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饮用水论文

2024-05-08

居民生活饮用水论文(精选12篇)

居民生活饮用水论文 第1篇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聚, 以及工业所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导致资源环境的危机, 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这对人们的健康、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威胁。据统计, 2000年至2008年我国城市水污染次数达6677次, 年均741次, 如2003年汝阳特大水源投毒案、2004年重庆沙坪坝上万名居民饮用水中毒案、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饮用水质污染案、2008年丹东水质氰化物污染案, 以及2011年江苏省盐城市饮用水酸类化合物污染、2012年广西龙江城市居民饮用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以上这类事件频有发生, 这直接关系到社会民生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 建立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实时异常检测与预警机制, 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 水质异常的类别与成因

水质异常指的是水质行为偏离其正常行为的情形。在水质监测系统中, 这种偏离情形总是随着水质环境的动态变化、噪音而发生改变。借助余氯、总有机碳、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和PH值来检测水质环境异常, 但是, 却不能发现其中发现异常的原因。因此, 通过分析水质异常发生的原因可以将水质异常检测分为以下几类:基线变化异常。这种主要是由于工艺操作引起, 如:阀门、泵的打开或关闭都可能会引发水质基线的变化;离群点。在水质时间序列中, 水质参数在某一时间点突然增大或减小, 在单一时间点出现与其他数据显著不同的值, 这一时间点上的测量值就是离群点, 离群点的产生一般是由噪声引起;异常事件。是指在水质检测结果, 即测量的水质参数值与标准值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类水质异常事件通常是由于外界的污染物投放引起的。其中, 离群点是在单一时间点上出现的水质测量值与标准期望值之间的差异, 而基线变化异常和异常事件则是在一段时间内离群点的聚集。

2 城市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异常检测方法

2.1 基于在线水质参数的水质异常检测

在线水质参数的异常检测方法的第一步, 是要把城市居民饮用水历史水质检测数据作为初始检测指标的原始数据, 建立水质变化模型;第二步将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实际水质检测值与建立的模型参数进行比较, 然后在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由此发现是否存在异常数据。

基于在线水质参数的水质异常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基本的计算方法:第一种, 统计理论算法。基于统计理论的水质参数异常检测首先要建立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统计模型, 以此来作为表示正常行为特征, 然后, 把实际检测数据与模型中的数据进行比较来确定水质参数是否异常。具体的计算方法为, 计算接近16000个测试样本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 再与预先确定的均值参数进行比较, 如果大于3倍方差, 则认为饮用水存在水质异常。第二种, 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根据已知的数据求出有效鉴别正常数据对象和异常数据对象的分类器, 然后通过分类器将未知的数据进行分类, 可分为多类别异常检测和单类别异常检测。在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检测中, 许多分类算法, 比如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相关向量机等也被应用到水质检测中;第三种, 基于聚类的算法。指将相似的数据对象归为一个类别, 并根据数据对象所属的类别来衡量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异常度, 比如:K-means聚类的水异常检测, 具体的计算方法为, 根据当前时刻数据与四个聚类中心的最大欧氏距离判断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异常情况。

2.2 基于自优化RBF神经网络的水质预测方法

径向基函数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组成, 输入信息通过作用函数直接映射到隐含层, 输出层对输入信息做出响应。基于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提供高度非线性动态关系的时间序列预测, 预测的准确度较高, 在网络中需要对输入阶次和SPREAD两个重要参数的值进行设定, 但是, 由于取值没有一个定量的规律可供参考, 导致预测效率低下, 不能找到最优解。因此, 可以根据Kenneth Price提出了差分进化算法 (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 , 采用实数编码方式, 首先, 生成初始种群, 然后, 经过变量操作、交叉操作和选择操作步骤, 以此来验证计算的适应度。差分进化算法设置的参数包括:种群规模、缩放因子、交叉概率因子和最大进化代数, 这四个参数影响着最后的求解效率和求解结果, 只有合理的设定才能最终获得较好的结果。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自优化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设计的具体步骤为:编码→初始化种群及设置差分进化算法的参数→个体解码得到RBF网络的参数→确定适应度函数→判断适应度值是否满足收敛精度要求→判断当前进化代数是否达到最大进化代数进行变异操作生成变异向量→通过选择操作生成新一代种群。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自优化RBF神经网络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质预测方法的实验操作, 本研究先确定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质评价参数, 如:PH值、电导率、余氯、油度、溶解氧、温度、氦氮、TOC等, 本次实验选择两个较为重要的参数氯和TOC进行预测分析, 计算结果为, 余氯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最大绝对相对误差为0.0372, 绝对平均相对误差为0.0024, 误差标准差为0.0057, TOC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最大绝对相对误差为0.1702, 绝对平均相对误差为0.0256, 误差标准差为0.0250, 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2.3 基于FCM算法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质异常分类方法

常用聚类算法包括五种:划分法、层次法、基于密度的方法、基于网络的方法和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方法 (又称之为模糊C均值, FCM) 。在以上这些算法中, 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计算方法由于设计简单, 易在计算机上实现, 因此, 应用相对较为广泛。模糊C均值算法 (FCM算法) 是把聚类生成的簇看成模糊集合, 从正常的水质历史数据中挖掘出重复出现的异常模式, 如果检测出来的水质异常与知识库中异常相匹配, 则认为是正常的, 这种变化知识基线的变化, 否则, 则认为是异常事件。在FCM算法中的水质时间序列是由记录值和记录时间组成的元素的有序集合。水质异常模式知识库的建立步骤:检测异常→提取异常点前时间序列的表示模式→对提取的模式聚类→计算聚类统计量。FCM算法提取水质异常模式的具体步骤:初始化→根据式更新划分矩阵→用式更新聚类中心矩阵→输出最终的划分矩阵和聚类中心。本研究对某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进行了10天的在线监测数据, 选择了余氯、PH和电导率作为水质参数, 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计算出余氯、PH和电导率的阈值分别为0.0512、0.037和0.118, 如果水质参数超过了其对应的阈值, 则认为是待定异常, 如果两个以上的参数检测到异常, 则可以认定水质异常存在。10天一共检测到8个异常存在, 当设定置信度为0.75, 则只检测到2个异常。

3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水资源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在城市居民饮用水检测出水质异常时, 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规避措施, 以减少对人们健康所带来的威胁。本文提出了基于在线水质参数的水质异常检测、基于自优化RBF神经网络的水质预测方法和基于FCM算法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质异常分类方法三种水质异常检测方法,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异常检测方法的性能, 确定是由何种污染物质引发的异常,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进而减少城市居民饮用水资源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

摘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环境污染问题频繁发生, 这就需要建立在线水质监测系统, 探索水质异常检测的方法, 以满足对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污染事件进行智能检测的需要, 保障城市用水环境的安全, 有效减少水资源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城市居民,饮用水,水质异常,在线水质参数,自优化RBF神经网络,FCM算法

参考文献

[1]梁勇.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水质预测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2.4:20-21.

[2]田建平, 曹东卫, 等.LM-BP神经网络在于桥水库水质预测中的应用[J].水利信息化, 2010, 3:31-34.

[3]张蕾.城市地下水水质水位预警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06.12 (4) .

[4]袁健, 树锦.改进多元回归法与神经网络应用于水质预测[J].水资源保护, 2008, 24 (3) :46-48.

[5]佘兵, 贺时兴.差分进化算法及其应用[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 2007.23 (2) .

居民生活饮用水论文 第2篇

记者获悉,经过前期听证,我市决定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同时,调整六安城区供水价格。

据悉,我市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基本水价分为三级。第一级水量基数为每户每月用水量20立方米及以下,基本水价由现行1.18元/立方米调至1.28元/立方米;第二级水量基数为每户每月用水量20-30立方米(含),基本水价为1.92元/立方米;第三级水量基数为每户每月用水量30立方米以上,基本水价为4.48元/立方米。+ @: X0 A(V: Q-h& L, _: ]: K

尚未安装一户一表的居民用户和执行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非居民用户,基本水价由1.18元/立方米调整到1.38元/立方米。, r9 L I!n!s;]$ q;r% J;d

而居民生活用水量将以一个为计量周期,月度滚存使用。每户用水人口超过3人的,每增加1人,各级用水量相应调增5立方米。新装“一户一表”居民用户,实际用水不满一年的,以安装当月至年底时间为一个计量周期,不足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

关于居民饮用水除砷技术的若干思考 第3篇

关键词:饮用水除砷技术混凝吸附离子交换展望

在环境污染物中,砷是最毒的元素之一,位居污染有毒元素黑名单之首。经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美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院(NlEHs)、美国环保局等诸多权威机构研究认定,砷是一种致癌物,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危害到很多系统的正常功能。为了保证人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饮用水砷标准为0.01 ma/L,欧盟和美国均采用了此标准。依据2006年12月29日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2006),我国的生活饮用水砷含量标准也由0.05 mg/L改为0.01mg/L。按照此饮用水砷标准,我国砷中毒危害病区的暴露人口高达15007~之多;已确诊患者超过数万人。而且,我国砷中毒病区更具复杂性——高砷同时多伴高氟、高碘/低碘及其他多种元素含量异常。长期饮用高砷水,会引起花皮病或皮肤角质化等皮肤病,黑脚病,神经病,血管损伤,以及增加心脏病发病。饮用水除砷是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关键措施,所以,安全、有效、经济的饮水除砷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饮用水除砷措施主要可概括为混凝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下面将一一做详细介绍:

