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课程

2024-05-06

《C#程序设计》课程(精选11篇)

《C#程序设计》课程 第1篇

一、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c#是一种精确、简单、类型安全、功能强大的面向对象的语言, 由于其跨平台能力、安全性高、语句灵活易操作, 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发基于数据库的各种软件等特点, 在网络编程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 它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基础知识, 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具备独立编程能力。因此, 根据专业设置必须“贴近企业”, “贴近实际”, “贴近岗位”的原则, 培养软件编程人员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 而《c#程序设计》作为该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在制定教学大纲前应认真地开展市场调研,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就业状况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 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知识、能力、水平, 以此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中心,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 以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能力为目的, 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 通过改进教学方法, 调整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生能学好这门课程并能学以致用。

二、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

(一)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c#语言是一种简单的面向对象的语言, 学生在掌握了该入门语言后, 可灵活自如地运用其他语言。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入门, 灵活掌握该语言, 并编写出实用的程序,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 即“提出项目任务需求—分析任务—引入新知识点—完成任务—总结提高”教学模式, 通过典型的、针对性强的、贴近实际的项目案例, 把相关的知识点、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传授给学生, 从而使学生形成深刻、形象、牢固的记忆, 对启发思维、激励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 在讲授c#和数据库连接时, 把学生分成几个组, 给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 有的组做学籍管理系统, 有的组做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如何完成这个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都需要哪些知识, 然后引入新的知识点进行讲授, 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最后和学生一起对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对任务实现过程进行总结, 让学生对所完成任务有一个的整体认识, 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精心设计并引入案例, 给学生一个比较实际的切入点, 通过教师的演示使学生能尽快入手, 通过不断修改、扩充, 引导学生参与程序的编写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二) 教学过程中,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在授课过程中, 会采用多种授课方式, 精心设置一些问题情境, 目的使学生更清楚透彻理解知识点。设置问题情境本质是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质疑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 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主体。例如, 在介绍调试程序的内容时, 会故意写一些错误的语句, 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去调试程序, 发现错误。这种方法比一开始就给出一个正确的程序, 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 在书本原有程序的基础上逐渐改变和增加条件, 用来提高同学的综合编程能力。

问题情境的精心设计,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信心, 也能够使学生思路更开阔、思维更缜密, 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质疑能力。

(三) 要教会学生读代码和封装代码

要学好编程, 还用学会看别人的代码, 从中学习各种编程技巧, 提高自身的编程能力。同时, 把自己编写的代码要保存或封装起来, 需要用时可以直接拿来用, 不必重写, 以便把更多精力集中到解决新问题上。鼓励学生要多编程, 不怕编程, 尝试接触不同方面的问题, 并尽力解决。这样, 通过大量的、解决不同问题的程序编写, 会使学生在编程技术上有很大提高。

三、以就业为导向,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对高职学生来说, 动手能力是很重要的, 从本课程的第一次课到最后一次课, 要始终向学生灌输程序设计不是看懂、听懂的, 而是做会的思想。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程序, 才能从中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积累程序调试的经验。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使学生更能适应岗位的需求, 要不断通过下企业调研和对毕业生进行走访的形式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 深入了解了程序设计的实际工作过程及企业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的人才, 并把在企业获得的一些实际的程序设计项目, 进行相应优化, 形成教学案例融入到实践教学中, 让学生在校感受到真实的工作过程, 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 进入IT企业进行访真项目实训, 体验企业文化和软件开发的工作流程。我们与某软件公司签定学生实习协议, 学生进入公司进行为期10天的实习体验, 在10天的实习体验中, 完全严格按照软件开发的整个工作流程进行, 由企业IT人员作为实训指导教师, 学生选出项目经理, 由项目经理带领本组同学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通过实训, 学生体会到了软件开发的模式和企业文化氛围, 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优化课程考核模式

考核的目的是对学生知识与技术掌握的评价, 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估。对于《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 由于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程序设计人员, 所以仅用传统单一的笔试考核模式已不再适合了。在该课程的考核中, 应注重程序设计能力考核和平时过程考核, 在这样的考核目标下, 学生只有平时多动手动脑, 经过实战训练, 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因此经过不断的尝试, 把考试分为平时的过程考核和期末上级考核这种考核形式能较真实反映学生程序设计能力。

平时过程考核:通过对平时学生课堂表现, 实验完成情况, 课堂程序讨论情况等结合给出平时成绩。期末上机考核:学生完成课题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调试等多方面在机上直接表现, 是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考核。实践证明, 对C#语言的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 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实验能力, 突出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 在《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 要根据岗位需求, 确定教学内容, 改革旧的教学模式, 不断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服务于滨海新区的发展。

摘要:目前, 我国产业结构正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这就带动了我国IT服务外包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软件外包人员。天津滨海新区外包服务业正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对软件开发及服务的人才需求也日益突出。面对滨海新区庞大的人才需求市场, 作为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 如何培养具备较强编程能力、适于企业需求的软件编程人才, 是专业相关课程任课教师急需面对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在《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既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具备独立编程的能力。

关键词:c#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成维莉.计算机程序设计探究教学研究[J].扬州大学, 2007.

[2]吴晓艳, 刘洋.《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J].科技信息, 2010 (25) .

[3]张超.《C#程序设计》教学实践探讨[J].科技信息, 2011 (19) .

C#实训课程总结 第2篇

C#程序设计

姓名:***

班级:12级*****1班

学号:***

指导教师:**

***

一 实训选题

学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

二 实训设计作品内容

1、图书检索模块:是图书管理系统的重要模块之一,是读者快速查询图书的途径。

2、图书管理模块:是图书管理员操作模块,读者是无权进入的。本模块由借出图书登记、归还图书登记和续借图书登记子模块构成。

3、数据维护模块:是由图书管理员控制的模块,它由增加、修改和删除读者,增加、修改删除图书,浏览修改读者、浏览修改图书等程序组成。

4、数据统计模块:由读者统计、图书统计、借出图书分类统计、到期末归还图书读者统计几部分组成。这些系统解决了以前的那种管理方式所存在着的诸如手续繁琐、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出错率高等缺点,设计出的系统能使读者快速检索到自己喜爱的书,图书管理员能减轻工作量。

三 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输入代码时容易出现错误,要及时调试

四 作品的优点及不足

优点:简洁明了

缺点:(1)需要对页面进行美化,使界面变的更美观一点。(2)增加图书到期催还功能,能让读者在自己信息查询时候就能看到系统对自己所借图书的超期提醒以方便读者的图书归还。

五 对实训的意见及建议

《C#程序设计》课程 第3篇

关键词 C#程序设计 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C# 语言是从C和C++演变而来,虽然它借鉴了C和C++的很多东西,但是在一些诸如名字空间、类、方法和异常处理等特定的领域,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C#是一种简单、现代、类型安全和面向对象的语言。C#已成为.NET平台上运行开发的首选语言,微软甚至用C#编写了.NET框架的大部分代码。《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它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具备独立编程能力。因此,根据专业设置必须“贴近企业”,“贴近实际”,“贴近岗位”的原则,教学目标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以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能力为目的,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学好这门课程并能学以致用。

