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

2024-05-12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精选11篇)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 第1篇

1 养殖设施

1.1 养殖池

养殖池分为稚鳖池和成鳖池2种。稚鳖池为水泥结构, 面积15m2, 深0.5m, 池底铺5~10cm细沙。成鳖池为土池结构, 面积2 668m2, 池深1.0~1.5m, 坡比1∶2~3, 并用水泥瓦在池塘四周建成防逃设施。池塘中用毛竹制作1m2的浮筏8个, 固定在池中水面上, 供鳖晒背和投饵。

1.2 越冬池

越冬池选择向阳、背风、防冻保温的塑棚内, 池底垫20cm的细砂, 再注入10cm的水, 投放稚鳖200~250只/m2, 越冬期间保持适温 (一般越冬要求水温在2~6℃) , 严防室内温度时高时低, 以免稚鳖从冬眠中醒来, 池水一般不用换, 如水位下降可增加一点水, 但是必须使水温与越冬池内水温一致。在天气变化较大时, 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通过科学饲养管理, 稚鳖经冬眠后, 一般成活率在95%左右。

2 苗种投放

2.1 稚鳖放养

人工孵化出的稚鳖经人工饲料驯化后, 用2%~3%盐水浸浴10~20min, 再投放在消毒过的稚甲池, 放养密度为40~50只/m2。

2.2 温室放养

当冬季水温降到15℃以下时, 再将稚鳖转入温室放养, 使其继续生产, 以减少越冬死亡量。稚鳖捕捞后冲洗干净并按个体大小分出等级, 以便放进温室后各池鳖规格保持一致, 用3%的食盐水或3mg/kg的漂白粉溶液浸泡10~15min后, 将其投放进温室池中, 一般密度为30~40只/m2。

2.3 室外生态养殖投放

为了提高鳖的产品品质, 提高经济效益, 养殖场改变了过去的高密度工厂化精养模式, 而采取低密度鱼、鳖、虾、蟹生态混养。

2.3.1 投放时间。

当室外水温达到20℃以上时, 逐渐降低室内温度, 以保证幼鳖出温室后能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当室温降到与外界基本一致时, 即可出池投放, 一般在5月中下旬到6月初投放。

2.3.2 投放密度。

越冬后的幼鳖规格基本都有200~300g, 此时投放密度为鳖3 000~3 750只/hm2, 与虾、鱼混养。一般选择青虾作为混养对象。因为虾与鳖对池塘的水质要求基本一致;青虾繁殖量大, 可为鳖提供天然饵料, 并且虾与鳖起捕时间也能达成一致。虾的投放密度为90~100万尾/hm2, 为了控制水质, 养殖池塘可再搭配黄白鲢1 200~1 500尾/hm2。

2.3.3 模拟生态。

成鳖池中栽植25%~50%的水草, 既可调节水质, 又可为鳖提供栖息场所, 保持稳定的水环境。要求水质肥、活、嫩、爽, 透明度在25~35cm。

3 饵料投喂

鳖进入混养后, 应逐渐减少系列配合饲料的用量, 辅以投喂小杂鱼、螺蛳。经过1~2个月的驯化, 完全放弃配合饲料的投喂。

在配合饲料投喂阶段, 即稚鳖养殖和室内培育阶段, 饲料投喂量应根据水温、天气和鳖的摄食情况而定, 一般以食台没有或很少有残饵料为准 (表1) 。饲料制作进程中, 宜使用清洁水源, 将野杂鱼、螺蛳肉等煮熟, 辅以新鲜无污染的蔬菜, 现配现用, 定时、定质、定位, 控制在2h内吃光。投饵方式采用岸上投喂, 便于残饵回收, 减少饲料浪费及对水质的污染。每50~80只鳖1个摄食点, 以利鳖摄食均匀, 避免鳖因争食而斗伤, 促使鳖出塘规格整齐, 从而保证鳖的质量。

注:日投喂量为日投饲料重量占鳖体重的百分比;一般分上午8时、下午17时2次投喂。

4 水质管理

养殖期间, 每日坚持巡塘, 观察鳖的活动、水质变化等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稚鳖和温室阶段, 由于投喂高蛋白饲料, 残饵和鳖代谢产物极易污染水体, 应定期或根据水质变化进行水体交换, 一般彻底更换池水。夏季稚鳖室外养殖阶段, 为了调节水质、水温, 稚鳖池可投入适量水葫芦, 投放面积占池面的1/3~1/2。定期泼洒10mg/kg生石灰或强氯精, 每15d投放1次光合细菌 (菌数40~50亿个/mL) , 每次10~20g/m2, 特别在室温养殖阶段尤为重要。后期混养阶段, 由于放养密度低, 土池结构水体大, 水质一般较前期好控制。一般要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cm左右, 勤巡塘、勤观察, 根据水色变化情况, 适时加入新水。

5 病害防治

鳖养殖过程中, 疾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可用15mg/kg的生石灰或1mg/kg的漂白粉交替泼洒, 一般每15d泼洒1次。对受伤的稚鳖要及时隔离治疗。根据情况可在饲料中添加VC、鳖多维、鱼肝宝、大蒜素、板蓝根等。

