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档案范文

2023-10-14

居民健康档案范文第1篇

第三,加大投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工作任务下达后,我院积极联系档案的印刷,共计购买1500余份档案袋,80000

余人次的个人家庭健康周期健康体检表格,专门成立了档案室,准备了电脑桌、椅、档案柜等专用物品。培训人员80余人。购买专用的体检设备,如磅秤、听诊器、血压计等。在人员经费、用车、用餐方面,医院优先保障、共投入约8万余元,保证体检工作顺利开展。

居民健康档案范文第2篇

3、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4、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5、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6.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办法,禁止擅自销毁。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

一、居民建档率要符合市卫生局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准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齐、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三、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65岁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四、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防备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五、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鼓励利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

二、公共卫生科信息员每个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档花名册、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三、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陆。

四、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五、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六、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岗位责任制度

一、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二、居民健康档案由乡镇、社区中央(站)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三、非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不得随意翻阅已经建好的各种档案资料。未经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得调出、转借各种档案资料。凡非本人管辖区居民的诊疗情况应及时反馈给辖区责任医生,以便纳入该居民本人的健康档案;凡居民因大病转上级医院住院时应随带健康档案,出院后继承交由社区责任医生保管并及时将本次住院概况记入档案。

四、责任医生是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第一责任人。对填写健康档案的责任医生应进行培训。按统一的规范来描述记录,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医生必须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统一。

五、对各科室(站)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置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调阅或更新档案必须有登记。

六、纯熟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制度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2.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把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3.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4.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5.对本辖区已确诊的二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管理。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具体记录。6.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慢性病监测制度一.公共卫生管理科全面负责慢性病监测管理工作。科主任为本辖区相关业务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经管医生是慢性病的报告责任人。二.报告范围:高血压、糖尿病。三.接诊医生发现确诊的上述二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定期内向公共卫生管理科报告,公共卫生科收到报告卡,审核合格登记后,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出卡片。四.各种表卡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楚,不漏项。五.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年度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挂钩,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加倍处罚,管理制度《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全科诊室(内、外、妇科)、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等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报告卡,交给该公共卫生管理科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定期对各单位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乡镇(社区)考核范围。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3.开通辖区健康服务咨询热线(专线),提供健康心理和医疗咨询等服务。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资料管理制度

一、各种文件、计划、宣传资料等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管理好,由专人负责管理,专室存放。

二、资料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多媒体、音像资料和文字资料等,应分类存放分类管理。

三、文字资料中的教材、参考书、工具书等应按图书分类统一编目注册登记,期刊杂志、报纸、合订本、宣传折页、海报等均须统一登记编目。

四、音像资料中的录音带、录象带、软盘、光盘等必须分类登记编目,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其质量变化情况。

五、计算机资料、网络技术资料等应按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等分类管理,注重用时升级、更新等,并配备相应的杀毒软件。

六、资料必须始终为卫生工作服务,其他人员均可借阅有关资料,但必须履行以下手续:

1、每借阅一次登记一次,每次限借5盘或5本或5盒,如遇多集多本连续资料也只能依次归还后再续借。

2、每次借阅期限不得超过一星期,如因工作需要继续借阅者必须办理续借手续。

3、孤本资料或数量较少的资料均不外借,可临时使用。

4、借出资料归还时,资料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如发现有损坏者必须照价赔偿,如资料丢失,应借阅人重新购买完全相同的资料进行赔偿,或处以原资料价值的3― 5倍罚款。

七、所有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为别人借阅本单位的资料。

八、声像资料其版权所有,借阅人不得翻版,如有未经许可私自翻录的,责任自负。

九、外的部门或人,如因工作需要借阅资料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办理正常的借阅手续。

