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思想汇报范文

2023-04-02

价值观思想汇报范文第1篇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精神文化素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针对儒家思想在个人层面的渗透进行探析,体味儒家文化中丰富优秀的思想资源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个人层面;儒家思想;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问题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我国五千年文化孕育的优秀的中华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对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重视其理论渊源。笔者希望通过对两者思想的探析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发展。

一、忠君爱国

忠于国家和君主是我国古代文明特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夏朝开始就建立了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在君臣关系上,孔子曾提出“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可见其维护周王独尊的态度是坚决的。

1.要有民族责任感。在《礼记》中有:“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其意指:使亲人父母受到尊敬为大孝,能够赡养父母是最基本的孝和最基本的责任,仁义勇敢、舍生取义、冒死为国的人才能不辱没祖宗。这一标准被称为大义。这和我们今天提倡的道德标准是相一致的,将自己与国家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关心并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因而我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民族责任感,是有着其深厚的家国意识的。

2.要有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在儒家爱国思想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最开始的忧患思想是个人的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最后上升为一种推孝为忠、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是爱国思想的另一种表达。在倡导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儒家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的自强不息精神外延至社会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它培育了中国人的是非观念,形成了具有正义感的民族。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爱国精神,这有助于传承中国优秀道德传统,塑造和提升国民性格、精神、气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忠勤自强

儒家学说主要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对倡导和培养敬业精神十分重视。“忠勤自强”是其核心内容。

1.忠勤。“忠”指的是对自己的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勤”是指勤勉奋发、尽职尽责。韩愈在《韩昌黎集》中说的“业精于勤”体现的是外在的道德行为的践行。忠勤精神能够激励人们为事业殚精竭虑,这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自强。敬业的精神气质在自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主要体现在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一致上。每个人都应该充实自己的内在修养,再加上外在对事业的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坚持不懈的态度才能事半功倍;如若不然,对事业的追求就成了浮语虚辞。在这方面儒家非常重视,并且把它看作事业有成的保证。这体现在荀子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意思是自强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因此,在儒家看来必须培养“弘毅”的品德,进而加强主体的自强性。

3.奉献。奉献指的是为了社会、国家和群体能够更好地发展,倾其所能,鞠躬尽瘁。但就社会而言,主要还是靠每个社会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扬奉献精神,才能保障社会的存在,促进社会的发展。《荀子·王制篇》中记载有这么一句话:“分则和,和則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意思就是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才智,就会使这个整体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产生力量,战胜一切困难,并取得最终胜利。

敬业精神作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文化资源之一,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促进着时代的进步。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那么整个社会就会乱作一团,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阻碍,而这样的国家民族是没有希望可言的。

三、守言行诺

在儒家学说中,诚信是伦理道德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言。”這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诚实不欺、守言行诺。

1.诚信是立身之本。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在孔子看来,要做一个说到做到、恪守信用的人。

2.诚信是交友之道。儒家学说把诚信作为朋友之间交往的基本道德准则。认为诚信待人是伦理道德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充分说明对朋友要讲诚信的重要性。孔子的弟子曾参,不仅主张对朋友要忠实守信,而且主张个人每天都要进行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因此,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必然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

3.诚信是立业之基。荀子认为“百工忠信而不■,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百工”诚信,国家才能殷实富足。

4.诚信是治国之要。儒家认为,为政者治理国家、管理政务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取信于民。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诚信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思想,不仅为政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应该遵守,而且诚信还是国家道德标准之一,支配着国家运势。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诚信的国德就不可能有持久向上的国运。

四、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突出表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友善。在儒家思想中,人际交往的准则、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定国安邦的前提条件非友善莫属。因此,儒家的友善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方面的培育与践行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就个人角度而言。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以“仁”的思想奠定了儒家基本价值取向,这充分表现了儒家友善观的核心是“仁爱”。由此可见,“仁爱”是儒家友善观的行为准则。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最大差别就在于血缘关系的逐渐淡化,人们的活动范围拓展到更大的公共空间。然而,在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个人修养的提升、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增进、社会矛盾的缓和以及人际关系的优化等等都离不开友善价值观。

