商分享基金行业利益的最重要手段。

事实上,近几年排名前10名的券商占基金分仓佣金的比例均超过了50%。通过对比2005年末的券商基金交易佣金收入的排名和《新财富》2005年本土最佳研究团队的排名,可以发现,研究能力靠前的公司都获得了比较多的基金分仓(表2)。表明目前券商研究报告的质量已经成为获得基金分仓的首要因素。

价值链调整结果:基金收入多元化

基金管理公司在公募基金的运作过程中,在销售环节与渠道、在分仓环节与券商的协同方式上发生了本质变化,使得基金业价值链由以前较单一的收取管理费向上下游延伸,最终必然挤压基金公司的利润空间(图3)。这必然使得基金公司开发新的价值增长点。在这一趋势之下,基金的业务扩张不仅仅是一种积极进攻策略,也是一种保留现有客户的防守战略。目前特定资产管理业务、个人养老账户管理、QDII业务管理、私募基金管理等都可能成为基金管理行业价值链重构中新的利润增长点,各家基金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积极进行筹备,以备在政策放宽之后立即开展业务,实现公司从单一业务格局向多元化业务格局的平稳过渡。

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基金公司在短期内将可能在非公募业务、独立账户业务、QDH相关业务获得实质性突破。

开展非公募业务可调整基金收入结构

中国市场非公募资金的运作已经开始启动,企业年金的运作具备企业自主制定计划、基金公司特定账户管理的特征,就带有非公募基金的性质。而目前更多的需要进行个性化业务的资金由于无法进行合规的特定管理,大都采取持有标准化产品的方式进行管理。如果这部分资金能从标准化产品投资人中分离出来,无疑将是基金管理公司重要的业务来源。

目前全球范围内私募基金总量估计超过了5万亿美元。而掘估计,中国A股市场的私募基金规模大约有5000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略弱于1/3,规模较大的单一基金数额估计约2至3亿元。这么庞大的私募基金规模带来的管理费收入不容小视。基金管理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管理经验,可以为这部分资金提供优质的专有服务。

非公募业务的发展将会使得基金公司的收入结构得到调整,从单纯依赖公募基金业务转向两者并重。与公募基金业务相比,非公募业务的竞争相对温和,可以使得公司的收入结构趋于稳定和多元化,减少业务集中风险。国外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都是两者并重,以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管理公司为例,作为美国最大的上市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管理的4531亿美元的资产,其中的24%来自于私募业务,客户大多是机构和富裕家庭,私募业务为公司提供了比较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图4)。

QFⅡ独立账户业务将为基金带采超过10亿元收入

通过独立账户推动QFⅡ业务也是基金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业务,最新讨论的法规将允许基金为QFⅡ提供专户理财,这能为基金公司提高收入来源。100亿美元的QFⅡ,按股票基金1.5%的管理费计算,基金公司每年可以获得大约12亿元的管理费。

而这是独立账户专户理财的一种业务。事实上,独立账产业务将为基金公司提供新的业务领域,形成产品的差异化,增强竞争力。我们向52家基金公司的问卷调查显示,专户理财、定向理财的突破已经成为基金管理公司关注的焦点,约59.26%的被访者认为监管部门应加快定向理财、专户理财的政策突破,加快创新。目前很多基金公司都在积极筹备专户理财业务,主要对现有的大客户进行针对性的理财方案设计,避免在业务放开之后,现有的大客户被其他公司抢走。

QDⅡ业务将促使基金公司全球化配置资产

2006年4月13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06)第5号公告,不仅大幅度地放宽了经常项目下企业和个人的用汇限制,还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可以采取各自的方式,按照规定集合境内外汇资金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理财活动。从外汇管理的角度看,中国执行QDⅡ制度已经没有制度障碍。

在QDⅡ制度的背景下,基金公司要做好在全球视野下进行资产配置的准备和尝试。美国、欧洲、香港、中国台湾等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资产管理进一步开放过程中,基金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外部市场的产品进入。这些海外产品因为具备更为成熟的投资经验、范围更广的资产配置领域、灵活度更高的调整技术而吸引较多本土资金,削弱了单纯投资于本土封闭环境下基金管理产品的竞争力。尽管目前中国对于海外投资产品还没有放开限制,但全面与国际接轨无疑是未来资产管理发展的趋势,尽早准备和尝试才能提高本土基金管理公司的竞争力,而不会在海外基金管理公司进入后被边缘化。美国和香港部分资产管理机构的配置产品显示,在注重风格化的配置产品外,偏全球地域性配置的产品同样是重要组成部分(表3)。

按照目前趋势,中国基金公司的管理业务将更趋向于复合性的资产管理范畴,表现在通过股票型、债券型或者混合型公募基金的运营为社会资金提供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管理产品,通过货币型基金产品为社会流动性管理提供有力选择,通过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领域为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提供管理,通过特定账户理财业务为社会各类机构、企业或者个人提供专项的账户理财服务,以及通过QDII业务为国内资金投资国外资产提供渠道。正是业务的拓展和制度的完善使基金管理公司改变当前单一化业务模式,基金市场形成广义的复合性的资产管理范畴,从而提升基金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切实发挥其专业理财的优势(图5)。

公司在行业价供值链中的新定位:专业化策略

目前基金管理公司正在分化,如一些实力相对雄厚、设立时间较长的基金公司追求完整的基金产品线,成为全能型的基金管理公司。但与此同时,在某一领域具竞争优势的基金管理公司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有的基金管

理公司着力经营指数型基金,有的着力经营债券型基金等等。随着市场产品不断细分,在专业领域内建立投资管理优势的基金公司同样能保持市场地位,例如在指数产品、ETF产品、LOF产品等专项产品领域积累管理优势,也能体现公司特色而发展壮大;而具备较好的投资研究潜力和客户服务体系的公司则能在特定账户理财上获得优势,从而获得定向理财市场的话语权。

但目前基金管理公司的专业化策略要取得成功,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摸索和自我改良。例如专业指数化投资的先行者——万家(天同)基金管理公司早在筹备初期,就确立了以指数化投资为主的经营战略,为此,公司召集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专家和在数量统计专业具有很高造诣的研究分析人员,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系统和科学的风险控制体系。但经过4年的运作,该公司的指数化产品体系并不具备显著竞争优势,在发行的四只基金,即万家180指数基金、万家保本基金、万家公用事业基金和万家货币市场基金中,仅有两只的投资策略是明确与指数化投资相关的(表4)。

显然,要真正显示专业化经营和管理的优势,万家(天同)基金管理公司还需要付出更多艰苦的努力。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当前市场竞争压力和盈利目标下,单纯追求专业化和差异化的经营将支付极大成本,而且在初期,优势不一定非常显著,但一旦积累起比较优势,则也相对较容易巩固,也能长时间维持竞争力。

分析基金管理行业价值链各主要环节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及它们对核心价值创造的贡献度的变化,可以预见,作为外部参与主体,基金投资者的结构在分化,以标准基金产品为投资方式和以特定账户持有为投资方式将会成为两类主体,基金投资的目标市场也可以逐步扩大到证券市场、产权市场以至商品市场,与基金投资运行相联系的外部支持机构将会更深地以不同形式介入基金管理运作环节。作为公司内部管理结构,各个部门的职能和业务模式也将有所改变,如营销部门的职能将会大大增强,不单纯负责基金产品的市场推广,而且需要肩负向产品研发部门传达市场需求的功能,这要求营销部门必须具有专业的市场敏感性,能够准确识别客户的需求;产品研发部门也将改变以往闭门造车的产品创新模式,从自主理念驱动创新转向市场需求驱动创新,将会与营销部门更加紧密地联系和沟通,更紧密联接投资者和投资市场,并与营销和客服环节共同为不同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图6)。

