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问题

2024-05-07

资源与环境问题(精选12篇)

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1篇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与自然不断交往的过程。人类通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进行不断认识和改造的同时,也会造成极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世界许多古文明的衰退与灭绝,如:希腊文明、玛雅文明、伊斯坦文明、爱琴海文明等,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的资源基础都得到了极大破坏。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已经不仅局限于局部区域,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资源环境问题也开始涉及到全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全球性资源环境危机的加重,带来了人类的生存困境与危机,而臭氧层空洞、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洋污染等资源环境问题的本质,更是一场全球覆盖的生态灾难,资源环境问题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单一性,更具有强烈的复杂性,并逐渐演化为社会政治问题。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价值观念的片面性、科学技术运用的不合理性、片面强调资源的无限性等,资源环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经济方面的非自然发展,促进了人类对于物质财富的过渡追求,将自然资源认定为经济无限增长的持久支撑,价值观念的偏差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但环境污染、人口激增、资源短缺与生态破坏的程度也大幅度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承载能力,人类的持续发展面临非常严重的资源危机。

二、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

从实践与现实的角度,对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社会是人与自然界共同完成的本质统一,而资源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矛盾加剧,这种多层次的复杂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个体的人性危机、群体的利益冲突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主要是源自人性的体现,人类恶劣的行为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而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表现出本能性欲求之外的社会物欲,从而使得人类陷入到人性的异化危机中。而群体是按照个体某种方式共同活动而形成的人群,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危机是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和污染转嫁等问题,更是造成了国家之间的严重利益冲突与矛盾分歧,不利于国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三、资源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资源方面。我国的耕地面积日趋下降,而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对土地资源的大规模破坏,更是受到了人口激增、城市化发展、交通道路、住宅建设等原因大量占用了土地资源。

(二)草场森林资源方面。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我国的现有森林面积只能排在世界的第121位,大面积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草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四大生态系统,也是当前资源破坏的重点地区,我国的人均草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由于盲目开垦和过渡放牧,都造成了严重的草原退化。

(三)水资源方面。水资源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但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加剧了我国的用水需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严峻。而工业废水的排放,更是加剧了我国的水资源污染,使得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让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失衡。

四、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是突出了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矛盾。但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不断加强。开发利用资源应当具有资源的地域发布观念,明确认识到水资源的地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错位,从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消除环境污染创造有利条件。

(二)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2篇

轿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很多相关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The fas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rs have brought along many related problems which are well worth our greatest attention.

首先,城市交通每况愈下。这里我想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例证。五年前,我从家里开车到办公室花30分钟。一年后,我路上要花40分钟。两年后,为了准时到达岗位,我至少要提前1个小时从家里出发。之后,从去年开始,花1.5小时到达成为家常便饭。交通就像毛毛虫一样在蠕动!

First of all, urban traffic is getting from bad to worse. Id like to cite my own experience as an example. Five years ago, it took me about 30 minutes to drive from home to office. One year later, I needed to spend about 40 minutes on the way. Then two years later, I had to start out from home at least 1 hour earlier in order to get to my office on good time for work. And then, since last year, it has just been too normal for me to spend about one and half hours to make it. The traffic just moves like a worm!

中国工业化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 第3篇

关键词:工业化;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是以机器大市场代替手工劳动的机械化生产过程,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革命;它把发展领域从单一的部门突破到国民经济全局,工业化的实质是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作为社会演进的动因与结果,工业化使得工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劳动力就业比重和生产要素消耗的比重持续增长。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工业化是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和人类文明不断进步与繁荣的动力。

工业化发展离不开道路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主要体现在:提高科技含量与信息化,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以及最终提高经济效益,强调统筹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统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就业的关系,实现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中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发展现状

中国从总量看是一个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小。中国自然资源总量占世界第7位,但人均值仅居世界人均值的第60位,其中可更新资源居世界第120位;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值居世界第80位;草地资源总量居世界第3位,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10;森林总量占世界第7位,但人均值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3%;煤炭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3;石油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8;天然气人均值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20。加上自然资源在品种、品位、开发成本等方面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短缺,许多资源已经向亮出“黄牌”警告,耕地和淡水资源则接近人均最低警戒线,已经出示了“红牌”。中国只有劳动力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而农业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矿产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专利资源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和竞争劣势,在进口方面没有发挥利用资源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比较优势。中国过去的发展是完全依赖国内资源供给来支撑巨大经济规模并实现持续高速增长,供养和满足10多亿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二、中国资源消耗和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现状

中国近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发展的方向。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的大国,实现工业化还是存在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现象,存在很多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问题,尤其是在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缺乏有效机制。

中国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出现矛盾,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生态环境恶化

中国过去的发展给环境带来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退化趋势尚未得到遏制。根据专家测算,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增长,如果将环境和资源成本计算进去,每年的经济增长入不敷出。

(二)土地浪费严重

中国是人口众多、土地有限的国家。由于中国的土地问题的模糊状态,导致制定土地供应政策和实行土地商品化时存在盲目性与浪费性。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中,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和厂矿建设占用农业耕地现象,使可耕种面积减少。

(三)资源短缺,且重复建设

中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矿产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一些重要矿产资源的国内保障程度低。尽管资源短缺,但发展过程中受技术限制,资源消耗和浪费非常严重。此外,中国近年来重复建设或者说过度建设比较严重。

(四)人口总量大,剩余劳动力多

目前,中国城市化发展,城乡过剩劳动力比较大。受环境、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完全充分就业成为困难。

三、中国工业化发展与资源、环境建设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需要相应的资源提供支撑。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消费为基础,经济越是发展,能源消费就会越多。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近年来煤炭消费量已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以上。煤炭消费量的80%是原煤直接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能源不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石油供应短缺问题很突出。中国的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七位,而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近10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长速度仅为1.67%。油气生产增量不足,但需求增长强劲。据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年需求量在2.1亿吨的基础上,到2010年将达到3.5亿吨,将成为世界主要原油进口国之一。

(二)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度差

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可以保证或基本保证2020年需求的有26种,不能保证的有19种。特别是石油、铁、锰、铜、钾盐等大宗矿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已不能满足中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中国企业存在经营粗放、消耗高、浪费大、经济效益差、缺乏竞争力等现象。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20%;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每年可综合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中,没有利用的价值达500多亿元。据调查,中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

(三)环境破坏问题突出

工业化阶段的经济发展,总是要破坏环境。而环境是一种资源,并且是有限的资源。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同时他们将工业化阶段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这些产业一般是破坏环境的。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产业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将面临更严重的环境破坏,即环境资源的耗竭。目前中国快速发展的产业依然是传统型产业,发达国家都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或将原料生产基地设在中国,一定程度上将环境的成本附加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之中。

(四)资源开发与节约得到重视

中国一直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方面的投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缓解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从1995年到2000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1990年价)由3.97吨标准煤降到2.77吨,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达4.1亿吨标准煤;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43%提高到52%。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如:2006年起,逐步对资源类产品开征“权利金、资源税和特别收益金”,以此来建立节约型社会。

四、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

经济全球化,要求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利用国际资源、资本、际市场和技术。全球化使得中国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为中国带来了强大的外部环境压力和环境建设动力,可以朝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新型发展模式方向发展。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具体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重视能源综合利用

在工业化发展中,一方面要追求传统的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注意后工业化目标的实现,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制定对外经济战略,特别要防止发达国家的污染出口政策对中国环境的破坏。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面,应当着重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发展不能只注重效率,同样需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中国政府制定的节能目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1995年2.33吨标准煤,降低到2010年的1.25吨标准煤,2030年的0.54吨标准煤和2050年的0.25吨标准煤。

(三)拓展国际市场

经济全球一体化,中国经济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国内市场,而且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参与国际竞争。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一是可以通过贸易途径直接从国际市场购买石油;二是挖掘资源开发和节约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等。

(四)发展高技术产业

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一方面,中国必须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扶持生物技术、新材料、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发展传统产业。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高新技术产业要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中,开辟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传统产业的改造一定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提高发展的起点,发挥后发优势。

(五)发展信息产业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中国家,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将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即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注重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此基础上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加速工业化的进程,缩短工业化的时间和进程,提高工业化的内在质量。

在上述五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中,重点是提高全民资源保护意识,改变靠消耗资源来发展经济的模式,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战略指导,发展新型节能产业,以全球化的思想发展资源产业。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从中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Z].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

2、郭克莎等.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2).

