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产业范文

2024-05-05

典型产业范文(精选8篇)

典型产业 第1篇

1 文献述评

创新的实质是知识和技术的产生、扩散与利用, 最早源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NIS) (Freeman[1];Lundvall[2]等) 。Edquist[3]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 (RIS) 更适应对现代创新进行阐释。近年来,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也日益丰富, 既有对区域创新网络的环境和创新组织结构的研究, 也有对区域创新空间结构、创新过程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而从产业知识基础方面研究区域创新已引起较大的关注。

Smith[4]认为, 影响创新的因素较多,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知识基础。Asheim等[5,6]的研究也认为, 北欧企业和产业的创新过程特别地依赖于他们各自特定的知识基础。由Smith K最先提出配置的知识基础反映的是知识基础在参与主体间的流动, 随着对配置的知识基础的研究深入, 逐渐演化为对公司知识基础 (Saviotti等[7]) 、产业知识基础 (Smith等) 与经济知识基础 (Leydesdorf[8]等) 3类研究。这3类知识基础从不同视角阐释了知识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但与产业层面创新联系最紧密的是产业知识基础。

国内外相关研究已包括对区域创新体系的类型、制度和体系与产业知识基础等关系的研究, 已形成了基本研究框架。Asheim和Coenen[5]把产业知识基础进一步分为综合型知识基础与解析型知识基础, 认为综合型知识基础是通过既有知识的应用或重新组合而得到创新, 而解析型知识基础则是通过科学研究产生的新知识而得到创新。Leydesdorf[8]等采用三重螺旋模型对经济基础进行测量评价, 提出对产业知识基础测评的重要性。牛盼强、谢富纪[9,10]认为, 产业知识基础是联系产业与知识创造的, 在产业中相同类型的知识创造组织之间可以共享、共用基础性信息或知识;同时他们不仅分析了综合型知识基础与解析型知识基础的区别, 并探讨了它们间的联系。薛杰等[11]也认为不同的产业发展和创新需要基于不同的知识基础。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产业知识基础理论, 也为我们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认为, 产业知识基础是一个产业综合型知识基础和解析型知识基础发展的综合, 既包括通过已有知识的应用或重组得到创新, 也包括通过科学研究产生的新知识得到创新。不同的产业发展和创新需要基于不同的知识基础, 衡量和评价产业基础知识就需要体现各产业特色和差异。本文目的在于尝试构建中国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与创新产出相关指标, 并进行测评, 用以揭示影响高技术业创新产出的相关变量。

2 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高技术产业是以高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为主导的产业, 知识要素 (主要是人的创造力) 是产业竞争的根本要素。根据Asheim和Coenen[5,6]、Gertler等[12]和Baba等[13]的研究, 医疗设备、遗传学、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属于解析型知识基础, 医药技术、木材加工属于介于合成型和解析型之间的杂色知识基础;同时根据我国的高技术业情况, 本文认为其产业知识基础主要属于解析型知识基础, 对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评价也应更多考虑其特点。科学家和工程师是解析型知识基础中创新的主要参与者, 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 创新中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有3类 (Baba) [13]。知识重要来源产生于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合作, 网络学习影响知识创造的活动, 高技术业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反映了企业在知识方面学习和模仿的投入。解析型知识基础的知识也是由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成, 产出多是报告、电子文档或者专利描述等, 产业知识基础体现形式主要是专利和出版物 (Asheim B T;Coenen L) 。从创新产出来看, 高技术产业最主要的是新产品或占领新市场 (如出口) , 并最终体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其中, 新产品销售收入包括自主创新成果及引进或模仿的产品成果带来的收益, 也反映由新知识创造、产业与商业化的成果 (孙玮等) [14];出口额变化也能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改变, 可以间接反映自主创新成果。因此, 在指标选取时应考虑产业知识基础与公司知识基础和经济知识基础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基于上文分析,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 (《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高新技术业统计年鉴》等相关指标) , 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初步选取产业知识基础方面包括R&D活动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等19个变量和反映创新产出的14变量, 采用其1995—2010年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剔除相关性较大的变量后共得到17个变量, 并依据因子旋转结果对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分成2大类:产业基础知识资产和生产;产业基础知识吸收与扩散。具体见表1所示。

注:数据来源于1995—2010年《中国高技术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部分未获得的数据进行缺失值处理

3 典型相关实证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 就是利用综合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反映两组指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分析问题中, 典型相关分析主要用于研究两组变量之间的关系。它的基本原理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两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分别在两组变量中提取有代表性的两个综合变量U1和V1 (分别为两个变量组中各变量的线性组合) , 利用这两个综合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反映两组指标之间的整体相关性。

3.1 典型相关系数与典型模型

运用SPSS14.软件相关宏命令进行计算分析, 高技术业产业基础知识与创新产出指标间的典型相关系数等计算结果如表2—表5所示。

Correlations for Set-1

从表5的数据可以发现, 在0.05的显著水平下, 只有前2对典型变量是显著的, 由此产业知识基础与创新产出关系转变为前2对典型变量相关性研究。这两对变量反映的相关系数都接近1, 说明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与创新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由于样本数据单位并不统一, 本文选取标准化的典型变量系数来分析两组变量相关系数, 典型系数可反映相关变量在典型函数中的相对作用, 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得到, 由第一对变量组合可以发现, 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科技经筹集额和企业研发机构数在第一个典型变量U1中发挥主要作用, 且除了X1、X2、X3、X5和X6的典型载荷较小外, 其他都较大, 说明其余变量对典型变量有较强的相关性, 因此可以得出企业研发机构数与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在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中表现较大的作用。在另一典型V1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产值利润率、出口交货值占总产值比例及高技术业出口占总出口额比例, 且典型载荷都较大。第一典型变量U1反映的是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的资产和生产, 第二典型变量V1反映的是创新成果产出, 说明2类指标间存在重要的相关关系。

由第二对典型变量组合可以发现, 科技活动人员、科技经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企业资金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发挥主要作用, 从典型载荷数据发现它们与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都较大。在另一典型变量V2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出口交货值占工业制成品比例及高技术业出口占总出口额比例, 因此可以发现对高技术业产业基础知识资产和生产的投入增加有力地推动产业出口, 促进产业发展。

3.2 典型冗余分析

表7给出了冗余度分析的结果, 说明各典型变量对各变量组方差解释的比例。两组变量的第一典型冗余分别为0.696和0.698, 反映自变量组对应变量组较好的解释能力, 而第二典型冗余也分别为0.685和0.72, 反映应变量组对自变量组较好的解释能力。这些数据说明高技术业的产业知识基础与创新产出有较强的相关性。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通过上文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高技术业的产业知识基础与其创新产出具有相关性, 且相关关系显著。 (2) 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科技经筹集额和企业研发机构数在第一典型变量中发挥主要作用, 特别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及企业研发机构数是近10年来推动高技术业发展的主要来源。 (3) 高技术业的出口与产业知识基础的投入有密切关系, 其中科技活动人员、科技经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企业资金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有力地推动高技术业的出口。 (4) 反映产业知识吸收和扩散技术的指标———引进经费和消化吸收经费未体现出对高技术业创新产出的明显效应, 高技术业须要平衡自主创新与模仿、吸收创新。

4.2 政策

本文根据以上研究, 提出对策如下:

(1) 支持产业知识基础生产和资产投入。政府应继续提供大量研发支持, 激励企业进行技术革新, 帮助更多企业建立研发中心, 降低企业研发投入风险和外部性, 从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财税政策等加强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 一是加强公共研发、检测等平台建设, 为解决行业共性技术及难题创造条件;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大学、政府研究机构投入, 如完善“千人计划”项目等。

(2) 支持产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和扩散。一是加强教育培训, 主要是加强针对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交流和培训, 促进知识的流动与扩散;二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完善人才流动的市场机制, 促进创新人员流动;三是完善技术交易市场, 强化技术中介机构的职能;四是激励企业制定或参与制定技术标准, 加快企业知识的扩散与溢出。

摘要:从产业知识基础角度构建高技术业创新投入评价指标,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其与创新产出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 高技术业产业知识基础与创新产出存在紧密联系, 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及企业研发机构数对高技术业发展作用明显, 其中科技活动人员、科技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企业资金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有力地推动高技术业的出口, 但产业知识学习和吸收方面效应不明显。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产业扶贫典型事迹材料 第2篇

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本6420万元,是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挂牌企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先进民营企业、中国园林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全国诚信示范单位、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马鞍山市和县就业扶贫基地。公司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从一家以花卉苗木种植为核心业务的区域性林业企业,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大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经验和技术优势到乡村旅游的跨区域跨行业综合经营企业。

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时期主动参与地方“精准扶贫”工作,始终按照“坚持精准扶贫为己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原则,把“精准扶贫、带动脱贫”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从帮助地方发展林业的“种、养、加、林果”等四个方面,重点实施产业扶贫。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周边4个乡镇,一千多农户(其中贫困户109户),从事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75万亩,吸纳贫困就业人员37人,助力109户贫困户脱贫,为当地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做出积极贡献。