居民健康档案范文第3篇

一、居民健康档案发展历史

由于我国独特的历史环境, 建国时间较短, 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等诸多基本国情, 我国的社会公众服务起步相比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非常晚, 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国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也是从零开始慢慢发展到今天, 可以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单种疾病的控制记录开始出现, 首先建立的是针对儿童建立的免疫接种的记录, 80年代出现了孕产妇保健记录档案, 并且逐渐完善了0~6岁儿童的健康档案, 对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常见病预防等进行全面跟踪。同时, 卫生防疫部门还专门建立了学生健康档案, 将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参加工作的身体发育情况进行记录, 形成完整的个人健康材料。

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 档案建立工作由之前的单种疾病向普遍人群过渡, 并且开始由纸质化档案向电子化转变。首先社区中儿童、妇女及老人的健康档案已经全部建立并得到完善, 在健康管理方面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纳入到了档案当中。并且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 “无纸化”趋势渐渐形成, 电子档案进入萌芽时期。

第三个阶段就是新世纪以来, 以电子化档案为管理手段, 以健康为核心管理, 贯穿整个居民一生的档案管理方式逐渐形成。此种档案管理的特点就是一切围绕健康开展, 贯穿居民一生, 最终提高了社区健康服务目的。

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我国社区居民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并且得到了卫生工作者的集体认可, 在社区卫生管理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跟踪居民健康状况。健康档案中记录了居民所有的身体信息, 在居民身体遇到健康问题时, 医生尤其是社区医生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身体情况, 掌握居民病情规律, 及时提醒居民注意健康问题, 从而更好地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服务工作。

(二) 居民分类管理。根据档案信息, 可以科学合理地将居民划分为几个管理等级, 针对处在不同健康状态的人进行区别对待, 把普通居民当中高危人群及时区分出来, 并且针对高危人群进行专门的档案管理, 并且开展疾病预防工作, 为防止出现恶性疾病或者突发事件提前打好基础。

(三) 进行合理的区域卫生划分。普及的健康管理档案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居民的身体健康问题、社区卫生资源分布问题, 从而进一步为社区之间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信息基础, 进而提高社会的卫生服务能力, 尽最大努力满足现代居民健康保健的需求, 最终使我国居民社区卫生事业能够更好地开展下去。

三、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很早就提出了“卫生保健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电子化健康档案将是最终趋势。我国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也在迎头赶上, 十三五期间将进行社区卫生信息技术的探索, 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支撑, 重点研究居民健康档案的构架、包含内容、信息标准等。

(一) 居民健康档案构架。我国在社区管理工作中, 最小单位为家庭, 这也就使得我国的健康档案管理逻辑形成了:以居民健康为根本、以家庭为最小单位、以社区进行划片管理, 包含个人健康所有情况的基本构架。通过一定合理有效的组织, 使健康档案能够多层次、有逻辑的切实反映居民健康问题, 并且贯穿整个生命始终。

(二) 信息标准研究。英美等国都进行了数据信息标准化, 我国在公共卫生信息标准化方面做的比较落后, 大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还存在着许多地方标准特色。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采集过程中经常出现采集内容不同、跟踪监控标准不同等现象, 从而出现了信息无法统一、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只有制定统一的信息化采集标准, 才能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政府部门应该在此项研究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另外, 随着科技信息化的发展, 我国已经在比较发达的地区建立起了网络化管理模式, 但是各个模式之间相互独立, 无法实现信息共享, 降低了信息价值。下一步的发展中, 要建立国家级的居民健康信息数据库, 实现信息共享, 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 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提升到更高的水准。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 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和改善, 国家也对居民社区健康卫生情况更加重视, 并且确立了以社区居民卫生服务为中心点的基层服务模式。由此推出的居民健康档案在基层卫生服务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最直接、经济、有效、实用的卫生健康服务, 通过对健康档案的合理管控, 搭建完善的信息平台, 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健康质量, 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社区卫生服务新趋势。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鑫.长春社区网络平台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 2008.

[2] 张付坤.合肥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现状调查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 2013.

[3] 刘磊.潍坊市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 2012.