3、王克勤,乔国栋,黄厚珍.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战略——访著名经济学家樊纲[N].经济时报,2002-11-20.

4、周光召.中国资源态势与开发方略[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王梦奎.2006~2020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4篇

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政府可利用税收手段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保护环境。世界各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针对环境资源问题的税制,我国的资源环境税制是从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起来的,按调控目标可分为对资源开采的税收政策、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对资源进出口税收政策,涉及的主要税种有资源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关税等。我国资源环境税制的制定为我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实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还不能充分发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促进环境保护的调节作用。

一、现行资源环境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税设计不当。现行资源税法是1993年颁布实施的,在税目、税率和计税依据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一是税率过低,税档之间的差距过小,对合理利用资源起不到明显的调节作用:二是征税范围过窄,只是对原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盐等资源征收资源税,而且对中外合作开采石油、天然气只征收矿区使用费,暂不征收资源税。资源税侧重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而对可再生资源则没有给予应有的政策重视和支持,以至森林无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三是资源税计税依据不合理,我国现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销售的,以销售数量为课税依据;纳税人开采和生产应税产品自用的,以自用数量为课税依据,使得企业对开采而无法销售或自用的资源不负任何税收代价。

(二)环境保护的税费关系尚未理顺。现行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政府收费,税费关系尚未理顺。环境保护的行政收费法律层次低、设计不合理,税收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相互矛盾,未能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作用。第一,行政排污收费未能解决好环境问题。一方面,虽然我国排污收费的面比较宽,包括污水、废气、废渣、噪声4大类100多项排污收费,但收费标准过低,所收取的费用远远满足不了治理环境的需要,起不到限制排污的调节作用,且排放标准定得较低,导致了企业宁愿交纳少量的排污费,也不愿主动治理或少排污的情况。另—方面,目前的排污费返还方式不利于环保资金的统筹使用与合理安排,根本无法形成环保的综合治理。此外,在征收方式上,排污费是由环保部门征收,不仅征收阻力大,而且资金的使用效果也不理想。第二,涉及环境保护的税种缺乏,大多为临时性、阶段性的保护政策,表现出零星、分散的特点,缺乏系统性。第三,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优惠政策单一,缺少针对性、灵活性,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效果。国际上通用的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非常欠缺。第四,某些优惠减免措施在扶持或保护一些产业或部门利益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起了推进作用。如为保护农业而对农膜、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等减免增值税等。

(三)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税制设计不合理。我国现行主体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等,都与资源有效利用密切相关,但其设计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1)现行增值税为生产型的,不能对固定资产所含税金进行抵扣,使得环保、资源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缺乏更新和改造资金,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而且,增值税减免在促进资源利用方面覆盖范围过窄,没有对节能产品免征或适用低税率的规定;对能源产品普遍征收增值税,增值税构成了产品最终价格的一部分。(2)现行消费税在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其利用效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待加强。目前我国对汽油和柴油征收消费税,但是油品的总体税收负担为23%左右,大大低于国际水平,不利于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还有,对塑料制品、竹木筷子、白色污染品等有损于环境、过度消耗资源的消费品还未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从2006年起,一次性木筷子、木地板等已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3)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结构不合理、税前扣除标准低。对环保企业的发展、技术开发投入缺乏所得税的减免优惠,对节能设备投入也没有税前扣除和加速折旧的优惠。对企业生产节能产品、开发技术和使用节能设备的鼓励作用有限。

二、资源环境税制的优化对策

鉴于我国资源环境税制存在的不合理、不系统、不科学之处众多,需对其进行合理科学规划、设计和优化,以更好发挥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调节作用。

(一)资源税的优化。根据资源税的不足,建议进行如下改革:(1)扩大覆盖范围:从世界各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看,资源税税目可涉及到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以及海洋资源、地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其中以矿藏资源、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为主。显然,我国现行资源税征收范围显得过窄。如果考虑到目前的征收管理水平,可以考虑先将国家目前已经立法管理的一些资源纳入其中,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优质耕地资源、渔业资源等。对现行资源税范围进行重新调整,将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水资源费等并入资源税,成为资源税的一个税目。(2)调整计税依据。资源税是对开采利用国有资源征收的税,只要开采了国有资源,均应缴纳资源税,而现行资源税以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中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为课税依据,这显然不合理。本着简化税制的原则,应将计税依据改为按开采数量计征。(3)提高税率,充分体现国有资源的价值。对原油、金属类矿产资源、矿泉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稀缺度高的自然资源从高设计税率,其他类资源可相对从低设计税率,以体现国有资源的价值以及对自然资源稀缺度的调控。

(二)开征各种环境税。环境税能够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抑制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对改善环境资源有显著的刺激作用。我国还不存在完全法律意义上的环保税,而排污费法律约束力不足,设计不合理,难以发挥环境保护作用。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国际经验,将宜于以税收形式管理的环保收费项目纳入征税范围,实行费改税,分期分批开征以下税种:(1)空气污染税。主要包括二氧化硫税和碳税。将二氧化硫排放费改为税,对固定的大排放源(如电厂、工业区)进行定期监测,依据监测数据计征税金;对小排放源则直接按其消耗燃料的含硫量来征收。碳税是对油、煤、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和国内航空燃料征税,税基是根据各种不同燃料的平均含碳量和发热量来确定,不同燃料由于其排放量不同,税率应不同。(2)水污染税。一般按废水排放量定额征收,但由于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各异,需要确定一个废水排放的“标准单位”,纳税人的废水排放量按其浓度换算成标准单位计征。(3)垃圾税。可先对工业垃圾征税,然后逐步对农业垃圾、生活垃圾征税,其计税依据可以选择按重量征税、按体积征税、按住房面积征税或按人均定期定额征税。可以借鉴荷兰的做法,以生活废弃物为例,根据每个家庭装满垃圾箱的数量和每个垃圾箱的单位税额来征收。(4)噪音税。可考虑对特种噪音,如飞机的起落、建筑噪音等征税。

(三)相关税制的改革与优化。现行主体税种在征税范围、税种类型和税率等方面需做相应的调整与优化。(1)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把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危害的消费品都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如对在生产消费或处理过程中,对环境有害的电池、一次性餐饮用品、塑料包装袋及其他一次性商品列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现代生活中琳琅满目的各类洗涤用品,如洗涤剂、洗衣粉、洗衣液等等,它们大都是含磷的非环保型产品,即使是不含磷的上述产品,长期使用也会破坏环境。因此,也应将此类产品列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并制定较高的税率,以此体现国家限制污染性商品的生产与消费政策。(2)扩大增值税免减征范围,实施增值税转型。可以考虑对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节能新产品适用低税率或者给予免税;对环保节能产品生产企业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3)调整进出口税率。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或预期污染而又难以治理的进口原材料、产品征高税:对进口环保设施和材料则采用低税率,对能耗大、污染强的出口产品降低出口退税甚至征出口税。

