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价值范文

2024-05-09

中华价值范文(精选12篇)

中华价值 第1篇

一、弘扬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有利于应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西化”和“分化”

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 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尊严、自信和自豪的根基。所以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会竭力发扬光大其民族精神, 使其不被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淹没。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 却一直想摧毁中华民族精神, 实现“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他们极力输出其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其目的就是想确立他们的价值、伦理、观念的文化主导权, 以便按他们的意愿和生活准则塑造中国, 进而削弱社会主义在国际阵营中的力量。历史已经证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冷战中, 成功地演变了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在, 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惜任何手段, 来传播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 宣传他们的教育观念和宗教信仰, 引诱和败坏中国的青少年, 以此来破坏中国人民传统的价值观, 企图从精神上摧毁中华民族。因此, 弘扬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保持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决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 而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二、弘扬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改革, 提高综合国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稳健前行, 时刻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中国现在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它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仍然比较落后。在未来的几十年间, 中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的过程中, 民族精神仍然是中国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法宝。历史实践早已证明: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创新发展的任何一个时刻, 民族精神都彰显了它的凝聚功能、激奋功能和整合功能, 如历史上的抗日战争、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中华民族精神会使全体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主体力量, 会使全体中国人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会坚定不移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也会促进民族精神自身向更高阶段发展。

三、弘扬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临近,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滋长蔓延, 有些曾经绝迹的社会丑恶现象死灰复燃, 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在涣散人们的精神、毒害人们的灵魂, 民族精神正在受到冲击和挑战, 甚至部分在消解。历史和现实都表明, 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面貌如何将直接影响这个国家社会建设的进程。所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之首。如果说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 那么, 民族精神则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 始终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事实上, 如果中华民族找不到共有精神家园, 将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四、弘扬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腐倡廉建设

腐败是社会肌体的毒瘤,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敌, 它动摇国家的根基, 离间党群关系, 吞噬党的执政资源。“物必自腐, 而后虫生。”近年来, 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 就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和精神支柱的坍塌开始走向腐败深渊的。因此弘扬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每一个干部和党员都是首要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领导干部面对的诱惑和考验很多, 如果没有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 没有坚强的理想信念, 不筑牢自己的精神防线, 要做到一尘不染、清正廉洁是很困难的。不仅如此, 惩治腐败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也需要坚强的斗志、坚强的精神支柱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弘扬和振奋中华民族精神, 可以使广大中国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时刻进行精神自省、自警、自励, 筑牢自己的思想防线, 把反腐败斗争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民族精神, 崇高的民族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中华民族必须适应时代的呼唤, 不断促进民族精神的新发展, 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发挥更大社会价值。

摘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有利于应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西化和分化;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改革, 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展反腐倡廉建设。

关键词:价值,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德顺, 张伟平.哲学的价值新论[J].哲学研究, 2009 (6) .

[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中华传统道德及其时代价值探析 第2篇

中华传统道德及其时代价值探析

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的民族性和历史继承性要求我们在当前的`道德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对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要正视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中面临的新挑战,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加以继承、丰富和发展,构建起符合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道德体系和道德文化,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作 者:韩升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610071刊 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ARTY COLLEGE OF SICHUAN PROVINCE COMMITTEE OF CCP年,卷(期):“”(2)分类号:B82关键词:道德 优秀传统 道德建设 全球化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 第3篇

以和为贵不是单纯的美好愿望,是以对宇宙的根本认识为基础而提出的根本价值观。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观点。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谐共存的统一体。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国家、国际以至生态,都是如此。世界是和的世界,万物以和为基础,存在于和的状态中。以和为贵是在这一根本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就是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和的实质是各得其所,以和为贵就是要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

孔子说“政者正也”,又说如果有机会当政,一定以“正名”为当务之急,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他治国的根本理念。《子罕》篇又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以各得其所释“正”。“正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使君臣父子各得其所。程子说:“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和为贵”,就是以各得其所为最高的目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差别,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求和谐,而不是取消差别求统一、和谐。

达到和谐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中道。各得其所的基础是中。只有各个部分、各种因素都无过无不及,达到中的要求,才有整体的和。程子说:“使万物无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

各得其所是目标,和而不同是原则,中庸、中道是途径。和与中是从不同的角度说,和是总体的状态和目标,中是各局部应处的状态和要求,二者相合,就是中和,也就是各得其所。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使我们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不断相互吸取、相互融合,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在广土众民的中华大地上,组成统一的国家,长期保持稳定统一的局面,绵延发展。对外,中华民族始终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友好相处,以爱好和平的民族的良好形象展现于世界。

中华文化的贵和思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承认差别的前提和基础上求各得其所,指示了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危机的方向。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外交上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也是求“万物各于其所”。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求其各得其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也要求其内部各因素、各方面,如政府和市场之间,各种经济成分之间,以及城乡,东、中、西部,贫富之间等等,各得其所。可以说改革就是调整各方面、各部分的关系,以达到各得其所的目标;各得其所是改革的目标和实质。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契约,国家治理中的法制,根本的精神都在于求各得其所。就是民主的精神和实质,也是在于各得其所;民主是达到各得其所的一种形式。各得其所的概念,是把个人放在社会群体中来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包含保护个人权利和尊重他人、尊重社会以及政府权力两方面的要求;对个人的要求包含了权利和义务、责任两个方面。和单纯以人权、自由、平等为基础相比,更为全面,更有利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民主,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对国际社会来说,中华文化的贵和思想,也指出了处理冲突和危机的方向。单边主义、暴力恐怖威胁、经济制裁,以至战争等等,只能加剧矛盾冲突。只有承认差别,互相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各得其所,才是解决冲突,促进和平发展的正确途径。

就个人修养,待人处世来说,一个基本的原则也是和而不同。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摆正自己的位置和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处理不同事物和那事物内部不同方面的关系,求各得其所。

浅析当今中华武术的社会价值 第4篇

1.1、武术的概念

随着历史的变迁,冷兵器的逐步消亡,专用武术器械的生产及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对抗性项目、武术竞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已演化成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武术的基本定义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1.2、武术的特点

1.2.1、寓技击于体育之中。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斗争紧密相连,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限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为攻防技击的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与套路运动之中。

1.2.2、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总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此外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这一特点反映了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

1.2.3、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武术能在广大民间历久下衰,与这一特点不无关系利用这一特点可为现代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方便,使武术进一步社会化。

2. 当今中华武术的社会价值

2.1、颐养身心、防身御侵

武术有我国传统医学、养生学和仿生学的诸多精华,注重“内外兼修”。强调意识与肢体动作的高度和谐统一,是最受人欢迎的健身项目。随着科技的发展,武术军事功能削弱,人们习武多出于养生健身,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即使是在以武术作为技击手段的古代人们也没有忽略它的健身价值。戚继光练兵是为了“临阵、临敌、临阵”而练“手之力、足之力、身之力”,但通过训练可以健身,健身可利于实战则是显而易见的。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说明到清代武术的社会功能已在明显转变,习拳的终极目的已在于“益寿延年”,武术的健身价值更是日益突显出来了。