居民健康档案范文第4篇

一、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取得的成果

就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保障社区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内容较为全面。

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 其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 主要有居民个人基本信息表、接诊记录表、健康体检表等。其中, 在居民个人基本信息表中, 除了记录居民个人的基本健康状况 (比如疾病史、诊疗情况等) 和生活习惯, 还详细记录了家族的遗传病史等。除此之外, 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也包含了精神病、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 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服务人员也给予详细记录, 并且做好相关的用药指导、记录等工作。总而言之, 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 其内容相对来讲比较全面。

(二) 覆盖率较为广泛。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现阶段, 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覆盖率超过65%, 居民慢性疾病档案则达到35%。此外, 在我国的某些发展较好的城市中, 已经建立了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调查。其中, 调查方式也比较多样, 比如走访、义诊、住院患者的信息记录等。

(三) 实施分类管理。

健康档案包括的内容非常多样, 比如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疾病控制与医疗服务。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 对档案进行有效分类, 管理愈加规范化。比如在妇女保健档案中, 内容涵盖婚前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等多项内容;在儿童保健档案中, 涉及出生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在疾病控制档案中, 则包含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等。总而言之, 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 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 可以促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同时对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 虽然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就目前情况来看, 在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 由于该项工作开展时间不长, 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 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认识不足, 管理意识薄弱, 对该项工作不够重视。此外, 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中, 由于设施落实、经费不足等, 导致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受到不良影响, 并且还导致某些工作人员为了完成文件材料的任务, 采用丢弃的信息进行填补, 甚至某些工作人员直接封闭使用完成后的档案, 使其丧失应有的价值。

(二) 网络化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 比如计算机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 人们的生产、生活均与信息网络发生密切的联系。在社区居民档案管理中, 同样应用现代化技术, 逐渐向网络化管理方向发展。但是,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网络化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尚未建立统一信息化发展规划,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二是对社区重点管理居民缺乏动态管理, 比如残疾人、儿童等。三是缺乏合理的机构和人才, 在网络化管理中, 专业的计算机人才缺乏, 导致网络化管理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工作人员是档案管理活动的实施者, 其素质的高低对管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但是, 目前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主要表现在责任意识缺乏、业务能力不高等。此外, 在档案管理队伍中, 兼职人员占据一定的比例, 从而影响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三、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 相关部门需采取多种途径, 比如知识讲座、发放文件、交流会议等, 加大对社区居民健康居民档案管理重要的宣传, 促使相关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全面认识档案管理。如此一来, 可以充分发挥领导人员的带头作用, 促使下级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并且认真对待日常工作中的每件小事, 不敷衍了事, 而是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 进一步规范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二)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 政府需要充分发挥作用, 加强行政监督。比如监督档案管理人员是否依法办事, 不随意泄露居民的隐私;制定相关的政策, 给予财政支持, 购买所需的相关设施, 促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模式。

一是加强档案分类管理。结合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 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分类大纲, 用以指导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分析工作, 对健康档案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在此基础上来管理、保存档案, 对于具有永久性价值的档案信息, 则需要收集到档案室中, 从而为居民后续疾病诊疗等提供依据。二是提高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水平。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 需采用电话随访、家庭调查等方式, 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及时更新, 比如将平时就诊资料归档等, 提高健康档案的动态化管理水平。此外, 对于已经去世的居民, 应及时销毁个人档案, 确保居民健康档案的实效性。三是做好档案查询。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的疾病诊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 为了方便查阅档案, 需对居民的健康档案进行装订, 同时做好目录, 便于后期的查询、检索。与此同时, 对于特殊载体材料, 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号。