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5篇

目录

摘要...........................................1 1.1 地热水资源的概念...........................1 1.3我国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 2 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3 2.1 地面沉降................................3 2.2 热污染..................................3 2.3 地温的变化。............................4 2.4 大气污染................................52.5 化学污染................................5 2.6 诱发地震................................6 2.7 地热水资源衰减..........................6 3 地热水资源环境保护对策.......................6 4 地热水资源评价方法以及数值模拟...............7 参考文献.......................................7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急迫,特别是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成为当今能源界的宠儿。对地热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缓解当今社会能源紧张状况、开展循环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看是清洁的能源,在开发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开发也可能导致环境的恶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急切的需要我们对于地热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一些新的手段,新的理论被成功的应用到这个领域,使我们合理的运用自然界这一宝贵资源成为可能。1.1 地热水资源的概念

地热水是指具有较高温度(温度高于25 ℃的)的地下水,也可以理解为“把热由地下带到地表的作为介质的(温)热水(汽)”。因而地热水有人工和自然两种来源:通过人工向地下注入凉水,经过地下的地热加温而获得较高的温度,然后由地下采出的热水即为人工地热水;由地下直接溢出、或者经过人工构筑物由地下采出的蕴藏在地下含水空间的具有较高温度的地下水即为自然地热水,通常所说的地热水及本文所指地热水是后者。

1.2全球地热异常及我国地热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在我国,地热水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在可供开采利用的深度范围内,既有广泛分布的中低温地热水,又有能够直接发电的高温地热水

(汽)。目前已发现并不同程度地开发的水温在25 ℃以上的地热水点近3000 处,遍及30 个省市和自治区。其中天然出露及人工揭露热水点(俗称温泉)最多的省份有西藏、云南、台湾、广东和福建,其温泉数量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是辽宁、山东和山西、湖南、湖北、河北、四川等省,每省温泉数都在50 处以上。据国土资源部门初步估算,全国地热水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 亿m3 ,所含地热量为9.73 ×1017 J ,折合每年3.284 ×107 t 标准煤的发电量。我国主要沉积盆地距地表2000 m 内储藏的地热能约为7.36 ×1021 J ,相当于2500 亿t 标准煤的热量。

1.3我国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地热水开发利用事业方兴未艾,利用方式多样化。目前主要应用于洗浴,占到了地热水开采量的半数以上;其次是应用于工业发电、取暖(面积近800万m2)、水产养殖(面积近300 万m2)、浴疗(1 600 多处)、农业和医药等。据预测西藏南部潜在地热能有109 W ,云南有570 万W ,四川有170 万W ,台湾大约有100 万W。

至2005 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已直接利用地热水资源为13.756 m3 / s ,年利用地热能1.077 9 ×1010KWh ,居世界第一位,且地热水开采利用量以每年近12 %的速度增长。全国已实现地热水供热800 万m2 ,在天津地区单个地热水供暖小区面积已达80 万~100万m2.。

然而我国在地热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乱开滥采,随意排放,浪费资源,开发及利用的科技水平,经济、社会和环

境效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在少数的示范点、示范区才刚可以达到国际1990 年代的水平。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地热资源是作为清洁能源予以界定的,因为利用它不需要燃烧传统的化石燃料,不排放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物质。然而,由于地热水资源的具有地下水属性,因此如果不加以科学管理,其开发和利用必然会给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1 地面沉降

引发地面沉降的原因有很多,从地质因素看,发生地面沉降大致有3 种原因: ①地表松散地层或半松散地层在重力的作用下,在松散层变成致密的、坚硬或半坚硬岩层时,地面会因地层厚度的变小而发生沉降;②因地质构造作用导致凹陷而发生沉降;③地震导致地面沉降。随着地热水资源的开采量逐渐增加,抽取地下热水引起水位下降,导致松散层压密,加剧了地面沉降的发生,天津市根据市区沉降测量表明,开采300 m 深度以下地下水,对地面沉降影响约占总沉降量的35 %~50 %。

2.2 热污染

热污染是指温度较高的地热尾水在排放过程中,会向周围环境释放一定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或水体的温度升高,改变生态环境,从而影响环境和生物生长。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地热井开发利用程度较

低,多以单一利用为主,没有形成梯级的多次利用,尾水的温度仍然较高,特别是利用地热供暖后的尾水,如果没有采取地热回灌或是相应的处理措施,尾水的温度甚至能达到40 ℃,如天津和河北雄县等地。这些尾水排放后将会促使局部空气和水体的温度升高,改变生态平衡,影响附近生物的生长。

2.3 地温的变化。2.3.1 热储地温变化

长期大规模开采地热水,会使得热储层地温场变化,影响热水温度。尤其是对那些渗透性强、地热水贮存量及开采量大的地热储层,经过长期的地热水的开采以后,必然导致热储及其周边的地温的变化,影响地热水的持续开发。

2.3.2 地表地温升高

在地热水与浅层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的区域,长期大规模开采地热水,会相应地降低浅层地下水的位。从而导致浅部失水、包气带增厚,而使土壤层及其附近地温升高地温随深度的增加会逐渐升高。当降雨渗入地下并形成径流时,地下水对近地表或浅层地层起降温冷却作用,形成近地表地层低温区或低温带,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和水的导热性及热容量有关地温升高会使越冬类昆虫的繁殖能力提高,虫害增加,而为了治愈虫害,相应的农药施用量也增加,从而连带造成农药的污染;近地表地温升高后,土壤的干燥过程也会加快,这就使土壤中 的微生物失去生存的环境,因为土壤中的微生物和菌类是要靠较高的湿度才能繁殖和生存并进行生化作用的,因此地温升高也会使土壤的有机肥料含量降低, 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

2.4 大气污染

在抽取地下热水的过程中,随着接近地表时压力的降低,热水中含有的一些气体和悬浮物就会排放到大气中,从而影响周围的环境。这其中主要是H2 S、CO2。H2 S 气体对人体危害较大,浓度低时能麻痹人的嗅觉神经,浓度高时可使人窒息而死亡。CO2 也有一定的窒息作用,最主要的是其对气候的温室效应。

2.5 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主要包括盐类污染和有害元素的污染。

2.5.1 盐类污染

水中溶解的矿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也升高,因此地热水中一般会含有较高的总固体含量、氟化物以及氯化物等,这些高盐度的地热水如果在利用后,尾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被利用作灌溉用水,就会使土壤板结,降低土壤的透气性,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5.2 有害元素的污染

地下热水在与周围岩体的长期作用下,溶解了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有些热水中的含量会超过饮用水标准或是其他的一

些标准,这些水不仅不能饮用,如果进行灌溉和养殖,对粮作物及鱼类也有害,即使排入河流和其他水体中,对水体也将造成污染,还会由于水体、鱼类、粮作物中有毒物质的长期富集并通过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

2.6 诱发地震

地热水是地球壳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缓冲地基岩石板块应力的作用,并承受和分散地表压力。在山脉地区和城市高层建筑密集区域,地表压力尤为巨大,因此该区域的地下热水资源受破坏程度,将直接威胁到此类地带的地理稳定性。地下热水在被人类强行钻透深部岩层采集抽吸后,因自然降水难以进入地下热水库存,不能被循环补充。当地热水体被过量开采后,不可避免地产生岩层内及岩层下的水体空缺,导致大地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这将诱发地震。

2.7 地热水资源衰减

地热水补给源远,循环周期长,经C14 测年分析,平原区多数地热水年龄在10 000 年以上,因此地热水资源不是一种可大量再生的资源。对其大量开采,必将引起地热水资源的衰减。地热水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正是基于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广大专业人士提出了很多的建议主要是:1)加强勘查评价工作,摸清家底。2)加强管理,严格审批制度,杜绝乱采滥采,从而实施科学适量开采。3)提高利

用效率,减少浪费。4)对地热水勘查与开发中的技术难点和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如加强回灌技术研究和地热水尾水处理研究。5)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学习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加快前进步伐,取得更大效益。地热水资源评价方法以及数值模拟