2017年以来,林海园林公司依托金融扶贫政策,积极利用贫困户小额信贷平台,带动贫困户进行产业脱贫。带动模式为:贫困户从银行每户贷款5万元,按照自愿的原则,投入到贫困户所在村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将贷款资金注入林海园林公司,以获取投资产业收益,合作社再将收益分配给贫困户。通过该模式林海园林公司共从村级合作社吸纳109户贫困户贷款资金545万元,公司利用贫困户小额贷款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施“北美海棠新品种示范推广”、“林下经济培育和套种”两个产业项目,投资建设花卉良种培育基地、生态种植基地、水产品开发等综合经营项目。2017年回报给村合作社收益34.16万元,每户分得收益3050元(其中,保底收益2400元,产值收益650元)。这不仅为贫困户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也丰富了公司的经营范围。同时公司还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可以为贫困户家庭年均户增加收入2100元;吸纳贫困人员就业,每人月工资2000-3000元,等多途径带动贫困户脱贫。

近年来,公司捐助30多万元用于当地村路修建,使周边近千农户受益,拿出20多万元帮助贫困职工家庭修房,使贫困职工“安居乐业”。每年拿出10万余元资助多名贫困大学生上学,为偏远乡村学校购买桌椅和书籍,响应政府开展的“助学结对帮扶”活动,参与县政府倡导的“微心愿”活动,帮助贫困学子实现他们的心愿。同时公司每年都慰问和帮扶困难老党员、伤残老军人、五保户和敬老院的孤寡老人。

典型产业 第3篇

摘要: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它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采用典型性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与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绩效指标年度总产值与城市国民经济的度衡指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三者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产业集群;国民经济;典型性相关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9)01-0001-04

一、绪论

(一)产业集群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产业集群,有时简称集群,通常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Porter,1998)。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集群还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和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等往往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这种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城市核心竞争力。

基于集群理论的发展战略在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如美国的硅谷、波士顿128公路、德州的奥斯汀、以色列的特拉维夫、英国的剑桥工业园、法国的索非亚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等,还是传统产业集群,如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格纳地区的服装、浙江嵊州的领带、诸暨市大唐镇的袜业、海宁的皮装、柳市的低压电器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中国浙江,专业化的中小企业集群十分普遍,浙江经济连续多年超常规增长与其企业集群的贡献分不开。在珠三角,人们总是惊叹其经济的高度发达以及发展的巨大潜力,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是产业集群的强大支撑。在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广州为主体,形成了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经济规模达1000亿元。产业集群的崛起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产业集群对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积极的重要影响,这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加以分析。首先从纯经济学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优势主要源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并伴随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了产业集群价格竞争的基础。其次,产业集群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因为建立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基础上的经济网络关系,能有效地维持老顾客,吸引新顾客。最后,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与扩散,实现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等。正是集群这些内在和外在优势的存在,所以在世界经济地图上产业集群区域都显现出异乎寻常的竞争力。

(二)浙江省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研究对象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7年8月26日在沪公布了《中国百佳产业集群》名单,被公布的100个产业集群中,沿海地区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五省占了85个。其中,浙江36个、广东21个、江苏17个、福建和山东分别为6个和5个。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可谓“一枝独秀”。近年来,浙江集群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数量继续扩张、质量稳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并且有效带动了各城市经济的增长。所以考虑到数据的可获性和代表性,笔者选取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比较成熟的浙江省内几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力求准确描述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典型相关分析原理

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是1936年由Hotel-ling提出的,它所揭示的是两组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其具体做法是:在第一组变量中提出一个典型变量,在第二组变量中也提出一个典型变量,并使这一对典型变量具有最大的相关性;然后又在每一组变量中分别提出第二个典型变量,使得在与第一个典型变量不相关的典型变量中,这两个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大……如此下去,直到两组变量间的相关性被提取完毕为止。可见,典型相关分析是把原来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转化为研究从各组中提出的少数几个典型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从而减少研究变量的个数。这种研究问题的统计方法就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两组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与主成份分析一样。典型相关分析也是一种降维技术。

三、典型相关在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一)原始变量的选择

笔者认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度衡指标理论上应当包括两大类,其一是规模性指标,涉及集群聚集度、集群内部所含企业数、集群内部就业人数、集群固定投资总额等;其二是绩效性指标,涉及集群的年度总产值、利润率、集群内专业市场的吞吐量、科技贡献率等。由于受官方综合性资料以及研究条件的限制,相关集群数据的获取工作进展缓慢。然而,在实际搜集期间,我们发现,在浙江省城市经济发展资料的统计中,可以完整地搜集到城市内所包含的块状经济发展的数量以及总产值,考虑到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笔者选取集群发展个数及集群发展总产值两个指标来代表城市集群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指标的获取相对比较容易,依据官方权威统计资料,我们选取GDP(由于浙江省外来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大且变动幅度较大,考虑到计算的便捷性与准确性,文章选取GDP指标而放弃人均GDP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五个指标来代表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表1)。

(二)计算结果分析

设X1为2004年浙江各市块状经济个数,X2为各市2004年集群总产值;Y1为2004年各市GDP,Y2为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3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Y4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5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笔者先将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而后运行SPSS10.0的典型相关性分析程序,得到运算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通过对11组数据的运算,计算机找到了两对典型性变量,它们的典型相关性系数Canon Cor.分别为0.978和0.762,其典型性相关系数的平方Sq.Cor为0.956和0.580。这说明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城市国民经济水平之间存在着相关性。通过F统计量的检验结果来看,检验总体中所有典型相关均为0的零假设时显著性概率为0.015(即Pr>F的值),也就是在置信度为98.5%的水平上产业集群与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若干指标呈显著性相关。然而,第二对典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λ2=0.762,根据检验结果,α=0.280的水平下有显著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典型相关是在α=0.015水平下具有显著性的,而第二典型相关的置信度比较低,故对两组变量的相关性研究可以转化为对第一对典型相关变量的相关性的研究。从表3中,可以知道标准化典型变量系数的公式为U1=0.394*x1+0.637*x2。从表4中,可以知道原变量X1和X2在典型变量上的负荷表达分别为0.951和0.981。这说明第一个典型变量U2被X2即集群的年产总值解释的比例要高于被X1即集群数量的解释,也就是说集群产值的高低在第一典型相关中更具代表性和说明性。

接下来,分析第二个典型变量。从表5中,可以知道标准化典型变量系数的公式为V1=2.179*Y1-0.497*Y2-0.714*Y3-0.008*Y4-0.024*Y5。从表6中,可以知道原变量Y1、Y2、Y3、Y4、Y5在典型变量V1上的负荷表达分别为0.989、0.930、0.944、0.648、0.538。这表明典型变量V1被原变量解释的程度依次是Y1即GDP、Y3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Y2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4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5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就是说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第一典型相关中更具代表性。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第一对典型变量的意义解释应该是集群年产总值与所在城市的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间存在显著性相关,其典型相关系数corr(U、V)=0.978,置信度为98.5%。

四、结论

第一,产业集群的发展绩效与城市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有着显著性相关关系。产业集群的运营绩效能够显著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拉动经济大幅增长,这为倡导中国在中西部欠发达城市发展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第二,产业集群发展的绩效指标年度总产值与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显著相关,说明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机构的发展与其固定资产投资额有密切的关联度,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增长总是伴随着集群产值的增长。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条件。所以在城市集群经济的发展中,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第三,产业集群发展的绩效指标年度总产值与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显著相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集群与这一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表明两点:其一,集群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其二,产业集群的年产总值即发展绩效愈高,那么城市通过各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生活消费品来满足其生活需要的能力就越强。由此,产业集群对城市的发展贡献之一就是大大增强了城市全体居民的社会消费品购买力。

第四,城市中产业集群发展的数量比起绩效来讲对城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各指标的影响程度要弱。这说明在城市发展中,不能盲目强调集群的数量,而是要针对地区的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扩大其规模,提高其绩效水平。例如:浙江省近几年来大区块地位不断提高的趋势更加明显化。2000年以来,浙江块状经济总量继续呈增长态势,但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小区块在生生死死中不断分化,区块总量减少、产值占比下降。在2000年年产值10亿元以下的366个小区块中,到2004年有130个萎缩至1亿元以下,有80个成长至10亿元以上。

第五,尽管在典型性相关分析过程中,由于置信水平的缘故,我们主要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绩效指标与衡量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GDP、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个指标间的显著关系,然而这并不代表放弃产业集群发展对另外两个指标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研究,在此,通过简单相关系数的分析加以阐述。设X1为产业集群的年产总值,Y1和Y2分别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它们之间的简单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63(α=0.026)、0.632(α=0.037),说明,仍然可以在0.05的水平上,也就是以95%的置信度来接受集群绩效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相关。这就表明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城市居民及农村居民的收入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增长空间。