1、混凝法

混凝法是目前在工业生产和处理生活饮用水中运用得最广泛的除砷方法,并且可以很好的使工业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使生活饮用水达到饮用标准。最常见的混凝剂是铁盐,如三氯化铁、硫酸亚铁、氯化铁;铝盐,如硫酸铝、碱性氯化铝、聚合氯化铝;还有硅酸盐、碳酸钙、煤渣(主要成分是siO25和A1203有骨架结构和微孔)经粉碎及高温培烧活化后做混凝剂,另外还有聚硅酸铁(PFSC)、无机铈铁(稀土基材料)等做混凝剂。研究表明,铁盐的除砷效果好于铝盐,而且对五价A s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三价As,所以在除砷过程中常对所处理的水进行预氧化,把三价As氧化为五价As,再进行混凝,为了提高氧化效果,有时还会加入催化剂促进氧化。袁涛等人通过正交试验,观察混凝剂成分变化、助凝剂的添加等因素对除砷效果的影响,发现当混凝剂成分分别为硫酸铁、硫酸铝、硫酸铁与硫酸铝聚合而成的复合物(质量比3:1)、硫酸铁和硅酸钠的聚台物(si02含量约2%)时,单纯用硫酸铁的除砷效果是最好的,在待除砷水中添加活性炭或高岭土对上混凝剂的除砷效率无明显增强作用。但采取过滤措施后.砷去除率明显提高,这说明混凝剂水解产物形成的胶体颗粒吸附有砷,同时在pH值较高时铁离子还会产生大量的氢氧化铁胶体,这种胶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较高的吸附能力,能和砷酸根发生吸附共沉淀,使砷的去除率明显提高。一般认为,混凝剂投加后,能够促使溶解状态的砷向不溶的含砷反应产物转变,从而达到将砷从水中去除的目的。该过程可概括整理成以下三个方面:(1)沉淀作用,水解的金属离子与砷酸根形成沉淀;(2)共沉淀作用.在混凝剂水解聚合一沉淀过程中.砷通过被吸附、包裹、闭合(或络合)等作用而随水解产物一起沉淀;(3)吸附作用,砷被混凝剂形成的不溶性水解产物表面所吸附。后2种机制可能更为重要,因为在饮水除砷处理中,一般pH>5.5,该条件下不易形成FeAs04沉淀。

混凝法方法需要大量的混凝剂,产生大量的含砷废渣无法利用,且处理困难,长期堆积则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2,吸附法

吸附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水处理技术,一般适合于处理量大、浓度较低的水处理体系。该方法是以具有高比表面积、不溶性的固体材料作吸附剂,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化学吸附作用或离子交换作用等机制将水中的砷污染物固定在自身的表面上,从而达到除砷的目的。主要的除砷吸附剂有活性氧化铝、活性炭、骨炭、沸石以及天然或合成的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合氧化物等。李艳红等比较了活性氧化铝、活性炭、骨炭、沸石的动态效果,结果发现,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小颗粒活性氧化铝除三价砷效率可达80%,除五价砷效率达86%;而骨炭只有25%和50%,活性炭为25%和44%,沸石为10%和30%。表明活性氧化铝除砷效率明显优于其他净水剂。凌波等人对强化除砷净水剂进行了除砷试验,结果发现,这种以粉末活性碳和不同产地骨炭作骨架、改性后加工而成的强化净水剂,除砷容量及除砷效率均比原材料高50倍,比市售除砷材料高10倍,除砷性能专一,只去除水中的砷,不改变水中其他元素的组成和含量,对原水pH也无严格要求,可以使用简单方法再生。李曼尼等研究了微波法磷改性斜发沸石的结构及其对水中砷的去除,发现斜发沸石微波磷改性后:(1)晶胞体积收缩,相对结晶度降低,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微孔体积明显减小。(2)可以改变沸石骨架上原子的键合方式。(3)除砷量明显增大,去除水中砷的能力更强。改性前,矿样除砷属表面物理吸附机理,改性后,矿样除砷属阴离子交换机理。梁慧锋等人就新生态Mn02对水中三价砷去除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新生态Mn02对三价As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三价As的去除是吸附和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去除率高、作用速度快,去除效果只受pH的影响,是非专性吸附过程,去除过程中三价As浓度的减少符合二级動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Frundlich方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0.76、63.7,mg/g阳离子Ca2+、F e2+、Fe3+等的加入,可以使三价A s的去除率接近100%,s042和P043等阴离子与三价As发生竞争吸附,使三价As去除率降低。还有人用纳米二氧化钛、铝和稀土元素的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铈铁复合材料等做吸附剂除砷。

用吸附法除砷效果易受有机物、pH值、水中砷的存在形态及浓度、其它阴阳离子成分及浓度的影响,且吸附剂材料价格较贵,笔者认为可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措施,如采用多级过滤后再使用吸附剂。 3、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也是一种有效的脱砷方法,其运用于除砷也越来越广泛。刘瑞霞等制备了一种新型离子交换纤维,该离子交换纤维对砷酸根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度。胡天觉等合成制备了一种对三价As离子高效选择性吸附的螯合离子交换树脂,用该离子交换柱脱砷,溶液脱砷率高,脱砷溶液中砷含量完全达标,而且离子交换柱用氢氧化钠(含5%硫氢化钠)作洗脱液洗涤,可完全回收三价AS并使树脂再生循环利用。

由于离子交换法投资高,操作较复杂,原水中含其它盐量较高时,需对原水进行预处理,需要酸碱再生,再生废水必须经处理合格后排放,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细菌易在床层中繁殖,且离子交换树脂会长期向纯水中渗溶有机物。

4、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如反渗透法在对生活饮用水进行除砷的实验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除砷方法,但该法还只停留在实验阶段,实际中还未得到应用。有利用电吸附技术去除水中砷,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有用改进的飞灰床过滤去除饮用水中的砷的方法,过滤结果令人满意。

另外美国Solmetex公司成功研制了一种突破性的饮用水纳米除砷技术,该技术已经在美国西南部进行了多次现场试验,并成功地展示了其处理能力和效果。而目前热门的还有生物除砷法,该法具有除砷效果好,费用低,处理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但多用于废水除砷,而用于饮用水除砷还少见报道。等等。

居民生活饮用水论文 第4篇

关键词:桂林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

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 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健康。桂林市城市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均来自桂林的漓江, 经由桂林市自来水公司采用消毒剂处理后, 通过输水管道送到千家万户, 其水质质量尚未见报道。笔者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1], 于2010年1-4月对桂林市东、南、西、北、中5个不同区域共10户居民家庭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进行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岛津UV-2450紫外分光光度仪;GR-20电子分析天平;pHBJ-26酸度计;H.H.S21-6电热恒温水浴箱;GZX-DH-电热恒温干燥箱;SX-1008型程控箱式马福炉;GHP-9270细菌培养箱。

1.2 试剂

硝酸银标准溶液 ( 0.014 00 mol/L) ;硫酸亚铁铵;三氧化二砷混合磷酸缓冲液;四硼酸钠缓冲液;铂-钴标准比色液;碳酸钠溶液 (10 g/L) 及各考察项目中所需要的试剂等。

1.3 方法

1.3.1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按照国家标准GB/T 5750-2006要求进行操作[2], 清晨采集水样 (取水样时先打开水龙头放水2 min) 。分别采集10户居民家庭中的管网末梢水, 接入洗净及消毒过的塑料瓶和玻璃瓶中;另分别采集5户居民家庭1 d中5个不同时段的水样, 备用。

1.3.2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3]

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检查包括色度和浑浊度等4项。经检查, 10个采样点的水样色度均为5度, 无臭、异味和肉眼可见物。物理指标中考察了水样的pH值及溶解性总固体。

1.3.3 无机物非金属指标[4]

硫酸盐:采用硫酸钡烧灼称量法, 量取200 ml水样置烧杯中, 按生活饮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项下操作与试验。氯化物:硝酸银容量法, 精密量取水样50 ml, 置三角烧瓶中, 作为试验液;另取50 ml纯水, 作为空白对照液, 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项下操作与试验。

1.3.4 金属指标[5]

铁:采用二氮杂非分光光度法, 所有的玻璃器皿使用前均用稀硝酸浸泡除铁。取水样振摇均匀, 精密量取水样50 ml置100 ml比色管中, 作为样品管。另取100 ml比色管8支, 分别加入铁标准溶液 (10.00 μg /ml) , 0.00、0.25、0.50、1.00、2.00、3.00、4.00、5.00 ml, 各加纯水至50 ml, 作为标准试验液系列管;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项下操作与试验。取铁标准试验液与水样试验液在51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从曲线上查出样品管中铁的质量, 计算。

1.3.5 毒理学指标[5]砷:

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精密量取水样50 ml置砷化发生瓶中, 另取发生瓶8个, 分别加入砷标准溶液 (1.00 μg /ml) 0.00、0.50、1.00、2.00、3.00、5.00、7.00、10.00 ml, 各加纯水至50 ml。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项下操作与试验。取砷标准试验液与水样试验液在51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从曲线上查出样品中砷的质量, 计算。

1.3.6 微生物指标[6]

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采用平皿计数法及多管发酵法, 取在无菌状态下采集的水样, 按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项下试验。

2 结果

不同区域10份水样水质检测结果见表1、表2。

注:不同时段的水样为:1.清晨水样;2.放水1 min后水样;3.放水2 min后水样;4.中午11点水样;5.下午5点水样。

所检测的水质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 水质为弱碱性, 未检出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仅检出一些杂菌, 分析菌落总数偏多的原因是被检用户因用水量少而引起一些杂菌生长, 家中随时用水者则菌落总数为0。

3 讨论

在被考察的10户居民家中的水样中, 所用供水管材分别有钢塑管、塑料管和镀锌铁管, 检测数据反应并无明显差异;表明管材材质对水质的影响较低, 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人们习惯清晨用水时都会打开水龙头放水数分钟, 认为夜间可能析出可沉渍于管道的附着物, 通过放水将沉积物排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末梢水水样的采集时间也有所要求。经对其中5户居民家庭在1 d中收集到5个不同时段的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及氯化物进行检测比较, 结果表明以清晨水样中的被检指标偏高, 但检测数据低于标准规定。因此, 笔者认为如果从节约资源、节约用水的观点出发, 完全可以直接取水使用。

漓江是桂林市的生活饮用水水源, 桂林市供水公司对生活饮用水水源实施卫生管理,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生活饮用水的卫生保障体系;同时, 在市政府的重视和倡导下, 桂林市民有自觉保护漓江的意识, 为防止污染源进入江河作了大量的环境保护工作。本次调查表明, 桂林市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良好, 可放心使用。

参考文献

(1)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S) .