目前在地热水资源论证评价中使用的方法有传统的储量体积法,自然放热量推算法、水热均衡法以及类比法和水文地质学计算法,随着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数值模拟计算地热水资源也显示出优越性。例如对天津静海团泊风景区地下热水资源评价的数值模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编者能力有限,时间仓促,评价方法只能提及,请见谅)

参考文献

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6篇

摘要:“十二五”以来,新疆坚持两个可持续发展理念,两型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呈现绿色转变,循环经济发展呈现新亮点,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有所改善,但脆弱的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以及节能降耗面临的严峻形势仍是新疆两型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因此提出加快推进经济绿色转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两型社会建设 调查研究 新疆

“十二五”以来,新疆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着力转变资源开发方式,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两型社会”建设初显成效。

一、“两型社会”建设进展情况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有序推进

2010年以来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规范新疆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推进矿产资源公开有偿出让,实现矿产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区有14家矿山企业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继续实施火区灭火工程,两大重点火区、4个一般火区灭火工程按计划推进。着力推进矿井技术改造提升,绝大部分煤矿矿区回采率达到60%以上。积极推进生态补偿试点,沙雅县成为全疆首个国家级石油开采生态补偿试点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十二五”以来全区新增高效节水面积813.6万亩,8个高效节水示范县(市)将建成集中连片的万亩以上农业高效节水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区。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闲置土地清理、“毛地”出让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二)节能降耗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目标要求,自治区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重点节能工程、万家企业节能工程,加强能源审计和能源消费数据在线监测,实施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能源管理、能源监察和能源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体系正在逐步发挥效力。着力实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淘汰关停落后产能,开展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严禁淘汰车型进入运输市场,实施“暖房子”工程和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推广使用高效照明灯具,推广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实施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经济政策,加强对各地州、重点耗能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不断增强全社会节能减排意识。通过万家企业节能管理,使278家企业两年累计节能252.2万吨标准煤,完成“十二五”万家企业节能目标的94.4%。通过建筑节能使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降低6.8%,同时减少了烟尘、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据测算,2012年建筑节能工作节约标准煤38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24万吨、二氧化硫9.24万吨、烟尘13.47万吨,产生经济效益约13.47亿元。

(三)循环经济发展呈现新亮点

“十二五”以来,自治区不断拓展循环经济试点,在化工、电力、有色、冶炼、建材、轻工、资源综合利用等行业、产业(工业)园区及市(县)三个层面,共有57家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加快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建设,两年来共争取中央预算内及循环经济专项资金2.2亿元,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基地、餐厨试点、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自治区政府先后颁布《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自治区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方案》、《自治区建立健全投融资政策措施体系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新疆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四)生态建设与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十二五”以来,通过林业综合治理、退化草原治理、水土保持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实施,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840万亩。通过人工造林和封育,以及加强对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良好区域、风景名胜区和人群密集区生态环境的全面监管,重点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通过实施生态文明县示范工程试点和生态修复示范工程,促进了重点受损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局部恶劣环境得到改善,特别在和田地区于田县、策勒县、皮山县等地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使当地绿洲边缘沙丘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5%增加到20%以上,当地小气候得到显著改善。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保护等工程的实施,使绿洲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草地退化趋势有所遏制,沙化土地扩张速度明显减缓,森林覆盖率达到4.24%。伊犁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和田河等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累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5平方公里。通过对重点河流域和湖泊的综合整治,全区重点河流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由2009年的80.3%提高到2012年的93.5%;塔里木河实现连续20个月以上不断流,流域生态重现生机。

(五)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有所改善

“十二五”以来,自治区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入,2011—2012年累计投资431.13亿元,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1.2%增长到2012年的3.15%。各项减排工程进展顺利,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3项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内。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喀纳斯湖、乌仑古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及伊犁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顺利推进,全区地表水水质继续改善,河流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由2010年的91.2%提高至2012年的94.7%,水质好于Ⅲ类湖库比例由2010年的50%提高到2012年的71.9%;对87个县市127座城镇饮用水水源地开展水质例行监测,水质达标率为87.2%,水质状况保持稳定;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7.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8%,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68%。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深入实施,全年达到Ⅰ、Ⅱ级天数占79.8%。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进,整治村庄781个,受益农牧民132万人。环境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污染源监控网络不断完善,全区共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15个,实现了地州市—自治区—国家三级联网。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脆弱生态环境制约“两型社会建设”

荒漠化、沙化、盐渍化严重,全区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5%,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3%。全区50%左右的县(市)范围内均有沙漠分布,且沙漠化、盐渍化趋势不断扩大[1]。水资源结构性不足,工业、农业及城镇化用水量激增,导致地下水位逐步下降,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用水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

新疆矿产资源富集区大多分布在重要生态功能区或生态极度脆弱、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当前自治区产业布局与主体功能区划不匹配,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重化工业建设、工业园区遍地开花的形势,加上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加工转化程度低、经营粗放、资源浪费等突出问题,给保持生态稳定、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三)节能降耗仍面临严峻形势

新疆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运往内地的能源化工产品等大都属于高能耗的初级产品;煤化工等一大批高载能项目建设投产,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在国家差别化产业政策支持下,承接内地产业大多为能源资源类高载能产业;节能标准不健全,企业生产粗放、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落后等因素,都加剧了节能降耗的压力。“十二五”以来,新疆万元GDP能耗不降反升,2011年、2012年万元GDP能耗分别增长6.96%和6.47%,要确保完成“十二五”期间节能目标,今后两年中万元GDP能耗年均必须下降8.16%,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两型社会组织领导

组建常设的工作机构和高规格的咨询机构,加强对“两型”社会的系统研究和发展谋划,研究制定有关“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措施,形成建设“两型”社会的领导机制,强化“两型”社会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输变电、可再生能源、石油石化、汽车制造等现代装备制造业,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标准,以环境准入标准作为禁止发展还是允许发展的分水岭。要特别注重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现有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提高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体系,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培育生态文明意识

在全社会培育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传媒机构、教育部门、社会团体、社区组织要大力开展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实行强制性的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在政府购买活动中确定一个刚性的比例(例如不少于60%)用于绿色采购,同时对于非绿色采购实施信息公开制度,使政府购买接受公众监督。实施居民绿色消费的鼓励政策,对家用太阳能、电动汽车等绿色产品的消费实施补贴等鼓励政策。

(五)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

实施综合且有差异的政绩考核政策,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三大类,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的差异性确定差异化的考核政策,同类区域进行比较。实施严格的产业梯度转移环境管制政策,必须在产业转出区域和产业转入区域共同实施严格的产业转移的环境管制政策[2]。完善企业清洁生产的激励政策,对于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奖励;建立绿色信贷,将实施清洁生产与金融信贷相结合;安排财政资金奖励企业重大清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进清洁生产企业产品标识制度。实施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区域间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明确生态补偿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建立区域间生态补偿的联合组织,实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多层面的协调互动;创新组合式生态补偿方式,即从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联合补偿模式转变为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下游地方政府三级补偿模式,实现区域补偿平衡。

参考文献:

[1]刘迪生.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进新疆生态文明建设[DB/OL].http://www.研究新疆.com/_d275783

011.htm

[2]沈满洪,程华,陆根尧.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A].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7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海洋产业在传统的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制盐和航运的基础上, 还在发展现代海洋化工、海洋药物和海洋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为主的沿海省市对南海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用海供需矛盾逐步显现, 由此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当前, 随着海洋开发强度的增大, 南海近海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渔业资源日趋衰退;另一方面, 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岛礁主权和海域管辖权要求重叠, 对于矿产、油气和渔业等自然资源的纷争激烈, 严重威胁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因此, 全面审视南海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研究相应的对策, 促进南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是刻不容缓。