重构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 第6篇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价值取向”的英文为“value orientation”, 《社会科学新词典》中这样写道:“一定主体价值选择的总趋向和价值追求的一贯性倾向。”“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 (1) 同一个人往往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习惯, 从而对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

而“课堂教学价值取向”是教师为了满足某种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决定教什么或怎么教的倾向性。 (2) 教师由于个人知识结构、经验、经历等的不同以及受外在制度的影响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同的价值意识, 从而作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进而制约课堂教学行为。可以说, 人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价值活动, 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人们的思想、行动的成败。

2. 探析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虽然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已经有所改善, 但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存在着价值取向的偏差。如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的影响, 一直很注重知识本位, 以成绩衡量学生, 优等生在班级的地位仍旧比较高。用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去评价学生, 忽视了个体差异性。现在的教学价值取向多属于静态化, 停在静止的一点, 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们应该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发展, 人是活的, 教育也应随人而发展, 不应用静止的价值取向来实施课堂教学。

当然, 教学取向偏差的影响因素很多, 出了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念, 行为习惯, 还受到学校、家长、学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现在主要还是采用毕业成绩来评价学生, 所以就使得学校和老师更看重成绩和知识的接受。但已经有很多真实的事例摆在我们的面前, 学生价值取向错误, 自视清高, 素质低下, 谋财、欺诈、杀人、自杀等行为,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3. 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构建

建立多元的课堂价值取向, 使课堂不再千人一面, 让课堂教学丰富起来, 活泼起来, 成为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的舞台, 让学生“活”起来, 变得“立体”, 重构对话生活。

3.1 树立动态的知识观。

随着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等科学的发展, 人们发现在人类知识的逻辑范畴中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之别, 但在获得这两种知识的过程中, 二者会自然地产生相互作用。教师要树立动态的知识观, 让学生将知识为自己所用, 而不是死记硬背, 考完就忘记了。只有将知识视为动态有情感的, 才能更有效地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观。

学生的生命是首要追求, 没有了生命的持续, 一切都无从谈起。无论人们要追求什么, 都要保证在生命延续的基础上, 人们和地球生命的延续都很重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 学生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这种生态价值观念不再以二元对立的价值思维模式展开, 它将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选择统一于学生身上。教师可以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存在方式。让学生珍惜生命, 体验人生的经历, 从而才能从容的面对和度过困难。

3.3 教育回归生活的价值取向。

学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师, 有老师的指导, 同学的陪伴一起共同学习, 其实是很好的生态环境, 但现实的课堂主要还是以教师一人讲课为主, 互动太少, 知识的学习从而变的枯燥乏味。学生长时间接受生硬的知识, 就会感到知识无用, 学习态度也随之降低, 有的甚至产生厌学和恐惧学习的状态, 这样就违背了生态规律。在教学中强调的不是怎样阅读, 而应该是学生是否喜欢阅读;不是他们是否掌握了数学公式, 而是理解该公式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重要性。总之, 教学不仅要赋予学生知识技能, 更要考虑对学生作为“人”所发生的积极变化。杜威说过, “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 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 是教育服从这个目的, 我们整个教育过程不允许这样做。” (3) 如果教育本身成为目的, 教育就会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 阅读的过程就是愉悦滋生的过程。教育要回归生活, 让学生了解教育的真实情感。

总之, 无论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产生并行使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课堂互动教学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作为教师更应该规范并行使正确的行为, 尊重学生, 关注教学, 从而让学生热爱学习, 珍惜生命, 知道怎样做是正确的。回归生活、关爱生命应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虽然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 要想实现理想状态还有一定的难度, 但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向, 从自身做起, 遵行正确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 我们就会离目标更近一步。

摘要:课堂是教育实施的主要阵地, 但目前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某种程度以课堂、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情况。本文从教师的角度来探究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通过分析教师价值取向的特点以及取向偏差, 作出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价值取向, 并期望教师在此价值取向的作用下, 课堂教学行为有质的变化, 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刘永富.价值哲学的新视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4]叶澜.试论当代中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J].教育研究, 1989, 8.

[5]潘涌.论课程理念创新与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J].北京教育, 2003, 12.

价值重构 第7篇

波特教授于1985年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后, 该理论迅速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同, 其后人们开始为寻求可持续竞争优势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学者们纷纷从价值链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来探求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路径, 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这些努力更多的是从组织内部视角来寻求竞争优势, 它们要想帮助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必须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前提之上:为顾客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卓越价值。然而, 企业所提供价值的最终评判者是顾客而非企业本身, 因此, 企业在为顾客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顾客导向出发, 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最重要的决策因素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欧美兴起了对顾客价值 (Customer Value) 的研究, 从劳特朋 (Lauterborn) 的4Cs理论, 到泽丝曼尔 (Zeithaml) 的可感知价值理论, 到科特勒的顾客受让价值理论[1]。其中科特勒教授的顾客受让价值理论和波特所提出的价值链模型构成了客户关系管理中顾客价值创造的理论基础。然而, 随着关系营销的深入发展, 我们发现该理论存在一些局限与不足, 本文拟从价值链的视角对其不足进行剖析, 并对该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探讨。

1 顾客受让价值的内涵

1988年泽丝曼尔首次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她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顾客所能感知到的利得与其在获取产品或服务中所付出的成本进行权衡后, 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价[2]。利得与付出成本, 都是基于顾客感知的基础之上, 由顾客决定而非企业, 它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并且因人而异。如, 感知利得方面, 有的顾客更关注质量, 有的可能更在乎价格, 而另外的人却关注便利性。感知价值表示的是从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利益与购买或使用时所付出成本的权衡。泽丝曼尔的研究对顾客感知价值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但是, 对于利得与成本, 它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科特勒教授进一步拓展了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提出了顾客受让价值理论 (customer delivered value) , 他认为顾客将从那些他们认为提供了最高感知价值的公司购买供应品。顾客受让价值是指预期顾客评估一个供应品的所有价值与所有成本之差, 即, 总顾客价值 (total customer value) 与总顾客成本 (total customer cost) 之差 (见图1) , 这与顾客感知价值理论的思想是一致的。总顾客价值就是顾客从某一特定供应品中期望的一组经济、功能和心理收益组成的认知货币价值, 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在评估、获得、使用和抛弃该市场供应品时引起的一组顾客预计费用, 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力成本等[3]。科特勒第一次用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这一对更加通俗的术语代替了感知利得和感知成本, 并且分别将其进行了细化, 明确了它们各自的构成要素, 为企业判断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同时, 他指出在搜寻成本、收入等因素的限定下, 顾客成为价值最大化的追求者。他们在购买产品时, 总希望把有关成本包括货币、时间等降到最低限度, 而同时又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他们会从价值与成本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从中选择出价值最高、成本最低, 即“顾客受让价值”最大的产品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