2.就社会角度而言。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孔子提倡的“和”实质是既要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必须适时制定制度和规范来约束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尊重主体的差异和个性,通过交流和沟通使得交际双方相互理解,从而实现人际和睦,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由此可见,“和谐”是儒家友善观的价值目标。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的转型、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人们在学历和能力方面的差异,导致了我国贫富差距拉大,一部分人对富人、官员产生了逆反和仇视心理。友善可以让这些人理解国家政策,消除误解。由此可见,以善待人有助于消除不良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社会。

3.就国家角度而言。孔子强调:“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用礼貌谦让的态度治理国家是不难的;反之就很难。“大同”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异,国与国之间没有战争。由此可知,“大同”是儒家友善观的理想境界。

政府通过对友善价值观的准确把握能更好地治理国家。首先,政府要对民众友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应当从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协调并促进社会各方面发展,为民众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其次,政府要对生态友善。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虽然在快速增长,但是没有足够地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致使大自然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政府应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最后,政府要有国际友善观念。众所周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我们应该本着友善的原则,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的国际关系,从而为我国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最终实现国泰民安。

五、结语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本源,必须将之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保持两者在精神内涵、血脉上的一脉相承的紧密联系。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干,通过挖掘使其丰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继承儒家思想,发挥其精神动力作用,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转化儒家思想,使其更好地適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教育、营造社会氛围、建设实验基地等方式,在社会上大力开展有利于传播、实践儒家思想的活动,将儒家思想内涵广泛地传播给社会大众,以取得人们的信任和支持,真正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外化表现为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实践思想道德规范的多种行为,以此达到实现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长沙:岳麓書社,2009:31-203.

[2]刘家和.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J].孔子研究,1990(1).

[3]陈静,周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探要[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6):139.

[4]何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政工研究动态,2008(17):27-30.

[5]钟明华,黄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12):14-15.

[6]向春玲.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

[7]荆惠民.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岳小宁.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7).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价值观思想汇报范文第2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我工作以来坚定加入中国共产党信念的第八个年头,更是我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三年。近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任何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许当被问到“你的人生观是什么,价值观又是什么”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哑口无言,都无法用系统精确的语言来总结或概述,但我们的心中一定会有一种标准指导着我们认识生活,改造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有了他们,我们会以此引导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努力去创造自己向往的人生价值,也希望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缤纷多彩的生活。但是,不是所有人追求的人生价值都是高尚和伟大的。当它有悖于社会发展规律,与他人,集体有较大的利益冲突时,至少在当下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值得质疑的。要立足于这个社会,创造美好的生活,就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整个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人类所追求的价值相符合。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该成为我们创造人生价值的导向。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这三者是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理论体系。正确理解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作为社会一员的当务之急,也应该化理论为行动,将其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生活中的种种情况,我们需要用发展的,总体的,全面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而不能以偏概全,马虎了事。这样我们才可能化解生命中的难题,实现各个方面的提升,这也是主流世界观的要求。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助人为乐的心态,做好无私奉献的准备,将马克思人生观的内涵渗透到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细节中。个人价值需要在集体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因此只有确保集体健康和谐的存在和发展,我们才可能完成自身追求的人生价值。所以,当我们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存在一定冲突时,我们需要舍小家保大家,维护集体利益。却不能只顾自己,忽略集体的利益,更不能一味的损害集体利益来满足自己不正当的要求和欲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要求,也是个人思想和社会主流思想高度一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让这有限的生活闪耀出无限的光辉。

汇报人:

价值观思想汇报范文第3篇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宣传思想工作突破过去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有创新,才能使宣传思想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引领风气之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作用。

一、思维观念创新是先导,拓宽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

当下国内外思想文化交融交锋频繁,人们思想互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新的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但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自觉保持思想敏锐性和开放度,勇于打破陈旧观念束缚和习惯思维定势,不断拓宽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