1 南海海洋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1.1 南海海洋资源利用

南海海域辽阔, 地质、气候和环境复杂多样, 海洋生物繁育生长季节长、年龄结构简单、资源更新快, 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独特的可持续利用性。浮游生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等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刚刚起步, 而渔业资源开发则已有悠久的历史。南海现有包括拖网、灯光罩网、灯光围网以及数量最多的刺网等渔船约7万艘, 比1989年的65 289艘略多[1]11, 但渔船功率显著增加, 渔获量也逐年增加。

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和世界各国的重要门户, 海洋空间资源利用以航运为主, 其中中远集团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拥有和经营管理船舶135艘、249.8万载重吨[2], 而中远 (香港) 航运有限公司则是香港最大的航运公司, 另外还有海安港和海口港集团等公司轮船联系琼州海峡, 在南海航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食盐是人类最早从海水中提取的化学物质, 海水制盐至今约有5 000多年的历史。南海沿岸海水盐度在3%以上, 是我国各海之最。广东、广西和海南均设有盐业总公司, 担负三省区及国家部分食用碘盐和工业用盐以及农牧渔业用盐的生产任务。大亚湾核电、阳江核电以及拟建的台山核电、广西防城核电项目均采用海水冷却技术, 以充分利用海水资源。

南海石油地质储量在230 亿~300 亿t之间, 约占陆地油气当量的1/3, 号称全球“第二个波斯湾”;2005年12月初, 中海油公司先后与美国丹文能源公司、科麦奇公司以及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签署了珠江口海域不同区块的深水油气开发协议, 拟进行该海域的油气开发[3]。然而, 相比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等周边国家对南海油气的实质性开采, 我国仍需加快步伐。

1.2 南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南方地区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短短3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但由于沿海人口膨胀、海洋捕捞过度、工业污染和海洋生态文明教育缺失等原因, 具有脆弱性的南海海洋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1999年, 农业部提出捕捞产量“零增长”, 并于当年开始在南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2009年, 休渔期由原来的2个月延长至2.5个月, 以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根据农业部《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 (2006) , 广东仁化、闸坡、广西北海、海南海口、三亚和临高等地开展大规模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在全社会营造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良好氛围。

南海现有雷州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2个国家级涉海自然保护区, 沿海市县还设有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 以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目前, 担任南海海洋环境保护的职能部门主要有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和各省市地方海洋与渔业管理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2年制定, 2000年修订实施) 的框架下, 各级政府加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立法, 先后制定实施了《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规定》 (1996) 、《海南省珊瑚礁保护规定》 (1998) 、《广东省人工鱼礁管理规定》 (2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2004) 、《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定》 (2008) 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域使用管理办法》 (2008) 等政策法规。

2 南海海洋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海洋捕捞过度, 渔业资源衰退

20世纪70年代初期, 南海北部沿海的主要经济鱼类就已出现捕捞过度的情况[4];80年代以后, 近海的渔业资源也得到充分的利用。根据渔业资源学者研究结果[5,6,7], 随着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加, 南海北部海域底拖网渔业资源均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其中沿岸和近海较严重, 外海的强度相对较轻。

为保护经济鱼类幼鱼, 渔业管理部门在沿岸设立了一些禁渔区, 并划定了沿海机轮底拖网禁渔区线。禁渔区对保护经济鱼类幼鱼起到明显效果, 但由于执法力量薄弱, 沿海地区的渔民在禁渔区、禁渔期内进行违规捕捞的情况屡禁不止。在每年休渔期结束后, 有大量的底拖网渔船集中在机轮底拖网禁渔区线内违规捕捞, 渔获物以幼鱼为主, 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休渔所取得的成果。

由于渔业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和内陆非渔业劳动力向海洋捕捞业转移, 南海北部沿海的捕捞能力持续高速增长。除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外, 还有来自我国港澳地区、福建省和台湾省以及越南的渔船, 作业范围集中在水深100 m以内的近海海域, 使早已捕捞过度的沿海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境地, 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对分布在沿岸海域的经济鱼类幼鱼的损害。由于资源衰退引起鱼类的小型化, 渔民普遍使用小网目的网渔具进行捕捞, 这进一步损害了渔业资源。

中越北部湾划界之后, 我国大量渔船不得不从北部湾西部海域退出, 从而加剧北部湾东侧海域的捕捞强度, 也使已经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的境地。

2.2 海洋水质污染, 赤潮发生频繁

从1986年以来, 南海北部水域的化学耗氧量、活性磷酸盐与无机氨含量逐年上升, 造成赤潮发生的隐患, 深圳湾、赤湾、香港水域以及大鹏湾都是赤潮的多发区, 污染物的扩散还可能恶化附近海区的环境[1]12。贾晓平等研究发现, 珠江口、粤东和粤西近海有局部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浓度超标, 存在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趋势[8]。

《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指出, 南海较清洁的海域面积12 150 km2, 比2007年减少300 km2;污染海域面积13 210 km2, 比2007年增加3 650 km2;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珠江口海域, 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其监控区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 氮磷比例失衡。

日趋严重的陆源污染改变了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9]。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加重了海洋环境污染, 也改变了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吴瑞贞等研究发现, 1980—2004年南海监测到164次赤潮, 其时间明显延长与南海区气候转暖和广东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而导致的水质变差有密切关系[10]。

南海是交通要道, 大量航行、作业船舶及油井开发等产生的石油对该海域造成严重影响。石油污染是南海北部近岸海域最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 鱼类样品体内的石油烃已经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降解和代解, 反映出该海域具有低浓度持续性石油污染的特点[11]。

2.3 大量填海围垦, 破坏海洋生态

海南、广西和广东相继由国务院批准实施各省区的《海洋功能区划》, 其中仅《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就为“十一五”期间的30多个重大项目划定了146.102 km2的围海造地区, 到2010年新填海面积相当于5.5个澳门的面积。工业发展的需要和房地产建设促使大量的海洋被合法地填成土地, 同时由于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 海域监管力度不足, 大量的海岸带违反功能区划被围垦或实施填海造地。海洋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鱼、虾、贝类良好的栖息地和天然水产养殖场——红树林面积急剧缩小, 其抗风、抗潮和护堤的作用被大大减弱, 另外部分海域珊瑚礁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国民对规范海域使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有待加强。部分沿海群众习惯“靠海吃海”, 随意围垦滩涂和大量砍伐红树林以建造虾池鱼塘进行海水养殖。广东沿海的红树林面积由20世纪60年代的2万hm2[12]172减少至2002年的9 084 hm2[13]。

作为全球最大的生态系, 海洋具有一定的自我恢复和自净能力, 但这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填海围垦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损害是无法通过其自身来修复的, 由此对海洋资源利用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不利影响将在很长时间内逐渐显示出来。

2.4 海洋资源利用不平衡, 蓝色国土维护堪忧

我国对南海海洋资源的利用以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制盐、航运和沿海工程为主。对渔业资源过度利用, 而对海洋浮游生物、微生物和药物等生物资源却利用不足;海水资源的利用也主要限于制盐, 英、美等发达国家已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海水提取溴和镁的成熟技术, 而在南海目前还没有相关产业, 海水淡化和利用海水灌溉耐盐植物等技术也有待提高。

南海周边国家伙同西方石油公司正不断蚕食我国南海油气资源, 并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14]。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军队领导人也于近期高调宣称对南海的主权, 并采取与西方国家联合等多种方式蚕食我国海洋资源, 与中国实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立场相背离。

3 加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3.1 科学管理渔业, 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应抓住目前实施渔船柴油补贴的机遇, 对南海捕捞作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 严格执行南海区底拖网网囊网目内径最小为39 mm的国家标准 (1990年) , 对灯光围网和灯光罩网所使用的诱鱼灯功率、单船使用刺网网具及鱼笼、钓具数量等进行合理限制, 禁止拖网在机轮底拖网禁渔区线内违规生产, 适当发展选择性较好的围网、单重刺网和钓业等渔具。

