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2024-05-06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精选12篇)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1篇

1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常见的故障主要出现在硬件方面、软件方面、通信数据传输方面以及变电站远方终端等。

1.1 硬件方面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硬件方面容易出现以下三个故障:

(1) 前置系统故障, 前置系统是SCADA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负责对数据进行采集以及预处理的工作, 同时还可以监测各个厂站的数据业务状态。

(2) 服务器硬件故障, 如果在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出现此故障, 可以使用排除法对故障点进行排查, 然后通过更换风扇、板件以及电源等硬件进行解决。若是硬盘出现问题, 可以安装一个新的硬盘。

(3) 网络故障, 在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出现此故障, 首先要查看网线接头方法是否正确, 此时可以使用PING或者网口指示灯来判断。除此之外, 还要考虑网络的节点名是否有冲突或者网卡是否出现故障等。

1.2 软件方面

在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中, 软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故障:

(1) 数据库错误:实时数据库有错误、不能定义;数据库中的遥信表重复填写;开关位置不对、人工置数封锁;遥控返校时间超时;各种病毒的破坏。

(2) 二次安防问题:系统安全性能不够, 存在许多漏洞和隐患。

1.3 通信数据传输方面

在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中, 在数据传输方面主要有三个故障, 首先是通道故障,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在信息交流方面主要使用通信信号来传输, 然而通信信号是虚拟的东西, 不容易检测, 但是如果是通道的故障, 可以使用专用的工具去检测。其次是数据传输通道传输信号所使用的波特率通常是有限的, 一旦超过这个上限, 传输通道的误码率就会提高, 此时就容易出现各种故障。最后是通信设备一般由传输和接入不同的模块组成, 工作人员可以依据各个模块的指示灯来判断通信设备是否正常。当出现模块故障时, 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相同型号的模块来进行替换, 但是在替换的同时, 新模块的时钟以及时隙的参数设置一定要和旧模块相同。

1.4 变电站远方终端方面

变电站远方终端容易出现以下故障:

(1) 由于电磁的干扰、微机处理出错、接触点不良以及交流电流入到遥信回路等, 容易发生遥信错误。

(2) 由于电厂站的上下行通道不通、RTU遥控出口的继电器有损、厂站各个设备的参数定义有误等, 容易发生遥控反校超时。

2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的解决措施

2.1 软硬件故障处理措施

现在各种软硬件设备种类繁多, 在平时的运行中, 如果不加强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 即使以后故障能够解决, 也会对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造成破坏。因此, 在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各种软硬件设备进行入档处理, 对各个软硬件的初始化参数配置进行档案管理, 甚至对系统的镜像进行备份, 当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处理。其次是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系统要求的顺序对系统进行正常的启动和退出, 当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 不能随意的退出正在运行的模块。最后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不能随意的删除或者修改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文件。除此之外, 维护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一定要对其进行的操作进行生产日志处理, 并且规定的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同时, 当增加远动通道时, 一定要对速率、地址、异步、同步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不能按照经验随意的设置。

2.2 通信数据传输故障的解决措施

数据信号的传输通常建立在通讯信息网的基础之上, 这就要求维修工作人员必须了解通讯信息网的网络结构, 并且熟练的掌握传输以及接入模式, 这样才能够及时的处理各种通信数据传输出现的故障。在实际的工作中, 维修工作人员必须依据故障的处理流程, 然后综合运用各种仪器, 对故障进行准确的定位, 然后及时的排出故障。在对通信数据传输故障处理的过程中, 主要使用以下三种方法:环回法、观察法、排除法。

2.3 变电站远方终端故障的解决措施

目前, 由于变电站所设备厂家的增多, 维修工作人员平时要详细了解各种设备的说明书, 以便于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 能够及时的做出判断。同时, 维修工作人员还要熟悉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够及时的找出故障点, 如果不能及时的维修, 一定要及时的对设备进行替换, 使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正常的工作。除此之外, 由于变电站的周围地电磁场比较强, 数据接口容易受到干扰, 影响数据信号的波形, 甚至使通信接口板受到破坏, 此时可以采用隔离或者对串口进行接地处理。

3 结束语

在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中, 工作人员经常对系统的维修以及故障处理不重视, 导致了各种非正常的断电以及停电现象, 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基本生活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 由于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 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 因此对于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维护, 工作人员一定要学习各种专业性的理论知识, 然后在接受各种实践训练, 不断的学习, 才能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淑芬.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故障分析以及处理措施[J].自动化应用, 2012 (06) .

[2]宋洋.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分析[A].电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07) .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 第2篇

【关键词】能量管理系统 电力系统技术 调度自动化

1、引言

能量管理系统(EMS)是一套为电力系统控制中心提供数据采集监视、控制和优化,以及为电力市场提供交易计划安全分析服务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总称,它包括为上层电力应用提供服务的支撑软件平台和为发电和输电设备安全监视和控制、经济运行提供支持的电力应用软件,其目的是用最小成本保证电网的供电安全性。

目前为止,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发展已经历经三代,第一代系统为70年代基于专用机和专用操作系统的SCADA系统,第二代系统为80年代基于通用计算机和集中式的SCADA/EMS系统,部分EMS应用软件开始进入实用化,第三代系统为90年代基于RISC/UNIS的开放分布式EMS系统(含SCADA应用),采用的是商用关系型数据库和先进的图形显示技术,EMS应用软件更加丰富和完善。

2、电力企业应用系统互连现状

电力企业应用系统互连、数据共享、软件互操作是开放性系统发展和建设的趋势。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电力企业自动化需求的不断提高,电力企业自动化系统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电力企业自动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大多数电力企业或多或少的配备正在建设以下实时或非实时系统(R/NR,如EMS系统(R/NR)TMR系统(R/NR)、TMS系统(R/NR)、DMS系统(R/NR)、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NR)、AM/FM/GIS系统(NR)、MIS系统(NR)等,这些系统分别承担着电力企业的输配电网运行和控制、维护、管理、计划编制等任务,根据建设时间和服务的领域不同,目前这些系统具有以下共同的异构特征:

图1 电力企业自动化应用系统互连现状

(1)多种计算机硬件平台,包括SUN、COMPAQ、IBM、HP等公司的UNIX服务器、UNIX工作站和一系列的PC机等;(2)多种操作系统平台,包括Solaris UNIX、Tru64UNIX、AIXUNIX、NT、LIUNX等;(3)多种商用数据库平台,包括Oracle、Sybase、DB2、SQLServer等;(4)多种构件技术,包括公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技术、分布式公用对象管理(DCOM)技术、企业JavaBean(EJB)技术;(5)大型主机模式、客户/服务器(C/S)模式、Web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6)多种开发语言,如C、C++、Java、PowerBuilder等。

为了使不同厂家及时期建设的电力企业自动化应用系统能够做到数据共享、软件互连,国内系统通常的做法是:1)跨部门收集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2)根据需要开发点对点的系统接口(如图1所示)。

以上方法缺点是缺乏一种标准的数据库访问接口,同时新建的系统虽然暂时避免了成为“自动化系统孤岛”,但不会建立一种企业自动化系统共享的、高效的分布式数据平台,其结果是给未来的电力市场或数据仓库的建立,创建了更多的“自动化孤岛”。

图2 一体化应用系统的互连趋势

随着CORBA/DCOM标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IEC61970CIM/CIS标准的不断丰富完善,新一代电力企业自动化系统(EMS、TMR、TMS、DMS、RDS、AM/FM/GIS等)的建设必须考虑到系统一体化平台建设的需求。

(如图2)将是今后电力企业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

3、EMS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领域计算机硬件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Interent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力企业电力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适应电力企业新的业务(电力市场)和一体化建设(EMS/TMR/TMS或EMS/TMS/DMS)需求的EMS系统支撑平台和EMS应用软件必然采用如下新的技术:

3.1CORBA中间件平台技术

CORBA技术作为对象管理组织(OMG)推出的软件系统开发标准,目前已经被众多的厂家和用户所接受,并成为新一代EMS系统应用软件互操作和与其它系统进行透明操作和数据共享的软件平台标准。

3.2公用信息模型(CIM)

为使EMS应用软件之间的交互正确无误,需要对交换的数据信息达成一致,即提供标准的元数据级的模型和标准应用程序接口(APIs)。

在电力行业,CIM定义了电力工业标准对象模型,用于电力系统的数据工程、规划、管理、运行和商务等应用的开发和集成,它提供了描述电力对象及其关系的标准。

CCAPI的CIM部分提交给IEC形成了IEC 61970的三个部分。

在IEC 61970中,CIM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描述,对象用公共类、属性及对象间的关系来描述,对象之间的静态关系有:聚集、归一化和关联。

