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长论文范文

2024-05-07

收入增长论文范文(精选12篇)

收入增长论文 第1篇

一、高校收入的主要种类

(一)财政拨款收入。

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按年度部门预算拨给高校从的各类经费。高校预算拨款坚持教育公益性为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促进事业发展”拨款,包括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和社会服务补偿经费,并将教学经费、科研经费进一步细化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绩效拨款;“体现社会公平”拨款,主要是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为目标的助学拨款。基本支出预算主要依据在校生数及学科定额标准核拨;项目支出预算是高校为完成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包括基本建设、有关事业发展专项计划、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项目支出。

(二)上级补助收入。

高校从主管部门、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为上级部门用自有资金给予的补助,用于高校教育、科研或其他事项,一般为指定用途的专项经费,应按上级要求实行专项管理。

(三)事业收入。

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分别为教学收入,指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主要为按非税收入管理的学费、住宿费以及举办通过政府批准的培训所取得的培训费收入,也包括高校利用自身资源举办的其他各类培训班、进修班其他教学服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科研收入,指高等学校开展科研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主要为科研课题收入、科研开发与协作收入、科技成果转让收入、科技咨询收入、其他科研业务收入等。

(四)其他收入。

上述收入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附属单位缴款、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后勤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二、高校收入增长的途径

(一)积极争取财政拨款

目前财政拨款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长期以来,财政投入不足与高等教育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始终束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张使得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1、基本支出增长。

中央和地方财政应根据高校发展需要,结合财力情况、物价变动水平、高校学生人数变化等因素,对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基础定额标准实行动态调整,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基础上对高校的拨款基数提高的要求。同时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潜力,适度扩大招生人数,在确保质量、规模及效益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在校生数这一重要基数,达到增加基本支出财政拨款的目的。

2、项目支出增长。

申请项目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因为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目标任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高校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项目支出,必须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也就是高校在申请项目支出时,发展充分考虑到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的政策相一致,如争取科研课题的关键是要瞄准政府的需要,争取财政资金更大的支持。积极做好项目的充分论证工作,从高校事业发展出发,充分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充分反映高校实际情况,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以期项目申请获得通过。

3、绩效拨款的争取。

中央和地方财政正在积极探索绩效拨款新机制,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科学规范的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引入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高校应提前做好准备,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首先要全面了解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认真分析指标含义及内在实质,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稳步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高校得到更多的财政资源。

(二)上级补助收入的增长途径

上级补助收入到上级主管部门用自有资金对高校的拨款。首先要了解上级部门的资金性质、自有资金的数量、哪些资金可以用于高校的事业发展;其实高校可根据自身事业发展情况、收入情况,理清必须开展的、资金尚未落实的专项任务,集中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上级补助收入;做好汇报工作,争取上级部门支持。

(三)事业收入的增长途径

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完成这些任务,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开展这些任务,为学校取得大量收入。

1、积极做好学生收费工作。

严格执行收费许可证制度,所有收费项目,全面按规定报物价管理部门审批或备案,学校严格按照批准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根据教学成本分担机制,对学校独有的、培养成本较高的专业认真测算其教学成本,适当提高收费的标准。做好收费的组织工作,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保证收费数据及时、准确。对欠费的学生分清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积极给予资助,为其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对家庭经济不困难的学生,要采到各种措施,保证学费等及时收缴。对贷款学生做好诚信教育,毕业后保证按时归还贷款,减少逾期还款人数及违约率,为以后在校困难学生贷款奠定基础。

2、组织各类培训并做好其他服务工作。

对政府安排的法定培训,与学生收费一样实行管理。除此之外,高校制定相关政策应鼓励院系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工作;对收费项目报物价培训备案,并按备案价格做好收费工作,保证所有收费归集到学校财务部门,不能在办班部门滞留不缴,确保学校收入的完整性。高校开展其他服务工作,也应按批准的收费标准,收取各项服务费,做到由部门代为收取,及时归集到学校财务;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通过高校的一卡通结算系统,及时收取各项服务费用,减少结算环节,防止资金“截流”和“跑冒滴漏”。

3、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资金。

高校应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为企业解决科技难题,实现科技攻关,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承担企业课题,增加横向科研课题收入。同时高校要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使科研成果发挥应有的作用,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其中特别要做好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的转化工作,实现高校收入的提高。在美国一些科研设施好、技术力量强的大学,利用科研专利筹措资金,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些专利的实施,给高校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寻求较高的利润,不仅加速了美国产业界技术人员技术的提高,推动了美国产业界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发展。

(四)其他收入的增长途径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投资兴建科技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较好效果,为高校取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高校应加强对这些的管理,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公司制、股份制企业,要加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运用高科技手段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提高高校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努力为高校增加收入。

2、附属单位缴款是高校附属非独立法人单位按照有关约定上缴的收入。

高校内部部门或机构利用学校资源从事经营活动、服务事项,取得相关收入,按约定定期上缴款项。高校应对这些部门或机构加强管理,严格按合同或协议约定,要求附属单位按时、足额上缴。

3、高校应加强资产管理,努力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在保证学校教学、科研等对资产使用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合理调整部分固定资产出租取得收入。

高校固定资产对外出租应按照国有资产使用规定,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高校固定资产对外出租时,宜采取对外公开招租方式选择承租方,主要考察承租方单位性质、经济实力、信誉以及报价。高校应与承租方订立严密的承租合同,对承租期间的具体事项进行全面约定。对租金的收取严格按合同约定执行,收取租金后应及时缴纳房屋、设备出租应纳房产税、营业税等税费,并开具相关专门发票。

4、近年来我国高校也越来越重视接受社会捐助工作,大多数高校设立了校友会、基金会等机构,制定章程,积极开展资金募集工作,募集的资金用于高校的公益事业,主要为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奖励优秀学生、支持毕业生就业、奖励教师、教学科研及学科发展及学校基建项目等。

为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向高等学校捐赠,拓宽高等学校筹资渠道,大学的募捐得到了政府鼓励性政策的支持,教育部、财政部专门下发文件对中央级普通高校接受货币资金单笔捐赠额在1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配比,进一步增加高校收入。此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及相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对非营利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基金会进行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认定后,纳税人通过其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可按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准予在计算缴纳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时在所得税税前扣除。高校应按照这些政策,制订并完善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办学实力;积极树立高校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积极宣传学校,不断提升自身信誉和知名度;加强资金募集的领导,设置组织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办理募集资金的具体业务。逐步实现教育捐赠成为与财政投入、学费并列的重要的经费来源,有效缓解教育经费的紧张状况。