典型产业 第4篇

关键词:产业集聚,政府作用,互动关系

产业集聚是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 即某个特定的地域内大量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与公、私机构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集中, 形成从原材料到销售的完整的产业链和健全的配套系统。产业集聚的本质是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集聚区内, 企业实行专业化分工, 企业之间形成垂直联系或水平联系的交错的网络,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同时大量企业的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使要素的成本下降, 也带来了大量流动的劳动力, 使知识在集聚区内流动, 学习效应加强。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 它适应了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 它以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创造了新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最初大都是自发形成的, 但是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区域发展理论中, 政府强烈干预, 扶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但是事实证明政府不可能创造出一个产业集群。而在集群策略中, 政府提供服务与政策诱导, 公平服务于集群内各企业, 重视支撑性产业的发展。现代政府作为一个特殊的机构, 对经济的干预在某些方面有加强的趋势。有学者利用94 个工业园和发展中国家在1964 —1993 年间的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在这30 年中, 政府能力弱而政策不佳的国家, 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 % , 相反, 那些具有强大的机构能力和良好政策的国家, 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 %,[1]可见,政府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而,政府的政策、行为对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也必然会产生影响。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政府政策作用都相当突出,虽然它一开始显得相对滞后,但从发展的全过程看,政府政策和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浙江是产业集聚的最早发源地,而浙南的温、台、甬又是“块状经济”最发达地区,本文以产业集聚典型地区——浙江温州、台州产业集聚过程为例,论证政府在产业集聚中的作用。

1 提供公共产品

这是政府在经济运行方面可以发挥作用的传统功能,政府需要集中力量处理溢出效应特别显著或具有明显公共物品特征的问题。政府对基础教育、医疗、保健和环境住房等方面的投资,配以适当社会福利措施能够为本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利益。当然对企业来说,政府首先需要向它们提供诸如水、电、污水治理等公共品的服务。产业集聚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获得比分散布局更有利的外部经济。在集聚区域内,不同企业可以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从而大大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因此搞好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就是地方政府对产业集聚的一项重要促进因素。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它公共产品供给,不仅将提高集聚企业的经济效率,而且还将在客观上给集聚区域增加吸引力,使区外企业加入本地的企业群落,从而提高集聚的优势和区域竞争力。反之,则会降低区域的集聚力,甚至导致已有的集聚瓦解。温州的服装、制鞋、眼镜、低压电器、打火机等产业群最初是自发形成的,随着产业群的集聚、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温州城市基础设施供需矛盾凹现:无铁路、航空,只有水路和颠簸不平的公路;供电严重不足,邮电通信设备陈旧,下水道残缺不全,环境卫生设施基本空白;城市道路狭窄,交通紊乱。破旧城市与薄弱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温州产业群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各种迹象表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基于微观主体浓厚的商品经济意识而自发集聚起来的温州产业群的优势正在消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成了当时温州上下普遍关注的焦点。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地方政府的推动和精心组织下,修桥铺路、办电造城等取得了巨大成就。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地方公共品的关键在于筹资。1990-1997年温州地方政府动用各种手段筹资,主要有:①以“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政策及土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②政府部门运用拍卖或有偿使用无形资产等手段获取资金。③设立专项基金,为工程建设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④设立农转非补偿金。⑤发行债券,如发行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债券。⑥提高某些基础设施地方服务项目价格。⑦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⑧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如仅车站大道出让土地价款就超过6亿元。⑨争取国家、省及市本级财政资金投入和贷款。⑩捐资,如发动单位和个人捐资建设温州体育中心。通过以上种种手段,温州市政府筹集大量资金用于城市及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温州城市面貌,对温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2]

2 供给制度

政府对产业集聚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制度供给。“制度是社会的博奕规则,或更严格地说,是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互相行为的约束条件……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制度定义和限制了个人的决策集合。” [3]这是诺斯在论制度及制度变迁的开创性著作中开宗明义的一段话。一般而言,制度包括非正式规则如道德规范、社会风尚,和正式规则像政治规则(宪法、政府管制等)、经济规则、合同等[4]。在一定程度上,产业集聚的形成和维系是需要得到政府的制度保障。因为产业集聚的形成,将会导致某一区域的经济结构呈现一种单一性,而且集聚的企业将成为地方政府的主要管制对象和公共品的接受者,因此政府对产业集聚的作为或者是不作为将直接影响到该类企业是否能够在本地区出现集聚。如青木昌彦等学者就指出“政府选择作为掠夺者还是促进民间部门发展的推动者,关键在于政府征税体系的质量如何,征税体系虚弱而又追求收入最大化的政府永远都将选择成为一位掠夺者。”[5]如果本地政府在地方经济中所扮演的是掠夺者的角色,所提供的政策制度是掠夺式的,那么,它就可能对本地经济的主要成分——集聚企业产生不良影响,产业集聚也必将瓦解,甚至就不曾形成,这一点在我国更为明显。由于我国处在一个转轨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均处在一个变革的状态下,所以地方政府在不断变革的过程中对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态度,以及由此而推行的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形成乃至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回顾浙江强县(市)走强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一条共同的经验:当地党政领导敢于率先大胆进行市场化改革,赢得了体制上的先发优势。如人均GDP现居浙江县级前五位的玉环县,原来是浙南地区较穷的一个县,在玉环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思想解放、体制创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80年代是玉环经济发展的“萌芽阶段”,政府大力发展“红帽子”企业。90年代初,在玉环经济发展的“扩张阶段”,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全岛股份化”,采取各项超前政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2000年,在玉环经济发展的“提升阶段”,县委提出建设“科技之城”实施科技化战略至今,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量的扩张变为质的提升,使园区这一工业化集约模式在全县积极兴起,逐步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极力采取各项措施,以缓解企业供给要素不足。正是在当地政府积极有效的引导下,玉环的集聚经济才走上了持续发展之路,现在形成汽摩配、水暖阀门、家具制造三大产业集群,三大产业集群的工业产值之合占了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5.33% [6]。

3 维护市场环境

除了要提供优良的公共产品和有利的制度保障之外,作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和仲裁者,政府还必需努力提供一个安全、法制、公平和有信的区域创业环境、就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够保证本地产业集聚得以持续发展,而不丧失集聚优势。比如,产业集聚区域将会由于本地的企业集群而获得一种区域品牌优势,而区域品牌优势将会由于本地集聚企业的行为而得到增加或者减少,这是集聚经济所特有的外部经济性质所至,它既有可能是外部经济,也有可能是外部不经济。但是从“搭便车”理论可知,集聚内的企业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极易采取可能导致整个集聚瓦解的短视行为,在此类情况下,就无法完全依靠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行为规则来解决,而需要有强有力的政府管制来维护。温州有段时间出现了①偷工减料、假冒伪劣等缺乏诚信、损害消费者及下游需求商的行为,严重危害了产业集聚区域相关产业的声誉,影响该地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是产业集聚发展中较大的潜在成本;②低价倾销、相互压价等不正当竞争经常发生,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③个体过分拥挤超过环境的承载力,环境污染严重,更为严重的是,部分产业工业原料处理不当,对当地百姓造成人身危害,如2002年,鞋业生产的集聚地横峰发生了大规模的工人苯中毒事件。温州市委市政府及时提出了“二次创业”,市政府组织鞋类企业在杭州大厦将假冒伪劣的鞋子销毁,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正当竞争的打击力度,运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压缩一批没有竞争力的家庭作坊,提高集聚产业的整体素质,协调相关企业的矛盾;设立质量认证奖,鼓励企业参与ISO9000系列等各类国际质量认证和美国UL、欧盟CE安全认证,提升管理质量和产品质量;积极促进行业协会机制的健全和行为的规范,资助或协助行业协会开展技术交流、法律咨询、参加展销活动等;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鼓励鞋业等劳动密集型和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行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大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力度,促进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政府的严格干预下,温州企业较及时地解决了假冒伪劣、安全和环境等问题,在这一阶段,温州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政府的正确引导,温州的集聚经济模式是难以得到如此发展的。

4 产业指导

政府最重要的经济职能是营造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发展环境。政府在供给公共产品、提供制度保障、维护市场环境之外,还需要对集聚区域内的一些基本生产要素配置进行有效、适度的干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降低要素市场的泡沫,保持本地经济和集聚体的可持续发展。不过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下,政府不可能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进行具体的干预,而应该对本地要素配置进行宏观调控。企业所需的一般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和资金,在任何一个地域内都是有限的,企业之间将会对要素展开争夺。对产业集聚区域来说,当产业集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本地的要素资源便会趋于紧张,价格不断上升,产业集聚体面临着瓦解的威胁。

温州的土地资源非常紧张。温州人均耕地仅有3分多一点,随着工业用地的日益增长,土地就显得更加珍贵,如在瑞安,2002年的工业用地需求在1万亩左右,但用地指标只有1 500亩。温州的郊县甚至镇上的土地价格达到每亩25万左右,而在上海郊区,每亩地不过3万元左右。土地价格昂贵,一般的中小企业还真的“买不起”。由于土地资源过于紧张,对于企业用地,当时温州还“强行”出台了这样一个规定:企业用地规模必须在4亩左右才能给予批准,但一般小企业用地也只有二、三亩左右,很多中小企业往往申请不到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便开始考虑外迁,就连温州有名的生产工业电器的民营企业——正泰集团也面临着用地的困难。[7]