3.3可视化技术

可视化的在线监控软件已经成为调度员和电力市场交易员的迫切需求,其可以将传统的用数字、表格等方式表达的离线信息,转换为通过先进的图形技术、显示技术表达的图形信息,例如潮流的可视化技术、电压稳定的可视化技术、暂态稳定安全域的可视化技术、负荷预测的可视化技术、电力市场电量竞价计划的可视化安全分析技术等。

3.4电力市场交易与安全分析

一体化的技术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EMS作为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除了承担传统的电网数据采集、监视和控制任务外,EMS应用软件作为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更多的承担电力市场交易的电网安全分析任务,从而改变了传统EMS的工作领域,要求对众多的EMS应用软件的接口和分析技术进行重新设计,即EMS/电力市场应用软件的统一设计,分别实施。

3.5Interent信息服务技术

Interent不但为远程维护提供了全新的手段,而且将传统的电网参数和实时SCADA的数据浏览扩展到AGC功能、EMS应用功能(状态估计、安全分析、最优潮流等)的浏览,使得EMS应用软件的实用化水平的提高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延伸了EMS系统的对外窗口,进一步提高了EMS系统的服务水平。

4、结语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3篇

关键词:遥视系统 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引言

由于社会发展的迅速,我国在电网方面面临着许多的改革,对于电网的改革能够促进我国的电力事业完善发展,能够将成本进一步降低,并且能够收获更多的利润。而电力市场不断完善后,将允许用户参与电力市场的竞争,生产调度与市场交易一体化,调度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提高。也就要求有更专业化的人才能够从事相关岗位。

多媒体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也已经被运用到电力工作之中,能够使得电力的发展技术更加符合现代化的需求,能够不断突破传统,完善相关的技术监控和管理,这也是基础。因此,远程图像控制与信息管理即遥视系统的研究课题,列入了议事日程。

一 设计思想

也就是记录现场的电力情况,包括其中监视图像、声音、报警信号和其他的相关信息设备,主要是为了能够采集信息并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管理,集设备监控、图像采集、闭路监视、图像监视预报联动和视频图像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智能综合性自动化工作系统,这样的系统充满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模式,也就能够完善人员的值班制度,合理设计和分配人力资源。

二 系统组成

现场和一个监控中心等信息组成的系统,能够实现相关的电路连接,具体的有PCM 2M通讯线路连接。现场都有摄像机进行记录,能够将可控制性在摄像机的作用之下进一步增强,警灯、警号等外围设备也发挥了相关的监督管理作用,因此,能够将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并且能够给机房一定的回馈进行集中的管理和任务的分配,这些由计算机完成。

2.1 系统配置

2.1.1 厂站端

包括摄像机单元、麦克风和音箱、视频矩阵、控制解码器、报警控制设备、编解码器等,这些都可以经过值班人员在值班的时候进行远程的勘测和检查,能够对于镜头切换等方面实行合理的分配,摄像机切换,镜头、云台动作都能够实时反馈信息,以便于能够处理警报。现在可以进行设置控制键盘来稳定厂站端的工作,能够记录和整合信息,并且能够进行专业的处理,将压缩编码等通过技术来完善,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传输,真正做到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就能够保证稳定,还能把主站端传输过来的控制命令解码后控制镜头、云台等可控装置。

2.1.2 通信层

可用通信卫星、光纤、ISDN、微波、DDN、有线基带调制解调器、无线扩频调制解调器等,线路接口可以是G.703,V.35,RS449等。

2.1.3 主站端

包括视频矩阵、编解码器、麦克风、音频矩阵、音箱,多媒体电脑、监视器、网络视频服务器及监控软件等。这些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进行数字信号的管理和监督,能够将各种码经过合理的编制之后通过计算机和媒体进行实时的操作,这样就能够将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能够整合信息并形成跟踪式观察的模式,完善信号作用。

2.1.4 网络层

也就是实现计算机的局长分控工作,能够将计算机的组成模式进行分控,充分完善工作的分配力度,这样就能够将局域网进行传输,将资源进行共享,因此,局长分控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资源的共享,是非常便利而且具有实用意义的。

2.2 系统三大领域

2.2.1 视频技术

远距离传输现场的模拟视频信号往往是设计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也就是说,能够将远距离的信号进行传输对于整个的技术也是一种空前的突破,这样就能够将各种的资源物空间限制进行共享,能够将一定范围内的信号都包含。往往要进行数字信号的控制和相关搜索,对于单一的信号特征进行分析,个别情况下要进行电缆的敷设,这样就能够将压缩编码通过视频信号进行传输,并且能够增大信息的反馈量,能够压缩编码,在可利用的数字通讯线路上传输。具体的视频技术能够进行压缩解压等工作,进一步完善视频的作用。

2.2.2 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也能够通过数字化进行数据的图像传输,这种过程有着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因此也就相应避免了信号容易被干扰的情况,能够保证传输过程中信号的稳定性,以及可以重复利用的网络宽带等等,这样就省了时间和精力,能够用数字化的储存模式进行数据的储存,这样在日后需要的时候查找起来也就是非常方便的了。

2.2.3 通信技术

数字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通信有以下特点:

1实时性 视频数据

数据必须是真实的、第一时间的,也就是实现例如解压、传输、同步。

2分布性 能够将不同地点的主机进行远程的连接,这样就能够将计算机的局域网发挥作用,形成网络的系统。

3同步性 有分布性的资源要进行同步工作的实施,这样才能够提高信息的含金量,声音视频也必须保持同步。

三 系统通讯方案

关键的远程系统重点也就是通讯的过程,能够进行上下之间的各种传达工作,以便于信息和信号资源的交流管理。

遥视系统可以借助数字光纤、数字微波、卫星、无线扩频、ISDN、DDN等多种通讯媒介,将图像、声音、数据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并通过2Mbps E1数据信号从送到远程的控制室进行接收并且处理,这样也将控制室的音频和控制信号传回基站。通讯的具体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可参考:

3.1 同轴电缆方案

同轴电缆是传输视频在遥视系统中,图像最常用的媒介。用同轴电缆方式传输时,这种方式可采用75Ω的纯铜芯电缆。因为减退比较大,所以传输网最长只能传输10km左右。在同轴电缆的各种优势面前,也会凸显出缺点就是距离比较短,实施起来比较麻烦,这样会使得各个点之间的电位出现一定的差异,要被动式接地隔离变压器进行补偿。

3.2 光纤通讯方案

光纤是能使光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以最小的衰减透明玻璃或塑料纤维,能够远距离实现通讯,能够抵抗一定的干扰情况。用光缆作干线传输系统容量大、保密性好、能双向传输、安全可靠性高。现在这方面的技术在不断进步,实践经验也更加充分。但是成本比较高一些,往往资源上容易产生矛盾。施工方面难度也比较大。

3.3 无线通讯方案

传统的无线通讯系统包括以下几种:卫星通讯、微波通信、无线寻呼网、甚高频通讯、特高频通讯、调频(FM)广播、调幅(AM)广播。

微波通信在电力系统中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实用的通讯模式,它的设计范围比较广泛,能够实现无线的传输,通讯系统双向化,灵活使用。

目前已使用的频段为300MHz~3000GHz,通讯容量大,也就是能够将几百的电话都通过一个微波进行处理,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容量,能够节省成本并且将资源的配置优化,很多情况下都能够改善质量,将运输的效率大大提高,能够灵活借助媒介使用各种传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电力系统中使用非常的广泛和便捷。

3.4 电话线通讯方案

电话也能够实现远距离的资源共享,但是由于图像的限制和电波地 干扰等等,存在着很多难点,往往影响图像的质量和信息的完整度,且分辨率越高,帧与帧之间的间隔就越长。

四 展望

对于环境的可视化监控实现了变电站的管理模式,并且通过不断的优化加强了系统的耐用力度,使得无人值班得以实现,减少了人力资源和成本支出,我们应该研究更多的技术以便于能够熟练运用,将运行的力度进一步增加,能够将电力管理事业做到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金午桥,洪宪平,变电站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研究.电网技术,2000年5月,24 (

【2】 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7—13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常见故障及处理 第4篇

1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常见的故障分析法及处理方法

1.1 简单的故障排除法

故障排除法就像是数学运算里的“不是A就是B”一样的原理, 电力综合自动化的系统较为复杂, 在出现故障的时候, 可以先用排除法简单的确定故障是出现在哪个设备, 是设备A出现故障还是设备B出现故障, 还是设备A和B同时都有出现问题的可能, 这需要不断的工作经验积累。

1.2 电源故障检查法

在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一般不会因为自身的原因出现故障。[2]这种情况下, 可以先简单的分析运用故障排除法确定存在故障的设备, 然后进行电源的检查, 尤其注意是否出现电源的接触板发生故障、电源的电压出现波动、熔断器断裂等问题, 这些都会导致故障的发生。