不仅如此,尽管21世纪的今天,社会日益稳定,但仍然有些不法分子和和社会分裂者威胁社会治安,人们为了更好地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就需要学习武术技能,达到防身侵御的目的。

2.2、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练武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教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习全过程中,“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绵延的历史中,一向重礼仪,讲道德,“尚武崇德”。尚武而崇德不仅能很好地陶冶憎操,还会大大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2.3、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武术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武术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

2.4、弘扬中华体育文化,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交流

在漫长的历史中,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现象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发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还对世界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武术具有健身性、交流性、文化性等社会价值,同时,它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大众体育、哲学、美学、医学、语言、文化艺术等世界体育文化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已逐步形成独立的、庞大的文化体系——武术文化。事实证明,武术是最能适应人类发展趋势的,从而也容易成为世界人民热烈追求的未来体育文化。武术推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已经具备,武术走向国际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摘要: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笔者结合自己在学校期间的学习经历和现在的工作实践,特撰写此文。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武术的概念和特点,然后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现状,具体阐述了武术的颐养身心防身侵御、锻炼意志培养品德、交流技艺增进情谊、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促进世界体育文化交流的社会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阅读答案 第5篇

②传统美德中最重视一个“忠”字。传统意义上的“忠”,虽然有忠于君主的糟粕成分,但更多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屈原自投汩罗,张骞出使西域,戚继光抗倭,林则徐销烟......这些先贤的事迹之所以为人们世代传颂,就在于这种“忠”实际上促进了国家、民族发展。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说到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为;说忠于国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生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今天弘扬“忠”,就是提倡每一个人既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又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这种于国于事的担当意识,是实现名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③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①,都体现了这种仁爱美德。“仁者爱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就必然为爱所驱使,为所爱的人奉献,关心他,爱护他。因此,这种美德是调节人际关系、保障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一些人过分追求个人私利,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紧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倡导仁爱,可以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提升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因此,充分汲取传统道德中的仁爱美德,即是净化社会风气的需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需要。

④就个人而言,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之命提供精神营养。读《陋室铭》可以知道,唐朝诗人刘禹锡,虽身处逆境却不改高洁的情操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因为他在仕途失意、不能“兼善天下”时,便以“穷则独善其身”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从而获得了“惟吾德馨”的精神回报和巨大的自我满足感。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会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进而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⑤总之,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升华。我们只有继承中华传统美德,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促进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及其现代价值 第6篇

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时间的考验和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来没有中断过,而是连绵不断,经历风雨沧桑,有过兴旺发达和暂时衰落的历史命运。中华民族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在近代几乎遭受过所有列强的欺凌和宰割,但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侵略者完全吞并或消灭。中华民族的民情风俗和文化传统有其鲜明的特色。所有这些都是事实。这就引起国际间有关人士加以研究的兴趣,他们在思考: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进程中所体现的永不衰竭的活力究竟是什么?

活力,通俗地说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力量。这当然不止一种,但其中有一项重要内容,这就是中华人文精神中的国家民族观念。中华民族对于正气、操守,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当历史发展到近代,民族精神同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革命历史内容结合在一起。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为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古代人文精神的人生价值观,例如司马迁所说“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哲理,被民族的优秀代表们所继承和发展,将个人融汇进整个民族复兴的汹涌澎湃的洪流之中,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价值的尺度,进行了不懈的奋斗,为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民族精神和秦汉以来统一国家的建立是分不开的。由于在二千多年前,我们有了统一国家,这样才能使中国历史连绵不断而没有出现空白,才使得国家的尊严和独立得到维持,才使得农业和水利工程在古代有了很大发展,才使得中华民族获得伟大的活力和生机。我们今天反观历史,深感秦朝建立统一国家,且有了统一的文字,这个功绩的深远意义是很难用笔墨来形容的。

还不能不着重说明,中华人文精神的主流是创造精神,而且是一种独特的创造。不过也有人认为中华人文精神是一种所谓“保守”“守成”类型的文化。果真是这样,那么,许多问题就难以解决。一个保守的文化类型能创造出悠久的灿烂文化吗?这种文化能够数千年以来不断给人以智慧和启迪吗?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不是这样看的,他在《西方科学的基础和古代的发明》的一封信中这样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提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部做出来了。”(《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46页)那么,“形式逻辑体系”和“因果关系”究竟在中国文化中的哪些部分被发现出来了呢?爱因斯坦没有说,但是,我们可以代他回答,这就是中国哲学。具体说,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究天人之际”以及“万物莫不有对”的充满求实精神和探索精神的辩证思维。这才是古代自然科学的“根”,是人文精神的灵魂。专门研究中国科技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毕竟看出了这一点,他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在这方面,西方是初等的,而中国是高深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第33页)像爱因斯坦、李约瑟这样的科学家是很有洞察力和远见的,他们看到了中华人文精神中科学与哲学的结合,这是中国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原因之一。由于在世界近代历史中,中国在实验科学,即科学工艺或技术科学上的落后导致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但如果由此否定中国古代科学的先进性和创造性,这是不全面的。

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像中国古代哲学这样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和唯物论以及人生价值观,在世界历史上并不多见。这是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内容广泛和深刻,其表述方法不同于西方哲学,但是她所包含的客观真理及其普遍性,并不因为历史的流逝而失去光辉。

历史总是流动的、具体的。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许多方面都可以看到历史的相异性和同一性。如果看不到古与今的差异和区别,以为它们是一个模式,那就曲解了历史,从而看不见历史的前进和发展。另一方面,历史又具有同一性,古与今在某些方面存在着某些共性,所以说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如果认为历史没有同一性,那么人们研究历史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思想文化的发展也是相异性和同一性的辩证统一。正如睿智的哲人所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绝对真理的粒子近似地反映了客观世界某些方面的规律,历史的烟云不会淹没它的光彩。这些绝对真理的粒子亦可称之为真理的普遍性,有了它,古代思想文化才具有现代价值,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同时还需要看到中国历史文化与西方的区别。中国传统文化(或人文精神)是充分入世的,重现实,重实际。这从儒家思想中可以看得很清楚。道家思想虽然否定道德、法制,但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倒不如说它以此为手段达到入世的目的。至于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它中国化了,成为中国自己特有的佛教,减少了出世的成分。完全出世的佛教流派,在中国难以存在。在中国封建社会并没有真正的宗教统治。而欧洲与此不同,其中世纪乃是宗教统治的历史时期,因而欧洲的历史从中世纪转向近代,经过了宗教改革的艰巨历程,使其价值观念向世俗化转移,使人从神的长期统治下解放出来。于是,欧洲“文艺复兴”便以“回到希腊”为口号,希望以古希腊的人文文化作为近代文化的模型。这一转换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而中国由中世纪向近代的转换,所遇到的问题和欧洲不同,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使中华民族从殖民主义的统治压迫下解放出来;第二,保持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活力。后者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其内容是区别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使精华与世界先进的科学文化结合,使它成为国人的精神纽带。因此,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并不是只看到本民族的文化,而应当放眼全人类、全世界。更不是引导人们向后看,而是鼓励人们在文化民族化的基础上,不但为自己的国家,而且为整个人类多做贡献。