1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程序设计能力

(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C#语言是一种简单的面向对象的语言,学生在掌握了该入门语言后,可灵活自如地运用其他语言。为了让学生能快速入门,灵活掌握该语言,并编写出实用的程序,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即“提出项目任务需求—分析任务—引入新知识点—完成任务—总结提高”教学模式,通过典型的、针对性强的、贴近实际的项目案例,把相关的知识点、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思路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形成深刻、形象、牢固的记忆,对启发思维、激励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讲授C#和数据库连接时,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给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有的组做学籍管理系统,有的组做图书馆管理系统等,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完成这个任务都需要哪些知识,然后引入新的知识点进行讲授,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最后和学生一起对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对任务实现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完成任务有一个的整体认识,以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并引入案例,给学生一个比较实际的切入点,通过教师的演示使学生能尽快入手,通过不断修改、扩充,引导学生参与程序的编写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2)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在授课过程中,会采用多种授课方式,精心设置一些问题情境,目的使学生更清楚透彻理解知识点。设置问题情境本质是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主体。

(3)要教会学生读代码和封装代码

要学好编程,还用学会看别人的代码,从中学习各种编程技巧,提高自身的编程能力。同时,把自己编写的代码要保存或封装起来,需要用时可以直接拿来用,不必重写,以便把更多精力集中到解决新问题上。鼓励学生要多编程,不怕编程,尝试接触不同方面的问题,并尽力解决。这样,通过大量的、解决不同问题的程序编写,会使学生在编程技术上有很大提高。

2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对高职学生来说,动手能力是很重要的,从本课程的第一次课到最后一次课,要始终向学生灌输程序设计不是看懂、听懂的,而是做会的思想。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编写程序、上机调试程序,才能从中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积累程序调试的经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能适应岗位的需求,要不断通过下企业调研和对毕业生进行走访的形式对岗位需求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了程序设计的实际工作过程及企业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的人才,并把在企业获得的一些实际的程序设计项目,进行相应优化,形成教学案例融入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校感受到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进入IT企业进行访真项目实训,体验企业文化和软件开发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软件开发的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由企业IT人员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学生选出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带领本组同学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

3优化课程考核模式

考核的目的是对学生知识与技术掌握的评价,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评估。对于《C#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由于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程序设计人员,所以仅用传统单一的笔试考核模式已不再适合了。在该课程的考核中,应注重程序设计能力考核和平时过程考核,在这样的考核目标下,学生只有平时多动手动脑,经过实战训练,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因此经过不断的尝试,把考试分为平时的过程考核和期末上级考核这种考核形式能较真实反映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平时过程考核:通過对平时学生课堂表现,实验完成情况,课堂程序讨论情况等结合给出平时成绩。期末上机考核:学生完成课题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调试等多方面在机上直接表现,是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 成维莉.计算机程序设计探究教学研究[J].扬州大学,2007.

[2] 吴晓艳,刘洋.《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J].科

技信息,2010(25).

《C#程序设计》课程 第4篇

当前, 在开发领域中, 主要有两大开发工具:.NET和Java。[1]《C#程序设计》是目前高职高专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 也是该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由于该语言简单易操作, 功能强大, 已成为在.NET平台上进行开发的首选语言。[2]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如何使用Visual C#.NET开发普通应用程序、控制台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方法、技巧和经验。使学生能了解与窗体以及界面相关的技术, 熟悉.NET Framework运行和开发环境, 掌握如何使用ADO.NET技术, 能具备基本的在.NET平台下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初步具备现代软件企业对.NET软件开发工程师的岗位技术要求, 同时为学习.NET系列后继课程打下基础。

2 课程整体设计的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将“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作为指导思想,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企业项目”为载体[3], 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序化和重构, 让学生在真实企业项目的开发中来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 以发展学生的真实职业能力。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采用将理论考试与实践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

3 课程的教学目标

经过对企业所需人才应具备的技能进行分析后,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五个方面:

3.1 知识目标

了解程序设计的发展趋势;理解.NET体系框架;掌握控制台应用程序与窗体应用程序的设计;理解C#数据类型的分类及适用范围;理解程序设计的顺序、条件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理解数组的语法结构, 掌握数组的使用方法;掌握结构与枚举;掌握类的基本结构 (basic structure) , 属性 (property) 、方法 (method) 和事件 (event) 的设计及使用;掌握类的继承性、多态性应用;掌握接口的设计方法;理解Windows基本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及其使用;理解Windows高级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及其使用;掌握ADO.NET关键技术;掌握文件操作;理解SQL Server2005数据库的连接和访问;掌握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 能按照软件规范和开发标准进行项目的开发。

3.2 技能目标

具备三种基本结构和数组的编程能力、类的编程能力、数据库的访问和使用能力、Windows基本控件使用能力、Windows高级控件使用能力、软件开发的能力。

3.3 态度目标

具备认真、严谨、细致的作风和良好协作精神。

3.4 情感目标

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5 岗位目标

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等。

4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

在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后,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能力, 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构造了7个学习模块, 同时对于每个模块又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单元, 本文限于篇幅只给出相应的学习模块。

4.1 熟悉控制台应用程序和窗体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4.2 程序设计知识准备;

4.3 面向对象编程;

4.4 Win Forms基本控件编程;

4.5 数据库编程;

4.6 Win Forms高级控件编程;

4.7 项目实战。

5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回顾、引入、新的知识点、新课、小结、下次课。其中, 回顾主要对上节课主要内容的复习, 然后引入本节课新的知识点、再对新的知识点进行讲授和演示练习相结合、总结本节课新的内容的关键点、最后下次课要讲关键知识点进行简述。

6 学生学法的设计

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为三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二年级学生。这些学生有来自职业高中的也有来自普通高中的, 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对策有: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上机操作,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为了与学法密切配合, 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讲-演-练-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其中, 对每个知识点的讲解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 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边学边做→总结”的过程, 体现出互动创新、提倡个性、重在应用、共同协作的教学风格。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我们通过多种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创建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 利用flash制作动画课件, 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机房教学。上机实习时当堂布置任务, 及时检查, 讲评;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注重学生课后学习过程监控。

8 考核方法的制定

考试采取课堂表现、实训成绩、作品展示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并在课程学习完成时,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真实的企业级项目的开发并做出展示。考核标准按真实企业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制定。改革了传统考试中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成绩的考核方式, 加大了课堂表现、实训成绩和作品展示在总成绩中的的比例, 注重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结束语

本文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角度出发, 对《C#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 经过真实的课程教学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并且对其他同类课程的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摘要:本文经过对《C#程序设计》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进行分析后从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角度对本门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学生学法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考核方法的改革。

关键词:C#课程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云等.Visual C#2005数据库开发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李志云等.Visual C#2005数据库开发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谢云.Visual C#2005程序设计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研究出版社, 2008.[2]谢云.Visual C#2005程序设计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研究出版社, 2008.