顾客受让价值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分析框架, 它强调企业应以顾客为导向, 了解顾客所欲所需, 向顾客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让渡价值, 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它认为企业必须综合考虑每一个竞争者产品的因素, 估计出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 以了解本企业产品的应有定位。同时, 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总顾客价值或是降低总顾客成本两种途径来提高顾客的受让价值, 前者要求加强或增加供应物的产品、服务、人员和形象利益, 后者则要求降低价格、减少订购和送货程序, 或是提供担保以减少顾客风险。

2 顾客受让价值的理论不足

虽然顾客受让价值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顾客价值的研究, 并对实践也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2.1 缺乏对顾客价值层次性的考虑

顾客受让价值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主观评价。这种评价或顾客期望的形成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或是层次展开的呢?科特勒的顾客受让价值虽然提出总顾客价值是顾客从某一特定供应品中期望的一组经济、功能和心理收益组成的认知货币价值。但是, 他没有就顾客如何对总顾客价值做出评价给出答案。

伍德拉夫 (Woodruff ) 教授基于信息处理的认知逻辑提出了顾客价值层次模型, 他认为顾客通过“手段——目的 (means—end) ”的方式形成期望价值, 顾客的价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位于底层的属性价值、位于顶层的目标价值和居于中间的结果价值。其中属性层次包括产品的具体形式、产品特征和产品的组成部分等;结果层次是顾客使用产品的效果;目标层次包括核心价值、目标和目的, 是顾客使用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结果[4]。顾客在购买之前首先会考虑产品的具体属性和性能 (第一层) ;在购买使用产品时, 顾客会就这些属性对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形成期望和偏好 (第二层) ;同时, 顾客还会根据这些结果对顾客目标的实现能力形成期望而进入顾客价值的最高层。

2.2 缺乏对顾客价值动态性的研究

顾客受让价值中的总顾客价值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实际上, 它具有很强的动态性。泽丝曼尔认为不同顾客对同一产品的期望价值大不相同, 即使同一顾客在不同时间期望价值也会不同[5]。同时, 伍德拉夫的研究也表明:顾客在购买产品过程中对价值的感知与使用过程中或使用之后截然不同[6]。后来, 弗林特 (Flint) 又进一步论述了顾客价值的动态性, 并列出了能改变顾客感知价值的一些触发事件[7]。帕拉苏拉曼 (Parasuraman, ) 指出, 随着顾客从第一次购买到成为短期顾客再到成为长期顾客的转变, 他们的价值评价标准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全面、抽象:第一次购买的顾客可能主要关注属性层次的标准, 但是短期和长期顾客可能关注的是结果层次和全局层次的标准。他还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系统监测模型, 把顾客区分为初次顾客、短期顾客、长期顾客和离弃顾客4种基本类型, 并形象地论述了各自的动态变化[8]。很显然, 顾客价值的动态性特点使得企业通过提供优于竞争对手的让渡价值来获得竞争优势的难度大大增加。如何吸引和维系有利可图的顾客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

2.3 交易导向性

顾客受让价值主要是基于交易营销的角度来展开的, 它更加强调在购买过程中的感知价值, 并没有将长期的关系考虑在内。格罗鲁斯 (Gro¨nroos) 从关系营销的角度对顾客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 他指出, 在长期的关系当中, 顾客可能会将重点从独立供给物的评价转向对整体关系的认知以及对整个价值让渡网络的评价:如果关系被认为有足够价值的话, 即使产品或服务不是最好的, 参与交换的各方可能仍然会达成协议[9]。

交易导向性很容易让企业忽视对卓越价值让渡网络或是供应链的创建, 忽视对有利可图的顾客的吸引和维系, 更无法做到按照泽丝曼尔的顾客金字塔理论或艾登伯格五区间营销理论细分优质客户, 向目标顾客提供最大化的让渡价值, 培养忠诚顾客, 从而无意中放弃了企业赖以生存的顾客终身价值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及顾客资产 (customer equity) 。

3 顾客受让价值理论完善思路——基于价值链的视角

3.1 价值链与顾客价值链

3.1.1 价值链

价值链的概念是波特教授于1985年在《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的, 这一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系列创造价值和支持价值创造的功能活动的集合。作为公司的一种战略分析工具, 它常被用来识别创造更多顾客价值的途径, 以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波特将企业的所有活动分解为9种战略上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和产生成本的过程, 这9项价值创造活动又分为5项基础活动和4项支持性活动。价值链理论认为通过有效管理组成价值链的内部活动, 可以创造竞争优势。同时, 波特也认识到无论是企业, 还是个人顾客同样存在价值链, 企业的差别优势正是来源于自身价值链如何与顾客价值链相连接, 因此, 深入的了解顾客价值链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10]。

3.1.2 顾客价值链

顾客价值链理论来源于波特的买方价值链理论。波特认为作为价值链的纵向联系, 不仅存在企业价值链, 还存在着买方价值链 (顾客价值链) 。买方价值链理论认为, 一个公司可以通过采取提高买方效益或者减少买方成本的方式, 为买方创造他们需要的价值;而买方成本不仅包括财务成本, 还包括时间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顾客价值的构成, 但是它更加倾向于从公司角度去检查顾客对价值的认识、推测及判断, 这与现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公认的从顾客感知的角度去认识顾客价值还有相当大的差距[11]。

后来有很多的学者根据顾客价值的内涵, 从顾客的视角对买方价值链理论进行了拓展, 发展成为了顾客价值链理论。其中, 崔讯等学者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 他们认为顾客价值链是依据创造顾客价值的交易过程和关系过程所形成的顾客感知价值的整体, 顾客的价值应该被分为交易价值和关系价值两个维度, 这充分考虑到了顾客价值的长期性和动态性, 较之以前的理论有很大的进步[12], 遗憾的是, 他们仍然强调的是创造顾客价值, 而忽视了顾客价值是顾客对企业提供价值的主观感知价值这一事实。以格罗鲁斯为代表的北欧学者所提出的理解顾客价值感知构成要素公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全情节顾客价值= (情节利得+关系利得) / (情节利失+关系利失)

上述公式中的全情节顾客价值实际上指的是顾客的整体感知价值。他们认为顾客感知价值由顾客对单个情节 (或服务接触) 的感知和顾客对关系本身的感知两部分构成。不难看出, 此处的情节感知价值就是整个交易过程的感知价值, 格罗鲁斯也将顾客感知价值分为了交易价值和关系价值[13]。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 我们认为顾客价值链是从顾客角度对顾客消费过程的描述, 它是顾客对企业所提供价值的整体感知, 它包括短期交易过程中感知价值和与企业维持长期关系所获取的感知价值。

3.2 基于顾客价值链的顾客受让价值

在上文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顾客受让价值的主要不足:它是交易导向性的, 而非关系导向, 并且它缺乏对顾客价值层次性和动态性的考虑与研究。当把顾客价值链理论引入其中之后, 我们发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如波特将企业价值链分成基本性活动和辅助性活动一样, 顾客价值链也可以被分成交易活动和关系活动, 顾客获得价值的过程是顾客购前、购买、使用、购后的一系列交易活动和企业为维持顾客而进行的关系活动的整体。交易活动和关系活动共同缔造了顾客受让价值, 因此, 顾客受让价值是交易价值和关系价值的总和 (如图2) 。交易价值, 是指顾客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的每个交易阶段 (购前、购买、使用、购后) 的感知价值 (包括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 的总和;关系价值, 是指顾客对企业维系其长期关系过程中所作的各种努力的感知价值 (包括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 的总和。