(2) GB/T 5750.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S) .

(3)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S) .

(4)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S) .

(5)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 (S) .

国内城市居民饮用水现状分析 第5篇

由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城市市政自来水根本不能直接饮用,目前国内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饮用水大致为以下三种情况:

1、饮用纯净水

我国著名的水营养专家、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复兴教授指出:纯净水是一种“干净水”,但他也是一种不健康的退化水,纯净水只解决了水污染问题,但没有解决“水退化”和水的生理功能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与矿物质有5%-20%必须从水中获取,这些元素在水中的比例同人体的构成比例基本相同,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利于人体健康,食物中微量元素不能代替一切。而纯净水不含任何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矿盐和硬度都接近于零,仿佛处于“饥饿”状态,具有极强的溶解力,是“至清的死水”。因此长期饮用纯净水不仅不能带来营养,相反还会将体内部分微量元素与矿物质溶解,随着新陈代谢排除体外。

当然,纯净水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他不含矿物质,而在于它的PH值呈酸性。人体液PH值在7.35-7.45之间,因此,摄入体内的水应该弱碱性较佳。因为一旦体质呈酸性,细胞的作用就会变差,身体各个器官的作用、组织结构就会减弱;新陈代谢趋缓,废物则不容易排出;肾脏于肝脏的负担都会加重,从而导致慢性病形成。

特别指出的酸性体质是癌症易发型体质,所以的癌症的人,体质往往先酸化,才诱发癌症的。

若一个人的身体完全变为酸性体质,这个人的生命至多维持两天,因为变成酸性体质时,会引起败血症和尿毒症而至人死亡。

纯净水抽走了水中的矿物质,如同抽走了水分子的支架,也就是改变了水的结构,水分子会串联成线团凝聚态,使相对独立的小水分子相互凝聚,变成大框架结构,不易通过人体的细胞膜,被人体吸收。水不被细胞吸收,就不能参加人体一系列的代谢活动,也就起不到促进新陈代谢与增强人体排毒的功能。

所以喝的水出问题,不只是肾会出问题,很可能导致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也出问题。

2、饮用白开水

长期饮用白开水对人体的伤害是很严重的。因为现在的水与几十年前的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当然,开水可以杀死水中的一本分耐高温的细菌、病毒,但是细菌、病毒的尸体仍然留在水中,进入人体后即成为医学上所说的“热源体”,临床中常见的“无名热”原因多源于此。

美国环保局一项报告指出:煮沸的水等于是一种将有用的氧和矿物质埋掉的“死水”,而大部分的不纯净物质仍然留在水中。根据弗罗里达大学健康于行动学系的调查,煮沸等于浓缩诸如砷、贡、铅、镉等有害物质,更加危险的是被x污染过的说,经过煮沸后,所含的X浓度反而增加,对人体极为不利。

经过煮沸的水,纯粹只是水,而且还可以称为死水,因为它根本没有氧。为什么我们喝山泉水(小分子水),用山泉水洗澡会让身体很舒服,因为山泉水的含氧量很高。因为白开水失去养太多,不能用来浇花、养鱼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经常喝缺氧的白开水,是使人体细胞因缺氧而变形,从而导致癌变的重要原因。

喝白开水的最大弊端是:自来水经过漂白处理后,水中含有余氯,在90-100度之间水中的余氯生成三氯甲烷的浓度最高,而三氯甲烷已被医学界确认有致癌作用。

3、饮用桶装矿泉水

矿泉水确实是一种好水,它含有人体所必须的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无论从营养学角度来讲,还是从口感上去品味,确实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因此,桶装矿泉水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越来越被重视饮水健康的人们所接受。然而,令广大居民担忧的状况却是接二连三的发生,让人们不禁迷惑:今天,水还有好水吗?

并不是所有的矿泉水都是弱碱性的。桶装水本身的材料存在隐患:据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对桶装水质量调查中,微生物超标的情况反映居于首位,而症结的根源却在于桶本身的材料和桶的消毒环节。虽然,之前媒体频频曝光的100%有毒的胶桶已经基本销声匿迹,实际上PC桶也有千差万别,有的用再生料做,有的则掺杂了杂质,长期装水会带来健康问题。近些年来桶装水市场采用旧塑料、洋垃圾、医疗针管等末端原料的“黑心桶”。带来了很大的饮用水安全隐患。

假水:采用自来水简单过滤冒充矿泉水的“黑心水”

饮水机本身存在的饮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等因素被频繁曝光,“问题水”层出不穷,日益暴露出生产、流通、销售诸多环节的严重问题,消费者感到粗目惊心,桶装矿泉水也不能随便喝。

饮水机带来的安全隐患

所谓的“二次污染”,指的是桶装水在饮水机中被污染。主要有五个方面。

1、饮水机工作原理造成:

饮水机是利用空气压力的原理进行工作的,由于采取空气压力原理的循环系统设计,饮水机都不同程度地使用胶管、塑料管等化学成份的物质,加上空气质素越来越差,空气酸碱系数增大,对管状物的氧化腐蚀严重,造成胶管、塑料管的糜化,产生白色成片状物,二次污染桶装水。

2、换水过程中造成:

绝大多数饮水机的结构一般是由桶装水的桶颈倒过来放在饮水机的座上,在桶装水装上饮水机以后,每放出一升,必定有相应的一升体积的空气夹带的灰尘、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霉菌等多种细菌也随之附着在饮水机内部,此后细菌会在饮水机内不断繁殖,呈淡黄色,黏滑感。时间一长就可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3、饮水机内部结构造成:

桶装水里的水通过饮水机软管流入两个水胆内,一个是热水胆,一个是冷水胆,这两个水胆除了将冷热水分区之外,还起到沉淀水中杂质的作用,问题就出在水机座以及冷热水胆内的三个部分。人们通常在桶装水喝完之后,只重新换上一桶水就了事,却忽视了在换水过程中,饮水机内胆还会一直存有近1000毫升的水,一桶水喝的时间越长,空气所夹带的细菌繁殖的数字就越惊人。停用一段时间或高温高湿条件下的饮水机,造成的二次污染更大。

有些饮水机内部很容易产生积水,如此阴暗潮湿的环境,非常适合微生物生长。“霉菌适宜在25至32摄氏度中生长,其他微生物适宜在35至37摄氏度的环境下繁殖,这与室内温度刚好吻合。纯净水流经带有这些霉菌、病菌的进水口,也会受污染。细菌不断地繁殖,从而引发消化、泌尿系统等50多种疾病,4、加热过程中造成:

由于桶装水(特别是矿泉水),水中有矿物成分,在经过长时间的加热升温,容易产生水垢,附在储水斗或热胆内,长时间累积会形成一层层黄色物质,二次污染桶装水。

5、储存、运输过程中造成: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却来自桶装水的桶颈部分,桶装水是经过严格消毒杀菌的干净水,但是由于在储存、运输或开封后会接触到细菌,(特别开封后长时间装在饮水机上饮用的桶装水)(一般一桶水一周左右饮完最为适合),细菌会在饮水机内部繁殖,造成桶装水的二次污染。因为桶颈部分这是与饮水机“聪明座”最紧密接触的地方。一些厂家对瓶颈部分不严格消毒,密封性能不够,甚至使用劣质瓶盖,工人在运输过程中,一提瓶颈,瓶盖会脱开,使饮水水遭到二次污染。

净水器存在的问题

众多电器大卖场,各种品牌的净水器正在“争奇斗艳”。有的说进口技术,有的说专利产品,纳米膜、纯晶技术、能量活水机„„各种品牌让人眼花缭乱。

国家质检总局历时数月,深入调查,发现部分劣质产品不仅起不到净水的作用,甚至反而造成水的污染;个别产品铅、砷等重金属超标,长期使用可能造成人体神经性损伤等严重后果。

昨天,针对净水器行业乱象,质检总局启动净水器产品质量执法打假“质检利剑”集中行动,在全国范围展开专项整治。

生产车间 沾满污渍的手在装滤芯

宁波是净水器的主要生产地之一,下辖的慈溪、余姚分布着数百家净水器生产企业,产量约占全国的60%。

宁波万爱电器有限公司宣称,其生产的“万爱”牌净水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指定的专用饮水产品”“产品获得欧共体CE、GS认证”。但在公司门店,销售人员对是否获得这样的指定和认证解释不清。

另一家名为慈溪爱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艾尚”净水器生产车间,厂房为两层砖房,生产条件极差。一个半露天的小平房内,一包包编织袋包装的活性炭堆在角落,一个女工双手沾满污渍,徒手将已称重完毕的炭颗粒装入滤芯,过滤所用的PP棉也随意丢放。

送检样品 四成不合格

国家质检总局在宁波、深圳、南京等地,抽取33家企业的33种型号净水器送检,了解净水效果堪忧:13家企业的产品不符合《家用和类似用途反渗透净水机》、《家用和类似用途超滤净水机》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

——在微生物检测即大肠杆菌类检测项目上,所有送检样品基本上“全军覆灭”。

——肉眼可见物检测。该项检测是将整机在水中浸泡24小时,看相关材料和配件在水中是否会出现沉淀物。在实验室,记者看到包括“美之净”在内的一些大品牌也不合格。

——有机物溶出检测。该项检测需要将整机在水中浸泡24小时,检测相关材料和配件在水中溶出的有机物指标,一般情况下均有溶出,关键看是否属于标准范畴。但本次检测中,有40%的样品有机物溶出超标。