温州人才比较匾乏。2003年,根据对温州企业中86 400多名员工的调查,他们中小学文化水平的为8 901人,占到10.3%;有初中和高中文化的为70 158人,占到总人数的81.19%,这当中又以初中文化为大头,占到49.06%,大专学历的有4 936人,占到5.71%,而大学本科学历的仅占到2.8%。一些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发现,原有的人力资源已不足以保证企业继续发展,这时就开始选择重心外迁,这一阶段,温州外迁企业大多迁移到了人才资源较为丰富的上海。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对温州的产业集聚体的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资金问题曾经是它们成长历程中最大拦路虎。如温州永嘉沙头镇是个只有百余户人家的小镇,全部在从事冰柜的外壳加工业,每户至少要50万元的资金,全镇的资金需求量在8 000万元以上,这些资金当时无法在国有的金融系统得到,基本都是通过社会借贷的方式获得。80年代,温州私营中小企业70%以上的融资是通过企业间互相拆借,从银行获得的融资不到5%,而集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放于本地。[8]

因此,政府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配置。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可能使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来进行要素的配置,但是政府应该关注这些己经影响到本地集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并根据本地的实际状况,提出合理的政策来引导和梳理矛盾。2003年,为了解决工业用地少的问题,乐清、瑞安等市政府曾千方百计的增加工业用地,并开发沿海、沿江滩涂,大规模地规划和发展工业园区,以最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迁企业回迁。温州市政府甚至规划了一个半岛工程,为以后的长远发展提供一个后备土地资源。对人才问题,政府通过内引外联,为企业吸纳人才牵线搭桥,而在城市建设上强调人居环境,提出了让优美的环境吸引人才的口号。

政府对融资问题的干预力度是最大的,温州率先作为全国金融系统的试点地进行金融改革,尝试利用民间资金来改造本地金融业,发展民营金融业。大力培育和发展生产资料市场、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为集聚的产业提供服务。市政府通过“乡村工业向城镇集中、家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一般企业向优势企业集中”的三集中政策,在促进产业进一步集聚获得集聚正效应的同时,注重提高产业集聚的质量,降低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在产业集聚初期,虽然也有政府创导的产业集聚区域存在,但是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产业集聚靠自发形成,政府的作用滞后。只有等到集聚体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实力在区域经济结构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时,政府才有可能对其重视,并针对性提出相关政策,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在政府关注集聚体之前,政府所推行的政策和发挥的作用常常是阻碍企业在本地集聚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政府对产业集聚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适度、有效、及时,则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以及竞争优势的保持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如若政府行为不当,也可能成为集聚体保持竞争优势的绊脚石,政府作用和产业集聚之间存在着一个互相影响的函数关系。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32.

[2]陆巍峰.地方政府行为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D].上海:复旦大学,2006(4):15.

[3]NORTH.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1990:89

[4]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6.

[5]青木昌彦.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20.

[6]玉环县经济贸易局.经贸简报[EB/OL].(2009-01-10).ht-tp://www.yhet.com/.

[7]李巍.千亿资金出走外地温州惊慌尾追‘尾追’外逃资金[N].中国经营报,2002-11-21(4).

[8]张为民.浙江草根金融的民营之路[J].三联生活周刊,2003(3).

[9]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0]潭文柱.全球鞋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制鞋业的地方集群升级—以温州鞋业集群为例[J].经济地理,2006(1).

煤化工产业典型商业模式 第5篇

1.兖矿集团——人才基地模式yan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山东兖矿集团在做煤炭主业的同时,开始进入煤化工领域,探索采用洁净煤技术利用矿区高硫煤的路子。他们算了一笔账:煤炭企业发展煤化工,产业链越长,附加值越高。把煤炭转化成焦炭可增值50%,转化成甲醇可增值4倍,转化成醋酸可增值10倍。但在开始进入煤化工新领域时,兖矿深感技术人才和熟练工人的缺乏,他们想到了兼并化工企业的发展之路。

鲁南化肥厂始建于1967年,是一家专门从事化工生产与科研开发的化工企业。资产总额为19亿元,主导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25万吨、尿素35万吨、甲醇15万吨,碳酸钾2.5万吨,还可生产精细化工产品、各种高纯气体、塑钢型材、保健品等十余种产品,其中尿素为“国家免检产品”。企业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中国化工五百强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重合同守信用单位、中国化工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山东省卓越绩效先进企业和山东省特级信誉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通过了质量、安全、职业健康三体系认证。

当时,鲁南化肥厂由于引进大型煤气化装置,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贷款包袱重,企业经营困难。通过对鲁南化肥厂经营状况的多次分析论证,兖矿集团认为这一兼并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实现了优势互补,可以享受国家兼并政策。而鲁南化肥厂解决了发展资金的来源问题,很快可以走出困境,扭亏为盈。1999年底兖矿集团(注入资金2亿元)成功兼并鲁南化肥厂。

兖矿集团兼并鲁南化肥厂后如虎添翼,将鲁南化肥厂定位为集团发展煤化工的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产品深加工三大基地,推动企业走上快速发展之路。2002年,兖矿集团成立煤化分公司,建设了国泰、国宏、国际三大煤化工生产企业。接着,他们又走出山东,到资源丰富的西部发展,组建了贵州、陕西、山西三大分公司。目前,兖矿集团形成了63万吨甲醇、217万吨焦炭、40万吨尿素、20万吨醋酸、10万吨煤焦油等生产能力。同时,兖矿集团进军西部的战略也实现快速推进,陕西榆林60万吨甲醇项目、贵州开阳50万吨合成氨项目、山西天浩10万吨甲醇项目进展顺利。当初进入兖矿集团的鲁化人遍布兖矿国泰、国宏、国际、贵州、陕西、山西这些煤化工企业,成为兖矿实现企业腾飞的主力军。

兖矿集团1998年开始涉足煤变油研发。2004年11月,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万吨级低温费托合成煤间接液化和100吨╱年费托合成催化剂中试成功。国家科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认定,兖矿已掌握煤炭间接液化的全套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兖矿榆林1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示范项目申请报告》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核评估,计划2010年投产。根据其规划,将最终形成年产1000万吨的能力,其中一期工程为500万吨;在起步阶段的产能则设定为100万吨,总投资约109亿元。

2.晋煤集团——并购扩张模式

晋城无烟煤集团在煤化工产业上起步较早。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上,按照“新建、并购、研发”并举的指导方针,煤化工产业不断的发展壮大。早在2003年,晋煤集团与山西丰喜肥业集团强强联合共同发起成立了“山西晋丰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高平“3652”(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联产6万吨甲醇)和闻喜化肥厂“1830”(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联产4万吨甲醇)改扩建两个项目;近年来,晋煤集团通过上下游供应链关系,进一步加大了对化肥企业的兼并重组力度,目前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共控股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等14家煤化工公司,煤化工产业分布于山西、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形成了公司煤化工产业群。已形成405万吨/年的总氨生产能力,其中合成氨能力295万吨/年,约占全国的6%;形成362万吨/年的尿素产量,约占全国的7%。在化工产业中已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积聚了巨大的生产能力,而且积聚了一大批煤化工人才,为煤化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科学开发和利用“三高劣质煤”资源,他们还积极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合作,共同组建了“山西天河煤气化公司”,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建设年产10万吨合成油示范工程项目。

山西丰喜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山西省临猗化工总厂、闻喜县化工总厂、广灵县化肥厂、新绛县化工总厂、稷山县化工铸造厂等企业基础上组建的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34户重点企业之一,是山西省最大的合成氨、尿素、甲醇生产企业。2006年跃居全国化工企业50强和全国氮肥企业10强,综合实力山西省工业企业30强。集团公司兼并时拥有总资产13.2亿元,净资产3.96亿元,氨醇总生产能力50万吨/年,年产尿素52万吨、碳铵30万吨、复合肥10万吨,硝铵3万吨,甲醇8万吨,甲醛3万吨、液氨4万吨、硝酸、硝盐各1万吨,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

石家庄金石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大型的化肥化工企业,成立于2004年9月6日,是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晋煤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0285.71万元,晋煤集团占注册资本的76.89%绝对控股。2007年1月,金石化肥与河北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资合作,持有其35%的股权,拥有其51%的表决权。公司现有员工4000余人,年产值12亿元,总氨年生产能力为45万吨,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远销国内外。金石化肥将在石家庄市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投资,与河北省重点项目石炼化炼油扩能改造工程同步,分两期配套建设年产6万吨氢气、30万吨合成氨等工程,该工程已经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到2010年末,金石化肥年销售收入将达到50亿元,成为省市化肥化工行业的支柱企业。