6 捕捞

冬眠前, 鳖达到400~700g的商品规格, 可干塘起捕。

摘要:总结了繁昌县峨山沈弄水产养殖场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 包括养殖设施、苗种设放、饵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捕捞等, 以期为中华鳖的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2篇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 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 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将其与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 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 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 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 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 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强 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系统看似外在 于社会系统而独立存在,但实际上,随着人类社会对 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利用,我们所面对的自然在很大 程度上已经成为人化自然。自然界深受人类活动的 影响,并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条 件。另一方面,自然环境对于人的发展具有优先 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释过自然力是劳动生产 力的自然基础,因此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 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上下约万年的 文明发展历程告诫人们,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不可 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这是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条铁的定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 正是把握住了这一重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 体现其治国理政的党代会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与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同样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此外,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客观的生态环境优先性规律,建 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可以充分优化人 类社会发展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建设 是其他四项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为其他四项 建设提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 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 9.8%,几乎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3 倍,但由于我们 实行的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靠的是高消耗、高投 入,是以付出巨大环境资源代价换取的高增长。因 此,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 境问题,在我国30 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 合型、压缩型的“时空压缩”的特点。在这个阶段,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瓶颈和 环境污染。从资源瓶颈的情况来看,我国资源总量 小,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 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 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 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2010年,我国石 油、铁矿石、铜等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潜 在风险日益加大。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 现象突出。由于我国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对耕 地、石油、天然气、淡水、铁矿石、有色金属等的需求 建设生态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文/李宏伟 〔专题解读〕 22 �7�2 前线 2013/1 JingDu ShiBaDa 精读十八大 量日益增加,加上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 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不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 源紧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从环境污染状况 来看,2011年,我国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COD)排 放总量为2499.9 万吨,氨氮排放总量为260.4 万吨,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 测断面超过劣V类水体水质,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 同程度的污染。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 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2011年,我国城市大气 环境质量有11%的城市超标,城市大气环境以可入 肺颗粒物(PM 2.5)污染为主的混合型污染问题日益 突出。截至2011 年年底,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全国工业固体 废物产生量为325140.6万吨,综合利用量仅199757.4 万吨,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利用往年的贮存量。需要指出的是,生态恶化开始引发社会稳定问 题。最近几年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每年都 在快速递增。特别是四川省什邡市的百亿元钼铜项 目、江苏省南通启东的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和浙 江省宁波市镇海的PX项目,因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 畅,纷纷遭到群众抗议。这些事件最后皆以政府宣 布放弃项目的建设而告终,这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 很大的损害。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如果任由目前的生态危 机继续下去,不但我国经济建设的成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将增加不稳定因素,激化社会矛盾;不但会殃及 子孙后代,而且将直接威胁到当代人的生存。生态 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解决的 一个重大课题。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 涵与实质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 中,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作物质基础,以遵循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规律为核心理念,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 与自然关系为根本途径,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目标,进行 实践探索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是生态文明存在 的物质前提。生态文明是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阶 段的产物,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其产生和发展 具有必然的历史演进轨迹,即人类原始文明——农 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高 度发达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生态文明。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遵循的核 心理念。生态文明坚持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 律的宏观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将人类 活动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要求人们按自然 生态规律行事。人和自然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 的重要因素,都有重要的价值,无视自然环境的价 值,人的价值就不可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 现代化建设时,无论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建设,都既要 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 源、环境的承载力。第三,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是实现生 态文明的根本途径。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生 态环境这个基础,从环境承载力的实际出发,坚持 “自然生态优先原则”,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 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力求人与自然 共生。做到发展与环境双赢,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第四,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 明的根本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就是要达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 善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和自然都能 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指人们为实现生态文明而 努力的社会实践过程。在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情 景下所讲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 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站在生态文明这一人 类文明最高形态的高度,又要从当代我国的实际出 〔专题解读〕 23 �7�4 2013/1 前线 精读十八大 JingDu ShiBaDa 发,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和优化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就决定 了必须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 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这也决定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不能 以牺牲生态文明为代价来获取现代化,也不能以牺 牲现代化为代价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因此,当 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一 般将来时”。实践表明,发达工业国家曾经走过的 “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道路在中国走 不通。如果我们勉强按照这样的路子走下去,我们 很可能在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化成果之前,就被沉 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压垮。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时,立足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发达国家在几百年现代化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 把原本应当由自己承担的环境代价转嫁给发展中国 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时代条件决定了,以转嫁方 式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行的。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 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 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为此,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引导,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党 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目前相当多的人的思 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在对待人和 自然的关系上,把自然作为人认识、作用、改造甚至 征服的对象,结果就是人类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 类中心主义观念不断强化。这反映在实践中就是重 经济轻环境、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 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一些地方和单位不惜以牺 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人 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冲突和紧张。若不破除种种陈旧 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 路并见诸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 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 念,树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有了生态 文明意识,才会有符合生态要求的生活和生产行 为。当前应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全面提高公 众生态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的生产、生活 和人们的交往领域。倡导人们追求一种既满足自身 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注重生活质量而不 是简单需求的满足,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个体生活既 不能损害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不应损害其他物 种的繁衍生存。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创立人人 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在消费领域,大 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过度消 费、奢侈消费。通过倡导公众进行环境友好的消费 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 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 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 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 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 要将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落实到位,还应推动信息 公开与公众参与,完善多元化的环境监督体制。国 际经验表明,除了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和引导外,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不可或缺。公众监督不仅可 以强化对污染企业的环境监督,弥补政府监管力量 的不足,还可以监督政府。其次,强化措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点任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措施,落实生 〔专题解读〕 24 �7�2 前线 2013/1 JingDu ShiBaDa 精读十八大 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 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根据《全国主体功 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 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 态安全格局。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 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 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 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 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 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 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 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再次,完善制度,建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 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 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 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 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长期以来,对干部的 考核过分突出经济增长指标,以GDP为经济社会发 展的主要考核标准,这对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 重要作用,但这种不顾及资源、环境成本的政绩考评 标准和制度,加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事实长 期存在,助长了种种非理性的发展理念和行为。因 而,政绩考核机制的改变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二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建立国 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环境问题是随着 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根本解决环境问题离不开经济 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范。因此,必须 强化政府责任,健全约束和规范环境行为的法律制 度。强化一些制度的实施,重点做好战略环评、规划 环评、主体功能区及环境功能区划、环境标准、区域 限批与行业限批等工作。从源头上加强防范,杜绝 对国土资源恶性开发和破坏环境的事件发生。三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 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 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 补偿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能够纠正在资源环境价 格方面的错误市场信号,促进资源环境成本真正内 部化,避免排污者将污染成本转嫁给社会。继续完 善环境经济政策,推动财政政策的生态化调整,改革 环保收费与环境价格政策,完善绿色金融、绿色贸易 政策,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四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 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严格追究污染者责任 是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难题的关键。强 化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境民事责任,既是保护 公民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措施,又 是解决“违法成本低”问题的根本出路。为此,应该 建立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让污染者为其违法行 为付出高昂代价;我们还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大 对污染企业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民事赔偿和刑事 处罚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决、公益诉讼等环境损害 救济途径,切实落实企业环境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 愿景可以成为凝聚民心的力量,生态文明建设还是 一个促使中国产业转型、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契 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不仅可以开辟中国特 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 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还可以为全球 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生态文明建设将向世界展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为人类探索出一条 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贡献。(作者: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 教授)责任编辑:邢久强 〔专题解读〕 25

浅谈中华草龟的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 第3篇

【关键词】中华草龟;无公害

中华草龟俗称乌龟,是我国龟类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它全身是宝,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各地大力开展健康水产养殖技术的示范推广,在养殖高效益的刺激下,中华草龟的无公害生态养殖发展进入了新的热潮,草龟养殖业已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产业。本文就中华草龟的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作如下介绍,谨供广大技术人员和养殖户参考。

1.选择养殖环境

中华草龟的养殖,良好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因为草龟的生存空间决定它的健康成长,并直接影响其养殖效益、养殖效果。因此,养殖场应选择空气清新,水源洁静充足,灌排水方便,交通较好,周边无造纸厂、酿造厂、食品加工厂以及轻纺工业等污染排放的地方。

草龟的生活环境因素诸多,养殖水体是草龟最直接、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条件。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包括水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底质等环境,对养殖水体的要求,一是水源应没有任何有害污染,包括工业化学污染、生活脏水污染和农用药物污染等。二是对水体要进行经常性的监控和调理。防止有害物质产生,避免水体腐败变质,防止诸如重金属、氢化物、硫化物的产生或渗入,否则它将威胁龟鳖的生存,也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

2.建造生态龟池

由于养殖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局限性,导致我们无法真正模拟中华草龟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所需要的各类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尤其是自然光照、温度、湿度等,人工养殖下,草龟营养摄取不均衡以及抗病能力下降,都无可避免带来很多健康和疾病问题,例如断尾、腐甲、肠胃炎以及外伤等。因此,生态养殖池的建造能彻底改变现状的养殖模式和养殖环境,为草龟营造一个优良的自然生存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无公害仿生态环境的营造包括:①龟池周围足够大的活动空间,接近自然形态,种植一些小草和小树,并铺上沙带。这样既可以调节池塘周围的气温,供草龟夏天上岸遮阴,还可以供其产蛋和低温时晒背。②龟鳖池植入少量(1/3左右)的水葫芦或水浮莲,一方面可以让其吸收水体中的有害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抑制水中的氨氮浓度,控制水体肥度。同时在夏季也可降低和稳定水温。③提供必要的隐蔽东西。通过洞穴、树干、石块、草地、高大绿色植物、漂浮和沉底水生植被营造立体的空间供草龟躲避栖息。

3.选择优质种苗

科学实验和许多事实已证明,凡近亲交配繁殖的草龟种苗,容易出现畸形,且体弱多病,免疫能力差。现在许多养殖场,由于养殖规模小,种龟亲本数量有限,多用子代补充亲本交配繁殖,所产生的后代遗传病变较多是值得注意的。

稚龟的外观要符合品种特征要求,体表洁净、双眼有神,脐部收敛良好,无损伤、无畸形;幼龟的规格一致,龟体完整无畸形、健壮活泼,头颈、四肢收缩灵活,还要根据下面三个方面进行选择,了解稚龟的健康情况,减少投资风险。(1)体重。刚孵出的稚龟鳖体重一般在3克以上为优质,若不满3克的皆因其亲本体重和年龄过小,或营养不良、体质较差所致。(2)体色。稚龟的腹板为灰色,而稚鳖腹板为桔红色,其越红越好;反之,呈淡红或黄色为体质不佳。但体重达20克以后,其腹板转呈灰白色或黑色为正常。(3)体态。中华草龟是没有裙边的,如果出现软薄下垂则说明营养不良;稚龟背腹及四肢腋窝处须无白点或白斑,否则说明已染病菌;无伤残、行动活泼、反应灵敏。特别是用手轻拉其后腿,能有力缩回的则是体质好的表现。

4.投喂优质饲料

饲料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饲料的选择和运用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华草龟的健康和成长,因此,要选择优质全价、专门的龟鳖饲料,不宜选择代用饲料,要求饲料色泽一致,无异味、不发霉、不变质、无结块现象;表面光滑,硬度不能过于松散,对在水中的稳定性要求20分钟不溃烂,另外,还要根据龟鳖各个生长期的营养需求比例的不同分别选用稚龟、稚鳖开口料、稚龟稚鳖料、前期成龟成鳖料、后期成龟成鳖料和亲龟亲鳖料。投喂饲料时,要定点、定时和定量。而用量可以根据气候和草龟的食欲适当调整。