1.3 整体进行故障分析法

间隔部分、通信部分和站控部分形成了变电站所的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要迅速而准确的找到并维护系统的故障, 必须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比如各部分的构成、运转原理、不同设备的不同作用等等。这就要求熟练的掌握每台机器的作用和功效, 也就可能在出现故障时, 准确的分析造成故障的原因及故障设备和位置所在。[3]运用整体故障的分析方法, 发现问题的原因所在。

1.4 通过查看通讯寻路故障法

电力自动化系统大多运用光纤作为传输数据和信息的线缆, 如果线缆出现剪断或是松动等现象也会形成通讯故障。这种情况下可以用电脑或专门的仪器进行信号的检测或追踪, 进一步准确的确定故障段。如果是接头的松动出现的问题, 可以将网线的插头拔出重新进行连接, 然后将线缆的插头牢牢扣紧。[4]如果是线缆断线, 则应将整个网线进行更换。

1.5 追踪信号检测故障法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都是通过数据的传输、收集、处理等过程来完成的, 这些信息不是我们可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 只能通过一定的电脑、毫伏表、专业检测仪器才能对其进行检测。而故障的出现也要通过这些工具的辅助, 帮助确定位置并进行维修和处理。连续性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一大特点, 如果故障发生则应该尽快查找并及时的处理, 所以这就需要应急设备和部件的准备。当检测出设具体的故障设备, 而无法详细的判断故障类型和维修, 那么这时候就要重新启动相关设备尝试恢复工作。

1.6 主备机的故障排除法

备机主要是为了在主机出现故障后, 处在同一局域内的主备机进行功能切换, 以实现正常的运转。[5]如果两部电脑的主备机切换的过于频繁, 就要注意是否存在插头松动或是有断线的问题, 这样就需要先撤换网线, 然后再重新连接主备机, 即可消除原有故障。

1.7 多功能表的故障

如果在整个的站所内出现回路的信号中断, 那么就要考虑排除不是设备的问题, 而应该着重检查回路电缆线是否有断线、松动的问题。同时, 可以检查回路功能表是否能正常的传送信号、站内的信息和数据库的信息是否一致。如果是多功能表出现故障, 更好新表即可排除故障。

1.8 通讯柜设备的故障

站所内的通讯信号一旦出现中断, 首先可以考虑站所内通讯柜的电源是否正常运转, 可以通过指示灯的指示是否正常来判断通讯柜的电源是否正常。[6]排除电源线的松动故障后, 再更换和压紧熔断器及电源线就可以排除故障, 正常运转。如果电压存在波动幅度较大的常见问题, 则可以尝试加设稳压器来稳定电压的波动。

2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常维护

2.1 常规的坚持检查系统工作

认真进行每个预防或计划检修工作根据具体的工作时间和周期拟定计划, 并认真的贯彻和预防可能出现及发生的一切故障, 防患于未然。定期对系统进行检修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预防和计划检修工作有一定的盲点存在, 即三到十年的检修, 时间长, 不能保障故障的动态捕捉和监测, 也就失去了事故预防的作用和功效, 出现失误的情况发生。而如果进行次数频繁和过渡的检修也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作, 因为设备和系统的装解过程, 可能会对设备和系统的使用年限和功能产生一定的伤害。[7]

2.2 高压断路设备的检修工作

高压断路设备的零件如果需要更换, 那多长时间进行更换最为合适, 这个问题至今有一定的争议存在。计划或预防检修的保守性, 使得某系零部件在更换以后, 还有着良好的工作性能, 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和工作的。而有的零部件则可能已经出现问题, 却还没有被发现并及时更换和维修, 这就必然会导致电力系统的故障发生。考虑到电力自动系统的复杂性, 电器的制作和维护应该给予改进并提高, 在这样情形之下, 简单机械的定期进行检修是不能完成应付电力系统问题的, 也因此形成了浪费生产资料的不良循环。

3 结语

在电力综合自动系统中, 常见的故障和维修中的不当处理现象, 导致的非正常停电和断电事故在总的停电事故中占到了一大半以上。这给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性、不可靠性。[8]由于电力综合系统是复杂的工程, 有着独特的工作复杂性和系统性, 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 来形成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和促进。

摘要:文字简单产陈述了关于处理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原则, 从测控、监控、软件等各个方面列举了常见的故障。旨在提高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 建立功能更完善、作用更强大的现代电力系统。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常见故障,处理方法,处理原则

参考文献

[1]许大宇, 李祖明, 李先允, 等.高压断路器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M].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6 (9) .

[2]谢志坚.高压断路器状态在线监测系统[M].福建电力与电工, 2000 (9) .

[3]王林, 鲁治淮.高压断路器状态在线监测系统[J].吉林电力, 2005 (10) .

[4]陈立达.配电设施高压短路器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 2004 (4) .

[5]孟忠, 徐凌燕, 房兆祥.高压短路器状态检修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J].华北电力技术, 2007 (1) .

[6]丁文俊.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发展[D].浙江大学, 2006.

[7]吴忠良.高压断路器在线检测技术进展[J].电气开关, 2011 (1) .

电力系统自动化答案 第5篇

1、联合运行电网中,各区域电网的AGC功能可保证电网____C__的稳定。

A.区域网内的频率B.区域电网间的交换功率

C.区域电网内频率和区域电网间交换功率

D.区域电网内的电压和频率

2、不良数据是指__C___。

A.数据不确B.数据丢失

C.数据错误D.以上都是

3、随开关状态变化的电网模型是_C___。

A.节点模型B.物理模型

C.计算模型D.网络模型

4、DMS包括下面内容___D___。

A.配电网SCADAB.DA

C.AM/FM/GISD.ABC都是

5、理想灭磁时转子绕组电流是按__A__衰减。

A直线 B.指数曲线 C.先直线后指数曲线 D.先指数曲线后直线

6、适用于互联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的方法 __C___。

A.主导发电机法B.积差调频法

C.分区调频法D.ACE

7.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______状态,其暂态过程要______,以减小对电力系统的扰动。(C)

A异步运行,短B异步运行,长

C同步运行,短D同步运行,长

8.并列点两侧仅有电压幅值差存在时仍会导致主要为______的冲击电流,其值与电压差成_____。(B)

A有功电流分量,正比B无功电流分量,正比

C有功电流分量,反比D 无功电流分量反比

9.由于励磁控制系统具有惯性,在远距离输电系统中会引起____。(D)A进相运行 B高频振荡 C欠励状态 D低频振荡

10.发电机并列操作中,当相角差较小时,冲击电流主要为______。(A)

A 有功电流分量B 无功电流分量

C 空载电流分量D 短路电流分量

11.励磁顶值电压越_____,允许强励时间越____,对发电机运行越有利。(D)

A 低,短B 低,长C 高,短D高,长

二、填空题:

1.__静止_励磁系统又称_发电机自并励_系统,系统中发电机的励磁电源不用励磁机。

2.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_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_、_电厂动力机械自动化_、_变电站自动化_、和_电力系统装置自动化_等方面。

3.励磁顶值电压是励磁功率单元在_发电机电压过低(强励)_时可能提供的最高输出电压值。

4.自动装置正常工作,除了必须要有硬件外,还需要_软件_。

5.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操作过程中,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__小__,其瞬时最大值一般不超过__1~2_倍的额定电流。

6.当电网频率50HZ,滑差频率0.1HZ时,则待并列发电机频率为_50.1 或 49.9_HZ。

7.同步发电机甩负荷时灭磁的方法有_逆变灭磁_、_串联电阻灭磁_、_电弧灭磁_,等

三、改错题:

1.SCADA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基础设备,它们安装于各变 电所或发电厂内,是电网调度自动化啊、系统在基层的耳目和手脚。

“SCADA”改“RTU”

2.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架空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

“架空地线”改“三相线路”

3.UG,Ux的两个方波信号接到异或门,当两个方波输入电平相同时,异或门的输出为高电平,用于控制可编程定时计数器的计数时间.“高电平”改“低电平”

4.SCADA系统在发电厂变电所的设备,又称为远方EMS。

远方“EMS”改“RTU”

5.为了使信号被采样后不失真,采样频率不小于10倍输入信号的最高频率,这是采样定理的要求。

“10倍”改“2倍”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有什么不同。(p4)

答:自动调节:主要有同步发电机自动励磁控制和电力系统自动调频

自动控制:同步发电机自动并列装置、自动解列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自

动低频减载装置、自动重合闸、水轮发电机地频自启动、事故切机、备

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2.简述同步发电机组并列时应遵循的原则。(p8)

答:原则:(1)冲击电流不超多允许值,且尽可能小,不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

(2)并列后应尽能迅速进去同步运行,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3.简述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两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p28)

答:组成部分:励磁功率单元,自动励磁调节器

作用:励磁功率单元是产生发电机励磁电流

自动励磁调节器是根据发电机电压和电流的变化以及其他输入信号,按事先

确定的调节准则控制励磁功率单元输出电流的自动装置

4.恒定越前时间自动准同期装置需要整定哪些参数?如何整定?(p15)