参考文献

[1]李伟,金洁.欧美高校经费筹措多元化途径探析.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陶其高.高校收入的属性及管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3]王留根.试论高校收入预算控制.财会通讯.2010(.06)

[4]张甫香,顾兴平.浅析完善高校收入项目管理.财务月刊.2010(.02)

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第2篇

李逸浩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求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体制机制。针对滨海县实际,我们提出力争2012年,确保2013年实现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如期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关键是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这是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滨海县加快构建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框架,不断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稳固的农民收入结构,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以近14%的速度递增,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方向:建设现代农村经济发展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滨海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村面貌。从整体上看,滨海农业经济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到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阶段;进入到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特殊的阶段,农民增收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突出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传统农业仍然占据了较高的比重,农业生产效益和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不快,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村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产销不能有效对接,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商品化率低,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从而造成了农民增收的途径不宽,增幅不稳定。因此,我们把拓展、调整、优化农民收入结构作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关键,加快建立一个基础收入稳固,非农收入多元,能够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农民收入体系。农村经济系统的结构体系决定农民收入体系,我们把建立统筹协调、相互促进的农村经济结构体系作为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加快调整农业产品结构;大力推进乡镇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全民创业,推进劳动力“外转内输”,加快调整农民的就业结构;积极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领导体制一体化,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途径:采取综合措施,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从增加农民的基础性、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和移转性收入入手,形成多元化的收入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一、打牢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的基础性、经营性收入。大力巩固传统农业。目前,传统农业仍然是我县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我们注重发挥农业在农民增收中的基础性作用,每年都组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农村种养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保障粮棉油生产安全,并加大耕地保护的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粮食连续多年保持增产,平均亩产收益近千元。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结合我县的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等新概念农业。全县高效农业面积达4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13万亩,省道327沿线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带已初具规模,千亩生态休闲农业园正在加快建设,这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适应市场需求、资本增值能力强的新型农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据测算,设施农业亩平收益在4000元以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能力。目前,震洲粮油、金昉首乌等企业发挥了龙头作用,订单农业规模快速扩张,面积达到95万亩。新上了雨润食品、啤酒麦芽等12个投资超5000万元的产业化项目。组建了2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增加了农民在流通环节的收益。

二、统筹协调,推进乡镇工业化与城镇化,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坚持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着力把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把农民向市民转变。加快民营创业园建设。积极为全民创业提供载体,2007年启动了乡镇民营创业园建设,重点发展劳动密集性企业,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就地就业,全县入园企业达到33个,投资额超5000万元项目达13个,可新增1.2万人就业。统筹推进乡镇集镇建设。民营创业园建设与集镇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把农村城镇化作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性工程来抓,结合自身的资源、区位、劳动力等优势,确定城镇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按照“集聚、集约、集中”的要求,高标准编制镇村发展规划,着力打造精品街区,建设集镇市场。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农民进城工程,在土地、税费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城务工、创业。近年来,我县的城市化率每年都以接近2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城乡就业一体化为基本要求,认真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就业援助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加快建设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供职业介绍、指导、培训和就业“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培训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劳务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劳动力“内转外输”,目前农民收入中劳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

三、规范推进土地流转,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土地是农民最大的资产,如何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更多地保护农民利益,是我们工作中着力注意解决的问题。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依法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并允许农民以股份合作、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一次分配保基本收益。把土地股份合作作为基本形式,使农民变股民,经营权变股权,采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两种形式,采用固定回报、保底分配的方式,保证流转土地农民的基本收益。二次分配防市场风险。主要采取二次分配保底分红的办法,降低股民的市场风险,并优选承包人。村集体组织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中介桥梁和引导作用,将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对接包方的经营能力进行分析,公开竞标,签订规范的转包合同或协议。

四、认真落实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以农村中缺乏劳动能力,致富困难较大的群体为重点,着力把短板补齐。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区别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脱贫措施。大力实施增收项目、村企结对、牵手致富、整村推进等多种办法,通过能人大户、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把有较好市场前景的农业设施栽培、规模养殖业、手工编织业作为脱贫的主导产业。2008年,全县组织实施脱贫产业项目160个,大幅带动3万贫困农户、8.4万人脱贫,脱贫率达41.2%。认真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将国家出台的农资综合补贴、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补贴,直接以“一卡通”的形式发放到农民手中,全年发放资金5000多万元。按照“三个倾斜”、“三个明显高于”和“五个统筹”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低保,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的五保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并建立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政策,建立困难学生升学救助制度;通过资金补助的方式改建农村草危房,提高农村住房条件,逐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贫有所济、住有所居,消除农民后顾之忧。通过解决困难群体的增收问题,来提高农民收入的平均水平。

作者系江苏省滨海县县长

谁的收入“被增长” 第3篇

2010年2月22日,国家統计局城市社会调查司司长魏贵祥做客新华网,在谈到城镇居民收入时,他表示,2009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7175元,比上一年涨了8.8%。

面对这一数据,很多网友提出质疑,大呼“收入再一次‘被增长’”。

被代表、被捐款、被失踪、被就业、被自愿、被自杀……“被”字短语近来流行。“收入被增长”是一位网名叫“夏余才”的网友首先提出的。

起因很简单。2009年7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据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

数据表明,尽管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仍旧实现了较快增长,增速超过了GDP。

然而,在这样的数据面前,网友夏余才感到“羞愧不已”,因为他“又一次给国家统计局添了麻烦,给全国城镇居民拖了后腿”。对照国家的统计数字,他的实际收入远远低于这个平均水平,于是感慨“我的收入在国家统计局那里‘被增长’了”。

近70%的就业人口不在统计之列

事实上,像夏余才这样收入“被增长”的人并不在少数。

《新财经》记者采访发现,多数人的工资与上一年相比,并无明显增加,有的人甚至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收入不增反减,单位能少发的钱就少发,能不给的钱就不给。而与此相对应的却是物价一直在上涨,房价涨了、油价涨了、水价涨了、气价涨了……