5.实行科学管理

中华草龟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最终养殖出优质的中华草龟,能赢得经济效益,这就需要经营者全方位去谋划、实施、监督和落实各种措施,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比如,人才方面,要注意吸纳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建立各种专业队伍,落实各种职能考核及业绩和利益挂钩制度,充分发挥员工的生产工作积极性。管理框架方面,要建立条块结合,层层负责、责任到岗的管理架构。技术方面,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跟踪服务生产,根据生产需要解决生产难题,指导生产并不断总结新鲜经验,为生产保驾护航。经营方面,要严格控制成本指标,控制资金良性运转,树立优质品牌形象,建立市场信息反馈网络,不断拓展市场,搞好售后技术服务等。特别是更新理念,寻觅市场需求,要突破本行业同质服务,创造出有特色的营销方式,占据更多的市场领地。总之,各方面实行系统的、规范的、严格的管理,形成一个专业化、流程式的科学系统管理工程。

6.科学防治病害

中华鳖全程生态养殖技术 第4篇

1 养殖设施建设

生态养殖以土池为主, 最好进行分类建池, 一般按照投资规模和面积, 建成亲鳖池、成鳖池、幼鳖池和稚鳖池4类养殖池。鳖具有喜阳、喜静、喜洁和怕风、怕惊、怕脏的特点, 而且其相互间好斗性强, 又胆小贪食, 攀爬本领比较强。因此, 在鳖池选择上, 要求将其建在环境安静、避风向阳、土质较佳、池底平坦、水源充裕且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 同时还要求该地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面积为5 000~5500 m2, 平均水深达到1.5 m, 池底淤泥厚度小于25 cm。为防逃防偷, 要求鳖池处于封闭状态, 池与池之间不串水, 进出水严格分开, 特别是在进出水口要做好防逃工作, 以50 cm高的水泥板作为防逃墙, 将其设置在池塘四周离岸1.5 m处。无论是哪一种鳖池, 都要求为鳖提供足够的晒背场和投饵场。合理设置投料台, 一般参照池塘面积和鳖数量进行设置, 1 hm2水面至少设置45个, 材料以规格为50 cm×150 cm的石棉瓦为主, 使其1/2在水面上, 1/2在水面下, 可以参照养殖期间水位的高低进行适当地调整。合理设置晒背栖息台, 面积以5 m2左右为宜, 数量控制在每个池塘4个, 一般为圆弧形的浮式晒背栖息台, 材料为竹帘, 使其2/3在水面上, 1/3在水面下。同时配备增氧机1台, 规格为3 k W叶轮式。

2 放养前准备

1月中旬晒塘, 以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将池塘中过量的淤泥清除, 控制池底淤泥厚度在50 cm左右即可。为彻底改善池塘的底质, 应配合多次进排水法进行晒池消毒, 即充分曝晒养殖池塘15 d左右, 进水50 cm深, 于3 d后排出, 经曝晒后再次进水, 如此连续重复进行3次。3月中旬对池塘中各类病原体和有害生物进行消毒处理, 可选用生石灰1 500 kg/hm2化浆后全池泼洒。为满足套养品种如青虾等对浮游生物饵料的需求, 在消毒7 d后, 进水至50 cm深, 可以施用腐熟发酵有机肥2 250 kg/hm2, 以利于培养水质。合理种植水草, 一般总面积不超过池塘养殖水面积的1/3。可在施肥3 d后, 将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移植在池塘沿岸的四周, 并用草绳或网绳在水体中央圈1个水花生生长带。4月10日前投放活螺狮等贝类2 250 kg/hm2, 为鳖提供饵料来源。但水草和螺蛳投放前需经5~10 mg/L漂白粉或100 mg/L高锰酸钾消毒后再入池[3,4]。

3 苗种放养

苗种一般有2个来源:一是自繁自育的苗种。中华鳖生态养殖一般是以自繁自育的种苗为主, 要求苗种规格一致、活力强、个体健康、没有损伤、没有寄生虫附着。在苗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 可使用3%食盐水浸泡5 min, 然后再下池。二是外购种苗, 要求选择近期培育的体质健壮、外表没有伤口、规格一致而且没有病史的种苗, 这样有利于降低运输途中机械损伤和病源传播扩散的风险;同时, 如果是越冬前购进的稚鳖, 要求其规格超过5 g/只, 尤其是从外引进的稚鳖最好选择当年的头批苗或第2批苗, 因为在越冬前其仍有一段时间可以摄食生长, 一般规格超过10 g/只, 越冬成活率超过95%;如果引进的稚鳖规格小于5 g/只, 其进入越冬期的时间比较短, 导致其越冬成活率低。另外, 外购幼鳖养成商品鳖最好引进池塘自然养殖的无病无伤的幼鳖, 避免引进温室养成的幼鳖。如果引进的是温室养成的幼鳖, 则必须注意购进时间, 一般要求池塘水温稳定, 且不低于25℃, 生产上引进时间为6月中旬以后;否则若转入池塘时间过早, 易因环境差异大, 诱发各种鳖病。放养鳖种时, 将其直接放在池塘的岸边, 待其自行爬入水中。放养其他套养的苗种时, 将其在池塘的上风位置缓缓倒入水中。

4 日常管理

苗种放养后, 前7 d保持池塘水位不变, 7 d后加水, 且以后每隔7 d加1次水, 每次加20 cm, 直至水深为1.5 m。换水采取先排后灌的方式, 前期 (6月前) 、中期 (6—9月) 、后期 (9月后) 换水间隔期分别为15、7、15 d, 每次换水量分别为20、30、20 cm。养殖期间, 每天开启增氧机2次, 分别在14:00、21:00开启1 h;每隔10 d用生石灰150 kg/hm2化浆后全池泼洒1次;每隔15 d交替泼洒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1次。投喂以“二看、四定”为原则, 即看天气、看水温、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投喂, 每天的早、晚各投喂1次, 其比例为3∶7, 每次控制在1.5 h内吃完为准。饵料种类主要有鲜活螺狮、花白鲍、玉米, 其中套养的花白鲍用拉网捕捞后剁成小块, 与饵料一起捏成长团状, 投放在食台没入水面处。前期 (4—5月) 主要投喂鲜活螺狮等贝类, 配合投喂一些套养的花白鲍;中期 (6—8月) 主要投喂玉米、小麦等植物饵料, 经煮熟后与鲜活花白鲍打成的鱼浆混合制成配合饵料, 植物性饵料与花白鲍的配比为1∶2;后期 (9月以后) 主要投喂花白鲍, 前、中、后期日投喂量分别约为在塘中华鳖体重的5%、15%~20%、10%~15%。饵料投喂2 h后及时检查食台, 以便于调整投喂量。投饵3 h后, 将食台上的残饵清除掉, 每隔3 d将食台拉出水面, 对其进行清洗消毒1次, 可用100 mg/L高锰酸钾溶液。水温低于15℃时不再投喂饵料。

5 病害防治

中华鳖在自然养殖条件下细菌性疾病多发生在6—9月, 防治上应坚持“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原则, 于3—4月鳖冬眠复苏前即开始进行水体消毒, 尽量降低池水中细菌的数量;从6月起, 使用1.5 mg/L漂白粉或20 mg/L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每隔15~20 d泼洒1次, 以达到消毒灭菌和调节水质的作用。同时, 可以选择1‰~20‰的维生素C、免疫多糖及超碘季铵盐等添加在饲料中, 要轮换使用, 以提高中华鳖的抗病能力。另外, 还要加强管理, 坚持投喂药饵, 如大黄和板蓝根按1∶1比例, 以饵料量的2%掺入饵料中进行投喂, 每隔30 d投喂1次, 连续投喂3次。晒背也是预防鳖病的有效方法, 可以杀灭皮肤的病菌和寄生虫, 增加皮肤的厚度, 提高皮肤的抗病性。

参考文献

[1]苏国平.鱼种塘套养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 2011 (11) :47-49.

[2]玉文森.藤县外荡网箱养殖中华鳖的优势及其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4) :350.

[3]柳富荣.中华鳖生态健康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 2009 (5) :84-86.