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管理的热情空前高涨,对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诉求更加强烈。因此,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宣传思想工作首先要坚持全党动手抓。各级党组织应该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要一起来做,自觉把宣传思想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再次,宣传思想部门要承担更加重大的责任。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管部门,宣传思想部门要在完成好宣传思想领域规定任务的同时,站在全局的高度,主动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主动为各部门各方面的宣传工作提供服务和指导,动员最广泛的力量参与到宣传思想工作中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是必须围绕共同目标。习总书记指出,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也是当前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的最大公约数。因此,我们要围绕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树立最大公约数理念。要坚持不懈地宣传中国梦、科学准确地诠释中国梦、生动活泼地展示中国梦,把每个人的梦想与中国梦统一起来,从而凝聚共识、巩固共识、发展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就要系好连心结。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群众心坎上,就必须坚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把解决实际困难和解开思想疙瘩结合起来,把政策暖人和教育服人结合起来,以心换心、凝聚人心;寻求最大公约数,就要找准共同点。共同点越多,公约数越大。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社会思想中哪些是可以“求同”的、哪些是可以“存异”的,找准交集,实现聚合;寻求最大公约数,就要团结大多数。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通过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等多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把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团结在党的周围。

三是必须树立时效理念。树立时、度、效理念就是把握住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找到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方法。把握时、度、效,就是要及时发声、据理发声和有效发声,强化时效意识、分寸意识和质量意识,抢占时机制高点、道义制高点、表达制高点。把握好时、度、效,是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功,应当成为我们基本的素养和必备的能力。既要正面传播,又要鲜活生动;既要有话语的主动权,又要有话语的吸引力;既要把道理讲深讲透,又要让传播入脑入心。

二、传播手段创新是保证,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导权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手段也与已往大不相同,只有充分了解受众,熟练掌握媒体新技术,不断创新传播手段,才能更好地运用现代传媒工具,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多渠道、多路径的互补效应,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赢得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导权。

一是在更新老手段上探索。我们党在长期的宣传思想工作中汇聚了许多优良传统,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格局的深刻变化,老办法遇到了新问题,老手段的瓶颈现象就凸显出来。其中,有些是形式老化,有些是思路老化,有些是表达老化,这就要求我们用新思路更新老办法,了解受众的客观实际需求,探索易于大众接受的、具象化的新途径。同时加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加强体验性,探索受众主体的广泛参与性。大庆炼化公司在企业内刊中增加“微话题”栏目,就是借鉴网络微博的模式,以降低媒体宣传的门坎来吸引基层员工的广泛参与,既增大了信息量,又真正让管理高层听到了来自基层一线的真实声音,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规划起到了校准与醒示的作用。该栏目一经出炉,赢得叫好声一片,效果得到了公认,这就是老手段在新形势下的创新。

二是在学习新手段上做功。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既为传播主流思想舆论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载体和平台,也使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当前,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力、社会影响力、舆论渗透力与日俱增。但是在运用上,我们还存在着本领缺乏、手段生疏、底气不足等问题。学会新手段,就是要把握新媒体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规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要研究应对新媒体的办法措施,提升引导、服务和管理能力;要积极主动、灵活自如地用好新媒体,主动设置议题,多学习、多借鉴,做新媒体的行家里手。近些年来,大庆炼化公司在报纸、期刊优势互补的传统宣传模式下,加大网络宣传力度,不断更新网页、优化栏目、增加功能。与此同时,利用内部局域网建立宣传系统的“QQ群”,在第一时间内传播信息、发布消息、分享经验。该公司还利用目前呈迅猛发展态势的微信技术,搭建宣传系统的微信平台,编织媒体宣传人员网。这些新手段的运用,在搞好重大主题宣传、应对突发事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手段多样性上善用。宣传思想工作要占领主阵地、决胜主战场,必须强化全媒体理念,把一切具备传播功能和媒介属性的载体和平台都作为我们的传播渠道,纳入我们的管理体系。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策划人与执行者,在现代传播条件下,必须树立全媒体理念,要善打“组合拳”,做“多面手”,不仅要善于使用新闻报道、社论评论等传统媒体传播手段,而且要善于运用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不仅善于使用理论文章、报告宣讲、典型引路等正面教育手段,而且善于运用文学艺术、娱乐时尚、群众活动等潜移默化的教育手段。宣传思想部门还要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杠杆”作用、行政手段的“红绿灯”作用、法律法规手段的“指挥棒”作用、技术手段的“助推器”作用,使有形的宣传与无形的统合交相辉映,营造出实效最大化的宣传体系与氛围。