兴许记者调查的这些人,恰巧不在国家统计局调查的那6.5万户城镇居民之列。不知国家统计局是花了多大功夫才海选到这么具有代表性的那6.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国家统计局的平均工资又是如何统计出来的?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了解到,国家统计局按年度和季度统计“职工平均工资”数据,根据“劳动统计报表制度”,以职工工资总额除以同期职工平均人数得出平均工资。根据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的构成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六个部分,此外,单位代扣、代缴的职工个人应交纳的社会保险金和个人收入所得税也计算在内。工资统计的范围包括:城镇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和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单位,但不包括私营单位、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数据收集则是由各级统计局按照季度、年度等时间要求,向全国约160万家城镇单位布置统计报表,各单位填写后逐级汇总上报至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进行审核、汇总、评估后发布。

记者还了解到,《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发布于1990年,一直沿用至今,已有二十年历史。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主体已经逐步趋向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私营单位、个体工商户发展迅猛,灵活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的就业主渠道,近年来城镇就业岗位70%以上由民营企业提供。而这部分从业人员却不在统计范围之内。缺了他们,又何谈“社会平均工资”。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被忽略的这部分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较低。因此,不难看出,现行的统计制度存在着巨大的缺陷。这样的统计数据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数据虚高,掩盖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真实状况,没有反映社会收入的全貌。

四项举措能否避免“被增长”

面对工资“被增长”现象,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司长冯乃林表示:“首先,我们原来没有把私营单位包括进来,反映的变化情况是不包括私营单位的数字;其次,我们发布的是平均数,从统计上来讲比较大的弱点就是把差异给删掉了,可能高收入的人员只要有一两个,就把一批低收入的人给带起来了。所以,‘工资被增长’比较形象地反映了工资统计制度的一个缺陷。”

冯乃林还透露,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未来两三年内,将实行以下四项改革,以提高工资统计数据的质量。

首先,针对目前工资统计只有平均工资,不能很好地反映工资收入差异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已经开始进行试点,增加反映劳动报酬结构和差异的统计指标,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指标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反映工资结构的指标,增加并规范企业对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统计。

其次,改革劳动工资统计的调查方式。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一直延续了全面报表的统计方法,报表单位有150多万家,工作量很大,而且对数据也不能做更多的分析。从2010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将逐步推广在私营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也实行抽样调查。

再有,改革劳动工资统计的数据汇总方式。从2009年年报开始,国家统计局已经改变了现行工资统计数据逐级汇总的模式,要求地方统计局直接上报基层单位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对基层单位数据进行超级汇总。

最后,从2010年起,国家统计局将改进工资统计的数据发布方式,每年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发布详细的分行业、地区、注册类型和单位类型的年度数据。

另据记者了解,2009年10月,统计局曾宣布当年正式建立年度私营单位工资统计抽样调查制度,将私营单位纳入工资统计调查的范围。但因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较低,计入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会拉低总体工资水平,进而影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统计局目前并未将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计入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中。

要福利还是要数据?这似乎不应该是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而应该是双选,两者都要兼顾。

统计方式改革不能以牺牲百姓福利为代价

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工资一旦纳入平均工资统计后,整体的平均工资水平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推算,仅这一统计口径的改变,将使现行劳动统计制度覆盖人员平均工资下降15%~20%。

平均工资数据与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据记者了解,百姓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不少社会保障体系,都是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建立确定的,那么,社会平均工资的大幅度调整,是否会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进而给百姓福利方面带来影响?

冯乃林表示:“平均工资下降了以后,确实可能会对居民的养老、失业、医疗、生育、保险等造成一定影响。以北京的企业为例,企业为个人缴纳的公积金是按照原来北京月平均工资3000元的3倍为基数按比例缴纳的,即9000元乘以8%~12%。北京的平均工资水平一旦下降,单位缴纳的公积金就会减少。如果按照统计局公布的下降15%计算,单位为个人缴纳的公积金一年下来就会少1300元。如果说‘被增长’为虚,那么,被降低则为实,将会减少一部分人的救命钱和养老钱。”

对此,国家统计局承诺:“我们的原则是尽可能不因数据统计范围的变化,给其他具体政策实施带来太大的冲击,相关基数的调整,肯定不会出现百分之十几甚至百分之二十这么巨大的幅度”。

收入增长论文 第4篇

经济参考报报道,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11月1日在京发布《2012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预计全年粮食在高起点、高基数上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今年前三季度,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6778元, 实际增长12.3%。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有望接近10%。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2.77∶1缩小到2.72∶1, 为近年来同期最低, 并连续三年呈缩小态势。报告还指出, 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 农业政策效应递减,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势头难度加大。农业生产经营进入高成本时代, 而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 抑制了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全市社保基金收入实现全面增长 第5篇

日前,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我市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城镇职工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工伤、生育、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7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达 46.43亿元,超额完成预算任务(41.64亿元)4.79亿元,超额完成预算111%,较去年增长13.87%,实现基金收入全面增长。

据了解,20,我市不断加大扩面征缴力度,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全面增长。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入248737.37万元,增长2.54%;失业保险费收入30480.70万元,增长16.5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收入90137.29万元,增长36.63%;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收入 24411.74万元,增长23.95%;工伤保险收入31335.76万元,增长16.23%;生育保险费收入2971.14万元,增长3.0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收入36202.81万元,增长54.25%。社保基金增收为我市参保人员及时、按标准享受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市社保基金收入实现全面增长]

居民收入增速明显低于经济增长 第6篇

日前,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心主任汪同三就“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与改革动向”等 问 题发表看法时指出:我们的收入分配政策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总体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 显低于经济增长。20世纪80年代中GDP年均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 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和按城乡人口比重加权平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分 别为9.3%、4.5%、8.4%和7.5%;90年代中这四项增长率分别为10.1%、6.8%、4 .5%和5.2%。可以看出,无论是城乡居民分别计算还是总体计算,居民收入增长都明显 低于经济增长,而且二者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收入分配政策导向转换不及时、不明确。20世纪80年代,我们强调的效率优先、兼顾公 平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导向,确实起到了加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的作用 。在80年代中,投资率基本平稳,三次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减缓 。而90年代以后,政策导向未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明确的调整,出现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 增长差距拉大,投资率上升,三次产业结构逆转,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等结构性问题 ,这些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对收入分配政策的导向调整问题进行深思。