中华鳖订购养殖协议 第5篇

乙方: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业,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经甲乙双方商定,就中华鳖苗种供应、技术服务、产品收购等合作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计划养殖中华鳖______亩,所需苗种______只由甲方负责提供,甲方向乙方提供中华鳖苗种的价格应比市场价优惠_________;

二、乙方在养殖过程中所需饲料由甲方供应,甲方应准备相应的饲料和病害防治药物,并以优惠价供应给乙方;

三、双方职责与义务:

1、甲方以各种形式免费为乙方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提供信息服务、进行病害防治等技术指导;

2、甲方免费对乙方池塘水质测试、分析,并在养殖过程中对中华鳖进行检测,确保成活率;

3、乙方负责中华鳖养殖的日常管理、资金筹措等,并服从甲方指导;

4、甲方以保护价收购乙方养成的标准商品鳖,乙方应将标准商品鳖售予甲方。

四、本协议末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五、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_______年_____月底。

六、双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尽快向对方通报理由,在提供相应证明后,可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不履行,并可根据情况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担违约责任。

七、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

第_______种方式解决:

1.提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起诉。

八、以上协议,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一份,鉴证单位一份,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 乙方: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 第6篇

中华鳖传统的养殖方式主要是通过提高放养密度、增加饲料的投喂和延长生长期来实现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但很容易引起养殖水体的恶化,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影响鳖的品质,还易造成各种疾病的暴发。2012~2013年,汶上县水产站联合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济宁市渔业环境监测站等在汶上县东豪特种水产养殖场开展了水质综合调控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利用纳米微孔曝气盘增氧、撒施微生态制剂、种植水生植物和搭配滤食性鱼类“四部疗法”,改善了中华鳖生长环境,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综合效益,对中华鳖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地点

本试验安排在精养外塘西区1~3排8号、10号共6个池塘和苗种温室5号、6号池中进行,8号、10号为对照组,5号、6号为对照组。

2. 微孔增氧设施安装调配使用技术

①设备和安装。a.主机。在场南、北温室区安装5.5千瓦罗茨鼓风机各1台;在精养外塘安装7.5千瓦罗茨鼓风机2台。鼓风机安装固定在水泥平台上,正常开机气压应在4千帕以上。b.主管道。鼓风机出口5~6米内连接镀锌管,后部采用PVC管。主管道上安装截止阀、排气阀。截止阀用于连通或截断通道,排气阀用于调整气压和开机时排气。主管道直径为50毫米,充气管道直径为32毫米。主管道采用并联的形式顺着池塘呈“非”字形安装在池壁上方,下部用钢筋固定。c.充气管道。充气管道由PVC管、PVC软管和纳米曝气盘组成。在通往每个池塘的充气管道上安装球形节气阀,便于调节气量大小和开关等。每个池塘中通过软管连接充气管道和纳米曝气盘。软管直径为7×1.9毫米,曝气盘直径为80厘米。曝气盘每4个、6个或8个呈“井”字形或“田”字形排列,具体数量根据池大小决定。曝气盘固定在“十”字形钢架上,防止在使用增氧设备时搅动淤泥使曝气孔堵塞,钢架高60厘米,其中20厘米伸入泥土中,40厘米在水中。

②使用方法。4~5月,阴雨天半夜开机;6~10月,下午开机2~3小时、日出前后再开机2~3小时,如遇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21~22时开机至第二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以促进水产养殖对象生长。开机前后进行溶氧水平检测,水体溶氧以6~8毫克/升为佳。

③维护与保养。a.主机发热。由于PVC管内注满了水,主机负荷加重,引起主机和输出头部发热,导致主机烧坏或主机引出的塑料管发热软化。解决办法:一是提高功率配置,一般微孔管的功率配置为0.25~0.3千瓦/亩。二是主机引出部分采用镀锌管连接,长约5~6米,以减少热量的传导;三是在增氧管末端加装一个出水开关,在每次开机前先打开开关,待增氧管中的水全部排尽后再将开关关上。b.定期检查管道。每天开启增氧机或投喂后定期巡塘,检查管道是否漏气、是否损坏等,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等。藻类附着过多而堵塞微孔时,晒1天后轻拍抖落附着物,或采用20%洗衣粉浸泡1小时后清洗干净,晒干再用。c.定期保养。罗茨鼓风机定期润滑保养,雨季要防锈,高温季节要防曝,可搭凉棚,发现接口松动要及时固定。此外,要保证电源箱不漏电。

3. 微生态制剂ETS菌使用技术

①微生态制剂的种类。本次所用的ETS复合菌群是由水质净化剂801、803(均为水剂)、水质净化剂(粉剂)、水底净化剂(生物弹丸)等四种产品构成,每种产品含有不同的微生物菌群,因此作用不同。水质净化剂801、803作用是调节水质、抑菌抗病;水质净化剂(粉剂)作用是培菌育藻;水底净化剂(生物弹丸)作用是改良底质。四种物质多角度全方位净化处理中华鳖恒温养殖池塘水质。以上产品均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ETS环境和农业微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刘长生研究员提供。

②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方法。选择温室5号、6号池作为试验池和对照池。中华鳖放养密度为10只/米2。水体温度维持在25℃。试验池使用ETS复合菌群,而对照池不使用。复合菌稀释后于晴天上午泼洒,然后开启增氧机曝气1~2小时,之后每天分时段共曝气4~5小时,试验期每两周泼洒1次,用量为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试验池和对照池每7天监测1次水质的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和亚硝酸盐四个指标,其中总大肠菌群采用多管发酵法、氨氮采用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化学需氧量采用重铬酸盐法、亚硝酸盐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③养殖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含量变化。2012年11月1日,喷洒ETS复合菌群前,试验池养殖水体总大肠菌群为7.4×102 cfu/升,对照池为6.2×102 cfu/升,使用复合菌全池泼洒1周后,试验池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降低到45 cfu/升,对照池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为7.4×102 cfu/升,可见水质有恶化现象。11月15日,试验池中总大肠菌群为3.4×102 cfu/升,总大肠菌群含量有回升迹象,分析认为ETS复合菌群有效活菌数量已明显降低,使总大肠菌群等致病菌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遂第二次施用ETS复合菌群。11月22日,试验池总大肠菌群数降低到36 cfu/升,再次验证总大肠菌群数量的回升是因ETS复合菌群活力降低,笔者认为ETS复合菌群每2周全池施用1次,可有效避免水质的恶化。

④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的变化。试验池水体中氨氮含量由试验前的5.63毫克/升降到试验结束的3.98毫克/升,降低了29.3%,而未添加ETS复合菌群的对照池氨氮含量有小幅升高的趋势。

⑤养殖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变化。试验池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由开始的37.78毫克/升降低到25.81毫克/升,降幅达到31.68%,而对照池化学需氧量由36.57毫克/升上升到39.65毫克/升,上升幅度为8.42%。

nlc202309032018

⑥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试验期间随着ETS复合菌的施用,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逐步下降,由开始的0.218毫克/升降低到0.025毫克/升,降幅达到88.53%,而对照池中亚硝酸盐含量由0.224毫克/升上升到0.260毫克/升,上升幅度为16.07%。

⑦小结。研究人员通过对试验池和对照池详细检测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等数据,通过DP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认为在95%置信区间内,试验池和参照池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等检测项目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ETS复合菌群对水质改良的效果是明显的。试验池的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等出现明显的降低,分别降低了93.9%、29.30%、31.68%和88.53%。试验池中华鳌生长良好且没有病害发生,摄食量有所增加,而对照池中华鳌摄食情况不如试验池,且对照池水体时有腥臭气味发出。本次研究应用的ETS复合菌群含有六十多种有益微生物,其中芽孢杆菌分泌的伴孢晶体可以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被广泛认可;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具有硝酸还原和亚硝酸还原能力,可去除养殖水体中多种形态的氮。所以说,ETS复合菌群作为生物制剂改良养殖水体水质有显著的效果。

4. 水生植物种植技术

在每年四五月份种植凤眼莲、水花生、水白菜、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用竹竿、塑料泡沫或网绳等在水面上方隔离,面积占总水面的20%~25%,一般每亩种植500千克,能起到净化水质、遮阴的作用。因水生植物繁殖过快,应定期做好分株移栽工作,10月份以后移到温室育苗留种,到第二年继续使用,也可翌年另外培养再移栽。