对于关系价值的研究很多, 海宁 (Henning) 认为对最终消费者而言, 有代表意义的关系利得主要有社会收益、信心收益和特别待遇收益[14]。斯维尼 (Sweeney) 则提出了4个关键价值维度:功能价值价格因素、功能价值质量因素、情感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其中情感价值指源于产品中的情感因素而带来的效用;社会价值, 是源于产品中社会自我概念的强化能力所产生的效用[15]。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 本文认为顾客受让价值中的关系价值应该包括: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特别待遇价值。

从图2可以看出, 顾客对交易价值的感知是分阶段的, 顾客在购买时, 大体分为购前、购买、使用和购后4个阶段, 每个阶段又可以进一步的细化, 如购前阶段包括需求的确认、信息的获取、备选评估、购买决策以及订货等等。在整个过程中, 顾客都会遵循伍德拉夫的“手段——目标”模式形成期望价值, 他们在购买前, 首先会考虑产品的具体属性和性能;在购买和使用产品时, 顾客会就这些属性对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形成期望和偏好;最后, 顾客还会根据这些结果对顾客目标的实现能力形成期望。当然, 对于顾客来讲并不是每个片段都必须经历, 而且由于购买性质、种类的不同决定了每个片段的重要性也各不相同。但是, 总体而言, 顾客的交易价值, 就是顾客对以上4个阶段的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权衡。而对关系价值的感知 (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和特别待遇价值) 则是贯穿于顾客价值链的全过程, 这是因为关系价值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价值。

我们还必须指出, 顾客受让价值被分为交易价值和关系价值, 与科特勒将总顾客价值分为产品价值、人员价值、服务价值、形象价值以及把总顾客成本分为货币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精力成本并不矛盾, 相反, 后者恰恰是前者的载体。无论是交易价值还是关系价值, 最终都是通过对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的权衡而得以体现 (即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权衡) , 而总顾客价值和总顾客成本最终都需落实在以产品为代表的价值因素和以货币为代表的成本因素之上。

4 结 语

从顾客整个消费过程和与企业的长期关系过程去审视顾客的感知价值, 且细分出交易价值和关系价值中各组成部分的顾客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 充分体现了顾客价值的层次性、动态性和关系性。 (1) 顾客在整个交易过程中, 从购前阶段一直到购后阶段, 正是通过“手段——目的”模式形成期望价值, 体现了顾客受让价值的层次性; (2) 将顾客价值链引入到顾客受让价值中, 我们发现顾客在交易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感知价值, 体现了顾客价值的动态性。 (3) 顾客价值链中贯穿于顾客感知价值全过程的关系价值充分体现了顾客受让价值的关系性。

通过顾客价值链, 公司可以更好地把握顾客受让价值的层次, 以便公司根据不同的层次创造顾客受让价值。同时, 顾客价值链对动态性和关系性的把握可以帮助公司细分顾客, 甄选有利可图的顾客, 进行以关系营销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 通过对他们受让价值的把握, 为目标顾客创造比竞争对手更优越的顾客受让价值, 从而赢得顾客资产, 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Robert B Woodruff.Customer Value:The Next Sourc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Journal;Spring 1997 (2) :139~153

[2].Valarie A.Zeithaml.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ce, Quality, and Value:A Means-end Model and Synthesis of Evidence.Journal of Marketing, July 1988, (3) :2~22

[3].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梅清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77~83

[4].Daniel J Flint;Robert B Woodruff;Fisher Gardial.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of Customers'Desired Value Change in a Business-to-Business Context.Journal of Marketing;October 2002, (4) :102~117

[5].A Parasuraman.Reflections on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Customer Value.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Journal;Spring 1997, (2) :154~161

[6].Gr【math55z】nroos, C., Service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a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Approach, 2nd ED., New York:Wiley & Sons, Inc., 2000:20~45

[7].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25~60

[8].崔讯, 袁小霞.顾客价值链探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2) :108~114

[9].Thorsten Hennig-Thurau;Kevin P Gwinner;Dwayne D Gremler.Understanding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utcomes——An Integration of Relational Benefit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02, (3) :230~248

会计审计的诚信价值与信任机制重构 第8篇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除了包括品德、责任与业务技术外,还应体现独立、客观和公正的思想。其中对委托人的责任和对与同行的责任需要备考虑其中,只有承担了这一责任内容,才能保证审计人员廉正诚实、执法守法,才能在复杂的审计实践中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讲究信誉。

1、审计诚信与会计诚信

为了明确会计视角下审计的诚信价值,首先要区分审计诚信与会计诚信,并对两者的关联和相互融合机制进行分析和研判。首先,两类审计的主体不同。审计报告是通过注册会计师给出的,因此审计诚信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 并对审计报告的质量直接负责。对会计诚信而言,有广义与狭义的分别。在广义会计诚信范式中,涉及到会计信息报告中的所有诚信问题,其中就包括审计诚信;在狭义层面上,会计诚信涉及到企业内部会计信息以及在这一层面上产生的诚信问题。因此,会计诚信以单位负责人为主体, 会计人员置于企业存在契约,与报表使用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契约关系,于法律关系也不涉及。可是,在现代企业中, 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行为起着主导作用,会计人员对上级采用服从态度,与道德相比,诚信是次要的要求。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审计诚信作为会计诚信的组成部分,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较高要求,但会计诚信仅处于企业诚信的层面。但是,即便如此,审计诚信和会计诚信之间还是存在紧密关联———会计诚信的程度对审计诚信会产生直接影响,较高的会计诚信通常与较高的审计诚信相契合。

2、审计诚信是审计主客体相互选择与检验的结果

无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来自于何种层面,都会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产生直接影响。而在由此而生的重复博弈中,部分利益相关者会因会计信息失真从中受益,一些利益相关者会因此而利益受损———这是个典型的零和博弈。从这个角度讲,审计诚信是审计主客体相互选择与检验的结果,在任何社会实践中,都无法保证企业或者被审计单位的全部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最大,“帕累托最优”状况在这一过程中是无法实现的。这是因为,要想为审计活动提供价值,交易主体各方都要拥有共同利益。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利益的获取要大于成本的投入,超出的部分要能够满足人们交易的根本动机。这是因为,只有当交易主体各方都拥有了共同利益,才能在博弈中形成合作,才有机会与动力信任对方或者获取对方的信任,才能确认对方可以为自身带来长期收益。这样一来,利益的一致与相似性最终导致了交易的形成与审计诚信的发生,审计诚信价值的也因此得到了确认与提升。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诚实守信的人更易获得其他人的信任,也就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经济交往的机会,其财富也会因诚信价值的提升而不断增加。在审计活动中,诚信能够提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和业务收入,在降低交易成本、费用的同时,提高获利空间。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工作的主体, 在委托审计市场中如能因良好的诚信而获得威望,便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主动,其财务利益会明显增加。