因此,研究中华古代人文精神需要有历史的观点,这并不是说今天和未来的科学创造只是以往思想文化的翻版。没有科学的继承,便谈不上科学的发展;同样,如果没有创新,所谓继承便失去了意义。我们探讨中华人文精神,是为了用它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推动科学的创新。

(选自《中华人文精神》,西北大学出版社。作者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工作)

中华价值 第7篇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 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组合起来的价值系统。从不同方面具体来说可分为:个人处世美德: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立志高远, 知耻自重, 谦虚向学, 躬行实践, 注重人格等;家庭生活美德:有勤俭持家、劳动致富, 孝敬父母、慈爱子女, 夫义妇顺、相敬如宾, 兄友弟恭、妯娌和睦, 亲善邻里、注重家教等;职业生活美德: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勤业精业、精益求精, 诚信为本、义重于利, 艰苦创业、利用厚生等;公共生活美德:有尊老爱幼, 扶危济困, 见义勇为, 贵和乐群, 严已宽人, 团结友爱等;处理国家民族关系方面的美德:主要有忧国忧民、情系故土, 公忠体国、精忠报国, 抗暴御侮、坚持正义,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民族和睦、协和万邦等。其中,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 对国家、民族、社会发展和进步影响最大, 集中表征着中国道德文明的精华和智慧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高尚的传统美德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 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 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 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西汉初年的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 公而忘私”, 强调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有“鞠躬尽瘁, 死而后己”之语, 他为国事日夜操劳, 最终耗尽自己的全部精力;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末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历史上, 中国屡遭外敌入侵, 国破则家亡, 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 并升华为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精忠报国”体现了古代爱国者岳飞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近代爱国者魏源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的理性爱国精神;“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则体现了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爱国精神, “为国分忧, 为民解难”, “以天下为己任”这是爱国的知识分子的理想, 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2. 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 吃苦耐劳而著称于世。中国古代的许多神话和传说, 如女娲补天, 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反映了先民在洪荒时期勤劳勇敢、艰苦奋斗, 与自然斗争, 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羿射九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 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自强不息精神。《周易·上经》中有“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 (自然) 的运行刚强劲健, 有道之人应当效法天, 永不自满, 努力向上, 绝不停止。孔子“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进精神, 孟子“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的顽强意志, 均是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的光辉典范。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曹操所作《龟虽寿》, 其中有:“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己”的名句, 更是凸显出了自强不息和发奋向上的精神气概。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 擦干了身上的血迹, 掩埋好同伴的尸体, 又继续战斗了”。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3. 推崇仁爱, 崇尚和谐, 爱好和平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推崇“仁爱”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 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 并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 特别是当人和人之间发生矛盾时, 应当从自己的欲望、感情、意志、追求等方面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 强调要“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苟子则强调“仁者自爱”。墨子从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 提出“兼相爱, 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 我国古人主张“和为贵”, 提出了“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的思想, 强调社会和谐, 讲求和谐相处, 倡导团结互助, 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秉承强不执弱、众不暴寡、富不侮贫的精神;中华各民族始终相互交融, 和衷共济, 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 协和万邦, 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4. 倡导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守信

诚信即诚实信用, 表现在职业生活中就是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 言必信, 行必果,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敢于并善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孔子提出“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的思想, 并认为“民无信不立”,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把说话算数、言而有信看作是人的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吕氏春秋》有《贵信》篇, 把信当作立身处世的根本, 并主张人生以信为贵, 认为人际关系缺少了信任势必导致其紧张和冲突, 结果陷入人人自危的状态。“君臣不信, 则百姓毁谤, 社稷不守;处官不信, 则少不畏长, 贵贱相轻;赏罚不信, 则民易犯法, 不可使令;交友不信, 则离散郁怨, 不能相亲;百工不信, 则器械苦伪, 丹漆染色不贞”。中国传统道德认为, 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 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 取信于人。

5. 注重人伦价值及道德责任, 在义利关系上, 主张见利思义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 十分注重人伦价值及道德责任的修养。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这“约之以礼”, 就是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尚书》中最早提出“五教”, 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 孟子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成五类, 并提出了调整这五类关系的准则, 即“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朋友有信,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在中国传统道德的五伦关系中, 尤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伦关系。《管子·五辅》有“为人父者, 慈惠以教;为人子者, 孝悌以肃”的说法, 儒家《大学》有“为人子, 止于孝;为人父, 止于慈”的说法。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孝敬父母, 尊老爱幼, 强调一个人在家庭中的道德责任。在义利关系上, 儒家伦理道德认为, 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 应当“以义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 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思想, 孔子把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用来评价人的道德,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认为重义者为君子, 而重利者则是小人, 又说:“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历代儒家所主张的政德、士德、武德、商德、师德、医德等职业道德, 都把讲诚信、重道义、见利思义视为最主要的内容。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 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传家之宝。

1.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共性, 反映了我们民族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治生理财、治国安邦等方面的智慧和思维成果,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愿望和要求。可以说传统美德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和价值共同性,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或意义上超越地域、阶级、种族和时代的局限, 上升到普遍理性和价值目标的层次, 成为凝聚各阶层和各民族意志和愿望的道德粘合剂, 它像我们祖先的血液一样, 流动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中, 在中国悠久历史中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自秦汉以来, 2000多年中, 在各朝代, 许多民族曾建立过独立政权, 相互间也曾长期混战, 造成沉重的灾难。但每次分裂大都是短暂的, 而且之后又复归于更高度的统一。2000多年中, 中国统一的时间约占2/3, 分裂时间占1/3, 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长期保持大致相同的区域的国家, 这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宏大的包容性、巨大凝聚力紧密相关的, 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我们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中, 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正因如此, 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时, 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 同侵略者展开殊死的搏斗, 直到取得胜利;每当内乱出现之时, 人们往往又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 捐弃前嫌, 团结一致, 变分为合, 转乱为治。

2. 中华传统美德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 有着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作用

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人们的社会实践、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传统道德习惯, 它使人陶冶爱国情操, 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志向;它让人孝顺父母, 对其充满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 尽力帮助别人;它感化了身边的一切, 让处世的人明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从而弥补了愚昧与笨拙、丑陋与缺点, 促使人性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 从而提高民族素质, 有利于调整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同时, 中华传统美德对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具体成员, 有着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作用, 成为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精神动力。成为维系全民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或精神纽带, 成为焕发人们为民族统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的精神源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 不断前进, 坚持与内部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 以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顽强进取, 百折不挠, 使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屡创辉煌。

3. 中华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孕育了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 在优良传统美德的熏陶和孕育下, 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公而忘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以我血荐轩辕”,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形成了一种为国家, 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 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

当今世界突出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多样化。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嬗变的时期, 在外来文化中一些消极腐朽东西影响下, 在市场经济利益原则的驱动下, 自私自利, 见利忘义, 损公肥私, 坑蒙拐骗, 尔虞我诈, 不守秩序, 恶性竞争等不良道德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荣辱观, 是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流传下来的宝贵道德遗产, 它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988年1月,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头2500年, 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勤劳节俭”的勤俭精神;“厚德载物”宽厚精神;“谦敬礼让”的谦虚明礼精神等等。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品德, 把传统美德寓于现代德育之中, 在学校把传统美德作为德育内容的有效补充,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内化为学生实践, 让传统美德的内涵成为学生自觉的习惯, 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 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涵, 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 提高国民素质, 增强民族凝聚力, 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江汉大学学报, 2007 (12) .