——重金属溶出检测。通过浸泡实验发现,有超过20%的样品溶出物超标,其中“净怡”砷明显超标。

——出水水质,部分品牌与自来水水质一致。通过实验发现,号称德国独资的“世保康”等品牌的出水水质与自来水水质一样,并无其宣传的效果。

“问题”净水器为何大行其道? 这么多问题产品,如何混进市场的? 目前净水器没有国家标准,各类净水器相关产品执行的均是企业标准。就准入而言实行卫生许可制度,即厂家先将样机交检测机构检测,检测机构出具合格证明后,再向各省的卫计委申请卫生许可证批文。取得批文后,方可生产销售。

但现实是,卫生许可证只对出水水质负责,并不对整机负责;检测机构只对厂家送检的样机负责,并不能保证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

此外,一些不良商家采用各种手段蒙骗消费者。比如,广东艾沃公司生产的“艾沃”牌净水器,在说明书上明确注明是RO机,但整机实为低一级的超滤机。该产品说明书上标有一行小字“以实际产品为准”,执法人员说,这属于欺诈消费者。

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知名度,在包装箱上注明与某某电视台合作及MA等字样,但MA实为“煤矿安全标志”,与净水器没有任何关系。综合新华社报道

矿物质水的安全隐患

(1)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瓶装饮用水主要是有三种:纯净水、矿物质水、矿泉水。一般的消费者容易将矿物质水与矿泉水混淆,普遍认为矿物质水就是矿泉水,你了解了以下4个问题以后,就会明白两者有天壤之别。

目前矿物质水还没有国家标准(这也是让人感到不安的一个原因),从浙江等几个省的地方标准来看,矿物质水是指纯净水经添加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或天然矿物提取液后制成的饮用水(参考浙江省饮用矿物质水地方标准DB33/339-2001)。纯净水一般都是用自来水加工灌装而成的,一直受到专家和消费者的诟病。这也意味着绝大多数矿物质水也是用自来水制成的。

众所周知,补充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一个综合概念,单独补充某一样的做法早已过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存在一个微妙的平衡关系,片面补充某一种,往往导致另外好几种的排泄增加,适得其反。比如过多的补充钙,就可能导致大量镁被尿液带走从而补了钙缺了镁。镁与钙的合理比例应该为:2:1。因此有医学专家认为,补充矿物质应该“协同作战”,最好就是自然态下的均衡吸收。

在自然态下,优质的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呈现一个均衡的比例,或者说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了这种奇妙的和谐。因此天然状态下的水中所含营养物质能起到一个“协同作战”的效果。比如优质天然水中的镁与钙比例就正好接近2:1。这就是为什么世界顶级矿泉水依云始终强调自己含有“天然的”、“均衡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然而我们在矿物质水中看不到这种上苍赋予的和谐,矿物质水往往只往纯净水中添加某几种矿物质(提醒消费者可以关心一下你喝的水所标的矿物元素表),不但起不到补充矿物质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其它矿物质的流失。比如:人体长期只补充镁、钾两类矿物质,就可能导致相应比例的钙和铁,以及其他维生素族营养物质的流失。因此,矿物质水补充矿物质的作用值得质疑!国内矿物质水添加的矿化液主要成分一般为硫酸镁和氯化钾。因此矿物质水在具有了镁离子和钾离子的同时,也具有了额外的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

硫酸镁又成为泻盐,超过390毫克每升便会引起腹泻。更为关键的是,硫酸根离子并非营养物质,所有国家的任何饮用水标准都只标明其含量不得超过多少,而没有必须达到多到的标准。氯酸盐也存在着同样的尴尬。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也由单纯的安全上升到健康。健康水有一项重要指标就是pH值呈弱碱性(7.0-8.0)。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国内矿物质水几乎都呈酸性,有的品牌甚至低于5.6。饮用水中矿物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维持水的弱碱性。矿物质水中的矿物质显然没有这个用途。

原因有两个,其一,它是在偏酸性饮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人工矿化液而成的,所谓先天不足;其二,矿物质水添加的化合物有硫酸镁等。众所周知,硫酸镁是强酸弱碱盐,溶解在水中,水溶液呈酸性,因此可谓是“酸上加酸”。

以上种种,可以让我们更多的了解水,认识矿物质水,对我们真正的健康生活一定是大有助益的。

学校生活饮用水使用情况调查 第6篇

为了解学校用水情况,我们于2012年7月4日至7月16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抽取23所学校,进行了检查。其中高中3所,初中6所,小学 14 所(含4所村小学)。

检查中发现:目前学校学生的生活用水与学生的课间饮用水是分开的。

学校学生的生活用水:23所学校中,有14所学校使用市政自来水,其中3所学校为市政自来水的二次供水;有1所学校使用乡、镇自来水,为乡、镇自来水的二次供水,6所学校为自建水井,均为农村中、小学。为学校自建水井的二次供水。

学生的课间饮用水:23所学校中,有17所学校学生饮用桶装水,1所农村中学各班级使用饮水机烧开水,1所城市小学、4所农村村小学学生自带饮水。

学校学生生活用水的使用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园艺用水、卫生用水;二是学校住宿学生的生活用水;三是学生食堂用水。

学校学生的生活用水在卫生管理上,从上述三个方面看,重点是学生食堂的用水。23所学校中,有学生食堂的学校15所,其中使用市政供水9所,水质状况良好。2、使用学校自建水井6所,均为农村中、小学。为学校自建水井的二次供水。依当地的地下水情况不同,水井井深5米至80多米不等,多数为13米至25米。一般为每学期开学时,对水井消毒一次,平时不消毒。这类学校一般都是水井中有一个提水泵,食堂有一个储水箱,当用水而储水箱水量不足时,就开泵提水,水箱满了为止。

综上所述:学校的用水在卫生管理方面,重点是学校食堂用水的消毒,也就是学校或学校食堂二次供水的水质消毒。坚持经常、有效的水质消毒是保证学生饮食饮水安全的关键。而加强学校水质消毒知识的培训与技术指导更为重要。目前学校对学生饮食饮水安全非常重视,但对于水质消毒知识了解甚少,由于农村学校经费不足。不能购买相应的消毒设备,感到水质消毒很困難,有为难情绪。其实,水质消毒方法很多。可因财力情况而定。经济状况好的学校可购买水质消毒器,好使用、好管理。经济状况不好的学校可采用含氯制剂消毒。如漂白粉、漂白粉精片、次氯酸液、二氧化氯等。 含氯制剂是非常经济、有效的水质消毒药品。特别是漂白粉精片使用方便,消毒效果好,便于储存。学校食堂的水箱一般都很小,通常为0.5立方米至1立方米,每天一至两水箱水,消毒药用量很小。漂白粉精片非常适用。

学生的课间饮水卫生管理,重点是桶装水的“索证”和学校与生产企业签订的协议。

检查中发现,学生课间饮水卫生状况总体良好,各学校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水质安全领导小组,建立了水质卫生管理制度、水质污染事故报告制度及水质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有专、兼职水质卫生管理人员,水质卫生管理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建立了饮水卫生档案。问题在于学校对当前桶装水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清楚。个别学校还在索取卫生行政部门为桶装水生产企业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另一个是很多学校与生产企业签订的协议中没有写明桶装水生产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再一个是学校索取的桶装水生产企业本批次的出厂检验报告不全。

受检的5所小学中有4所是村小学,学生的课间饮水是学生自带的。村小学是学生课间饮水卫生工作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学生饮用符合要求的捅装水。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开水。学生自带饮水,往往忘带或带的不足,难免喝生水。

作者简介:

湖北省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研究 第7篇

1 资料及计算方法

1.1 调查资料与数据检验

1.1.1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资料

水利普查共调查了6 665个农村家庭用水户, 调查指标主要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住房类型 (单元式住宅、平房、其他) 、主要用水设备、自来水有无水表计量、家庭生活年用水量、家庭生活年自来水利用量、家庭生活其他水利用量、家庭其他年用水量等。调查对象中有计量设施的4 842户, 无计量设施1 823户。

由于无计量设施的用水资料精度较差, 因此,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修订只采用有计量设施的用水户进行分析计算。对4 842个用水户进行初步合理性分析, 无奇异值。

1.1.2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资料

水利普查共调查了4 824个城镇家庭用水户, 调查指标主要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住房类型 (别墅、单元式住宅、平房、其他) 、自来水有无水表计量、家庭生活年用水量、家庭生活年自来水利用量、家庭生活其他水利用量等指标。

经过初步数据分析, 2个用水户常住人口为0, 因此舍弃。4 822个用水户中有计量设施的用水户4 733个, 无计量设施的用水户89个。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修订只采用4 733个有计量设施的用水户进行计算分析。4 733个有计量设施的用水户中, 单元式住宅4 267户, 平房303户, 别墅30户, 其他133户。通过数据分析和检验, 无奇异值。

1.2 计算方法

1.2.1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计算公式

式中:M为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L/人/d;W为家庭生活年用水量, m3;n为家庭常住人口数目。

1.2.2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确定方法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的计算方法有多种, 主要包括:主观概率值法、二次平均法、概率测算法、趋势分析法等。由于本次用水户调查资料较多, 因此选择二次平均法进行计算。

一次平均法:

二次平均法: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的制定需以节约用水为主要目的, 但也应从居民生活用水的实际需求出发, 充分考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趋势, 体现定额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4]。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水量的需求越来越大, 生活用水定额呈增加趋势。基于这种考虑, 制定的用水定额既要满足节约用水的要求, 又要满足不同生活水平居民的用水需求, 因此二次平均法采用往上平均方法。

2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2.1 用水定额计算分析

2.1.1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按照家庭用水设备是否齐全, 将用水户调查资料分为:设备齐全和设备不齐全两类。利用二次平均法对各地级市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 除黄石市、省直辖和咸宁市以外, 大部分地级市设备齐全的农村生活用水定额大于设备不齐全时的值, 符合一般规律。少数地级市用水定额出现相反规律的原因可能有: (1) 数据代表性不足; (2)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不仅受到设备是否齐全这一因素的影响, 也与节水器具普及率、节水意识、用水成本等多种因素有关, 是多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2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空间分布