答:(1)越前时间越前时间的大小由并列断路器的合闸动作时间

控制延时tQF和装置合闸回路tc决定tYJtQFtC

(2)允许电业偏差并列式允许电压偏差与待并发电机及系统承受冲击的能力有关。允许电压偏差一般定为并列点额定电压的5%~10%

(3)允许滑差角频率在时间误差一定的条件下,并列合闸相角差e与滑差频率

成正比。设已知发电机组允许合闸相角s,最大允许滑差角频率eyeytQFtc式中tQF、tC为断路器合闸时间、并列装置合闸控制时间的误差

5.论述同步发电机无刷励磁系统的主要特点。(P38)

答:特点:(1)解决了巨型机组励磁电流引入转子绕组的技术困难,为制造巨型机组提供了技术保证。

(2)取消了滑环和碳刷,维护量小,点机的绝缘寿命更长

(3)由励磁机独立供电励磁,励磁不受电网干扰,且无刷环磨损之忧,所以可靠性高。

(4)整流器ZL的元器件是随转子一起转动的,由此英气了一系列技术问题:a、无法实现转子回路直接灭磁;b、无法对励磁回路进行直接测量(如转子电流、电压,转子绝缘等);c、无法对整流元件的工作情况进行直接监测;d、要求整流器和快速熔断器等有良好的力学能力,能适应告诉旋转的离心力。

6.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具有哪些基本任务和目标?

答:(1)使全系统的发电出力和负荷功率相匹配;(2)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节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3)控制区域问联络线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实现各区域内有功功率的平衡;(4)在区域内各发电长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

7.为什么说发电机组应该有一点失灵度?

答:没有失灵度时,系统的微小波动就会使调速器动作,造成调节阀门频繁动作,这是不利的8.请画出发电机无刷励磁系统或发电机自并励系统原理

9.“ACE积差”调节法的分区调频方程式为∫(ACE)dt+△Pt=0

即∫(Ki△fi+P1-P2)dt+△Pi=0,请说明上面两式中各个变量的含义。

答:ACE:区域控制功率表

10.有效信息为10010110,对其分别应用奇效验和偶效验方法,分别给出附加效验位,合成发送码字,并画出其相位调制的波形。

答:奇校验:附加校验位:“1”,合成发送码字为:100101101。

偶校验:附加偶验位:“0”,合成发送码字为:100101100

11.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一般可划分为哪几种?并给出各个状态的主要特征。

答:(1)正常运行状态电力系统能以质量合格的电能满足负荷的用电需求

(2)警戒状态电力系统运行的各种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均能满足,仍能向用户供应质量合格的电能。

(3)紧急状态某些不等式约束条件遭到破坏,系统电压或频率超过或低于允许值等。这事的等式约束条件仍能得到满足,系统中发电机仍能继续同步运行,可不切除负荷。

(4)系统崩溃 将并联运行的电力系统解列成几个子系统,解列成的各个子系统中等式及不等式约束条件遭到破坏。

(5)恢复状态 待电力系统大体稳定下来后,如果仍有部分设备运行于额定能力范围之内,或者若干设备已重新启动,则电力系统可进入恢复状态。

12.什么是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列出三节点网络功率量状态估计的分析步骤。

答: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电力系统高级估计原理的一个算法模块,它针对SCADA实时数据的这些缺陷,依据状态估计原理进行分析计算,能够把不齐全的数据填平补充,不精确地数据“去粗取精”,同时找出错误的数据“去伪存真”,使整个数据系统和谐严密,质量和可靠性得到提高。

浅谈电力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 第6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

0.引言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直接为电网运行服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包括在此系统运行的应用软件。是在线为各级电力调度机构生产运行人员提供电力系统运行信息、分析决策工具和控制手段的数据处理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保证电网安全和经济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柱手段之一。随着电网不断的发展,电网的运行和管理需求在不断地变化,要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有序进行,作为重要支柱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要适应电网需求的发展。

1.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等,符合相关的国际和工业标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处理、统计计算、遥控、报警处理、安全管理、实时数据库管理、历史库管理、历史趋势、报表生成与打印、画面编辑与显示、web浏览、多媒体语音报警、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调度员培训模拟等。重要节点采用双机热备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当任一台服务器出现问题时,所有运行在该服务器上的数据自动平滑地切换到另一台服务器上,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系统有健全的权限管理功能。能快速、平稳地自动或人工切除系统本身的故障,切除故障时不会影响系统其他正常节点的运行。调度主站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系统的核心,从整体上实现调度自动化的监视和控制,分析电网的运行状态,协调变电站内rtu之间的关系,对整个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监控电网运行的实时系统,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2.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投运的系统主要有CC-2000,SD-6000.OPEN-2000.这些系统都采用RISC工作站和国际公认标准:操作系统接口用POSIX:数据库接口用SQL结构化访问语言;人机界面用OSF/MOYIF,X-WINDOWS;网络通信用TCP/IP,X.25.应用表明这些系统基本功能均达到国内外同类系统的水平,且各有特点。

(1)CC-2000系统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利用事件驱动和封装的思想为应用软件提供了透明的接口。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并引进了一个大对象的概念,以适应封装性、继承性以及事件驱动的要求。支撑系统专用性和通用性的有机结合。既适应电力系统的需要,又兼顾其它行业实时应用的要求。按照软件工程的规律进行开发,达到软件工程产品化。技术鉴定认为,按照开放式系统设计和采用面向对象等技术,都属于国际先进或领先范畴。现结合东北电网,由电科院、电自院、清华大学、东北电力集团公司、北京科东公司在统一协调下,共同在CC-2000支持系统平台上开发电网应用软件,从而实现完整的EMS系统。

(2)SD-6000系统SD-6000系统是电力部重点项目,由电自院南瑞系统控制公司和淄博电业局联合开发的具有统一平台的开放式分布式能量管理系统,1994年投运,1996年通过测试和鉴定。该系统集成了超大规模的调度投影屏、调度电话自动拨号、气象卫星云图等新技术。该系统特点是:具有开放式和分布式的支撑系统平台。具有面向对象的人机界面管理系统。其中较突出的是厂站单线图、电网元件模型、电网拓扑结构、数据库同期生成技术。EMS支撑软件与管理系统的商用数据库采用SQL标准接口。便于用户自行开发和由第三方开发应用软件。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前置机应用软件设计合理,实用。

(3)系统OPEN-2000系统是江苏省立项的重大科技项目,是由电自院南瑞电网控制公司开发的新一代EMS系统。OPEN-2000系统是南瑞公司于1998年开发成功的一套集SCADA、AGC、PAS、DTS、DMS、DMIS于一体,适用于网、省调和大中型地调的新一代能量管理系统。是国内外发展速度快、适用面广、性能完善、成熟性好、可靠性高的能量管理系统,是国内首套将IEC870-6系列TASE.2协议集成于软件平台的系统。OPEN-2000系统采用100M平衡负荷的双网机制,流量更大。可靠性更高。完全基于商用数据库开发的、具有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全新的能量管理系统。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以电力设备为对象建立数据存取模式和电力系统模型,软件设计全部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和面向对象语言。

3.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已经历了4代。为了适应特高压和全国互联大电网的发展需要,新一代调度自动化系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目前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3.1数字化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数字化变电站和数字化电网的研究开发。实行数字化的目标是利用电网运行数据采集、处理、通信和信息综合利用的框架建立分区、分层和分类的数字化电网调度体系,实现电网监控分析的数据统一和规范化管理,以及信息挖掘和信息增值利用,实现电力信息化和可视化、智能化调度,提高决策效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

3.2集成化

集成化是指要形成互联大电网调度的二次系统,这种系统需要综合利用多角度、多尺度、广域大范围的电网信息及目前分离的各系统内存在的各种数据。调度数据集成化就是要实现调度数据的整合,实现数据和应用的标准化,实现相关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和数据共享,实现电网调度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

3.3网格化

网格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网格技术对于网络上各种资源具有巨大的整合能力,如果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可以为不同调度系统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带来方便,并最终成为支撑广域电网分布式电力系统计算和仿真的支撑平台,可实现各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和调度员培训仿真(dts)、系统动态形成虚拟的大ems、共享资源和协同分析、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控制。

3.4智能化

智能调度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调度技术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能有效整合并综合利用电力系统的稳态、动态和暂态运行信息,实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监测与优化、预警和动态预防控制、事故的智能辨识、事故后的故障分析处理和系统恢复,紧急状态下的协调控制,实现调度、运行和管理的智能化、电网调度可视化等高级应用功能。

4.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

近几年,电网的发展对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实现,使调度自动化系统成为集电网测量、控制、保护、经济运行、指标考核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管理系统。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技术不断发展、功能不断扩充的系统,在发展中总会碰到新的问题,现行的一些标准已明显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工程实施中常常碰到系统满足实用化指标,但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如:通道不可靠、监视不完善(烟火报警、发热部位温度、视频系统等)、一次设备开关机构分合不可靠等。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已经成为县级电力企业的“心脏”,这就是说:未来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将起一个心脏的作用,县级电力企业的活力就决定于它,如提高县级电网本身安全经济分析能力和负荷预测的准确度,为未来的数字化电网打基础等。总之,新一代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对电网的运行作用越来越大,而对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5.结论

随着电力市场的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要求能够使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上报和查询等操作,这就对智能调度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调度”系统将能够满足客户在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方面更高的需求。 [科]

【参考文献】

[1]何岩,吴发旺.svg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电力,2008,(3).