[2]王泽应.中华传统美德通论.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9) .

中华价值 第8篇

关键词:传统价值,敬,诚信,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有着许多稳定的、恒定的、具有永久意义的价值理念, 它们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当前正经历着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完善的转型, 也因社会不道德现象频出而被称为“道德滑坡最为严重的十年”[1]。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 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 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何在当前阶段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凸显传统价值理念的影响, 更好地将文化传承与价值体系教育结合起来, 应引起社会大众的深刻思考。

一、中华传统价值理念

孔子有言:“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未知生, 焉知死”, “天生德于予”。这些关于鬼神、生死和天命的论述, 不仅反映并引导了他所处时代悄然兴起的人文思潮, 还顺应乃至规定了两千多年来中国人价值观念的框架模式。黄陵东先生指出该框架是“以人为本, 以人伦关系、人生道理为主题, 以人性的先验规定为尺度, 以儒家的道德取向为主导”[2]。

中华传统价值理念肯定人的力量和作用。那么人是什么?或者说人是怎样的呢?中国先哲们除儒家简单地将“人“与“仁”互为规定外, 并未有直接而准确的界定。在哲学上, 与“人”相对的有“神”和“物”两个概念, 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而, “以人为本”要么是对立于“以神为本”, 要么是对立于“以物为本”。整体而论, 西方的传统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论”而言的, 主张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人权反对神权, 强调人的价值首位。而中国传统的人本观则主要是相对于“物本论”而言的, 强调人贵于物, 天地万物唯人为贵。然而, 现代社会中,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 人本思想作为一种发展观被提出则主要是相对于“物本论”而言的。

中华传统价值观以人生论为主题, 触及的问题包括人性、天人关系和人生理想等。张岱年先生认为 :“人生论是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 其发生也较早。中国哲学的创始者孔子, 及继之者墨子, 都是谈论人生问题, 而未尝成立宇宙论系统”[3]。人生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生的价值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价值论出发, 通过对人性的论述, 寻找先验的必然依据, 进而求助于天命权威, 诉诸“天人合一”的观念。儒家文化以“仁”定人, 以“礼”约人, 也必然导致了人生的价值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归落于人生的伦理价值。人生之意义就在于其是否具有能满足主体伦理需要的属性, 这不仅由人性的先验伦理性质所决定的, 还由中国传统的集血缘、亲情与宗法等级关系为一体的文化伦理性质所决定。可以说, 无论是社会文化, 还是理论认知, 都规定了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伦理性质。

那么现代社会, 特别是被认为国民道德滑坡的当下,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体系亟需重构, 传统价值观念又何以体现呢?刘梦溪先生在梳理中国传统文化时提到了“诚”、“信”、“敬”、“耻”、“恕”、“和”等理念, 并指出“这些概念对我们当下的社会也非常切中, 在传统文化价值理念里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4]。

“诚”被视为有修养的人的言行之内在依据。《易经》中有“修辞立其诚”之说;《中庸》也将“诚”看作“天之道”且“不诚无物”;《大学》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须始于正心诚意, 应“诚于中”。“信”与“诚”并列而提, 古语“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等都指出了“信”乃五伦之一, 是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诚信”不仅是古人“进德修业”的标志性的理念, 也是我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个人、国家交往都应以诚信立基。“敬”不仅指尊重他人, 更指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具有的“自性的庄严”, 是人内在的性情。《论语》中提及“礼”之概念, 其核心都是“敬”, 即“无敬不成礼”。《礼记》也指出“诚信之谓尽, 尽之谓敬, 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因而, “敬”乃人最核心的精神指归, 体现的是人的自尊与人性的庄严。“耻”、“恕”也是社会全体的共认价值。“耻”体现为道德自律, 所谓“廉耻道尽”正说明了丧失廉耻的可怕后果。“恕”乃“宽恕”, 即“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博大胸怀的体现, 换位而思, 自己不喜欢或不希望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 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的价值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 “和合观”、“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不仅反映了中国先哲们的辩证观, 还为我们当代社会直面差异、求同存异, 在辨证与包容中解决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差异不一定会发展成冲突, 在中华传统价值观中这早已存在。

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价值观

价值观体现着人对于价值及价值关系的一般性、根本性看法, 表现为人处理各类价值问题时所持有的立场、观点及态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 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学术界研究“价值观”的视角颇多, 如教育学研究价值观重点关注影响价值观形成与改变的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及其教育形态, 人类学倾向于价值观表达的文化特征的研究, 心理学则关注价值观的心理结构、功能及其测量, 哲学注重价值观之主客体间相互关系的研究,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给价值观带来的影响等。本文结合教育学理念, 关注当下转型期内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教育干预, 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共认价值的认知、学习来探索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教育。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结构中的重要部分, 属于社会的高知阶层。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在对外交往中, 对自身行为可能会对社会组织及人群产生的结果的一种评价, 是在自我与外界交往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对事物和行为作出判断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被认为具有导向性、差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5]。导向性体现于大学生们常依据自身价值判断实施他们所认为的有意义的行为, 以实现自我的目标, 反映着他们对世界的认知程度和认知水平;差异性指大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因家庭、教育、经历等成长背景的不同而出现对相同事件、相同人物可能存有的不同感受和立场;不稳定性是大学生价值观较突出的一个特征。由于处于价值观塑造期, 大学生的年龄不大、阅历较少, 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期, 价值观存在着许多可改变及能继续发展的方面, 这就为高等教育阶段实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干预提供了可能。

当前, 我国社会转型正经历着社会形态变迁的不断完善,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党和人民自觉而坚定的价值选择与价值追求, 必然会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重大变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兰久富指出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出现了很多重大变化, 表现为“社会本位价值发生了重大变迁”、“社会价值归宿发生了重大转移”、“社会道德出现了滑坡”和“劳动价值需要重新发现”[6]等方面。当下大学生群体在专业知识获得提升的同时, 许多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冲击, 甚至出现了迷失现象, 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群体存在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现实化和价值抉择矛盾化等。有人研究后指出, 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存在“重实用主义轻理想信念, 重功利主义轻道德品质, 重个人索取轻奉献意识, 重享乐主义轻奋斗精神”[7]等。因而, 加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改变的因素的研究, 实施价值观重构干预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且也迫切需要。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念受冲击, 原因有多方面。首先, 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必然会对意识领域产生影响, 市场经济发展必然会对大学生群体价值观产生促进与冲击的双重影响。伴随经济领域的转型, 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等得到显著提升, 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更是放大在了大学生们面前, 不公平竞争引发的误导、奢靡腐败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泛滥、功利性的实用主义倾向等都扭曲着大学生认识转型社会的目光;其次, 信息时代不良传媒的失德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大学生价值观的迷失。虚假的歌功颂德、过度渲染的社会阴暗、对西方价值观不加分辨的宣扬等都使得原先统一的、正统的、坚定的价值判断标准逐渐失去其权威性。另外,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大学生们不再理会所受教育,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家庭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失位、父母对孩子成长烦恼的忽视、学校思政教育的呆板与说教性等都是引发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变化的不可忽视因素。当然, 我们还要认识到大学生们还处于步向成熟的青年时期, 生理与心智成熟期的不同步、外界物质世界的诱惑、周围人群的潜移默化等都可能使他们的价值观体系发生溃崩。