同时实施低成本扩张,控股成立了“开封晋开化工公司”,相对控股了“江苏恒盛化肥公司”;通过增资扩股与股权转让,相对控股了山东明水化工公司和山东联盟化工公司、山东章丘日月化工公司、安徽临泉化工有限公司、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晋巨化工有限公司等。煤化工产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为适应集团公司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4月晋煤集团成立了煤化工产业发展局,为晋城煤业集团公司内部副局级建制的职能部门,是综合研究拟订集团公司煤化工产业

发展政策、组织实施集团公司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管理机构,同时也是集团公司内部煤化工产业经济运行信息交流平台。

3.平煤集团——专业化管理模式

平煤集团公司是我国较早发展化工产业的煤炭企业,近几年,平煤集团围绕做大煤基产业链,先后并购重组了平顶山的天宏焦化公司、飞行化工集团和开封的东大集团、精细化工厂、首山焦化公司、河南蓝光发电公司和许昌能信热电公司。2007年11月,平煤重组了河南蓝天化工有限公司,拥有了全国生产能力最大的80万吨甲醇生产企业。持续的对化工产业的兼并重组,成为平煤煤化工产业发展平台,使平煤集团在短时期内煤化工产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发展成为平煤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此外,集团公司与浙江大学、天津化工研究院等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公司新产品开发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天宏焦化(集团)公司,前身为平顶山市焦化厂,最早建于1958年,1990年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9月并入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为年产冶金焦炭100万吨,焦油5.5万吨,粗苯1.4万吨,城市煤气6000万立方米,同时还生产炭黑、工业萘、煤沥青和多种炭素制品。

飞行化工(集团)公司是在原平顶山化肥厂基础上改制组建的企业集团。该集团是河南省化肥生产四大骨干企业之一,国家大一型企业。平煤集团分别于2003年8月和9月收购国家开发银行47.7%和平顶山市财政局43.1%股权后,拥有飞行集团90.5%股权,成为控股母公司。飞行集团为河南省第一家投产的尿素生产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经营,主要产品产量达到24万吨/年产合成氨、40万吨/年产尿素等其他化工产品。

蓝天化工集团河南蓝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6年,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化工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和国家发改委农药定点生产企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年产80万吨甲醇生产企业。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精英销售团队。并正在申报待核准的20万吨烯烃国家示范项目、100万吨二甲醚项目等。

2008年,平煤集团实施体制改革,从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建设千亿元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发展高度出发,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反复论证,吸收了本企业多年的改革实践经验,借鉴了宝钢、兖矿及德国鲁尔等国内外企业的先进做法,还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权威机构对企业进行全面诊断,最终形成改革方案:即以经营管理为主、高度集中控制的集团公司总部,转型为以战略管理和投资管理为主,对主营业务适度控制的企业集团总部;直线职能型和经营控制型混合控制的管理模式,调整为以战略控制为主的管理模式;建立以子(分)公司、事业部制为主,专业化管理与区域化管理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成权责明确、控放适度、运转高效、管理科学的组织体系。改革重组后,下属73个单位归并为平煤股份、建工集团、医疗集团3个专业化公司,物业、化工、电力、装备4个事业部,平禹、瑞平、蓝天、长安4个区域公司。新组建的几大战略业务群都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活力。

4.中煤集团——借力跳板模式

中煤集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打造煤炭、煤机、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战略。煤炭产业中煤集团在全国排名第二位,煤机产业拥有实力雄厚的张家口煤机厂和北京房山煤机厂,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2006年中煤集团的煤化工产业处于真空状态。兼并哈尔滨煤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兼并后改名中煤龙化集团公司),成为中煤集团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的基地和平台。

中煤龙化公司是集煤炭、化工、城市燃气生产输送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前身是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于2001年12月组建的哈尔滨煤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册职工一万余人,固定资产近40亿元。随着哈尔滨市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推进和实施大庆天然气置换城市煤气的战略调整,企业改制进入实质阶段。2006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将哈尔滨煤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哈尔滨市液化石油气公司国有股权无偿划转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煤化工的核心技术是煤气化,依兰煤气化厂是国内第一家煤气厂,日产净煤气242万立方米,拥有雄厚的煤气化技术力量。中煤龙化公司组建后,投入资金4亿多元,扩建甲醇生产线并新成立了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制油有限公司,利用油母页岩和高炉煤气生产煤化工轻油和重油。2008-2010年,中煤龙化将完成25/年万吨甲醇项目,形成48万吨/年的甲醇生产能力;在已开工的60万吨/年的油母页岩基础上,再投建一配套70万吨/年油母页岩项目,加上现有的油品生产能力,油品生产能力将超过15万吨/年;并规划将部分甲醇转化为4万吨/年聚甲醛、5万吨/年二甲醚项目。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

在此基础上,依托中煤龙化的煤化工技术和人才,中煤集团借助中煤能源股份,募集资金投向鄂尔多斯的2500万吨煤矿、420万吨甲醇、300万吨二甲醚及配套项目以及黑龙江的1000万吨煤矿、1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及配套项目,形成集团煤化工产业体系,实现煤炭、煤化工和设备制造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战略愿景。

5.阳煤集团——战略大重组模式

近年来,阳煤集团实施“煤与非煤并重,做大与做优并举”战略,除煤炭基础产业外,以炭加工转化为主线,按照就地转化、循环利用的原则,阳集团近几年有选择地进入了相关产业,形成了电力、铝业、化工、磁材等四大非煤产业。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煤化工产业发展上频出重拳,煤化工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壮大。为了发展煤化工,阳煤集团已经在其内部专门组建了一个“化工局”,主要运作煤化工项目。

2008年2月,阳集团与山东淄博齐鲁第一化肥有限公司签订战略重组协议,取得了后者35%的相对控股权,阳集团首次进军下游化肥企业,成为齐鲁第一化肥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齐鲁一化是2004年12月改制后的一个具有完全独立法人的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的齐鲁一化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14万吨,尿素23万吨,联合甲醇4万吨,蒸汽80万吨,发电4600万千瓦时,每年对无烟块的需求为20万吨。

2008年9月,阳煤集团与深州化肥总厂签署了并购重组协议,并成立了阳煤集团深州化肥有限公司,阳煤集团持有51%的股份,处于控股地位,而另外的49%股份,由深州市方面持有。深州化肥成立于1969年,是一家以生产碳铵、甲醇为主的煤化工企业,目前具

有年产合成氨2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深州市最大的工业企业。在签署并购重组协议的同时,深州市政府与山西阳煤集团就“合作推进100万吨醇醚燃料项目”也正式签约。据称,这一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人民币,每年可实现产值40亿元,是当地迄今为止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同是2008年9月,山西省国资委已将三维华邦资产整体划入阳泉煤业集团,山西三维华邦集团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这样,阳煤集团旗下拥有了(600348)及刚刚收编的山西三维两家上市公司。山西主要从事化工、化纤、建材产品及焦炭的生产与销售及出口贸易,成为阳煤集团发展煤化工的重要基地和产业平台。华邦集团是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和山西省34户优势企业之一,属国家大型一类高科技企业。华邦集团是以电石乙炔为原料,主要生产聚乙烯醇、白乳胶和丁二醇的化工企业,主导产品聚乙烯醇年产量为7.5万吨,在国内10家同类企业中产量最高、品种最多、工艺控制最先进、产品市场形象最好,引进德国汉高公司技术生产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产品,规模为3.5万吨,40余个品种,生产能力和技术含量均具全国同类企业之首。

2008年9月,阳煤集团与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战略重组签约暨新企业成立挂牌仪式在胶南隆重举行,双方合资成立山西(阳煤集团)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关停长达两年之久的恒源化工被成功盘活。

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是在原青岛胶南厂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始建于1969年。恒源化工曾是青岛市的百强企业之一,是胶南市重点骨干企业,通过严格管理,推动技术进步,大力实施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实现了快速发展,为胶南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产业升级的需要,2006年被关停。关停之后,胶南市积极实施“治”与“救”并举的新思路,盘活闲置资产。双方通过多次磋商,对恒源化工成功实施了战略重组。重组后的恒源化工有限公司将发展新型煤化工产品,大力实施煤产品深加工,在胶东地区建设新型煤化工和精细化工生产基地。

6.陕西煤化集团——联合重组模式

陕西煤化集团公司是陕西省省属的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是由陕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公司、陕西华山化工集团公司、陕西陕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煤化工企业于2006年6月重组而成的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拥有25个全资、控股、参股企业,资产总额达200亿元。

陕西煤化集团公司成立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以煤业为主体、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发展”的“一体两翼”战略,并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组建了陕西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暨甲醇制烯烃工程实验室。其中,化工研发中心着力实施的《甲醇羰基合成制醋酸酐技术研究》已取得实验室数据。煤化工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渭化集团公司是大型化肥企业。目前企业拥有12个子公司、分公司和事业性单位,总资产33亿元,在岗员工1640人。产品形成了以尿素为主导,以高纯气体、煤化工助剂和其它化工产品为辅助的4大系列十多个品种,销售规模6亿元。公司通过了IS0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我国煤化工领域和大型氮肥行业具有显著优势和影响。今年开工建设年产