三、基层需求创新是源泉,赢得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战场

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宣传思想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它的基础在基层。在信息多元化时代,人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所包围,基层群众的思想如果不用优秀的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去武装、去浸润,就会被其他的思想所占据。习总书记强调,“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这就是要求我们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基层需求创新当作一项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好,努力达到宣传的大众化、时代化、本土化、通俗化,让群众看到决心,感受到真心,凝聚更多正能量。

一是加强基层宣传队伍建设。基层宣传队伍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落地的主力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基层、勤于奉献、敢于创新的骨干队伍。要切实解决目前宣传队伍的上强下弱、力量不均问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壮大充实基层报道力量,切实解决基层宣传队伍的编制、经费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基层工作者创造条件,以便更好地做好宣传工作。要制定专门面对基层宣传思想干部的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业务交流,搭建相互学习和提高的平台,让基层宣传思想干部素质高起来。要加强交流,让宣传工作多渠道畅通,建立基层宣传人员和专职机构宣传人员的互动机制,有效推动新闻专业知识的分享,以促进基层宣传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基层宣传思想干部到相关联的较大新闻媒体学习取经,甚至是兼职锻炼。

二是建好基层宣传基础阵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依托。因此,对于企事业单位,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和基层文化设施投入机制,坚持建设、管理、运用并重,在确保基层宣传思想文化设施有效覆盖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管理,提升服务效能。要充分利用本单位的文化智力,建立宣传思想干部走基层的工作机制,服务群众,扶持基层骨干。要加大资源投入,积极推进惠民工程,让基层员工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盘活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各方力量为基层服务的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价值观思想汇报范文第4篇

摘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开展的思想理论教育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桥梁的高度与广度,因此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授”与“受”的关键点。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必要又迫切,探索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的提升路径意义非凡。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思想理论教育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其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出台,推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健全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标准体系,对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在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过程中,仍有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主体不能准确把握与学生客体之间的育人逻辑,存在重“受”、轻“授”现象,而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是解决高校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授”与“受”失衡的关键所在,提升思想理论教育能力对于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来说尤为迫切,探索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提升路径对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深化发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具有丰富内涵,深入理解其基本内涵是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的必要前提。谈及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首先要明晰思想理论教育的核心内涵,可以分为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两方面来阐述。思想教育即教育者遵循思想发展规律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对广大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引导,助力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品质和政治观点。理论教育则是教育者遵循教育规律对于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促使其具备全面发展最终成才所需的理论知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更具备科学性、发展性、全面性,旨在培养受教育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促进民族团结,激发文化认同,满足受教育者思想意识和理论认知的全方位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解放。

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效果,关键就在于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的有效提升。2017年教育部令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提到的“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1]为思想理论教育能力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诠释,即将思想理论教育融入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能力、实施能力、指导能力,思想理论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的集中体现。高校辅导员既能担任学生成长发展的辅导者,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的时间段内充当学生事务管理者,但高校辅导员必须始终以思想理论教育为本职,以思想理论教育为职业性存在,以思想价值的积极引导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为核心的职能,帮助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四有”新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其次,《规定》中也对辅导员的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和知识,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1]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具体阐述的话可分为核心能力和外延能力,核心能力则是能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知识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灵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等知识潜移默化地渗入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同时还要精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种原则、方针、方法、规律,能够因地制宜地端正不同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道德观念和政治观点。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的外延能力就是包括具备管理能力、法律知识、生活常识等能力,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联系最为密切、深入的教师群体,高校辅导员工作涉及大学生的校内外生活,优秀的管理能力才能保证大学生遵循成才规律顺利全面发展,强大的综合能力才能针对大学生所面临的不同生活问题给予有效的帮助,大学生才会发自内心“亲其师,信其道”,高校辅导员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更大成效。总之,强大的思想理论教育外延能力是保障思想理论教育核心能力得以高效发挥的必要前提,思想理论教育的核心能力是思想理論教育外延能力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二者相辅相成、同向同行最终实现思想理论教育效果最大化。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现实问题