总之, 经济利益的调整、社会结构的改变、思想教育的不完善、西方价值观念的强势, 以及学生群体自身的不成熟等都潜在地、或多或少地引发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迁。

三、传统价值理念与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的融合

转型期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制度与文化上的变迁, 与此同时, 物质化倾向和权钱利益等社会流弊也逐渐渗透进当前高校。在当下重构大学生价值观体系, 可以凸显传统价值理念, 以强化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共认价值的认知与弘扬的教育措施。在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渲染力和渗透性、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在反思西方思潮强势影响和市场经济的负面社会功利性基础上, 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中华传统价值理念, 增强其价值意识, 重构其价值体系。

首先, 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时代定位有助于大学生群体更清晰地认识世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观, 既有相对独立性也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价值观的发展不能割断历史, 必须与以往历史时代的价值观保持着某种承继关系。诚如上文所提, “诚”、“信”、“敬”、“耻”、“恕”、“和”等传统价值理念早已积淀成民族的群体意识和价值共识, 并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因此, 传统价值观是建设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一种重要资源, 通过社会实践对其进行吸收、检验、筛选和改造, 它就可以也应该融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 并进而获得更加耀眼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加强传统价值理念的时代定位, 有助于大学生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先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

其次, 显隐结合, 变革传统思想教育的说教特征有助于传统价值理念融入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中。显性教育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形式, 其教育目标明确, 能清晰表达出教育意图,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 显性教育能给思想认识不成熟、缺少价值判断能力的大学生以直观的引导, 但有意识的教育易引发学生的排斥和抵触, 当下的大学生对说教特征显著的教育均有不同程度的排斥。隐性教育能在无形中给学生以刺激和暗示, 更易被接受。隐性教育能全方位地渗透在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 进而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弘扬中华传统价值理念, 以隐性教育的形式使大学生群体对传统的共识价值产生共鸣, 能够恰如其分地激发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自觉性, 从而对价值观的建构产生作用。加强“诚”、“信”、“敬”、“耻”、“恕”、“和”等理念的认知与教育, 能关注到当前思政显性教育关注不到的环节, 是一个可行且有力的教育干预措施。

再次, 凸显传统价值理念的引导有助于防范西方思维泛滥和市场经济的社会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历史上特定时期强施于人的思想枷锁被打开, 强烈的逆反心理使得大学生对“官方言论”、“正道消息”嗤之以鼻。随着诸如萨特学说、弗洛伊德学说、尼采学说等西方思潮的蜂涌而入, 急于探索外面精彩世界的心灵饥渴与挂有西方经典标签的理论一拍即合, 大学生没有能力更没有心情去辨析学说的真伪即全盘吸收, “自我设计、自我实现、个人选择、个人奋斗”一度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崇拜信条[8]。“诚”、“信”、“敬”、“耻”、“恕”、“和”等价值理念, 其实不排斥对个人价值的强调与追求。传统价值理念的引导, 可以使之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的个人意识中, 使他们更好地在转型期重构个人价值体系。传统价值理念, 如儒家“有为”、“入世”的观念、《周易》上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和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及“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等, 都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对当前价值体系重构具有指导性的传统价值理念。

四、结语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也是一个动态的课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下, 价值观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有其时代特征。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倍受关注, 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社会的稳定和个人的健康发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诚”、“信”、“敬”、“耻”、“恕”、“和”等价值理念, 是经受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结晶, 是全民的共识价值, 是民族性的集中体现, 对人们, 特别是价值体系迷茫的群体具有深远影响。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 研究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重构中发挥作用, 具有现实意义, 是当前核心价值观培育值得思考与尝试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环球时报.八成受访网友认为中国社会道德发生极大倒退[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1-10-22/082023345086.shtml, 2011-10-22.

[2]黄陵东.论中华传统价值观念之框架模式[J].理论学习月刊, 1996, (6) :40-46.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166.

[4]刘梦溪.中华传统价值理念在今天的意义[J].杂文月刊, 2014, (8) :49-51.

[5]颜咏雪.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培养的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9.7-8.

[6]兰久富.社会转型与价值冲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9, (3) :97-102.

[7]焦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0.12-13.

中华钙果的实用价值及栽培技术 第9篇

1 实用价值

1.1 观赏价值

植株矮小, 仅0.5~1.0m, 枝条细密, 柔软且无刺, 叶片较小, 开花多, 结果强。中华钙果先花后叶, 开白花或粉花, 每节开3~5朵花, 开花时花繁似锦。叶片呈倒卵圆形, 像榆树叶。果实有圆形或扁圆形, 呈红色、黄色或紫色, 果实色红似火, 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1.2 食用价值

中华钙果的果实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尤其是钙和铁的含量甚高。鲜果中钙含量可达0.06%, 铁含量达0.0015%, 分别是苹果的7倍和6倍, 且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 总量达0.4%, 含总糖5.20%、还原糖3.38%、有机酸1.31%、维生素C 0.006%, 实属天然稀有的保健水果。

1.3 医用和牧用价值

种仁具有消肿、利尿、通便的功能, 是很好的中药材。茎叶可以喂牛, 茎叶中钙含量也高达3.7%, 可以作为牛羊骨骼发育的补钙食料。

2 栽培技术

2.1 扦插育苗

中华钙果树体矮小, 栽植密集, 需苗量大, 自行扦插育苗可大大降低栽植成本, 1株苗木当年春节栽植, 秋后可繁殖30株以上。

2.2 选地整地

中华钙果对土壤要求不严, 一般土地都能栽培, 但忌低洼易涝地种植, 以排水良好地段为宜。栽前结合整地, 施农家肥37.5t/hm2, 可做成1.2m的小畦, 长度因地块而定, 以利管理。坡地种植, 可按等高线种植。坡度大时, 需整成1m宽的小梯田, 平地最好垄栽。

2.3 栽植

春秋均可栽植, 春季栽植宜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发前。营养袋苗可在5~6月栽植, 保证在秋季苗长到30~50cm高。组培小苗应带营养土栽植, 栽时不要弄散土团, 栽后扣塑料小拱棚, 直到5月初时才可逐渐打开小拱棚。栽植前将根系进行修剪, 将长于30cm的根系剪到20cm, 剪后用生根粉浸根, 以提高成活率。株行距可分为3种:高密度0.5m×0.5m、中密度0.5m×1.0m, 低密度0.8m×1.2m。在整好的地块上挖深50cm、宽40cm的穴, 穴内填入与有机肥混合的表土, 把苗子放入穴中, 边填土边踩实, 深度保持原苗根茎部位与地表一致, 栽后浇透水。