3、诚信能确保会计审计质量

审计作为会计的延续,在会计信息流入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扮演着积极地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信息的提供者诚信缺位,会计信息就会出现失真的可能,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构成明显“挑战”———注册会计师和上市公司之间因合谋、造假抛弃审计诚信原则的行为就会成为可能。因此,在审计工作中,诚信为立业之本,缺乏了注册会计师执业诚信的审计,就会丧失存在的意义。尤其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大的时代变革之中,各类体制的转轨和利益的重新分配,使得各类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不断显现,审计诚信也遭到了极大威胁。比如,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中介机构,为了揽取更多的审计业务,就有可能在监管缺位的状况下,有意迎合被审计单位和评估方需求方的要求,也会处于对非法利益的追求, 主观上通过高估或低估,出具虚假的验资证明文件以及会计审计报告,以此获得超过其既定范围的利益。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为了获得眼前利益的做法会严重损害国家、社会与企业的长远利益,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十分不利。但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是,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诚信缺位不但得到了大多数被审计人、单位的默认,甚至还得到了人们和社会的鼓励与认可———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纵容任何危险的行为都会使社会置于危险之中”。

二、审计诚信价值缺位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在当前时期,审计诚信价值的缺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造成这种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信息的不对称。在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之后,日渐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使得企业内部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向分离,其目的在于更好的进行资源配置。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在进行审计活动时,所有者和经营者就很汗提供对称性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能够向处于劣势的一方 (比如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信息,这样一来,就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此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审计工作变得越来越成熟,传统的会计运作方式需要做出必要改变。但当前的会计制度还相对落后,在审计时间中难免会降低审计价值。

2、主观原因

当前,由于会计信息化的推行,是的企业对财务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相应要求,会计从业者、注册会计师们,除了要更好的掌握会计、审计等理论知识外,还要在技术和能力方面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审计工作的现实需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一些企业忽略对审计人员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和再教育,相关的财务人员、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操作时,极有可能由于自身原因而使审计价值“大打折扣”,甚至会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失误和损失。此外,身处信息时代的审计工作给注册会计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学习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审计人员或者注册会计师无法应用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处理审计事务时,就极有可能将关键审计数据暴露在他人视线中,为不法分子窃取企业的会计信息提供了条件。

三、会计审计信任机制的重构途径

1、将诚信建设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优化结合起来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计划经济和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还扮演着领导者、组织者的关键角色,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但是,以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来看,这种“重要角色”与时代的进步并不相符。为此,需要将诚信建设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优化结合起来,以消除因政府失信行为而产生的示范效应。而在规范政府行为的过程中,要使之充当审计行为的监督者和协助者,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制度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之上,在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的同时,能够客观、公正的对审计行为进行指导和指引。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态度,使审计行业能够在提升自律性的同时,自觉接受社会与舆论的监督,全面弥补社会公众对审计期望的差距,使审计行业能够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2、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审计失信者要加强惩处力度,减少社会对审计守信者的侵害和不公众待遇。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道德选择的思路,保证审计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对诚实守信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可考虑续签合同、扩展合作范围等方式,在新闻媒体宣传的同时,不断提高其声誉;对诚信水平较低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可通过“负激励”措施,让社会公众能够对其行为进行监督,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还应保护守信的注册会计师,使之在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享受优先政策;对能够努力工作、诚实守信的管理单位(比如地方政府)要放宽其权限减少限制,在全社会营造诚实守信的审计氛围。

3、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为了从根本上重构审计诚信的风气,除了要在制度层面和社会层面上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通过换位思考,从审计人员的角度对审计诚信的动因进行分析和研判。通过降低诚信选择的成本权重,增加诚信收益的砝码,便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法律和制度的威慑力,在监督和管理中,提高失信成本。这是因为,提高失信成本可以明显降低失信的期望收益。但需要认识到,在失信成本结构中,惩罚力度与不诚信时被发现、受到惩罚的概率都应保持较高水平, 否则将会事倍功半。为此,需要提升监管者的监管力度与监管能力,对那些影响重大的审计案件,要对其进行持续关注和严肃处理,对那些职业道德低下、诚信水平不高的审计人员,要坚决终止其执业资格,终身禁入审计行业。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审计工作独立性

为构建审计信任机制,要降低诚信的机会成本,减少收益相关效应,还应保证审计人员的报酬始终处在一个合理水平,降低审计人员自我逐利的动机和诉求。这就需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审计工作独立性,通过监管机构公开招标等,改变审计人员的被动状况,使之行为能够独立于被审计企业和上级机构,改变受雇于被审计单位的现状和尴尬局面。比如,设立专门的机构以便专业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业务委托,构建起规范、完整的审计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之间要消除经济关联,以使被审计人不会借助委托权而对审计人员行为造成干扰和影响。还可以考虑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审计委托关系,使审计实践更加独立,审计信任机制更加完善。

摘要:本文对会计审计行业诚信秩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我国审计诚信机制的重构提供一定可供借鉴的信息。诚信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审计质量,会计审计诚信则指的是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兑现自己诺言的过程。在经济安全、环境评估、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等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领域、新情况、新问题都会审计工作能否坚持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基于价值导向的预算报表体系的重构 第9篇

从企业现有预算实践来看, 企业预算报表体系主要遵循了会计核算逻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但是,按照统一企业会计准则编报的预算表,是否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是值得商榷的。 本文拟在分析企业现有预算报表体系构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价值导向的预算报表体系。

一、预算报表体系实践现状

(一)预算报表体系构成现状

从企业的预算管理报表编制现状来看,目前的预算报表体系无论是从构成要素上来看,还是从编制方法与逻辑上来看,均带有会计准则体系的铬印。

从预算报表体系构成来看, 企业的预算报表 主要包括资 产负债预算 表、利润预算表与现金流量预算表。以上三张报表要通过对经营预算、 资本性支出预算、 资金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综合得出。经营预算表,涵盖主营业务收支预算表及其他业务收支预算表;资本性支出预算表(固定资产预算表、长期股权投资预算表、无形资产预算表);资金预算表(债务融资预算表、 权益融资预算表、资金预算);财务预算表(政府补助预算表、投资收益预算表、费用预算表、税费预算表)。 对于研发项目比较重要的企业, 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项目支出预算表是比较重要的预算表。

从预算报表的编制逻辑来看,目前的预算报表体系基本是按照会计核算逻辑编制完成。 预算报表科目体系的设置基本上也是按会计科目体系设置,对于一些决策相关信息,由于不符合会计核算的确认要求, 因而未能在预算科目体系中反映。例如,企业会按照会计准则要求, 确认收入, 归集费用,完成预算报表编制。企业基于销售产品的类别, 预测预算年度产品的销售数量及销售单价, 并由此判定预算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发生额, 完成利润表上“主营业务收入”项目的编制。 同时, 企业会基于销售估计本期可以收回的现金流,再加上收回款项,完成现金流量表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的编制。

(二)预算报表体系实践现状原因

企业预算报表体系之所以仍未脱离会计准则的约束,原因主要有三点:

1.国资委等上级管理机构对国有企业的要求。 我国企业预算的发展带有政府主导的色彩, 国资委等上级主管机关的要求对于企业预算编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站在国资委的立场, 由于会计准则已经为报表的编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 系统的且具有公信力的会计准则体系,所以,以此为基础来对企业预算编制水平、 执行水平等进行评价,其评价结论是可比的,且可以为企业所认可的。