电力系统配电网综合自动化技术应用 第7篇

1 应用

1.1 配电自动化实施目的。

配电自动化实施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 提高电能质量, 保证供电安全、稳定, 以配电自动化提高管理水平, 并进一步改善服务, 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减少各种损耗, 提高劳动生产率, 实现配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为电力系统改革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1.2 配电自动化实施原则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

技术导则的要求,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开放性、扩展性和容错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于一身的综合系统, 具有在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网管理等现代化功能、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 实现配电自动化应本着“统筹考虑, 全而规划, 分步实施, 汪重实效”的原则。

具体来讲, 配电自动化实施应坚持以下原则:第一, 满足十年以上的使用要求;第二, 技术可靠并且投资回报快, 社会和经济效益大;第三, 可升级, 随着配电网的发展可以不断完善。配电自动化应满足以下功能:可以多电源供电、环网供电并自动隔离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判断接地、相间故障类型, 并具备可调节的重合闸功能;主变电站可以实时监控、管理配电网。配电自动化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自动定位并快速切除故障, 将停电时间和范围控制在最小;控制中心通过计算、传递可以实现信息交换、命令发送等操作;配电网自动化可以与办公自动化等系统共享资源。

1.3 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方案。

配电网自动化指的是配电网运行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 是实现信息集成、用户服务的现代化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 配电网自动化从原有的功能独立的自动化系统转变为电力资源的多方面综合利用。配电网自动化模式方案包括开闭所、馈电线路、调度自动化等内容, 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接收全局电网和配电子站的运行信息, 通过调度决策系统的计算、处理得出运行策略, 从而保障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配电网自动化是一项规模大、投资大、范围广、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 需要结合现有信息和各项资源, 以降低配电自动化建设成本和实施难度, 提高建设水平。配电自动化模式方案应先规划实时监控环节, 提高供电可靠性, 再规划管理环节, 提高供电经济性。配电网自动化对功能的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 实时性是保障供电安全、可靠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必须首要考虑, 其它功能可以在实时性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和不断完善。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上, 需要以远程抄表自动化来提高供电经济性, 并实现配电管理和负荷管理自动化, 以降低电量损失, 提高管理水平。

配电网调度自动化方面, 需要采取从小到大、逐步实施的策略, 及时总结经验,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在实施过程中, 首先要分析可能涉及的技术问题, 例如通信是否可靠、便宜、可发展;其次要分析问题解决方法的种类, 例如通信可以使用光纤、载波、无线等方式;再次要分析最优的解决方法。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由网络设备连接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各个子系统, 形成实时网, 实现信息资源在整个系统内部的共享, 配电网管理中心也可以通过连入实时网的设备对配电网进行管理。其中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中心站、子站、终端三个层次, 实行分层控制。

配电网的数据采集系统不仅包括RTU, 还包括FTU。通过RTU可以收集实时数据以实现数据处理功能和监视控制等功能, 通过FTU可以收集馈电线路的实时数据以实现远动功能。数据采集监控系统 (即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简称SCADA) , 通常分为常规和扩展两部分功能。其常规功能主要有数据采集、报警、时间顺序记录、扰动后追忆、远方控制、远方调整、计算、统计、趋势曲线、历史数据存储、制表打印、事项记录、对时、模拟盘接口、通道监视、安全保护、远程维护等等, 其扩展功能主要有无人值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远方投切、远方整定、生成变电运行报告、搜集变电站故障、网络拓扑作色、识别并隔离故障、显示地理接线图、网络重构等等。

通信网络方面, 需要根据配电网分层分区的特点进行设计。通常电压等级不同或相同电压等级情况下的不同母线是独立运行的, 采用适应配电网结构的分层分区设计的通信网络能够保证通信畅通并保持管理、运行以及维护的一致。通信网络的介质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因素, 通常城域网可以利用光纤介质, 发挥光纤网大容量、高速度的优势, 能够解决城域网站点数量少、信息量大的问题, 而且避开了光纤介质不适合多站点网络的弱点。中层数据网可以利用光纤或是电力载波等作为通信介质, 由于中层数据网具有设备数量多、单台设备信息量小、信息需要实时传输等通信特点, 选择光纤可以发挥光纤网抗干扰性好的优势, 但无法发挥光纤网大容量、高速度的优势, 且随着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 需要串入的节点会不断增多, 将导致光纤网可靠性降低、速度减慢、维护检修等工作量增加, 使光纤网失去优势;选择电力载波可以发挥其便于安装、扩展的优势, 而且节点扩展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但电力载波的速度较低, 抗干扰性能也较差。

2 优势

2.1 提高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自动化能够通过环网供电等方式, 借助馈线自动化系统对线路进行检测, 自动定位故障并隔离故障区段, 保证其它区段供电的稳定。

2.2 扩大供电能力

配电网自动化通过实时监控能够及时调整系统运行, 并提高用户侧管理水平, 提高供电和服务质量, 从而逐步扩大供电能力。

2.3 降低线路损耗

配电网自动化能够优化网络结构, 通过无功配置降低线路损耗。另外, 还可以优化运行方式, 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

2.4 减轻劳动强度

通过实现故障检测、定位等工作的自动化, 可以降低管理和维护工作量, 降低劳动强度。与此同时, 还可以节省维护费用, 避免重复投资, 节省配电网建设投资。

3 结语

配电网自动化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安全性, 电力企业必须牢记自身责任, 加快、加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 为居民、企业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稳定的电能。

摘要: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部分组成。发电环节的保护集中在元件保护,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发电厂发生电气故障时将设备的损失降为最小。配电网建设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随着用电量的增多, 配电网自动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详细探讨了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 并简单介绍了配电网自动化的优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跃, 范兴明, 丛吉远, 刘圭群.基于TVS的快速关合开关的电流转移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1) .[1]陈跃, 范兴明, 丛吉远, 刘圭群.基于TVS的快速关合开关的电流转移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01) .

[2]范兴明, 邹积岩, 陈跃, 丛吉远, 廖敏夫.高压断路器合成关合试验要求及其关合性能的研究[J].电网技术, 2006, (10) .[2]范兴明, 邹积岩, 陈跃, 丛吉远, 廖敏夫.高压断路器合成关合试验要求及其关合性能的研究[J].电网技术, 2006, (10) .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8篇

1 运行概况

铜陵市的供电公司在实现电力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 其先进的机械设备等逐渐增多, 而且电力自动化的网络也日趋完善。因此, 业务量也在不断提升。具体来说, 自动化系统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类型:

采集类:一次SCADA数据采集前置器和二次电量数据采集前置器

交换类:采用调度交换设备及中兴行政交换设备。

安全防护设备:一、二区网络安全, 纵向加密装置和网络防火墙, 一二区向三区传输数据、网络隔离装置UPS

电源类:逆变电源, 电源分配屏, 蓄电池及相关设备的输入输出电源等。

其他类型:电力机房的动环系统、门禁系统、一体化计算平台、负荷预测系统、行波测距系统和主站五防系统。

2 电力自动化设备综合监控系统构想

2.1 监控内容。

主站系统主要包括自动化SCADA、电能量、OMS系统, 机房动环系统、门禁系统、一体化计算平台、负荷预测系统、主站五防系统, 小OMS和录音系统的服务器和网络交换机等设备。

2.2 数据采集方式。

由于监控的自动化设备数量繁多, 且厂家不同所生产的类型和型号也有很大不同, 因此要想实现真正的集中监控, 首要条件按就是统一数据采集方法。自动化综合系统通过能兼容各类接口来完成与被监控自动化设备的数据交换, 并进行数据的处理, 有的设备直接通过配置远端传感器等方式采集相关数据;对于不具有监测单元的交流电源、配电设备、蓄电池等, 可通过配置电压、电流感应器等方式采集自动化电源运行数据, 告警接点接入等方式采集设备的告警信息, 机房温湿度采集、水浸告警、烟雾告警、门禁、机房图像监控、蓄电池与UPS电源的监测分别设置遥测采集模块采集电压电流值。实现对自动化设备及其环境的工况采集。