2.4 水肥管理

定植当天要立即浇水1次, 浇水后6d内再浇水1次, 土表稍干后, 立即松土, 并覆盖地膜。定植穴旁边的杂草应经常铲除,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枝条生长最旺时追施1次化肥 (氮肥) , 每株用量25~50g。

2.5 修剪

中华钙果可用短、疏、留3种方法进行修剪。短是每年对2~3个基生枝进行1/3~1/2的短截;疏是疏除多余的基生枝和二年生以上过密的细弱枝及衰老的二至三年生的基生枝;留就是选留和培养新的基生枝, 一般留9~13个作为更新枝。最终保持果树有各类结果枝8~12个, 其中基生枝7~8个, 二年生枝3~4个, 多余的枝条于5月下旬一次性清除。

2.6 疏花蔬果

中华钙果易成花, 一般基生枝从基部第3节往上均可开花结果, 每节可开2~8朵花。因此, 花太多, 需疏掉一些花蕾或花朵, 最后保持健壮枝有果25个左右, 中庸枝有果10个左右, 较弱的枝有果5个左右, 每株总有果150~200个即可。

2.7 病虫害防治

中华钙果的病虫害较少, 防治病害可在发芽前喷1次

3°Bé石硫合剂;虫害主要是蚜虫, 发芽后, 一般用2.5%功夫或吡虫啉防治。

摘要:阐述了中华钙果的实用价值, 从扦插育苗、选地整地、栽植、水肥管理、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 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钙果,实用价值,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高海龙.中华钙果栽培技术初探[J].甘肃林业, 2008 (2) :32-33.

[2]巢强, 刘芳.钙果的繁殖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 2005 (6) :27, 40.

[3]裴淑兰.浅谈钙果的栽培技术及开发利用[J].山西林业科技, 2005 (1) :25-27.

[4]张长锁, 李艳丽, 罗晓春, 等.钙果高效丰产栽培技术[J].北方果树, 2009 (1) :19-20.

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救赎性价值 第10篇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救赎性体现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当今时代人类的救赎力量不仅在理论界成为高昂的唱响曲, 而且在实践领域成为蓬勃的雨后春笋。 更本质的是, 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领域, 中华传统文化的高调亮相都被证明了其作为当今时代人类救赎力量的正确性。

在中国的理论界, 无论是鼎鼎有名的大思想家们, 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思想者, 在他们公开的声音中, 只要是谈到当今人类的救赎问题的, 都显示出了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都关注到了人文。 这不仅由于当代社会人文的缺失, 而且由于当代社会在人文缺失后的损失, 进而显示出人文对当代社会的救赎作用。 那么, 蕴含着高度人文价值的中华传统文化便自然而然地作为焦点进入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的思想者的视野。 通过当代救世性论文或论著显示,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救赎性力量已经成为其中热点。

其实, 西方的理论界, 也显示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青睐。 可以说,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哲学家。 而让海德格尔声名鹊起的就是他在审视时代悲剧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重新界定。海德格尔对“存在”的重新界定其实是在诠释万物的一种关系———在本性语言的召唤下, 人的世界与以天、地、人、神为代表的万物达到相互映射对方的一体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存在本身显现了出来, 世界世界化、物物化。 这种关系否定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对它者霸权”式的分裂型关系, 肯定了万物之间“相互成全”式的和谐型关系。 很明显, 这种否定与肯定其实是对时代病症的把脉与开药。 当然显示出了明显的时代救赎性。 需要说明的是, 海德格尔本人对老子思想有极大兴趣, 海德格尔与老庄思想存在某种交流被当今一些著名学者, 如张祥龙和曹街京等肯定。老子认为, “道”内在于万物之中, 道与万物之间是一种相互规定对方的生育关系。 这不正是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之间的关系”吗? 海氏由于“存在”这一哲学思想而声名鹊起, 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西方哲学家, 以及海氏的“存在”与老子的“道”的契合, 究其实质而言, 表明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当今时代的救赎力量已进入西方理论界的意识流中。

在实践领域, 中华传统文化更是以论坛形式走进中国的大江南北, 以夏冬令营的形式吸引了无以数计的莘莘学子, 以演讲形式激发了许许多多中华儿女的热情, 以举办各种礼节仪式的形式震撼了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心灵……更令人欣慰的是, 举办方的角色既有官方又有民间, 既有团体又有个人。 而且, 无论官方还是民间, 无论团体还是个人都是出于自觉。 由于自觉而尽心, 由于尽心而成功。 这种在实践领域所显现出来的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代救赎性的体现。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在当今时代得到如此强烈的回应, 是因为当今时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需求———当今时代的救赎力量。 正如习近平所言, 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二、救赎性的本质在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境界

中华传统文化何以能够作为当代人类的救赎力量, 这是由当代人类的灾难形成原因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决定的。 无论是当代人类的灾难形成原因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都是人性某个层面的体现, 更具体地说, 是人的存在境界的折射。

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说道, 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对其所做的事情有一种觉解, 这种觉解使人所做的事情对于其具有了一定意义。 人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各种各样的意义, 各种各样的意义合成一个整体, 就构成了人的人生境界。 相同的事情由不同的人做, 便会有不同觉解, 从而具有了不同意义, 便也构成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先生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 它们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冯友兰先生认为, 一个人做事, 如果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风俗, 而对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 或不甚觉解。 这样, 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 或很少有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 他的动机是利己的, 所以, 他所做的事对于他有功利意义。 这样,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一个人意识到社会是一个整体, 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 从而使他为社会的利益做事, 他所做的事便具有了道德的意义, 所以,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一个人意识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整体, 即宇宙。 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 而且是宇宙的一员, 从而使他为宇宙的利益做事。 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就是天地境界。

非常明显, 当代人类的人生境界在主流上表现为功利境界。 正是这种功利境界使当代人类面临危机、陷入灾难。因为在功利境界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他在做事时, 是围绕自己的利益展开的。 这必然导致人的主客二元论思维模式。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 外在的一切是自己支配、征服的对象。如此, 人与其周遭的一切, 自然、社会、他人的敌对分裂便也自然而然了, 人类的生存环境被作为对象征服从而使人类面临生存的危机便也再正常不过了。 其实,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表现出同样的思想。 比较焦点的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工具理性。 马克斯·韦伯指出资本主义对财富的狂热追逐和对效率的热烈推崇必然导致工具理性的主宰性地位, 工具理性关注的是理性的技术化、功利化、实用化。 显然,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冯友兰先生在思想上具有沟通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批判的工具理性在本质上就是冯友兰先生所提出的功利境界。

既然当代人类的功利境界导致了当代人类的危机, 那么, 拯救当代人类就需要把当代人类从功利境界中超拔出来。 然而, 超拔出来之后进入人的其他何种境界呢? 自然境界, 由于其是功利境界前的人的非觉解状态下的境界, 显然不能够成为答案。 道德境界———觉解到自己与社会的不可割裂而为社会的利益做事, 天地境界———觉解到自己与宇宙的不可割裂而为宇宙的利益做事。 显然, 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所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性、和谐性, 这与功利境界的自我性、敌对性是截然不同的, 其导致的结果与功利境界所导致的结果必定是截然不同的。 非常明确, 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对功利境界的颠覆, 也是对功利境界所导致人类灾难的拯救诉求。 所以, 把当代人类从功利境界中超拔出来使其进入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拯救当代人类危机的当务之急。