C#程序员实习报告 第5篇

摘要

实习是一名毕业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一个及其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把大学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让自己迅速适应社会,达到IT前进的快速步伐的要求。实习过程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过渡,实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适应社会能力、学习能力、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从而培养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才能的复合型人才。1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加强和巩固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

2.锻炼自己的实习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锻炼和培养个人的业务能力及素质,培养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了解实习单位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需求情况和发展方向及前景,同时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状况、了解国情,逐步实现由学生到社会的转变,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亲身参与项目的实际完成工作,了解计算机专业软件开发的具体流程。

5.通过实习来认识了解自己,发现不足,提前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为自己的未来道路画上浓厚的一笔。实习的岗位及工作情况介绍

2.1 实习单位简介

厦门市智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目前已拥有180多名高素质IT员工,专业提供卫生医疗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智业公司总部设立在美丽的鹭岛——厦门,同时在国内设立了北京、广州、重庆、沈阳、合肥和乌鲁木齐共6个全资分公司,和多家办事处机构。

智业公司产品线基本涵盖卫生医疗全行业信息化领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通过卫生部信息化领导小组评审鉴定、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产品)、城市电子病历系统、城市健康体检信息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产品)、城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平台(科技部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产品、福建省发改委科技成果转化扶持项目)、城市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平台、区域中小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平台、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医疗集成平台系统等,目前拥有数百家各级医疗机构用户。

智业产品在国内率先开发了一卡通预交金模式,推出了一系列医院就诊流程优化再造的信息化措施,并在国内率先引入了医保卡、银行卡的一卡通模式等,另外还较早地迈向了临床信息系统(CIS)的开发领域,推出了结构化的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质控系统、医学科研检索系统、临床移动工作站等系统。智业产品

不仅适用于各类国有大中型医院,还因产品的高度灵活性和强大细腻的功能设置,而被国内多家大型股份制/民营医院所选用。

2000年起,智业在国内首家开发了区域妇幼保健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系统,当年即获科技部中小科技企业创新基金的大力扶持。智业还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联合中标了《中国妇幼保健标准体系和共享服务研究》的国家课题,成为六家中标单位之一。截止目前,厦门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平台仍是国内唯一成功运行的城市级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平台,厦门市由此成为全国妇幼保健信息化示范城市。2006年,智业开发的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一期成功运行,是国内首个(目前唯一)运行的城市级卫生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至2008年底,该项目三期均已顺利完成。2009年2月28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域卫生信息化支撑系统厦门示范区]——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正式启动,该系统已被认为是“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实践蓝本”(新闻联播报道)。该系统是一套基于区域协同医疗,以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为基础的卫生信息共享与服务的系统平台。主要建立一套可推广可移植的、能够初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的区域协同医疗公共服务集成平台和运行机制,为创建全新的符合国家新医改政策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提供强大的信息化技术支撑能力。系统内容涵盖市民从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直到生命消逝的那一刻止,有关这个生命的所有健康信息,以及其父系和母系的家族健康史。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已建立完善了100多万份市民完整的个人健康档案,建档数量居于全球首位。目前,厦门市已成为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示范城市,并成为了国家新医改的首批试点城市。

2.2 工作岗位介绍

我的工作岗位是区域运营中心的C#程序员,公司对本岗位的要求如下: 职位描述:

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根据客户需求开发程序。

岗位要求:

1、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以上;

2、熟练使用C#,精通基于ASP.NET的WEB开发;

3、有较强的软件开发过程评估和控制能力,有良好的代码书写规范;

4、逻辑思路清晰,工作认真负责,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能够独立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具有较强的领悟力;实习内容及相关技术的介绍

3.1 实习内容

对市民健康网进行了解改造。

包括以下内容:

一、改造目的智业软件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网站),是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市民健康系统对外展示市民健康信息的重要职能,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项目需要部署。但原市民健康网的系统架构是针对

厦门单一区域定制开发的,在其它区域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需求不同进行针对性修改,给系统的部署、升级与维护带来诸多不便。为提高部署效率,方便系统的维护与升级,市民健康网的模块化定制开发已经迫在眉睫。

改造后主要能实现以下的功能:

 网站通用信息的后台设置:含网站TITLE,META里的网站KEYWORDS,网

站DESCRIPTION,版权信息,联系方式,备案信息等;

 网站主要功能链接(导航)的增删改;

 根据需求,网站布局能够进行适当设置;

 页面BANNER横幅的替换;

 搜索引擎优化;

 网站页面模板的选择(高级功能);

 静态页面的生成机制;

改造后的目标:产品开发完成后,能在不同区域运用实施。部署时,只需在后台进行初始设置,如设定网站LOGO,TITLE,BANNER,页面风格。非必要下,不需要再改动源代码。功能升级或BUG改造,只需修改并上传BIN库里的DLL或页面风格模板。

3.2 相关技术简介

1.oracle技术

(1)Oracle 是以高级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为基础的大型关系数据库,通俗地讲它是用方便逻辑管理的语言操纵大量有规律数据的集合。是目前最流行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体系结构的数据库之一。

(2)特点:

1、ORACLE7.X以来引入了共享SQL和多线索服务器体系结构。这减少了 ○

ORACLE的资源占用,并增强了ORACLE的能力,使之在低档软硬件平台上用较少的资源就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而在高档平台上可以支持成百上千个用户。

2、提供了基于角色(ROLE)分工的安全保密管理。在数据库管理功能、完整○

性检查、安全性、一致性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3、○支持大量多媒体数据,如二进制图形、声音、动画以及多维数据结构等。

4、○提供了与第三代高级语言的接口软件PRO*系列,能在C,C++等主语言中嵌入SQL语句及过程化(PL/SQL)语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操纵。加上它有许多优秀的前台开发工具如 POWER BUILD、SQL*FORMS、VISIA BASIC 等,可以快速开发生成基于客户端PC平台的应用程序,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

5、○提供了新的分布式数据库能力。可通过网络较方便地读写远端数据库里的数据,并有对称复制的技术。2.webservice技术

(1)Web Services是由企业发布的完成其特定商务需求的在线应用服务,其他公司或应用软件能够通过Internet来访问并使用这项在线服务。

(2)它是一种构建应用程序的普遍模型,可以在任何支持网络通信的操作系统中实施运行;它是一种新的webwebservice

应用程序分支,是自包含、自描述、模块 化的应用,可以发布、定位、通过web调用。Web Service是一个应用组件,它逻辑性的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与服务.各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协议和规定的一些标准数据格式(Http,XML,Soap)来访问Web Service,通过Web Service内部执行得到所需结果.Web Service可以执行从简单的请求到复杂商务处理的任何功能。一旦部署以后,其他Web Service应用程序可以发现并调用它部署的服务。