3 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

3.1 监控措施。

所谓的监控策略, 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些电力设备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实现告警信息和机房图纸的有机结合, 在界面中出现警示信息, 其中包括颜色、声音等等, 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保证电力监控人员能够及时地对相应的设备以及工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通过获取告警越限数据, 实现对设备进行监视, 如调度数据网、数据网交换设备、二次安全防护设备、机房环境设备等。

3.2 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功效。

当系统发现非正常运行状态时可及时报警通知值班人员, 作相应处理, 及时恢复设备安全运行状态。该系统可解决自动化机房设备安全的集中管理问题, 大大提高电力自动化管理水平, 全面把握机房动态, 实现综合监控, 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管理的系统, 能够将设备如交换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采集监测, 通过IP网络上传到综合监控系统, 服务器自动保存并处理各种数据, 并能够根据通过相应告警呈现手段即时提供相关信息给运维人员。

4 电力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管控

4.1 数据处理。

在系统中可定义各个所采集的自动化电源、环境数据的门限值, 当所采集的数据超过门限时, 系统将产生告警。从而实现对各类自动化运行设备与环境设备以及电源系统的监控。

4.2 人机界面。

系统能够自动采集综合信息以网络组织图、机房平面图和设备面板图等多种视图表现网络的拓扑结构, 使运维人员能够直观、方便地浏览整个网络上的被管设备的实时运行工况。网络组织图能够以电子地图为背景显示整个传输网范围内全部局站和线路的分布情况;机房平面图显示局站机房内自动化设备位置摆放分布情况。

4.3 故障管理及消缺分工:

(1) 故障管理。包括告警配置管理、告警的监视、告警信息处理等功能。由运维人员自定义告警级别、类别及告警的显示方式等。监视告警信息, 并根据用户的定义进行过滤、呈现, 对告警进行分析, 进行故障定位。多样化的告警定义, 并采取多种手段向有关人员告警。可即时分析告警, 定位故障, 准确地向工作人员呈现故障位置。系统提供告警筛选和过滤功能, 从大量的告警信息中筛选出根告警, 能够找出系统中需要重点进行保护的业务, 以预警的形式告知, 提高故障发现效率。 (2) 消缺分工。通过故障管理功能, 判断故障属性从而直接将消缺任务分配并通知到该故障的系统管理消缺人员。减少了层层上报, 层层下发的冗余时间, 提高故障处理效率。自动化的维护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结语

现如今, 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模式也得到了有效地完善, 主要表现在其规模上。在进行电力自动化设备的综合检测工作的过程中, 做好在线监控才能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以后电网运行的过程中, 这也是技术人员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进行网络的运行管理需要利用一些通信设备, 这样不仅能够降低网络监控的成本, 同时还能够对电力设备的故障进行检测, 发出声音或者信号灯的警报。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电力自动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对设备故障检测点的位置进行准确地定位, 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电力自动化系统在电力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电网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 分析电力自动化设备监控系统的硬件以和软件设计, 并分析其功能, 同时总结通过对铜陵供电公司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的剖析, 从技术的角度上提出了自动化综合监控的建设要求, 强调了系统的综合集成, 通过监控系统对主站的设备和环境进行监控, 提高了电网自动化运维的安全运行水平。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综合管理,自动化安全,告警

参考文献

[1]杨洪, 金李莎.关于电力自动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2]王刚, 网络管理系统的综合和其实现探讨[J].广东自动化技术, 2002.

[3]王华, 电力自动化网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与研究[A].高效清洁安全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9篇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开展,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成为电网调度运行和变电站集中监控的核心技术支撑,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技术和应用需求的发展,导致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日趋复杂,薄弱环节也随之凸显。本文将针对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设计一种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监测平台。

1 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1.1 系统的重要性

在智能调度系统快速发展更新的大环境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由电力系统中的一门辅助性远动技术发展成为集系统性、专业性于一体的技术,是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大支柱。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普及,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广泛实用化后的今天,已成为电力企业减人增效,实现科技进步的主力军。

1.2 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监测巡视仍采用人工方式,故障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运维人员的经验水平。近年来新技术、新功能的不断投入应用,导致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及通信设备数量增多,网络结构日趋复杂。各应用系统软件间又通过数据库、接口等形式互相通信、相互影响。遇到重要厂站及通道工况退出、网络中断、采集的数据异常、应用关键进程故障等情况,运维人员需耗费大量时间去核查应用系统各业务工况和设备运行状态,从而难以及时准确地进行故障定位。此外,人工巡视的管理模式往往是故障发生后进行被动式处理,无法进行事前预防,与在线监测、状态检修和预防性维护等电力主设备管理要求相距甚远。

另一方面,自动化应用系统形成的“信息孤岛”增多,加大了管理难度。尽管电力调度自动化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如通过培训来提高运维人员技能,购买厂商服务对部分应用系统进行外包,建立网络管理系统,配置多种专业化管理工具等,但是专业化管理工具和厂家服务的应用仅局限于特定范围,极大限制了其功能和性能的发挥,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显著效果。

1.3 机房的安全隐患

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设备集中、网络布线复杂、运行环境要求高,因此其环境监测工作是自动化运维的重点。目前,电力系统采用值班员定时巡检方式,每隔一段时间到各机房进行巡检,通过观察设备指示灯、查看精密空调显示屏数据等方法,凭借经验和直觉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然而,机房内设备状况时刻都在变化,定时巡检方式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且值班员缺乏对设备的了解或人为疏忽都会导致故障难以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必然会给系统运行带来影响。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设计目标

本设计为一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监测平台,从机房环境、通信网络、服务器、系统软件(数据库/中间件)、应用系统等多个层面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全方位一体化的智能监管。该平台可在数据层上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帮助值班人员更加准确及时地找到故障点,有效排除故障;可在物理层面上随时掌握电力调度自动化机房环境状况以及精密空调、UPS电源系统、网络及安全设备运行状况,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充分利用成熟的IT技术和手段,实现对不同安全分区的自动化设备、关键应用、重要数据的统一监管,打造“跨安全分区”的监测平台。

2.2 监管对象及方式

结合电力调度自动化运维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将系统的监管对象分为主站设备、关键应用、重要数据、厂站工况、运行环境,并针对不同的监管对象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监控手段。

(1)主站设备:主要包括各应用系统中的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和网关设备等。采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通过轮询和接收SNMP TRAP(陷阱消息)方式监控设备运行状态、系统性能以及侦听告警信息。被监测对象需要启动SNMP服务,并开启端口一致。对于安装了特殊操作系统的服务器,要求安装SNMP主机代理。SNMP访问控制的只读团体(READ COMMUNITY)值需按规律一致设置。这样以保证新增设备能被监控服务器定期轮询模块发现,并根据监控模块预加载的MIB信息管理库识别设备类型,将其自动纳入监控范围。

(2)关键应用:主要实现对业务系统本身应用软件的监控。通过业务运行的主机服务器上的SNMP代理可完成对业务系统本身应用软件的监测。对于一般进程、文件系统的监控,通过标准MIB库就可完成。对于特定监控,如监控指定目录文件是否长时间没处理,需要通过扩展标准MIB库或自定义MIB库的方式来完成调度自动化综合监测系统对主机服务器SNMP的查询。

(3)重要数据:针对以往EMS系统重要遥测数据越限、不刷新或跳变,以及电能质量系统数据不更新等情况无法及时被发现问题,利用综合监测系统采集服务器通过数据库接口软件对各应用系统重要数据进行采集,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平台数据库,通过自定义告警规则实现及时告警。

(4)厂站工况:通过数据库接口采集EMS系统III区Web数据库上的厂站工况及告警数据,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服务器进行统一的告警预警与告警处理,对重要厂站及通道工况进行特殊告警处理,打造综合自动化业务和运行环境的集约化监测平台。

(5)运行环境:主要监测机房精密空调、温湿度及烟感、漏水、UPS电源系统等,并按大楼、机房、机柜、设备的层级以树状方式在界面上逐级展示监测结果。对于精密空调,通过其自带的智能通信接口即可监控压缩机、风机、加热器、加湿器、去湿器、滤网等的运行状态与参数,实现实时、全面诊断。对于温湿度及烟感,通过RS-232/485协议转网络将温湿度、烟感探头等设备量测数据采集入库并展示。对于UPS电源系统,可通过接口软件将有关参数、信号及运行信息传输到综合监测平台采集服务器。对于漏水,采用分布式传感检测系统进行监测,根据场地设备的布置情况,使用绳式测漏系统,该系统本身包括漏水控制器、漏水感应线及其它辅助设备,可检测感应线上任何点的漏水位置。

2.3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安全II区部署1台采集服务器,负责采集、接收来自安全I/II区的设备信息、事件、告警和SYSLOG系统日志。安全II区采集数据库存放监控的任务信息、监控设备的必要状态信息等,这些信息可作为安全II区采集服务器向安全III区传递数据时的比对参考。安全II区的采集服务器将监控采集的数据(性能数据、拓扑数据、配置数据、告警数据、SYSLOG日志数据)通过安全II区传输代理以文件方式传递到安全III区,再由安全III区传输代理接收并转发到安全III区采集服务器本地指定目录。