观古今中外, 最能体现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来源———儒、道、释。 儒家讲“仁”。 孔子言: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体现了推己及人的思想, 含蕴了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和谐的关系; 道家曰“道”。老子言: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矣。 体现了无私大惠的精神, 含蕴了人与万物之间融溶和谐的关系;释家言“慈悲”,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体现了无分别的平等普爱情怀, 含蕴了整个宇宙的大和谐关系。十分了然,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是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极致体现。

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成为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的当代思想者的关注焦点, 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正是对导致当代人类危机的功利境界的对治。于是, 中华传统文化便也不可推卸地担当起当代人类的救赎之责。

三、情感作用下的理性内蕴与境界升华

在对当代人类的危机与拯救的探究中, 中华传统文化, 由于其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本质, 作为救赎的力量已经被十分了然地凸显出来, 关键是如何把当代人从功利境界中超拔出来, 使其进入道德境界和功利境界。 在实质上, 这是个如何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

从人学的角度而言, 人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 当情感与理性的和合持久为一种稳定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时便达成了一种境界。 其中, 情感作为力量, 理性作为智慧。 而从经验的角度而言, 情感较理性具有优先性。 一旦对什么产生了情感, 便会在情感力的促使下主动认知什么。 所以, 欲使当代人类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从而进入道德境界、 天地境界, 便需要首先激发当代人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进而在情感力的作用下主动认知中华传统文化。 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和理性内蕴能够和合持久为一种稳定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时, 当代人类便也进入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中, 颇多自觉者正是立足于人学, 从情感到理性到境界, 走出了一条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 如陈大惠等举办的传统文化论坛、蔡礼旭等举办的传统文化讲座、寂静法师等举办的系列传统文化活动……

当人类面临生存的危机时, 对人类充满终极关怀的思想者们努力为人类寻求一条出路。 在思索与探究下, 出路显现出来, 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 而且, 从人学的角度出发, 在实践中, 一条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已经被成功地走出来, 那就是情感作用下的理性内蕴和境界升华。

摘要:“危及生命性”的“生态破坏”和“近乎整体性”的“道德沉沦”已成为当代人类的毁灭性灾难危及当代人类的生存。对人类命运充满终极关怀的思想者在努力寻求拯救当代人类的出路时, 中华传统文化进入思想者的视野。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救赎性价值不仅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 而且在实践领域得到了证实。

关键词:当代人类的危机,中华传统文化,救赎性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三联出版社, 2007.

[2]刘敬鲁.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中华价值 第11篇

一、 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组合起来的价值系统。从不同方面具体来说可分为:个人处世美德: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立志高远,知耻自重,谦虚向学,躬行实践,注重人格等;家庭生活美德:有勤俭持家、劳动致富,孝敬父母、慈爱子女,夫义妇顺、相敬如宾,兄友弟恭、妯娌和睦,亲善邻里、注重家教等;职业生活美德: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业精业、精益求精,诚信为本、义重于利,艰苦创业、利用厚生等;公共生活美德:有尊老爱幼,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贵和乐群,严已宽人,团结友爱等;处理国家民族关系方面的美德:主要有忧国忧民、情系故土,公忠体国、精忠报国,抗暴御侮、坚持正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民族和睦、协和万邦等。其中,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国家、民族、社会发展和进步影响最大,集中表征着中国道德文明的精华和智慧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高尚的传统美德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已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西汉初年的贾谊在他的《治安策》中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为整体而尽忠、献身的精神。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之语,他为国事日夜操劳,最终耗尽自己的全部精力;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末顾炎武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为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精忠报国”体现了古代爱国者岳飞以身报国的爱国精神;“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了近代爱国者魏源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的理性爱国精神;“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则体现了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的爱国精神,“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以天下为己任”这是爱国的知识分子的理想,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2.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而著称于世。中国古代的许多神话和传说,如女娲补天,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反映了先民在洪荒时期勤劳勇敢、艰苦奋斗,与自然斗争,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羿射九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自强不息精神。《周易·上经》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自然)的运行刚强劲健,有道之人应当效法天,永不自满,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进精神,孟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顽强意志,均是自强不息的入世精神的光辉典范。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曹操所作《龟虽寿》,其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的名句,更是凸显出了自强不息和发奋向上的精神气概。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擦干了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3.推崇仁爱,崇尚和谐,爱好和平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推崇“仁爱”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并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特别是当人和人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从自己的欲望、感情、意志、追求等方面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强调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苟子则强调“仁者自爱”。墨子从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谐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秉承强不执弱、众不暴寡、富不侮贫的精神;中华各民族始终相互交融,和衷共济,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始终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与世界其他民族在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4.倡导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实守信

诚信即诚实信用,表现在职业生活中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敢于并善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思想,并认为“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把说话算数、言而有信看作是人的立身行世的基点和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吕氏春秋》有《贵信》篇,把信当作立身处世的根本,并主张人生以信为贵,认为人际关系缺少了信任势必导致其紧张和冲突,结果陷入人人自危的状态。“君臣不信,则百姓毁谤,社稷不守;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中国传统道德认为,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以诚为本,取信于人。

5.注重人伦价值及道德责任,在义利关系上,主张见利思义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十分注重人伦价值及道德责任的修养。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约之以礼”,就是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尚书》中最早提出“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孟子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成五类,并提出了调整这五类关系的准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在中国传统道德的五伦关系中,尤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伦关系。《管子·五辅》有“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的说法,儒家《大学》有“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的说法。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强调一个人在家庭中的道德责任。在义利关系上,儒家伦理道德认为,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以义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反对“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思想,孔子把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用来评价人的道德,“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重义者为君子,而重利者则是小人,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历代儒家所主张的政德、士德、武德、商德、师德、医德等职业道德,都把讲诚信、重道义、见利思义视为最主要的内容。

二、 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中,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传家之宝。

1.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共性,反映了我们民族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治生理财、治国安邦等方面的智慧和思维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愿望和要求。可以说传统美德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和价值共同性,它可以在一定程度或意义上超越地域、阶级、种族和时代的局限,上升到普遍理性和价值目标的层次,成为凝聚各阶层和各民族意志和愿望的道德粘合剂,它像我们祖先的血液一样,流动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中,在中国悠久历史中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自秦汉以来,2000多年中,在各朝代,许多民族曾建立过独立政权,相互间也曾长期混战,造成沉重的灾难。但每次分裂大都是短暂的,而且之后又复归于更高度的统一。2000多年中,中国统一的时间约占2/3,分裂时间占1/3,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长期保持大致相同的区域的国家,这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宏大的包容性、巨大凝聚力紧密相关的,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到我们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中,成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正因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同侵略者展开殊死的搏斗,直到取得胜利;每当内乱出现之时,人们往往又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变分为合,转乱为治。

2.中华传统美德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有着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作用