(3)Web services 可以把应用程序组件作为服务来提供,比如汇率转换、天气预报或者甚至是语言翻译等等。

使用 Web services,您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与平台之间来交换数据 WSDL 是基于 XML 的用于描述 Web Services 以及如何访问 Web Services 的语言。

WSDL 指网络服务描述语言

WSDL 使用 XML 编写

WSDL 是一种 XML 文档

WSDL 用于描述网络服务

WSDL 也可用于定位网络服务

WSDL 还不是 W3C 标准

UDDI 是一种目录服务,通过它,企业可注册并搜索 Web services。

UDDI 指通用的描述、发现以及整合(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

UDDI 是一种用于存储有关 web services 的信息的目录。

UDDI 是一种由 WSDL 描述的网络服务接口目录。

UDDI 经由 SOAP 进行通迅。

UDDI 被构建于 Microsoft.NET平台之中

(4)WSDL 可描述网络服务(Web Services)

WSDL 指网络服务描述语言(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WSDL 是一种使用 XML 编写的文档。这种文档可描述某个 Web service。它可规定服务的位置,以及此服务提供的操作(或方法)。

在 W3C 的 WSDL 发展史

在 2001 年 3 月,WSDL 1.1 被 IBM、微软作为一个 W3C 纪录(W3C note)提交到有关 XML 协议的 W3C XML 活动,用于描述网络服务。

(W3C 纪录仅供讨论。一项 W3C 纪录的发布并不代表它已被 W3C 或 W3C 团队亦或任何 W3C 成员认可。)实习结果

几个月的实习下来,让自己走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工作生涯。实习无所谓结果而言,更确切的说,它是一个开端,一个让自己学会成长,学会飞翔的地方。不管是从职业道德,工作专业技能还是从为人处事方面,我都感觉到了有很大的提高。

首先,在职业道德方面,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敬业爱岗,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认真工作,态度端正,对不了解的,不懂的知识认真学习

和进行思考。

其次,专业知识方面,学习软件开发知识,webservice等架构知识,对个人开发能力等有很大的提高,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优势。

最后,在与人共同交流方面,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感谢在工作,生活上帮助过我的同事和上司,是他们教育了我为人处世方面的待人更加诚恳,待事更加负责。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基本达到了此次实习的目的,加强和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的实习工作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了解了实习单位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情况、需求情况和发展方向及前景。亲身参与了项目的实际完成工作,了解了计算机专业软件开发工作的具体流程。

虽然实习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但是我的收获是很多的。从对项目相关的技术完全不了解,到和同事组成的团队一起克服种种困难,解决各种疑问,一起协同合作成功将软件调试成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何来了解、进步之说。我的感触颇深,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将读与行并列甚至有偏重行的意味,这正是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同事也深深的体会到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这次实习不仅拓展了眼界,更为重要的是使我们了解了所学专业的现阶段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动向。总体来说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一些当今比较流行比较热门的技术,为我们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也将激励我们计算机专业学子更加努力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同时,在这段时间我得到的最大体会就是,如果一个人在社会上没有一技之长,那他是没有办法很好的活下来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对于我们来说,扎实稳固的技术就是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梦想、自我价值以及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立足社会的最好利器,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学习才行。所以,我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努力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使自己变得更强,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为父母、为学校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实习生活暂告一个段落,闲暇之余,我开始静静地长思。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只有沉下身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踏实做事,多用心,多动脑,才能让自身能力有好的起色。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住大学学习的时间,充实、完善自我,全面发展,做一名出色的IT精英!

参考文献

①史济民:《软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②常永英:《ASP.NET程序设计教程(C#版)》,机械工业,2007.09;

③宋 玮:《软件工程教学的思考》,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于C#组态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6篇

关键词:.NET框架;组态软件;工业控制;C#;VBA

中图分类号:TP277

随着分布式控制系统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成熟,组态软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用户自定义功能的软件平台,其应用范围也逐步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利用传统技术开发的二级监控系统由于开发周期长、修改复杂、维护困难等不利因素而逐渐被组态软件所替代[1]。本文基于.NET框架利用C#开发语言及VBA嵌入式组件开发一套针对工厂自动化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平台。该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供设备工程师进行二次开发出新的一些项目来用于对工业中的各种设备的状态的监控, 软件系统从已经存储了设备状态的远程数据库中获取设备的状态数据,把这些数据以动态动画的方式表达在显示器上, 供设备工程师来观察和分析。极大的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1 关键技术分析

1.1 C#编程语言。C#语言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种最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是一种简单易学、数据类型安全、面向对象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2]。C#突出特点如下:C#取消了指针,语法简洁,无冗余,语言结构清晰简单,初学者可以很快上手;C#语言具有面向对象语言所应有的基本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性,但是禁止多继承,禁止各种全局方法、全局变量和常量;与.NET框架紧密结合;目标软件更为安全,灵活,兼容性更好。

1.2 .NET框架。.NET框架(Framework)[2]是一种以通用语言运行库(Common Language Runtime)为基础采用系统虚拟机运行的编程平台,包括.NET类库和公共语言运行时,支持多种语言的开发,提供数据库访问技术ADO.NET、网络应用开发技术ASP.NET和WINDOWS编程技术WinForm。从层次结构来看,.NET框架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公共语言运行时、服务框架和上层的两类应用接口。

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2.1 功能需求分析。整个组态软件系统采用分层控制结构,以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上位机,下层由几个现地单元LCU组成。分别承担不同机组与上位机数据传输工作。上位机以系统软件为系统监控软件的设计平台,按系统要求在系统软件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全站的自动化运行及其管理。该系统软件属于上位机软件。根据要求我们采用前后台软件编程技术,前台软件主要完成监控系统的管理工作,主要面向用户,通过用户界面响应用户操作并实时显示下下位机提供监控数据信息,后台软件主要是完成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参数的性质、重要性进行分类,对其分时分批进行采集和处理。

2.2 功能结构分析。系统上位机软件由两大功能模块组成,开发态功能模块和运行态功能模块。系统的开发环境相当于一套完整的工具软件通过生成一系列的用户数据文件,即目标文件,以及最终的图形目标应用系统,供系统运行环境运行时使用。系统的开发环境由若干组态程序组成,如系统组态程序、图形界面组态程序、实时数据库组态程序等。

组态结果投入运行后,在运行环境中,操作人员可以在它的支持下完成以下几项任务。查看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及流程画面;打印各种实时/历史生产报表;浏览各个实时/历史趋势画面;及时得到并处理各种过程报警和系统报警;与管理部门的计算机联网,为管理部门提供生产中的实时数据。图1是组态软件总体结构图。