为了更加明晰用水定额的空间差异, 绘制了各市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空间分布图, 具体见图2。由图2可知, 对于用水设备齐全的用水定额, 荆门市、荆州市、十堰市、恩施市、随州市和武汉市较大, 其他地级市用水定额偏小;对于用水设备不齐全的用水定额, 黄冈市、荆州市、随州市和恩施州比较大, 其他地市相对较小。图2充分反映了用水定额的空间差异性, 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由用水成本、经济水平等因素引起, 具体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限于资料, 未对此进行分析。

2.1.3 湖北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初步确定

按照武汉市、其他市 (武汉市以外) 进行分类, 采用同样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进行了计算。具体计算成果见表1。由表1可知, 设备齐全的用水定额, 武汉市大于其他地级市的用水定额;设备不齐全的用水定额, 武汉市小于其他地级市用水定额。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及空间差异性分析, 武汉市与其他市相比,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并没有表现出偏大或偏小的一致性趋势, 因此对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不考虑区域用水定额差异, 根据资料计算湖北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全省平均值。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值见表2。

2.2 定额合理性分析

(1) 与其他省份成果对比。湖南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80~110L/人/d, 四川省为75~90L/人/d。由此可见, 湖北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与其他省份用水定额相差不大, 特别与湖南省农村居民用水定额更加接近。

(2) 与相关规范对比。《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 (GB11730-1989) 中分为5个气候区, 湖北的谷城、均县、十堰市、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保康、神农架、兴山、巴东、秭归、长阳、五峰、建始、恩施市、恩施、鹤峰、利川、咸丰、宣恩、来凤等23个县、市属于第五区, 其他属于第三区。标准中第五区根据有无洗涤池用水定额分别为35~55L/人/d和50~80L/人/d;第三区有无洗涤池的用水定额分别为40~70L/人/d和60~100L/人/d。湖北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大于规范中的取水定额。主要是由于规范于1989年颁布, 距今已25a,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用水定额出现增加趋势也是合理的。

综上所述, 计算成果是合理的。

3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3.1 用水定额计算分析

3.1.1 各地市不同住房类型用水定额计算分析

按照住房类型进行分类, 对湖北省各市不同住房类型的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 4种住房类型 (顺序:别墅、单元式住宅、平房、其他, 下文也按该顺序)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范围分别为55~127L/人/d、118~143L/人/d、85~141L/人/d和114~165L/人/d。4种住房类型全省平均值分别为106L/人/d、128L/人/d、124L/人/d和129L/人/d。单元式住宅、平房和其他类型住房的用水定额相差不大, 而别墅居民用水定额计算值偏小, 原因可能有: (1) 别墅节水型器具普及率高; (2) 调查别墅均为县城别墅; (3) 调查数据不足缺乏代表性。由于别墅的调查数量较少, 平房和其他类型住房的用水定额与单元式住宅相差不大, 另外, 考虑城镇住房类型中单元式住宅较多, 因此湖北省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只采用单元式住宅进行确定。

3.1.2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空间分布

为了明晰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空间差异性, 绘制了各市单元式住宅用水定额空间分布图 (见图4) 。由图4可知, 鄂州市、荆州市、随州市、宜昌市和武汉市的居民用水定额比较大, 其他地级市用水定额相对较小。图4充分反映了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的空间差异性, 这主要是管网漏水率、用水成本、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具体影响因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限于资料, 未对此进行分析。

3.1.3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初步确定

根据上述分析及已有的研究成果[4,5,6],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受生活水平影响较大, 因此湖北省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需分为武汉市、其他地级市和县及县级市3种类型的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不同类型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计算成果见表3。由表3可知, 武汉市最大, 其他地级市次之, 县及县级市用水定额最小, 这符合一般规律。全省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28L/d/人。

3.2 定额合理性分析

(1) 与湖北省已有的用水定额对比。湖北省现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中, 武汉市家庭居住用水定额为206L/d/人, 地级市家庭居住用水定额为200L/d/人, 县及县级市家庭居住用水定额160L/d/人[5]。现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明显大于本次计算值, 这主要由于2003年发布的城镇居民用水定额考虑了管网漏失, 而本次计算居民家庭用水量则是计量到户的水量。另外, 节水器具的普及、节水意识和用水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对用水定额产生了影响。

(2) 与其他省份成果对比。广东省和湖南省分别为181和160L/d/人, 明显大于本计算值, 这主要由生活水平、气候因素相差较大等原因所致, 也可能是计算口径不同。而四川省、陕西省和河北省分别为128、125和125L/d/人, 与本计算值比较接近。

(3) 与相关规范进行对比。《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GB/T 50331-2002) 中湖北省属于第三分区, 日用量为120~180L/人/d, 本计算值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综合分析表明, 本次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计算成果是合理的, 可用于指导湖北省用水管理及相关规划。

4 结语

(1) 对水利普查资料中居民生活用水资料进行合理性检验, 根据用水设备是否齐全、住房类型、城市类别等对居民生活用水资料进行了分类。

(2) 利用二次平均法对湖北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进行计算分析。湖北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设备齐全的定额为100L/人/d, 设备不齐全的用水定额为90L/人/d。湖北省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平均值为128L/人/d。

(3) 通过与其他省份用水定额对比分析和相关的规范标准对比, 分析了湖北省居民用水定额计算值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孙雪涛.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中国水利, 2011, (6) :33-35.

[2]刘强, 桑连海.我国用水定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7, 24 (1) :16-19.

[3]张丽, 张云, 钱树芹, 等.用水定额研究进展浅议[J].中国水利, 2011, (5) :45-47.

[4]卢琼, 李和跃, 张象明, 等.松辽流域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研究[J].中国水利, 2006, (3) :31-33.

[5]陈学福, 关洪林, 刘军武.湖北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2, (4) :32-35.

[6]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S].

居民生活饮用水论文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岱山县疾控中心1999-2008年对全县各水厂出厂水及2003-2004年全县简易水站自流水、部分井水水质进行系统监测,监测项目分别为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卫生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等29项和22项。

1.2 评价分析方法

自来水、自流水、井水以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为依据;源水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3]为依据,参照生物质量指数法[4]进行评价。即应用公式Pi=Ci/Csi进行卫生质量评价,式中Pi为第i种物种的卫生质量指数;Ci为第i种物质实测值;Csi第i种物种同类相关指标限量标准值,自来水、自流水、井水氨氮参考标准为≤0.5mg/I。当Pi≤1.0时,生物卫生质量符合标准:反之,超标。

2 结果

2.1 概况

2008年全县共有自来水厂14家,均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设施,日设计供水能力共4.51万吨/日;实际日供水为2.24万余吨。供水受益人口到2008年底为15.5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78.98%。供水受益人口1999-2008年每年约以1%~2%速度递增。多数水厂以水库水为第一水源,雨季翻河塘水入库补充,翻水量约占总用水量1/2,河塘水易受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田施肥等污染。

2.2 1999-2008年自来水出厂水水质检测

10年间共监测自来水出厂水237份,合格108份,总合格率45.57%,检测6 873项次,合格6 361项次,项次总合格率92.56%。自来水出厂水主要检测项目(总体平均值)结果见表1。10年间总体平均值卫生质量指数均<1,卫生质量指数前3位从大到小依次为锰0.09mg/L,高于山东省临沂市3倍[5],Pi =0.90,耗氧量2.52mg/L,Pi=0.84;浑浊度2.48度,Pi=0.83;按年份分析,年平均值超标的有:锰、耗氧量、浑浊度,锰最高值为0.15mg/L,Pi=1.5,有2个年份超标;耗氧量最高值为4.60mg/L,Pi=1.53,有3个年份超标;浑浊度最高值为3.86度,Pi=1.29,有2个年份超标。合格率从低到高依次为耗氧量64.56%、锰80.59%、余氯81.01%、浑浊度82.70%、铁88.61%、氨氮92.41%、细菌总数92.41%、PH值93.67%、挥发性酚96.62%、总大肠菌群97.89%、氯化物99.58%,余均为100%。

2.3 简易水站自流水检测

共检测简易水站自流水26只,合格3只,合格率11.54%,检测754项次,合格655项次,项次合格率86.87%。平均值超标的有:细菌总数为280cfu/ml,Pi=2.80;总大肠菌群为1.3 mpn/100ml,Pi>1;浑浊度为7.46,Pi=2.49;余氯小于0.05mg/L,Pi>1。合格率从底到高依次为余氯0%、总大肠菌群为19.2%、细菌总数、浑浊度均为26.9%、耗氧量、锰均为80.8%、铁88.5%、氨氮96.1%。T检验表明各年份间检测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4 分散式供水检测

共检测分散式供水水井水22只,合格1只,合格率4.54%,检测638项次,合格556项次,项次合格率87.15%。井水年平均值超标的有:细菌总数为910cfu/ml,Pi=9.10;总大肠菌群为5.2mpn/100ml,Pi=17.17;余氯小于0.05mg/L,Pi>1;浑浊度为3.97度,Pi=1.32。余项目2年平均值均<1。合格率从底到高依次为余氯、总大肠菌群均为0%、细菌总数9.09%、浑浊度50.0%、铁81.8%、耗氧量90.0%、锰95.4%,余均为100%。各年份间检测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5 自来水、简易水站自流水、井水合格率比较

样品合格率、项次合格率先进行行×列表χ2检验,再进行自来水、简易水站自流水和井水之间两种合格率的两两比较,可见样品合格率、项次合格率自来水出厂水均高于自流水和井水(P<0.01),而自流水与井水的样品合格率与项次合格率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2.6 不同饮水类型不同检测指标比较