2012年度税费收入实现新增长 第7篇

鞍山市立山区地税局2012年共组织全口径税收73, 648万元, 增长7.4%;财政口径税收64950万元, 增长4.4%;区级税收63600万元, 增长10.3%;社会保险费56953万元, 增长23.2%, 其中市级及市级以下企业统筹26729万元, 增长27.3%;工会经费1339万元, 增长20.1%;残疾人保障金241万元, 增长13.7%。

为实现组织收入精细化, 该局一是抓重点税源, 密切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市场状况和税负变化, 加强监管力度。二是抓源头控管, 细化企业税源管理, 做到税源清、底数明、信息灵。三是抓预案前置, 提高预测准确性, 及早制定预案, 强化调控力度, 促进税费收入均衡入库。四是抓协调配合, 与市局计统处、区财政部门密切协调, 明确收入任务和指标。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农民收入,金融发展,增长因素

我国是农业大国, 13亿人口中9亿是农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把农村工作作为一个重要议题, 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 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 才能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解决好“三农”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变化

第一阶段, 1978~1984年农民收入迅猛增长。在这期间, 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 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55元, 增长1.65倍, 年均递增17.6%, 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6.5%, 是建国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第二阶段, 1985-1991年农民收入在波动中缓慢增长。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最明显的特点是在波动中缓慢增长。其他特点还有: (1) 农业生产收入相对稳定, 农民的二、三产业收入波动明显。1985~1990年农民二、三产业收入迅速增长, 年均增长14.9%, 在此期间不仅出现了1987年和1988年5.1%和28.7%的高速增长, 也出现了1990年-5.2%的负增长。 (2) 农民现金收入波动非常大。农民现金收入增长速度1988年最高, 为24.9%, 1989年下降为10.8%, 1990年进一步下降为3.3%。第三阶段, 1991~1996年农民收入反弹回升。1991年农民收入在1990年的基础上再增加2%, 除1993年农民实际收入只增加3.2%以外, 其他年份平均超过5%;第四阶段, 1997年至今, 农民收入增长放缓, 基本维持在3%左右, 考虑到农民低水平的总收入, 事实上, 农民每年收入的增长很少。

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制约

现阶段, 农村金融是通过信用机制来传导和实现, 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承担对农村的信贷业务。但由于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上存在着缺失和压抑的现状, 使其对农业的现实投入与政策要求及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极不相称, 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开拓新的生产门路等都难以获得良好的信贷支持和服务。

1. 农业和农村从国家银行系统获取贷款的份额越来越少。

我国长期实行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金融政策, 农村的金融机构承担着从农村吸收资金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职能, 为农村和农业提供的贷款服务微乎其微。改革开放30年来, 这种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从《中国金融年鉴》各年的数据可看出, 农业和乡镇企业从国家银行系统获得贷款额度最高的年份也没有达到23%, 而且从1995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这种状况与农业的基础地位不相称, 也与农村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不相适宜。在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中, 农村地区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基本上一直保持半壁江山的地位, 但其获取的国家银行系统的金融资源却不到1/7。

2. 农村资金外流对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负面作用。

资金通过金融机构从农业中外流, 也就是农民在这些机构中的存款大大多于在这些机构中的借款。这反映了银行对农民贷款的厌恶和对非农业部门贷款和投资的偏好。例如, 2000年农村资金通过农村信用社就流出4639.9亿元。2001年农村财政收入净流出就高达1688亿元, 如果将一些不合理的收费和负担考虑进去, 则农村财政收入净流出规模更大。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直接影响到农村投资和资本积累, 从而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收入带来了直接影响。1981—2006年, 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从250亿元上升到16397亿元, 但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份额不断下降, 2000年下降到14.9%, 比1990年降低13.6个百分点。这表明, 农村的固定资产总量只相当于城市的1/6。如果以人均计算, 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只相当于城市的1/10。从农村的固定资产构成看, 集体部分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上升, 农村个人部分占农村固定资产比重逐步下降。

3. 正规金融在农村的制度安排缺陷导致民间借贷的活跃, 农民的融资成本提高。

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的低利率政策造成金融压抑效应, 并且贷款程序复杂, 透明度又低, 使农户很难在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到款。由于农民从正规金融机构国家银行和信用社很难得到贷款, 就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 从而刺激了民间借贷的活跃。民间借贷有利于缓解正规金融利率管制造成的金融压抑,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的供需矛盾, 但借款者却不得不付出更高的利息, 从而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发展农村金融增加农民收入

支持“三农”, 增加农民收入, 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 它需要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 需要相关政策的同步配套, 就金融而言, 至少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立面向农民的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从农村信用社着手。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股份制合作金融组织, 允许企业、私人业主和民间资本所有者入股, 实行利率市场化, 建立一种以全面性、动态性和主动性为基本特点的全息型贷款机制。其次放宽国内民间资本和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 将邮政储蓄等金融组织改造为地方性股份制金融企业, 允许民间借贷资本进入地方金融机构营运, 形成农村零售银行资金不足, 可以到国有商业银行批发融资, 并逐步发展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小型商业银行。

2. 加大农业资金投放力度。

国家应该限制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资金向城市和工业的大量转移。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资金应主要投放于支持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在对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资金的流向做出限制必然增加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的资金成本, 所以国家在对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资金流向做出限制的同事应该给予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一定的财政补助, 以弥补由于对资金流向限制而增加的资金成本。

3. 优化农业贷款结构。

有限的农业贷款应该投向农业基础建设、农业科研、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领域, 用以支持农村基础建设, 提高农业科研水平, 扶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同时应该增加对农村小额贷款的发放力度, 使农民对资金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

4. 对农业贷款实行一定的利率优惠。

农业是一个天生弱质性的产业, 无法在市场经济中与其他产业进行竞争。农业生产不仅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还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 农业产品具有高度的同质性, 农业生产周期长, 农产品具有储藏期。所有这些都造成农业的高风险和低收益, 这要求农业必须得到政府在各个方面的支持才能在市场上与其他产业竞争。农业信贷作为一种支农手段, 必须在信贷利率上有一定的优惠。当然, 因此所产生的利息损失应该由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

参考文献

[1].陈鸿著.加大农业投资力度, 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J].学习与探求, 2003 (01)

[2].张杰主编.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3

[3].王凤山.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政策性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7)

[4].郑小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完善农村金融体制[J].农村经济, 2004 (3)