安全III区采集服务器除了负责采集、接收来自安全III区的设备信息、事件、告警和SYSLOG系统日志外,还负责将传输代理转发的安全I/II区监控数据存入统一信息库,以及与动力设备监控管理站通信,将动力设备监控管理站收集到的所有机房的动力环境设备数据存入统一信息库。安全III区应用服务器负责将来自统一信息库的数据和安全III区采集服务器通过消息总线推送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后统一展现在Web客户端。

2.4 逻辑架构

系统逻辑架构如图2所示,纵向分为4层。视图展现层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监测系统的图形化监控和可视化台帐维护都在这层完成。业务分析层采用成熟的企业级应用支撑平台(CISP),可根据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组织、加工、分析、归纳。数据存储层是基于DMTF/CIM模型的统一数据配置库,对采集的数据按系统定义的结构进行存储,并提供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接口。数据采集层负责与各类设备以各种规约、协议进行通信,支持并发采集和接收数据。

3 应用实例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监测平台已在温州调度系统投运超过1年,完成了电网调度主站系统、备调系统、区域无功电压优化控制AVC系统、省地纵向传输系统、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OMS系统、机房动力环境等信息的接入。该平台满足“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理”的要求,避免了传统自动化系统人工巡视的繁琐,主动对各应用系统重要参数和状态进行实时扫描,及时发现各环节潜在的异常和故障,极大减轻了值班人员的工作负担。该平台的“告警知识库”功能汇集各种故障现象和对应的处理方案,变经验型故障处理为分析型故障处理,确保了故障处理的及时、高效、准确性,提升了自动化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综合监控报警功能变得至关重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监测平台的研究和实现有效增强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为调度自动化各种应用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证,满足了未来智能调度新型业务集中高效管理的要求,从而保证了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摘要:针对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监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隐患,设计一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监测平台,实现机房动力环境监视、IT设备资产管理、网络运行分析的一体化集成,综合自动化业务及系统运行环境的故障实时告警和智能展示,有效提高了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10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 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 而促成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的需求, 而带来这一需求的根本原因就是成本的压力和效益的提高。

对于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传统的功能就是达成共识的“四遥”功能, 在满足四遥功能的基础上, 很多系统开发商集成了一些功能, 如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功能 (VQC) 、五防功能、模拟操作票功能等。嵌入式视频电力综合监控系统, 是将先前独立的视频监控系统, 集成到电力综合监控系统中, 将传统的四遥功能变成五遥功能: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和遥视。

1 系统简述

电力综合化系统是应用于变电站、发电厂等用于电力、能源监测控制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最初, 也只具有“四遥”功能, 在现场运行过程中, 发现很多工程都配置有视频监控系统, 并且很多用户也提出了将视频监控功能集成到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需, 以便于对视频信号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1.1 系统总体结构

集成后的系统总体上采用原系统的架构-C/S架构, 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网络结构。集成后系统整体架构如下:

1.2 系统特点

1.2.1 与监控系统无缝集成

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 一般只是作为独立的应用而存在。视频监视系统不能够与综合监控系统进行有机、灵活的集成。并且原有的视频监视系统缺乏统一的标准接口, 和监控系统或调度自动化系统间的交互几乎是不可能的。

神东煤炭分公司在变电站采用的PowerSCADA3000嵌入式视频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通过采用标准的媒体传输控制协议, 使视频监视客户端与现有的监控系统无缝集成, 把“遥视”与原有的“四遥”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提高了监控系统的整体自动化水平。

1.2.2 跨平台技术

PowerSCADA3000嵌入式视频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在多种平台下跨平台运行, 在整体架构上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两个部分, 可以跨Windows系统和UNIX系列平台运行。

1.2.3 先进的编解码技术

PowerSCADA3000嵌入式视频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视频监视系统采用了国际标准的、先进的MPEG4和MJPEG图像编解码技术, 对图像进行压缩和编码。不但有效地降低了视频监视对电力系统网络带宽对的占用, 而且降低了视频录像对磁盘空间的占用。在网络带宽进一步受限的情况下, 还可以通过调整帧率来进一步降低对网络带宽的需求。

1.2.4 先进的视频传输协议

PowerSCADA3000嵌入式视频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视频监视系统的媒体数据传输采用国际标准的流式媒体传输协议, 使视频数据服务器和视频监视客户端之间多媒体图像数据的传输更快速, 更可靠。采用标准的媒体传输协议, 也使得视频监视系统与集控站系统的有机集成成为可能。

1.2.5 网络带宽自适应

一般的视频信号要占用较宽的网络带宽, 复杂的编码算法又会导致占用CPU资源过高。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变电站网络视频监视的一项难题。PowerSCADA3000嵌入式视频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编解码技术, 以及多种策略来调整视频监视的解码算法, 使最终用户能够在低带宽占用率、低CPU占用率的情况下, 获取到清晰、流畅的视频监视画面。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标准的视频监视媒体流式传输协议, 使视频监视客户端的视频请求可以根据网络带宽进行调整。

1.2.6 与安防系统集成功能

PowerSCADA3000嵌入式视频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视频监视系统提供接口, 可以与变电站的安防系统进行集成。对于来自安全防范设备, 如温度、湿度、烟感、红外、入侵等报警器来的告警信号, 根据外配设备可以以声、光等形式通知值班人员。

2 系统应用

2.1 系统应用效果

通过在多个变电站实际运行, 达到了以下应用效果:

2.1.1 集中监控

由于视频监控功能无缝集成到SCADA监控系统中, 具有事件驱动视频捕捉功能, 当进行遥控操作或发生异常或故障时, 系统会及时启动视频信号, 跟踪遥控对象和事件相关对象, 通过视频监视遥控状况和相关事件设备的运行情况, 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也可对相关的视频录像, 以便事后分析和记录存档。

2.1.2 集中管理

由于监控客户端既是SCADA监控系统, 又是视频监控客户端, 运行人员可以集中运行和管理, 定时通过视频监控功能视频巡视所监控的设备运行状况。当某设备发生了视频帧信息变化时, 如大的震动, 开关设备分合闸或外来物入侵等, 都会在监控系统中及时弹出相关的视频信号, 便于及时了解现场异动情况, 同时观察当前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与安防系统集成, 运行人员也能及时了解运行现场的环境状况, 如环境温湿度及有无外来人入侵等。

2.1.3 便于维护

由于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安防系统等, 系统设备和服务均为同一供应商提供, 也便于系统的维护及升级。

2.2 系统应用价值分析

2.2.1 节约工程成本

采用集成视频的综合监控系统后, 由于将一些硬件设备合并, 如视频数据服务器与SCADA数据服务器合并, 视频监控客户端与工作站合并, 光端交换机减少, 敷设的光纤电缆减少。同时, 减少了现场服务费用, 节约了采购成本。

2.2.2 提高生产效益

系统集成以后, 运行人员普遍反映便于监控, 能够及时的追踪现场设备运行状况, 心中有数, 倒闸操作时间和故障处理时间比以前大大减少, 提高了设备运行时间和减少设备停运时间, 提高了生产效益。并且, 也提高事故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运行人员的生产率。

2.2.3 提高管理能力

集成的系统, 无论是运行权限的管理, 设备及系统的管理, 人员的管理等都以前精简和有效, 提升了管理部门的综合管理水平, 同时也提高了管理绩效。

2.2.4 降低维护费用

集成的系统, 由于采用同一系统提供商的产品和系统, 在实施、运行及维护过程中, 都是与同一供应商协同, 用户很容易掌握, 提高了系统维护水平, 减少了系统的维护时间, 同时, 系统的备品备件也容易获取, 减少了系统整体维护费用。另外, 统一供应商也易于系统的升级和性能提升。

3 结束语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第11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261-01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电力管理和运行中的应用,我国的电力自动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电力自动化不仅指的是对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包括对现代的通信技术和监视管理技术的应用。也就是说要实现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的时时监管和状态监督,一般做到更好和更及时的处理。这种情况下,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求也就更高。

一、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的基本要求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自动化的最基本的功能要求是对其进行自动化的控制,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设定,实现自动化的运行。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要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各个元件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数据的搜集,也就是说要能够做到时时的状态监测,以便实现更加有序的系统运行。

其次,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要能够实现对各个运行设备和元件的安全防护,也就是说要能够对其运行的异常状态作出反应,保护系统的运行安全。

再次,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要能够实现对各运行环节和运行线路之间的状态和分工的协调,使其能够构建一个完善的运行方式。

最后,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要能够实现对电力资源和人力的节省,也就是尽量的简化工作步骤,实现更加高效的电力系统的运行。