图1 组态软件总体结构图

3 系统详细设计

3.1 系统开发环境界面设计。开发环境是设备工程师用于设计监测设备动画的开发设计平台。组态软件的开发环境界面由菜单栏、工具栏、资源管理器、绘图区、状态栏及相关视图组成,包含图形界面子系统,当组态软件安装在电脑上后,會自动生成组态开发环境。开发环境如图2所示,主要是完成两个功能,一是利用软件提供的图形工具完成模拟现场工艺流程的图形画面的绘制,工程项目开发人员可以在开发环境中完成监控图形界面的设计,管理整个组态软件系统的配置信息,二是使得画面中的图元对象属性随现场数据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定义变量、关联变量源和编写动作脚本,同时可以配置各种系统参数,包括启动程序组件,图元的设计,变量的配置,数据库的配置以及脚本的开发等。通过建立一系列用户数据文件,生成目标文件,并可在运行环境中运行。

图2 组态软件开发环境界面

3.2 VBA脚本编辑器设计。用户可以自定义脚本,运行平台可以执行用户根据自身需要所开发的脚本代码,并且在脚本引擎的帮助下,运行平台可以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生成脚本代码,不需要再次编译就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逻辑功能,编辑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VBA脚本编辑器界面

4 结束语

本项目可以为自动化行业组态软件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最优设计方案,在自动化系统中国内监控组态软件厂商承载着民族工业自动化产业的未来希望与核心竞争力,因此本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可以为后续技术创新、延长软件产品线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并保持原创性创新的长盛不衰,促进中国的工业自动化软件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帆.先进控制系统组态软件的开发及其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9.

[2]梁爽,杨明,义晓艳.NET框架程序设计[W].北京:淸华人学山版社,2010.

[3]李艳.嵌入式组态软件设备通讯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9.

[4]窦磊.组态软件在压力机自动化设计中的应用[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0,45(3):67-69

[5]袁一平.基于VC++平台的LR语法分析器的分析与实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4):67-69.

作者简介:罗禹锦(1993-)男,辽宁锦州人,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研究方向:自动化控制与理论。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鞍山 114051

《C#程序设计》课程 第7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三次浪潮,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思路成为主流。2011年上半年,我主持了黑龙江省职教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发研究”工作,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深有体会,下面重点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1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本学习领域(即课程)依据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遵循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选取了适当的教学内容,在多次召开行业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基础上,确定了本学习领域所对应岗位(.NET程序员)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开发文件读写程序、开发Windows图形界面程序、开发数据库访问程序和开发网站程序等内容。

2 确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本课题组在深入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职业能力发展模式,确定了本学习领域所对应岗位(.NET程序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主要包括具备开发文件读写程序的能力、具备开发Windows界面程序的能力、具备开发访问数据库程序的能力、具备开发网站程序的能力、具备阅读程序设计文档的能力、具备同项目组成员有效沟通的能力和具备.N ET程序员的职业素养。

3 确定本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

本课题组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深入分析,确定了本学习领域的主要学习目标,包括通过了解.NET框架和.NET运行时原理,以及掌握C#基本编程语法,获得设计结构化程序的能力;通过理解并掌握C#面向对象编程理论,获得设计面向对象程序的能力;通过熟悉并掌握常用文件读写类的使用方法,获得设计文件读写程序的能力;通过练习并掌握常用Windows Forms控件的使用方法,获得设计Windows图形界面的程序能力;通过理解并掌握ADO.NET常用类的使用方法,获得设计数据库程序的能力;通过学习掌握Web窗体及控件的使用方法,获得设计网站程序的能力;通过理解掌握C#语言编程规范,培养正确阅读编程文档能力;通过编程实践培养对岗位工作的兴趣,树立做好工作的自信心;通过行动教学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确定本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

本课题组通过对本学习领域学习目标的深入分析,确定了本学习领域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C#语言简介、.NET框架简介、C#语言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编程理论、常用文件读写类的使用、W i n d o w s For ms常用控件的使用、数据库访问类的使用和Web控件的使用等内容。

5 创设学习情境

本课题组通过对本学习领域学习内容的深入分析,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创设了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如表所示。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进行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及思路, 并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实例, 详细给出了该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 以及创设的学习情境, 上述内容将为有关高职课程的改革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C#,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0 9

《C#程序设计》课程 第8篇

C#语言的学习、开发、应用等都是为了更好地将编程语言和编程设计思想应用到学习和工作中,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C#、学习C#、对C#感兴趣, 本文从课程定位、课程改革、考试方案改革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让学生出校门以后最终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具备学习能力和扩展应用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学习和应用C#进行编程的最终目的。

2. 课程定位

《C#高级程序设计》课程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课程,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于专业领域核心课程, 该门课程的教学和课程考核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以企业用人标准作为培养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学会编写窗体应用程序, 熟练掌握小、中、大型桌面软件开发的步骤和方法。

3. 课程改革

《C#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以往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我们采用了CDIO的教学模式。所谓CDIO, 就是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现 (Implement) 和运行 (Operate) 的缩写, 从这个解释中, 我们可以看出我们采用的教学模式有四个环节。通过这四个环节, 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具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设计和实现自己根据实际需求写出的程序, 最后能正常运行和使用。在教学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主导, 分析和讲解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 告诉学生如何将知识点应用于实际编程。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们针对CDIO教学模式套用的问题, 而不是从形式上套用, 我们从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开始, 就将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点结合起来。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具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应用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主要包括编程, 即用C#编程语言实现已知算法的能力, 会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方法能力包括对算法的理解和应用, 即对已知问题进行数据结构设计的能力。应用能力包括编程的技巧, 即带便的编排和组织能力。社会能力包括实践, 即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 掌握编程的细节, 多参与实践。

除了调整本课程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取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等方面考虑,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信息反馈、教学内容研究和企业工人专家座谈等形式深入分析, 选取的教学内容适应当前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 针对实际项目需求, 来培养学生的编程技能。课程通过个体开发、组内协同开发、组间协同开发、敏捷开发等先进形式, 分别对小、中、大型项目进行实践。

在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 根据教学知识点, 将教学的实践部分分为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企业实践, 这样既可以对单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应用、演示、实践, 又可以将单元知识点结合应用, 最后可以将所有的主要知识点应用到企业实践项目中, 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从而也累积了学生的自信心。在《C#高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设计一些单项综合实训的训练, 例如登陆界面设计, 登陆数据库的设计, 登陆代码的实现和信息管理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等。单项的实训要求教学班中除少数需要帮助同学外, 其余同学都能独立完成。综合实训项目, 通常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环境和应用过的小型软件, 来自行设计开发, 比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和商城管理系统等。综合实训学习效果好的通常要能独立完成, 而其余的同学能自行分组, 分工协作完成。企业实践的项目, 会给人事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等, 让学生自行选择, 主要提供给少数学习效果很好的同学, 让他们自己, 并在课后完成。当然整个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 老师只是引导和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个的学习环节和实训项目, 主要是要靠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并领悟。

如何体现CDIO理念在本课程中的应用, 下面以一个教学单元“商城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登录功能设计与实现”为例来说明。这个教学单元我们分四个步骤来完成, 依次是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

第一步构思。首先我们要导入问题, 有针对性的提问, 如何设计一个登录过程?如何实现一个登录过程?接着采用案例分析法和角色扮演法, 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角色登陆常见的聊天软件和WEB网站, 分析我们自己在实现登陆过程, 应该如何设计登陆界面, 在实现登陆过程的时候需要做哪些准备?需不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用来存放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等?