2.企业自身会计核算惯性使然 。 预算管理机构的办公室常设在财务部门,从实践来看,虽然很多企业号称是全面预算管理, 但实际上大部分的预算工作最终被落实到财务人员身上。 财务会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企业财务人员对于会计准则的熟悉程度远超过对管理会计的熟悉程度。 会计准则给定了操作标准, 而无需会计人员过多的操作技能与经验。所以,从预算编制的实操性来看, 按照会计准则编报预算报表似乎是更可行的。 对于单设预算管理部的企业而言, 预算的管理功能倾向性更强。

3.与会计核算数据对比分析的需要。对于预算而言,执行监控是其重要的流程。 执行监控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用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情况, 监控预算执行进度。 会计系统作为实际数据的核算与记录的最重要系统, 与其进行比对无疑是判定预算执行进度的最重要手段。

二、现有预算报表体系缺陷

会计准则体系, 是基于诸多企业信息可比、可靠、相关的信息需求,并不能考虑 到某一企业 实际管理的需 要。 预算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制度体系、业务类型,甚至于领导风格、 员工个人特征都会有所不同, 以统一的标准及口径去编报预算管理报表, 必然不能反映企业的管理需求。 现有预算体系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管理层级维度测度不足

在会计核算时, 会计主体是其四个基本前提之一。 依据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表体系, 是以企业作为核算主体的。 预算报表体系沿用会计准则的做法,编报预算报表体系,反映企业主体预算年度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 这样的预算报表体系反映的仍然是企业层面的信息, 而非企业管理层级方面的信息。 预算的功能包括业务规划、目标沟通、资源配置及业绩评估功能, 基于会计准则体系编报的预算 报表只能反映 企业整体业 绩, 而很难评估某一部门或管理单位的业绩。同时,预算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将有限的资源分配至最有效率的部门 (单位 )。 基于会计准则的预算报表体系无法合理评估各部门 (单位) 的效率,因而就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

(二)未能合理测评企业的战略业绩

会计分期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财务会计基于核算的需要,人为将持续经营期间划分为各个会计期间,并核算每个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但是,从企业持续经营的管理需要上来看, 企业基于战略的考虑, 往往不能完全着眼于当期的业绩, 而应基于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业绩管理与评估。 基于会计准则的预算报 表体系却重 在衡量当期业 绩,未能引导企业各个部门(单位)按照企业整体战略的需要在各个持续经营的期间配置资源,核算战略业绩。

(三)未能反映全面的管理信息

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 只有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才可以纳入会计报表体系。 如果以同样的准则体系来编报预算报表, 必然使得部分不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未能纳入预算报表体系。

会计准则为了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制定了一系列基本原则,诸如谨慎性原则,以要求企业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 低估负债或者费用。预算的下级在编制预算时,本来就有高估费用的倾向, 如果再基于谨慎性原则去编报预算报表, 必然会加大预算松驰的现象。

再如, 会计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 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这一方面体现了及时性原则,但也包含着已实现原则。 同时, 会计准则的已实现原则如果照搬至预算报表编制过程中, 尽管我们可以理解为是预算年度的未来已实现与已发生, 但不是所有的管理决策信息都是实际已发生的, 例如企业决策所发生的机会成本不会发生, 但必须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企业在编报投资预算表时, 不能合理分析估计投资的机会成本, 则无法提供预算年度投资计划的合理性。

二、预算报表体系的重构

基于前文所述现有预算报表体系缺陷,有必要重新构建预算报表体系。 预算报表体系的目标是预算体系构建的起点。

(一)预算报表体系的构建目标

预算体系的目标是价值管理,价值管理是预算体系构建的起点。在构建预算体系时,应能合理帮助企业决策机构判断某一部门、某一单位、某一产品的价值所在,这样企业决策者方能判断预算年度分配给该部门、该单位、该产品的资源是否有效,预算的功能才能有效实现。 尽管关于预算编制起点,众说纷纭,但是正如于增彪等(2002)所指出,各类预算起点究其本质而言,均源于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关键制约因素。所以, 为了实现预算体系的价值管理目标,必须寻找在企业整体运营中的关键限制因素, 它决定了企业整体运营能力,在具体编制预算时,应以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制约因素作为编制起点。 例如企业供应链涵盖采购、生产与销售等环节。 对于单一产品,如果产品的市场需求预测小于产品的产能,而且企业采购环节及生产时间都足以保证产品会被生产出来,则产品的市场需求预测即是企业运营中的关键制约因素, 此时销售预算是预算编制的起点,销售的数量决定了生产数量及原材料采购。 如果产品的市场预测大于产品的产能, 而产能囿于生产线成本而不能即时增加,则此时产品的产能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限制因素。企业应根据生产线的产能来编制销售与采购预算, 此时, 生产预算是预算编制的起点,应基于生产预算编制销售预算与采购预算。

企业预算体系在确定预算编制起点时应考虑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重要的限制要素, 但不同企业生产运营的约束因素会有所不同, 因而预算体系的编制起点会有所不同。

(二)价值导向预算报表体系构成

价值导向预算报表体系包括三个维度:企业价值预算表、产品价值预算表及部门价值预算表。 企业价值预算表是指对企业层面价值进行预算的报表, 而部门与产品价值预算表分别指基于产品维度与部门维度判断各自为企业贡献价值的预算表。

1.企业价值预算表。 企业价值预算表可在会计利润表的基础上调整而来, 企业根据自己的管理需要,对成本费用进行调整,以得出企业所需的管理利润指标。 同时,在价值预算表里增加非经济利润指标。例如,对于成本费用,会计核算均遵循已实现原则,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类似“累计折旧”这种沉没成本, 是无需在当期决策中予以考虑的。 在做出购置固定资产决策后,累计折旧在企业既定会计政策下就已确定,而非当期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 同样的,机会成本虽不会在会计核算报表体系中反映, 但却是管理决策的重要因素,也需在企业价值预算表中反映。

2.产品价值预算表。 产品价值预算表是用来管理某一类产品业绩的预算表, 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产品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归属于该类产品的成本,产品间接成本是指将与几类产品共同负担的管理、筹资相关的成本按一定标准分配至该产品的成本。 关于分配标准,可能不同企业有不同做法,只要企业能保证不同期间的可比性,分配标准就是可行的。 产品利润不同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利润。 对于制造业而言,在会计核算时,产品成本只是将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与间接生产成本(如制造费用)进行分配,但是在产品价值预算表中,不仅涵盖会计核算上成本的分配,还包括对期间费用等管理层认为对决策有用信息的分配调整。 尽管传统意义上,期间费用之所以成为期间费用,是因为无法按产品类别归集, 但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 分产品核算产品的盈余与价值,是企业进行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产品价值的计算有助于管理层对产品的取舍, 对产品的未来规划做出判断与决策。对价值低的产品, 企业必须及时进行清理,将有效的资源用于价值较高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价值重构 第10篇

1 价值、核心价值、价值认同的概念

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核心价值是相对一般价值而言,核心价值在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一般价值从属于核心价值;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社会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的基本原则有趋于一致的倾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教师与其他主体一样,有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具有社会成员的一般价值观,但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又不同于其他主体,有其自身的核心的群体价值观,即教师核心价值观。