中国农民纯收入增长结构分析 第9篇

一、我国农民纯收入现状

1. 农民纯收入变动。

统计年鉴中将农民纯收入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以及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由农民从本地企业和外出打工的企业以及从给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所构成;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住户从事各项生产的收入, 由农、林、副、渔经营收入等组成;转移性收入包括在外人口寄回和带回、农村以外亲友赠送的收入、救济金、土地征用补偿收入等;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租金收入、集体财产收入等。纯收入是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入中, 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的那部分收入, 是反映农村居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人均年总收入由1978年的151.79元增长到2007年的5791.1元, 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57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从增长率来看, 1984~1996年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增长时期, 除了1986、1991年外,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基本在10%以上;1997~2003年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显著下降时期, 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为32.4%, 1997年之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降低到10%以下, 1997、1998、1999年仅为3.44%、2.24%和1.95%, 2004年以后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推动下, 农民纯收入增长率有所回升, 基本在10%以上。

2. 农民纯收入结构。

1978年以来, 农民纯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1983年以前工资性收入占主要收入来源, 但比重呈下降趋势, 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而1983年至今, 家庭经营收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家庭经营收入虽然比重在逐渐下降:由1983年至1997年的70%以上到之后五年的60%左右再到最近五年的50%以上, 但是仍占到一半以上。工资性收入由1983年的18.6%到2007年的38.6%, 比重在不断上升, 而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支付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一直比较低, 1983年以来在经历了缓慢降低后有所上升, 但上升幅度很小, 比重基本上都在10%以内。

二、我国农民纯收入增长结构

农民纯收入的变动综合反映了农民家庭经营状况、农产品市场行情、非农就业收入以及政府补贴救济等因素对其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农民纯收入增长结构变动分析引起农民收入变化的原因。

1. 农民纯收入增长结构测算方法。

(1) 相对贡献率 (RCR) 。相对贡献率 (RCR, Relative Contribution Ratio, RCR) 是各部分收入增长量占农民纯收入增量的比率, 如下:, 考虑到变动方向差别导致的相互抵消, 分母采用各部分增长量的绝对值总合, 以避免分子、分母均为负而贡献率为正的情况。Δyit表示第t年第i部分的增长量, Δyit=yit-yi, t-1;iΣ|Δyit|表示第t年收入中各部分增长量绝对值总和, 反映总体波动的绝对值;RCRit表示第i部分增长量在总体波动中的比重, 其取值范围为[-100%, 100%], 反映第t年第i部分增长对总体增长的相对贡献, 若RCRit为正表示第i部分对整体增量的贡献为正向作用, 若为负值表示第i部分对整体增量的贡献为负向作用, RCRit上升或下降反映了对应部分变动在整体增量贡献的增强或减弱。从相对贡献率构建来看, 农民相对贡献率的变动与农民纯收入结构变化相一致, 因此, 农民纯收入相对贡献率就反映了农民纯收入结果的变化。农民纯收入相对贡献率反映了不同部分收入在纯收入增量中的相对地位。 (2) 增长贡献率 (GCR) 。增长贡献率主要反映各部分收入增长对农民纯收入整体的贡献, 除了与各部分增量在总波动中的相对比重有关外, 还与纯收入的增长幅度有直接关系, 增长贡献率 (GCR, Growth Contribution Ratio) 如下:, RCRit表示第t年第i部分的相对贡献率;, t-1表示第t年各部分增长量绝对值总和与上一年度纯收入的比重, 反映各部分总体增长程度, 绝对值主要提出正、负抵消的情况。从如下简化可以较好理解其涵义,

可见, GCRit恰好表示第t年第i部分收入增长量在上一年总体中的比重, 可反映第t年第i部分收入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水平。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贡献率反映了纯收入中各部分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 增长贡献率的数值主要受该部分收入增长量的影响, 不受其他收入变动的影响。若某部分收入增长, 即增长贡献率分子增加, 而分母为上一年份的收入保持不变, 因此, 此时增长贡献率就相应地增长。可见, 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贡献率单纯考察了不同部分收入各自增长对纯收入的贡献率。

2. 农民纯收入增长结构变动的阶段特点。

本文考察期限为1988~2007年, 数据来自《中国农业年鉴》, 采用农民村收入数据。RCR与GCR结果显示, 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显著下降, 成为农民纯收入中下降最快、导致纯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部分;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地位逐渐提高, 已有成为影响农民纯收入最主要因素的趋势;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贡献很小。 (1) 1988~1997年我国农民纯收入增长结构。RCR与GCR结果显示, 除1991年外, 1988~1997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纯收入增长中占主导地位, 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均高于工资性收入, 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来源。1988~1993年, 影响农民纯收入的来源贡献率变化波动都比较大。1990年家庭经营收入RCR达到了99%, 1991年却降到了21.74%, 而1993年又回升到了84.71%。工资性收入也由1990年的2.74%增加到1991年的56.95%, 而后又降低到1993年的7.32%。转移与财产性收入RCR1990年降低到-1.74%, 而1991年又增至17.39%。这一阶段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各种因素显然并不稳定。1990年家庭经营收入GCR为13.94%, 1991年仅为0.73%, 1990年、1992年工资性收入GCR分别为0.38%、4.58%, 转移与财产性收入GCR对收入增长贡献小, 显然, 各种收入来源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也不稳定。而在1994~1997年家庭经营收入RCR基本稳定在70%左右, 工资性收入在25%左右, 转移与财产收入除1997年降为-6.04%之外, 其它几年也比较稳定。GCR结果显示, 除1997年稍有降低之外, 家庭经营收入的GCR基本在20%左右, 工资性收入的GCR基本稳定在7%左右。 (2) 1998~2007年我国农民纯收入增长结构。1998~2007年, 我国农民纯收入增长幅度显著下降, 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纯收入增长中地位显著降低, 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逐渐降低, 成为农民纯收入下降的主要部分;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比较稳定, 但是, 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仍较低。1998年是转折点, 1998~2000年, 农民纯收入RCR连续低于100%, 且下降幅度较大, 主要是由于家庭经营收入和财产与转移性收入的负增长所致。从RCR分解来看, 家庭经营收入RCR降低到-9.12%并连续两年下降, 工资性收入RCR上升到81.94%, 虽然后两年有下降但保持相对稳定;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波动巨大, 从近十年来的最高点27.08%降到最低点-7.80%。从GCR的分解来看, 工资性收入GCR连续三年比较稳定, 保持在3%左右, 低于1994—1997年水平;转移与财产性收入GCR均小于1%, 且逐年下降。2001~2003年, 此阶段, 不论是农民纯收入的RCR分解还是GCR分解, 三部分的比例变化都比较稳定, 工资性收入RCR维持在60%左右, GCR保持在3%左右;家庭经营收入RCR已由上阶段的负值升至30%左右, GCR虽然仍不高, 但也有回升;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RCR升至9.82%之后稳定在10%左右, GCR则保持在0.5%左右。2004~2007年, 在中央连续一号文件的作用下, 可以看到, 不论是RCR还是GCR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变化。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的RCR交替变化, 二者对纯收入的贡献率已基本相当;GCR方面, 工资性收入近四年整体上略高于家庭经营收入, 说明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的增长贡献率较之家庭经营收入要大一些;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方面, RCR和GCR数据均成上升趋势, 其贡献率已不像前几年那么可以忽视。