二、几种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上述几种要求,我国的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应该围绕其进行展开,下文中笔者将从几个方面,对常见的几种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所谓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就是指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将监测系统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软件性能的提升。也就是说电力自动化系统要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特点,对现有的控制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实现对系统的更加灵活的控制。对象数据库相比于一般的数据库,具有更强的专门性和针对性,也就是说能够制定更加符合电网调度的执行标准。所以,在现代电力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中,应该实现对其的充分利用,通过对综合的运行数据的掌握来实现更加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随着我国科研机构在这方面的不断研究,目前来看,我国鹅数据库尤其是对象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有所提高。

(二)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总线技术,就是指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线路的一体化管理的技术,也就将各种可能应用到的技术进行综合,并实现一站式的管理和应用。一般来说,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总线技术的最主要的应用目的在于将各种现场设备的管理功能统一于终端计算机,也就是通过统一的管理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控制。这种技术的最大的应用优势在于有效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效率,但是实践中的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即无法根据不同的设备元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也就失去了一定的灵活性。但是从该技术的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还是总体上提升和优化了电力系统的管理,因为总线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实现同其他技术的结合使用,这样也就使得其可以在电力控制的过程中扬长避短。通过分散生产过程的整个控制功能,并配备专用计算机于被控设备,用于管理被控设备的相关信息。通过现场总线,完成这些信息同上位计算机的连接后,其任务便不再是对所有设备的全面监控,而是负责完成信息的调度远传。实践应用表明,现场总线技术既可以配合前置机,也可以配合上位机,从而下方控制功能,来仅通过现场仪表就完成控制功能。此外,通过应用现场总线技术,还可同节点通讯、计算机共同构成具备高性能的电力控制系统。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的推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应用需求日益实用化、也日益复杂化,包括了对数据源要求的多样化、与兄弟系统互连的复杂化,调度自动化系统及相关系统等信息交互的需求将大大增强,并且随着各个子系统功能的扩展增加,各个子系统问的信息耦合也越来越紧密,子系统问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日趋。

(三)光互连技术的应用

光互连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中。光互联技术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不受电容性负载影响;主要由探测器功率来对扇出数进行限制;不受准平面和平面的限制,利于系统集成度的提高。相关研究表明,采用电子交换和电子传输的方法,可进一步拓展互联网络的编程重构特性,使其更加灵活。且光互连网络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这进一步加大了其在并行处理器阵列系统中的应用潜力,便利了结构设计和数据通讯。同时也表明,光互连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中的良好的应用前景,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上升至新的高度,保障了电力系统可靠、经济、安全的运行。

系统除具备常规的SCADA功能,即:数据采集功能、控制、计算、事件记录及处理、人机界面、报警处理、趋势记录、拓扑着色、历史数据管理、报表打印、数据转发、模拟屏控制、系统时钟等功能外,还具备一些面向电网分析和控制的高级应用功能(PAS),如:网络建模、状态估计、调度员潮流、负荷预报等。该系统功能强,使用方便灵活,画面清晰度高,实时性强,遥测准确,遥信变位及事件记录反应正确及时,能够全面反映电网的运行情况,为调度员做好安全、经济的调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由此可见,现代化的电力技术对于电网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其应用的管理。

三、结语

电力自动化主站系统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支柱之一,在电网运行中越来越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随着变电站数字综合化的发展和无人值班的推广,作为调度“眼睛”的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将为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履行更多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保持与技术发展同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从电网调度出发,大力发展与各专业的交流和学习,共同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的运行、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已经步入了以监控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为主要标志的阶段。然而我国电力自动化起步较晚,电网建设复杂,且电力需求巨大。这一形势下,就要求我们不但要追赶先进技术,还应注重对传统设备和技术的改进,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更快实现。实现对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更好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电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还能完善电网的运行质量,因此,再这方面要不断的加强技术投入。

参考文献

[1]高明.阐述电力自动化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7)

[2]唐松.分析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1(11)

[3]文雪辉.电力自动化技术流程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0(23)

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 第12篇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也不断朝着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对电子系统周边的电气设备、供电质量以及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直流电源是电力行业中蓄电池的主要工作电源,倘若直流电源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供电不稳定、或者供电故障,这个时候就需要不间断电源进行续航,支撑电力系统继续运行,保障用户用电的可靠性。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对故障续航电源的要求很高,因此,目前多数的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供电、继电保护、和事故照明都是由多台UPS装置分散供电的。

1 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的结构特点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指的是通过利用现代化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对电力系统进行综合自动化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内电气设备的监视、控制、测量、保护等工作,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配网、调度等工作,节省人力资源的投入,因此,进行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电网的整体安全水平,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人力资源投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电力企业运营成本。因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是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2 UPS 在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中的优势

2.1 避免蓄电池组重复投资

UPS系统中的电池组投资较大,甚至超过整个机组的投资,尤其是在长延时的UPS系统中。因此,直接对原有的直流屏进行扩充能够避免对蓄电池组的重复投资,降低UPS的投资成本。

2.2 提高电源可靠性

使用UPS能够有效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UPS的直接动力来源于直流屏,直流屏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直流屏是电力系统维护的必要项目,为直流屏运行提供保障。UPS将在直流屏中得到的动力加上逆变器,得到不间断电源持续供电。且直流屏的容量大,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续航。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对供电的要求非常高,强大的续航能力和可靠的供电质量是支撑整个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

2.3 日常维护方便

UPS不间断电源维护方便。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维护是整个系统能够正常有序运行的保障。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控。UPS在进行检修的时候,能够直接断开直流且不会对电力系统中的直流屏产生影响,很好地保证了电力系统中直流负载的正常供电。

2.4 优化系统结构

新型UPS自带风机、水泵、润滑油泵、微机控制系统等,大大避免了传统UPS中复杂、功率低,无法带感负载的弱点,节省了许多加装在电力系统中的装置,优化电力系统,全方位为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运作。

3 UPS 在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中的应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自动化仪表、危机保护、远动系统、实时监控等技术被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变电站UPS主要是为了能够保护电力系统控制信号、保护回路、自动化供电的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1 UPS 自动化供电

UPS主要是由逆变器、蓄电池组、整流器、交流静态开关等组成,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会自动将供电源切换到蓄电池中,蓄电池放电后,由逆变器转换电流对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进行供电。且在因故障停电切换到逆变器的时候,电力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当地市电电流,将供电电流同步到市电一致的范围内,实现“先通后断”供电,保障UPS供电的时候能够实现不间断切换。

3.2 继电保护

UPS最重要的组成装置就是逆变器,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都要依赖于逆变器提供的不间断电源。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时候,UPS自动将稳压电源供给电力系统负载使用,发挥稳压器的功能。UPS设备对电压过大和电压过低的行为都提供继电保护,使电力系统内负载平衡,电力设备硬件、软件都能维持正常工作。

3.3 事故照明

当由于电网在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导致电力系统发生供电故障时,将会导致电力系统内的重要电气设备“不”动或者“误”动,造成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数据流失,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要求系统内的操作电源能够提供可靠的回路电源,也就是在电力系统内配置UPS。恢复运行的保障。因此,UPS为电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UPS 的日常维护与检修

为了保障在电力系统发生停电故障时,UPS能够及时高效地运行,做好UPS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是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必修的课题。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能够有效延长UPS的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使得UPS在电力系统发生停电故障时能够稳定运行,为电力系统抢修争取时间,保证电力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1 定期除尘

UPS的运行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UPS主机除了常规的损耗,其他的故障发生几率较低。因此,要定期对主机进行除尘清洁。除此之外,在除尘的时候注意连接件的连接情况,检查各个连接件是否存在接触不良或者松动的情况。

4.2 蓄电池维护

目前多数UPS蓄电池都是采用免维护的电池,这大大地节省了传统了电池维护工作,但这只是免除了以往的测比、配比、定时添加蒸馏水的工作。由于UPS的外部工作环境并没有改变,仍然会对电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蓄电池这部分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依然是蓄电池维护的重要,对UPS的维护工作的重点也是蓄电池的维护工作。

4.3 故障检修

UPS是电力系统的最后一道保障。在UPS发生故障的时候,一定要准确分析事故原因,分清是电源系统故障还是负载故障,是蓄电池故障还是主机故障。常规的UPS都自带故障检测的功能,并且针对外部工作状态异常时设置了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措施。因此,在判断出故障原因后,更换配件工作很方便。但是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故障自检功能往往对面不对点,没有针对性,因此检修人员仍要做大量的分析和监测工作。

5 结束语

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的发展对于电网实现现代化管理,电网调度自动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高电网的安全水平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UPS的应用对于促进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UPS应用的深入,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UPS在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中的优越性日益明显,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要不断深入探讨UP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促进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的结构特点,分析UPS在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中的优势,以及UPS在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环节,指出电力系统在使用UPS使用过程中检修维护需要注意的细节,提高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应用的稳定性、高效性。

上一篇:通用分类表下一篇:第二课时的教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