(四) 提高社区健康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水平。

一是统一信息化规划。结合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 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对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共享。组织相关专业人员, 制定健康档案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同时制定信息化管理措施, 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实施动态化管理, 并且实现档案在相同地区的交换和共享。二是加强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合实际情况, 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对健康档案管理的认识, 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内容包括交际学、心理学、医学、档案管理学、计算机知识等, 从而建立一支复合型专业化管理人才。此外, 为了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还需要根据培训内容进行评价。三是实施工作考核。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中, 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比如奖惩机制, 对于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 给予加薪、评为优秀员工等奖励, 促使其他人员向其学习;对于工作中犯错的工作人员, 比如擅自泄露居民隐私事件, 需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是一项服务社区居民的工作, 目前已取得一定的成就, 比如内容较为全面、覆盖率较为广泛、实施分类管理、开始建立档案数据分析。但是, 需要认识到的是,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包括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网络化管理水平较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鉴于此, 需要从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模式、提高社区健康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水平这四个方面入手, 提高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水平, 推动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先简单阐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取得的成果, 然后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应对策略, 旨在为我国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健康档案,社区居民,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淑果.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与慢病防控探讨[J].健康必读 (中旬刊) .2012, 18 (11) :456-458.

[2] 崔青洙.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外企业家, 2013, 30 (14) :215-216.

[3] 蓝雪鹏.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分析及改善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3, 35 (04) :119-121.

居民健康档案范文第5篇

一、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

(一) 信息化水平不均衡。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 因人力、空间、物力、资源、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现阶段仍旧无法为每一个居民都构建相应的健康档案, 即便是当前已经成功构建的一些居民健康档案当中, 也难以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许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仍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这就导致各个区域极度不均衡, 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起点差异较为明显。

(二) 缺乏统一的标准。只有标准统一才能够保障整个居民健康档案进行有效共享。然而, 当前关于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应标准明显无法满足其发展的相关需求。各卫生服务机构所应用的软件来自不同的软件企业, 因为各个软件缺乏统一的准则, 并且不同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 这就导致居民健康档案形成了信息孤岛, 信息共享极为困难。

(三) 健康档案采集的难度大。社区卫生院是社区居民健康档案采集的主体。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持怀疑态度。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陈旧、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有些居民对信息收集认识不足, 戒备心理强, 不愿意告知自己的真实病情, 给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 软件利用率偏低。通常来说,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软件都是动态管理的模式, 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将各种随访、追踪的信息录入到系统当中, 然而因为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较为繁杂, 遗忘或者不能及时录入的情况难以避免。此外, 因为专业问题, 许多医务人员都存在不会使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自然也就不能利用软件去进行诊断, 导致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利用率不高。

二、加强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一) 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 在台州新闻频道, 老百姓都关注的栏目中, 开设5 分钟的健康知识, 宣传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在每年的结核病、艾滋病等防治日中, 发放宣传资料。

(二) 加强硬件建设。物质条件是进行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这就需要从硬件与数据库着手, 在采购的时候必须要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 不仅要保障硬件的先进性, 同时也要尽量避免浪费。卫生局信息中心统一购入健康档案硬件设备, 全区医院进行联网, 这样病人无论在哪个医院, 医生都能看到完整的个人信息, 为诊治提供方便。

(三) 培养引进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发展需要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强的人才队伍, 这个队伍应当具备专业的信息技术及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由于社区服务中心人手少, 既要调查, 又要档案录入, 这就需要积极培养或者引进对应的人才, 同时加大在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针对全科医生而言, 应当构建一个注重实效、多模式、分类型、多层次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培养体系, 尤其是对一些年龄较大的全科医生来说, 应当进行重点的培训教育, 保障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操作对应的系统, 从而有效提升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的利用率。

(四) 建立健全信息化标准规范。一套统一的标准规范是推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障。健康档案成为基层全科医疗服务领域内重要的医疗法律文书。早在2009 年的5 月, 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健康档案基本构架与数据标准 ( 试行) 》, 针对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问题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 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属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 为推动健康档案动态管理与信息互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且为医疗卫生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这就需要广大医疗卫生机构把握这个机会, 针对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应对的措施, 通过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努力, 从而有效推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加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光耀, 宫献升, 李丹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保障居民健康提供服务[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10) :301~302.

[2] 吴思静, 郭清.国内外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J].中国全科医学.2011 (02) :248~249.

上一篇:档案袋下一篇:税收抵免