5. 滤食性鱼类的放养

每亩放养规格为8~10尾/千克的鲢、鳙鱼鱼种(3∶1)200尾。

6. 鳖的饲养管理

①放养前清池。放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10~15厘米厚,用铁耙或铁锹按同一方向将淤泥翻1遍,日晒3~5天,再用生石灰按300克/米3的量以少量水化成浆后全池泼洒,隔日注水并进行肥水,透明度保持为20~30厘米,7天后放鳖。

②放养密度。池塘面积700米2/池,每池放养规格为500克/只左右的稚鳖2000只。

③消毒。放养前,稚鳖用20克/米3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分钟,或用3%食盐水浸浴10~15分钟,具体时间视鳖的忍受程度灵活掌握。

④放养方法。放养时,选择规格整齐的鳖放入同一池中,以免发生相互撕咬。将装有鳖的箱或筐轻轻放在水边,让鳖自行爬出,游入水中,以免呛伤。

⑤饲养管理。a.投喂饲料种类。一是投喂全价饲料(杭州皇冠特种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温室与外塘的饵料系数分别为1.2~1.8∶1和2∶1)。二是投喂动物性饲料。将鲜活鱼、虾、螺、蚌、蚯蚓、禽畜内脏、面包粉、食用油、黄粉虫、中草药和黏合剂等按照一定比例用饲料加工设备加工成糜状投喂。三是投喂植物性饲料。将新鲜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胡萝卜和马齿苋等消毒处理后投喂。b.投喂方法。投喂时严格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原则。定质:配合饲料、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均应新鲜、无污染、无腐败变质。定量:配合饲料的日投量为鳖体重的3%~8%;鲜活饲料的日投量为鳖体重的5%~10%;投饲量的多少应根据气候和鳖摄食强度进行调整,应控制在1.5小时内吃完。定时:水温18~20℃时,每两天投喂1次;水温20~25℃时,每天投喂1次;水温25℃以上时,每天投喂两次,分别在上午8时前和下午4时后。定位:饲料投在未被水淹没的饲料台上,均匀投喂。c.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检查,每天投饲前检查防逃情况;随时掌握鳖吃食情况,以调整投饲量;观察鳖的活动情况,如发现行为异常或患病的鳖及时治疗或隔离;及时清除剩余饲料,清扫饲料台;查看水色、量水温、闻有无异味;养殖期间适当施生石灰、EM菌和海中宝(离子交换水质净化剂)等,使池水酸碱度保持在7~7.5之间,定期注水、排水,使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定期用大蒜素拌料投喂和中药液泼洒防病;写好巡塘日志。

⑥疾病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药物使用方法应符合NY 5071规定的要求。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剂,尽量使用中草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一是生态预防。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养鳖场建筑配套设施合理,满足鳖喜洁、喜阳、喜静的生态习性要求;经常用换水和加水的方法以及施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使水色呈黄绿或茶褐色。二是生物预防。在鳖池中搭配放养少量鲢、鳙鱼,调节浮游生物量,在鳖池中种植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三是药物预防。进行环境消毒、池水消毒、鳖体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饲料台与晒台消毒、体内药物预防等,经常使用微生态制剂ETS菌改良水质等。

二、试验结果

经专家组测产:8号池鳖平均规格为0.86千克/只,10号池鳖平均规格为0.75千克/只左右。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四步疗法”水质综合调控技术后,中华鳖产量提高14%以上。

三、分析与讨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快速的规模化、工厂集约化养殖,只重产量不重质量,造成鳖的品质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崇尚野生鳖或仿野生鳖。通过使用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净化、种植水生植物和搭配放养滤食性鱼类的水质综合调控技术,达到了改善池塘养殖的内部环境和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中华鳖的品质和产量,降低了发病率,真正实现了生态健康养殖,对中华鳖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微孔增氧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一项新型渔业高效增氧技术,有利于推进生态、健康、优质、安全养殖,是渔业生态健康养殖的又一次革命。微孔增氧具有八大优势:一是高效溶氧;二是曝气水体;三是恢复水体自净功能;四是超低能耗;五是实现生态养殖,保障养殖效益;六是安全、环保;七是安装方便;八是维护简单。

ETS复合菌群含有六十多种微生物菌,其中好氧性微生物占40%、厌氧性微生物占60%。ETS复合菌群可以有效地吸附、分解多种无机或有机物质,从而将水土中的有害杂质分解转化为有益成分,快速恢复并长久保持水土系统自有的生态平衡状态。经过多年的推广,ETS复合菌群已经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在农林花卉种植、畜牧、水产品养殖、土壤治理、水体净化和保护等领域应用。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 邮编:272500)

仿野生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第7篇

1 设施与准备

(1) 鳖池环境条件。养鳖池塘要求背风向阳, 环境安静, 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进排水方便, 周围无任何工、农业及城镇污染源。环境指标符合GB/T 18407、水源水质符合NY5001标准。池塘面积不限, 水深1.2~1.8 m, 池坡比2∶1。用石棉瓦, 废旧铝板、砖石等材料等制成防逃围墙, 围墙四周高出池埂50~60 cm, 顶部要有向池内伸出的飞檐。

(2) 设置晒背施设和饵料台。鳖有晒背的习性, 在池塘向阳、安静处的池埂上设置1~2个 (长1~2 m、宽0.5 m左右、内铺细砂30 cm, 砂面与地面持平) 晒背场和兼做产卵床, 鳖池与晒背场形成45°左右的斜坡, 便于鳖能顺坡爬入。池中可用细竹或木板条制作成0.5~1.0 m2的浮筏, 固定在池中水面上, 供鳖晒背和投饵。饵料台类似一个四壁无网衣的浮式网箱, 按照 (1.0×1.0×0.5) m的规格用钢筋焊接而成, 分两层, 上层四根钢筋都捆绑泡沫塑料作浮子, 四个角都焊上圆环, 供竹竿穿过固定于池塘中, 以便在水位变化时饵料台可以上下升降。下层用窗纱网固定在钢筋框上, 以盛放饵料。每亩水面设2个饵料台。

(3) 清塘消毒与种草投螺。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 排干池水, 铲除表层淤泥;日晒10~15 d, 在池角挖坑, 用生石灰100 g/m2, 加少量水化成浆全池泼洒消毒。清塘消毒后, 池中栽种占池塘面积2/3的水草 (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水葫芦、水浮莲、芦苇等) , 也可在鳖池中栽种菱角, 菱角的浮叶可为幼鳖提供遮阴栖息场所, 并使其保持墨绿的良好体色。菱角叶片遮盖面超过水面的30%需作适当的清理。清明前投足鲜活螺蛳, 让其繁殖幼螺作为鳖主要饵料来源。水草和螺蛳需经5~10 mg/L漂白粉或100 mg/L高锰酸钾消毒后入池。

2鳖种与放养

(1) 鳖种来源。仿生态养鳖的幼鳖最好是自繁自育自养, 可在池塘中选留少量优质亲鳖让其自然繁殖, 于产卵时节收集鳖卵进行人工孵化, 再进行培育鳖种。外购苗种必须是在池塘自然条件下从稚鳖开始培育的。优质鳖种要求体态好, 圆形、体薄、裙边宽厚、腹部白底有明显的黑斑, 背部青灰色, 并有小黑点, 行动活泼、敏捷, 无伤残、畸变。如果以当年上市的养殖模式, 可选择规格只重250 g以上的幼鳖, 并要求规格整齐、均匀。如果养殖2年或3年上市的, 则可选放只重50 g左右的小幼鳖。

(2) 鳖种放养。选择晴好天气进行, 放养数量根据养殖模式、鳖种规格等因素灵活掌握。一般每667 m2不超过500只, 可视养殖情况搭配鲢、鳙鱼种和鳜鱼、黄颡鱼等市场价格较高的特种水产品苗种, 还可适当放养少量鲫鱼和青虾, 让其繁殖鱼苗、虾苗作为天然饵料。通过食物链相互依存促进, 和睦相处、协调生长, 较好地营造养殖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 有效调控水体。