第二步设计。带着第一步中的这些问题, 进行需求分析, 数据库的设计和界面设计。需求分析要分析登录的过程, 分析用户的需求, 明确登录过程中要输入用户和密码, 输入完成后要具备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功能。数据库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已经知道登录的要素和登录过程, 在这一步就要选择一种数据库管理工具,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界面设计需要进入编程编号, 使用相应的控件完成界面设计即可。

第三步实现。在编写代码实现登录功能之前, 让学生带着问题, 有着明确思路去写代码。如怎么连接数据库, 如何对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校验, 登录成功如何处理, 登录失败如何处理等。这些问题并不是需要学生在一开始就弄清楚, 只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发现问题, 进而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带着问题分析和解决, 最后能把这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第四步运行。程序运行的过程, 其实也是一个测试的过程, 最便捷的测试方法, 就是使用手工测试, 输入几组不同的测试数据, 比如用户名不正确的数据、密码不正确的数据、用户名和密码都不正确的数据、登录成功的数据、登录不成功的数据等。运行之后, 学生才能体会整个教学单元要学习的内容有呢些, 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应该如何加强哪一部分的学习和训练。当然老师应该在最后进行一个总结, 并给学生提供一些拔高的练习, 例如在登陆功能中设计和实现记住用户名功能、记住密码、自动登陆、注册、忘记密码、密码保护、修改密码等功能,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更接近实际应用, 让学生扩宽知识面和应用面。

4. 考试方案改革

以往的试卷考试主要是针对知识点的考查, 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程序阅读题和程序编写题等题型。有编程的题目, 但是考试时间有限, 编程题目不多, 考点侧重对已有算法的考核, 没有发挥学生的潜力, 让学生根据实际需求来编写实际应用的程序。

上机考试的时间也有限制, 一般学校的统一考试时间都是100分钟。在100分钟的时间内要进行有创新的、能反映出学生应用能力的、体现学生具备职业竞争力的考核是有限的。

《C#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的考试不同于以往的卷考和上机考试, 经过我们几届学生的考核结果与反馈, 最终总结了一套考试方案, 采用课程设计的方案进行考核学生最终的学习情况。

所谓的课程设计的考核形式, 是将一个学生班级分成若干组, 以五到六人为一组, 每个小组确立一个组长, 由组长负责对组内的人员进行分工、安排和协作, 最终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小型的项目。老师在学生分组后提供给学生一些项目名称, 学生可以在提供的项目中选择, 也可以由小组自己命题。课程设计会在老师安排的时间内完成, 老师会根据项目的实施情况确立项目的进度, 并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和指导。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 参考老师提供的项目进度自行调整, 需要用文档记录C#项目的需求和编程的思路, 并记录小组成员完成工作的情况和具体分工。课程设计完成后, 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课程设计结果和文档, 老师根据项目的程序运行情况、文档中记录的分工、以及学生的平时课程设计的情况等来对学生进行评分。老师会建立一个评分表, 评分表中包含若干评分标准, 每个学生的考核成绩都有一个评分表来记录, 评分表中会明确每个学生各项得分点和总分。

整个课程最终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课程设计成绩组成, 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实践作业和考勤, 课程设计成绩包括代码、文档和具体分工。其中平时成绩和课程设计的得分比例会在课程实施方案中列出来, 我们最后统计的时候根据实施方案中的百分比, 得出每个学生最后的考核成绩。

5. 教学实践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 采用的基于本课程的CDIO教学模式和以课程设计代替考试的考试方案, 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和讲解, 以及日常事务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了解我们所讲授、演示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软件中都有这些功能, 明确在学习了这些知识和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扩宽知识面和应用面, 缓解对枯燥概念掌握较生疏的问题, 然后通过实训练习进一步加强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献, 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的优化管理, 教育评论, 2008年第4期, 51-53

[2]徐芳, 戴坚锋, 高职软件测试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职业教育研究, 2008年6月, 65-66

《C#程序设计》课程 第9篇

Windows应用程序在Windows平台上可以运行的程序, 以其界面简洁直观, 易于使用而受到软件开发人员的欢迎。Windows应用程序可采用多种计算机语言作为开发工具, 如C++, Delphi, VB, C#等, 其中C#是基于.NET平台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综合了VB简单的可视化和C++运行效率高的特点, 可以编译成跨平台, 跨语言的代码, 它避免了C语言指针和多重继承, 具有简单、灵活、功能强大等特性, 以软件工程作为规范, 使用它能够快速、高效地开发各种基于网络数据库的软件, 因而成为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语言首选语言。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基于C#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课程,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它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NET框架, 可以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进行应用程序开发。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C#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即利用编程语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 该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 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许多学生不能主动学习, 很多操作只能知其然, 而不能知其所以然, 编程时满足于代码和操作步骤完整的事例, 一旦遇到了新问题, 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1.2 重视语法教学和理论, 实践教学比例很小

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内容琐碎, 知识量大, 要完成一个一般的软件项目必须有多个课时, 即使安排行72课时, 学生能把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已属不易, 在有限的时间内, 教师只能把重点放在语法教学和理论上。实践操作的不足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1.3 内容抽象, 综合性强

C#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它涉及到很多抽象的概念, 如类、继承、封装、重写、接口、委托、框架等。一般项目都有多个窗体, 涉及大量的控件、属性、事件、方法, 用到数据库的软件项目就更为复杂, 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要独自完成一个项目难度很大。

1.4 没有掌握正确的调试方法

调试是编程的基本技能之一。程序编写完成后, 一般都可能有几处, 十几处甚至更多的错误, 但他们中的许多错误都是相关联的, 一处错误纠正了, 往往很多错误都会随之消失。许多学生没有熟练掌握程序调试方法, 看到有一堆编译错误产生恐惧, 不知道如何来排除, 也没有信心继续下去, 慢慢地完全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无论编译错误或逻辑错误, 只须定位到出错位置, 认真分析, 反复几次, 基本可以解决。