南海近10年的休渔实践证明, 在采取严格控制渔船数量、加强渔具渔法管理等资源养护措施的同时, 实行休渔禁渔制度是减轻捕捞强度的有效措施。在已经实现港澳同步休渔的基础上, 还应进一步增强休渔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与越南当局磋商, 尽快达成北部湾同时休渔、共同养护渔业资源的管理协议。

人工鱼礁可以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实现渔业资源增殖。广东省从2002年开始至2011年, 计划在广东沿岸约240万hm2幼鱼幼虾繁育区里建设12个人工鱼礁区, 共100座人工鱼礁。该项目可以提高南海水域生产力和增殖优质种类, 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人工鱼礁与当前实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相结合, 能够进一步促进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 减少海洋污染, 维护健康水质

各级政府应统筹规划海洋经济发展, 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注意在生态系统水平的基础上进行海洋区域管理, 保护海洋环境。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执行力度, 依法对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工程、海岸带工业和倾废区等实施管理, 沿海工业、海水养殖和生活污水应经过处理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排放。

完善南海海洋环境监测体系, 全面监测入海污染源、海洋功能区、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和海洋灾害, 通过卫星遥感、飞机、海洋浮标和海洋监测站等多种途径, 加强对海上溢油、赤潮等的监测和预报, 防止或减少损失。定期进行对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的检测, 尤其是对河口、滨海湿地和海湾等典型生态系统脆弱区加强监控, 维护健康水质。

3.3 规范海洋使用, 保护海洋生态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环境容纳量等科学问题。应根据各省区海洋功能区划对填海围垦进行多方论证, 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 加强对红树林和海岸带的保护;建立和完善海洋自然保护区, 集中力量保护渔业资源产卵场、仔稚鱼索饵场等重点生态环境, 分别设立国家、省、市和县级保护区, 也可在村镇中以“乡规民约”等形式来保护海洋环境[12]173。

各级政府还可以与广东海洋大学、海南大学等涉海高校和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合作, 加强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科研和宣传, 在全社会倡导人与海洋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 促进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

3.4 科学规划南海开发, 维护海洋权益

应在传统海洋产业的基础上注意发展新兴海洋产业, 开发利用海洋药物等资源, 组织科技力量研究从海水中提取溴和镁的技术, 进一步开展海水淡化、利用海水作为生活用水和灌溉耐盐植物等科技攻关。

渔业管理部门应继续组织渔船到西、中和南沙海域从事渔业生产以及开发该海域渔业资源, 减轻南海北部海域捕捞强度的同时也充分体现我国在该海域的渔业存在。政府应大力支持南海中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调和监测, 为合理安排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为维护我国在南沙海域的权益积累资料。

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8篇

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的聚居地,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城市居民用水、工业生产用水以及其它城市用水需求逐年增加,但是供水能力不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成为了制约我国城市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1. 我国城市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城市数量和城镇人口都不断增加。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建制城市只有136个,建制镇也只有5400多个,城镇人口共5765万人,城市化水平仅为10.64%。经过近三十年艰难曲折的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仍低于20%(1980年为19.3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告:2008年,我国城市总数为661个,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比2002年增加8个;城市化水平比2006年提高1个百分点。从图1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建国到200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

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2.1 城市水资源短缺

2.1.1 城市用水量增加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增加,有些城市任意扩大建设规模,配置产业不够合理,计划失控必然引起供需紧张,使缺水问题日益严重[2]。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人口达到16亿时,城市人口的比例会上升到60%。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工业要保持6%~7%的平均增长速度,即使万元产值耗水量从现在的100~200m3降到20m3左右,工业耗水量也将增长2~3倍。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对水的需求量将成倍增加。

2.1.2 用水浪费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

我国城市用水浪费,表现为生产粗放,用水效率低,以及家庭生活用水和市政公共用水的浪费。就工业方面,在工业方面与国外同行业和同产品比较,普遍为产品耗水量较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低,用水工艺落后。水利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281m3,比2005年下降了7.6%,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美国等先进国家的6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56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了7.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60%至65%,而世界发达国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一般在50立方米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一般在80%至85%以上。

2.1.3 供水设施能力不足,供水能力增加速度低于城市用水人口的增长速度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导致城市用水人口大量增加。城市供水能力增长和城市用水人口增长之间的差距拉大,造成城市用水紧张。

2.1.4 水源污染使城市水资源更加短缺

2006年国家环境部门统计,我国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我国七大水系中,不适合做饮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城市水域的78%河段不适合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水源污染使一些水源被迫停止使用,从而导致或加剧城市缺水,同时影响供水水质,损害居民身体健康。

2.2 城市水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化迅速发展,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用水量急剧增加,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也迅速增加。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城市污水年排放总量以年平均6.0%的速度增长,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限,处理率很低,致使城市河、湖、水库严重污染,这不仅降低了水体质量,也对人们身体健康和工农业用水带来了不利影响,又使城市水源地受到污染,使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减少,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据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公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水质污染依然严重。197条河流407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9.9%、26.5%和23.6%,其中松花江轻度污染,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湖(库)2个(占7.1%),Ⅲ类水质的湖(库)6个(占21.4%),Ⅳ类水质的湖(库)4个(占14.3%),Ⅴ类水质的湖(库)5个(占17.9%),劣Ⅴ类水质的湖(库)11个(占39.9%)。

通过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地表水污染的严重性。无论是七大水系,还是国控重点湖(库),其Ⅳ类以上水体比例都超过50%,这意味着可供城市利用的地表水越来越少,将严重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

2.3 地下水超量开采

近50年来,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迅速增加,20世纪50年代只有零星开采,自70年代后开采速度明显加快。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地下水年均开采量为572亿立方米;80年代,增加到748亿立方米;到上世纪末的1999年已达1058亿立方米;近年来,这个数字一直在1000亿立方米以上。由于大量超采使地下水位下降,城市水源井报废,严重的产生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

3. 解决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3.1 在城市化建设中做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规划

根据城市工业生产用水量、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现状以及预期用水量,充分考虑城市用水来源和其数量与质量,合理进行城市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工作,做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工作。

3.2 加强管理,以流域为基础系统管理水资源

3.2.1 实行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从供水管理转变为需水管理。

3.2.2 实行省际断面流量水质控制和取水统一管理。

3.3 节约用水,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3.3.1 加强节水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3.3.2 积极推广节水型器具,提倡一水多用,提高生活用水的效率;

3.3.3 工矿企业实行循环用水、分质用水,回收利用废污水,改革用水工艺,降低单位产品的用水量;

3.3.4 充分利用非常规水,不断拓宽城市供水渠道。如在沿海的缺水城市可利用海水作为淡水的替代水源,直接用在工业和生活的某些方面。

3.3.5 合理确定水价,用经济手段实现节约用水。

3.4 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科学技术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水资源问题的解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3.4.1 要加强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建设,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现代化手段。

3.4.2 发展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3.4.3 加大对沿海城市海水淡化技术的开发力度。

3.4.4 大力开发高技术产业,科学治污。加速环保产品和产业的发展,提高水污染防治设施的产品标准化、成套化和自动控制性能,大力开发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成套处理技术和装备[4]。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化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尤其是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减少水环境污染,在城市化建设中应把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水环境保护规划提到足够重视的地位,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提倡节约用水,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现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相协调,以及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吴佩林编.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城镇水资源保障.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宋全香,左其亭,杨峰.城市化建设带来的水问题及解决措施,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56~58

[3]侯晓华,陈志鹏.城市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探讨.塔里木大学学报.2005:109~110

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9篇

关键词:海洋生态,资源环境,补偿,对策

海洋里面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对海洋的开发力度呈现逐年增大的趋势,导致我国的海洋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海洋生态资源问题频出。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防止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促进海洋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海洋生态资源找到破坏的有效办法,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需要结合海洋生态资源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更好的促进海洋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1 中国海洋生态资源存在的环境问题