高校辅导员的全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他们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理所当然是辅导员的首责主业。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的的“九个坚持”是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提升的核心线索,其思想理论教育能力在落实“九个坚持”过程中具体分化为政治方向的引导能力、思想价值的引领能力、道德行为的培养能力和全面发展的指导能力四种表现形式。

1.政治方向的引导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首要原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也体现出了党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党的领导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生动体现。政治方向引导能力是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最根本的能力,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严峻的情况下,政治方向的引导能力要求辅导员以身作则,坚决拥护党的决策、对党最新的方针政策敏锐察觉对党最新的理论成果透彻理解,能在对大学生的管理和交流过程中不断增强、深化学生对党的认识,因时而进地将党的优越性进行有效宣传,强化大学生爱党爱国、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有力抵御外来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地渗入。但当前部分辅导员政治观念滞后,自身都无法与时俱进地把握党的时事政策和理论精华,重“受”轻“授”现象较为凸显,以老旧的政治观点“授”予学生,难以做到真正入脑入心,更难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思想价值的引领能力

高校辅导员的思想价值引领能力是新时代高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重要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迅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基本实现,大学生们活动的方式、环境愈发丰富,纷繁复杂的各种外来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渗入缺乏生活阅历的大学生群体,本就思想信念还未坚定的大学生面对各种外来干扰和诱惑,极易误入歧途,影响自身发展。思想价值的引领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重要环节,思想价值引领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紧扣大学生作为“受”之所想,把握新生事物、更新思维方式,使用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互联网媒体作为育人载体,与大学生能做到思想上同频共振,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和自觉践行,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四个自信”,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的能力。高校辅导员在发挥思想价值引领能力的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内部张力的影响。首先,学生对于老师具有天然的距离感,面对辅导员的思想价值引导易产生抗拒;其次辅导员日常要处理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挤压了思想价值引导能力发挥的时间,缺乏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引导高效联动协调机制。

3.道德行为的培养能力

培养新时代大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是高效辅导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题中之义就是要让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大学生身上绽放新的光芒。同时,和谐是当今社会主旋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也对于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正确的言谈举止、道德品质、情感态度是高效辅导员在开展思想理论教育过程中发挥道德行为培养能力的首要前提。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培养不仅涉及中华传统美德和情感、行为、思想、习惯等社会道德范畴的内容,同时还要融入社会主义道德范畴,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将大学生的个人行为与社会责任、民族意识、国家情怀充分融合,将道德的培养渗入大学生活的各个环节,道德的培养最终还要落到践行之上,努力使学生做到入心入脑,外化于行。

4.全面发展的指导能力

高效辅导员的思想理论教育能力在推动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则表现为全面发展的指导能力,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重在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全面发展制导能力。当前,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是“五育并举”全方位的发展,揭示了个人发展的客观规律,对高校辅导员的全面发展指导能力有了更高要求。高校辅导员全面发展指导能力的运用就是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紧紧围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个方面,以教育改革创新为出发点,通过组织课堂教育、校园活动、谈心交流、文化宣讲、社会实践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培养。当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均由各专业研究生来担任,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专业性,育人思维和模式单一,以“德育、智育”为主,“体育、美育和劳育”常被忽视,缺乏更为全面的指导能力。

三、高校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能力的提升路径

1.加强政治信念教育,当好引领者角色

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致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仍不平静,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意识形态建设必然放在首要关键位置。为了引导大学生勇于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树立起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的理想信念,高校辅导员必须洞悉学生思想发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3]为此,辅导员必须“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深悟透其中的理论渊源与实践价值,坚持学而信,学而用,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坚定支持者,党教育方针的坚决执行者,党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播者。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密切接触者,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利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创新的活动载体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如探索话语转换,引入网络热词,风趣幽默的给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又或者利用当地的革命资源,开展探寻红色足迹活动,传承红色精神等,让理念信念教育鲜活起来。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当好助力者角色