20万吨甲醇、联产1万吨二甲醚项目,拟建年产1.2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全部投产后产值规模将增长一倍以上。

陕西华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1997年8月由原陕西省华山化肥总厂整体改制而成的省属国有大型化工企业,同年由集团公司控股,联合11家投资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了陕西陕化化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现有员工3600余人,总资产12.5亿元,注册资本4.1亿元。年产合成氨20万吨、尿素30万吨,硫酸15万吨、磷酸二铵14万吨,甲醇3万吨,三元素复合肥5万吨,编织袋1000万平方米。

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是在陕西省最早兴建的焦化专业生产企业——原陕西省焦化厂基础上组建起来的股份制多元化企业,是全国50家最大炼焦煤气企业之一。公司于2002年2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要产品冶金焦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生产优质冶金焦及化工产品而著称。拥有员工2500余人,该公司有年产30万t的机械化焦炉,年入洗原煤60万t的选煤厂,以及年产硫酸铵3000t、粗苯3000t和万吨焦油加工等配套化产设备。1987年建成了年熔化1万t玻璃液现代化生产线,1994年利用剩余煤气建成每小时发电量2000kw的发电厂一座,使能源做到了综合利用。并朝着构建100万t焦,60万t选煤,10万t焦油加工,5万t玻璃液生产线和矿泉水生产线,最终形成300万t机焦综合生产能力等多门类、多品种、宽领域的大型综合焦化集团,建成西部焦化产品生产的精品基地的目标迈进。

7.神华集团——战略大布局模式

与其他竞争对手不同,神华集团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战略在于占领煤制油的制高点,在国家的支持下已基本完成煤制油的战略布局。目前神华集团在内蒙、新疆、宁夏、陕西等4个省区建立7个大型的煤制油/煤化工基地,预计总投资将超4000亿元,到2020年形成年产煤制油3000万吨和煤制化工品400万吨的生产能力。神华集团控制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国内最好的煤炭资源和最适合发展煤化工的基地已经被神华集团捷足先登。目前已有位于鄂尔多斯的世界首套1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位于银川市的60万吨/年煤制烯烃(MTP)项目、位于包头市的60万吨/年煤制烯烃(MTO)项目等3个大型煤化工基地实质性开工建设。

神华集团的煤制油项目目前全部在集团公司操作。神华集团位于鄂尔多斯的煤直接液化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CL液化技术,年产油品108万吨,年用煤量345万吨。其一期工程生产线总投资为245亿元,建成后将年产各种油品320万吨。按照计划,二期工程也将于2010年投产,建成后将年产各种油品280万吨。另外,神华集团与南非沙索公司就引进后者的煤间接液化技术进行谈判,按照50:50的股权方式进行合作,可研项目预计将于2009年年底完成。在新疆、宁夏、陕西等地规划的煤制油项目也已启动了前期工作。并规划未来几年将在新疆建设820万吨规模的煤变油项目,要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煤制油基地。4大煤制油基地投产后,神华集团油品总产能达到3000万吨,预计投资在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将牢固树立起我国煤制油的霸主地位。

为推进集团公司煤制油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集团公司设置了煤制油和煤化工部,作为煤制油与煤化工产业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集团公司煤制油的煤化工产业的规划、立项和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了神华集团煤制油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煤制油的技术平台。

典型产业 第6篇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 湄潭依靠创新要素, 整合配置优势资源, 推动中小企业分工协作, 引导企业集聚,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实现茶产业快速化、规模化发展, 不仅是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 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是欠发达地区跨域发展的必由之路。

1 做法及经验

1.1 以省市县科技合作为抓手提升茶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

2008年至2013年的6年间, 湄潭县以贵州省科技厅、遵义市科技局、湄潭县人民政府联合签订两轮 (3年为1个周期) 湄潭县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合作协议为契机, 促进省市科技要素向基层集聚, 加强了县 (市) 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加快了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1.1.1 促进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在项目的带动下, 累计解决茶叶生产清洁化、标准化、改善夏秋茶苦涩味等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40余项, 攻克冷水泡茶技术、遵义红发酵工艺技术、恒温蒸汽杀青工艺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10项, 转化应用省级鉴定的科学技术成果2项、引进专利技术及形成企业自有的技术成果17项, 引进推广茶叶新品种5个, 制定企业产品标准20个, 申请国内专利424件, 获得授权专利300余件;开发遵义红茶、出口绿碎茶、冷水茶、高栗香型名优茶、茶香酒、红茶酒等新产品10余个。项目的落地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如贵州湄潭盛兴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夏秋茶去苦涩味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 研发的“恒温蒸汽杀青”获得发明专利, 推动公司年产值从2007年的1500多万元增至2010年的3000多万元, 成为贵州最大的红茶生产企业之一。

1.1.2 支撑科技平台建设。

在项目的引导下, 该县先后建立了湄潭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湄潭县检验检测中心、贵州湄潭茶叶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等创新服务机构和平台, 搭建起服务于全县中小企业科技信息及技术咨询、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等科技需求的网络服务平台, 促进了科技特派员、返乡农民工等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加快了湄潭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1.1.3 加强循环利用。

在项目的推动下, 茶叶企业不断开展从简单加工到精深加工、中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的科技研发, 形成了从绿茶、红茶、砖茶、眉茶、出口珠茶到茶多酚、茶缤酚、茶多糖、茶香酒、茶籽油、茶叶面条、茶叶日化品等多样化产品链, 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如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实施《茶多酚生产废液中分离提取茶多糖的工业化技术》项目, 年产300t茶多酚生产线于2010年建成并投产, 是目前全国10多条茶多酚生产线中规模最大的生产线。

1.1.4 推动产学研合作。

在实施项目过程中, 有10多家涉茶企业先后与江南大学、浙江大学、贵州大学、省茶科所、贵州省农科院等20余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机制, 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如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2009年联合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牵头组建贵州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围绕茶叶种植、贮藏、加工工艺和综合利用等关键及前沿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 推动形成茶产业技术创新链, 公司自身也顺利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并获得“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

1.2 以培育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带动茶产业规模化发展

市场开拓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而龙头企业内联农户外联市场, 其数量的多寡和实力的强弱, 直接决定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和水平。对于湄潭茶产业来说, 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 茶叶产业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取决于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牵动能力。目前全县已培育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规模企业30家, 其中, 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 市级龙头企业12家。龙头企业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县域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 2012年至2013年, 该县依托茶产业直接拉动包装、广告、加工、农机、运输、劳务、旅游等行业累计增值35亿元, 带动地方财政收入累计4亿元。湄潭茶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主要得益于政策扶持和科技创新对企业成长的推动。

1.2.1 政策扶持。

湄潭通过合理布局茶叶加工企业, 支持老企业技改升级, 鼓励新建茶叶加工厂房, 对建厂或技改投资规模达到中型龙头加工企业以上标准的, 享受贷款贴息3年;企业投产后按其当期实现的县级地方税收数额连续等额奖励3年;对省、市、县龙头企业优先安排产业化项目和技改项目, 促其尽快做大做强;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 对获得成功的, 县政府分别给予企业一次性100万元、10万元、1万元的奖励。政策实施以来, 全县培育了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25家, 兰馨公司、栗香公司、盛兴公司进入全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

1.2.2 科技计划项目带动。

“十二五”以来, 该县茶产业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星火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省级攻关计划以及省市县科技合作计划等项目资助150余项, 其中由龙头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达60%以上, 项目实施, 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壮大了企业的规模。如贵州湄潭兰馨茶业有限公司实施的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名茶标准化加工新技术在贵州名茶兰馨雀舌生产中的应用》, 集成3项成熟专利技术, 建成300t/年兰馨雀舌标准化加工生产线。在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支持下, 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公司建成年产精品茶多酚300t生产线;贵州南方嘉木食品公司建成年产茶叶籽调合油650t生产线;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公司建成年产饮料专用原料茶200t生产线;遵义陆圣康源科技开发公司建成年产脱咖啡因茶及速溶茶1930t生产线;湄潭天泰茶业公司建成年产出口珠茶2000t生产线;湄潭县栗香茶业公司建成无公害、有机茶标准化茶园2010hm2, 其中已认证1742hm2。

1.3 以产销战略联盟建设为契机打造智慧黔茶产销模式

产销战略联盟是产方和销方 (制造商和经销商) 之间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 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联盟体, 按照商定的分销策略, 共同开发市场, 共同承担市场责任和风险, 共同管理和规范销售行为, 共同分享销售利润的战略伙伴关系。湄潭通过建立茶产业产销战略联盟, 实现对联盟成员分散茶园的资源集聚、原料茶叶的集群加工、商品茶的集中精制和茶产品市场的集约经营, 从而确保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附加值, 做大产业规模, 促使品牌推广, 以求得茶产业整体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从而打造智慧黔茶产销新模式。