自来水、简易水站自流水和井水三者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比较χ2 =5 076,P<0.01,三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经χ2分割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自来水95.14%(6539/6873)>标简易水站自流水23.08%(174/754)>井水4.55%(29/638),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余氯自来水合格率为81.01%(5568/6873),而自流水和井水合格率为0(0/754;0/638);浑浊度自来水合格率82.70%(5684/6873)高于自流水48.54%(366/754)和井水50.00%(319/638);而硫酸盐、氨氮、铁、氯化物、总硬度等指标合格率自来水低于自流水和井水差异有显著性(χ2 =4.37,P<0.05和χ2=6.92,P<0.01),自来水经过净化、消毒处理后细菌学指标及浑浊度明显好于自流水和井水;而氯化物、硫酸盐及氨氮含量高于自流水和井水,原因系翻入水库的部分源水氯化物、硫酸盐及氨氮含量较高所致;总硬度也就是矿物质含量自流水较高,主要是大部分自流水使用坑道井水所致。

3 讨论

3.1 岱山县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基本反映了该县不同饮水类型各指标的实际水平。从自来水结果分析可知出厂水主要应解决源水耗氧量、锰、铁超标问题,而源水耗氧量等污染指标超标主要原因来自翻入的河塘水[6],锰、铁超标是本县土质中含量较高所致。且水厂一般净水工艺又很难去除水中耗氧量、锰、铁。所以,目前对我县饮水卫生来说加强河塘综合治理,保护饮水资源、加快大陆引水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3.2自来水、自流水与井水三者比较,细菌学指标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及浑浊度自来水卫生质量指数好于自流水与井水,其他项目比较,自来水氯化物含量略高于自流水与井水,井水硝酸盐及氨氮含量略低于自来水,总硬度自流水高于自来水与井水,余项目差异均无显著性。由此可见自流水与井水主要存在消毒问题。为此应进一步提高水厂净化消毒能力。使出厂水浑浊度、细菌学指标更符合水质卫生标准。自流水与井水主要存在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及浑浊度超标,而其它污染指标氯化物、硫酸盐及氨氮好于自来水,要提高自流水与井水卫生质量,首要解决消毒问题。

参考文献

[1]姚晓青,张胜军,安乾,等.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现况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2):897-8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9.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9.

[4]郦桂芬.环境质量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112-152.

[5]张晓敏,李波,魏学娟,等.临沂市1996-1999年自来水水质卫生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0,6(2):2000.

居民生活饮用水论文 第9篇

江苏滨江临海, 地处江淮流域下游, 境内水网密布, 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全省的供需水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农村水利设施相对落后, 相关供需水数据不全, 且农村居民除了使用室内自来水外, 还可从河湖取水满足部分生活需求, 这些使得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研究相对困难。笔者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的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进行分析, 以探究包括水价在内的相关因素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以及需求规律, 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管理提供借鉴。

1 计量模型的设定

由于目前对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实证研究有限, 因此笔者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 尝试建立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可以通过Q = F ( P, Z) 模型来综合反映各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程度。其中, Q表示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 P表示水价, Z表示除水价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 根据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实际情况, 建立以下计量经济模型:

lnQit= β0+ β1ln ( Rit) + β2ln ( Pit) + β3ln ( Nit) + β4ln ( Sit) + εit ( 1)

lnQit= β0' + β1'ln ( Rit/ Pit) + β2'ln ( Nit) + β3'ln ( Sit) + εit' ( 2)

式中: i为城市; t为年份; Q为农村居民人均日用水量; R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P为水价; N为农村居民常住人口; S为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R/ P为收入与水价的比值, 即为水商品购买力指数; βi ( i =0, 1, 2, 3, 4) 和βi' ( i = 0, 1, 2, 3) 为系数; εit为随机误差项。因为各变量的量纲不同, 因此对各变量取对数以消除量纲不同所带来的影响。其中, 因变量ln ( Qit) 为农村居民人均日用水量的自然对数; 自变量ln ( Rit) 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自然对数; ln ( Pit) 为水价的自然对数, 考虑到实际的物价水平以及不同年份间数据的可比性, 这里以2000年为基期年, 利用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对历年的水价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平减; ln ( Rit/ Pit) 为水商品购买力指数的自然对数; ln ( Nit) 为农村居民常住人口数的自然对数, 该变量是用来检验在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中是否存在人口的规模效应; ln ( Sit) 为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数的自然对数, 该变量用来反映住房面积大小对居民生活用水的影响程度。

为了更好地反映水价与收入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程度, 消除价格弹性的影响作用被收入弹性的影响作用所替代的可能性, 因而对式 ( 1) 进行适当的调整, 引入一个新的变量: 水商品购买力指数, 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水价的比值, 该变量的值越大说明居民对自来水的购买力越强, 水价对居民用水需求的制约力小; 反之, 水价对居民用水的制约力则大[7]。

2 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影响因素 分析

2. 1 样本及数据来源

笔者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进行分析。微观层面的数据来自于2011年江苏省水利普查时对全省4 642户农村居民, 共计16 489人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调查获得的数据。宏观层面是利用2002—2011年江苏省历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人均用水量、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以及常住人口的数据来自于2002—2011年江苏省水资源公报[8]、江苏省统计年鉴, 而历年水价来自于中国水网及各市水利局网站。

注: 数据依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江苏省水利普查所获数据整理所得。

2. 2 实证分析

2. 2. 1 微观层面实证分析

2011年江苏省水利普查通过对各地级市农村居民抽样调查所获得人均日用水量的分布情况, 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在抽样的农村居民家庭中人均日用水量多集中于50 ~90 L, 共有2 688户, 占抽样总量的57. 9%; 而人均日用水量高于90L的户数仅占25%, 说明农村居民人均日用水量偏低, 基本为生活必需用水, 这会导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对水价变动不敏感。

为更进一步分析水价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 利用2011年江苏省水利普查的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调查相关资料, 对全省各市典型调查户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 得到60个县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的总体情况, 采用截面数据模型进行分析, 从微观层面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规律进行分析。

利用式 ( 1) 进行截面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水价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即江苏省目前的水价对于居民用水需求约束力不强。为了分析水价与收入对居民生活用水的影响, 引入水商品购买力指数这个变量对式 ( 1) 进行修正。由于本次截面分析使用的数据是在抽样样本数据基础上得到的60个县市加权平均数, 住房面积和家庭人口两个变量并不能很好反映这种变化, 因此在分析中仅考虑水商品购买力指数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影响, 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注: **表示在 5%的水平下显著。

由截面数据模型分析结果可知2011年截面数据模型的拟合效果总体较好, 反映模型回归方程整体拟合度的F值统计量的伴随概率为0. 002, 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说明模型整体显著且拟合度较好, 能够反映出相关变量所包含的信息。拟合优度值R2表示自变量能够解释因变量所包含信息的程度, 回归结果显示R2为0. 14及调整后R2 为0. 13。D - W值表示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自相关, 在本次截面模型分析中仅包含一个解释变量, 尽管D - W值为1. 63, 仍可认为基本不存在自相关。水商品购买力指数的自然对数ln ( R/P) 通过了5% 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农村居民水商品购买力指数的弹性系数为0. 25, 说明收入的增长和水价的提高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有一定的影响, 水价对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 2. 2 宏观层面的实证分析

利用2002—2011年江苏省农村居民用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 ( GLS) , 通过Eviews 6. 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利用计量经济模型 ( 1) 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 所得结果与截面模型一样, 水价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表明江苏省农村居民用水需求与水价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分析, 因此采用修正后的计量经济模型 ( 2) 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所得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注: **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

由表3可看出, 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F值统计量的伴随概率为0. 000通过了1% 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表明模型整体显著, 模型所得结果较为可靠。拟合优度值R2为0. 19及调整后R2为0. 18。此外, 构建模型的水商品购买力指数的自然对数ln ( R / P) 和常住人口的自然对数ln ( N) 分别通过了5% 和1% 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说明这些变量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有显著的影响。而人均住房面积的自然对数ln ( S) 的系数为 - 0. 01, 但该变量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即人均住房面积对居民用水需求影响不明显。

2. 2. 3 结果分析

对表3结果进行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a. 水商品购买力指数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为0. 10, 其弹性系数较小, 即水商品购买力指数增加1%, 农村人均日用水量将增加0. 1%。弹性系数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水价变动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抑制作用被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消减。此外,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存在自供水或取用天然水的情况, 根据2011年江苏省水利普查的相关数据显示, 在调查的农村居民中有45. 9% 的居民存在利用其他水的情况。虽普通自供水及部分河湖水、浅层地表水的水质达不到安全饮水的标准, 但仍可满足居民房屋清洁、衣物清洗等非饮用水的需求, 由于存在其他可利用水, 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水价上涨所带来的抑制作用。

b. 江苏省各市的农村人口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具有反向作用, 其弹性系数为 -0. 11, 说明农村人口规模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存在人口的规模效应。

c. 江苏省各市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对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并不明显。人均住房面积对人均用水量影响不大的原因, 除了上文提及的有其他水可用于房屋清洁外, 可能与住房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根据2011年江苏省水利普查数据显示, 在调查的农村居民住宅类型中非公寓式住宅及别墅的共有2 433户, 占所调查总数的52. 41% 。农村居民多为自建住宅, 人均住房面积虽较大, 但由于生活习惯和节水意识, 房屋清洁用水并不多, 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人均住房面积对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

3 结 语

笔者利用2011年江苏省水利普查的截面数据和2002—2011年江苏省各市农村居民生活用水的面板数据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进行定量分析, 分析发现, 水价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 这从水商品购买力指数的弹性系数较小可以看出。可以认为现阶段水价对于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约束作用未能完全发挥出来, 就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而言, 水价调整所带来的抑制作用被其他可利用水以及居民收入增长等因素削弱。通过实证分析, 验证了农村人口规模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有显著影响, 而人均住房面积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可能是由于住房类型及农村居民房屋清洁习惯、节水意识等原因, 弱化了人均住房面积对人均用水量的影响。

水资源供给作为社会公共福利, 长期以来实行低水价的政策, 造成人们的节水意识薄弱,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若要改变现状, 可以通过改变人们对水价的预期来增加人们的节水意识, 研究认为江苏省水价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就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而言仅靠水价来调节居民生活用水是不够的, 还需加强节水宣传, 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 完善农村供水基础设施, 提高供水企业的供水效率。

摘要:利用江苏省2011年水利普查的截面数据以及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偏低, 水价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仍未形成硬性约束;人均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用水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居民家庭人口规模对生活用水存在规模效应;而由于农村居民住宅类型的特点, 使得人均住房面积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影响不显著;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发挥水价杠杆作用的同时, 还需增强居民节水意识。

关键词:水资源需求,农村居民用水,计量经济学,影响因素,江苏省

参考文献

[1]李强, 沈原, 陶传进, 等.中国水问题:水资源与水管理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HOGLUND L.Household demand for water in Sweden with implication of a potential tax on water use[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1999, 35 (12) :3853-3863.