3. 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行业分解。

为考察农民纯收入增长下降的产业来源, 将家庭经营收入分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采用1987~2007年全国平均数据, 采用GCR分解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对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 第二产业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GCR比较稳定且数值很小, 表明第二产业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对家庭收入贡献小;第一产业收入GCR较大且其变化与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变化具有强烈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达到0.99。可见, 农业生产经营纯收入增长下降是导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的直接原因。

三、简要结论及提高农民收入对策

1. 简要结论。

(1) 家庭经营收入不能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我国农业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农业, 人多地少的实际状况使得农业生产定将受耕地资源的限制, 因此, 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家庭经营性收入注定不能成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主要源泉。一方面, 在农业单产增长潜力有限而耕地人均面积又只减不增的情况下, 农户靠经营土地已经不再能够持续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 农民家庭经营的规模较小、经营分散、生产组织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低。彼此封闭的生产经营单位割断了生产与市场的内在联系, 当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由于信息不对称, 很多农民难以正确把握市场波动, 致使农产品生产出现过剩, 继而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状况。因此, 当国家鼓励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时, 便会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 而当农业产值过剩, 农产品质量不高价格降低时变化对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的贡献降低。例如, 1994年和1996年, 国家两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提价幅度到62%, 使得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很大。1998—2000年农产品普遍过剩, 价格普遍较低, 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居高不下, 农业经营收入不增反降, 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甚至为负值。 (2) 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纯收入增长稳定的主要来源。工资性收入的贡献经历了近十年的波动之后已经开始稳定并稳中有升。尤其是其GCR近十年来有八年高于家庭经营收入, 说明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民纯收入整体的增长贡献已渐渐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其对农民纯收入的RCR近几年与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相当, 尚不占有绝对优势, 所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对提高农民纯收入的潜力非常大。但从外出打工农民来看,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限制了其就业的岗位。从目前形势来看, 农民在城市打工主要从事“脏、乱、差”等行业, 工作环境差、工资比较低下, 直接影响农民打工就业收入的增长。因此, 在农业资源约束的情况下,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改善农民非农就业状况、发展农村非农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大有可为。 (3) 持续有力的支农政策是农民收入增长的绝对保障。2004年以来, 中央连续出台了几个面向农村的中央1号文件, 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意见, 到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提出再到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与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有力推动了农村发展, 农民收入由缓慢增长进入平稳增长期。在收入构成上, 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 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继续上升, 2007年达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从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构成上看, 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所占比重有所降低, 而来自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收入所占比重开始增加, 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的结构比例有所优化。

2. 提高农民收入对策。

(1)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从农业内部提高农民收入。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率虽然现在并不占绝对地位, 但其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却仍占到50%以上, 因此, 家庭经营收入尤其是农业收入的提高是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途径。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总量相对过剩, 但是, 农产品品种比较单一、品质相对较差, 我国每年仍要高价从国外进口大量专用小麦、专用玉米等优质专用农产品。尤其随着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渐提高, 更加注重消费的安全性、“绿色化”甚至“有机化”。因此, 提高农民收入首先要立足于从农业内部增加农民收入, 要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生产品种品质结构、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倡导农民由传统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型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这是改善农产品质量, 满足消费者需求, 增加农业生产收入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可分为产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态农业、产出绿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产出有机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与传统农产品价格相差较大的形势下, 发展生态农业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也是我国农产品突破国际“市场准入”门槛, 促进农产品出口创汇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生产方式。 (2) 促进农民非农就业, 提高农民非农收入。从长期来看,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限制了农民依靠农业生产增收的潜力, 从根本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进行劳动力转移, 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创造条件促进农民非农就业,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民利用家庭优势从事非农经营活动。提高农民非农就业包括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提高农村内部吸收剩余劳动力能力, 另外, 要改善农民就业环境提高农民外出打工收入, 保障外出打工农民权益。发展农村非农产业要立足于本地综合优势, 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 提高乡镇企业劳动力容纳量,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要做好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等行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民外出打工, 要积极发展农村的劳务中介, 并积极改善农民进城打工环境。农村劳务中介是农民获得外出打工信息的重要途径, 也是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方面。改善农民打工环境, 是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 保障农民打工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振伟.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几个问题[J].农村经济问题, 2002 (10)

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第10篇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通过各种机制来传递, 收入分配平等与否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内在的影响, 但是把所有的机制都考虑进来, 问题会变得非常复杂, 不可能清楚地分析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究竟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经济增长, 所以本文在对各种作用机制的比较过程中, 结合经济增长理论, 选取了两个相对重要的传导变量来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消费和投资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也就是收入水平的限制, 收入分配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人的消费需求充分满足的基本条件, 直接为人力资本创造提供物质保障, 并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水平、质量和消费方式等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 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所以消费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构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传导因素。

1. 最直接的因素

从传统经济增长的模型来看, 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模型中重要的生产要素, 而劳动力离不开对商品的消费。劳动力必须首先满足自身衣、食、住、行方面的基础需要, 没有这些基本的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便不能够在生产中正常发挥作用, 所以, 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的需要, 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 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认为, 社会再生产有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有经济学者将其拓展为五个“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应该在生产环节的前面”即消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从这一点来看, 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

2. 最关键的因素

新经济增长理论给出了重要的启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存量, 它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劳动者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高低, 取决于他们所接受的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 还取决于知识和技能老化的程度。因此, 就可以用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在职培训时间、知识老化率等指标, 来反映人力资本的变动。