(3) 苗种消毒。鳖种和鱼种下塘前分别用3%~5%食盐水浸泡15~20 min进行消毒。实行雌雄分养, 减少鳖种打斗和伤害, 提高成活率。

3饲喂与管理

(1) 饲料投喂。动物性饲料有小杂鱼和畜禽内脏等;植物性饲料有新鲜南瓜、胡萝卜、青菜等, 要求新鲜、无污染、无腐败变质;使用配合饲料其质量应符合NY5072和SC/T1047的规定。鲜动、植物饲料洗净后用20 mg/L高锰酸钾浸泡15~20 min或5%食盐浸泡5~10 min, 再用清水漂洗后投喂。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1%~2%;鲜活饲料日投喂量为鳖体重的5%~10%。水温18~20℃时每2 d投喂1次;水温20~25℃时每1 d投喂1次;水温25℃以上时, 每天分上午9:00和下午4:00各投喂1次, 饲料通过驯化投喂在食台上。

(2) 日常管理。养殖期间, 每日坚持巡塘, 观察鳖等水产品的活动情况, 防逃设备完好情况, 水质变化情况等,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勤除杂草、敌害、污物, 及时清除残余饵料, 清扫饲料台;查看水色, 使水色保持黄绿色或茶褐色, 定期加水、换水, 适当施生石灰, 使用EM菌等生物制剂等, 使池水pH值保持在7.0~7.5之间, 透明度在50 cm左右;定期用漂白粉1~2 mg/L全池泼洒消毒, 用大蒜素等药物拌饵投喂, 确保幼鳖不发病, 能健康生长。并做好记录, 备于总结经验教训和产品的可追溯性。

4捕捞与销售

(1) 捕捉方法。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掌握捕捉方法。少量上市时可用地笼捕捉, 把规格符合需要的鳖取出, 其余的鳖及时放回池中继续饲养。清底捕捞时把水放干后, 翻挖捉鳖, 来回几次可全部捕捞上市。一般在气温15℃以下, 鳖己停止进食时进行。

(2) 暂养贮存。由于鳖的捕捞较集中, 如一次不能销完, 需进行暂养待售。活鳖可在洁净、无毒、无异味的水泥池、水族箱等水体中充氧暂养。贮运过程中应轻放轻运, 避免挤压与碰撞, 并不得脱水。

示范户仿生态中华鳖养殖心得 第8篇

2014年初, 李承烨建成标准化鳖池180×667m2, 预计年养成鳖约2.7万kg, 实现产值432万元, 利润130万元, 将带动周边20个养殖户增收致富。对于仿生态中华鳖养殖体会颇深, 现将其养殖心得作一个简要介绍。

1 养殖场建设

养殖场地环境安静、背风向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 养殖水域面积180×667 m2, 常年水深保持在1.2~2.5 m, 淤泥厚20~40 cm, 底质为壤土。

对塘口进行清杂、修整, 坡比1∶0.5~1∶1, 并铺设细沙。在塘埂四周每隔2~3 m打一个固定木桩, 将石棉瓦固定于其上作防逃墙, 石棉瓦入土30 cm, 土上留高1.5 m, 进、排水口用50目双层钢丝过滤网拦好, 防止中华鳖外逃。

2 入池前准备

2.1 清塘消毒

用生石灰150 kg/667 m2泼洒干塘消毒, 7 d后加水至1.5~2.0 m。

2.2 投放饵料

投放50 kg/667 m2的活螺蛳让其自然繁殖, 放前用5%的食盐水消毒, 供中华鳖摄食, 补充中华鳖对钙的需求。

2.3 混养鱼类

为营造鱼鳖互利共存的生态养殖体系, 可混养20~50 kg/667 m2鲢、鳙、草鱼, 使养殖水体透明度维持在25~45 cm。

3 中华鳖种放养

5月中旬, 放平均规格700 g/只的无伤病、规格整齐、活动能力强的中华鳖种90只/667 m2, 雌雄比例为3∶1~4∶1, 如果雄鳖强壮, 体形大, 数量可少些。入塘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15~20 min, 然后将消毒工具放入水中, 让中华鳖自行游入水中。

4 饲养管理

4.1 食台搭建

用石棉瓦搭建1~2 m2的平台固定在塘边, 供投饵和晒背用。

4.2 科学驯食

把中华鳖精饲料加水拌匀捏成小团放在投饵台上, 待发现中华鳖进食后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在饲料中添加鲜活鱼块, 最后全部换成鲜活鱼块。

4.3 投饵管理

严格按照“四定”方针进行投喂, 饵料以鲜活鱼块为主、瓜果蔬菜为辅, 适量添加复合多维、微生物制剂、保肝利胆的中草药, 投喂前饵料用5%食盐水消毒10 min左右。日投饵量为中华鳖体重的5%~10%, 每天11:00和17:00各定点投喂1次, 每5~7d用5%的食盐水洗刷食台, 保证养殖环境清洁。

4.4 水质调节

①每隔20 d, 交替使用生石灰、二氧化氯、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质进行调节。水色保持黄绿色为佳, 如水色过浓, 用适量生石灰微调后, 适量投放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 并在中午适当开增氧机来培养水色。②适时增氧:采用增氧措施后, 池塘水质溶氧高, 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低, 中华鳖摄食稳定, 病害发生较少, 生长速度快。

4.5 日常管理

①早晚巡塘, 检查中华鳖活动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勤换水, 保持水质“肥、活、嫩、爽”。③水温日变化控制在1~2℃, 最好不要超过3℃, 以防中华鳖代谢紊乱。④养殖场所封闭上锁, 确保无偷盗事件发生。

5 效益估算

到秋末水温10~15℃时, 捕捞和运输都容易, 造成的伤害少, 也便于选择后备亲鳖, 可以排干池水进行捕捞, 少数钻入泥中的中华鳖, 可以在夜间等它爬上岸时, 用手电筒诱捕。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 第9篇

1“长江1号”的特点

1.1 遗传性状稳定, 商品利用率高

“长江1号”河蟹养殖群体分化小、规格整齐、群体内个体间体重变异较小, 雌、雄体重变异系数均小于10%。

1.2 生长速度快、规格大

“长江1号”成蟹的生长速度比普通河蟹提高16.7%, 商品蟹规格整齐, 平均规格在175 g以上, 养殖成活率高于70%。

1.3 体型好、形态特征显著

“长江1号”背甲宽大于背甲长, 呈椭圆形。性成熟成蟹背甲呈淡青色, 腹部呈灰白色;螯足绒毛呈棕褐色, 步足刚毛呈金黄色, 具有长江水系河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典型特征。

2 养殖技术

2.1 池塘条件

塘口东西向, 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池底淤泥深度10~20 cm, 水深1.5 m左右, 面积一般以10×667m2~30×667 m2为宜, 每池有独立进排水系统, 进水管道用筛绢网过滤, 池外用铝塑板围栏, 埂坡用聚乙烯网护坡。

2.2 池塘清整

用石灰水50 kg/667 m2化浆泼洒, 带水消毒, 10d后解毒1次, 然后放干水曝晒。

2.3 苗种放养

在晴天, 气温20℃左右的天气下苗, 选择规格为60~100只/kg的大规格“长江1号”蟹种, 蟹种要求规格整齐, 体质健壮, 无病无伤, 放养量为600只/667 m2左右。放苗前, 先进行缓苗处理, 将蟹苗连同网袋一起放入水中浸泡1~2 min, 取出放置3~5min, 如此反复2~3次, 待充分吸水后, 放入3%~4%的食盐水中浸洗蟹种3~5 min达到消毒效果, 最后打开网袋, 将扣蟹放在岸边陆地上, 让河蟹自己爬入池水中。

2.4 生态养殖系统构建

2.4.1 栽种水草

放苗前15 d, 上水至40 cm左右, 铺设苦草和轮叶黑藻, 水草不要太厚, 阳光要能透射到水体, 占池水面的60%~70%, 并用绳子和木桩固定, 防止漂移成堆。轮叶黑藻为河蟹喜食的一种水草, 其生长速度较快, 应注意避免其生长过于茂盛而导致缺氧, 苦草被夹断后易漂浮腐烂, 须及时捞出, 以防败坏水质。

2.4.2 投放螺蛳

每667 m2水面投放活螺蛳750kg, 母螺蛳占总螺量的60%以上, 分3次进行投放:第1次在2月中旬, 投放量250 kg/667 m2;第2次在清明时分, 投放量为300 kg/667 m2;第3次投放在8月, 投放量为250 kg/667 m2。