2 价值多元化视阈下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危机

2.1义利观冲突导致教师对价值评判的功利化

义利关系是价值观的核心,如果“义”主要强调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的话,“利”则主要强调个人价值、物质利益,教师传统的价值观基本倾向于轻视物的价值,抬高人的价值,在义与利面前,不会为利益所动。受西方义利观的影响,当下教育的功利化行为逐步强化,学校的办学目的出现各种意图,一些教师的价值观和信念发生了动摇, 淡化了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追求, 过分看重名利和个人价值, 过分追求物质利益。比如为了评职称,不靠真才实学,而是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有的大搞学术腐败抄袭别人的科研成果,严重地污染了学术环境, 影响了学术声誉, 阻碍了学术进步, 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发展和民族创新,逐步使得教师在价值多元化视阈下出现了核心价值判断的认同危机。

2.2幸福观冲突导致教师对价值评判的极端化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 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到持续快乐体验。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幸福是以教师为职业的人凭借自己的心性能力在教育生涯中积极创造和享用幸福资源, 自由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价值的一种生存状态。在价值多元化视阈下,中国传统的幸福观始终是寓个体于整体之中, 寓个人于民族和国家之中, 探求的是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幸福,完全忽视个人的幸福,而西方更多的时候只关心个人幸福,在这种幸福观的冲突下,部分教师开始重新评估自身的幸福价值观,思想上出现了分化,有的认为教育只是谋生的手段,教育只是追求个人的幸福的一种方式,导致教师对价值评判的极端化。

2.3自由观冲突导致教师对价值行为准则的困惑

西方的自由价值观尊重个体价值,重视个体自由,占有、支配私有财产的自由以及宗教信仰的自由等,倾向于减弱外在权力的约束来达到自由,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外在的物质自由。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自由追求没有求助于外界的超自然力量,而是反躬自身,借助于道德自律来实现个人的行动自由,追求的是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自由,要拥有这方面的自由,就必须克制个人私欲。在这种自由观的冲突下,教师要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是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自主做出选择的自由还是应该在道德自律下实现个人的自由之间相互冲突,从而导致教师价值行为准则的困惑。

3 价值多元化视阈下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重构

3.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主导作用

价值体系可以多元,但起支配作用,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只能是一种,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为社会价值体系中的主流价值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它表征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与方向。我们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导向作用,引领广大教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师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解决教师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良好校园风气的形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校教学、管理和科研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的各种社会思潮,促使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此外,坚持一元主导,不是完全否认其他价值观念,两者是主导与支配的辩证关系,其他价值观念从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2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实践活动

利用政治学习、开办讲座、举办图片展览和建设相关网络文化成果等多种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实践活动,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确立教师的宏伟人生信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导向,树立教师的远大人生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旗帜,形成教师的坚定人生信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准绳,培育良好的校园道德风尚。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引导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注重方法创新,表彰先进典型,进行经验总结。

【参考文献】

[1]邹宏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论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重构与实现 第11篇

一、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现实问题

1. 过分强调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化取向

当前的专业教师教育课程尽管在课程管理、课程结构等方面都较以前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仍然呈现出理论化取向。很多学校在课程编排的价值目标上秉承的是理论性高于实践性的哲学思路, 课程着力于向学生揭示教育理论的确定知识, 强调教育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抽象性与完整性, 在课程编制上实行“网罗主义”, 什么都重要, 什么都不可缺少, 理论课程多而泛化。课程组织的原则又严格坚守知识本身固有的逻辑顺序,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 往往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实际的生活相脱离, 学生与课程之间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再加上不少教师教学方法枯燥、生硬, 如对教育理论知识教学的照本宣科, 所讲内容条块分割, 脱离实践, 使学生不能体会到理论知识的价值, 对课程不感兴趣, 最终造成课程的僵化、形式主义和机械主义。正如有学者所言, 这种理论说教的“知识霸权”导致了追求教师教育的“纯粹”科学性, 日渐忽略了对未来教师职业归属感、角色意识、实践工作者信念的确立, 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1]。

2. 忽视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在价值取向

西方对课程价值及其分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外在价值, 一种是内在价值。杜威认为, 课程本身不存在所谓的绝对的“内在价值”, 很大程度上, 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总是相对的。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某种技艺、就业技能等外在的东西, 那么这种价值就是外在价值。当技能作为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内化于人的基本素质的手段的时候, 也具有内在价值[2]。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应在于内在价值, 即把学生的发展本身当作目的, 为每个学习者提供真正有助于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 强调学生个体自由发展, 给予学生以自主的人的地位, 学生不再被当成是为适应外在目的而被训练的对象, 而是在教育的帮助下, 在一定阶段上达到自我实现的人。而从人的发展出发, 罗素认为:“有四种特质共同构成了一种理想性格的基础, 它们是活力、勇气、敏感和智慧。”[3]目前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课程设置方面, 过分强调实用性, 导致教育呈现出职业训练倾向。许多教师教育类课程基本上被开成学生的技能课程和就业课程, 过分强调课程的外在工具性价值, 忽视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价值。表现在多种的等级、证书的考试、大量的教学技能的分解训练, 机械地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灌输和再现等。这种课程价值取向强调了教育实践中具体技能技巧的先在性和教育实践的同一性或不变性, 视教学为一种技艺, 将教师隐喻为“技师”, 将教学知识和技能看成是非情境化的, 可对其进行程序化设计, 忽视教学中教师智慧、个性、情意等品质。这种课程价值内涵的选择上是以功利性的知识与技术价值取向为旨归, 课程是为学生未来踏入社会做准备的一种手段, 它关注学生的社会现实生存, 而忽略学生的精神存在, 学生的培养被矮化和简单为机械的接受和训练, 导致把学生作为工具来训练, 片面追求教师教育课程的外在工具性价值, 背离了教育的根本宗旨, 使知识难以被学生内化成为可促进其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应然的价值取向

1. 素养综合化取向

教师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不只是培养具有熟练技能的教书工人, 而是培养具有个性、智慧和创造性的教育者, 因此, 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不能只关注学生社会生存层面的理论知识与技术, 而忽视课程所具有的内在价值, 降低教师培养的质量。未来教师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培养熟练的“教书匠”的水平, 而是要培养更多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教师。这种素养包括坚定的职业信念、被内化的理论素养、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智慧。首先, 教师的职业信念是教师知、情、意等心理要素综合作用下凝结而成的人格特质化的品德, 是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方向性”的定向作用。它有利于教师自觉追求自身专业成长, 推动其在教师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我价值;其次, 是较好的理论素养。因为, “只有具有一定理论意识的教师, 方可能去审视形形色色的理论和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 并最终使其教育实践孕育成实践理论”[4]。Schn从专业实践的视角提出未来教师应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 既增强对相关教育理论的思考, 又可充满对未来教师角色的展望, 使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再仅仅停留在外部灌输的“条条杠杠”上, 而是转化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教育理念[5]。学生进入大学之前, 其实或多或少已建立起了一套教育教学的信念系统, 其中存在与先进的教育理论相矛盾、冲突的信念。因此, 要让学生有效学习, 必须要使他们建立起与科学的教育理论相一致的教师信念系统。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求未来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及学科信念等基本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 而且要用正确而先进理论课程的学习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再次, 是教育实践智慧, 即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学实践本身具有的强烈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决定实践者必须具有从特定教育情境出发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必须充分发挥专业人员智慧, 创造性地去建构问题, 明晰目标, 寻求解决方法。即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教师必须学会变化、适应、融会贯通、批判、发明。即“通过实践形成一种问题解决的智慧, 它是与每个具体情境相连的, 它必须考虑到实践中的各种复杂性, 它依赖于随时生成的各种判断与决定, 它根据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而发生改变, 它关注各种特别的事件, 它随时会在过程中因需要而改变其原定目标”[6]。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才会积极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手段, 适应教育发展要求。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目标, 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性解放和成长的经验, 应更贴近学生当下的生活, 教师教育课程理应朝着合乎人性的方向发展, 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走向对人性的关怀, 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发挥其对灵魂的感召和精神唤醒的功能。应要提升他们的教育理想和人格品位、从工具理性转向促进人的发展的理念, 关注学生的未来专业发展和职业幸福, 使学生成为能够视域宏广、信念坚定、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未来教师。