1.3.1 集聚资源。

湄潭80%以上的茶园是以分散农民为主体在种植, 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中, 这一模式潜伏着一定的风险, 特别是存在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隐患。因此, 该县通过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立足于农民的茶园, 通过规模流转, 让分散的茶园向企业集中, 形成若干企业的核心基地, 并采用“联盟+企业+核心基地+合作社+农民”的管理模式, 实现茶园的统一管理、统一技术, 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推动联盟成员茶企在茶园的周边规划20%的面积种植经果、花卉及发展林下养殖, 通过对茶树与其他生物多样性的调整, 实现茶园生态多样化, 形成可观赏和可采摘的茶园景区。同时通过实施“物联网技术运用工程”, 利用互联网技术, 在基地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 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 实现对茶园的在线参观、在线互动、在线定制、在线茶叶溯源, 打造智慧茶园。

1.3.2 集中加工。

针对目前湄潭茶叶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微企业的现状, 湄潭提出“聚沙成塔, 散珠连串”的理念, 聚集、抱团中小微茶叶企业150家加入产销战略联盟, 对联盟内成员企业实施“企业技术提升工程”, 集聚“标准统一、工艺合理、装备先进”的中小微型茶企群, 从而把单个小而散的加工作坊、车间变为集中的统一加工工厂, 使联盟成员企业的茶产品达到生产标准和清洁要求, 从而保证联盟集约营销的产品货源。

1.3.3 统一精制。

由于小微企业茶叶生产批量小, 企业没有办法针对原料茶叶的长短、轻重、粗细、大小、颜色完成精制的工序。这就需要一个精制的加工平台和小企业的总部园区, 以及物流园区和电子商务港。按照商务一体的趋势, 该县通过集中打造一个茶叶精制拼配的“高地”、一个中小茶企集聚的总部“硅谷”、一个电子商务与仓储物流配套的“电子商务港”, 实现联盟内成员企业茶叶产品的集中精制, 通过拼配环节体现茶叶核心效益, 把茶叶做成商品茶, 从而形成茶叶产品的大市场和大流通, 构筑茶产业起飞平台。

1.3.4 集约经营。

湄潭茶企由于小、散、弱, 以前企业去闯市场的时候, 都是单打独斗, 成功率很小。湄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物联信息平台为依托, 以电子商务为方向, 建设茶产品产销战略联盟, 联盟内的成员企业专注于茶叶产品的生产加工, 联盟负责茶产品市场的开拓, 联盟代表整个中小企业, 到大城市落地去做市场, 由一套人马完成联盟内若干企业的销售, 从而实现茶产品的集约经营, 构建了湄潭茶业直通国内外市场的蜕变成长新模式。

2 几点分析

从目前湄潭县茶产业发展现状来看, 湄潭茶产业处于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 其竞争优势主要是资源禀赋优势, 而非创新优势, 从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 只有把竞争优势转移到基于创新的基础上, 产业集群才能不断健康可持续发展。

2.1 加强品牌创新

品牌的核心是技术和质量, 湄潭在茶品牌创新上, 一定要围绕贵州省重点打造的茶品牌“三绿一红”中的“湄潭翠芽”一绿和“遵义红”一红两个品牌开展集中创新、集成创新, 通过对茶叶加工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建设和研究, 利用感官和理化数据相结合等技术, 实现对不同区域、不同品种和不同季节茶叶的拼配, 从而把湄潭茶叶打造成为世界性品牌。

2.2 注重市场创新

立足于市场, 在摸清楚产品的市场容量、发展的规模前景和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这样的创新才有可能促进产业的规模发展, 即哪里有增长, 哪里有创新。如以陕北一个县的枣子为例, 由于受枣树的资源和种植规模的限制, 再怎么开展科技创新, 这个产业都很难做大做强。因此, 湄潭在立足于自身茶产业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要突破县域的概念, 加强县域以外的茶叶资源的整合、吸引和集成, 围绕市场前景和产业规模, 开展科技创新。

2.3 加强茶叶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根据现代制造业“微笑曲线”的理论, 现代制造业, 包括高端制造业, 如果其产业的创新能力不强, 服务业不发达, 产业也是一定不发达的。针对目前湄潭茶产业的生产加工企业较多 (达700多家) 、茶叶种植规模较大 (2015年达4.02万hm2) 的特点, 湄潭茶产业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加强茶叶的制造业领域 (主要包括原料茶加工、茶叶精制拼配、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和服务领域 (包括品牌营销、物流、投融资等) 的创新, 促进二者融合发展。即应围绕“湄潭翠芽”和“遵义红”两个品牌进一步加大科研开发的力度,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 向上竞争, 走高端路线, 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 应进一步做大茶叶的后端销售规模, 大力发展茶叶经营性服务企业的规模, 提升服务业的技术手段和服务能力, 促进整个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3 促进湄潭茶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省市县三方科技合作

通过省市县三方科技合作, 湄潭茶产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 共同争取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落地县域内实施;成功引进一批优良茶树品种, 提升制茶工艺技术水平和研制一批茶叶生产装备, 实现了精制商品茶的拼配, 开发了一批新产品, 延伸了产业链条, 提高了茶叶附加值, 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了县域内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因此, 湄潭应进一步加强省市县科技合作计划在县域内实施, 积极争取外部科技要素资源向基层集聚, 促进县域优势特色茶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3.2 推广智慧黔茶产销模式

湄潭茶产业通过智慧黔茶产销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以茶产业整体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目的, 以集中资源、集群加工、集中精制、集约经营为手段, 实现对联盟企业、联盟企业核心基地、合作社、农民分散资源的整合、集成, 确保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附加值, 做大产业规模, 促使品牌推广, 打通了茶产品直通国内外市场的通道, 形成了茶叶产品的大市场和大流通, 构筑了湄潭茶产业发展的“快速路”, 从而为产业集群和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 湄潭应进一步加强智慧黔茶产销模式的总结、完善和推广, 创新茶产品产销联盟模式。

3.3 引进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创业

目前, 湄潭县域内科技创新资源不足, 通过政府搭桥, 企业与县域外、省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较好的产学研合作, 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随着合作项目的实施完成, 相关的技术、人才、资金对县域经济的创新也就终止了, 而且建立的一般性的战略性合作协议和框架, 不一定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实施。因此, 湄潭应引导大学和科研机构来县域内开展合作型的创业, 以“联姻”的方式与其合办企业、科研机构, 建立“血缘”性连接关系, 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 牢牢拴在县域内, 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任家贵.湄潭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J].广东茶业, 2010 (6) .

[2]向黔.两轮科技合作助推湄潭茶产业大发展—湄潭县开展省市县科技合作六年工作综述[J].遵义科技, 2014, 42 (3) :45-48, 53.

[3]解益燕.贵州省湄潭县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J].当代经济, 2011 (24) .

典型产业 第7篇

近10年来, 永平县通过政府扶持、科技带动、典型示范, 相继把烤烟、核桃和以肉牛、黑山羊为主的畜牧业培植成三大亿元产业, 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火车头”。

该县紧扣建设“中国西部最大的特色林产业发展基地县”的战略目标, 确立了“品种优良化, 种植标准化, 管理科学化”的建设思路, 每年安排6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户标准化科学种植核桃, 并安排17.6万元科技资金, 重奖在“七个一”的丰产栽培技术和“二次采穗嫁接改良提质增产”技术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使全县的核桃种植变成了增收致富的主业。目前, 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10万亩 (1亩=1/15ha) , 2.16万余户农户种植核桃, 占农村总户数的50%以上。2009年, 全县核桃产值达到3亿元, 人均核桃收入1600元。永平县被国家林业局列为2007~2009年云南省唯一的“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示范区”, 被中国优质果品基地暨果品产业先进典型评选组委会审核评定为“中国优质核桃基地重点县”。

该县坚定科技兴烟不动摇, 实现了烤烟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科学化烘烤。2008年, 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烟叶工作先进县;2009年, 全县共收购烟叶7158t, 实现产值1.01亿元, 首次突破亿元关口, 创历史最好水平。永平县在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上, 积极鼓励和引导有经验、有实力的种烟能手, 以土地流转的生产组织模式, 促进烟区田地向种烟能手、种烟大户集中, 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加强科技小分队力量, 强化商品化育苗、专业化施肥、区域化防治、科技化管理, 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典型产业 第8篇

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高技术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代表和新兴产业的典型业态,具有相当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理论界对于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意义、路径及重要性等方面。杨君(2012)在《2012 年文化产业的主题词“文化与科技融合”》一文中界定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概念:“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指通过将各类文化元素、内容、形式和服务,与科学技术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有机结合。姜念云(2012)从文化与科技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出发,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是一项创新的过程。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意义方面,马相武(2012)在《中国文化报》撰文指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与文化大繁荣、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息息相关,文化与科技是相互的、共生的关系,不同实践主体都需要二者的交融,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王志刚(2012)则论述了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他把科技创新作为主体,把文化发展作为客体,指出主体是客体的引擎、催化剂、核心动力,呈现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性方面,多位学者进行了论述,他们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创新型国家战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民群众的日益壮大的文化需求紧密相关,有利于转变文化发展形式和策略,有利于提升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研究思路