2.4.3 微孔增氧

架设微孔增氧设施, 避免因蟹池中缺氧及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大量累积而危害河蟹健康生长。开启时间:5、6月份在闷热天气和连绵阴雨天气晚上开启;7月份晴天14:00以后开启;阴雨天在半夜开启。此外, 也可使用粒粒氧, 平时也应使用VC以提高螃蟹应激能力。

2.4.4 水质调控

河蟹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 在养殖过程中应确保水质“肥、活、嫩、爽”, Ⅰ期至Ⅵ期幼蟹每次变态完成后, 加注新水1次, 并排除老水一部分, 水位掌握在50 cm左右, 期间用底净宝改底1次, 防止残饵和粪便污染底质和水质。为防止蟹池水质过肥, 6月份每667 m2放养花白鲢夏花30~40尾, 吃食部分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 同时经常使用EM菌、光合细菌等复合菌以改良水质和底质。在大量蜕壳时须换水1次, 平时根据水质情况10 d左右换水1次, 20 d左右按5 kg/667 m2泼石灰水1次来调节p H值, 泼石灰水时注意蜕壳高峰时不要使用。每蜕壳一次提高水位5~10 cm, 高温季节加满水。

2.4.5 饵料投喂

饵料投喂一般按照“荤素搭配, 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 投喂量要根据个体增重、温度的升高逐步增加。蟹种放养初期投喂蛋白含量高 (含量在35%左右) 的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中期颗粒饲料蛋白含量在32%左右并辅以一定量的植物性饵料, 后期温度在30℃以内时, 以不同粒径、蛋白质含量32%的颗粒饵料为主, 30℃以上温度时降低蛋白质含量的颗粒料, 并辅以部分豆粕及浮萍等青饲料, 同时采用提网观察蟹吃食情况, 以投喂后3~4h吃完为标准, 确保螃蟹吃饱吃好。

2.4.6 病害防控

蟹种投放后在水温达到18℃左右时, 用硫酸锌粉彻底杀灭纤毛虫1次, 隔天用碘制剂、氯制剂消毒剂进行消毒, 杀虫消毒制剂用量参考说明书, 中后期用生物消毒制剂进行消毒, 期间也可用生石灰1~2次, 用量10 kg/667 m2。

2.4.7 虾蟹混养

在蟹池可套养一定量的青虾, 一般套养量为5 kg/667 m2, 放养规格为1 000尾/kg。合理的套养不仅可以增加食物链来进行水质改良, 也可以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情况下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般每667 m2增加青虾产量30 kg以上。

3 小结

全年养殖以优质养殖蟹种———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为主导, 重点围绕“种、草、水、饵”进行。优良的苗种配以合理的放养规格和养殖密度, 实现了河蟹产量和规格的突破。复合型的水草种植不仅给河蟹生长提供了一定量的植物性饲料, 也给河蟹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每日翻动水草2次, 防止”懒蟹“藏匿不出、不吃不长, 通过翻动也有效阻止水草疯长后阻风阻光, 及时捞除腐烂水草, 以防败坏水质。水的养护依靠生物肥料、微生物制剂和螺蛳的高效调控, 确保水质长久保持“肥、活、嫩、爽”, 合理的施用生物肥料和微生态制剂不仅能增加水体中的营养量, 为河蟹生长补充一定的营养成分, 还能抑制有害菌, 提供对河蟹生长有利的有益菌。螺蛳的投放不仅能给河蟹提供优质的高蛋白天然饲料, 还可净化水质, 降解养殖污染和减少饵料的投喂量。有增氧条件的池塘, 在天气突变时采用增氧措施, 也可使用粒粒氧, 平时也应使用Vc增强螃蟹应激能力。饵料投喂做到“两头精, 中间粗”, 科学合理的投喂既可减少饵料不必要的浪费和节约成本, 又能减少残余饵料对池水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堵南山.关于绒螯蟹属的分类[J].水产科技情报, 2002, 29 (1) :10-12

[2]唐伯平, 周开亚, 宋大祥.关于三种绒螯蟹种名的厘正[J].动物分类学报, 2002, 27 (4) :875-876

[3]朱清顺, 苗玉霞.河蟹无公害养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3-4

[4]朱清顺, 柏如发.养殖中华绒螯蟹风味品质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 (3) :463-468

[5]李思发, 蔡完其, 邹曙明, 等.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品质分析[J].中国水产科学, 2000 (7) 3:70-74

[6]戈贤平.我国淡水虾蟹养殖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学养鱼, 2003 (增刊) :1-5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 第10篇

我国水域广阔, 是水产养殖大国, 水产品产量占世界的70%, 出口额居世界首位。在众多的水产品中, 中华鳖因具有食用和药用的双重价值而受到普遍欢迎。陶弘景在《名医别录》记载, 鳖性味甘, 平, 有滋阴补肾, 清退虚热的功效。“十二五”期间, 农业部《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把中华鳖列入长江中下游重点发展的养殖鱼类, 《2006~2020年渔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华鳖被列入“中国优势水产品重点区域布局”中。

然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华鳖种质退化、疾病频繁、水质恶化、健康养殖技术相对滞后、产品质量较差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出现, 中华鳖的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于是,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蒋业林牵头, 与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鳖类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USA等单位共同承担了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中华鳖疫病防控集成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以及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中华鳖设施育苗及动态节水养殖集成技术示范”, 开展了“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

仿生态养殖, 创历史新高

在研究过程中, 蒋业林带领项目组在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产学研试验示范基地1000亩, 构建了中华鳖温室+池塘两段科学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经过不断的试验, 他们首创了中华鳖养殖深度集成技术, 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项目组开发了温室稚幼鳖培育、池塘中华鳖主养、鳖鳅混养、鳖龟混养、鳖鱼混养及鳖虾混养6项健康养殖技术模式。结果在核心试验示范温室, 稚幼鳖平均每m2育成规格为400-500g幼鳖30只, 最高达45只/m2, 育成率达到95%;池塘中华鳖主养亩均产商品鳖1400kg, 最高产量达2300kg/亩;池塘鱼鳖、虾鳖混养亩均产商品鳖分别为410kg、560kg, 亩均增产125kg和142kg。

经过改良, 项目组开发了FAMS (以大型水生植物为基础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水处理技术, 建立水葫芦、水花生、伊乐藻、茭白、螺蛳和EM菌组成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对中华鳖养殖污水的TN、氨氮、TP及COD四项指标的去除率分别达74.5%、88.6%、89.3%、76.8%。达到养殖污水净化循环利用, 污水零排放。

同时, 课题组采用分子标记、生化遗传技术和群体选育、增值杂交选育方法相结合, 经过3代系统选育, 建立中华鳖良种核心群2个, 良种保有量达5000组 (每组雌雄比7:1) , 受精率为92%。选育的中华鳖良种生长速度提高15%、亲鳖产卵量提高12%。研究发现中华鳖胚胎发育的最优条件为:温度30℃, 相对湿度为75~85%, 孵化介质 (粗砂:中砂:细砂) 的比例为1∶4∶1, 此综合条件下, 中华鳖的孵化率达到98.0%, , 孵化时间缩短为40-42天。项目组还独创了甲鱼无介质孵化方法与装置, 该方法的通气性好、温湿度均恒、节能、省力、自然、环保、安全、操作简便, 孵化率接近100%, 充分利用空间, 无需多余的介质材料成本。

项目组研究独创了甲鱼低碳生态养殖系统、生物保健型甲鱼饲料;制定中华鳖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操作规程, 进一步规范生态防病技术措施, 使得中华鳖养殖发病率降低62%。为了解决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难关, 他们集成创新了生态池养甲鱼装置、养殖池充氧装置、甲鱼探测装置、甲鱼养殖池喂食装置、甲鱼晒盖台、甲鱼温室分级放养循环利用的养殖方法、甲鱼仿生态养殖场建设运行等。循环水生物净化系统每亩每月节约用水和净化废水17.49吨, 使养殖水体循环利用, 低碳零排放, 让中华鳖在自然状态下生长, 达到最佳的食用和药用效果。

该项目通过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技术鉴定,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总体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 甲鱼低碳生态养殖系统、甲鱼无介质孵化技术、生物保健型甲鱼配合饲料研制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市场前景广阔, 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