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人们的社会实践、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传统道德习惯,它使人陶冶爱国情操,从小树立爱国爱民的志向;它让人孝顺父母,对其充满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力帮助别人;它感化了身边的一切,让处世的人明白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从而弥补了愚昧与笨拙、丑陋与缺点,促使人性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从而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调整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中华传统美德对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具体成员,有着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作用,成为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精神动力。成为维系全民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或精神纽带,成为焕发人们为民族统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的精神源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顽强进取,百折不挠,使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屡创辉煌。

3.中华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孕育了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优良传统美德的熏陶和孕育下,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公而忘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以我血荐轩辕”,“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形成了一种为国家,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三、 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

当今世界突出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多样化。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嬗变的时期,在外来文化中一些消极腐朽东西影响下,在市场经济利益原则的驱动下,自私自利,见利忘义,损公肥私,坑蒙拐骗,尔虞我诈,不守秩序,恶性竞争等不良道德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荣辱观,是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流传下来的宝贵道德遗产,它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时“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可见中华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如“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者爱人”的仁爱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勤劳节俭”的勤俭精神;“厚德载物”宽厚精神;“谦敬礼让”的谦虚明礼精神等等。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品德,把传统美德寓于现代德育之中,在学校把传统美德作为德育内容的有效补充,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内化为学生实践,让传统美德的内涵成为学生自觉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怀,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涵,有利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艳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江汉大学学报,2007(12).

[2] 王泽应.中华传统美德通论.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3] 程凯华.中国传统美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中华价值 第12篇

经典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精华, 中华传统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料。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是我们延续上千年的优良教育传统, 尤其是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是完全不能被忽视的。近几年来, 经典诵读的浪潮在逐渐涌现出来, 特别是出现了很多有关青少年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事件, 进而也产生了很多的争论, 逐渐朝着“读经现象”发展。正当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在全国开展很激烈的时候, 中学语文却出现了对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其中有些中学非常重视中华传统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 同时学校也开发出了很多有关经典诵读的课程, 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相反, 有些中学却忽略了中华传统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 只是在语文教学中略微涉及一点有关中华传统经典的内容, 但是, 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还有一部分中学根本就不学习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内容。由此看来, 中华传统经典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统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2 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2.1 可以提升语文素养

(1) 可以大量积累文化知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内容也比较独特, 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涉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很多, 例如:建筑、饮食、服装、文学、舞蹈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只讲解一些观念文化, 而缺少具体的文化成果的讲解, 那么教师并没有全面的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学生, 更不要说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了。不管我们生活在什么样时代, 积累文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大量诵读中华传统经典, 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 开阔视野。例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不仅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且也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传统节日都具有独特的来源。例如:春节是新一年的第一天, 代表着做任何事情都顺利, 有一个好的开端。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 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 人们每年都有赏灯、猜灯谜的习俗。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一个节气, 清明节正值春天, 万物复苏, 人们在这一天要插柳、放风筝等。八月十五中秋节, 人们要赏月和吃月饼, 代表着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2) 扩展阅读视野范围。

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 是和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文化素养转变为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 然而文化修养的提高就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 这在语文教学中叫做阅读教学。现如今, 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在努力研究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方法, 但是, 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语文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现如今,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危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网络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统的读书看报形式, 人们逐渐在怀疑阅读的意义, 特别是对经典阅读的程度大大的下降了。中学生应该大量吸收各类知识和信息, 但是, 由于他们学习的科目较多, 学习时间紧张, 相对阅读的时间就很少, 这使得他们将阅读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了课本和考试的材料中, 阅读面较小, 不能开阔阅读视野, 这样将直接阻碍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 例如, 网络、电视、光碟等, 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趋势, 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的内在要求。然而, 中华传统的经典作品也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经典作品, 同样, 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仅具有文化价值, 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同时也能扩展阅读视野范围, 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知识, 尤其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 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 不仅要将表达的内容表达完全, 而且还要带有一定的情感, 解决语言干瘪的问题。经常诵读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储存各种材料和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华传统经典内容丰富多彩, 覆盖了很多领域的信息。如果经常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 将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记在头脑中。经过不断的积累, 很多经典语句慢慢的内化语感。如:古代的经典诗歌, 尽管和现代相隔的距离较远, 但是, 我们可以经过想象, 领略作者真实抒发的情感, 从而不会阻碍现代人的阅读。

2.2 凝聚精气神

(1) 有利于培养强烈的责任感。

一个人身体里是不能缺少强烈的责任感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主要宣传“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精神。体验生活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在真实的生活中领悟自身存在的世界, 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另一种途径就是从书籍中学到, 和他们进行交谈, 从而走进他们构造的精神家园。古时候的英雄和文学圣人的事迹都已经成为历史, 但是, 他们精神的传递却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在阅读每一本经典作品时, 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和情感都会融入到读者的心里。由此看来,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 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2) 有助于培养旷达的精神。

现代社会中, 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一道坎, 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分数, 而且还是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有很多学生承受不了高考带来的压力而出现了轻生的现象, 真是让人汗颜。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点, 如果因为一个简单的考试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么人生漫长的路有很多都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由此看来, 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才能让人们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找到心灵归宿, 让生命充满无限活力。

2.3 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1)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人, 但是近几年由于传统文化经典出现了断层, 结果使上千年的传统文化之经典渐渐地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 在学校中听不到学生东渡诵读经典名句的声音。学生对中华传统的经典作品不加了解, 那么更没有办法理解其内在的真正含义和价值。现如今, 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青少年更加喜爱西方的文化, 他们在沉迷于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将中华传统的经典忘掉了。例如:青年朋友喜欢圣诞节超过了春节, 外国的情人节是情侣之间送玫瑰花和巧克力来表达各自的情意的, 他们却忘了中国的情人节也蕴涵着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 甚至有些青年人连端午节、中秋节是哪天都不清楚。因此, 学生要大量诵读中华传统的经典, 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现如今, 我们又重新提到经典诵读, 而且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归纳到教育体系中, 从而构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典的无穷力量, 将民族文化血脉注入到青少年的心里, 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展示出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

3 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学校可以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朗诵, 用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比赛获奖只是表面形式, 而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的机会, 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中华传统经典的作品。

3.2 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鼓励学生多诵读中华传统的经典作品, 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中华传统的经典文化, 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修养。所以, 中学生读经典作品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诵读的数量而不求诵读的质量, 而是要将诵读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增加文化涵养。因为文化涵养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 不只是表现在人头脑中储存能量多少, 同时人的语言和行为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所以, 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不管是用什么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

3.3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和历史内容结合在一起。我们在诵读中华传统经典时, 往往不清楚其历史背景, 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才能真正读懂文字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所以, 在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作品时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 打破学科间学习的障碍, 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4 结论

总体说来, 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 都称之为经典的艺术作品, 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而且在这些优秀作品中还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精神。我们在欣赏和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时, 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而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学知识, 同时也能增加我们的爱国情感, 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诵读中华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 并找到一些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摘要: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统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文化价值,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守海, 韩娇.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2]宁殿霞, 张青丽.开展经典诵读提升综合素质[J].新西部 (下旬刊) , 2011 (2) .

[3]陈雨曦.从经典诵读活动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10) .

上一篇:生命内涵下一篇:美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