从国内研究现状看,目前研究基本停留在宏观层面,且主要是定性分析,在微观层面和定量分析方面鲜有论述。本文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微观层面出发,选取高技术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业态,并采用山东省高技术文化产业相关数据,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研究。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进行研究。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 优势),W代表weakness( 劣势),O代表opportunity( 机遇),T代表threat( 威胁)。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目前,SWOT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公司战略研究、区域发展研究和产业研究。

3、主要创新点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研究角度的创新,打破了从宏观层面对文化与科技融合进行研究的固有思路,选取了高技术文化产业这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业态,在微观层面进行深入剖析。

四、高技术文化产业的界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现行分类标准,高技术产业共包括两部分: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简称高技术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较高的制造业行业,涉及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和信息化学品制造6 大类,共包含62 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高技术产业服务业(简称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高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检测及智力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9 大类,共包含63 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

文化及相关产业(简称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涉及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10 个大类,共包括120 个行业小类。

高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在分类上交叉的部分,我们界定为高技术文化产业。从行业范围看,高技术文化产业共包括24 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其中9 个为高技术文化制造业,15 个为高技术文化服务业。

五、模型分析

1、优势因素(S)

(1)具有典型的产业融合特征。高技术文化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紧密结合的产物,具有依托高新技术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双重产业特点,是产业融合的典型代表。高技术文化产业既具有知识密集、资源消耗少、附加值大等高技术产业的特点,又具备内容产业、精神产品生产、导向产业等文化产业的特征。

(2)凸显文化核心内涵特点。从国家统计局对文化产业的定义看,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这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二是“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这是文化产业的外围部分。高技术文化产业的24 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中,14 个行业小类落入第一部分,即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部分,10 个行业小类落入第二部分,即文化产业的外围部分。这说明高技术文化产业的文化核心内涵十分显著。

(3)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2014 年底,山东省共有高技术文化产业法人单位8933 家,较上年增加1868家,增长26.4%。与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0.4% 的增长速度相比,高技术法人单位增速高出6 个百分点。从财务指标看,2014 年高技术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非企业单位费用支出)2166.6 亿元,增速高达53.8%,远远超过山东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1.3% 的平均增速。

(4)科技支持力量雄厚。进入“十二五”以来,山东省全社会R&D经费总量保持较快增长,R&D经费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呈现出总量大、增速快、占比升的特点。2014 年全社会R&D经费是2010 年的1.94 倍,年均增速为18.0%,比全国高1.5 个百分点;R&D经费占GDP的比重由1.72% 提高到2.19%,年均提高0.12 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05 个百分点。当年全省全社会R&D经费支出1304.1 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比全国高1.0个百分点,总量超过北京,低于江苏和广东,居全国第3位。 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19%,比上年提高0.06 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15 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 位。

2、劣势因素(W)

(1)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虽然山东省科技研发力量十分雄厚,但作为科技研发一部分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对弱势。从总量看,2013 年山东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量仅为广东的34.7%, 为江苏的41.4%, 为浙江的84.3%。从占比看,山东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占规上制造业企业总数的5.2%,远低于广东14.4%、江苏10.1%和浙江6.1% 的占比水平。从创新活跃程度看,2013 年山东有535 家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开展了R&D活动,数量不及苏、浙、粤三省的一半,仅为江苏的25.9%、广东的33.4%、浙江的40.3%。从占比看,山东开展R&D活动的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占26.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8 个百分点,比广东、江苏和浙江分别低1.0、15.9 和29.0 个百分点。创新活跃度偏低, 将导致山东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不足,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2)高技术文化产业总量规模相对较小。从法人单位数量占比看,2013 年、2014 年高技术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占总体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1.9%、12.5%;从财务指标情况看,2013 年高技术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占比为12.7%,2014 年占比有较大提高,为21.6%,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3)核心行业盈利能力较弱。从高技术文化产业行业的行业分类可以看出,最能体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特点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和文化创意设计服务领域,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8790)、其他电信服务(6420,主要指增值电信服务)、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321)、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6322)、卫星传输服务(6330)、软件开发(6510,主要指多媒体、动漫游戏软件开发)、数字内容服务(6591,主要指数字动漫、游戏设计制作)、工程勘察设计(7482,主要指房屋建筑工程、室内装饰和风景园林工程的设计服务)、专业化设计服务(7491)九个行业最能体现高技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是代表高技术文化产业的核心行业。2014 年,九行业合计法人单位数7811 个,年末从业人员8.6 万人,实现营业收入372.5 亿元,每法人单位平均从业人员数、平均实现营业收入远低于高技术文化产业平均水平,分别占高技术文化产业的42.2% 和19.7%。核心行业平均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强,将成为制约高技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3、发展机遇(O)

(1)政策利好频出。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尤其强调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新业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014 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针对文化和科技企业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文化科技企业发展。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典型产业,高技术文化产业既能享受文化产业的政策优惠,同时又能享受科技研发企业的政策优惠,面临大好发展机遇。

(2)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 美元时,文化消费将快速增长。按照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07 年山东省人均GDP首次超过3000 美元,达3463.5 美元。此后山东省人均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到2014 年达9793.0 美元,比2007 年增长近2.7 倍。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带来了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4 年,山东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两万元,达到20864 元,比上年增长9.8%。同时,居民消费支出明显增长,2014 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329 元,比上年增加1432 元,增长12.0%。这意味着山东已经进入文化消费的加速期,2014年山东省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303 元,增长14.6%。从消费结构看,居民家庭信息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家用电脑、摄像机、手机等各种电子文化产品不断升级花带,高档乐器、健身器材也开始步入平常百姓家,外出旅游成为时尚。

4、面临挑战(T)

(1)人才融合相对落后。“人”在文化与科技融合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高技术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往研究表明在智力水平大致相当的作用下,我国的人才融合程度远远低于国外的人才融合程度,人才教育也趋于落后,据杨怀中(2007)的一项调查显示:不同性别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存在差异且差异进一步拉大;公民科技文化素质随年龄结构下降趋势明显;不同学历、职业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存在差异;城乡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极不平衡;科学精神缺失, 封建迷信仍有市场。这些问题是困扰高技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2)地区竞争日趋激烈。高技术文化产业具有高度依赖创意内容和高新技术手段的特点,因此也具有高度的地区聚集性和产业聚集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地区合理配置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山东省位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交叉地带,固然具有借势发展的地理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两大经济圈的“双重挤压”,尤其是北京、上海对于高层次人才和高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对于山东省高技术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素。

(3)制度建设尚未健全。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激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经济扶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度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经济扶持政策不到位, 造成技术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足; 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不严格,“盗版”和“山寨版”严重扰乱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正常实施, 造成大量的科技创新投入得到不应有的回报, 导致创新积极性不高。这两项因素不仅直接影响了科技创新的数量和质量,也直接影响了高技术文化产业的发展。

六、对策建议

1、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大高层次文化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以优势产业积聚人才, 以重点项目吸引人才, 以合作方式招揽人才, 注重引进外向型、复合型、精业务、懂策划、善操作、会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运作的高层次人才;加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集中开展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 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 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 实行业绩与收入挂钩,允许文化品牌创作和科研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 建立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分配激励制度。

2、充分开发地区文化资源,促进科技文化进一步融合。要合理利用特色资源,培育龙头行业,辐射、带动、引领整个区域共同发展。各市、县(市、区)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通过资本运作和市场运作转化为特色文化产品,并逐步拓宽营销渠道、拓展产业链条,发展壮大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借鉴外地发展路径,借助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创意作用,开发文化资源的人文内涵,通过创新打造文化新品牌,拉动本地高技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3、创新产业管理体制,助推高技术文化产业发展。利用文化主管部门体制整合契机,逐步探索建立“大文化”管理体制,理顺分散在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商务、民政、旅游、住建、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明确文化管理部门职能,将主管部门办文化向管文化、管宏观转变;建立健全高技术文化产业政策和有关制度,加强对科技文化产品生产、运营的引导和规范,保持优惠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4、充分发挥文化渗透力,综合开发高技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是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带动作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其他产业附加价值。高技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树立综合发展思路,使关联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形成产业价值链,进一步形成增值网络,共同提升产业发展平台。同时,利用文化无形资产进行跨行业经营,对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服饰及玩具等产品市场进行扩张,以最大程度发挥文化渗透力和增值功能,全面促进高技术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立新.文化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统计观察,2009(20):86一87".

[2]陆立新.文化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J].统计观察,2009(20):86一87".

[3]方彦富,国内外文化产业管理若干模式探究[J].亚太经济,2009(6):48一52".

[4]温燕,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o].武汉理工大学,2008".

[5]蔡尚伟,温洪泉,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叶取源,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四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王志东,2007年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8]姜文艺,加快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山东社会科学,2006(5):111一114".

[9]杨君.2012年文化产业的主题词“文化与科技融合”[N].光明日报,2012-12-27(016).

上一篇:情绪控制与人际关系下一篇:现代钻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