大学生当前正处在道德品质和价值理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除了必要的信念指引,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更是必不可少。高校辅导员需要以身作则,秉持以学生为本,努力涵养个人师风师德建设,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以此为基础助力大学生品德修养。首先,要“以德立身”,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掘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优良品质,并贯彻落实于与学生相处的日常之中,积极输出正向的能量与向上的价值观,努力成为学生眼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价值代表;其次,要“以德立学”,一方面,辅导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面对深奥晦涩的理论难点才能深入浅出的讲解彻底,真正实现以理服人。另一方面,辅导员要贯彻落实严谨科学、务实能干的工作作风,充分体现高校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用优良的综合素质打动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育人的亲和力与实效性;最后,要“以德施教”,辅导员之所以对思想政治要求之高,关键在于其对学生影响之深远,因此在与学生接触的日常之中,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进行引导,及时纠正学生思想偏差,密切关注学生生活学习等都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3.提高业务能力素养,当好守护者角色

高等教育的规模化的扩大发展,给开展学生工作的高校辅导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大学生数量与日俱增,意味着学生多样化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容,因此在管理服务上绝不可简单一刀切处理。面对复杂多样的学生群体,想要妥善处理好学生事务,辅导员必要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升业务“授”之能力,主要做好以下三大块:第一,熟悉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例如学生退休学手续、奖助贷款业务流程、学生入团入党等规章把握,在实践中形成系统清晰的思路脉络;第二,建立与学生良好沟通的话语体系,切实把握学生新时代的思想特点。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是辅导员中作开展的重点内容,学生能够在沟通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不足与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第三,灵活有序组织开展活动。辅导员是班会、活动组织的指挥官和策划师,在活动开展前应当树立整体思维,设计有序的活动程序,结合学生的所思所需,统筹兼顾开展,从而使活动效果达到理想。完备的业务能力是高校辅导員思想理论教育效能最大发挥的重要保障,不断探索提升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在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突破口,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Z].2017-09-29.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5.

[3]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J]. 求是,2021(8):1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7.4.

基金项目:湖南工业大学 2019 年校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学生工作课题(2019A01)

价值观思想汇报范文第5篇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及意义

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指出:“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邓小平强调:“青年人接班, 首要的是接好老一辈坚持革命斗争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胡锦涛同志说:“青年代表未来, 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 才能赢得未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但关键是领导干部, 重点是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他们思维活跃, 求知欲强, 愿意、也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但是在当今价值观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间, 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 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 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 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 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 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 忽视社会发展需要, 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 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因此, 只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 系统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才能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科学的方法, 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态势下, 做出正确的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要求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 开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努力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增强实效性。

2.1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政策咨询的作用, 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作用。

2.2 把握契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和社会热点相结合

要紧密结合社会和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 抓住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亲和力。譬如可以利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 应该围绕着广大的大学生来进行, 始终坚持和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大学生的意愿和感情。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贴近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实际, 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亲和力, 减少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 努力使大学生感到亲切, 能够为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

2.3 要注重宣传策划,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渗透力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被大学生自觉接受, 必须不断改进宣传教育的方式。学校在用好、用足报纸、广播、电视、橱窗、讲座等传统媒介的同时, 还要积极主动地站在高新技术的前沿, 充分掌握和运用网络、移动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 不断创新信息传递载体, 拓展信息传递渠道。通过网站、论坛、博客、借助QQ群、MSN、E-mail、手机短信平台等多种形式, 生动活泼、新颖时尚地扩大正面信息的覆盖面。要改变和减少那些比较枯燥的模式, 尽量激发大学生对于宣传内容的兴趣。让他们在参与中获益, 在娱乐中感受, 在生活中实践,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授课内容情景化、信息化, 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完美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通过集体备课, 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融汇到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去。高校教师能否帮助青年学生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根本在于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在于自己是否首先做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心灵深处扎根。我们高校的所有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自觉学习、深入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做到真学真懂真实践。这样才能心口如一、理直气壮地向学生讲授相关知识。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今天的教育, 就是明天的生产力, 就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一定要振奋紧迫感、责任感, 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 我们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 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摘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何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 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大学生价值教育方法, 将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EB/OL].光明网, 2007-06-11.

[2] 刘贵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8) .

[3] 湖南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 2007-12-13.

[4] 王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2) .

上一篇:思大学生想汇报下一篇:近期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