1.1 海洋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大力发展经济,中国经济得到良好发展的同时,也使海洋环境遭到了破坏。通过对海洋环境破坏程度进行了解可知,轻度污染的海区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是重度污染海区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海洋内积聚了大量的海洋垃圾,海洋污染物总量较多,影响着海洋生态的稳定,导致海洋灾害频发,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发展。

1.2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过度

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对海洋渔业的开发力度过大,导致海洋渔业生物种类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并且人工养殖消费的鱼类比例逐年上升,对海洋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除了鱼类之外,海洋中的其它生物也遭受到了一定影响,最典型的就是红树林,导致红树林的面积逐渐减少,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1]。

1.3 海洋工程兴建和开发不合理

国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造成海洋生物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现象。当前海洋工程开发项目较多,主要的项目有: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围填海和潮汐电站等。海洋工程的新建,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不合理现象,使海洋环境资源遭到了肆意的破坏,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统一的规划。

2 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对策

2.1 制定海洋资源补偿标准

首先,需要对海洋遭到的破坏情况进行了解,结合海洋生态资源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海洋资源补偿机制,将海洋资源的价值作为海洋生态资源发展的基础,运用市场价值法,对海洋产品的价格进行合理定位,对海洋资源进行评估。海洋资源具有流动性和复杂性特点,在对海洋资源进行评估时,需要对海洋资源进行系统的了解工作,确保评估工作的合理性。海洋资源补偿标准的制定,需要将海洋资源评估作为基础,对海洋资源补偿的费用进行合理的核算,结合海洋生态资源的价值,制定出合理的评估体系[2]。

2.2 构建海洋生态补偿体系

海洋生态补偿对策的提出,对保护海洋生态资源,确保海洋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一切海洋生态补偿活动的开展,都应该建立在海洋生态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在进行海洋生态资源的保护上,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性作用,作为海洋生态资源的管理者和代理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征收生态税等方面,加强对海洋生态的管理,实现海洋生态资源价值的补偿。海洋生态补偿的方式主要有:政策补偿、实物补偿和资金补偿等形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实现对海洋生态资源的补偿。对于渔业出现的过度开发情况,可以通过经济补偿的形式来实现,实行休渔转产、人工增殖放流和资源补偿。对于红树林出现的资源衰退状况,可以通过植树育林和退鱼还湿来进行资源补偿。

2.3 拓宽海洋生态资金补偿渠道

海洋生态资金补偿渠道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海洋生态补偿基金,是海洋生态资金补偿的主要渠道,政府部门需要根据受益范围原则和成本受益,来进行资金的补偿,政府会将其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力度。(2)海洋生态税,主要是为了保护特定资源和生态环境而进行的生态资金补偿渠道,能够实现对海洋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生态环境出现的破坏和环境污染情况的产生。(3)海洋环境责任保险,环境责任保险对解决生态资源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是运用金融手段来解决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提高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生态资源遭到破坏。政府部门应该给予大力支持,鼓励海洋生态资源利益方积极进行投保,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建立合理的保险制度[3]。

3 结语

海洋资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防止海洋生态资源遭到破坏,应该加大对海洋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海洋生态资源保护机制,促进海洋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止海洋生态资源遭到破坏。需要全社会意识到海洋生态资源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结合海洋生态资源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海洋生态资源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拓宽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为海洋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宫小伟.海洋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马凤媛.我国海洋强国战略视角下的海洋环境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10篇

1 价值观的不同呈现的差异

在最近的这些年来, 我国始终在追求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追求着经济的快速进步,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环境问题的保护, 造成了近些年的资源污染问题的恶化, 其中, 污染现象较为严重的当属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化学工程的研究发展, 建筑工程的大步阔进, 都使得水资源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化学研究过程中, 往往会将污水肆意的排放, 造成了化学工厂附近的清澈的水资源受到影响, 因而大面积的水资源受到了化学工程的影响, 另外, 工厂附近的居民由于长期需要引用这里的水资源, 而这里的水源又受到了污染, 因而间接的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 建筑工程在近些年来获得了大力的发展, 但建筑工程所带来的水污染对现在的水环境问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加严重了水资源得到恶化现象。由于诸如此类的这些工程本就耗资巨大, 若是在工程进展过程中, 还要对水资源进行整理, 那么就必然会增加工程的成。所以部分工程忽视了这类水源问题, 脱离了保护环境的实质, 背离了国家相关要求的标准, 这样的价值观给谁环境保护增加了不小的压力。

由于水资源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人们的生命安全也在时时刻刻承受着危机, 这样的问题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来维护水资源的保护, 这样既可以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资源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 积极努力的投身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之中来。

长期以来, 国家的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的保护的相关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国家已经对此做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 主要就是在环保和水利工程的方面。国家要求相关企业能够积极的相应号召, 以实际情况出发, 实事求是的对具体的问题做出具体分析。但是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思想不同, 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常常会出现一些思想上的分歧, 对于用一个问题会有多个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因此会给工程的具体实施带来很大的困扰, 而错误的实施方法也会给产生很大的经济上的损失, 而矛盾的尖锐又是一个不可调和的问题, 这就给方案的具体实施带去了很大麻烦。而环境保护部门和水利工程部门两者也会存在巨大的分歧, 两者的数据来源不同, 计算结果不同, 这样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具体方案, 这样的分歧同样是一大问题。

2 缺陷问题导致的失误

在我国, 对于水资源保护的问题, 通常采取的是要产生污染的一方来治理污染, 也就是说, 若是化学工厂造成了周围水资源的污染, 那么就有这一家化学工程来完成对周围水源的治理。但是, 我国的污染的排放量是存在着一个具体的指标的, 只有工程的排污量超过了这一指标, 才算是这个工程产生了污染, 需要进行治理, 若是没有超过这一指标, 那么也就不算是产生了污染。但是换个方面来仔细的想想, 若是指标的规定量在3%, 而工程只产生了2%的污染, 那么着2%的污染就不算是污染了么?很显然这项措施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我们必须要明确, 不论产生多少的污染量, 不可磨灭的是它确实产生了污染, 我们不可以当做是没有污染。尽管造成的污染并不是很严重, 那么试想一下, 每个工程产生2%的污染, 那么十项工程产生的污染是多少?百项工程产生的污染又是多少?哦我们决不能问题是小问题所以就不加以重视,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现在的一个小小的问题, 很难说它不会成为以后的一项大问题, 所以我们要及时的改变应对措施, 及时、积极、合理的对水资源起到一个真正的保护。不仅是为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 同时也是在保护这个我们长期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

3 水权问题导致水价制定不合理, 难以体现水资源的稀缺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尽管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 但是人均的资源拥有量是非常少的, 所以, 节约资源一直都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策。对于水资源来说,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我们不必再过多介绍了, 但是如果要更好的节约用水, 仅仅依靠我们公民的自觉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来进行约束。如果可以免费的得到水资源, 那每个人都会想在最大的限度上进行占用, 这样是不可能实现节约用水的。所以,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 价格仍然是调节水资源供求矛盾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但是, 运用价格手段的前提是水资源产权必须要足够明确, 水资源虽然是上天赐予给我们的甘露, 理论上也确实是应该为资源所在区域的居民所共享的, 但是现在仍然还不能做到水资源完全免费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当中也明确的规定了水资源是属于国家所有的, 水资源的所有权是由国务院来代表国家进行行使的, 但是虽然国务院在名义上是代表国家来严格的行使水资源的所有权, 但是其实国家施行的还是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也就是说, 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 使用水资源费用征收标准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来共同制定的, 这也导致了各个地方在制定水资源费用征收标准的时候又很大的, 而且水资源费用的征收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 所以我国的水资源所有权实际上还是不够明确的。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经济的稳步向前, 国家在发展中同样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问题, 这不仅是在维护国家发展, 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水资源问题可以随着我们不断的研究而逐步的改善, 水污染治理的死角以及具体的评价标准基本上是属于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 也是可以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的得到完善的, 但是部门之间的利益导向问题以及水权的归属问题则是行政体制的缺陷所造成的, 是必须通过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才能够解决的问题。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我国水资源的长期匮乏, 甚至在西部的一些地区缺水的现象十分严重, 更有甚者, 一盆清水要重复利用五六次, 最后还要用它灌溉土地。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并没有对水资源的保护起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因而我国的水资源的状态正在呈现恶化的趋势。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伟成, 卢俊昌, 张立等, 谰鹏飞.广东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M], 2003.