经济增长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进步, 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 经济增长仅仅依靠扩大生产要素的投入已经不可能, 要使得经济增长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地增长过程, 而不出现停止或后退, 只有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进步, 知识的积累和进步使得物质资本边际生产力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 从而保证了对投资的长期的利益刺激。从这个意义上人力资本被视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是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因素。知识的积累和进步脱离不了教育的投资和人力资本的实践, 知识的积累依靠对教育的投入, 知识的进步离不开人力资本对知识的使用和创新。

因而本文将从消费结构和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两个方面研究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原理表示为:

二、两种机制传导作用的理论与分析

1. 消费结构形成的有效需求机制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将国民收入分为消费和投资两部分。消费对于国民收入具有乘数效应, 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需求的数量取决于消费倾向, 消费倾向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 消费倾向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有递减的变化规律, 即在实际收入水平增加时, 总消费支出也会增加, 但增加的幅度不如收入。但是, 凯恩斯的分析中, 只是将人们的收入一般化, 他没有考虑个人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的情况。在个人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的情况下, 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会导致个人消费倾向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Murphy, Schleifer和vishny提出的收入分配通过市场规模影响经济增长, 根据这一作用机制, 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人们需求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消费决定生产, 消费引导生产”, 通常高级消费品经济附加值大, 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需求结构往往存在这样的变化趋势人们对每种商品的消费有一个限度,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人们偏好于扩大消费品的种类而不是某种商品的数量。在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下, 富人需求是时一尚的高级消费品, 而穷人由于购买力的限制, 仅仅消费低级消费品, 这就导致了高级消费品市场范围的局限, 造成国内生产的工业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 从而制约经济增长。

在对待高收入水平的消费上, 认为通过合理合法取得收入的富翁的高消费对社会是有利的。他利用年——年的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数据, 将居民按收入水平分为最富裕户、中等收入户和最贫穷户三个阶层, 将三个阶层与国民收入分别作线性回归模型, 分别考察了三个阶层的居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得出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显著这一结论。其中的高收入阶层指城镇多数人口的贡献。从改变消费结构的角度解释, 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的作用要明显, 所以, 虽然在消费倾向下降的情况下, 消费结构的改变形成的有效需求对经济增长又必然有促进作用。

从商品的生命周期来看, 高级消费品还处于初期或者是成长期, 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高水平的收入人群在总体中只是一个为数相对少的消费群体, 而且对商品的消费数量有限, 一个高收入家庭一般在一年内甚至十年内拥有一台彩电、冰箱或电脑就足够了。所以, 增加高级消费品的市场份额, 需要扩大高水平收入群体的规模, 如果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对于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扩大高收入群体的规模是不利的。

2. 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1) 收入水平对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直接的作用, 收入分配不公对教育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首先, 收入差距扩大将直接影响低收入群体对教育投资的支付能力。尽管城乡大部分低收入者对教育投资十分关注, 但受到生存问题困扰, 个人或家庭对教育投资的现实支付自然被限制在十分狭小的范围内。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深化过程通过长期储蓄来完成, 从储蓄角度分析, 教育是占家庭消费支出较大比重的项目之一, 中国居民的储蓄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为了子女接受后期教育而准备的。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的限制, 人们对教育投资的储蓄能力也产生了差距, 从而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资能力。

其次,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人们教育起点的差异, 从而影响教育公平。高收入家庭的子女由于具备较高的物质条件, 从小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 比如富裕家庭可以给孩子购买乐器等教育辅助设备, 使子女从小就学得一技之长, 而且, 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往往在就业竞争中占有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和更多的信息, 这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位置, 因而更容易获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再次, 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和非法致富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也会对教育投资带来消极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进行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2) 收入分配差距影响人力资本的流向。以往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研究, 重在分析地区经济不平衡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现在可以逆向思考人力资本在以市场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导向作用下, 向生产率高的地区或部门流动, 因而收入分配的差距是人力资本流动的指示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收入分配差距引导人力资本流向, 进而加速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影响人力资本的流向, 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直接而且显著的影响, 所以, 收入分配差距影响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分析与比较, 选取出两个相对重要的传导因素, 得出两个相关的结论:

首先, 收入分配的差异可以影响人们的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改变的程度和速度的不同还与人们的消费倾向有关消费结构的改变影响经济增长。所以, 要允许适当的差距, 通过改变消费结构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又不利于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扩大高收入群体的规模, 限制了消费结构深入转变过程的实现, 最终不利于经济增长。

其次, 收入分配差距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人力资本的流向, 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严重影响人们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下, 又导致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摘要:增长与分配是经济学领域中传统而又重要的问题,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基奠, 本文也试图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探寻经济增长的路径。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两个因素作为传导机制的依据, 并具体分析收入分配通过这两个机制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消费结构,人力资本

参考文献

[1]刘 霖 秦宛顺: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7) :79~82;

[2]陆 铭 陈 钊 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 2005 (12)

让百姓收入增长赶上GDP 第11篇

然而这2.26万元的人均GDP,真正落到老百姓口袋里的又有多少呢?去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每月不到4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每月才1300元出头。按5.7亿城镇人口、7.6亿农村人口平摊,全国人均才9500元,即老百姓的收入才占到GDP的42%。

在国民财富分配的三者关系——政府、企业和个人当中,收入总是向前二者倾斜:去年全国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在内的税收收入达57862亿元,增长17.0%;工业增加值129112亿元,增长9.5%;可城乡居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才增长8.4%和8.0%,老百姓收入增长又一次落在GDP的后面。而且这一增速与2007年农村居民增长9.5%、城镇居民增长12.2%相比,明显呈放缓之势。

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出现明显衰退。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4066亿元,同比仅增长4.9%(估计加上去年12月的数据情况更差);可与此同时,全国税收总收入还是增长了18.8%,与企业效益关系最大的企业所得税增幅更达27.3%,是几大税种中增幅最高的。另外,如上所述,居民收入仅增长8%多一点,可个人所得税增幅却达16.8%,个税增幅超过个人收入增幅的1倍。今年1月金融危机冲击进一步加剧,受此影响,全国财政收入也出现了17.1%的降幅,可绝对值还是达到6131.61亿元。要知道1月份只有17个工作日,如果今后每个月都能达到这一水平,全年财政收入7万亿元并非难事。

在金融危机迟迟不见底、外需急剧萎缩的关口,全国上下都寄希望于拉动内需。内需要起来,关键是老百姓手头要有钱,在有关部门一再呼吁企业让利,不裁员、不减薪的同时,一年增长20%-30%的财政收入应该有大的动作。别的不说,1月份宣布小排量汽车减半征收购置税,汽车市场马上出现回升,而汽车购置税只是一个小税种,去年仅占全部税收的1.3%。

截至本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齐了,市场也觉得题材炒完,该刀枪入库了,于是引发股指大跌。其实十大产业振兴的核心就是刺激需求,相比以加大投资为核心的4万亿,刺激内需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也许更为重要。奥巴马政府推出的近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当中,有40%用于对老百姓减税。再来看看我们,有消息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会提出9500亿元的赤字计划,相当于GDP的2.9%,这其中又有多少将直接让普通老百姓受惠?