2 改进教学的措施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程刚开始时, 演示一些简单有趣, 学生易上手的小程序, 如打字母游戏程序、计时器程序等,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把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融于其中,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当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引导他们一步一步来完成一些稍大的项目, 如电子相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等与日常生密切相关生的项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任何知识都变得简单, 学生会主动查阅资料和解决问题。在兴趣培养过程中, 老师的不仅要检查学生是否完成指定的任务, 但要关注完成的过程, 逐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2 采用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教学中效果显着。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调查、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活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 从而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精髓。项目教学法中按照软件工程项目的思想把某个软件项目展开, 模拟软件公司的环境, 对学生进行分组, 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这个项目, 使学生在开发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 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案例和项目的选择尽量做到难度适中和贴近实践, 并有扩展的余地, 让有余力的学生可扩展案例和项目。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2.3 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

《基于C#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性强, 必须采取多种措施,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课堂编程示范特别是重要的操作和步骤要演示给学生, 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入, 如何做;坚持一体化机房授课, 每节课大部分的时间供学生操作, 边学边练, 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训练学生的编程能力, 同时操作中更有助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开展课外实践项目, 课外项目是为巩固课堂理论学习而进行了重要实战训练, 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 以赛促练。

2.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 不合理的评价方法会导致更多的高分低能的学生。评价方法不能单靠期末的一次考试, 评价应该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笔试分组任务、实验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等, 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把教学和评估真正融为一体, 使评价起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导向作用。每个项目完成后, 先让学生演示评价各自的系统, 然后让学生互评, 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最后教师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共享成果,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在项目评估过程中,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同时也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5 重视程序的调试工作

程序编写后, 用手工或编译器和其他方法进行测试, 修正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 这是软件开发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以确保所开发软件的正确性。掌握正确的调试方法, 可以快速发现并消除程序中的错误, 提高编程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调试方法, 在排除错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编程信心。

2.6 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

课堂上, 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广播教学、个别辅导、收发作业等。通过网络, 教师还要把课堂将延伸到课外, 为学生课外学习辅导,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拓宽专业知识, 获取专业信息, 了解本课程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情况。

3 结束语

《基于C#的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 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 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培养出更多能学以致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锐.《.NET平台与C#编程》课程教学改革与体会[J].教育论丛, 2010 (12) .

[2]谢延红.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C#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时代, 2011 (7) .

《C#程序设计》课程 第10篇

1 案例讨论教学法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进

1.1 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我院07级、08级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拓展课程。该课程是C++语言的后续编程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建立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能力上熟练掌握C#基本语法规则,并提高实际编程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都是先从基础概念入手,再就C#语言所带的基本控件进行讲解,其中着重讲解C#如何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每节课先以理论概念结合一些简单示例程序讲解,最后安排学生上机操作加以深刻理解。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按照教科书编排顺序进行教学,讲授大量编程知识,但学生遇到实际项目编程应用并不理想。平时的知识点和课堂示例过于分散,学生无法体会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觉平时的知识点很抽象,课堂上掌握的只是些表面知识,并不能正确的理解和加以应用;即使课堂上听明白了,时间一长有些知识点又会遗忘。经常在实际的编程项目中感觉“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编程的兴趣和信心,觉得没有实际用途,并产生消极情绪[2]。

综上所述,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编程知识,知识点之间的结合应用不够灵活,在实际项目应用当中想不到应该使用哪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有必要对C#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探讨。

1.2 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

C#语言的课程内容既丰富又零散,要求学生既要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方法又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现有课堂教学时间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师生共同配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传统教学中,当理论知识讲述之后,针对该知识点做出示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知识的使用方法。但是平时的课堂示例只是单独的几个知识点,如何把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完成某个功能模块,这是我们考虑的问题。

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是运用实际案例进行交互式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以实际的案例模块作为被解析对象,在教师指导下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将某一工程项目分析解剖,以其中某一模块为实现目标,学生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寻找实现途径。通过这种教学活动达到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通常情况一个案例应用到多个知识点。比如一个登陆模块的实现,它需要熟练掌握C#的基本语法、IF…ElSE语句、数据库操作等知识点并结合使用。所以在本课程教学中,笔者经常在讲授一部分知识点后,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放在实际的案例模块当中。先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出该案例中某个模块需要哪些知识点来完成。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整个模块的实现过程,最后指出知识点在整个案例实现过程中的具体环节,确定软件处理流程,上机编码。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遇到问题后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并把知识跟实际案例相对应,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零散知识讲解之后,应该把几个零散的知识点贯穿起来,结合实际的项目需求,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这样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可提高对案例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学习与实践的统一。因此,案例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学习形式。

3 C#课程案例讨论式教学实践与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3.1“案例讨论”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案例讨论”的C#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该教学程序将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案例需求设计

案例应该是一项具有实际意义的工程任务,也是某一具体项目中的一个模块,它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3]。首先,案例设计要目标明确,既要满足教学要求,又能有一定应用价值;其次,案例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案例中应该包含之前所讲授的部分知识点,难度要适中,在平时的教学情况下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明确的目标后安排学生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要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定义基本任务,还可以有延伸问题;最后,案例设计要符合面向对象和面向工程的要求,让学生按照软件工程的设计要求制定该案例的分析方案。案例整体结束后,师生可以共同评价其工作成果。

教师在设计案例时,设计一个案例,让每个小组讨论同一个案例,这样可以在后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对比,激励组内成员的团结性。

(2)案例讨论前的必要准备

在布置任务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该案例模块的基本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知识点有可能都是独立的,缺乏知识点之间的联合应用,学生很难对一些理论知识系统理解,一旦马上进行项目应用往往难以适应,感觉“无法下手”等情况,因此教师在进行布置任务前有针对性的以前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复习,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个了解。这样就为教学的开展做了必要的铺垫。

(3)组织学生讨论

案例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一个案例模块如果让一个学生去思考,可能会在思路上受到限制、难度有时过大。如果让所有人都参与,则合作、分工难度过大,因此,学生的组织应以小组为单位,可自由组合也可由教师编排,每组5人左右,指定其中一人为小组组长,最后讨论出整个流程,并对整个流程分析出需要哪些知识来实现。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能锻炼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沟通协调能力。

(4)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监控整个讨论流程

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时,教师可以指定整个讨论流程,规定时间限制,一般讨论30-40分钟时间,先让每个小组针对该模块确定工作流程思路,写出文字描述的软件工作流程,再次针对每个小组自己设计的软件工作流,指出流程中需要的知识点名称,最终提交整个流程文档。由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工作计划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经过讨论最终确定出较好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组织同学们一起对方案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教师讲评

教师将每个小组的最终文档汇总,如果思路流程正确优秀的小组可以得到好评及表扬,对思路有问题的小组教师可以适当的指出其问题的所在,加以纠正。最后教师就该案例,说出正确的软件工作流程,在该流程中所应用到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点,让整个学生明确思路和解决方案,布置模块编码任务,从而为功能编码的实现打下基础。