[3]ARBUES F, BARBERAN R.Price impact on urban residential water demand:a dynamic panel data approach[J].Water Resource Research, 2004, 40 (6) :1029-1037.

[4]姚远.典型小城镇生活用水特性研究及生活用水量预测[D].重庆:重庆大学, 2006.

[5]尹倩倩, 王龙.山东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及变化系数研究[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8 (2) :10-12.

[6]王龙, 姜瑞雪.山东省小城镇居民用水量状况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10) :46-48.

[7]李云鹤, 汪党献.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水函数分析及水价节水效果评估[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8, 6 (2) :156-160.

居民生活饮用水论文 第10篇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 以西安市为例, 利用SPASS软件分析影响西安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1西安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现状

西安市地处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平原偏南,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47mm,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西安市主要河流水系分布纵横交错, 素有 “八水绕长安”的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 南有潏河、滈河, 西有皂河、沣河、涝河、黑河, 北有渭河、泾河、石川河等, 其中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40余条, 大于1 000km2的河流有6条[1]。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包括冲洗卫生洁具、洗浴、洗衣、炊事烹调、饮食、清扫、浇洒庭园绿化及家庭洗车等用水。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水的利用更加自由, 洗碗机等高耗水器具的应用, 及人口的不断增加, 使得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陕西省水资源公报, 西安市2003-2011年用水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 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呈现下降趋势, 生态环境补水量和生活环境用水量呈现增加趋势。2003年农业用水量为8.96亿m3, 占西安市用水总量的50%, 到2011年下降为6.32亿m3, 占用水总量的到39%;工业用水量由2003年的5.44亿m3下降到2011年的3.53亿m3;2011年城镇居民用水量为2.99亿m3, 占西安市用水总量的19%, 是2003年城镇居民用水量的1.83倍, 其年均增长率为8%, 远高于农村居民用水量的年均增长率, 城镇居民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呈现增长趋势 (见图1) 。

2西安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需求影响因素的确定

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因素多种多样, 主要因素可以分为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家庭用水习惯。

(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是指经济发展状况, 消费结构, 居民收入等。任何对人类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在市场经济中都有价格, 短缺资源的价格就应依短缺程度不断变化, 不可再生的短缺资源就应有更高的价格, 从而达到保护该资源的目的。水是对人类有极高价值的自然资源, 在市场中应有其价格。因此采用自来水价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经济因素对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需求的影响。

据资料分析, 西安市城镇居民用水的自来水价格总体呈增长趋势, 但是涨幅不大, 2011年的自来水价格是2000年的2.37倍, 2008年以来西安市自来水价格没有变化。2013年开始西安市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 超标10%以下者, 按水价2倍增收;超标20% 以下者, 按水价3倍增收;超标30% 以下者, 按水价4倍增收[2];而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较大, 2011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0年的4.08倍, 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变化趋势见图2 (数据来源全国水价-中国水网和2001- 2012年《陕西统计年鉴》) 。

(2)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气候条件等的不同, 对城镇居民用水的影响。西安市地处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平原偏南,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47mm。考虑不同年份降雨量的不同, 偏丰年和偏枯年气候差异的影响, 因此将降雨量作为一个影响因素。

(3) 家庭用水习惯。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属于习惯形成性商品, 冲洗卫生洁具、洗浴、洗衣、炊事烹调、饮食等这些用水使用地点是居民家庭, 需求量可能与家庭用水习惯有关系。因此引入人均住房面积和家庭用水设施来反映这种习惯。人均住房面积;人均住房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 同时也是人民居住条件改善的最直接反映, 与之伴随的是生活设施尤其是卫生设施的改善,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用水量也会随之升高。家庭用水设施;居民生活用水量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家庭用水, 用水器具如水龙头的类型和数量, 洗浴设备, 洗衣机的数量等, 一般而言洗浴是最重要的家庭用水需求之一, 淋浴时对水的利用率较低, 比盆浴需要更多的水量, 但是较之更方便舒适, 同时洗衣机洗衣服的用水量比用手洗衣服的用水量较高, 因此用淋浴热水器的数量和洗衣机的数量来反映家庭用水设施对居民生活用水量需求的影响。

3模型的计算

常用的统计数据分析的方法有描述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等,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其他数据分析方法相比, 主成分分析法可消除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影响, 同时减少指标选择的工作量, 当评价指标较多时还可以在保留大部分信息的情况下用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代替原有指标;累积贡献率反映了该主成分包含原始数据的信息量比重, 这样确定权数是客观的合理的, 克服了一些分析方法中权重不合理的缺陷;同时该方法计算比较规范, 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3.1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全部的指标来重新构造新的综合指标, 以使这些较少的且相互之间又是独立的指标尽可能地反映原始指标的统计特性和信息量。从数学的角度看, 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将高维变量系统进行综合与简化的同时, 避免了主观随意性, 能够反映实际情况[3]。

设原变量为X1, X2, …, Xj, 主成分分析后得到的新变量为Z1, Z2, …, Zm, 均是X1, X2, …, Xj的线性组合 (m

3.2数据标准化

为了解决量纲不同不能进行比较的问题, 首先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消除量纲使其具有可比性。设有n个样本和p个指标, 可得数据矩阵X= (Xij) n×p, 其中i=1, 2, …, n, j=1, 2, …, p, 用Z-score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 即Z= (Xij- Xj) /Sj, 其中Xj为第j项指标的平均值, Sj为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用SPASS统计软件进行标准化操作可得标准化的数据[4], 见表1, 表2。

3.3指标数据的相关矩阵

经过标准化处理以后, 便能够得到指标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R, 形式如下:

相关系数通过SPASS软件包计算生成, 见表3。

3.4确定主成分

确定主成分的方法可由特征方程式│λI-R│=0, 求得p个特征根λ1≥λ2…≥λp。假设各特征值对应的标准化正交特征向量为γ1, γ2, …, γp, 则第i个主成分为:Yi=γ1iX1+γ2iX2+…+γpiXp (i=1, 2, …, p) 。此时, Y1称为第1主成分, Y2称为第2主成分, 以此类推Yp称为第p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变量的个数, 一般不会取p个主成分, 而是取m

基于SPASS软件形成的总方差见表4, 从中提取了2个综合因子, 其方差总贡献率为75%, 表明可以描述原变量信息为75%, 基本上代表了全部因子对西安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需求的影响。

基于SPASS软件包形成的因子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和模型, 从而有线性组合模型:

第1主成分:Y1= 0.91 X1+ 0.89 X2- 0.41 X3+ 0.92 X4+ 0.3 X5+ 0.53 X6

第2主成分:Y2= - 0.17 X1- 0.33 X2- 0.48 X3- 0.36 X4+ 0.8 X5+ 0.65 X6

主成分荷载矩阵见表5, 它是主成分与变量之间的关系数。 从表5中可以看出X4, X1, X2与第1主成分有很大的正相关; X5, X6, X1与第2主成分有很大的正相关。由表6各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1.73>1.25, 可知主成分因子1比主成分因子2重要, 是影响西安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需求最重要的因子。因此西安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生活因素中的人均日住房面积和经济因素中的自来水价格, 人均可支配收入。由表5主成分荷载矩阵可以看出, 主成分1中降雨量 (X3) 的系数为-0.41 , 说明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几乎不受降雨量的影响, 偏丰年和偏枯年份没差异。因为城镇居民的用水主要来自自来水公司, 受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的影响较小。

由图2西安市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自来水价格的变化可以看出, 从2000年开始人均可支配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生活用水量大主要与收入高了对水费有更大的承受能力, 生活用水器具设置齐全, 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相关。有关研究表明, 当水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1%时对居民心里影响不大, 占2%时居民可以承受并且开始关注水量, 占2.5%开始有节水意识, 占5% 时认真节水[5]。事实上一旦成为家庭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以上分析可知, 结论是合理的。

4结论与建议

主成分分析法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 使原始变量减少为具有代表意义的少数的几个新的变量, 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了研究对象特征, 避免了主观随意性。

从计算结果来看, 人均住房面积和自来水价格对西安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可见, 用水习惯和方式, 以及宏观经济调控对于城镇居民用水量具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 对西安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推进节水型生活器具, 建议安装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或卫生洁具, 采用陶瓷芯片密封式水嘴, 淘汰螺旋升降式铁水嘴, 改造9升以上的便器水箱, 采用不大于6升的便器水箱。对现有在用的非节水型抽水马桶, 可尝试采用水箱内放置一块砖头、一个盐水瓶的方式来减少冲洗水量。

同时家庭用水要尽量做到串联使用, 一水多用。例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 同时有利于去除蔬菜表面农药, 洗菜水亦可用于冲厕;洗澡水、洗衣水、洗脸 (脚) 水可以用来拖地, 亦可用于冲厕。

(2) 应利用经济杠杠推动节水行动。长期以来水价偏低是西安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浪费严重的原因之一, 西安市居民实际用水价格从2000年到2011年增长了2.26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4.08倍, 同期水费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因此, 应该有效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 利用自来水价格和水资源费, 控制日益增长的居民生活用水量。

影响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因素很复杂, 主成分分析分析数据只抓住一些主要因素, 主要矛盾, 其他因素的作用可能被忽略。本文只用了一种统计数据分析的方法, 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 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孙镭.陕西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函数经验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06:6-9.