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第12篇

1 研究背景

不可否认, 自从我国开始针对“三农”问题深化改革之后对我国的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成效, 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但是, 其与城市人民的收入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城乡收入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之中, 这十分不利于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 也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要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就要提高经济, 所以在“三农”问题中, 核心也是提高农村经济水平。但是社会并没有重视对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 使得农业贷款在农村的投入程度不够大。农民自身的收入本身就低, 但还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运转才能更好的从事农业工作, 没有农业贷款就给他们继续从事农业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所以, 如果不解决农业贷款的问题, 农村的经济建设将不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2 农业贷款的内涵

农业贷款即为农业放款, 也是被人们普遍熟知的“农贷”。农业贷款是由金融机构对相应的农业生产进行评估之后, 同意提供给农业企业或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体的贷款。其主要根据时间不同被分为短期农业贷款和中长期农业贷款这两种。贷款时间在一年以内, 资金投入在农业生产、农副产品的运输上的的是短期农业贷款, 而相对贷款时间在一年以上, 资金投入在农业的固定费用上的贷款是中长期农业贷款。

3 理论依据

3.1 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我国目前主要通过土地、劳动、资本、技术、企业家这五种生产要素分成了按土地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资本分配、按技术价值分配和按企业家分配这五种分配方式。农民在认识到农业生产的规模、种类和质量会影响其收入水平后会更加积极的投身于农业建设中, 促进农业的发展。

3.2 经济增长理论

投资不仅可以通过乘数过程来创造效益, 还可以增加资本的存量, 来使经济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提高。所以, 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投资可以影响经济的发展状况。不进行投资, 市场的发展就会受到约束, 不能进一步进行扩张实现工业化, 长此以往就会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

3.3 信贷补贴理论

信贷补贴理论又被称为农业融资论。这个理论就是在认识到农民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因为资金不够而无法继续发展的问题上提出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在发展农业中的资金问题, 将会使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陷入困境之中。所以, 如果想促进农业的发展, 提高我国农民的生活水平, 就一定要有相应的金融机构来针对农民的贷款提供相应的融资政策。而且, 农业融资的利率一定要低, 不然就没有了其存在的意义。

4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4.1 农民收入现状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农村普遍都得到了发展, 为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 很多的农业金融机构也相继建立起来。在这些农业金融机构中, 正规的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社被广大农民所认同, 其次是一些民间借贷机构。我国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都是十分正规的金融机构。但是, 针对农民收入而言, 与我国城市人民的收入水平的差距还很大, 并且这种趋势在逐渐扩大。

4.2 农业贷款支持农民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2.1 农业贷款供需不平衡。

各地农村虽然在加大对农业贷款的投入, 也逐渐认识到了农业贷款的重要性, 但是这些贷款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运作和扩大生产, 而自己收入又很少, 没有充足的资金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上。现在普遍的金融机构对农民贷款的管理控制得很严格, 给农民贷款的额度很低, 所以农民 (下转第87页) 拿不到与自身发展需要等数额的贷款。其次, 一些不能够被评为信用户的农民, 例如困难户和老弱病残户等, 就领不到贷款, 可见农业贷款并没有切实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问题。

4.2.2 农业贷款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业贷款的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加上农民还款的意识比较低, 使得我国农业贷款的还款率持续走低, 贷款得不到回笼, 无法进行循环。农民的收入低, 再加上农业生产本就受天气原因的影响比较大, 如果哪一年赶上年景不好, 农民的收入养活自己尚且不足, 就更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还贷。所以, 目前的金融机构针对此现象都只为农民发放小额贷款, 如此进行下去的话, 虽然农业贷款风险被减小, 可是农业贷款发挥的作用也被削弱。

4.2.3 农业贷款率偏高。

之所以设置农业贷款, 就是为了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 缓解农民资金运转不周的问题。然而我国现在的农业贷款率偏高, 很多农民并不能承受, 农民的收入低, 还要有很大的一部分收入来还贷, 就使得农民收入与我国城市人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并不能使农民脱贫, 反倒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民的负担。

5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5.1 加大农业贷款的投入

政府需要认识到农业贷款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所以一定要加大对农业贷款的扶持力度, 与金融机构一起发放农业贷款来缓冲农民资金的负担。其次, 要鼓励银行充分发挥其作用, 扩展相应农业贷款的作用, 增加农业贷款的渠道, 更加方便农民的贷款。除此之外, 还要设置一定的政策补贴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后, 要对一些民间的金融机构进行正确的引导, 政府通过有关的规定来规范这些民间的金融机构, 利用其资金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使其合法化, 来对农民的农业生产发挥出积极作用。

5.2 完善农业贷款的管理机制

针对农业贷款还款率低的问题, 可以通过完善农业贷款的管理机制来解决。一定要建立农业贷款的回流机制, 促进农民的还款, 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 使得城市资金也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 让农业贷款能够实现良性循环。并要与地方政府进行良好的沟通, 通过其建立一些中介服务机构来对农业贷款机构进行组织优化, 加强其管理体制。

摘要:近年来国家更重视农村的发展, 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振兴农业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我国农业在近几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但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人民的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距。所以我国目前急需要解决农民收入的问题, 随着我国学者对农业贷款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得出了农业贷款可以对农民的收入做出贡献的结论, 本文针对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展开讨论。

关键词:农业贷款,农民收入,增长趋势,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姚佐文, 王苏.安徽省农业贷款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19) :88-89.

[2]崔姹, 孙文生, 李建平, 等.基于VAR模型的农业贷款、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动态性分析——以河北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1) :235-238.

上一篇:成就未来的福星下一篇: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