(6)实际编码环节,提高上机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上机实验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编排,主要以书上的例题、课后习题为主,学生只是将程序敲入计算机,运行一下即完成了上机任务。虽然程序运行结果正确,但对程序本身的设计理解并不透彻,只是掌握了该知识点的使用方法,无法理解在实际的案例工作中应该如何应用。

在“案例讨论”的教学模式驱动下,以案例讨论为主线,明确遇到问题首先应该考虑使用以前的哪些知识点解决,待思路和知识点完全确定后,再进行编码,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遇到实际项目时难以下手,也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最终以讨论文档和案例程序为阶段考核和评价的依据,充分利用实验环境和条件,加强上机实验的应用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3.2 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C#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针对C#语言及“案例讨论”中理论学习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在考核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即将考试机制与案例讨论实现有效结合,综合评定教学效果。

以往的考核形式多为期末笔试+平时成绩(出勤、作业等),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对一些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掌握情况,但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实际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因此将考核形式变为期末笔试+案例讨论报告+案例程序,其中期末笔试主要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语法、结构的学习和掌握情况,测试的是学生的基础理论部分,这部分成绩可占整个评价结果的50%;而案例讨论也作为一项考核内容,重点考核的是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以平时的讨论报告为主要依据,因此其成绩将占整个评价结果的25%;最后一个部分为项目源代码,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编码能力,按小组分工给出具体的分数,占整个评价的25%。

采用案例讨论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原有的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架构变为以“课堂示例、案例分析、实际应用”为中心的架构,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得到应用锻炼;教师既完成了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达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4]。

4 结束语

案例讨论教学对于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来讲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一段基础理论知识之后,通过对实际案例问题的分析来理解掌握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也为代码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具体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的学生能很快适应市场需求,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案例讨论教学方法不仅适合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需要,也是应用型软件开发设计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吴晓艳.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25):48-50.

[2]蒋卫祥,朱利华.项目教学法在JavaWeb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9):410.

[3]李桂琼.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计算机时代,2007(8):73-74.

[4]吕晓华,李素朵,张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java课程教学中探索与实践[J].北京:硅谷,2008(9):180.

[5]张悦.项目驱动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

[6]吕晓华,李素朵,张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java课程教学中探索与实践[J].北京:硅谷,2008(9).

[7]刘志成,翁健红.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案例设计[J].哈尔滨:电脑学习,2008(2).

《C#程序设计》课程 第11篇

1《C#程序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 大多程序设计课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被动教学方法, 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些问题, 首先应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突出“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原则, 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法, 引入新的教学手段,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其次, 在“导学”上下功夫, 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会学生思维方法, 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充分利用校园网、多媒体软件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作如下的尝试:

1.1 采用多媒体教学。C#程序设计是专业基础课, 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比如, 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所以C#语言课程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对应用软件编码、开发岗位人员的实际的需求。1.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强调培养较强实践动手能力, 因此, 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1.3灵活采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 打破传统的“老师演讲, 学生听讲”的单一模式, 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课程改革项目方案设计

2.1 教学基本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包含如下基本知识点: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调试程序的基本步骤、函数的定义规则和简单调用、利用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使用、经典算法并能设计一些常用的简单算法、指针的初步使用。2.2项目整体理论和实践教学:《C#程序设计》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既有系统严谨的理论, 又与工程实践有紧密联系。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训练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编程意识和创新思维。2.3开设教学项目:本课程设计的教学项目有五个, 分别是图书信息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车票管理系统、公交一卡通、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3 项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程序设计》, 着重于培养教学目标突出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 在教学内容上抛弃了过多的语法细节和非通用的或实际用途很少的语言特性, 理出了重点和教学主线;在教学方法上以程序样例为主教学, 更多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C#程序设计》课程十分重视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长处,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 提高教学效果。

3.1 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在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注重做到以下几方面的结合:3.1.1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我们在上机练习时分班分组教学, 采用QQ群讨论教学, 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大家分组讨论练习的训练, 使《C#程序设计》的直观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得更加完善。3.1.2课内讨论与课外辅导答疑相结合。《C#程序设计》的教学不能死板老套, 出于培养编程形象思维和创新想象能力的需要, 课堂气氛必须活跃, 我们在课内留出时间讨论交流, 讲练结合, 通过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外编程过程中进行现场指导、辅导答疑, 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和与专业有关的难题。3.1.3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由于学时所限, 课内的计划学时无法完成教材的全部教学内容, 我们在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 留出部分章节布置学生自学。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学习后续课程和工作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 通过自学,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发现学习转变,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2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电子讲稿、网络课件、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室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在本课程的教学手段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3.2.1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也为了提高整个课程的教学水平, 本课程十分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研制了多种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现代化教学手段。3.2.2多种媒体的合理使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需要, 将板书、教具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 使课堂教学形式由单调呆板变得丰富生动,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3.3基于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手段。为配合理论教学, 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组织各种参观实习、作业展示、课程编程作业、上机实习、专业编程等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实践教学提供了教学大纲、作业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 同时课件大力提供各种素材资料, 不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工程理念的培养。3.4建设《C#程序设计》的网络教学。我们已经建设了网络教学的工作, 建设《C#程序设计》课程的网络资源有:C#程序设计空中课堂、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库、习题库、试题库、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实践性的作业指导书以及教学大纲、日历等。另外, 我们还开设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答疑辅导和交流论坛等栏目。

4 项目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采取的措施

在对项目教学法研究过程中, 我们经过了对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学习、企业调查、职业能力分析和专业课程分析、教学实践, 总结出了应用项目教学的一般规律, 积累了一些教学改革经验, 教师队伍也得到了锻炼和加强。我们认为: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是值得推广应用的。课题组通过分析认为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困难。

4.1 教师的不适应。教师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受心理定势的影响而不适应;二是受知识面的影响而不适应;三是受实践太少的影响。但教师的问题, 并不是主要的, 因为经过教学, 再加上教师自身的努力, 不久就会适应教学工作。4.2教材的不适应。现有的教材主要是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 而不是为学生的学设计的, 因而它适合于知识传授的教学, 而不适合行为导向的教学;现有的教材, 不仅使教师的教有问题, 学生的学也同样存在着问题。

结束语

我们将在前面的研究成果上, 进一步按照行为导向的职教思想开发课程,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为此, 课程体系中注意将“教学项目”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建立具有计算机类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进行整体优化。首先是打破学科框框, 从课程之间、各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互动作用分析, 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用教学项目推动新课程体系的形成, 继续深化项目教学, 使之更科学、更有效。

摘要:运用项目教学法中“项目整体目标设计”、“项目整体知识目标”、“项目整体理论和实践教学”三个项目内容, 将其贯穿《C#程序设计》课程整个教学过程, 并对如何在该课程中利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以及项目教学法的价值取向作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C#程序设计,应用,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谭浩强.C设计 (第二版) , 2001, 1.

[2]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3 (10) .

[3]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1) .

上一篇:750kV输电工程下一篇:图片新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