为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 蒋业林带领项目组建立了“科研+中心+公司+基地+农户+品牌”产业化模式, 建立灵活多样化的推广机制。同时, 他们以市场为导向, 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 先后创立了“喜佳牌”、“龙子湖牌”等中华鳖著名品牌;并帮助企业取得了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示范带动当地养殖1000户, 推广养殖新技术15项, 建立了10个高标准示范基地, 实现社会产值4.7亿元。他们紧紧围绕中华鳖产业及先进适用技术, 通过专题讲座、现场释疑、播放光盘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科技宣传和培训。目前已经培训管理人员、企业技工、渔农户6900人次。

项目组以共建省级“安徽省鳖类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推广平台, 全面推广规模化孵化、温室稚幼鳖生态培育、商品鳖健康养殖、病害生态防控等集成技术, 为安徽省发展中华鳖健康养殖奠定了优质种苗基础。充分发挥了科技在增加收入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高了农业投入产出率。还邀请国外专家多次进行交流探讨。5年时间累计示范推广56, 240亩, 获得直接经济效益4.06亿元, 农户亩增加收入达7213.5元。显著推动了安徽省鳖类养殖产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由于该项目研究成果, 坚持健康养殖、绿色循环经济理念, 同时, 充分发挥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示范带动作用, 优化品种结构, 保障食品安全, 提升甲鱼野生风味, 促进渔农增收致富, 为安徽省正在实施的水产跨越工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在安徽省境内, 特别在长江、淮河沿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空间。

硕果累累, 为水产业发展尽力

蒋业林的中华鳖养殖深度集成技术深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称赞, 并在法国龟鳖科学杂志刊登了相关报道。他还分别于2012年3月和2014年3月同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教授一起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台湾基隆举办的AOSCE国家学术交流, 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中华鳖的研究进展。并与林院士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 设立安徽省第一个水产院士工作站。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 第11篇

1 三江源区自然概况

1.1 三江源区的自然环境

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三江源区成为为全球大江大河、冰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 对世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追求的不断提高, 全球气候出现温室效应, 冰川和雪山开始融化, 导致青藏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充受到了影响, 大量的湿地、湖泊面积出现了缩小甚至于干涸的状况, 许多沼泽地消失, 大量泥炭地干燥呈裸露状态, 很多沼泽地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寒植被演变, 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玉树县位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部, 是一个以放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县区。玉树县地形复杂, 较高, 平均海拔达到4493.4m, 玉树年均降水量522mm, 年均温度2.9℃左右, 全年最高气温可达28.7℃, 最低温度达到零下26.5℃, 冬季降雪雪灾极易形成, 全年没有绝对无霜期。玉树县植被主要以矮嵩草、藏嵩草、小嵩草等植被为优势种群, 在高山湖泊及沼泽存在有苔草等优势种群, 主要草场类型是高寒草甸, 部分区域有少量高山灌丛草场分布。

1.2 三江源区植被类型

玉树州天然林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山峡谷区森林植被受高原气候和高海拔的影响原始性和脆弱性十分明显。由于受持续高温、干旱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天然林区小蠹虫、云杉矮槲寄生害、侧柏毒蛾、云杉叶锈病等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呈逐渐扩大之势。

三江源区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87科、471属、2238种, 大约占全国植物种数的8%, 其中种子植物的种数占全国种子植物总种数的8.5%。在471属中, 草本植物有422属, 占总属数的89%;灌木植物有41属, 占总属数的8.7%;乔木植物有11属, 占2.3%, 植物种类多是草本植物。

三江源区植被类型有9种, 可以分为14个群系纲、50个群系。包括针叶林、阔叶林、草原、灌丛、草甸、稀疏植被、垫状植被、针阔混交林、沼泽及水生植被。

区内森林植被主要是以寒温性的针叶林为主, 大部分分布在三江源区的东南部、东部, 位于我国东南部温带和亚热带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山峡区域。红桦、祁连圆柏、金露梅、沙棘、塔枝圆柏、锦鸡儿、糙皮桦、大果圆柏、紫果云杉、川西云杉、红杉是区内的主要树种。灌丛植被主要是杜鹃、山柳、等;凤毛菊苔草、鹅观草、苔藓等、蒿草、芨芨草以及藻类、针茅草是草原、草甸等植被类型的主要植物种类。

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虫草是三江源保护区内存在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还有31种兰科植物被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 有34种植物被列为青海省级重点保护植物。

2 三江源林业环境现状

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区的三江源, 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最近几年, 黄河出现断流, 长江流量缩减, 下游出现堵塞, 出现下游大水泛滥的情况, 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保护三江源森林资源和灌木植被, 发挥植被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作用, 对于保护母亲河以及维护长江下游的生态安全、调节沿岸气候乃至保证全国的生态系统平衡起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玉树县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虽然国家先后推出了几项大型自然保护工程, 如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 对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 不能合理开采的及利用资源使得玉树县得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国家和青海地方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 开展了一大批生态建设工程, 以期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全区累计改良草场90.6万hm2, 建设网围栏草场174.1万hm2, 植树造林保存面积27万hm2, 封山育林保存面积23万hm2,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35.69km2, 很大程度上改造了黄河上游水土流失区生态环境, 使该地区流入黄河的泥沙量平均减少10%, 土壤侵蚀模数总体下降30%~50%。

目前, 正在实施或规划实施的主要国家级生态工程有:长江、黄河中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治沙工程;休牧育草工程;林改对林业改造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并让农民获得了林地生产资源, 增加了农民的家庭收入。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来自于林业:减负增收;林木加工产业发展迅速, 林地林木价格上涨增收;充分激发了林地增收潜力, 养殖业、林下种植等林木经济应运而生, 利用林业生态环境优势, 开发森林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三江源地区的新兴产业, 很多地区每667m2林地年收入可以有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林改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妥善处理了大量山林纠纷, 还带动了许多新型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诞生。

3 玉树灾后重建成果

2013年玉树县验收面积 (2005年退耕还林面积) 为333.3hm2。结古镇54.67hm2, 全县共有57个小班。其中:保存合格面积226.2hm2, 株数保存率为66.3%, 保存基本合格面积107.1hm2, 株数保存率为61.3%。验收结果:结古镇退耕地面积54.67hm2, 保存合格面积37.67hm2, 株数保存率为67%, 保存基本合格面积17hm2, 株数保存率61%, 仲达乡退耕面积65.3hm2, 保存合格面积41.67hm2, 株数保存率为66%, 保存基本合格面积23.67hm2, 株数保存率60%。小苏莽乡退耕地面积40hm2, 保存合格面积21.62hm2, 株数保存率65%, 保存基本合格面积18.38hm2, 株数保存率为62%。巴塘乡退耕地面积173.3hm2, 保存合格面积125.28hm2, 株数保存率为66.5%, 保存基本合格面积48.05hm2, 株数保存率为61.5%。

此外, 玉树州大力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工作, 全力做好主体改革收尾验收年的各项工作, 以《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为依据, 组织各县尽快完成湿地保护项目和封山育林项目的物资招标工作, 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林业项目的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

林业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和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保护好林业资源是乡镇林业站的工作, 也是责任和义务, 我们将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林业管理部门的领导下,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发挥乡镇林业站的职能作用, 从而保护好林业资源, 恢复家园美丽的容貌。

摘要:三江源区作为全球大江大河、冰川、雪山及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功能区, 对世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最近几年, 黄河出现断流, 长江流量缩减, 下游出现堵塞, 出现下游大水泛滥的情况, 造成大量经济损失。保护三江源森林资源和灌木植被, 发挥植被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作用, 对于保护母亲河以及维护长江下游的生态安全、调节沿岸气候、乃至保证全国的生态系统平衡起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生态保护,天保工程,三江源区

参考文献

[1]杨新民.三江源畅想——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前期咨询工作概述[J].中国工程咨询, 2008 (06) .

[2]赵宏利, 陈修文, 霍修顺, 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茂名学院学报, 2007 (0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相关文章:

中华寿桃的栽培及套袋技术09-13

中华少年游中华05-22

爱我中华复兴中华07-02

中华魂铸就中华梦08-14

中华魂中华美德颂08-14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11-28

知我中华爱我中华08-16

中华价值05-09

中华第一城05-21

阅读中华经典05-24

上一篇:高职学生导师制下一篇:地应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