2. 知识实践化取向

教师的知识特征是由他所处的实践事态所决定的, 他的实践性知识具有行动性特征, 即教师的问题不是抽象的“教学是什么”, 而是“当下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7]。教师各方面的素养培养都是为其教学实践行为服务, 并在教学实践中转化和生成。作为知识本身, 其理论性与实践性本来并不分离, 只是当课堂教学成为专门技术后, 理论与实践才对立起来, 知与行才相互分离, 从而造成学生学习中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分工与隔断。理论知识是教育学家们经过去情境化处理后提炼出来的, 在当前主要以学科课程的方式予以呈现, 讲究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这种方式组织和呈现的课程最大的弊端就是远离教育工作实际, 对无一定教育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显得抽象和空洞。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有关的教育教学知识, 更主要的是应该让学生通过教育知识的学习, 对教育有更透彻、澄明的理解和体验, 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 增强自己的教育实践能力[8]。教师成为专家的资本是教师对教育情境、教育对象的判定能力和应对具体教育情境和教育对象的实践智慧水平。如果学生掌握的教育理论知识还只是寄存式的“公共的知识”, 这样的教育理论知识在灵活多样的教育实践情境中往往会呈机械僵死的状态, 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而要把寄存式的“公共的知识”转变为他们个人可提取、可运用、可创生的“活性”形态, 最主要的手段与途径就是实践, 通过教师的实践示范, 或学生亲身的实践, 从而产生认知冲突, 从实践的良好结果中, 转化提取、选用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灵活的实践知识。在这一进程中未来教师不断生成、建构、转换自己的认知结构、经验系统及人格特质, 不断将普遍形态的理论转换成基于个人经验系统的实践理论, 并养成独立分析、判断与批判的能力, 能够成为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教师, 以适应教师专业角色和专业发展的要求。

三、教师教育课程课程价值取向的实现途径

1. 加强与真实的教育生活的联系

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在本质上是对作为人类生活样式的教育现象及教育活动的反映, 因此和现实的生活世界有着内在的关联。教师教育课程应强调与真实的教育生活的联系, 要增强学生在教育课堂上所学习的有关各学科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对应性。它要求学生通过对教学场景的感知, 对复杂而具体的教学问题的观察、思考、探究, 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方式等方面有自己的现场感受和判断。教师教育课程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际, 组织教育调查、现场参观、教学观摩、教育情境体验, 感同身受各种教育生活的原来貌相;从观察有经验教师的专业生活、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思维方式, 让学生与第一线老师面对面地交流。也可将中学教育活动场景搬到大学课堂, 如教育名师讲坛、教育经典影视欣赏、学生入职教育、观摩中学教育实践案例, 让学生围绕具体的有关教育和教学的情境性任务模拟体验。这些生动的教育教学情境可以作为理解理论与实践、观念与经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纽带, 使学生从中理解和反思自己的职业信念, 确立自身专业的发展方向。

2.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教师的专业实践不是简单地应用理论知识, 而是靠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去发现问题、形成假设、采取对策、评价效果。具备反思实践理性的教师才可能透过自己内心真正信奉并在工作中实际使用的“实践理论”去理性地审视“学术理论”, 并主动与之对话, 增强对专业行动的理论洞察力[9]。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我是谁”、“我该怎么做”、“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等问题的思考与认知, 实现着理论知识的内化。因此, 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中首先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融合。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要以具体实践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 建立模块课程和项目课程, 开展案例教学, 将现场的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拍摄制作成视频教材, 应用于课堂教学;将优秀一线教师请进大学课堂, 对学生言传身教。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经常性互动, 既可以帮助学生以教育理论为概念框架理解学校教育、课堂教学, 也可以帮助他们基于自己的实践经验来理解教育理论, 使之转化为能影响自己教学行为的实践性知识。同时, 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 要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明确的任务、两难的判断、丰富的案例把特定的问题和特定的体验带给学生, 促使他们在讨论中实现思维和行动的冲突, 在真实模拟的实际行动中拉近理论和实践的距离, 进而实现同化、内化、活化理论性知识的目的。其次是以微格教学形式进行二者互动, 如中文教师教育专业可开设中学语文教材理解与分析训练、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等微格课程, 将教学任务和情境分解和具体化, 利用微格授课过程录像资料的重播, 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模拟情境中增强学生的教师职业角色意识, 提升其教师能力素养。最后是将见习、实习有效地与理论课程学习结合在一起, 不仅在时间上体现出配合性, 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体现出融合性。同时, 在见习和实习的环节中, 要注重学生的研究与思考能力的培养, 可以引领学生开展对中学教育的研究与反思, 选择、设计一些教育类课题进行研究, 使学生得以在实践中研究教育。

3. 课程实施的一体化

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融各门课程知识、能力和情感学习为一体的过程。课程的实施涉及到学生对教育的信念与情感、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对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与运用、教学中的组织管理, 人际交往的策略掌握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些能力、素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一定程度上也相互制约, 其形成是要通过不同课程、不同途径、不同阶段获得的, 因此, 要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价值, 需要课程实施的一体化。一是要实现课程与教育课程学习的一体化。二是各门课程开始的时间, 内容要有衔接, 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选修与必修课的比例应合理调整, 增加选修课,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发展其主体性和个性;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应循序渐进, 相互融合等等, 如进行教育观察、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后的反思等众多环节要步步落实, 相互衔接。三是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有效配合, 如建立项目多元、评价方式多样、以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突出课程评价对学生职业信念、理论知识内化理解以及教育实践能力的引导功能, 突出课程评价对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的导向功能, 以实现培养综合素养较高的未来教师的课程价值。

参考文献

[1]曲中林.教师教育的“破冰之船”:泛实践战略.教师教育研究, 2007 (2) .

[2]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教育.赵祥麟, 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罗素.美好生活的教育目的.瞿宝奎, 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492.

[4]程良宏.论教师专业生活中的理论意识及其提升.全球教育展望, 2009 (12) .

[5]Schn D 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Y:Basic Book, 1983:21-22.

[6]Eisner.E.W.From episteme to phronesis to artistry in thestudy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Teathing and TeacherEducation[J].2002.

[7]鲍嵘.论教师教学实践知识及其养成.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 (5) .

[8]李润洲.教育学应该怎么上——一种新课程价值取向的视角.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 (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价值重构】相关文章:

电视重构05-17

功能重构05-20

当代重构05-21

主体重构05-21

制造资源重构05-13

配电网重构05-21

问题研究与重构05-13

社区组织体制重构论文04-26

配电网络重构算法的研究12-12

社区组织体制重构论文提纲09-16

上一篇:科技资源协同下一篇:爱的事业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