[2]李宏伟, 杜勇.对西南地区大旱的几点思考[J].珠江水利, 2005.

贫困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

一、贫困地区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贫困地区人口现状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一)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高

全国贫困地区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出生率为12.33‰,死亡率为7.24‰,自然增长率为5.09‰。这一人口增长速度,较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出生率高达22.46‰,自然增长率高达14.74‰,有了显著的降低,但依然偏高。

(二)人口文化素质较低

全国贫困地区普查时拥有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243.05万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91.74%。与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较,人口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每十万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者增加了1016人,高中和中专文化者增加了2436人,初中文化者增加了13300人,只有小学文化者减少了1024人。但贫困地区人口文化素质的相对水平依然较低。在每十万人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贫困地区的大专及以上、高中和中专、初中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只有小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贫困地区文盲人口达91.85万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为8.30%。

(三)人口城镇化水平偏低

2000年,贫困地区城镇人口为226.58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64%。这一比重较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提高了8個百分点,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11个百分点。从城镇人口结构看,贫困地区的市人口为48.1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32%;镇人口为178.4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32%。不计4个市、区,27个贫困县的城镇化水平为11.15%,并且还有桂东(9.53%)、平江(8.27%)、汝城(7.66%)等3个县的城镇化水平在10%以下。

二、贫困地区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数量,即一地区的人口密度,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从中世纪以来,中、西欧植被的变化情况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昔日,居住于平原与河谷的农民砍伐森林,把比较平坦的地方开辟为肥沃的农田,形成人口密集的农业区。但是,在农业地区的边缘和农业区之间则是丘陵与低山,那里生长有茂密的森林,由于不适于耕作而被保留下来。

三、消除贫困地区人口压力的对策

人口问题在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活动中,确实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层面是多重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处理得好与不好对脱贫致富的实际进程关系极大。人口问题一定程度的缓解,可以减轻诸多其他致贫因素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阻力。而贫困地区的人口发展要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还必须从社会大系统的大处着眼,从实际出发。

(一)扶贫与人口控制并重,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扶贫与人口控制并重,这是由“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和贫困地区的现状所决定的。贫困地区经济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指出的是,在对待“两种生产”关系上,只重视物质资料生产,而忽视人口生产,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把扶贫和计划生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建立以下机制:

第一,利益导向机制。贫困地区多生多育行为的产生,主要是在一种近期的、局部的利益驱动下进行的。

第二,社会协调机制。正如扶贫工作一样,计划生育工作也需要社会各方面同心协力才能做好。要改变贫困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由计生部门单军奋战的局面,社会各个方面,包括农委、民委、政法、劳动、教育、财政等部门都要一齐上马。

(二)把发展教育放在经济开发的首位,切实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贫困地区是“穷”,但实际情况是既穷又富。所谓穷,穷在商品经济不发达;所谓富,即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能源、森林资源。关键在于人才缺乏,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以致出现了“资源山中睡,人在家中穷”、“端着金碗讨饭吃”的怪现象。

(三)产业间流动和地域间流动相结合,有计划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贫困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状况与其他地区别无二致,同样存在着转移的紧迫性。因此,把产业间流动同地域间流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包括小城镇在内的农村经济社会系统的内部消化,这应是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想。其途径有二:

1、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对于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有重要作用。湖南贫困县基本上分布于丘陵山区,山地面积大,但荒山坡甚多,森林覆盖率下降,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低,林业劳动力比重也低,草食畜牧业也未得到应有的发展。

2、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实际上会有相当部分向小城镇发生地域性流动。贫困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主要从事工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活动,在摆动式流动的基础上,会越来越多地提出落户的要求。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资源与环境问题 第12篇

1 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资源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生产生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但是由于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所以对水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同时人们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 所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节制, 出现开度开发的现象, 从而导致中小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进而出现水资源枯竭的现象。在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在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的情况下就排放到自然界中, 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由于节约水资源的宣传工作不到位, 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很多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导致珍贵的水资源大量的浪费, 直接降低水资源的利用率。这些都是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 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不良影响。

2 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2.1 边开发边保护

工业生产活动是不可能间断的, 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不能间断的。针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普遍偏低的情况, 要制定统一的战略思想, 边开发边保护, 首先要有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对工业用水总量给予一个限定, 超额工厂需要承担相应的处罚, 但是工业用水整体上还要以节约为主, 将用水量尽可能缩减。适当地多植树造林, 涵养当地水源。对造成污染的工厂要勒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治污工作, 将污染源处理到位。

2.2 对区域水资源实施重点保护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以及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废水, 是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存在的重要问题, 所以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重点管理。国家要对工业生产用水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 污水中的污染物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处理, 达到规定的标准才允许排放。同时工业生产企业还应该积极的研发新技术, 争取做到废水净化循环利用, 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所以对于工业生产规模较大或者比较集中的区域, 应该对水资源实施重点保护,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避免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3 重复利用水资源

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民生工程, 同时也是一项比较长久的工程, 为了维持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 就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所以应该加强对工业生产用水的管理。一方面要在思想意识上加强宣传, 强化人们节约用水的概念, 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利用水资源, 杜绝浪费现象。另一方面研发新技术, 降低水资源的消耗量, 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尽量能够做到重复利用水资源。在居民的生活用水中, 也要进行水资源危机的宣传教育, 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 节约水资源, 争取实现生活用水的二次使用或者多次使用。

3 水环境的保护措施

3.1 把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放在首要位置

节约水资源完是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根本途径, 也是减少水资源污染的重要途径。我们对水资源的管理必须严而又严, 总的原则是开源节流保护并举, 在保护中开发, 开发中保护, 把节约放在首位, 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要大力提倡并推行节约用水, 把建立节水型社会作为全社会的努力目标, 节水本身也是保护水资源的一种手段。

3.2 切实做好水资源综合规划

水资源综合规划是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做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应牢固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和尊重自然规律的要求贯彻到规划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满足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务实性和可操作性;坚持科学系统的规划原则, 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 搞好各个专业规划之间的系统衔接;传统的治水经验与现代治水技术相结合, 努力提高水资源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3.3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

水环境保护关系到社会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所以水环境保护是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强化人们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 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 让人们清晰的认识到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浪费, 重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 为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切实加强水政执法工作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做好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 所以应该抓好普法宣传和教育, 营造关注水资源、学习水法规的浓厚氛围, 增强全社会的水法治观念。规范行政行为, 依法治水、依法管水。

3.5 依法治水, 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资源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动态自然资源, 也是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 各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具有非常强的不可分割性, 因此水资源主管部门需要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统一管理, 做好合理的统筹安排, 拟定出能够满足长期用水的水资源分配方案, 仔细计算和确定每条河流的污染承受能力, 严格控制污水排放。强化城市水资源管理, 保证重大项目的水资源使用的合理性。

结束语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水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 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所以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以及水环境的保护, 不仅是水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同时也是全体公民的应尽的义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水环境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所以为了确保这项伟大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还需要国家政策、管理部门的制度以及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 切实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 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匡耀求, 黄宁生.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4, 15.

[2]丁文喜.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 2011, 6, 15.

上一篇:建筑施工技术工程监理下一篇:发展趋势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