[2]西安市用水定额[N].西安晚报, 2005-05-12.

[3]陈腊娇, 冯利华, 毛小军.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 (6) :362-364.

[4]吴亚非, 李科.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法在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 (上) , 2009, (2) :166-168.

关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技术探讨 第11篇

摘要:生活饮用水的水质问题不容忽视,而只有提升了水质检验技术,才能有效提升水质的安全质量,满足人们日常的饮水需求。为此,本文就将从水质安全评价方面着手,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技術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检验技术

水是人们生存下去的主要物质基础,安全健康的饮用水则是确保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各个领域出现的污染问题逐渐加重,而且对水源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情况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而且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水质检验可以说是保障用水合格的主要举措之一,因此必须对水质检验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

一、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评价方法

1、现代水质污染的变化及检验注意事项

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经过了几次修订改革,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检测指标增加到了106项,水质检验方法就有300个之多,这为现代化的水质检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以前的水源状况下工业污染对其影响较小,对生活饮用水的处理主要就是去除其中的细菌病毒,使其浑浊度能够符合要求,而现代社会发展中,水资源的主要污染因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机物污染以及微生物的污染等情况逐渐严重。在对生活饮用水进行安全评价过程中,需要先对影响水质的污染物进行浓度数值的限制,例如对那些致死率较高的或者对人体健康有着明显的损害的高毒性质的污染物进行检验,这种类型的污染人体可以产生直接的反应,在饮用水水质检验中绝对不可以超标,比如砷、汞、氰化物等。

2、低浓度污染物及化学物质的检验方法

在生活饮用水中通常还会存在一些浓度较低的污染物类型,在水质检验中不能准确的检测出来,在对其进行限值时也会比较困难,部分低浓度污染物质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或者是直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这些污染物质的含量达到一定限值的时候,就很容易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比如四氯化碳、毒死蜱等物质,一旦在水质检验中发现这些类型的低浓度物质超出标准值就需要对饮用水进行进一步的检测,直到水质中含有的物质含量达到正常范围才能正常供水。具体检测的方法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是否含有毒死蜱等物质,再结合气相色谱特有的灵敏性与高效性,对水样的分配系数进行多次分配,然后再通过相应的检测仪器,得到对应的色普图,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生活饮用水水质的质量。

另外,在生活饮用水中还会经常的检验出一些种类的化学物质,对这些化学物质的管理原则是在其含有浓度与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才需要对物质采取限值处理,饮用水中含有的一些低毒性或微毒的污染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虽然这些物质是允许微超标或实行限幅超标的,但是应该维持在饮用水的已有的化学物的浓度范围之内,不能超过,比如硝酸盐、溴酸盐等化学物质。可以通过离子色谱法来检测生活饮用水中溴酸盐的含量变化,首先需要在桶装纯净水、自来水中选择水样,然后再对水样进行分类:未曾加热、加热到沸腾、加热后放置一天,然后对每个样品进行测定,求取它们的平均值后再进行检验。

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质量控制

1、水质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人力资源因素

生活饮用水质量控制是减小和控制误差的措施,通过对有证参考物质检验结果的偏差来评价工作的准确度,通过重复测定之间的偏差来评价工作的精密度,将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减小到一定的限度,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在水质检验的实验室阶段,检验人员是其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工作者的素质和自身能力水平将对实验室的检验成效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实验室需要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使其符合具体的检验工作与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在水质检验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应该是通过正式渠道聘任或者签约的人员,而且还要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认真的根据实验室相关规范进行检验操作。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者制定完善的岗位规范以及任职资格评价机制,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与教育,使不同职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具备与其工作相符合的操作技能以及签署检验报告、评价检验结果的能力,实验室的管理者则需要对整体的实验工作开展负责,保证水质检验的结果真实有效。

2、水质检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环境与仪器设备因素

设施与环境是生活饮用水水质检验工作的重要基础条件,为确保水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实验室需要配置相应的设施条件。对检验过程中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实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保障实验室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对于实验室中水质检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以及标准物质也需要加强管理,它们是实验室工作的主要的物质资源,也是使检验工作能够达到质量要求并且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的重要基础条件。实验室的标准物质则指的是具有一种或者多种足够均匀以及好确定的特性值,可以对实验室中的各种装置进行校准,对评价工作提供测量标准,这些物质需要具备比较均匀、准确的特点,对其中任何的特性都不能舍弃。所以,实验室应该对这些标准物质的采购以及验收、使用和保管等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交给专人按规范进行存放与保管,超过有效期的以及稳定性产生变化的标准物质都不能继续使用,还需要定期的对这些标准物质开展核查工作,确保其处于校准的良好状态,确保其量值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3、生活饮用水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

水质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会受到检验结果的数据处理情况的直接影响,为了得到最为准确的检验结果,实验室检测人员需要对使用的方法中计算公式进行正确的概念理解,确保对数据的计算以及转换不存在差错,对计算得出的结果也要进行严格的校验与复核。如果检验使用的是计算机以及自动化设施,则需要建立与执行计算机数据相关的控制程序,使得数据进行处理的时候不会发生丢失的情况。对水质检验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检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且对其中可能会造成不合格、不满意的各个因素进行排除,最终得到最为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与结果。具体可以采取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等方法及借助外部力量比如参加国内实验室认可机构组织的力量,来提高验证活动以及实验室机构检验的可靠性。

三、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的发展方向

微生物主要含有病毒、细菌、真菌等,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它也是生活用水散播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验规范的完善需要不断增强微生物检测水平。进而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的散播情况进行直接的控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微生物中的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等加强探索的力度。在生活饮用水中出现毒害物质超标属于较为常见的现象,比如机动车辆、工业、废旧电池等排出的铅的量逐渐增加,生活饮用水中的有害杂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持续的威胁,因此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有害杂质进行调解,尤其是对饮用水清理过程中使用的氯气与游离氯剂的使用具有的副作用进行严格密切的操纵,在消毒剂产生的副作用方面加强相关的科学分析。另外,对不同地区的水质检验目标也应该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检验标准,有针对性的提升本地的水质状况。

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在当前阶段污染问题逐渐加重的情况下,人们的日常生活饮用水的质量安全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而且突发的水污染事件也经常发生,水质情况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水质检验是生活饮用水监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该不断的提高检验技术,确保检验信息数据的真实和可靠,为确保人们的引用水安全使用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玉敏. 浅谈饮用水的水质检验[J]. 吉林农业,2011,11:246-247.

居民生活饮用水论文 第12篇

一、水源取样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标准对我县100个行政村随机采样1份, 共采样100份进行分析。采样的水源包括水库, 沟渠, 河道, 湖泊等来源, 重点是对水源的来源类型、水处理的技术、水是否消毒、投资情况、建设时间和覆盖的人口进行摸底调查。

二、监测范围

主要对水源地的色度、浑浊度、嗅和味、肉眼可见物体、氨氮含量、铁、硝酸盐、砷6价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进行采样检测, 检测标准按照国家GBT5750.2—2006标准执行。采样的工作人员均经过正规的培训, 采样的器具全是国家正规厂家批准的合格插屏,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标准对采样100份进行科学检测, 结果合格率较高的有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 微生物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 说明污染在不断加剧。

游离余氟在通过用玻璃电极法检测PH值, 将玻璃电极浸泡在蒸馏水30个小时左右, 按照《环境检测技术规范》和《水环境监测规范》对PH值进行了检测, 合格率在98%。水中的氮和氨的含量高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在测试时可以采用简单的钠氏试剂光度发的原理在碘化钾和碘化汞的碱性溶液与水中的氨反映生成胶态化合物。这种颜色在在400到450米具有强烈的吸收, 从而完成水中氨氮的测定。…

三、监测结果

检测标准按照国家GBT5750.2—2006标准执行, 按照《环境检测技术规范》和《水环境监测规范》对共采样100份进行样品其中30份进行了抽样检测, 感官指标比较乐观, 其中色度合格数是30份, 合格率是100%, 浑浊度合格数是25份, 合格率是83%, 嗅和味合格数是30份, 合格率是100%, 肉眼可见物体合格数是20份, 合格率是67%。毒理学指标中氨氮和铁和其他化学指标均是合格范围类。微生物指标不易乐观, 其中菌落总数占73%, 大肠菌群合格数是20份, 占47%, 游离余氟合格数是6份, 占20%。

四、探讨和建议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见我县饮用水微生物指标低, 其中大肠菌群和游离余氟均处于不合格状态, 分别为47%和20%, 超标较为严重, 处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饮用水微生物指标低调查发现, 造成这种原因如下: (1) 农村水污染。废水和生活用水不区分, 乱排放生活用水, 很多粪水等通过直排进入水源地。 (2) 水源地缺乏保护。很多地方都是敞开式, 露天发展, 水点无人管理, 周围卫生差。 (3) 农民素质差, 有待于增加宣传力度。 (4) 资金缺乏, 无消毒措施, 缺乏完整的消毒流程。当然水体营养造成部分水源地水草丰富, 有的地方水泛红色应该是水中铁的含量增加的原因。

建议政府加大农村饮水工程的资金投入, 寻找优良的水源地, 不断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落实好水源地的环境教育宣传, 增加群众的水资源忧患意识, 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要适时对水源地进行定期跟踪监测, 实行领导责任制监管, 落实到人。作好专人对水源地的看守, 对水池进行加盖加锁, 防范人为投毒等隐患的产生。开展常规监测, 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 确保了广大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环境保护部门, 要配合水利部门对采水点进行科学选址, 统一规划, 科学调度采水点, 真正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金银龙.《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释义[M].北京标准出版社

[2]杨克.《农村改厕问题及对策》[J].北方环境

上一篇:培养学生德才兼备下一篇:国际贸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